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灭火系统方案设计说明

IG灭火系统方案设计说明
IG灭火系统方案设计说明

I G灭火系统方案设计说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I G541灭火系统方案设计说明

1、设计内容

对配电室防护区进行IG541灭火系统的工程方案设计。

2、设计条件(由用户提供设计图纸)

保护区的有关参数:

3、系统设置一瓶站,数量超过八个防护区时。根据规范要求系统应设置100%的备用量.

4、护区应设泄压装置,并宜设在外墙上。当设置在外墙上时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

5、保护区平时环境温度与自然环境温度相同。

6、保护区均设置通风设备。

7、灭火系统瓶站应设置在保护区附近的专用房间并设有围栏.

8、设计

设计依据

1)GB50370-2005<<气体灭火系设计规范>>;

2)GB50263-2007<<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3)由相关委托方或相关单位提供的相关设计条件;

4)由对方提供的条件。

灭火方式

本设计采用全淹没灭火系统的灭火方式,即在规定的时间内,喷射一定浓度的气体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保护区,此时能将在其区域里任一部位发生的火灾扑灭。

9、灭火系统的控制方式为自动、电气手动、机械手动三种。即在有人工作或值班时,应采用电气手动控制,在无人的情况下,应采用自动控制方式,自动、手动控制方式的转换,可在灭火控制盘上实现(在保护区的门外设置手动控制盘,手动控制盒内设有紧急停止与紧急启动按钮。

10、保护区要求:

1)保护区必须为独立区域;

2)保护区的耐火极限>0.5h,耐压强度>1200Pa;

3)保护区的通风系统在喷放灭火剂前应关闭,并设置防火阀

门;

4)喷放前,必须切断可燃、助燃气体的气源,并停止一切影

响灭火效果的设备;

5)保护区的门必须采用自动防火门,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均能

从保护区内打开。

6)在保护区外设置声、光报警及释放信号标志。

7)为保证人员的安全撤离,在释放灭火剂前,应发出火灾报

警,火灾报警至释放灭火剂的延时时间为30s。

8)为保证灭火的可靠性,在灭火系统释放灭火剂之前或同时,

应保证必要的联动操作,即灭火系统在发出灭火指令时,由控制

系统发出联动指令,切断电源、关闭或停止一切影响灭火效果的

设备。

11、保护区应有排风设备,释放灭火剂后,应将废气排尽后,人员方可进入进行检修,如需提前进入,需带氧气呼吸器。

12、灭火系统的使用环境温度为0℃~50℃。

13、安装

(1)安装分为灭火系统瓶组和喷嘴管路系统,根据设计图及现场情况进行;

(2)灭火系统瓶组应设置框架,保证设计尺寸,固定牢固,操作观察方便,外形美观;

(3)喷嘴管路系统在现场安装,采用螺纹连接,管材采用20#无

缝钢管,应符合GB3639和GB8163的要求,无缝钢管必须内外镀锌,安装后应进行水压(气压)强度试验.

(4)分布管系的水平定向敷设坡度,取顺向1─3/1000;

(5)管道支架一般采用导向支架,允许有少量轴向移动,不允许有横向移动,同时设置部分支架;

15、使用事项

本工程的灭火系统设计分为自动、电气手动、机械手动三种工况;

1)自动工况:即自动探测报警,发出火警信号,自动启动灭火系统进行灭火;

2)电气手动工况:即自动探测报警,发出火警信号,经人工电

气手动启动灭火系统执行灭火,上述自动工况的电气手动工况的转换在灭火控制盘上实现,然而不论灭火控制按钮处于哪一种工况,当人为发出火警时,都可以使用该火警区的手动控制盒,电气手动启动灭火系统进行灭火。手动控制盒的另一项功能是它可以在灭火系统动作前,撤消灭火控制盘发出的本区域的指令,以防止不需由灭火系统进行灭火时启动灭火系统。

3)机械手动工况:

a、探测报警,发出火警信号,但电气控制部分出现故障,能

执行灭火指令的情况下;

b、发现火警,由于电源发生故障或者自动探测报警系统失

灵,不能执行灭火指令的情况下;

c、机械手动工况必须在瓶站进行,首先拔去所需灭火区域的

启动装置电磁阀上的保险,按下应急手柄,使灭火系统工作,执行灭火功能,但这务必在提前关闭影响灭火效果的设备,通知并确认人员已经撤离后方可实施。

无论什么情况下达指令,自指令下达后延时30s左右启动灭火系统,以保证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从灭火区域内撤离,自灭火系统释放灭火剂时包括释放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绝对不允许有人停留在灭火区域内。

灭火系统动作释放灭火剂后,经检验确认火灾已经扑灭的情况下,打开通风系统,向灭火作用区送入新鲜的空气,废气排除干净后,才允许人员进入。

灭火系统必须有专人负责,经常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况。检查方法与要求可根据<<防火检查手册>>中的有关规定和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进行。

灭火系统的灭火剂储瓶和启动装置充装介质不允许发生泄漏,当灭火剂储瓶,启动装置的压力指示下降10%时,应及时充装和更新,恢复正常工作状况。(也可委托厂家协助进行检查)

16、验收:系统按设计图安装完毕后,经检验合格,可提交验收。验收试验合格后,经消防主管部门以及使用单位认可,即交付投入使用。17.计算结果:B1-B3层

18.灭火剂输送管道壁厚选用标准参照07S207图集气体灭火系统灭火剂输送管道规格的要求。附后:

19.系统管网工作压力经计算为3.2MPa。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气压)

