近距离通信技术

近距离通信技术

近距离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是一

种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短距离通信技术。它能够在两个NFC设备之间

进行快速、安全的数据传输,距离通常在几厘米范围内。本文将从NFC 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NFC的基本原理。NFC是一种基于射频识

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的通信技术。它通过近场射频电磁感应来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NFC设备一般由发送器(Transmitter)和接收器(Receiver)组成,可以同时充当发送器

和接收器的角色。当两个NFC设备靠近时,它们之间会建立起一种被

称为“感应模式”的通信连接,此时数据传输可以开始。

NFC通信主要分为两种模式:被动模式(Passive mode)和主动

模式(Active mode)。

在被动模式下,NFC设备一般充当接收器的角色。它使用感应线

圈来接收从主动模式下的NFC设备发送过来的信号,并且利用该信号

进行数据传输。被动模式在支付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如手机支付、交

通卡、门禁卡等。

而在主动模式下,NFC设备充当发送器的角色。它发送一种被称

为“激励信号”的电磁场感应信号,这个信号会被被动模式的NFC设

备接收。主动模式通常应用于数据传输、设备连接等场景,例如快速

配对、文件传输等。

除了基本的通信功能,NFC还具备加密和安全认证的功能,保证

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NFC通信过程中的加密协议和身份认证机制,确保了通信数据的保密性和真实性。这使得NFC技术得以在支付、门禁、身份识别等领域广泛应用。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些NFC的应用领域。NFC技术在近年来得

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其中一个明显的应用领域是移动支付。随着

智能手机的普及,NFC技术被应用于手机支付系统中,使用户可以通过

手机进行无接触式支付。只需将支持NFC的手机靠近POS终端,即可

完成支付。

另外,NFC还在智能家居领域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将智能设备与NFC标签结合,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其他NFC设备轻松控制家居设备,如灯光、温度、音响等。此外,NFC还可以应用于信息传递、门禁系统、健康管理等领域。

最后,我们来展望一下NFC技术的未来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

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NFC技术将继续发展壮大。未来,NFC技术

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如智能交通、智能城市等。同时,随着更

多设备支持NFC,人们的生活也将变得更加便捷和智能化。

总结一下,近距离通信技术NFC以其快速、安全的数据传输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支付、门禁、智能家居等领域。通过NFC技术,我们可

以享受到更便捷、智能的生活。相信在未来,NFC技术将继续取得突破,在更多应用场景中发挥作用。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短距离无线通信 以信号有效接发/传输距离为标志区分各种无线技术,由于技术不断融合和发展,具体技术的应用范围也会动态变化。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对比 1.1.1WLAN 是WLAN原始标准,WIFI应用标准,可向11g、11n升级。有兴趣的可以比较执行不同标准WIFI 设备的兼容问题。 和是未来最有应用潜力的协议标准。

=,1999年,物理层补充(54Mbit/s,播在5GHz)。 =,1999年,物理层补充(11Mbit/s播在)。WIFI标准 =,2003年,物理层补充(54Mbit/s,播在)。 =,2004年,无线网络的安全方面的补充。 =,更高传输速率的改善,基础速率提升到s,可以使用双倍带宽40MHz,此时速率提升到 150Mbit/s。 =,该协议规范规定了无线局域网络频谱测量规范。该规范的制订体现了无线局域网络对频 谱资源智能化使用的需求。 =,这个通信协定主要用在车用电子的无线通信上。 =,的潜在继承者,更高传输速率的改善,当使用多基站时将无线速率提高到至少1Gbps,将 单信道速率提高到至少500Mbps。 1.1.2Zigbee 仿生学思想 Zigbee一词源自蜜蜂群在发现花粉位置时,通过跳ZigZag形舞蹈和扇动翅膀来告知同伴,达到交换信息的目的。借此称呼一种专注于低功耗、低成本、低复杂度、低速率的近程无线网络通信技术。 Zigbee实现在数百上千个微小的网络节点(Zigbee网络模块)之间互相协调通信,以接力的方式通过无线电波从一个节点传到另一个节点,最后接入计算设备或由其它热点如WiMax、WIFI等中继。 ZigbeeVsBluetoothVsRFID 用途:Zigbee和蓝牙更多用于数据传输,RFID更多用于标识 组网:Zigbee组网自由限制小最多可组成65000个节点的大网,蓝牙最多与相邻8个设备组网速率:Zigbee是低速,蓝牙是高速(技术在不断融合和发展,低速率是相对的) 功耗:Zigbee低功耗,两节干电池常能支持模块应用半年之久,蓝牙高耗能 激活:Zigbee的响应速度较快,从睡眠转入工作状态只需15ms,节点连接进入网络只需30ms,进一步节省了电能。蓝牙需要3~10s、WiFi需要3s。 =Zigbee广泛用来构建自组网、无线传感网,当前超火的技术。 =传感网设备通常由网络模块+传感模块+电池构成,网络模块具有自动识别和配置、动态拓 扑和路由,传感模块负责采集环境信息。 =Zigbee联盟预言未来每个家庭将拥有50~150个Zigbee器件,应用领域包括:家庭和楼宇 网络的空调系统的温度控制、照明的自动控制、窗帘的自动控制、煤气计量控制、家用电 器的远程控制等。 智能交通 =道路安全报警:高速路上的车辆速度都非常快,一旦前方道路发生意外(车辆抛锚、碰撞; 道路塌陷等),前方的车辆(或故障车辆自动)发出道路安全报警信息,及时通知后面的 车辆,以避免造成(更大的)事故。 =交通拥塞信息通知和实时路况感知:在城市道路路况实时采集的基础上,通过路口网络设

