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图设计说明(公路模板)

施工图设计说明(公路模板)
施工图设计说明(公路模板)

路线设计说明

一、相关批复意见及执行情况

本次设计严格按照《青海省海东工业园区临空综合经济园总体规划(2011-2020)》进行施工图设计。同时,根据多次省、市领导对该项目的指示、意见和建议以及青海省交通部门专家的咨询意见,根据青海省海东工业园区临空综合经济园区道路建设方案的会议纪要进行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文件的编制基本按照《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要求进行文本及设计图纸的编制。同时,考虑到本项目为青海省交通厅代建项目,所以在设计中充分征求青海省交通部门意见、相关专家咨询意见以及公路交通部门规范要求,同时参照《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对设计说明及图纸进行补充。

二、路线平面、纵断面设计说明

(一)路线走向及平面布设

1、本工程为新建道路,平面线形按照总体规划进行设计,并保持道路线形顺畅,满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的要求。

拟建二号路位于平安县境内,二号路与规划的兰新客运铁路专线及南绕城高速公路并行,二号路路线全长。二号路起点、终点均与现状109国道相接,道路全线线形基本与南绕城高速平行。

二号路路线走向大致呈东西向,道路全线按照城市道路Ⅱ级主干道进行设计,设计车速40km/h。本次设计西起三号路,东至一号路,全长,道路全线共设交点17个,全线设平曲线15处,最小圆曲线半径300m,缓和曲线最小长度50m,最大圆曲线半径,最小平曲线长度。

K0+000~K1+200段利用现状109国道(现状宽12m,沥青混凝土路面)向北侧进行拓宽改造,K1+200~K3+080段与南侧兰新客运专线平行,K3+080~K3+540段下穿客运专线,经政府部门与高铁相关部门协商,因高铁沿开发区中部全线穿越,孔跨跨径为30m,采用双向行车时,路幅布置在两桥墩之间,能充分保证路幅宽度及行车安全。相关同意道路选线将桥墩置于12m中央分隔带内,并考虑安全净空要求,绿化带路缘石采用连续式钢筋混凝土护栏进行防护。

高铁桥墩及高压线塔

K3+540~段平面线形基本与南侧南绕城高速平行,终点与1号路及109国道相接。K5+230~K6+000段穿越330KV的高压走廊,此段考虑到建设用地要求,经政府部门与电厂相关部门协商,同意将铁塔置于道路中央分隔带内。因中央分隔带设置宽度10m,能够保证铁塔安全净空要求,绿化带路缘石采用连续式钢筋混凝土护栏进行防护。

沿线前后跨沟五次,相应的布设桥梁。

2、路线采用坐标及高程

路线平面控制测量采用平安县城建坐标系,路线高程控制测量采用1985年国家基准

下穿客运专线

高压走廊

南绕城高速

高程系,按四等水准施测。精度指标满足规范相应等级的要求。

施工前承包商应复测各导线点坐标及水准点的标高,满足规范相应等级的要求后方可使用。

(二)纵断面设计

道路的纵断面设计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要求而进行的。在进行纵断面设计时,不仅满足规范的要求,而且与洪沟防洪标高相协调,尽量减少填挖方数量,并与规划相交道路、跨河(沟)桥梁标高衔接,同时满足南侧场地道路排水要求为原则。

【桥梁设计详见桥涵工程图纸】。

道路最小设计纵坡为%,最大设计纵坡为%,最大竖曲线半径为22000米,最小竖曲线半径为1500米。

道路线形设计指标对照表(设计车速40 km/h)

三、施工方案及注意事项

1、施工条件

施工条件:沿线村庄较多,群众修路积极性较高,应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期。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期,确保工程尽早完工。

2、工期安排

本项目计划工期2年,2011年8月开工,2013年7月底竣工。安排如下:

2011年7月之前,完成前期的设计、部分拆迁及征地工作。

2011年8月至2013年2月(含冬季停工时间),完成全线路基、桥涵、地下管线的敷设,完成全线的拆迁征地工作。

2013年3月至6月完成路面、交通、路灯、绿化工程。

2013年7月完成全部的收尾工作,竣工通车。

3、导线、水准测量是在二号路范围内统一进行的,控制测量成果是经过总体平差和连续推算的,各工程段之内及之间的导线、水准点成果无断链。

4、设计文件中提供的导线点和水准点是施工测量的唯一基准,由于定测过程中埋设的路线主点桩、桥位桩等数量较多,应注意两者的区别。为防止导线点和水准点移位或破坏,施工测量应经过复测确认后方可使用。

5、定测时路线放样均采用坐标法,即路线上任一点的实地位置均按其平面坐标从平面控制点放出。建议施工放样时各桩号的实地位置(尤其是结构物的实地位置),亦应按其平面坐标,从平面控制点放出,以确保线位放样准确无误。对于桥梁等构造物,为确保构造物范围内放样准确,最好始终采用同一对控制点进行施工测量。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

一、相关批复意见及执行情况

本次设计严格按照《青海省海东工业园区临空综合经济园总体规划(2011-2020)》进行施工图设计。同时,根据多次省、市领导对该项目的指示、意见和建议,同时根据青海省交通部门专家的咨询意见,根据青海省海东工业园区临空综合经济园区道路建设方案的会议纪要进行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文本的编制基本按照《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要求进行文本及设计图纸的编制。同时,考虑到本项目为青海省交通厅代建项目,所以在设计中充分征求青海省交通部门意见及相关专家咨询意见以及公路交通部门规范要求,同时参照《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对设计说明及图纸进行补充。

二、施工图标段划分情况说明

根据青海省海东工业园区管委会要求,考虑到本项目道路、桥梁、雨水工程由交通部代建,其余市政管线由各专业部门建设。因此,施工图文本整理中暂按照道路、桥梁、市政管线三部分整理划分。

三、路基设计

1、路基设计原则

根据相关规范的规定、要求、沿线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及路基填挖情况,参照已建公路路基的设计和施工经验,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选择合理的路基横断面形式和边坡坡率,并设计了完善的排水设施、防护工程,采取切实有效的地基处理和病害防治措施,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对路基的危害,确保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采用的主要设计规范与参考资料如下: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96)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 019-1998)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 F80/1-2004)

其他规程、规范及有关指导性意见。

2、道路横断面布置

本项目为城市Ⅱ级主干道,设计车速40km/h。路基横断面采用整体式断面。

(1)、路基横断面

路线路基横断面为整体式断面。路基标准路段总宽度为,其横断面组成为:

30m不对称式三块板横断面布置:

3m(人行道)+6m(非机动车道)+2m(机非分隔带)+16m(机动车道)+3m(人行道)=30m即在道路北侧单侧设置非机动车道。

K3+080~K3+540下穿客运专线段两块板横断面布置:

( (人行道)+(车行道)+(绿化带)+(车行道)+( (人行道) =,其中北侧车行道宽12m,南侧车行道宽8m

K5+230~K6+00穿越330KV的高压走廊段横断面布置:

( (人行道)+(车行道)+(绿化带)+(车行道)+( (人行道)=,其中北侧车行道宽12m,南侧车行道宽8m。

(2)、路拱横坡

路面横坡度车行道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横坡均坡向外侧,不同板块、宽度的断面衔接时,机非分离的非机动车道在50米范围内横坡度进行过渡与机动车道车道横坡度一致,人行道为2%,坡向车行道。

(3)、中央分隔带及机非分隔带

K3+080~K3+540下穿客运专线段、K5+230~K6+00穿越330KV的高压走廊段中央分

隔带采用凸起型,中央分隔带内、路面底基层以上换填种植土,其上种植常青乔木侧柏,以美化路容兼防眩作用。其余标准路段设置的机非分隔带,分隔带断口间距300m 左右,断口宽度10m ,断口处路缘石半径为1m 。

3、一般路基设计

路基以就地取材、方便施工、基层坚实、路基稳定、面层耐用原则进行设计。设计

确保路基满足临界高度和最小填土高度的要求,保证路基处于干燥状态,防止冻害发生。

路堤边坡:依据本地区路基填料的物理及力学性质并借鉴类似地质条件下其他项目

设计经验,采用1:一坡到底的直线边坡。

路堑边坡:根据堑体工程地质特性和边坡高度,经综合分析后确定路堑边坡型式及

坡率。边坡高度H ≤时,采用1:一坡到顶的直线边坡。边坡高度<H ≤时,采用折线形边

坡,其中0~8m 边坡坡率采用1:,8~20m 边坡坡率采用1:,两级边坡之间设宽2m 的边

坡平台。挖方边坡的坡面与地面的结合部采用变化的坡率并尽可能做成弧形。

路基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考虑地下管网的影响和安全,路基压实度按照《城镇道路

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取值。路面基层(5%水泥稳定砂砾)压实度≥

97%要求;路面底基层(天然砂砾)压实度按≥95%要求。路基填料采用砂砾土,其要

求见下表:

路堤填料及压实度要求

零填及路堑路床的填料及压实度要求,见下表:

路基填料及压实度要求

2、特殊路基处理

清表及湿陷性地基处理

根据地勘报告,沿线场地上部多为耕表土、杂填土、素填土,不能做为路基持力层,

其下部为含砂低液限粘土,部分地段为湿陷性黄土,并且局部地段为中湿类型。综合考

虑,采用如下的处理方式:

挖方地段:清表量已计入挖方数量中,设计对路面结构层底面以下0.8米原土挖出,

进行冲击碾压后,并对含水量较大的地段进行晾晒,再对原土掺灰5%回填,处理宽度32、

30米(路基外边缘两侧各加宽1米)。

填方地段:对经过农田段清表0.4米,进行冲击碾压后,再进行路基填筑,清表宽

度32、30米(路基外边缘两侧各加宽1米)。对路基顶面采用冲击碾压进行增强补压,

其压实度满足路基设计中的压实度要求。

【详细的路基处理工程量见图纸】。

3、路基防护及排水

结合道路沿线的土地开发建设,园区将同步实施道路北侧湟水河的整治及整个园区

的场地平整,因此,本次设计中对二号路北侧不进行永久性防护,对填方路段仅做临时性植草防护措施。

道路南侧挖方路段

为防止出现绿化用水漫灌引起分隔带边缘处路基塌陷的通病,以防滞留水下渗,影响路基稳定,在分隔带中增设了排水盲管和土工布保护层,将多余积水及时排除。绿化带0.8米以下压实度同路基压实度要求,0.8米以上压实度不小于85%。

四、取土、弃土设计方案、环保及节约用地措施

1、土质调查

沿线进行了大量土质调查勘探工作,内容包括:钻孔、静力触探等,有关试验成果见相关附件。

2、取、弃土场

拟建项目为经济开发区项目,需要整体考虑土方及土方平衡问题,已在控制性规划中完成场地竖向及土方平衡。

根据建设单位的意见,弃土场为当地垃圾场,运距按10公里计,借土点按照园区其他在建项目的土方调配及指定的取土场,运距按5公里计。所借土方多为砾石土和黄土,能够满足路基填料的要求。清表后的素填土和耕表土用于道路范围内的绿化带和临河一侧绿化带的填筑土方,不再外弃,由建设方根据园区的征地情况,现场指定耕植土的临时堆放点。

