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两则(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1.5《世说新语》两则(陈太丘与友期)

教材分析:

《陈太丘与友期》为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讲述七岁少年陈元方的故事,表现出陈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品质。同时也从侧面表现出做人要守信用,否则就会失去他人的信任。意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形成审美情操、健全人格、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积累重要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抓住人物的语言,评价人物,获取情感体验。

情感与态度:传承古人懂礼知义的优秀传统。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训练,掌握文意,引导学生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学习方法:

反复朗读,读通读懂,品味人物语言,体会人物表达的情感;合作交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咏雪》里面的主人公是谁?她有什么特点?这个故事选自《世说新语》这是一部怎样的书?我们今天还要学习里面的一则小故事《陈太丘与友期》

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出停顿。

(1)关注下列词语的读音

与友期行相委而去非人哉友人惭太丘舍去尊君在不

(2)读准节奏停顿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

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

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2、结合注释,疏通课文

疏通课文,并圈画出不能解决的文言字词。

学生提出不懂的字词,并通过交流解决问题。

(1)一些需要重点掌握的字词。

与友期行:约定。期日中:约定的时间。太丘舍去:舍,舍弃;去,离开。

尊君在不:通“否”,读“fǒu”相委而去:委,丢弃;去,离开。下车引之:拉。

入门不顾:回头看。去后乃至:才。之:下车引之(代词,代指元方。)

(2)通假字:尊君在不

(3)古今异义:

陈太丘与友期古:约定今:日期太丘舍去古:离开今:前去,前往下车引之古:拉今:引用元方入门不顾古:回头看今:照顾

3、翻译文言句子:

①期日中,过中不至。

太丘与朋友约定的时间是正午,过了正午还不见朋友来。

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不是人啊!

与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③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友人听了很惭愧,走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自己家门连头也不回。

5、补上句中省略的人物: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友)不至,太丘舍(友)去,去后(友)乃至。元方时年七岁,(于)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元方)答曰:“(家君)待君久(君)不至,(家君)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人)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君)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君)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6、集体朗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各抒己见

1、思考问题:

(1)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人?(要以课文内容为依据)

预设:客人:“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说明他急躁易怒、粗野无理,不讲礼节,缺乏教养。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说明他言而无信。

“友人惭,下车引之”说明他诚恳认错,知错勇改。

元方:“待君久不至,已去。”“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说明元方明事理,懂礼仪。聪明孝顺,落落大方

2、明礼诚信

文化内涵

两千多年前,至圣先贤孔子就曾说过“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又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可见,明礼诚信早已被古人所重视、所推崇。今天,在我们的公民道德建设中,明礼诚信又被列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足见其意义深远。

道德传承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贵者敬焉,老者孝焉,长者弟焉,幼者慈焉,贱者惠焉”,“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这些都是中国自古讲究礼仪、礼貌的代表言论。

明礼是人的外在行为表现,而诚信则是人的内心状态。“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诚于内而礼于外,是对明礼诚信的最佳诠释,明礼,只有表现了人内心的诚信本质,才不会流于虚伪的形式;诚信,只有通过明礼的外在形式,才能最恰当地表现出来。、

中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民无信不立。——孔子

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诚实守信是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为人真诚守信。让我们以天地为宽,真诚为骨,做一个高尚的人,正直的人。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陈太丘未能坚持等朋友是否也不够守信?

从“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看出,他是个特别守时的人,恪守诚信

2、友人知错而“惭”说明友人是什么样的人?

说明他是知错就改的人,人品并不坏,只是脾气急躁、心直口快。

3、元方最后“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1)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来说,生气时这样做,恰恰符合孩子的单纯,幼稚的性格。况且客人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所以不能因为元方的“入门不顾”就认为他是一个不懂礼貌的孩子。

(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既然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的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确实有失礼仪。

4、这篇文章为什么归入《世说新语?方正》?文章如何体现“方正”这个主题的?

大家对人物有不同的认识是很正常的,但《论语》中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自省也。关键是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五、背诵课文盘点收获

1、背诵课文

2、请学生谈谈从这则故事里学到了什么?

