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烟雾传感器课设

单片机烟雾传感器课设
单片机烟雾传感器课设

燕山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烟雾传感器

学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 13级仪表二班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张淑清

教师职称:教授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基层教学单位:自动化仪表

说明:此表一式四份,学生、指导教师、基层教学单位、系部各一份。

2015年12月29日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评审意见表

摘要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防火工作越来越重要,但是目前国内的许多研发都侧重于大型场所的火灾报警。因此,我们就有必要研制一种结构简单、经济实用的家庭烟雾报警器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基于供家庭使用的烟雾报警器应该具备的基本要求和功能,文章设计了一种比较适合的烟雾报警器。本设计以传感器和单片机作为烟雾报警器设计的核心器件,配合其它器件即可实现声光报警等功能。设计中单片机选用STM32作为控制器件,传感器选用MQ-2型气体传感器实现对烟雾的检测。烟雾报警器主要由烟雾信号采集及前置放大电路、模数转换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显示电路、声光报警电路,设计合理、简单易懂、价格低廉,使单片机在烟雾报警系统的控制中得到充分应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论文主要针对烟雾报警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功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说明,并对其主控电路和外围设备电路之间的接口连接方式,以及系统软件设计进行了重点的分析和讲解。

关键词:烟雾报警器单片机传感器

目录

摘要

1 绪论 ......................................................................... (3)

概述.......................................................................... .. (3)

设计烟雾报警器的目的及意义.......................................................................... .. 4

2 系统的方案设计......................................................................... . (5)

传感器的选型 ......................................................................... (5)

系统的主要功能 ......................................................................... . (6)

系统的结构与工作流程.......................................................................... (6)

3 系统硬件模块设计.......................................................................... . (7)

单片机选

型.......................................................................... . (7)

模数转换电路设计.......................................................................... . (9)

语音合成模块 ......................................................................... (10)

蓝牙串口模块 ......................................................................... .. (10)

4 系统软件程序设计 ......................................................................... .. (11)

系统主程序设计.......................................................................... (12)

系统流程图 ......................................................................... (12)

论 ......................................................................... . (13)

参考文献 ......................................................................... .. (14)

基于单片机的烟雾报警器设计

一、绪论

概述

单片机及烟雾传感器是烟雾报警器系统的两大核心。单片机好比一个桥梁,联系着传感器和报警电路设备。近几年来,单片机已逐步深入应用到工农业生产各部门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类型的单片机也根据社会的需求而开发出来。单片机是器件级计算机系统,实际上它是一个微控制器或微处理器。由于它功能齐全,体积小,成本低,因此它可以应用到所有电子系统中。同样,它也可以广泛应用于报警技术领域,使各类报警装置的功能更加完善,可靠性大大提高,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传感器作为信息技术系统的“感官”器件,如果没有“感官”感受信息,或者“感官”迟钝,都难以形成高精度、高速度的控制系统。美国曾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称为传感技术时代,日本更是把传感技术列为十大技术之首。所以,根据报警器功能的需要,选择合适、精确、经济的烟雾传感器和单片机芯片是至关重要的。在本论文中的最主要的设计是选STM32单片机和MQ-2半导体气体烟雾传感器为核心器件。

STM32单片机,功能强大,可供许多高性价比的场合应用,能够灵活应用于各种控制领域。MQ-2半导体气体烟雾传感器在较宽的浓度范围内对可燃气体有良好的灵敏度,寿命长,成本低,非常适用于家庭使用的气体泄漏报警器。由这两个核心器件设计而成的整个烟雾报警器系统可实现声光报警、报警状态字符显示、换气扇排烟和喷水灭火等烟雾报警器应有的功能,是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智能化的烟雾报警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目前,现代建筑都会有选择地安装不同功能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因为火灾自动报警

系统是建筑物的神经系统,它能够感受、接收着发生火灾的早期信号并及时报警,发出警报同时告知用户和周边居民。它就像是一个个称职的更夫,给居住、忙碌或是休息在家庭中的人们以极大的安全感。在火灾的早期阶段,准确的探测到火情并迅速报警,对于及时组织有序快速疏散、积极有效地控制火灾的蔓延、快速灭火和减少火灾对居住人群的损失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设计烟雾报警器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家庭火灾防不胜防,防火工作也就越来越重要。据美国消防学会统计,最近十多年中,安装自动消防设施的建筑中发生火灾,消防设施的有效率高达%,确实起到了保证建筑物消防安全的作用。这是因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够及时将火灾迹象通知用户及有关管理人员,以便他们准备疏散或组织灭火,延长了建筑物可供疏散的时间并通过联动系统启动其他消防设施。所以,设计一种能够在火灾刚刚发生时或者有可燃气体堆积引起的火灾隐患时就能报警的报警器就能使人们能够及时发现火灾,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扑灭初期火灾,最大限度的减少或消除因火灾造成的生命危害和财产的损失,是人们同火灾做斗争的有力工具。

目前我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只被安装在重要建筑上,而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包括许多居民家庭都安装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近几年,国内主要侧重于大型场所的大型火灾报警系统的研发,而在居民住宅区等小型防火单位,却需要安装廉价实用的烟雾自动报警装置。由于我国人口不断的增长,土地也开始的稀缺,所以为了缓解城市用地的紧张,居住的楼层不断加高,这不但便于集中供电、供热、供气,而且也可以集中控制和管理。但是,人们在享受这些现代设施带来了便利的时候,却也增加了火灾隐患。楼层多、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疏散困难,容易造成经济和人员的损失。如果在家庭中没有安装火灾自动报警器,一旦在家庭中发生火灾,火灾容易由不被发现的早期火灾而演变成为更大、更严重的大型火灾。结果是由于一家的起火,而火势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使得火势迅速蔓延并很快出现大面积燃烧。这不仅使的用户本身遭受重大的损失,还容易形成“火烧连营”的局面,给周边家庭和场所造成无法估计的损失和严重的影响。据公安部消防局2011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发生家庭火灾5万余起,死亡800余人,占火灾死亡人数的70%以上。根据网络新闻报道可知,英国每年发生50000起以上的严重

