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

专业建设发展建设方案

专业名称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专业代码560401

学校名称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代码 12741 学校举办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学校所在地广东省(省份)广州(地市)

填表日期 2011 年 10 月 9 日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二0一一年十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提高服务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珠三角地区创造战略目标的实施输送大批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借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强劲东风,继续推进专业内涵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我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为珠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建筑及相关行业、企业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专业建设基础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开办于2001年,是我院的重点专业之一, 2006年该专业被省教育厅评审为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建设专业。经过几年来的建设,尤其是在09年学院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当中,以评估为契机,以评促建,在专业内涵方面下苦功,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实践条件建设等方面取了显著的进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2010年该专业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厅组织的示范性专业验收工作,正式成为了“省级示范性专业”称号。

1、建设了一支高素质、双师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

通过“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等手段引进专业团队人才,通过国内外访学、参与高职教育课程开发与精品课程建设培训、参与项目研发或企业兼职等途径锻炼培养人才,本专业目前已拥有一支专业素质高、技术能力强,在本行业技术领域内有较高影响力的专业骨干队伍。专业带头人具有副教授职称,教学水平高,工程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教学团队整体思想素质好,团队意识强,年龄结构与职称结构合理,拥有一批来自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沃华消防公司、广东建业工程技术公司、广东海富建设有限公司消防技术服务分公司、广州珠江监理公司等业内知名企业的兼职教师。

2、课程建设成果显著

我们在课程改革方面以点带面,以课程等级建设推进课程整体改革,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建,先后有《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获省级精品课程、《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获全国土建类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带动了《建筑构造与识图》、《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给排水系统

及识图》、《建筑电气系统及识图》等专业主干课程在教材建设、工学结合、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教学改革,提升了专业课程整体的教学改革水平。

3、因地制宜进行实践条件建设

考虑到学院场地规模小,资金有限,我们采取自主设计与引进相结合的办法,依托省级高职高专教育实训基地,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项资金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目前已建成拥有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实训室、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实训室、给水排水实训室、消防与火灾报警实训室、安全防范实训室、楼宇设备自动控制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基地,设备总价值约为500多万元,群内专业大部分实践教学能够在校内实训基地开展,从实训指导教师到设备使用,实训项目共同面高,资源共享面广,发挥出了本专业对群内专业的带动作用。

4、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认可度高

本专业近两年第一志愿平均上线率为80%以上,平均就业率为98.65%,平均就业对口率为86.3%。通过跟踪调查数据表明,近二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的称职率≧90%,优良率≧55%。

三、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1、专业发展总体目标

坚持设备安装专业特色不动摇、坚持校企合作的道路不动摇,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素质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探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贯通人才培养通道。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完善教学管理,改革评价办法,强化实践育人,结合本专业特点对现有实训基地进行改造,进一步在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完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培养和评聘制度,通过校企合作,建设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教学机制,推进校企之间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的制度化建设,提高技术服务能力。建立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对毕业生毕业后

至少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

2、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面向建筑设备安装工程企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从事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掌握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具备建筑设备安装工程识图能力、施工组织管理能力、工程计价能力及设计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注重培养学生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四、建设内容

目标1: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强化素质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教学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进一步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1、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素质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1)创新、重塑校园文化活动、将其纳入学生素质教育,并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载体,校园活动有利于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培养创新性人才良好的个性品质;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促进创新性人才的和谐发展。

在专业建设中重视素质教育、重塑的校园文化活动力争做到“三个结合”:校园文化活动要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立足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校园文化活动要与学风建设相结合,培养大学生勤奋求实的学习态度。校园文化活动要紧密与教学活动和学生的专业学习相结合,强化学习意识,巩固专业思想。

通过创新、重塑校园文化活动弥补教学条件的不足。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他们自我设计、自我服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创新性。在校园文化活动

创新与重塑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与体验,兴趣和特长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使广大学生在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2)将企业文化建设渗透入高等职业教育。

专业建设过程中逐步以以下几个途径实现高职教育中的企业文化教育。

①研究建筑类企业企业文化,结合企业文化,开发学生素质教育新内容。

将学校开设的政治课、道德课、法律课和就业与创业指导课融入企业文化的典型实例,通过活生生的事实让学生身切感受到企业文化的意义和作用,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②开设企业文化的专题讲座和读书活动。

成功的企业都有一种与众不同的优秀企业文化,邀请企业名家给职业院校的高年级学生讲授企业文化在企业运作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开展优秀企业文化调研,可大大激发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的愿望和热情,在此基础上还可通过组织报告会,读书竞赛,使学生能深层次的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从而为学生择业、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③通过实践基地的改造与建设,产、学、研相结合,加快企业文化的传递。

让学生深入企业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带来更强的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让学生对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理解得更透彻。

④引入企业的制度文化和企业的行为文化,企文化相结合,建立严明的学生行为准则。

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学生适应企业文化约束的重要一课;在校园里,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通过参加勤工俭学、义务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学生适应企业管理制度,适应企业的人际关系和行为规范,培养学生对挫折的忍耐性,克服困难的坚韧性和勇于取胜的自信心,促使学生立足社会,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条件。

2、深入进行就业岗位分析

深究毕业生就业岗位岗位任务,通过企业调研,开座谈会等形式对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进行深度调研,研究岗位特点、岗位任务的主要内容、岗位任务的专业能力及素质能力要求;

研究建筑设备安装工程相关施工员、设计员、预算员、监理员、资料员、材料员等就业岗位的职业标准,根据职业对课程标准进行调整,构建新的与职业标

准对接的课程标准。

目标2:探索本专业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及教育规律、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完善教学管理,改革评价办法。实现本专业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

1、进行本专业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建设思路初步设计为到国内外同类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相关专业调研其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材、教育教学过程、信息技术应用、人才成长途径以及评价模式,分析本专业中职教育在工学结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的衔接修订,以期贯通本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通道。

2、进行中高职教学规律的对比研究;

进行中高职教学规律的对比研究,找异同,并寻求改革思路,进行“中、高职双出口”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科研课题研究。

在人才培养方案上采取“学分互认”的模式试点“中、高职双出口”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中职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以及高职的本专业课程设置情况,根据课程特点制定课程的相应学分,在培养方案上实现实践环节互补,理论环节互认,建立课程标准时充分考虑中高职之间的衔接与贯通问题,改革考核方式为“知识+技能”形式考试考查方式。试图贯通中高职人才培养通道。

目标3:强化实践育人,进一步在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提高教学效果。结合本专业特点对现有实训基地进行改造。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1)按照教学和实训深度融合的要求,做到“教、学、做”在实训室融为一体;

(2)按照专业群建设的要求,做到“集成、共享、开放”的要求;

(3)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达到工种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

(4)在保证学生实训的同时,满足对外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的要求;

(5))对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完善,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