六、作业

1、阅读《王戎识李》,谈谈收到的启发。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王戎不动。人问之,答

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2、假如陈太丘与“客”第二天相遇了,他们会怎么说,怎么做?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下文。

《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完美版

《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 苗集中心校刘芹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陈太丘与友期》,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流程、说板书设计、说作业布置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陈太丘与友期》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世说新语》两则的第2篇课。新版教材将这一课从原先的第五单元第25课提到现在的第一单元第五5课,其目的是显而易见的。作为初中阶段的第一课文言文,我认为在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学习兴趣的激发。不能让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畏难情绪。为此,我在教学设计时注重对学生兴趣的激发。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生应会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运用。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基于以上要求,我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疏通文意,理解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3、通过对课文人物的评价,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重点:能力培养:翻译课文,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难点:通过对人物的评价,培养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维护亲情的美德。 二、说教法 1、激趣引导法:通过音乐引领,导入新课;通过名家范读的引领,并用“配音”朗读激发朗读兴趣;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展示课文内容。 2、评价法:在对课文理解的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交流展示进行评价,对人物进行评价。 3、多媒体辅助法:使用电教手段,扩大教学容量,既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三、说学法 1、朗读法:反复朗读,背诵课文,疏通文意,体会情感感。 2、合作法:交流展示对课文的合作探究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合作。 四、说教学流程 1、激趣导入 音乐是学生最喜欢和乐于接受的形式,用音乐导入新课,不仅能提高学生兴趣,将学生注意力快速转移到课堂上来,还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因为歌曲的名字就叫《诚信》。 2、秀一秀 秀,就是预习展示。通过展示,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习惯。预习内容简单,学生易获得成就感,乐于回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主讲老师;陈少屏 教学目标: 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变换形式诵读,学习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 美德。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理解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古今意义不同的词语;“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教程: 1、释题: (1)、《世说新语》的编撰人刘义庆(403~444),南北朝彭城(现在江苏省徐州市)人,南朝刘宋王朝的宗室,他爱好文学,“招聚文学之士”,编出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轶事小说──《世说新语》。分类记载汉末到东晋期间士大夫阶层的一些言谈和轶事。题目是编者加的。陈太丘指陈实(104~187)。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省许昌市东)人。因曾任太丘长(太丘县在今河南省永城县西北,长,县级长官),所以称陈太丘。他是东汉后期以操守严正著称的人,不论在朝在野都有极高威望。由于处事公正,老百姓甚至说:“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他的生平事迹见《后汉书·苟韩钟陈列传》。这里记叙他任太丘长时的一个故事,表现他依约行事、遵守时间的作风。 (2)、题目意思:陈太丘与朋友约定。期;约定。 2、感知理解课文: (一)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是否在为学习文言文而发愁呢?你们是否因为文言文的难懂而失去信心呢? 其实文言文作为古代的书面语,是很简洁、典雅的。学习文言文不仅能丰富我们的语言积累,培养我们的语感,而且能让我们更好地继承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了解历史上的许多故事。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刘义庆的《陈太丘与友期》,来感受一下文言文的魅力吧。 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让我先给大家讲讲这节课我们要学些什么?要注意些什么? 1.我们要学什么? 我们要学会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期、委、去、引、舍等常见的文言词语;学会品味本文简洁、隽永的语言;还要学会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对人物进行评论。 2.我们要注意什么?

《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参考

《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参考 《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参考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陈太丘与友期》处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五单元的第25课,语文第一册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让语文世界与生活世界等同合一;提出语文素养这一宏观的全新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文学素养作为语文素养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学生形成审美情操、健全人格、创新精神都起着极大的作用。本课作为古文阅读在第一册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确定的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是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过程与方法:分析人物形象,获取情感体验。情感与态度:学习古人懂礼知义的优秀品格。教学重难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对象分析】 初中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本文是学生接触的第四篇古文,由于我班学生基础差,如何教学,促进学生学好本文,培养学生懂礼守信的好品质,是老师思考的重点。 【说课型定位】 新课程标准在关于古文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注意语言品味,语感的形成,情感熏陶的基础上突出文体色彩,应以学生在主动积极

