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工程热力学概述

中科大工程热力学概述
中科大工程热力学概述

工程热力学

1

绝热热力系:若热力系与外界之间无热量交换,则该热力系称为绝热热力系.

平衡状态:若热力系在不受外界的作用下,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准静态过程:在热力过程中,热力系的宏观状态始终维持或接近平衡状态。

可逆过程:一个热力过程进行完了以后,如能使热力系沿相同的路径逆行而回复至原态,且相互作用中所涉及到的外界也回复到原态,而不留下任何痕迹。

稳定流动过程:在流动过程中,热力系内部及热力系界面上每一点的所有特性参数都不随时间而变化。

状态参数:用以描述热利系状态的某些宏观物理量称为热力系状态参数。

强度参数:与热利系的质量无关,且不可相加的状态参数。

热量:通过热力系以外的一切物质,统称外界。

压力: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指向受力面的垂直作用力。

内能:内能是热力系处于宏观静止状态时系统内所有微观粒子所具有的能量总和。单位质量工质所具有的内能称为比内能。

熵:是表征系统微观粒子无序程度的一个宏观状态参数。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可以转变为功,功也可以变为热。一定量的热消失时,必产生与之数量相当的功;消耗一定量的功时,也必出现相当数量的热。

容积功:在热力过程,由于系统容积改变,使系统与外界交换的功。

推动功:为使某部分工质进出热利系,外界或系统对这部分工质做功,这部分功称为推动功或流动功。即推动功是维持工质流动所必需的最小的功。

技术功:工程上将技术上可以利用的功称为技术功,对开口系统来讲其包括轴功、进出口的宏观动能差和宏观位能差。

热力学第二定律:开尔文说法,只冷却一个热源而连续不断做工的循环发动机是造不成的。克劳修斯说法,热不可能自发的、不负代价的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孤立系统熵增原理:若孤立系所有部分的内部以及彼此间的作用都经历可逆变化,则孤立西的总熵保持不变;若在任一部分内发生不可逆过程或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中伴有不可逆性,则其熵必增加。

理想热机:热机内发生的一切热力过程都是可逆过程。

卡诺循环:在两个恒温热源间,有两个可逆过程组成的循环。

卡诺定理:在两个不同温度的恒温热源间的所有热机,以可逆机的效率最高。

第二类永动机:从单一热源取得热量并使之完全变为机械能而又不引起其他变化的循环发动机。

理想气体:其分子式一些弹性的、不占有体积的质点,且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力。比热:单位质量的物体,当其温度变化一度时,物体和外界交换的热量。

定压质量比热:在定压过程中,单位质量的物体,当温度变化一度时,物体和外界交换的热量。

同定容质量比热定压容积比热定容质量比热定压摩尔比热定容摩尔比热饱和温度:在一定压力下,当气体两相达到平衡时,液体所具有的温度。

饱和压力:当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时,蒸汽所具有的压力.

饱和液体:两相平衡时的液体.

干饱和蒸汽:在一定的压力下,饱和液体完全汽化为蒸汽,蒸汽温度仍为该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湿饱和蒸汽:两相平衡时饱和液体和饱和蒸汽的混合物.

过热蒸汽:在一定压力下,蒸汽所具有的温度高于该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

汽化潜热:一定温度下,1千克饱和液体汽化为同温度下的干饱和蒸汽所吸收的热量. 临界点:在状态参数坐标图上,饱和液体线与干饱和蒸汽线相交的点.

过热蒸汽的过热度:在某一压力下,过热蒸汽的温度与该压力下饱和温度的差值. 三相点:物质气,液,固三相共存的状态点. 混合气体的质量成分:混合气体中某组元气体的质量与混合气体总质量的比值.

混合气体的容积成分混合气体的摩尔成分

混合气体的分压力:混合气体中各组元气体在混合气体温度下单独占有整个容积时,作用于容器壁上的压力.

混合气体的分容积:混合气体各组元气体处于混合气体的压力和温度时所单独占的容

工程热力学

2

积.

道尔顿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力等于各组元气体分压力之和.

分容积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容积等于各组元气体分容积之和.

湿空气;含有水蒸气的空气.

未饱和湿空气:由空气和过热水蒸汽组成的湿空气.

饱和湿空气:由空气和饱和水蒸气组成的湿空气.

绝对湿度(湿空气):单位容积的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

相对湿度(湿空气):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度下饱和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之比(湿空气中实际所含的水蒸气量和同温度下饱和湿空气中所能包含的最大水蒸气量之比). 湿空气含湿量(比湿度):一定容积的湿空气中水蒸气的质量与干空气质量之比.

过热蒸汽:在一定压力下,温度高于该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之蒸汽.

过冷蒸汽:在一定压力下,温度低于该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之蒸汽.

对比参数:工质的状态与其相应的临界参数之比,如工质压力与其临界压力之比,工质温度与其临界温度之比为对比温度.

液体热:将一公斤未饱和水定压加热为饱和水,所需的热量.

湿蒸汽干度:一定质量的湿蒸汽中所含干饱和蒸汽的质量与湿蒸汽总质量之比.

定温过程:在状态变化时,定量工质温度保持不变的过程.

绝热过程:工质和外界没有热交换的过程. 定熵过程:在状态变化时,工质熵保持不变的过程(可逆绝热过程).

定熵流动:若工质在流动时既与外界无热量交换又无摩擦和扰动,则流动为可逆绝热流动.

音速:微弱扰动在连续介质中所产生的纵波的传播速度.

当地音速:指当地流动所处状态下的音速. 马赫数:工质在流动过程中,某一点的流动与当地音速之比.

喷管:使气流压力降低,流速增大的管道. 扩压管:使气流流速降低,压力增大的管道. 绝热节流:工质在管内绝热流动时,由于通道截面突然缩小,使工质压力降低.

绝热滞止:工质在绝热流动中,因遇到障碍物或某种原因而受阻,使速度降低直至为零.

活塞式缩机的余隙:为了安置进,排气阀以及避免活塞与汽缸端盖的碰撞,在汽缸端顶与活塞行程终点间留有一定的空隙,称为余隙容积.

活塞式压缩机的容积效率:活塞式压气机的有效容积和活塞排量之比。

最佳增压比:使多级压缩中间冷却压气机耗功最小时,各级的增压比。

压气机的效率:在相同的初态及增压比条件下,可逆压缩机过程中压气机所消耗功与实际不可逆压缩过程中压气机所耗功的功之比。

亚音速流动:工质的流动速度小于当地音速。

超音速流动:工质再喷管中流动时,在喷管的最小截面处,若工质的流动速度等于当地音速,则此时工质所处的状态。

临界压力比:临界状态时工质压力与滞止压力之比。

压气机的增压比:压气机的出口压力与进口压力之比。

平均加热温度:用加热工程中系统与外界交换的热量除以交换该热量时系统熵的改变量所得到的温度。

平均放热温度:用放热过程中系统与外界交换的热量除以交换该热量时系统熵的改变量所得到的温度。

循环热效率:工质完成一个循环时,对外所作的净功与吸热量之比。

汽耗率:蒸汽动力循环装置每输出1千瓦小时功量时所消耗的蒸汽量。

相对热效率:某循环的热效率与相同温度范围内卡诺循环热效率之比,称为该循环的相对热效率或充满系数。

制冷系数:制冷循环中,制冷量与循环净功之比。

供热系数:供热循环中,供热量与循环净功之比。

制冷量:在每一次制冷循环中,一公斤工质从冷藏室吸收的热量。

供热量:在每一次供热循环中,一公斤工质放给暖室的热量。

循环净热量:一次循环中系统和外界交换的总热量。

循环净功:一次循环中系统和外界交换的总

工程热力学

3

功量。

循环加热量:一次循环中系统从外界吸收的总热量。

循环放热量:一次循环中系统放给外界的总热量。

热力循环:工质从某一状态经过一连串的状态变化过程,又回复到原来的状态,这些热力过程的组合就称为热力循环。

热机循环:若循环的结果是工质将外界的热能在一定的条件下连续不断的转变为机械能。制冷:对物体进行冷却,使其温度低于周围环境温度,并维持这个低温。

制冷机:从低温冷藏室吸取热量排向大气所用的机械。

热泵:将热量由大气传送至高温暖室所用的机械装置。

1、通用气体常数是一个与气体性质和状态均无关的常数,而气体常数是一个和气体性质有关,但与气体所处的状态无关常数,且某种气体的气体常数就等于通用气体常数除以该气体的分子量.

