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生物化学试题及标准答案(糖代谢部分)

最新生物化学试题及标准答案(糖代谢部分)
最新生物化学试题及标准答案(糖代谢部分)

糖代谢

一、选择题

1.果糖激酶所催化的反应产物是:

A、F-1-P

B、F-6-P

C、F-1,6-2P

D、G-6-P

E、G-1-P

2.醛缩酶所催化的反应产物是:

A、G-6-P

B、F-6-P

C、1,3-二磷酸甘油酸

D、3-磷酸甘油酸

E、磷酸二羟丙酮

3.14C标记葡萄糖分子的第1,4碳原子上经无氧分解为乳酸,14C应标记在乳酸的:

A、羧基碳上

B、羟基碳上

C、甲基碳上

D、羟基和羧基碳上

E、羧基和甲基碳上

4.哪步反应是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生成高能化合物的?

A、草酰琥珀酸→α-酮戊二酸

B、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

C、琥珀酰CoA→琥珀酸

D、琥珀酸→延胡羧酸

E、苹果酸→草酰乙酸

5.糖无氧分解有一步不可逆反应是下列那个酶催化的?

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B、丙酮酸激酶

C、醛缩酶

D、磷酸丙糖异构酶

E、乳酸脱氢酶

6.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的反应不需要下述那种物质?

A、乙酰CoA

B、硫辛酸

C、TPP

D、生物素

E、NAD+

7.三羧酸循环的限速酶是:

A、丙酮酸脱氢酶

B、顺乌头酸酶

C、琥珀酸脱氢酶

D、异柠檬酸脱氢酶

E、延胡羧酸酶

8.糖无氧氧化时,不可逆转的反应产物是:

A、乳酸

B、甘油酸-3-P

C、F-6-P

D、乙醇

9.三羧酸循环中催化琥珀酸形成延胡羧酸的琥珀酸脱氢酶的辅助因子是:

A、NAD+

B、CoA-SH

C、FAD

D、TPP

E、NADP+

10.下面哪种酶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作用中都起作用:

A、丙酮酸激酶

B、丙酮酸羧化酶

C、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

D、己糖激酶

E、果糖-1,6-二磷酸酯酶

11.催化直链淀粉转化为支链淀粉的酶是:

A、R酶

B、D酶

C、Q酶

D、α-1,6糖苷酶

12.支链淀粉降解分支点由下列那个酶催化?

A、α?β 淀粉酶

B、Q酶

C、淀粉磷酸化酶

D、R—酶

13.三羧酸循环的下列反应中非氧化还原的步骤是:

A、柠檬酸→异柠檬酸

B、异柠檬酸→α 酮戊二酸

C、α-酮戊二酸→琥珀酸

D、琥珀酸→延胡羧酸

14.一分子乙酰CoA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后产物是:

A、草酰乙酸

B、草酰乙酸和CO2

C、CO2+H2O

D、CO2,NADH和FADH2

15.关于磷酸戊糖途径的叙述错误的是:

A、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戊糖

B、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戊糖时每生成1分子CO2,同时生成1分子NADH+H

C、6-磷酸葡萄糖生成磷酸戊糖需要脱羧

D、此途径生成NADPH+H+和磷酸戊糖

16.由琥珀酸→草酰乙酸时的P/O是:

A、2

B、2.5

C、3

D、3.5

E、4

17.胞浆中1mol乳酸彻底氧化后,产生的ATP数是:

A、9或10

B、11或12

C、13或14

D、15或16

E、17或18

18.胞浆中形成的NADH+H+经苹果酸穿梭后,每mol产生的A TP数是:

A、1

B、2

C、3

D、4

E、5

19.下述哪个酶催化的反应不属于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A、磷酸甘油酸激酶

B、磷酸果糖激酶

C、丙酮酸激酶

D、琥珀酸辅助A合成酶

20.1分子丙酮酸完全氧化分解产生多少CO2和A TP?

A、3 CO2和15A TP

B、2CO2和12ATP

C、3CO2和16ATP

D、3CO2和12ATP

21.高等植物体内蔗糖水解由下列那种酶催化?

