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血栓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血栓性疾病是一类血液循环系统疾病,它的低发性高危性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血栓性疾病可以导致心血管意外发生,例如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肺栓塞等等,这些疾病会给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介绍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的措施。

1. 做好基本的预防措施

血栓性疾病的预防的最基本措施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改善生活方式应包括适量的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分的食物的摄入)、合理的锻炼计划(推荐每天的适量锻炼时间为30分钟),并保持适量的体重。此外,戒烟和少饮酒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和炎症,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2. 合理用药

对于高度危险人群,有些医生会给他们开出防血栓的药物,例如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药物。这些药物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然而,使用这些药物需要慎重考虑,因为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因此,应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使用。

3. 耐久性锻炼

为了增强心肺功能和加强肌肉力量,应该多做耐久性的锻炼。耐久性锻炼可以改善胆固醇和血流量,从而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建议人们每周进行3-4次的有氧运动,例如快走、骑自行车、游泳等等。

4. 管理高血压、高胆固醇和糖尿病

高血压、高胆固醇和糖尿病是血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如果你已经被诊断出这些疾病,就必须采取治疗和管理措施保持这些疾病的控制。通常,这些措施包括药物治疗、饮食管理和锻炼。

5. 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压力过大和抑郁往往会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加。因此,需要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采取一些缓解压力和放松身心的方法,例如冥想、瑜伽、花园种植等等。

总之,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应该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合理用药、耐久性锻炼、管理高血压、高胆固醇和糖尿病、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等等。这些措施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降低患病的风险,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血栓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血栓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血栓性疾病是一类血液循环系统疾病,它的低发性高危性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血栓性疾病可以导致心血管意外发生,例如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肺栓塞等等,这些疾病会给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介绍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的措施。 1. 做好基本的预防措施 血栓性疾病的预防的最基本措施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改善生活方式应包括适量的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分的食物的摄入)、合理的锻炼计划(推荐每天的适量锻炼时间为30分钟),并保持适量的体重。此外,戒烟和少饮酒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和炎症,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2. 合理用药 对于高度危险人群,有些医生会给他们开出防血栓的药物,例如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药物。这些药物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然而,使用这些药物需要慎重考虑,因为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因此,应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使用。 3. 耐久性锻炼 为了增强心肺功能和加强肌肉力量,应该多做耐久性的锻炼。耐久性锻炼可以改善胆固醇和血流量,从而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建议人们每周进行3-4次的有氧运动,例如快走、骑自行车、游泳等等。 4. 管理高血压、高胆固醇和糖尿病 高血压、高胆固醇和糖尿病是血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如果你已经被诊断出这些疾病,就必须采取治疗和管理措施保持这些疾病的控制。通常,这些措施包括药物治疗、饮食管理和锻炼。

5. 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压力过大和抑郁往往会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加。因此,需要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采取一些缓解压力和放松身心的方法,例如冥想、瑜伽、花园种植等等。 总之,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应该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合理用药、耐久性锻炼、管理高血压、高胆固醇和糖尿病、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等等。这些措施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降低患病的风险,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 (2)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 引言 血栓性疾病是一组由于血液中过多的血栓形成引起的疾病。这些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等。血栓性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健康问题,也是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加强对血栓性疾病的防治措施,中国卫生部制定了《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这个指南旨在提供给医务人员和患者有关血栓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最新指导意见。 1. 血栓性疾病的分类 血栓性疾病主要分为两大类: 1.1 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血液中形成血栓导致的心脏和脑血管 的疾病。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死、脑梗死和脑血栓等。

1.2 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在深层静脉内形成的血栓,通常发生在腿部。如果这些血栓脱落并进入肺动脉,则会导致肺血栓栓塞症(PE),这是一种严重的疾病。 2. 血栓性疾病的预防 预防是血栓性疾病管理的关键环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 2.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饮食: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多摄入蔬果和全谷物。 •合理运动:适度参与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伸展运动,提高心血管健康。 •控制体重:维持适当的体重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2 使用抗凝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用于血小板抑制和抗凝作用。

•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和肝素,用于抑制凝血因子的形成和活性。 2.3 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移动:长时间久坐或卧床不动时,尽量定期活动腿部肌肉。 •穿弹力袜:对于高危人群,穿弹力袜可以帮助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3. 血栓性疾病的诊断 3.1 病史和体格检查 医生应仔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和既往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以发现可能存在的征象。 3.2 实验室检查 •D-二聚体检测:用于筛查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 •凝血功能检查:可以检测凝血因子的异常,识别家族性血栓性疾病的高危患者。

中国普通外科围手术期血栓预防与管理指南(最全版)