2、第一类永动机是指从单一热源取热量并使之完全转变为机械功的循环发动机;而第二类永动机是指不消耗任何能量而连续不断做工的循环发动机.

3、冬季供暖时,随着室内空气温度的不断提高,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逐渐降低,空气变得干燥,使人感到不舒服.

4、当热力系与外界无能量交换时,热力系内状态是否发生变化将取决于热力系本身的状态.若热力系是平衡热力系,则热力系的状态不发生变化;若热力系是非平衡热力系,则热力系的状态将随时间发生变化.

5、焓是状态参数,其大小取决于系统的状态,与系统是否封闭无关.无论何种系统,只要起状态一定,则用来描述状态的宏观物理量就一定存在.

6、Q=W+△U不仅适用于封闭热力系,也适用于其他热力系.因为该式揭示了在能量转换过程中内能,容积工和加热量之间的普遍关系.

7、容积变化工表达式只适用于可逆过程. 技术工使用于任何工质的可逆过程.

8、理想气体绝热自由膨胀过程是典型的不可逆过程,过程中比内能会发生变化,但膨胀前后总内能相等.

9、熵是状态参数,某一过程中的变化量仅取决于过程的处态和终态,与过程本身无关. 10、仅仅已知温度和压力只可确定非饱和区域内水蒸汽的状态,而不确定饱和区域内水蒸汽的状态,因为在饱和区域内温度和压力是互为函数.

11、饱和湿空气是干空气于饱和水蒸气的混合物,故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相等,露点是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由于饱和湿空气中水蒸气是饱和的故水蒸气的分压力为饱和压力.

12、比湿度相同的两种湿空气,温度高者,其相对湿度小,吸湿能力强.

沸腾状态的水即饱和水,饱和水的温度取决于水的压力,较低的压力对应于较低的饱和温度.

13、干饱和蒸汽的比容随饱和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湿空气在不增加和减少水蒸气含量的情况下定压冷却,其水蒸气的分压力也不变。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的大小取决于湿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若水蒸气含量不变,则水蒸气分压力也将不变。

14、对密闭容器内的汽、水混合物不断的加热时,所有的水必将全部转化为水蒸气。该加热过程为湿蒸汽的定容加热过程。随着加热过程的进行,蒸汽的温度和压力将同时增加。若蒸汽温度超过水的临界温度,则所有的水讲全部转化为蒸汽。

15、理想气体进行N=1.3的可逆膨胀过程时,一定会从外界吸收热量。

若理想气体是三原子气体,则绝热指数为1.3这是N=1.3的逆膨胀过程的可逆绝热过程,此时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空气的绝热指数K=1.4,所以当空气进行N=1.3的可逆膨胀时,一定会从外界吸收热量。

16、水从饱和液体定压汽化为干饱和蒸汽,因为汽化过程中温度未变,则该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U=CV△T=0

温度不变只说明水蒸气的内动能不变,而水蒸气的内能包括内动能和内位能。内位能是压力和比容的函数。汽化过程中比容将发生变化,内位能也发生变化,所以内能也发生变化。

17、对湿空气进行冷却一定可以去湿。对湿空气进行冷却,会提高湿空气的相对湿

18、度。能否去湿,关键在于冷却后的空气温度是否低于湿空气中水蒸气的露点温度。若低于露点温度,则可以去湿。

19、18、理想气体可逆定温膨胀过程中气体对外所作的膨胀功等于技术功。

20、由于溅缩喷管中气流出口截面上压力最低,此处压力不会低于临界压力,故出口气流速度不能超过当地音速,而缩放喷管中气流出口速度能否大于当地音速,将取决于喷管出口的压力。若出口压力大于临界压力,则出口速度小于当地音速。

21、19、流经缩放喷管的气体流量随着背压的降低而不断增加。

22、当背压大于临界压力时,随着背压的降低,气体流量将增加;当背压等于或小于临界压力时,气体流量将达到并保持最大流量。 20、溅缩喷管的出口气流速度随着背压的降低而不断增大。

23、对于溅缩喷管,其出口截面处气流压力将大于或等于临界压力,所以出口气流速度将小于或等于当地音速。因此,当背压大于临界压力时,随着背压的降低,气流速度将不断增加,而当背压等于或小于临界压力时,背压降低,出口气流速度降保持当地音速不变。

24、21、蒸汽再热循环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气轮机的排气干度。

25、提高蒸汽动力循环热效率的有效发法之一就是提高新蒸汽的初压力。但初压力提高后,会降低气轮机排气干度,导致气轮机相对效率的降低并可能危机气轮机的工作安全。采用再热后,可降低气轮机的排气干度。

26、1.有没有4000C的水?

27、答: 00C或-100

28、C的水蒸气?没有因为水的临界温度为374.120C。当物质所具有的温度高于其临界温度是汽化有00C或-100C的水蒸气,当压力低于00C时水的饱和压力或-100C时水的饱和压力,就会出现。 2.冬季,室内玻璃窗内侧为何会结霜?答:冬季,室内外空气温差较大,靠近

玻璃窗内侧的室内空气被定压冷却,当空气温度降到大气压力对应的水的饱和温度时,此时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状态,并开始有水滴从空气中析出,若温度再降低,达到并低于零度,这时从空气中析出的水滴便开始结霜。 3.某一理想气体的CP-CV及CP/CV是否在任何温度下均为常数,为什么?

29、答:不是.根据理想气体的迈耶公式CP-CV=R,这里R是气体常数,其值的大小只和气体性质有关,而与气体所处的状态无关,所以CP-CV对某一理想气体而言,在任何温度下均为常数.而由于CP-CV=R,在该式的两边均除以CV,等式为CP/CV=1+R/CV,对于理想气体由于CV是温度的单值函数,所以R/CV也是温度的单值函数,故CP/CV亦是温度的函数. 4.在绝热不作外功的稳定流动过程中,流体个截面处的制止参数是否相同?

30、答:对于绝热不作外功的稳定流动过程,其能量方程式为h+1/2C2=常数.所谓制止参数是速度为零时的参数,由能量方程式可见,速度为零时,h=常数,既流体个截面上的制止温度和制止压力也相同;若流体是实际气体,根据流体的性质而定.

31、5.多级压缩为什么要用中间冷却器?不用可以吗?为什么?

32、答:多级压缩用中间冷却器目的是,对从低压汽缸出来的压缩气体及时进行冷却,让温度降低到被压缩前的温度,然后再进入高压缸,以减少消耗压缩功.如果不用中间冷却器,让从低压汽缸出来的压缩气体直接进入高压汽缸,就达不到少消耗压缩功的目的. 6.什么是回热循环?为什么回热循环能提高蒸汽动力循环的热效率?

33、答:回热是指在热力循环中不同温度水平的工致之间产生的内部传热过程.蒸汽动力的回热循环是指分次从气轮机中抽出一些做过功的蒸汽,用其逐级对锅炉给水加热的热力循环.这样的回热循环也称为分级抽气回热循环.蒸汽动力循环采用回热后,由于锅炉击水可从回热器中吸收一部分热量,使给水温度提高,这样可提高循环平均加热温度,从而提高循环的热效率.

