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每日一题

小学五年级每日一题
小学五年级每日一题

小学五年级每日一题

1、4个一位数的乘积是360,并且其中只有一个合数,那么在这4个数字所能组成的四位数中,最大的是几?

解答:360=2*2*2*3*3*5 最大8533

2、两对三胞胎喜相逢,他们围坐成一圈,要求每个人都不与自己的同胞兄妹相邻,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

解答:3×3×2×2×1×1×2=72(种)

3、从小到大写出5个质数,使后面的数都比前面的数大12.

解答:5,17,29,41,53

4、写出从360到630的自然数中有奇数个约数的数.

解答:只有平方数才会有奇数个约数。

19*19=361

20*20=400

21*21=441

22*22=484

23*23=529

24*24=576

25*25=625

答:这些数是361,400,441,484,529,576,625

5、某个七位数1993□□□能够同时被2,3,4,5,6,7,8,9整除,那么它的最后三位数字依次是多少?

解答:这个七位数必须是2520的倍数 5*7*8*9=2520 1993xxx÷2520 百位上商7 余数是229 229xx÷2520 商的十位为9 余数若干最后尝试79x ×2520 使前四位为1993 结果为791791×2520=1993320

6、在下面1~9之间添加“+”、“-”、“×”3种运算符号和在适当的地方添加括号,使下面的等式成立。

1 2 3 4 5 6 7 8 9=2008

解答:(1+2)×3×4×56-7+8-9=2008

7、数学家维纳在他博士毕业典礼上说:“我现在的年龄连续自乘三次可以得到一个四位数,连续自乘四次可以得到一个六位数,并且这两个数刚好包含数字0~9各一次,所以所有数字都得朝拜我,我将在数学领域干出一番大事业。”

解答:设这个人的年龄为n,

则999

得到n只能是18,19,20,21这几个数

18^3=5832,18^4=104976,满足题意

19^3=6859,19^4=130321,不满足题意

20这个显然不满足

21^3=9261,21^4=194481,不满足题意

所以维纳的年龄是18岁。

8、两千个数写成一行,它们中任意三个相邻数的和都相等,这两千个数的和是53324,如果擦去从左数第1个,第1949个,第1975个以及最后一个数,剩下的数之和是53236,问:剩下的数中从左数第50个数是多少?

解答:将这2000个数相邻3个分为一组,每组第一个数相等,每组第二个数相等,每组第三个数相等,才能满足任意三个相邻数的和都相等

从左数第1个数为第一组第1个数

1949/3=649余2

从左数第1949个为650组第2个数

1975/3=658余1

从左数第1975个数为第659组第1个数

2000/3=666余2

最后一数为667组第2个数

53324-53236=88

第1个数和第2个数的和为88/2=44

第3个数=(53324-44)/666-44=36

剩下的数中从左数第50个数为原来的第51个数

51/3=17

所以,剩下的数中从左数第50个数是36

9、有若干卡片,每张卡片上写着一个数,它是3的倍数或4的倍数,其中标有3的倍数的卡片占 2/3,标有4的倍数的卡片占3/4,标有12的倍数的卡片有15张.那么,这些卡片一共有多少张?

解答:标有12的倍数的卡片占总数的2/3+3/4-1=5/12 因为标有12的倍数的卡片有15张,所以总数有15/(5/12)=36(张)

10、在从1至1000的自然数中,既不能被5除尽,又不能被7除尽的数有多少个?

解答:【5,7】=35 既不能被5除尽,又不能被7除尽的数:

1,2,3,4,6,8,9,11,12,13,16,17,18,19,22,23.24.26,27,29,31,32,33,34-----有24个1000/35=28(组)......20 28*24=672 672+14=686(个)答:既不能被5除尽,又不能被7除尽的数有686个

11、将数字1至9各用一次组成3个能被9整除的三位数,要求这三个数的和尽量大,那么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

解答:

将1~9按除3的余数分类,1、4、7为一类,2、5、8为一类,3、6、9为一类

1+……+9=45

要使这三个数和最大,首先可以让这三个数百位分别就9、8、7

但这样,每个三位数三个数字和至少是18,而18x3=54>45,所以百位分别为9、8、7是不行的

接下来最大的百位是9、8、6,要使得这三个三位数数字和为45,

百位为6的只能是621,百位为8的只能是873,百位为9的只能是954

12、老师写了一个三位数给甲乙丙丁戊五个同学看。甲说:这个数是27的倍数;乙说:这个数是11的倍数;丙说:这个数的数字之和为15;丁说:这个数是个平方数;戊说:他是648000的约数。老实说:他们中间只有三个人说真话。那么这个数是多少?

解答:如果丙说的是真话,甲和乙就都是假话。(因为甲说:这个数是27的倍数,它的和就是9的倍数,不会是15。乙说是11的倍数,他的和就应当是偶数,不是15。)丁和戊就是真话,可三位数中没有各位数和是15的平方数,所以,丙说的是假话。

甲,乙,丁,戊中还有一个说假话。

如果丁说的是真话,乙说的可能就是假话,因为是平方数的三位数中又是11倍数的只有121,可是121又不是648000的约数,

如果丁说的是真话,甲说的也是真话,只有324和729符合,648000/324=2000

所以甲,丁,戊说的是真话,这个数是324。

13、在做一道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乘法题时,小马虎把一乘数中的数字5看成8,由此得乘积为1872.那么原来的乘积是多少?

解答:1872分解质因数为1872=2*2*2*2*3*3*13

其中一个因数有数字8,有13*2*3=78

另一个因数为2*2*2*3=24

原来的数是75*24=1800

14、在前1996个自然数中,能被3整除但不能被5整除的数的个数,与能被5整除但不能被3整除的数的个数相比,________(回答“前者多”、“后者多”或“一样多”).

解答:前者多.

15、赛马比赛前四名观众给A、B、C、D四匹马排名次,

甲说:“第一名不是A就是C”;

乙说:“B跑的比D快”;

丙说:“如果A得第一,C就得第二”;

丁说:“B、D都不会得第三”;

结果四个人谁也没猜错,那么四匹马的名次是什么?

解答:

丁说:“B、D都不会得第三”;说明, B,D是,一,二,四中的两个。

所以丙说:“如果A得第一,C就得第二”这个假设不成立,只能是 C是第一, A是第三,

乙说:“B跑的比D快”; B是第二, D是第四。

C 第一 B第二 A第三

D 第四

16、三个1,两个2,两个3,一共可以排成多少个不同的7位数?其中两个2不相邻的自然数有多少个?

解答:

第一问

方法一:

先排三个1,7个位置找3个出来,有C(7,3);再排两个2,剩下4个位置选2个出来,有C(4,2),剩下的放3就行了

乘法原理,有C(7,3)xC(4,2)=7x6x5/3/2x4x3/2=210个7位数

方示二:

7个数字随便排,有A(7,7)种方法,但三个1,两个2和两个3是可以互相对调的

所以有A(7,7)/A(3,3)/A(2,2)/A(2,2)=7x6x5x4x3x2/(3x2x2x2)=210个7位数

第二问

方法一:插空法

先排三个1,两个3,再插两个2

有C(5,3)xC(6,2)=10x15=150个

方法二:

总和的210个,不符合条件的,也就是两个2相邻的有

C(6,3)xC(3,2)=20x3=60个

则符合条件的有210-60=150个

17、已知两个数的和被5除余1,它们的积是2924,那么它们的差等于多少?

解答:2924=2×2×43×17 因为两个数的和被5除余1 所以2924=43×68 所以两数的差是68-43=25

18、有7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18。去掉一个数后,剩下6个数的平均数是19;再去掉一个数后,剩下的5个数的平均数是20。求去掉的两个数的乘积。

解答: 7*18-6*19=126-114=12

6*19-5*20=114-100=14

去掉的两个数是12和14它们的乘积是12*14=168

19、一个正方体形状的木块,棱长为1米,沿着水平方向将它锯成3片,每片又按任意尺寸锯成4条,每条又按任意尺寸锯成5小块,共得到大大小小的长方体60块,如下图.问这60块长方体表面积的和是多少平方米?

