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讲义--计时电流、电化学聚合

实验讲义--计时电流、电化学聚合
实验讲义--计时电流、电化学聚合

电位分析

实验七计时电流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计时电流法的特点和基本实验技术;

2.、掌握极限扩散电流的基本理论;

3.、了解采样电流伏安法的原理。

二、基本原理

计时电流法是极谱法和伏安法的基础。它是记录当电极电位从初始电位阶跃到某一指定电位时,电流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计时电流法又分为单电位阶跃,双电位阶跃及多电位阶跃等。计时电流法是研究极限扩散电流的工具,同时它又是常用的电化学暂态分析方法之一。当电流电位从初始电位阶跃至极限电极电位时,不管电极反应是否可逆,电流与时间的关系式均可以表示为Cottrell公式:

i d(t)=nFAD o1/2C o*/(лt)1/2 (1)

(1)式中i d(t)为极限扩散电流,n为电极反应的电子交换数,F为法拉第常数,A为电极的有效面积,Do为电极反应物(氧化态)的扩散系数,Co*为电极反应物的本体浓度,t为反应时间。当电极的有效面积不变时,(1)式可以简化为:

i d(t)=kt-1/2(2)

即极限扩散电流随t-1/2衰减。对(1)式进行积分,得到

Q(t)=∫t0 i d(t)dt=2nFAD o1/2C o*t1/2/л1/2=k’t1/2 (3)

即Q(t) 与t1/2成正比。如果记录Q(t)—t曲线,称为计时电量法。另外,由(1)式可知:

i d(t)∝C o*(4)

即极限扩散电流与溶液的本体浓度成正比这也是极谱法定量分析的依据。

三、仪器与试剂

仪器LK98BⅡ型电化学工作站(天津市兰力科公司);三电极系统: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Ag/AgCl电极(或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铂电极为对极(铂丝、铂片、铂柱电极均可);

试剂 1.0×10-3mol/L K3[Fe(CN)6]-K4[Fe(CN)6] (铁氰化钾)溶液(含0.2mol/L KNO3)。

四、实验步骤

1、选择仪器实验方法:电位阶跃技术——单电位阶跃计时电流法。

2、参数设置:起始电位:0.60V;阶跃电位:根据需要设定;等待时间:0s;采样间隔:0.002s;采样点数:500;灵敏度:1mA;滤波参数:10Hz;放大倍数:1。

3、依次将阶跃电位设置为0.50,0.40,0.30,0.25,0.20,0.15,0.10,0,-0.10V,分别记录计时电位曲线。(必要时可将每次试验曲线编号存盘)。从数据列表中,找出数据,填写下表(表1):

表1 电位阶跃试验数据

五、数据处理

1、利用图像叠加功能,将九条计时电流曲线叠加,观察电流随阶跃电位的变化规律。

2、根据表1中数据,绘制出在不同阶跃电位下i-t-1/2曲线(九条),斜率是否相同?为什么?

3、根据表1中数据,绘制出在不同的采样时间时的i-E曲线(七条),即采样电

流伏安图。每个图得到的极限扩散电流是否相同?为什么?

六、选做实验

1、记录计时电量曲线,并绘制Q-t1/2曲线,得到什么结果?

2、.配置系列浓度的铁氰化钾溶液。固定阶跃电位-0.10V,分别记录计时电流曲线。利用图像叠加功能观察极限扩散电流随浓度的变化规律。

试验八电化学法在聚苯胺的聚合与降解研究中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验,熟悉和掌握循环伏安法、单电位阶跃计时电流法、单电流阶跃计时电位法的基本原理及在聚苯胺的电化学聚合及降解研究中的应用。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及对记录信号的解析与讨论,了解聚苯胺的聚合机理、降解现象、性质以及可能的应用前景。

二、方法原理

聚苯胺的制备有化学法和电化学法,其中电化学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制备时常采用三电极系统,即工作电极(W)、对电极(C)与参比电极(R)。工作电极一般用贵金属或碳类材料制作,铂金和甘汞电极可分别作为对电极和参比电极。

制备时可选择不同波型的电压或电流作为激励行号,本实验采用循环伏安法、单电位阶跃计时电流法和单电流阶跃计时电位法,各种方法加信号的方式简图及记录显示的信号曲线如图1。

图1:a1,b1,c1分别为循环伏安法、单电位阶跃计时电流法、单电流阶跃计时电位法

加电信号的方式简图;a2,b2,c2分别为各方法相对应的信号曲线

苯胺氧化的第一步是生成自由基阳离子,它与聚合介质的pH无关,是聚合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自由基阳离子发生二聚反应产生对胺基二苯胺(头-尾二聚),可表示如下。

聚苯胺链的形成就是活性链端(-NH2)反复进行这种反应,不断增长的结果。由于在酸性条件下聚苯胺链具有导电性质,保证了电子能通过聚苯胺链传导至阳极,使增长继续,只有当头-头偶合反应发生形成偶氮结构才使得聚合停止。

通过聚苯胺的循环伏安图以及聚苯胺循环扫描后的溶液的吸收光谱,很容易看出聚苯胺的降解现象。

三、仪器与试剂:

仪器LK2005A电化学工作站(天津兰力科化学电子有限公司);超声波清洗机;铂片电极、铂丝电极、石墨电极、饱和甘汞电极;氮气;砂纸;

试剂 1.0mol·L-1苯胺(含0.5 mol·L-1硫酸);0.5 mol·L-1硫酸;

四、操作步骤:

1、无限循环伏安法

(1)取0.1mol·L-1苯胺溶液20ml左右,于一50ml烧杯中,通氮除氧10分钟左右,以铂丝电极为工作电极(铂电极在使用前要在铬酸溶液中处理,然后再超声波清洗),铂电极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根据如下参数(参数可自行设置)记录无限循环伏安图。

初始电位-0.2 采样间隔0.02 等待时间 2

开关电位1 -0.2 电位增量0.001 放大倍率 1

开关电位2 1.00 循环次数11 灵敏度100L A

(2)聚合完毕后,取出电极(工作电极、对电极和参比电极),用蒸馏水轻轻冲洗一下,放入0.5mol·L-1硫酸的空白溶液中,用上述同样的方法与参数扫描30次,观察循环伏安曲线的变化趋势。

(3)将(2)中的溶液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定,以0.5 mol·L-1硫酸作参比液。

(4)另取25ml 0.1 mol·L-1苯胺(含0.5 mol·L-1硫酸)溶液,以ITO电极为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不变,加扫描电位聚合,观察聚苯胺颜色随扫描电位变化情况。

2、单电位阶跃计时电流法

本方法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摸索合适的实验参数制备出聚苯胺,并观察显示的电流-时间曲线是否与图9-19中的b2类似。

3、单电流阶跃计时电位法

本方法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摸索合适的实验参数制备出聚苯胺,并观察显示的电位-时间曲线是否与图9-19中的c2类似。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思考题:

1、观察无限循环伏安法聚合时显示的循环伏安图,从先后出现的I-E曲线的形状、氧化还原峰数及峰高的增加幅度了解苯胺的聚合过程,说明其可能的反应机理。

2、根据苯胺聚合时的循环伏安曲线、聚苯胺在空白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说说聚苯胺的降解现象。

3、聚苯胺的颜色如何变化,有什么特点?

