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认证规范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认证规范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认证规范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认证规范

中国船级社

2012年8月

目 录

第1章 总 则 (1)

第1节 一般规定 (1)

第2节 认证 (2)

第3节运行和维护监控 (3)

第2章 环境与载荷 (4)

第1节 一般规定 (4)

第2节 外部条件 (6)

第3节 设计载荷 (18)

第3章 材料与制造 (39)

第1节 一般规定 (39)

第2节 结构用钢 (41)

第3节 制造与焊接 (43)

第4章 强度分析 (51)

第1节一般规定 (51)

第2节应力计算 (51)

第3节金属材料 (53)

第4节混凝土和灌浆材料 (60)

第5节纤维增强塑料和粘接 (64)

第6节木材 (71)

第5章 结 构 (72)

第1节一般规定 (72)

第2节风轮叶片 (73)

第3节机械结构 (77)

第4节机舱罩和整流罩 (77)

第5节连接 (80)

第6节支撑结构 (88)

第7节基础和地基 (115)

第6章 机械部件 (125)

第1节 一般规定 (125)

第2节 变桨系统 (126)

第3节 轴 承 (128)

第4节 齿轮箱 (130)

第5节 机械制动和锁定装置 (136)

第6节 联轴器 (138)

第7节 弹性支撑 (139)

第8节 偏航系统 (140)

第9节 液压系统 (142)

第10节 海上应用 (143)

第7章 电气系统 (145)

第1节 一般规定 (145)

第2节 电气系统、设备及元器件设计的一般原则 (146)

第3节 电机 (149)

第4节 变压器 (150)

第5节 电力电子变流器 (151)

第6节 中压设备 (152)

第7节 开关和保护装置 (153)

第8节 电缆和电线 (154)

第9节 备用电源 (156)

第10节 海上电网装置 (156)

第11节 并网和装置 (157)

第12节 充电设备和蓄电池 (159)

第8章 控制和安全保护系统 (161)

第1节 一般规定 (161)

第2节 控制和安全保护系统的一般原则 (163)

第3节 控制系统 (165)

第4节 安全保护系统 (166)

第5节 监控和安全处理 (168)

第6节 检验 (173)

第9章防雷系统 (175)

第1节 一般规定 (175)

第2节 保护等级和防雷区 (176)

第3节 防雷系统和装置设计的一般要求 (178)

第4节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防雷措施 (180)

第5节 其他设施的防雷措施 (183)

第6节 防雷区界面处电缆和电线的处理 (184)

第7节 防雷装置的设计、检查和维护 (185)

第10章 腐蚀防护 (186)

第1节 一般规定 (186)

第2节 涂层与镀层保护 (187)

第3节 混凝土基础结构防腐 (189)

第4节 阴极保护 (191)

第5节 防腐系统的检查与维护 (194)

第11章运输、起吊、安装、试车、运行、维护和定期检测 (196)

第1节 一般规定 (196)

第2节 运输、起吊、安装、试车、运行、维护和定期检测 (196)

第12章 测 试 (208)

第1节 一般规定 (208)

第2节 安全及功能测试 (209)

第3节 功率特性测试 (212)

第4节 载荷测试 (213)

第5节 噪声测量 (214)

第6节 电能品质测试 (214)

第7节 齿轮箱样机测试 (215)

第8节 耐久性测试 (216)

附录1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参数 (217)

附录2坐标系 (220)

附录3载荷评估 (223)

附录4湍流模型 (226)

附录5地震载荷评估 (230)

附录6冰载作用下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支撑结构的设计 (231)

附录7用于极限强度分析的海洋气象运行参数的统计外推 (237)

附录8桩与结构的灌浆连接 (239)

附录9板单元屈曲系数及缩减系数 (241)

附录10塔架的简化屈曲应力计算 (246)

附录11疲劳评估的节点种类 (248)

附录12基础等效面积及修正系数 (265)

附录13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钢结构涂层体系 (269)

第1章总则

第1节 一般规定

1.1.1 适用范围

1.1.1.1 本规范适用于海上使用的风力发电机组的认证。

1.1.1.2 本规范适用于风轮扫掠面积等于或大于40m2的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

1.1.1.3 对本章1.1.1.2规定以外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可参照本规范进行认证。

1.1.2 规范制定

1.1.

2.1 本规范制定的主要依据为:

(1) 有关国际标准,如IEC 61400等;

(2) 有关国际标准外的其他适用标准、有关理论和科研成果及使用经验。

1.1.

2.2 本规范修改时,本社将及时换版或颁布修改通报。

1.1.

2.3 本规范采用的标准/规范均为现行有效的版本,本规范的用户应注意使用这些标准/规范的最新版本。

1.1.3 定义

1.1.3.1 本规范所涉及的术语和定义与IEC 60050-415同。

1.1.3.2 本规范各章所涉及的定义,均在各章中规定。除另有规定外,本规范适用如下定义:

(1) 本社:系指中国船级社(英文为China Classification Society,简称CCS)。

(2) 规范:系指中国船级社有关船舶、海上设施和集装箱以及风力发电机组等现行有效的规范。

(3)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系指安装在海上风电场,支撑结构承受水动力载荷作用的,将风能转换为电能的系统。

(4) 风轮-机舱组件:由支撑结构支撑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部件,见图1.1.3.2。

(5) 支撑结构: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一部分,包括塔架、下部结构和基础,见图1.1.3.2。

(6) 塔架: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一部分,其连接下部结构和风轮-机舱组件,见图1.1.3.2。

(7) 下部结构: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支撑结构的一部分,从海床向上延伸,连接基础和塔架,见图1.1.3.2。

(8) 基础: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支撑结构的一部分,其将作用于支撑结构上的载荷传递到海床中。图1.1.3.2表示不同的基础形式和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其他部件。

(9)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该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

当结构或结构构件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应认为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① 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

② 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包括裂缝);

③ 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

④ 影响正常使用的其他特定状态。

(10)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该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

当结构或结构构件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应认为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① 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倾覆、滑移等);

② 结构构件或连接因超过材料强度而破坏(包括疲劳破坏、腐蚀等)或因过度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

③ 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转变为机动体系;

④ 结构或结构构件丧失稳定(如压屈等)。

图1.1.3.2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部件

1.1.4 等效与免除

1.1.4.1 除另有规定外,凡等效于或替代本规范要求的内容,如计算方法、评定标准、制造程序、材料、检验和试验方法等,只要能提供必需的试验、理论依据或使用经验、或有效公认的标准等,经本社总部同意后,均可被接受。

1.1.4.2 除另有规定外,如能提供必需的试验、理论依据或使用经验,经本社总部特殊考虑后,可免除本规范的相应要求。

1.1.5 规范解释

1.1.5.1 本规范的解释权属本社总部。

第2节 认 证

1.2.1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认证

1.2.1.1 需进行认证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及其零部件应满足本规范适用的技术要求。

1.2.1.2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认证的管理和操作程序应按本社有关的产品认证要求执行。

1.2.1.3 经本社认证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应满足相关的运行和维护监控要求。

第3节运行和维护监控

1.3.1 一般要求

1.3.1.1 运行和维护监控的目的是保证特定场地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和维护能满足设计文件中相关手册的要求。

1.3.1.2 监控应包括对运行和维护记录的检查及对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随机抽查。运行和维护监控应按商定的规定定期进行。

1.3.2 运行和维护监控要求

1.3.