解答:6+(2+3+4)×2=24(平方米)

【小结】原来的正方体有六个外表面,每个面的面积是1×1=1(平方米),无论后来锯成多少块,这六个外表面的6平方米总是被计入后来的小木块的表面积的.再考虑每锯一刀,就会得到两个1平方米的表面,1×2=2(平方米)

现在一共锯了:2+3+4=9(刀),

一共得到2×9=18(平方米)的表面.

因此,总的表面积为:6+(2+3+4)×2=24(平方米)。

这道题只要明白每锯一刀就会得到两个一平方米的表面,然后求出锯了多少刀,就可求出总的表面积。

20、在10000以内,除以3余2,除以7余3,除以11余4的数有几个?

解答:满足"除以3余2"的数有5,8,11,14,17,20,23,…

再满足"除以7余3"的数有17,38,59,80,101,…

再满足"除以11余4"的数有59。

因为阳[3,7,11]=231,所以符合题意的数是以59为首项,公差是231的等差数列。(10000-59)÷231=43……8,所以在10000以内符合题意的数共有44个。

21、有七个排成一列的数,它们的平均数是 30,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8,后五个数的平均数是33。求第三个数。

解答:28×3+33×5-30×7=39。

22、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CEFG,且正方形ABCD边长为10厘米,则图中DBF的面积为多少平方厘米?

解答:连接CF,则BD平行于CF,所以四边形BDCF是梯形,三角形BCD的面积等于三角形DBF的面积,三角形BCD的面积是正方形ABCD面积的一半,所以三角形DBF的面积是10×10÷2=50(平方厘米)

23、有三组小朋友共72人,第一次从第一组里把与第二组同样多的人数并入第二组;第二次从第二组里把与第三组同样多的人数并入第三组;第三次从第三组里把与第一组同样多

的人数并入第一组。这时,三组的人数一样多。问原来各组有多少个小朋友?(适于五年级程度)

解答:三个小组共72人,第三次并入后三个小组人数相等,都是72÷3=24(人)。在这以前,即第三组未把与第一组同样多的人数并入第一组时,第一组应是24÷2=12(人),第三组应是(24+12)=36(人),第二组人数仍为24人;在第二次第二组未把与第三组同样多的人数并入第三组之前,第三组应为36÷2=18(人),第二组应为(24+18)=42(人),第一组人数仍是12人;在第一次第一组未把与第二组同样多的人数并入第二组之前,第二组的人数应为42÷

2=21(人),第一组人数应为12+21=33(人),第三组应为18人。

这33人、21人、18人分别为第一、二、三组原有的人数,列表3-6。

表3-6

答:第一、二、三组原有小朋友分别是33人、21人、 18人

24、哥哥现在的年龄是弟弟当年年龄的三倍,哥哥当年的年龄与弟弟现在的年龄相同,哥哥与弟弟现在的年龄和为30岁,问哥哥、弟弟现在多少岁?

解:设哥哥现在的年龄为x岁。

x-(30-x)=(30-x)-x/3

x=18

弟弟30-18=12(岁)

25、个连续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68,求这三个数。

解答:6,7,8。提示:相邻两个自然数必互质,其最小公倍数就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而相邻三个自然数,若其中只有一个偶数,则其最小公倍数等于这三个数的乘积;若其中有两个偶数,则其最小公倍数等于这三个数乘积的一半。

26、2010×2009-2009 ×2008+2008 ×2007-2007 ×2006+ …+2×1

解答:原式=2009 ×(2010-2008 )+2007 ×(2008-2006 )+ …+3×(4-2)+2 ×1

= (2009+2007+…+3+1)×2

=1010025×2

=2020050

这道题主要考察了在计算题里组合、找公因式、等差数列等知识。

27、甲、乙、丙三人赛跑,同时从A 地出发向B 地跑,当甲跑到终点时,乙离B还有30米,丙离B 还有70米;当乙跑到终点时,丙离B 还有45米。问:A 、B 相距多少米?

解答:乙跑最后30米时,丙跑了(70-45 )=25 米,所以乙、丙的速度比是30:25=6:5.因为乙到终点时比丙多跑了45米,所以A 、B 相距45÷(1- 5/6)=270米。这道题主要考察路程与速度等比例关系,从而可以从路程求速度,也可以从速度反求路程。

28、爷爷对小明说:" 我现在的年龄是你的7 倍,过几年就是你的6 倍,再过若干年就是你的5 倍、4 倍、3 倍、2 倍。" 你知道爷爷和小明现在的年龄吗?

解答:爷爷和小明的年龄差是不会变的,他们的年龄差是6 、5 、4 、3 、2 的公倍数,又考虑到年龄的实际问题,取最小公倍数60. 现在爷爷的年龄是小明的7 倍,所以爷爷70岁,小明10岁。

这道题是一道年龄与公倍数混合的问题。抓住年龄差是永远不会变的,从给出的条件入手,找出最小公倍数。

29、某人去银行取款,第一次取了存款的一半多50元,第二次取了余下的一半少100 元,这时他的存折卡上还剩1350元。问:他存折卡上原有多少钱?

解答:我们可以倒过来推,第二次取了余下一半少100 元,可知" 余下的一半多100 元" 是1350,从而" 余下的一半" 是1350-100=1250 (元)余下的钱是:1250×2=2500(元)

同样的道理,第一次取了余下一半多50元,可知" 余下一半少50元" 是2500,从而" 余下一半" 是2500+50=2550(元)存折卡上原有2550×2=5100(元)

(30题)69、90和125 被某个正整数N 除时,余数相同,试求N 的最大值。

我们先来看下面的例子:15除以2 余1 ,19除以2 余1 ,即15和19被2 除余数相同(余数都是1 )。但是19-15 能被2 整除。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如果两个整数a 和b ,均被自然数m 除,余数相同,那么这两个整数之差(大- 小)一定能被m 整除。反之,如果两个整数之差恰被m 整除,那么这两个整数被m 除的余数一定相同。

解答:

∵三个整数被N 除余数相同,

∴N |(90-69 ),即N |21,N |(125-90),即N |35,

∴N 是21和35的公约数。

∵要求N 的最大值,

∴N 是21和35的最大公约数。

∵21和35的最大公约数是7 ,

∴N 最大是7.

31、求437 ×319 ×2010+2010 被7 除的余数。

解答:437 ≡3 (mod7),319 ≡5 (mod7),2010≡1 (mod7)

由" 同余性质" 可知:

437 ×319 ×2010≡3 ×5 ×1 (mod7)=15 (mod7)≡1 (mod7)

所以:437 ×319 ×2010+2010 ≡1+1 (mod7)=2(mod7)

即:437 ×319 ×2010+2010 被7 除的余数是2.这道题主要考察了同余性质。

必须注意的是同余性质只能用在加、减、乘。

32、10名选手参加象棋比赛,每两名选手间都要比赛一次。比赛结果表明:选手们所得分数各不相同,前两名选手都没输过,前两名的总分比第三名多20分,第四名得分与后四名所得总分相等。问:前六名的分数各为多少?(胜得2 分,和得1 分,输得0 分)

解答:一至六名的分数依次为17、16、13、12、11、9 分。每人要赛9 盘,前两名都没输过,分数又不同,所以第一名不大于17分,第二名不大于16分。后四名之间赛6 盘,至少得12分,所以第四名不小于12分。再由前两名的总分比第三名多20分,推知第三名13分,第四名12分,第一名17分,第二名16分。最后,由共赛45盘,总分为90分,前四名共58分,后四名共12分知,五六名共20分,所以第五名11分,第六名9 分。

33、公路上按一路纵队排列着五辆大客车。每辆车的后面都贴上了该车的目的地的标志。每个司机都知道这五辆车有两辆开往A 市,有三辆开往B 市;并且他们都只能看见在自己前面的车的标志。调度员听说这几位司机都很聪明,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的车是开往何处的,而让他们根据已知的情况进行判断。他先让第三个司机猜猜自己的车是开往哪里的。这个司机看看前两辆车的标志,想了想说" 不知道".第二辆车的司机看了看第一辆车的标志,又根据第三个司机的" 不知道" ,想了想,也说不知道。第一个司机也很聪明,他根据第二、三个司机的" 不知道" ,作出了正确的判断,说出了自己的目的地。请同学们想一想,第一个司机的车是开往哪儿去的;他又是怎样分析出来的?

