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分组实验计划表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计划表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计划表

新课标八年级物理上册演示、分组实验计划表

马龙县王家庄中学物理实验室

学年:任课教师:班级:日期:

1

新课标八年级物理下册演示、分组实验计划表

马龙县王家庄中学物理实验室

学年任课教师:班级:日期:

新课标九年级物理全册演示、分组实验计划表

马龙县王家庄中学物理实验室

1

2

八、九年级物理演示、分组实验个数

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八年级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学生实验报告 观察水的沸腾 【实验目的】 1、观察沸腾时水中发生的变化(水的温度、水发出的声音、水中的气泡······); 2、通过实验,知道液体的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3、经历用图像法探究物理量变化规律的过程,理解液体沸腾的条件和特点。 【实验器材】 烧杯、铁架台、石棉网、中心有孔的纸板、酒精灯、温度计、钟表、水、火柴 【方法点拔】 1、想一想:如何缩短实验时间? 2、记录数据时,同组同学要注意分工合作,一个以观察现象为主,一个以记录数据为主。【实验步骤】 1、按书14页图1-19组装实验器材 2、点燃酒精灯给烧杯加热,边观察边记录现象 (1)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0.5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2min后为止,将所得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2)仔细看仔细听,描述实验中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的情景: ①水中气泡在沸腾前,沸腾时。 ②水的声音在沸腾前,沸腾时。 (3)移走酒精灯,沸腾(继续/停止)。 3、做好实验后,把器材整理好。 【数据分析】 如右图所示,用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 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标出各个时刻水的 温度,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它们连起来, 即可得到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 的图像,通常把它叫做水的沸腾图像。观察水的沸腾图像,它有什么特点?水沸腾的条件是什么? 用刻度尺测长度 实验目的:1、练习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和记录测量结果; 2、练习估测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学习进行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实验器材:刻度尺,一副三角板、铅笔、硬币、细铜丝、物理课本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2、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分度值; 3、测物理课本的长和宽; 4、测细铜丝的直径; (1)把细铜丝在铅笔紧密排绕若干圈; (2)测出细铜丝的总长度; (3)算出细铜丝的直径 5、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硬币的直径 6、实验完毕,整理好器材; 表2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物理探究学习的主要 资源。因此,学校高度重视物理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为学生 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即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 识,培养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 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 准,其中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辩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 条件,能了解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仪器,会作必要的记录,会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因此实验室工作直接关系到物理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 因此实验室必须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实行规范的管理。 二、具体工作计划: 1、制订规章制度,科学规范管理 2、按照学校各类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3、制订学期实验计划表、周历表。 4、开齐各类实验,并积极创造条件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积极服务于教学。 5、充分利用生活中身边的实验器材的作用,结合实验室条件进行分组实验。 6、做好仪器、器材的常规维修和保养工作。 7、做好仪器的借出、归还验收工作。 8、有必要时,可以自制一些教具。 9、做好仪器、器材的补充计划。 10、做好各类台帐的记录工作。结合采用电子档案。 11、结合学校常规管理,保持实验室的常清洁。 三、具体实验安排: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实验进度表 周次起止时间实验课题主要器材备注一长度测量秒表、刻度尺 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玻璃管、米尺、电子停表演示演示 三四声的产生音叉、共鸣箱、方座支架、泡沫塑料小球、细线演示真空铃实验真空罩、闹钟、抽气机演示声的传播声传播演示器、玻璃水槽演示乐音的三个特征梳子、钢板尺、听诊器演示 五六七光的直线传播光的传播演示光的反射光具盘、光的反射演示器演示平面镜成像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平面镜、火柴、刻度尺分组凸镜、凹镜凸面镜、凹面镜演示光的折射光具盘、玻璃杯、水、铅笔平行玻璃砖课外 八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凹透镜、光具盘演示凸透镜成像规律光具座、凸透镜、火柴、蜡烛、光屏分组近视的成因及矫正近视眼镜、凸透镜、光屏、蜡烛分组 九中考复习十期中考试 十一声的产生音叉、共鸣箱、方座支架、泡沫塑料小球、细线演示真空中的闹钟真空罩、闹钟、抽气机演示声的传播声传播演示器演示