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突出探究性。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说教法】 阅读法:读时品味人物语言,体会人物表达情感。 探究法:交流读时的感受,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 评价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人物进行评价。 【说学法】 朗读法:反复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熟读背诵。 合作法:交流自己对这篇课文所探究的点,进而形成开放式话题。 【说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使用活动目的导入导语引人。展示课题。渲染气氛,促使学生思考。 整体感知 范读,引导学生勾画重点词语。1、听朗读。 2、自主学习课文。 3、朗读。 4、掌握重点字词。 5、初步疏通文意。 6、复述课文。 7、表演课文。1、出示教学目标。 2、多媒体显示需要重点掌握的字词。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知识与能力:(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基本内容,并能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其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其性格特征 学法指导: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流传。我们在小学五年级时就学过一篇《杨氏之子》,我们已感受到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今天,我们再次走进《世说新语》,感受两位少年儿童的聪颖机智。 二、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1、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 2、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教师补充)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南朝刘义庆编著。该书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三、初读课文(读课文时注意正音、句读、节奏,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体会语感),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记录不理解的词句)。 1、把握重点字词: (1)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儿女:子侄辈,现代专指儿子和女儿俄而:不久,一会儿。骤:迅速 欣然:高兴的样子 (2) 空中撒盐差可拟: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3) 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比不上 2、把握重点语句: (1)撒盐空中差可拟。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2)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重点把握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结果。 五、三读课文,探究问题。(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1、本文给我们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氛围?你是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 (参考:家庭氛围:融洽、欢乐、轻松、温馨等,词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 2、“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3、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你认为哪个最为贴切、生动、新

陈太丘与友期学案

《陈太丘与友期》学案 组名: 姓名: 乐学( )善学( )勤学( 【学习目标】 1 、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 、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3 、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智慧以及优良品质。 【学习重点】 1 、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分析人物形象。 2 、学习古人智慧及优良品质。

【学习难点】 理解“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 页 1 第 【课前自学、课 中交流】 一、 作家作品。 1 、刘义庆( 403 ——444 ),南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 兖 (yan) 州 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2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 8

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 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的品格。 页 2 第 二、 初读课文。 1. 给加点字注音 太丘 舍 去( )尊君在 不 非人 哉 )友人 惭 2 、自由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分清节奏。 三、整体感知。 1 试翻译全文(口头)

(注意句中省略的人物)。 (要求: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给重点词语加点,疑难句子划横线,并写 上评注,疑难问题在旁边打个问号。) 页 3 第 2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 )陈太丘与友 期 行( 2 )太丘 舍去 3 )相 委 而去 4 )下车 引 之(

)元方入门不 顾 6 )则是无 页 4 第 信 7 尊君 在 不 3 、重点句子翻译。(方法指导:先解释重点词,再翻译句子。) 1 非人哉!与人 期 行,相 委 而 去 2

陈太丘与友期行说课稿

《陈太丘与友期行》说课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世说新语》二则之《期行》。我将从教材分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世说新语》二则是语文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的文言课文。《陈太丘与友期》是《世说新语》“方正”门中的,主要是写陈太丘之子元方聪颖机智,懂礼识仪。文中“无信”“无礼”二词为全篇核心,可见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借“陈元方责客”来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告诉学生一个道理——人必须明礼诚信。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A: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B:培养语感,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C:通过对本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明礼诚信很重要,进一步陶冶性情。培养健全人格。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1、通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积累文言词汇,把握文言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评价人物,使学生认识到明礼诚信的重要性。 二、说教法: 《陈太丘与友期》是叙事性的。其中有包含着议论的内容。这也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方式,确立为“诵读法讨论点拨法”相结合。 三、说学法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呵护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是课堂教学的主题。,根据课程材准要求,结合文本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采用: 1、朗读法。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法,指导学生朗读,体会文章蕴含的道理。 2、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积极读书。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 我将用孔子的一句话导入新课,我设计的导语是:孔子说过这么一句话:“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就是说人如果不诚实,不知道他还有什么事可以做好。所以说诚信是我们做人的一个原则,而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崇尚诚信的民族,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许许多多的像“曾子杀猪”这样的故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期行》正是说明了诚信的道理。 2、通读课文 语文的学习重在于读,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先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正音,读出节奏,语气,重音。 3、疏通文意 让学生们对照课文的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并且采用勾画圈点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标出来,然后师生一起把课文大意弄明白。 4、研读课文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我将采用问答式教学法和讨论法,设计几个问题,