解答:根据第三辆车司机的" 不知道" ,且已知条件只有两辆车开往A 市,说明第一、二辆车不可能都开往A 市。(否则,如果第一、二辆车都开往A 市的,

那么第三辆车的司机立即可以断定他的车一定开往B市)。

再根据第二辆车司机的" 不知道" ,则第一辆车一定不是开往A 市的。(否则,如果第一辆车开往A 市,则第二辆车即可推断他一定开往B市)。运用以上分析推理,第一辆车的司机可以判断,他一定开往B市。

34、把一个自然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码相加,所得的和若不是一位数,则再把它的各个数位上的数码相加,直到和是一位数为止。将1—2009这2009个自然数都经过上述方法处理后,所得到的2009个数中,2和3哪个多?

解答:一个数除以9的余数就是它数字和除以9的余数,因此按照题目中的操作办法,每个数最后都会变成它除以 9的余数。连续9个自然数除以9的余数都互不相同,2009÷

9=223……2,说明这2009个数中除以9余2的有224个,余3的有223个,所以在最后得到的2009个数中,2比3多。

35、一个两位数去除251 ,得到的余数是41. 求这个两位数。

分析:这是一道带余除法题,且要求的数是大于41的两位数。解题可从带余除式入手分析。解:∵被除数÷除数= 商…余数,

即被除数= 除数×商+ 余数,

∴251=除数×商+41 ,

251-41= 除数×商,

∴210=除数×商。

∵210=2 ×3 ×5 ×7 ,

∴210 的两位数的约数有10、14、15、21、30、35、42、70,其中42和70大于余数41. 所以除数是42或70. 即要求的两位数是42或70.

(截止到11-10-8)

36、正方形操场四周栽了一圈树,每两棵树相隔5米。甲乙二人同时从一个角出发,向不同的方向走去,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乙在拐了第一弯之后的第5棵树与甲相遇。操场四周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解答:由于甲速是乙速的2倍,所以乙在拐了第一弯时,甲正好拐了两个弯,即两个人开始同时沿着最上边走。乙走过了5棵树,也就是走过了5个间隔,所以甲走过了10个间隔,四周一共有(5+10)×4=60个间隔,根据植树问题,一共栽了60棵树。

37、有三根铁丝,分别长300厘米、444厘米、516厘米。把它们截成同样长且尽可能长的整厘米小段(不许剩余),每小段折成一个小正方形。然后将这些小正方形混放在一起拼成一个长方形(每拼一次都必须用上所有这些小正方形),这样可能拼成的长方形有多少种?

解答:(300,444)=(300,144)=(12,144)=12

(12,516)=12

因此把它们截成长度为12厘米的小段,共可以得到(300+444+516)÷12=105段。

而105=1×105=3×35=5×21=7×15,拼成长方形有4种。

38、有甲乙丙三个人,当甲的年龄是乙的2倍时;丙是22岁,当乙的年龄是丙的2倍,甲是31岁;当甲60岁时,丙是多少岁?

解答:设丙22岁时,乙的年龄是x岁,当时甲的年龄就是2x岁.那么甲是3l岁时,乙是(31-x)岁,丙是22+(31-2x)=53-2x岁,且有:31-x=2×(53-2x),解得x=25,所以乙25岁时,甲50岁,丙22岁.那么甲60岁时,丙32岁.

利用方程解年龄问题.设定乙的年龄之后,我们可以把各个时期甲、乙、丙的年龄都用含有x的式子表达出来,继而很方便地建立等量关系.

39、有写着5、9、17的卡片各8张,现在从中任意抽出5张,这5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可能是( )。

A、31

B、39

C、55

D、41

解答: 5、9、17三个数除以4都是余1的,任取5张,也是除以4余1的,所以是D

40、有一个质数,它除300、262、205得到的余数相同,那么这个质数是多少?

解答:由于300、262、205除以一个质数所得的余数相同,那么这三个数两两的差肯定都能被这个质数整除,这三个数两两的差分别是:38、57、95。(38、57、95)=19,所以所求的质数是19。

41、王老师去买课桌椅,他带的钱只买课桌可买40张,只买椅子可买60把。一张课桌配一把椅子为一套,那么可买课桌椅( )套。

解答:利用设数法,设总钱数为2400元,

2400÷40=60(元) 2400÷60=40 2400÷(60+40)=24(套)

42、一个数除以5余3,除以6余4,除以7余1,符合条件的最小整数是几?

解答:因为这个数再加上2应正好被5和6整除,所以满足前两个条件的最小数是

30-2=28。又因为28除以7余0,30除以7余2。所以28再加上30的4倍定被7除余1,所以符合条件的最小数是28+30×4=148。

43、有三个连续自然数,它们小道大依次是5、7、9的倍数,这三个连续自然数最小是多少?

解答:先找到两个连续的数满足5、7最小是20、21,在此基础上加4个35,得到160、161、162

44、对任意两个不同的自然数,将其中较大的数换成这两数之差,称为一次变换。如对18和42可进行这样的连续变换:18,42→18,24→18,6→12,6→6,6直到两数相同为止。问:对12345和54321进行这样的连续变换,最后得到的两个相同的数是几?为什么?

解答: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a,那么这两个数之差与这两个数中的任何一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也是a。因此在每次变换的过程中,所得两数的最大公约数始终不变,所以最后得到的两个相同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因为12345和54321的最大约数是3,所以最后得到的两个相同的数是3。

说明这个变换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求两数最大公约数的辗转相除法。

45、梯形ABCD的AB平行于CD,对角线AC,BD交于O,已知△BOC的面积为35平方厘米,AO:OC=5:7.那么梯形ABCD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解答:

因为AO:OC=5:7,且△AOB与△BOC等高,所以他们的面积比等于底边比。(等积变换模型)

即△AOB:△BOC= AO:OC=5:7,可得△AOB的面积为25.

同理,△ADC与△BCD等底等高,所以△ADC面积=△BCD面积,那么△AOD面积也为35 再由等积变换可得:△AOD与△DOC的面积比等于AO与OC之比,等于5:7.

所以三角形DOC面积为49.

则梯形ABCD面积为25+35+35+49=144平方厘米。

46、2000×1999-1999×1998+1998×1997-1997×1996+…+2×1

解答:原式=1999×(2000-1998)+1997×(1998-1996)+…+3×(4-2)+2×1

=(1999+1997+…+3+1)×2

=2000000。

47、在一个棱长为50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在它的八个角上各挖去一个棱长为5厘米的小正方体,问剩下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多少?

解答:对于和长方体相关的立体图形表面积,一般从上下、左右、前后3个方向考虑.变化前后的表面积不变:50 50 6 15000(平方厘米).

48、图中有7个点和十条线段,一只蚂蚁要从A点沿着线段爬到B点,要求任何线段和点不得重复经过.问:这只蚂蚁最多有几种不同的走法?

分析:蚂蚁要从A点沿线段爬到B点,必经过C点,所以,完成这段路分两步,即由A到C,再由C到B.而由A到C有三种走法,由C到B也有三种走法,所以,由乘法原理便可得到结论.

解答:这只蚂蚁从A到B共有3×3=9种不同的走法.

49、有一列数: 6、12、18, 24,30,36……6000 问:这列数中有多少个是99的倍数?解答:已知数列中已包括6000以内所有6的倍数。

99的倍数在6000以内共有6000÷99=60……60共60个,它们是:

的倍数,奇数必定不是9的倍数。也就是说,在60个数中,只有其中30个

是99的偶数倍的数在已知数列中。所以,数列6,12,18,24,30,36……

6000这列数中有30个99的倍数

50、如图,8个单位正方体拼成大正方体,沿着面上的格线,从A到B的最短路线共有()条.