系统设计方案模板

[文档副标题]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详细设计方案的主要目的。 详细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对概要设计方案做完善和细化。说明书编制的目的是说明一个软件系统各个层次中的每个程序(每个模块或子程序)和数据库系统的设计考虑,为程序员编码提供依据。如果一个软件系统比较简单,层次很少,本文件可以不单独编写,和概要设计说明书中不重复部分合并编写。 方案重点是模块的执行流程和数据库系统详细设计的描述。 1.2 背景 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A. 待开发软件系统名称 B. 该系统基本概念,如该系统的类型、从属地位等 C. 开发项目组名称 D. 项目代号(项目规划所采用的代号); E. 说明遵从的IT标准和原则,符合公司的IT ABBs 1.3 参考资料 列出详细设计报告引用的文献或资料,资料的作者、标题、出版单位和出版日期等信息,必要时说明如何得到这些资料。

1.4 术语定义及说明 列出本文档中用到的可能会引起混淆的专门术语、定义和缩写词的原文。 2 设计概述 2.1 任务和目标 说明详细设计的任务及详细设计所要达到的目标。 2.1.1 需求概述 对所开发软件的概要描述, 包括主要的业务需求、输入、输出、主要功能、性能等,尤其需要描述系统性能需求。 2.1.2 运行环境概述 对本系统所依赖于运行的硬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间件、接口软件、可能的性能监控与分析等软件环境的描述,及配置要求。 2.1.3 条件与限制 详细描述系统所受的内部和外部条件的约束和限制说明。包括业务和技术方面的条件与限制以及进度、管理等方面的限制。 2.1.4 详细设计方法和工具 简要说明详细设计所采用的方法和使用的工具。如HIPO图方法、IDEF(I2DEF)方法、E-R 图,数据流程图、业务流程图、选用的CASE工具等,尽量采用标准

机房气体灭火系统方案

机房气体灭火系统方案 1.1 概述 AAAAAA数据中心机房的机房区采用气体消防;气体灭火系统采用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系统具有自动、手动及机械应急启动三种控制方式。并与配电柜、新风和排风系统联动。 1.2 建设目标 ?当火灾发生时迅速将火扑灭,保障机房设备及人员的安全; ?灭火时不能对机房设备产生破坏作用,将火灾损失减到最小; ?保障工作人员在消防系统启动时的安全,既气体毒性要最小; 1.3 解决方案分析 为保护一些不能用水扑救部位的避免火灾损失,广泛使用了气体消防。如证券、基金公司机房、电信机房、广播电视设备、发电机房等场所。气体灭火系统包括卤代烷(如七氟丙烷)、二氧化碳、惰性气体及烟雾灭火系统。 其中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以其环保性、低毒性在计算机机房灭火系统中广泛采用。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在应用方式上可分为管网式和无管网式,下面我们就这二种应用形式进行分析。 1.4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的特点 ?灭火剂七氟丙烷HFC227ea的化学分子式为CF3CHFCF3。 ?保护环境。七氟丙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其臭氧耗损潜能值(ODP)为零,在ISO 认可的洁净气体灭火剂中,其洁净性最好,具有清洁、低毒、电绝缘性能好、灭火效率高的特点。 ?保护生命安全。七氟丙烷的未观察到不良反应浓度NOAEL值为9%,而一般七氟丙烷

的灭火设计浓度为10%以下,对人体基本无害。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可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a)电气火灾; b)液体火灾或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c)固体表面火灾; d)灭火前应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1.4.1管网式灭火系统 当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大于500m2;容积不大于2000m3时采用管网式灭火系统; 管网式灭火系统图如下: 管网式灭火系统原理图 (单元独立系统原理图) 1.紧急启停按钮 2.放气指示灯 3.声报警器 4.光报警器 5.喷嘴 6.火灾探测器 7.电气控制线路 8.灭火剂输送管道 9.信号反馈装置10.启动管路11.集流管12.灭火剂管路单向阀13.安全泄压阀14.压力软管15.灭火剂容器阀16.机械应急启动把手17.瓶组架18.灭火剂容器19.启动装置20.报警控制器 21.灭火控制器

医院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医院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医院项目设计方案 一、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招标文件及图纸 DBJ01-615-2003《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技术规范》 GB 50339-2003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DB21/T1341-2004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实施细则》 GB/T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2-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6510-86《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GBJ1200-88《工业企业共用天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BG7401-87《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GBJ79-85《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设计规范》 B11318.5-89 《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可靠性要求与试验方法》 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BJ232-82《电器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T 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JGJ/T 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2.设计原则 本系统设计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系统设计与配置强调先进适用。在技术上保持先进性,具有适应技术发展趋势及产品更新的能力。 系统设计与配置综合平衡考虑,特别强调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在节能等方面的作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准。 系统设计与配置在体现本工程整体特色的同时,注意工程投资的经济效益。除考虑建设时的一次性投资外,还考虑系统到的运行成本,并使之最小化。 整个系统在规划时结合建筑的各功能分区进行设计。 具体如下: 以人为本: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为目标,建立良好的人机界面,中文显示、操作简单、界面友好、管理轻松、方便。 标准化:各子系统设计及其实施将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标准进行,所选用的系统,设备,产品和软件符合工业标准或主流模式。 先进性:考虑到电子信息及软件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子系统所采用的设备产品和软件不仅成熟而且能代表当今世界的技术水平。 实用性:集成管理系统设计将以业主需求分析着手,并以得到业主认可的需求为目标来开展工作,保证满足目前存在的各种需要。 合理性和经济性:在保证先进性的同时,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和各种资源为目标进行工程设计,充分考虑系统的实用和效益,争取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率。 安全性和可靠性:安全和可靠是对智能建筑的基本要求,是弱电集成系统工程设计所追求的主要目之一。