取土场设置情况见取土坑及弃土堆(场)一览表。

取土场的所借土方应满足填筑路基所要求的CBR值、含水量、塑性指数等规定值,取土时不得使作业面积水。取土时的具体要求详见路基施工规范条。

3、环保及节约用地措施

本次设计中,综合考虑行车安全与路基防护设计,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的协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道路选线中对耕地的占用和农田、水利、文物保护、风景名胜、学校、医院和村落的环境保护作了充分的考虑。同时,对筑路材料的开采、运输路径以及料场位置作了合理的选择。

2、道路设计中对路基土石方工程的取、弃土场也都进行了合理规划。高速公路路基、农田水利设施时都进行了专门的调查和协商;构造物进行防护设计。

3、路线设计时尽量减少高填深挖,在满足防洪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填挖工程量。对填方路段边坡均设置土工网种草防护。

4、环境保护

二号路的建设,对改善海东工业园区临空综合经济园路网、满足区域交通、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项目的建设在建设前期、施工阶段、营运期间会给涉及区域的社会、自然、生态等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在相关政府、监督部门的主管和协调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多方须齐抓共管,提前策划、积极响应,将不利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施工期间主要从噪声污染防治、环境空气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水污染控制措施、劳动保护等方面进行污染防治。

路线避免大填大挖,合理取土弃土,禁止向沿线的河道、沟道内倾倒弃土,使道路纵断面在符合有关规范的同时满足和现状的衔接,尽量减少用地数量,强调道路绿化,在道路两侧布置树池绿化提高整个城市的绿化率。注意保护原有绿色植物,最大限度地利用区域内原有林木,同时使用人工栽培方法,在沿线重建绿色生物环境。构造物在注重突出经济实用和自身美观的同时,力求配合所在路线及其他环境协调。

5、为了节约用地,设计中对路线进行平纵横综合设计,尽量减少填挖高度,减少用地宽度;对地面横坡较陡,边坡坡脚(顶)延伸较远者,设置了防护措施;集中设置取土,取土场与河堤绿化相结合,有利于环境保护。

五、路面设计

1、车行道

路面设计以双轮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进行设计,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砼路面,设计使用年限15年,经计算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累计当量轴次为286万次,拉应力设计累计当量轴次为136万次,路面设计弯沉值ld=-0.2Ac(0.01mm)。由于目前道路使用中路面的破坏较大,以及后期出入园区企业重车、超载车辆较多的实际情况,非机动车道临时停车的要求,同时考虑场地的地质条件(多部分地段为Ⅱ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并满足结构层最小抗冻厚度要求,确定机动车道路面总厚度72cm,非机动车道路面总厚度49cm,人行道总厚度39cm。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抗滑面层。

机动车道路面结构为:

路面结构抗压回弹模量(MPa)上面层: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 1200

黏层油0.5kg/m2 (乳化沥青)

下面层: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 1000

洒透层油1kg/m2 (乳化沥青)

基层:30cm水泥稳定砂砾(5%) 1300

底基层: 30cm 石灰土(12%) 700

土基: 原(填)土夯实,保证规范要求的含水量和压实度 32 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为:

路面结构抗压回弹模量(MPa)上面层: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 1200

黏层油0.5kg/m2 (乳化沥青)

下面层: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 1100

洒透层油1kg/m2 (乳化沥青)

基层:20cm水泥稳定砂砾(5%) 1300

底基层: 20cm石灰土(12%) 700

土基: 原(填)土夯实,保证规范要求的含水量和压实度 32

面层所用集料与沥青的黏附性不宜低于4级。沥青采用A-90。

2、人行道

青海平安县属于降雨少,蒸发量大,水资源缺乏的地区,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充分收集利用雨水,本次设计考虑人行道采用透水砖和透水基层,基层采用无砂混凝土,透水砖渗下来的雨水,通过这些蜂窝状的孔隙就能真正渗透到土层中回补地下水,也能满足绿化带或行道树的灌溉需求。

人行道结构为:

6cm C30混凝土透水砖

3cm 中砂

15cm C15无砂混凝土

15cm天然砂砾

无砂混凝土水泥、水、碎石的配比为1::6。

3、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需在道路路段人行道、沿线单位出入口、道路交叉口、人行过街设施、公交车站等处设置,满足视力残疾者与肢体残疾者以及体弱老人、儿童等利用道路交通设施出行的需要。

无障碍设施,在道路路段上铺设视力残疾者行进盲道,以引导视力残疾者利用脚底的触感行走。行进盲道在路段上连续铺设,行进盲道宽度0.60m。行进盲道转折处设提示盲道。对于确实存在的障碍物,或可能引起视残者危险的物体,采用提示盲道圈围,以提醒视残者绕开。同时路段人行道上不设有突然的高差与横坎,以方便肢残者利用轮椅行进。如有高差或横坎,以斜坡过渡,斜坡坡度满足1:20的要求。

道路交叉口人行道在对应人行横道线的缘石部位设置缘石坡道,其中单面坡缘石坡道坡度为1:20,三面坡缘石坡道坡度为1:12。坡道下口高出车行道的地面不得大于20mm。交叉口人行横道线贯通道路两侧,经过道路与隔离带处压低高度,满足轮椅车通行。在交叉口处设置提示盲道,提示盲道与人行道的行进盲道连接。同时还设置音响设施,以使视残者确认可以通过交叉口。

盲道采用C30砼预制,颜色为中黄色,盲道宽度60cm,由行进盲道和提示盲道组成,行进盲道为条形,提示盲道为圆点形。

4、公交停靠站

根据当前国家倡导“低碳环保,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原则,本工程设置公共汽车停靠站,以适应沿线单位和居民的出行的要求。结合本工程性质,本次采用在道路南侧设置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将机非分隔带断口30米,停靠站间距500~600米,道路北侧采用路边式停靠站。

六、施工方案及注意事项

(一)施工方案

1)施工条件

施工条件:沿线村庄较多,群众修路积极性较高,应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加快工

程进度,确保工期。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期,确保工程尽早完工。

2)工期安排

本项目计划工期2年,2011年8月开工,2013年7月底竣工。安排如下:

2011年7月之前,完成前期的设计、部分拆迁及征地工作。

2011年8月至2013年2月(含冬季停工时间),完成全线路基、桥涵、地下管线的敷设,完成全线的拆迁征地工作。

2013年3月至6月完成路面、交通、路灯、绿化工程。

2013年7月完成全部的收尾工作,竣工通车。

3)招投标方法

采用招标方式按照优胜劣汰、优质廉价的政策,选择施工和监理单位,建立政府监督、社会监理、施工企业内部自检的工程质量体系,确保工程质量。为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必须加强与地方各级政府的联系,做好征地、拆迁及安置工作,处理好业主、监理、施工单位的关系。业主应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工程的顺利竣工。

(二)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1、路基

1)一般路基

(1)路基填料要求、压实度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要求和《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2)填方路基施工时,要求路槽以下范围内采用震动式压路机碾压。针对路基边缘部位因夯实不足、易渗水而造成局部沉降、失稳等病害,填方的宽度要求比路基实际宽度两侧各宽出50厘米,碾压完成后削除多余土体,以保证路基边缘碾压质量。碾压时填土应在整个填土宽度内分层填筑,每层厚度不大于30厘米,在土壤最佳含水量的条件下按设计要求的压实度进行压实。

(3)在涵管附近的填土应特别仔细压实,在管道处应先以人工夯实或轻辗压实,待涵、管上的填土大于0.5米时再进行重辗压实。

(4)为保证路基稳定,地面横坡大于1:5时,横向上地面应挖成宽度不小于2.0m 的向内倾斜的台阶;地面纵坡大于1:3时,纵向上地面亦应挖成宽度不小于2.0m的向内倾斜的台阶。

(5)半填半挖路基的挖方一幅应在路槽下超挖80cm后再回填,超挖宽度不小于3.0m,以减小路基横向不均匀沉降。

(6)当地面纵坡大于1:3时,为避免道路纵断面上填挖交替处纵向不均匀沉降,对纵向填挖交接处亦进行处理,处理措施为:挖方一端应在路槽下超挖2.0m后再回填,超挖长度不小于10.0m。

(7)为保证路基稳定,防止路侧积水而产生路基湿陷,对局部路段路基坡脚或堑顶外20m范围内的黄土湿陷坑及地表裂缝等进行回填、碾压整平,防止地表水下渗。

2)特殊路基

对道路沿线的特殊地基设计采用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并要求采用冲击碾压进行增强补压。冲击碾压的施工要求:

(1)挖方地段,超挖后,对基底进行冲击碾压一次(碾压遍数≥20),原土掺5%石灰土分层碾压回填。

(2)对填方路段:对原地面清表后冲击碾压一次(碾压遍数≥20),然后用满足路基填筑要求的填料按照路基压实度要求进行回填。

(3)对高填方地段:在路堤顶面以下每隔3米进行冲击碾压一次(碾压遍数≥20)。

(4)冲击碾压技术要求:冲击碾压大面积开工前应选择典型路段进行测试后确定经济合理的碾压遍数,在冲击碾压路段两侧30m范围内有建筑物的需要在路基坡脚开挖隔震沟,以减少对建筑物的损坏。隔震沟采用矩形断面,尺寸为宽0.8米,深1.2米。隔震沟距离路基边缘净距3米。施工完毕,隔震沟原状回填。

(5)冲击碾压的施工方法:冲击碾压施工的前提条件是常规压实已经完成并通过检测,采用25KJ三边形双轮冲击压路机,冲击碾压深度2m内无涵洞或其他构造物,冲击压路机行进速度在10~15km/h之间,从路基的一侧向另一侧转圈冲碾,冲碾顺序应符合“先两边,后中间”错轮进行,轮迹覆盖整个路基表面为冲碾一遍。压实外缘应延伸

至路基外缘1.0m,冲击压路机行驶两次为一遍,其冲碾宽度为4m,每遍第二次的单轮由第一次两轮内边距中央通过。冲碾时如表面干燥要适量洒水,防止表面粉尘化,影响能量深层能量传递,同时宜控制稠度不小于~,否则80cm~100cm厚的土层会形成弹簧土,无法压实;同时车辆转弯时应每次调整转弯路线,使冲击凸轮落点不致重复前次落点,以减少波浪现象。

冲击碾压结束,用平地机整平冲碾路段,然后采用钢轮压路机将路基表面碾压密实平整。现场可根据冲击碾压后沉降量(冲击痕迹)检验原路基压实情况,一般如原路基按规范压实达到规定的相应压实度,冲碾完成后,当沉降量<5cm时,原路基压实质量优良,当沉降量>7cm时,原路基压实不足,其压实度未达到标准。路床的补强压实最好松铺一层30cm以上的填料。

2、路面

施工中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和《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及《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面层

