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器通讯协议格式规范

台达UPS通讯协议说明

台达UPS通讯协议说明 一.硬件说明。 1.通讯波特率:2400 bit/s. 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校验。 二.协议说明。 说明: 数据头:必须是“~”,转换成ASCII码是7E ID号:必须是00,转换成ASCII码是30 30 命令类型:P:UPS连接到主机命令,(主机-------→UPS) S:设置UPS的数据命令,(主机-----→UPS) D:UPS数据返回命令,(UPS------→主机) 数据长度:这里的数据长度指的是数据内容的字节个数。用3位的ASCII码表示。 数据内容:实际就是主机发给UPS的命令数据。用ASCII码表示。 读取UPS额定电压输入电参数信息:(RAT命令) PC机发送: 7e 30 3050 30 30 3352 41 54 说明: 7e:数据包头, 30 30:ID号。 50:命令类型,“P”。 30 30 33:数据长度;是指数据内容的数据长度。“003”。 52 41 54:数据内容;就是命令;“RAT”。 UPS返回数据: 7E 30 304430 37 30 32 32 30 3B 35 30 30 3B 32 32 30 3B 35 30 30 3B 31 31 30 30 30 3B 37 37 30 30 3B 33 3B 31 35 36 3B 32 37 36 3B 3B 3B 3B 3B 30 3B 32 37 34 3B 34 37 30 3B 35 33 30 3B 34 39 35 3B 34 35 30 3B 35 35 30 3B 35 30 35 说明: 7E:数据头。 30 30:ID号, 44:命令类型,“D”。 30 37 30:数据长度,070,说明数据区有70个字节的数据。 32 32 30:UPS输入额定电压,ASCII字符:220V,交流。 3B:表示一个实数与另一个实数间的分隔符,ASCII字符“;”。 35 30 30:UPS输入额定频率,计算公式:500*0.1=50HZ。 3B:表示一个实数与另一个实数间的分隔符,ASCII字符“;”。

水文通信协议规范

湖南省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水文通信协议规范

目录 1 总则 (1) 2 术语、符号和代号 (3) 3 数据报文传输规约 (5) 3.1帧结构 (5) 3.1.1本标准采用异步式传输帧格式。 (5) 3.1.2传输规则应按以下规定执行 (5) 3.1.3链路层应符合以下规定: (6) 3.1.4报文传输 (7) 3.2链路传输 (8) 3.3物理层规约 (9) 4 数据传输报文及数据结构 (10) 4.1应用层数据编码规定 (10) 4.1.1链路用户数据编码格式 (10) 4.1.2站点水情信息编报 (11) 4.1.3水情信息编码分类码 (11) 4.1.4水情站码 (12) 4.1.5测报时间码 (12) 4.1.6要素标识符 (13) 4.1.7数据编码 (14) 4.2水文信息编码 (14) 4.2.1降雨量编码 (14) 4.2.2蒸发量编码 (16) 4.2.3河道水情编码 (17) 4.2.4水库(湖泊)水情编码 (19) 4.2.5闸坝水情编码 (20) 4.2.6泵站水情编码 (22) 4.2.7潮汐水情编码 (23) 4.2.8土壤墒情编码 (25) 4.3数据传输报文结构 (27) 4.3.1 链路测试(AFN=02H) (27) 4.3.2 参数设置(AFN=04H) (28) 4.3.3 参数查询(AFN=0AH) (31) 4.3.4 控制命令(AFN=0CH) (32) 5 通信方式和误码率 (34) 5.1通信方式 (34) 5.2误码率 (36) 6 仪表设备数据传输规约 (37) 6.1仪表数据通信规约 (37)

7 数据传输的考核 (38) 7.1考核内容和指标 (38) 7.2考核方法 (38) 附录A 事件记录表 (39) 附录B 编码要素及标识符汇总表 (40) 附录C本标准用词说明 (47)