2.1 应至少确认下列方面:

(1)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维护是由授权的且有相应资质的人员按照维护手册要求和规定的期限进行。

(2) 检查控制参数的设置是否满足设计文件中规定的限制值。

第2章环境与载荷

第1节 一般规定

2.1.1 适用范围

2.1.1.1 本章适用于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载荷的确定。

2.1.2 定义

除另有规定外,本章有关定义如下:

2.1.2.1 外部条件(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系指影响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运行的因素,包括环境条件、电网条件和其他气候因素(如温度、雪、冰等)。

2.1.2.2 环境条件:系指能影响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性能的环境因素,如风、波浪、海流、水位、海冰、海生物、冲刷和整个海床运动等。

2.1.2.3 海洋条件:系指能影响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性能的海洋环境因素,如波浪、海流、水位、海冰、海生物、海床运动和冲刷等。

2.1.2.4 轮毂高度(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系指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风轮扫掠面积的中心距离平均海平面的高度。

2.1.2.5 有义波高:根据海况中波高的统计方法,定义为4ση,其中ση是海面高程的标准差。在波浪频带较窄的海况,有义波高近似等于上跨零点法读取的1/3最大波高的平均值。

2.1.2.6 极值有义波高:系指年超越概率为1/N(重现期为N年)的最大有义波高(3h 的平均值)的预期值。

2.1.2.7 极值波高:系指年超越概率为1/N(重现期为N年)的最大单个波高(一般为上跨零点法读取的)的预期值。

2.1.2.8 同向(风和波浪):与“偏向”相反,系指风和波浪作用在同一方向。

2.1.2.9 单向(风或波浪):与“多向”相反,系指风或波浪单方向作用。

2.1.2.10 载荷效应:系指作用在结构部件或系统上的单个载荷或载荷组合的效应,如内力、应力、应变、运动等。

2.1.3 技术文件

2.1.

3.1 应至少提交下列技术文件供本社评估:

(1) 标有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安装位置和海底地形的风电场布置图,以及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在各自位置处的固有频率;

(2) 场地数据,包括环境条件、海底特征资料、岩土数据、电气条件等,应加以规定或者取自制造商或通用等级所规定的要求,至少应包括本规范附录1所列内容;

(3) 确定载荷所用的环境条件及相关参数的说明,如用于获取环境条件和基本设计参数值的模型说明,安装场地的自然环境参数(如空气密度、动力粘性系数、水密度和盐度等),设计中假定的土壤条件和载荷分析中使用的衍生值的说明(如p-y曲线),以及影响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结构载荷和性能的海洋条件的说明,包括所考虑的对其减少或消除的方法,如冲刷和冲刷防护、海生物、腐蚀防护和腐蚀裕度等;

(4) 附有主要尺寸和质量、质量惯性距和重心等汇编数据的图纸。对于风轮叶片,应包括叶片几何数据(扭角、弦长、翼型等)和相关雷诺数下相对不同攻角的翼型气动特性数

据(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和力矩系数);

(5) 如采用计算方法来确定主要构件(如风轮叶片、传动系统和支撑结构等)的载荷,则应说明相应构件的质量分布、刚度分布和阻尼分布等;

(6) 支撑结构水动力特性及相关水动力系数的说明,且考虑了附属装置的影响;

(7)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功能原理的说明和对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载荷响应有影响的控制系统和安全系统所有部件的说明,包括控制系统和安全系统限制值的说明(如功率曲线、风能利用系数、切入和切出风速、转速和偏航系统的数据及机械制动的转矩曲线等);

(8) 仿真控制器的详细说明及对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动力特性有影响的电气元件(伺服驱动器和发电机等)的特征参数;

(9) 附有设计寿命、环境、位置、建造周期以及海上总装和/或安装之前的主要建造阶段的总说明书;

(10) 运输、安装和吊装程序文件,包括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特殊状态的详细资料,运输、安装、吊装和维护时最大允许的平均风速和有义波高,及运动部件(如叶片、风轮和偏航轴承)锁定装置的计算载荷;

(11) 海上操作可能对支撑结构或构件产生附加载荷,应规定运输船舶的尺寸和排水量;

(12) 锚泊系统(如有的话)的总体布置和设计详图;

(13) 共振图(如Campbell图),其中应考虑风轮叶片、传动系统、塔架的固有频率和相应的激振频率(如风轮转速的若干倍频,如1P,3P,6P等),和振动监测系统应用的功能原理和标准以及规定的触发值的说明;

(14) 选用的坐标轴系(见本规范附录2);

(15) 对计算载荷情况和极限载荷、疲劳载荷评估的详细说明(见本规范附录3)。

2.1.4 载荷制定的原则

2.1.4.1 载荷制定是为了进行静强度和疲劳强度分析。

2.1.4.2 载荷应按本章第2节确定的外部条件和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相结合进行计算分析,并考虑安装场地的外部条件和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之间的相互影响。

2.1.4.3 载荷制定应使用与安装场地相关的气象资料和海洋资料,如不能充分获得场地的实际外部条件,可根据本章规定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安全等级和水动力资料来确定。

2.1.4.4 疲劳载荷分析应考虑穿过风轮扫掠面积的风速分布(垂直风速梯度、塔影)的影响和随机影响(局部阵风、湍流)。

2.1.4.5 经本社同意后,可按公认的方法,结合极限状态和分项安全系数应用半概率设计方法,概率法可用于特殊情况。

2.1.5 安全等级

2.1.5.1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可按下列两种安全等级之一进行设计:

——一般安全等级,如结构失效,会导致人身伤害,或造成经济损失和产生社会影响时,采用此等级;

——特殊安全等级,如安全要求由当地规范和/或制造商与用户协商决定时,采用此等级。

对一般安全等级的安全系数,本章2.3.7、2.3.8、2.3.9给出了详细说明。特殊安全等级的安全系数应由制造商与用户协商。根据特殊安全等级设计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即为本章2.2.2定义的S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

第2节 外部条件

2.2.1 一般要求

2.2.1.1 在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中,至少应考虑本节所述的外部条件。

2.2.1.2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承受环境条件和电网条件影响,其主要体现在载荷、使用寿命和运行等方面。为保证安全和可靠性,设计时应考虑到环境、电网和土壤参数及其他相关参数,并在设计文件中明确规定。

2.2.1.3 环境条件可划分为风况、海洋条件(波浪、海流、水位、海冰、海生物、海床运动和冲刷)和其他环境条件。应考虑场地的土壤特性,包括由海床运动、冲刷和其他海床不稳定因素引起的时变。

2.2.1.4 各类外部条件可分为正常外部条件和极端外部条件。正常外部条件通常涉及的是经常出现的结构载荷条件。极端外部条件是指罕见的外部设计条件。设计载荷情况应包括这些外部条件和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及其他设计状态的可能临界组合。

2.2.1.5 对结构整体而言,风况是最基本的外部条件。其他环境条件对设计特性,诸如控制系统功能、寿命、锈蚀等均有影响。

2.2.1.6 根据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安全等级的要求,设计中要考虑本节所述的正常外部条件和极端外部条件。

2.2.2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分级

2.2.2.1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设计时,外部条件应由其安装场地或场地类型决定。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等级及相应的风速和风湍流参数应符合表2.2.2.1的规定。根据风速和湍流参数划分的安全等级可以作为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风轮-机舱组件的设计依据。

各等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基本参数① 表2.2.2.1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等级 I II III S

参考风速V ref(m/s) 50 42.5 37.5

A I 15 (-)0.16

由设计者确定各参数

B I 15 (-)0.14

C I 15 (-) 0.12

注:表中数据为轮毂高度处值,其中:

A 表示较高湍流特性级;参考风速V ref为10min平均风速;

B 表示中等湍流特性级;I 15风速为15m/s时湍流强度的期望值。

C 表示较低湍流特性级;

2.2.2.2 对需要特殊设计(如特殊风况或其他特殊外部条件)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规定了特殊安全等级——S级。S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值由设计者确定,并应在设计文件中详细说明。对这样的特殊设计,选取的设计值所反映的外部条件应比预期使用的外部条件更为恶劣。

2.2.2.3 除表2.2.2.1的基本参数外,在设计中,还需要某些其他参数来规定外部条件。对I A~III C 级,统称为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标准等级,在本节2.2.3、2.2.4、2.2.5、2.2.6中规定了这些等级的补充参数值。

2.2.2.4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寿命至少为20年。

①作为各等级基本参数的年平均风速没有出现在表2.2.2.1中。对于按该表设计的标准等级的年平均风速V ave= 0.2V ref。

2.2.2.5 对S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制造商应在设计文件中阐述所采用的模型及主要设计参数值。采用本章模型时,对其参数值应作充分的说明。S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文件应包含本规范附录1所列内容。

2.2.3 风况

2.2.

3.1 风况的设计值须在设计文件中明确规定,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应能承受所确定安全等级的风况。对于风轮-机舱组件,设计风况可采用本章定义的模型和参数,或根据特定场地确定。在使用本章风况模型和参数时,还应确保特定场地的外部条件不会危及结构的完整性。

2.2.