解答:直接用标数法,即可.

观察发现,从A点出发的三个面左面、下面、前面所标数相等,则上面的中间填6,进而中间右填18.类似的,即可得到到达B段的方法总共有:18×3=54.

51、如右图,四边形ABCD面积为1,且AB=AE,BC=BF,DC=CG,AD=DH.求四边形EFGH的面积.

解答:连结BD,将四边形ABCD分成两个部分S1与S2.连结FD,有S△FBD=S△DBC=S1所以S△CGF=S△DFC=2S1.

同理S△AEH=2S2,

因此S△AEH+S△CGF=2S1+2S2=2(S1+S2)=2×1=2.

同理,连结AC之后,可求出S△HGD+S△EBF=2所以四边形EFGH的面积为2+2+1=5(平方单位)

52、在一根长木棍上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做标记,分别将木棍平均分成了10等份、12等份和15等份。如果沿这三种标记把木棍锯断,木棍总共被锯成多少段?

解答:[10,12,15]=60,

60/10=6,60/12=5,60/15=4,

[4,5]=20

[4,6]=12

[5,6]=30

[4,5,6]=60

10+12+15-60/[4,5]-60/[4,6]-60/[5,6]+60/[4,5,6]=28

木棍总共被锯成28段.

53、把下列各数写成质因数乘积的形式,并指出他们分别有多少个两位数的约数:

(1)126 (2)6435 (3)46200

解答:

(1)126=2×32×7有5个两位数的约数;

(2)6435=32×5×11×13有7个两位数的约数;

(3)46200=23×3×52×7×11有27个两位数的约数。

54、画展9点开门,但早有人来排队入场,从第一个观众来到时起,若每分钟来的观众一样多,如果开3个入场口,9点9分就不再有人排队;如果开5个入场口,9点5分就没有人排队.求第一个观众到达的时间.

解答:如果把入场口看作为"牛",开门前原有的观众为"原有草量",每分钟来的观众为"草的增长速度",那么本题就是一个"牛吃草"问题.

设每一个入场口每分钟通过"1"份人,那么4分钟来的人为3×9-5×5=2 ,即1分钟来的人为2÷4=0.5 ,原有的人为:(3-0.5)×9=22.5 .这些人来到画展,所用时间为22.5÷0.5=45 (分).所以第一个观众到达的时间为8点15分.

点评:从表面上看这个问题与"牛吃草"问题相离很远,但仔细体会,题目中每分钟来的观众一样多,类似于"草的生长速度",入场口的数量类似于"牛"的数量,问题就变成"牛吃草"问题了.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往往能解决一类问题,关键在于是否掌握了问题的实质.

55、旗杆上最多可以挂两面信号旗,现有红色、蓝色和黄色的信号旗各一面,如果用挂信号旗表示信号,最多能表示出多少种不同的信号?

答案:根据挂信号旗的面数可以将信号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只挂一面信号旗,有红、黄、蓝3种;第二类是挂两面信号旗,有红黄、红蓝、黄蓝、黄红、蓝红、蓝黄6种。所以一共可以表示出不同的信号3+6=9(种)。

56、恰有两位数字相同的三位数共有多少个?

解答:在900个三位数中,三位数各不相同的有9×9×8=648(个),三位数全相同的有9个,恰有两位数相同的有900-648-9=243(个)。

57、巧克力每盒9块,软糖每盒11块,要把这两种糖分发给一些小朋友,每样糖每人一块,由于又来了一位小朋友,软糖就要增加一盒,两种糖发的盒数就一样多,现在又来了一位小朋友,巧克力还要增加一盒,问最后共有小朋友多少人?

解答:来了一位小朋友,软糖就要增加一盒,说明没有加小朋友时软糖全部发完,因此原来的小朋友人数应该是11的倍数,又来了一位小朋友,巧克力还要增加一盒,说明来了一位小朋友后巧克力恰好发完,那么原来的小朋友的人数加1是9的倍数。既是11的倍数,加1又是9的倍数的数有44,软糖增加一盒,两种糖发的盒数就一样多,44也满足题意。因此原来的小朋友有44人,最后有46人。

58、把一棋子放在如右图左下角格内,双方轮流移动棋子(只能向右、向上或向右上移),一次可向一个方向移动任意多格.谁把棋子走进顶格,夺取红旗,谁就获胜.问应如何取胜?

解答::采用倒推法.由于只能向右、向上或向右上移,要把棋子走进顶格,应让对方最后一次把棋子走到最右边一列的格中,为了保证能做到这一点,倒数第二次应让棋子走进右图中的A格中.(对方从A格出发,只能向右或向上移至最后一列的格中)所以要获胜,应先占据A格.同理可知,每次都占据A~E这五个格中的某一格的人一定获胜.

为保证取胜,应先走.首先把棋子走进E格,然后,不管对方走至哪一格,(肯定不会走进A~D格),先走者可以选择适当的方法一步走进A~D格中的某一格.如此继续,直至对方把棋子走进最后一列的某个格中,此时先走者一步即可走进顶格,夺取红旗,从而获胜.

解答:(10+12)×2÷10=4.4

60、A是常数,对于任意两个自然数a,b,规定a△b=A/(a(a+b))。已知(1△1)+(2△1)+(3△1)+(4+△1)+……+(1996△1)=1996。求A。

解答:

a△b=A/(a(a+b))=A(1/a - 1/(a+b))

(1△1)+(2△1)+(3△1)+(4△1)+……+(1996△1)

=A(1/1-1/2) + A(1/2-1/3) + A(1/3 -1/4) + ... + A(1/1996-1/1997)

=A(1 - 1/2 + 1/2 -1/3 + 1/3 -1/4 + ... + 1/1996 -1/1997)

=A(1-1/1997)

=A*1996/1997 =1996

因此,A=1997

(截止到11-11-11)

2017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质量检测 数学试卷 (全卷共6个大题,满分100分,80钟完卷)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空。 (1-5题每空1分,6、7题每题3分,8题4分,共23分) 1、250×0.38=25×___5.374÷0.34=___÷34 2、在括号里填上“>”、“<”、“=”。 1.5×0.5()1.5 1.5÷1()1.5 1.5÷0.8()1.5 3、()时=15分0.68吨=()千克 4、5.982保留一位小数约是__;保留两位小数约是__;保留整数约是_ 5、东方小学六年级有4个班,每班a人,五年级有b个班,每班45人。(1)4a+45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2)a-45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a÷45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仓库里有货物96吨,又运来12车,每车a吨,用式子表示现在仓库里货物是____吨;当a=5时,现在的货物是____吨。 7、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它的底边是4厘米,这个三角形的这条底上的高是____厘米。 8、(如右图)(1)在右图梯形内加一条线段, 使它成为一个平等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2)量出相关数据(取整厘米)算出梯形面积是____平方厘米。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 (你认为对的打∨,错的打×。共5分) 1、3.25×0.46的意义是求3.25的百分之四十六是多少。() 2、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m×7.5可以简写成m7.5。() A D E 4、在右边两条平行线间,三角形ABC、

三角形DBC和三角形EBC面积相等。() 5、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B C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提示:个别不止一个答案。10分) 1、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其方法是() A、旋转 B、平移 C、旋转和平移 2、空调机厂原计划20天生产760台空调机,实际平均每天生产的台数是原 来的1.25倍,______?可以提出的问题是() A、这批空调一共有多少台? B、生产这批空调实际用了多少天? C、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台? 3、34.5除以5的商减去8与0.2的积,得多少?正确列式是() A、(34.5÷5-8)×0.2 B、34.5÷5-8×0.2 C、34.5÷(5-8 ×0.2) 4、下面各数中,有限小数是(),无限小数是() A、0.3737 B、2.0525252…… C、0.618 5、下面各式中,是方程的是() A、5×3=15 B、x+5 C、3×2+x=22 四、注意审题,认真计算(共25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1.4-0.9=3.7+6.4=4.5÷0.9=2.5×2×0.8=9÷2=0.8×60=0÷3.7=9.5÷(2.5×2)= 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2分) (1)0.26×2.5+0.74×2.5+2.5 (2)18.09-7.5×(0.14+1.06)(3)9÷[(38.02+1.98)×0.5