家庭火灾,其中大部分火灾造成伤亡和重大的家庭财产损失,甚至连累左邻右舍。由此可见:家庭防火同样是现今社会的重要家庭安防问题,而且刻不容缓。家庭防火重在防患于未然,因此,我们就有必要研制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的烟雾自动报警器,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二、系统方案的设计

.传感器的选型

对于语音防火系统来说,传感器的性能在整个系统的工作性能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传感器的选型尤为重要,根据本系统的设计要求,使用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设计中的这两种传感器均为模拟信号传感器,通过放大整形电路与A/D转换后作为送入CPU处理的数据。

本设计中的传感器的性能有着如下要求:

?烟雾检测:0-5%英尺,误差<=10%;

?温度检测:0-200℃,误差<=4%;

这些性能指标即设计中各传感器的选型依据,其次在选型中也应考虑到元件性价比的因素,在满足性能指标的基础上可能提高元件性能。

(1)温度传感器

本设计使用Dallas18B20单线数字温度计的特性如下:

?独特的单线接口仅需一个端口引脚进行通讯

?简单的多点分布应用

?无需外部器件

?可通过数据线供电

?零待机功耗

?测温范围:-55~+125℃,以℃递增华氏器件

-67~+2570F,以递增

?温度以9位数字量读出

?温度数字量转换时间200ms(典型值)

?用户可定义的非易失性温度报警设置

?报警搜索命令识别并标志超过程序限定温度(温度报警条件)的器件

?应用包括温度控制、工业系统、消费品、温度计或任何热感测系统

由上述性能指标可知该传感器符合设计的性能要求,同时其体积小、温感灵敏而且误差小,适合防火系统的温度测量。

(2)烟雾传感器

本设计使用的烟雾传感器为MQ-2烟雾传感器,其特性如下:

1>MQ-2型传感器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烟雾有很高的灵敏度,尤其对烷类烟雾更为敏感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可准确排除有刺激性非可燃性烟雾的干扰信息,例如酒精和烟雾等

2>MQ-2型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长期的稳定性。初始稳定,响应时间短,长时间工作性能好

3>其检测可燃气体与烟雾的范围是100-10000ppm

4>电路设计电压范围宽,24V以下均可;加热电压5±

由上述性能指标可知该传感器符合设计性能要求,MQ-2传感器的生产制作符合国家标准,体积小,便于安装;稳定性高;响应时间短,适于防火系统中烟雾测量。

.系统的主要功能

本设计的语音防火系统具有以下几个功能:

1)火灾检测:传感器返回的数据经过STM32判断为火灾时,发出语音信号,并显示在显示器上;

2)语音播报:STM32根据传感器返回的环境信息,发出语音提示大家安全撤离;

3)蓝牙传输: STM32根据传感器返回的环境信息,通过蓝牙向救援人员发出信号,减小损失;

.系统的结构与工作流程

该语音防火系统由图2-1中所示的几个部分构成。传感器安装于检测现场,通过导线连接到主板传感器驱动电路,传感器返回的信号送到整形电路后转换为0-5V的电平信号,由A/D转换芯片转换为数字信号送入STM32。

系统的其他部分均安装在主板上,STM32接收来自传感器的数据后将数值显示与液晶屏,并且通过蓝牙传送给上位机,如果有火灾情况则将报警信号显示,同时驱动语音模块发出语音提示,并可以在需要的情况下启动外部设备。

图2-1语音防火系统整体机构图

三、语音防火系统硬件模块设计

.单片机选型

单片机的类型为STM32f103ze76,其功能如下:

·内核:ARM 32位的Cortex?-M3 CPU

?最高72MHz工作频率,在存储器的0等待周期访问时可达MHz

?单周期乘法和硬件除法

·存储器

?从256K至512K字节的闪存程序存储器

?高达64K字节的SRAM

?带4个片选的静态存储器控制器。支持CF卡、SRAM、PSRAM、NOR和NAND存储器?并行LCD接口,兼容8080/6800模式

·时钟、复位和电源管理

?~伏供电和I/O引脚

?上电/断电复位(POR/PDR)、可编程电压监测器(PVD)

? 4~16MHz晶体振荡器

?内嵌经出厂调校的8MHz的RC振荡器

?内嵌带校准的40kHz的RC振荡器

?带校准功能的32kHz RTC振荡器

·低功耗

?睡眠、停机和待机模式

? VBAT为RTC和后备寄存器供电

·3个12位模数转换器,1μs转换时间(多达21个输入通道)

?转换范围:0至

?三倍采样和保持功能

?温度传感器

· 2通道12位D/A转换器

·DMA:12通道DMA控制器

?支持的外设:定时器、ADC、DAC、SDIO、I2S、SPI、I2C和USART

·调试模式

?串行单线调试(SWD)和JTAG接口

?Cortex-M3内嵌跟踪模块(ETM)

·多达112个快速I/O端口

?51/80/112个多功能双向的I/O口,所有I/O口可以映像到16个外部中断;几乎所有端口均可容忍5V信号

·多达11个定时器

?多达4个16位定时器,每个定时器有多达4个用于输入捕获/输出比较/PWM或脉冲计数的通道和增量编码器输入

? 2个16位带死区控制和紧急刹车,用于电机控制的PWM高级控制定时器

? 2个看门狗定时器(独立的和窗口型的)

?系统时间定时器:24位自减型计数器

? 2个16位基本定时器用于驱动DAC

·多达13个通信接口

?多达2个I2C接口(支持SMBus/PMBus)

?多达5个USART接口(支持ISO7816,LIN,IrDA接口和调制解调控制)

?多达3个SPI接口(18M位/秒),2个可复用为I2S接口

? CAN接口主动)

? USB 全速接口

? SDIO接口

·CRC计算单元,96位的芯片唯一代码

·ECOPACK?封装

.模数转换电路设计

由上面的叙述可知,系统中的各个传感器返回的信号均为模拟量,无法被STM32直接接收和处理,所以需要将这些信号进行A/D转换,又因为各个传感器的参考电压并不完全相同,因此不能简单使用多通道A/D转换芯片来统一处理,所以本设计中选择A/D转换转换电路,如图3-1。

图3-1 A/D转换原理

语音合成模块

图3-2 Syn6288语音合成模块电路图

.蓝牙串口模块

图3-3 蓝牙模块电路图

四、语音防火系统软件程序设计

流程图:

主程序如下:

5 结论

烟雾传感器报警系统对现代建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制智能语音防火系统能够有效的减少火灾的发生率,减少人民的财产损失。并且从开始对整个题目分析,到最后设计的完成整个系统的过程,我们对STM32技术和接口技术、传感器的使用及原理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STM32f103ze76,结合C语言知识以及相关书籍设计了本系统。智能语音防火系统采用语音播报、蓝牙传输上位机、以及LED液晶显示,达到了及时告知处理现场事故,疏散人群的目的。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都学到了很多新东西,并且把相关的知识加以巩固,但还需进一步加深理解与认识。由于要查阅很多资料,还使我们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通过完成项目设计我们初步明白了怎样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终于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社会经验。

参考文献

[1]刘火良、杨森.STM32库开发实战指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张淑清.嵌入式单片机STM32设计技术及应用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3]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第四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基于单片机的烟雾报警器的设计毕业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烟雾报警器的设计毕业设计 目录 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绪论 3 1.1论文研究来源、目的和意义 3 1.1.1论文研究来源 3 1.1.2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4 1.2烟雾报警器的国内外现状 4 1.3本论文主要任务 6 第二章烟雾检测报警器的方案设计 6 2.1烟雾检测报警器设计思路 6 2.2烟雾传感器的选型7 2.2.1烟雾传感器介绍7 2.2.2烟雾传感器的选定13 2.2.3 MQ-2型烟雾传感器的工作原理14 2.2.4 MQ-2型传感器的特性及主要技术指标16 2.3烟雾检测报警器整体设计方案18 2.3.1烟雾检测报警器工作原理18 2.3.2烟雾检测报警器的结构19

2.3.3烟雾检测报警器的功能20 2.3.4烟雾检测报警器的主要技术指标21 2.4本章小结22 第三章烟雾检测报警器的硬件设计22 3.1单片机的选型23 3.1.1单片机的选择 23 3.1.2 STC12C5410AD单片机的特点24 3.2烟雾检测报警器硬件电路设计27 3.2.1信号采集及前置放大电路27 3.2.2声音报警电路 29 3.2.3数码管显示电路30 3.2.4状态指示灯及控制键电路31 3.2.5报警器故障自诊断电路33 3.3本章小结34 第四章烟雾检测报警器的软件设计34 4.1 STC12系列单片机调试及开发工具34 4.2烟雾检测报警器软件流程及设计36 4.2.1主程序设计及流程图36 4.2.2主程序初始化流程图37 4.2.3中位值平均滤波法数字滤波子程序设计及流程图38 4.2.4插值法线性化处理子程序设计及流程图40 4.2.6报警子程序设计及流程图42

光电传感器技术的新发展及应用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

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华北电力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本人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库和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服务。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基于霍尔式传感器的电子秤-课程设计

基于霍尔式传感器的电子秤-课程设计

————————————————————————————————作者:————————————————————————————————日期:

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基于霍尔式传感器的电子秤 指导老师 摘要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称重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微处理技术和传感技术的巨大进步,大大加速了这个进程。目前,电子秤在商业销售中的使用已相当普遍,但在市场上仍广泛使用的电子秤有很大局限性。这些电子秤体积大、成本高,又不便随身携带,而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便携秤又大都采用杆式秤或以弹簧压缩、拉伸变形来实现计量的弹簧秤等,其计量误差大,又容易损坏。杆式秤和弹簧秤等计量器械将逐渐被淘汰。因此,一种能够在未来更方便、更准确的普及型电子秤的发展受到人们的重视,设计一种重量轻、计量准确、读数直观的民用电子秤迫在眉睫。 本设计过程充分利用传感器的有关知识,利用霍尔传感器设计的简单电子秤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此应用需求,并从简单电子秤的基本构造进一步了解大型电子秤的构造原理。 关键词:CSY传感器实验仪;电子秤;霍尔式传感器;差动放大器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 电子秤概述 (1) 1.1.1 电子秤的发展 (1) 1.2 电子秤的组成 (2) 1.2.1 电子秤的基本结构 (2) 1.2.2 电子秤的基本工作原理 (2) 第二章电子秤设计的目的意义及设计任务与要求 (4) 2.1 电子秤设计目的 (4) 2.2 此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4) 2.3 电子秤设计任务与要求 (4) 2.3.1 设计任务 (4) 2.3.2 设计要求 (4) 第三章电子秤总体设计方案 (5) 3.1 电子秤设计思想 (5) 3.2各电路单元或部件选择 (6) 3.2.1 直流稳压电源的选择 (6) 3.2.2 电桥平衡网络的选择 (6) 3.2.3 称重传感器的选择 (6) 3.2.4 差动放大器的选择 (9) 3.2.5 F/V表的选择 (9) 3.3 最终方案的确定 (10) 第四章硬件设计 (11) 4.1 硬件设计概要 (11) 4.1.1 硬件电路设计原理说明及电路图 (11)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后答案

第1章传感器基础理论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1.1什么是传感器?(传感器定义) 解: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调节转换电路组成。 1.2传感器特性在检测系统中起到什么作用? 解:传感器的特性是指传感器的输入量和输出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它在检测系统中的作用非常重要。通常把传感器的特性分为两种: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静态特性是指输入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特性,它表示传感器在被测量各个值处于稳定状态下输入输出的关系。动态特性是指输入随时间而变化的特性,它表示传感器对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 1.3传感器由哪几部分组成?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解:传感器通常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调节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其中,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转换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电信号的部分,调节转换电路是指将非适合电量进一步转换成适合电量的部分,如书中图1.1所示。 1.4传感器的性能参数反映了传感器的什么关系?静态参数有哪些?各种参数代表什么意 义?动态参数有那些?应如何选择? 解:在生产过程和科学实验中,要对各种各样的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就要求传感器能感受被测非电量的变化并将其不失真地变换成相应的电量,这取决于传感器的基本特性,即输出—输入特性。衡量静态特性的重要指标是线性度、灵敏度,迟滞和重复性等。意义略(见书中)。动态参数有最大超调量、延迟时间、上升时间、响应时间等,应根据被测非电量的测量要求进行选择。 1.5某位移传感器,在输入量变化5mm时,输出电压变化为300mV,求其灵敏度。 解:其灵敏度 3 3 30010 60 510 U k X - - ?? === ?? 1.6某测量系统由传感器、放大器和记录仪组成,各环节的灵敏度为:S1=0.2mV/℃、