近距离通信技术

近距离通信技术 近距离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是一 种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短距离通信技术。它能够在两个NFC设备之间 进行快速、安全的数据传输,距离通常在几厘米范围内。本文将从NFC 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NFC的基本原理。NFC是一种基于射频识 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的通信技术。它通过近场射频电磁感应来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NFC设备一般由发送器(Transmitter)和接收器(Receiver)组成,可以同时充当发送器 和接收器的角色。当两个NFC设备靠近时,它们之间会建立起一种被 称为“感应模式”的通信连接,此时数据传输可以开始。 NFC通信主要分为两种模式:被动模式(Passive mode)和主动 模式(Active mode)。 在被动模式下,NFC设备一般充当接收器的角色。它使用感应线 圈来接收从主动模式下的NFC设备发送过来的信号,并且利用该信号 进行数据传输。被动模式在支付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如手机支付、交 通卡、门禁卡等。 而在主动模式下,NFC设备充当发送器的角色。它发送一种被称 为“激励信号”的电磁场感应信号,这个信号会被被动模式的NFC设 备接收。主动模式通常应用于数据传输、设备连接等场景,例如快速 配对、文件传输等。 除了基本的通信功能,NFC还具备加密和安全认证的功能,保证 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NFC通信过程中的加密协议和身份认证机制,确保了通信数据的保密性和真实性。这使得NFC技术得以在支付、门禁、身份识别等领域广泛应用。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些NFC的应用领域。NFC技术在近年来得 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其中一个明显的应用领域是移动支付。随着 智能手机的普及,NFC技术被应用于手机支付系统中,使用户可以通过

NFC与RFID区别

NFC与RFID区别 1. 产品技术背景 NFC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的缩写,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最初是由飞利浦公司和索尼公司共同开发的NFC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可以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PC 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 提供了一种简单、触控式的解决方案,可以让消费者简单直观地交换信息、访问内容与服务。国内外现状,瑞典饭店已经实际应用了Assa Abloy 所推出了相应的NFC 门锁,主要是应用NFC手机的不同识别码作为Mac ID以及对应程序的加密机制,从而开启门锁。在NFC 技术的RFID电子锁方面,国内基本还处于技术空白。在去年的Cedia EXPO展会上,Yale Lock ">2.产品功能 基于NFC技术的RFID门禁读头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NFC手机和门禁读头之间的通信。读头配备标准Wiegand26接口,且兼容传统的非接触式门禁读头功能。相比传统门禁读头只能作为读卡器来读取非接触式卡片,基于NFC技术的RFID门禁读头可以和符合NFC 标准的设备如手机、非接触式卡、读卡器等直接通讯,大大拓展了系统的可扩展性。电路板在升级优化之后,能够具有数据存储,转发功能,以及记录不同NFC设备的特征码,存储并授权,当NFC设备进入有效场后,即开启门锁。 3.产品特点 基于NFC技术,兼容ISO14443A标准,可与快速发展的符合NFC标准的各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通讯 采用近场通讯,避免远场通讯技术如WIFI,蓝牙,Zigbee等通讯技术信号可能被截获和破解等安全问题,非常适合私密性要求严格的各应用场合 标准Wiegand26接口,兼容各种门禁控制板 标准模块化设计,尺寸小,成本低,功耗小 4.技术参数

物联网建设中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物联网建设中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物联网的概念是指通过无线网络将各种设备连接起来,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和数据交换。在物联网建设中,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指的是在近距离范围内进行无线通信的技术,其通信距离通常在几十米到几百米之间。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物联网建设中使用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一、蓝牙技术 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具有低功耗、低成本和短距离通信等特点。蓝牙技术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音频设备、医疗设备等领域。在物联网中,蓝牙技术常用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控制。通过蓝牙技术可以将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设备连接到物联网中,并通过手机或电脑进行数据监测和设备控制。 二、Wi-Fi技术 Wi-Fi技术是一种用于无线局域网的技术,具有高速、大容量和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在物联网建设中,Wi-Fi技术常用于家庭和办公场所等小范围的无线通信。通过Wi-Fi技术,可以将各种设备连接到一个无线网络中,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和互操作。在家庭中可以通过Wi-Fi将智能电视、智能音响、智能灯具等设备连接到一起,并实现语音控制和智能家居的功能。 三、ZigBee技术 ZigBee技术是一种低速、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对通信速率和功耗要求不高的场景。在物联网建设中,ZigBee技术主要用于传感器网络和自动化控制等领域。通过ZigBee技术,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短距离通信和数据传输,适用于物联网中大量传感器节点的应用场景。 四、NFC技术 NFC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设备之间的近距离通信和数据交换。NFC技术通常用于移动支付、智能门锁等场景。在物联网中,NFC技术可以用于设备之间的身份认证、数据传输和设备配对等功能。在智能家居中,可以使用NFC技术实现门锁解锁、电器开关等功能。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在物联网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蓝牙技术、Wi-Fi技术、ZigBee技术和NFC技术等都是常见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它们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发展,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也将不断创新和完善,为各行各业的物联网应用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通信手段。