2、实训基地改造

(1)改扩建3个实训室,见下表。

序号已有实验实

训室名称

改扩建后实

训室名称

建设内容改扩建开展的实训项目服务课程

1 电工电子实

验室

电工电子实

验室

更新电工电子实

验台。

①基本仪表的使用

②基本电量的测量

③基尔霍夫定律验证

④戴维南定律验证

⑤无功功率补偿

⑥门电路逻辑功能

⑦集成电路应用

⑧555时定时电路

⑨单片机电路实验

电工电子技术

2 电工电子测

量实训室

电工电子测

量实训室

更新电工电子测

量实训台,购买

10台示波器。

①绝缘电阻测量

②接地电阻测量

③频率计的使用

④示波器的使用

⑤低频信号发生器的使

⑥频谱分析仪的使用

电工电子技术

电气控制与PLC

应用

建筑电气施工技

3 考证实训室考证实训室新购智能楼管理

师考证实训台、给

排水实训考证台。

①智能楼考宇管理师考

证、实训

②管道工考证、实训

③电工考证、实训

④其他考证、实训

建筑电气系统及

识图

建筑给排水系统

及识图

建筑电气施工技

建筑给排水施工

技术

电气控制与PLC

应用

(2)新建1个实训室,见下表。

序号新建实训室

名称

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开展的主要实训项目服务课程

1 综合管线实

训室

建成供学生进

行综合管线识

图和综合管线

施工实训

建设综合管线

样板工程;制作

综合管线三维

图,开发实训项

①建筑电气系统识图实训

②建筑给排水系统识图实

③通风空调系统识图实训

④建筑电气施工实训

⑤建筑给排水施工实训

建筑电气系统

及识图

建筑给排水系

统及识图

通风空调系统

及识图

建筑电气施工

技术

建筑给排水施

工技术

通风空调施工

技术

目标4: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开展学生技能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1、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注重“教、学、做”一体

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明确课程培养目标及其在专业培养中的定位,根据职业岗位群的核心能力,将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融入到课程设计中,开展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融“教、学、做”为一体,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积极推进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的改进,普及项目驱动、行为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与行业、企业合作将实际工作项目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鼓励教师放下粉笔、拿起图纸和工具,走出教室、走进实训室、走进工地,将教室、实训室和工地合为一体,重点提倡教师采用互动式教学,重视让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学生做中教,重视教学模式的改进,融“教、学、做”为一体,如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注重课堂教学效果提高,鼓励学生参与,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推行考核方式多元化,实行多种考核制度改革

以考核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根据课程特点、教学内容、教学阶段等采取多种考核方式,同时建立考核知识、能力和技能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考核指标能够量化尽量量化,不能量化的要进行可操作的程度描述。

(1)推行考核方式的多元化。加强课程考核的改革力度,首先是在考核内容上,强调考核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考核的方式上,根据课程特点采用不同的形式,专业课程以能力考核为主,考核中采用笔试、口试、上机实际操作等方式;重视对学生德育和技能的考核,扩大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检测;对于专业操作性强的课程,实行学生临场操作和面试,老师现场打分的方法,促进了学生实践技能水平的提高;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考核则以工作成绩和平时表现共同评定,对测评不合格的学生则继续实习,严格要求,严格考核,确保实习实训质量。

(2)实行“以证代考”“以赛代考”制度。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课外学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项目实践,对学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及获得的技术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计算学分并免于相关课程的考试。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各级技能竞赛,构建“以证代考”、“以赛代考”的考核机制和一整套考核方法。

(3)开展学生技能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学生技能竞赛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技能竞赛能够强校企合作、深化工学结合、强化技能训练、创新培养模式和深化教学理念。通过学生技能竞赛活动可将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与学生的课外活动深度融合,激发学生的兴趣、潜能和创新能力。本专业每年举办一次专业科技竞赛活动,如:AUTOCAD竞赛、PLC比赛、电力拖动比赛等活动,学生可以自行组队参加,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团队写作能力。

目标5:完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培养和评聘制度,通过校企合作,建设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教学机制,推进校企之间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的制度化建设,提高技术服务能力。

1、建设思路:

通过培养和聘请高水平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达到省级优秀标准的教学团队。对专职教师通过下企业挂职锻炼、带实习、假期集中到现场、技术服务等有效途径增加其工程实践经历和经验,进一步提高其生产实践与技术服务能力,并通过国内外交流、培训来提高教师职教理念以及课程开发、设计和实施能力;对兼职教师则着重于建立适宜的评聘管理机制和教学基本能力的培训。

2、专业带头人培养:

(1)建设目标: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其中企业1名;

(2)建设标准:在建筑设备方面技术过硬、行业有影响力、具备高级职称、有丰富的一线施工经历,能够主持专业建设规划、方案设计、专业建设工作,能够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3)建设措施:从企业聘请一名技术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进行高职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基本能力的培训,同时对校内已有的1名专业带头人进行专门培养,每年安排其到企业实践不少于2个月,安排到国内外进行高职教学理念培训、专业设计能力培训、课程设计能力培训,使其迅速成长。从而将专业带头人培养成为既能把握专业(群)改革和建设的发展方向,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教育专家。

3、专任教师队伍建设:

(1)建设目标:培养骨干教师6名,同时使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

达到80%以上,使教学团队达到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标准;

(2)建设标准:在本专业领域有过硬技术、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硕士及以上学位、有2年以上一线施工经历的高级人才,参加本专业建设的方案设计、方案实施,培养青年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参加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

(3)建设措施:建立专任教师下企业锻炼及与企业定期交流研讨的制度,每年度安排1-2名教师到施工现场挂职6个月以上,同时通过假期集体下现场、带实习、科技服务等多种途径保证专任教师平均每年的企业实践时间不少于2个月,使专任教师80%以上成为真正具备的“双师”素质。同时建立现代高职教育理论培训制度,每年轮流选派专任教师到国内外等职教水平较高的学校或机构学习职业教育经验,从而提高教师团队的整体课程开发、设计和实施能力。

4、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1)建设目标:聘请稳定的兼职教师25人以上,保证学生实践教学的要求;

(2)建设标准:行业、企业的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或是具有一定技能特长的技师,或是能工巧匠,能胜任实践技能课的教学工作或课程部分内容的教学工作和顶岗实习指导工作;

(3)建设措施:建立适宜的兼职教师评聘管理机制和团队合作教学机制,不断提高兼职教师的待遇。同时加强对兼职教师教学基本能力的培训,引导兼职教师参加专业(群)建设、课程建设尤其是对本专业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目标6:建立学生实习管理数字化平台,完善学生数字化管理;建立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对毕业生毕业后至少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

1、建设思路:

建立学生实习管理数字化平台,完善学生数字化管理;建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制度,对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重要评价指标来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并对毕业生毕业后至少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从而为教学质量管理、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调整创新、办学成本核算、制度设计等提供科学依据。

2、具体步骤与内容:

(1)建立学生实习管理数字化平台;

(2)建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制度;

