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军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军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军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表现“军神”的重点词语,能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感受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

★教学过程:

一、图文对照,初读感知。

1.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学习——27军神(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屏显课文插图)看了这张图,你一定有许多的疑问,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据图质疑,师筛选问题:①图上画的是谁?②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3.放声朗读课文,然后图文对照,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

4.学生交流,简介图中人物与他们之间发生的事。

二、直奔中心,理清脉络。

1.看图,请你用一句话说说画面的内容。

(手术后,沃克与刘伯承谈话的情景。)

2.文中哪句话最能反映画面上沃克医生翘起大拇指时说的内容?听录音,在书上用直线画出。

(放课文第四节录音)

3.交流并出示: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不是普通的军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

4.这是沃克医生在手术后对刘伯承的赞叹,那么文章的其他几节又讲了什么内容呢?快速读读课文的其他几节。

(理清文章脉络:§1、求治§2、术前§3、术后)

5.过度:沃克医生为什么要称刘伯承为“军神”呢?(出示问题)相信大家也有这样的疑问。那就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寻找答案。

三、抓住关键,读中感悟。

1.(出示: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不是普通的军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你有什么疑问吗?

2.生交流:为什么称刘伯承为“会说话的钢板”?

3.理解“钢板”,钢板有什么特点?(说明刘伯承意志坚强)4.文中哪些词句具体反映了刘伯承有坚强的意志?请大家分四人小组学习§2——§4,并划出有关的词句。

5.大堂交流:

出示第二节文字、交流

☆重点体会:

①“坚决不愿意”、“恳切”

(感受刘伯承不怕疼痛的勇气)

指导朗读第一、二句话,通过提示语读出人物的语气。

②“能!我一定能!”

能!我一定能!

能,我一定能。

(比较两个句子的异同,体会语气的坚定并读好这句话)

③“自个儿爬上手术台”

(联系自己打针时的情景说说体会)

④师小结,引读——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⑤分角色朗读§2

出示第三节文字、交流

☆重点体会:

①“一声不吭”、“紧紧抓住”

(体会刘伯承强忍剧痛时表现出的坚韧不拔的意志)

读好这句话

②“崭新的垫单竟被抓破了”

(体会刘伯承当时所忍受的疼痛是何等剧烈)

③分角色朗读§3

④师小结,齐读: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出示第四节文字、交流

☆重点体会:

①“笑着说”

(在难以忍受的手术后竟还能笑着说——坚毅顽强)

根据提示语读好这句话

②“吓了一跳”、“不禁失声喊道”

(在常人无法忍受的疼痛过程中竟能清楚地数刀数,所以沃克医生会…)

感情朗读,感受沃克医生的由衷敬佩

③小结,引读——你不是普通的军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

④分角色朗读§4

⑤师小结、过度

四、围绕重点,巩固练习。

1.口头填空

出示:因为,所以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

2.拓展练说

同学们,慈祥的刘爷爷就在我们面前(屏幕出示照片),此时此刻你想和刘爷爷说什么心里话吗?

3.小结,感情朗读§2~§4

附板书设计:

求治

27.军神术前坚忍不拔的

(刘伯承)术中钢铁意志

术后

天窗-教学设计

天窗 教学目标: 1、通过重点段落,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籍”。 2、学习想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2 一、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黄河大合唱》这篇课文,现在我们读读文中的语句。出示: 指挥棒一跳一个巨浪,一甩一个浪花。分不清乐声、歌声,台上、台下。只感到扑面飞来的水珠,脚下滚滚的波浪;万千父老弟兄,盯着一个人的眼睛。桨板,劈动了死寂的东海;号子,震醒了沉睡的山峰;中国号,乘驾着怒吼的黄河,向前冲去! 这是作者的想象,看到这段文字,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预设:黄河滚滚奔流,抗日军民英勇杀敌,演员们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演出中……) 这就是想象带给我们的力量。让我们走进第20课,继续感受想象的魅力。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二、了解作者 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本文的作者是——(茅盾),课前,大家收集了茅盾先生的资料,我们交流一下。生说后出示: 茅盾(1896—1981),本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县乌镇人。著名作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蚀》《虹》《子夜》《第一阶段的故事》《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中篇小说《路》《三人行》;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其代表作《子夜》,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里程碑,显示了现代文学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的成绩。逝世前,他捐出自己的稿费,设立了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文学奖项——茅盾文学奖。 师:童年的茅盾在浙江乌镇生活了12年,正是这丰富的童年生活为了他提供了无限的创作源泉,打开了一扇通往文学之路的天窗。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指名说,再出示 关起木板窗挡住了屋里的光线和空气,乡下人在屋顶开了一个小方洞,装了一块玻璃,叫做天窗。夏天阵雨来时,夜晚上床休息时,在黑洞似的屋里,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这小小的一方空白是神奇的,孩子们会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 3、快速浏览,看看你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 (预设:为什么说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唯一的慰藉?孩子们是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的?……) 大家提出了好几个问题,只要解决了孩子们是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的和为什么说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唯一的慰藉这两个问题,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3《天窗》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

