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2019鲲鹏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

华为:2019鲲鹏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
华为:2019鲲鹏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

华为:2019鲲鹏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

2019鲲鹏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

《白皮书》指出,数字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和近十年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均清晰地验证了一个事实,不同的产业阶段对IT基础架构和计算能力提出不同的挑战和要求。新应用、新技术、新架构是未来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计算平台创新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

鲲鹏计算产业是基于Kunpeng处理器构建的全栈IT基础设施、行业应用及服务,包括PC、服务器、存储、操作系统、中间件、虚拟化、数据库、云服务、行业应用以及咨询管理服务等。

华为作为鲲鹏计算产业的成员,聚焦于发展Kunpeng处理器的核心能力,通过战略性、长周期的研发投入,吸纳全球计算产业的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构筑Kunpeng处理器的业界领先地位,为产业提供绿色节能、安全可靠、极致性能的算力底座。

上下游厂商基于Kunpeng处理器发展自有品牌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和系统软件及行业应用厂商一起打造有竞争力的差异化解决方案。面向千行百业的应用发展牵引ICT技术的持续创新,各领域涌现出的新行业领先者将聚拢产业力量、主导行业发展方向,最终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计算产业集群。

《白皮书》指出,鲲鹏计算满足高性能、低功耗、低延时的绿色计算要求,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同时又有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安谋科技(中国)、华为等行业翘楚支持,发展鲲鹏计算产业已经具备了技术和商业基础。

华为区块链白皮书

i 版权所有?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前言 区块链成为近两年热点话题,因其通过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技术的集成,可有效解决传统交易模式中数据在系统内流转过程中的造假行为,从而构建可信交易环境,打造可信社会。近年来各国政府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标准、开源组织和产业联盟等在纷纷投入区块链产业的拉通和应用。随着区块链的产业价值的逐渐确定,区块链迅速地成为一场全球参与竞逐的“军备”大赛,中国也开始从国家层面设计区块链的发展道路(发改委委托信通院组织国内主要区块链公司进行区块链的顶层设计的研讨,工信部的信软司也在积极确定区块链的顶层设计机构)。2018年,区块链及相关行业加速发展,中国将领跑全球进入“区块链可信数字经济社会”,我们正面临区块链重大的产业机遇。 区块链的应用已由开始的金融延伸到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据存证及交易等多个领域,将为云计算、大数据、承载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其构建的可信机制,将改变当前社会商业模式,从而引发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 编委会成员 顾问:张文林、龚体、肖然、廖振钦、万汉阳、楚庆、张辉、潘秋菱、祁峰、伊志权、ZHU PEIYING、刘培、王伟、王小渭、LIAO HENG 研究撰写:张小军、曹朝、胡瑞丰、刘再耀、张亮亮、周瑛达、郭兴民、吴义镇、杜伟、甘嘉栋、WU SHUANG、姜耀国、William Michael Genovese、朱朝晖 排版设计:杨少青 审稿:潘秋菱、张小军、胡瑞丰、刘再耀、周瑛达

目录 前言 (ii) 1 区块链的兴起 (1) 1.1 区块链的起源 (1) 1.2 区块链的发展路径 (2) 1.3 当前区块链认识上的两大误区 (3) 2 区块链核心技术及原理机制 (5) 2.1 区块链的概念和特征 (5) 2.2 区块链的核心技术 (6) 2.2.1 分布式账本 (6) 2.2.2 共识机制 (7) 2.2.3 智能合约 (8) 2.2.4 密码学 (11) 2.3 华为在区块链发展中进行的技术创新 (12) 2.3.1 共识算法创新 (12) 2.3.2 安全隐私保护 (13) 2.3.3 离链通道 (14) 3 区块链国内外产业发展现状 (16) 3.1 区块链相关产业政策现状 (16) 3.2 区块链在开源领域的发展现状 (17) 3.3 区块链在标准领域的发展现状 (18) 3.4 区块链产业联盟发展现状 (19) 4 区块链的典型应用场景 (22) 4.1 数据交易:实现数据交易的过程透明、可审计,重塑社会公信力 (23) 4.2 身份认证:验证身份的合法性,加速数字化社会发展 (24) 4.3 新能源:打造清洁能源交易信任基石 (25) 4.4 车联网:用区块链实现信息准确共享,构建新经济模式 (27) 4.5 供应链溯源:树立公信力,构建真实交易 (28) 4.6 运营商云网协同:解决运营商网络碎片化,构建新商业模式 (29) 4.7 供应链金融:有效减少金融风险,拓展金融业务发展 (30)

区块链技术发展态势(2020)