机房气体灭火系统解决设计方案

通信机房气体灭火系统解决方案 一、机房火灾危险主要因素 (1)机房电气的消防安全,必须在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但是就目前机房建设而言,许多项目业主都以总包的形式包给专业的机房建设公司,合同中涵盖所有装修、主设备、软件以及消防设施,基本达到交钥匙工程,业主对消防的要求基本上是“消防部门验收过关,万事大吉!”,这种消防观念基本上是停留在被动消费层面,我国的消防管理力量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是非常薄弱的,消防部门不可能每个工程都监管的无懈可击。利润最大化驱使消防投入在总包合同中艰难前进,投资不足这只是其一; 其二,机房主设备大多数是高精尖设备,但消防设施还停留在“通过验收就行!”的层面,使损失减少到最小可能是每个消防设计人员最想达到的设计境界,目前市场上的不少消防产品可以做到,但大家一提到此问题立刻出现一个问题:钱不够!;其三,机房建设公司在计算机和装修方面是很专业的,但对消防应用科学都很陌生,往往在估计投资时过于克扣,使得很多项目估价不足,机房建设公司应该与消防公司经常进行交流,并确定三到四家消防和作单位进行长期合作,这样一来可以降低造价而提高消防工程的性能。 (2)电气线路短路、过载、接触电阻过大等引发火灾事故; (3)静电产生火灾。通信设备的运行及工作人员所穿的衣服等都能产生静电。如果电信机房接地处理不当,产生的静电负荷不能很快导人大地而是越积越多,一旦形成高电位,就会发生静电导电现象,产生火花并引燃周围可燃物发生火灾; (4)雷击等强电侵入导致火灾。雷电放电时所产生的电效应,能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足以烧毁电力线路和设备,引发绝缘击穿,发生短路引发火灾。雷电放电时所产生的热效应、静电感应以及电磁感应都可能引发火灾;

谨记!机房气体灭火系统设计的11点要求!

谨记!机房气体灭火系统设计的11点要求! 、火灾探测方式的选择 目前在机房消防设计中一般都采用:吊顶内采用点型定温和点型感烟探测器,因为吊顶内一般都安装有照明设备,这些设备老化后也极易产生不安全因素;吊顶下也采用点型定温和点型感烟探测器;地板内一般布置缆式线性定温探测器,因为点型探测器已经在此种工况内不能发挥它的正常作用。这种设计方法在国内非常普遍,消防审核及验收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从探测速度上来讲,上述方法并不是最理想的。机房内的工况也是非常复杂的,例如,地板内布置缆式线性感温探测器,因为此类探测器在地板内呈s状布置,探温点毕竟很稀疏,而地板内的大量缆线着火一般都有大量的烟雾发出,然后才会有足够温升去触动缆式线性感温探测器,探测速度始终不尽如人意。有人提出在地板内加装点型烟感,此种提法只能在地板内不进行通风的前提下提,而且要考虑烟感的安装位置、数量,要考虑探测器本身的厚度(烟气向上),而且要考虑烟感的误报警。最理想的办法是:探测烟雾采用主动吸气式感烟探测装置,并对通风口做重要监视;探温采用差定温缆式感温探测器,除对通讯电缆做s 状布置外还应对通风口做同样重要的布置。 对吊顶内和吊顶下采用点型感温感烟探测器同样存在与地板内相同的问题。最理想的办法是:吊顶内和吊顶下都采用吸气式感烟探测方式,要探测速度更快还可直接将吸气管深入到机柜内进行探测;吊顶内和吊顶下采用缆式线性探测首先美观问题就不好处理,所以此时在吊顶内和

吊顶下安装点型定温比较切合实际,而机柜内应该布置差定温缆式感温探测器。此方法虽然复杂而且造价高,但探测速度和确认火灾速度是最快的。 从灭火药剂使用情况来看,及早发现火情后灭火器就可以灭掉,反而节省运行费用,也可将设备的损失降到最低;反之,火灾要形成到一定程度才能报警,此时有可能现场人员已经无法控制,灭火药剂最终也肯定会喷完,且火灾对机房设备的损失也会大的多。 2、灭火系统的选择 目前在有人值守机房主要采用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在机房消防设计中可以采用有管网全淹没灭火形式和无管网全淹没灭火形式,两种形式可在具体工程中进行投资比较后,决定采用哪一种方式。 3、灭火剂储备装正数量计算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规范中有明确规定,防护区内的灭火浓度应校核设计最高环境温度下的最大灭火浓度,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对于经常有人工作的防护区,防护区内最大浓度不应超过正常安全的的NOAEL值。 (2)对于经常无人工作的防护区,或平时虽有人工作但能保证在系统报警后最长30s延时结束前撤离的防护区,防护区内灭火剂最大浓度不宜超过安全值。 虽然有明确规定,但通常好多工程设计中都将此问题忽略不计,原因有两点,设计者不了解此问题;有意避开此间锤,以求增加利润。然

鼎汉综合智能电源屏(系统设计方案及说明)

系统设计方案及说明 一、设计指导思想及意图 北京鼎汉技术有限公司(原北方华为)依托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原华为电气)在电力电子技术、智能监控技术上的强大技术优势,成功研制的PZ系列铁路信号智能电源系统于2001年6月通过铁道部部级鉴定,目前已在全路各大铁路局、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累计销售1200余套,其中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累计销售190余套,产品的技术先进性、质量稳定性得到全路的普遍认可。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相继为上海地铁五号线、一号线、二号线、八号线及七号线停产场项目;为广州地铁一、二、三、 四、五号线项目;北京地铁四、十号线;南京地铁一号线;深圳地铁项目等提供信号电 源供应,相继配合的信号主设备供应商包括:阿尔卡特、西门子、USS、阿尔斯通等。 本次投标的综合智能电源屏是具有智能监控、高可靠、高安全、高效率、少维修、操作方便的铁路信号电源设备,主要功能是向上海地铁6号线的正线、控制中心车辆段、及试车线的所有的信号系统设备(含信号机、电动转辙机、DCS轨旁设备、计轴设备、设备室内的区域控制器、DCS设备、继电器、联锁设备等)提供稳定可靠的交、直流电源。 二、系统遵循的主要技术指标及规范 我公司提供的综合智能电源屏系统遵循的主要技术指标及规范如下: ●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基本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 ●GB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基本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 ●GB 2423.4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基本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GB/T 16435.1 远动设备及系统接口 ●GB/T13729 运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 ●JJG01 电测量变送器 ●GB 2828 逐批检查技术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 2829 周期检查技术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TB 1424 通信信号产品的温升 ●TB 1433 铁路信号产品正常工作环境条件 ●TB 1447 信号产品的绝缘电阻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介绍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介绍 1、灭火特点 1.1系统简介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由储存瓶、启动瓶、液流单向阀、高压软管、集流管、瓶组架、选择阀、管网、喷头及自动灭火控制器等部件组成。 1.2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参数: 系统工作压力2.5或4.2(MPa) 设计温度-20~55(0C) 系统运行/储存温度0~55(0C) 系统工作电源AC220(V)、DC24(V) 系统灭火剂喷放时间≤10s 系统启动方式电、气、机械(自动、手动、应急操作) 系统电磁启动电流0.75A 系统气动启动压力≤2MPa 系统手动操作力≤50N 1.3七氟丙烷的性质: ※灭火剂是一种无色、几乎无味、灭火后无固、液残留物,不导电的气体 ※化学分子为CF3CHFCF3,分子量为170 ※密度大约为空气的6倍 ※采用高压液化储存 1.4对环境的影响