中国普通外科围手术期血栓预防与管理指南(最全版) 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进展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防治和处理逐渐受到各学科关注和重视。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embolism,P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PE 和DVT 是同一疾病不同阶段和不同部位的两种临床表现,二者统称为VTE。 外科病人术前活动减少、术中制动和术后长期卧床均会导致静脉血流明显减慢;麻醉及手术创伤促使组织因子释放,直接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导致高凝状态或血栓形成;病人自身因素,如高龄、肥胖、恶性肿瘤等,这些因素均可使VTE 发生风险增加。此外,越来越多的病人在接受普通外科手术的同时使用抗栓药物,常见的情况如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慢性心房颤动、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等心脏疾病以及周围血管疾病。对于长期服用抗栓药物并需要行普通外科手术的病人,外科医师应对病人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围手术期的抗栓药物管理。 为规范和推动我国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病人血栓管理实践,2015 年11 月,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牵头,依据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参考相关学科专家意见和已有工作基础[1],制定《中国普通外科围手术期血栓预防和管理指南》,希望对国内广大临床医师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围手术期VTE预防 1 概述 1.1 普通外科病人VTE发生率 VTE 是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如无预防措施,普通外科手术病人DVT 发生率为10%~40%[2]。大型手术病人当同时具有多种VTE 风险因素时(年龄>40 岁、VTE 病史、肿瘤等),致死性PE 发生率高达5%[3]。亚洲人群中,普通外科未进行抗凝预防的手术病人DVT 发生率为13%,症状性PE 发生率为1%[4]。日本相关调查显示,腹部大手术病人仅使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预防者,静脉造影检出VTE 发生率为24.3%[5]。我国最近一项单中心对照研究数据表明,普通外科未使用预防措施的病人术后DVT 发生率为6.1%,PE 为1.4%[6]。VTE 发生率与手术复杂程度及时间长短相关,脾切除术、肝脏手术和胰腺手术较高,乳腺手术和阑尾/胆囊切除术相对较低[7-8]。肿瘤病人围手术期的VTE 风险还与肿瘤类型、辅助放化疗、静脉置管等因素相关[9-11]。有证据显示,如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DVT 相对风险可降低50%~60%,PE 相对风险可降低近2/3[12-13]。 1.2 普通外科病人VIE危险因素 任何引起静脉损伤、静脉血流停滞及血液高凝状态的原因都是VTE 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主要分为病人个体相关因素和手术操作因素。(1)病人个体相关因素:高龄、VTE 病史、恶性肿瘤及其治疗

血栓的预防与治疗基础知识完整版

血栓的预防与治疗基础 知识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血栓的预防与治疗基础知识 动脉血栓多数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基础上形成的,预防动脉血栓,要着重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发生破裂,使用有效抗栓药物,防止在斑块破裂后形成血栓堵塞血管。高血压、血脂紊乱和高血糖,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都有关系。对于动脉系统血栓的预防,应致力于控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戒烟,在此基础上服用有效抗血栓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静脉血栓的形成,除手术和损伤原因以外,多与血流缓慢和引流不畅有关。静脉血栓形成导致受累局部血液回流不畅,发生淤血和水肿,甚至局部坏死。静脉血栓会随血液移动到其他部位,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如肺栓塞。预防静脉系统的血栓形成,则应着重避免引起血流减慢的因素,长期卧床、下肢有创伤、术后的病人以及长时间坐飞机者,都是高危人群。因此病人术后应尽早离床活动,长时间飞行者要注意定期活动下肢。“血栓是隐蔽杀手,所有人都应具备防栓意识。” 1、静脉血栓是最隐蔽杀手! 静脉血栓被称为“隐形杀手”,最可怕之处就在于绝大部分的静脉血栓没有任何症状。

清华长庚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吴巍巍说:“80%的静脉血栓栓塞发病前都没有症状,一旦发病往往情况就很凶险了。” 2、发病后根本没有抢救时间! 静脉血栓如果突然脱落,来到肺动脉处,将肺动脉严严实实地堵上,人会迅速死亡,其速度远远快于心梗,根本没有抢救和挽回的时间。 3、任何年龄、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 不要以为血栓只是中老年人的疾病,血栓在任何年龄段、任何时间都可能发生! 王辰提醒,生活中静脉血栓离我们并不远,比如: 玩电脑时间过长,突然胸闷、猝死,大部分就是静脉血栓发病引起的肺栓塞。 有些老年人爱打麻将,长时间坐着,也很容易出现血栓;另外还需要注意“经济舱综合征”,如果连着坐两个小时的经济舱不动,也容易形成血栓。 4、很少有人了解静脉血栓! 王辰介绍到,大多数人对冠心病、心肌梗死或脑卒中有一定认识,但很少有人真正了解静脉血栓栓塞症。 5、那么现状是怎么样的呢? 王陇德表示,近十余年来,临床医学界才逐渐认识到静脉血栓的栓塞症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特点: 在美国,每年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病超过90万人,死亡大约30万人。