A、转化酶

B、磷酸蔗糖合成酶

C、ADPG焦磷酸化酶

D、蔗糖磷酸化酶

22.α-淀粉酶的特征是:

A、耐70℃左右的高温

B、不耐70℃左右的高温

C、在pH7.0时失活

D、在pH3.3时活性高

23.关于三羧酸循环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循环一周可产生4个NADH+H+

B、循环一周可产生2个ATP

C、丙二酸可抑制延胡羧酸转变为苹果酸

D、琥珀酰CoA是α-酮戊二酸转变为琥珀酸是的中间产物

24.支链淀粉中的α-1,6支点数等于:

A、非还原端总数

B、非还原端总数减1

C、还原端总数

D、还原端总数减1

二、填空题

1.植物体内蔗糖合成酶催化的蔗糖生物合成中葡萄糖的供体是,葡萄糖基的受体是;在磷酸蔗糖合成酶催化的生物合成中,葡萄糖基的供体是,葡萄糖基的受体是。

2.α和β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的键,所以不能够使支链淀粉彻底水解。

3.淀粉磷酸化酶催化淀粉降解的最初产物是。

4.糖酵解在细胞内的中进行,该途径是将转变为,同时生成的一系列酶促反应。

5.在EMP途径中经过、和后,才能使一个葡萄糖分子裂解成和两个磷酸三糖。

6.糖酵解代谢可通过酶、酶和酶得到调控,而其中尤以酶为最重要的调控部位。

7.丙酮酸氧化脱羧形成,然后和结合才能进入三羧酸循环,形成的第一个产物。

8.丙酮酸脱氢脱羧反应中5种辅助因子按反应顺序是、、、

和。

9.三羧酸循环有次脱氢反应,次受氢体为,次受氢体为。

10.磷酸戊糖途径可分为个阶段,分别称为和,其中两种脱氢酶是和,它们的辅酶是。

11.由葡萄糖合成蔗糖和淀粉时,葡萄糖要转变成活化形式,其主要活化形式是

和。

12.是糖类在生物体内运输的主要形式。

13.在HMP途径的不可逆氧化阶段中,被氧化脱羧生成、和。

14.丙酮酸脱氢酶系受、、三种方式调节15.在、、和4种酶的参与情况下,糖酵解可以逆转。

16.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反应中的NADH+H+来自的氧化。

17.丙酮酸形成乙酰CoA是由催化的,该酶是一个包括、和的复合体。

18.淀粉的磷酸解通过降解α-1,4糖苷键,通过酶降解α-1,6糖苷键。

三、是非题

1.在高等植物体内蔗糖酶即可催化蔗糖的合成,又催化蔗糖的分解。

2.剧烈运动后肌肉发酸是由于丙酮酸被还原为乳酸的结果。

3.在有氧条件下,柠檬酸能变构抑制磷酸果糖激酶。

4.糖酵解过程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

5.由于大量NADH+H+存在,虽然有足够的氧,但乳酸仍可形成。

6.糖酵解过程中,因葡萄糖和果糖的活化都需要ATP,故ATP浓度高时,糖酵解速度加快。

7.在缺氧条件下,丙酮酸还原为乳酸的意义之一是使NAD+再生。

8.在生物体内NADH+H+和NADPH+H+的生理生化作用是相同的。

9.高等植物中淀粉磷酸化酶即可催化α-1,4糖苷键的形成,也可催化α-1,4糖苷键的分解。

10.植物体内淀粉的合成都是在淀粉合成酶催化下进行的。

11.HMP途径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

12.TCA中底物水平磷酸化直接生成的是ATP。

13.三羧酸循环中的酶本质上都是氧化酶。

14.糖酵解是将葡萄糖氧化为CO2和H2O的途径。

15.三羧酸循环提供大量能量是因为经底物水平磷酸化直接生成ATP。

16.糖的有氧分解是能量的主要来源,因此糖分解代谢愈旺盛,对生物体愈有利。

17.三羧酸循环被认为是需氧途径,因为氧在循环中是一些反应的底物。

18.甘油不能作为糖异生作用的前体。

19.在丙酮酸经糖异生作用代谢中,不会产生NAD+

20.糖酵解中重要的调节酶是磷酸果糖激酶。

四、名词解释

极限糊精EMP途径HMP途径TCA循环回补反应糖异生作用有氧氧化无氧氧化乳酸酵解

五、问答题

1.什么是新陈代谢?它有什么特点?什么是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2.糖类物质在生物体内起什么作用?

3.什么是糖异生作用?有何生物学意义?

4.什么是磷酸戊糖途径?有何生物学意义?

5.三羧酸循环的意义是什么?糖酵解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6.A TP是磷酸果糖激酶的底物,但高浓度的ATP却抑制该酶的活性,为什么?