※七氟丙烷灭火剂不会破坏大气臭氧层,在大气中的残留时间也比较短,其环保性能明显优于卤代烷“1301”。 ※七氟丙烷的毒性较低,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体积浓度临界值为9%,并允许在浓度为10.5%的情况下使用1min。因此,正常情况下对人体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可用于经常有人活动的场所。 1.5七氟丙烷优点 ※七氟丙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由美国大湖化学公司研究开发,是一种洁净的气态化学灭火剂 ※七氟丙烷具备1301灭火剂的众多优点,达到哈龙替代物的八项基本要求的若干项,可以说是所有被建议的代替品中的最接近的。作为新型灭火剂的第一个由美国保险商试验所检验认可;美国制造商保险协会检测认可;符合美国国家防火协会2001标准;被美国环境保护署认可为新型1301替代物;被美国计划所“重要新代替品政策委员会”批准容许适用于有人职守区域,而且无适用限制 ※七氟丙烷得到香港消防署的批准作为1301的代替品在香港地区使用。已经中国国家固定灭火系统和耐火构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于1996年12月检测,并获准使用※七氟丙烷不含溴和氯元素,因而对大气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即ODP=0。全球温室效应潜能值GWP=2050也是比较低的。大气中存留时间要低的多。 ※七氟丙烷通过UL1508检测表明,能有效扑救A、B、C各类型火灾,能安全有效的使用在人畜占有的任何场所。 ※七氟丙烷与1301有非常相似的特性,系统硬件也极为类似,因此能与1301的控制设备兼容,相对组成系统的硬件、软件技术成熟,替代更换1301系统也极为方便

气体灭火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一.编制说明: 本施工方案是根据设计施工图,施工验收规范、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有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结合现场条件和本工程特点进行编制。 设计编制内容作为现场指导施工的主要依据,设计方案有未尽事项,将在工程施工中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补充。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中山市***,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地上***层,地下***层,高**米,框架剪力墙结构;由中山市***有限公司投产,珠海市***有限公司监理,中山市***有限公司设计,***勘察院勘察,***有限公司兴建,工程于2017年12月12日开工,计划2018年12月11日竣工。 三、施工及验收标准和规范 1、《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2、《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 3、《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2010)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 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2014)及其他有关标准规范。 四、施工工艺流程 五、施工前系统组件的检查 1.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前应对灭火剂贮存容器、容器阀、单向阀、喷嘴和阀驱

动装置等系统组件进行外观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系统组件无碰撞变形及其他机械性损伤。 (2)组件外露非机械加工表面保护涂层完好。 (3)组件所有外露接口均设有防护堵、盖,且封闭良好,接口螺纹和法兰密封面无损伤。 (4)铭牌清晰、牢固、方向正确,其内容符合相应的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5)保护同一防护区的灭火剂贮存容器规格应一致,其高度差不宜超过20mm。 (6)气驱动装置的气体存容器规格应一致,其高度差不宜超过10mm。 2.灭火剂储存容器及容器阀、单向阀、连接管、集流管、安全泄压装置、选择阀、阀驱动装置、喷嘴、信号反馈装置、检漏装置、减压装置等系统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品种、规格、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2)设计有复验要求或对质量有疑义时,应抽样复检,复检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3.气体灭火系统安装前应检查灭火剂储存容器内的充装量、充装压力及充装系数、装量系数,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灭火剂储存容器内的充装量、充装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充装系数或装量系数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2) 不同温度下灭火剂的储存压力应按相应标准确定。 4.阀驱动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磁驱动器的电源电压应符合系统设计要求。通电检查电磁铁芯,其行程应能满足系统启动要求,且动作灵活,无卡阻现象。 (2)其动驱动装置储存容器内气体压力不应低于设计压力,且不得超过设计压力的5%,气体驱动管道上的单向阀应启闭灵活,无卡阻现象。 (3)机械驱动装置应传动灵活,无卡阻现象。

气体灭火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十九局集团电务工程乌鲁木齐轨道交通产业总部基地控制中心设备安装工程03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O一八年九月一日

目录 一、本标段工程概述 (03) 二、编制依据 (03) 三、施工特点 (04) 四、施工准备 (04) 五、主要施工部署和施工工艺 (05) 六、交工验收 (15) 七、工程质量目标保证措施 (15) 八、安全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7) 九、文件和资料管理措施 (19)

一、本标段工程概述 1.工程名称:乌鲁木齐轨道交通产业总部基地项目-线网控制中心及附属工程。 2.建设地点:本程位于乌鲁木齐市经开区,卫星路与街交汇处西南侧。 3.建设单位:乌鲁木齐市城市轨道集团 4.建设层数及高度:C座层数6层,层高39.2m,1-4层每层高度4.8m、5层夹层层高2.3m,5层层高10.6m,6层层高4m 5.建筑主要功能:C座为控制中心,框架(建筑隔震)结构; 6.合同段:塔楼 C 座地上部分(含 01、02 合同段气体灭火系统设备采购) 二、编制依据 《地铁设计规》(GB 50157-2013) 《洁净药剂灭火系统标准》(美国防火学会NFPA2001标准2000年版)《惰性气体灭火剂》(GB20128-2006 ) 《气体灭火系统及部件》(GB25972-2010)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GB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GB50263-200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184-201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GB50116-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GB50166-200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GB50168-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GB50169-2006)《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GB4715-2005) 《火灾报警控制器》(GB4717-2005)