4、根据你的实验结果,说说聚苯胺可能具备哪些性质,有什么潜在的应用?

5、若在此条件下电流效率100%,计算你用单电位阶跃计时电流法和单电流阶跃计时电位法合成时各生成多少聚苯胺。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韶关学院自动化专业用) 自动化系 2014年1月10日 实验室:信工405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必读本实验指导书是根据本科教学大纲安排的,共计14学时。第一个实验为基础性实验,第二和第七个实验为设计性实验,其余为综合性实验。本实验采取一人一组,实验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安排。 1.学生在每次实验前应认真预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写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编写预习报告,了解实验内容、仪器性能、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同时画好必要的记录表格,以备实验时作原始记录。教师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未预习者不得进行实验。 2.学生上实验课不得迟到,对迟到者,教师可酌情停止其实验。 3.非本次实验用的仪器设备,未经老师许可不得任意动用。 4.实验时应听从教师指导。实验线路应简洁合理,线路接好后应反复检查,确认无误时才接通电源。 5.数据记录 记录实验的原始数据,实验期间当场提交。拒绝抄袭。 6.实验结束时,不要立即拆线,应先对实验记录进行仔细查阅,看看有无遗漏和错误,再提请指导教师查阅同意,然后才能拆线。 7.实验结束后,须将导线、仪器设备等整理好,恢复原位,并将原始数据填入正式表格中,经指导教师签名后,才能离开实验室。

目录实验1 TTL基本逻辑门功能测试 实验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实验3 译码器及其应用 实验4 数码管显示电路及应用 实验5 数据选择器及其应用 实验6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分析 实验7 计数器及其应用

实验1 TTL基本逻辑门功能测试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数字电路试验箱各部分电路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2、熟悉TTL集成逻辑门电路实验芯片的外形和引脚排列 3、掌握实验芯片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箱,集成芯片74LS00(四2输入与非门)、74LS04(六反相器)、74LS08(四2输入与门)、74LS10(三3输入与非门)、74LS20(二4输入与非门)和导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 1、数字电路基本逻辑单元的工作原理 数字电路工作过程是数字信号,而数字信号是一种在时间和数量上不连续的信号。 (1)反映事物逻辑关系的变量称为逻辑变量,通常用“0”和“1”两个基本符号表示两个对立的离散状态,反映电路上的高电平和低电平,称为二值信息。(2)数字电路中的二极管有导通和截止两种对立工作状态。三极管有饱和、截止两种对立的工作状态。它们都工作在开、关状态,分别用“1”和“0”来表示导通和断开的情况。 (3)在数字电路中,以逻辑代数作为数学工具,采用逻辑分析和设计的方法来研究电路输入状态和输出状态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不必关心具体的大小。 2、TTL集成与非门电路的逻辑功能的测试 TTL集成与非门是数字电路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逻辑门。实验采用二4输入与非门74LS20芯片,其内部有2个互相独立的与非门,每个与非门有4个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74LS20芯片引脚排列和逻辑符号如图2-1所示。

电化学实验讲义

电化学实验讲义 浙江树人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二O 一二年九月编写:李成平实验一皮 蛋的pH 值测定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电位法测定pH 的原理 2. 了解pH 计的 使用方法及性能 3. 掌握电位法测定pH 值的实验技术二、实验原理制做皮蛋(松花蛋)的主要原料为:鸭蛋、纯碱、石灰等。在一定条件下 ,经过一定周期即制得皮蛋。此时由于碱的作用,形成了蛋白及蛋清凝胶。测定皮蛋水溶液的pH 值时,由玻璃电极作为氢离子活度的指示电极, 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它们与待测液(皮蛋水溶液)组成工作电池, 其电池可表示为: Ag,AgCl?HCl(0.1mol/L)?玻璃膜?试液?KCl(饱和)?Hg 2 Cl 2 ,Hg 电池电动势在不考虑液体接界电位及不对称电位时,可表示为: E 电池 = E SCE - E G 而E G = E AgCl/Ag + K - 0.0592pH ? E 电池 = E SCE - K - E AgCl/Ag + 0.0592pH令E SCE - K - E AgCl/Ag = K , ,则上式为: E 电池 = K , + 0.0592pH K , 为常数,包括不对称电位,液接电位及内外参比电极电位。这样通过测定电池的电位即可确定溶液的 pH。本实验测定步骤为:先用 pH 已知的标准缓冲溶液定位,使酸度计指示该溶液的pH 值。经过校正定位后的酸度计,即可用来直接测定水样的pH 值。其测定方法可用标准曲线法或 标准加入法。在测试中,pH 范围应用pH 缓冲液定值在5~8。对于干扰元素(Al、Fe、Zr、Th、Mg、Ca、Ti 及稀土)通常可用柠檬酸,EDTA, DCTA,磺基水扬酸等掩蔽。阴离子一般不干扰测定。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能控制酸度,掩蔽干扰,调节离子强度。三、仪器与试剂 1. 仪器 pHS-4 型酸度计;甘汞电极、pH 玻璃电极;磁力搅拌器; 组织捣碎机。 2. 试剂 pH 标准缓冲溶液。四、实验操作 1. 试样处理:将皮蛋洗净、去壳。按皮蛋?水的比例2?1 加入水, 在组织捣碎机中捣 成均浆。 2. 测定:称取匀浆样15g(相当于样品10g),加水搅匀,稀释至150ml, 用双层纱布过滤,取此滤液50ml 放到酸度计上测取读数。五、数据处理平均值