3《天窗》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文学大师茅盾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题材而写的一篇散文。主要写了一个小孩子借助他家的那一方天窗,观看屋子外面的世界,并由此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展现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表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文章内容通俗易懂,文笔生动而流畅,情感舒缓而真挚。 【学情分析】 现在的孩子对于“天窗”了解甚少,教学中可借助课件展示天窗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天窗,从而体会课文中孩子的无奈心情,感受他们透过小小的天窗看到的外面世界,并由此展开无穷无尽的想象。 【教学建议】 这篇课文的词句看似浅显,实则含蓄,所包含的思想富有哲理,意义深刻,对于新时代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中要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在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情感上下功夫。教学时要借助朗读训练、语言训练激发学生的想象,展开自己丰富的联想,并抓住重点词句回答问题,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书写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的位置及乡下人开天窗的原因。 3.感知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让学生感受到通过“天窗”看世界的情趣。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重点句子的品读感悟,明白在什么情况下,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重点句子的品读感悟,明白在什么情况下,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难点:结合课文内容,品读句子,回答课后习题。 【教学准备】 老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多种途径查找资料,了解天窗。 【课时安排】 2课时

军神教学设计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军神》是第九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眼伤时,拒绝使用麻醉剂,手术时一声不吭,手术后说出刀数,沃克医生称赞他为军神的事情。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刘伯承这次受伤是在1916年3月,他当时担任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连长,在攻打丰都的战斗中为救一个战士而受伤的。四川护国军是反对袁世凯称帝而组建的。《军神》这课内容,写的就是他几个月后到重庆治疗眼伤做手术的事。故事内容引人入胜,让人读过之后受到震撼并对刘伯承产生敬佩之情。 《军神》一课在表达上特点很明显,课文大量描写了人物的语言、神态及情感的变化,突出表现主人公的精神品质。课文不仅有对刘伯承的正面描写,还借助描写沃克医生的情感、态度的变化从侧面反映了人物的精神品质。 这是一篇写人的课文。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一条是手术前、中、后刘伯承的表现;另一条线索是沃克医生情感态度的变化。 2、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比较浓厚,而且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写人文章的方法。但故事发生的时间离学生较久远,有些学生可能对刘伯承的特殊做法难以理解,可能理解课文大量描写沃克医生存在一定困难。所以,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读中去体会。同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想象,或者补充文字资料、影视资料,让他们感悟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要求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人物情感。 (2)理解沃克医生神态、情感的变化,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理解刘伯承钢铁一般的意志。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沃克医生神态、情感的变化及刘伯承的表现,体会人物内心世界。教学难点:理解难句:“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四、教学建议

《军神》第一课时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军神》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玉溪市新平县平甸乡桃孔小学李子拥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在课程资源的熏陶下,初步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读懂重点段落,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教学难点:读懂描写人物对话、神态的语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教学过程: 一、尝试朗读,自主释疑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课题是《军神》(板书课题,学生齐读)。看到课题,大家肯定会想军神是指谁?通过预习,你知道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了吗?(生答:刘伯承,板书:20刘伯承,强调承字的写法,中间是三横)。对啊,军神就是指的我们文章主人公刘伯承将军。 (预设一)(2分钟) 那军神又是什么意思呢?“人”怎么会成为“神”呢?下面就带着这些疑问跟着老师一起走进课文吧,请把书打开到235页。 (预设二)(5分钟)

(出示刘伯承照片)预习要求中让大家搜集了刘伯承的资料以及这篇课文发生的背景,有哪个小朋友愿意当大家的讲解员,给大家介绍一下呢? (学生回答完后,出示刘伯承资料以及故事发生背景)讲解员讲得都十分详细,看来大家的预习工作做得十分认真,现在大家一起读一下老师搜集的资料。 了解了这篇文章的背景,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发生的那天,看看刘伯承经历了什么? 二、熟练朗读,大胆质疑 (一)学习生字、重点词语、难读句子(15分钟) (出示缠绷带、沃克、土匪、伤势、邮局、职员、不悦、麻醉药、担心、损伤、崭新、擦汗、晕过去、刀术、一共、钢板、刘伯承)同学们,这些字你们预习之后都认识了吗?我们请一位小老师来领读。 嗯,这个小老师当得真仔细,读得不但准确,而且声音也很好听很洪亮,老师很喜欢。 (强调绷、伤、术、承是后鼻音,伤势两个都是翘舌音,崭新两个都是前鼻音,醉、损、擦是平舌音) (去掉拼音)现在大家还认识它们吗?请这组同学开火车读。全班再一起读一遍。 那除了这些字词,有没有其他有疑惑的词呢?(学生提问,老师回答。)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6分钟)