(3)委托政府及社会公众共同认可的,有良好公信力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开展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4)选定评价指标:从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就业专业对口率、月收入)、工作稳定性、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对本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要度和满足度等指标中选定对提升专业建设有帮助的指标来开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5)以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的结果依据,对本专业的教学质量管理、专业群建设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办学成本核算、制度设计等进行调整和优化。

五、建设经费预算

建设内容

建设经费来源及预算

合计

(万元)

申请中央财政

(万元)

地方财政

(来源25:广东省

财政厅)

(万元)

行业企业

(来源25:)

(万元)

其他

(来源25:学院自

筹)

(万元)

总计(万元)480 240 120 120 专业人才培养

方案制订与实

20 20

课程与教学资

源建设

55 25 30

实训实习条件

改善

280 100 95 85

现代信息技术

应用与数字校

园建设

10 10

校企合作制度

与管理运行机

制建设

30 30

师资队伍与服

务能力建设

70 55 15

25指投入建设经费的单位名称

实训实习耗材

补贴

10 10

实习意外伤害

保险

5 5

六、建设进度计划与预期绩效

目标2011至2012年预期绩效2013年上半年预期绩效

目标1完善人才培养方案(1)创新、重塑校园文化活动、将其

纳入学生素质教育,并融入人才培养全

过程。(2)深究毕业生就业岗位岗位

任务,通过企业调研,开座谈会等形式

对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进行深度调研,研

究岗位特点、岗位任务的主要内容、岗

位任务的专业能力及素质能力要求。

(3)将企业文化建设渗透入高等职业

教育。(4)通过实践基地的改造与建

设,产、学、研相结合,加快企业文化

的传递。

(5)引入企业的制度文化和企业的行

为文化,校企文化相结合,建立严明的

学生行为准则。(6)研究建筑设备安

装工程相关施工员、设计员、预算员、

监理员、资料员、材料员等就业岗位的

职业标准,根据职业对课程标准进行调

整,构建新的与职业标准对接的课程标

准。

目标2:探索中、高职育衔接、贯通人才培养通道。(1)到国内外同类型中等职业技术学

校的相关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模式。(2)

进行中高职教学规律的对比研究;进

行中高职教学规律的对比研究,找异

同,并寻求改革思路,进行“中、高职

双出口”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科研课

题研究。

(3)改革考核方式为“知识+技能”考

核,实现本专业中高职的延续与衔接。

目标3:强化实践育人,对现有实训基地改造。(1)依据职场真实岗位任务开发校内

实训岗位训练,使其与职场岗位任务接

近乃至一致;(2)新建综合管线实训

室,升级改造电工电子实验室、电工电

子测量实训室、考证实训室;

(3)完成实训基地营造建筑设备安装

工程职场氛围、企业文化氛围改造。

目标4: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1)聘请专家举办任务驱动、项目导

向等教学模式方面的讲座2次;(2)

专业教师通过到国内外相关机构进行

交流学习,提高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

教学模式实践能力;(3)设置专业技

能的设计、预算、施工、以及绘图等专

业技能竞赛项目,组织学生自由组团参

赛,试点“以赛代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与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

力。

(1)聘请专家举办任务驱动、项目导

向等教学模式方面的讲座2次;(2)

核心课程中推广铺开任务驱动、项目导

向等教学模式;(3)根据2012年“以

赛代考”经验,进一步展开激发学生的

兴趣与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

新能力的专业竞赛。

目标5:建立合作教(1)培养专任教师现代教育理念、组

织专任教师团队教师定期到国内外相

(1)培养专任教师现代教育理念、组

织专任教师团队教师定期到国内外相

学机制,推进校企交流制度化建设。关院校、企业学习提高专业能力;(2)

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3)参照

省级教师团队标准建设教师团队;(4)

建立团队合作教学机制,推进校企之间

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的制度化建设。

关院校、企业学习提高专业能力;(2)

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3)参照

省级教师团队标准建设教师团队;(4)

建立团队合作教学机制,推进校企之间

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的制度化建设。

目标6:建立实习管理数字化平台;建立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1)建立实习管理数字化平台;(2)

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追踪制度,委托咨

询、评估机构对人才培养质量等及毕业

生毕业后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

(3)对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

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

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以及毕业生毕

业后发展轨迹持续追踪。

七、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为保证本项目顺利实施,学院成立由院领导、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机电系共同组成本项目领导小组,全力保障和监控本项目的进程,同时由本专业所在机电系成立本项目的工作小组,具体承担本项目的工作。具体组织成员如下:(1)项目领导小组

组长:黄乐览(院长)

副组长:赵惠琳(副院长)、夏韩辉(副院长)

成员:张建文、赵琼梅、徐宁、黄河、张毅敏

(2)项目工作小组

组长:黄河

副主任:张志、刘光辉

成员:杨永峰、张东放、巫莉、邹劲松、罗敏、吴彩虹、胡亮、方友村、罗建君、许志华、黄修力、李元希、陈诗、舒生辉、

(3)项目工作小组分工情况

目标1: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强化素质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教学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进一步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完成人:刘光辉(负责人)、杨永峰、张东放、巫莉、方友村、

目标2:探索本专业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及教育规律、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完善教学管理,改革评价办法。实现本专业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

完成人:张志(负责人)、黄河、罗敏、陈诗、舒生辉、吴彩虹

目标3:强化实践育人,进一步在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提高教学效果。结合本专业特点对现有实训基地进行改造。

完成人:黄河(负责人)、刘光辉、杨永峰、方友村、罗建君、许志华

目标4: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开展学生技能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完成人:方友村(负责人)、李元希、罗建君、许志华、胡亮、陈诗

目标5:完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培养和评聘制度,通过校企合作,建设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教学机制,推进校企之间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的制度化建设,提高技术服务能力。

完成人:张志(负责人)、黄河、邹劲松、黄修力、李元希

目标6:建立学生实习管理数字化平台,完善学生数字化管理;建立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对毕业生毕业后至少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

完成人:杨永峰(负责人)、陈诗、舒生辉、巫莉

2、制度保障

(1)加强制度建设。制定“高职建设项目管理规定”、“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管理办法”、“高职专项资金财务管理办法”、“专业带头人选拔和管理办法”、“骨干教师选拔和管理办法”、“学生校内实践教学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兼职教师评聘管理办法”等一整套管理规章制度,实现项目管理的规范化。

(2)对项目建设资金进行专项管理。成立资金管理小组,加强建设项目论证与管理,保证建设项目的落实。对项目的设备采购、基本建设等,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要求执行。

(3)加强自我监督。由学院监察部门成立项目监督小组,使项目进度严格

按照建设方案执行,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符合财务制度和方案任务要求,并主动接受来自社会各界、教职员工及学生的监督,以减少工作失误,避免国家财产资金受到损失,确保本项目高质量的完成。

