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学校卫生学题库

18学校卫生学题库
18学校卫生学题库

学校卫生学题库

第一节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一、A1

1、引起“呆小症”的主要原因是患儿身体的哪种激素合成不足

A.生长素

B.促生长素

C.甲状腺素

D.促甲状腺素

E.肾上腺素

2、关于垂体性侏儒症,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A.患儿在出时和婴儿期身长正常

B.患儿身体矮小,但比例匀称

C.性器官和性功能发育不良,缺乏第二性征

D.患儿智力发育下降

E.1岁以后生长速度逐渐减慢

3、下面关于“青春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个体从出现第二性征到性成熟的生理发展过程

B.是个人从儿童认知方式发展到成人认知方式的心理过程

C.是个体从社会经济的依赖性到相对独立状态的过渡

D.青春期的年龄范围公认应界定在12~18岁

E.女性青春期的发育的开始早于男性,结束的也早

4、下列关于“赶上生长”的说法,错误的是

A.“赶上生长”之前必定有阻碍生长的因素存在

B.所有疾病恢复过程必然伴随儿童“赶上生长”

C.“关键生长期”生长发育被干扰,可出现永久性的缺陷和功能障碍

D.及时治疗疾病,有助于儿童出现“赶上生长”

E.“赶上生长”是儿童在生长过程中出现偏离正常生长轨迹的现象

5、下列关于生长发育速度不均衡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生长发育速度曲线呈波浪式

B.从胎儿到成人先后出现两次生长突增高峰

C.第一次生长突增高峰从胎儿4个月至出生1年

D.第二次生长突增高峰在青春发育早期

E.和男孩相比,女孩在生长突增期的增幅大,但持续时间短

6、下列关于生长发育阶段性和连续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胎儿和婴幼儿时期遵循“头尾发展律”

B.儿童期、青春期发育遵循“向心律”

C.青春期性器官的生长突增最早

D.青春期生长突增的顺序依次为手、前臂和上臂

E.生长发育有一定的顺序,各部分之间互相衔接

7、下列关于生长发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长是指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

B.发育是指细胞、组织的分化及功能的不断完善

C.生长属于质变,发育属于量变

D.生长发育结束时个体形态、功能达成人水平

E.生长和发育是一个动态过程,二者密不可分8、儿少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是

A.从出生后的婴儿到发育成熟的青年

B.中小学生群体

C.大学生群体

D.0~3岁婴幼儿群体

E.学龄前儿童

9、儿少卫生学的重点研究对象是

A.从出生后的婴儿到发育成熟的青年

B.中小学生群体

C.大学生群体

D.0~3岁婴幼儿群体

E.学龄前儿童

10、一胎儿性腺为卵巢。内生殖器属女性,外生殖器男性化,多毛。肌肉发达,染色体核型为46XX。这个胎儿可能存在哪种性分化异常

A.真两性畸形

B.男性假两性畸形

C.性腺发育不全

D.女性假两性畸形

E.性发育延迟

二、A2

1、儿科一门诊患者,身高处于其年龄相应标准的第3百分位数之下,经检测,他的甲状腺素水平低于正常,以下关于其骨龄(BA)、身高年龄(HA)、时间年龄(CA)的关系正确的是

A.HA=BA<CA

B.BA <CA <HA

C.BA <HA<CA

D.HA <BA=CA

E.HA=BA>CA

2、15岁男孩,身材矮小,智力正常。可以断定他不是

A.家族性矮身材

B.体质性生长迟缓

C.垂体性侏儒症

D.甲状腺功能低下

E.营养不良

3、某男,30岁,身高处于其年龄相应标准的第3百分位数之下,哪项不是矮身材的原因

A.家族性矮身材

B.体质性生长迟缓

C.垂体性侏儒症

D.甲状腺功能低下

E.营养不良

三、B

1、A.青春期B.青春早期C.青春中期D.青春后期E.青年期

<1>、以生长突增为主要表现的生长发育阶段是

<2>、个体从出现第二性征到性成熟的生理过程称为

<3>、以性器官、第二性征的迅速发育为特征的阶段是2、A.下丘脑B.腺垂体C.甲状腺D.肾上腺E.松果腺

<1>、有5类内分泌细胞,能分泌7种不同激素的内分泌器官是

<2>、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中枢是

<3>、因出生后功能低下导致“呆小症”的是

<4>、分泌褪黑素的是

第二节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一、A1

1、下列关于利用儿童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错误的建议是

A.提供儿童充足的高糖、高脂、高蛋白食品

B.让儿童青少年远离装修等污染源

C.避免儿童膳食热能供给大幅度波动

D.避免儿童从事剧烈的体育锻炼

E.合理安排儿童的作息时间

二、A2

1、关于季节对儿童的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婴儿出生后1~2年内体重的增长无明显的季节差异

B.体重增加的季节性差异尤其显著,9~11月增加较快

C.身高增加的季节性差异不同于体重

D.7~9月,身高增加最快

E.以半年为观察单位,体重增加的2/3发生在9月至次年2月

2、某低龄儿童,喜挑食。生长发育迟缓,在黑暗环境中适应能力下降。其最可能缺乏的维生素是哪种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E.维生素E

3、5岁男孩,生长发育迟缓,畏食,有异食癖。一个月前,手部划伤,伤口一直没有愈合。其最有可能缺乏哪种微量元素

A.铬

B.铜

C.硒

D.锌

E.钴

第三节生长发育调查与评价

一、A1

1、要获得某个地区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正常值,应选择下列哪个学校

A.普通中小学校

B.舞蹈学校

C.体育学校

D.武术学校

E.聋哑学校

2、下列是生长发育的调查内容,除了

A.形态指标

B.功能指标

C.素质指标

D.心理指标

E.教育指标

3、以下是开展生长发育调查的主要目的。除了

A.研究不同儿童少年群体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规律

B.探讨各种内外因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从中发现主要影响因素,提出相应干预措施

C.制定本地区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正常值或评价指标

D.检验、评价学校保健措施对促进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实际效果

E.作为衡量学校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工作的考核依据

4、下列哪个不是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评价的主要内容

A.膳食构成

B.营养素摄入量

C.体内营养水平

D.体格发育和健康状况

E.常见病患病情况

5、WHO积极推荐哪种指标用于儿童青少年的营养状况评价

A.年龄别体重

B.年龄别身高

C.身高别体重

D.身高体重指数

E.体重指数

6、下列哪个不是评价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的方法

A.年龄别体重

B.身高别体重

C.年龄别身高

D.身高体重指数

E.皮褶厚度

7、判断骨龄常用的检测手段是

A.CT扫描技术

B.磁共振

C.X线摄片

D.B超

E.透视

8、评价骨龄可作为下列哪些方面的参考,除了

A.判断生长发育障碍性疾病

B.运动员选材

C.营养状况评价

D.预测女孩月经初潮

E.预测儿童少年的成年身高

9、常用人体的哪部分骨骼判断骨骼的成熟程度

A.手腕骨

B.脚踝骨

C.肩胛骨

D.头颈骨

E.腰椎骨

10、在儿童青少年各种发育年龄中,哪个发育年龄应用最广泛

A.实际年龄

B.形态年龄

C.第二性征年龄

D.牙齿年龄

E.骨骼年龄

11、评价儿童生长速度最常用的指标是

A.身高

B.体重

C.头围

D.胸围

E.腹围

12、下列反映儿童身体充实程度的一对指标是

A.体重指数,身高坐高指数

B.身高坐高指数,身高体重指数

C.身高体重指数,体重指数

D.Erisman指数,Rohrer 指数

E.握力指数,肺活量指数

13、身高体重指数在什么年龄时趋于稳定

A.男18,女16

B.男20,女18

C.男21,女17

D.男21,女19

E.男25,女23

14、使用BMI指数评价儿童的营养状况,18岁时肥胖该指数的评价标准是

A.BMI大于20

B.BMI大于24

C.BMI大于25

D.BMI 大于28

E.BMI大于30

15、使用BMI指数评价儿童的营养状况,18岁时超重该指数的评价标准是

A.BMI大于20

B.BMI大于24

C.BMI大于25

D.B MI大于28

E.BMI大于30

16、下列哪组年龄别均值曲线成“V”型

A.身高体重指数,身高坐高指数

B.身高胸围指数,身高

体重指数

C.身高坐高指数,Rohrer指数

D.握力指数,肺活量指数

E.肺活量指数,体重指数

17、制定生长发育标准使用均数和标准差概念的理论依据是

A.正常儿童的多数生长发育指标呈正态分布

B.正常儿童的多数生长发育指标呈偏态分布

C.正常儿童的多数生长发育指标呈对数分布

D.正常儿童的多数生长发育指标呈半对数分布

E.正常儿童的多数生长发育指标呈偏态分布

18、13岁女孩,欲通过测体脂含量判断其肥胖程度。假设她的体脂占到体重的27%,则她属于

A.不肥胖

B.轻度

C.中度

D.重度

E.极重度

19、利用单位体重或身高矫正肺活量后得到肺活量指数,对这个指标来讲,你认为存在错误的是

A.校正后能更确切的反映集体肺通气能力的大小

B.青春期前,男孩的肺活量指数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C.青春期前,女孩的肺活量指数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D.青春期后,男孩的肺活量指数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E.青春期后,女孩的肺活量指数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20、一高中生想计算自己的BMI指数。他该选用以下哪个公式来计算

A.体重(kg)/[身高(cm)]2

B.体重(kg)/[身高(m)]2

C.身高(cm)/[体重(kg)]2

D.身高(m)/[体重(kg)]2

E.[身高(m)]2/[体重(kg)]2

二、A2

1、追踪测量某男孩9岁到19岁的身高和胸围,计算身高胸围指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青春期突增高峰前,该男孩的身高胸围指数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B.突增高峰时达最高值

C.突增高峰后随年龄增长,身高胸围指数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D.青春期突增高峰前,该男孩的身高胸围指数不随年龄增长而变化

E.以上说法全部错误

2、对学龄儿童进行营养不良筛查时,应先后采用什么方法对其营养不良的情况进行评价

A.年龄别体重、身高别体重

B.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

C.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重

D.年龄别身高、年龄别体重

E.身高别体重、年龄别体重

3、男性18岁,BMI=24,其体重属于

A.正常

B.偏轻

C.超重

D.肥胖

E.无法判断4、4岁男孩,发育正常,以下情况与其年龄相符的是

A.手部精细动作(如写字、画图等)基本发育完善

B.躯干的增长速度最快

C.处于童年期

D.处于幼儿前期

E.身高在90cm左右

5、某儿科医生使用卡钳测量皮褶厚度,用于评价儿童青少年近期的营养状况,以下对于卡钳测量特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简单而经济