(完整word版)2018--2019初中物理实验室工作计划

2018---2019学年初中物理实验室工作计划 塘坝镇初级中学指导思想: 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物理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因此,学校高度重视物理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任务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其中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形成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做到有目的地观察,辩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条件,能了解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仪器,会作必要的记录,会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因此实验室工作直接关系到物理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因此实验室必须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实行规范的管理。 二、具体工作计划: 1、制订规章制度,科学规范管理 2、按照学校各类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3、制订学期实验计划表、周历表。 4、开足开齐各类实验,并积极创造条件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积极服务于教学。

5、充分利用生活中身边的实验器材的作用,结合实验室条件进行分组实验。 6、做好仪器、器材的常规维修和保养工作。 7、做好仪器的借出、归还验收工作。 8、有必要时,可以自制一些教具。 9、做好仪器、器材的补充计划。 10、做好各类台帐的记录工作。结合采用电子档案。 11、结合学校常规管理,保持实验室的常清洁。 三、学生实验安排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 实验目的: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热水、温水、冷水 实验步骤:(1)根据生活经验估计被测液体,根据估计温度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并观察其分度值。 (2)要将温度计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即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并保持足够长的时间。 (3)待液柱不在上升或下降时开始读数,读数时,不要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视线要与温度计垂直。 (4)将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并带上单位。 实验记录: 水的沸腾 实验目的: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和探究水的沸腾规律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烧杯、石棉网、水、秒表、温度计

实验步骤:(1)按照课本P 21图1-16由下到上的顺序组装仪器 (2)点燃酒精灯观察温度计实数的变化,当水温接近80℃时,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后4分钟为止。 (3)将测温时间、测得的温度值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中。 (4)在图中做出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从曲线中能得到什么结论。 实验记录: 气泡上升,由小变大,到液面破裂,放出 气泡中水蒸气。 (注:沸腾是在液体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点的高低与大气压强有关) 物体的长度的测量 实验目的:学习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 实验器材:被测物体(正方体、长方体,铅笔,书等)、刻度尺 实验步骤:(1)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 时间/min 记录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方格纸

损。 (2)测量时,零刻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并紧靠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正对被测物体末端所对的刻度线,读出准确值和估计值,并带上单位。 实验记录: 测物体质量 实验目的:学习使用托盘天测物体 的质量 实验器材:托盘 天平、镊子、 被 测物体(固体和液 体) 实验步骤: 固体 (1)把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易于操作的地方,用镊子把游码轻轻拨至标尺左侧零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并看清称量标尺的分度值。 (2)把待测物体轻放在左盘中,估计带测物体质量的大小,用镊子夹取适当的砝码轻放在右盘。 (3)用镊子轻拨游码,使横梁水平平衡。 (4)把右盘中的砝码质量数和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相加,就得到物体的质量,