天窗教学设计

《天窗》的教学设计 一、1、揭示课题。 出示投影片: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天窗) 板书课题:天窗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天窗的课文——26课《天窗》。请同学们齐读两次。 3、介绍茅盾这篇课文是大作家茅盾先生写的,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想想 作者围绕“天窗”写了哪些内容? 2、检查生字 ①刚才,同学们读书时,老师留意一下,发现有一个词你们读得 不够准,谁来读读、还有谁读,对!这个词读biān,不要读成 piān.②其他生字词会读吗?那老师来考考你们,别眨眼哦,会 读的举手,看谁反应最快,(指名读、齐读)③这些生字有哪 些难写或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谁来说?“藉”与哪个字相似? (籍)齐读 3、同学们对生字掌握得不错,那对下面的学习有没有信心?请同 学们默读课文,想想作者围绕“天窗”写了哪些内容?

4、汇报谁来说说,谁有补充补充:来历唯一的慰藉神奇 (板书) 三、学习文段 (一)学习1—3自然段 1、(指着板书说)天窗有什么来历?请同学们自由读读1—3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2、汇报(乡下的房子只有一排木板窗,但碰上大风大雨或冬天,木板窗一关,屋子里就像黑洞似的。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 3、引导学生看图片,加深对天窗的理解。 (同学们想想看看天窗吗?请看大屏幕) (二)学习4-7自然段 1、过渡:大人们装上天窗是为了采光用的,那天窗对于孩子们来说又有什么用呢?下面我们就要重点学习文章的4-7自然段。 2、请同学们自由读4-7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 3、汇报谁来说说你找的句子? (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理解“慰藉”(慰藉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安慰、抚慰),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换词法 4、在什么情况下,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课文从下雨时、晚上两个时间写了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5、为什么说夏天阵雨来了时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天窗》教学设计

《天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能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读好每一个句子。 2、体味孩子们的生活情趣,能借助课文的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通过“天窗”看世界的情趣。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籍”,唤起学生与课文共鸣。 教学难点: 体会句子“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他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更广阔,更复杂,更实在!”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每栋房子都离不开窗,可是在许多年前的中国农村,窗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文学大师茅盾先生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题材写的散文《天窗》。 2、板书课题,齐读。

3、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具体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大家回忆一下,什么叫天窗?(出示课件)乡下人为什么要开天窗?天窗有什么作用?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过渡:这样一扇简陋的、只能透几许阳光的天窗究竟有什么魅力吸引茅盾先生写下这篇文章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看看天窗在作者童年生活中有什么特别的作用,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2、指名汇报。(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板书:唯一的慰藉 3、什么叫慰藉?能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什么是你的慰藉吗? 4、自己读一读课文,找一找,什么时候天窗成了乡下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呢?板书:雨天晚上 5、学习4、5自然段 (1)过渡:雨天时、晚上时,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我们先来看看描写雨天的部分。 (2)请一个同学朗读第4、5自然段。孩子们此时的心情怎样?你从哪里体会到的?(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抓“顶”“关”和“偏就不许”。) (3)指导朗读:你能把这种无奈、孤寂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4)此时,透过这扇天窗,文中的孩子看到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用直线和曲线分别在文中划出。

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军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能力: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学习课文运用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采用“读中感悟”的基本策略,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要途径,架设学生与文本间的交流平台。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刘伯承具有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要学习他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描写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刻体会“军神”刘伯承的意志品质; 能理解侧面描写的衬托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板书“神”字,说说你心中的神是怎样的? 2、添加板书“军”,你又是怎样理解军神的? 3、补充介绍刘伯承:1916 年,率领川东护国军同袁世凯作战时,刘伯承为了救一位战士,猛扑过去,敌人的一颗飞弹射中了他的太阳穴,又从右眼飞出,刘伯承当即昏倒在地,血流如注??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快速默读,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沃克医生是怎样评价刘伯承的?用“”画出来。 3、交流汇报 三、研读课文,深入感悟 1、自读自悟:浏览课文,用波浪线画出能够体现刘伯承是军神的句 子,并写下自己的体会。(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各找一句) 2、交流 随机出示灯片 (1)手术前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 病人平静地回答:" 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清醒的大脑! 引导:刘伯承需要一个清醒的大脑仅仅是为自己考虑吗?师引读中心句:刘伯承那坚定的信念让我们赞叹:??生接读。 (2)手术中师:继续交流,手术中,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他不愧为军神?出示: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臂上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从这个句子中,你可以看出刘伯承“神”在哪里?你关注了哪个词?教师引导,抓住关键词“一声不吭” ,体会文字背后深层含义:无论肉体是怎样的痛苦,但有钢铁般的坚强。 此外,你还能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 刘伯承的表现“紧紧抓住汗如雨下居然抓破”。这些词语说明了疼痛的程度,可以说是难以忍受,但仍一声不吭。引导读:(先自己练一练,如何读好这句话)。 师引读中心句:这样超凡的毅力,让我们不住地赞叹??出示中心句,