2023年版静脉血栓栓塞症诊治和预防指南

2023年版静脉血栓栓塞症诊治和预防指 南 简介 本指南旨在提供2023年版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指导和建议。VTE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血管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 诊断 - 根据典型病史、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评估病情。 - 使用下肢超声检查和/或其他影像学检查确认DVT的诊断。 - 使用肺动脉造影和/或其他影像学检查确认PE的诊断。 治疗

- 对于DVT和PE患者,初始治疗建议使用抗凝治疗,如低分 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或华法林(Warfarin)。 - 对于高危患者(例如癌症患者、长时间卧床患者),推荐使 用直接口服抗凝药(Direct Oral Anticoagulants,DOACs)作为初始 治疗。 -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进展,调整抗凝治疗的剂量和疗程。 - 对于DVT和PE患者,推荐在抗凝治疗的同时进行自发溶栓 治疗。 预防 - 高危患者在手术前、手术期间和术后应接受预防性抗凝治疗。 - 长时间卧床患者应进行积极的机械预防,如弹力袜的使用。 - 长途旅行时,建议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VTE的风险,如定期 活动腿部、保持水分摄入和避免长时间静止。 结论

本指南为医疗工作者提供了2023年版VTE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指导和建议。在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进展进行个性化的诊疗决策,并遵循最新的临床指南和研究成果。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 第一部分概述 一、前言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人们生活方式及习惯的改变,血栓栓塞性疾病越来越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健康问题,成为导致全球人口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其涉及的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即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2)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动脉缺血发作、脑卒中等。 我国临床医师对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特别是对于VTE的认识还有待提高。VTE是目前国内各级医院住院患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当前医疗纠纷的主要根源之一。血栓栓塞性疾病是全身性疾病,涉及多个器官系统,错综复杂,制订一个综合性的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指南,对于提高临床医师的防治意识和水平、规范诊疗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南编写方法 第二部分静脉血栓性疾病 PTE和DVT合称为VTE,引起PTE的血栓主要来源于下肢的DVT,

PTE是DVT的并发症。PTE和DVT具有相同的易患因素,是VTE 在不同部位、不同阶段的两种临床表现形式。 一、肺血栓栓塞症(PTE) 肺栓塞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为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PTE、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等。PTE为肺栓塞的最常见类型,占肺栓塞的90%以上,通常所称肺栓塞即指PTE。 (一)诊断 建议基于疑诊、确诊、求因、危险分层的策略,对急性PTE 进行诊断和评估。 1.疑诊: 【推荐意见】(1)推荐基于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的综合评估,筛选可疑的 PTE患者(1C)。(2)疑诊PTE 的患者,推荐根据是否合血流动力学障碍,采取不同的诊断策略(1C)。(3)推荐基于临床判断或应用临床可能性评分(简化的Wells评分、修订后的Geneva评分量表)联合D-二聚体筛查急性PTE(1A)。临床评估低度可能的患者,如D-二聚体检测阴性,可临床除外急性PTE;如D-二聚体检测阳性,推荐行确诊检查(1A)。临床评估高度可能的患者,推荐直接行确诊检查(1A)。 【推荐意见说明】单纯临床可能性评估为低度可能或单纯D-二聚体检测结果阴性均不能除外PTE。评估D-二聚体检测结果的诊断价值时应该考虑年龄因素的影响,D-二聚体的正常阈值应该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是由___制定的指南,旨在提供针 对血栓性疾病的防治建议。血栓性疾病是一类由血液凝固过度引起 的疾病,如静脉血栓栓塞症、动脉血栓形成等。 指南的背景是为了应对血栓性疾病在中国人群中的高发状况, 并帮助医生和患者了解如何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血栓性疾病对患 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制定这个指南以提供 最新的防治策略和建议是非常必要的。 目的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的目的是为临床医生、研究人员和 公众提供一份系统的指南,以帮助他们理解血栓性疾病的基本知识、诊断标准、治疗准则和预防措施。指南旨在提高对血栓性疾病的认 识和认知,并促进相关研究的发展。通过推广指南中的防治措施, 可以减少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指南的制定依据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和专家共识,并结合 了中国国情和医疗资源的实际情况。同时,指南也考虑了患者的个 体差异、疾病的不同阶段和风险因素等因素,提供了针对性的诊疗 方案和建议。