3.2 从载荷和安全角度考虑,风况可分为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正常工作期间重现期小于1年的正常风况和1年或50年一遇的极端风况。

2.2.

3.3 在许多情况下,风况包括恒定的平均气流与随机变化的阵风或湍流相结合,在所有情况下,应考虑平均气流相对水平面成0°角时的情况。假定此倾斜角不随高度改变而变化。

2.2.

3.4 风湍流是指10min内平均风速的随机变化。风湍流模型应包括风速变化、风向变化和旋转采样的影响。湍流风速的三个矢量分量分别定义如下:

——纵向分量:沿着平均风速方向;

——横向分量:在水平面内,垂直于纵向分量:

——竖向分量:垂直于纵向分量和横向分量。

对于标准等级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随机风湍流模型的风速场应满足下列要求:

(1) 纵向风速分量的标准差代表值б1不随离平均海平面的高度变化。与平均风速方向垂直的分量应满足下列最小标准差①:

——横向分量:б2≥0.7б1;

——竖向分量:б3≥0.5б1。

(2) 在轮毂高度z hub,纵向湍流尺度参数

1

Λ由下式确定:

10.760m 42m60m hub hub

hub

z z

z

Λ

=?

?

当≥

在惯性子区间,三个正交分量的功率谱密度S1(f),S2(f)和S3(f),作为频率f的函数应逼近下列渐近线形式:

S1(f)=0.05(б1)2(

1

Λ/ V hub)-2/3 f -5/3m2/s

S2(f)= S3(f)=4/3 S1(f)m2/s (3) 应使用公认的模型,且模型的相关性定义为互谱的大小除以与纵向垂直的平面内空间离散点的纵向速度分量的自谱。

建议使用满足上述要求的湍流模型:曼恩均匀剪切模型,见本规范附录4。在附录4中,也给出了另一个满足上述要求的经常使用的模型。其他模型应慎重使用,因为模型的选择会对载荷产生重大影响。

2.2.

3.5 正常风况

(1)风速分布

场地的风速分布对设计至关重要。在正常设计状态,它决定各载荷情况出现的频率。应采用10min周期内的平均风速,来得到轮毂高度处平均风速V hub的瑞利分布P R(V hub),并由下式给出:

①实际值可能取决于湍流模型的选择和2.2.3.4(2)中的要求。

2()1exp[(]2hub R hub ave

V P V V π=?? 式中:对于标准等级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组,V ave =0.2 V ref ,其中V ref 按表2.2.2.1选取。

(2) 正常风廓线模型(NWP )

风廓线V (z )可表示成平均风速随静水位以上高度z 的变化函数,对海上风力发电机

组标准等级,正常风廓线由幂定律公式给出:

V (z )=V hub (z ∕z hub )a m/s

式中:z hub ——轮毂高度。对于正常风况,幂指数α为0.14。

风廓线用于确定穿过风轮扫掠面的平均垂直风切变。

(3) 正常湍流模型(NTM )

对于正常湍流模型,纵向风速分量的标准差代表值б1,应由给定轮毂高度处风速按概

率分布为90%①分位点给出。对于标准等级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组,б1由下式给出:

б1=I 15(0.75V hub + b ) m/s

式中:b =5.6 m/s ,I 15由表2.2.2.1给出。

2.2.

3.6 极端风况

极端风况用于确定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极端风载荷。极端风况包括由暴风造成的风速

峰值、风向和风速的迅速变化。

(1) 极端风速模型(EWM )

EWM 可以是稳态风速模型或湍流风速模型。这个风模型基于参考风速V ref 和一个

确定的湍流标准差б1。

① 对于稳态极端风速模型,50年一遇(N = 50)和1年一遇(N = 1)极端风速(3s 的

平均值)V e 50和V e l 应作为高度z 的函数用下式计算:

V e 50(z )=1.4V ref (z /z hub )0.11 m/s

V e 1(z )=0.8 V e 50(z ) m/s

式中:z hub ——轮毂高度。参考风速V ref 按表2.2.2.1选取。

稳态极端风速模型中,与平均风向的短期偏离可通过假定恒偏航角误差在±15°的范

围内来考虑。

② 对于湍流极端风速模型,50年一遇(N =50)和1年一遇(N =1)的风速10min 的平

均值作为高度z 的函数用下式给出:

V 50(z )=V ref (z /z hub )0.11 m/s

V 1(z )=0.8 V 50(z ) m/s

纵向湍流标准差б1②由下式给出:

б1=0.11 V hub m/s

(2) 极端运行阵风(EOG )

对标准等级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轮毂高度处的阵风幅值V gust ③由下列关系式给出:

① 如希望用其他分位点进行附加的可选载荷计算,对于标准等级的风力发电机组可采用对数正态分布和下列公式来近似: ()()[]15151210.75; 3.8m /s 1.4m /s hub

hub hub E V I V c c Var V I σ=+==

② 湍流极端风速模型的湍流标准差与正常湍流模型(NTM )或极端湍流模型(ETM )均无关。

③ 阵风幅值被运行事件如起动和停止的概率校准来给出50年的重现期。

()111Min 1.35;3.310.1gust e hub V V V D σΛ????????????=???????+????????

式中:б1——纵向风速分量的标准差代表值,按本节2.2.3.5(3)中的公式计算;

1Λ——纵向湍流尺度参数,按本节2.2.3.4(2)中的公式选取;

D ——风轮直径,m 。

风速由下列方程式确定:

()()()()0.37sin 3/1cos 2/0,()

0gust V z V t T t T t T V z t V z t t T ππ????????=?<>??≤≤或 m/s

式中:V (z )按本节2.2.3.5(2)中的公式计算;

T =10.5 s 。

(3) 极端风向变化(EDC )

极端风向变化幅值θe 应按下列关系式计算: ??????????

??????????????????+±=111.01arctan 4ΛD V hub e σθ 式中: б1——纵向风速分量的标准差代表值,按本节2.2.3.5(3)中的计算;

θe —— 限定在±180°范围内;

1Λ——纵向湍流尺度参数,按本节2.2.3.4(2)中的公式选取;

D ——风轮直径,m 。

极端风向瞬间变化θ (t ),由下式给出:

()00()0.51cos /0e e t t t T t T t T θθπθ°

??≤≤

式中:T =6s 为极端风向瞬时变化的持续时间。

应通过式中正负号的选取得到最严重的瞬时加载。在风向瞬时变化结束时,假定风向保

持不变,并按本节2.2.3.5(2)中的公式确定风速。

(4) 极端湍流模型(ETM )

极端湍流模型应使用本节2.2.3.5(2)的正常风廓线模型。湍流纵向分量标准差按下式

计算:

б1=c I 15 [0.072(V ave / c + 3)(V hub / c - 4)+10] m/s

式中:c =2 m/s ,V ave =0.2 V ref , I 15和V ref 按表2.2.2.1选取。

(5) 方向变化的极端持续阵风(ECD )

方向变化的极端持续阵风的幅值为:V cg =15m/s 。

风速由下式确定:

()()0(,)()0.51cos /0()cg cg V z t V z t V z V t T t T V z V t T

π??≤≤ m/s 式中:T =10s 是上升时间,风速V (z )按本节2.2.3.5(2)的正常风廓线模型给出。

假定风速的上升与风向的变化

(0到)同时发生。由下面的关系式确定:

()00()0.51cos /0cg cg

t t t T t T t T θθπθ?°?≤≤

此处上升时间T =10 s 。

(6) 极端风切变(EWS )

应用下列两个瞬时风速来计算极端风切变:

瞬时垂直风切变(有正负号): ()1/41122.50.21cos 0,0hub hub hub hub hub D t T z z z V t T z D V z t z V t t T z ααπβσΛ??????????????????+???????????????????????????????????????????±=<>≤≤或 m/s

瞬时水平风切变(有正负号):

()1/41122.50.21cos 0,,0hub hub hub hub D t T y z V t T z D V y z t z V t t T z ααπβσΛ??????????????????+??????????????????????????????????????????±=<>≤≤或 m/s

式中:α=0.2;β=6.4;T =12 s ;