天窗 教案教学设计

天窗教案教学设计 《天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帐、玻、扇、偏、璃、鹰、烁、莺、蝠、蝙”等10个生字。 2、抓住“小小的天窗是惟一的慰藉。”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至第六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教学难点: 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设疑激趣 1、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课《天窗》。(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2、师: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预设:学生可能会问“什么是天窗?) 3、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什么是天窗?这个问题读课文。 4、学生带着“什么是天窗”的疑问读课文。(学生可说说课

文的描述:“在房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也可以说一说自己见到过的天窗。) (设计意图:针对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与教材编排意图产生碰撞,理解编排目的的同时,学会质疑的方法,产生阅读的欲望。) 5、天窗虽小,却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想象,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体验天窗的魅力。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同桌互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互相纠错正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初读和预习情况。 3.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认读。 4、自读课文,思考: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读,读后交流,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小小的天窗是你惟一的慰藉。” (设计意图: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感悟课文,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 5.齐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1.回忆: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 “小小的天窗是你惟一的慰藉。”

《天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S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6课《天窗》。 教材分析 《天窗》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矛盾写的一篇抒情散文,描写的是乡下孩子透过屋顶上小小的天窗看到和听到的点点滴滴,无尽的遐想丰富了孩子们的想象,这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成了孩子们心灵飞翔的窗户。表达了孩童时代对大自然奥秘的向往与追求。 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文笔生动流畅、情感真挚,内容看似简单,实则含蓄,所包含的思想富有哲理,意义深远。由于写作时间已久远,现代儿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我注意通过引导质疑、情景创设来增加学生的感悟,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情感。同时借助语言训练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学习文中想象的方法,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针对课文难点,运用演化、发掘策略,通过启发联想和表情朗读、自主默读等阅读指导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使其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得到心灵的熏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藉、蝙”等生字,理解“慰藉、恶霸”等词语; 2.抓住“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1.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2.让学生通过朗读领悟作者感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深刻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感受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难点:理解8、9自然段中难懂的句子,体会“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设疑激趣 我们每个人都有快乐而美好的童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文学大师矛盾先生以自身的童年生活为题材写的一篇散文——天窗。(板书课题并播放投影)看完这个课题之后,你有什么疑问? (问题预设:什么是天窗?天窗有什么作用?作者为什么要写天窗?) 看来,同学们心中都有许多疑问,请同学们翻开书本,快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体内容。(自读课文时播放相关投影) (设计意图:针对课题引导学生质疑,使学生的思维与课文内容产生碰撞,学会质疑方法的同时,产生阅读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错正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初读和预习情况。 3、汇报、检查学习情况。 (1)对读错的和难理解的字词,老师及时纠正和点拨。

部编人教本四年级下册语文《天窗》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本四年级下册语文《天窗》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学习课文把事物描述得更形象、生动。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培养自主识字能力,学会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用段意合并法(或抓中心句法)来整体感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新课导入 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乡下有一种房子很特别,它只有前边的一排木板窗,可是它使用起来太不方便了,关起来的时候,屋里太黑,怎么办呢? 2.板书课题,齐读,播放天窗课件。 3.指读学习目标,强调本节课学习任务。 二、检查反馈 1.教师总结课前预习检查情况; 2.生字检测(教师叫写6个词语); 3.对子同学相互批阅,举手汇报得分情况; 4.组长组织交流,逐组进行“错字盘点”,教师随即点评,注意区分:鹰—莺,偏—蝙;指导书写—“鹰”里面上半部分是四横。 三、读书训练 导语:这扇天窗不仅可以使屋里亮堂许多,还能让孩子们变得开心无比呢! 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1.听范读正音;

2.个性化读书——顶天立地读(注意不认识的字多读两遍、读通句子); 3.小组合作读书(选择喜欢的方式),教师强调纠正字音、减少相互干扰等,师生及时评价。 四、尝试探究: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要求不动唇,不指读,要求2分钟读完。) 思考:课文“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 2.再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写的内容是什么?(在自然段中勾画出关键词语就可以) 3.摘抄中心句,理清文章脉络。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本文写了什么? 五、合作交流: 1.给小组学生8分钟讨论交流时间,记录员在白板或学案上及时记录本组讨论的最佳答案。 2.教师巡视并适时指导。 六、汇报展示: 1.至少展示两个小组。2、然后让其他小组评选出哪个小组答案更完美。3、再让学生补充 4.教师最后引导学生说出疏漏的观点。 七、盘点提升: 1.教师强调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步骤和方法:默读了解大概,再读知晓自然段意思,分析合并意义段,最后提炼出主要内容。 2.教师试着提供给学生另外一个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题目扩展法。(因为比较简单,而且本文也比较适合,教师根据情况决定自己是否还介绍第二种方法。) ①从题目知道本文写的是有关天窗的事情。 ②默读课文,找出具体写有关天窗的段落。 ③把题目天窗扩展。的天窗给孩子们带来 了和 八、当堂练习(略)