单元三: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单元三: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一、专业建设背景 (一)行业发展背景 威海作为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核心之一,借助比邻韩国、日本的地理优势,电子制造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到2006年6月,威海的电子企业已超过3000家。伴随着电子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国外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涌现,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行业背景下,现有的和新诞生的电子生产企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高技能专门人才严重不足,这就为我院该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并为该专业培养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就业环境。 (二)专业发展背景 2005年,我院被山东省政府确定为山东省制造业紧缺人才培训基地,作为院级重点专业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在多年办学过程中积累了高职教育的丰富经验,具有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产学结合紧密、人才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优势。连续三年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5%以上,就业的对口率也在90%以上,就业地区大多位于山东省沿海发达城市,一些大中型中外资企业如青岛海尔、烟台福士康等连续3年

在我院招聘该专业毕业生,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学生培养受到了用人企业的广泛欢迎。通过该专业的建设,可进一步带动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中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的全面快速发展,形成示范效应,并提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 二、专业建设目标 通过三年重点建设,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成办学理念先进、产学结合紧密、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高的国内一流的国家级示范专业。 在课程建设方面,三年内建设该专业网络课程5门,优质核心课程4门,校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 在实训条件方面,将校内电子与电气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建设成能够满足专业理论和实习实训课“一体化”教学需要,具有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为一体的多功能的、开放型的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建立8个稳定的能够充分满足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高技能专门人才培养模式运行需要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在线教育平台建设方案

在线教育平台建设方案(V0.1) 二〇一九年八月

文档版本记录

目录 第1章背景 (5) 第2章需求分析 (6) 2.1在线教育基础环境 (6) 2.2外界了解学校的途径 (6) 2.3家长、学生、老师关心的问题 (6) 2.4在线教育 (7) 第3章总体设计 (8) 3.1设计思路 (8) 3.2建设目标 (8) 3.3设计原则 (8) 3.4设计依据 (9) 3.5总体框架 (9) 3.1建设内容 (10) 第4章网站站群服务 (10) 4.1建设目标 (10) 4.2总体架构 (10)

4.4网站站群系统 (12) 4.5网站界面 (15) 第5章基础数据服务 (16) 5.1系统概述 (16) 5.2系统架构 (16) 5.3功能设计 (17) 第6章在线课程服务 (17) 6.1系统概述 (17) 6.2系统架构 (17) 6.3功能设计 (17) 第7章成绩查询服务 (20) 7.1系统概述 (20) 7.2功能设计 (20) 7.2.1基本功能 (20) 7.2.2服务功能 (21) 7.2.3数据库功能 (21) 第8章在线支付服务 (22)

8.2功能设计 (22) 第9章信息安全 (22) 9.1建设目标 (22) 9.2建设内容 (22) 9.3总体框架 (24) 第10章运维服务 (25) 10.1建设目标和范围 (25) 第11章数据灾备 (26) 11.1.1灾难备份概述 (26) 11.1.2本地灾备 (27) 第12章实施进度计划 (29) 第13章项目组织实施及质量保证 (30) 13.1项目组织与管理机构 (31) 13.2项目实施管理 (31) 13.3过程定义 (32) 13.3.1定义方法 (32) 13.3.2阶段定义 (33)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方案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目录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 第一部分总结经验扩大优势 一、发挥区位优势,促进校企合作 学院隶属宁波市领导,社会经济基础雄厚。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快速发展,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400亿元,财政一般性预算收入超过460亿元,城市综合竞争力跻身全国十强,这为加大对学院的投入奠定了基础。根据宁波市经济社会“十一五”发展规划,宁波将建成华东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浙江省重化工基地,进一步确立在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的战略地位。“十一五”期间,宁波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精密仪器仪表、装备制造及机械基础件、精细化工与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模具、新材料、新能源、文具、家用电器等十大产业。宁波经济快速发展,急需大批高技能人才。根据《宁波市2006——2007年度紧缺人才开发导向目录》,未来几年,宁波每年需要10万名技能型人才,这给学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学院地处北仑新区,合作发展基础良好。北仑区东接深水良港——北仑港,北临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区内有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保税区、宁波出口加工区等国家级开发区和中信公司独家开发的大榭开发区,有1000多家外(合)资企业,其中有世界500强企业35家。2005年实现生产总值23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2935元。至2005年,宁波十大百亿工程中有七项落户在北仑新区。目前北仑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港口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核心区,成为宁波市最具增长潜力的经济强区和利用外资的龙头,成为浙江省对外开放最重要的产业基地和形象窗口,成为国家级开发区中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最好的开发区之一。 区域经济的发展,拉动了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我们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校企双方构建互需、互惠、互联的双赢合作机制,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积极为地方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推行“三三”模式,深化工学结合 学院几年来探索和实践所取得的成绩为进一步创建示范性高职院校奠定了良好基础。学院建校以来,坚持“素质为核心、能力为基础”的育人理念,坚定不移地走产学一体化的发展道路,探索了特色鲜明的“学工交替”、“订单式培养”、“项目化教学”等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其中《“学工交替”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及案例》作为9个典型模式之一收入由教育部高教司、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主编的银领工程丛书《必由之路——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

2018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2018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培养从事工业与民用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设计、安装工艺设计、设备调试及施工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主要有机械学、安装工程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安装工程制图、安装工艺学、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施工组织设计、起重运输与吊装工艺、机械设计基础、非标制作与检测技术等。 2、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安装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预算、安装工艺方案设计、安装工程机械应用管理、企业管理、施工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等技术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建筑、房地产、仪器仪表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建筑/建材/工程 2房地产 3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 4其他行业 5物业管理/商业中心 6新能源 7石油/化工/矿产/地质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电气施工员、给排水施工员等工作,大致如下: 1、电气施工员 2、给排水施工员

工作城市: 毕业后,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多,大致如下: 1广州 2上海 3北京 4昆明 5深圳 3、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土木建筑行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长。2004年进入各个人才市场招聘工程技术人员的企业共涉及到100多个行业,其中在很多城市的人才市场上,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的人才需求量已经跃居第一位。随着经济发展和路网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土建工程技术人员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需求量还将不断上升。再加上路桥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只要人才市场上没有出现过度饱合的状况,可以说土木工程技术人员一直有着不错的就业前景。 2013年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高校毕业人数为3000-3500人,其中男83%、女17%,2013年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高校招生男女比例为文科15%、理科84%、文理综合1%,近几年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的就业率分别为2011(90%-95%)、2012(90%-95%)、2013(90%-95%)。