通过推广和应用《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复发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主要涵盖以下内容: 概述:介绍指南的目的和范围,提供对血栓性疾病的概述。 血栓性疾病预防指导原则:提供预防血栓性疾病的指导原则,包括生活方式建议、药物治疗和手术操作方面的注意事项。 血栓性疾病治疗指导原则:提供治疗血栓性疾病的指导原则,包括抗凝治疗、溶栓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其他治疗措施。 个体化指导: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提供个体化的预防和治疗建议。 评估与监测:介绍对血栓性疾病患者进行评估和监测的方法和指标。 护理:提供对血栓性疾病患者的护理建议,包括日常生活护理和住院护理方面的内容。 预后和复发风险评估:评估血栓性疾病患者的预后情况和复发风险,并提供相应的管理和处理建议。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管理方案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管理方案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管理方案 VTE预防与处置方案 第一章院内VTE预防建议 一、院内VTE预防建议的基本原则 院内VTE预防的基本原则是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评估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病史、手术史、肥胖程度、静脉曲张等。评估结果根据患者的风险等级,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方案。 二、院内VTE预防措施介绍 一)基本预防措施

基本预防措施包括床位转换、早期行动、保持水分平衡、使用弹力袜等。这些措施可以减少血液淤积,促进血液循环,降低VTE的发生率。 二)机械预防措施 机械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使用压力袜、间断充气压力装置等。这些措施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机械预防措施并不能完全替代药物预防措施。 三)药物预防措施 药物预防措施包括使用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主要包括华法林、肝素等,可以抑制血液凝结,预防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药物主要包括阿司匹林等,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三、住院患者VTE预防流程 一)手术患者VTE风险评估表(Caprini评分表)

手术患者VTE风险评估表主要用于评估手术患者发生VTE的风险程度。评估结果根据患者的风险等级,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方案。 二)外科住院患者出血危险因素 外科住院患者出血危险因素包括手术方式、手术部位、手术时间等。在制定预防方案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对患者的影响。 三)非手术患者VTE风险评估表(Padua评分表) 非手术患者VTE风险评估表主要用于评估非手术患者发生VTE的风险程度。评估结果根据患者的风险等级,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方案。 四)内科住院患者出血危险因素

浙江省医院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管理规范专家共识(第二版)2023要点

浙江省医院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管理规范专家共识(第二版)2023要点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肺栓塞(PE)和深静脉血栓(DVT),是世界上第三大常见的血管疾病。PE占院内猝死原因的5%~10%,是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其误诊、漏诊率较高。因此,规范筛查、诊断与治疗VTE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发病率及病死率。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风险评估手段,制定有效的预防方法和策略,进一步规范VTE的预防、诊断与治疗,降低VTE导致的不良事件和疾病负担,从而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持续优化VTE防治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1 构建医院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管理体系 1.1 医院层面 1.1.1 医院VTE防治管理委员会 1.1.2 医院VTE防治管理办公室 1.2 科室层面 临床科室根据自己科室的具体情况,结合最新的专科VTE防治指南或专家

共识开展VTE防治工作。 临床科室应成立本科室的VTE防治管理小组与应急小组。临床科室应参照本院的VTE防治管理办法和VTE防治工作手册制定适合于本科室执行的相关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明确分工责任到岗,定期召开例会,总结分析科室VTE防治工作并持续改进。 2 建立完善的住院患者评估体系 2.1 住院患者VTE风险评估 住院患者应按医院要求接受VTE风险评估,制定针对所有住院患者的VTE 风险评估标准化流程与规范制度。医院对使用的VTE风险评估量表进行明确规定,手术/操作患者使用Caprini评分表(2021版,附录1-表1),非手术/操作患者使用Padua评分表(附录1-表2)。 住院期间,针对患者入院、术后、转科、病情变化及出院等重要时间节点或病情发生重大或急剧变化应实行动态的血栓风险评估,评估及时、规范。患者住院期间3个关键动态时点如下。入院后24 h内。病情或治疗变化时:进行手术/操作(术前24h内、术后24h内)、转科(转科后24 h内)、报病危(病重)等特殊情况。出院前24 h内。 住院患者VTE风险评估标准,评估率应大于90%(附录2)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工作手册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工作手册 第一部分、住院患者VTE防治工作的意义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是全球性的医疗保健问题。医院内VTE发生的风险与患者的住院病情、手术等治疗措施以及患者并存的其他危险因素(如高龄、肥胖、卧床、合并症等)有关,常并发于其他疾病,在住院患者中发病率很高,是导致医院内患者非预期死亡及围手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已经成为医院管理者和临床医务人员面临的严峻问题。 VTE是可防可治的,针对VTE高危因素主动采取恰当的预防措施,可减少或避免发展成VTE;己经发生了VTE也要进行正确的评估,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第二部分、各科室VTE防治管理小组 人员组成:科室主任、护士长及指定人员或联络员。 职责: 1.科主任为科室内VTE防治管理第一负责人,对科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工作中的培训I、考核及VTE发生负有管理责任。 2.质控医生监督填报本科室院内VTE相关评估表。 3.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本科室院内VTE防治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科室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落实。 4.协助各科室完成院内VTE防治的诊疗过程。 5.协助院内VTE防治管理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三部分、院内VTE预防 院内VTE预防的基本原则 1,由于VTE的发生是十分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采取预防措施前必须进行个体 化评估,权衡抗凝与出血的利弊,并认真研读药物及器械相关说明书; 2.如预防过程中出现药物使用禁忌症或其他特殊情况,请及时邀请专业科室医生 会诊; 3.即使采取VTE预防措施之后,仍有可能发生VTEo 一旦发生,应采取相应治疗 措施; 4.预防性抗凝药物使用后可能出现出血并发症。一旦发生出血,应采取相应治疗 措施; 5.各临床科室根据专业特点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本科室已有专业指南 (如骨科),请遵循该专业指南执行。 院内VTE预防措施 基本预防措施 1.常规进行静脉血栓相关知识的患者教育。 2.积极的活动可以减少VTE的发生。对于VTE风险为低危的内科疾病和活动不受限的小手 术患者,仅需鼓励及早进行主动与被动活动,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一般无需应用药物预防措 施。