B.测量结果与X线片测量法相关度不高

C.对人体无放射性伤害

D.操作者熟练程度、技术差异,结果容易产生测量误差

E.被测者的皮褶厚度不同,会对技术差异的产生有影响

6、某中学,有初中班和高中班。该学校的老师想用某指标对该校学生的发育年龄进行评价,以下指标中哪个最好

A.身高年龄

B.第二性征年龄

C.体重年龄

D.牙齿年龄

E.以上方法均可,没有最好的指标

7、用一项指标对某小学1~6年级的所有孩子进行发育年龄的评价,你认为单独使用哪项指标。能较好的反映每个学生的发育状况

A.体重年龄

B.第二性征年龄

C.牙齿年龄

D.身高年龄

E.变声情况

三、B

1、A.肺活量指数B.握力指数C.BMI指数D.身高坐高指数E.身高体重指数

<1>、可用于判断18岁以上个体超重的指标是

<2>、反映机体肺通气能力的指标是

<3>、反映上臂肌肉力量的指标是

<4>、将体型分为长躯型、中躯型和短躯型所依据的指标是

2、A.形态指标B.生理功能指标C.生化功能指标D.素质指标E.心理指标

<1>、仰卧起坐属于

<2>、总体钙属于

<3>、身高、体重属于

<4>、血压、脉搏属于

3、A.骨骼年龄B.牙齿年龄C.形态年龄D.第二性征年龄

E.心理年龄

<1>、只适用于评价青春期发育情况的发育年龄是

<2>、可用于评价出生后6个月至13岁左右儿童发育情况的发育年龄是

<3>、各种发育年龄中应用最广泛的是

<4>、只用于衡量体格指标的发育提前或者滞后状况的

发育年龄是

第四节儿童少年心理卫生

一、A1

1、以下是青少年学习障碍的主要表现。除了

A.阅读障碍

B.计算障碍

C.书写障碍

D.非特定性学习障碍

E.视听觉障碍

2、下列哪些不属于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

A.心理发展与生理发育同步

B.成人感和独立意向增强

C.主观自我和客观自我分化

D.自我意识的强度和深度不断增加

E.自我评价能力趋于成熟

3、下列属于社区儿童心理卫生保健工作一级预防方法的是

A.开展学校心理卫生宣教

B.对新生进行心理评估

C.使患病儿童青少年就诊

D.规范心理咨询工作

E.收集整理患病儿童资料

4、替咨询者保守个人和家庭隐私,遵循了心理咨询的哪条原则

A.保密原则

B.限时原则

C.自愿原则

D.情感自限原则

E.延期决定原则

5、避免儿童青少年“移情”咨询者,遵循了心理咨询的哪条原则

A.保密的原则

B.限时的原则

C.自愿的原则

D.情感自限的原则

E.延期决定的原则

6、下列哪个违背了学校心理咨询的原则

A.保护咨询者的个人及家庭隐私

B.建议学生找心理咨询老师聊聊

C.咨询师不让咨询者过分依赖

D.每次限定咨询时间

E.替咨询者做出决定

7、学校开展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

A.校领导

B.教师

C.心理教师

D.学生

E.家长

8、下列哪个不是儿童多动症的症状表现

A.注意广度狭窄,抗干扰性差,不能预见行为后果

B.容易兴奋,缺乏对行为冲动的控制力

C.多动并伴攻击性行为

D.与家长、教师和同伴关系不良

E.营养不良

9、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

A.注意力集中

B.情绪愉快

C.想象力丰富

D.思维敏捷

E.行为协调

10、下列哪个不是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一行为问题

A.学业相关问题

B.情绪问题

C.发育问题

D.品行问题

E.不良习惯

11、下列不属于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的是

A.尝试吸烟

B.网络成瘾

C.意外妊娠

D.缺乏户外活动

E.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12、下列哪项属于青少年自杀的保护因素

A.父母分居、离异和一方或双方死亡

B.家庭温馨、和睦,凝聚力大

C.同伴间的暴力行为

D.违禁药物滥用

E.缺乏学校支持环境

13、某中学保健室的王老师在该校开设了青春期心理咨询室。在开展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他一直努力的遵循心理咨询的原则。结合这些原则,王老师的处理方式还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是

A.动员求咨者采取某种行为时,他让对方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自己做出选择

B.求咨者有自杀意图时,王老师没有完全遵守保密的原则,他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了求咨者的家长

C.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某学生倾诉欲极强,要求延长咨询时间,王老师爽快地答应

D.某女生对王老师产生心理上的依赖,他委婉的谢绝了求咨者的情感请求

E.王老师很欢迎学生的父母代替孩子来咨询

14、某中学要设立一心理咨询室,对于求咨者和咨询者位置关系的设立,你认为存在错误的是

A.心理咨询的位置关系以面对面坐法最常见

B.面对面的坐法可能会加重初次求咨者的心理负担

C.并排坐可减少求咨者的紧张不安,但这场景常是关系亲密的象征,对内向、拘谨或异性青少年应该避免

D.较理想的位置关系是求咨者坐在咨询者的右侧位置

E.求咨者和咨询者之间宜放置一小桌

15、“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学习障碍”的患儿在以下哪个方面存在有区别

A.多动

B.智力低下

C.学习困难

D.不良情绪

E.无明显区别

16、某儿童,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多门功课成绩低下,无原发性情绪障碍。请问该儿童最有可能患有以下哪种心理一行为问题

A.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B.学习障碍

C.拒绝上学

D.强迫行为

E.心境障碍

二、A2

1、某患儿被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属于下面哪类心理一行为问题

A.学业相关问题

B.情绪问题

C.品行问题

D.顽固性不良

习惯E.广泛性发育障碍

三、B

1、A.学业相关问题B.情绪问题C.品行问题D.顽固性不良习惯E.广泛性发育障碍

<1>、自闭症属于

<2>、口吃属于

<3>、强迫行为属于

<4>、儿童多动症属于

2、A.婴儿期B.幼儿期C.童年期D.学龄期E.青春期

<1>、最易出现心理一行为偏差的时期是

<2>、儿童思维发展的重大转折时期是

<3>、完整的口头言语发展关键期是

<4>、机械记忆想理解记忆过度的时期是

3、A.易导致非故意伤害的行为B.易导致故意伤害的行为C.物质滥用行为

D.不良饮食和体重控制行为

E.缺乏体力活动行为

<1>、盲目减肥属于

<2>、吸烟属于

<3>、聚众斗殴

<4>、骑车带人

<5>、长时间看电视

第五节儿童少年健康监测与常见病预防

一、A1

1、下列哪个不是常用于评价儿童健康状况的指标

A.检出率

B.发病率

C.患病率

D.因病缺课率

E.平均因病缺课日数

2、学生健康监测各年龄组的监测人数不应少于( )人

A.200人

B.300人

C.400人

D.500人

E.600人

3、下列属于青少年健康监测身体素质指标的是

A.体重

B.上臂围

C.肺活量

D.血压

E.引体向上

4、下列属于青少年健康监测形态指标的是

A.立定跳远

B.上臂围

C.肺活量

D.50米跑

E.引体向上

5、下列属于青少年健康监测功能指标的是

A.身高

B.体重

C.肺活量

D.50米跑

E.引体向上

6、学校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重点对象是

A.所有在校的中小学生

B.成绩优异的中小学生

C.父母或家族中患有近视的中小学生

D.体质孱弱或病后的中小学生.

E.未养成良好用眼卫生习惯的中小学生7、预防青少年近视眼的根本措施是

A.限制过多的长时间近距离视近活动

B.合理安排青少年的睡眠时间

C.合理安排青少年的膳食营养

D.适当安排青少年的体育锻炼

E.对青少年视力状况定期进行监测

8、下列哪项不是影响青少年近视的主要原因

A.睡眠时间短

B.视近工作时间长

C.躺着看书

D.未定期检查视力

E.近视家族史

9、下列哪项不是我国学生视力不良和近视的发生规律

A.自小学开始,城市学生中的近视构成比高于农村

B.随学习年限的增加而增加

C.视力低下率男生明显超过女生

D.随着年龄的增长,重度视力不良者的比例越大

E.重点学校学生视力低下率显著高于非重点学校学生

10、目前,造成儿童青少年视力低下的主要原因是

A.近视

B.远视

C.弱视

D.红眼病

E.沙眼

11、保护儿童青少年视力的核心是

A.预防近视

B.防治弱视

C.预防远视

D.坚持做眼保健操

E.注意用眼卫生

12、儿童青少年视力低下的诊断标准是

A.裸眼视力低于4.2

B.裸眼视力低于4.5

C.裸眼视力低于4.8

D.裸眼视力低于5.0

E.裸眼视力低于5.5

13、WHO高血压与冠心病专家委员会1959年对青少年血压上限的界定标准是

A.12岁以下为135/85mmHg,13岁以上为140/90 mmHg

B.13岁以下为135/85mmHg,14岁以上为140/90 mmHg

C.12岁以下为130/85mmHg,13岁以上为135/90 mmHg

D.14岁以下为135/85mmHg,15岁以上为140/90 mmHg

E.14岁以下为135/85mmHg,15岁以上为140/90 mmHg

14、青少年成年期疾病的早期预防,有效的措施是

A.健康教育

B.合理膳食

C.适量运动

D.疾病监测

E.采用以上综合措施

15、预防儿童青少年动脉粥样硬化膳食控制方案的主要内容是

A.限制膳食中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摄入

B.限制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

C.限制膳食中不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

D.限制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

E.限制所有供热营养素的摄入

16、儿童青少年期哪种疾病与成年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A.贫血

B.肥胖

C.龋齿

D.近视

E.营养不良

17、学生蛔虫感染率低于40%的地区,采用集体驱蛔的正确方法是

A.对该地区所有学生进行集体驱蛔

B.对该地区所有人群进行集体驱蛔

C.对该地区学生粪检阳性者进行集体驱蛔

D.对该地区所有粪检阳性者进行集体驱蛔

E.蛔虫感染是自愈性疾病,不必采取任何措施

18、蛔虫病是儿童期常见的寄生虫病,对所有学生进行集体驱蛔的适应证是

A.学生蛔虫感染率在20%以上

B.学生蛔虫感染率在3 0%以上

C.学生蛔虫感染率在40%以上

D.学生蛔虫感染率在5 0%以上

E.学生蛔虫感染率在60%以上

19、儿童青少年贫血主要是因为膳食中缺乏哪种矿物质

A.铁

B.钙

C.锌

D.锡

E.镁

20、儿少卫生领域筛查贫血的常用指标为

A.红细胞数

B.白细胞数

C.红细胞比积

D.血红蛋白浓度

E.血小板数

21、筛查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的标准,主要采用

A.身高别体重法

B.体重指数法

C.年龄别体重法

D.皮褶厚度法

E.年龄别身高法

22、造成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的膳食原因是

A.碳水化合物供给不足

B.蛋白质供给不足

C.脂肪供给不足

D.矿物质供给不足

E.蛋白质和热能供给不足

23、下面关于儿童青少年发生肥胖敏感年龄阶段的描述,错误的是

A.孕期30周开始,胎儿细胞繁殖迅速,对热量的增加反应敏感

B.婴儿期,细胞体积迅速增大,易积聚脂肪

C.青春早期,无论男女,因身体需要为生长突增准备能源

D.青春期,因生长突增需要大量的能源

E.青春后期,生长速度减慢,热量总需求下降,但青少年食欲仍很旺盛

24、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率持续升高,最主要的原因是

A.遗传因素

B.儿童膳食中热能摄入超过消耗,体力活动减少

C.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D.社会经济水平提高

E.社会保健水平提高

25、下面是关于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的描述,错误的表达是

A.单纯性肥胖是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

B.儿童肥胖症相关的一些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和成人肥胖症表现一致

C.单纯性肥胖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比生理损害更严重

D.7~18岁学龄儿童青少年体重指数24和28为超重和肥胖界值点

E.儿童青少年时期的肥胖大多为单纯性肥胖

26、目前,我国筛查7~18岁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全国统一标准是

A.身高标准体重

B.体重指数

C.身高体重指数

D.身高坐高指数

E.Rohrer指数

27、下面关于正确刷牙的方法,错误的描述是

A.刷上牙内外面时从上往下刷,刷下牙内外面时从下往上刷

B.刷咬合面时前后拉动着刷

C.为有效去除牙菌斑,每次刷牙时间不宜少于5分钟

D.刷牙的最佳时间是进食后3分钟

E.刷牙后要充分漱口

28、窝沟封闭是WH0推荐的一种重要的防龋措施。下面关于窝沟封闭的说法,错误的是

A.窝沟封闭使用的合成高分子树脂材料具有强大的防酸蚀能力

B.通过隔绝口腔致菌因素的侵害而发挥作用

C.重点应选择牙面深,窝沟窄的牙齿以及已患早期龋或可疑龋的点隙裂沟进行封闭

D.乳牙封闭应在3~4岁进行

E.一生只需进行一次窝沟封闭就够了

29、使用氟化物是世界上公认的有效防龋方法,为确保氟化饮水的安全性,氟牙症指数为多少时,饮水中不需要加氟

A.0.2

B.0.3

C.0.4

D.0.5

E.0.6

30、导致龋齿的最主要食物因素是

A.碳水化合物

B.脂肪

C.蛋白质

D.矿物质

E.维生素

31、龋齿的主要致病菌是

A.葡萄球菌

B.变形杆菌

C.变形链球菌

D.放线菌

E.乳酸杆菌

32、为预防龋齿,向儿童少年宣传刷牙方法的正确方法时,应强调重点应刷什么部位

A.尖牙及其咬合面

B.切牙及其咬合面

C.尖牙及其里外面

D.切牙及其里外面

E.磨牙及其咬合面

33、防龋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哪类人群上

A.幼儿园儿童和小学生

B.小学生和中学生

C.初中生和高中生

D.所有在校中小学生

E.高中生和大学生

34、下列关于龋齿流行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A.龋患率与社会经济状况、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密切相关