培训中心建设思路及方案

辉县市职业中专 培 训 中 心 建 设 思 路 及 方 案 电器专业组

一、培训中心建设的整体目标 培训中心建设的目标是要建设一个电工电子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加快电子技术人才培养周期,为国家的电子产业培养急需的大批职业技术人才,为农村和社会劳动力转移提供培训基地。探索掌握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等的转变,培养大批掌握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的中、高级层次的生产第一线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满足社会日益紧缺的新型电子产业及现代电子产品维修技术人才的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目标,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应用”为主旨构建教学内容体系;以“能力为主、需要为准”为原则,进行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的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专业培训中心的建设,达到培养的人才和社会、市场、企业接轨,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服务于国家建设的能力。 二、培训中心建设的指导思想 现代电子企业需要的是综合能力比较强的人,这些能力包括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一定的专业动手能力、处理不同任务的协调能力、处理偶然事件的能力、工作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有的岗位不一定需要高深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需要更多的是工作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需要的是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实践操作训练是培养这些综合性的能力的最好手段和方法。改变传统的

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和实训操作能力训练为辅的模式,大胆采用以实训操作训练为主线,理论教学服务于实训操作教学模式,即实训操作需要什么知识,理论教学才教什么知识。依据这个原则,对市场进行调查,再依据市场需求建设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专业培训中心。 三、我县发展概况 坚持“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思路,把工业发展作为全县经济工作的重点。县级热电、重工、冶金工业基地。全县各大企业进入强势发展阶段,在这样的发展势头下,电工电子专业的学生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为了适应企业发展,许多企业职工、社会学员也来学校学习新知识,培训新技能。 四、培训中心建设及使用现状 学校现有的电工电子培训中心除了示波器、晶体管图示仪、函数信号发生器、频率计、直流稳压电源、各种仪表等以外,共有5个大型实训室,分别是: ◆电气装配实训室 ◆电工技术实训考核室 ◆维修电工实训考核室 ◆电视技术操作实训室 ◆制冷操作实训室

在线教育平台建设方案

在线教育平台建设方案(V0.1) 二〇二〇年五月

文档版本记录

目录 第1章背景 (5) 第2章需求分析 (6) 2.1在线教育基础环境 (6) 2.2外界了解学校的途径 (6) 2.3家长、学生、老师关心的问题 (6) 2.4在线教育 (7) 第3章总体设计 (8) 3.1设计思路 (8) 3.2建设目标 (8) 3.3设计原则 (8) 3.4设计依据 (9) 3.5总体框架 (9) 3.1建设内容 (10) 第4章网站站群服务 (10) 4.1建设目标 (10) 4.2总体架构 (10)

4.4网站站群系统 (12) 4.5网站界面 (15) 第5章基础数据服务 (16) 5.1系统概述 (16) 5.2系统架构 (16) 5.3功能设计 (17) 第6章在线课程服务 (17) 6.1系统概述 (17) 6.2系统架构 (17) 6.3功能设计 (17) 第7章成绩查询服务 (20) 7.1系统概述 (20) 7.2功能设计 (20) 7.2.1基本功能 (20) 7.2.2服务功能 (21) 7.2.3数据库功能 (21) 第8章在线支付服务 (22)

8.2功能设计 (22) 第9章信息安全 (22) 9.1建设目标 (22) 9.2建设内容 (22) 9.3总体框架 (24) 第10章运维服务 (25) 10.1建设目标和范围 (25) 第11章数据灾备 (26) 11.1.1灾难备份概述 (26) 11.1.2本地灾备 (27) 第12章实施进度计划 (29) 第13章项目组织实施及质量保证 (30) 13.1项目组织与管理机构 (31) 13.2项目实施管理 (31) 13.3过程定义 (32) 13.3.1定义方法 (32) 13.3.2阶段定义 (33)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 专业建设发展建设方案 专业名称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专业代码560401 学校名称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代码 12741 学校举办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学校所在地广东省(省份)广州(地市) 填表日期 2011 年 10 月 9 日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二0一一年十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提高服务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珠三角地区创造战略目标的实施输送大批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借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强劲东风,继续推进专业内涵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我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为珠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建筑及相关行业、企业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专业建设基础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开办于2001年,是我院的重点专业之一, 2006年该专业被省教育厅评审为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建设专业。经过几年来的建设,尤其是在09年学院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当中,以评估为契机,以评促建,在专业内涵方面下苦功,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实践条件建设等方面取了显著的进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2010年该专业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厅组织的示范性专业验收工作,正式成为了“省级示范性专业”称号。 1、建设了一支高素质、双师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 通过“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等手段引进专业团队人才,通过国内外访学、参与高职教育课程开发与精品课程建设培训、参与项目研发或企业兼职等途径锻炼培养人才,本专业目前已拥有一支专业素质高、技术能力强,在本行业技术领域内有较高影响力的专业骨干队伍。专业带头人具有副教授职称,教学水平高,工程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教学团队整体思想素质好,团队意识强,年龄结构与职称结构合理,拥有一批来自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沃华消防公司、广东建业工程技术公司、广东海富建设有限公司消防技术服务分公司、广州珠江监理公司等业内知名企业的兼职教师。 2、课程建设成果显著 我们在课程改革方面以点带面,以课程等级建设推进课程整体改革,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建,先后有《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获省级精品课程、《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获全国土建类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带动了《建筑构造与识图》、《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给排水系统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1 现有基础与优势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培养电子产品设计、生产管理、质量监控、技术支持、设备操作与维护等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该专业已为社会培养电子信息人才335人,目前在校生269人。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是院级重点建设专业和院级改革试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和发展带动了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检测技术与应用、通信技术等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优势共享、资源共享、良性发展的专业群,为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提供了优质服务,促进了日照等周边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 本专业现有基础和优势如下: 1.建立了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过硬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现有校内专任教师36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15人,双师素质教师28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教师21人。骨干教师先后获得厅级、院级“优秀教师”、“师表奖”、“金牌教师”、“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另外,在相关的企业中聘请10名技术专家、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使专业具有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兼职教师比例达到了21.7%。 2.建成了模拟生产现场环境的校内实训场围绕电子产品设计、生产、维护能力的培养,建立了包括电子技术应用、单片机系统的开发应用、物流控制系统、通讯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在内的16个实训室,仪器设备价值1600余万元。学生的实训按企业实际生产流程进行,使学生得到了准实战锻炼。 3.以校企合作为依托,校外实习实训及时到位近年来,建立了包括海尔集团、海信集团、日照港通公司、东营盛泰集团、兖州太阳纸业、日照比特等大中型企业在内的20余家校外实训基地。各实训基地技术力量雄厚,装备先进,管理水平高,企业效益好,具备常年接受学生实习任务的能力。根据教学改革的要求,学校与这些企业建立了较为紧密的“产学合作”关系,实现了学生“顶岗实习”的目标,根据产学结合协议,这些企业提供学生“顶岗实习”岗位及教师实践锻炼场所,协助做好实习期间的管理工作,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4.“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成效显著根据培养目标、专业特点、专业方向及对应的素质与能力、技能要求,将整个教学周期分成思想道德和职业素质、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知识和技能综合应用训练四大模块,各教学模块之间相互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方案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 一、学院概况与建设基础 (一)学院概况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是南宁市政府为适应南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于1999年创办的一所全日制高等学校,其前身南宁职业大学创建于1984年,是我国较早成立的高等职业院校,也是广西最早面向市场办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学校。目前,学院总占地面积为2215.26亩,教职工 654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为70.8% ,开设45个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在校生9100多人。学院自创建以来,始终坚持立足南宁,面向广西,服务东盟,以培养民族地区高技能人才为己任,走产学合作教育的之路,初步探索出适应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与进步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2001年,学院被国家教育部列为“国家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先后获得了“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广西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广西高校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广西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2年的办学积累,使学院的整体办学实力有了大幅度提升,“国色天香”(国家品质、特色办学、天之骄子、桃李生香)的教育品牌影响逐步扩大,社会声誉逐步提高,初步形成了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鲜明教育特色。 (二)建设基础 1.面向市场的“六化”开放办学理念先进 学院根据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低起点基础上办高等职业教育的现实,坚持“立足南宁、面向广西、服务东盟”的服务宗旨,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市场化、管理企业化、资源社会化、产品精品化、手段现代化、服务高效化”的“六化”先进办学理念,并将之贯彻于整个办学过程中。 办学市场化:把学院办学活动纳入市场的大框架,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需要,做到办学机制适应市场、专业建设围绕市场、课程改革跟踪市场、学生就业服务市场、学校发展依托市场。近年来,学院根据东盟国际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的新形势,以及产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个人简历范文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个人简历范文 以下是关于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个人简历范文,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基本简历 姓名:个人简历性别: 目前所在:广东省年龄:25 户口所在:湖南国籍:中国 婚姻状况:未婚民族:汉族 诚信徽章:未申请身高:173cm 人才测评:未测评体重:62kg 人才类型:不限 应聘职位:给排水/制冷/暖通工程/管道工,电气工程, ·