34、7、空气压缩制冷为何不像蒸汽压缩制冷那样采用节流阀降压降温,而要采用膨胀机降压膨胀降温?

35、答:蒸汽压缩制冷采用节流阀降压降温,是因为被截流的工质处在饱和区域内,由于饱和温度饱和压力互为函数,因此在节流降压的同时可以降温;而空气压缩制冷的制冷工质空气,在一般使用温度范围内可视为理想气体,而理想气体进节流后,尽管其压力降低,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不能通过节流达

36、到降压降温的目的,因而,对空气压缩制冷必须用膨胀机而不能用节流阀。

37、8、热泵供热循环与制冷循环有何异同?答:热泵循环是通过消耗机械功,从大气中吸收热量,然后将其送入温度高于大气温度的暖室;而制冷循环是通过消耗机械功,从冷藏室

吸收热量,然后将其送入大气环境。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消耗机械功的循环,不同之处在于热泵循环是从大环境吸收热量,而制冷循环是把热量排入大气环境。 9、工质经过一个不可逆循环,能否恢复到原状体?

38、答:能。循环是指工质从某一状态点出发,经过一连串的热力过程又恢复到原状态点的所有热力过程的组合。既然是一个循环就一定能恢复到原状态,与组成循环的过程是否可你没有关系。

39、10、容积功、推动功、轴功和技术工的差异何在?相互有无联系?

40、答:在热力过程中,由于系统容积改变,系统与外界交换的工,成为容积功W,如膨胀功和压缩功。为使某部分工质你出热力系,外界或系统必对这部分工质作功,这部分功称为推动功Wf=△Pv。从旋转机械的轴上得到的功,叫做轴功Ws。工程上将技术上可以利用的工称为技术工。对开口系统来讲其包括轴功、进出口的宏观动能差和位能差。

41、Wt=W-△Wf Ws=W-△Wf-1/2mc2-gm△z=Wt-1/2mc2

42、-gm△z 11、渐缩喷管中气流速度能否超过音速?缩放喷管气流出口速度能够低于音速?答:渐缩喷管中不能。因为对于渐缩喷管无论其出口界面外压力如何低,气流在喷管出口截面出的压力最多只能降低到临界压力,绝不可能降到比临界压力更低的压力。出口外压力进一步降低时,出口截面上压力不可能再继续降低而维持为临界压力,出口截面速度维持在音速而不可能达到超过音速。缩放喷管中气流速度可以低于音速。要使气流出口速度达到或超过音速,气流在喷管中必须要有足够的压力降。若外界提供的压力降减小,无论用何种形式的喷管,出口气流速度也不能达到音速。

43、12、为何蒸汽循环不用卡诺循环而用朗肯循环?

44、答:以蒸汽为工质在饱和区域内热机可按卡诺循环工作,但由于下述原因热机不采用:1、蒸汽临界温度较低,这样就限制了循环加热温度不能很高,使循环热效率较低;2、汽轮机排气干度较低,使汽轮机相对效率较低,且汽轮机不能安全工作;3、压缩机耗功大,且压缩两相工质,技术上有很大难度。 13、霉季时,一些冷水官的表面常有水底出现,为什么?

45、答:霉季时,空气中相对湿度较大,即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较多,水蒸汽分压力较高。冷水官表面温度较低,当其温度低于水蒸汽分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时(露点温度),空气中的水蒸气就变为饱和水蒸气,并有蒸汽凝结为水从空气中析出。

46、14、比湿度(含湿量)相同的两种湿空气,温度高者其吸湿能力也强。比湿度相同的两种湿空气,温度高者,其相对湿度小,故吸湿能力强。可从湿空气的函湿土上判断。 15、

随着压力的升高,饱和温度也升高了,所以饱和蒸汽的比容将增大。

47、答:错误,干饱和蒸汽的比容岁饱和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48、16、对密封容器内的汽、水混合物不断的加热时,所有的水必将全部转化为水蒸气。答:正确该加热过程为湿蒸汽的定容加热过程。随着加热过程的进行,蒸汽的温度和压力将同时增加。若蒸汽温度超过水的临界温度,则所有的水必将全部转化为蒸汽。 17、空气压缩制冷为何不像蒸汽压缩制冷那样采用节流阀降压降温,而要采用膨胀机降压膨胀降温?49、答:蒸汽压缩制冷采用节流阀降压降温,是因为被截流的工质处在饱和区域内,由于饱和温度饱和压力互为函数,因此在节流降压的同时可以降温;而空气压缩制冷的制冷工质空气,在一般使用温度范围内可视为理想气体,而理想气体进节流后,尽管其压力降低,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不能通过节流达到降压降温的目的,因而,对空气压缩制冷必须用膨胀机而不能用节流阀。

50、18、热泵供热循环与制冷循环有何异同?答:热泵循环是通过消耗机械功,从大气中吸收热量,然后将其送入温度高于大气温度的暖室;而制冷循环是通过消耗机械功,从冷藏室吸收热量,然后将其送入大气环境。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消耗机械功的循环,不同之处在于热泵循环是从大环境吸收热量,而制冷循环是把热量排入大气环境。

完整word版软件工程概论期末大作业

软件工程概论期末大作业火车票订票管理信息系统 专业年级:学号: 名:姓 成绩: 1

目录 一、项目概述 (3) 二、可行性研究 (3) 三、需求分析 (4) 3.1系统IPO图 (8) 3.2系统的数据流图 (9) 四、概要设计 (10) 五、详细设计 (10) 5.1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界面图 (11) 5.2画出系统某一模块的程序流程图 (15) 六、UML模型 (16) 6.1 画出系统的用例图 (17) 6.2系统客户(功能)的时序图 (18) 七、总结 (20) 八、附录 (21)

2 一、项目概述 1.1项目简介 火车票售票系统是一款针对全国各大乘客集散地,方便工作人员和乘客顺利抵达目的地的便捷操作软件,乘客集散地只需安装本系统,配备专业的操作人员,即可安全、有序地完成人员输送任务。 1.2项目功能 火车票售票系统可登记全国各地的客运专线、包括发车时间、到达时间、经过各中转站时间、在各中转站等待时间及发车时间、各站点间距离、票价、各列车车厢容量、座位分布、列车类型、列车车号、车票信息、预定信息、乘客身份信息、乘客携带物品限定信息、车票代售点信息、网络购票、货运信息、网络购票常见问题解决方式、铁路常识等。 1.3功能模块介绍 车票票面信息:包含乘车区间(始发站、终点站)、发车时间、发车日期、乘客身份信息(身份证号、姓名)、乘客所乘列车座位信息(列车车厢号、座位号)、乘客乘车须知、票价、座位类型(硬座、硬卧、软座、软卧)。 网络购票信息:查询列车信息(列车时刻表、列车车次)、余票信息、票价信息、退票信息、列车正晚点信息、车票代售点信息、预订信息、货运运费、货运业务咨询。 列车信息:列车车次、列车所属类型(普快、动车、空调特快等)、列车始发站、终点站、中转站、始发时间、到达时间、各站点停靠时间、乘车区间及价格、列车运行时长、已运行时长。 候车室信息:列车车次、列车运行时间(发车时间、到达时间)、对应车次所在候车区域、对应区域所要发车车次。 二、可行性研究 2.1可行性研究过程 本系统是针对全国各地的旅客,因此这一问题的解决,这一项目的实现,将更简化整个操作流程,减少人工操作以及由人工操作所引起的人为失误,大大降低了对数据的操作量。本系统所需的是项目人员的研究及整个操作过程所需的步骤及对所出现的问题的正确操作。 2.2可行性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项目研究人员:对于项目研究人员所需的操作即为界面功能实现的后台代码,这不仅仅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项目人员最需要的是对整个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的整合,针对某一问题所需要的操作,所对应的模块,所调用的数据,这些都需要借助于日常出现问题的总结,因此项目开发人员是要对列车整个运行过程十分了解,并熟知所面对问题的解决方法。 系统操作人员:对于系统操作人员,需要了解整个系统所能实现的功能以及对应的处理,如何操作,怎么操作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2.3对于项目的技术支撑 面对当今社会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C语言、