万能协议转换器驱动驱动程序列表

D RIVER L IST FOR G3,D ATA S TATION P LUS AND M ODULAR C ONTROLLER Current as of April 2011 Ethernet Drivers ?: Port Forwarder ?: Raw TCP/IP Active ?: Raw TCP/IP Passive ?: Raw UDP/IP ?AC Tech: Simple Servo UDP ?Acromag: TCP/IP Master ?Adenus: Telnet Driver ?Allen-Bradley: DF1 Master ?Allen-Bradley: DF1 Master via PCCC/EIP ?Allen-Bradley: DF1 Slave ?Allen-Bradley: Encapsulated DF1 Master ?Allen-Bradley: Native Tag Addressing ?Allen-Bradley: Native Tags via L5K file ?Alstom: ALSPA TCP/IP Master via SRTP ?Alstom: GEM80 ESP TCP/IP Master ?BACnet: 802.3 Master ?BACnet: 802.3 Slave ?BACnet: UDP/IP Master ?BACnet: UDP/IP Slave ?Banner: PresencePLUS Data ?Banner: PresencePLUS Image* ?Beckhoff: ADS/AMS TCP ?Bristol Babcock BSAP: UDP Slave* ?Bristol Babcock BSAP: UDP ?CTI: 2500/2572 CAMP TCP/IP Master ?CTI: NITP TCP/IP Master ?EtherNet I/P: Slave Adapter ?EZ Automation: EZ TCP/IP Master ?Fatek: PLC ?Galil: TCP/IP Driver ?GE: TCP/IP Master via SRTP ?Honeywell: S9000 ?KEB: DIN66019II TCP/IP Master ?Maguire: MLAN TCP/IP ?Mitsubishi: A/Q/FX Series TCP/IP Master ?Mitsubishi: A/Q/FX Series UDP/IP Master ?Mitsubishi: FX2N Encapsulated TCP/IP Master ?Mitsubishi: Q Series TCP/IP Master ?Modbus: Device Gateway ?Modbus: Encapsulated Master ?Modbus: TCP/IP Master ?Modbus: TCP/IP Slave ?Omron: G9SP-Series via FINS ?Omron: Master via FINS ?Panasonic - Matsushita: FP Series - FP MEWTOCOL-COM TCP/IP Master ?Parker: Acroloop TCP/IP Master ?Parker: Compumotor 6K TCP/IP Master ?Phoenix Contact: nanoLC TCP ?PLC Direct Koyo: EBC UDP/IP Master ?PLC Direct Koyo: ECOM UDP/IP Master ?Schneider: PLC via Modbus TCP/IP ?Schneider - Telemecanique: TSX 57 TCP/IP Master* ?Siemens: S5 AS511 via TCP/IP Version 1.04 ?Siemens: S5 AS511 via TCP/IP Version 2.02 ?Siemens: S7 300/400 TCP/IP Master ?Siemens: S7 CP243 via ISO TCP/IP Master ?Siemens: TI 500 Series TCP/IP Master ?Toshiba: T2 PLC Master ?Toyoda: PUC TCP/IP ?Unitronics: PCOM ASCII TCP/IP Master ?Unitronics: PCOM Binary TCP/IP Master ?Yamaha: RCX Series TCP/IP Master ?Yaskawa: TCP/IP Master (Legacy Only) ?Yaskawa: TCP/IP Memobus Master ?Yaskawa: TCP/IP MP2000iec ?Yaskawa: TCP/IP Series 7 ?Yaskawa: TCP/IP Universal SMC Master ?Yokogawa: FA-M3 PLC TCP/IP Master

模块通信协议

YL-0202通信协议 一、说明 本协议支持0~FF的全数据的传送,移植到其它通讯中可支持全双工通信模式,且带有自同步功能,无需超时。 二、串口 波特率:9600,1位起始位,1位停止位,8位数据位,无奇偶校验。

三、帧格式 1.命令帧格式概述 a.命令头——固定0x7F(数据中若有0x7F则发送双个0x7F,详见2) b.命令长度——命令长度包括:命令长度(1 byte)+命令字(1 byte)+数据(n byte),长 度不超过0x7E,不小于2 c.命令字——详见四:命令表 d.数据——n字节数据。 e.校验——校验内容包括:命令长度(1 byte)、命令字(1 byte)、数据(n byte)。 2.命令头说明 命令头固定为0x7F,数据或命令中若含有0x7F,则用(0x7F、0x7F)代替,此代替行为只传输时,所以在计算长度或校验时只按原数据计算,即一个0x7F。 如原命令:7F 0A 03 10 7F 37 50 7F 35 01 4A 实际传输数据为:7F 0A 03 10 7F 7F 37 50 7F 7F 35 01 4A 除去命令头实际传输数据共12字节,但命令长度则为0A即10字节,校验同理。 3.校验说明 校验为所有校验内容的异或值,校验函数如下: private byte checkSum(byte[] data, int offset, int length) { byte temp = 0; for (int i = offset; i < length + offset; i++) { temp ^= data[i]; } return temp; }

多机通信协议规范

通信协议 来自中国工控网 所谓通信协议是指通信双方的一种约定。约定包括对数据格式、同步方式、传送速度、传送步骤、 检纠错方式以及控制字符定义等问题做出统一规定,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因此,也叫做通信控制规程,或称传输控制规程,它属于ISO'S OSI七层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 目前,采用的通信协议有两类:异步协议和同步协议。同步协议又有面向字符和面向比特以及面向 字节计数三种。其中,面向字节计数的同步协议主要用于DEC公司的网络体系结构中。 串行通讯简单认识 串行通讯的基本概念:与外界的信息交换称为通讯。基本的通讯方式有并行通讯和串行通讯两种。 一条信息的各位数据被同时传送的通讯方式称为并行通讯。并行通讯的特点是:各数据位同时传送,传送速度快、效率高,但有多少数据位就需多少根数据线,因此传送成本高,且只适用于近距离(相距 数米)的通讯。 一条信息的各位数据被逐位按顺序传送的通讯方式称为串行通讯。串行通讯的特点是:数据位传送,传按位顺序进行,最少只需一根传输线即可完成,成本低但送速度慢。串行通讯的距离可以从几米到几 千米。 根据信息的传送方向,串行通讯可以进一步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三种。信息只能单向传送为 单工;信息能双向传送但不能同时双向传送称为半双工;信息能够同时双向传送则称为全双工。 串行通讯又分为异步通讯和同步通讯两种方式。在单片机中,主要使用异步通讯方式。 MCS_51单片机有一个全双工串行口。全双工的串行通讯只需要一根输出线和一根输入线。数据的输 出又称发送数据(TXD),数据的输入又称接收数据(RXD)。串行通讯中主要有两个技术问题,一个是数 据传送、另一个是数据转换。数据传送主要解决传送中的标准、格式及工作方式等问题。数据转换是指 数据的串并行转换。具体说,在发送端,要把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而在接收端,却要把接收到的 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 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的定义 如果在通信过程的任意时刻,信息只能由一方A传到另一方B,则称为单工。 如果在任意时刻,信息既可由A传到B,又能由B传A,但只能由一个方向上的传输存在,称为半双工传输如果在任意时刻,线路上存在A到B和B到A的双向信号传输,则称为全双工。 电话线就是二线全双工信道。由于采用了回波抵消技术,双向的传输信号不致混淆不清。双工信道有时也发信道分开,采用分离的线路或频带传输相反方向的信号,如回线传输。 --------> <--------> --------> A---------B A----------B A---------B <-------- 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智能卡和指纹系统通讯协议和命令字-v