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

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 或许是为了保证足够的眼球效应,所以即便在苹果iPhone4处于供不应求的情况之下,仍有新一代iPhone的传闻被不断曝光。除了CDMA版本iPhone已经被证实存在和传言苹果iPhone5将会在明年一季度推出等消息之外,日前又有海外媒体再次披露了传闻中的苹果iPhone5所具备NFC功能的部分新特性。按照相关说法,苹果iPhone5的NFC功能不仅具备人们熟悉的手机钱包等作用之外,苹果还为之增加了远程数据同步功能,让未来的苹果手机变得更具备吸引力。 苹果iPhone 我们知道,苹果成功的秘诀在于拥有出色创新能力,尤其是在一些技术的使用上更喜欢加入自己的创意,就如同可以把视频通话功能做成Face Time而显得与众不同一样,所以尽管NFC技术并不是什么新潮功能,但苹果显然不希望自己未来的手机在此功能上仅仅是跟风之作,于是在具备常见的电子钱包等功能之外,苹果还准备为NFC添加远程数据同步功能。举例来说,使用iPhone5可以将自己手机上的数据同步到兼容的Mac系统电脑之上,当用户使用具备NFC功能的iPhone与兼容Mac电脑连接的时候,Mac电脑将加载iPhone上所有的应用程序,设置和数据。因此,用户可以在电脑上操作自己的手机,而当用户离开,iPhone 超出范围NFC的连接范围后,电脑主机则返回到原来的状态,并不会记录和保存用户使用过的数据和密码等信息。换句话来说,未来的苹果iPhone能携带OSX 所需数据与讯息,以NFC的方式与Mac电脑连接沟通,可应用于 OSX 用户的认证,使得 iPhone成为Mac的钥匙或是其它更进一步的运用。

苹果iPhone 当然,该功能与以往NFC技术应用的差异在于,过去的电子钱包类的NFC 应用的需要通过运营商,尤其是在使用一些涉及费用的应用时需要通过运营商资费缴交机制,而苹果此次在NFC功能上的特色则与出现在iPhone4上的Face Time 有些相似,其核心部分跳开了电信运营商,完全由iPhone OS、app 之间整合,尤其是与Mac电脑的连接和数据同步更为用户带来了便利。至于iPhone5的其他新功能方面,目前的传闻是iPhone 5的规格将进化,但不是革命性的。比如新机的基频芯片组供货商由英飞凌改为高通,但是其规格与iPhone 4相似,但会拥有更多的内存、更快的处理器、更多的存储空间。而根据DVICE的内部报价单显示,iPhone 5将会配备一个新的天线、一个1.2GHZ的处理器、一个更大的显示屏,由3.5英寸上升至3.7英寸等等。此外,也有外界分析师认为,苹果iPhone 5将会添加LTE技术的支持,这将使得该机成为苹果的首个4G手机。而根据苹果合作伙伴AT&T的计划,该公司将于2011年推出LTE服务。

NFC——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

NFC——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 NFC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缩写,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由飞利浦公司和索尼公司共同开发的NFC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可以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PC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提供了一种简单、触控式的解决方案,可以让消费者简单直观地交换信息、访问内容与服务。 概述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又称近距离无线通信,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在十厘米内)交换数据。这个技术由免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演变而来,并向下兼容RFID,最早由Philips、Nokia和Sony主推,主要可能用于手机等手持设备中。由于近场通讯具有天然的安全性,因此,NFC技术被认为在手机支付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1] NFC 将非接触读卡器、非接触卡和点对点(Peer-to-Peer)功能整合进一块单芯片,为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开创了不计其数的全新机遇。这是一个开放接口平台,可以对无线网络进行快速、主动设置,也是虚拟连接器,服务于现有蜂窝状网络、蓝牙和无线802.11设备。 NFC 可兼容索尼公司的FeliCaTM卡以及已广泛建立的非接触式智能卡架构,该架构基于ISO14443A,使用飞利浦的MIFARE?技术。为了推动NFC的发展和普及,飞利浦、索尼和诺基亚创建了一个非赢利性的行业协会——NFC论坛,促进NFC技术的实施和标准化,确保设备和服务之间协同合作。目前,NFC论坛在全球拥有70多个成员,包括:万事达卡国际组织、松下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微软公司、摩托罗拉公司、NEC公司、瑞萨科技公司、三星公司、德州仪器制造公司和Visa国际组织。 NFC全球最早的商用发布:*德国,美因茨交通公司(RMV)2006年4月19日,飞利浦、诺基亚、Vodafone公司及德国法兰克福美因茨地区的公交网络运营商美因茨交通公司(Rhein-MainVerkehrsverbund)宣布,在成功地进行为期10个月的现场试验后,近距离无线通信(NFC)技术即将投入商用。目前,Nokia3220手机已集成了NFC技术,可以用作电子车票,还可在当地零售店和旅游景点作为折扣忠诚卡使用。哈瑙市的大约95.000位居民现在只需轻松地刷一下兼容手机,就能享受NFC式公交移动售票带来的便利。 技术优势与RFID一样,NFC信息也是通过频谱中无线频率部分的电磁感应耦合方式传递,但两者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首先,NFC是一种提供轻松、安全、迅速的通信的无线连接技术,其传输范围比RFID小,RFID的传输范围可以达到几米、甚至几十米,但由于NFC采取了独特的信号衰减技术,相对于RFID来说NFC具有距离近、带宽高、能耗低等特点。其次,NFC与现有非接触智能卡技术兼容,目前已经成为得到越来越多主要厂商支持的正式标准。再次,NFC还是一种近距离连接协议,提供各种设备间轻松、安全、迅速而自动的通信。与无线世界中的其他连接方式相比,NFC是一种近距离的私密通信方式。最后,RFID更多的被应用在生产、物流、跟踪、资产管理上,而NFC则在门禁、公交、手机支付等领域内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NFC还优于红外和蓝牙传输方式。作为一种面向消费者的交易机制,NFC比红外更快、更可靠而且简单得多,不用向红外那样必须严格的对齐才能传输数据。与蓝牙相比,NFC面向近距离交易,适用于交换财务信息或敏感的个人信息等重要数据;蓝牙能够弥补NFC通信距离不足的缺点,适用于较长距离数据通信。因此,NFC和蓝牙互为补充,共同存在。事实上,快捷轻型的NFC协议可以用于引导两台设备之间的蓝牙配对过程,促进了蓝牙的使用。 NFC手机内置NFC芯片,组成RFID模块的一部分,可以当作RFID无源标签使用———用来支付费用;也可以当作RFID读写器———用作数据交换与采集。NFC技术支持多种应用,包括移动支付与交易、对等式通信及移动中信息访问等。通过NFC手机,人们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通过任何设备,与他们希望得到的娱乐服务与交易联系在一起,从而完成付款,