初中物理实验工作计划

初中物理实验工作计划 物理是一门由实验课和理论课共同组成的基础科学课程,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的主要手段一直受到教育机构和物理研究者的关注。下面是有初中物理实验工作计划,欢迎参阅。 一、指导思想: 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物理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因此,学校 高度重视物理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 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即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初步 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 力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其中要求学生 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辩 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条件,能了解实验目的,会正确使 用仪器,会作必要的记录,会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会写简单的 实验报告。 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因此实验室工作直接关系到物理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因此实验室必须 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实行规范的管理。 二、具体工作计划: 1、制订规章制度,科学规范管理 2、按照学校各类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3、制订学期实验计划表、周历表。 4、开足开齐各类实验,并积极创造条件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积极服务于教学。 5、充分利用生活中身边的实验器材的作用,结合实验室条件进 行分组实验。 6、做好仪器、器材的常规维修和保养工作。 7、做好仪器的借出、归还验收工作。 8、有必要时,可以自制一些教具。 9、做好仪器、器材的补充计划。 10、做好各类台帐的记录工作。 11、结合学校常规管理,保持实验室的常清洁。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其一切现象和规律都源于生活、生产实践之中,所有新颖有趣的实验和新奇美妙的 现象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引导学生探索物 理规律,学好物理知识的重要方法。物理实验的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有别于直观的理论教学,又必须以理论教学为指导。课堂上 实验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优劣,因此物理实验在 物理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关于演示实验的教学 “演示实验一般是指在课堂上配合教学内容由教师操作表演的实验。”演示实验是向学生提供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所必备的感性材料,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 方法的学习起示范作用,有助于学生深化和巩固所学的物理概念和 规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对演示实验的教学要符 合下列要求: 1.1演示实验首先必须确保成功性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心得 体会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物理实验教学从实入手 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主要方法, 也是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建立基本概念、培养科技精神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要贯穿实验这一条主线, 要想达到这一目标, 必须把握好“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探究实验”这三个关键环节。 1 演示实验教学要做到“精、真、显” 演示实验是指为配合教学内容而由教师操作示范的实验。它能化抽象为具体, 化枯燥为生动, 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帮助他们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精”是要精心准备, 要在选题、仪器、教案、教法等各个方面进行充分准备。在选题上, 对于教材中提供的演示实验要作为首选, 但要结合实际。在仪器上, 要在课前认真检查实验所需仪器的性能, 必要时可以先做一遍实验,确保仪器的完好。在备课上, 教师要对教材进行认真分析, 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在教法上, 教师要对授课内容有整体把握, 对何时进行实验, 在实验中有什么现象, 根据这些现象引导学生应归纳出什么规律或总结出什么结论, 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要在课前考虑清楚。“真”教师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也必须保证过程的真实性和结论的可靠性。因此一定要尽可能保证实验的成功。要保证实验成功, 除了在课前充分准备外, 还要求教师有深的理论功底和较刻苦的钻研精神。一旦实验中出现了问题, 教师一忌忙乱, 二忌简单, 三忌虚假, 教师对出现的问题要迅速地分析原因, 找出错误的所在, 并向学生做出正确的

农村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探究_0

农村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探究 一、研究背景: 《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学是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物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的科学,许多物理概念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如密度和压强等概念的建立、浮力产生的原因、大气有压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研究欧姆定律等,这些问题离开了实验,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被动接受,而不能体会到物理现象的客观存在性和物理概念建立的必然性。 《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种学实践活动”。 可见,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一项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进行猜想、设计、验证等科学探究,更要“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 1.学校硬件条件不足。 我国西部农村地区,还有许多落后的地方。这些地方的学校往往硬件条件不足,缺乏师资、教室、实验器材等。比如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兼有初中部和高中部;共有教学班40个班,平均每班有学生50余人;全校物理教师共6人,周课时量达45节,平均每天9节物理课。而我校的供学生分组实验用的物理实验室却只有一间,这是一间面积约50平方米,48座的标准化实验室。这必然导致学生实验用房不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 我校购置的物理分组实验器材多数是以12套为标准进行配备的,也就是说每4人(或以上)一组。有些分组实验器材已购置多年,早已损毁了一些,磨损了一些,锈蚀了一些,要用它们进行分组实验,难度可想而知。 2.教师对分组实验不够重视。 众所周知,组织分组实验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课前要精心准备实验,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备、完好,有无安全隐患;课堂上要有序组织学生,兼顾各组;课后要收拾器材,检查器材有无遗损,打扫卫生。上实验课比上普通课更累,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因此,教师更喜欢在黑板上讲实验,而不愿意组织分组实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目录及器材清单

---------------------------------------------------------------最新资料推荐------------------------------------------------------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目录及器材清单年级课题八上科学之旅序号实验名称 1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2 鸡蛋的沉浮 3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4 吹不掉的乒乓球实验器材玻璃杯、新鲜鸡蛋、清水、盐放大镜漏斗、乒乓球老师:卷尺、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机械停表、电子停表音叉、铁架台、兵乓球、细线真空罩、抽气机、闹钟音叉、话筒、示波器扬声器、蜡烛、火柴泡沫塑料、玻璃、示波器带有橡皮塞的小瓶、细管、烧杯、热水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实验室用温度计、水、烧杯实验类型演示实验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分组实验演示实验演示实验演示实验演示实验演示实验演示实验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备注烧瓶、烧杯、试管夹、铁架台、酒精灯、水、火柴演示实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4测量平均速度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2声音的特性 2.3声音的利用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3.1温度5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6 用钟表测量时间 8 发声的音叉 9 真空罩中的闹钟 11 声音的波形 12 发声扬声器旁的蜡烛 13 噪声的波形图 14 自制温度计 15 常用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16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分组实验学生:刻度尺、铅笔、三角尺、硬币、细7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长木板、小车、停表、刻度尺、金属片、木块10 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钢尺、音叉、铁架台、兵乓球、细线3.2熔化和凝固 3.3汽化和液化 3.4升华和凝华 4.1光的直线传播 4.2光的反射17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 1/ 9