AN-0811212 智能卡和指纹系统通讯帧格式和命令字 文件息

目录 1 通讯帧格式描述 (5) 2 指令码描述 (5) 2.1 考勤门禁记录操作命令 (5) 2.1.1 上位机采集考勤门禁记录(考勤门禁,命令码:1) (7) 2.1.2 采集记录删除-考勤门禁、收费(命令码:2) (7) 2.1.3 考勤门禁数据实时上传(考勤门禁,命令码:3) (7) 2.1.4 考勤门禁数据补采(考勤门禁,命令码:4) (7) 2.1.5 记录清空-考勤门禁、收费(命令码:5) (7) 2.1.6 读卡序列号(命令码:6) (8) 2.1.7 读块数据(命令码:7) (8) 2.1.8 写块数据(命令码:8) (8) 2.1.9 充值(命令码:9) (9) 2.1.10 减值(命令码:10) (9) 2.1.11 初始化钱包(命令码:11) (9) 2.1.12 读扇区数据(命令码:12) (10) 2.1.13 写扇区数据(命令码:13) (10) 2.1.14 修改卡扇区密码(命令码:14) (10) 2.1.15 开LED(命令码:15) (11) 2.1.16 关LED(命令码:16) (11) 2.1.17 开BEEP(命令码:17) (11) 2.1.18 关BEEP(命令码:18) (11) 2.1.19 指纹机录入图像(命令码:19) (12) 2.1.20 指纹机生成特征(命令码:20) (12) 2.1.21 指纹机精确比对两枚指纹特征(命令码:21) (12) 2.1.22 指纹机搜索指纹(命令码:22) (12) 2.1.23 指纹机注册模板(命令码:23) (13) 2.1.24 指纹机储存模板(命令码:24) (13) 2.1.25 指纹机上传特征或模板(命令码:25) (13) 2.1.26 指纹机下载特征或者模板(命令码:26) (13) 2.1.27 指纹机清空指纹库(命令码:27) (14) 2.1.28 指纹机验证模块握手口令(命令码:28) (14) 2.1.29 指纹机设置芯片地址(命令码:29) (14) 2.1.30 终端出厂设置(命令码:30) (14) 2.1.31 终端参数配置(命令码:31) (15) 2.1.32 设置终端应用类型(命令码:32) (16) 2.1.33 设置终端标识号(命令码:33) (16) 2.1.34 设置终端通讯模式(命令码:34) (16) 2.1.35 设置终端地址(命令码:35) (16) 2.1.36 设置终端记录模式(命令码:36) (17) 2.1.37 设置终端响应时间(命令码:37) (17) 2.1.38 设置刷卡间隔(命令码:38) (17)

数据链路层通信协议书范本

题目: 数据链路层网络通信协议计 : 周小多 学号:2013302513 班号:10011302 时间:2015.11.12 计算机学院

目录 摘要 1 目的 (1) 2 要求 (1) 3相关知识 (1) 4设计原理及流程图 (3) 5实现思路及伪代码描述 (6) 6意见或建议 (14) 7参考文献 (14)

题目: 数据链路层网络通信协议设计

帧校验字段 紧跟在信息字段之后的是两字节的帧校验字段,帧校验字段称为FC(Frame Check)字段,校验序列FCS(Frame check Sequence)。SDLC/HDLC均采用16位循环冗余校验码CRC (Cyclic Redundancy Code),其生成多项式为CCITT多项式X^16+X^12+X^5+1。除了标志字段和自动插入的"0"位外,所有的信息都参加CRC计算。 CRC的编码器在发送码组时为每一码组加入冗余的监督码位。接收时译码器可对在纠错围的错码进行纠正,对在校错围的错码进行校验,但不能纠正。超出校、纠错围之外的多位错误将不可能被校验发现。 4、设计原理及流程图 ?可靠性分析:(1)差错控制:检错(CRC-32);纠错(序号+确认反馈+超时重发);(2)流量控 制:采用选择重发协议(序号为3个比特位,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存区,确定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对缓冲区和窗口管理) ?不可靠性分析:支持不可靠通信服务。 ?协议分析:语法,语义和同步 ?语法:数据帧格式 ?起始定界符=终止定界符:01111110; ?目的地址:(48):bbbbbb; ?源地址:(48):aaaaaa; ?控制字段:定义帧类型,实现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数据部分:46~1500字节 ?语义:不同类型帧的含义