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一、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概念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是指在较短的距离范围内,通过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的技术。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个人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连接,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表等设备之间的通信。目前,市场上主要应用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包括蓝牙、Wi-Fi、NFC等。 二、蓝牙技术 1. 概述 蓝牙技术是一种采用低功率无线电波进行短距离数据传输和交换的技术。该技术最初由爱立信公司于1994年提出,是一种开放性标准,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连接。 2. 特点 (1)低功耗:蓝牙技术采用低功率无线电波进行通信,因此其功耗较低,可以延长设备使用时间。

(2)短距离:蓝牙技术适用于较短距离内的数据传输和连接,一般在10米以内。 (3)简单易用:蓝牙技术连接简单,用户只需将设备进行配对即可完成连接。 (4)广泛应用:蓝牙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连接,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表等。 三、Wi-Fi技术 1. 概述 Wi-Fi技术是一种采用无线电波进行局域网数据传输和交换的技术。该技术最初由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组织提出,是一种开放性标准,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之间的数 据传输和连接。 2. 特点 (1)高速传输:Wi-Fi技术采用高频率无线电波进行通信,因此其传 输速度较快,可以满足用户对高速网络的需求。

(2)大范围覆盖:Wi-Fi技术适用于局域网内的数据传输和连接,可以覆盖较大范围内的设备。 (3)多用户同时在线:Wi-Fi技术支持多用户同时在线,在同一局域网内可以实现多个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 (4)安全性高:Wi-Fi技术支持多种加密方式,可以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四、NFC技术 1. 概述 NFC技术是一种采用近距离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输和交换的技术。该技术最初由索尼和飞利浦公司共同推出,是一种开放性标准,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连接。 2. 特点 (1)近距离通信:NFC技术适用于近距离内的数据传输和连接,一般在10厘米以内。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前景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前景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是指在短距离范围内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不需要使 用导线或电缆进行连接。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在各个领域中都有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探讨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应用前景。 首先,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在那个时候,研究人员开始尝试通过无线电波在短距离范围 内进行传输。然而,由于当时无线通信技术的限制,传输距离和传输速度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直到20世纪90年代,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经历了重大突破,例如蓝牙技术的推出。蓝牙技术最初用于连接手机和耳机,随后逐渐扩展到其他设备领域,如电脑、音频设备和智能家居。蓝牙技术的成功开创了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之路,并为后续的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 目前,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首先,近距离无线通 信技术在消费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智能手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而其中的无线通信技术让我们能够轻松地与他人进行语音通话、发送短信和使用互联网。另外,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也在智能家居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使得各种智能设备能够相互连接,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化操作,提升了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其次,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在工业生产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工厂生 产线上的设备可以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进行互联,实现实时数据传输和控制。这样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且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此外,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还可以用于无人驾驶车辆中,实现车辆与周围环境以及其他车辆之间的实时信息交换,提高交通安全性和行驶效率。 另外,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在医疗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距离无线通信 技术可以用于监测设备和医疗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从而实现对病人的实时监测和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介绍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较广泛的近距无线通信技术是蓝牙(Bluetooth),无线局域网802.11(Wi-Fi)和红外数据传输(IrDA)。同时还有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近距无线技术标准,它们分别是:ZigBee、超宽频(Ultra WideBand)、短距通信(NFC)、WiMedia、GPS、DECT、无线1394和专用无线系统等。它们都有其立足的特点,或基于传输速度、距离、耗电量的特殊要求;或着眼于功能的扩充性;或符合某些单一应用的特别要求;或建立竞争技术的差异化等。但是没有一种技术可以完美到足以满足所有的需求。 蓝牙技术 (bluetooth)技术是近几年出现的,广受业界关注的近距无线连接技术。它是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它以低成本的短距离无线连接为基础,可为固定的或移动的终端设备提供廉价的接入服务。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其实质内容是为固定设备或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环境建立通用的近距无线接口,将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进一步结合起来,使各种设备在没有电线或电缆相互连接的情况下,能在近距离范围内实现相互通信或操作。其传输频段为全球公众通用的2.4GHzISM频段,提供1Mbps的传输速率和10m的传输距离。蓝牙技术诞生于1994年,Ericsson当时决定开发一种低功耗、低成本的无线接口,以建立手机及其附件间的通信。该技术还陆续获得PC行业业界巨头的支持。1998年,蓝牙技术协议由Ericsson、IBM、Intel、NOKIA、Toshiba等5家公司达成一致。蓝牙协议的标准版本为802.15.1,由蓝牙小组(SIG)负责开发。802.15.1的最初标准基于蓝牙1.1实现,后者已构建到现行很多蓝牙设备中。新版802.15.1a基本等同于蓝牙1.2标准,具备一定的QoS 特性,并完整保持后向兼容性。蓝牙行业是个突飞猛进的行业,2004年到2011年,蓝牙设备的综合年增长率为40%。07年蓝牙设备的出货量达5 亿件,市场份额增加了71%。预计到2009,出货量将达到20亿件。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蓝牙生产研发基地,全球80%的蓝牙企业在中国,中国80%的蓝牙企业在深圳。国内最大的蓝牙方案公司深圳市吉联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国内最大的蓝牙电池邦凯电子有限公司、全球著名的蓝牙键盘制造商中易腾达,国内最著名的蓝牙车载创美佳等公司都深圳,但蓝牙技术遭遇了最大的障碍是过于昂贵,这就使得许多用户不愿意花大价钱来购买这种无线设备。因此,首要解决的就是蓝牙附属地位的问题和蓝牙芯片国产化的问题。随着蓝牙芯片国产化,中国确定自己的技术标准,很快就可以解决目前中国蓝牙企业“山寨化”的问题,让所有中国蓝牙企业生产合乎中国技术标准的产品。二是进入了蓝牙产业链的上游,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第三,可以借此解决目前蓝牙使用上由于“配对”复杂,而妨碍用户使用,造成市场推广的障碍。 以上优势的形成,必将改变中国蓝牙行业的现有局面,并在深圳形成以高新技术为龙头的一体化蓝牙产业基地,更好的为全中国,全世界服务。业内专家认为,蓝牙的市场前景取决于蓝牙价格和基于蓝牙的应用是否能达到一定的规模。有了蓝牙,我们可以不再为数字家庭的布线而烦恼,移动电话、计算机、数码相机、摄像机、打印机、传真机和掌上电脑等能随心所欲无线连通。有了蓝牙,这些设备即会实现自动同步。即使用户的个人电脑放在手提箱内,用户也可以通过电话收电子邮件,通过移动电话屏幕阅读邮件标题,而不会有到处找连接线、开机、关机等待等等诸如此类的一系列烦恼。蓝牙技术拥有广阔的潜力市场。 Wi-Fi技术 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高保真)也是一种无线通信协议,正式名称是IEEE802.11b,与蓝牙一样,同属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Wi-Fi速率最高可达11Mb/s。虽然在数据安全性方面比蓝牙技术要差一些,但在电波的覆盖范围方面却略胜一筹,可达100m左右。Wi-Fi是以太网的一种无线扩展,理论上只要用户位于一个接入点四周的一定区域内,就能以最高约11Mb/s的速度接入Web。但实际上,如果有多个用户同时通过一个点接入,带宽被多个用户分享,Wi-Fi的连接速度一般将只有几百kb/s的信号不受墙壁阻隔,但在建筑物内的有效传输距离小于户外。WLAN 未来最具潜力的应用将主要在SOHO、家庭无线网络以及不便安装电缆的建筑物或场所。目前这一技术的用户主要来自机场、酒店、商场等公共热点场所。Wi-Fi技术可将Wi-Fi与基于XML或Java的Web服务融合起来,可以大幅度减少企业的成本。例如企业选择在每一层楼或每一个部门配备802.11b的接入点,而不是采用电缆线把整幢建筑物连接起来。这样一来,可以节省大量铺设电缆所需花费的资金。最初的IEEE802.11规范是在1997年提出的,称为802.11b,主要目的是提供WLAN接入,也是目前WLAN的主要技术标准,它的工作频率也是2.4GHz,与无绳电话、蓝牙等许多不需频率使用许可证的无线设备共享同一频段。随着Wi-Fi协议新版本如802.11a和802.11g