北辰核心区1号综合能源站自控系统设计方案及说明

北辰核心区1号综合能源站自控系统设计方案及施工说明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天津市亚控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日月132019年3 目录

一、项目概述 (3) 1. 工程概况: (3) 2、设计依据: (3) 3、控制内容: (3) 4、控制系统组成: (3) 5、控制对象: (4) 6、检测内容: (5) 7、连锁和保护: (5) 8、控制系统通讯协议: (6) 9、安防监控: (6) 10、设备安装说明: (6) 11、电缆选型及敷设说明: (6) 12、与第三方设备的接口说明: (7) 二、智能化能源管控方案简介 (7) 1.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7) 2.系统建设的目的 (7) 3.各子系统控制简介 (8)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4.管理系统功能及控制策略: (9) 5.供热运行调度管理系统: (10) 5.1、基础数据管理 (10) 5.2、能源管理与能耗分析 (11) 5.3、热网动态平衡分析与控制 (11) 5.4、生产运行综合调度管理 (12) 三.主要项目业绩及案例展示 (12) 1、综合能源站管控系统简介 (14) 1.1变电站自动化监控 (14) 1.2制冷设备自动监控 (15) 1.3能源计量管控 (17) 2、燃气锅炉房自控系统 (20) 2.1.电气工程 (20) 2.2.仪表自控工程: (21) 3.热网智能调度指挥管理系统 (23)

一、项目概述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北辰核心区1号综合能源站自控系统设计。系统设计包括:能动设备监控、能源计量管理、热网监控、燃气锅炉监控、安防监控、智能信息化管理。2、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5-201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其它有关的国家及地方现行规程、规范 3、控制内容: 冷水机组监控系统、地源热泵监控系统、燃气热水锅炉监控系统、热水机组监控系统、生活热水和换热监控系统、地热井泵房监控系统。 4、控制系统组成: a、系统采用能效监控平台系统,实现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技术目标。系统由控制工作站(即上位机)、PLC控制器和末端采集和执行设备三部分组成。上位机以图形和菜单的形式提供友好的人机界面,方便对系统进行管理,并承担控制模型中较为复杂的计算。以及系统运行数据的管理,显示系统运行控制状态、各设备启停状态、各电动阀门开启度及关闭状态、所有远传温度计及压力表参数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显示、各种运行数据的存储和显示等;下位机除提供底层输入输出操作外,还承担简单的闭环控制并预留10-15%的余量,下位机在脱离上位机时能维持设备的基本运行。 b、监控中心设于能源站控制室内,各监控子系统数据统一汇聚到控制室操作站。 5、控制对象: a、启停控制:地源热泵机组、冷水机组、热水机组、换热机组等的启停控制;各机组的负荷侧循环水泵、冷却侧循环水泵、热水机组循环水泵、冷却塔风机等的启停控制。 b、开关及开度控制:控制管路系统各部位电动阀的开关及电动阀开启度控制并在上位机人机界面显示。 c、量度负荷侧分集水器之间的压差,控制其旁通阀的开度,维持压差平衡。 e、量度锅炉热水系统分集水器之间的压差,控制其旁通阀的开度,维持压差平衡。 f、根据冷却水回水温度,控制冷却塔风机的运行台数,调节冷却泵的频率。 g、根据负荷需求,设置时间和冷热量控制的上下限范围,防止机组的频繁启停。 h、量度冷冻水供回水温度,计算空调实际冷负荷,根据冷负荷确定开启冷水机组台数和开启顺序,夏季冷机开启顺序为:优先开启地源热泵机组-再根据冷量需求开启水源热泵机组或单冷冷水机组。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使用及操作说明书

共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145973638.html,/ 1 目的 本规程用于加强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的管理,确保其完好有效,制定本规程。 2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的管理。 3 术语 4 职责 5 管理内容 5.1 七氟丙烷灭火机理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灭火机理为抑制作用,灭火药剂遇高温自行分解,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使空气中游离氧的数量减少,终止燃烧链,使燃烧不能继续。 5.2 灭火系统动作程序图

5.3 灭火系统使用方法 5.3.1 系统的启动方式为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手动控制三种。一般情况下应使用手动控制,在保护区无人的情况下可以转换为自动控制,当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不能执行时,应采用机械应急手动控制。 5.3.2 自动控制:将报警控制器上控制方式选择键拨到“自动”位置,灭火系统处于自动控制状态。当保护区域发生火情,火灾探测器发出火灾信号,报警控制器立即发出声、光报警信号,灭火控制器接受到两个独立的火灾报警信号,发出联动指令,关闭联动设备,经过30 秒延时,发出灭火指令,

打开与保护区域相应的电磁阀释放启动气体,启动气体通过启动管路打开相应的选择阀和容器阀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 5.3.3 (电气)手动控制:将灭火控制器上控制方式选择键拨到“手动”位置,灭火系统处于手动控制状态。当一保护区域发生火情,可按下手动控制盒或控制器上启动按钮即可按规定程序启动灭火系统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在自动控制状态,仍可实现(电气)手动控制。 5.3.4 机械应急手动控制:当一保护区域发生火情,灭火控制器不能发出灭火指令时,应立即通知所有人员撤离现场,关闭联动设备,然后拨出与保护区域相应的电磁阀上的安全卡套,压下圆头把手打开电磁阀,释放启动气体,即可打开相应的选择阀、容器阀、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如果此时遇上电磁阀维修或启动钢瓶充换启动气体或其它原因不能开启相应的选择阀、容器阀时,应立即按下列程序操作: a) 打开与保护区域相应的选择阀手柄; b) 按下容器阀上的机械应急启动把手打开容器阀,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 5.3.5 当发出火情警报,在延时时间内却发现有异常情况下不需启动灭火系统进行灭火时,可按下手动控制盒或控制器上的紧急停止按钮,即可停止灭火控制器灭火指令的发出。 5.4 灭火系统的检查和维护 5.4.1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是一种高效灭火装置,自动化程度高、密封要求严。为了确保工作的可靠性,应由经过专门培训并经考试合格的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和维护。5.4.2 应按规定建立完善的维护保养制度,制订操作规