血栓的预防与治疗基础知识

血栓旳防止与治疗基础知识 动脉血栓多数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旳基础上形 成旳,防止动脉血栓,要着重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旳形成,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发生破裂,使用有效抗栓药物,防止在斑块破裂后形成血栓堵塞血管。高血压、血脂紊乱和高血糖,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旳重要危险原因,与动脉粥样硬化旳发生、发展,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均有关系。对于动脉系统血栓旳防止,应致力于控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旳危险原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戒烟,在此基础上服用有效抗血栓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静脉血栓旳形成,除手术和损伤原因以外,多与血流缓慢和引流不畅有关。静脉血栓形成导致受累局部血液回流不畅,发生淤血和水肿,甚至局部坏死。静脉血栓会随血液移动到其他部位,导致更严重旳后果,如肺栓塞。防止静脉系统旳血栓形成,则应着重防止引起血流减慢旳原因,长期卧床、下肢有创伤、术后旳病人以及长时间坐飞机者,都是高危人群。因此病人术后应尽早离床活动,长时间飞行者要注意定

期活动下肢。 “血栓是隐蔽杀手,所有人都应具有防栓意识。” 1、静脉血栓是最隐蔽杀手! 静脉血栓被称为“隐形杀手”,最可怕之处就在于绝大部分旳静脉血栓没有任何症状。 清华长庚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吴巍巍说:“80%旳静脉血栓栓塞发病前都没有症状,一旦发病往往状况就很凶险了。” 2、发病后主线没有急救时间! 静脉血栓假如忽然脱落,来到肺动脉处,将肺动脉严严实实地堵上,人会迅速死亡,其速度远远快于心梗,主线没有急救和挽回旳时间。 3、任何年龄、任何时候都也许发生! 不要认为血栓只是中老年人旳疾病,血栓在任何年龄段、任

何时间都也许发生! 王辰提醒,生活中静脉血栓离我们并不远,例如: 玩电脑时间过长,忽然胸闷、猝死,大部分就是静脉血栓发病引起旳肺栓塞。 有些老年人爱打麻将,长时间坐着,也很轻易出现血栓;此外还需要注意“经济舱综合征”,假如连着坐两个小时旳经济舱不动,也轻易形成血栓。 4、很少有人理解静脉血栓! 王辰简介到,大多数人对冠心病、心肌梗死或脑卒中有一定认识,但很少有人真正理解静脉血栓栓塞症。 5、那么现实状况是怎么样旳呢? 王陇德表达,近十余年来,临床医学界才逐渐认识到静脉血

血栓预防的方法与技巧有效措施总结

血栓预防的方法与技巧有效措施总结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健康问题,它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并引发严重后果。为了避免血栓形成和降低相关风险,我们可以采取 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技巧。本文将总结一些易于执行且有效的方法,帮助您降低患血栓的风险。 1. 遵循健康生活方式 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血栓至关重要。首先,合理饮食是关键。限制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和盐摄入,适度增加膳食纤维及维生素 摄入。其次,定期锻炼对于血栓预防至关重要。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或跳绳等。最后,戒烟限酒也是必要的,因为烟草和酒 精可能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2. 维持健康的体重 肥胖是血栓形成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过度的体重会给心血管系统 带来额外的负担,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因此,保持健康的体重是 预防血栓形成的重要措施。通过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控制体重在理 想范围内。 3. 穿着合适的服装和鞋子 穿着合适的衣物和鞋子可以减少血栓的风险。特别是长时间站立或 久坐,选择合适的鞋子能够增加足部的舒适度,并促进足部血液循环。此外,合适的紧身衣物也可避免血栓形成。