(1)面层材料要求

沥青:采用90号道路石油沥青,等级为A级,技术要求满足《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表8.1.7-1。透层、黏层采用乳化沥青,其质量应符合规范表的规定。

粗集料:应洁净、干燥,集料对沥青的粘附性≥4级。集料具有一定的破碎面颗粒含量,具有1个破碎面宜大于90%,2个及以上的宜大于80%。粗集料的质量要求及级配符合规范表8.1.7-6、表的规定。

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细集料的质量要求及级配满足规范表8.1.7-8、表(或表)的规定。

矿粉:应用石灰岩等憎水性石料磨制,其质量要求符合规范表8.1.7-11的规定。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要求。

(2)粘层油

施工过程中必须强化喷洒粘层油。

a.粘层油采改性乳化沥青PC-3型,用配有电脑控制和导热油保温的洒布机浇洒改性乳化稀释沥青,用量为0.5L/m2(或通过试洒确定)。粘层油洒布后在未完全破乳前禁止车辆和人员通行,破乳后也应限制除路面施工外的各种交通,也要避免其它的污染源以免破坏具有粘结力的表面,后续的沥青面层应在粘层改性乳化沥青破乳后尽进行。

在粘层油充分渗透且不粘汽车轮胎后再开放仅限于路面施工的交通,限制行车速度不超过20公里/小时,禁止急刹车、急转弯。下雨或者气温低于10C时,都不得施工粘层油。在正式摊铺沥青面层前,应彻底清除粘层油表面层上的污染物及松散颗粒。

粘层油应与级配碎石层表面有足够的粘结力,如果粘层油由于行车作用被剥落造成基层外露时,应补洒粘层油。

b、在涵管、侧石以及沥青层与沥青层之间,必须洒布粘层油。

粘层油的喷洒量应该经过试洒后确定。喷洒的粘层油必须均匀雾状,在路面全宽度内均匀分布成一薄层,不得有洒花漏空或者成条状,也不得有堆积。喷洒不足的要补洒,喷洒过量的应刮除。

粘层油宜在当天洒布,待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完全后,紧跟这铺上面一层沥青混合料,确保粘层不被污染。粘层油喷洒后严禁车辆和行人通行。

(3)透层油

透层油透入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深度不小于5mm。透层油采用PC-2型乳化沥青,用量为1.0L/m2(或通过试洒确定),在基层在喷洒透层油之前,层面应洁净、干燥。所使用的PC-2型乳化沥青粘度、蒸发残留物、粘附性、常温贮存稳定性必须满足道路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透层油应该采用配有电脑控制和导热油保温的洒布车浇洒,洒布量应该通过试洒决

定,洒后的表层应均匀,且喷洒量不应太多而在表面形成油膜。

喷洒透层油后的5%水泥稳定砂砾基层路段,应该封闭交通,严禁其他车辆通行。与下一道工序间隔时间不宜小于24小时。

2)基层、底基层

(1)基层—水泥稳定砂砾

水泥:基层用量5%,选用初凝时间大于3h、终凝时间不小于6 h的级、级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采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受潮变质水泥。

粒料:集粒料的级配范围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表7.5.2的要求。粒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7.5mm。集料中有机质的含量不应超过2%,硫酸盐含量不应超过%。集料压碎值≤30%。

土:土的均匀系数不应小于5,宜大于10,塑性指数宜为10~17;土中小于0.6mm 的颗粒含量应小于30%。宜选用粗粒土、中粒土。

水泥稳定砂砾压实度(按重型击实标准)≥97%,7d(20℃条件下湿养6d、浸水1d)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

(2)底基层—石灰土

石灰:宜用1—3级的新灰,技术指标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表7.2.1的规定。

土:宜采用塑性指数10~15的粉质粘土、粘土;土中有机物的含量宜小于10%。

石灰土压实度(按重型击实标准)≥95%,7d(20℃条件下湿养6d、浸水1d)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

采用厂拌法或路拌法施工时,应严格按照施工工序,应严格控制基层、底基层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横坡应于面层一致,特别是处理好接缝处和压实厚度,以确保基层、底基层强度要求。严禁使用薄层贴补法进行找平。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保湿养生。未铺筑上层结构时,除施工车辆可以慢速行驶(不超过30km/h)通行外,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通行。

3)路缘石

路缘石抗压强度≥30Mpa,吸水率不得>8%。

路缘石基础宜与相应的基层同步施工,应以干硬性砂浆铺砌,砂浆应饱满、厚度均匀,砌筑应稳固、直线段顺直、曲线段圆顺、缝隙均匀;路缘石宜采用M10水泥砂浆灌缝,灌缝应密实,灌缝后,常温期养护不应少于3d。

预制砼路缘石加工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表16.1.4—2的规定,外观质量应符合表16.1.4—3的规定,4)人行道

(1)透水砖材料要求

人行道透水砖抗压等级不小于CC40;透水系数k(15℃)≥×10-2cm/s。

透水人行道饱水7d后的路面整体承载力应满足人群荷载设计要求大于等于5kPa。

(2)施工注意事项:

①透水砖面层铺砌完成并养护24h后,用填缝料填缝,分多次进行,直至缝隙饱满,同时将遗留在砖表面的余砂清扫干净。

②透水砖铺装过程中,不得在新铺装的面砖上拌和砂浆或堆放材料。面层铺装完成道基层达到规定强度前,应设置围挡以防止车辆进入,维持铺装完成面的平整。

③填缝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砂含泥量小于1%,泥块含量小于%,含水率小于2%。其级配要求满足下表:

填缝用砂级配要求

④面层养护:

A.填缝后及时洒水(或利用降雨)直至灌缝密实,清扫以保证透水砖面的清洁。

B.铺设后的养护期不少于2d。

(3)透水砼基层材料要求

①骨料宜采用粒径为5 mm—10mm的单一级配,最大粒径不应超过15mm。

②宜选用及以上强度等级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③宜使用无氯盐类的防冻剂、引气剂、减水剂等外加剂。

④透水砼配制水泥用量宜在250—350kg/m3,骨料用量宜为1400—1600 kg/m3,水灰比宜为—.拌合时应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和水灰比。

(4)透水砼基层施工要求

①基层浇筑前,先用水湿润表面,并应采用平板振捣器夯实。在浇筑过程中不宜过度振捣或夯实。

②透水砼基层应设置纵横温度缝(膨胀缝和收缩缝)和施工缝。温度缝和施工缝间距宜采用—5.5 m,不宜超过6 m.。

③基层砼夯实成型后,方可在其上铺筑找平层(中砂)、面砖,且及时洒水养护、保持湿润,不宜时干时湿。

(5)找平层(中砂)材料及施工要求

砂含泥量小于2%,泥块含量小于1%,含水率小于3%。

施工采用刮板法,中砂厚度3mm,找平层表面应密实,与透水砖面层结合应牢固。其级配要求满足下表:

找平层中砂级配要求

(6)质量验收

透水砖路面施工主控项目允许偏差值

透水砖路面施工一般项目允许偏差值表

以上各路面各结构层的施工用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06)的规定。宜使用饮用水及不含油类等杂质的清洁中性水,PH值宜为6—8。

5)路面结构层及土基验收指标

(1)路面抗滑验收指标

对于机动车道路面摆式仪验收值≥45;构造深度为~0.4mm;石料磨光值≥35。

(2)路面各结构层及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第 1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0.01mm)

第 2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0.01mm)

第 3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0.01mm)

第 4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0.01mm)

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0.01mm)

以上的施工方法仅是简要的说明,在工程施工时对每一结构层的施工都有详细的施

工实施细则,所以实际施工中按照施工实施细则和相关施工技术规范等执行,以保证工程质量。未尽事宜按照相关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执行。

6)问题与建议

(1) 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应仔细阅读图纸及施工图说明书。

(2) 道路、排水、照明施工时,平面、纵断、横断面及相关构造图应结合使用,严禁使用单独图纸作为施工依据。

(3) 道路沿线需要开口的位置,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现场解决。

(4) 在施工中需注意保证沿线居民的安全出入。在施工期间,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进行施工,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特别注重安全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5) 对于道路用地范围内已有的各类管线,施工中必须注意加以保护,防止对管线的破坏。

(6)其他未尽事宜严格按照有关设计及施工规范进行或及时与设计人员联系。

路线交叉及交通工程

一、相关批复意见及执行情况

本次设计严格按照《青海省海东工业园区临空综合经济园总体规划(2011-2020)》进行施工图设计。同时,根据多次省、市领导对该项目的指示、意见和建议,同时根据青海省交通部门专家的咨询意见,根据青海省海东工业园区临空综合经济园区道路建设方案的会议纪要进行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文本的编制基本按照《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要求进行文本及设计图纸的编制。同时,考虑到本项目为青海省交通厅代建项目,所以在设计中充分征求青海省交通部门意见及相关专家咨询意见以及公路交通部门规范要求,同时参照《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对设计说明及图纸进行补充。

二、路线交叉

拟建项目沿线交叉口均为平面交叉。K3+080~K3+540段下穿客运专线,经政府部门与高铁相关部门协商,因高铁沿开发区中部全线穿越,孔跨跨径为30m,采用双向行车时,路幅布置在两桥墩之间,能充分保证路幅宽度及行车安全。相关同意道路选线将桥墩置于12m中央分隔带内,并考虑安全净空要求;K3+540~段平面线形基本与南侧南绕城高速平行,终点与1号路及109国道相接。K5+230~K6+000段穿越330KV的高压走廊,此段考虑到建设用地要求,经政府部门与电厂相关部门协商,同意将铁塔置于道路中央分隔带内。因中央分隔带设置宽度10m,能够保证铁塔安全净空要求,绿化带路缘石采用连续式钢筋混凝土护栏进行防护。

本工程沿线与三号路、经一路、经三路、经七路、经四路、经八路、经五路、经九路、经六路、1号路及109国道相交,道路交叉口均为平面交叉口。本次设计根据相交道路的性质和交通流,在交叉口采用信号灯管理的平面交叉口型式,并对沿线交叉口进行竖向设计。

(1)二号路在K1+055处、K7+处,先后两次跨越排洪沟,经现场踏勘,均布置桥梁。

(2)道路北侧用地均为开发建设用地,对道路南侧排水,整体防洪考虑排洪渠道进行截流。二号路南侧布设有本次防洪整治的排洪渠,南侧排水经合并整治后均汇入排洪渠道,由排洪渠道分段设置排出口引入湟水河,沿线依据防洪规划分别在K2+915处、K5+760处、K10+320处布置1-6m、1-8m、1-8m简直板桥,沿线不另设涵洞。

三、交通工程

(一)任务依据

受青海省海东工业园区管委会的委托,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了青海海东工业园区临空综合经济区二号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工作的主要依据为: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2007年;

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4、《公路工程技术规范》(JTG B01-2003);

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

6、《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GB 5768-2009);

7、青海省海东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提供的二号路道路沿线1:1000电子版地形图;

8、青海省海东工业园区临空综合经济园区道路建设方案的会议纪要。

(二)技术标准及规范标准

1、技术标准

⑴、道路标准:城市Ⅲ级主干道;