《军神》教学设计

《军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沃、匪”等5个生字,会写“沃、匪”等15个字,会写“诊所、年龄16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精读,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4、理解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教学重难点 1、解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2、过人物的细节描写,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质疑导入 1、同学们,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这节课我们将走进军人,体会军人的意志。 2、质疑课题(谁是军神?为什么要称他为军神?) 二、读课文,理清脉络 ㈠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读正确,不懂的词语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再不懂提问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得?给课文划分部分。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交流:1、端坐:端正地坐着。 惊疑:惊讶疑惑。 审视:仔细看。 一针见血:比喻话说得简短而能切中要害。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沉着。 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乱。 崭新:极新;簇新。 勉强:能力不够,还尽力做。 由衷:出于本心。 堪称:可以称作;称得上。 慈祥:(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 肃然起敬:形容由于受到感动而产生的恭敬和钦佩。 荣幸:光荣而幸运。1、事情发展顺序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10),刘伯承伤势很重,找医生求治,非常镇定。 第二部分(11~15),手术前,刘伯承坚决不使用麻醉药。 第三部分(16~23),讲手术台上病人汗如雨下,一声不吭,忍受着剧痛,还一直数着开刀的刀数,医生称赞病人是真正的男子汉,是会说话的钢板,是军神。 第四部分(24~26),讲手术后,当知道病人原来是刘伯承将军时,沃克医生肃然起敬,深感荣幸地认识了他。 (“求治”→“术前”→“术中”→“术后”) 3、本文主要讲述了刘伯承到一家外国诊所做眼部手术,拒绝使用麻醉剂,为他做手术的外

(完整版)《军神》第一课时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军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南京晓庄学院11小教文科一班陆静静(1115011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在课程资源的熏陶下,初步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读懂重点段落,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教学难点:读懂描写人物对话、神态的语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问题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课题是《军神》(板书课题,学生齐读)。看到课题,大家肯定会想军神是指谁?通过预习,你知道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了吗?(生答:刘伯承,板书:20刘伯承,强调承字的写法,中间是三横)。对啊,军神就是指的我们文章主人公刘伯承将军。 (预设一)(2分钟) 那军神又是什么意思呢?“人”怎么会成为“神”呢?下面就带着这些疑问跟着老师一起走进课文吧,请把书打开到235页。 (预设二)(5分钟) (出示刘伯承照片)预习要求中让大家搜集了刘伯承的资料以及这篇课文发生的背景,有哪个小朋友愿意当大家的讲解员,给大家介

绍一下呢? (学生回答完后,出示刘伯承资料以及故事发生背景)讲解员讲得都十分详细,看来大家的预习工作做得十分认真,现在大家一起读一下老师搜集的资料。 了解了这篇文章的背景,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发生的那天,看看刘伯承经历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生字、重点词语、难读句子(15分钟) (出示缠绷带、沃克、土匪、伤势、邮局、职员、不悦、麻醉药、担心、损伤、崭新、擦汗、晕过去、刀术、一共、钢板、刘伯承)同学们,这些字你们预习之后都认识了吗?我们请一位小老师来领读。 嗯,这个小老师当得真仔细,读得不但准确,而且声音也很好听很洪亮,老师很喜欢。 (强调绷、伤、术、承是后鼻音,伤势两个都是翘舌音,崭新两个都是前鼻音,醉、损、擦是平舌音) (去掉拼音)现在大家还认识它们吗?请这组同学开火车读。全班再一起读一遍。 那除了这些字词,有没有其他有疑惑的词呢?(学生提问,老师回答。)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0分钟) 请大家轻轻地朗读这篇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天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 育湘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29《天窗》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学习课文把事物描述得更形象、生动。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通过谈话简要了解文章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2、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注意正音。 二、发现文中的语言密码,积累语言,学习写法。 1、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作者还向我们展示了许多景物、动物。 屋子闪电云彩 星蝙蝠夜莺猫头鹰 2、学习比喻句 在文中作者是怎样形容它们的呢? 地洞似的屋里

带子似的闪电 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理解比喻词似的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仿说比喻句。 4、出示写夜色的一组 星闪闪烁烁可爱的星 蝙蝠灰色的蝙蝠 夜莺会唱歌的夜莺 猫头鹰霸气十足的猫头鹰 男、女分角色读竖着读 5、比一比这两组词语,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学习课文,理解主要内容。 好的读者还要会问。猜一猜,学习这篇文章,老师可能会问那些问题? 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问,教师重点指导: 1、什么是天窗? 2、为什么说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活泼会想的孩子,怎样从无中看出有、虚中看出实。 好,课文的那几自然段具体写了透过小小的天窗孩子们从无中看出了有、虚中看出了实。 板无有虚实 3、结合课文理解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慰藉是什么意思? 句子中的你指的是谁?