1Λ—— 纵向湍流尺度参数,按本节2.2.3.4(2)中的公式选取;

D —— 风轮直径,m 。

应选择水平风切变正负号,以求得最严重的瞬时载荷。两种极端风切变应分别考虑,不

能同时应用。

2.2.4 海洋条件

2.2.4.1 海洋条件包括波浪,海流、水位、海冰、海生物、海床运动和冲刷以及与海洋

环境相关的其他外部条件。

2.2.4.2 从载荷和安全考虑,海洋条件可分为正常海洋条件和极端海洋条件。正常海洋

条件指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行期间,重现期小于1年的海洋条件,极端海洋条件的重现期则为1年或50年①。

2.2.4.3 波浪

(1)随机波浪模型是反映真实海洋状态特征的最好描述。该模型把实际海况描述为无限多个频率不等、方向不同,振幅变化及相位随机的微幅简谐波叠加而成的不规则波系,其波面位移服从均值为零的正态过程,该过程具有平稳性和各态历经性。

(2)设计海况一般用波谱Sη、有义波高H s、谱峰周期T p和平均波向θwm来描述,其中,适当的话,波谱可用方向扩展函数来补充。海浪谱通常有两种形式:

①单一方向传播的长峰波谱,主要包括Pierson-Moskowitz(简称P-M谱),Bretschneider 双参数谱,Jonswap谱;

②各方向传播的短峰波谱,通常通过在单方向传播长峰谱中引入方向扩展函数的形式来表达。

(3)一些设计中,可用周期波或规则波来模拟真实海况。确定性设计波应定义其高度、周期和方向。

(4)在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设计中,应根据平均风速(V)、有义波高(H s)、谱峰周期(T p)的长期联合概率分布来考虑风况和波浪的相互关系。上述参数的联合概率分布受到安装场地条件(如风区、水深、海底地形等)的影响,因此应通过适当的长期测量(如适用),并运用数值后报技术来得到概率分布。正常风况和波浪的相互关系应考虑平均风向和平均波向,当风向和波向偏离时,应确保方向数据和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仿真技术是可靠的。

(5)波浪模型

随机海况的模型应基于适合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预期场地的波谱。根据随机海况和规则设计波的表述,将波浪模型定义如下:

①正常海况(NSS)

对于每个正常海况,应在适合于预期场地的海洋气象参数的长期联合概率分布的基础上,选择有义波高、谱峰周期和方向以及相关的平均风速。

计算疲劳载荷时,应确保所考虑的正常海况的数目和分辨率能充分说明疲劳损伤,其与海洋气象参数的整个长期分布有关。

计算极限载荷时,除去本规范2.3.4.13规定的情况外,正常海况应在平均风速给定值的条件下,以有义波高H s的预期值为特征。应对各个有义波高考虑合适的谱峰周期T p的范围。设计计算应基于导致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上作用有最大载荷的谱峰周期值。

②正常波高(NWH)

正常确定性设计波的波高H NWH应假定为在平均风速给定值条件下的有义波高的期望值H s,NSS。

应对各个正常波高考虑合适的波周期T的范围。与正常波高联合使用的波周期可取在下列范围内:

T≤

基于正常波高的设计计算应假定波周期值在导致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上作用有最大载荷的范围内。

③恶劣海况 (SSS)

对于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期间的极限载荷计算,应考虑恶劣的随机海况模型与正常风况的组合。恶劣海况模型将恶劣海况与发电工况相应风速范围内的每个风速相关联。各个恶劣海况的有义波高H s,SSS (V) 通常应由合适的特定场地的海洋气象数据外推确定,其有义波高和平均风速组合的重现期为50年②。对所有平均风速,重现期为50年的绝对极值有义波高H s50可作为H s,SSS(V)的保守值。

应对各个有义波高考虑合适的谱峰周期T p的范围。在此范围内,设计计算应基于导致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上作用有最大载荷的谱峰周期值。

④恶劣波高 (SWH)

①本规范中正常水位范围定义为1年重现期的水位变化,见本规范2.2.4.5(1)。

②建议海洋气象数据的外推采用所谓的“反向一阶可靠度分析方法(IFORM)”。本规范附录8介绍了如何用该方法从特定场地的环境条件中确定H s,SSS (V)的说明。

对于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期间的极限载荷计算,应考虑恶劣的确定性设计波与正常

风况的组合。

恶劣波高模型将恶劣波高与发电工况相应风速范围内的每个平均风速相关联。恶劣波

高H SWH (V ) 通常应由合适的特定场地的海洋气象数据外推确定,则其有义波高与平均风速

组合的重现期为50年①。对于所有的平均风速,重现期为50年的绝对极值波高H 50可作为

H SWH (V )的保守值。

应对各个恶劣波高考虑合适的波周期T 的范围。与恶劣波高联合使用的波周期可假定

在下列范围内:

T ≤

基于恶劣波高的设计计算应假定波周期值在导致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上作用有最大载荷

的范围内。

⑤ 极端海况 (ESS)

对于极端随机海况模型,应考虑重现期为50年的极值有义波高H s 50和重现期为1年

的极值有义波高H s 1。H s 50和H s 1的值应通过对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场地的适当测量和/或后报

数据的分析来确定。应对H s 50和H s 1分别考虑合适的谱峰周期T p 的范围。设计计算应基于

导致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上作用有最大载荷的谱峰周期值。

缺少极端风况和极端波况的长期联合概率分布资料时,应假定重现期为50年的10min

极端平均风速发生在重现期为50年的3h 极端海况下。同样的假定适用于重现期分别为1

年的10min 的极端风速和3h 极端海况的组合。

⑥ 极值波高(EWH)

对于极端的确定设计波,应考虑重现期为50年的极值波高H 50和重现期为1年的极值

波高H 1。H 50和H 1及相关的波周期值,可通过对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场地的适当测量分析来

确定。或者假定波高为瑞利分布,则有下列公式:

H 50=1.86H s 50

H 1=1.86H s 1

式中:有义波高 H s 50 和H s 1是3h 基准期②的值。

和上述极值波高联合使用的波周期可取在下列范围内:

T ≤

基于极值波高的设计计算应取波周期值在导致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上作用有最大载荷的

范围内。

对于浅水场地,极值波高H 50、H 1及相关的波周期,可通过对适当的特定场地测量分析

来确定。当不能测量,且破碎波波高小于从上述瑞利分布公式中得出的H 50和H 1的值时,

应取H 50和H 1等于破碎波波高。其中,破碎波波高H b 可按下式估算:

21/b b b H a d gT =

+ m 式中:44[1exp(19tan )]a α=??; 1.6[1exp(19tan )]b α=+?

其中:d ——水深,m ;

g ——重力加速度,m/s 2;

T b ——破碎波的周期,s ;

α ——海底坡度,单位(°)。

假定极值波高(H 50,H 1)和3s 平均极端风速(V e 50 , V e 1) 的出现是无关联的,且其组合是

保守的。则极值波高应与下列折算极端风速(RWM)联合使用。

V red 50(z )=1.1V ref (z /z hub )0.11

① 对于恶劣海况模型,建议使用本规范附录8给出的“反向一阶可靠度分析方法(IFORM )”,其介绍了如何从H s,SSS (V )来确定

H SWH (V )。

② 在基准期内,假定给定的随机过程(如风速、波高或响应)是平稳的。

V red1(z)=0.8V red50(z)

⑦折算波高 (RWH)

简化确定性设计波应考虑重现期为50年的折算波高H red50和重现期为1年的折算波高H red1。确定H red50和H red1值时,应假定其与3s平均极端风速(V e50,V e1)同时发生的组合,与其和极值波高(H50, H1)及折算极端风速(V red50 , V red1)的组合具有相同的出现概率。

H red50、H red1的值及相关的波周期,可通过对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场地的适当测量分析来确定,或者假定波高服从瑞利分布,则有:

H red50=1.3H s50

H red1=1.3H s1

式中:有义波高H s50和H s1是3h基准期的值,单位(m)。

上述公式是考虑了10min平均风速的随机变化和单个波高变化的联合概率统计后得出的。公式已假定风速变化服从高斯概率分布,波高变化服从瑞利分布。由于破碎波的出现,波高变化的瑞利分布在浅水区域可能不适用。在浅水场地中,折算波高H red50、H red1和相关的波周期可通过特定场地的适当测量分析来确定。当不能测量,且破碎波波高小于从上述瑞利分布公式中得出的H red50和H red1的值时,应取H red50和H red1等于破碎波波高。