恒定电流实验总结

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一、螺旋测微器 1.构造 如图所示是常用的螺旋测微器,它的测砧A和固 定刻度G固定在框架F上,旋钮K、微调旋钮K′ 和可动刻度H,测微螺杆P连在一起,通过精密 螺纹套在G上. 2.原理 精密螺纹的螺距是0.5mm,即K每旋转一周,P前进或后退0.5mm,可动刻度分成50等份,每一等份表示0.01mm,即可动刻度每转过一等份,P前进或后退0.01mm.因此,从可动刻度旋转了多少个等份就知道长度变化了多少个0.01mm.用它测量长度,可以精确到0.01 mm,还可以估读到0.001mm(即毫米的千分位),因此螺旋测微器又称为千分尺. 3.读数方法 先从固定刻度G上读出半毫米整数倍的部分,不足半毫米的部分由可动刻度读出,即看可动刻度上的第几条刻度线与固定刻度线上的横线重合,从而读出可动刻度示数(注意估读).即有: 测量长度=固定刻度示数+可动刻度示数×精确度.(注意 单位为mm) 如图所示,不足半毫米而从可动刻度上读的示数为15.5 格,最后的读数为: 2.155mm 4.注意事项 (1)测量前须校对零点:先使小砧A与测微螺杆P并拢, 观察可动刻度的零刻度线与固定刻度的轴向线是否重 合,以及可动刻度的边缘与固定刻度的零刻度线是否重合,否则应加以修正. (2)读数时,除注意观察毫米整数刻度线外,还要特别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螺旋测微器要估读,以毫米为单位时要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三位. (3)测量时,当螺杆P快要接触被测物体时,要停止使用粗调旋钮K,改用微调旋钮K′,当听到“咔、咔”响声时,停止转动微调旋钮K′,并拧紧固定旋钮.这样做既可保护仪器,又能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二、游标卡尺 1.构造:如图实-1-4所示, 主尺、游标尺(主尺和游标尺上 各有一个内外测量爪),游标尺上 还有一个深度尺, 尺身上还有 一个紧固螺钉. 2.用途:测量厚度、长度、深度、 内径、外径. 3.原理:利用主尺的最小分度与 游标尺的最小分度的差值制成. 不管游标尺上有多少个小等分刻 度,它的刻度部分的总长度比主尺上的同样多的小等分刻少1 mm.常见的游标卡尺的游标尺上小等分刻度有10个的、20 刻度格数(分度) 刻度总长度差值 精确度(可准 确到) 109mm0.1mm 0.1mm

电路理论实验讲义

实验一电路元器件伏安特性的测试 一、实验目的 1、认识常用电路元件。 2、掌握线性电阻、非线性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 3、掌握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 1、RXDI-1A电路原理实验箱1台 2、万用表1台 三、实验原理 任何一个二端元件的特性可用该元件上的端电压U与通过该元件的电流I 之间的函数关系I=f(U)来表示,即用I-U平面上的一条曲线来表示,这条曲线称为该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图1 1、线性电阻器的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图1中a曲线所示,该直线的斜率的倒数等于该电阻器的电阻值。 2、一般的半导体二极管是一个非线性电阻元件,其伏安特性如图1中b所示。正向压降很小(一般的锗管约为0.2~0.3V,硅管约为0.5~0.7V),正向电流随正向压降的升高而急骤上升,而反向电压从零一直增加到十几伏至几十伏时,其反向电流增加很小,粗略地可视为零。可见,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如果反向电压加得过高,超过管子的极限值,则会导致管子击穿损坏。 3、稳压二极管是一种特殊的半导体二极管,其正向特性与普通二极管类似,但

其反向特性特别,如图1中c所示。在反向电压开始增加时,其反向电流几乎为零,但当反向电压增加到某一数值时(称为管子的稳压值,有各种不同稳压值的稳压管)电流将突然增加,以后它的端电压将维持恒定,不再随外加的反向电压升高而增大。注意:流过二极管或稳压二极管的电流不能超过管子的极限值,否则管子会被烧坏。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测定线性电阻器的伏安特性 按图2接线,调节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U,从0V开始缓慢地增加,记下相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 图2 图3 2、测定半导体二极管IN4007的伏安特性 按图3接线,R为限流电阻,测二极管的正向特性时,其正向电流不得超过35mA,正向压降可在0~0.75V之间取值。特别0.5~0.75V之间应多取几个测量点。测反向特性实验时,只需将图3中的二极管D反接,且其反向电压可加至24V。 3、测定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将图3中的二极管IN4007换成稳压二极管2CW55,重复实验内容2的测量。 4、根据各实验数据(数据见表1、表2、表3、表4、表5),分别在方格纸上绘制出光滑的伏安特性曲线。(其中二极管和稳压管的正、反向特性均要求画在同一张图中,正、反向电压可取为不同的比例尺),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归纳被测各元件的特性,做必要的误差分析。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 表1线性电阻特性实验数据 U(V) I(mA)

数字电路实验讲义

数字电路实验讲义 课题:实验一门电路逻辑功能及测试课型:验证性实验 教学目标:熟悉门电路逻辑功能,熟悉数字电路实验箱及示波器使用方法 重点:熟悉门电路逻辑功能。 难点:用与非门组成其它门电路 教学手段、方法:演示及讲授 实验仪器: 1、示波器; 2、实验用元器件 74LS00 二输入端四与非门 2 片 74LS20 四输入端双与非门 1 片 74LS86 二输入端四异或门 1 片 74LS04 六反相器 1 片 实验内容: 1、测试门电路逻辑功能 (1)选用双四输入与非门74LS20 一只,插入面包板(注意集成电路应摆正放平),按图1.1接线,输入端接S1~S4(实验箱左下角的逻辑电平开关的输出插口),输出端接实验箱上方的LED 电平指示二极管输入插口D1~D8 中的任意一个。 (2)将逻辑电平开关按表1.1 状态转换,测出输出逻辑状态值及电压值填表。

2、逻辑电路的逻辑关系 (1)用74LS00 双输入四与非门电路,按图1.2、图1.3 接线,将输入输出逻辑关系分别填入表1.2,表1.3 中。 (2)写出两个电路的逻辑表达式。 3、利用与非门控制输出 用一片74LS00 按图1.4 接线。S 分别接高、低电平开关,用示波器观察S 对输出脉冲的控制作用。 4、用与非门组成其它门电路并测试验证。