天窗教学设计优秀示范

天窗教学设计优秀示范 天窗教学设计优秀示范 【教材分析】 《天窗》是语文s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为“名著之旅”。课文选自茅盾的一篇抒情散文,描写的 是乡下的孩子在夏日里下雨或夜晚时,被关在屋里,透过天窗展开 想象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奥秘的好奇与向往,表现了其 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具备了阅读感悟的基础。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悟不深,对于较深层次的内容很难把握。因此,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品读课文,在品读中理解课文、学习阅读 的方法;在品读中感悟情趣、放飞自己的想象;在品读中培养语感、 欣赏名家的语言;在品读中积累语言、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教学中 要注意通过引导质疑、创设情境等来深化学生的感悟,体会作者对 天窗的特殊感情。要让学生有充分朗读、默读和思考时间,优化、 活用教材,加强听说读写的联系,在愉快的学习旅程中爱上阅读, 并乐于表达自己的独特感悟。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想象,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感悟“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感悟学习方法,积累好词佳句,完成课后作业。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慰藉”,唤起共鸣,突破难懂语句的难点,体会想象的神奇。

【教学准备】 学生学习准备:预习课文,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新词,理解不懂的词语,搜集有关作者茅盾的资料。 教师教学准备:①制作多媒体课件。②在课前交流中,了解学情,沟通师生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师生交流对窗的了解,说说见过什么窗,它们有什么作用? 2?介绍天窗的独特以及它的奥妙与神奇,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师:《天窗》是茅盾先生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题材撰写的抒情散文。这里有对天窗的介绍与赞美,有乡下孩子的生活与快乐,有想 象的放飞与神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2?反馈自学结果。 (1)检查生字新词。 慰藉蝙蝠恶霸宇宙猛厉扫荡掠过阔达 (2)理解词语。 慰藉、神奇、阔达、宇宙、奇幻、猛厉、扫荡 (3)指名读课文。 (4)说说课文主要写什么。 3?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梳理问题。 4?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军神》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军神》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教案背景:《军神》这篇课文赞美了将军刘伯承,讲述的是战争时代的事,其内涵十分深刻。如何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情感的共鸣便是本节教案的重难点。 一、激情导入,认识英雄。刘伯承这位将军有许多事迹,师生通过交流,认识了这位伟大的人物,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整体感知,重点理解。通过快速默读,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接着请学生自由朗读写刘伯承的段落,使学生在读中获得个人的阅读感受。然后让学生谈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抓住重点,理解文章。 三、借助媒体,形象感知。当学生谈到刘伯承在手术台上的表现时,播放视频《青年刘伯承》的片段,其中刘伯承“抓破白垫单的青筋暴起的汗如雨下的手”令人印象深刻,学生被震撼了,他们的感受也随之加深。 四、注重品读,增强感悟。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沃克医生做手术时的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通过侧面描写促进学生感悟、体会,使课堂充满鲜活与灵动。军人是不平凡的人,而军神则是不平凡的军人。刘伯承从一个平凡的人变成军人,再成为军神,经历了多少磨练啊!由此,激励学生想要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同样是需要悟性,需要主动的思考,需要不懈的追求的。使课文内容得以升华,情感的渗透 教学课题:《军神》

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的情感。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体会课文运用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来刻画人物方法的好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描写沃克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学习。 2、教学重点:理解描写人物对话、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3、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ppt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论法、练习法、演示法、读书指导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当你不小心跌倒或者手上蹭破点皮,你们会有什么样的表现?文章的标题是军神,那到底什么是军神呢?引导学生组词理解:军:军人,神:神奇、具有超凡能力的人。所以题目可以理解为:神奇的军人

《军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军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表现“军神”的重点词语,能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感受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 ★教学过程: 一、图文对照,初读感知。 1.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学习——27军神(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屏显课文插图)看了这张图,你一定有许多的疑问,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据图质疑,师筛选问题:①图上画的是谁?②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3.放声朗读课文,然后图文对照,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 4.学生交流,简介图中人物与他们之间发生的事。 二、直奔中心,理清脉络。 1.看图,请你用一句话说说画面的内容。 (手术后,沃克与刘伯承谈话的情景。) 2.文中哪句话最能反映画面上沃克医生翘起大拇指时说的内容?听录音,在书上用直线画出。