初中物理实验室介绍

初中物理实验室介绍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物理实验室介绍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校物理实验室建成于2006年5月,其中实验室有两个,分别为物理实验室1和物理实验室2,面积均为77.23平米,仪器室(兼作准备室)有两个,分别为仪器室1和仪器室2,面积均为33.01平米。物理实验室1为电学实验室,设实验电源型实验桌。物理实验室2为光学和力学实验室,学生桌设电源,配有多媒体设备和信息网络口。各室照明设施齐全,各室均配备灭火装置,讲台均设公用水嘴、水池,各室于2006年9月投入使用。 我校为4轨制,实验按照省颁二类标准配备,各种实验仪器、设备能保证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要求。物理教师兼职实验员工作,熟悉教材,能独立完成本科目的所有实验,并指导学生实验操作和进行实验教学研究和自制教具。 学期初,我们认真制订每学期实验计划,并将学生实验安排上墙公布,平时我们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齐、开足、开好演示实验(45个)和学生分组实验(88个),二类实验的开出率均达100%。教师能做好演示实验记录,学生能做好分组实验记录并认真撰写实验报告。使用“信息系统”后,及时做好各种信息的登录工作。学期末能将各种纸质材料整理并分类装订成册。 实验室管理各种规章制度齐全并上墙公布,各种账册齐全,总账、分类账、低值易耗品账,记录及时,准确。编制仪器设备添置计划,采购,领取仪器设备。做好仪器帐册,标签登记。学期中仪器数量增加或减少登入“分类账”;玻璃仪器等的增、减及时登入“低值易耗品账”,破旧仪器及时申请报废,并接受财务监督。做到定期盘点,账账相符、账物相符,总账、分类账的账、卡、物相符率达100%。 按照实验记录册所需器材做好准备,协助教师辅导学生实验和完成教材规定的实验。实验结束后清点,保养仪器,及时上架入柜。确保橱内仪器随时处于可使用状态。教学仪器设备经常检查、及时维修,并根据不同要求做好通风、防火、防潮、防盗。 严格执行仪器借还制度,严守操作规程,谨防各种事故的发生。实验时所产生的废物,废液要倒入指定的容器内。实验完毕要认真清理仪器设备,关闭水源电源。总结经验,创造条件自制、改进教具,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

人教九年级物理分组实验教案

一、组成串联和并联电路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共同学习,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2.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3.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4.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串、并联电路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1.解物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实验探究法。 2.学生物理来源于生活,用物理指导生活的良好思维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 2.路的亲切感。 重点:认识串、并联电路,会画串、并联电路。 难点:据要求或根据电路图,画出实物图或连接实际电路。 教学准备: 演示用器材:三只带灯座的小灯泡、电路板、装有两节干电池的电池盒、几个开关、若干段导线 学生用器材:三只带灯座的小灯泡、装有两节干电池的电池盒、几个开关、若干段导线 教学设计: 自主学习: 1. 电路和电路是最基本的电路,它们的实际应用非常普遍

(1)画出一个电池,一个开关,两盏电灯组成的串联电路电路图(2)画出一个电池,一个开关,两盏电灯组成的并联联电路电路图 (3)画一画:请在右边方框里画出图1的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根据图2给出的电路图,连接图3的实物图。 合作探究: 想想做做: 给你两盏灯、一个电源、一个开关,你能同时使两灯都发光吗?思考并讨论,有几种接法? 【探究】: 1、组成串、并联电路: 同学们动手动脑,相互讨论,然后尽可能画出电路图,再连接实物。不同小组间讨论比较。 当电路中有两个灯泡时,连接方式有两种,其中一种如图4所示:把两个灯泡首尾相连,然后接到电路中,这种电路我们叫做。