气体灭火设计说明

气体灭火设计说明 1、主要依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GB50045-95(2005年);《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等相关规范进行设计。 2、设计原理: 本系统具有自动,手动及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自动状态下,当防护区发生火警时,火灾报警控制器接到防护区两独立火灾报警后立即发出联动信号(关闭通风空调等),经过0~30秒时间(可调)延时,火灾报警控制器输出24伏直流电,启动灭火系统。灭火气体经管网施放到防护区内,控制器面板喷放指示灯亮,同时,报警控制器接收压力讯号器反馈信号,防护区门灯亮,避免人员误入。 当防护区有人工资时,可通过防护区门外的手动/自动转换开关,使系统从自动状态转换到手动状态,当防护区发生火警时,报警控制器只发出报警信号,不输出动作信号,由工作人员确认火警,按下控制面板或击碎防护区门外紧急启动按钮,即可立即启动系统,喷放七氟丙烷气体灭火剂。当自动/手动紧急启动都失灵时。可进入储瓶间内实现机械应急操作启动。只需拔出对应防护区启动瓶上的手动保险销,再拍击手动按钮(分两步进行)即可完成整套系统的启动喷放工作。 3、声光报警器安装在工作人员易看到和听到的地方,以便火灾报警时人员及时撤离,距地 1.8~ 2.3米。 4、手动按钮安装在防护区门外,离地高度1.3~1.5米,工作人员便于操作及明显处。 5、门灯安装在防护区门外正上方0.2米处。 6、探测器水平安装,周围0.5米内不应有遮挡物,探测器至墙壁、梁边距离不应小于0.5 米,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米。感烟探测器保护半径不大于5.8米(不大于60平方米),感温探测器保护半径不应大于3.6米(不大于20平方米)。 7、气体灭火控制器应安装在墙上,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宜为1.3~1.5米,落地安装时, 其底宜高出地坪0.1~0.2米,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米,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米。 8、所有类比感烟及感温探测器回路采用ZBN-RVS-2×1.5mm2/SC20,其它回路采用 ZBN-RVVP-2×1.0mm2/SC20或ZBN-RVS-2×1.5mm2/SC20电线,电压等级不应低于交流500V,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传输线路、消防控制室、通讯和报警线路,应采用传金属管保护,并暗敷(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在非燃烧体内。当明敷时,应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保护,采取防火保护设施。 9、气体灭火控制器能通过模块将火警、放气、故障、启动、自动/手动信号反馈至消防报警 主机。 10、系统供电: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电源采用AC200V,由本工程的消防电源专路供给,备用电源采用DC24V,由火灾报警控制器专用蓄电池供给,备有电源应具有浮充和自动投入的功能。11、防护区内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动关闭,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可以从防护区内打开。 12、凡经过有爆炸危险的场所的官网系统,均应设防静电接地。 13、详尽设计可根据各不同专业厂家进行。 14、未尽事宜按国家相关规范执行。

第一章系统设计方案及说明.doc

第一章系统设计方案及说明4 第一章系统设计方案及说明 第一节设计指导思想及意图 1、工程概述 青草沙水库及取输水泵闸工程位于长兴岛西北侧的中央沙、青草沙区域的沙体上,是上海市的水源地工程。水库工程主要建筑物有环库大堤、取水泵站、上游取水闸、下游水闸、输水泵闸和调度中心。 取水泵闸由取水泵站、上游取水闸组成,位于青草沙水库西北侧,临长江口的北港侧。下游水闸设在青草沙水库库尾。输水泵闸有岛屿输水闸和长兴输水支线的输水泵站组成,位于水库东南侧岸边,靠长兴岛侧。 取水泵闸采用35kV电源同时供电,互为备用。二回35kV电源采用电缆进线,配2台容量为20MVA主变。35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6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带分段开关。全站共设6台站用变压器。0.4kV站用电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取水泵站设6台同步电机。 输水泵闸采用两个10kV电源供电,同时运行,互为备用。二回10kV电源采用电缆进线,分别配2台容量为1600kVA的干式变压器,0.4kV采用单母线分段开关的电气接线。 下游水闸一回10kV电源引自输水泵闸10kV母线,设1台160kVA变压器。应急备用电源采用1套75kW EPS电源装臵。 电力监控系统为分层分布式结构,由设在中心的主站监控系统、各变电所内的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及数据传输通道三部分组成(以太网通道由通信专

业提供),形成整个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调度指挥监控系统,实施对全线变电所供电设备的监视控制、数据采集以及对接触网电动隔离开关运行状态的监控,完成对供电系统的调度管理、事故分析和维修管理。系统结构形式为1:N结构形式。系统的硬件、软件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扩性,具备故障诊断、在线修改功能,同时遵循模块化和冗余设计的原则。 2、工程范围及内容 2.1安装工程 本项工程招标包括上游取水泵闸变电所、下游水闸变电所、输水泵闸变电所、电力监控系统等设备的安装、测试,变电所间及所内电力电缆、控制电缆的敷设、接头、试验,电缆桥架安装。 安装工程具体包括柜排列、设备平面布臵、设备预埋件工程、设备安装、设备接地、电缆敷设、二次控制保护及全线监控系统工程等内容。 2.2供货内容 我方采购设备材料为:35kV空气绝缘开关柜、35kVGIS气体绝缘开关柜、6kVGIS气 体绝缘开关柜、10kVGIS气体绝缘开关柜、35kV油浸式变压器(含有载分接开关)、35kV 干式变压器、低压配电屏、交直流屏、变电站自动化(及电力监控系统)设备、软启动柜、变频柜、电力电缆、控制电缆、所内电缆桥架、有机防火堵料等。 2.3工程服务 2.3.1我方将在工程全过程对甲供设备实施工程管理,包括协调、安排设计