(精选)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分子生物学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Ori :原核生物基因质粒的复制起始位点,是四个高度保守的19bp组成的正向重复序列,只有ori能被宿主细胞复制蛋白质识别的质粒才能在该种细胞中复制。 ARS:自主复制序列,是真核生物DNA复制的起点,包括数个复制起始必须的保守区。不同的ARS序列的共同特征是一个被称为A区的11bp的保守序列。(2)Promoter:启动子,与基因表达启动有关的顺式作用元件,是结构基因的重要成分,它是位于转录起始位点5’端上游区大约100~200bp以内的具有独立功能的DNA序列,能活化RNA 聚合酶,使之与模板DNA准确地相结合并具有转录起始的特异性。 (3)r-independent termination不依赖r因子的终止,指在不依赖r因子的终止反应中,没有任何其他因子的参与,核心酶也能在某些位点终止转录。(强终止子) (4)SD sequence:SD序列(核糖体小亚基识别位点),存在于原核生物起始密码AUG上游7~12个核苷酸处的一种4~7个核苷酸的保守片段,它与16SrRNA3’端反向互补,所以可以将mRNA的AUG起始密码子置于核糖体的适当位置以便起始翻译作用。 Kozak sequence:存在于真核生物mRNA的一段序列,核糖体能够识别mRNA 上的这段序列,并把它作为翻译起始位点。 (5)Operator:操纵基因,与一个或者一组结构基因相邻近,并且能够与一些特异的阻遏蛋白相互作用,从而控制邻近的结构基因表达的基因。 Operon:操纵子,是指原核生物中由一个或多个相关基因以及转录翻译调控元件组成的基因表达单元。包括操纵基因、结构基因、启动基因。 (6)Enhancer:增强子,能强化转录起始的序列的为增强子或强化子Silencer:沉默子,可降低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一段DNA顺式元件。与增强子作用相反。 (7)cis-acting element :顺式作用元件,存在于基因旁侧序列中能影响基因表达的序列,包括启动子、增强子、调控序列和可诱导元件,本身不编码任何蛋白质,仅仅提供一个作用位点,与反式作用因子相互作用参与基因表达调控。 trans-acting factor:反式作用因子,是指直接或间接地识别或结合在各类顺式作用元件核心序列上参与调控靶基因转录效率的蛋白质。具有三个功能结构域,即DNA结合域、转录结合域、结合其他结合蛋白的结构域。 (8)Open reading frame (ORF):开放式阅读框架,是指一组连续的含有三联密码子的能够被翻译成为多肽链的DNA序列。它由起始密码子开始,到终止密码子结束。 (9)Gene:基因,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能转录且具有生物学功能的DNA/RNA的序列。)

数据库系统概论(王珊第五版)数据库实验1

实验1 SQL SERVER 2008环境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服务管理器的启动和停止方法; 2.掌握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对象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方法; 3.掌握注册服务器的步骤。 4.掌握E-R图在计算机中的画法。 二、实验学时 2学时 三、实验要求 1.了解SQL Server 2008的安装过程。 2.熟练掌握SQL Server2008数据库服务器的启动方法。 3.熟练掌握SQL Server2008数据库服务器的登录方法和注册方法。 4.掌握E-R图的画法,学会使用Visio画出标准的E-R图。 5.独立完成实验内容,并提交书面实验报告。 四、实验内容 1.了解并熟悉SQL Server 2008的安装方法。 2.登录SQL Server 2008服务器,主要包括启动、暂停、停止和重新启动服务器,登录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等操作; 3. 掌握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对象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方法; 4.注册SQL Server 2008服务器。 5. 有一个图书管理系统需要构建E-R图,要求如下: (1)可随时查询书库中现有书籍的品种、数量与存放位置。所有各类书籍均可由书号唯一标识。 (2)可随时查询书籍借还情况,包括借书人单位、姓名、借书证号、借书日期和还书日期。约定:任何人可借多种书,任何一种书可为多个人所借,借书证号具有唯一性。 (3)当需要时,可通过数据库中保存的出版社的电报编号、电话、邮编及地址等信息向相应出版社增购有关书籍。约定,一个出版社可出版多种书籍,同一本书仅为一个出版社出版,出版社名具有唯一性。 将有关实体型及其联系画出E-R模型图画在实验报告册中。

软件工程-期末大作业要求10-29

《软件工程》 大作业内容与要求 任课教师:马楠一、软件工程导论考核目的: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该课程介绍的概念和主要原理等内容。 加深对软件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建模工具的认识和理解。 初步感受软件系统分析设计的过程、如何利用现有的计算机辅助工具(VISIO 2003)进行阶段成果的描述以及功能模块的开发。 二、具体完成内容及要求 作业一:进行系统需求分析,提交需求说明书。要求用数据流程图描述系统的基本逻辑功能。(至少画到第2层。)(包括DFD、数据字典等内容) 作业二:用面向数据流的方法设计,提交系统结构化设计与实现说明书(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放在一个文件中,但分开说明)。要求用结构图描述系统的物理功能。 作业三:用面向对象的观点和UML的方法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提交面向对象设计说明书,分析系统中包含的类-&-对象,建立系统的对象模型构建对象模型、用例图、状态图。 (可行性报告是否放入不做要求,自愿原则) 三、使用工具 使用Visio软件绘制相关图形,包括:数据流图、系统结构图、对象模型图、用例图、状态图等。 使用WORD文档撰写各报告内容。 四、提交内容 1、以上作业以WORD文档形式提交,两人或者三人为一组,建立一个文件夹,名 字为“姓名学号姓名学号_课题名称”,三个文档分别题目为“姓名姓名_课题名称_作业1”、“姓名姓名_课题名称_作业2”、“姓名姓名_课题名称_作业3”。 2、提交报告时间为第9周周五中午12:30。 五、成绩分配: 1.系统需求分析:30分 2.系统设计说明书: 25分 3.面向对象设计说明书:25分

4.增加一个学习总结,要手写版,20分,对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六、课题参考内容 注意:可以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功能扩展,要在可行性报告中进行说明。 题目一学校教材订购系统 1.系统简介 本系统可细化为二个子系统:销售系统和采购系统 销售系统的主要工作过程为:首先由教师或学生提交购书单,经教材发行人员审核是有效购书单后,开发票、登记并返给教师或学生领书单,教师和学生即可去书库领书。 采购系统的主要工作过程为:若有脱销教材。则登记缺书,发缺书单给书库采购人员;一旦新书入库后,即发进书通知给教材发行人员。 以上系统的功能要求在计算机上实现。 2.技术要求及限定条件 (1)当书库中的各种书籍数量发生变化(包括领书或进书)时,都应修改相关的书库记录,如库存表或进/出库表。 (2)在实现上述销售和采购的工作过程时,需考虑有关单据的合法性验证(如:购书单、领书单等的有效性)。 (3)系统的外部项(Termiantor)至少包含3个:教师、学生和教材工作人员。 (4)系统的相关数据存储项(Data store)至少包含6个:购书表、库存表、缺书登记表、待购教材表、进/出库表。 题目二飞机票预购系统 1.系统简介 2.技术要求及限定条件 (1)在分析系统功能时,应考虑有关证件的合法性验证(如:身份证、取票通知、交款发票等。) (2)对于本系统还应补充以下功能 ○1旅客延误了取票时间的处理 ○2班机取消后的处理 ○3旅客临时更改机票板材 (3)系统的外部项(Termiantor)至少包含3个:旅客、旅行社和航空公