在图5处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方法:模仿课本106页图5.3-1 图5 图7 另一种像图6那样,将两灯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我们说这两只灯是的.我们不妨将L1从电路中取下,闭合开关后L2照常发光,用这种方法可以用来识别并联电路. 在图6处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方法:对照电路图,并连接电路,观察比较在不同电路中,各元件的连接方式、电流路径、开关在不同位置的控制作用有何不同。 总结串、并联电路的区别,填入下表: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最新版】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为更好地实施实验教学,现做计划如下: 一、实验目的 1.培养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二、实验重点: 本学期实验教学的重点是部分演示实验分组实验。 三、实验难点: 1.将探究方法和创新精神用于教学中。

2.将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 四、实验措施: 1.对所有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都要填写实验通知单和实验记录。 2.严格要求,按程序进行操作。 3.认真组织,精心辅导。 4.开展形式多样的实验竞赛活动。 5.积极组织并指导物理课外兴趣小组开展实验活动。 五、实验配档: 周次日期演示实验( 节次)分组实验 第一周星期一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3、4) 星期二动能和势能的转化(6、7)

星期四用刻度尺测长度 第二周星期一二氧化氮的扩散(3、4) 星期二决定扩散快慢的因素(6、7) 星期三做功与内能的关系(2、7) 星期四热传递与内能的改变(3、4) 星期五研究比热容(5、6) 第三周星期四测平均速度 第四周星期二一切声源都在振动(2、3、5、7) 利用内能来做功 星期三研究声音的音调和音色(24、5、6) 第五周星期一摩擦起电(3、4)

星期二用手感觉水的温度(2、3、5、7) 星期三电流的形成(2、7) 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 星期四观察熔化现象(3、4、6、7)导体和绝缘体(3、4) 第六周星期三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 星期四观察水的沸腾 第七周星期二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2、3、5、7) 电流(6、7) 星期三观察碘的升华(2、4、5、6) 星期四用电流表测电流 第十一周星期三研究光的反射定律(2、4、5、6)用电压表测电压 星期四观察平面镜成像(3、4、6、7)

八年级上册物理分组实验教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 实验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教学目标】

1.对长度的各个单位形成具体的观念。 2.知道怎样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的测量。 3.知道测量的准确度是由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决定的,知道如何正确记录测量的结果。【教学重点】知道怎样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的测量。 【教学难点】知道测量的准确度是由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决定的,知道如何正确记录测量的结果。 【仪器和器材】 最小刻度为分米、厘米和毫米的刻度尺各一支,木折尺、钢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实验方法】 1.出示最小刻度分别为分米、厘米和毫米的三种刻度尺,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并对1 米、1 分米、1 厘米的长度形成具体观念。 2.用上述三种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观察重点:刻度尺的刻度情况;教师的测量方法;测量结果的正确记录。 3.出示木折尺、钢卷尺、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指出其最小 刻度或测量能达到的准确度。 结论:长度测量的准确度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决定,应根据测量的准确度要求,选用适当的刻度尺或其他测量工具。

【注意事项】 1.要教给学生正确该数和记录的方法。当被测长度的一端和刻度尺零刻度线对齐,另一端位于两个最小刻度之间时,只能用眼睛估读,因而是不准确的,记录的数字要比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的示数多一位。 2.由于刻度尺的端面往往被磨损,它的零刻度线不适于作为测量时的起点线,这时可以在刻度尺上任选一刻度线作为测量的起点线。 【教学反思】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正确使用刻度尺,但也存在误差和错误的使用方法,教师应注意强调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初中物理实验室工作计划.doc

初中物理实验室工作计划 【篇一】 一、强化安全意识,确保实验室安全 确保实验室安全,明确实验室职责,定期检查,建立管理责任人自查,强化安全意识。以实验室安全责任人为主、实验指导教师配合、校领导关心支持、学生配合,确保实验室不出现各种安全事故。 二、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实验室工作人员积极配合指导教师,精心准备实验,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教学效果良好。更新思想观念,改革内容方法,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按照三星中学"做实,做强"的发展步骤,深化改革,扎实工作,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优秀学生。 三、实验室日常工作的完成 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做好对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健全报损制度、仪器领用制度。实现计算机管理。 四、仪器设备购置 协助学校做好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补充,仪器的论证选型购买等工作,加强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做好本年度仪器设备购置,充分考虑学科发展趋势,坚持结合实际,适当超前。