通讯协议标准

编号: 密级:内部 页数:__________基于RS485接口的DGL通信协议(修改)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华美特科贸有限公司 二○○二年十二月六日

1.前言 在常见的数字式磁致伸缩液位计中,多采用RS485通信方式。但RS485标准仅对物理层接口进行了明确定义,并没有制定通信协议标准。因此,在RS485的基础上,派生出很多不同的协议,不同公司均可根据自身需要设计符合实际情况的通信协议。并且,RS485允许单总线多机通信,如果通信协议设计不好,就会造成相互干扰和总线闭锁等现象。如果在一条总线上挂接不同类型的产品,由于协议不一样,很容易造成误触发,造成总线阻塞,使得不同产品对总线的兼容性很差。 随着RS485的发展,Modicon公司提出的MODBUS协议逐步得到广泛认可,已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MODBUS的协议规范比较烦琐,并且每字节数据仅用低4位(范围:0~15),在信息量相同时,对总线占用时间较长。 DGL协议是根据以上问题提出的一种通信协议。在制定该协议时已充分考虑以下几点要求: a.兼容于MODBUS 。也就是说,符合该协议的从机均可挂接到同一总线上。 b.要适应大数据量的通信。如:满足产品在线程序更新的需要(未来功能)。 c.数据传输需稳定可靠。对不确定因素应加入必要的冗错措施。 d.降低总线的占用率,保证数据传输的通畅。 2.协议描述 为了兼容其它协议,现做以下定义: 通信数据均用1字节的16进制数表示。从机的地址范围为:0x80~0xFD,即:MSB=1; 命令和数据的数值范围均应控制在0~0x7F之间。即:MSB=0,以区别地址和其它数据。 液位计的编码地址为:0x82~0x9F。其初始地址(出厂默认值)为:0x81。 罐旁表的编织地址为:0xA2~0xBF。其初始地址(出厂默认值)为:0xA1。 其它地址用于连接其它类型的设备,也可用于液位计、罐区表地址不够时的扩充。 液位计的命令范围为:0x01~0x2F,共47条,将分别用于参数设定、实时测量、诊断测试、在线编程等。 通信的基本参数为:4800波特率,1个起始位,1个结束位。字节校验为奇校验。 本协议的数据包是参照MODBUS RTU 通信格式编写,并对其进行了部分修改,以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另外,还部分参照了HART协议。其具体格式如下: 表中,数据的最大字节数为16个。也就是说,整个数据包最长为20个字节。 “校验和”是其前面所有数据异或得到的数值,然后将该数值MSB位清零,使其满足0~7F 的要求。在验证接收数据包的“校验和”是否正确时,可将所有接收数据(包括“校验和”)进行异或操作,得到的数据应=0x80。这是因为,只有“地址”的MSB=1,所以异或结果的MSB也必然等于1。 本协议不支持MODBUS中所规定的广播模式。 3.时序安排 在上电后,液位计将先延迟10秒,等待电源稳定。然后,用5秒的时间进行自检和测试数据。

HS通讯协议转换模块

◆HSC-系列 1.1、HSC-DPM-通讯协议转换模块(Profibus-DP转Modbus) HSC-DPM用于 Profibus 现场总线与Modbus 设备之间交换数据,采用 Profibus 专用芯片,支持所有Profibus-dp 现场总线系统。 主要特点 ● 通讯 1 口:Profibus-DP 从站通讯方式,支持连接到 PLC、DCS、计算机等多种主站; ●通讯口 2:Modbus RTU/ASCII 主/从可选 ● Profibus-DP 通讯速率:9.6Kbps~6 Mbps 自适应波特率选择; ● Modbus 通讯速率:4.8Kbps~115.2bps 用户参数软件设置(Hsconfig); ● 连接从 Modbus 设备数量:最多 10 个; ● 交换数据:可选指定范围的交换数据量,具备通讯故障信息输出(占 1 个输入字); ●通讯回路相互隔离,隔离电压 1KV 且均带 TVS 防雷击、过流自恢复保险保护; ● 24VDC 输入电源极性保护。 HSC-DPM应用示意图 1.2、HSC-CAM (CAN 转MODBUS) 1.3、HSC-CCM(CC-LINK转MODBUS CAN 转MODBUS) 2、HSC-OTE (Profibus-dp/RS485) 电气接口转换光纤接口模块 用于Profibus/RS485 现场总线,将电气通讯接口转换为光纤通讯(单模、多模),提高分布式IO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和通讯距离,支持Profibus-dp现场总线系统和普通 RS-485 的透明高速传输。