(放课文第四节录音) 3.交流并出示: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不是普通的军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 4.这是沃克医生在手术后对刘伯承的赞叹,那么文章的其他几节又讲了什么内容呢?快速读读课文的其他几节。 (理清文章脉络:§1、求治§2、术前§3、术后) 5.过度:沃克医生为什么要称刘伯承为“军神”呢?(出示问题)相信大家也有这样的疑问。那就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寻找答案。 三、抓住关键,读中感悟。 1.(出示: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不是普通的军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你有什么疑问吗? 2.生交流:为什么称刘伯承为“会说话的钢板”? 3.理解“钢板”,钢板有什么特点?(说明刘伯承意志坚强)4.文中哪些词句具体反映了刘伯承有坚强的意志?请大家分四人小组学习§2——§4,并划出有关的词句。 5.大堂交流: 出示第二节文字、交流 ☆重点体会: ①“坚决不愿意”、“恳切” (感受刘伯承不怕疼痛的勇气) 指导朗读第一、二句话,通过提示语读出人物的语气。 ②“能!我一定能!”

11.军神 优秀教案

11 《军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5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抓住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刘伯承钢铁般坚强的意志。 4.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会认本课5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抓住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刘伯承钢铁般坚强的意志。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描写人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谈话引入: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个发生在刘伯承身上的震撼人心的故事。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5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难点)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4.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字多音字。 5.理解词语。 6.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7.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本文主要讲述了刘伯承到一家外国诊所做眼部手术,拒绝使用麻醉剂,为他做手术的外国医生沃克称他为“军神”的故事。 8.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 诊:讠旁窄小,人字要扁宽、舒展,下边三撇上下排列、距离匀称、下边撇要长。 龄:止字左竖和下横稍长,下边框要窄,令字人要宽、上边点要小、下边点大。 绷:三部分要窄长,纟的撇折是撇长折短且轻、下提稍长,中间月字稍小。 剂:文字要扁宽、捺变为一长点、要有力,下边左面是竖撇,刂右边竖要长。 崭:山字扁窄,车字上横要短、撇折的横和下边提稍长,斤字首撇短、竖撇要长。 慈:上边点和撇与下横分开,两个幺字紧凑、下边撇折的撇要长,心字扁宽。 荣:艹的横稍短、右竖稍长,冖的横要长,木字横短竖稍长、撇和捺要舒展。 9.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示例: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四、当堂检测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军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军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表现军神的重点词语,能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感受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 ★教学过程: 一、图文对照,初读感知。 1.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学习27军神(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屏显课文插图)看了这张图,你一定有许多的疑问,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据图质疑,师筛选问题:①图上画的是谁?②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3.放声朗读课文,然后图文对照,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 4.学生交流,简介图中人物与他们之间发生的事。 二、直奔中心,理清脉络。 1.看图,请你用一句话说说画面的内容。

(手术后,沃克与刘伯承谈话的情景。) 2.文中哪句话最能反映画面上沃克医生翘起大拇指时说的内容?听录音,在书上用直线画出。 (放课文第四节录音) 3.交流并出示: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不是普通的军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 4.这是沃克医生在手术后对刘伯承的赞叹,那么文章的其他几节又讲了什么内容呢?快速读读课文的其他几节。 (理清文章脉络:1、求治2、术前3、术后) 5.过度:沃克医生为什么要称刘伯承为军神呢?(出示问题)相信大家也有这样的疑问。那就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寻找答案。 三、抓住关键,读中感悟。 1.(出示: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不是普通的军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你有什么疑问吗?

2.生交流:为什么称刘伯承为会说话的钢板? 3.理解钢板,钢板有什么特点?(说明刘伯承意志坚强) 4.文中哪些词句具体反映了刘伯承有坚强的意志?请大家分四人小组学习24,并划出有关的词句。 5.大堂交流: 出示第二节文字、交流 ☆重点体会: ①坚决不愿意、恳切 (感受刘伯承不怕疼痛的勇气) 指导朗读第一、二句话,通过提示语读出人物的语气。 ②能!我一定能! 能!我一定能! 能,我一定能。 (比较两个句子的异同,体会语气的坚定并读好这句话)

天窗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天窗 教材分析: 《天窗》是语文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文学大师茅盾以自己30年代的童年生活为题材撰写的,描写的是乡下人在屋顶开天窗,引起孩子们无限的遐想,展现了小小天窗的神奇!写作时间已很久远,但内容通俗,所包含的思想富有哲理,意义深刻。[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精彩的段落,激发学生通过“窗户”看世界的情趣。 2.学习文中展示想象的方法,激发想象的兴趣。 3.联系课文,引导学生初步感悟文章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点] 学习文中展开想象的方法,练习说话,激发想象的兴趣。 [教学难点] 感悟文章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课题,读题质疑,切入重点。 1、欣赏浙江乌镇风景,了解天窗,读题质疑 A.师:小桥流水,乌篷小船,青砖小巷,白墙青瓦,木板房倚水而建,木板窗扇扇打开,这如画的江南美景,就是文学巨匠茅盾的故乡——浙江乌镇。茅盾先生的家乡每一处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但是