五大短距无线通信技术比较

五大短距无线互连技术 (ZigBee、UWB、Wi-Fi、蓝牙、NFC) ZigBee:巨头力挺前途难料 ZigBee联盟成立于2001年8月。但作为该项技术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2002年下半年,英国Invensys公司、日本三菱电气公司、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以及荷兰飞利浦半导体公司四大巨头共同宣布,它们将加盟「ZigBee联盟」,以研发名为「ZigBee」的下一代无线通信标准。到目前为止,除了Invensys、三菱电子、摩托罗拉和飞利浦等国际知名的大公司外,该联盟大约已有27家成员企业,并在迅速发展壮大。Zigbee联盟负责制定网络层以上协议。 ZigBee的芯片和产品已经面市,每个Zigbee通信模块的成本将有望控制在1.5美元到2.5美元之间。分析家认为,到2006年,ZigBee设备将会达到每年4亿台的市场规模。预计4~5年内,每个家庭将会安装大约50个ZigBee设备,最终达150个ZigBee设备6~7年内占据家庭自动化市场的三分之二。 但是也有人认为:ZigBee几年前刚出现时,它的支持者曾设想这种基于IEEE 802.15.4规范的无线技术拥有潜在的巨大市场。但现在看来当初的设想并没有成为现实,目前有消息称由于芯片厂商推迟出货,因而ZigBee的前景并不像先前设想的那样一帆风顺。 UWB:前途无量受困争战 UWB是一种无载波通信技术,它不采用正弦载波,而是利用纳秒至微微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因此其所占的频谱范围很宽。UWB可在非常宽的带宽上传输信号,美国FCC对UWB的规定为:在3.1~10.6GHz频段中占用500MHz以上的带宽。 由于UWB可以利用低功耗、低复杂度发射/接收机实现高速数据传输而在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它在非常宽的频谱范围内采用低功率脉冲传送数据而不会对常规窄带无线通信系统造成大的干扰,并可充分利用频谱资源。基于UWB技术而构建的高速率数据收发机有着广泛的用途,从无线局域网到Ad hoc网络,从移动IP计算到集中式多媒体应用等。UWB 技术具有系统复杂度低,发射信号功率谱密度低,对信道衰落不敏感,低截获能力,定位精度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室内等密集多径场所的高速无线接入,非常适于建立一个高效的无线局域网或无线个域网(WPAN)。 UWB标准于2005年确定,但其中显然不只是技术原因,以Intel与TI为代表的MBOA 提案,以及以摩托罗拉与XSI为代表的DS-CDMA提案是两种技术特性完全不同的方案,UWB标准只能二选其一。不过最近无线电制造商PulseLink对外宣布,它已经找到一种途径,允许基于不同技术的UWB系统共存。该公司正准备向IEEE 802.15.3a任务组成员详细讲解它的公共信号协议(CSP),该协议使原本相互冲突的多种UWB物理层可以共存。PulseLink希望协调UWB 的发展步伐,同时回避相互竞争的UWB标准提案之间的分歧。 一些产业观察家赞同PulseLink的提议,认为这为采用不同的实体层创造了整合的机会,因而使UWB的创新态势得以延续。但另一方面,其它人质疑在缺乏互通条件下共存没有什么价值,并认为这会产生鼓励开发多种PHY的负面效果。这最终会增加OEM厂商的负担,因为他们必须支持多种PHY。 PulseLink声称不会偏袒已经提交给IEEE的任何一种UWB技术。802.15.3a小组曾试图为这种高速个域网技术定义一个物理层,但由于双方拒绝做出妥协,这项努力被迫搁浅。最坏的结果可能是两大阵营将定义各自的事实标准,而由市场决定存亡。