(1)组成或非门:

用一片二输入端四与非门组成或非门B = =,画出电路图,测试并填 + Y? A B A 表1.4。 (2)组成异或门: ①将异或门表达式转化为与非门表达式; ②画出逻辑电路图; ③测试并填表1.5。 5、异或门逻辑功能测试 (1)选二输入四异或门电路74LS86,按图1.5 接线,输入端1、2、4、5 接电平开关输出插口,输出端A、B、Y 接电平显示发光二极管。 (2)将电平开关按表1.6 的状态转换,将结果填入表中。

北邮数字电路综合实验报告

数字电路综合实验报告 简易智能密码锁 一、实验课题及任务要求 设计并实现一个数字密码锁,密码锁有四位数字密码和一个确认开锁按键,密码输入正确,密码锁打开,密码输入错误进行警示。 基本要求: 1、密码设置:通过键盘进行4 位数字密码设定输入,在数码管上显示所输入数字。通过密码设置确定键(BTN 键)进行锁定。 2、开锁:在闭锁状态下,可以输入密码开锁,且每输入一位密码,在数码管上显示“-”,提示已输入密码的位数。输入四位核对密码后,按“开锁”键,若密码正确则系统开锁,若密码错误系统仍然处于闭锁状态,并用蜂鸣器或led 闪烁报警。 3、在开锁状态下,可以通过密码复位键(BTN 键)来清除密码,恢复初始密码“0000”。闭锁状态下不能清除密码。 4、用点阵显示开锁和闭锁状态。 提高要求: 1、输入密码数字由右向左依次显示,即:每输入一数字显示在最右边的数码管上,同时将先前输入的所有数字向左移动一位。 2、密码锁的密码位数(4~6 位)可调。

3、自拟其它功能。 二、系统设计 2.1系统总体框图 2.2逻辑流程图

2.3MDS图 2.4分块说明 程序主要分为6个模块:键盘模块,数码管模块,点阵模块,报警模块,防抖模块,控制模块。以下进行详细介绍。 1.键盘模块 本模块主要完成是4×4键盘扫描,然后获取其键值,并对其进行编码,从而进行按键的识别,并将相应的按键值进行显示。 键盘扫描的实现过程如下:对于4×4键盘,通常连接为4行、4列,因此要识别按键,只需要知道是哪一行和哪一列即可,为了完成这一识别过程,我们的思想是,首先固定输出高电平,在读入输出的行值时,通常高电平会被低电平拉低,当当前位置为高电平“1”时,没有按键按下,否则,如果读入的4行有一位为低电平,那么对应的该行肯定有一个按键按下,这样便可以获取到按键的行值。同理,获取列值也是如此,先输出4列为高电平,然后在输出4行为低电平,再读入列值,如果其中有哪一位为低电平,那么肯定对应的那一列有按键按下。由此可确定按键位置。

实验讲义- 计时电流、电化学聚合

电位分析 实验七计时电流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计时电流法的特点和基本实验技术; 2.、掌握极限扩散电流的基本理论; 3.、了解采样电流伏安法的原理。 二、基本原理 计时电流法是极谱法和伏安法的基础。它是记录当电极电位从初始电位阶跃到某一指定电位时,电流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计时电流法又分为单电位阶跃,双电位阶跃及多电位阶跃等。计时电流法是研究极限扩散电流的工具,同时它又是常用的电化学暂态分析方法之一。当电流电位从初始电位阶跃至极限电极电位时,不管电极反应是否可逆,电流与时间的关系式均可以表示为Cottrell公式: i d(t)=nFAD o1/2C o*/(лt)1/2 (1) (1)式中i d(t)为极限扩散电流,n为电极反应的电子交换数,F为法拉第常数,A为电极的有效面积,Do为电极反应物(氧化态)的扩散系数,Co*为电极反应物的本体浓度,t为反应时间。当电极的有效面积不变时,(1)式可以简化为: i d(t)=kt-1/2(2) 即极限扩散电流随t-1/2衰减。对(1)式进行积分,得到 Q(t)=∫t0 i d(t)dt=2nFAD o1/2C o*t1/2/л1/2=k’t1/2 (3) 即Q(t) 与t1/2成正比。如果记录Q(t)—t曲线,称为计时电量法。另外,由(1)式可知: i d(t)∝C o*(4) 即极限扩散电流与溶液的本体浓度成正比这也是极谱法定量分析的依据。 三、仪器与试剂 仪器LK98BⅡ型电化学工作站(天津市兰力科公司);三电极系统: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Ag/AgCl电极(或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铂电极为对极(铂丝、铂片、铂柱电极均可); 试剂 1.0×10-3mol/L K3[Fe(CN)6]-K4[Fe(CN)6] (铁氰化钾)溶液(含0.2mol/L KNO3)。