4. 经常活动腿部 腿部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会导致血液回流困难,进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定期起身活动,避免长时间坐着或站立;在乘坐飞机或长途旅行时,多次活动腿部肌肉,如踮脚、转动脚踝等,以促进血液流动。 5. 使用静脉血栓预防药物 对于特定的高危人群,如手术后、肌肉骨骼系统重度创伤或某些慢性疾病患者,使用静脉血栓预防药物可能是重要的预防措施。这些药物能够有效地减少血栓的发生,并由医生根据病情和需要进行合理的剂量和使用时间。 6. 定期进行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以及现有的血栓情况。通过血液检测、超声波或其他适当的检查手段,医生可以对患者的血栓情况进行评估,并提供相应的治疗建议。 7. 加强健康教育与宣传 提高公众对血栓形成的认识是预防血栓的重要手段。通过健康教育与宣传活动,普及血栓预防的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血栓的危害及预防方法,从而降低血栓发生率。 总而言之,预防血栓的方法与技巧需要综合考虑个人生活习惯、遗传因素以及特殊情况下的药物干预等多个因素。通过合理的饮食、适

血栓形成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

血栓形成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 1. 血栓形成的定义 血栓形成是血液在血管内形成血栓的过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血栓形成可引发心肌梗死、中风等严重后果,因此采取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2. 血栓形成的危害 血栓形成会导致血管阻塞,使氧血不畅通,引起组织缺血、坏死等病变。常见的血栓形成疾病包括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和动脉粥样硬化。 3. 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 3.1 饮食健康 - 控制饮食中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避免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进展。

- 增加膳食中的纤维素和抗氧化物质摄入,如蔬菜、水果、全 谷类食物等,有助于血栓的预防。 3.2 运动锻炼 - 适度有规律地进行体育锻炼,增加心血管系统功能,提高血 液循环能力,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 长期久坐或长时间站立的人群要注意适时休息,做放松活动,避免长时间静止引发血液淤积和血栓形成。 3.3 合理用药 - 对于高危人群,如长期卧床、手术后、肿瘤患者等,可根据 医生建议服用抗凝剂来预防血栓形成。 - 如果已经出现血栓形成,应积极治疗,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或 溶栓药物,避免血栓进一步扩大和脱落。 3.4 生活惯调整

- 戒烟限酒,减少烟酒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降低血栓形成 的风险。 - 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心血管功 能的稳定。 4. 血栓形成的应急预案 4.1 发现血栓形成症状时 - 包括胸闷、气短、心悸、头晕、心绞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可能是血栓形成引起的。 - 在急救到达之前,可以尽量保持平卧姿势,避免剧烈运动, 保持镇静,以减少血栓脱落的风险。 4.2 医院急救措施 - 医生在急救时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心电图检查、血液检验, 以及使用溶栓药物或手术等方法来解除血栓。 - 患者在床位休息期间要遵守医生的嘱咐,定期检查相关指标,服用抗凝药物等。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 血栓栓塞性疾病越来越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健康问题,成为导致全球人口死亡的第一位原因。《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对于提高临床医师的防治意识和水平、规范诊疗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关于肺血栓栓塞症(PTE)的诊断和指南,指南主要有以下推荐意见。 1疑诊 (1)推荐基于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的综合评估,筛选可疑的PTE患者[1C]。 (2)疑诊PTE的患者,推荐根据是否合血流动力学障碍,采取不同的诊断策略[1C]。 (3)推荐基于临床判断或应用临床可能性评分(简化的Wells评分、修订后的Geneva评分量表)联合D-二聚体筛查急性PTE[1A]。临床评估低度可能的患者,如D-二聚体检测阴性,可临床除外急性PTE;如D-二聚体检测阳性,推荐行确诊检查[1A]。临床评估高度可能的患者,推荐直接行确诊检查[1A]。 2确诊 (1)血活动力学不稳定的PTE疑诊患者的诊断策略:

如条件允许,建议完善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以明确诊断或排除PTE[2C]。 如无条件或不适合行CTPA检查,建议行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如发现右心室负荷增加和(或)发现肺动脉或右心腔内血栓证据,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后,建议先按照PTE进行治疗,在临床情况稳定后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2C]。 建议行肢体静脉加压超声检查(CUS),如发现(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证据,则VTE诊断建立并可启动治疗[2C]。 (2)血活动力学稳定的PTE疑诊患者的诊断策略: 推荐将CTPA作为首选的确诊检查手段[1B]。 如果存在CTPA检查相对禁忌(如造影剂过敏、肾功能不全、妊娠等),建议选择核素肺通气/灌注(V/Q)显像、磁共振肺动脉造影等其他影像学确诊检查技术[2B]。3求因(1)急性PTE患者,建议积极寻找相关危险因素,尤其是某些可逆的危险因素(如手术、创伤、骨折、急性内科疾病、制动因素等)[2C]。 (2)不存在急性可逆诱发因素的患者,建议探寻潜在疾病,如恶性肿瘤、抗磷脂综合征、炎性肠病、肾病综合征等[2C]。

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措施

一、对接受骨科大手术的患者需常规进行VTE预防,方法包括一般预防、物理预防和药物预防。 (1)一般预防:①手术尽量轻柔,避免静脉内膜损伤; ②规范使用止血带;③术中和术后适当补液,避免血液黏滞; ④围术期进行VTE知识宣教,鼓励患者主被动功能锻炼;⑤建议患者改善生活方式,戒烟酒、控制血糖及血压等。 (2)物理预防:指通过机械原理促使下肢静脉血流加速,减少血液滞留,从而弥补卧床患者;下肢主被动活动不足,进而减少VTE的发生率。主要措施包括四肢循环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足底静脉泵、梯度压力弹力袜等。物理预防常常与药物预防联合使用,但需要注意适应证。充血性心力衰竭、术前彩超提示静脉血栓形成、静脉曲张、血栓性脉管炎和下肢局部情况异常(如皮肤局部缺血、皮炎等)的患者禁止使用。 (3)药物预防:指通过抗凝药物达到降低血液凝固、降低血栓形成的目的。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直接Xa因子抑制剂、间接Xa因子抑制剂等。其中低分子肝素和Xa因子I直接抑制剂应用最为广泛。 1)低分子肝素:由普通肝素解聚制备而成的一类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肝素,较普通肝素具有更大的优势,如不需要进行血液学监测、严重出血并发症较少、可根据体重指数进

行剂量调整。缺点是皮下注射,对于出院患者不太方便。 2)直接Xa因子抑制剂:是近几年最新推出的抗凝药物,具有给药方便、治疗窗宽、剂量固1定、并发症少、无需血液学监测等优点。 3)普通肝素和华法林:目前较少使用。治疗期间需要血液学监测,根据APTT和INR调整剂量,出血并发症相对较高。 【药物预防注意事项】:①药物使用时间:术前使用药物预防的患者,需根据药物的半衰期在术前停药,预防术中出血,如低分子肝素的停药时间为术前12〜24小时,阿司匹林的停药时间为术前7天;②对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需注意药物剂量,部分抗凝药物不适用于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如低分子肝素;③单一使用抗凝药物,避免联合使用;④对于使用腰麻或腰硬联合麻醉的患者,需注意抗凝药物的使用时间,避免并发椎管内血肿。 二、髋膝关节置换手术的VTE预防策略 髋膝关节置换手术是骨科手术中最早被指出需;要进行规范化VTE预防的手术之一。目前针对髄膝关节置换手术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规范化VTE预防策略,包括上述提到的一般预防、物理预防和药物预防。关节置换的目标人群是中老年患者,同时常常合并有内科疾病,根据VTE的危险因素分

血栓性疾病的预防措施

血栓性疾病的预防措施 血栓性疾病是一类常见的疾病,包括心肌梗塞、脑卒中和深静脉血栓等。这些疾病造成了许多不可逆的健康损害和死亡。但好消息是,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降低罹患这些疾病的风险。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预防血栓性疾病的措施。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血栓性疾病的首要措施。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均衡饮食:饮食高盐、高脂肪和高胆固醇会增加患上血栓性疾病的风险。推荐摄入高纤维、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类食品以及低脂肪乳制品。 2.控制体重:肥胖增加了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的风险。通过均衡饮食和适度的运动来控制体重,有助于预防血栓性疾病。 3.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损害心脏和血管健康,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戒烟和限制饮酒对减少患上血栓性疾病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4.保持适当运动:定期进行适度的身体活动有助于提高心脏和血管的健康,并减少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推荐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游泳或跑步。 药物预防 除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外,药物也可以用于预防血栓性疾病。以下是常用于预防这些疾病的药物: 1.抗凝剂:抗凝剂是一类常用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等血栓性疾病的药物。它们可以阻止血液凝结并防止血栓形成。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和肝素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抗血小板剂:抗血小板剂能够减少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预防血液凝结。常 见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3.胆固醇降低药物:高胆固醇是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类固醇降低药物(如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降低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斑块形成。 特定人群需注意 除了上述措施外,特定人群还需要额外关注和预防血栓性疾病。 1.长期卧床患者:长期卧床会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对于这些患者,定 期改变体位、进行下肢运动以及佩戴弹力袜等措施有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2.高龄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和心脏功能会减弱,容易患上血栓性疾病。针对高龄人群,定期体检、保持适度活动和合理饮食是预防措施的关键。 3.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可能会增加患上血栓性疾病的遗传风险。如果家族 中有先天性或遗传性的血栓倾向,应及早向医生咨询,并进行必要的基因检测和干预。 总结 预防血栓性疾病是一项重要的健康任务。通过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使用药 物以及针对特定人群采取额外措施,我们可以显著降低罹患这些疾病的风险。建议每个人都要重视自己的健康,并积极践行上述预防措施,以确保心脏和血管的健康。记住,预防胜于治疗!