⑵、设计车速:40km/h;

⑶、远景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2257辆/小时;

⑷、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

⑸、桥涵设计的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桥与路幅同宽。

⑹、路线交叉:路线被交道路交叉口全线采用平交,无涵洞、通道设置;

高铁位置处:因高铁全线沿开发区中部穿过,根据现状桥墩位置,采用交通信号管

制,下穿穿越。

⑺、最大纵坡:%;最小纵坡%;

⑻、路幅宽度和车道数:路幅宽度30、34m、36米,车道数双向4车道;

⑼、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路面;

⑽、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⑾、道路建筑限界最小净空:

机动车道:≥5m

非机动车道:≥3.5m

人行道:≥2.5m

⑿、路基洪水设计频率:130m90cm80cm90cm80cm80cm80cm40cm30cm2mm3mm150cm150cm3mm5.5m350g550g350g15cm2 m4m15cm6米40cm60cm5m.8mm0.34kg

1000m4km15km12km30km1.5km1.0m.0m5.0km300m1.5m.8m1.0m3.0m50厘米30厘米0.5米2.0m2.0m80cm3.0m2.0m10.0m20m3米30m0.8米 1.2米3米2m1.0m4m80cm100cm5cm7cm30cm8.1.78.1.78.1.78.1.7层油采改性乳化沥青PC-3型,用配有电脑控制和导热油保温的洒布机浇洒改性乳化稀释沥青,用量为0.5L/m2(或通过试洒确定)。粘层油洒布后在未完全破乳前禁止车辆和人员通行,破乳后也应限制除路面施工外的各种交通,也要避免其它的污染源以免破坏具有粘结力的表面,后续的沥青面层应在粘层改性乳化沥青破乳后尽进行。

在粘层油充分渗透且不粘汽车轮胎后再开放仅限于路面施工的交通,限制行车速度不超过20公里/小时,禁止急刹车、急转弯。

下雨或者气温低于10C时,都不得施工粘层油。

在正式摊铺沥青面层前,应彻底清除粘层油表面层上的污染物及松散颗粒。

粘层油应与级配碎石层表面有足够的粘结力,如果粘层油由于行车作用被剥落造成基层外露时,应补洒粘层油。

b、在涵管、侧石以及沥青层与沥青层之间,必须洒布粘层油。

粘层油的喷洒量应该经过试洒后确定。喷洒的粘层油必须均匀雾状,在路面全宽度内均匀分布成一薄层,不得有洒花漏空或者成条状,也不得有堆积。喷洒不足的要补洒,喷洒过量的应刮除。

粘层油宜在当天洒布,待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完全后,紧跟这铺上面一层沥青混合料,确保粘层不被污染。粘层油喷洒后严禁车辆和行人通行。

(3)透层油

透层油透入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深度不小于5mm。透层油采用PC-2型乳化沥青,用量为1.0L/m2(或通过试洒确定),在基层在喷洒透层油之前,层面应洁净、干燥。所使用的PC-2型乳化沥青粘度、蒸发残留物、粘附性、常温贮存稳定性必须满足道路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透层油应该采用配有电脑控制和导热油保温的洒布车浇洒,洒布量应该通过试洒决定,洒后的表层应均匀,且喷洒量不应太多而在表面形成油膜。

喷洒透层油后的5%水泥稳定砂砾基层路段,应该封闭交通,严禁其他车辆通行。与下一道工序间隔时间不宜小于24小时。

2)基层、底基层

(1)基层—水泥稳定砂砾

水泥:基层用量5%,选用初凝时间大于3h、终凝时间不小于6 h的级、级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采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受潮变质水泥。

粒料:集粒料的级配范围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表7.5.2的要求。粒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7.5mm。集料中有机质的含量不应超过2%,硫酸盐含量不应超过%。集料压碎值≤30%。

土:土的均匀系数不应小于5,宜大于10,塑性指数宜为10~17;土中小于0.6mm

的颗粒含量应小于30%。宜选用粗粒土、中粒土。

水泥稳定砂砾压实度(按重型击实标准)≥97%,7d(20℃条件下湿养6d、浸水1d)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

(2)底基层—石灰土

石灰:宜用1—3级的新灰,技术指标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表7.2.1的规定。

土:宜采用塑性指数10~15的粉质粘土、粘土;土中有机物的含量宜小于10%。

石灰土压实度(按重型击实标准)≥95%,7d(20℃条件下湿养6d、浸水1d)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

采用厂拌法或路拌法施工时,应严格按照施工工序,应严格控制基层、底基层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横坡应于面层一致,特别是处理好接缝处和压实厚度,以确保基层、底基层强度要求。严禁使用薄层贴补法进行找平。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保湿养生。未铺筑上层结构时,除施工车辆可以慢速行驶(不超过30km/h)通行外,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通行。

3)路缘石

路缘石抗压强度≥30Mpa,吸水率不得>8%。

路缘石基础宜与相应的基层同步施工,应以干硬性砂浆铺砌,砂浆应饱满、厚度均匀,砌筑应稳固、直线段顺直、曲线段圆顺、缝隙均匀;路缘石宜采用M10水泥砂浆灌缝,灌缝应密实,灌缝后,常温期养护不应少于3d。

预制砼路缘石加工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表16.1.4—2的规定,外观质量应符合表16.1.4—3的规定,4)人行道

(1)透水砖材料要求

人行道透水砖抗压等级不小于CC40;透水系数k(15℃)≥×10-2cm/s。

透水人行道饱水7d后的路面整体承载力应满足人群荷载设计要求大于等于5kPa。

(2)施工注意事项:

①透水砖面层铺砌完成并养护24h后,用填缝料填缝,分多次进行,直至缝隙饱满,同时将遗留在砖表面的余砂清扫干净。

②透水砖铺装过程中,不得在新铺装的面砖上拌和砂浆或堆放材料。面层铺装完成道基层达到规定强度前,应设置围挡以防止车辆进入,维持铺装完成面的平整。

③填缝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砂含泥量小于1%,泥块含量小于%,含水率小于2%。其级配要求满足下表:

填缝用砂级配要求

A.填缝后及时洒水(或利用降雨)直至灌缝密实,清扫以保证透水砖面的清洁。

B.铺设后的养护期不少于2d。

(3)透水砼基层材料要求

①骨料宜采用粒径为5 mm—10mm的单一级配,最大粒径不应超过15mm。

②宜选用及以上强度等级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③宜使用无氯盐类的防冻剂、引气剂、减水剂等外加剂。

④透水砼配制水泥用量宜在250—350kg/m3,骨料用量宜为1400—1600 kg/m3,水灰比宜为—.拌合时应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和水灰比。

(4)透水砼基层施工要求

①基层浇筑前,先用水湿润表面,并应采用平板振捣器夯实。在浇筑过程中不宜过度振捣或夯实。

②透水砼基层应设置纵横温度缝(膨胀缝和收缩缝)和施工缝。温度缝和施工缝间距宜采用—5.5 m,不宜超过6 m.。

③基层砼夯实成型后,方可在其上铺筑找平层(中砂)、面砖,且及时洒水养护、保持湿润,不宜时干时湿。

(5)找平层(中砂)材料及施工要求

砂含泥量小于2%,泥块含量小于1%,含水率小于3%。

施工采用刮板法,中砂厚度3mm,找平层表面应密实,与透水砖面层结合应牢固。其级配要求满足下表:

找平层中砂级配要求

透水砖路面施工主控项目允许偏差值见下表:

—2006)的规定。宜使用饮用水及不含油类等杂质的清洁中性水,PH值宜为6—8。

5)路面结构层及土基验收指标

(1)路面抗滑验收指标

对于机动车道路面摆式仪验收值≥45;构造深度为~0.4mm;石料磨光值≥35。

(2)路面各结构层及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第 1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0.01mm)

第 2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0.01mm)

第 3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0.01mm)

第 4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0.01mm)

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0.01mm)

以上的施工方法仅是简要的说明,在工程施工时对每一结构层的施工都有详细的施工实施细则,所以实际施工中按照施工实施细则和相关施工技术规范等执行,以保证工程质量。未尽事宜按照相关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执行。

6)问题与建议

(1) 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应仔细阅读图纸及施工图说明书。

(2) 道路、排水、照明施工时,平面、纵断、横断面及相关构造图应结合使用,严禁使用单独图纸作为施工依据。

(3) 道路沿线需要开口的位置,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现场解决。

(4) 在施工中需注意保证沿线居民的安全出入。在施工期间,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进行施工,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特别注重安全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5) 对于道路用地范围内已有的各类管线,施工中必须注意加以保护,防止对管线的破坏。

(6)其他未尽事宜严格按照有关设计及施工规范进行或及时与设计人员联系。

青海海东工业园区临空综合经济区二号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

说明书

一、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

(一)任务依据

受青海省海东工业园区管委会的委托,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了青海海东工业园区临空综合经济区二号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工作的主要依据为: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2007年;

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4、《公路工程技术规范》(JTG B01-2003);

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CTG D30-2004);

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

8、《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GB 5768-2009);

9、《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10、《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1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12、《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

13、《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

14、《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

15、《建筑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6、《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CJJ152-2010);

17、《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4]16号);

18、《青海省海东工业园区临空综合经济园总体规划(2011-2020)》;

19、《青海省海东工业临空综合经济园区1#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青海岩土工程勘察咨询公司,;

20、青海省海东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提供的一号路道路沿线1:1000电子版地形图;

21、青海省海东工业园区临空综合经济园区道路建设方案的会议纪要。

(二)测设经过

青海海东工业园区临空综合经济区一号路道路工程,于2011年4月上旬~6月上旬,由我公司各专业相关设计人员陪同青海岩土工程勘察咨询公司进行了外业勘测调查工作。测量调查等外业工作历时50余日,地质勘察工作于2011年6月上旬完成。外业工作过程中,项目组与当地政府及其各有关部门保持经常联系,充分听取其意见和建议,并在完成勘察后向其进行了工作汇报。为确保外业工作质量、加强项目技术管理,项目业主部门领导、相关设计专业负责人、以及勘察部门领导对该项目外业勘测进行了检查验收,并提出了勘察、测量要求,勘察部门根据所提要求又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外业结束后,该项目内业设计也开展了工作,设计过程中,贯彻执行了政府部门意见及多次会议精神要求,编制了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2011年3月初,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院有限公司接受该工程设计任务之后,在市场部的领导下成立了项目组。项目组根据多次省、市领导对该项目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根据青海省交通部门专家的咨询意见,对该项目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优化,6月底,提供了第一版一号路施工图设计;7月中旬,根据省、市领导及当地交通部门专家咨询意见,对第一版施工图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并上报管委会;8月初,再次根据省、市领导及管委会要求,提交修改完善的一号路施工图。

考虑到本项目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因此,我公司设计中基本按照《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要求进行文本及设计图纸的编制。同时,考虑到本项目为青海省交通厅代建项目,所以在设计中充分征求青海省交通部门意见及相关专家咨询意见以及公路交通部门规范要求,参照《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进行了文本的修改补充工作。