最新版小学五年级语文题库 五年级语文试卷

2006学年五年级语文试卷(一) (考时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汉语拼音。(3+4+1=8分) 1、读拼音,将词语规范地写入田字格。(3分) dān wù ké sòu xuán yá dǎo mǐ yáo fèi bù má zuì jì 2、按要求填空。(4分) ①学校有“金、倪、王、张、孙、胡、费、操”几位老师,按音序表中的顺序排列,排在最前的应是______老师,排在最后的是______老师,排在第五位的是_____老师。 ②在“折磨”、“磨平”、“磨盘”这三个词语中,“磨”的读音依次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裹上”、“嚼着”、“情谊”、“摔跤”、“畜生”、“钳子”这些词语中,带点字读轻声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谜语答题。(1分) Yì jiān xiǎo xiao lǐ fà diàn ,Shí cháng gù kè jìn lǐ mia n。 Zhǐ yào shēn zi zhuàn jǐ quān,Nǎo dài lǐ de jiān yòu jiān。 这段拼音中的整体认读音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谜语的谜底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字词句部分。(共31分) 1、给下面各词中加点的字注音、解释、查字典方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1.5分) A.一截:jié,量词,段;按部首查字法,查“隹”部,七画。 B.骤雨:zhòu,急速;按部首查字法,查“马”部,十四画。 C.张冠李戴:guān,帽子;按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G,再查音节guan D.纵横交叉:chà,叉形符号;按数笔画查字法,查三画。 2、根据句子的意思,用“望”字写九个词语,再分别填入句中括号里。(不能重复。)(4.5分) ①老班长()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变成个钓鱼钩。 ②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③对未来,他充满了()。 ④家里虽穷,但他非常()读书。 ⑤他读书的()是谁也阻止不了的。 ⑥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全国人民的共同()。 ⑦旧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没有()。 ⑧去北海公园过队日,是我们()已久的一项活动。 ⑨我们要珍惜幸福的学习生活,决不辜负党对我们的() 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词语的意思,用直线连上右边相应的表示语。(3分) 鞠躬尽()表示赞扬人间亲情 ()戚与共歌颂伟人或英杰 寸草春()赞颂坚贞友谊 4、用“——”画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同一类的词语。(2分) ①足球排球棒球气球网球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题卡[全套

45+15×6= 250÷5×8= 6×5÷2×4= 30×3+8= 400÷4+20×5= 10+12÷3+20= 80÷20+80÷4= 70+100-10×5= 360÷40= 40×20= 80-25= 70+45= 90×2= 14.16×6= 300×6= 540÷9= 30×20= 400÷4= 350-80= 160+70= 18-64÷8= 42÷6+20= 40-5×7= 80+60÷3= 41+18÷2= 75-11×5= 42+7-29= 5600÷80= 25×16= 120×25= 36×11= 1025÷25= 336+70= 25×9×4= 200-33×3= 3020-1010= 12×50= 25×8= 23×11= 125÷25=

4200-2200= 220+80= 20×8×5= 600-3×200= 20+20÷2= 35-25÷5= 36+8-40= 2800÷40= 98÷14 = 96÷24 = 56÷14 = 65÷13 = 75÷15 = 120÷24 = 200÷25 = 800÷16 = 840÷21 = 560÷14 = 390÷13 = 600÷15 = 72÷24 = 85÷17 = 90÷15 = 96÷16 = 78÷26 = 51÷17 = 80÷40 = 100÷20 = 100÷4 = 240÷40 = 920÷4 = 300÷60= 64÷2 = 64÷4 = 50÷5 = 64÷8 = 96÷4 = 90÷6 = 400+80 = 400-80 =

40×80 = 400÷80 = 48÷16 = 96÷24 = 160×5= 4×250= 0×518= 10×76= 36×10= 15×6= 24×3= 5×18= 26×4= 7×15= 32×30= 40×15= 60×12= 23×30= 30×50= 5×700= 45+15×6= 250÷5×8= 6×5÷2×4= 30×3+8= 400÷4+20×5= 10+12÷3+20= 80÷20+80÷4= 70+100-10×5= 360÷40= 40×20= 80-25= 70+45= 90×2= 16×6= 300×6= 540÷9= 30×20= 400÷4= 350-80= 160+70=

五年级小数计算题(200题)

五年级小数练习题 7.658×850.18×15 0.025×14 3.06×36 3.7×0.016 53×2.07 36.02×0.3 56.78×8 1.55÷3.9 16.9÷0.13 0.04×0.12 3.84× 2.6 1.89÷0.54 7.1÷0.25 2 2.78÷ 3.47×0.62 12.25÷0.5 73.5×0.1 1.64÷41 1.55÷3.9 7.564×0.89 0.15×2.34 0.48×350 7.94×0.98 56.2×4.98 36.9×21.3 1.96×8.5 80.4×0.35 6.25×1.04 0.056×0.15 12.5×4.8 4.2÷28 5.76×1.3 7.15×22 15.6×13 3.68×0.25 3.7×0.016 0.45×102 2.05÷0.82 6.509÷0.27 28.448÷14 32×6.07 28.448÷14 0.58×250 4.4×0.8-3.4×0.8 6-1.6÷4 3.2×(1.5+2.5)÷1.6 6.5×(4.8-1.2×4) 5.38+ 7.85-5.37 56-1.19×3-0.43 0.82×40×2. (0.8+8)×0.125 1.25×5×0.16 4.2×99+4.2 0.235×0.15×16 35÷(0.35×2) 0.52×0.4×0.05 0.92×2.4-0.42×2.4 (1.25+0.25)×4 2.95×101-2.95 4.6×0.35+4.6×0.65 2 3.4-0.8-13.4-7.2 63×10.1-63×0.1 3.14×1.9+31.4×0.81 7.3×10.2-1.46 12.96-(9.6-1.52) 3.6 ×3.6+1.4 ×3.6 2.7×1.5-2.7 0.25×0.8×0.125×0.4 0.4×12.5×(4.2-1.7) 45÷0.09÷0.5 56.5×99+56.5 (1.25-0.125)×8 17.8÷(1.78×4) 1.5÷(6.07+ 2.53)×0.5 4.05÷1.5÷0.03 1.92÷0.12-2.7 4.6+32.55÷9.3 0.84÷(0.3+0.4) 0.84×1.7÷0.07 3.9÷1.3÷5 20.9+10.5÷(5.2-3.5)(6+10.88÷3.2)×1.5 18.9-18.9÷1.4 15.4÷[8×(6.34-4.59)] 3.2×5.6-11.4 9.4-1.2÷0.6+6.24 3.76×0.25-0.49 35.6-5×1.7 73.8-1.64-13.8-5.36 66.86-8.66-1.34 0.25×16.2×4 3.72×3.5+6.28×3.5 36.8-3.9-6.1 2 5.48-(9.4-0.52) 4.8×7.8+78×0.52 3.6×102 6.4×0.25+3.6÷4 32+4.9-0.9 4.8-4.8×0.5 (1.25-0.125)×8

小学五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班级姓名成绩 笔试部分(分值:100分;90分钟完成) 一、根据要求完成字词句练习 (27分) 1.把下面的字写在田字格中,注意写得正确、工整。(6分)盈率膝幽遮隶 2.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栖.息(xīqī)细菌.(jūn jùn)飞来横.祸(h énɡhènɡ) 大厦.(xiàshà)战车千乘.(chénɡshènɡ)翘.首遥望(qi áo qiào) 3.根据读音填字。(3分) zào干()急()()音 ɡē()壁收()()膊 4.写出加点字的意思。(4分) 惊叹不已.()互相应和.()应怜.屐齿印苍苔()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 5.按要求写成语。(4分)