近距离通信技术

近距离通信技术 第一篇:近距离通信技术概述 近距离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它基于高频无线电场感应,能够实现不到10厘米的距离内的数据交换和互联互通。NFC技术 已经成为了移动支付、智能门锁、公共交通系统等领域的重要应用技术。 NFC技术最初起源于1994年,由奥地利机构考古学院(ARC)发明。此后,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NFC芯片的 不断提升,NFC技术应用也逐渐普及。目前,NFC技术已经成 为了市场上最为成熟、稳定的近场通信技术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票务管理、门禁系统、智能家居、无线支付等领域。 NFC技术可以分为被动式NFC和主动式NFC两种,其中被动式NFC芯片更加简单、易于部署,成本也更低;而主动式NFC则需要更多的硬件支持和应用开发,但在支付安全等方面 更加可靠,成为主流的NFC技术应用方式。 除了应用于数据传输和支付安全等领域,NFC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智能控制、物联网等领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产业发展带来更多的便利。 第二篇:NFC技术应用及未来发展 随着NFC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出现。当前,NFC技术最为常见的应用就是在移动支付领域。通过在 智能手机上安装NFC支付应用,用户可以在支持NFC技术的刷卡终端处轻松地完成支付,省去了人工操作和物理卡片的必要。

NFC技术还可以应用于门禁系统、智能家居、智能医疗等领域。在门禁系统中,使用NFC技术可以方便员工或住户使用手机进行门禁开关;在智能家居领域,NFC技术可以实现家居设备自动联动、环境自适应等功能,提高家庭生活的便利性和智能化程度;在医疗领域,NFC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快速获取患者信息、打印药品处方等。 NFC技术在未来的应用中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例如,可以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有更多的探索,如在医疗领域,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NFC信息快速获取患者基本病历,带来更加高效便捷的诊断和治疗;在城市管理方面,NFC技术可以用于公共交通、停车场、公共服务等方面,提高城市的运转效率和服务水平。 总之,NFC技术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通信技术,在未来的生产和生活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加重视NFC技术在数据安全等方面的应用,保障用户信息安全。