(完整word版)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复习题.docx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复习题 1.静态特性指标其中的线性度的定义是指 2.传感器的差动测量方法的优点是减小了非线性误差、提高了测量灵敏度。 3.对于等臂半桥电路为了减小或消除非线性误差的方法可以采用提高桥臂 比,采用差动电桥的方法。 4.高频反射式电涡流传感器实际是由线圈和被测体或导体两个部分组成的系统,两者之间通过电磁感应相互作用,因此,在能够构成电涡 流传感器的应用场合中必须存在金属材料。 5.霍尔元件需要进行温度补偿的原因是因为其霍尔系数和材料电阻 受温度影响大。使用霍尔传感器测量位移时,需要构造一个磁场。 6.热电阻最常用的材料是铂和铜,工业上被广泛用来测量中低温 区的温度,在测量温度要求不高且温度较低的场合,铜热电阻得 到了广泛应用。 7.现有霍尔式、电涡流式和光电式三种传感器,设计传送带上塑料零件的计数 系统时,应选其中的光电传感器。需要测量某设备的外壳温度,已知其 范围是300~400℃,要求实现高精度测量,应该在铂铑- 铂热电偶、铂电阻和热 敏电阻中选择铂电阻。 8.一个二进制光学码盘式传感器,为了达到1″左右的分辨力,需要采用 或位码盘。一个刻划直径为400 mm的 20 位码盘,其外圈分别间隔 为稍大于μm。 9.非功能型光纤传感器中的光纤仅仅起传输光信息的作用,功能型光纤传感器 是把光纤作为敏感元件。光纤的 NA 值大表明集光能力强。 11.光照使半导体电阻率变化的现象称为内光电效应,基于此效应的器件除光敏 电阻外还有处于反向偏置工作状态的光敏二极管。光敏器件的灵敏度可 用光照特性表征,它反映光电器件的输入光量与输出光电流(电压 )之间 的关系。选择光电传感器的光源与光敏器件时主要依据器件的光谱特性。 12. 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 _ 、转换元件 ___ 、测量电路及辅助电 源四个部分组成。 13.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稳态标准条件下,输出变化量与输入变化 量的比值。对线性传感器来说,其灵敏度是一常数。

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智能家居监控系统设计

电气工程学院 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电132 姓名:袁吉收 学号:1312021047 设计题目:智能家居监控系统设计设计时间:2015.12.22~12.28 评定成绩: 评定教师:

摘要 本文设计的智能家居系统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单元,实时获取DS18B20温度传感器、TGS813气敏传感器、UD-02感烟传感器数据.并通过LCD1602来显示当前的状态。 关键字:AT89c51、DS18B20、TGS813、UD-02、LCD1602

目录 一、题目要求 1.1 题目介绍 1.2 模块分解 二、方案设计 2.1 方案介绍 三、硬件设计 3.1硬件原理图 四、软件设计 4.1时序图 五、设计总结 六、参考文献 附件:程序代码

一、题目要求 1.1智能家居监控系统设计 以提高家居生活的安全性、舒适度、人性化为目的,设计智能家居监控系统。利用所学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知识,实现家居温度、煤气泄漏、外人闯入、火灾(烟雾)的检测(以上检测项目必做。在此基础上增加检测项目并具有可行性,加分。除环境监测项目外,也可增加人体信号检测等。)。各检测节点可通过无线方式连接到主机,检测到危险信号后,主机可采用声光报警或远程报警。 要求(1)用Protel 画出设计原理图; 智能化家居中的 传感器 活动物体 传感器 烟雾传感器 二氧化碳 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火焰传感器 总 线 终端 控制对象

(2)采用Quaters II、Maxplus II、multisim(EWB)、pspice、Proteus中的一种或几种软件,完成系统电路图部分或全部仿真,在设计说明书中体现仿真结果; (3)写设计说明书; 1.2模块分解 1. 温度检测:采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 2. 煤气泄漏检测:气敏传感器TGS813来检测空气中的可燃性气体。 3. 烟雾检测:UD-02离子感烟传感器检测空气中烟雾。 二、方案设计 2.1方案设计及选择 在实际设计中我们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成本最低、性价比最高、性能最优、功能最强、界面最友好等等。而本次课设我采用了性价比最高的方案(首先能实现基本功能)。选用了DS18B20、TGS813、UD-02、LCD1602模块实现本次设计。 基于AT89c51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 智能家居是人们的一种居住环境,其以住宅为平台安装有智能家居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与应用现状的研究毕业论文 精品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无线传感器网络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现代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其主体是集成化微型传感器,这些微型传感器具有无线通信、数据采集和处理、协同合作的功能。无线传感器网络就是由成千上万的传感器节点通过自组织方式构成的网络,它通过这些传感器协作地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通过嵌入式系统对信息进行处理,并通过随机自组织无线通信网络以多跳中继方式将所感知信息传送到用户终端,使用户完全掌握监测区域的情况并做出反应[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自组织性和容错能力使其不会因为某些节点在恶意攻击中的损坏而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所以传感器网络非常适合应用于恶劣的战场环境,包括监控我军兵力、装备和物资状态;监视冲突区域,侦察敌方地形和布防,定位攻击目标;评估损失,侦察和探测核、生物及化学攻击等。在战场上,铺设的传感器将采集相应的信息,并通过汇聚节点将数据送至数据处理中心,再转发到指挥部,最后融合来自各战场的数据,形成我军完备的战区态势图。也可以更隐蔽的方式近距离地观察敌方的布防,或直接将传感器节点撒向敌方阵地,在敌方还未来得及反应时迅速收集有利于作战的信息。在生物和化学战中,利用传感器网络,可及时、准确地探测爆炸中心,这会为我军提供宝贵的反应时间,从而最大可能地减小伤亡。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继因特网之后,将对21世纪人类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的IT 热点技术。如果说因特网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方式,那么无线传感器网络则将逻辑上的信息世界与真实物理世界融合在一起,将改变人与自然交互的方式[2][3]。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新兴的下一代传感器网络,最早的代表性论述出现在1999年,题为“传感器走向无线时代”。随后在美国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上,提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下一个世纪面临的发展机遇。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杂志论述未来新兴十大技术时,无线传感器网络被列为第一项未来新兴技术。同年,美国《商业周刊》又在其“未来技术专版”中发表文章指出,传感器网络是全球未来四大高技术产业之一,将掀起新的的产业浪潮。美国《今日防务》杂志更认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和发展,将引起一场划时代的军事技术革命和未来战争的变