①照样子写意思相近的成语。 例:气度不凡(气宇轩昂) 举世无双()化险为夷 () ②形容“说”的成语:()() 6.选择正确的词填入括号里。(4分) 收银买单网民网虫包涵借光留步赐 教 ①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词不断走进我们的生活,如坐出租车叫打的,吃完饭结帐叫(),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的用户叫 ()。 ②你家的客人要告辞了,你把他们送到门口说:“招待不周,请多()。”客人说:“多谢盛情,请()。”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2分) 1.月亮出来了,。月光洒落在江面上,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 有。《望月》(4分)2.“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是古人的诗句,到了冰心的文章里变成了“游人不解春何在,”。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大江保卫战》中:“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顾炎武的名句,到了文中变成了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口算题卡(全册)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口算题卡 第一单元 _____月______日星期 ______ 答对 ____题答错 ____题 0.16 ×5 ﹦ 1.78 ×2.2 = 1.2 ×5= 0.7 ×0.01= 2.5 ×0.4 = 1.25 × 8= 6.6 ×0.6 = 5.37 ×5= 9.6 ×0.6 = 12 3.9 ×7= 53×2 = 55 ×3= 16.9 ×0.3= 2.37 +6.3= 自我优良中要努力

. 评价 2.37 + 3.7= 2.5 ×1.25= _ ____月日星期 ______ 答对 ____题答错 ____题 4.4 ×25= 2.64 ×5= 3.8 ×10.1= 0.98 ×0.7= 2.3 ×0.15= 0.78 ×5 = 5× 0.78= 5.3 ×42= 5.24 ×0.99= 10.65 ×0.22= 1×0.125= 0.125 ×11= 4.39 ×10= 4.39 ×0.1= 0.7 ×2 3= 0.47 ×0.7=

.

. 0.7 ×0.57= 3×1.21= 自我优良中要努力 _____ 评价 月 ______日星期 ______ 答对 ____题答错 ____题 12 ×0.03=0.03 ×0.12= 3×0.121=8.6 ×0.7= 7.6 ×0.23= 16.73 ×2.5= 8.53 ×0.99 = 7.3 ×5= 5.8 ×0.29= 5.8 ×2.9= 8.6 ×18= 1.42 ×18= 1.4 ×15= 0.1 ×0.2 = 3.57 ×5 = 4.2 ×0.1 =

(完整)小学五年级简便计算练习题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和巧算数的加减乘除有时可以运用运算定律、性质、或数量间的特殊关系进性较快的运算这就是简便运算。 其方法有:一:利用运算定律、性质或法则。 (1)加法: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2)减法运算性质: a-(b+c)=a-b-c, a-(b-c)=a-b+c, a-b-c=a-c-b, (a+b)-c=a-c+b=b-c+a. (3): 乘法:(与加法类似): 交换律,a*b=b*a, 结合律,( a*b) *c=a*(b*c), 分配率,( a+b) xc=ac+bc, (a- b) ×c=ac-bc. (4)除法运算性质:(与减法类似), a÷(b ×c)=a÷b÷c, a÷( b÷ c)=a ÷bxc, a÷b÷c=a÷c÷b, (a+b) ÷c=a÷c+b÷c, (a- b) ÷ c=a÷c- b÷ c。 前边的运算定律、性质公式很多是由于去掉或加上括号而发生变化的。其规律是同级运算中,加号或乘号后面加上或去掉括号,后面数值的运算符号不变。 例1:283+52+117+148=( 283+117)+(52+48) =400+200=600。(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减号或除号后面加上或去掉括号,后面数值的运算符号要改变。 例 2 :657-263-257=657-257-263=400-263=147. (运用减法性质,相当加法交换律。 ) 例3:195- ( 95+24) =195-95-24=100-24=76 (运用减法性质) 例4; 150-(100-42)=150-100+42=50+42=92. ( 同上) 例5: (0.75+125)× 8=0.75×8+125×8=6+1000=1006. ( 运用乘法分配律)) 例6:( 125-0.25 )× 8=125×8- 0.25 ×8=1000-2=998. ( 同上) 例7: (1.125-0.75 )÷0.25=1.125÷0.25-0.75÷0.25=4.5 -3=1.5 。( 运用除法性质) 例8: (450+81) ÷9=450÷9+81÷9=50+9=59. ( 同上,相当乘法分配律) 例9:375÷(125÷0.5)=375÷125*0.5=3*0.5=1.5. ( 运用除法性质) 例10: 4.2÷(0。6×0.35)=4.2÷0.6÷0.35=7÷0.35=20. ( 同上) 例11: 12×125×0.25×8=(125×8)×(12×0.25)=1000×3=3000.( 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例12:

小学五年级语文测试卷

小学五年级语文测试卷 (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 一、积少成多(10分) (一)默写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4分) (二)下面的词语中有六个错别字,请圈出来并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2分)莫名其妙胆大妄为大显生手络绎不决无可奈何毫不犹矛象 仪态端庄头晕目眩郑重其是生气勃勃浮想连翩呕心口厉血 ()()()()()() (三)在语境中填入恰当的格言、谚语或古诗文。(4分) 1、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朦朦胧胧地罩在大地上,清风拂面,不由撩动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人啊,可知道海外游子的心! 2、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王刚就不这么认为,每当看到他沉迷于各种游乐中的时候,你真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二字斟句酌(23分) 1、将下列习惯用语或歇后语的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填出来(4分)

福无双至,()。(),一波又起。 捡了芝麻,()。 ( ),败事有余(),焉得虎子。狗咬吕洞宾—— 猪鼻子里插大葱——大姑娘上轿—— 2、阅读语段,完成习题。(19分)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这段话出自《落花生》。这篇文章以花生为线索,依次写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为了借花生的特点说明做人的道理,赞美花生的精神,作者详细地写了_________的经过。通过这一过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花生最可贵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会意思:“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有用的人”指什么?“体面”是什么意思?体会句子的意思。 “有用的人”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人。 体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个句子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 我能在括号里填上最合适的关联词语。 它( )不好看,( )很有用。 它( )好看,( )很有用。

五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2017.12 命题人:陆燕霞(满分120分,时间90分钟) 班级姓名等级 一、看拼音,写汉字。(9分) duàn liàn xié tiáo lǐ mào jīnɡ huānɡ shī cuò ()()()() ɡuàn huǎnɡ jiānɡ 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 一()说()海()() 二、选出合适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7分) 1.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友谊.(yí)B舷.窗(xián)C钥匙.(shi)D怒发冲冠.(ɡuān) 2.下列词语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迫不及待B首屈一指C志存高远D守珠待兔 3.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情有独钟.(集中,专一)B这位林武师非比他人 ....(与一般人不同) C引人入胜.(胜利)D最喜小儿无赖 ..(顽皮) 4.加点字用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风拂.过 B 潮水涌.来C细雨泻.落D冒.出水泡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年暑假,我都外出旅游,饱览 ..名山胜景。 B班长王成宇品学兼优,深受同学爱戴 ..。 C即使 ..雨再大,也.阻挡不了解放军战士前进的步伐。 D给文章起个好题目,常常能起到画龙点睛 ....的作用,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 6.下面的故事,出自《水浒传》的是:() A三打祝家庄B三顾茅庐C三打白骨精D三英战吕布 7.按照朝代顺序,对下列四则历史事件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①明代郑和下西洋②南北朝花木兰替父从军 ③宋代岳飞精忠报国④汉代司马迁忍辱写《史记》 A ④①②③ B ②①④③ C ③①②④ D ④②③① 三、按要求进行句子练习。(6分) 1.把句子写得具体些。 听到这个喜讯,我高兴极了, 2.填上合适的歇后语。 好朋友林林从北京旅游回来,送给我一枚香山红叶做成的书签,这可真是“”。 3.一个外国学者读了钱钟书的小说《围城》,想登门拜访。钱钟书在电话里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