高二物理选修恒定电流实验题专题训练修订稿

高二物理选修恒定电流实验题专题训练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高二物理(选修)《恒定电流》实验题专题训练 1、一学生使用J0411型多用表欧姆挡先后检测两个阻值分别为R1=15Ω和R2=Ω的电阻.下面是他的若干操作步骤:A.把选择开关扳到“×1k”欧姆挡上; B.把选择开关扳到“×100”欧姆挡;C.把选择开关扳到“×10”欧姆挡; D.把选择开关扳到“×1”欧姆挡; E.把两表笔分别接到R1的两端,读出刻度的阻值,随后断开; F.将两表笔分别接到R2的两端,读出刻度的阻值即为R2的阻值,随后断开; G.把两表笔插入测试孔中; H.两表笔短接,调节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电阻刻度的零位上,随后即断开了; I.把选择开关扳到交流电压高压挡. 试将合理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在下列横线上(用字母代号填写)_________ . 2、如图所示是一种测定电阻的实验图,图中有两个滑动变阻器,R甲的最大电阻为200Ω,R乙的最大电阻为 20Ω,待测电阻约1kΩ,电流表的量程0~20mA,内阻Ω,电压表的量程0~15V,内阻20kΩ;电源的电动势12V,内阻Ω. (1)在图中把电压表连接到正确的位置; (2)在实验合上开关时,两个变阻器的滑片应在什么位置________ . (3)实验时两个变阻器的作用有何不同 . 3、如图所示是一个测量电流表A x的内电阻的电路,图中电流表A x的量程为200mA,内阻大约20Ω,保护电阻R0为20Ω,实验时要求多测几组数据,电流表A x的最大读数要达到200mA,那么在下列给出的器材中选用器材,电流表A应选_____,变阻器R应选________,电源E应选________. 4、测量一个未知电阻R的实验器材如图,其中只知道变阻器的阻值可在0—10Ω范围内变化,电源输出电压为12V,电压表、电流表,被测电阻的大约阻值都不知道。一位学生为了选择正确的测量电路,减少测量误差,先把电压表、电流表和被测电阻R接成图示电路,用电压表的另一接线分别接触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a、b,发现电压表的示数无明显变化,而电流表的示数有较显着变化。试根据这一现象,把实验器材连接成正确的测量电路。测量中要求被测电阻R的功率不超过2W,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偏转尽可能接近所选量程的满偏值闭合电键前,变阻器的滑片处于正确位置。 5、用伏安法测一个阻值约为5Ω的电阻的阻值,所用仪器有:直流电源(4V、内阻不计);电流表(0~0.6A,内阻约Ω);电压表(0~3V,内阻约3000Ω);滑动变阻器(全电阻20Ω);导线;开关等。请你先画出实验电路图,再将下列实物用导线连接起来。 6、为了用伏安法测定额定功率为0.25W,阻值在100~200Ω之间的定值电阻的阻值,提供了下列实验器材,以供选用:A.量程为50mA的电流表 A1,内阻约20Ω; B.量程为0.6A的电流表A2,内阻约2Ω;C.双量程学生用电压表V,内阻约20kg; D.全电阻为20Ω,允许电流为2A的滑动变阻器;E.蓄电池组(电动势为6V,内阻不计)。 (1)在上述器材中,不适选用的器材是______。 (2)本实验中被测电阻两端电压不适大于______。 (3)图给出了四种可供选择的实验电路,应选序号为____的实验电路。 (4)根据你选择的实验电路和实验器材,将实物图连成实验电路图,并在图中恰当位置标明电压表的接线柱的量程。 7、现有一个未校准的电流表A,其量程为500mA,内阻大约20Ω. (1)要利用这个电流表测量一个未知电阻R x的阻值(大约为40Ω左右),可用的器材还有:电源E1(电动势、内电阻约Ω),电源E2(电动势10V、内电阻约Ω),滑动变阻器R1(10Ω、1.5A),滑动变阻器R2 (200Ω、0.5A),电阻箱R(0~Ω),单刀单掷开关K1、单刀双掷开关K2及导线若干.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在图上要标出所用器材的字母代号,并写出主要实验步骤. (2)再给一块标准电流表A0,它的量程也是500mA,内阻大约10Ω左右,要利用这块标准电流表对电流表A进行校准.除了第(1)问中给出的器材外,还必须增加什么仪器简单说明原因,并画出校准用的实验电路图. 8、图为很多仪器中常用的一种调节电流大小的电路,其中R L为负载电阻,为了更方便和准确地调节电流,安装了两个变阻器,A为“粗调”,B为“细调”.如果已知R L约为20Ω,通过R L的电流要求在几十mA至几百mA范围内,电压U约为12V.现有三个滑动变阻器可供选用,甲的阻值为10Ω,乙的阻值为100Ω,丙的阻值为1000Ω.则A应选用________,B应选用________.

大学物理实验讲义(rc电路)

用RC 电路测电容 【实验目的】 1、观察电容充放电现象,了解电容特性; 2、利用电容器的充、放电测定电容; 3、根据电容容抗的频率特性测定电容。 【仪器仪器】 两个电容(其中一个为电解电容,电容值470F μ;另一个电容值约为0.1F μ),电阻箱,直流电源,信号发生器,数字万用电表,示波器,导线.开关等。 【实验原理】 1.电容器 电容器是常用电子元件之一,其符号如图l 所示,用C 表示. 常用电容器以两层金属箔(膜)为极板。极板中间有一层绝缘材料作为介质。极板上可积聚等量异号的电荷Q,两极板的电压为U ,两 者成线性关系,其比值即为电容 U Q C = 电容符号电容的基本单位是F ,这个单位太大,常用单位有F μ和pF : F μ610F 1=,pF 610F 1=μ, 电容的种类很多,分为固定电容和可变电容,固定电容有:瓷介质电容、云母电容、薄膜介质电容、纸介质电容和电解电容器等,常用的电解电容器电容值较大,且有正负极性,使用时应注意将正极接高电位,负极接低电位;如果极性接反,会将电容器击穿损坏.电容的主要参数有:电容值和额定工作电压。 由于电容的充放电特性,以及电容具有隔直流和通交流的能力,在电子技术中使用十分普遍,常用于滤渡电路、定时电路、锯齿波发生器电路、微分积分等电路. 2.RC 电路充放电特性 将一个电容和一个电阻串联构成RC 电路,电路如图2所示当开关K 合到图2中的“1”时,直流电源通过电阻R 给电容充电,电容上的电压c u 逐渐增大,最终与电源电压E 相等;然后再将开关合向“2”,电容C 将通过电阻R 放电,c u 逐渐减小,直至为零。 在RC 电路充放电过程中c u 和R u 的变化遵循以下规律: C 图 1 电容符号 R E K 1 2 图 2 电容充放电原理图