五、做好实验室工作文件建立管理工作 为三星中学的实验室评估合格,做好实验室的教学计划、日常管理、安全工作、工作日志等各种工作文件的归类、归档、整理工作。 【篇二】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其一切现象和规律都源于生活、生产实践之中,所有新颖有趣的实验和新奇美妙的现象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引导学生探索物理规律,学好物理知识的重要方法。物理实验的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有别于直观的理论教学,又必须以理论教学为指导。课堂上实验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优劣,因此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关于演示实验的教学 “演示实验一般是指在课堂上配合教学内容由教师操作表演的实验。”演示实验是向学生提供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所必备的感性材料,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方法的学习起示范作用,有助于学生深化和巩固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对演示实验的教学要符合下列要求: 1.1演示实验首先必须确保成功性 演示实验的直接目的是把物理现象复制一遍,让学生亲眼目睹或自身感受到物理现象的效果,同时把产生这种现象的方法

初中物理实验员工作计划

初中物理实验员工作计划 【篇一】 一,指导思想: 物理实验是学生实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习 和实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物理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所以,学校高 度重视物理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 实行实验探究活动,为学生展开实验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任务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 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初步的实践操 作技能和创新水平。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水平与提升学 生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升自学水平、使用知识 的综合分析水平、动手水平和设计创新水平。 初中物理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根据《九年义务 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其中要求学生具 备的水平之一就是形成初步的观察和实验水平,做到有目的地观察, 辩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条件,能了解实验目的,会准确使 用仪器,会作必要的记录,会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会写简单的实 验报告。 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所以实验 室工作直接关系到物理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实行。所以实验室必须建 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实行规范的管理。 二、具体工作计划: 1、制订规章制度,科学规范管理 2、按照学校各类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3、制订学期实验计划表、周历表。 4、开足开齐各类实验,积极服务于教学。

5、充分利用生活中身边的实验器材的作用,结合实验室条件实 行实验。 6、做好仪器、器材的常规维修和保养工作。 7、做好仪器的借出、归还验收工作。 8、有必要时,能够自制一些教具。 9、做好仪器、器 材的补充计划。 10、做好各类台帐的记录工作。结合采用电子档案。11、结合学 校常规管理,保持实验室的常清洁。 【篇二】 一、重视利用实验室现有的物品,增强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教学 1、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教学内容和校本课程配备充足的教具、学具,以满足教师和学生探究活动的全部需求。 2、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和教学方法,做好实验准备,持续增加和 更新仪器设备,以保证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教学。 3、重视利用身边的物品实行实验,全面培养学生的设计和创新 水平。 二、努力提升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效果,全面提升物理实验教学 水平 1、实验教师要提前做好仪器、药品、材料的准备工作,教师上 课前应先试做,以确保实验顺利实行。 2、要求学生课前做好实验预习,对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方 法作全面了解,保证课上顺利地实验。 3、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实验,教师应先示范,装置复杂、难度大 的实验,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步完成。 4、实验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按课本要求,按实验步骤实行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分析思考,得出结论。

初中物理实验重难点总结

初中物理实验重难点总结 一.伏安法测电阻 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 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U/R 3、电路图: (右图) 4、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 开关应断开 ② 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 ,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③算出三次Rx 的值,求出平均值。 ④整理器材。 5、讨论:⑴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时又保护电路(限流)。 ⑵测量结果偏小是因为:有部分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大于实际通过Rx 电流。根据Rx=U/I 电阻偏小。 ⑶如图是两电阻的伏安曲线,则R 1>R 2 二.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①原理:P=UI ②电路图: ③选择和连接实物时须注意: 电源:其电压高于灯泡的额定电压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要变阻,且调到最大值。根据能否调到灯泡的额定电压选择滑动 变阻器。 电压表:并联在灯泡的两端“+”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根据额定电压选择电压表量程。 电流表:串联在电路里““+”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根据I 额=P 额/U 额 或I 额=U 额/R 选择量程。 三.伽利略斜面实验: 滑动变阻器 变阻(“一上一下”) 阻值最大(“滑片远离接线柱”) 串联在电路中 电流表 “+”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量程选择:算最大电流 I=U/Rx 并联在电路中 电压表 “+”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量程选择:看电源电压