B.发达国家龋患率较高,我国学生龋患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C.由于开展多种综合防治工作,我国学生龋患率正在呈下降趋势

D.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龋患率处于WH0规定的“较低水平”

E.目前,我国城市儿童龋患率城市低于农村

35、目前,我国下列主要儿童常见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除了

A.营养不良

B.沙眼

C.龋齿

D.蛔虫感染

E.贫血

36、WH0已将下列哪种儿童常见病列为需重点防治的第三位非传染病

A.近视

B.沙眼

C.龋齿

D.肥胖

E.蛔虫感染

37、预防沙眼传播的最主要措施是

A.积极治疗沙眼患者

B.对儿童保健老师进行培训

C.加强对学生.老师和家长的相关健康教育工作

D.定期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沙眼监测

E.注意儿童青少年生活环境卫生

38、下列关于沙眼流行病学,错误的描述是

A.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病

B.幼儿期和学龄期儿童沙眼患病率高

C.如不及时治疗,沙眼发展到晚期常因并发症而导致视力障碍乃至失明

D.沙眼主要通过接触被沙眼衣原体污染的手、毛巾、水等进行传播

E.感染沙眼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良的卫生习惯引起病原体传播39、弱视是常见的儿童眼病,下列关于弱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无明显的眼部器质性改变,主要由功能性因素引起远视力低于0.8

B.弱视通过屈光矫正可以达到正常或较好视力

C.弱视仅发生在发育未成熟的小儿,8岁以上的儿童视觉发育成熟,不会发生弱视

D.弱视儿童不能形成完整的立体视觉,严重者可引起立体盲等视功能残疾

E.目前,对弱视的治疗没有有效的方法

40、青少年配镜的基本原则是

A.充分矫正,以配戴后获得正常视力的适度凹透镜为宜

B.不充分矫正,以配戴后获得较好视力的低度凹透镜为宜

C.充分矫正,以配戴后获得正常视力的适度凸透镜为宜

D.不充分矫正,以配戴后获得较好视力的低度凸透镜为宜

E.不充分矫正,以配戴后获得正常视力的凹透镜为宜

41、下列哪项不是预防近视的良好卫生习惯

A.读写姿势端正,眼书距离保持1尺

B.连续看书1小时左右要休息片刻

C.看电视每半到一小时要休息5~10分钟

D.看电视时眼与电视屏幕的距离应为电视对角线长度的5~7倍

E.看电视时,关闭室内照明灯

42、为预防近视,学校每年应安排几次视力检查

A.1次

B.2次

C.3次

D.4次.5次

43、在预防儿童青少年伤害中,应着重抓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A.加强对父母、居民的安全教育

B.利用现有疾病监测系统开展伤害监测

C.对受伤害人群进行社区康复,避免伤残

D.加强安全教育与社区康复同时进行

E.促进交通部门立法

44、根据WH0统计,目前,全球0~14岁儿童的首位死因

A.结核

B.营养不良

C.伤害

D.麻疹

E.痢疾

45、下面关于儿童葡萄糖耐量下降(IGT)的说法,错误的表达是

A.儿童(IGT)的影响因素主要是遗传

B.儿童(IGT)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肥胖和不良生活方式

C.儿童(IGT)单纯而病程短.程度轻

D.儿童(IGT)具有一定的可逆性

E.儿童(IGT)应作为早期预防糖尿病的重点

46、下列关于糖尿病影响因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Ⅰ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比Ⅱ型糖尿病更明显

B.Ⅰ型糖尿病占我国糖尿病患者的85%以上

C.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D.重度肥胖儿童10岁左右.即可发展成Ⅱ型糖尿病

E.高血压是Ⅱ型糖尿病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47、为预防高血压,青少年膳食中每日钠盐摄入最好不能高于

A.2克

B.3克

C.4克

D.5克

E.6克

48、儿童膳食中哪种元素摄入过多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

A.铁

B.钙

C.钠

D.锡

E.镁

49、对学校健康教育活动的长期效果进行评价,合适的指标是

A.学生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的变化情况

B.学生健康信念的形成率的变化情况

C.学生健康行为的改善率

D.学生健康活动的参与率

E.学生因病缺课率的变化情况

50、某保健所的工作人员从一项调查的结果中发现,6~8岁的儿童的患龋率明显低于前几个年龄段的儿童。你认为这一结果产生的原因是

A.6~8岁的儿童的牙齿本身的抗龋能力强

B.6~8岁儿童口腔中的唾液流量增多,这有助于抑制龋病的发生

C.6~8岁儿童养成了刷牙的好习惯

D.6~8岁儿童吃糖的频率下降

E.6~8岁儿童处于乳恒交替的时期

51、关于龋齿的病因,Keyes提出“三联因素论”。后来N ewbrum又提出“四联因素论”。请问后者较前者多出的一个因素是

A.细菌

B.食物

C.清洁牙齿的习惯

D.宿主

E.时间

52、对于在我国儿童龋齿的流行特点,你认为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幼儿园儿童的龋患率高于小学生,小学生低于中学生

B.幼儿园儿童的龋患率高于小学生,小学生高于中学生

C.幼儿园儿童的龋患率低于小学生,小学生低于中学生

D.城市高于农村,中小城市高于大城市

E.农村高于城市,大城市高于中小城市

53、某市卫生部门在该市所有大、中、小学校开展健康监测工作,对于每个学校监测人数的确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每性别一年龄组监测人数不应少于300人

B.每性别一年级组监测人数不应少于300人

C.每性别组监测人数不应少于300人

D.每年龄组监测人数不应少于300人

E.每年级监测人数不应少于300人

二、A2

1、为了防止儿童青少年发生意外伤害。我们要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某同学骑自行车戴头盔,属于下面哪种干预

A.被动干预

B.主动干预

C.教育干预

D.技术干预

E.紧急处置

2、儿科门诊一2周岁患儿。疑患蛔虫病。经检查发现,其每克粪便含蛔虫卵4000个。则该患儿的蛔虫感染度为

A.轻度

B.中度

C.重度

D.极重度

E.无法判断

3、某医生对阳光小学的、180名学生进行了口腔检查。检查结果显示,36名学生患有龋齿。其中,有6个牙龋的只有1人,有4个牙龋的为5人。有3个牙龋的为5人,有2个牙龋为10人。其余同学都只有1个牙龋。请计算龋均

A.0.40

B.0.20

C.2.00

D.4.00

E.以上都不正确

4、以下情况符合看电视的用眼卫生要求的是

A.眼与电视屏面的距离应为电视屏面对角线长度的3~4倍

B.屏面高度略高于眼睛

C.每看0.5~1h电视休息5~10 min

D.画面有良好的对比度,亮度稍暗

E.看电视的时候,为了省电,关掉室内的照明灯

5、法律规定允许骑摩托车的最小年龄,这属于下面哪种干预措施

A.主动干预

B.教育干预

C.技术干预

D.强制干预

E.紧急处置

6、为了防止碰伤儿童,某品牌的家具推出磨平棱角的款式。这属于下面哪种干预措施

A.主动干预

B.教育干预

C.技术干预

D.强制干预

E.紧急处置

三、B

1、A.主动干预B.教育干预C.技术干预D.强制干预E.紧急处置

<1>、开通医院急救绿色通道属于预防意外伤害的

<2>、为儿童配备安全座椅属于预防意外伤害的

<3>、禁止酒后驾车属于预防意外伤害的

<4>、骑自行车戴头盔属于预防意外伤害的

<5>、给家长和儿童讲解交通法规属于预防意外伤害的2、A.法律对策B.安全教育C.伤害监测D.社区康复E.

主动和被动干预

<1>、青少年伤害三级预防的核心措施包括

<2>、青少年伤害一级预防的关键措施包括

<3>、能为制定意外伤害的预防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的是

3、A.2—3岁B.3—4岁C.6—7岁D.10—11岁E.12—13岁

<1>、窝沟封闭双尖牙宜在

<2>、窝沟封闭乳磨牙宜在

<3>、窝沟封闭第一恒磨牙宜在

<4>、窝沟封闭第二恒磨牙宜在

4、A.视力低下B.近视C.远视D.散光.弱视

<1>、仅发生于小儿的眼病是

<2>、眼睛辨认5米以上目标的视觉能力低于正常称为

<3>、幼儿园与低年级小学生的视力低下多属于

5、A.视力低下B.近视C.屈光性近视D.轴性近视E.调节紧张性近视

<1>、因过度视近工作而形成的近视称为

<2>、因眼球前后轴过长导致的近视称

<3>、因晶状体屈折力过强导致的近视称

第六节体育锻炼与健康

一、A1

1、学校卫生标准(GB/T17222,1998)要求:中学生除体育课、早操、课间操外。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不宜少于几次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E.5次

2、教育部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中小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应该不低于

A.30分钟

B.45分钟

C.1小时

D.1.5小时

E.2小时

3、下列哪项不是学校体育锻炼的主要目标

A.向学生传授体育卫生基本知识和技能

B.促进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

C.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巧

D.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E.选拔体育竞技人才

4、构成青少年体质物质基础的是

A.身体形态

B.生理功能

C.身体素质

D.运动能力

E.心理发育

二、A2

1、为了使体育课更有利于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提高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某校的体育老师决定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使其更符合卫生方面的要求。在以下几点中,不合理的是

A.整个课程分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等四个基本环节

B.一堂体育课中,实际运动练习的时间占全课时间的3 0%~40%

C.准备活动的时间占据全课时间的10%

D.结束部分,老师利用4分钟进行小结

E.每节课上,对男生和女生有相同的运动量要求

2、体育锻炼是促进身体发育、增强体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下几点是运动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完全正确的是A.促进呼吸系统发育。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呼吸肌发达,胸围扩大,肺通气量.肺活量等显著增加

B.促进心血管系统发育。经常锻炼的人的心脏收缩力增强,心脏每搏输出量增大

C.有效调节内分泌,促进青春期正常发育、体育锻炼可推迟女性初潮年龄

D.控制体重,调节身体成分。经常锻炼的人肌肉显著增加,身体中脂肪含量相应减少

E.促进运动系统发育。改善肌肉工作的协调性,提高运动能力个技术水平

3、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各种身体素质的最快发展阶段有一定的年龄特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平衡能力训练在小学低年级即可进行