世说新语两则 优秀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背诵两篇短文。 过程与方法: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3.延伸阅读法。本文用一课时教读,如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要点: 先由聪明少年导入文本,介绍《世说新语》,诵读《咏雪》品析佳句,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教学《咏雪》 一、导入激趣 师: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是啊,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中就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你知道哪些关于聪颖儿童的故事呢? 学生讲述自己准备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等。 教师: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我希望同学们多读聪明人的故事,但不要局限于故事本身,因为有自己创见的人才更聪明。今天我们再跟随古人刘义庆去认识古代的一位少年才女,和她比比谁更有才吧! 二、介绍刘义庆及《世说新语》 学生齐读注解①对刘义庆的介绍,教师补充《世说新语》。 多媒体显示: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 三、诵读文本,复述故事。 1、教师教读。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介绍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你了解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哪些?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而培养语感的第一个好方法就是诵读。“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下面跟老师读。 例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体会到:根据文意读准节奏。难句如:“即/公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世语新说〉两则》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背诵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3、把握本文以叙为主,叙中有议的写作特点。 〖情感目标〗 1、学习要专心,观察事物要细心,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2、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 【教学重点】 1、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 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这两则短文都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们应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这就是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师生互动与学生互动结合,自主合作探究与点拨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研读《咏雪》。学生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疏通文意;学生复述故事,把握文章情节,理解文章内容;组织学生讨论有争议的问题,在相互切磋交流中,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作家作品分析: 介绍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刘义庆(公元403年~444年),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

2、《陈太丘与友期》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接触的文言文较少,阅读水平不高,文言语感弱,所以应多鼓励学生朗读并及时给予校正指导。在疏通文意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因此要极力激活学生的 心灵,使学生积极感悟,认识到诚信懂礼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树立学生学习文言文的 信心。 二、教学内容: 《陈太丘与友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25课,出自《世说新语》“方正”一门。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为维护父亲的尊严,机智应对父亲的朋友责难的故事。本文语言文字简洁隽永,人物形象鲜明,对学 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懂礼守信的优秀品质起着极大的作用,很适合初 一学生学习。 三、教学设想: 《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为维护父亲的尊严,机智应对父亲的 朋友责难的故事,告诫人们,做人要讲信用,为人要方正。我主要面向全体学生,以 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法,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让学生主动发展,以朗读和研读作为主要教 学手段,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知课文,掌握字音和朗读节奏、朗读情感,通过预习 检测、小组讨论明确和巩固文言词句,通过翻译了解故事大意,通过研读与探讨课文 内容,归纳人物性格特点,提升自身修养,培养探究精神,最后加以拓展延伸,培养 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期”“舍”等常见的文言词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 内容。 2.情感目标:认识诚信懂礼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 3.能力目标:体验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方式。 五、教学准备: 1.教师精心制作教学课件 2.学生搜集有关“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的故事,拓宽思路,增加积累。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吗?谁能为我们讲讲?(学生讲述)自古以来,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的故事,至今流传,成为人们的美谈。你们还知道哪 些关于机智少年儿童的故事呢?(如“孔融让梨”、“曹丕称象”、“王冕画画”……)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去结识另一位聪明机智的少年。请大家打开书,我们一起来 学习《陈太丘与友期》。(板书课题) 作品简介及题解