期末考试分子生物学精彩试题

选择题 1.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在老鼠体内的毒性和T2 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C )。 A.从被感染的生物体内重新分离得到DNA 作为疾病的致病剂 B.DNA 突变导致毒性丧失 C.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而并非蛋白质)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D.DNA 是不能在生物体间转移的,因此它一定是一种非常保守的分子 E.真核心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的DNA 能相互混合并彼此替代 2.1953 年Watson 和Crick 提出(A )。 A.多核苷酸DNA 链通过氢键连接成一个双螺旋 B.DNA 的复制是半保留的,常常形成亲本-子代双螺旋杂合链 C.三个连续的核苷酸代表一个遗传密码 D.遗传物质通常是DNA 而非RNA E.分离到回复突变体证明这一突变并非是一个缺失突变 3.DNA 双螺旋的解链或变性打断了互补碱基间的氢键,并因此改变了它们的光吸收特性。以下哪些是对DNA 的解链温度的正确描述?(C,D ) A.哺乳动物DNA 约为45℃,因此发烧时体温高于42℃是十分危险的 B.依赖于A-T 含量,因为A-T 含量越高则双链分开所需要的能量越少 C.是双链DNA 中两条单链分开过程中温度变化范围的中间值 D.可通过碱基在260nm 的特征吸收峰的改变来确定 E.就是单链发生断裂(磷酸二酯键断裂)时的温度 4.Watson和Crick提出的经典DNA双螺旋结构属于(B) A.A型B.B型C.Z型 5.多种密码子编码一个氨基酸的现象,称为密码子的(B) A.连续性B.简并性C.通用性D.摆动性 6.真核基因经常被断开(B,D,E )。 A.反映了真核生物的mRNA 是多顺反子 B.因为编码序列外显子被非编码序列内含子所分隔 C.因为真核生物的DNA 为线性而且被分开在各个染色体上,所以同一个基因的不同部分可能分布于不同的染色体上 D. 表明初始转录产物必须被加工后才可被翻译 E.表明真核基因可能有多种表达产物,因为它有可能在mRNA 加工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外显子重组方式 7.选出下列所有正确的叙述。(A,C ) A.外显子以相同顺序存在于基因组和cDNA 中 B.内含子经常可以被翻译 C.人体内所有的细胞具有相同的一套基因 D.人体内所有的细胞表达相同的一套基因 E.人体内所有的细胞以相同的方式剪接每个基因的mRNA 8.下列哪些基因以典型的串联形式存在于真核生物 基因组?(B,C ) A.珠蛋白基因B.组蛋白基因 C.rRNA 基因D.肌动蛋白基因 9.细胞器基因组( A )。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一章课后答案

第01章绪论 1 .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答: ( l )数据(Data )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数据的种类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正文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解析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数据的概念是广义的。早期的计算机系统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处理的数据是整数、实数、浮点数等传统数学中的数据。现代计算机能存储和处理的对象十分广泛,表示这些对象的数据也越来越复杂。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500 这个数字可以表示一件物品的价格是500 元,也可以表示一个学术会议参加的人数有500 人,还可以表示一袋奶粉重500 克。 ( 2 )数据库(DataBase ,简称DB )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 3 )数据库系统(DataBas 。Sytem ,简称DBS )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解析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是两个概念。数据库系统是一个人一机系统,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在日常工作中人们常常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希望读者能够从人们讲话或文章的上下文中区分“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不要引起混淆。 ( 4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tem ,简称DBMs )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DBMS 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解析DBMS 是一个大型的复杂的软件系统,是计算机中的基础软件。目前,专门研制DBMS 的厂商及其研制的DBMS 产品很多。著名的有美国IBM 公司的DBZ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和IMS 层次数据库管理系统、美国Oracle 公司的orade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s 油ase 公司的s 油ase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美国微软公司的SQL Serve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软件工程大作业.

《软件工程》大作业 学期:2015秋季学期 班号: 学号: 姓名: 成绩: 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5年10月

目录 第1章系统概述 (2) 1.1系统介绍 (2) 1.2开发的目的与意义 (2) 第2章可行性分析 (3) 2.1经济可行性 (3) 2.2 技术可行性 (3) 2.3 系统业务分析 (3) 第3章需求分析 (5) 3.1 结构化需求分析 (5) 3.2 系统需求说明 (5) 3.3 系统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 (6) 第4章系统设计 (9) 4.1 系统ER图 (9) 4.2 系统功能结构图 (11) 第5章系统实现 (12) 5.1用户模块 (12) 5.2用户注册功能 (13) 第6章系统测试 (14)

第1章系统概述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信息资源实现高度共享,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式,网上购物作为一种新型的购物方式,以其快捷方便的特点成为了人们购物的主要选择。网上支付的不断完善,加上物流业的配套建设,使得用户能够足不出户就能挑选商品,节省了时间和金钱,这种网上购物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1.1系统介绍 网上商城系统是一个可以方便各类人群所需,省时省力全方位的大型购物网上商城,可以让所需人群足不出户不分地域时间的购买所需用品。网上商城系统共分为两个部分:前台用户部分和后台管理部分。在前台系统中有用户注册登陆,浏览商品,选购商品,订购商品。后台系统中有系统管理,会员管理,订单管理,商品管理。在用户注册模块中,分别加强了用户注册信息验证的严格性;在商品或商家信息浏览和查询模块中,用户可以对商品进行浏览检索,查看商品的详细信息;非注册会员可以选定商品加入购物车,但只有注册成会员的用户才能对商品进行购买。在后台系统中,系统管理员可以对已注册的用户进行审查,可以对现有的商品进行管理;并对提交的订单进行处理与邮寄。 1.2开发的目的与意义 在线购物系统,从结构上讲,可以划分为前台和后台两个部分,主要涉及到前、后台的网页设计,以及与数据库相关的操作。在网络应用中,数据库的应用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特别地,随着Internet的普及和人们对于互联网的依赖性,许多基于互联网的应用也不断的涌现出来。基于B/S(浏览器、服务器)构架开发网站和系统已成为一种主流趋势,人们对其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现在已经进入网络时代,很多电子产品的生产企业也开始意识到了网络的重要性,开始在电子产品中加入对网络服务的支持。比如在智能手机中增加了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支持,这在提升了电子产品的竞争力的同时,也扩展了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 总体上看,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十分良好的发展前景。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第一章