B.柔韧性、反应速度等可从小学高年级开始系统训练

C.速度训练的最佳时间是初中阶段

D.专项耐力训练最好到初中阶段

E.重力性训练最好到高中阶段

4、一个炎热的下午,部分男同学将代表白云中学参加市级篮球联赛。对于参与剧烈运动在补充营养方面应该注意的事项中哪项是错误的

A.饭后休息1.5~2小时再进行活动

B.运动过程中,不宜饮用大量水分,要少量多次饮水

C.运动后立即饮用大量水分

D.补充水分的同时,要注意补充电解质

E.篮球赛结束后休息半个小时再进餐

5、某体育老师欲根据同学的健康状况将他们分为基本组、准备组和特别组。对于特别组的同学,老师将按特定的教学大纲进行体育教学。以下同学不应该被分在特别组中的是

A.患心肌炎后刚刚康复

B.器质性心脏病,以前很少运动

C.曾患小儿麻痹症,现留有后遗症

D.血压增高,心肾检查有病理改变,心血管功能仍属正常

E.浸润性肺结核,最近食欲.睡眠不佳,体温持续低热,有盗汗症状

三、B

1、A.心率B.最大心率C.靶心率D.10s心率E.1分钟心率

<1>、达到最大强度运动时的心率称

<2>、可以用来确定健康中小学生体育课基本部分是否适宜的指标是

2、A.安全防范法B.保护帮助法C.量力适应法D.准备活动法E.消除疲劳法

<1>、运动员进行高低杠训练及比赛时,常采取的运动损伤预防措施是

<2>、今天体育课要进行跨栏训练,课前老师对跨栏和跑道进行了检查,这属于运动损伤预防措施中的

<3>、每次体育课都要进行10分钟左右的热身运动。这属于运动损伤预防措施中的

3、A.每周训练1~2次,每次半小时B.每周训练1~2次,每次1小时

C.每周训练2~3次,每次1~1.5小时

D.每周训练3~4次,每次1~1.5小时

E.每周训练3~4次,每次2小时

<1>、9~11岁学生业余体育训练的适宜量为

<2>、12~15岁学生业余体育训练的适宜量为

<3>、16~18岁学生业余体育训练的适宜量为

4、A.80—130次/分 B.90—120次/分 C.130—1 70次/分 D.130—180次/分

E.140—200次/分

<1>、体育课准备部分的脉搏宜为

<2>、体育课基本部分的脉搏宜为

<3>、体育课结束部分的脉搏宜为

<4>、体育课期间的平均脉搏应维持在

5、A.2—3分钟 B.3—5分钟 C.6~12分钟 D.15—20分钟 E.25—30分钟

<1>、体育课开始部分适宜分配时间为

<2>、体育课基本部分适宜分配时间为

<3>、体育课准备部分适宜分配时间为

<4>、体育课结束部分适宜分配时间为

6、A.6~8岁 B.9—12岁 C.10—12岁 D.14一16岁 E.16—18岁

<1>、速度的最快发展阶段为

<2>、模仿能力的最快发展阶段为

<3>、协调性的最快发展阶段为

<4>、平衡能力的最快发展阶段为<5>、耐力的最快发展阶段为

第七节教育过程卫生

一、A1

1、青少年一日三餐合适的热量分配比例是

A.早餐20%,中餐60%,晚餐20%

B.早餐30%,中餐40%,晚餐30%

C.早餐40%,中餐40%,晚餐20%

D.早餐30%,中餐50%,晚餐20%

E.早餐20%,中餐50%,晚餐30%

2、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每节课时间是

A.小学20分钟,中学30分钟,大学40分钟

B.小学30分钟,中学35分钟,大学40分钟

C.小学40分钟,中学45分钟,大学50分钟

D.小学45分钟,中学50分钟,大学60分钟

E.小学45分钟,中学50分钟,大学90分钟

3、学校卫生标准(GB/T17223-17224,1998)要求,1~2年级、3~6年级小学生以及中学生每日睡眠时间分别不宜少于

A.12小时,11小时,10小时

B.11小时,10小时,9小时

C.10小时,9小时,8小时

D.9小时,8小时,7小时

E.8小时,7小时,6小时

4、中小学生每日户外活动时间(包括户外的活动、体育锻炼、游戏、休息。徒步往返学校等)应该为

A.小学生不少于2~2.5小时,中学生不少于1.5~2小时

B.小学生不少于2.5~3小时,中学生不少于2~2.5小时

C.小学生不少于3~3.5小时,中学生不少于2~2.5小时

D.小学生不少于4~4.5小时,中学生不少于3~3.5小时

E.小学生不少于5~5.5小时,中学生不少于4~4.5小时

二、A2

1、对于普通中小学、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教育部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有明确的规定。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每天应当安排课间操

B.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

C.保证中学生每天至少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D.保证小学生每天有半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E.饭前、饭后1小时内不宜组织剧烈运动

三、B

1、A.6小时B.7小时C.8小时D.9小时E.10小时

<1>、学校卫生标准规定,中学生睡眠时间不宜少于

<2>、学校卫生标准规定,小学1~2年级学生睡眠时间不宜少于

<3>、学校卫生标准规定,小学3~6年级学生睡眠时间不宜少于

2、A.1~1.5小时B.1.5~2小时C.2~2.5小时D.2.5~3小时E.3~3.5小时

<1>、中学生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

<2>、小学生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

<3>、小学生4年级以下每日自由活动时间应为

3、A.4小时B.5小时C.6小时D.7小时E.8小时

<1>、小学3~4年级学生每日学习总时数不应超过

<2>、小学5~6年级学生每日学习总时数不应超过

<3>、初中学生每日学习总时数不应超过

<4>、高中学生每日学习总时数不应超过

4、A.体征与行为观察法B.教育心理学方法C.生理学方法D.生理一教育心理结合法

E.社会心理学方法

<1>、校字(校图)法属于学习疲劳评价方法中的

<2>、条件反射测定属于学习疲劳评价方法中的

<3>、观察课堂上学生做小动作、瞌睡等行为属于学习疲劳评价方法中的

5、A.第一学期开始B.第一学期中段C.第一学期末(寒假前)D.第二学期中段

E.第二学期末(暑假前)

<1>、全学年,脑力工作能力最高时为

<2>、全学年,脑力工作能力最低时为

6、A.星期一B.星期二C.星期三D.星期四E.星期五

<1>、一周内,脑力工作能力逐渐升高是在

<2>、一周内,脑力工作能力可能出现终末激发会在

<3>、一周内,脑力工作能力一般是在

7、A.10分钟B.15分钟C.20分钟D.25分钟E.30分钟

<1>、5岁儿童有意注意时间为

<2>、7岁儿童有意注意时间为

<3>、10岁儿童有意注意时间为

<4>、12岁儿童有意注意时间为

8、A.始动调节B.动力定型C.优势法则D.保护性抑制E.镶嵌式活动

<1>、某小学生写了1小时作业,打起了瞌睡。这是因为大脑皮层出现了

<2>、某小学1年级学生,老师总是提醒他上课要“坐直,手背后”。两周下来,他已经能认真听讲了。这是因为大脑皮层出现了

<3>、每学期刚开始,老师总会安排一些容易的课程,作业也很少,这正符合大脑皮层的

<4>、学校安排课程时,总把音乐、体育、美术、劳动等课程穿插在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中,这正体现了大脑皮层的

<5>、自然课上,老师总是先讲一个故事。然后提出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正好符合大脑皮层的

第八节学校建筑和设备卫生

一、A1

1、从卫生学角度,常以儿童青少年使用房间的哪种气体浓度作为反映空气清洁度的指标

A.CO

B.CO2

C.NO

D.SO2

E.氡

2、下列不利于控制教室眩光的措施是

A.给教室的照明灯安装灯罩

B.教室内灯具距课桌面的最低悬挂高度不应低于1.7米

C.灯管排列采用平行于黑板方向

D.将教室外的树木移走

E.增加照明灯具数量

3、现行《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规定,教室黑板面的照度均匀度不低于

A.0.5

B.0.6

C.0.7

D.0.8

E.0.9

4、现行《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规定,教室黑板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

A.100lx

B.120lx

C.150lx

D.200lx

E.250lx

5、以下是一所小学校教室的装修设计。你认为哪项不符合学校卫生要求

A.天棚和侧墙刷成白色

B.前墙刷成米黄色

C.课桌表面漆成暗蓝色

D.窗外不能去除的遮挡物刷成白色

E.黑板的宽度为1. 2米,长度为4.0米

6、《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要求,中小学校教室窗透光面积与地面积之比(玻地面积比)应不低于

A.1:2

B.1:3

C.1:4

D.1:5

E.1:6

7、《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要求,中、小学黑板的长度分别不应小于

A.小学3.0米;中学3.5米

B.小学3.2米;中学3.5米

C.小学3.5米;中学4.0米

D.小学3.6米;中学4.0米

E.小学4.0米;中学4.5米

8、《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要求。黑板宽度中小学均不应小于

A.0.8米

B.0.9米

C.1.0米

D.1.2米

E.1.5米

9、为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发育和健康,提高学习效率,教室应符合以下卫生要求,除了

A.足够的室内面积

B.良好的采光照明和室内微小气候

C.防止噪声干扰

D.便于学生就坐和通行,便于清扫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E.温馨、舒适的墙面布置

10、学校卫生标准规定,中小学生教学用房普通教室人均使用面积的要求是多少平方米

A.中学1.12;小学1.10

B.中学1.15;小学1.12

C.中学1.20;小学1.15

D.中学1.25;小学1.20

E.中学1.35;小学1.25

11、下列关于学校的选址要求,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学校应设在居民区适中的地方

B.学校教学用房与铁路的间隔不应小于300米

C.学校宜设在科学,教育,文化,体育等设施的附近

D.学校应选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地势较高的路段

E.学校用地面积要为学校的发展留有余地

12、下列哪项不是中小学校在课桌椅卫生管理要求

A.遵循课桌与课椅同号搭配的原则

B.最前排课桌前沿与黑板距离至少要有2米

C.最后排课桌后沿与黑板距离小学不大于8米,中学不大于10米

D.少数学生无匹配号码,可遵循就大不就小的原则

E.身高低的在前,高的在后

13、2003年1月,我国开始实施《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GB、T3976-2002)标准,该标准规定目前我国中小学生课桌椅共有几个型号

A.8个

B.9个

C.10个

D.11个

E.12个

14、某学校要在教学楼内修建厕所,需要改善的是

A.厕所设在楼的一端

B.厕所有向外的开窗

C.男、女厕所均按每40人设一大便器

D.厕所不面对教室和办公室

E.厕所设有排气管道

二、A2

1、为保证建筑物清洁及学生如厕方便,《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小学教学楼中的学生厕所设置标准是A.女生每20名学生设一个大便器;男生每40名学生设一个大便器外加1米小便槽

B.女生每10名学生设一个大便器;男生每20名学生设一个大便器外加1米小便槽

C.女生每15名学生设一个大便器;男生每25名学生设一个大便器外加1米小便槽

D.女生每20名学生设一个大便器;男生每30名学生设一个大便器外加1米小便槽

E.女生每25名学生设一个大便器;男生每35名学生设一个大便器外加1米小便槽

2、通过现场调查和实验室研究,我国寒冷地区冬季中小学生教室最适宜温度

A.14~16℃

B.16~18℃

C.18~20℃

D.20~22℃

E.22~24℃

三、B

1、A.每20人1个 B.每25人1个 C.每40人1个

D.每50人1个

E.每90人1个

<1>、小学教学楼中男生厕所大便器应

<2>、中学教学楼中男生厕所大便器应

<3>、小学教学楼中女生厕所大便器应

<4>、中学教学楼中女生厕所大便器应

<5>、教学楼内洗手盆应

2、A.0.2米 B.0.6米 C.1.0米 D.2.0米 E.3.6米

<1>、小学校教室黑板的长度不宜小于

<2>、教室讲台距地面的高度一般为

<3>、教室黑板的宽度中小学校均不应小于

<4>、教室各列桌间纵行走道的宽度不应小于

<5>、教室前排桌子的前缘至黑板的距离不应小于

3、A.1.1米 B.1.8米 C.2.1米 D.2.8米 E.3.4米

<1>、学校办公服务用房净高不应低于

<2>、学校楼梯栏杆高度不应小于

<3>、学校教学用房内廊净宽度不应小于

<4>、学校教学用房外廊净宽度不应小于

<5>、中学普通教室净高不应低于

4、A.0.5平方米B.1平方米 C.1.1平方米 D.2.3平方米 E.3.3平方米

<1>、校园绿化用地中学生每人不应少于

<2>、校园绿化用地小学生每人不应少于

<3>、学校运动场地中学每名学生不宜小于

<4>、学校运动场地小学每名学生不宜小于

<5>、小学校普通教室小学生人均使用面积不小于

5、A.50米B.80米C.100米D.200米E.300米

<1>、教学用房的外墙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

<2>、教学用房的外墙与城市主要干道同侧路边距离不

应小于

6、A.5分钟左右 B.10分钟左右 C.15分钟左右 D. 20分钟左右 E.15~20分钟左右

<1>、城市中学布点时。服务半径为学生走路上学需

<2>、城市小学布点时,服务半径为学生走路上学需

第九节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一、A1

1、下列属于学校对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起保护作用的因素是

A.教师不良教育行为

B.学习负担过重

C.学校压力过大

D.同学关系紧张

E.师生关系融洽

2、以下是对健康促进学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健康促进理论在学校场所的具体运用

B.健康促进学校关注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提高

C.健康促进学校需要调动多方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资源

D.动员政府参与是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工作最重要的措施

E.资源不足、条件差的学校没有开展健康促进学校的条件

3、某学校为确保健康促进学校工作顺利开展,在年初制定了健康促进学校年度专项工作计划,属于健康促进学校哪个方面的工作领域

A.制定学校健康政策

B.创造学校物质和社会环境

C.密切学校和社区之间的关系

D.提高个健康技能

E.提供学生卫生保健服务

4、学校为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属于健康促进学校哪个方面的工作领域

A.制定学校健康政策

B.创造学校物质和社会环境

C.密切学校和社区之间的关系

D.提高个健康技能

E.提供学生卫生保健服务

5、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活动,属于健康促进学校哪个方面的工作领域

A.制定学校健康政策

B.创造学校物质和社会环境

C.密切学校和社区之间的关系

D.提高个人健康技能

E.提供学生卫生保健服务

6、下列哪项不是健康促进学校的工作内容

A.学校健康政策

B.学校社会和社会环境

C.学校与社区关系

D.个人健康技能

E.学校卫生监督

7、健康促进学校的目标人群主要是

A.学生

B.教职员工

C.学校领导

D.学生家长

E.社区人群8、下列哪项不是学校开展生活技能教育的现实意义

A.提高学生心理社会能力

B.增强青少年自我意识

C.预防健康危险行为

D.促进青少年终身健康的有效途径

E.提高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知识

9、下列哪项不是学校开展生活技能教育的原则

A.尽早开展,注重实践

B.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C.注重培训教师

D.和家庭、社区密切配合

E.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为目标

10、下列是关于学校生活技能与学校生活技能教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生活技能并非泛指日常生活能力,而专指人的心理社会能力