⑧ 破碎波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设计时,应考虑破碎波的影响。破碎波分为溅出型、卷跃型和浪涌型。前两种类型与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场地有关。水深、海底坡度和波的周期决定了破碎波是溅出型还是卷跃型。

破碎波的类型可根据下表2.2.4.3来确定。

破碎波类型 表2.2.4.3

2.2.4.4 海流

(1) 理论上海流在空间和时间上不断变化,但一般认为海流是定常速度和方向的水平均匀流场,仅随着深度而变化。海流速度应考虑下列成分:

①由潮汐、风暴潮和大气压力变化等引起的次表层流;

②风生近表层流;

③由近岸波浪生成的与海岸平行的表层流。

总流速是上述成分的矢量和。波浪引起的水质点速度应和流速矢量叠加。海流对波长和波周期之间关系的影响一般很小,因此可忽略。

(2) 当总流速与波浪引起的波峰水质点速度相比很小时,且旋涡脱落或浮冰移动不可能使支撑结构产生振动的情况下,海流对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水动力疲劳载荷的影响可以忽略。应通过对特定场地数据的适当评估,来确定海流对疲劳载荷计算是否可忽略。

(3) 次表层流

次表层流分布可用水深d的下列幂律表示:

U ss(z)=U ss(0)·[(z+d)/d]1/7m/s

式中:流速U ss(z)——为静水位以上高度z的函数,m/s;

d——水深,m。

重现期为1年和50年的海表层流速U ss(0)的值,可通过对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场地的适当测量分析来确定。通常可假设次表层流与波向一致。

(4) 风生近表层流

风生流可用速度U w (z )的线性分布来表示,该速度从海表层的U w (0)减少到静水位以下

20m 深处的0:

U w (z )=U w (0) ·(1+z /20) m/s

式中:z ——到静水位的距离,m 。在静水位之下取负值。

在水深少于20m 的场地,海底的风生流速为非零。

海表层风生流速度可假定与风向一致,并可按下式估算:

U w (0)=0.01V 1-hour (z =10m)

式中:V 1-hour (z =10m) ——在静水位以上10m 高度处风速的1h 平均值,m/s 。

重现期为1年和50年的V 1-hour (z =10m)值,可通过对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场地的适当测量

分析来确定。再用这些风速和上式一起来估算1年和50年重现期的风生海表层流速值。

(5) 破碎波生成的表层流

若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在近海岸破碎波区,则应考虑破碎波剪切力生成的表层流。

在考虑波浪和海流全耦合运动学情况下,可运用适合的数值模型(如Boussinesq )来确

定破碎波生成的表层流值。对于方向与海岸线平行的近岸表层流,破碎波区的设计流速U bw

可按下式估算:

2tan bw U α= m/s

式中:H b ———破碎波波高,按本节2.2.4.3(5)⑥中公式计算,m ;

α ——海底坡度,单位(°);

g ——重力加速度,m/s 2。

(6) 流模型

① 正常流模型(NCM)

正常流模型指适当的特定场地的风生流和对应正常波况下的破碎波生成的表层流(如有

时)的组合。正常流模型不包括潮汐和暴风生成的次表层流。

包含正常波况和恶劣波况(NSS 、NWH 、SSS 、SWH )的极限载荷情况,应采用正常

流模型。对于每种载荷情况,风生流流速可根据相应的平均风速来估算。

② 极端流模型 (ECM)

极端流模型指适当的特定场地的次表层流、风生流和重现期为1年和50年的破碎波生

成的表层流(如有时)的组合。

包含极端波况或简化波况(ESS 、EWH 、RWH )的极限载荷情况,应采用极端流模型。

对于上述载荷情况应假定海流与波浪有相同的重现期。

2.2.4.5 水位

计算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水动力载荷时,场地的水位变化范围(若相当大)对计算载荷

的影响应考虑在内。包含正常波况(NSS, NWH)的极限载荷情况,可采用等于平均海平面

(MSL)的恒水位(下述(1)正常水位范围(NWLR )中除外)。图2.2.4.5说明了不同水位的

相互关系。

图2.2.4.5 不同水位定义

(1) 正常水位范围 (NWLR)

正常水位范围应取为重现期为1年的水位变化范围。缺少特定场地水位长期概率分布特征数据时,应取正常水位范围等于最高天文潮(HAT)和最低天文潮(LAT)之间的变化范围。

若基于海况和风速的联合概率分布(H s,T p,V hub)的正常海况模型(NSS)用于疲劳和极限载荷情况,应采用正常水位范围(NWLR)。用于下列条件的极限载荷情况也应采用正常水位范围(NWLR):

——恶劣海况模型(SSS)和恶劣波高模型(SWH);

——重现期为1年的波况。

极限载荷计算应基于正常水位范围内产生最大载荷的水位,或对正常水位范围内水位概率分布的合理考虑。

对于恶劣随机海况模型(SSS)和恶劣波高模型(SWH)联合的的极限载荷情况,正常水位范围内的水位可能使波高受到深度限制。为避免波高受到深度限制,应采用极端水位范围(EWLR)内的较高水位。

对于水动力疲劳载荷计算,在某些工况下,设计者可通过适当的分析来证明水位变化对疲劳载荷的影响可忽略,或者通过保守的方式,即采用大于或等于平均海平面的恒定水位来说明。

(2) 极端水位范围 (EWLR)

对于与重现期为50年的波况相联合的极限载荷情况,应采用极端水位范围。在此范围内,载荷计算应基于对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产生最大载荷的水位。对于水动力载荷、冰载荷和支撑结构浮力的计算,应确定相应的极端设计水位。

若缺少海洋气象参数(包括水位)的长期联合概率分布,计算至少应基于下列水位:——基于最高天文潮和正风暴潮①的适当组合,重现期为50年的最高静水位;

——基于最低天文潮和负风暴潮①的适当组合,重现期为50年的最低静水位;

——与最大破碎波载荷相关的水位。

2.2.4.6海冰

在某些区域,海冰可对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支撑结构产生严重的载荷。冰载荷可能是固定冰层产生的静载荷,或者是在风和流作用下浮冰运动所产生的动载荷。若流冰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断的冲撞支撑结构,会产生很大的疲劳载荷。

2.2.4.7海生物

(1) 海生物影响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支撑结构的质量、几何形状和表面状态,进而可能影响支撑结构的水动力载荷、动态响应、可达性和腐蚀速率。

(2) 某些区域内,海生物可能相当多,应在支撑结构的设计中考虑在内。

(3) 海生物大体上分为“硬性”(通常为动物类如贻贝和藤壶)和“软性”(海草和海藻),其中硬性海生物相比软性海生物较薄,但更粗糙。通常安装后海生物在结构上迅速繁殖,但在几年后会逐渐停止生长。

(4) 海生物的性质和厚度不仅取决于构件相对于海平面的位置、相对于主体流的方向、年限和维护措施,且依赖于其他场地条件,如盐分、氧含量、pH值、流和温度。

(5) 在支撑结构的全浸区上部和飞溅区下部区域内,海生物通常可改变腐蚀环境,加快或延迟腐蚀,结果取决于海生物的类型和其他局部条件。海生物还会影响腐蚀控制系统,包括涂层/衬垫以及阴极保护。

(6) 由于对海生物的假定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对海生物的检查措施和可能的清除方法应作为支撑结构设计的一部分。海生物的检查频率、检查方法和去除标准应基于海生物对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结构可靠性的影响,以及在当前的场地具体条件下对海生物处理经验的程度。

2.2.4.8 海床运动和冲刷

设计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支撑结构时,应考虑到海床运动和冲刷的影响。海床运动和冲刷的分析,及适当的防护设计应符合ISO 19901-4或本社接受的其他标准的有关要求。