第 一 章 基本概念与定义 1.闭口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那么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的热力系一定是闭口系统吗? 答:不一定。稳定流动开口系统内质量也可以保持恒定。 2.有人认为,开口系统中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而物质又与能量不可分割,所以开口系统不可能是绝热系。对不对,为什么? 答: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工质在越过边界时,其热力学能也越过了边界。但热力学能不是热量,只要系统和外界没有热量地交换就是绝热系。 3.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平衡状态与均匀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只有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工质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这种状态称之为平衡状态。稳定状态只要其工质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就称之为稳定状态,不考虑是否在外界的影响下,这是他们的本质区别。平衡状态并非稳定状态之必要条件。 物系内部各处的性质均匀一致的状态为均匀状态。平衡状态不一定为均匀状态,均匀并非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之必要条件。 4.倘使容器中气体的压力没有改变,试问安装在该容器上的压力表的读数会改变吗?绝对压力计算公式b e p p p =+()e p p >, b e p p p =-()e p p <中,当地大气压是否必定是环境大气压? 答:压力表的读数可能会改变,根据压力仪表所处的环境压力的改变而改变。当地大气压不一定是环境大气压。环境大气压是指压力仪表所处的环境的压力。 5.温度计测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选作温度计的感应元件的物体应具备某种物理性质随物体的冷热程度不同有显著的变化。有两个系统分别和第三个系统处于热平衡,则两个系统彼此必然处于热平衡。 6.经验温标的缺点是什么?为什么? 答:任何一种经验温标不能作为度量温度的标准。由于经验温标依赖于测温物质的性质,当选用不同测温物质的温度计、采用不同的物理量作为温度的标志来测量温度时,除选定为基准点的温度,其他温度的测定值可能有微小的差异。 7.促使系统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举例说明 答: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传热和位移或系统与外界之间的热量的交换与功的交换都是促使系统状态变。 8.分别以图参加公路的自行车赛车运动员、运动手枪中的压缩空气、杯子内的热水和正在运行的电视机为研究对象,说明这是什么系统。 答:赛车运动员因为有呼吸有物质交换,运动员 对自行车作功,因此有能量交换,因此赛车运动 员是开口系统。压缩空气只有对子弹作功,因此 为闭口系统。杯子内的热水对外既有能量交换又 有物质交换,因此为开口系统,正在运行的电视 机有能量交换物物质交换,因此为闭口系统 9.家用加热电器是利用电加热水的家用设备,通常其表面散热可忽略。取正在使用的家用电热水器为控制体(不包括电机热器),这是什么系统?把电加热器包括在研究对象内,是什么系统?什么情况下构成孤立的系统? 答:仅仅考虑电热水器为控制体,因有盖,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但与电机热器有热交换,因此是闭口系统。将电加热器包括在内,无热量交换因此是绝热过程。如果电加热器内电流非外部,而是用电池,即可认为绝热系统。 10.分析汽车动力系统与外界的质能交换情况? 答:汽车发动机有吸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过程,因此吸气过程吸 收外界的空气,过程中既有物质的进入,也有随物质进入带入的能量。

中南大学数据库题库01数据库系统概论.doc

1.关于数据视图与三级模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数据视图是指用户从某个角度看到的客观世界数据对象的特征 B外模式是数据库用户能使用的局部数据,描述外模式时,通常需要给出其物理结 构 C概念模式以数据模型的形式描述数据 D三级模式结构实现了数据的独立性 参考答案 A 2.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所管理的关系是 A一个 DBF文件 B若干个二维表 C一个 DBC文件 D若干个 DBC文 件参考答案 B

3.某企业需要在一个SQL Server2000 实例上为多个部门构建不同的数据库,有一个 通用的数据类型需要用在这些不同数据库中, 则较好的实现方法是 A在创建所有的用户数据库之前,将此数 据类型定义在 master 数据库中 B在创建所有的用户数据库之前,将此数 据类型定义在 model 数据库中 C在创建所有的用户数据库之前,将此数 据类型定义在 msdb数据库中 D在创建完每个用户数据库之后,在每个 数据库中分别定义此数据类型 参考答案 B 4.日志文件是数据库系统出现故障以后, 保证数据正确、一致的重要机制之一。下列 关于日志文件的说法错误的是 A日志的登记顺序必须严格按照事务执行

的时间次序进行 B为了保证发生故障时能正确地恢复数据,必须保证先写数据库后写日志 C检查点记录是日志文件的一种记录,用于改善恢复效率 D事务故障恢复和系统故障恢复都必须使用日志文件 参考答案 B 5.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 E-R 图 C信息世界 D现实世界 参考答案 A 6.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 () 。

中科大物理考研参考书

专业代码及名称培养单位代码招生类专业代码及名称培养单位代码招生类别 070121★数学物理001 硕,博3 623 数学分析《数学分析教程》常庚哲中国科大出版社数学分析:极限、连续、微分、积分的概念及性质 4 802 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线性代数》李炯生中国科大出版社《空间解析几何简明教程》吴光磊高等教育出版社线性代数:行列式,矩阵,线性空间线性映射与线性变换,二次型与内积;解析几何:向量代数,平面与直线,常见曲面 070201理论物理004 硕、博 3 62 4 普通物理A 中国科大、北大或其他高校物理系普通物理教材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 4 811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第一卷曾谨言科学出版社第三版量子力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波函数和波动方程,一维定态问题、力学量算符与表象变换,对称性及守恒定律、中心力场、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定态微扰论、量子越迁 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004 硕、博 3 62 4 普通物理A 中国科大、北大或其他高校物理系普通物理教材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 4 811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第一卷曾谨言科学出版社第三版量子力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波函数和波动方程,一维定态问题、力学量算符与表象变换,对称性及守恒定律、中心力场、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定态微扰论、量子越迁 070203原子与分子物理004 硕、博 234 硕、博 3 62 4 普通物理A 中国科大、北大或其他高校物理系普通物理教材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 4 83 5 原子物理与量子力学《近代物理学》徐克尊高等教育出版社《原子物理学》杨福家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原子物理学》褚圣麟高等教育出版社《量子力学导论》曾谨言高等教育出版社原子结构和光谱、分子结构和光谱、量子力学概论 070204等离子体物理004 硕、博 4 808 电动力学A 《电动力学》郭硕鸿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静电场和静磁场,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的辐射(包括低速和高速运动带电粒子的辐射),狭义相对论 4 872 等离子体物理导论《等离子体物理导论》F. F. Chen科学出版社1980《等离子体物理原理》马腾才胡希伟陈银华中国科大出版社1988 单粒子理论、等离子体平衡、等离子体波动、等离子体不稳定性 070205凝聚态物理002 博 203 硕 3 62 4 普通物理A 中国科大、北大或其他高校物理系普通物理教材力学、电磁学、原子物

人机交互软件工程方法期末考试大作业申请及试卷

《人机交互软件工程方法》期末考试大作业申请 根据《人机交互软件工程方法》课程特点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希望学生能够较全面地学习有人机交互的基本理论和实用技术,掌握各种交互设备及其工作原理,人机交互技术,人机界面设计方法及其表示模型和实现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因此申请2018-2019(2)学期课程《人机交互软件工程方法》期末考试采取大作业项目设计的形式。 考试班级:16计科软件班 考试课程:人机交互软件工程方法 申请人:肖锋 2019.5.6

课程成绩说明 本课程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及期末大作业成绩组成,具体评分标准如下:1.平时成绩由实验成绩、平时作业及考勤成绩综合给出。其中: 实验成绩:需按照实验要求完成实验内容并提交实验报告,实验一共8次,每次5分,满分40分; 平时作业:根据平时作业提交及完成情况给出,满分20分。 考勤成绩:根据平时考勤记录给出,满分40分。 2.期末大作业成绩采取百分制,根据学生提交大作业的内容的完成情况进行评 分。 3.课程最终成绩采取百分制,60分及格,由平时成绩与大作业成绩加权计算得 出,平时成绩与大作业成绩各占总成绩的30%和70%。 课程大作业 大作业内容共四道题,要求见大作业试卷。 大作业要求:提交项目设计方案及程序代码,设计方案需条理清晰,格式齐整,程序代码需完整可运行。 提交时间及方式:提交设计方案电子档及程序源代码,第18周周四提交,由班干部收齐后统一提交。

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出卷教师肖锋系主任签名 制卷份数专业计算机班级编号 江汉大学2018 ——2019 学年第2 学期 考试试卷 课程编号: 410802046 课程名称:《人机交互软件工程方法》试卷类型:项目设计考试形式:大作业考试时间:十八周周四提交一、考试说明 根据课程特点,考试采取大作业形式。为了考试学生的对课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点的考察,要求学生完成项目设计的基本要求;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要求学生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个人的能力充分发挥。 二、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1.窗体程序界面设计 要求设计一个窗体程序界面,完成一个简单的计算器功能(实现加减乘除运算)。编程语言及编译环境任选(建议使用VS平台及C#),提交详细的项目设计文档及程序工程文件。 设计要求: 项目设计文档需调理清晰,格式齐整。完整地说明窗体设计的模型、窗体设计时考虑的人机交互原则,以及程序模块的具体设计关键代码的说明。 其中重点需要给出如下内容: ●画出任务设计的用例图及程序中各个界面视图的关联关系。 ●需利用GOMS划分设计程序的任务分解图,并利用LOTOS描述认为之 间的约束关系。 评分标准: ?程序界面正常运行:(5分)。 ?项目设计文档需调理清晰,格式齐整(5分)。 ?凸显方案的核心技术、步骤、以及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遵循的原则