NFC简介

NFC调研 一、 NFC简介 NFC英文全称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是由飞利浦公司发起,由诺基亚、索尼等著名厂商联合主推的一项无线技术。 NFC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联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在单一芯片上结合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的功能,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这项技术最初只是RFID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简单合并,现在已经演变成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发展态势相当迅速。 与RFID不同的是,NFC具有双向连接和识别的特点,工作于13.56MHz频率范围,作用距离10厘米左右。NFC技术在ISO 18092、ECMA 340和ETSI TS 102 190框架下推动标准化,同时也兼容应用广泛的ISO 14443 Type-A、B以及Felica标准非接触式智能卡的基础架构。 NFC芯片装在手机上,手机就可以实现小额电子支付和读取其他NFC设备或标签的信息。NFC的短距离交互大大简化整个认证识别过程,使电子设备间互相访问更直接、更安全和更清楚。通过NFC,电脑、数码相机、手机、PDA等多个设备之间可以很方便快捷地进行无线连接,进而实现数据交换和服务。 二、 NFC发展历史与应用 2.1 NFC发展历史 2004年3月18日为了推动 NFC 的发展和普及,NXP(原飞利浦半导体)、索尼和诺基亚创建了一个非赢利性的行业协会——NFC 论坛,旨在促进 NFC技术的实施和标准化,确保设备和服务之间协同合作。截止2007年,NFC 论坛在全球拥有超过100个成员,包括:万事达卡国际组织、松下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微软公司、摩托罗拉公司、NEC 公司、瑞萨科技公司、三星公司、德州仪器制造公司和 Visa 国际组织。2006年7月复旦微电子成为首家加入NFC联盟的中国企业,之后清华同方微电子也加入了NFC论坛。 2006年6月 NXP、诺基亚、中国移动厦门分公司与“厦门易通卡”在厦门展开NFC测试,该项合作是中国首次NFC手机支付的测试。2006年8月Nokia与银联商务公司宣布在上海启动新的NFC测试,这是继厦门之后在中国的第二个NFC试点项目,也是全球范围首次进行NFC空中下载试验。参与测试使用的NFC手机均为NOKIA 3220。 2007年3月,由欧盟委员会及信息社会技术(IST)项目共同投资,多家公司、大学和用户共同组织成立了泛欧联盟,旨在开发开放式架构,以进一步开发和部署近距离无线通信(NFC)技术,并推动其在手机中的应用。该项目名为“NFC在仓储物流及支付领域的应用(StoLPaN)”,旨在为应用于移动设备、基于NFC的服务开发一个开放式的商用和技术框架。这些架构将超越手机类型及服务性质的限制,推动基于NFC的移动应用在众多行业市场中的部署。 2007年,诺基亚推出了其首款具备NFC技术的商务手机。随后NFC论坛每年举行一次技术大赛,以奖励那些有利于推广NFC技术的创意。此后全球多个国家开始测试NFC产品,目前全球已有100多项NFC技术开发项目正在进行当中。与其他任何新技术一样,目前NFC技术的市场知名度还有待提高。但假以时日,NFC技术无疑将进入主流应用的行列。 2.2 NFC应用 (1)无接触支付 与其他无线技术所不同的是,NFC技术的可使用范围为1.5英寸左右。如此一来,NFC技术有利于提高交易的安全性,如无接触信用卡支付等等。万事达(MasterCard)和维萨(Visa)两家信用卡服务商已经是NFC论坛成员,且都已经参与同NFC手机支付有关的技术测试。此外,这种“数字钱包”服务理念还可向商家优惠券及其他服务领域延伸。 (2)交通运输 NFC技术能够适用于绝大多数无接触智能卡和阅读器,意味着NFC技术能够轻松整合到各大城市公共运输支付系统当中。2008年,德国铁路公司Deutsche Bahn在其铁路线上测试了NFC支付服务:旅客登上列车后,只需将他们的手机接触一个NFC标签,下车时再接触另一个标签,就可完成此趟火车旅行费用的支付过程,该费用将被计入到旅客的每月手机电话账单当中。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解析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解析 1、引言 目前,随着短距离无线数据业务迅速膨胀,近距离无线通信(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技术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NFC技术由Philips公司和Sony公司共同开发,于2004年4月被批准为国际标准ISO/IEC18092(信息技术系统间近距离无线通信及信息交换的接口和协议(NFCIP-1))。获得批准的ISO/IEC18092由物理层和数据链接层组成,属于利用13.56MHz电波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规格,可使配置了该技术接口的消费类设备之间建立一种短程通信网络,从而大大改善用户以无线方式接入数据及服务的性能。2004年Philips公司首先推出两枚可应用于手机中的NFC芯片,接着Nokia公司开始销售带有NFC芯片的手机,并且与Philips和Sony现有的非接触智能卡技术Mifare、FeliCa完全兼容。数据传输速度可以选择106kbit/s、212kbit/s或者424kbit/s,在连接NFC 后还可切换其他高速通信方式。ISO/IEC18092对NFC技术标准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由于使用13.56MHz频段进行通信的不止只有NFC,因此,2005年1月ISO/IEC21481(信息技术系统间近距离无线通信及信息交换的接口和协议(NFCIP-2))即“NFCIP-2〞正式发布,该标准对NFC通信模式选择机理作了补充说明,使标准进一步完善。因此NFC基于ISO/IEC18092、

ISO/IEC21481、ECMA340、352、356以及ETSITS102、190标准,同时又兼容ISO14443A标准,具有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特点,能够广泛应用到不同的场合。 2、NFC国际标准简介 NFC技术支持三种不同的操作模式:(1)读写模式(对FeliCa或ISO14443A卡的读写);(2)卡模式(如同FeliCa和ISO14443A/MIFARE卡的通信);(3)NFC模式(NFC芯片间的通信)。NFC国际标准ISO/IEC18092、ISO/IEC21481涵盖通信模式、调制与编码、防冲突机制、帧结构等内容。 2.1通信模式 NFC工作于13.56MHz频段,支持主动和被动两种工作模式和多种传输数据速率,如表1所示。在主动模式下,主呼和被呼各自发出射频场来激活通信,在被动工作模式下,如果主呼发出射频场,被呼将响应并且装载一种调制模式激活通信。也就是说在一对NFC通信设备中(主呼和被呼),至少有一方是主动的。 NFC设备在传输有效数据前必须先通过有关协议选定一种通信模式和传输数据速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选定的通信模式和传输数据速率不能改变。数据传输速率R与射频fc之间的关系为:

短距离通信技术的演进与发展趋势分析

短距离通信技术的演进与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无线通信的需求增加,短距离通信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短距离通信指的是在相对较短的距离内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的技术,通常用于个人设备之间或者设备与网络之间的连接。在过去几十年里,短距离通信技术经历了多次重大的演进,从最早的红外线传输到如今的蓝牙、Wi-Fi和NFC技术。本文将对短距离通信技术的演进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首先,红外线传输是短距离通信技术的最早形式之一。通过红外线的传输,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点对点数据传输,例如遥控器与电视之间的通信。然而,红外线通信存在一些限制,比如传输距离有限、传输速度较慢等,逐渐被其他更先进的短距离通信技术所取代。 其次,蓝牙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短距离通信技术之一。蓝牙技术通过搭载在设备中的蓝牙芯片实现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蓝牙技术的一个重要优点是低功耗,使得它可以应用于大多数便携设备和物联网设备。蓝牙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推动着无线音频设备、智能家居等领域的进步。近年来,蓝牙技术已经升级到了蓝牙5.0标准,提供了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广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另外,Wi-Fi技术也是一种重要的短距离通信技术,在家庭和办公场所得到广泛应用。Wi-Fi技术通过无线局域网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连和上网功能。随着无线网络的覆盖和带宽的提升,Wi-Fi技术不仅在家庭和企业中应用广泛,还被用于公共场所和城市的无线覆盖。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数据需求,Wi-Fi技术也不断进行升级,从最早的802.11b/g/n发展到如今的802.11ac和802.11ax,提供了更快的速度和更稳定的连接。 此外,近年来,近场通信(NFC)技术也逐渐崭露头角。NFC技术基于磁感应和无线射频技术,可以实现近距离的无线传输。NFC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是手机支付,通过手机与POS终端的近场通信,用户可以方便地进行支付。随着智能设