电子秤的设计与制作

《基于Lab View的电子秤设计》 课设报告书 学院:机电学院 学号: 姓名: 同组人: 指导老师: 提交日期:2017 年 6 月12 日

目录 一、概述 (1) 二、功能需求分析 (1) 三、系统设计 (1) 四、技术实现 (12) 五、课程设计问题及解决方法 (13) 六、心得体会 (13)

一、概述 电阻应变片是基于应变效应制作的,即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界力的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相应的发生变化。可直接作为测量传感元件,将电阻应变片接成电桥形式,当钢梁受到外力产生形变时,电桥内各电阻值将发生变化,产生相应的不平衡输出。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掌握传感器的组成和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并具备构造、调试和工程设计传感器的能力。了解labview软件的使用方法,并利用软件构建信号分析程序和前面板。 二、功能需求分析 (1)量程0~1.5Kg,应变式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2)电路设计,差分放大电路; (3)程序设计,包括信号处理程序和前面板。 三、系统设计 其电路构成主要有测量电路,差动放大电路。其中测量电路中最主要的元器件就是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传感器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秤以及各种新型结构的测量装置。而差动放大电路的作用就是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的模拟信号进行一定倍数的放大,以满足NI数据采集卡的输入要求,将信号输入进电脑进行进一步分析。 原理流程图如下: 1、测量电路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简称电阻应变计。当将电阻应变计用特殊胶剂粘在被测构件的表面上时,则敏感元件将随构件一起变形,其电阻值也随之变化,而电阻的变化与构件的变形保持一定的线性关系,进而通过相应的二次仪表系统即可测得构件的变形。通过应变计在构件上的不同粘贴方式及电路的不同联接,即可测得重力、变形、扭矩等机械参数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温度传感器的应用及原理 温度测量应用非常广泛,不仅生产工艺需要温度控制,有些电子产品还需对它们自身的温度进行测量,如计算机要监控CPU的温度,马达控制器要知道功率驱动IC的温度等等,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温度传感器。 温度是实际应用中经常需要测试的参数,从钢铁制造到半导体生产,很多工艺都要依靠温度来实现,温度传感器是应用系统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桥梁。本文对不同的温度传感器进行简要概述,并介绍与电路系统之间的接口。 热敏电阻器 用来测量温度的传感器种类很多,热敏电阻器就是其中之一。许多热敏电阻具有负温度系数(NTC),也就是说温度下降时它的电阻值会升高。在所有被动式温度传感器中,热敏电阻的灵敏度(即温度每变化一度时电阻的变化)最高,但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曲线是非线性的。表1是一个典型的NTC热敏电阻器性能参数。 这些数据是对Vishay-Dale热敏电阻进行量测得到的,但它也代表了NTC热敏电阻的总体情况。其中电阻值以一个比率形式给出(R/R25),该比率表示当前温度下的阻值与25℃时的阻值之比,通常同一系列的热敏电阻器具有类似的特性和相同电阻/温度曲线。以表1中的热敏电阻系列为例,25℃时阻值为10KΩ的电阻,在0℃时电阻为28.1KΩ,60℃时电阻为4.086KΩ;与此类似,25℃时电阻为5KΩ的热敏电阻在0℃时电阻则为 14.050KΩ。 图1是热敏电阻的温度曲线,可以看到电阻/温度曲线是非线性的。

虽然这里的热敏电阻数据以10℃为增量,但有些热敏电阻可以以5℃甚至1℃为增量。如果想要知道两点之间某一温度下的阻值,可以用这个曲线来估计,也可以直接计算出电阻值,计算公式如下: 这里T指开氏绝对温度,A、B、C、D是常数,根据热敏电阻的特性而各有不同,这些参数由热敏电阻的制造商提供。 热敏电阻一般有一个误差范围,用来规定样品之间的一致性。根据使用的材料不同,误差值通常在1%至10%之间。有些热敏电阻设计成应用时可以互换,用于不能进行现场调节的场合,例如一台仪器,用户或现场工程师只能更换热敏电阻而无法进行校准,这种热敏电阻比普通的精度要高很多,也要贵得多。 图2是利用热敏电阻测量温度的典型电路。电阻R1将热敏电阻的电压拉升到参考电压,一般它与ADC的参考电压一致,因此如果ADC的参考电压是5V,Vref 也将是5V。热敏电阻和电阻串联产生分压,其阻值变化使得节点处的电压也产生变化,该电路的精度取决于热敏电阻和电阻的误差以及参考电压的精度。

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3.1.1电阻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应变:物体在外部压力或拉力作用下发生形变的现象 弹性应变:当外力去除后,物体能够完全恢复其尺寸和形状的应变 弹性元件:具有弹性应变特性的物体 3.1.3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值变化的传感器。 工作原理:当被测物理量作用于弹性元件上,弹性元件在力、力矩或压力等的作用下发生变形,产生相应的应变或位移,然后传递给与之相连的应变片,引起应变片的电阻值变化,通过测量电路变成电量输出。输出的电量大小反映被测量的大小。 结构:应变式传感器由弹性元件上粘贴电阻应变片构成。 应用:广泛用于力、力矩、压力、加速度、重量等参数的测量。 1.电阻应变效应 ○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应变效应,即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界力的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相应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应变效应”。 2.电阻应变片的结构 基片 b l 电阻丝式敏感栅 金属电阻应变片的结构 4.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应用 (1)应变式力传感器 被测物理量:荷重或力 一