小学五年级数学计算练习题合集

五年级计算专项练习题(五) 一、口算题 4÷0.5= 0.6×1.2= 10×0.01= 30.2-3.02= 0.1×0.5= 二、简便计算 263+85-163 7.28+0.94+2.72+0.06 478―149―51 三、解方程 9.2x+1.5x=32.1 4x+3×0.7=6.5 四、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0.27×1.3= ★2.7÷0.45= 五、考考你: 7.8×99+3.9×2 五年级计算专项练习题(六) 一、口算题 9×0.4= 4.5×0.1= 15×0.4= 8.89+0.1= 0×25.4= 二、简便计算 7.3×99 (1.25+2.5) ×8 9.42×10—94.2×0.9 三、解方程 2(x-0.5)=1.6 四、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1.05× 2.4= 11.28 ÷1.6= ★0.99÷1.8= 五、考考你:(1.9-1.9×0.9)÷(3.8-2.8) 五年级计算专项练习题(七) 一、直接写得数 1.6÷0.08= 0.39÷3.9= 1.2-0.02= 3.7+4.2= 1.8×0.5= 15-5.7= 二、脱式计算 (4.5×9.9+5.5×9.9)×2.8 1.58÷[20-(5.4+6.7)] 2.4×1.5+ 3.6÷1.5 三、解方程 75.9-9.8+4X=66.14 (16+X)×8=624 四、文字题 30减去9.5与4.7的和,所得的差除以0.79,商是多少?

一个数的3倍减去16.2,得到的差是25.8,这个数是多少? 五、简算 3.4×12.5+6.6×12.5 4.3×9.9 五年级计算专项练习题(八) 一、直接写得数 2.5×0.4= 2.5×0= 25÷10= 2.5÷2.5= 0÷2.5= 3.5÷ 3.5= 二、脱式计算 3.61÷(7.2—5.3)×25 0.27×99+0.27 三、解方程 2X-2.8+1.2=4.3 5.5X-1.3X=12.6 四、文字题 一个数的4倍与这个数的一半的和是22.5,求这个数。 7.5与1.6的积减去什么数的4倍等于2.4。 10.7减去0.2乘4.58的积,差是多少? 小学五年级数学计算练习题集 一、口算练习 4.7+2.3= 4.5×2= 6.9-2.5= 7.2×0.8= 6×3.4= 0.62-0.32= 1.4×0.5= 0.75×100= 0.02×0.5= 6÷0.3= 6.3÷7= 5.6÷100=0.75÷0.25= 0.125×8= 4.8÷0.3= 0.96÷2= 0.56÷28= 0.36÷0.4= 0.64÷0.8= 0.72÷3.6= 3.6÷24= 0.8×1.1= 7.2+12.8= 4 6.7-3.8= 1.64÷41= 10÷20= 24÷15= 8.65×10= 35×0.6= 3.8×0.01= 4.95×1000= 6.9×0.1= 0.4×0.5= 2.4÷0.8= 10.8÷9= 9.6÷0.8= 0.108÷2= 4.95÷0.9= 65÷0.1= 0.325×100= 2.5×8= 0.56÷0.7= 0.125×4= 3.28×0.1= 3.9÷0.13= 7.2×0.1= 0.01×0.1= 0.25×0.4= 1.6÷0.8= 1÷2.5= 1.25×0.8= 3.2÷0.04= 0÷1.7= 0.22×102=

北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口算题卡((全册))

5+3 10 = 72- 5 12 = 3 8 - 3 8 = 3 8 +16 = 12-5 6 = 24- 2 3 = 10 13 + 1 4 = 4- 1 2 = 14-5 6 =9- 2 3 = 2 3 +9= 3 8 + 1 2 = 3 8+12= 2 3 +9= 5 8 +32= 5 9 + 3 4 = 5 9+ 1 4 = 5 4 +16= 1 8 +16 = 1 5 + 2 9 = 1 3+0= 1 4 + 2 5 = 5 6 +12= 7 12 + 3 14 45×3 5 =9× 7 18 = 2 3 × 9 10 = 4 25 ×100= 18×1 6 = 4 11 × 11 4 =17× 9 16 = 5 × 3 4 = 3 8× 1 2 = 3 8 ×12= 7 12 × 3 14 = 45× 3 5 = 9× 7 18 = 2 3 × 9 10 = 4 25 ×100= 18× 1 6 = 4 11× 11 4 =17× 9 16 = 5 × 3 4 = 1 4 × 2 5 = 5 6×12= 7 12 × 3 14 = 45× 3 5 =9× 7 18 17×9 16 = 5 × 3 4 = 5 8 ×32= 5 9 × 3 4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9× 1 4 = 5 4 ×16= 1 8 ×16 = 1 5 × 2 9 = 5×3 10 = 72× 5 12 = 3 8 × 3 8 = 3 8 ×16 = 12×5 6 = 24× 2 3 = 10 13 × 1 4 = 4× 1 2 = 3 5×10= 5 6 ×4=14× 5 6 = 9× 2 3 = 2 3×9= 45× 3 5 =9× 7 18 = 2 3 × 9 10 = 4 25×100= 18× 1 6 = 4 11 × 11 4 = 17× 9 16 = 5 ×3 4 = 3 8 × 1 2 = 3 8 ×12= 1 3 ×0= 3 8× 1 2 = 3 8 ×12= 1 3 ×0= 1 4 × 2 5 = 5 6×12= 7 12 × 3 14 = 45× 3 5 =9× 7 18 = 18×1 6 = 4 11 × 11 4 =17× 9 16 = 5 × 3 4 = 1 4× 2 5 = 5 6 ×12= 7 12 × 3 14 = 45× 3 5 = 9× 7 18 = 2 3 × 9 10 = 5 6 ×12= 7 12 × 3 14 = 45×3 5 =9× 7 18 = 2 3 × 9 10 = 4 25 ×1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五年级小数乘法竖式计算题500题

3.5×6.3 0.72×1.5 2.05×0.4 12.4×27 2.3×12 6.7×0.3 2.4×6.2 0.56×0.24 6.7×0.3 0.56×0.04 3.7× 4.6 0.29×0.37 6.5×8.4 56×1.3 3.2×2.5 2.6×1.08 0.87×7 3.5×16 12.5×42 1.8×23 0.37×0.41 1.06×25 7×8.06 0.6×0.39

0.86×1.2 2.34×0.15 21×2.84 4.32×8 6.8×25 2.58×3 58×1.6 36×2.4 2.56×3.7 1.56×0.08 1.03×5.3 0.208×2.5 1.12×1.1 0.326×1.3 6.5×6.5 3.3×2.6 0.98×5.5 2.1×2.15 5.2×2.9 0.48×8.1

9.99×0.02 4.67×0.9 5.54×2.44 1.666×6.1 9.432×0.002 5.6×6.5 4.88×2.9 5.61×2.1 8.9×2.4 9.77×0.02 1.384×5.1 8.78×83 2.6×61 0.059×0.2 4.268×1.7 57×5.7 9.46×2.85 17.8×6.4 1.5×4.9 2.5×0.88

5.555×5.2 2.22×3.33 7.658×85 3 6.02×0.3 56.78×8 5.6×2.9 3.77×1.8 0.02×96 5.22×0.3 9.99×0.02 4.67×0.9 5×2.44 1.666×6.1 9.432×0.002 5.6×6.5 4.88×2.9 5.61×4.3 8.9×2.4 5.5×55 9.77×0.02 1.384×5.1 8.78×83 2.6×61 0.059×0.2

人教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单元测试题【新】

人教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第4单元测试题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8分) 1.图上6cm表示实际距离240km,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A.1∶40000 B.1∶400000 C.1∶4000000 2.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边长的比是2∶7,则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A.2∶7 B.6∶21 C.4∶49 3.下面每组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的是()。 A.7∶8和14∶16 B.0.6∶0.2和3∶1 C.19∶110和10∶9 4.三角形的高一定,则它的面积和底()。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在6∶5=1.2中,6是比的(),5是比的(),1.2是比的()。 2.在4∶7=48∶84中,4和84是比例的(),7和48是比例的()。 3.4∶5=24∶() 4.一种盐水是用盐和水按1∶30的重量比配制而成的。其中,盐的重量占盐水的(),水的重量占盐水的()。 5.已知图上距离3cm表示实际距离180km,则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6.12的因数有(),选择其中的四个因数,把它们组成一个比例是()。 7.写出两个比值是1 8 的比: ()=()=1 8 。