nfc技术原理

nfc技术原理 NFC技术原理。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 设备之间的近距离通信和数据交换。NFC技术的原理基于无线射频识别(RFID) 技术,但相比之下,NFC技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互操作性。NFC技术已经广泛 应用于移动支付、智能门锁、智能标签等领域,成为物联网时代的重要技术之一。 NFC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无线射频识别、感应耦合和数据交换三个方面。 首先,NFC设备通过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实现设备间的识别和连接。当两个 NFC设备靠近时,它们会自动建立连接,无需手动配对或设置。这种自动识别的 特性使得NFC设备之间的交互变得非常简单和便捷。 其次,NFC技术通过感应耦合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当两个NFC设备靠近时,它们之间会建立一种特殊的电磁场,这种电磁场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这种感应耦合的特性使得NFC设备可以在极短的距离内进行通信,从而保证了通信 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最后,NFC设备通过数据交换实现信息传递和交互。NFC技术支持多种数据 交换模式,包括读取模式、写入模式和点对点模式。通过这些数据交换模式,NFC 设备可以实现信息的读取、写入和共享,从而实现各种应用场景下的数据交互和信息传递。 总的来说,NFC技术的原理是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感应耦合和数据交换三个方面的技术实现。这种技术原理使得NFC设备可以实现近距离通信和数据交换,从 而广泛应用于移动支付、智能门锁、智能标签等领域。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NFC技术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例如,NFC设备之间的通信距离较短,传输速度较慢,且受到外界干扰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场景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通信技术和方案。 总的来说,NFC技术的原理是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感应耦合和数据交换三个方面的技术实现。这种技术原理使得NFC设备可以实现近距离通信和数据交换,从 而广泛应用于移动支付、智能门锁、智能标签等领域。NFC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 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

三种近距离技术ZigBee、蓝牙(Bluetooth)和WiFi介绍

三种近距离技术ZigBee、蓝牙(Bluetooth)和WiFi介绍 目前常用的无线网络标准最流行的3个是ZigBee、蓝牙(Bluetooth)和WiFi。 1.Zigaee Zigbee是IEEE 802.15.4协议的代名词,这一名称来源于蜜蜂的八字舞,由于蜜蜂(bee)是靠飞翔和“嗡嗡”(zig)抖动翅膀的“舞蹈”来与同伴传递花粉所在方位信息,也就是说蜜蜂依靠这样的方式构成了群体中的通信网络。其特点是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 ZigBee技术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低功耗、低成本、可靠、网络容量大、安全保密、工作频段灵活 ZigBee存在的一些不足:传输范围小、数据传输速率低、时延不易确定 2.蓝牙(Bluetooth) 蓝牙技术最初由爱立信创制。1999年5月20日,索尼爱立信、IBM、英特尔、诺基亚及东芝等业界龙头创立蓝牙特别兴趣组,制订蓝牙技术标准。1998年,爱立信公司希望无线通信技术能统一标准而取名“蓝牙”。 蓝牙(Bluetooth)技术致力于在10~100 m的空间内使所有支持该技术的移动或非移动设备可以方便地建立网络联系、进行话音和数据通信。 蓝牙技术的特点可归纳为如下几点:全球范围适用、同时可传输语音和数据、可以建立临时性的对等连接(Ad-hoc Connection)、具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蓝牙模块体积很小、便于集成、低功耗、开放的接口标准、成本低。 实际上,蓝牙技术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在以下问题存在不足:芯片。按照蓝牙特别兴趣小组(SIG)的规范,蓝牙芯片的大小是8mm×8mm。这个尺寸,如何应用于精细的产品,如手机、耳机、鼠标、微型摄像机、微型监视器等呢?价格也是一个大问题。目前市面的蓝牙芯片价格居高不下,无疑增加了产品的成本。 3.WiFi 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技术)即IEEE 802.11协议,是一种短程无线传输技术,能够在数百英尺范围内支持互联网接人的无线电信号。WiFi的第一个版本发表于1997年,其中定义了介质访问接入控制层(MAC层)和物理层。 规定了无线局域网的基本网络结构和基本传输介质,规范了物理层(PHY)和介质访问层(MAC)的特性。物理层采用红外、DSSS(直接序列扩频)或FSSS(调频扩频)技术。1999年又增加了IEEE 802.11a和IEEE 802.11g标准。其传输速率最高可达54 Mb/s。能够广泛支持数据、图像、语音和多媒体等业务。 WiFi技术优势:无线电波的覆盖范围广、WiFi的传输速度很快、健康安全、WiFi 应用现在已经非常普遍,支持WiFi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像手机、MP4、电脑等,基本上已经成为了主流标准配置。 wifi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两个:一是覆盖范围有限;二是移动性不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