二、技术标准

1、道路标准:城市Ⅲ级主干道;

2、设计车速:40km/h;

3、远景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2257辆/小时;

4、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

5、桥涵设计的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桥与路幅同宽。

6、路线交叉:路线被交道路交叉口全线采用平交,无涵洞、通道设置;

高铁位置处:因高铁全线沿开发区中部穿过,根据现状桥墩位置,采用交通信号管制,下穿穿越。

7、最大纵坡:%;最小纵坡%;

8、路幅宽度和车道数:路幅宽度30、28米,车道数双向4车道;

9、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路面;

10、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11、道路建筑限界最小净空:

机动车道:≥5m

非机动车道:≥3.5m

人行道:≥2.5m

12、路基洪水设计频率:19040.679米300米60米1100米20m12

米12m30m35000米1800米40 km/h

米2米16米6米24米4米20米6米32米4米12米8米8米6米50米

-0.2Ac0.01mm72cm49cm39cm4cm-13C0.5kg8cm1kg30cm30cm4cm0.5kg5cm1kg20cm20cm6cm3 cm15cm15cm0.60m20mm60cm30米30m90cm80cm90cm80cm80cm80cm40cm30cm2mm3mm150cm150cm3mm5.5m350g550g350g15cm2m 4m15cm6米40cm60cm5m.8mm0.34kg

42a42a42a-0.90米0.74米-1.50米1.18米-2.10米2.00米-4.10米2.10米-2.00米0.95米20mm-40mm120mm-2.80米1.36米-1.70米1.40米-5.50m-2156.13米-1.00米

5.055g0.745g0.10g4.1.3100m200m370m400m20m20m294m

性属中透水性。

7)路基土最优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

根据击实试验,路基土的最大干密度为-1.92gcm3,平均值为ρ=1.91g/cm3,最优含水量为,平均值为w=%。

②层含砂低液限粉土(黄土状土)为良好的路基土持力层。

8)路基土腐蚀性评价

含盐量分析:路基土平均含盐总量为,含盐总量均小于%,属非盐渍土。

根据《公路工程勘察规范》(JTJ 064-98)中附录D,平安地区干旱气候区、冰冻区,场地环境类别为Ⅲ类,根据15组土样的易溶盐实验报告,土对混凝土腐蚀性评价:结晶类腐蚀性评价:SO42-=-0.65gkg,属无腐蚀性。

分解类腐蚀性评价:PH=,属无腐蚀性。

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性评价:CL-+SO42-+NO3-=-0.77gkg,属无腐蚀性。

综合评价腐蚀为无腐蚀,防护等级为常规,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及矿渣硅酸盐水泥均可使用。

9)水的腐蚀性评价

根据《公路工程勘察规范》(JTJ 064-98)中附录D,平安地区干旱气候区、冰冻区,场地环境类别为Ⅰ类,根据4组水样实验报告,水对混凝土腐蚀性评价:结晶类腐蚀性评价:SO42-=,属弱-中等腐蚀性,建议按中等腐蚀性考虑。

分解类腐蚀性评价:PH=,属无腐蚀性。

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性评价:

CL-+SO42-+NO3-=,属无腐蚀性。

综合评价腐蚀为中等腐蚀性,防护等级为二级防护,当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时:水灰比,最少水泥用量350-380kg/m3,C3A<8,防护层厚度30mm;当采用抗硫酸盐水泥时:水灰比,最少水泥用量350-380kg/m3,C3A<5,防护层厚度30mm。

五、沿线筑路材料、水、电等建设条件及与公路建设的关系

1、筑路材料

筑路材料的选用本着就地取材,施工方便的原则。沿线块片石料较丰富,湟水河以东有两处块片石料场,距线位较近,交通便利。这些料场出露的基岩以强风化泥岩、砂岩为主。其中砂岩的抗压强度为10~50Mpa,可选用强度较高的砂岩作为圬工砌体材料,沿线一般路基填筑可利用就近开挖的土石方(如:泥岩、砂岩),但土的含水量、液、塑限等指标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湟水河两岸漫滩与一级阶地为近代河流冲洪积层,砂(砾)卵石储量极大,品质较好,埋深较浅,易于露天开采,是优质的天然建材,沿河流域现皆有开采,每年开采期可达11个月,现有料场沿109国道与湟水河交界处设置。沿河各大料场扎制的碎石品种

齐全。可用于路面基层、特殊路基处理、结构物基础换填等,砾、卵石破碎后可作为结构物砼和路面结构层混合料骨料。

本项目段道路由于地处平安县城西侧,周边运输条件较为便利,沿线筑路材料相对比较丰富。

1)天然砂砾、中(粗)砂:湟水河采用,储量丰富,料场交通便利,上路平均距离为4km;

2)块、片石、碎石:可在当地料场购买使用,储量丰富,质地坚硬,上路距离为15km;

3)水泥、石灰、:可在平安县城购买使用,质量好,运输方便,上路距离12km;

4)沥青、木材、钢材:可在西宁市购买使用,质量好,运输方便,上路距离30km;

2、主要料场分布

各料场的详细情况见沿线筑路材料料场表、沿线筑路材料供应示意图,施工时可参考选用。

3、水、电与道路建设关系

路线范围之内发育的河流有湟水河,经水质化验对混凝土及钢筋无腐蚀性,详见工程地质描述。

工程实施中所需电力可根据具体数量与当地政府协商解决。

六、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相协调情况

(一)本次设计中,综合考虑行车安全与路基防护设计,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的协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道路选线中对耕地的占用和农田、水利、文物保护、风景名胜、学校、医院和村落的环境保护作了充分的考虑。同时,对筑路材料的开采、运输路径以及料场位置作了合理的选择。

2、道路设计中对路基土石方工程的取、弃土场也都进行了合理规划。高速公路路基、农田水利设施时都进行了专门的调查和协商;构造物进行防护设计。

3、路线设计时尽量减少高填深挖,在满足防洪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填挖工程量。对填方路段边坡均设置土工网种草防护。

(二)景观绿化

城市道路景观是整个城市面貌的第一印象,一个城市的道路景观直接影响到这个城市的整体景观。本项目做为园区的标志性道路,在设计中遵循了以下原则: 1)安全性:安全性是景观道路设计的考虑第一要素,在设计的强制性条文的指导下我们重点注意了景观道路设计中的安全视距;行道树与道路要有足够的净空;分车道要考虑到防眩栽植;

2)生态性:寻求与自然的平衡是城市设计中的重要准则。城市设计中应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和与自然的有机融合,构筑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的城市绿地。综合考虑一号路与当地的风向,位置的关系,并综合考虑遮阴,降尘,降噪等;

3)可观赏性:注意绿化的整体性和连续性,结合设计的基本原理;

4)可识别性:道路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城市的标签,也就是说我们要有全盘思想,设计的时候要强化城市的地方特色,要形成有特色的街道空间;

5)适宜性:由于当地行道树生长缓慢,道路两侧人行道上行道树间距6米,树种和灌木的选择考虑能够适应当地气候和环境。

6)换土种植土厚度:绿化带换填厚度0.8米,行道树换填厚度1.5米。

(三)环境保护

一号路的建设,对改善海东工业园区临空综合经济园路网、满足区域交通、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项目的建设在建设前期、施工阶段、营运期间会给涉及区域的社会、自然、生态等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在相关政府、监督部门的主管和协调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多方须齐抓共管,提前策划、积极响应,将不利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施工期间主要从噪声污染防治、环境空气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水污染控制措施、劳动保护等方面进行污染防治。

路线避免大填大挖,合理取土弃土,禁止向沿线的河道、沟道内倾倒弃土,使道路纵断面在符合有关规范的同时满足和现状的衔接,尽量减少用地数量,强调道路绿化,在道路两侧布置树池绿化提高整个城市的绿化率。注意保护原有绿色植物,最大限度地利用区域内原有林木,同时使用人工栽培方法,在沿线重建绿色生物环境。构造物在注

公园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公园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河南,为河南驻马店置地·森林公园道路施工图设计。 二、设计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 Y/T5132-95), 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CJJ 48—92),公园设计规范; 3.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4.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5. 业主提供现场资料及设计要求等。 三、设计范围 1.此公园道路设计包括红线内的以下工程: 1)主、次入口道路; 2)公园环道; 3)滨河游道; 4)林荫小道 四、公园道路的分类 1按使用功能分类 护林防火、生产、游览环道:主要以车行为主,两侧或一侧可设人行道,以满足公园消防和人行的要求,此本园道路宽度4.5~8m公园主、次入口道路和公园环道。 滨河景观游道:主要以人行为主,必要时可通过环卫用小型垃圾运输车,此公园设置道路宽度为3m滨河游道。 景区林荫小道:主要以人行为主,部分路段宽度2.5~3m,公园小型游览工具自行车等可以通过,此公园设置道路宽度为2m或1.5m公园人行小径。 2、按技术标准分类 森林公园道路按使用性质分为干线、支线、人行道三类。 2.1 干线:为森林公园与外部公路之间的连接道路以及森林公园内的环行主道。外部干线按相应的国家公路等级进行设计。内部干线路基宽度一般按5.0~7.0m进行设计,其纵坡不得大于9%,平曲线最小半径不得小于30m。 2.2 支线:森林公园内通往各功能分区、景区的道路。支线路基宽度一般按 3.0~5.0m进行设计,其纵坡不得大于13%,平曲线最小半径不得小于15m。 2.3 人行道:森林公园内通往景点、景物供游人步行游览观光的道路。可根据自然地势设置自然道路或人工修筑阶梯式道路。人行道宽度一般按1.0~ 3.0进行设计,不设阶梯的人行道纵坡宜小于18%。 3按面层材料分类 3.1花岗岩:主要用于主、次入口道路地面铺装,一般车行为主时,花岗岩设置为50厚;花岗岩铺装还用于园路镶边及分段,此时花岗岩厚度一般设为20或30厚。 3.2混凝土砖或透水砖:主要用于支线道路铺装,规格为200x100x60,混凝土砖或透水砖必须质地密实,质感细腻。 3.3水洗石:主要用于人行小径铺装,一般粒径为?5-8,颜色为米黄色或白