当先生回忆往事时,让他难以忘怀的是那神奇的天窗,下面我们一起走近他的散文《天窗》。 B.读题质疑 师:每一个发明,每一个发现都是从提问开始,善于提问就善于学习。孩子们,你们真棒! 2.什么叫天窗?师指图解释。 3.引读第八段。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该被感谢的。这是因为————(生答) 孩子们,你们读懂了这一段了吗?读书的时候遇到有疑问的段落,我们要细细品味,把它读懂,读透彻。 二、抓重点语句,品读文本。 1、切入:哪些段落、哪些语句是写孩子们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哪些段落、哪些语句写到了请孩子们找一找,划一划。 2、指生朗读第5段。 读到这里,同学们注意到了哪个词语?(猛厉)猛厉的风、雨,你想到了哪些词语?猛厉的雷电呢?指导朗读。 3、指生朗读第7段,师生一起填空。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想象到无数(),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想象到

天窗优秀教学设计

天窗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感情真挚、文笔生动、流畅,写作时间已久远。课文看似简单,实则含蓄,所包含的思想富有哲理,意义深刻,对于现代儿童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引导学生学习理解文本,要注意通过引导质疑、情景创设来增加学生的感悟,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情感。同时借助语言训练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学习文中想象的方法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并且针对学生学习上的难点,运用演化、发掘策略,通过启发联想和表情朗读、自主默读、交流读等阅读指导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使其情感也深深地融入课文,才能得到心灵的陶冶。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感悟“这小小的一方空白是神奇的”。 2、重点理解“慰藉”、“唯一”、“也许……也许……也许……”等词,并会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文段。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难点: 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谈自己的感受。教学方法 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交流汇报,师适时点拨、示范、激发,调动学生生活记忆和体验,打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桥梁,在多种形式、多种情境中的反复朗读中感悟、想象、描述,在各种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达成目标的实现。 教学过程 一、了解背景,设疑。 1、出示图片。 师:仔细观察一下,茅盾爷爷小时候住的房子与我们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 2、简介茅盾小时候的居住环境。 3、板书课题,齐读。 二、深入学文,解疑。 (一)抓重点句,串连全文。 1、天窗是什么样子的?作用是什么? 画出文中的有关句子,读一读。 2、在大人心目中用来透光的天窗,在小茅盾的心中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请找出课文中的相关句子画上重点符号。 全班反复读句子。 (二)品读感悟重点句段。

军神教学设计

《军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组织学生探究课文,体验课文,在探究中获得自己的感受,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3、理解沃克医生的一番话,体会军神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感染。 4、初步感受课文写作方法的独特。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起悬念 1、师讲述刘伯承眼睛受伤的故事。 2、简介刘伯承生平,设置悬念。 知道这位年轻的军官是谁吗?他就是刘伯承,刘伯承一生70多年从事军事工作,指挥了很多著名的战役,为我们国家的解放和后来的国防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到很多人的尊敬,爱戴,连他的敌人都对于他敬佩不已。曾经有位德国医生,惊叹地称他为军神。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设计意图:由刘伯承眼部受伤的故事导入,铺设课文情感基调。再由德国医生对刘伯承的称呼,引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 二、读熟课文,理解内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请打开课文,边读边思考,努力做到字字入目,句句入心,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师组织学生复述,引导学生整体掌握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之法。学生初接触课文时,应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接触课文语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而对课文的复述不仅提高了读的效率,还锻炼了学生运用课文语言表述的能力。] (3)逐段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先指定一名同学朗读,再让这名同学推荐另一名同学,并说出推荐理由。以此类推。 读中相机突出有关生字的教学,对一些词语的理解进行适当点拨,并指导读好课文。 [设计意图:学生字词掌握扎实,与课文朗读得正确流利,是课文开讲的前提。] 三、认真细读,潜心会文 1、引导学生质疑,激发阅读期待。 读了课文,大家心中最大的疑问是什么?(引导学生提出“人怎么会是神”的问题。)沃克医生惊叹地称刘伯承为军神,人怎么会是神呢?答案就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请大家认真阅读,仔细思考,将有关词句勾画出来。 2、组织学生交流。 重锤敲击下面两段话。 可那位年轻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底下的垫单。手术结束,一条崭新的垫单竟被抓破了。 (1)读读这段话,好好感受感受。 (2)刘伯承动手术的过程我们看不到,但我们可以想象出来。大家再用心读读这两个句子,抓住关键词语,试着想象当时的情景。 (生认真读文后交流,引导学生体味“紧紧”“崭新”“抓破”等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