主要参数 ●多模 62.5/125um、50/125um 传输距离 0 ~ 4km ●单模 9/125、10/125、8.3/125um 传输距离 0 ~ 12km ●通讯速率 0~5MBps 可选 ●光纤接口 标配 ST 接头(可选配 SC、 FC 接头) ●通讯回路相互隔离,隔离电压 1KV 且均带 TVS 防雷击、过流自恢复保险保护; ●电源输入DC 9~30V 宽范围电源输入、防雷击和电源反接保护。 ●工作温度 -40 ~ + 85 ℃ HSC-OTE应用示意图 HSC-DPM和HSC-OTE尺寸图

数据链路层协议分析

【里论套习 4、理解MAC '地址的作用; 实验二以太网链路层帧格式分析 一实验目的 1、分析EthernetV2 标准规定的MAC 层帧结构,了解IEEE802.3标准规定 的MAC 层帧结构和TCP/IP 的主要协议和协议的层次结构。 2、掌握网络协议分析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3、掌握网络协议编辑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时]工严11 1 厶-*■ ―鼻八匸 二实验内容 1、 学习网络协议编辑软件的各组成部 ___________ Slepl:设走夹验环墳 2、 学习网络协议分析软件的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 £伽|12:运行ipconfig 命令 3、学会使用网络协议编辑软件编辑以太网数据包;厂 5始閃:娠輻LLC 信息輔并灰洪 Step4:编頤IXC 噩拦巾贞和无 5、理解MAC 酩部中的LLC — PDU 长度/类型字段的功能; 6、学会观察并分析地址本中的 MAC 地址 三实验环境 四实验流程 图 2.1-2( 五实验原理 在物理媒体上传输的数据难免受到各种不可靠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差错, 为了弥补 物理层上的不足,为上层提供无差错的数据传输,就要能对数据进行检错和纠错。 数据链路的建立、拆除、对数据的检 错,纠错是数据链路层的基本任务。 局域网(LAN)是在一个小的范围内,将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实现资 开始

源的共享和数据通信。局域网的技术要素包括了体系结构和标准、传输媒体、拓扑结构、数据编码、媒体访问控制和逻 辑链路控制等,其中主要的技术是传输媒体、拓扑结构和媒体访问控制方法。局域网的主要的特点是:地理分布范围小、数据传输速率高、误码率低和协议简单等。 1、三个主要技术 1)传输媒体: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无线。 2)拓扑结构:总线型拓扑、星型拓扑和环型拓扑。 3)媒体访问控制方法: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技术。 2、IEEE802标准的局域网参考模型 IEEE802参考模型包括了OSI/RM最低两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OSI/RM 的数据链路层功能,在局域网参考模型中被分成媒体访问控制MAC(MediumAccessCo ntrol) 和逻辑链路控制LLC(LogicalLi nkCon trol)两个 子层。由于局域网采用的媒体有多种,对应的媒体访问控制方法也有多种,为了 使数据帧的传送独立于所采用的物理媒体和媒体访问控制方法,IEEE802标准特意把LLC独立出来形成单独子层,使LLC子层与媒体无关,仅让MAC子层依赖于物理媒体和媒体访问控制方法。LLC子层中规定了无确认无连接、有确认无连接和面向连接三种类型的链路服务。媒体访问控制技术是以太网技术的核心。以太网不提供任何确认收到帧的应答机制,确认必须在高层完成。3、以太网帧结构 以太网中传输的数据包通常被称为“帧”,以太网的“帧”结构如下: 各字段的含义: 目的地址:6个字节的目的物理地址标识帧的接收结点。 源地址:6个字节的源物理地址标识帧的发送结点。

Modbus标准通讯协议格式

Modbus通讯协议 Modbus协议 Modbus协议最初由Modicon公司开发出来,在1979年末该公司成为施耐德自动化(Schneider Automation)部门的一部分,现在Modbus已经是工业领域全球最流行的协议。此协议支持传统的RS-232、RS-422、RS-485和以太网设备。许多工业设备,包括PLC,DCS,智能仪表等都在使用Modbus协议作为他们之间的通讯标准。有了它,不同厂商生产的控制设备可以连成工业网络,进行集中监控。 当在网络上通信时,Modbus协议决定了每个控制器须要知道它们的设备地址,识别按地址发来的消息,决定要产生何种行动。如果需要回应,控制器将生成应答并使用Modbus 协议发送给询问方。 Modbus协议包括ASCII、RTU、TCP等,并没有规定物理层。此协议定义了控制器能够认识和使用的消息结构,而不管它们是经过何种网络进行通信的。标准的Modicon控制器使用RS232C实现串行的Modbus。Modbus的ASCII、RTU协议规定了消息、数据的结构、命令和就答的方式,数据通讯采用Maser/Slave方式,Master端发出数据请求消息,Slave 端接收到正确消息后就可以发送数据到Master端以响应请求;Master端也可以直接发消息修改Slave端的数据,实现双向读写。 Modbus协议需要对数据进行校验,串行协议中除有奇偶校验外,ASCII模式采用LRC校验,RTU模式采用16位CRC校验,但TCP模式没有额外规定校验,因为TCP协议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可靠协议。另外,Modbus采用主从方式定时收发数据,在实际使用中如果某Slave站点断开后(如故障或关机),Master端可以诊断出来,而当故障修复后,网络又可自动接通。因此,Modbus协议的可靠性较好。 下面我来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对于Modbus的ASCII、RTU和TCP协议来说,其中TCP和RTU协议非常类似,我们只要把RTU协议的两个字节的校验码去掉,然后在RTU协议的开始加上5个0和一个6并通过TCP/IP网络协议发送出去即可。所以在这里我仅介绍一下