数字电路实验讲义

实验一KHD-2型数字电路实验装置的使用和 集成门电路逻辑功能的测试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和掌握KHD-2型数字电路实验装置的使用。 2.熟悉74LS20和74LS00集成门电路的外形和管脚引线。 3.掌握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和异或门逻辑功能的测试。 二、实验器材及设备 1.KHD-2数字电路实验台 2.4输入2与非门74LS20(1块) 3.2输入4与非门74LS00或CC4011(1块) 三、实验原理 (一)KHD-2型数字电路实验台 KHD-2型数字电路实验台由实验控制屏与实验桌组成。实验控制屏主要由两块单面敷铜印刷线路板与相应电源、仪器仪表等组成。控制屏由两块相同的数电实验功能板组成,其控制屏两侧均装有交流电压220V的单相三芯电源插座。每块实验功能板上均包含以下各部分内容: 1.实验板上装有一只电源总开关及一只熔断器(额定电流为1A)作为短路保护用。 2.实验板上共装有600多个高可靠的自锁紧式、防转、叠插式插座。它们与集成电路插座、镀银针管座以及其他固定器件、线路的连线已设计在印刷线路板上。板正面印有黑线条连接的器件,表示反面已装上器件并接通。 3.实验板上共装有200多根镀银长15mm的紫铜针管插座,供实验时接插小型电位器、电阻、电容、三极管及其他电子器件使用。 4.实验板上装有四路直流稳压电源(±5V、1A及两路0~18V、0.75A可调的直流稳 压电源)。实验板上标有处,是指实验时需用导线将直流电源+5V引入该处,是+5V 电源的输入插口。 5.高性能双列直插式圆集成电路插座18只(其中40P 1只、28P 1只、24P 1只、20P 1只、16P 5只、14P 6只、8P 2只、40P锁紧座1只)。 6.6位十六进制七段译码器与LED数码显示器:每一位译码器均采用可编程器件GAL 设计而成,具有十六进制全译码功能。显示器采用LED共阴极红色数码管(与译码器在反面已连接好),可显示四位BCD十六进制的全译码代号:0、1、2、3、4、5、6、7、8、9、A、B、C、D、E和F。 使用时,只要用锁紧线将+5V在没有BCD码输入时六位译码器均显示“F”。 7.四位BCD码十进制拔码开关组:每一位的显示窗指示出0~9中的任一个十进制数字,在A、B、C、D四个输出插口处输出相对应的BCD码。每按动一次“+”或“ ”键,将顺序地进行加1计数或减1计数。 若将某位拔码开关的输出口A、B、C、D连接在“2”的一位译码显示的输入端口A、B、C、D处,当接通+5V电源时,数码管将点亮显示出与拔码开关所指示一致的数字。

数字电路全部实验

数字电子技术 实验报告 实验一门电路逻辑功能及测试 (1) 实验二数据选择器与应用 (4) 实验三触发器及其应用 (8) 实验四计数器及其应用 (11) 实验五数码管显示控制电路设计 (17) 实验六交通信号控制电路 (19) 实验七汽车尾灯电路设计 (25) 班级:08030801 学号:2008301787 2008301949 姓名:纪敏于潇

实验一 门电路逻辑功能及测试 一、实验目的: 1.加深了解TTL 逻辑门电路的参数意义。 2.掌握各种TTL 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3.掌握验证逻辑门电路功能的方法。 4.掌握空闲输入端的处理方法。 二、实验设备: THD —4数字电路实验箱,数字双踪示波器,函数信号发射器, 74LS00二输入端四与非门,导线若干。 三、实验步骤及内容: 1.测试门电路逻辑功能。 选用双四输入与非门74LS00一只,按图接线,将输入电平按表置位,测输出电平 用与非门实现与逻辑、或逻辑和异或逻辑。用74LS00实现与逻辑。 用74LS00实现或逻辑。用74LS00实现异或逻辑。 2.按实验要求画出逻辑图,记录实验结果。 3.实验数据与结果 将74LS00二输入端输入信号分别设为信号A 、B 用74LS00实现与逻辑 1A B A B =? 逻辑电路如下:

12 3 74LS00AN 4 5 6 74LS00AN A B A 端输入TTL 门信号, B 端输入高电平,输出波形如下: A 端输入TTL 门信号, B 端输入低电平,输出波形如下: 1、 用74LS00实现或逻辑 11A B A B A B +=?=???逻辑电路如下

恒定电流实验练习题

恒定电流实验练习题 一、电阻的测量 1.0利用“安安”法测电流表的内阻 1、从下列器材中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电路来测量电流表A1的内阻r1,要求方法简捷,有尽可能高的精确度,并测量多组数据。 (1)画出实验电路图: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2)若选取测量中的一组数据来计算r1,则所用的表达式r1= ,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 器材(代号)与规格如下: 电流表A1,量程10mA,内阻待测(约40Ω); 电流表A2,量程500μA,内阻r2=750Ω; 电压表V,量程10V,内阻r2=10kΩ 电阻R1,阻值约为100Ω; 滑动变阻器R2,总阻值约50Ω; 电池E,电动势1.5V,内阻很小; 电键K,导线若干。 2.2利用“安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 2、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的阻值。器材(代号)与规格如下: 电流表A1(量程250mA,内阻r1为5Ω); 标准电流表A2(量程300mA,内阻r2约为5Ω); 待测电阻R1(阻值约为100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0Ω); 电源E(电动势约为10V,内阻r约为1Ω),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 (1)要求方法简捷,并能测多组数据,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并标明每个器材的代号。 (2)实验中,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用测的量表示待测电阻R1的阻值的计算公式是R1= 。 3、用以下器材测量待测电阻R x的阻值 待测电阻R x,阻值约为100Ω 电源E(电动势约为6V,内阻不计) 电流表A1(量程0-50mA,内阻r1=20Ω) 电流表A2(量程0-300mA,内阻r2约为4Ω) 定值电阻R0(20Ω) 滑动变阻器R(总阻值10Ω) 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 (1)测量中要求两块电流表的读数都不小于其量程的的1/3,请画出实验电路图, (2)若某次测量中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电流表A2的示数为I2。则由已知量和测得的量计算R x表达式为R x= ㈡“伏伏”法 1.1利用“伏伏”法测电压表的内阻 4、为了测量量程为3V的电压表V的内阻(内阻约2000Ω),实验室可以提供的器材有: 电流表A1,量程为0.6A,内阻约0.1Ω; 电压表V2,量程为5V,内阻约3500Ω; 变阻箱R1阻值范围为0-9999Ω; 变阻箱R2阻值范围为0-99.9Ω; 滑动变阻器R3,最大阻值约为100Ω,额定电流1.5A; 电源E,电动势6V,内阻约0.5Ω; 单刀单掷开关K,导线若干。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讲义(试用)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简要讲义 适用专业:电气专业 编写人:于云华、何进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 2015.3

目录 实验一:基本仪器熟悉使用和基本逻辑门电路功能测试 (3) 实验二:小规模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4) 实验三:中规模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5) 实验四:触发器的功能测试及其应用 (7) 实验五:计数器的功能测试及其应用 (8) 实验六:计数、译码与显示综合电路的设计 (9)