农村公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设计总说明 一、概述 1.1工程概况 开县金峰镇青橙村村级公路硬化工程是金峰镇青橙村村民出行的主要通道。原路为泥结碎石路面,由于道路等级较低,下雨时,路面泥泞不堪,为当地人民群众的出行及物资的运送造成极大阻碍。因此,该项目的改建已势在必行。 1.2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 义乌市交通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受中开县金峰镇青橙村村委委托,对《开县金峰镇青橙村村级公路硬化工程》进行设计。 该项目由于任务紧张,我公司在接到委托任务后立即成立项目组开展工作,于2014年7月上旬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就项目建设方案与业主方主要负责人达成一致:利用既有公路进行建设,路线平、纵面不作大的调整,局部地段改线,调整纵坡,完善排水设施,增设挡防设施的增设、错车道的设置、安保设施的设置等工作。我公司项目组在接到任务后立即组织人员进驻现场进行勘察测量,采用现场实地选线,并结合实际地形地貌进行调整,并据此再次对路线进行局部优化调整。勘测工作中,各作业组严格控制测量精度,对资料认真进行自检、自查,确保各项资料的搜集齐全和完整。经详细的测量、实地放线、细致的资料搜集、调查,外业勘测资料精度达到勘察测量规范规定的要求。整个外业勘测工作于2014年7月中旬完成,随后项目组全面展开内业设计,内业设计工作中,工程技术人员严格把关,对项目通过认真、细致的设计,在确保结构物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尽量做到优化设计,使设计文件更加经济、合理,可行。2014年7月下旬编制完成《开县金峰镇青橙村村级公路硬化工程》设计,并交付业主。 1.3原路状况 本项目原有公路属于农村公路,路线沿山势展开,路线曲折,弯道多、平曲线半径 小,路基宽窄不一,平纵面线形局部达不到重庆农村公路标准,存在超限问题。沿线大部分路段无边沟或排水沟,全线部分涵洞经疏通维修后能继续使用。原路防护工程大多为干砌片石,部分不满足要求的重新翻修为浆砌挡墙。 1.4建设标准 本项目原则上按设计速度15km/h,部分路段依据《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进行设计。 1.5 设计原则及技术标准 1.5.1 设计原则 在设计中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技术可行、标准合理、节约土地、保护环境、保证质量、注重安全”的原则,并按重庆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渝文审(2011(25号))规定中“着重提高公路的路线技术标准,完善防护排水措施,增强晴雨通车能力”的方针进行设计,使公路改建后,当地群众出行更便捷、更安全、更舒适,以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 1.5.2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农村公路 设计速度: 15km/h困难段10km/h 极限最小平曲线半径: 10m 一般最小平曲线半径: 15m 不设超高的最小平曲线半径: 150m 最大纵坡: 12% 最短坡长: 40m

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设计题目:黑洛公路(K590-K593+500)段施 工图设计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年级:2008级 专业:土木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2年 5 月30 日

摘要 黑洛公路是黑龙江省公路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它连接了黑河市和大兴安岭地区,设计行车速度40公里/小时,采用二级公路设计标准,全长740km。它的建设对完善黑龙江省内公路交通网,促进公路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带动沿边地区早日脱贫致富,促进黑河市和大兴安岭市之间的联系,有重要意义。本设计根据沿线地质、地形、水文等自然条件,以及黑洛公路外业勘测资料,参照交通部颁发的各种技术标准、规范,完成K590—K593+500段施工图设计。 本次设计利用各种计算机软件,包括:应用纬地道路辅助设计软件HintCAD5.88、绘图软件AutoCAD2004、办公软件Offices2003等,对黑洛公路平面、横断面、纵断面、路基、路面、排水工程、附属工程、平面交叉及沿线设施等进行了施工图设计,并绘制出相应表格和图纸,确定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各结构层厚度,本着优质、高效、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关键词 路线设计;路基;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组织

Abstract Heiluo road is one of the key project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t connects the Heihe city and the Daxinganling city . Its design speed is 40km/h, which adopt three-stage highway design standard. The full-length is 740 km. The meaning of its construction to the consummation of the road network, is promoting along the route area economy development, bringing poverty area to get rid of poverty and become rich soon, and promoting crosswise relation between the city group of the northeast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which is significant. This design is based on the field operation survey data, as well as along the route natural condition including geology, terrain, hydrology and the related technical standard, which is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Transportation & Communications. According to the above we can complete the K590to K593+500section construction drawing design.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is fully used in this design. This design uses the latitude path assistance design software HintCAD5.8, cartography software AutoCAD2004, office software Offices2003 and so on. Meantime this design also completes construction drawing design which includes the highway route, the roadbed, road surface, drainage work plan cross ,the attached project and the facility along the route and so on, and draws up the corresponding graph and form. Through to designing of the Asphaltic concrete pavement and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I ensure that thickness on each Structural layer and design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by the high-quality, efficient, economic and rational principles. Key words Route design,Roadbed,Asphaltic concrete pavement,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施工图设计说明(公路模板)

路线设计说明 一、相关批复意见及执行情况 本次设计严格按照《青海省海东工业园区临空综合经济园总体规划(2011-2020)》进行施工图设计。同时,根据多次省、市领导对该项目的指示、意见和建议以及青海省交通部门专家的咨询意见,根据青海省海东工业园区临空综合经济园区道路建设方案的会议纪要进行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文件的编制基本按照《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要求进行文本及设计图纸的编制。同时,考虑到本项目为青海省交通厅代建项目,所以在设计中充分征求青海省交通部门意见、相关专家咨询意见以及公路交通部门规范要求,同时参照《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对设计说明及图纸进行补充。 二、路线平面、纵断面设计说明 (一)路线走向及平面布设 1、本工程为新建道路,平面线形按照总体规划进行设计,并保持道路线形顺畅,满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的要求。 拟建二号路位于平安县境内,二号路与规划的兰新客运铁路专线及南绕城高速公路并行,二号路路线全长。二号路起点、终点均与现状109国道相接,道路全线线形基本与南绕城高速平行。 二号路路线走向大致呈东西向,道路全线按照城市道路Ⅱ级主干道进行设计,设计车速40km/h。本次设计西起三号路,东至一号路,全长,道路全线共设交点17个,全线设平曲线15处,最小圆曲线半径300m,缓和曲线最小长度50m,最大圆曲线半径,最小平曲线长度。 K0+000~K1+200段利用现状109国道(现状宽12m,沥青混凝土路面)向北侧进行拓宽改造,K1+200~K3+080段与南侧兰新客运专线平行,K3+080~K3+540段下穿客运专线,经政府部门与高铁相关部门协商,因高铁沿开发区中部全线穿越,孔跨跨径为30m,采用双向行车时,路幅布置在两桥墩之间,能充分保证路幅宽度及行车安全。相关同意道路选线将桥墩置于12m中央分隔带内,并考虑安全净空要求,绿化带路缘石采用连续式钢筋混凝土护栏进行防护。 高铁桥墩及高压线塔 K3+540~段平面线形基本与南侧南绕城高速平行,终点与1号路及109国道相接。K5+230~K6+000段穿越330KV的高压走廊,此段考虑到建设用地要求,经政府部门与电厂相关部门协商,同意将铁塔置于道路中央分隔带内。因中央分隔带设置宽度10m,能够保证铁塔安全净空要求,绿化带路缘石采用连续式钢筋混凝土护栏进行防护。 沿线前后跨沟五次,相应的布设桥梁。 2、路线采用坐标及高程 路线平面控制测量采用平安县城建坐标系,路线高程控制测量采用1985年国家基准 下穿客运专线 高压走廊 南绕城高速

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组成内容及编制深度要求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组成内容及编制深度要求 1 设计说明书 初步设计批复等依据文件。 执行初步设计批复情况,如有改变初步设计的内容时需说明改变部分的内容、原因和依据。 采用的施工规范、规程和工程验收标准。 设计概要 工程范围、工程规模及主要工程内容。 平纵线形设计技术要点。 设计横断面及与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的配合关系。 路基、路面、挡墙及涵洞等工程设计。 1)路基设计及边沟、边坡特殊设计。 2)路面结构设计包括:设计标准、设计弯沉值、结构组合型式及采取的技术措施(含主、辅路及人行步道)。 3)挡墙及涵洞采用通用图或特殊设计。 4)雨水口布置及道路路面排水措施。 5)交通工程设施设计。 6)照明工程设计。 7)环境工程设计。 8)其它设计情况。 9)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及新工艺等情况。 10)需要特殊说明的问题。 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前准备工作,包括拆迁、征地、迁移障碍物等。 2)管线升降、挪移、加固、予埋与其它市政管线的协调配合。 3)新技术、新材料等的施工方法及特殊路段或构筑物的做法和要求。 4)重要或有危险性的现况地下管线(电力、电信、燃气等应有准确位置和高程),施工时应注意的事项。 5)对施工的特殊要求。 2 施工图预算 根据实际情况编写,有无施工图预算委托。 3 工程数量和材料用量表 4 设计图纸 平面总体设计图:比尺1:2000~1:10000,内容同初步设计要求。 平面设计图:比尺1:500~1:1000,包含规划道路中线与施工中线坐标、平曲线要素、机动车道、辅路(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路肩)及道路各部尺寸、港湾停靠站、人行通道或人行天桥位置尺寸,道路与沿线相交道路及建筑进出口的处理方式,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及交通安全设施的位置与尺寸,桥隧、立交的平面布置与尺寸,各种杆、管线和附属构筑物的位置和尺寸,拆迁房屋、挪移杆线、征地范围等。

1交通工程的设计说明书(施工图的设计)

交通工程设计说明书 1 工程概述 空港大道南起黄石东路,连接现状云城西路,北至106国道,全长约6公里。 本项目为空港大道(黄石东路-109国道)工程北段,工程南起于规划七路地铁检修段下沉道路,北止于106国道。主线长337.074m,城市主干道标准,设计速度为60km/h,道路标准红线宽度为43.5m,双向8车道;左辅道长384.171m,右辅道长397.542m,城市次干道标准,设计速度为40km/h,,道路标准红线宽度为45.6m,双向4车道。 项目地理位置图 2 本次设计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GB 5768.1-2009。 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 5768.2-2009。 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 5768.3-2009。 5、《路面标线用玻璃珠》GB/T 24722-2009。 6、《道路预成形标线带》GB/T 24717-2009。 7、《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3190-2008。 8、《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1部分:一般要求》GB/T 3880.1-2006。 9、《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2部分:力学性能》GB/T 3880.2-2006。 10、《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3部分:尺寸偏差》GB/T 3880.3-2006。 11、《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 23827-2009。 12、《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T18833-2012。 13、《道路交通信号灯》GB 14887-2003。 14、《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 14886-2006。 15、《人行横道信号灯设置规范》GA/T851-2009。 16、《广州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计技术指引》 17、《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1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 19、《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 23827-2009。 2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21、《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 50647-2011。 2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 23、《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 24、《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 3 交通标线 3.1 设计原则 1、各标线的设置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5768.3-2009)的要求。 2、标线用于管制和引导交通,应具有鲜明的确认效果。标线设置在路面上,应具有附着力强、经久耐磨、使用寿命长、耐候牲好、抗污染、抗变色等性能。同时,标线还应具有施工时干燥迅速、施工方便、安全性能好等性能。在夜间,标线应具有良好反光效果,对行驶车辆的诱导有重要作用。 3、除减速标线外,一般热熔型涂料的冷膜厚度为1.8±0.2mm。