①正风暴潮系指风暴潮增水,引起海平面上升;负风暴潮系指风暴潮减水,引起海平面下降。

风电场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88230 风电场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风电场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证风电场电力设备设施安全和正常的生产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39号)《国务院关于修改〈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8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结合风场实际,特制订风电场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二组织机构 第二条设置风电场安全防护组织机构 组长:总工程师 副组长:安全生产部经理、各风场场长

成员:各风场全体人员 三管理职责 第三条总工程师的职责: (1)负责宣贯国家、上级有关电力设施安全防护的法律法规、方针、指示和规定。 (2)领导全体人员提高电力设施设备安全防护认识,督促各风场制定安全防护各项制度并落实执行,保证电力设施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3)负责落实电力设施设备安全防护资金。 第四条安全生产部的职责: (1)安全生产部是风电场安全防护的主管部门,协助总工程师负责完成各风场的安全防护,组织节日及重要活动的安全防护检查,督察各风场安全防护的具体落实。 (2)深入现场听取有关安全防护的建议,解决

风电场安全规范

编号:SM-ZD-90547 风电场安全规范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风电场安全规范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前言 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学科。风电场因其所处行业的特点,安全管理涉及全过程,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和监督。要积极开展各项预防性的工作,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工作中应按照标准执行。 1,风电场的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1.1 根据现场实际,建立健全安全监查机构和安全网。风电场应当设置专门的安全监督检查机构和专(兼)职安全员,负责各项安全工作的监督执行。同时安全生产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形成一个覆盖各生产岗位的网络组织,这是安全工作的组织保证。 1.2 安全教育常抓不懈。做到“全员教育、全面教育、全过程教育”,并掌握好教育的时间和方法,达到好的教育效果。对于新员工要切实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并对员工定

风力发电机组出质保验收技术规范

CGC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认证技术规范 CGC/GF 030:2013 CNCA/CTS XXXX-2013 风力发电机组出质保验收技术规范 2013-××-××发布2013-××-××实施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发布

目次 前言....................................................................................................................................... I I 引言...................................................................................................................................... I II 1 目的和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及定义 (1) 4 验收依据 (2) 5 验收过程 (3) 6 验收内容和方法 (3) 6.1文档资料验收 (3) 6.2单台机组验收 (4) 6.2.1一致性检查 (4) 6.2.2机组运行数据分析 (5) 6.2.3机组及主要部件检查 (6) 6.2.4附属设备 (6) 6.3其他验收项目 (7) 6.3.1应用软件 (7) 6.3.2专用工具、备品备件及消耗品 (7) 7 验收结论与整改要求 (7) 7.1验收结论 (7) 7.2整改要求 (8) 7.3遗留问题 (8) 8 验收报告 (8) 附录A质保期满验收所需资料清单 (9) 附录B功率曲线和发电量考核方法 (10) 附录C可利用率考核方法 (14) 附录D机组部件检查方法 (17) D.1整体情况检查 (17) D.2主要系统检查 (17) D.3主要部件检查 (20)

国家风力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标准

华北区域风力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标准 (试行)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华北监管局 二○○八年十月

目录 一、华北区域风力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标准(试行)说明 (1) 二、必备项目 (4) 三、评分项目 (8) 1、电气一次设备 (8) 1.1、发电机组 (8) 1.3、主变压器和高压并联电抗器 (8) 1.4、外绝缘和构架 (9) 1.5、过电压保护和接地 (10) 1.6、高压电器设备 (10) 1.7、场(站)用配电系统 (12) 1.8、防误操作技术措施 (13) 2、二次设备 (14) 2.1、并网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14) 2.2、调度自动化 (16) 2.3、通信 (19) 2.4、直流系统 (22) 2.5、二次系统安全防护 (23) 2.6、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 (23) 3、调度运行 (25) 4、安全生产管理 (26)

华北区域风力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标准(试行)说明 一、根据电监会《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要求,风力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主要内容包括:风力发电机组的电气一次、二次设备、调度运行和安全生产管理。其中电气一次设备包括:发电机组、变压器和高压并联电抗器、电容器(包括无功动态补偿装置)、外绝缘和构架、过电压保护和接地、高压电器设备、站用配电系统和防误操作技术措施。电气二次设备包括: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调度自动化、通信、直流操作系统、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及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 二、根据对电网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的影响程度,风力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内容分成“必备项目”和“评分项目”两部分。 “必备项目”是指那些如果不满足本评价标准的要求,则可能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后果的项目。 “评分项目”是指除了必备项目之外,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应当满足本评价标准的其他项目。 三、本评价标准中,“必备项目”18条;“评分项目”包括四个评价单元,各单元应得分为:电气一次设备925分、二次设备1075分、调度运行100分、安全生产管理450分,共计2550分。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认证规范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认证规范 中国船级社 2012年8月

目 录 第1章 总 则 (1) 第1节 一般规定 (1) 第2节 认证 (2) 第3节运行和维护监控 (3) 第2章 环境与载荷 (4) 第1节 一般规定 (4) 第2节 外部条件 (6) 第3节 设计载荷 (18) 第3章 材料与制造 (39) 第1节 一般规定 (39) 第2节 结构用钢 (41) 第3节 制造与焊接 (43) 第4章 强度分析 (51) 第1节一般规定 (51) 第2节应力计算 (51) 第3节金属材料 (53) 第4节混凝土和灌浆材料 (60) 第5节纤维增强塑料和粘接 (64) 第6节木材 (71) 第5章 结 构 (72) 第1节一般规定 (72) 第2节风轮叶片 (73) 第3节机械结构 (77) 第4节机舱罩和整流罩 (77) 第5节连接 (80) 第6节支撑结构 (88) 第7节基础和地基 (115)

第6章 机械部件 (125) 第1节 一般规定 (125) 第2节 变桨系统 (126) 第3节 轴 承 (128) 第4节 齿轮箱 (130) 第5节 机械制动和锁定装置 (136) 第6节 联轴器 (138) 第7节 弹性支撑 (139) 第8节 偏航系统 (140) 第9节 液压系统 (142) 第10节 海上应用 (143) 第7章 电气系统 (145) 第1节 一般规定 (145) 第2节 电气系统、设备及元器件设计的一般原则 (146) 第3节 电机 (149) 第4节 变压器 (150) 第5节 电力电子变流器 (151) 第6节 中压设备 (152) 第7节 开关和保护装置 (153) 第8节 电缆和电线 (154) 第9节 备用电源 (156) 第10节 海上电网装置 (156) 第11节 并网和装置 (157) 第12节 充电设备和蓄电池 (159) 第8章 控制和安全保护系统 (161) 第1节 一般规定 (161) 第2节 控制和安全保护系统的一般原则 (163) 第3节 控制系统 (165) 第4节 安全保护系统 (166) 第5节 监控和安全处理 (168)

风电场安全性评价工作管理规定

风电场安全性评价工作 管理规定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风电场安全性评价工作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不断提高设备健康水平,改善劳动作业环境,夯实安全基础,为规范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管理,全面深入地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使安全性评价能科学、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安全生产水平,促进安全性评价在安全管理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参照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安全性评价工作管理办法〔2005〕32号文要求,结合风电场风力发电设备及生产环境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安全性评价工作由风电场场长负责,安全主管牵头组织,检修点检、运行主管提供安全性评价的技术支持,各级人员要按照总体要求和分工,做好自己的分管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做到责任明确,措施落实到位。 第三条安全性评价工作包括风电场的安全性评价、风电场并网的安全性评价。 第四条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应客观真实,重点是查评问题的整改。

第五条把安全性评价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要与安全大检查、危险点分析、可靠性管理、标准化管理等工作相结合。 第六条本办法适用于风电场(以下简称风电场)。 第二章评价方式 第七条并网安全性评价工作按照电网经营企业的有关要求进行,由电网经营企业组织实施的,各发电企业应予积极配合。 第八条运行机组的安全性评价,由风电场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和安全性评价内容,按照“评价、分析、评估、整改”的过程循环推进,实行闭环动态管理。 第九条安全性评价工作分为自查、专家查评、评估、整改、复查等几个阶段进行。 第十条安全性评价采用自评价和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基层组织自评价,上级单位组织专家评价。专家查评是在风电场自查的基础上,由上级公司组织专家组进行的查评,各种评价要建立安全性评价库。