有关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探究 王玉宾

有关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探究王玉宾 发表时间:2019-01-10T11:07:24.83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2月总第290期作者:王玉宾[导读] 在目前的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中,部分教师存在课前准备不足和分组不合理的现象。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滨北街道办事处北城中学256651 摘要:物理教学是典型的“先学后教”模式的体现,在物理教学中也应长期坚持并不断改革这种模式,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分组 众所周知,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学上的知识、定律、概念都源于实验,必须通过实验加以验证。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基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追捧和欢迎。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都是国家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也应当以新课程改革为目标,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在实验教学中合理优化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索能力。分组学习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一种有效形式,如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提高分组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目前众多物理教师所追求的目标。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分组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分组方式不尽合理。在目前的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中,部分教师存在课前准备不足和分组不合理的现象,甚至有些教师带领学生进了实验室,才将学生胡乱分成几个小组,或者让学生自由组合,根本没有达到有效分组的目的。对于初中物理实验来讲,对学生进行分组还是比较关键的,有效的分组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并在合作实验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教学内容过于刻板。诚然,初中物理是一门比较严肃、枯燥的学科,尤其是实验教学,更加严肃和要求一丝不苟。因为物理实验讲求的是科学性,基于这个原因,很多教师在物理实验中只注重对学生物理实验过程的演示,单纯地让学生明白某个实验所产生的结果,而不重视学生对于物理现象的思考。其实,国家开设物理实验的目的并不是仅仅为了让学生了解某个现象的产生所引起的结果,而是为了让学生思考和研究其中的原因,让学生增加物理学习的兴趣,提高探索科学知识的热情。因此,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不能只为了实验而实验,而应当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 3.课堂纪律混乱。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由于采用的是分组实验教学的方式,而且物理实验的时间通常不长,因而很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往往忽视课堂纪律的管理。学生在实验室没有受到约束,整个课堂教学都是在一种喧闹的环境下进行。这样的教学现状,不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学习作风,也不利于物理实验的开展和进行。 二、如何提高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质量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重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新课程改革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而教师则是主导。从这里可以看出,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起主要作用的还是教师,因而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向决定了整个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要想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就需要提高教师对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只有教师充分重视物理实验教学,才能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实验方式、实验内容和实验结果,最终才能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 2.课前准备工作要充分。一堂课只有45分钟,如果教师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课前准备不充分,把学生带到实验室才开始准备分组、实验器材等,那么学生用在物理实验上的时间是少之又少。因此,教师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课前准备工作一定要充分。教师应当根据实验教学内容,在课前就准备好相关的器材,并在课前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明确每个小组的成员和实验位置。这样,学生在实验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就可以按照教师课前的准备,有序进入实验室进行物理实验,这就提高了实验课程的效率。 3.重视实验效果。教师进行物理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将相关的物理概念、定律和理论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不能走过场,而应当注重学生对物理实验的了解程度,重视学生的反馈信息,充分了解学生是否完全掌握实验以及对于实验结果的看法。 4.重视问题反馈。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在进行物理实验时并不一定能够百分之百成功,这就需要教师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多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反馈,充分了解学生在物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总之,在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采用各种方法来不断提高物理实验效果。而教师在分组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将个性相同或者相近的学生分成一组,有利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有效合作并且积极讨论。物理实验既是严谨的,又是科学的,所以教师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当以新课程改革为目标,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参考文献 孙进花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之我见.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2,07,15。