01 清华大学 工程热力学 第一章

第一章 1-1 试将1物理大气压表示为下列液体的液柱高(mm),(1) 水,(2) 酒精,(3) 液态钠。它们的密度分别为1000kg/m3,789kg/m3和860kg/m3。 1-4 人们假定大气环境的空气压力和密度之间的关系是p=cρ1.4,c为常数。在海平面上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分别为1.013×105Pa和1.177kg/m3,如果在某山顶上测得大气压为5×104Pa。试求山的高度为多少。重力加速度为常量,即g=9.81m/s2。 1-7如图1-15 所示的一圆筒容器,表A的读数为360kPa,表B读数为170kPa,表示室Ⅰ压力高于室Ⅱ的压力。大气压力为760mmHg。试求(1) 真空室以及Ⅰ室和Ⅱ室的绝对压力;(2) 表C的读数;(3) 圆筒顶面所受的作用力。 图1-15 1-8 若某温标的冰点为20°,沸点为75°,试导出这种温标与摄氏度温标的关系(一般为线性关系)。 1-10 若用摄氏温度计和华氏温度计测量同一个物体的温度。有人认为这两种温度计的读数不可能出现数值相同的情况,对吗?若可能,读数相同的温度应是多少? 1-14一系统发生状态变化,压力随容积的变化关系为pV1.3=常数。若系统初态压力为600kPa,容积为0.3m3,试问系统容积膨胀至0.5m3时,对外作了多少膨胀功。 1-15气球直径为0.3m,球内充满压力为150kPa的空气。由于加热,气球直径可逆地增大到0.4m,并且空气压力正比于气球直径而变化。试求该过程空气对外作功量。 1-16 1kg气体经历如图1-16所示的循环,A到B为直线变化过程,B到C为定容过程,C到A为定压过程。试求循环的净功量。如果循环为A-C-B-A则净功量有何变化?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重点

1.定义重组DNA技术 将不同的DNA片段按照人们的设计定向连接起来,然后在特定的受体细胞中与载体同时复制并得到表达,产生影响受体细胞的新的遗传性状。 2.说出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DNA重组技术 2.基因表达研究调控 3.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研究 4.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3.简述DNA的一、二、三级结构 一级:4种核苷酸的连接及排列顺序,表示了该DNA分子的化学成分 二级:2条多核苷酸连反向平行盘绕所形成的双螺旋结构 三级:DNA双螺旋进一步扭曲盘绕所形成的特定的空间结构 4.原核生物DNA具有哪些不同于真核生物DNA的特征? ①DNA双螺旋是由2条互相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而成,多核苷酸的方向由核苷酸间的磷酸二酯键的走向决定,一条是5---3,另一条是3---5②DNA双螺旋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相结合,形成碱基对 5.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由谁提出的?沃森和克里克 6.DNA以何种方式进行复制,如何保证DNA复制的准确性? 线性DNA的双链复制:将线性复制子转变为环状或者多聚分子,在DNA末端形成发卡式结构,使分子没有游离末端,在某种蛋白质的介入下在真正的末端上启动复制。环状DNA 复制:θ型、滚环型、D型 ①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进行半保留复制,复制时严格按照碱基配对原则 ②DNA聚合酶I 非主要聚合酶,可确保DNA合成的准确性

③DNA修复系统:错配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DNA直接修复、SOS系统 7.简述原核生物DNA复制特点 只有一个复制起点,复制起始点上可以连续开始新的DNA复制,变现为虽只有一个复制单元,但可以有多个复制叉 8.真核生物DNA的复制在哪些水平上受到调控? 细胞生活周期水平调控;染色体水平调控;复制子水平调控 9.细胞通过哪几种修复系统对DNA损伤进行修复? 错配修复,恢复错配;切除修复,切除突变的碱基和核苷酸片段;重组修复,复制后的修复;DNA直接修复,修复嘧啶二聚体;SOS系统,DNA的修复,导致变异 10.什么是转座子?分为哪些种类? 是存在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移动的基本单位。可分为插入序列和复合型转座子11.什么是编码链?什么是模板链? 与mRNA序列相同的那条DNA链称为编码链,另一条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指导mRNA 合成DNA链称为模板链 12.简述RNA的种类及其生物学作用 mRNA:编码了一个或多个多肽链序列。 tRNA:把mRNA上的遗传信息变为多肽中的氨基酸信息。 rRNA:是核糖体中的主要成分。 hnRNA:由DNA转录生成的原始转录产物。 snRNA:核小RNA,在前体mRNA加工中,参与去除内含子。 snoRNA:核仁小RNA,主要参与rRNA及其它RNA的修饰、加工、成熟等过程。scRNA:细胞质小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起作用。

软件工程大作业

《软件工程》大作业 学期: 2015秋季学期 班号: 学号: 姓名: 成绩: 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5年10月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大作业 目录 第1章系统概述 (2) 1.1系统介绍 (2) 1.2开发的目的与意义 (2) 第2章可行性分析 (3) 2.1经济可行性 (3) 2.2 技术可行性 (3) 2.3 系统业务分析 (3) 第3章需求分析 (5) 3.1 结构化需求分析 (5) 3.2 系统需求说明 (5) 3.3 系统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 (6) 第4章系统设计 (9) 4.1 系统ER图 (9) 4.2 系统功能结构图 (11) 第5章系统实现 (11) 5.1用户模块 (11) 5.2用户注册功能 (12) 第6章系统测试 (13) 1

第1章系统概述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信息资源实现高度共享,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式,网上购物作为一种新型的购物方式,以其快捷方便的特点成为了人们购物的主要选择。网上支付的不断完善,加上物流业的配套建设,使得用户能够足不出户就能挑选商品,节省了时间和金钱,这种网上购物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1.1系统介绍 网上商城系统是一个可以方便各类人群所需,省时省力全方位的大型购物网上商城,可以让所需人群足不出户不分地域时间的购买所需用品。网上商城系统共分为两个部分:前台用户部分和后台管理部分。在前台系统中有用户注册登陆,浏览商品,选购商品,订购商品。后台系统中有系统管理,会员管理,订单管理,商品管理。在用户注册模块中,分别加强了用户注册信息验证的严格性;在商品或商家信息浏览和查询模块中,用户可以对商品进行浏览检索,查看商品的详细信息;非注册会员可以选定商品加入购物车,但只有注册成会员的用户才能对商品进行购买。在后台系统中,系统管理员可以对已注册的用户进行审查,可以对现有的商品进行管理;并对提交的订单进行处理与邮寄。 1.2开发的目的与意义 在线购物系统,从结构上讲,可以划分为前台和后台两个部分,主要涉及到前、后台的网页设计,以及与数据库相关的操作。在网络应用中,数据库的应用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特别地,随着Internet的普及和人们对于互联网的依赖性,许多基于互联网的应用也不断的涌现出来。基于B/S(浏览器、服务器)构架开发网站和系统已成为一种主流趋势,人们对其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现在已经进入网络时代,很多电子产品的生产企业也开始意识到了网络的重要性,开始在电子产品中加入对网络服务的支持。比如在智能手机中增加了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支持,这在提升了电子产品的竞争力的同时,也扩展了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 总体上看,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十分良好的发展前景。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整理版)