说课稿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说课稿 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陈太丘与友期行》。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向大家介绍我对本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说教材 《陈太丘与友期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二单元的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中的第二则。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语文第一册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联系紧密,使语文世界与生活世界等同合一。提出语文素养这一宏观的全新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学生形成审美情操、健全人格、创新精神都起着极大的作用。初中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本文是学生接触到的第四篇古文,因此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诵读背诵课文,以写名言的形势加深学生对“守信”的感悟。 难点:在学习圈点勾画重点词句和按节奏朗读课文是本课的难点。 3、教学目标分析 ①知识与技能 学会在文中圈划出重点词语与句子,并有意识地积累词语;学会按节奏朗读课文。 ②过程和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经历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的过程,利用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过程,学会利用断句的方法朗读并背诵课文的过程。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分析人物形象,获得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学习古人懂礼节守信用的优秀品质。 二、说教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关键的。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学生自主阅读法,教师导学法,问题讨论法,在教学手段上运用录音

机,板书这两种方法。利用录音机,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对课文的情感能够把握得更好。通过听录音学习按节奏朗读课文。利用板书,能够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利于学生抛开课本讲述故事。 三、说学法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上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他们今后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打下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渗透学生学法指导,如:朗读法,合作法。朗读法能够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疏通文意,理解课文的内容,从而背诵课文;合作法,则让学生交流自己对这篇课文所探究的点,进而形成开放式的话题。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以“自古英雄出少年”列举六个古代小故事: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曹冲称象等古代小英雄导入本课既聪明又有礼貌的小元方来学习本课。同时大家在昨天的基础续学习老师推荐文言文五字法:读、译、背、悟、写。下面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按这五字法进行学习。 二、初读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然后同学评议朗读情况。(优缺点。你特别欣赏他读的哪一句,哪一句没读好,该怎么读。) 通过评议,进一步让学生明白朗读应该注意的问题: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读出重音。 提醒字音:不通否是通假字。 3、预习检测1:正音 4、全班朗读。 过渡:要想读得更好,还要明白课文内容。可能大家在预习的过程中,有一些字词句的翻译还不太明白,今天我们在课堂上解决 5、预习检测2: A书上的预习痕迹 B翻译预抽测 三、译后再读。合作学习。 1、要求:学生对照注释,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在家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明白但需要掌握的词语要勾画出来。

2020年《世说新语》两则优秀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优秀教案 ①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②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③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大家应该知道司马光的故事吧。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 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乃至”、“期行”等。教师精讲点拨。 (1)文中的这一家人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氛围下聚会的?(轻松,温馨)从哪里看出来?(内集,欣然,大笑) ⑵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⑶“公大笑”一句中省略了谢安的话,如果你是谢安,你会说出什么话来?把雪比作“柳絮因风起”和“撒盐空中”哪一个更好?(前者较有韵味)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⑷文末为什么要强调谢道韫是王凝之的妻子?(表示一种赞扬与敬佩) (5)重点分析两个比喻哪个更好? 有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据此可知,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另一种意见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撒盐空中”,干什么呢?谁也不知道。好的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 又:对文中“公大笑乐”一句也有不同解释:

部编版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教学目标: 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文中人物的智慧。 3、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1、理解重点的文言词语与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咏雪》 一、自学指导(一)(时间:3分钟) 1、读准字音。 2、读出情感,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读出性别、老少的区别。(分男女朗读) 二、当堂测试:(时间:5分钟) 1、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2、解释重点词语。 内集:家庭聚会儿女:子侄辈,指年轻一代(今义:子女) 俄而:不久,一会儿欣然:高兴 差:差不多拟:相比 三、自学指导(二)(6分钟) 1、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2、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3、归纳文章的主题。 1、明确: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只有物象而无意蕴。 2、明确: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3、明确: 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 四、拓展思维 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举出并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明确: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李白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五、作业: 1、 背诵《咏雪》; 2、 《动态》课内作业部分。 板书设计: 外在之形 内在之神 第二课时《陈太丘与友期》 咏雪