初中物理教师演示实验90个学生分组实验18个

初中物理教师演示实验90个 1 停止沸腾的水浇冷水 2 会跳舞的小人 3 声的产生 4 声的传播 5 真空中的闹钟 6 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7 观察声音的波形 8 声音的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9 观察说话声的波形 10 观察噪声的波形 11 声波能传递能量 12 光的传播 13 光的反射规律 14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5 光的折射现象 16 色光的混合 17 投影仪 18 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19 凸透镜成像规律 20 自制温度计 21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 22 水的沸腾 23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4 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25 电路 26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27 电压表的使用 28 并联电路电压规律 29 串联电路电压规律 30 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31 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 32 电阻上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33 探究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34 伏安法测电阻 35 探究断路和短路 36 测电功率 37 探究焦耳定律 38 观察保险丝的作用 39 条形磁体的磁场分布40 磁化钢针 41 电流的磁效应 42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43 研究电磁铁 44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 45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扭转 46 自制电动机 47 线圈不能连续转动 48 电磁继电器的作用 49 磁生电 50 电磁波的产生 51 电磁波的传播 52 光在光纤中传播 53 天平的使用 54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55 量筒的使用 56 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57 时间的测量 58 力的作用效果 59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60 惯性 61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62 二力平衡的条件 63 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表有关系 64 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65 杠杆的平衡条件 66 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 67 轮轴和斜面 68 压力的作用效果 69 液体内部同一深度朝各的压强相等 70 连通器 71 托里拆利实验 72 金属盒气压计的构造 73 抽水机 74 用溢水杯探究浮力的大小 75 金属箔能浮在水面上 76 杠杆是否省力 77 动滑轮是否省功 78 斜面的机械效率 79 物体的动能与什么因素关 80 重力势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81 机械能极其转化 82 气体扩散的实验 83 液体扩散的实验 84 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 素 85 分子之间的引力 86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87 水沸腾后做功 88 内燃机 89 用火模拟链式反应 90 太阳能的利用 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18 个 1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 用温度计测水温 3 液体的沸腾 4 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 路 5 用电流表测电流 6 用电压表测电压 7 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 8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 阻 9 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 10 研究电磁铁 11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12 测量盐水和形状不规则 的密度 13 测量变速直线运动的平 均速度 14 如何使用刻度尺测量长 度 15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16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7 研究液体的压强 18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九年级

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比热不同 二、实验原理:不同物质的比热不同 三、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四、实验器材:两个相同的绝热杯、质量相同的水与煤油、规格相同的热得快、电源、 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温度计 五、实验步骤1、在两个相同的绝热杯内分别倒入质量相同的水与煤油,用热得快加热 相同时间,比较它们的温度变化 六、实验数据 质量初温末温温度变化 水 煤油 七、实验结论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一、实验目的: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二、实验原理:物质导电的现象 三、实验电路: 四、实验器材:电源、开关、电流表、灯泡、导线若干、塑料直尺、玻璃、一分硬币, 铜丝 五、实验步骤:1、按实验电路连接电路 2、分别把、塑料直尺、玻璃、一分硬币,铜丝等接入AB两端,观察 电流表示数和小灯泡的亮度 六、实验记录: 电流表读数灯泡亮度 塑料直尺 玻璃 一分硬币 铜丝 七、实验结论:

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一、实验目的:掌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连接方式。 二、实验器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原理: 四、步骤: 1.组成串联电路 A.按图1-1的电路图,先用铅笔将图1-2中的电路元件,按电路图中的顺序连成实物 电路图(要求元件位置不动,并且导线不能交叉)。 B.按图1-1的电路图接好电路,闭合和断开开关,观察开关是同时控制两个灯泡,还 是只控制其中一个灯光泡. 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把开关改接在L 1 和L 2 之间,重做实验B;再改接到L 2 和电池负极之间,再重做实验B. 观察开关的控制作用是否改变了,并分别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电路图电路图 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组成并联电路 A.画出由两盏电灯L 1 和L 2 组成的并联电路图,要求开关S接在干路上,开关S 1 和S 2 分 别接在两个支路上,并按电路图用铅笔连接1-3的实物电路图. 电路图 B.按电路图在实物上连接并联电路,然后进行下述实验和观察: a.闭合S 1 和S 2 ,再闭合或断开干路开关S,观察开关S控制哪个灯泡. 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闭合S和S 2 ,再闭合或断开干路开关S 1 ,观察开关S 1 控制哪个灯泡. 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闭合S和S 1 ,再闭合或断开干路开关S 2 ,观察开关S 2 控制哪个灯泡. 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1.在串联电路里开关控制____________用电器;如果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它的控制作 用_________. 2.在并联电路干路里的开关控制__________________用电器;支路中的开关只能控制 _______________用电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