风电工程专用标准清单

2.风电工程专用标准 2.1 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概算编制办法及计算标准 FD001—2007 2.2 风电场工程等级划分及安全标准(试行) FD002—2007 2.3 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规定(试行) FD003—2007 2.4 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 FD004—2007 2.5 风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范 DL/T 5383—2007 2.6 风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DL/T 5384—2007 2.7 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DL /T 5191—2004 2.8 风力发电机组验收规范 GB/T 20319—2006 2.9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 DL/T 666-2012 2.10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 DL 796-2012 2.11风力发电场检修规程 DL/T 797-2012 2.12风力发电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DL/T 5067-1996 2.13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要求GB/T18451.1 2.15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 GB/T 18709-2002 2.16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 GB/T 18710-2002 2.17风力发电机组装配和安装规范 GB/T 19568-2004 2.18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定发改能源[2003]1403号 2.19风电特许权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办法发改能源[2003]1403号 2.20风电场工程前期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发改办能源[2005]899号 2.21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和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发改能源[2005]1511号 2.22风电工程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办法水电规办[2008]001号 2.23风力发电机组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19960.1-2005 2.24风力发电机组第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GB/T 19960.2-2005 2.25风力发电机组电能质量测量和评估方法 GB/T 20320-2014 2.26风力发电机组异步发电机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 19071.1-2003 2.27风力发电机组异步发电机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 19071.2-2003 2.28风力发电机组塔架 GB/T 19072-2010 2.29风力发电机组功率特性试验 GB/T 18451.2-2012 2.30风力发电机组电工术语 GB/T 2900.53-2001 2.31风力发电机组控制器技术条件 GB/T 19069-2003 2.32风力发电机组控制器试验方法 GB/T 19070-2003 2.33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 GB/T 19073-2008 2.34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叶片 JB/T 10194-2000

《风力发电场安全、检修、运行规程》题库资料

《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风力发电场检修规程》、《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考试题库(796/797/666-2012) 《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 一、填空题 1、风电场安全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人员(安全培训),完善(安全生产条件),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要求,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2、风电场输变电设备是指风电场升压站(电气设备)、(集电线路)、(风力发电机组升压变)等。 3、飞车是指风力发电机组(制动系统)失效,风能转速超过(允许或额定)转速,且机组处于(失控)状态。 4、安全链是由风力发电机组(重要保护元件)串联形成,并独立于机组(逻辑控制)的硬件保护回路。 5、风电场工作人员应具备必要的机械、电气、安装知识,熟悉风电场输变电设备、风力发电机组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掌握判断一般故障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掌握(监控系统)的使用方法。 6、风电场工作人员应掌握(安全带)、(防坠器)、(安全帽)、(防护服)和(工作鞋)等个人防护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具备(高处作业)、(高空逃生)及(高空救援)相关知识和技能,特殊作业应取得(特殊作业操作证)。 7、风电场人员应熟练掌握(触电)、(窒息急救法),熟悉有关(烧

伤)、(烫伤)、(外伤)、(气体中毒)等急救常识,学会使用(消防器材)、(安全工器具)和(检修工器具)。 8、外单位工作人员应持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了解和掌握工作范围内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并经过(考试合格)方可开展工作。 9、临时用工人员应进行现场(安全教育和培训),应被告知其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有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紧急处理措施)后,方可参加(指定)的工作。 10、进入工作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登塔作业必须(系安全带)、(穿防护鞋)、(戴防滑手套)、使用(防坠落保护)装置,登塔人员体重及负重之和不宜超过(100),身体不适、情绪不稳定,不应(登塔作业)。 11、禁止使用(破损)及(未经检验合格)的安全工器具和个人防护用品。 12、风力发电机组底部应设置“(未经允许,禁止入内)”标志牌:基础附近应增设“(请勿靠近,当心落物)”、“(雷雨天气,禁止靠近)”警示牌:塔筒爬梯旁应设置“(必须系安全带)”、“(必须戴安全帽)”、“(必须穿防护鞋)”指令标识:36V及以上带电设备应在醒目位置设置“(当心触电)”标识。 13、风力发电机组内无防护罩的旋转部件应粘贴“(禁止踩踏)”标识;机组内易发生机械卷入、轧压、碾压、剪切等机械伤害的作业地点应设置“(当心机械伤人)”标识;机组内安全绳固

GBT 19963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报批稿

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Technical rule for connecting wind farm to power system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 布

GB/T 19963—200 目次 前言...................................................................................................................................................................... I 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风电场送出线路 (2) 5 风电场有功功率 (2) 6 风电场功率预测 (3) 7 风电场无功容量 (3) 8 风电场电压控制 (3) 9 风电场低电压穿越 (4) 10 风电场运行适应性 (5) 11 风电场电能质量 (6) 12 风电场仿真模型和参数 (6) 13 风电场二次系统 (6) 14 风电场接入系统测试 (7) 参考文献 (9) I

GB/T 19963—200 II 前言 本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国标委综合【2009】93号《2009年第二批国家标准计划 项目》标准计划修订。 本标准与能源行业标准《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共同规定了风电场并网的相关技术要求,能源行业标准规定了大型风电场并网的设计技术要求,本标准规定了风电场并网的通用技术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对通过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与电力系统连接的新建或扩建风电场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全国电力监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编写单位: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伟胜、迟永宁、戴慧珠、赵海翔、石文辉、李琰、李庆、张博、范子超、陆志刚、胡玉峰、陈建斌、张琳、韩小琪。

风力发电机标准IEC中文版

IEC61400-1第三版本2005-08 风机-第一分项:设计要求 1.术语和定义 1.1声的基准风速acoustic reference wind speed 标准状态下(指在10m高处,粗糙长度等于0.05m时),8m/s的风速。它为计算风力发电机组视在声功率级提供统一的根据。注:测声参考风速以m/s表示。 1.2年平均annual average 数量和持续时间足够充分的一组测试数据的平均值,用来估计均值大小。用于估计年平均的测试时间跨度应是一整年,以便消除如季节性等非稳定因素对均值的影响。 V annual average wind speed 1.3年平均风速 ave 基于年平均定义的平均风速。 1.4年发电量annual energy production 利用功率曲线和在轮毂高度处不同风速频率分布估算得到的一台风力发电机组一年时间内生产的全部电能。假设利用率为100%。 1.5视在声功率级apparent sound power level 在测声参考风速下,被测风力机风轮中心向下风向传播的大小为1pW点辐射源的A—计权声级功率级。注:视在声功率级通常以分贝表示。 1.6自动重合闸周期auto-reclosing cycle 电路发生故障后,断路器跳闸,在自动控制的作用下,断路器自动合闸,线路重新连接到电路。这过程在约0.01秒到几秒钟内即可完成。 1.7可利用率(风机)availability 在某一期间内,除去风力发电机组因维修或故障未工作的时数后余下的小时数与这一期间内总小时数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 1.8锁定(风机)blocking 利用机械销或其它装置,而不是通常的机械制动盘,防止风轮轴或偏航机构运动,一旦锁定发生后,就不能被意外释放。 1.9制动器(风机)brake 指用于转轴的减速或者停止转轴运转的装置。注:刹车装置利用气动,机械或电动原理来控制。 1.10严重故障(风机)catastrophic failure 零件或部件严重损坏,导致主要功能丧失,安全受到威胁。 1.11特征值characteristic value 在给定概率下不能达到的值(如超越概率,超越概率指出现的值大于或等于给定值的概率)。

风电场项目施工现场一般安全管理规定

风电场项目施工现场一般安全管理规定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风电场项目施工现场一般安全管理规定1、进入xxx风电场项目部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合格的安全帽,系好安全帽的扣带,并按规定穿戴好防护工作服和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具,严禁穿拖鞋、高跟鞋、赤脚赤膊进入施工现场,严禁外部闲杂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2、进入xxx风电场项目部施工现场人员,禁止吸烟;严禁酒后进入施工现场上班作业。 3、施工现场存放的材料、设备,应做到存放场地安全可靠,材料、设备存放整齐,有便利的通道,必要时设专人进行看护。 4、施工现场地面上有孔洞、坑道、沟口、闸门口、升降口、漏斗口等危险处,应设有安全防护拦杆设施,并悬挂明显标志。如现场临时施工打开的孔洞、坑道、沟口、闸门口、升降口、漏斗口等危险处,应设安全警戒带,并派专人看护,施工完毕应立即加上盖板或装上防护栏。 5、起重机设备在使用前要经过荷载试车试验,试车前应注意检查大钩、钢丝绳、行走机构和电气部分等。操作人员包括司机和起重工应持证上岗。使用时,应设专人指挥,禁止斜吊,禁止任何人站在吊运物品