一、导入 我国乃礼仪之邦,在生活中,我们讲礼仪,那我们礼仪吗?今天呢!我们就来学习和这方面有关的一则古代的故事。 二、疏通课文 自学指导(一)(时间:8分钟) 1、自读课文,借助字典,初步疏通课文,并圈画出不能解决的文言字词。 2、提出不懂的字词,并通过交流解决问题。 明确:显示一些需要重点掌握的字词。 (1)与友期行:约定。 (2)期日中:约定的时间。 (3)太丘舍去:舍,舍弃;去,离开。 (4)相委而去:委,丢弃;去,离开。 (5)下车引之:拉。 (7)入门不顾:回头看。 (8)去后乃至:才。 (9)之:下车引之代词,代指元方。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当堂训练(时间:5分钟) 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补充课文省略部分。 明确: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友)不至,太丘舍(友)去,去后(友)乃至。元方时年七岁,(于)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元方)答曰: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策略设计

学习评价设计 【主要内容】 练习从语言和行为两方面入手,分析人物形象。 【评价反馈】 学生能够找出人物语言和人物行为, 教师通过这两个方面,启发学生归纳人物形象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 教学过程设计 【从题目中的文化信息导入】 1. 今天我们学习《世说新语》中的《陈太丘与友期行》,首先请一名写字漂亮的同学上台书写课题。 2.大家读题目,说说题目中包含了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 1.引导学生理解“期”的含义。 2.启发学生关注题目中的文化信息(用地名称呼名人,是古人的一种习惯,也是一种文化特征) 【 自由朗读】 1.请大家自由朗读文章。 2.朗读时注意读准字音 【设计意图】 1.检查文中通假字“不”的读音是否存在问题。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再读课文,划分故事段落 】 1. 下面请大家再读课文,思考这段内容由哪几个小故事构成? 2. 学生自由读。 3. 学生发言 4. 教师总结、评价。 【设计意图】 1.通过朗读,学生思考,理清文章脉络。 2.归纳概括能力的训练。 【小组合作,理解文意】 “太丘与友” 1.现在请大家小组合作,将屏幕上的重点字词含义写在小白板上,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讲

述第一个故事片段,也就是“太丘与友”的故事。 2.重点字词有:“期、舍、去” 3.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元方与友” 1.现在请大家小组合作,将屏幕上的重点字词含义写在小白板上,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讲述第一个故事片段,也就是“太丘与友”的故事。 2.重点字词有:“委、引、顾” 3.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 1.合作分工,合作学习。 2.在合作中理解文章的含义。 【小组合作,分析友人的形象】 1.请大家小组合作,找出能体现友人性格特点的句子,写在小白板上。 2.看看你们写的内容都是什么?(都是语言,行为) 3.课外迁移 4总结元方的性格特征。 【设计意图】 1.学生写的句子都是语言和行为,由此启发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 2.及时迁移,从古文迁移到《背影》,总结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1. 本课我们知道了用地名称呼名人是古人的一种习惯,也是一种文化特征, 2. 了解了课文含义,知道一些字词的含义。 3. 也知道了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语言和行为入手。 教学评价与反思 【优点与特色】 1.从题目中抓文化信息,由此导入课文,是一个特色。 2.小组合作,小白板记录,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合作学习意识。 【问题与建议】 时间安排不够,课上做练习的时间几乎很少。 【优点与特色】 1.学生参与度很高,学习具有积极性。 2.课上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合作,课堂参与度好。