B.生活技能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C.生活技能教育是连接健康知识、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的桥梁

D.生活技能教育以提供知识为核心,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

E.生活技能的学习以实践为基础,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11、下列是教育青少年预防艾滋病的主要内容,除了

A.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不发生婚前或婚外性行为

B.不输未经检测的血液和血制品

C.接受任何注射和验血时使用一次性针具

D.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

E.与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保持一定的距离

12、下列关于艾滋病传播的途径,错误的表达是

A.通过性接触传播

B.通过血液传播

C.通过母婴传播

D.握手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传播

E.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13、下列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错误的核心信息是

A.艾滋病正在世界和各国蔓延

B.我国已经进入艾滋病快速蔓延增长阶段

C.青少年是艾滋病的易感人群

D.女青少年尤其对艾滋病敏感

E.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可根治艾滋病的药物,但已经成功研制预防艾滋病的疫苗

14、评价学校健康教育对提高学生知识、信念和行为改变的情况时最常用的方法是

A.问卷调查

B.行为观察

C.自我评估

D.访谈

E.小组讨论

15、在学校健康教育活动中,属于“项目质量控制审查”的评价类型是

A.需求评价

B.过程评价

C.近期效应评价

D.远期效应评

价E.结局评价

16、在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活动前,收集信息,了解基本情况,为确定教育的目标、步骤和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属于哪种类型的评价

A.需求评价

B.过程评价

C.近期效应评价

D.远期效应评价

E.结局评价

17、下列关于学校健康教育评价的描述,错误的是

A.指对学校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的计划、措施、方法、活动效果进行评估的过程

B.学校健康教育评价在整个教育活动结束时进行

C.评价有助于提高学校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

D.评价有助于提高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理论实践水平

E.评价是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8、下列学校健康教育活动中属于参与式教学方法的是

A.课堂教学

B.讲座

C.同伴教育

D.给学生观看健康科普宣传片

E.示教

19、下列哪项属于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时营造物质环境的内容

A.安排学生健康教育课

B.组织学生参观禁毒展览

C.为学生进行健康体检

D.改造学生食堂

E.组织学生秋季运动会

20、中小学生健康教育的第一目标人群是

A.中小学生

B.教职员工

C.学校领导

D.社区人群

E.学生家长

21、下列哪个不是学校健康教育的核心要素

A.健康知识

B.健康态度

C.健康技能

D.健康行为

E.健康活动

22、下列哪项不是学校健康教育的目标

A.提高学生健康知识水平

B.改变学生健康认知态度

C.建立学生健康行为习惯

D.提高学生的学习技巧

E.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23、学校健康教育的核心是

A.传播健康知识

B.传授健康技能

C.提高学生健康信念

D.使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E.促进学生生长发育

24、以下是关于传统式健康教育方法和参与式健康教育方法的说法,存在错误的一项是

A.“传统式”并不意味着该方式陈旧而应淘汰

B.传统式健康教育的方法有参与式健康教育无法取代的作用

C.传统式以教师为主导

D.参与式健康教育方法中,教师起组织、协调的作用,学生参与程度高

E.参与式教育方法有很多优点,没有弱点

25、对于健康促进学校,你认为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健康促进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完整、有益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B.健康促进学校应开设正式的健康教育课

C.健康促进学校要创造安全、健康的学校环境

D.健康促进学校应提供适当的卫生服务

E.健康促进学校要动员家庭和更广泛的社区参与

26、某老师组织同学就“吸烟是否为个人行为”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以下为讨论会的具体步骤,你认为存在问题的一项是

A.分组,确定小组主持人和记录员,都由学生担任

B.规定讨论时间

C.老师积极引导,保持良好的讨论气氛

D.每个小组推举代表向全班汇报

E.老师进行总结,统一观点,对存在明显错误的一方强制压服

27、生活技能教育的理论依据包括以下几个环节①改变知识、态度、价值观;②预防不良行为;⑧提高生活技能(心理社会能力);④建立健康行为;⑤行为改变或强化。对于生活技能教育促进健康的理论环节的顺序为

A.①⑤③④②

B.①③⑤④②

C.①④⑤③②

D.①②

③④⑤ E.③①④⑤②

28、生活技能具体表现的10种能力中不包括

A.自我认识能力

B.同理能力

C.有效交流能力

D.组织能力

E.人际关系能力

29、某高中开展一项健康教育活动,对于这项活动的结局评价,应该体现在哪个方面

A.效果

B.效益

C.效应

D.效果+效益

E.效果+效应

30、某学校将开展艾滋病相关的健康教育活动,在活动开始要进行需求评价。需求评价应包括哪项内容

A.查阅文献,了解最新的调查研究

B.对本校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基线调查

C.对该校的班主任、校医等进行访谈

D.对学生进行小组座谈

E.以上几项全部包括

31、某同学通过阅读老师发放的《中学生健康知识手册》学习健康知识。该同学是通过以下哪种健康教育方法获得知识的

A.传统式健康教育方法

B.参与式健康教育方法

C.直接式健康教育方法

D.间接式健康教育方法

E.课堂教学

二、B

1、A.学校卫生政策B.学校物质环境C.学校社会环境D.个人健康技能E.卫生服务

<1>、某学校派校医参加当地中小学保健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举办的常见病防治知识培训班,是为了提高学校的

<2>、某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参观地震博物馆,并进行紧急疏散演习,是为了提高大家的

<3>、某学校将土操场改成了塑胶操场。改善了

<4>、某市教育委员会出台了《中小学校全面禁烟的规定》,属于健康促进学校六大内容的

第十节学校卫生监督

一、A1

1、学校卫生监督的特点是

A.只有惩罚

B.只有奖励

C.奖励与惩罚相结合

D.奖励为主

E.惩罚为主

2、下列哪项不是学校突发事件

A.传染病爆发疫情

B.食品污染中毒

C.饮水与环境污染

D.集体药物不良反应

E.某班1个学生患感冒

3、下列哪项不是学校卫生监督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A.忠实履行职责,严格执法

B.具备丰富全面的业务知识

C.有良好的操作技能和社会协调能力

D.执法时不出示证件

E.对查阅和搜集到的资料保密

4、《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下列哪个机构对学校卫生监督工作行使职权

A.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以上卫生专业机构

C.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

D.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

E.省级以上卫生专业机构

5、下面哪项属于学生用品卫生监督的内容

A.学校食品卫生

B.学生文具

C.传染病防治

D.学校饮用水卫生

E.学校教室、办公用房的设计

6、下面哪项属于学校预防性卫生监督的内容

A.学校食品卫生

B.学生文具

C.学生课桌椅

D.学校饮用水卫生

E.学校教室、办公用房的设计

7、下面哪项属于学校经常性卫生监督的内容

A.学校食品卫生

B.学生文具

C.学生课桌椅

D.学校面积和平面布局设计

E.校址的选择

8、下面关于学校卫生监督说法,不正确的是

A.学校卫生监督以经常性卫生监督为核心

B.学校卫生标准是进行预防性、经常性卫生监督的重要技术依据

C.经常性卫生监督是指监督员对学校日常卫生工作进行的现场监督检查活动

D.经常性卫生监督应按轻重缓急,分期、分批进行,保证监督收到实效

E.预防性卫生监督的主要任务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条例和卫生标准,对新、改、扩建学校,各种儿童少年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等进行卫生审查

9、学校卫生监督工作的主要执行依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国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E.《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10、学校卫生监督是由什么机构进行的执法活动

A.教育行政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

C.本地区疾控中心

D.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

E.市级以上疾控中心

11、经常性学校卫生监督,是指监督员对学校日常卫生工作进行的现场监督检查工作。监督检查工作的内容不应该包括哪一项

A.建筑设备卫生

B.学习和教室卫生

C.学生用品

D.体育锻炼和劳动安全

E.学校食品卫生

哈尔滨医科大学儿童少年卫生学试卷

哈尔滨医科大学2002级预防本科儿少卫生学考试 试题 一、名词解释(2分?10=20分) 1、骨骼年龄 2、弱视 3、始动调节 4、疲劳 5、BMI指数(body mass index) 6、保护性抑制 7、ADHD(attention deficit with hyperactivity disorder) 8、矮身材 9、生长关键期 10、玻地面积比 二、填空题(1分×10=10分) 1、女孩月经初潮常出现在身高突增高峰之。 2、为了获得生长发育水平正常值,应采用调查方法,而不宜采用追踪性调查。 3、研究是判断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哪个影响更大的一种较好方法。 4、课桌面上的采光系数最低值不应低于。 5、儿少卫生学的重点研究对象是。 6、教室课桌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 7、一切机能的培养和训练都是的形成过程。 8、年龄别身高生长曲线,男女之间有次交叉。 9、为保证教室的采光,玻地面积比不应低于。 10、人体各部位的长度,从出生到成年,躯干约增长2倍, 约增加4倍。 三、单选题(1分×10=10分) 1、身高标准体重,也叫按身高的体重,最好用于评价儿童的 A、现实的营养状况 B、长期的营养状况 C、现实和长期的营养状况 D、体型 2、儿童在良好环境下生长至成年其身高与父母平均身高之间的遗传度是 A、0.55 B、0.45 C、0.75 D、0.65 3、学龄儿童与清洁卫生习惯有密切关系的常见病是 A、近视眼 B、脊柱弯曲异常 C、蛔虫感染 D、鼻炎 4、头围,应重点考虑对几岁以下儿童测量 A、3岁以下 B、6岁以下 C、6岁半以下 D、7岁以下 5、人类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secular change of growth),首先出现在 A、经济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 C、日本 D、美国 6、曲线图法可评价 A、发育水平与趋势 B、发育水平、速度与匀称程度 C、发育水平、速度与趋势 D、发育水平与体型 7、我国儿童实足年龄的计算方法是 A、调查年份与其出生年份之差 B、调查年、月与其出生年、月之差 C、调查年、月、日与其出生年、月、日之差 D、调查年、月、日与其出生年、月、日之差再减1 8、身高标准体重筛查肥胖的标准是 A、实测体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10% B、实测体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20% C、实测体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30% D、实测体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40% 9、从胎儿到成人,出现的第二次生长突增高峰在 A、胎儿期 B、婴幼儿期 C、童年期 D、青春期 10、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应达到 A、7小时 B、8小时 C、9小时 D、10小时 四、多选题(1分×10=10分)1、儿少卫生学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 A、心理卫生 B、教育过程卫生 C、疾病防治 D、生长发育 E、学校建筑设备卫生 2、可对儿童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的家庭因素有 A、独生子 B、多子女 C、父母离异 D、缺乏母爱 E、寄养 3、下列哪种教学方式是采用了大脑皮层的镶嵌式活动特性 A、早晨安排早自习 B、年龄越小,安排的一节课的时间越短 C、在一节课教学中采用“听一听,看一看” D、学日中安排不同内容的课程 E、反复训练正确的握笔姿势 4、从胎儿到成年,人体多数器官、系统有两次生长突增,有如 A、骨骼系统 B、肌肉系统 C、心脏 D、眼球 E、消化系统 5、学校教学楼的楼梯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 A、便于行走 B、保证学生安全 C、便于疏散 D、美观 E、造价低廉 6、幼儿期患病率有所增高的疾病是 A、消化道疾病 B、龋齿 C、风湿病 D、沙眼 E、脊柱弯曲异常 7、常用的评价疲劳的生理-教育心理结合法是 A、校字法 B、临界闪光融合频率测定 C、运动条件反射法 D、校图形法 E、脑电测定 8、儿童少年在一天的生活中,什么状态下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增多? A、进餐时 B、体育锻炼时 C、看书时 D、睡眠时 E、休息时 9、肥胖对身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体型、体态给学习生活带来的不便 B、体型、体象带来的心理苦恼 C、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成年期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D、肥胖易导致儿童免疫功能下降 E、肥胖者对粮食的消耗造成巨大浪费 10、评价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中最基本的指标是 A、身高 B、坐高 C、体重 D、皮褶厚度 E、胸围 五、简答题(5分×6=30分) 1、生长发育长期变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如何确定合适的桌椅高差 3、判定儿童少年心理健康的依据包括哪些内容? 4、以婴幼儿期的动作发育说明“头尾发展律”(cephalo-caudal pattern)。 5、简述儿童少年发生肥胖的易感期。 6、制订儿童少年学校作息制度应符合哪些原则? 六、论述题(10分×2=20分) 1、什么叫赶上生长(catch-up growth)?请举例说明。 2、试述对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环境因素。 【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2分?10=20分) 1、骨骼年龄:简称骨龄。是一种生物学年龄(发育年龄),是根据儿童少年的骨骼发育(钙化)程度同骨发育标准比较,求得的发育年龄。骨龄是反映个体发育水平和成熟程度的较精确指标。 2、弱视:眼球没有器质性病变,但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下,屈光矫正视力达不到正常的称弱视。 3、始动调节:皮层工作能力在工作开始时水平较低,经启动过程后逐渐提高,称始动调节。 4、疲劳:因脑力工作时间或/和时间超负荷,导致皮层细胞的功能消耗超过限度,而产生的保护性抑制现象。 5、BMI指数(body mass index):体重kg/身高cm2 ×104,反映人体的充实程度,是一种营养指数。