实验一:基本仪器熟悉使用和常用门电路逻辑功能测试 (建议实验学时: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实验仪器与设备,学会识别常用数字集成芯片的引脚分配; 2、掌握门电路的逻辑功能测试方法; 3、掌握简单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二、实验内容: 1、测试常用数字集成逻辑芯片的逻辑功能:74LS00,74LS02,74LS04,74LS08,74LS20,74LS32,74LS86等(预习时查出每个芯片的逻辑功能、内部结构以及管脚分配)。 2、采用两输入端与非门74LS00实现以下逻辑功能: ① F=ABC ② F=ABC③ F=A+B ④ F=A B+A B 三、实验步骤:(学生根据自己实验情况简要总结步骤和内容)主要包括: 1、实验电路设计原理图;如:实现F=A+B的电路原理图: 2、实验真值表; 3、实验测试结果记录。如: 输入输出 A B F3 00灭

四、实验总结: (学生根据自己实验情况,简要总结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注:本实验室提供的数字集成芯片有: 74LS00, 74LS02,74LS04,74LS08,74LS20,74LS32,74LS74,74LS90,74LS112, 74LS138,74LS153, 74LS161 实验二:小规模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建议实验学时:3学时)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使用基本门电路设计、实现小规模组合逻辑电路。 2、学会测试、调试小规模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入、输出逻辑关系。 二、实验内容: 1、用最少的门电路设计三输入变量的奇偶校验电路:当三个输入端有奇数个1时,输出为高,否则为低。(预习时画出电路原理图,注明所用芯片型号) 2、用最少的门电路实现1位二进制全加器电路。(预习时画出电路原理图,注明所用芯片型号) 3、用门电路实现“判断输入者与受血者的血型符合规定的电路”,测试其功能。要求如下:人类由四种基本血型:A、B、AB、O 型。输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必须符合下述原则: O型血可以输给任意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 AB型血只能输给AB型血的人,但AB血型的人能够接受所有血型的血; A 型血能给A型与AB型血的人;但A型血的人能够接受A型与O型血; B型血能给B型与AB型血的人,而B型血的人能够接受B型与O型血。 试设计一个检验输血者与受血者血型是否符合上述规定的逻辑电路,如果符合规定电路,输出高电平(提示:电路只需要四个输入端,它们组成一组二进制数码,每组数码代表一对输血与受血的血型对)。 约定“00”代表“O”型 “01”代表“A”型 “10”代表“B”型 “11”代表“AB”型(预习时画出电路原理图,注明所用芯片型号) 三、实验步骤:(学生根据自己实验情况简要总结步骤和内容),与实验一说明类似。

数字电路实验讲义

数字电路实验讲义 目录 1 数字电路实验箱简介 2 实验一基本门电路和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测试 3 实验二常用集成组合逻辑电路(MSI)的功能测试及应用 4 实验三常用中规模集成时序逻辑电路的功能及应用 5 实验四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6 实验五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 7 实验六综合设计实验 8 附录功能常用芯片引脚图

数字电路实验箱简介 TPE系列数字电路实验箱是清华大学科教仪器厂的产品,该实验箱提供了数字电路实验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如电源,集成电路接线板,逻辑电平产生电路,单脉冲产生电路和逻辑电平测量显示电路,实验箱还为复杂实验提供了一些其他功能。 下面以JK触发器测试为例说明最典型的测试电路,图1为74LS112双JK触发器的测试电路。其中Sd、Rd 、J、K为电平有效的较入信号,由实验箱的逻辑电平产生电路提供。CP为边沿有效的触发信号,由单脉冲产生电路提供。Q和为电路的输出,接至逻辑电平测量显示电路,改变不同输入的组合和触发条件,记录对应的输出,即可测试该触发器的功能。 逻辑电平测量显示 图1. JK触发器测试电路

实验一 基本门电路和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测试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集成芯片管脚识别方法。 2、掌握门电路逻辑功能的测试方法。 3、掌握RS 触发器、JK 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和功能测试方法。 二、实验设备与器件 1、数字电路实验箱 2、万用表 3、双列直插式组件 74LS00:四—2输入与非门 74LS86:四—2输入异或门 74LS112:双J-K 触发器 三、实验原理与内容 1、测试与非门的逻辑功能 74LS00为四—2输入与非门,在一个双列直插14引脚的芯片里封装了四个2输入与非门,引脚图见附录。14脚为电源端,工作时接5V,7脚为接地端,1A ,113和1Y 组成一个与非门, B A Y 111?=。剩余三个与非门类似。按图1—1连接实验电路。改变输信号,测量对应输出, 填入表1—1中,验证其逻辑功能。 测 量 显 示 逻 辑 电 平 图1—1 74LS00测试电路

数字电路及设计实验

常用数字仪表的使用 实验内容: 1.参考“仪器操作指南”之“DS1000操作演示”,熟悉示数字波器的使用。 2.测试示波器校正信号如下参数:(请注意该信号测试时将耦合方式设置为直流耦合。 峰峰值(Vpp),最大值(Vmax),最小值(Vmin), 幅值(Vamp),周期(Prd),频率(Freq) 顶端值(Vtop),底端值(Vbase),过冲(Overshoot), 预冲(Preshoot),平均值(Average),均方根值(Vrms),即有效值 上升时间(RiseTime),下降时间(FallTime),正脉宽(+Width), 负脉宽(-Width),正占空比(+Duty),负占空比(-Duty)等参数。 3.TTL输出高电平>2.4V,输出低电平<0.4V。在室温下,一般输出高电平是3.5V,输出低 电平是0.2V。最小输入高电平和低电平:输入高电平>=2.0V,输入低电平<=0.8V。 请采用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一个TTL信号,要求满足如下条件: ①输出高电平为3.5V,低电平为0V的一个方波信号; ②信号频率1000Hz; 在示波器上观测该信号并记录波形数据。

集成逻辑门测试(含4个实验项目) (本实验内容选作) 一、实验目的 (1)深刻理解集成逻辑门主要参数的含义和功能。 (2)熟悉TTL 与非门和CMOS 或非门主要参数的测试方法,并通过功能测试判断器件好坏。 二、实验设备与器件 本实验设备与器件分别是: 实验设备:自制数字实验平台、双踪示波器、直流稳压电源、数字频率计、数字万用表及工具; 实验器件:74LS20两片,CC4001一片,500Ω左右电阻和10k Ω左右电阻各一只。 三、实验项目 1.TTL 与非门逻辑功能测试 按表1-1的要求测74LS20逻辑功能,将测试结果填入与非门功能测试表中(测试F=1、0时,V OH 与V OL 的值)。 2.TTL 与非门直流参数的测试 测试时取电源电压V CC =5V ;注意电流表档次,所选量程应大于器件电参数规范值。 (1)导通电源电流I CCL 。测试条件:输入端均悬空,输出端空载。测试电路按图1-1(a )连接。 (2)低电平输入电流I iL 。测试条件:被测输入端通过电流表接地,其余输入端悬空,输出空载。测试电路按图1-1(b )连接。 (3)高电平输入电流I iH 。测试条件:被测输入端通过电流表接电源(电压V CC ),其余输入端均接地,输出空载。测试电路按图1-1(c )连接。 (4)电压传输特性。测试电路按图1-2连接。按表1-2所列各输入电压值逐点进行测量,各输入电压值通过调节电位器W 取得。将测试结果在表1-2中记录,并根据实测数据,做出电压传输特性曲线。然后,从曲线上读出V OH ,V OL ,V on ,V off 和V T ,并计算V NH ,V NL 等参数。 表1-1 与非门功能测试表