8.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每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与加工的时间()比例;订数学书的本数与所需要的钱数()比例;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已经加工的零件和没有加工的零件个数()比例。 9.如果x÷y=712×2,那么x和y成()比例;如果x∶4=5∶y,那么x和y 成()比例。 三、判断题。(8分) 1.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2.正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边长和边长不成比例。() 3.如果8a=9b那么b∶a=9∶8。() 4.15∶16和6∶5能组成比例。() 四、解比例。(18分) 25∶7=x∶35 504∶35=72∶x 24∶x=12∶14 x∶0.75=81∶25 x∶15=13∶65 36∶x=54∶2 五、根据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且解比例。(12分) 1.96和x的比等于16和5的比。 2.45和x的比等于25和5的比。 3.两个外项是24和18,两个内项是x和36。 六、用比例解决问题。(共36分) 1.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120km,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图上

小学五年级语文竞赛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竞赛测试题及答案小学五年级语文竞赛测试题及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每空1分,5分) 2.你知道吗?很多人喜欢在夜里读书,因为夜深人静,你沉浸在 书里,会更好地 jǔ()jué()文字,消除心中的jì()mò()。 二、用“雅”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空,不能重复。(每题1分, 共3分) 1.语文课上,小强的坐姿很不(),老师用目光示意他坐端正。 2.这里山清水秀,环境(),民风古朴,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3.她演奏的古筝曲子()动听,我们都陶醉了。 三、在下面的空白处按要求或情境填写合适的内容。(每空1分,7分) 1.徐庶进曹营——__________________(补充歇后语) 2.“一双丹凤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而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两句话描写的人物是我国古 典文学名著《__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 3.杨时是“______________”这一成语故事中的人物。 4.解释“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中黑体字的意思。 诣:____________________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良药口苦利于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希望大家能够告别网吧,把握自己。

四、把下面歇后语补充完整(每空1分,共5分) 1.刘关张桃园三结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明借东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孙猴子的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梁山泊的军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张飞吃豆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先将《清平乐?村居》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做题。(10分)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_____________________。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__________,中儿正织鸡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2分) 2.清平乐是()(1分) A.题目 B.词牌名 3.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1分) 吴音:___________相媚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中的“亡赖”同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2分) 5.那句诗体现了老夫妻一边喝酒一边闲话家常的惬 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五年级简便计算练习题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和巧算 数的加减乘除有时可以运用运算定律、性质、或数量间的特殊关系进性较快的运算这就是简便运算。 其方法有: 一:利用运算定律、性质或法则。 (1) 加法: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2) 减法运算性质: a-(b+c)=a-b-c, a-(b-c)=a-b+c, a-b-c=a-c-b, (a+b)-c=a-c+b=b-c+a. (3):乘法:(与加法类似):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分配率,(a+b)xc=ac+bc, (a-b)×c=ac-bc. (4) 除法运算性质:(与减法类似), a÷(b×c)=a÷b÷c, a÷(b÷c)=a÷bxc, a÷b÷c=a÷c÷b, (a+b)÷c=a÷c+b÷c, (a-b)÷c=a÷c-b÷c。 前边的运算定律、性质公式很多是由于去掉或加上括号而发生变化的。其规律是同级运算中,加号或乘号后面加上或去掉括号,后面数值的运算符号不变。 例1:283+52+117+148=(283+117)+(52+48)=400+200=600。(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减号或除号后面加上或去掉括号,后面数值的运算符号要改变。 例2: 657-263-257=657-257-263=400-263=147.(运用减法性质,相当加法交换律。) 例3: 195-(95+24)=195-95-24=100-24=76 (运用减法性质) 例4; 150-(100-42)=150-100+42=50+42=92. (同上) 例5:(0.75+125)×8=0.75×8+125×8=6+1000=1006. (运用乘法分配律))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测试题及答案

二、判断题 1、同一块橡皮不管切成大小如何,它的沉浮状况不会发生改变() 2、摆绳越长,摆动越快;摆绳越短,摆动越慢。() 3、铜砝码不管放在哪种液体中,它都是沉的。() 4、物体只要在水中,它都排开了一定的水量。() 5、沉在水底的物体没有受到浮力的作用。() 6、冷水在加热的过程中体积、重量都会增大。() 7、坐在向前行驶的车上,看窗外的物体都是移动的。() 8、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新课标第一网 9、摆锤越重,摆动的速度越慢。() 10、体积相同的热水和冷水,重量也相同。() 三、选择题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由南向北 B、由西向东 C、由东向西 2、用钢铁制成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这是改变了() A、它的重量 B、它的体积 C、液体的浓度 3、要使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做法错误的是() A、做成空心的 B、消掉一半 C、绑在木块上 4、相邻两段铁轨之间的缝隙() A、冬天大 B、夏天大 C、冬天夏天一样大 5、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计量时间的仪器叫() A、日晷 B、浑天仪 C、滴漏 6、压瘪的乒乓球,浸入开水里烫一下,还能重新鼓起来,这是利用了() A、液体的热胀冷缩 B、固体的热胀冷缩 C、气体的热胀冷缩 7、下列金属中,会热缩冷胀的是() A、铁 B、铝 C、锑 8、首先用实验证明地球在自传的科学家是() A、傅科 B、哥白尼 C、托勒密 9、沉在水底的水泥船,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是() A、浮力<重力 B、浮力=重力 C、浮力>重力 10、下列三个勺子,热传递本领最好的是() A、铝勺 B、木勺 C、塑料勺 四、连一连 (1) 纸盒气球 木块沉入水底石子 小刀铅笔 橡皮浮在水面排球 泡沫羽毛球 玻璃球铅球 (2) 塑料

小学五年级语文测试题两套

小学五年级语文测试题两套 在暑假期间,我们需要督促孩子继续学习,毕竟学习是一场竞赛,不进步就会落后,五年级的语文也是如此,,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能帮助到您。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我能正确拼读下面音节。 xun rǎn yu zh dǎn qi ho wn b guīzho ( ) ( ) ( ) ( ) ( )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骆驼咀嚼(ju jio)的样子令我惊呆了,我静静地看着它慢慢地嚼(ju jio )着。 2、敝(chǎng b)人不胜惶恐,这不太宽敞(b chǎng)的房间怎能让你在这暂时隐蔽(b chǎng)呢?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并按要求写词语。 A.垂头丧气娓娓动听目瞪口呆巧舌如黄 B.负荆请罪完壁归赵天衣无缝脸声屏气 C.鞠躬尽瘁赴汤蹈火肝胆相照愚公移山 带兔字成语:__ __ 4.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把下列中不属于四大名著选出来( )。

A、史记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 2、小嘎子是作家( )的儿童小说《小兵张嘎》中的主人公。 A、林海音 B、徐光耀 C、老舍 3、《草船借箭》出自哪一部名著( )。 A、西游记 B、水浒传 C、红楼梦 D、三国演义 4、《舟过安仁》是哪位诗人写的( )。 A、吕岩 B、杨万里 C、辛弃疾 5、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 )中的一个人物。 A、《儒林外史》 B、《西游记》 C、吴承恩 D、吴敬梓 5、选词填空: 诚心爱心信心恒心关心耐心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要有( ),做事要有( ),学习要有( ),与人交往要有( ),对有困难的人要去( ),向他们奉献自己的( )。 如果就虽然但是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即使也 ( )全家数我最小,( )受到奶奶的偏爱。有时和姐姐吵嘴,( )是我的过错,外婆( )不责骂我。现在奶奶( )离开了我们,( )我永远忘不了她。 6、我能按要求写出我最喜欢的句子:(4分) 1、写出两句有关学习的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一幅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