康复护理学离线作业题目(含标准答案)

康复护理学离线作业1题目(含答案)

————————————————————————————————作者:————————————————————————————————日期: 2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学院2014年秋季离线作业 《康复护理学》试卷 一、单选题 1.肩关节屈和伸活动范围测定时,量角器固定臂放置方法为B A.于身体中线平行 B.与腋中线平行 C.与地面垂直 D.与肱骨纵轴平行 E.与前臂纵轴平行 2.等长收缩的主要作用是B A.控制肢体坠落速度 B.维持肢体的位置和姿势 C.产生关节运动 D.使肌肉长度被拉长 E.使肌肉长度缩短, 3.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而达到自立目的的作业训练是A A.职业技能训练小 B.ADL技能训练 C.使用康复辅助器的作业治疗 D.增强社会交往训练 E.家务劳动训练够 4.上肢骨折易合并桡神经损伤的是B A.肱骨外科颈骨折 B.肱骨干骨折 C.肱骨踝上骨折 D.尺桡骨干双骨折 E.桡骨下端骨折 5.髋关节屈伸活动范围测量中,测角计轴心放置位置为 C A.髂前上棘 B.髌骨下端 C.股骨大转子 D.股骨外踝 E.耻骨联合 6.主动助力运动适合于C A.肌力3级或以上者 B.肌力2级或以上者 C.肌力1级或2级者 D.肌力0级或1级者 E.肌力4级者 7.引起SCI的最常见原因是E A.高空坠落 B.运动损伤 C.暴力 D.椎管内肿瘤 E.交通事故 8.糖尿病病人进行医疗体育时血糖应低于E A.11mmol/L B.12 mmol/L C.12.9 mmol/L D.13 mmol/L E.13.9 mmol/L 二、多选题 1.康复的内容包括ABCDE A.医疗康复 B.社会康复 C.职业康复 D.教育康复 E.康复评定 2.康复治疗包括 ABCDE A.物理治疗 B.作业治疗 C.语言治疗 D.康复工程 E.康复心理学疗法

2019年贵州省遵义卫生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

2019年贵州省遵义卫生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3、特别提醒您注意,所有题目一律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 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原 则。 A、巩固性 B、启发性 C、直观性 D、因材施教 【答案】C 【解析】直观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故选C。 2、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B 【解析】癸卯学制是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故选B。 3、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 A、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B、精深的专业知识 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答案】A 【解析】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

康复护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康复护理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康复:就是指综合地、协调得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得身心与社会功能障碍。 2、残疾:就是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等各种原因造成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不同程度 地丧失正常生活。 3、肌力:指肌肉主动运动时得力量、幅度与速度。 4、良姿位:指躯体.四肢得良好体位,具有防畸形,减轻症状,使躯干与肢体保持在功能状态得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康复得对象就是(D) A、疾病 B.健展人 C、所以人 D、功能障碍者 2?健康就是指(E) 身体、精神与社会得完美状态 3.康复医学得三大基本原则(A) A、功能训 练、整体康复、重返社会 B、对症治 疗、 整体康复、重返社会 C、功能训 练、 整体治疗、重返社会 D、功能训 练、整体康复、回归家庭 E、对症治 疗、 整体治疗、回归家庭4?三级残疾预防目得就是(A) A 、防止残疾转化为残障 B 、预防各种损伤或疾病 C 、预防继发性残疾 D 、防止伤、病转化为残疾 A、身体没有疾病 B、身体与精神都没有疾病 C、身体与精神都没有疾病,并且都不衰弱 D、身体强健,精神积极健康

E 、临床前期得“三早”预防 5.整体展复得内涵包括 (E) A 、努力倡导尊重、关爱残疾人得文明环境 B 、让社会与环境更好地适应患者 C 、帮助患者调整与家庭与社会得关系 D 、积极推动立法,充分保障残疾人得合法权益 E 、以上都就是 6、有关康复护理人员在展复中得角 色,不正确得就是(D) A 、观察者 B 、实施者 C.教育者 D.治疗者 E.病房管理者 7、 小儿脑性瘫痪不发生于(C) 8. 长期卧床患者泌尿系统会有哪些变化(E) A 、随尿排出得钾、钠、氮减少 B 、抗利尿激素得分泌增加,排尿较少 C 、低钙血症、低钙尿症 D 、不易形成尿储留 E. 尿路感染得几率增加 9. 原始骨痂形成期一般就是骨折后(B) B 、4飞周 10?哪项不就是持续被动活动(CPM 机)得作用(D) 11. 婴儿多大时开始会爬(D) A 、 1-2 月 B 、 3-4 月 C 、 5-6 月 A 、缓解疼痛 B 、 改善ROM C 、防止粘连与关节僵硬 D 、 增加肌力 A 、出生前 B 、出生时 C 、 出生后2个月 D 、出生后1个月 A. 2~3 周 C 、 8^12 周 D 、 1年以上

学校卫生题目和答案

学校卫生工作题目和答案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性器官和第二性征迅速发育一般出现在(D ) A.青春期早期 B.青春期前期 C.青春期后期 D.青春期中期 E.青春期晚期 2、出现身高突增高峰的是(A ) A.青春期早期 B.青春期中期 C?青春期晚期 D.青春期前期 E.青春期后期 3、青春期晚期表现不包括(C) A.生长速度减慢 B.骨骺融合后停止生长 C.性器官和第二性征迅速发育 D.社会化过程加速 E.持续约2年 4、突增年龄指(C ) A.生长突增开始的年龄 B.生长突增结束的年龄 C.生长突增中增幅最大的一年 D.青春期开始的年龄

E.月经或首次遗精的年龄 E) 5、衡量个体各种青春期发育征象顺序的重要标志是 A.生长突增 B.交叉现象 C?发育类型 D.性别形态发育 E.突增年龄 6、男女发育曲线的交叉一般为(B ) A.1 次 B.2 次 C.3 次 D.4 次 E.5 次 7、13 岁女生肺活量与男生肺活量的比例约为 A.70% B.80% C.92% D.60% E.65% 8、男孩运动能力的快速增长一般发生在 A.6?10岁 B.7?15岁 C.15?20 岁 D.20?25 岁 E.7?12 岁 9、女孩的优势运动能力包括(D ) A.速度 B.耐力 C?力量

E.以上都不是 10、口头语言发育的关键期是 A.胎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学龄前期 E.学龄期 11、幼儿期口头语言的发展特点不包括(A) A.先表达,后理解 B.先发声,后用语法句法 C.3 岁是掌握词汇数量的激增阶段 D.在词汇量增加的基础上,发展到能简单叙述此前的事件 E.读100以内的数 12 、一生中机械记忆力的最高峰为(B ) A.8 岁 B.10 岁 C.15 岁 D.18 岁 E.25 岁 13、绝大多数生长发育指标个体差异的原因是(E)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营养状况 D.社会因素 E.遗传和环境因素 14、能决定个体实现的最大成长潜力的是(D ) A.个体营养状况

2021年自考《康复护理学》习题及答案(卷一)

2021年自考《康复护理学》习题及答案(卷一) 1、关于步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行走时,单位时间内行进的长度 B、行走时,左右两足之间的距离 C、行走时,从一侧足跟着地到紧接着的对侧足跟着地所行进的距离 D、行走时,从一侧足跟着地到同侧再次足跟着地所行进的距离 E、以上都不是 2、关于步幅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行走时,单位时间内行进的距离 B、行走时,左右两足之间的距离 C、行走时,从一侧足跟着地到紧接着的对侧足跟着地所行进的距离 D、行走时,从一侧足跟着地到同侧再次足跟着地所行进的距离 E、以上都不是 3、关于步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行走时,左右两足之间的距离 B、行走时,单位时间内行进的距离 C、行走时,从一侧足跟着地到紧接着的对侧足跟着地所行进的距离 D、行走时,从一侧足跟着地到同侧再次足跟着地所行进的距离 E、以上都不是

4、康复医疗中常用的易化技术是( ) A、Brunnstrom法 B、Bobath法 C、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法 D、以上三项都是 E、以上三项都不是 5、某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为65分,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 ) A、完全自理 B、基本自理 C、需很大帮助 D、完全依赖 E、不能判断 6、脑性瘫痪患儿的主要功能障碍表现为( ) A、运动、姿势障碍 B、感、知觉障碍 C、智力、情绪障碍 D、语言、听力障碍 E、视、听觉障碍 7、关于脑性瘫痪的治疗,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由于脑性瘫痪的诊断在1岁左右方可确立,故1岁以内很难进行早期治疗。 B、脑性瘫痪康复治疗就是按摩加婴儿保健操。 C、脑性瘫痪康复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功能锻炼及手术为辅 D、小儿康复治疗应与游戏、教育相结合。 E、3岁以上小儿治疗效果差,康复训练无意义 8、有关脑性瘫痪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由于医学的发展,脑性瘫痪的发病率明显下降 B、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目标是达到同龄儿的正常发育水平 C、脑性瘫痪是儿童运动残疾中最常见的疾患 D、脑性瘫痪的发病均有明显病因 E、脑性瘫痪不可治疗 9、脑瘫患儿最佳卧位为( )

学校预防性卫生监督(上)试题.doc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学校预防性卫生监督(上)试题 判断题部分 第 1 题 . 室内温度教学环境微小气候的一个指标,中小学校内普通教室的采暖设计温度不 应低于 20℃ A.√ B.× 答案: B 第 2 题 . 学校应按《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 )等国家有关标准,教学用建筑每层均应分设男、女学生卫生间及男、女教师卫生间 A.√ B.× 答案: A 第 3 题 . 学生学习环境主要是教室,学生有 70%的时间活动在教室内,教室等学习环境的环境功能与使用功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健康,因此学生学习环境设计卫生审查是学校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的重点 A.√ B.× 答案: A 第 4 题 . 教室照明均匀度=最低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教室课桌面上最低均匀度宜为 A.√ B.× 答案: A 第 5 题 .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GB50099 )于 2012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该规范适用范围不包括农村中小学校 A.√ B.× 答案: B 第 6 题 . 卫生部门在对学校建设项目进行现场验收审查,如发现不符合卫生要求,则发出 《卫生监督意见书》或给予行政处罚 A.√ B.× 答案: B 第 7 题 . 学校不宜与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太平间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 危机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学生安全的场所毗邻 A.√ B.× 答案: A 第 8 题 . 按照《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GB50099 )要求,学校教学用建筑内应在每层设饮水处,每处应按每 40 人~ 45 人设置一个饮水水嘴计算水嘴的数量 A.√ B.× 答案: A 第 9 题 . 学校建有二次供水设施的,应符合《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等的要求。二次供