水电管理/工程师 工作年限:3职称:中级 求职类型:兼职可到职日期:一个星期 月薪要求:3500--5000希望工作地区:广州,佛山,深圳工作经历 深圳市极水实业有限公司起止年月:2009-07~2011-09 公司性质:私营企业所属行业:房地产/建筑 担任职位:现场工程师 工作描述:2010.7—2011.12深圳市极水实业有限公司(巢湖半汤国际温泉项目)本项目主要有SPA温泉水疗及景观工程,在本项目主要负责设备电气及给排水工程施工,及本项目的预决算工作。 ·

离职原因: 湖南湘咨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起止年月:2008-11~2009-06 公司性质:私营企业所属行业:房地产/建筑 担任职位:施工员 工作描述:2008.11-2010.6湖南工业设备安装公司(长沙市化学危险品仓库工程项目部,在本项目主要负责综合楼及仓库给排水及电气工程消防自动报警系统施工管理,以及预决算。 离职原因:到深圳上班 毕业院校: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学历:大专获得学位:无毕业日期:2009-06 专业一: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二: 起始年月终止年月学校(机构)所学专业获得证书证书编 ·

号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一般粤语水平:较差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1、熟练word、exce及CAD办公软件。能熟练画施工图。 2、能使用睿星、神机妙算造价软件 详细个人自传 本人性格开朗,善于思考,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善于和人沟通,有较强的适应和管理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很强。 ·

电子电工专业建设方案

电子电工专业建设方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思路与建设方案 一、专业建设背景: 近几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现代化的电子产品对组成零件的加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电子制造方法已不能满足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部门不断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开发设计一大批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现代化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同时一些现代化的先进设备被引进和使用。开发设计、引进和使用这些现代化的先进设备,不仅需要科技开发的研究型、设计型人才,更需要一大批能在生产、制造、管理、维护和服务第一线懂技术、会管理、能操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面对社会的不断进步、电子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针对《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要求,今后打算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作出修改调整: (1)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优化实践教学的内容,改进组织方式,探讨更加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增加综合性、开放性、设计性、个性化实验内容和实践项目。 (2)为了满足人才的全面发展以及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要求,适应学生就业、升学等多元化要求,适当增加文化科学基础及人文、社科类教学内容。 (3)为了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实际以及个性化发展的要求,适当增加教学计划的弹性,给学生更大的自由选择空间,可以通过增加专业方向,采用模块式课程及模块化教学内容,配合弹性计划以适应学生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的需要。 (4)为更进一步突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从内容、体系、组织方式、训练模式、考评手段等多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实验、实践、实训教学。

(完整版)建筑设备施工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建筑设备施工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1、管材、管子配件及常用材料的通用标准包括哪些内容?熟悉表示方法。 公称直径DN,公称压力PN,实验压力Ps和工作压力Pt以及管螺纹的标准。 2、管子配件按用途不同有哪些种类? 1)管路延长连接用配件:管箍,外螺纹(内接头) 2) 管路分支连接用配件:三通(丁字弯),四通(十字弯) 3)管路转弯用配件:90度弯头,45度弯头 4)节点碰头连接用配件:根母(六方内螺纹)、活接头(由任)、带螺纹法兰盘 5)管子变径用配件:补心(内外螺纹)、异径管箍(大小头) 6)管子堵口用配件:丝堵、管堵头。 3、供热及燃气工程管道对钢管的要求是什么? 4、常用薄板及型钢有哪些类型? 常用薄板:(金属薄板)普通钢板(黑铁皮)、镀锌钢板(白铁皮)、复合钢板、不锈钢板和铝板等。(非金属板材和复合板材)塑料板、玻璃钢板、木板、石膏板及铝塑板。 型钢:扁钢、角钢、圆钢、槽钢(U形钢)和H形钢(工字钢)等。 5、掌握公称压力、试验压力及工作压力的概念。 公称压力:原表示生产管子及附件的强度方面的标准,现表示与管件单元的力学性能和尺寸特性有关的标识,是指在二级温度(200℃)下的工作压力; 试验压力:在常温下检验管子和附件机械强度及严密性能的压力标准,即通常水压试验的压力标准; 工作压力:管道内流动介质的工作压力。 6、熟悉P11图1-3和P12图1-4。 7、常用的自动阀门和手动阀门有哪些? 自动阀门:浮球阀、止回阀、安全阀、疏水阀、减压阀、自动排气阀; 手动阀门:闸阀、截止阀、球阀,节流阀、蝶阀、旋塞阀。 8、熟悉止回阀工作原理。 9 、阀门安装时应做哪些准备工作?安装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阀门安装注意事项: 1)阀门安装应进行阀门检查; 2)阀门安装时应使阀门和两侧连接的管道位于同一中心线上,当连接中心线出现偏差时,在阀门处严禁冷加力调直,以免使铸铁阀体损坏。 3)与阀门内螺纹连接的管螺纹应采用圆锥形短螺纹,其工作长度应比有关表中短螺纹的工作长度少两个螺距(即至少两个牙数); 4)直径较小的阀体,运输和使用时不得随手抛掷;较大直径的阀门吊装时,钢丝绳应系在阀体上,使手轮、阀杆、法兰螺孔受力的吊装方法是错误的; 5)阀门安装时应保持关闭状; 6)对无合格证或发现产品的某些损伤时,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 10、熟悉螺母、螺栓的分类及表示方法。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 调 研 报 告 九江职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二零一六年四月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项目负责人:金春花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项目成员:李美长舒展熊凡陶炎芬