各种通信协议

分层及通信协议 协议软件是计算机通信网中各部分之间所必须遵守的规则的集合,它定义了通信各部分交换信息时的顺序、格式和词汇。协议软件是计算机通信网软件中最重要的部分。网络的体系结构往往都是和协议对应的,而且,网络管理软件、交换与路由软件以及应用软件等都要通过协议软件才能发生作用。 一、通信协议 1、什么是通信协议 通信协议(简称协议Protoco l),是指相互通信的双方(或多方)对如何进行信息交换所一致同意的一整套规则。一个网络有一系列的协议,每一个协议都规定了一个特定任务的完成。协议的作用是完成计算机之间有序的信息交换。 通信网络是由处在不同位置上的各节点用通信链路连接而组成的一个群体。通信网必须在节点之间以及不同节点上的用户之间提供有效的通信,即提供有效的接入通路。在计算机通信网中,将这种接入通路称为连接(connection)。建立一次连接必需要遵守的一些规则,这些规则也就是通信网设计时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l)为了能在两个硬件设备之间建立起连接,应保证在源、宿点之间存在物理的传输媒介,在该通路的各条链路上要执行某种协议。 如果传输线路使用电话线,则要通过调制解调器将信号从数字转换成模拟的,并在接收端进行反变换。 如果用的是数字传输线路,则在数据处理设备和通信设备之间,必须有一个数字适配器,以便将数字信号的格式转换成两种设备各自所期望的形式。 为了在两个端设备之间互换数据,需要协调和同步,调制解调器和数字适配器必须执行它们自己的协议。 无论是模拟的还是数字的通信设备,调制解调器和数字适配器的状态必须由接到节点上的设备来控制,这里必定有一个物理的或电气的接口来执行这种功能,执行某种适当的协议来达到这一控制目的。 (2)在计算机通信网中,许多信息源都是突发性的(bursty),问题是要利用信息的这种突发性质来降低消耗在线路上的费用,由此开发了许多共享通信资源的技术。所谓共享,是指允许多个用户使用同一通信资源,这就产生了多用户的接入问题。多路接入

DLT645通信协议详情

1应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电能表进行点对点的或一终端对多台电能表进行一主多从的本地通讯接口进行数据交换的技术要求,规定了本地系统硬件和协议规范。规定了物理连接、通讯链路及应用技术规范(数据的基本格式、校验方式、编码传输规则等)。 本规范主要参考了部颁DL/T 645-199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根据我公司的DSSD331-3、DTSD341-3电能表的特色做了相应的扩展。本规范中未给出的一些例子和示意图请参见部颁规约。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DL/T 645-199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DL/T 614-1997 多功能电能表 3术语 3.1费率装置tariff device 固定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通常与电能表连接或与电能表组装在一起。 3.2手持单元(HHU)hand-heldunit 能与费率装置或电能表进行数据交换的便携式设备。 3.3数据终端设备data terminal equipment 由数据源、数据宿或两者组成的设备。

3.4直接本地数据交换direct local data exchange 一组费率装置与数据终端设备通过总线连接进行数据交换。 3.5本地总线数据交换local bus data exchange 一组费率装置与数据终端设备通过总线连接进行数据交换。 3.6远程数据交换remote data exchange 通过数据网络,数据采集中心与一台或一组费率装置之间的数据交换。 3.7主站master station 具有选择从站并与从站进行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本标准中指手持单元或其它数据终端设备。 3.8从站slave station 预期从主站接收信息并与主站进行信息交换的设备。本标准中指费率装置。 3.9总线bus 连接主站与多个从站并允许主站每次只与一个从站通信的系统连接方式(广播命令除外)。 3.10半双工half-duplex 在双向通道中,双向交替进行、一次只在一个方向(而不是同时在两个方向)传输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 3.11物理层physical layer 规定了数据终端设备或手持单元与费率装置之间的物理接口、接口的物理和电气特性,负责物理媒体上信息的接收和发送。 3.12数据链链路层data-link layer 负责数据终端设备与费率装置之间通信链路的建立并以帧为单位舆信息,保证信息的顺序传送,具有传输差错检测功能。 3.13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通信协议转换器介绍

目前在企业信息化、楼宇BAS、工控项目中监控设备种类繁多,系统联网中通信协议的多样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已严重影响到自动化系统的性能、工期、成本和系统稳定,解决自动化系统通信协议的转换及通信标准化的问题意义重大。 PC-GATEWAY网关服务器的核心软件是一个脱离于具体硬件设备的接口通信服务平台,依据其开放的实时数据库,可以简化系统中异种协议的转换和系统联网过程,异种协议容易接入并可转换为标准协议(如OPC方式)并与其它系统联网。 PC-GATEWAY网关服务器运行软件可运行于桌面操作系统或嵌入式操作系统中,适用于电力自动化系统及工业自动化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发电、变电、化工、石油、楼宇、水利、冶金、机械、交通、环保等领域的企业信息化项目中。 主要功能: ◆ 实时数据采集和处理,不但可以实现串口、以太网、现场总线物理层的通信协议转换、同时在数据链路协议层的通信协议也可以相互转换; ◆ 具备将非标准通信协议转化为标准通信协议的功能,具有开放性的OPC接口; 应用方式 ◆ 网络通信数据网关:支持SNMP协议的代理与服务,方便联网; ◆ 实时数据接口站:计量现场数据管理采集站; ◆ 楼宇IBMS系统设备集成网关:实现楼宇不同厂家设备与子系统连接; ◆ 电力数据通信网关:作为电力通信前置机实现规约转换;