学校卫生学试题

学校卫生学试题 选择题 1、通过对大量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属于(B)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病例描述法 2、现代学校卫生时代是从(A)年开始的 A、1850 B、1880 C、1890 D、1894 3、儿童的脊柱(A)岁时弯曲固定 A、7 B、3 C、6 D、12 4、在儿童学步初期应穿(C)的鞋 A、赤脚行走 B、定制鞋 C、硬底鞋 D、平足鞋 5、儿童肌肉保健最应注意的是(D) A、周围环境B、锻炼时间 C、年龄 D、肌肉的负荷限量 6、造成打鼾的主要原因是(B) A、仰卧姿势 B、用口呼吸 C、年龄D、肥胖 7、打哈欠的原因不包括(A) A、二氧化碳过少 B、体能氧气不足 C、疲劳 D、久坐 8、青春期是心脏发育的两个增快期之一,另一个是在(C)。 A、六岁以前 B、四岁以前 C、两岁以前 D、一岁以后 9、人的一生中共有两套牙齿,除乳牙外还有一套是(B) A、切牙B、恒牙 C、尖牙 D、磨牙 10、儿童生长发育遵循的程序不包括(D)

A、头尾率 B、向心率C、正侧率D、发育率 11、兴奋过程导致或加强抑制过程称( A ) A 负诱导 B 正诱导 C 抑制 D 强化 12、人在工作和学习时,大脑皮层的工作能力较低,然后逐渐提高指 的(C) A 镶嵌式活动 B 动力定型 C 始动调节 D 优势法则 13、不属于体征与行为观察法(D) A 行为观察法B间接观察法 C 健康调查法D直接观察法 14、一节课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儿童的主动注意时间确定,下列不正确的是(B) A 3岁7mB 5岁15mC7-10岁20m D 10-12岁25m 15、作息制度不包括(C) A 一日作息制度B学周作息制度 C学月作息制度 D 学期作息制度 16、大脑皮层在持续较长时间的功能活动后,兴奋性逐渐降低,但即将结束工作任务的喜悦又可反射引起大脑皮层一过性兴奋性增高的现象(A) A 终末激发 B 动力定向 C 能力激发D终末兴奋 17、不属于合理膳食的特点的是(D)

《康复护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XX护理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的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的身心和社会功能障碍。 2、残疾:是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等各种原因造成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 3、肌力:指肌肉主动运动时的力量、幅度和速度。 4、良姿位:指躯体、四肢的良好体位,具有防畸形,减轻症状,使躯干和肢体保持在功能状态的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康复的对象是(D) A. 疾病 B. 健康人 C所以人 D.功能障碍者 2 .健康是指(E) A. 身体没有疾病 B. 身体和精神都没有疾病 C. 身体和精神都没有疾病,并且都不衰弱 D. 身体强健,精神积极健康 E. 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完美状态 3. 康复医学的三大基本原则(A)

A. 功能训练、整体康复、重返社会 B. 对症治疗、整体康复、重返社会 C. 功能训练、整体治疗、重返社会 D. 功能训练、整体康复、回归家庭 E. 对症治疗、整体治疗、回归家庭 4. 三级残疾预防目的是(A) A. 防止残疾转化为残障 B. 预防各种损伤或疾病 C. 预防继发性残疾 D. 防止伤、病转化为残疾 E. 临床前期的三早”预防 5. 整体康复的内涵包括(E) A. 努力倡导尊重、关爱残疾人的文明环境 B. 让社会和环境更好地适应患者 C. 帮助患者调整与家庭和社会的关系 D. 积极推动立法,充分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E. 以上都是 6?有关康复护理人员在康复中的角色,不正确的是(D) A. 观察者 B. 实施者

2015年学校卫生试题

学校卫生知识试题 二、选择题 1、《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是1990年由(D)发布 A国务院B教育部C卫生部D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卫生部 2、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行政管理。(C)负责对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指导。 A卫生监督机构B卫生防疫站 C卫生行政部门D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3、学校应当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A)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A普通中小学B普通高校C职业中学D技工学校 4、寄宿制学校应设卫生室,按学生人数(C)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A 400:1 B 500:1 C 600:1 D 700:1 5、(C)对学校卫生工作行使监督职权 A县级以上卫生监督机构B县级以上卫生防疫站 C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D县级以上疾控机构 6、学校体育器材不符合安全要求,由(B)行政部门对直接责任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进。 A教育B卫生C安全监督D质量监督 7、《中小学校教学卫生基本标准》规定,普通教室人均使用面积:小

学不低于(C)平方米,中学不低于1.12平方米。 A 0.8 B 1.0 C 1.15 D 1.2 8、《中小学校教学卫生基本标准》规定,每间教室内至少应设有(B)种以上不同高低型号的课桌椅。 A 1 B 2 C 3 D 4 9、《中小学校教学卫生基本标准》规定,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C)。 A 1:4 B 1:5 C 1:6 D 1:7 10、托幼机构聘用卫生保健人员应当按照收托(C)名儿童至少设1名专职卫生保健人员的比例配备卫生保健人员。 A 100 B 120 C 150 D 200 三、多项选择题 1、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ABCD) A监测学生健康状况;B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C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D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 2、普通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劳动,不得让学生(ABD)。 A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B参加夜班劳动 C适当的劳动D形式不安全工种的作业3、学校应当积极做好近视眼、(ABCD)贫血、脊柱弯曲神经衰弱等学生常见疾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治工作。 A弱视、沙眼;B龋齿;C寄生虫;D营养不良

学校卫生试题

学校卫生知识试题 一、填空题 1、《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所称的学校,是指普通中小学、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及(普通高等学校)。 2、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行政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指导。 3、寄宿制中小学应设置卫生室,按学生人数(600:1)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 4、学校学生课桌椅的设置应是每间教室(两种以上)型号。 5、学校应当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普通中小学必须开展(健康教育)课。 6、供学生使用的娱乐器具不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由卫生行政部门对直接责任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警告)的行政处罚。 7、拒绝或者妨碍学校卫生监督员依法实施卫生监督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对直接责任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警告。 8、学校教室采光、照明等环境质量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对直接责任单位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进。 9、行使学校卫生监督职权的机构设立学校卫生监督员,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聘任并发给学校卫生监督员证书。 10、学校应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不超过(6)小时。

二、选择题 1、《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是1990年由(D)发布 A国务院B教育部C卫生部D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卫生部 2、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行政管理。(C)负责对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指导。 A卫生监督机构B卫生防疫站 C卫生行政部门D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3、学校应当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A)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A普通中小学B普通高校C职业中学D技工学校 4、寄宿制学校应设卫生室,按学生人数(C)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A 400:1 B 500:1 C 600:1 D 700:1 5、(C)对学校卫生工作行使监督职权 A县级以上卫生监督机构B县级以上卫生防疫站 C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D县级以上疾控机构 6、学校体育器材不符合安全要求,由(B)行政部门对直接责任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进。 A教育B卫生C安全监督D质量监督 7、《中小学校教学卫生基本标准》规定,普通教室人均使用面积:小学不低于(C)平方米,中学不低于1.12平方米。 A 0.8 B 1.0 C 1.15 D 1.2

康复护理学试卷一及答案

康复护理学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康复: 2.共济失调: 3.脑卒中: 4.物理疗法: 5. 构音障碍: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现代康复护理提倡的护理方式是( ) A、替代护理和自我护理相结合 B、自我护理和护理援助相结合 C、替代护理和护理援助相结合 D、替代护理和护理程序相结合 E、以上都是 2、康复护理的目标( ) A、维持患者肢体功能 B、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和支持 C、协助患者对功能障碍肢体的训练 D、防范其他并发症的形成 E、以上都是 3、康复护理的目的( ) A、减轻痛苦,促进康复 B、使患者尽量减少继发性功能障碍 C、提高生存质量 D、重返家庭,回归社会 E、以上均是 4、康复医学的主要对象是( ) A、病伤者 B、有功能障碍患者 C、疼痛患者 D、老年人 E、以上都是 5、属于三级预防范畴的是( ) A、早发现 B、提供假肢 C、预防接种 D、早期康复治疗 E、限制烟酒 6、一体重60Kg的患者连续3次用握力计测量右手握力分别得到 24Kg、30Kg、42Kg,那么该患者右手握力指数为( ) A、40 B、50 C、70 D、53.3 E、无法判断 7、关于助力运动,描述错误的是( ) A、指部分借助外力辅助,部分由患者主动收缩肌肉来完成整个运动的过程。 B、外力来自于健侧肢体的不属于助力运动 C、助力运动的作用是增强肌力和改善功能 D、适用于徒手肌力检查 (MMT )已达 1 级以上者 E、兼有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特点 8、一位指鼻试验阳性的患者在进行康复治疗时,应首选( ) A、平衡、协调训练 B、肌力训练 C、耐力训练

《卫生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五)

《卫生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小孩眼球的_______距离较短,物体往往成像于视网膜的后面,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 2.传染源是指被_______感染的人或动物,它包括病人、_______和受感染的动物。 3.精神性厌食是一种由_______因素引起的_______障碍。 4.最重要和最常用的生长发育形态指标是_______和_______。 5.脂类是_______和_______的总称。 6.小儿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是_______,又名_______。 7.病原携带者包括_______和_______。 8.脊柱生理性弯曲包括颈部前弯、_______部后弯、腰部前弯和____部后弯。 9.日射病是由于阳光长时间照射_______,使脑膜和大脑充血,为_______的一种类型。 10.骨折的急救原则是_____。儿童骨折时可能发生“折而不断”的情形,这叫做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6分) 1.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 ) A.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B.保护易感者、管理传染源 C.保护感染源、管理易感者、切断传播途径 D.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2.对于3~6岁儿童来说,鱼和肉理想的烧切方法应该是( ) A.碎末 B.去刺、小丁 C.大块 D.肉泥 3.2~7岁儿童身高的推算公式是( ) A.身高=年龄×4+70厘米 B.身高=年龄×4+75厘米 C.身高=年龄×5+70厘米 D.身高=年龄×5+75厘米 4.以下关于左脑的不正确描述是( ) A.左脑主要通过语言和逻辑表达内心世界 B.左脑与右半身的神经系统相连 C.左脑具有显意识功能 D.很小的孩子能在一群人中辨认出一张脸,这是左脑的功能 5.心脏听诊中,听到的柔和、风吹一样的声音是( ) A.器质性杂音 B.心跳 C.脉搏 D.功能性杂音 6.以下关于儿童恐惧症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部分儿童的恐惧是短暂的,随着儿童体力和智力的发展,恐惧会慢慢消失 B.儿童只会对具体事物感到恐惧,而对抽象概念则因无法理解,也就无所谓恐惧 C.恐惧症就是恐怖症 D.恐惧症是无法用“脱敏”法矫治的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 号分别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4分) 1.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 A.智力发展正常 B.乐于与人交往 C.行为统一和协调 D.情绪稳定 E.性格特征良好 2.听力检查的方法有( )

康复护理学题库及答案

聿康复护理学题库 莃一、名词解释 肃1、康复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以减少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以发挥身体、解剖的最高潜能,使病、伤、残者能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莁2、运动治疗是为了缓解症状或改善功能,根据伤病的特点进行全身或局部的运动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运动治疗在恢复、重建功能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逐渐成 为物理治疗的主体,是康复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 蒇3、OT 作业治疗简称OT。是应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由于身体上、精神上、发育上有功能障碍或残疾,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的患者, 进行评价、治疗和训练的过程,是一种康复治疗方法。 莆4、良姿位指躯体、四肢的良好体位,具有防畸形,减轻症状,使躯干和肢体保持在功能状态的作用。 膃5、关节活动度又称关节活动范围(ROM)是指关节运动时所达到的最大弧度。 蒈6、肌张力是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续的、微小的收缩,即在做被动运动时,所显示的肌肉的紧张度。 腿7、物理因子疗法简称理疗,是指应用天然或人工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通过人体神经、体液、内分泌和免疫等生理调节机制,达到保健、预防、治疗和康复目的的方法。 膅8、等张运动是指肌肉张力不变但长度改变,产生关节活动的肌肉收缩,可分为向心性收缩和离心性收缩。 节10.等长运动是指肌肉长度不变,张力改变,不产生关节活动,也称静态收缩。 衿二、填空题: 蚇1、残疾可分为残损、___残疾_____和___残障_____三个水平。 羄2、现代医学是由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临床医学和___康复医学________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