现阶段,由核心技术、扩展技术和配套技术三者组成的区块链技术体系已逐步成形,未来将继续在数据流通、网络规模、技术运维、平台安全等方面创新演进。 (一)区块链技术图谱 区块链作为一种综合性技术,其技术组成按重要程度可分为核心技术、扩展技术、配套技术三类。核心技术指一个完整的区块链系统必须要包含的技术,包括密码算法、对等式网络、共识机制、智能合约、数据存储;扩展技术指进一步扩展区块链服务能力的相关技术,包括可扩展性、互操作性、协同治理、安全隐私;配套技术指提升区块链系统安全性、优化使用体验等相关技术,包括系统安全、运维部署、基础设施。 1.核心技术现状 2014年以太坊的诞生,奠定了区块链系统的五大核心技术,包括密码算法、对等式网络、共识机制、智能合约、数据存储。 (1)密码算法 国密支持成为多数联盟链标准配置。2020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加速了国内联盟链对国密算法的支持进度,国密支持占比逐步提升,逐渐成为联盟链的标准配置。据2020年可信区块链评测结果显示,受测厂商目前国密支持占比已达82%,其中,SM2、SM3、SM4支持率分别占比79%、75%、68%。 (2)对等网络 兼顾通信效率与去中心程度的混合型网络成为主流。对等网络按网络结构可分为无结构网络、结构化网络、混合型网络。无结构网络鲁棒性好,去中心化程度高,但通信冗余严重,容易形成网络风暴,如经典Gossip网络;有结构网络牺牲了去中心化程度,按照一定策略维护网络拓扑结构,提升通信效率,如类DHT ((Distributed Hash区块链白皮书(2020年)23Table,分布式哈希表)网络;混合型网络作为一种折中方案,兼顾了通信效率与去中心化程度。随着区块链网络规模的扩大,出于对高效通信策以及网络治理的需要,混合型网络逐渐成为行业主流方案。 (3)共识机制

2018年华为区块链白皮书

2018年华为区块链白皮书

前言 区块链成为近两年热点话题,因其通过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技术的集成,可有效解决传统交易模式中数据在系统内流转过程中的造假行为,从而构建可信交易环境,打造可信社会。近年来各国政府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标准、开源组织和产业联盟等在纷纷投入区块链产业的拉通和应用。随着区块链的产业价值的逐渐确定,区块链迅速地成为一场全球参与竞逐的“军备”大赛,中国也开始从国家层面设计区块链的发展道路(发改委委托信通院组织国内主要区块链公司进行区块链的顶层设计的研讨,工信部的信软司也在积极确定区块链的顶层设计机构)。2018年,区块链及相关行业加速发展,中国将领跑全球进入“区块链可信数字经济社会”,我们正面临区块链重大的产业机遇。 区块链的应用已由开始的金融延伸到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据存证及交易等多个领域,将为云计算、大数据、承载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其构建的可信机制,将改变当前社会商业模式,从而引发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 编委会成员 顾问:张文林、龚体、肖然、廖振钦、万汉阳、楚庆、张辉、潘秋菱、祁峰、伊志权、ZHU PEIYING、刘培、王伟、王小渭、LIAO HENG 研究撰写:张小军、曹朝、胡瑞丰、刘再耀、张亮亮、周瑛达、郭兴民、吴义镇、杜伟、甘嘉栋、WU SHUANG、姜耀国、William Michael Genovese、朱朝晖 排版设计:杨少青 审稿:潘秋菱、张小军、胡瑞丰、刘再耀、周瑛达

目录 前言 (ii) 1 区块链的兴起 (1) 1.1 区块链的起源 (1) 1.2 区块链的发展路径 (2) 1.3 当前区块链认识上的两大误区 (3) 2 区块链核心技术及原理机制 (5) 2.1 区块链的概念和特征 (5) 2.2 区块链的核心技术 (6) 2.2.1 分布式账本 (6) 2.2.2 共识机制 (7) 2.2.3 智能合约 (8) 2.2.4 密码学 (11) 2.3 华为在区块链发展中进行的技术创新 (12) 2.3.1 共识算法创新 (12) 2.3.2 安全隐私保护 (13) 2.3.3 离链通道 (14) 3 区块链国内外产业发展现状 (16) 3.1 区块链相关产业政策现状 (16) 3.2 区块链在开源领域的发展现状 (17) 3.3 区块链在标准领域的发展现状 (18) 3.4 区块链产业联盟发展现状 (19) 4 区块链的典型应用场景 (22) 4.1 数据交易:实现数据交易的过程透明、可审计,重塑社会公信力 (23) 4.2 身份认证:验证身份的合法性,加速数字化社会发展 (24) 4.3 新能源:打造清洁能源交易信任基石 (25) 4.4 车联网:用区块链实现信息准确共享,构建新经济模式 (27) 4.5 供应链溯源:树立公信力,构建真实交易 (28) 4.6 运营商云网协同:解决运营商网络碎片化,构建新商业模式 (29) 4.7 供应链金融:有效减少金融风险,拓展金融业务发展 (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