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工作手册

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工作手册 1.根据患者的个体化风险评估,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方案。 2.采取多种措施综合预防,包括药物预防、机械预防和行 为预防。 3.医务人员应加强宣教,提高患者和家属的认知水平,促 进患者积极参与预防工作。 针对不同的患者群体,应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对于高危患者,应优先考虑药物预防,如低分子肝素等;对于低危患者,可采用机械预防,如弹力袜、间断气压装置等。此外,患者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卧床、长时间静坐或长时间站立,保持适当的运动和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在预防XXX的同时,应注意避免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和机 械损伤等不良事件。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避免过度治疗和不必要的操作,同时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事件。

总之,院内VTE防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全院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和规范的操作,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VTE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和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 肝素类药物是目前最常用的VTE预防药物。普通肝素和LMWH的作用机制相同,都是通过促进抗凝血酶生成来预防血栓形成。LMWH的生物利用度更高,不需要实验室监测,且出血风险较低。肝素类药物的禁忌症包括:活动性出血、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重度肾功能障碍、急性脑出血等。 2.口服抗凝药物 口服抗凝药物主要包括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Direct Oral Anticoagulants。DOACs)。DOACs包括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和依诺肝素。与华法林相比,DOACs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不需要实验室监测、不受食物影响、出血风险较低等优点。但DOACs的副作用包括胃肠道不适、出血等。DOACs的禁忌症包括:肝功能异常、重度肾功能障碍、靶器官出血、妊娠和哺乳期等。 3.其他药物预防措施

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手册

××市人民医院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手册 (第二版) 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专家委员会 2021 年5 月

目录 第一章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3 第二章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管理的组织架构及职责 3 一、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专家委员会 4 二、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办公室 4 三、各科室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管理小组 6 第三章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治管理7 一、开展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培训和教育7 二、完善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评估和预防8 (一)VTE 风险评估8 (二)出血风险评估10 (三)VTE 预防策略11 三、规范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和治疗12 (一)高危科室12 (二)DVT 和PTE 诊疗相关科室12 (三)DVT 和PTE 诊断流程13 (四)DVT 和PTE 的治疗16 (五)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相关出血并发症的处理20 四、建立院内静脉血栓塞症综合诊治平台22 五、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的医护沟通机制与流程22 第四章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管理的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23 一、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的质量控制要点23 (一)风险评估和预防23 (二)疾病诊断和治疗23 二、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的质量持续改进24 第五章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管理的质量控制指标25 一、风险评估和预防类指标25 二、诊断类指标26 三、治疗类指标27

四、结局相关指标28 五、成本效率相关指标29 第六章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快速反应团队及应急预案30 一、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快速反应团队成员30 二、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快速反应团队职责与分工30 三、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应急预案31 第七章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31 第八章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护理管理制度32 一、院内VTE 防治护理小组的组织架构及工作职责32 二、院内VTE 防治护理工作制度33 三、护理人员分工与具体职责34 (一)各科室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护理责任人34 (二)科室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护理人员具体职责34 四、院内VTE 防治护理工作质量评价标准35 五、院内VTE 防治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应急预案37 (一)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急处理流程37 (二)急性肺栓塞应急处理流程38 (三)VTE 防治的护理指引40 (四)梯度压力弹力袜(GCS)使用护理指引43 (五)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护理指引44 (六)足底静脉泵(VFP)护理指引46 (七)指导踝泵运动护理指引46 (八)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指引47 第九章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健康教育制度48 第十章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管理与随访的相关管理制度54 一、院内VTE 患者管理制度54 二、VTE 及高危患者出院后的随访管理55 第十一章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项目培训制度6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