PC-GATEWAY产品适用于不断更新且快速变化的数据及事件处理,能够以各种方式对数据库进行各种操作,包括:数据运算处理、历史数据存储、统计处理、报警处理、服务请求等。 PC-GATEWAY产品利用实时技术为实时数据库提供时间驱动调度和资源分配算法,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和特点,采用L树索引技术、专用的内存分配和管理方法、数据字典和结构化的设计,并采用了多线程和并行处理方式等技术。 通信协议转换部分 特点: ◆ 支持串口、以太网、现场总线等多种通信方式; ◆ 提供端到端的“协议转发”方案,灵活可扩展通信口多达32个; ◆ 支持故障容错,集高可靠性、可扩展性、灵活性于一体; ◆ 支持多转多的协议转换模式,方便不同系统共享相同数据; ◆ 高效稳定的软件内核,高速数据交换通道; ◆ 支持OPC方式数据转换; ◆ 对于不便公开的保密协议,用户可利用驱动开发包自行开发采集设备的驱动程序;

RS232通讯协议要点

RS232通讯协议基本结构 波特率9600 bit/s,8bit,1位停止,无校验位 格式 0EBH,地址,命令,长度(n),数据1,---数据n,冗余 说明: 0EBH为帧起始位 长度小于输出端口数 冗余=地址+命令+长度+数1+---+数n 如果冗余=0EBH,为防止与帧起始位相同,则发送反码,即冗余=14H 当接收正确时, 1)在命令1,2,5,6时,回送0EBH,地址,命令,01H,0FAH,冗余,并执行命令。 2)在命令3,4,7时,回送相应信息。 当接收不正确时, 1)地址正确,冗余不正确,回送0EBH,地址,命令,01H,0F5H,冗余。2)地址不正确,不回送任何信息。 串口通讯—通信协议 所谓通信协议是指通信双方的一种约定。约定包括对数据格式、同步方式、 传送速度、传送步骤、检纠错方式以及控制字符定义等问题做出统一规定,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因此,也叫做通信控制规程,或称传输控制规程,它属于 ISO'S OSI七层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 目前,采用的通信协议有两类:异步协议和同步协议。同步协议又有面向字 符和面向比特以及面向字节计数三种。其中,面向字节计数的同步协议主要用于DEC公司的网络体系结构中。 一、物理接口标准 1.串行通信接口的基本任务 (1)实现数据格式化:因为来自CPU的是普通的并行数据,所以,接口电路应具有实现不同串行通信方式下的数据格式化的任务。在异步通信方式下,接口自动生成起止式的帧数据格式。在面向字符的同步方式下,接口要在待传送的数据块前加上同步字符。 (2)进行串-并转换:串行传送,数据是一位一位串行传送的,而计算机处 理数据是并行数据。所以当数据由计算机送至数据发送器时,首先把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才能送入计算机处理。因此串并转换是串行接口电路的重要任务。

实验二数据链路层协议分析

实验二以太网链路层帧格式分析一实验目的 1、分析EthernetV2标准规定的MAC层帧结构,了解IEEE802.3标准规定的 MAC层帧结构和TCP/IP的主要协议和协议的层次结构。 2、掌握网络协议分析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3、掌握网络协议编辑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学习网络协议编辑软件的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学习网络协议分析软件的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学会使用网络协议编辑软件编辑以太网数据包; 4、理解MAC地址的作用; 5、理解MAC首部中的LLC—PDU长度/类型字段的功能; 6、学会观察并分析地址本中的MAC地址。 三实验环境 回2.1- L 四实验流程 小亠| /I J ■ v 开始

结束 图21 2| 五实验原理 在物理媒体上传输的数据难免受到各种不可靠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差错,为了弥补物理层上的不足,为上层提供无差错的数据传输,就要能对数据进行检错和纠错。数据链路的建立、拆除、对数据的检错,纠错是数据链路层的基本任务。 局域网(LAN)是在一个小的范围内,将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数据通信。局域网的技术要素包括了体系结构和标准、传输媒体、拓扑结构、数据编码、媒体访问控制和逻 辑链路控制等,其中主要的技术是传输媒体、拓扑结构和媒体访问控制方法。局域网的主要的特点是:地理分布范围小、数据传输速率高、误码率低和协议简单等。 1、三个主要技术 1)传输媒体: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无线。 2)拓扑结构:总线型拓扑、星型拓扑和环型拓扑。 3)媒体访问控制方法: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技术 2、IEEE 802标准的局域网参考模型 IEEE 802参考模型包括了OSI/RM最低两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OSI/RM 的数据链路层功能,在局域网参考模型中被分成媒体访问控制 MAC(Medium Access Control) 和逻辑链路控制LLC(Logical Link Control)两个子层。由于局域网采用的媒体有多种,对应的媒体访问控制方法也有多种,为