2020年公卫医师《学校儿童少年卫生学》试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公卫医师《学校儿童少年卫生学》试题及答案(卷二) 一、A1 1、对于普通中小学、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教育部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有明确的规定。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每天应当安排课间操 B、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 C、保证中学生每天至少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D、保证小学生每天有半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E、饭前、饭后1小时内不宜组织剧烈运动 2、中小学生每日户外活动时间(包括户外的活动、体育锻炼、游戏、休息。徒步往返学校等)应该为 A、小学生不少于2~2.5小时,中学生不少于1.5~2小时 B、小学生不少于2.5~3小时,中学生不少于2~2.5小时 C、小学生不少于3~3.5小时,中学生不少于2~2.5小时 D、小学生不少于4~4.5小时,中学生不少于3~3.5小时 E、小学生不少于5~5.5小时,中学生不少于4~4.5小时 3、学校卫生标准(GB/T17223-17224,2012)要求,小学生、初中生以及高中生每日睡眠时间分别不宜少于 A、12小时,11小时,10小时 B、11小时,10小时,9小时 C、10小时,9小时,8小时

D、9小时,8小时,7小时 E、8小时,7小时,6小时 4、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每节课时间是 A、小学20分钟,中学30分钟,大学40分钟 B、小学30分钟,中学35分钟,大学40分钟 C、小学40分钟,中学45分钟,大学50分钟 D、小学45分钟,中学50分钟,大学60分钟 E、小学45分钟,中学50分钟,大学90分钟 5、学习、记忆的电生理学基础是 A、突触长时程增强电位 B、识记、保持、再认、回忆 C、胆碱能神经元动作电位 D、内流钙离子 E、经典条件反射 6、老师的提醒使娟娟很快适应了课堂学习,是老师应用了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特征的 A、始动调节 B、动力定型 C、优势法则 D、保护性抑制 E、镶嵌式活动

康复护理学题库及答案

康复护理学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就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以减少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以发挥 2 3 神上、发育上有功能障碍或残疾,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与劳动能力得患者,进行评价、治疗与训练得过程,就是一种康复治疗方法。 指躯体、四肢得良好体位,具有防畸形,减轻症状,使躯干与肢体保持在功能 状态得作用。 又称关节活动范围(ROM)就是指关节运动时所达到得最大弧度、 ,即在做被动运动时,所显示得肌肉得紧张度。 7简称理疗,就是指应用天然或人工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通过人体神经、体液、内分泌与免疫等生理调节机制,达到保健、预防、治疗与康复目得得方法。 8就是指肌肉张力不变但长度改变,产生关节活动得肌肉收缩,可分为向心性收缩与离心性收缩。 1就是指肌肉长度不变,张力改变,不产生关节活动,也称静态收缩、 二、填空题: 1、残疾可分为残损、___残疾_____与___残障_____三个水平。 2、现代医学就是由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临床医学与___康复医学________构成得一个完整得体系。 3、言语障碍就是指组成言语得听、说、读、写四个主要方面得功能,单独或两个以上共同受损 4、康复治疗内容丰富,包括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康复心理疗法、康复工程及中国传统疗法等。 5、一个完整得运动处方应包括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运动频率、运动治疗得注意事项 5、长期制动及卧床对心血管系统得影响包括体液重新分布、心功能减退、 静脉血栓形成与体位性低血压。 6、临床常用肌力评定方法有两种,即徒手肌力检查与器械肌力测试。 7、徒手肌力检查得级别判定依据包括阻力因素、重力因素、视触觉感知。 8、常见得言语障碍包括失语症、构音障碍、言语失用症。 9、温度觉评定时使用得冷水与温水温度分别就是5—10 、40—50℃、

幼儿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

幼儿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大] [中] [小]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6分) 1.对出生头4—6个月的孩子,最好的食物和饮料是() A.牛奶 B.羊奶 C.鲜果汁 D.母乳 2.乳牙共20颗,于()出齐。 A.1岁半左右 B.2岁左右 C.2岁半左右 D.3岁左右 3.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生成()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4.动静交替,劳逸结合,这符合大脑皮层的()原则。 A.优势兴奋 B.镶嵌式活动 C.建立动力定型 D.保护性抑制 5.乳母饮食中除主食和多样化的副食外,还应多吃些粗食,使乳汁中有足量的()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6.构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是() A.铁 B.锌 C.碘 D.钙 7.在六种营养素中,可以产热的营养素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8.维生素C又名() A.硫胺素 B.胡萝卜素 C.抗坏血酸 D.叶酸 9.增进抗龋齿能力的最主要微量元素是()

A.钙 B.氟 C.磷 D.维生素D 10.假如小儿未见流鼻血,大便呈柏油样,则表明发生了(),应立即就诊。 A.肛门裂 B.细菌性痢疾 C.肠套叠 D.消化道出血 11.当两眼向前视时,两眼的黑眼珠位置不匀称,即称为() A.斜视 B.弱视 C.近视 D.斜视性弱视 12.计划免疫属于() A.自然自动免疫 B.自然被动免疫 C.人工自动免疫 D.人工被动免疫 13.()是由空气传播而引起的传染病。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细菌性痢疾 C.甲型肝炎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4.孤独、退缩、对亲人没有依恋之情,不能领会表情的含义,也不会表示自己的要求和情感,这是婴儿孤独症的()障碍。 A.行为 B.语言 C.社会交往 D.情绪 15.肥胖症属于() A.心身疾病 B.营养性疾病 C.消化道疾病 D.遗传性疾病 16.在冷水浴中刺激较温和、方法简便的锻炼方法是() A.冷水擦身 B.冷水盥洗 C.冷水冲淋 D.冷水洗手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新生儿期保健重要的是帮助小生命度过“营养关”、“温度关”和“________关”。 2.婴幼儿眼球前后距离较短,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后面,称________。 3.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给家长用的一种简便易行、可观察孩子体格发育是否正常的保健

学前卫生学试题和答案

学前卫生学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1.新生儿出现水肿现象往往发生在出生后(b ) A.1天 B.3~5天 C.10天 D.30天 2.婴幼儿呼吸方式的特点是(b ) A.以胸式呼吸为主 B.以腹式呼吸为主 C.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种方式并重 D.既不属于胸式呼吸也不属于腹式呼吸 3.儿童在出生后某一时期胸围会赶上头围,该现象发生的时间段是(b ) A.6个月左右 B.1岁左右 C.1岁半左右 D.2岁左右 4.儿童体格发育最重要及最常用的形态指标是(c ) A.手长、足长 B.上下肢长度 C.身高和体重 D.头围和胸围 5.具有抗生酮作用的营养素是(c ) A.蛋白质 B.脂类 C.碳水化合物 D.水 6.不属于引起食物中毒原因的是(d ) A.食品被污染 B.动植物组织本身含有有毒物质 C.有毒化学物质被加入食品之中 D.食用致敏食物 7.不属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症状表现的是(d) A.面色苍黄 B.肝、脾、淋巴结肿大 C.表情呆滞、嗜睡 D.恶心 8.“常规遮盖法”被公认为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有效方法,主要用来治疗(c ) A.远视 B.近视 C.弱视 D.散光 9.丙种球蛋白是( b) A.自动免疫制剂 B.被动免疫制剂 C.非特异性免疫制剂 D.自然自动免疫制剂 10.具有低烧、多汗、夜惊、磨牙症状表现的儿童可能患了(a ) A.蛔虫病 B.蛲虫病 C.钩虫病 D.鞭虫病 11.给儿童测体温前要让体温计的水银线处于(c ) A.37℃以下 B.36℃以下 C.35℃以下 D.34℃以下 12.儿童梦魇现象属于(a ) A.睡眠障碍 B.情绪障碍 C.品行障碍 D.心理机能发育迟缓 13.家长或教师矫治儿童焦虑症、恐怖症时可采用的方法是( a) A.系统脱敏法 B.阳性强化法 C.负强化法 D.消退法 14.儿童膳食中所供热能占总热量25%的餐点是(a ) A.早餐 B.午餐 C.午点 D.晚餐 15.一般情况下,骨折现场急救处理的第一步是(a ) A.固定 B.冷敷 C.止血 D.把伤者移到担架上 16.给婴幼儿测量体温的合适情境是(d ) A.哭闹 B.饭后 C.运动后 D.安静后 1.新生儿的头围平均为(b )

康复护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康复护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的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的身心和社会功能障碍。 2、残疾:是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等各种原因造成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不同程度 地丧失正常生活。 3、肌力:指肌肉主动运动时的力量、幅度和速度。 4、良姿位:指躯体、四肢的良好体位,具有防畸形,减轻症状,使躯干和肢体保持在功能状态的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 康复的对象是(D) A.疾病 B.健康人 C.所以人 D.功能障碍者 2.健康是指(E) A. 身体没有疾病 B. 身体和精神都没有疾病 C. 身体和精神都没有疾病,并且都不衰弱 D. 身体强健,精神积极健康 E. 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完美状态 3.康复医学的三大基本原则(A)

A. 功能训练、整体康复、重返社会 B. 对症治疗、整体康复、重返社会 C. 功能训练、整体治疗、重返社会 D. 功能训练、整体康复、回归家庭 E. 对症治疗、整体治疗、回归家庭 4.三级残疾预防目的是(A) A. 防止残疾转化为残障 B. 预防各种损伤或疾病 C. 预防继发性残疾 D. 防止伤、病转化为残疾 E. 临床前期的“三早”预防 5.整体康复的内涵包括(E) A.努力倡导尊重、关爱残疾人的文明环境 B.让社会和环境更好地适应患者 C. 帮助患者调整与家庭和社会的关系 D. 积极推动立法,充分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E.以上都是 6.有关康复护理人员在康复中的角色,不正确的是(D) A. 观察者 B. 实施者 C.教育者 D.治疗者

11.学校卫生题目和答案

. 学校卫生工作题目和答案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性器官和第二性征迅速发育一般出现在(D ) A.青春期早期 B.青春期前期 C.青春期后期 D.青春期中期 E.青春期晚期 2、出现身高突增高峰的是(A ) A.青春期早期 B.青春期中期 C.青春期晚期 D.青春期前期 E.青春期后期 3、青春期晚期表现不包括( C) A.生长速度减慢 B.骨骺融合后停止生长 C.性器官和第二性征迅速发育 D.社会化过程加速 E.持续约2年 4、突增年龄指(C ) A.生长突增开始的年龄 B.生长突增结束的年龄 C.生长突增中增幅最大的一年 D.青春期开始的年龄 E.月经或首次遗精的年龄 5、衡量个体各种青春期发育征象顺序的重要标志是( E) A.生长突增

. B.交叉现象 C.发育类型 D.性别形态发育 E.突增年龄 6、男女发育曲线的交叉一般为(B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E.5次 7、13岁女生肺活量与男生肺活量的比例约为(C ) A.70% B.80% C.92% D.60% E.65% 8、男孩运动能力的快速增长一般发生在(B ) A.6~10岁 B.7~15岁 C.15~20岁 D.20~25岁 E.7~12岁 9、女孩的优势运动能力包括(D ) A.速度 B.耐力 C.力量 D.柔韧性 E.以上都不是 10、口头语言发育的关键期是(C )

A.胎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学龄前期 E.学龄期 11、幼儿期口头语言的发展特点不包括( A) A.先表达,后理解 B.先发声,后用语法句法 C.3岁是掌握词汇数量的激增阶段 D.在词汇量增加的基础上,发展到能简单叙述此前的事件E.读100以内的数 12、一生中机械记忆力的最高峰为( B) A.8岁 B.10岁 C.15岁 D.18岁 E.25岁 13、绝大多数生长发育指标个体差异的原因是( E)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营养状况 D.社会因素 E.遗传和环境因素 14、能决定个体实现的最大成长潜力的是(D )A.个体营养状况 B.身体素质 C.社会环境 D.遗传 E.家庭氛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