管网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的使用维护方法

1.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的详细介绍

1.6.灭火系统主要部件 1.6.1容器 1.储存灭火剂容器 混合气体储存容器为高压焊接钢瓶,用于储存七氟丙烷灭火剂。结构见图4。 技术参数: 型号:JP-70,JP-90 材料:16MnR 公称工作压力:5.0MPa 钢瓶容积:70L,90L 钢瓶重量:71.6kg,83.6kg 充装介质:七氟丙烷 最大充装压力:2.5MPa(20℃) 4.2MPa(20℃) 高度:930mm,1135mm 直径:Φ362mm 图4 灭火剂容器 2.储存启动气体容器 启动气体储存容器为高压无缝钢瓶,用以储存启动气体N2。结构见图5。 技术参数: 材料:45 工作压力:15MPa 试验压力:22.5MPa 充装介质:N2 最大充装压力:6MPa(20℃) 高度:200mm 直径:Φ81mm 图5 启动气体容器 1.6.2容器阀

1. 灭火剂容器阀 灭火剂容器阀装于灭火剂储存容器上,具有封存、释放、充装、超压排放、检漏等功能。结构见图6。 技术参数: 型号:HRF32/2.5,HRF32/4.2 工作压力:2.5 MPa ,4.2MPa(20℃) 强度试验压力:5.1 MPa ,7.95MPa 公称通径:32mm 手动开启力:≤150N 手动开启行程:≤300mm 气动开启力:≤1.0MPa 安全泄压装置动作压力:4.25±0.21MPa 6.63±0.33MPa 检漏装置:七氟丙烷专用压力显示器 图6 灭火剂容器阀 2. 启动气体容器阀 启动气体容器阀装于启动气体容器上,具有封存、释放、充装、检漏等功能。结构见图7。 技术参数: 型号:ECF6/6 工作压力:6MPa (20℃) 强度试验压力:9.9MPa 公称通径:6mm 检漏装置:压力显示器 图7 启动气体容器阀 1.6.3单向阀 1. 灭火剂管路单向阀

《消防设计方案》

第一章消防设计方案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1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997年版)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92) 1.2系统组成: 本次改造内容为:在保护区内的机房及配电室的工作层及地板下分别设置有分布智能型感烟报警探测器及感温型报警探测器,在保护区门口设有气体紧急启动、停止按钮,保护区门口上方设一只气体释放指示灯,保护区内分别设一只声光报警装置。 机房保护分地板下及工作层,划为一个防火分区进行保护 1.3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将消防报警主机设在机房外侧的监控室内,采用利达公司的报警控制器(二回路气体灭火控制器); 2. FM200气体灭火系统 2.1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2)《七氟丙烷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3)《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97) 2.2防护区的概况 依据设计规范及用户要求并结合防护区的建筑特点,将该防护区设计为七氟丙烷全淹没灭火系统,系统方式为单元独立系统。

2.3对防护区的设计要求: 1)防护区内环境温度为-200C—500C; 2)防护区用的通风机和通风管道中的防火阀,在喷放药剂前应自动关闭; 3)防护区应封闭良好; 4)防护区的隔墙和门的耐火极限均不应低于0.5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 h,防护区的门应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防火门; 5)防护区的门窗及围护构件的允许压强不宜低于1200Pa; 6)防护区内应有保证人员在30s内疏散的通道和出口,并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 标志; 7)设置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应配置空气呼吸器。 2.4灭火系统主要设计参数: 1)机房的设计浓度:7.5%-8.6% ; 2)喷射时间:不大于7s 3)计计算环境温度:200C 3.设计方案 根据防护区的具体情况,灭火系统采用单元独立系统,灭火方式采用全淹没灭火方式,其所需的药剂量及分布方式如下表: 4.系统操作及控制方式: 灭火系统具有自动、手动和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

IG灭火系统方案设计说明

I G灭火系统方案设计说 明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I G541灭火系统方案设计说明 1、设计内容 对配电室防护区进行IG541灭火系统的工程方案设计。 2、设计条件(由用户提供设计图纸) 保护区的有关参数: 3、系统设置一瓶站,数量超过八个防护区时。根据规范要求系统应设置100%的备用量. 4、护区应设泄压装置,并宜设在外墙上。当设置在外墙上时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 5、保护区平时环境温度与自然环境温度相同。 6、保护区均设置通风设备。 7、灭火系统瓶站应设置在保护区附近的专用房间并设有围栏. 8、设计 设计依据 1)GB50370-2005<<气体灭火系设计规范>>; 2)GB50263-2007<<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3)由相关委托方或相关单位提供的相关设计条件;

4)由对方提供的条件。 灭火方式 本设计采用全淹没灭火系统的灭火方式,即在规定的时间内,喷射一定浓度的气体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保护区,此时能将在其区域里任一部位发生的火灾扑灭。 9、灭火系统的控制方式为自动、电气手动、机械手动三种。即在有人工作或值班时,应采用电气手动控制,在无人的情况下,应采用自动控制方式,自动、手动控制方式的转换,可在灭火控制盘上实现(在保护区的门外设置手动控制盘,手动控制盒内设有紧急停止与紧急启动按钮。 10、保护区要求: 1)保护区必须为独立区域; 2)保护区的耐火极限>0.5h,耐压强度>1200Pa; 3)保护区的通风系统在喷放灭火剂前应关闭,并设置防火阀 门; 4)喷放前,必须切断可燃、助燃气体的气源,并停止一切影 响灭火效果的设备; 5)保护区的门必须采用自动防火门,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均能 从保护区内打开。 6)在保护区外设置声、光报警及释放信号标志。 7)为保证人员的安全撤离,在释放灭火剂前,应发出火灾报 警,火灾报警至释放灭火剂的延时时间为30s。 8)为保证灭火的可靠性,在灭火系统释放灭火剂之前或同时,