一、调研简介 (1) (一)调研的对象与范围 (1) (二)调研的专题内容 (1) 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分析 (2) (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总量需求分析 (2) (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及能力需求分析 (3) (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与信息产业发展适应性调查分析 (7) 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和不足 (10)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六大优势 (10) (二)我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 (10) (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2) 四、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 (13) (一)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对产业和行业的依存度 (13) (二)进一步加强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 (13) (三)积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吃苦耐劳精神,切实开展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4) 五、调研总结 (10)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教学管理的新体制、新机制,体现“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自主学习、开拓创新和积极实践精神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较高质量的制定出具有九江职业大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好的进行专业建设和更准确的进行专业定位,以满足用人单位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和学生健康成长及终身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及“九江职业大学学分制管理实施办法”等有关文件精神,我院特组织专门的调研小组对电子信息专业的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调研简介 (一)调研的对象与范围 调研的对象主要以发达地区电子企业、九江地区电子企业、九江职业大学历届优秀毕业生代表、省内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电子教研室、省内国家级骨干高职院校电子教研室等为主体。调研的对象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行业的人才需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职业岗位及能力需求、当前高职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人才需求存在的差距和办学优势、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等。 (二)调研的专题内容 1.企业专业调研内容 本次专题调研选择了广州世沃电子有限公司、九江旭阳雷迪高科技有限公司、海麟拓邦乐群(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对毕业生基本素质的要求;企业对电子信息类毕业生的专业能力要求;企业对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需求等内容展开调查。 2.高职院校专业调研内容 本次高职院校专业调研选择了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两所省内的国家级示范级性高职院校和国家级骨干高职院校的电子教研室作为学习对象,就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如何构建、校外实习实训如何安排、生源的复杂化专业教学如何展开、基于市场需求的专业技能如何培养等问题进行专题调研。

XX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方案

XX职业技术学院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方案 为建立常态化人才培养质量自主保证机制,促进学院主动适应经 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 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 职成厅〔2015〕2号)和《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 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 函〔2015〕168号)《XX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 进工作方案》(X教高﹝2016)9号),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 (教职成[2015]9号)《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苏发[2010]11号)等文件精神,以建立目标体系,完善标准体系和制度体系,提高利益相关方对人才培养工作质量 的满意度为目标,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 工作方针,遵循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内在规律,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 量保证的主体责任,建立自主性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常态化的质量保 证诊断与改进机制,为实现学院“人才培养质量高、技术技能积累多、 服务社会声誉好”的办学目标提供保障。 二、基本原则 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常态化诊断与改进机制,遵循以下原则:(1)主体性原则:诊改工作涵盖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

设、支持服务和监督控制等五个系统,与各系统的工作融为一体,相关部门及人员均为诊改主体,充分体现“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2)可控性原则:遵行SMART原则(准确、可测、可达、相关、时限),系统设计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不同层面的质量目标和标准。 (3)科学性原则:诊改工作针对不同层面(主体)确定科学合理的诊改内容、周期和方法。 (4)客观性原则:诊改工作以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及相关信息分析为基础,实事求是地开展诊改。 (5)持续性原则:建立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与诊改运行机制有效且可持续。 三、思路与目标 借鉴全面质量管理(TQM)、目标管理、知识管理、卓越绩效管理等理论,以考核性诊断为抓手,以标准与制度体系建设为基础,以校本数据平台建设为支撑,形成内外结合的全方位、多元化质量保证机制,树立“以生为本、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培育以自律为主要特征的学院质量文化。 以学院“十三五”规划制定的一系列目标为依据,确立质量目标和标准,建立“五纵五横一平台”为基本框架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提升”管理流程,形成常态化、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实现内部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四、构建体系 (一)健全组织,形成组织体系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简介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简介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培养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在建筑设备工程技术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高超的操作技术专长、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智能型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主要专业课程 理论课:建筑识图、工程力学、热工学、工程材料与机械基础、流体力学、建筑概论、安装工程概予算、计算机绘图、建筑给排水、电工及电子技术、建筑电气技术、建筑电气施工技术、空调制冷技术、建筑消防技术、信息通信设施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物业管理概论、等; 实训课:照明与供电课程设计、给排水课程设计、电气控制课程设计、建筑消防工程课程设计、安装工程预算大型作业、施工组织设计大型作业 三、教学模式 1、主要教授理论知识,培养应用能力; 2、培养实践能力,开展各种实习,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四、专业特色 本专业教学计划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操作实习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 五、实践教学条件 1、实验室(电工实验室、消防实验室、CAD机房) 2、校内实训基地(水电操作实习工场) 3、校外实习基地(省内七个产学研合作基地) 六、岗位方向 毕业生具备在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设备生产企业、房地产开发公司、建设监理公司、城市物业管理等有关企业、公司、管理部门从事以下岗位工作:

1、建筑电气设备的设计、施工(安装)和管理工作; 2、建筑消防的设计、施工(安装)和管理工作; 3、建筑给排水的设计、施工(安装)和管理工作; 4、建筑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检修等专业技术服务工作; 5、小区物业管理等工作。 6、优秀毕业生可通过专升本途径继续深造。

网站平台建设方案-网上培训平台建设方案

网站平台建设方案

目录 1.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4) 1.1企业网站的作用 (4) 1.2企业信息化建设方向 (5) 1.3网站——现代企业的现代“门户” (6) 1.4综合性门户网站建设现状分析 (6) 2. 网站规划论述 (7) 2.1网站建设的目标 (7) 2.1.1树立企业形象,展示企业CI (7) 2.2.2 充分展示企业文化 (7) 2.2.3建立商务平台 (8) 2.2网站功能解决方案 (8) 2.2.1网站功能定位 (8) 2.2.2网站功能需求概述 (9) 2.2.3网站技术实现及功能模块内容 (9) 2.3网站页面设计规划 (13) 2.3.1整体页面规划 (13) 2.3.2首页设计 (13) 2.3.3内页设计 (13) 2.3.4图片的应用 (14) 2.3.5 图片处理 (14) 3. 网站建设定位 (14) 4.网站建设项目实施准则 (15) 4.1先期信息搜集整理和准备 (15) 5.2整体规划 (15) 5.3文件开发标准 (16)

5.4人机界面设计溶合 (16) 5.项目预算与实施 (16) 5.1项目预算 (16) 5.2项目开发控制 (17) 5.3项目实施 (18) 5.3.1实施准备 (18) 6.3.2 项目进度 (18) 6.网站推广 (18) 6.1网络推广现状 (18) 6.2网站推广计划 (19) 6.2.1搜索引擎加注推广 (19) 6.2.2网络广告推广 (22) 6.2.3借助传统媒体的普及效应 (23) 6.2.4目标邮件组、BBS宣传 (23) 6.2.5网上活动不断推出 (23) 附件:北京凯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维护服务手册错误!未定义书签。