《陈太丘与友期行》说课稿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一、说教材 《陈太丘与友期》安排在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五单元25课,是本单元最后一篇以家庭亲情为主题的课文。这篇文章是写陈太丘之子元方聪颖机智的,小小年纪就知道维护父亲的尊严,可见父子情深。这篇文章区别于其他几篇文章之处在于———它告诉了人们一个道理——人必须明礼诚信。 《陈太丘与友期》是《世说新语》“方正”门中的,它之所以不被放在“夙惠”门是因为:这一则记陈纪虽然是记陈纪七岁时的故事,也表现了他的聪敏,但主要是写他懂得为人的道理。“无信”“无礼”二词为全篇核心,可见作者的写作目的大旨在借“陈纪责客”用背面敷粉的方法来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 《陈太丘与友期》文章虽短小却是文质兼美的。如果说明礼诚信是内容的体现,那么构思巧妙则是写作上的亮点。全文围绕一个“怒”字展开: (一)太丘怒。友人“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二)友人怒,恶语伤人“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三)元方怒。表现在两个方面:1.对友人“无信”“无礼斥责2.对“下车引之”“作出”入门不顾“的反映。 基于以上的分析设定本篇文章的教学标有三: A:积累文言词语。 B:培养语感,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C:通过对本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明礼诚信很重要,进一步陶冶性情。培养健全人格。 依据课程标准及学生实际情况确立目标B和目标C为教学重点,目标C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陈太丘与友期》是叙事性的。其中有包含着议论的内容。这也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也就是说靠它来发展学生思维。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方式,确立为“诵读——讨论——诵读”从而收到“书读白遍其义自见”的效果。从而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背诵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教学内容 世说新语两则 年级学科 七年级语文 教学课时 共 4 课时 第 1 4 课时 课 型 普通课 教学目标 1. 借 助工具书认知生字词并理解其意。 2. 通过理解疏通背诵课文,理解人物性格特征。

3. 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外,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点 1. 积累文言词语、背诵课文。 2. 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的评价。 3. 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 入门不顾” ,是否有失礼仪。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疏通背诵课文,理解人物性格特征。 教学准备 课本、教 辅资料、教案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同学们,之前让你们背了一首曹操的《龟虽寿》都会背了吧?(会),我们通过那首诗可以感受的到曹操的雄心壮志,那曹操晚年之后,将他的位子传给了曹丕,但是这个曹丕呢并非善类,他即位后一直对才华横溢的弟弟心怀忌恨,更想借机杀了他,所以就让曹植在七步之内做一首诗,不然就砍了他,最终 同样,今天我们再来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少年,下面给你们几分钟时间大声诵读课文(板书) 二.走进作者及作品 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人 ,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 《世说新语》原为8 卷,分德行、语言、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 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鲁迅称之为“ 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本书所记大多是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是直叙其事,语言简练,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咏雪》选 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三.诵读课文,理解重要字词 1. 老师范读,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句子的节奏。 2. 学生自由朗读,达到熟练程度。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指点。 3. 学生再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字词并提出,教师引导点拨其意,并初步疏通所在句子的意思。 “内集”、“俄而 、“欣然”、“何所似”、“差”、“拟”、“未若”、“因”四 疏通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在理解所有字词含义的基础上,学生默读课文,尝试自己疏通句意。老师点拨。 第二课时 一. 检查诵读、词义及翻译。 二.归纳总结 1. 古今异义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的美德;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3、变换形式诵读,力争当堂成诵。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开学到现在,我发现同学们个个都非常的聪明,一双双眼睛充满了智慧,丰富的课外知识令我赞叹。那么你们能不能打开你们那颗聪明的脑袋瓜,好好搜索搜索,有没有一些讲智慧过人的少年儿童的故事,先想想,再来讲讲。 (先由学生想想,再由他们说说。) 例: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孔融让梨、四岁画画的王冕、七步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 刚才同学们说了好多关于智慧过人的少年儿童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也是关于智慧过人的少年儿童的故事,大家知道这个儿童叫什么吗? 二、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 先由大家自己朗读一遍课文,然后我们推荐一名同学来朗读。 2、推荐朗读 由学生自己推荐朗读课文,我们要大胆得尝试尝试,,在座的各位有个任务,要洗耳恭听,听后要谈谈,评评他们的朗读。(由两位学生朗读) 3、学生评价