公路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说明 1.0 遵循的规范、规程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 (3)《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006-98); (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 011-94); (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 014-97); (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9)《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 017-96); (10)《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97); (11)《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98); (1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13)《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6-98); (1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 033-95); (1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16)《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 (17)《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 053-94); (18)《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051-93); (19)《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 054-94); (20)《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 057-94); (21)《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 058-2000); (22)《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 059-95); (23)《公路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JTJ/T060-98); (24)《公路勘测规范》(JTJ 061-99); (25)《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 (2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27)国颁《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J 50162-92); 此外,参照执行我院制定的工作大纲及建设单位和地方政府的有关会议纪要、协议。 2.0 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依据初步设计的批复意见“同意采用路基两侧加宽的设计方案,每侧加宽8米。加宽后的路基宽度为42米,计算行车速度120公里/小时,双向八车道。路面结构:4厘米厚沥青玛蹄脂(SMA-13)+6厘米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I变级配)+8厘米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I变级配)+36厘米厚水泥稳定碎石+20厘米厚低剂量水泥稳定粒料”进行设计。沥青混凝土表面层采用SMA,符合本项目大交通、重轴载的特点,具有较好的高温抗车辙性能、抗低温开裂性能和优异的抗滑性能;在沥青混凝土中、下面层的选择上,传统的AC-I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具有孔隙率较小,密实性能较好等特性,但由于细集料较多,级配呈悬浮型,高温稳定性较差,同时也易于引起泛油、涌包、车辙等破坏现象。根据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发展趋势并结合本项目所处的地理环境及重载交通的实际情况,虽然Superpave设计方法设计出的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但该设计方法在我省应用还缺乏经验,不宜在本项目中大规模使用,而对传统AC-I型密级配进行改善,适当减少靠近最大粒径的粗集料和细集料中较细部分的比例,控制矿粉比例,适当增加中间档次的粗集料(如5~10mm、10~15mm)所形成的S型级配属于嵌挤密实型级配,具有适宜的孔隙率,渗水性小,不但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而且表面还具

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1、概述 高铁商务区山韵佳苑D区位于山韵路、规划新锡路、镇北路和吼山浜围合的区域,D区共包括16栋18F住宅楼和4栋配套用房。其中D区一期建设10#~16#住宅、配套用房1、配套用房2、配套用房4和车库A、车库D。 根据甲要求,山韵佳苑D区一期室外市政沥青道路及小区部停车位(为沥青路面结构)属于本次设计围,绿地、硬铺装道路部分、人行道及曲径(步道)根据景观设计确定,计入景观施工围。 本图坐标为市城市坐标系,标高采用1985年高程基准。 2、设计依据规 1)《城市道路设计规》(CJJ37-2012) 2)《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 3)《市政工程勘察规》(CJJ56-2012) 4)《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CJJ 169-2012) 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JTJ G10-2006) 6)《公路路基设计规》(JTJ D30-2006) 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JGJ50-2001) 8)《透水砖》(JC/T 945-2005) 9)《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CJJ1-2008) 10)《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4】16号) 11)《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GBJ50092-96) 1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标[2000]202号) 13)《混凝土路缘》(JC899-2002) 3、路面 3.1 技术指标 (1)道路性质:场地主要道路参照城市支路标准。 (2)设计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为10年 (3)设计荷载:BZZ-100 (4)路基压实度标准采用重型击实标准。 3.2 道路横坡 本工程道路横断面路拱分为单向坡和双向坡两种,6m以上(包含6m)的道路为双向坡,路拱横坡坡度1.5%,坡向向路外;6m以下的道路为单向坡,路拱横坡坡度1.5%,具体横断面坡向详见平面设计图。 3.3 路面结构 (1)完全在地下室围外路面结构: A. 6m以上(包括6m)车道结构: 3.5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0C Ld=45 K≥95%) 粘层油 4.5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 K≥95%) 0.6cm 油封层 18cm 水泥稳定碎(K≥95%) 18cm 12%灰土(K≥93%) 15cm 5%灰土(Ld=380、K≥92%) 15cm 5%灰土(K≥92%) 15cm 5%灰土(K≥90%) 土基压实K≥87% B. 6m以下车道结构: 3.5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0C Ld=62 K≥95%) 粘层油 4.5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 K≥95%) 0.6cm 油封层 15cm 水泥稳定碎(K≥95%) 15cm 12%灰土(K≥93%) 15cm 5%灰土(Ld=380、K≥92%) 15cm 5%灰土(K≥92%) 15cm 5%灰土(K≥90%) 土基压实K≥87% C、汽车停车位结构: 同相邻车道结构(停车位横坡坡向详见道路平面图)。 (注:按《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和质量验收规》CJJ1-2008要求,对路床顶面及各结构层弯沉进行控制。)

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1设计标准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 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3.《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23827-2009) 4.《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T18833-2002) 5.《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 6.《路面标线用玻璃珠》(GB/T24772-2009) 7.《道路交通信号灯安装规范》(GB14886—2006) 8.《道路交通信号灯》(GB14887—2003/XG1—2006) 9.《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A25280—2010) 10.《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D82—2009) 11.《成都市道路指路标志系统》(DB510100/T 129—2013) 12.《四川省旅游标志标牌设置标准》 13.《公共场所双语标志英文译法》 14.《成都市道路交通设施设置指南》 1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082) 16.《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17.《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18.现行有关材料标准 2设计内容 本次设计包含:1、广州路交通工程;2、海口路交通工程;3、海南路交通工程4、兴隆湖十四号路交通工程5、广西路交通工程;以及与本项目相交道路的交叉口100m 范围内的标志牌. 道路等级:1、广州路城市主干路;2、海口路城市支路;3、海南路城市次干路4、兴隆湖十四号路城市主干路5、广西路城市次干路。主干路安全设施等级按A级配置设计。次干路、支路安全设施等级按B级配置设计。 设计车速:主干路主车道60Km/h,交织段集散车道30Km/h;次干路设计速度40Km/h;支路设计速度30Km/h。 车道宽度:主车道3。5m,集散车道3.25m,交叉口渠化段进口车道3。25m。 2.1交通标志 2.1.1设计原则 1.道路上的标志具有法律效力,应根据交通管理法规及有关标准,正确地设计与设置 标志。 2.标志的设计应根据道路的交通量及其构成,计算行车速度,平、纵面线形,桥涵、隧 道等构造物的位置,投资与自然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 3.标志的设置不得侵占道路建筑限界。标志牌不应侵占路肩,应确保净空高度。 4.标置的设置数量应平衡、均匀,避免信息过载或疏漏,重要信息可重复设置。在 某些情况下,应根据交通标志的重要性划分层次,保障重要标志的位置。在路况较好的长直路段也应设置一些提示性的标志。 5.以不熟悉该道路及周围路网体系的道路使用者为设计对象,交通标志的设置应充 分考虑整个路网和该道路之间的关系。 6.在设置交通标志时,应注意与交通标线的配合使用.交通标志的设置还应周围环境 等其它沿线设施的协调配合。 7.道路全线应采用统一的设置标准、版面规格,在特殊情况下,交通标志的设置位置 与统一性发生矛盾时,应优先保证交通标志的可读性和视认性。 8.交通标志的版面设计应以驾驶人员在计算行车速度下行驶时能及时辨认标志信息 为基本原则,同时力求使版面美观、醒目。 9.交通标志的结构设计应符合“充分满足功能要求、尽量考虑美观、统一规格并降 低造价”的原则. 2.1.2设计内容 2.1.2.1交通标志种类 本设计交通标志主要有四种:

市政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垫江县明月大道新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第一标段K0+000~K2+600) 一、工程概况 垫江县明月大道贯通垫江县城区南北区域,位置走向与桂溪北路(即渝巫路) 平行,相当于垫江县骨架路网体系中的“外环线”。垫江县明月大道新建道路工程 位于垫江县桂溪镇,南接长安大道延伸段,北接天圣制药厂。设计起点位于长安 大道平交口,先后与南阳路、机关路、温泉路平交后,终点位于明月大道C连接 线平交口,道路全长6111.834米,为城市主干道,双向四车道,标准路幅宽度 为32米;中间有明月大道B连接线与北转盘平交,道路全长513.656米,为城 市主干道,双向六车道,标准路幅宽度为40米;明月大道C连接线与明月大道 平交,道路全长1381.143m米,为城市主干道,双向六车道,标准路幅宽度为 40米,终点接渝巫路。 本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垫江县县域城市的交通网络体系,缓解城区内 部的交通压力,极大地改善道路交通条件,也为周边地块的开发进程起着积极的 推动作用,对整个垫江县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设计依据及采用的规范标准 2.1 设计依据 (1)与业主垫江县兴渝城市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 (2)业主提供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3)业主提供的1:500地形图。 (4)业主提供的《垫江县明月大道新建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5)业主提供地质勘察报告 (6)业主提供的《垫江县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垫江县明月大道新建道路工程路幅宽度的函》 (7)业主提供的《垫江县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垫江县明月大道新建道路工 程初步设计预审意见的通知》 2.2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2.2.1国家标准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J50162-92)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2.2.2交通部规范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2.2.3建设部规范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1)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4年3月) 2.2.4地方规范 《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 《重庆市建设工程费用定额》(1999年) 2.3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 2010年10月,该工程正式立项,并由垫江县兴渝城市建设有责任公司担任项目业主。受业主委托,我院开展了垫江县明月大道、明月大道B、C线连接道及明月大道延伸段新建道路工程设计项目。2011年4月我院提交了方案初步文本。2011年4月25日,我院向业主及规划局等各位领导汇报了方案设计,之后多次与业主及垫江县规划局进行接洽,逐步完善了明月大道、明月大道B、C 线连接道及明月大道延伸段各项方案设计工作,在2011年6月我院提交了方案设计正式文本。2011年7月18日,我院再次向垫江县规划局等各位领导汇报了方案文件。2011年8月垫江县规划局下发了《评审会议纪要》垫江规划纪要〔2011〕11 号文,原则上同意该工程设计方案。 2011年10月,项目业主委托重庆市涪陵地质勘察工程公司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在11月中旬我院收到业主提交的地勘资料后,开展了明月大道、明月大道B、C线连接道及明月大道延伸段的初步设计工作。为确保工程设计质量和设计进度,项目设计组根据各专业特点,在征求各专业设计意见后,对设计进度、设计内容、文件编制要求、主要技术标准、设计原则等进行统一的规定和要求,为在较短的设计周期内保质保量完成设计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1年11月底提交了初步设计文件,2011年12月31日在重庆市设计院进行了初步设计评审,并顺利通过了评审。 2.4对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实用文档 xxx施工图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和采用的规、标准 1)“建设工程设计合同” 2)平面地形图等资料 3)《全椒县B片区详细性控制规划》 4)《全椒县xxx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冶金工业部华东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 2013.06 5)《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CJJ 37--2012) 6)《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 7)《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CJJ169-2012) 8)《无障碍设计规》(GB 50763--2012) 9)《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JTG D40--2011) 1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JTG F30--2003) 11)《公路路基设计规》(JTG D30--2004) 1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JTG F10--2006) 13)《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CJJ1--2008) 1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JTJ034--2000) 15)《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JTJ004--89) 16)《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JTG/T D32--2012) 17)《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18)《室外排水设计规》(GB50014--2006)2011版 19)《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GB50069--2002) 20)《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GB50318--2000) 21)《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68--2008) 22)《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22:2001) 2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GB50289--98) 24)《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CJJ75--97) 25)《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 45--2006) 2设计概要 2.1 工程围、工程规模、测设过程及主要工程容 全椒县地处皖东,江淮分水岭南侧,滁岸。地理坐标为北纬31°51′~32°15′,东经117°49′~118°25′之间。全椒县域东部毗邻省江浦县,南与和县、含山县隔河相望,西临市、肥东县,北与市南谯区接壤。县城位于全椒东部南屏山下,襄水河畔,北距市区22公里,东距60公里,西距100公里,距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市390公里。 本项目位于全椒县县城西部,包含两条道路:西门街、xxx。西门街为南北走向,南起花园路,北至本次设计xxx,全长156.64m;xxx为东西走向,西起本次设计西门街,东至前进小学,全长389.379m。西门街、xxx均为城市支路,红线宽15m,为双向两车道,设计时速30km/h。道路沿线地势较为平缓,西门街现状为4米宽的水泥路,xxx现状为碎石路,道路两侧主要为房屋,同时在西门街的西侧、xxx的北侧为现状古襄河。 主要工程容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路灯工程、绿化工程。 2.2 技术指标及设计参数 本次设计项目包含两条道路:西门街、xxx。西门街南起花园路,北至本次设计xxx,全长156.64m;xxx西起本次设计西门街,东至前进小学,全长389.379m。两条道路均为城市支路,红线宽15m,设计时速30km/h。 根据前期方案汇报结果及与建设方沟通确认,西门街、xxx的实施路幅为:9m车行道+3m 人行道×2=15m。 技术指标及设计参数