二 主要用途:作为各种电子称与材料试验机的 测力元件、 发动机的推力测试、水坝坝体承载状况监测等。 力传感器的弹性元件:柱式、筒式、环式、悬臂式等 (2)应变式压力传感器 主要用来测量流动介质的动态或静态压力 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大多采用膜片式或筒式 弹性元件。 (3)应变式容器内液体重量传感器 感压膜感受上面液体的压力。 (4)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 用于物体加速度的测量。 依据:a =F/m 。 3.2电容式传感器 3.2.1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由绝缘介质分开的两个平行金属板组成的 平板电容器,如果不考虑边缘效应,其电容量为 当被测参数变化使得S 、d 或ε发生变化时, 电容量C 也随之变化。 d S C ε=

单片机烟雾传感器课设

燕山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烟雾传感器 学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 13级仪表二班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张淑清 教师职称:教授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基层教学单位:自动化仪表 说明:此表一式四份,学生、指导教师、基层教学单位、系部各一份。 2015年12月29日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评审意见表

摘要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防火工作越来越重要,但是目前国内的许多研发都侧重于大型场所的火灾报警。因此,我们就有必要研制一种结构简单、经济实用的家庭烟雾报警器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基于供家庭使用的烟雾报警器应该具备的基本要求和功能,文章设计了一种比较适合的烟雾报警器。本设计以传感器和单片机作为烟雾报警器设计的核心器件,配合其它器件即可实现声光报警等功能。设计中单片机选用STM32作为控制器件,传感器选用MQ-2型气体传感器实现对烟雾的检测。烟雾报警器主要由烟雾信号采集及前置放大电路、模数转换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显示电路、声光报警电路,设计合理、简单易懂、价格低廉,使单片机在烟雾报警系统的控制中得到充分应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论文主要针对烟雾报警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功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说明,并对其主控电路和外围设备电路之间的接口连接方式,以及系统软件设计进行了重点的分析和讲解。 关键词:烟雾报警器单片机传感器

目录 摘要 1 绪论 ......................................................................... (3) 概述.......................................................................... .. (3) 设计烟雾报警器的目的及意义.......................................................................... .. 4 2 系统的方案设计......................................................................... . (5) 传感器的选型 ......................................................................... (5) 系统的主要功能 ......................................................................... . (6) 系统的结构与工作流程.......................................................................... (6) 3 系统硬件模块设计.......................................................................... . (7) 单片机选

现代传感器应用技术论文

《检测与转换技术》结课论文 班级:电力系统8班 学号:13230801 姓名:白智扬

现代传感器应用技术 传感器技术是现代科技的前沿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之一,其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传感器产业也是国内外公认的具有发展前途的高技术产业,它以其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渗透能力强、市场前景广等特点为世人瞩目。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传感器技术及其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表现在:一是建立了“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米/纳米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传感技术工程中心”等研究开发基地;二是MEMS、MOEMS等研究项目列入了国家高新技术发展重点;三是在“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传感器技术研究取得了51个品种86个规格的新产品;四是初步建立了敏感元件与传感器产业,2000年总产量超过13亿只,品种规格已有近6000种,并已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建设中得到一定应用。因为传感器所涉及的内容很多,而我所学的知识有有限,所以本文仅就电感式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做一下简单的介绍。电感式传感器(inductance type transducer)是利用电磁感应把被测的物理量如位移,压力,流量,振动等转换成线圈的自感系数和互感系数的变化,再由电路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的变化量输出,实现非电量到电量的转换。 电感式传感器具有以下优缺点: (1)结构简单,传感器无活动电触点,因此工作可靠寿命长。 (2)灵敏度和分辨力高,能测出0.01微米的位移变化。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强,电压灵敏度一般每毫米的位移可达数百毫伏的输出。 (3)线性度和重复性都比较好,在一定位移范围(几十微米至数毫米)内,传感器非线性误差可达0.05%~0.1%。同时,这种传感器能实现信息的远距离传输、记录、显示和控制,它在工业自动控制系统中广泛被采用。但不足的是,它有频率响应较低,不宜快速动态测控等缺点。 电感式传感器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自感式,互感式和涡流式三种。因为知识水平有限,本文主要对自感式和电感式传感器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1.1自感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电子秤设计

传感器课程设计 小量程电子秤设计 学校:河海大学 专业:应用物理学 姓名:季庚午 学号:0810020116 指导老师:丁万平

Ⅰ、总体设计方案 本设计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电阻应变传感器、信号放大器、模数转换、单片机、显示器。其结构图如下所示。 由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感受被测物体的质量,通过电桥输出电压信号,通过放大电路将输出信号放大,而后送入A/D转换单元进行模数转换,将转换后的数字信号送给单片机;单片机接收数据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将其转换为对应的重量信息,送LED显示模块进行显示。单片机同时也可以进行去皮调零操作。 Ⅱ、硬件电路设计 一、传感器选择 1、传感器型号:WTP616平行梁式称重(测力)传感器; 2、产品特点及结构:主要适用于口袋称,手掌称等电子称重; 3、主要技术参数: 额定载荷(Kg):500g; 绝缘电阻(MΩ)>=2000(100VDC) 精度等级:C3; 激励电压(V)5~10DC 综合误差:(%F.S)0.05; 温度补偿范围(℃)-10~+40 灵敏度(mV/V)0.7+-0.1 使用温度范围(℃)-20~+50 非线性(%F.S):0.05; 零点温度影响(%F.S/10℃)0.2 滞后(%F.S):0.05; 灵敏度温度影响(%F.S/10℃)0.15 重复性(%F.S):0.05; 安全过载范围(%F.S) 150 蠕变(%F.S/30min):0.05; 极限过载范围(%F.S) 零点输出(%F.S): +-1; 输出阻抗(Ω): 1000+-50 输入阻抗(Ω):100050 电缆线: 四芯屏蔽电缆 4、接线方法:输入(电源)+:红色;输入(电源)—:黑色;输出(信号)+:绿色;输出(信号)—:白色 5、实物图: 图Ⅱ.1.1:WTP616实物图 应变传感器信号放大器单片机LED显示

各种温度传感器分类及其原理.

各种温度传感器分类及其原理.