恒定电流实验

恒定电流之电容与实验 一、电路中有关电容器的计算。 (1)电容器跟与它并联的用电器的电压相等。 (2)在计算出电容器的带电量后,必须同时判定两板的极性,并标在图上。 (3)在充放电时,电容器两根引线上的电流方向总是相同的,所以要根据 正极板电荷变化情况来判断电流方向。 (4)如果变化前后极板带电的电性相同,那么通过每根引线的电荷量等于 始末状态电容器电荷量的差;如果变化前后极板带电的电性改变,那 么通过每根引线的电荷量等于始末状态电容器电荷量之和。 二、电表的改装 (1)电流表原理和主要参数 电流表G 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磁力矩作用发生偏转的原理制成的,且指什偏角θ与电流强度I 成正比,即θ=kI ,故表的刻度是均匀的。电流表的主要参数有,表头内阻R g :即电流表线圈的电阻;满偏电流I g :即电流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此时指针达到满偏;满偏电压U :即指针满偏时,加在表头两端的电压,故U g =I g R g (2)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 方法:串联一个分压电阻R ,如图所示,若量程扩大n 倍,即n = g U U ,则根据 分压原理,需串联的电阻值g g g R R n R U U R )1(-==,故量程扩大的倍数越高,串 联的电阻值越大。 (3)电流表改装成电流表 方法:并联一个分流电阻R ,如图所示,若量程扩大n 倍,即n = g I I ,则根据并 联电路的分流原理,需要并联的电阻值1 -= = n R R I I R g g R g ,故量程扩大的倍数越 高,并联电阻值越小。 三、伏安法——电阻的测量 电阻的测量有多种方法,主要有伏安法、欧姆表法, 除此以外,还有半偏法测电阻、 电桥法测电阻、等效法测电阻等等. 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选择 1.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电路形式(如图所示) 2.实验电路(电流表内外接法)的选择 3、如下图a 电流表内接测R >实R 4、如下图b 电流表外接测R <实R A K = A x R R V K = x V R R (1)若A x R R > x V R R ,一般选电流表的内接法。 (2)若 A x R R <x V R R ,一般选电流表外接法。

模拟电路实验讲义..

实验一 单级交流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 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 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图1-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和R 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 ,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 i 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 i 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 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图1-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在图1-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R B1和R B2 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T 的 基极电流I B 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CC B2 B1B1 B U R R R U +≈ U CE =U CC -I C (R C +R E ) 电压放大倍数 C E BE B E I R U U I ≈-≈

be L C V r R R β A // -= 输入电阻 R i =R B1 // R B2 // r be 输出电阻 R O ≈R C 由于电子器件性能的分散性比较大,因此在设计和制作晶体管放大电路时,离不开测量和调试技术。在设计前应测量所用元器件的参数,为电路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在完成设计和装配以后,还必须测量和调试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和各项性能指标。一个优质放大器,必定是理论设计与实验调整相结合的产物。因此,除了学习放大器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外,还必须掌握必要的测量和调试技术。 放大器的测量和调试一般包括: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消除干扰与自激振荡及放大器各项动态参数的测量与调试等。 1、 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 1)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 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u i =0的情况下进行, 即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然后选用量程合适的直流毫安表和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 C 以及各电极对地的电位U B 、U C 和U E 。一般实验中,为了避免断开集电极,所以采用测量电压U E 或U C ,然后算出I C 的方法,例如,只要测出U E ,即可用 E E E C R U I I = ≈算出I C (也可根据C C CC C R U U I -=,由U C 确定I C ), 同时也能算出U BE =U B -U E ,U CE =U C -U E 。 为了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应选用内阻较高的直流电压表。 2) 静态工作点的调试 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是指对管子集电极电流I C (或U CE )的调整与测试。静态工作点是否合适,对放大器的性能和输出波形都有很大影响。如工作点偏高,放大器在加入交流信号以后易产生饱和失真,此时u O 的负半周将被削底,如图1-2(a)所示;如工作点偏低则易产生截止失真,即u O 的正半周被缩顶(一般截止失真不如饱和失真明显),如图1-2(b)所示。这些情况都不符合不失真放大

《数字电路》实验讲义

B A ?B A 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电子技术实验室编写 2009年9月

目录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一仪器使用及逻辑电路实验 (2) 实验二集成逻辑门电路的基本应用 (7) 实验三组合逻辑电路的实验分析 (9) 实验四组合逻辑电路设计与测试 (9) 实验五触发器的功能测试....................................... (11) 实验六计数器的应用......................................... (14) 附录A 数字集成电路(TTL电路)的使用规则................... ..16 附录B 常用芯片的引脚号和信号名称.. (17) 附录C DZX-1型电子学综合实验装置使用说明.……...…… .. 16

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前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熟悉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 2、进入实验室后,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一切规章制度。按已分好的小组进行实验。 3、了解并熟悉实验设备及器件(从附录B中查清所选用集成块的引脚及功能,特别注意集成块V CC及GND的接线不能错),按实验要求连好线路,自已检查无误或经指导教师同意,方可通电继续进行实验。 4、发生事故时,应立即断开电源,保持现场,待找出并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进行实验。 5、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做好记录。 6、需要变更原实验线路进行后面实验内容时,必须先切断电源,不能带电插拔元器件。 7、培养踏实、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8、爱护实验室财物,当发生仪器、设备损坏时,必须认真检查原因,并立即告知教师及实验室管理员,以便按实验室有关条例处理。 9、保持实验室内安静、整洁以及良好的秩序。实验结束应将仪器、元件、导线等整理好放妥,并协助实验室管理员搞好清洁卫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