道路设计总说明

东兰县中央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花香乡花香村巴吉道路 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路线总长562.069m) 广西XX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六年二月

东兰县中央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花香乡花香村巴吉道路 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路线总长562.069m) 证书编号:审定: 资质等级:公路行业(公路)丙级审核: 法定代表人:复核: 技术负责人:设计: 项目负责人: 广西XX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六年二月

总目录 总目录

第一篇总论 一、概述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XX县中央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花香乡花香村巴吉道路 (2)建设单位:东兰县发展和改革局 (3)设计单位:广西建XX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证书编号:XXX;资质等级:公路行业(公路)专业丙级; (4)项目建设地点:花香乡花香村,距离县城50.0km。 (5)建设规模:道路总长562.069m,路基宽度4.5m,路面宽度3.5m。 (二)设计依据及标准 1、设计依据 (1)勘测设计委托合同;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 (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7)《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 (8)《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交公路发[2004]372号)。 2、主要设计指标如下: (1)公路等级—按《农村公路建设暂行技术要求》设计。 (2)计算行车速度:20km/h。 (3)路基宽度:4.5m;路面宽度3.5m。 (4)路面结构:水泥混凝土路面 (5)最大纵坡:14.98 % (6)设计洪水频率:新建桥涵及路基按25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 (7)图中坐标、高程系统均为假设。 二、工程概况 路线起点位于花香乡花香村弄吉屯,终点巴吉屯。路线全长562.069m。 主要工程量:挖土石方2091m3,填土方1346m3,混凝土路面1997.2m2。详见下表: 表1主要工程数量表 三、沿线自然条件及地理特征 1、地形 本路线通过地域地形较陡,高差大。 2、地质构造 测区内多以风化石为主,地表覆盖厚0.5-1.5m,未存在不良的地质构造。 3、地震

施 工 图 设 计 总 说 明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Ⅰ设计说明 一. 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日溪乡党洋村畲族文化公园 二. 设计依据 1. 现行国家颁布有关工程建设的各类规范、规定与标准。 2. 业主提供的基地现场有关现状基础资料。 3. 业主认可的方案设计有关文件(其中包括业主反馈信息、方案设计与扩初设计评审会意见)。 三. 设计范围 园林景观设计 四. 设计深度 1. 参照“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中建筑施工图设计深度的要求。 2. 本设计单位内部技术管理条例中有关规范要求。 五. 一般说明 1. 本工程设计除注明者外,标高采用绝对标高(业主提供),坐标采用何种坐标系,均与标高一致为业主所提供的数据;图纸中所标的尺寸均以毫米(mm)为单位,标高以米(m)为单位。 2. 除图纸中注明者外本设计所指距地高度均指距离完成面高度。 3. 本工程铺装地面的排水坡度应设在1%左右,若出于景观需要,可将排水坡度设定在2%~3%在的范围;景观道路的路面横坡坡度设定在1%~2%,最小纵坡度设定在0.5%以上,以确保路面排水畅通。 4. 所有地面工程、墙体工程及综合工程中的驳岸与景石布景工程,应在主体工程、地下管线完工后,方可进行施工。 5. 特殊工艺如雕塑、喷泉、艺术假山、钢及膜结构等等,其详细施工图纸与施工安装应由专业队伍负责,但须同时向设计单位提供相关的施工图纸,并由专业队伍派人员赴现场施工或配合土建施工。 6. 各种施工安装必须严格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部门标准及各项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并与结构、水电、绿化等专业施工图纸密合切地配合。 (二). 图例 本工程设计图纸中总平面图、分区图、铺装平面图、植物配置图、景观灯具及城市家具布置图均示有图例说明。 六. 土建说明 (一). 材料要求 1. 结构材料 1) 混凝土材料:除图纸中注明者外,本工程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采用C20,垫层(在钢筋结构下)为C15;钢筋混凝土若用在景观道路与铺地上,预制的为C20,现浇的为C25;若用在构筑物、园建小品及水池等等上,预制的为C15,现浇的为C20~25;钢筋采用HPB235,应符合国家标准有关规定。 2) 砖砌体材料:除图纸中注明者外,本工程所用的砌体均为MU10非粘土砖,规格为240×115×53mm,M5砌筑砂浆;如果墙体厚度为1/4标准砖,则采用1:2.5水泥砂浆砌筑;用于基础及承重砌块不得使用轻集料混凝土砌块。 3) 金属件材料:除图纸中注明者外,本工程所用的圆钢、方钢、钢管、型钢、钢板等均采用Q235--AF钢;不锈钢材应符合国家标准中的有关规定;焊接及焊接材料也应符合国标中的有关技术规定,焊缝应满焊并保持焊缝均匀,无裂缝、过烧现象,外露处应挫平、磨光;焊条用E43系列,焊缝高度6mm,钢与不锈钢之间的焊接采用不锈钢焊条;各金属构件表面应光滑平直、无毛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书

总说明书 一、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 佛山市顺德区三洲路口整治工程为交叉口改造项目,工程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大良镇东北侧,伦教镇东侧。主线道路为碧桂路,被交线道路为龙洲路。本工程近期按菱形立交实施,远期为枢纽式立交,其中以碧桂路跨线桥为主体工程。本工程近期实施方案设计范围,碧桂路南起K59+571.497,北止K61+051.497,长1.48km。 佛山市顺德区三洲路口整治工程施工图设计评审会议于2008年3月14日在顺德区召开。根据评审会意见,我单位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认真研究后,对相关章节进行了修改补充及完善。2007年12月至2008年3月期间,业主又先后召开了数次“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一、二期工程协调会”,并形成了《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一、二期工程施工图设计补充大纲》。本施工图修编设计按照《佛山市顺德区三洲路口整治工程施工图设计评审意见》及《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一、二期工程施工图设计指导大纲》及补充大纲等有关文件来编制。 1.1 任务依据 1)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二期工程(SJ2-5合同段)勘察设计招标文件。 2)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二期工程(SJ2-5合同段)勘察设计合同。 3)三洲路口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编)(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2007年4月)。 4)三洲路口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意见(2007年4月)。 5)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首期工程方案施工图设计原则(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 线网首期工程勘察设计总体组,2007年12月)。 6)《佛山市顺德区三洲路口整治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的函》佛交函【2007】475号。 7)《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一、二期工程施工图设计指导大纲及补充大纲》(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首期工程勘察设计总体组,2008年3月) 8)《佛山市顺德区三洲路口整治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意见》。 9)有关会议纪要。1.2 采用规范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补充设计说明 一、技术规范、标准 1.1 技术规范 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 2.《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 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4.《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 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6.《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7.《市政排水管渠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 8.《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 9.《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 (JTJ017―96) 1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 11.《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 1.2 技术标准 ◆菱溪路 道路等级:城市Ⅱ级主干道 计算行车速度: 50km/h 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 标准轴载:BZZ-100 路面结构设计年限:15年 二、工程概况 2.1 工程范围及规模 滁州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三角洲西部边缘,习惯称皖东。地理坐标为北纬31°51′—33°13′、东径117°09′—119°13′。行政区域总面积1.33万平方千米。市境自东南向北分别与江苏省南京市、扬州市、淮安市毗邻。滁州市临江近海,承东接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京沪铁路,合宁高速公路,蚌宁高速公路穿越市境,待建中的京沪高速铁路,宁西铁路将在市境内通过,滁河航运直达长江。市区距南京市直线距离约50千米,属于南京都市圈内伙伴城市,一小时车程可达南京禄口机场。 此次设计菱溪路拓宽为城市主干路,南起世纪大道,北至滁来路,道路全长3062.471米,路幅宽50米,快车道宽23.5米,机非分隔带宽4.25米,慢车道宽5.0米,人行道和绿化带宽4.0米。 菱溪路现状路面为18米宽,前身为104国道,是采用公路标准修建,现场踏勘了解,路面破损较为严重,且纵坡起伏不顺,不能满足作为城市主干道的要求,现对整路段旧路面挖除重筑新的沥青路面。 三、路基设计 3.1地质状况 根据补勘的《菱溪路路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拟建物位于抗震有利地段。经勘察查明,拟建道路沿线无不良地质作用。拟建道路沿线大部分地层分布比较简单,强度较高,局部地层分布不均匀,强度差异较大。场地内局部存在地下水,勘察期间测得的地下水位埋深在1.0~2.4米之间,主要为上层滞水,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渗透补给,水位随季节变化较大。 有地下水的路段:K0+500~K0+540,埋深1.5米左右;K1+300~K1+340,埋深1.2米左右;K1+460~K1+500,埋深1.0米左右;K1+770~K1+810,埋深2.0米左右;K2+600~K2+780,埋深1.5~2.4米左右。 ①层素填土较厚路段:K1+140~K1+340,厚度为1.9~2.9米左右。 3.2路基处理 先对路基施工范围内非现状路面的场地进行30cm清表,再挖除路基施工范围内在设计路床底面以下40cm的土层(含挖除K0+020以后的所有旧沥青路面结构),然后根据所处地质情况及填挖方状况进行不同类型的土基处理。土基处理结束后,整体回填40cm厚6%石灰土,再施工设计路面结构层。 新建的快车道宽度为23.5米,而旧路宽度为18米,即旧路单侧需拓宽至少2.75米,清表及挖土至设计路床底面后,填方路段存在新老路基结合的问题, ◆路基处理方法 填方段清表及挖方段挖土至设计路床底面以下40cm后,以下针对旧路面范围以外的土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