各种温度传感器分类及其原理 温度传感器是检测温度的器件,其种类最多,应用最广,发展最快。众所周知,日常使用的材料及电子元件大部分特性都随温度而变化, 在此我们暂时介绍最常用的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产品。 1.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当有两种不同的导体和半导体 A 和 B 组成一个回路,其两端相互连接时,只要两结点处的温度不同,一端温度为 T ,称为工作端或热端,另一端温度为 TO ,称为自由端 (也称参考端 或冷端,则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如图 2-1(a所示,即回路中存在的电动势称为热电 动势。这种由于温度不同而产生电动势的现象称为塞贝克效应。 与塞贝克有关的效应有两个:其一, 当有电流流过两个不同导体的连接处时, 此处便吸收或放出热量 (取决于电流的方向 , 称为珀尔帖效应;其二,当有电流流过存在温度梯度的导体时,导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取决 于电流相对于温度梯度的方向 ,称为汤姆逊效应。两种不同导体或半导体的组合称为热电偶。热电偶的热电势 EAB(T, T0 是由接触电势和温差电势合成的。接触电势是指两种不同 的导体或半导体在接触处产生的电势, 此电势与两种导体或半导体的性质及在接触点的温度有关。 温差电势是指同一导体或半导体在温度不同的两端产生的电势, 此电势只与导体或半导体的性质和两端的温度有关, 而与导体的长度、截面大小、沿其长度方向的温度分布无关。 无论接触电势或温差电势都是由于集中于接触处端点的电子数不同而产生的电势, 热电偶测量的热电势是二者的合成。当回路断开时,在断开处 a , b 之间便有一电动势差△ V ,其极性和大小与回路中的热电势一致,如图 2-1(b所示。并规定在冷端,当电流由 A 流向 B 时, 称 A 为正极, B 为负极。实验表明,当△ V 很小时,△ V 与△ T 成正比关系。定义△ V 对△ T

光电型烟雾探测器的设计报告

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 微波光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名称:光电型烟雾探测器的设计 姓名: 陶辉 20114712 专业班级:电子科11-1班 指导老师:士兴 小组成员:陶辉钟小康袁传翰国建凌峰 日期: 2013-2014学年第3学期第1-2周

一、火灾探测报警技术发展概况 近十几年来,世界各国都对火灾的预防、报警和控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使火灾探测报警系统产品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探测器的性能和系统的联动控制日趋完善,可靠性越来越高。模糊控制、小波、神经网络等先进的理论方法越来越多地用于火灾的判定。感烟式火灾探测器是目前世界上应用较普遍的一类火灾探测器,而光电感烟探测器是利用起火时产生的烟雾能够改变光的传播特性这一基本性质而研制的。 世界上火灾自动探测报警技术己经有100多年的历史。1890年英国人研制成功了感温式火灾探测器,开创了历史上火灾探测技术的先例。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感温探测器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探测器的主要类型有:定温探测器、差温探测器和差定温组合式探测器。探测技术主要是根据感温探测器的采集的温度信号,判定它是否超过某一阈值。但是由于感温探测器的灵敏度较低,探测火灾的速度比较慢,尤其对阴燃火灾往往不响应,因此,它无法较好地实现火灾早期报警的要求。 自20世纪40年代瑞士西伯乐斯公司研制出第一只离子感烟探测器,并组建了世界上第一家生产火灾报警设备厂,火灾自动报警技术开始了真正有意义的推广和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离子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将感温火灾探测器排挤到次要地位,火灾信号传输为多线制,包括N+1线或更多线。火势蔓延往往始于烟雾,感烟探测技术使人类在实现火灾早期报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离子感烟探测器的放射性问题以及抗干扰能力及稳定性差、误报率高的问题,一种更新的光电式感烟探测器得到了大力研制和发展,并逐渐打破离子式感烟探测器的垄断局面。通常,离子式感烟探测器更适合侦测焰火,而光电式对缓慢的阴燃火比较敏感。这一时期的火灾探测技术主要是根据感烟探测器采集的烟雾信号,判定是否超过某一阈值。随后,火灾探测报警技术逐渐进入智能化时代。 目前感烟式火灾探测器有离子感烟式、光电感烟式、激光感烟式等几种型式。独立式光电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是目前世界上应用较普遍的一类独立工作的火灾探测报警器,它不但可以在火灾初期发现火灾,同时解决了离子火灾探测器放射源辐射,解决了污染问题。 到目前为止,火灾探测报警技术已发展成为一门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应用科学,在建筑、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已成为人类同火灾作斗争的重要手段,在预防火灾、保护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传感器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项目名称传感器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考试重点

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 第一章传感器的一般特性 1)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是现代信息产业的三大支柱。 2)传感器又称变换器、探测器或检测器,是获取信息的工具 广义:传感器是一种能把特定的信息(物理、化学、生物)按一定规律转换成某种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和装置。 狭义:能把外界非电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 国家标准(GB7665-87):定义: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3)传感器的组成: 敏感元件是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某一物理量的元件。 转换元件:将敏感元件输出的非电物理量转换成电路参数或电量。 基本转换电路:上述电路参数接入基本转换电路(简称转换电路),便可转换成电量输出。 4)传感器的静态性能指标 (1)灵敏度 定义: 传感器输出量的变化值与相应的被测量(输入量)的变化值之比, 传感器输出曲线的斜率就是其灵敏度。 ①纯线性传感器灵敏度为常数,与输入量大小无关;②非线性传感器灵敏度与x有关。(2)线性度 定义:传感器的输入-输出校准曲线与理论拟合直线之间的最大偏离与传感器满量程输出之比,称为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或“线性度”。 线性度又可分为: ①绝对线性度:为传感器的实际平均输出特性曲线与理论直线的最大偏差。 ②端基线性度:传感器实际平均输出特性曲线对端基直线的最大偏差。 端基直线定义:实际平均输出特性首、末两端点的连线。 ③零基线性度:传感器实际平均输出特性曲线对零基直线的最大偏差。 ④独立线性度:以最佳直线作为参考直线的线性度。 ⑤最小二乘线性度:用最小二乘法求得校准数据的理论直线。 (3)迟滞 定义:对某一输入量,传感器在正行程时的输出量不同于其在反行程时的输出量,这一现象称为迟滞。 即:传感器在正(输入量增大)反(输入量减小)行程中输出输入曲线不重合称为迟滞。 (4)重复性 定义:在相同工作条件下,在一段短的时间间隔内,同一输入量值多次测量所得的输