常用几种通讯协议

常用几种通讯协议 Modbus Modbus技术已成为一种工业标准。它是由Modicon公司制定并开发的。其通讯主要采用RS232,RS485等其他通讯媒介。它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开放、灵活和标准的通讯技术,降低了开发和维护成本。 Modbus通讯协议由主设备先建立消息格式,格式包括设备地址、功能代码、数据地址和出错校验。从设备必需用Modbus协议建立答复消息,其格式包含确认的功能代码,返回数据和出错校验。如果接收到的数据出错,或者从设备不能执行所要求的命令,从设备将返回出错信息。 Modbus通讯协议拥有自己的消息结构。不管采用何种网络进行通讯,该消息结构均可以被系统采用和识别。利用此通信协议,既可以询问网络上的其他设备,也能答复其他设备的询问,又可以检测并报告出错信息。 在Modbus网络上通讯期间,通讯协议能识别出设备地址,消息,命令,以及包含在消息中的数据和其他信息,如果协议要求从设备予以答复,那么从设备将组建一个消息,并利用Modbus发送出去。 BACnet BACnet是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的数据通讯协议,它由一系列与软件及硬件相关的通讯协议组成,规定了计算机控制器之间所有对话方式。协议包括:(1)所选通讯介质使用的电子信号特性,如何识别计算机网址,判断计算机何时使用网络及如何使用。(2)误码检验,数据压缩和编码以及各计算机专门的信息格式。显然,由于有多种方法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两种不同的通讯模式选择同一种协议的可能性极少,因此,就需要一种标准。即由ISO(国际标准化协会〉于80年代着手解决,制定了《开放式系统互联(OSI〉基本参考模式(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Basic Reference Model简称OSI/RM)IS0- 7498》。 OSI/RM是ISO/OSI标准中最重要的一个,它为其它0SI标准的相容性提供了共同的参考,为研究、设计、实现和改造信息处理系统提供了功能上和概念上的框架。它是一个具有总体性的指导性标准,也是理解其它0SI标准的基础和前提。 0SI/RM按分层原则分为七层,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BACnet既然是一种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就必须参考OSIAM。但BACnet没有从网络的最低层重新定义自己的层次,而是选用已成熟的局域网技术,简化0SI/RM,形成包容许多局 域网的简单而实用的四级体系结构。 四级结构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科华(山特)通讯协议通讯内部标准

KELONG Powersoft交流电源监控管理系统前端智能设备通讯协议

一、总则: 本文规定了为实现集中监控管理而使用的电源设备产品在设计、制造中应遵循的通讯协议。本通讯协议适用于科华公司设计、生产的前端智能电源设备和在这些设备的基础上构成的不同规模的监控系统。 二、物理层: 2.1、串行通讯口采用特殊脚位定义的RS232接口。 该接口机械结构和电气特性均按国际标准RS232接口定义。 其管脚定义如下: a、UPS端的脚位定义为:6脚通讯接收脚(RXD) 7脚通讯地(GND) 9脚通讯发送脚(TXD) b、电脑端脚位按标准RS232定义。 5 4 3 2 1 1 2 3 4 5 ?????????? ???????? 9 8 7 6 6 7 8 9 M2502通讯电缆线 UPS端(9芯针式)电脑端(9芯孔式) 2.2、数据传输方式: 串行异步传输 起始位1位 数据位8位(低位在前) 停止位1位 无校验。 2.3、通讯口数据传输速率为2400 bit/s 2.4、采用主从式的工作方式,上位机呼叫机内监控单元并下发命令,等待 下位机应答。若无应答或应答为无效命令,则进行下一次呼叫;若连 续10秒无应答,则认为通讯链路中断。 UPS内的监控单元在接收到上位机的请求命令后,对命令进行判断并 作出正确的响应。

三、信息类型及协议的基本格式: 3.1、信息类型: 1、遥测模拟量信号: 协议中对UPS内部的模拟量信息检测了包括输入市电电压(110V、220V 两档)、输出工作电压(110V、220V 两档)、电池剩余容量、负载百分比、环境温度和输入市电频率在内的六项基本工作参数。 其中电池剩余容量的检测是将当前UPS内部电池电压以电压值的形式送达上位机,通过上位机将这一值简化的与额定值正比成容量百分比。 2、遥测开关量信息: 市电电压正常( L) / 异常( H) 电池电压正常( L) / 低电压( H) Bypass( H) / boot( L)或Buck Active UPS 正常( L) / 故障( H) UPS为在线式( L) / 后备式( H) UPS 普通工作( L) / 测试工作状态( H) UPS 开( L) / 关( H)机状态 蜂鸣器关( L) / 开( H) 3、遥信基础信息: 厂家名称 UPS型号 版本号 额定电压 额定电流 额定电池电压 4、遥控开关量: 定时开/关机 UPS测试放电 蜂鸣器开/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