自动报警及气体灭火说明

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自动报警方案设计说明 一、设计内容 对防护区工程进行七氟丙烷(HFC-227ea)自动灭火系统的工程方案设计。 二、设计条件(由用户提供设计图纸) 1、 2、 3、防护区设泄压装置,并宜设在外墙上,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3 以上。 4、保护区平时环境温度与自然环境温度相同。 5、保护区均设置通风设备。 6、灭火系统瓶站设置在保护区附近的专用房间并设有围栏. 三、设计 1、设计依据 1〕GB50370-2006<<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2〕GB50263-2007<<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3〕北京惠利消防设备有限公司《产品使用说明书》。 4〕由对方提供的条件。 2、灭火方式 本设计采用全淹没灭火系统的灭火方式,即在规定的时间内,喷射一定浓度的七氟丙烷(HFC-227ea)气体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保护区,此时能将在其区域里任一部位发生的火灾扑灭。保护区灭火浓度为8-10%, 喷射时间为8-10秒。 3、灭火系统的控制方式为自动、电气手动、机械手动三种。 即在有人工作或值班时,采用电气手动控制,在无人的情况下,采用自动控制方式,自动、手动控制方式的转换,可在灭火控 制盘上实现(在保护区的门外设置手动控制盘,手动控制盒内 设有紧急停止与紧急启动按钮。 4、保护区要求: 1)保护区必须为独立区域; 2)保护区的耐火极限>0.5h,耐压强度>1200Pa; 3)保护区的通风系统在喷放七氟丙烷(HFC-227ea)灭火剂前关

闭,并设置防火阀门; 4)喷放七氟丙烷(HFC-227ea)前,必须切断可燃、助燃气体的 气源,并停止一切影响灭火效果的设备; 5)保护区的门必须采用自动防火门,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均能从 保护区内打开。 1、在保护区外设置声、光报警及释放信号标志。 2、为保证人员的安全撤离,在释放灭火剂前,要发出火灾报警, 火灾报警至释放灭火剂的延时时间为30s。 3、为保证灭火的可靠性,在灭火系统释放灭火剂之前或同时, 要保证必要的联动操作,即灭火系统在发出灭火指令时,由 控制系统发出联动指令,切断电源、关闭或停止一切影响灭 火效果的设备。 4、保护区设置排风设备,释放灭火剂后,要将废气排尽后,人 员方可进入进行检修,如需提前进入,需带氧气呼吸器。 5、灭火系统的使用环境温度为0℃~50℃。 6、各独立防护区设计计算结果: 1、气体灭火控制方式要具有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应急操作三种控制方式。在防护区外设置声、光报警、释放信号标志及气体喷放指示灯。 当保护区域内气体灭火系统任一路报警,警铃动作,火警信号输

软件系统设计方案详细说明书

博客系统设计方案 本网站系统是主要为注册用户提供一个发布个人相关信息和写作的平台。用户可以在自己的博客里发布一些自己的文章和相关信息。本博客系统可以帮助用户管理个人的所有发布信息,而且用户可以对自己的信息进行任意的修改。本博客系统主要是为用户提供一个网上空间,让用户可以在空闲的时间进入自己的领地随意的玩转。 一、需求分析 本网站系统是以用户为主,用户可以在自己的博客空间发布自己的相关信息,如个人博文,个人相册,等个人信息。用户还可以对自己的相关资料做任意的操作。如增加和删除等。当用户登录本网站首页可以在网站首页看到一些好的博文展示。还可在本网站查找并添加和自己志趣相投的博友,可以和他们进行交流。网站还提供了一些最新的新闻信息供用户查看。根据用户的需求本博客系统主要可分为六个部分。1、新闻管理部分;2、用户操作部分;3、图片管理部分;4、个人博文管理;5、歌曲管理部分;6、管理员后台管理; 1、新闻管理 新闻管理部分主要是对网站内的所有新闻信息进行管理。用户可以在网页上查看所有的新闻信息,并可以对新闻进行评论。网站会对新闻的点击率进行统计,从而将点击率较高的新闻发布道网站的首页,供用户查看。 2、用户操作 用户操作部分主要是针对用户进行相关的管理。包括用户的注册,登录,还有用户访问本网站的次数,用户的个人信息等等。 3、图片管理 图片管理主要是针对用户所上传的图片进行相关的管理操作。如用户在个人相册上传了自己的图片,并为图片添加了相关的描述等等。

4、个人博文管理 个人博文的管理主要是对用户所上传的博文进行相关的管理,用户将自己发布的博文保存在博客空间内,并对博文进行相关的访问权限的设置。根据用户的设置,来评定是否将博文显示到好友的相关信息中。 5、歌曲管理 用户可以在自己的音乐盒模块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以后用户进入空间就可以收听到自己喜欢的歌曲。 6、管理员后台管理 管理员后台管理比较复杂,它包括对各个部分的管理,包括新闻,歌曲,相关文章,用户等。管理员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相关的增删改查的操作。 二、页面设计 本网站的页面主页分为三大部分。1、网站公共页面;2、注册用户页面;3、管理员管理页面 1、公共页面 公共页面主要是指非注册用户可以进入的页面,包括网站首页,新闻详细页面,用户注册页面,用户登录页面等。 2、注册用户页面 这部分页面是为已近注册的用户提供的页面。包括,用户个人博客的首页,个人博文列表和编辑添加等页面,个人音乐盒页面等。 3、管理员管理页面 这部分的页面是管理员对网站进行相关操作时所进入的页面。包括管理员首页,新闻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