同学的朗读已经结束了,非常感谢两位同学的朗读,各位的工作要开始了。在评价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去评价?(由学生自己提出评价的方面) (声音、语速、流利、字音、停顿、情感、自信、韵味等) (学生对同学的朗读进行评价) 讨论朗读中的注意点,特别是文中的“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的语气,还有就是“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这两句的语气要注意。) 4、分角色朗读 5、集体朗读 我们知道了要注意的地方,下面一起来展示我们集体的智慧、集体的力量。齐读课文 6、复述课文 三、品读课文 1、质疑 文言文跟现代文有着不一样的地方,有我们不理解的地方。下面要做的就是大家动动手,找找不懂的字词句,四人一小组,把不懂的地方在小组内互相解决,还是解决不了的问题作好记录,等一下我们一起来解决。 (学生小组合作解决疑问的地方,再由学生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在全体学生中一起讨论,共同解决) 2、检测字词句的掌握情况 刚才问大家说没有疑问了,但是被我一个问题就给问倒了,下面来测测你们对短文中字词句的掌握情况。 期:乃:至:不:通假字“否” 去:惭:引:顾: 过中不至:去后乃至: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下车引之:4 3、同桌之间互译课文 4、教师质疑:

陈太丘与友期行说课稿

陈太丘与友期行说课稿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陈太丘与友期行》说课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世说新语》二则之《期行》。我将从教材分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世说新语》二则是语文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的文言课文。《陈太丘与友期》是《世说新语》“方正”门中的,主要是写陈太丘之子元方聪颖机智,懂礼识仪。文中“无信”“无礼”二词为全篇核心,可见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借“陈元方责客”来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告诉学生一个道理——人必须明礼诚信。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A: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B:培养语感,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C:通过对本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明礼诚信很重要,进一步陶冶性情。培养健全人格。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1、通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积累文言词汇,把握文言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评价人物,使学生认识到明礼诚信的重要性。

二、说教法: 《陈太丘与友期》是叙事性的。其中有包含着议论的内容。这也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方式,确立为“诵读法讨论点拨法”相结合。 三、说学法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呵护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是课堂教学的主题。,根据课程材准要求,结合文本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采用: 1、朗读法。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法,指导学生朗读,体会文章蕴含的道理。 2、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积极读书。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 我将用孔子的一句话导入新课,我设计的导语是:孔子说过这么一句话:“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就是说人如果不诚实,不知道他还有什么事可以做好。所以说诚信是我们做人的一个原则,而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崇尚诚信的民族,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许许多多的像“曾子杀猪”这样的故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期行》正是说明了诚信的道理。 2、通读课文 语文的学习重在于读,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先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正音,读出节奏,语气,重音。 3、疏通文意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教案

咏雪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正确朗读短文,背诵短文。 能力目标: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3、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

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 3.延伸阅读法。本文用一课时教读,如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一句名言:“自古英雄出少年。”是啊,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中就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我准备了几个智慧少年的故事,看看大家是否了解。(播放图片) 今天我们跟随古人刘义庆去认识古代的一位少年才女,大家打开课本《世说新语》两则----《咏雪》。 二、介绍刘义庆及《世说新语》 学生齐读注解①对刘义庆的介绍,教师补充《世说新语》。(多媒体显示) 三、诵读 1、生自读 查阅字典,看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注意。根据内容的不同、语言习惯,看在那些地方需要停顿。 2、字音学习 3、断句分析

《世说新语》两则(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1.5《世说新语》两则(陈太丘与友期) 教材分析: 《陈太丘与友期》为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讲述七岁少年陈元方的故事,表现出陈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品质。同时也从侧面表现出做人要守信用,否则就会失去他人的信任。意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形成审美情操、健全人格、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积累重要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抓住人物的语言,评价人物,获取情感体验。 情感与态度:传承古人懂礼知义的优秀传统。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训练,掌握文意,引导学生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学习方法: 反复朗读,读通读懂,品味人物语言,体会人物表达的情感;合作交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咏雪》里面的主人公是谁?她有什么特点?这个故事选自《世说新语》这是一部怎样的书?我们今天还要学习里面的一则小故事《陈太丘与友期》 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出停顿。 (1)关注下列词语的读音 与友期行相委而去非人哉友人惭太丘舍去尊君在不 (2)读准节奏停顿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 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 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2、结合注释,疏通课文 疏通课文,并圈画出不能解决的文言字词。 学生提出不懂的字词,并通过交流解决问题。 (1)一些需要重点掌握的字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