7.三羧酸循环必须用再生的草酰乙酸起动,指出该化合物的可能来源。

8.核苷酸糖在多糖代谢中有何作用?

六、计算题

1.计算从磷酸二羟丙酮到琥珀酸生成的ATP和P/O

2.葡萄糖在体外燃烧时,释放的自由能为686kcal/mol,以此为基础,计算葡萄糖在生物体内彻底氧化后的能量转化率。

答案:

一、选择题 1.C 2.E 3.E 4.C 5.B 6.D 7.D 8.D 9.C 10.C 11.C 12.D 13.A 14.D 15.B 16.B 17.E 18.C 19.B

20.A 21.A 22.A 23.D 24.B

二、填空题 1.UDPG 果糖UDPG 6-磷酸果糖 2.1,4-糖苷键 3.1-磷酸葡萄糖 4.细胞质葡萄糖丙酮酸ATP和NADH 5.磷酸化异构化再磷酸化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 6.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磷酸果糖激酶7.乙酰辅酶 A 草酰乙酸柠檬酸8.TPP 硫辛酸CoA FAD NAD+ 9.4 3 NAD+ 1 FAD 10.两氧化和非氧化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NADP+11.ADPG UDPG 12.蔗糖13.6-磷酸葡萄酸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5-磷酸核酮糖CO2 NADPH+H+14.共价调节反馈调节能荷调节15.丙酮酸羧化酶PEP羧激酶果糖二磷酸酶6-磷酸葡萄糖酶16. 3-磷酸甘油醛17.丙酮酸脱氢酶系丙酮酸脱氢酶二氢硫辛酸转乙酰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18.淀粉磷酸化酶支链淀粉6-葡聚糖水解酶

三、是非题 1.×2.√ 3.√ 4.√ 5.× 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四、略。

五、问答题 1.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内进行的一切化学反应。其特点为:有特定的代谢途径;是在酶的催化下完成的;具有可调节性。

物质代谢指生物利用外源性和内源性构件分子合成自身的结构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以及这些结构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过程。

能量代谢指伴随着物质代谢过程中的放能和需能过程。

2.糖类可作为:供能物质,合成其它物质的碳源,功能物质,结构物质。

3.糖异生作用是指非糖物质转变为糖的过程。动物中可保持血糖浓度,有利于乳酸的利用和协助氨基酸的代谢;植物体中主要在于脂肪转化为糖。

4. 是指从6-磷酸葡萄糖开始,经过氧化脱羧、糖磷酸酯间的互变,最后形成6-磷酸果糖和3-磷酸甘油醛的过程。其生物学意义为:产生生物体重要的还原剂-NADPH;供出三到七碳糖等中间产物,以被核酸合成、糖酵解、次生物质代谢所利用;在一定条件下可氧化供能。

5.三羧酸循环的生物学意义为:大量供能;糖、脂肪、蛋白质代谢枢纽;物质彻底氧化的途径;为其它代谢途径供出中间产物。

糖酵解的生物学意义为:为代谢提供能量;为其它代谢提供中间产物;为三羧酸循环提供丙酮酸。

6.因磷酸果糖激酶是别构酶,A TP是其别构抑制剂,该酶受A TP/AMP比值的调节,所以当ATP浓度高时,酶活性受到抑制。

7.提示:回补反应

8.核苷酸糖概念;作用:为糖的载体和供体,如在蔗糖和多种多糖中的作用

六、计算题 1. 14或15个A TP 3.5或3.75 2. 42%或38.31%

南亚与印度练习题

1.一艘油轮从波斯湾驶往我国沿海。6月下旬经马尔代夫附近海域、马六甲海峡到新加坡,该油轮()

A.先顺水航行,后逆水航行

B.桅杆的日影始终出现在南侧

C.可以不经过吉隆坡西南海域

D.航行期间,雨少晴多

《真腊风土记》(元)记载:①自温州开船,西南行,历闽、广海外诸州港口,过七洲洋,经交趾洋到占城。又自占城顺风可半月到真腊;②真腊四时常如五六月天,不识霜雪,半年有雨,半年绝无;③信教者削发穿黄,偏袒右肩,其下系黄布裙,跣足。据此并结合图,回答第2~4题。

2.当时从温州航海前往真腊的较佳时间是()

A.11~12月

B.3~4月

C.5~6月

D.7~8月

3.真腊地区的气候属于()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4.③所描述宗教的起源地是()

A.巴勒斯坦地区

B.阿拉伯半岛

C.南亚

D.中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