QM-N5烟雾气体报警器课程设计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信息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传感与检测技术 课程设计总评成绩 学生姓名、学号林明森10212510103 学生专业班级测控1101班 指导教师姓名李莉 课程设计起止日期2013.01.17~2013.01.25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林明森专业班级:测控1101 指导教师:李莉工作单位:信息工程系 题目: (注意该位置加上自己所选题目,宋体,四号字不加粗)初始条件: 1.运用所学的传感器原理相关知识和相关电子技术知识; 2.自行进行系统电路设计; 3.PC机及相关应用软件;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根据被测的非电量选择传感器;。 2.根据传感器选择测量电路。 3.对传感器及其测量电路进行仿真测试。 4.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时间安排: 第1天下达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日程安排,根据任务书查找资料; 第2~4天完成方案论证,传感器系统的设计,参考有关文献,完成仿真测试;第5天结果分析整理、撰写课程设计报告,验收和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 2013 年 01 月 21 日

一、课程设计项目名称 基于QM-N5气敏传感器报警 二、项目设计目的及技术要求 1.完成气敏传感器报警的设计和调试。 2.了解传感器的基本知识,掌握传感器的使用方 3.掌握555基时电路的应用。 4.遇到有害气体报警。

三、项目设计方案论证(可行性方案、最佳方案、软件程序、硬件电路原 理图和PCB 图 ) 一、方案的论证 一种是以AT89C51单片机为基础来实现这个方案,当外部的温度和烟雾和有害气体被传感器捕抓到的时候,传感器讲此非电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在送到555定时器芯片,当4脚给出一个高电平的时候,扬声器或者LED 发出报警信号或者光信号。来达到警示的目的。但是要编写汇编程序,而且硬件设施的要求多很多。 一种是以传感器为基础连接传感器和AD623和NE555定时器来实现这个方案,当外部的温度和烟雾和有害气体被传感器捕抓到的时候,传感器讲此非电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在送到555定时器芯片,当4脚给出一个高电平的时候,扬声器或者LED 发出报警信号或者光信号。来达到警示的目的。此方案简单已完成,而且用的地方多。 综合上述,我们选择了方案二来完成本次设计。 二、硬件电路原理图 三、QM-N5传感器介绍 QM-N5型气敏元件是以金属氧化物SnO2为主体材料的N 型半导体气敏元件,当元件接触还原性气体时,其电导率随气体浓度的增加而迅速升高。 a 实物图 b 引脚图 图2.1.1 QM-N5气敏传感器实物图和引脚图 其中:a 为实物图、b 为引脚图 烟雾,有 害气体等 QM-N5 气敏传感 器 AD623放大 NE555 定时振荡器 扬声器

温湿度传感器的毕业设计说明

1. 引言 1.1 温室控制系统设计背景 中国农业的发展必须走现代化农业这条道路,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农业的研究和应用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温室大棚已经成为高效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一环就是对农业生产环境的一些重要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例如:空气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土壤的含水量等。在农业种植问题中,温室环境与生物的生长、发育、能量交换密切相关,进行环境测控是实现温室生产管理自动化、科学化的基本保证,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结合作物生长发育规律,控制环境条件,使作物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目的。以蔬菜大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设施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大棚的温度和湿度参数,直接关系到蔬菜和水果的生长。国外的温室设施己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程度,并形成了一定的标准,但是价格非常昂贵,缺乏与我国气候特点相适应的测控软件。而当今大多数对大棚温度、湿度的检测与控制都采用人工管理,这样不可避免的有测控精度低、劳动强度大及由于测控不及时等弊端,容易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结果不但大大增加了成本,浪费了人力资源,而且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为了实现高效农业生产的科学化并提高农业研究的准确性,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农业设施与相应的农业工程,科学合理地调节大棚温度、湿度,使大棚形成有利于蔬菜,水果生长的环境,是大棚蔬菜和水果早熟、优质、高效益的重要环节[1]。 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土壤等。所有这些环境条件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耦合的,某个控制变量发生改变,会影响其它控制变量的变化。作物的生长发育是所有这些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温度和湿度一直是人类关注的对象,这两种环境因素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下面主要就温度和湿度对作物的影响进行简略说明。

基于霍尔式传感器的电子秤

基于霍尔式传感器的电子秤

————————————————————————————————作者:————————————————————————————————日期:

霍尔式传感器的电子秤的创新设计 姓名:徐志远 班级:理工10-3班 学号:22100832

一、创新的背景 称重技术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重视,作为一种计量手段,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科研、交通、内外贸易等各个领域,与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电子秤是电子衡器中的一种,衡器是国家法定计量器具,是国计民生、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内外贸易不可缺少的计量设备,衡器产品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各行各业的现代化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 电子秤的发展过程与其它事物一样,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粗糙到精密、由机械到机电结合再到全电子化、由单一功能到多功能的过程。特别是近30年以来,工艺流程中的现场称重、配料定量称重、以及产品质量的监测等工作,都离不开能输出电信号的电子衡器。这是由于电子衡器不仅能给出质量或重量信号,而且也能作为总系统中的一个单元承担着控制和检验功能,从而推进工业生产和贸易交往的自动化和合理化。 通过分析近年来电子衡器产品的发展情况及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电子衡器总的发展趋势是小型化、模块化、集成化、智能化;其技术性能趋向是速率高、准确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其功能趋向是称重计量的控制信息和非控制信息并重的“智能化”功能;其应用性能趋向于综合性和组合性,伴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电子秤的功能将会日趋完善。因此,一种能够在未来更方便、更准确的普及型电子秤的发展受到人们的重视,设计一种重量轻、计量准确、读数直观的民用电子秤迫在眉睫。 二、电子称创新的思路 电子秤是利用物体的重力作用来确定物体质量(重量)的测量仪器,也可用来确定与质量相关的其它量大小、参数、或特性。不管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电子秤均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A、承重传力复位系统; 它是被称物体与转换元件之间的机械、传力复位系统,又称电子秤的秤体,一般包括接受被称物体载荷的承载器、秤桥结构、吊挂连接部件和限位减振机构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