1)分子生物学 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物质基础的学科。研究细胞成分的物理、化学的性质和变化以及这些性质和变化与生命现象的关系,如遗传信息的传递,基因的结构、复制、转录、翻译、表达调控和表达产物的生理功能,以及细胞信号的转导等。 2)移动基因: 又称转座子。由于它可以从染色体基因组上的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是指在不同染色体之间跃迁,因此也称跳跃基因。 3)假基因: 有些基因核苷酸序列与相应的正常功能基因基本相同,但却不能合成出功能蛋白质,这些失活的基因称为假基因。 4)重叠基因: 所谓重叠基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有一段DNA序列,或是指一段DNA序列成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的组成部分。 5)基因家族: 是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一组基因。 6)基因:能够表达和产生蛋白质和RNA的DNA序列,是决定遗传性状的功能单位. 7)基因组: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 8)端粒:以线性染色体形式存在的真核基因组DNA末端都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叫端粒.该结构是一段DNA序列和蛋白质形成的一种复合体,仅在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存在. 9)操纵子:是指数个功能上相关的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构成信息区,连同其上游的调控区(包括启动子和操纵基因)以及下游的转录终止信号所构成的基因表达单位,所转录的RNA为多顺反子. 10)顺式作用元件:是指那些与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相关,能够被基因调控蛋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特异DNA序列.包括启动子,上游启动子元件,增强子,加尾信号和一些反应元件等. 11)反式作用因子:是指真核细胞内含有的大量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结合顺式作用元件而调节 基因转录活性的蛋白质因子. 12)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 13)增强子:位于真核基因中远离转录起始点,能明显增强启动子转录效率的特殊DNA序列.它可位于被增强的转录基因的上游或下游,也可相距靶基因较远.

数据库系统概论实验1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1:数据库物理设计班级与班级代码12251102 实验室名称(或课室) SS1-332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任课教师马小闳 学号: 姓名: 实验日期:2014年 3 月19 日 广东商学院教务处制

姓名实验报告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实验报告交院(系)办公室保存。

实验一:数据库物理设计 1.实验目的及要求: 目的:本次实验是主要学习Microsoft SQL 2000数据库的物理设计方法。通过实验了解Microsoft SQL 2000数据库的组成,理解数据库的概念及物理存储结构设计方法;掌握Microsoft SQL 2000的数据库建立方法,包括利用“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的方法和使用Transact-SQL 创建数据库的方法。以求达到能够熟练地在Microsoft SQL 2000中进行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要求:通过对创建数据库方法的学习,掌握创建数据库的基本语句,了解数据库系统文件的存储结构,系统文件可以包含一个数据文件及一个事务日志,也可以包含多个数据文件及多个事务日志或文件组,进而创建“教学管理”数据库,并且对该数据库进行以下操作:更新、添加、删除数据文件等,从而熟练掌握数据库的结构并对数据库进行各项基本操作。2.实验器材和实验环境: 计算机,网络环境,投影设备。 实验相关软件:Window xp、SQL Server 2000。 3.实验内容和步骤: 本实验将运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企业管理器”和Transact —SQL 语句两种方法设计“教学管理”数据可的物理结构,实现对该数据库的物理储存设计。 实验重点完成以下工作: (1)使用“企业管理器”了解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系统数据库组成; (2)在“SQL查询分析器”中,使用Transact—SQL语句创建“教学管理”数据库; (3)使用“企业管理器”创建“教学管理”数据库。 3.1创建指定单一数据主文件和事务日志的数据库 ①打开“查询分析器”。

中科大16年高等数学B考试大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大纲 科目名称 高等数学B 编号 601 一、考试范围及要点 1.掌握数列极限存在性的证明,熟练掌握极限和连续函数的性质和运算。 2.熟悉各阶导数的定义、性质和运算;熟练使用求高阶导数的Leibniz公式、Rolle定理和Lagrange中值定理;熟悉导数与函数增减的关系,并能熟练运用以证明不等式;熟悉处理最值﹑极值问题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及使用泰勒公式及常用函数的麦克劳林展开式;熟练使用求未定式极限的L’Hospital法则。 3.熟悉不定积分的定义和基本性质,熟练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计算方法:换元法与分部积分法。 4.熟悉定积分的定义﹑性质及运算。能熟练运用微积分基本定理。熟悉定积分在数学中的简单运用。 5.熟练求解分离变量型的一阶微分方程和一、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6.熟悉平面的向量式和直线的点向式方程;会由两直线,直线与平面的方程确定其位置关系。 7.熟知多变量函数的微分及偏导数的定义以及计算方法;熟练掌握复合函数,隐函数的微分法;熟练掌握求多元函数的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方法。 8.明了二重积分的定义和性质;熟练掌握二重积分的计算和极坐标换元法。 9.熟悉数项级数收敛与发散的概念;熟悉正项级数收敛的若干判别法;知道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概念;熟悉幂级数的收敛区间和收敛半径的算法;熟悉用幂级数逐项求导或逐项积分求级数和的方法。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题型:填空题(约15%)选择题(约15%)、计算题(约55%)、证明题(约25%)。(四)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 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 函数,极限约15% 一元函数微积分约30% 多元函数微积分约25% 级数约10% 常微分方程约10% 解析几何约10% 参考书目名称作者出版社版次年份 微积分(上、下册)谢盛刚等编科学出版社第1版2004 微积分学导论 陈祖墀等编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1 (上、下册)

软件工程大作业

版本号 日期 <软件工程——大作业> “超市管理系统” 软件设计说明书 姓名:XXX 班级:XXX 学号:XXXXXX 完成日期:XXXX 指导老师:XXX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目录 1引言 (1) 1.1 编写目的 (1) 1.2 范围 (1) 1.3 定义 (1) 1.4 参考资料 (1) 2 项目概述 (2) 2.1 产品描述 (2) 2.2 产品功能 (3) 2.3 用户特点 (4) 2.4 一般约束 (5) 3 具体需求 (6) 3.1 功能需求 (6) 3.1.1 数据字典 (10) 3.2 行为需求 (10) 3.3 数据需求 (11) 3.4 外部接口需求 (12) 3.4.1硬件接口 (12) 3.5设计约束 (13) 3.5.1 硬件的限制 (13) 3.6安全性 (13) 3.7可维护性 (13) 3.8可扩展性 (14) 4 总体设计 (14) 4.1运行环境 (14) 4.1.1 软件环境 (14) 4.2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14) 4.2.1基本设计原则 (14) 4.3系统结构 (15) 4.3.1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15) 4.3.2 系统层次结构图 (17) 4.3.3 系统网络结构 (17) 5 详细设计 (18) 5.1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18)

5.1.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18) 5.2模块设计说明 (22) 5.2.1模块描述 (23) 5.2.2功能 (23) 5.2.3设计方法(算法) (24)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零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业务不断增长,而管理水平相对滞后的困境。尤其是许多企业在逐年经营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历史数据,但是信息比较分散、相互独立。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处于竞争性行业的中小型零售企业如何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借助信息化实时掌握营销动态,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提高资源配置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成为他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在零售企业中引入超市信息管理系统,利用收银机将超市中各种商品的进货、退货、销售等信息输入电脑,使得经营管理者能够及时掌控经营信息,作出合适的各种采购及货物库存决策。 超市信息管理系统,可完成商品采购订货、销售、盘点库存、财务分析等管理功能,并对商品的购销存状态实时跟踪记录。本论文主要介绍超市信息管理系统中的系统登录、商品录入、库存管理、商品销售等部分内容,以展现设计一个完整信息管理系统的思路和步骤。 1.2 范围 a.软件名称:超市信息管理系统。 b.软件功能:该软件用来对超市商品采购订货、销售、库存、财务分析,以及工作员工和超市会员信息的管理。 1.3 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缩写词的原词组。 1.4 参考资料 [1] 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2] 张珍宝,刘升.超市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版), 2002,15(3):49-51. [3] 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M].北京:高校教育出版社,1985. [4] 袁作为.小型超市管理系统分析[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8,6:243. [5] 张鼎武.小型超市管理信息系统[J].财经界(中旬刊).2007,12:2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