示范性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总体方案

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 专业建设总体方案 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2012年5月

专业建设项目概述 按照“对接产业设专业、办好专业促就业”的思路,紧紧围绕炼油、化工生产、销售产业链,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形成以石化技术为龙头、石化装备为辅助、石化管理为补充,能全面满足石化行业岗位群需要的专业体系。专业建设整体思路可以概括为“一二三“,即,健全一个机制:健全适应产业实际和结构优化升级需要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强化两支队伍:专任教师队伍;兼职教师队伍。做优三个专业集群: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石油化工装备工程、石油化工管理工程三个专业集群。 一、创新“行业急需、企业对口、动态调整”的专业调整机制 1、建设目标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创新“行业急需、企业对口、动态调整”的专业调整机制。 2、建设思路 以订单培养和企业培训为切入点深度融入企业,以企业反馈和共性需求为着力点深入引导专业,以专业共建人才共育为基本点深度促进就业,以就业数量就业质量为关键点全面检验专业。为每个专业群遴选2-3家综合实力雄厚、经营管理规范、用工及员工培训需求迫切的企业作为合作对象,在校企联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形成闭环管理、持续改进的专业建设体系。从企业调研入手,从石油化工行业需求出发,紧跟石油化工扩能和技术改造升级的要求,适应区域石化产业的新技术新岗位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增强人才培养工作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3、建设内容 (1)建立主要由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岗位能手及专业教师组成的新一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召开专业建设工作小组会议1-2次,每2年更新一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确保建设委员会的结构合理和指导作用。 (2)健全专业动态化调整机制、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建立不间断跟踪培养过程、随市场需求调整培养规格的工作机制。经常性进行市场调研,建立紧跟石油化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求,瞄准产业技术岗位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及时关注与专业相关产业的新岗位、新要求,实时跟踪最前沿、最先进、最关键技术,调整修订专业人才培

建筑设备工程专业建设方案详细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建筑设备工程专业建设方案 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设备工程专业开办于1986年,是我院的核心专业。现已建成了测量实训室、建筑设备工种实训室、建筑设备模型展示室、计算机辅助工程敲门实训室、制图室。与怀柔区及近郊区多家大型建筑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本专业每年招生情况良好,就业情况良好,第一志愿录取率和一次报到率均在90%以上。专业毕业生业务规格适应企业的要求,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一直在98%以上,对口就业率也在90%以上,毕业生占据了京郊一级建筑企业的半壁江山,充当了大部分领导岗位职务和技术骨干力量。 一、建设思路与目标 在建设期,主要通过推进校企合作、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容改革、加强实训条件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专业群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现专业平台与企业、社会深度融合,培养具有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工程管理应用性技能人才,全面提高专业群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具体目标如下:1.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与北京怀建集团、金桥集团、大地燃气供暖公司等企业的合作,校企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建立企业参与工学结合课程的开发和校实训室建设、共同组织学生顶岗实习的机制。 2.以职业能力为基础,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容改革 以建筑设备安装活动工作过程为导向,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和国际行业标准,在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下,实现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容的系统化设计。建设院级精品课程3门;优质核心课程3门;组织编写3套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理论与实训“融通”的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教材;开发包括虚拟工艺、示操作录像、网络课件等容的共享型专业课程资源库。 3.加强实训条件建设,夯实校企融通的实训平台 按照“源于现场、高于现场”的要求,整合现有实训资源,拓建“集成、共享、开放”于一体的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实训中心,满足职业岗位课程学做合一的教学要求。与建筑企业深度合作,推进校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与融通。 4.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注重双师素质培养,建立专兼结合的“工程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长效机制。

在线教育平台建设方案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保密级别高 在线教育平台 建设方案() 二〇二〇年八月

文档版本记录 版本编号版本日期修改者说明 2014/5/28 建立模版及目录结构,内容补充

目录 第1章...........................................................................................................................背景6 第2章................................................................................................................ 需求分析7 2.1在线教育基础环境 (7) 2.2外界了解学校的途径 (7) 2.3家长、学生、老师关心的问题 (7) 2.4在线教育 (8) 第3章................................................................................................................ 总体设计9 3.1设计思路 (9) 3.2建设目标 (9) 3.3设计原则 (9) 3.4设计依据 (10) 3.5总体框架 (10) 3.1建设内容 (11) 第4章..................................................................................................... 网站站群服务

微电子技术专业建设发展规划doc

微电子技术专业发展规划 在现有专业建设建设方面,按照学院“强化特色、树立品牌”的方针,对本部门现有专业进行梳理,加强建设。深入开展专业调研,依托行业岗位用人需求,按岗位人才技能由基本到综合要求,重新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使培养所有学生达到基本技能岗位要求、部分学生达到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较综合的岗位要求。微电子技术专业以半导体工艺、电子元器件为重点领域,进行专业改造,开展建设。 在新兴专业培育上,对现有的微电子技术专业进行深入建设与改造,讨论修改专业名称及人才培养体系,使微电子技术专业逐渐向新型器件产业领域过渡。“十二五”期间将专业建设投资重点转移到微电子技术专业上,以保障专业师资、基地建设与课程改革需要,主动适应产业的飞速发展,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将微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成为院级特色专业水平,在专业规模定位上,“十二五”期间,本部门将本着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调整专业办学规模,使所有3年制高职在校生规模整体微电子技术专业控制在80人左右。 一、行业背景与人才需求 (一)行业背景 微电子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据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的统计,随着全球电子产品转移至中国生产制造的趋势带动下,中国产业快速成长。 众所周知,中国正成为世界集成电路制造基地,而在中国,长三角地区就集中了70%制造企业。2002年中国产值仅269亿人民币,至2006年已达1,006亿人民币,而且历年产值成长率均远高于全球水准,2007年产值达1,291.9亿人民币,年成长率28.4%。2007年中国设计业、制造业营收则分别达267亿人民币、418亿人民币,年成长率各为43.5%、35.3%;而测试业营收约607亿人民币,年成长率为18.6%。2007年测试业在产业链中的产值比重占47.0%,而设计业、制造业的产值比重则分为20.7%、32.3%。中国未来的芯片产量年增长率可达42%,远远超过10%的全球平均水平,2010年有望发展成全球的集成电路产业重点地区。 (二)人才需求和定位 学院位于长三角地区,随着电子制造业北上、内移,淮安正成为厂家看好的阵地。专业建在地方经济的增长点上,在未来的几年内,淮安市政府还将IT产业作为淮安的第一支柱产业。目前已有富士康、达方电子、明基集团等大型企业进驻。 根据项目规划,富士康产业园将总共吸纳12万各类人员就业。2007年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