的上面,或者在吊运物品的下面停留、行走,在货物悬空时,驾驶人员不能离开操作岗位。 6、凡坠落高度在二米和二米以上,且在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从事高处施工作业的人员,必须按标准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和穿软底鞋,不准穿塑料底和带钉子的硬底鞋。高处作业使用的脚手架上,施工站人的工作面应铺设、固定木板或马道板,并搭设1m高的护身栏杆。 7、凡经医生诊断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精神病以及其它不适于高处作业病症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8、在厂房顶、陡、悬崖、杆塔、吊桥、脚手架以及其它危险边沿进行悬空高处作业时,临空一面必须搭设安全网和防护栏杆。工作人员必须按标准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安全网必须随着工作面的升高而提高,安全网距离工作面的最大高度不超过3m。 9、在单杆上进行悬空高处作业前,应确认单杆埋设是否牢固,强度是否足够,并应选合适杆型的脚扣或踩板上杆作业;按标准系好合格的安全带,严禁用麻绳等代替安全带登杆作业;在结构架、杆上作业时,地面应有人监护、联络。

最新风力发电标准大全

风力发电标准大全 本文从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机械行业标准、农业标准、IEC标准、AGMA美国齿轮制造商协会标准、ARINC美国航空无线电设备公司标准、ASTM 美国材料和实验协会标准等几个方面总结风力发电标准大全。1、风力发电国家标准 GB/T 2900.53-2001电工术语风力发电机组 GB 8116—1987风力发电机组型式与基本参数 GB/T 10760.1-2003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用发电机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 10760.2-2003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用发电机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 13981—1992风力设计通用要求 GB/T 16437—1996小型风力发电机组结构安全要求GB 17646-1998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要求 GB 18451.1-2001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要求 GB/T 18451.2-2003风力发电机组功率特性试验 GB/T 18709—2002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 GB/T 18710—2002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 GB/T 19068.1-2003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 19068.2-2003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 19068.3-2003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第3部分风洞试验方法 GB/T 19069-2003风力发电机组控制器技术条件 GB/T 19070-2003风力发电机组控制器试验方法 GB/T 19071.1-2003风力发电机组异步发电机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 19071.2-2003风力发电机组异步发电机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 19072-2003风力发电机组塔架 GB/T 19073-2003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 GB/T 19115.1-2003离网型户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 19115.2-2003离网型户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 19568-2004风力发电机组装配和安装规范 GB/T 19960.1-2005风力发电机组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19960.2-2005风力发电机组第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GB/T 20319-2006风力发电机组验收规范 GB/T 20320-2006风力发电机组电能质量测量和评估方法GB/T 20321.1-2006离网型风能、太阳能发电系统用逆变器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 21150-2007失速型风力发电机组 GB/T 21407-2008双馈式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 2、风力发电电力行业标准 DL/T 666-1999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 DL 796-2001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 DL/T 797—2001风力发电厂检修规程 DL/T 5067—1996风力发电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DL/T 5191—2004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DL/T 5383-2007风力发电场设计技术规范3、风力发电机械行业标准 JB/T 6939.1—2004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用控制器第1部分:技术条件

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试题答案

风力风电场安全规程试题答案 1.风电场输变电设备:风电场升压站电气设备、集电线路、风力发电机组升压变等。 2.坠落悬挂安全带:高处作业或登高人员发生坠落时,将坠落人员安全悬挂的安全带。 3.飞车:风力发电机组制动系统失效,风能转速超过允许额定转速,且机组处于失控状态。 4.安全链:由风力发电机组重要保护元件串联形成,并独立于机组逻辑控制的硬件保护回路。 5.风力发电机组底部应设置“未经允许、禁止入内”标识牌;基础附近应增设“请勿靠近、当心落物”、“雷雨天气,禁止靠近”警示牌;塔架爬梯旁应设置“必须系安全带”、“必须戴安全帽”、“必须穿防护鞋”指令标识;36V及以上带电设备应在醒目位置设置“当心触电”标识。 6.风力发电机组内无防护罩的旋转部件应粘贴“禁止踩踏”标识;机组内易发生机械卷入、轧压、碾压、剪切等机械伤害的作业地点应设置“当心机械伤人”标识;机组内安全绳固定点、高空应急逃生定位点、机舱和部件起吊点应清晰标明;塔架平台、机舱的顶部和机舱的底部壳体、导流罩等作业人员工作时站立的承台等应标明最大承受重量。 7.风电场现场作业使用交通运输工具上应配备急救箱、应急灯、缓降器等应急用品,并定期检查、补充和更换。 8.作业人员进入工作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登塔作业必须系安全带、穿防护鞋、带防滑手套、使用防坠落保护装置,登塔作业人员体重及负重不宜超过100KG。身体不适、情绪不稳定、不应登塔作业。 9.风速超过25m/s及以上时,禁止人员户外作业;攀爬风力机组时,风速不应高于该机型允许登塔风速,但风速超过18m/s及以上时,禁止任何人员攀爬机组。 10.雷雨天气不应安装、检修、维护和巡视机组,发生雷雨天气后一小时禁止靠近风力发电机组; 11.攀爬机组前,应将机组置停机状态,禁止两人在同一塔筒同时攀爬;随身携带工具人员应后上塔、先下塔;到达塔架顶部平台或工作位置,应先挂好安全绳,后解防坠器;在塔架爬梯上作业,应系好安全绳和定位绳,安全绳严禁低挂高用。 12.高处作业时,使用的工器具和其它物品应放入专用工具袋中,不应随手携带;工作中所需零部件、工器具必须传递,不应空中抛接;工器具使用完后应及时放入工具袋或箱中,工作结束后应清点。

风电场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标准版)

风电场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标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008

风电场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标准版) 一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公司各风场安全培训工作,提高风场全体人员安全素质,防范伤亡事故,减轻职业危害,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和有关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各各风场全体人员应当接受安全培训,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增强预防事故、控制职业危害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第三条、未经安全生产培训合格的各风场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二安全教育培训职责 第四条总工程师职责:

组织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检查培训效果,并保障所需经费。 第五条安全生产部经理职责: 负责安全教育培训的整体工作,督促安全教育培训网各成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第六条安全生产部设培训专责人,培训专责人职责: 1.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日常工作,按照培训计划制定具体详细的培训内容。 2.每半年向总工程师做安全教育培训总结报告。 第七条各风场设培训员一名,培训员职责: 1.建立健全安全培训档案,详细、准确记录培训考核情况。 2.按照培训计划组织培训、考核。 3.了解员工培训需求及培训效果,并将情况及时汇报培训专责人,以便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四安全教育培训规定 第八条新入风场人员(包括新工人、合同工、临时工、外包工和培训、实习、外单位调入本公司人员等),均须经过公司、安全生

.MW海上风电机组的汇总

海上风电机组的概念设计 目前,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主流机型是2.3~5MW双馈或半直驱机型,已交付或已有订单的机型主要如下表所示: 公司名称机组型号已交付使用正在安装已有订单丹麦vestas V90 /3MW257台260台(含V112)西门子公司SWT-2.3311台90台 西门子公司SWT-3.6151台593台 德国REpower5M8台351台 德国Multibrid M500027台245台德国Enercon E-126/6MW8台 GE公司GE 3.6sl 7台130台 华锐公司3MW 34台 德国BARD VM5MW 5台80台 德国Nordex2MW 8台 德国Nordex 2.5MW 11台 芬兰WinWind 3MW 10台 由上表可见丹麦vestas 的V90 /3MW,西门子公司的SWT-3.6,德国REpower的5M,德国Multibrid的M5000,GE公司的GE 3.6sl和德国BARD公司的VM5MW机组被市场认可,由此可见3MW以上风电 机组是最近几年海 上风力发电机组的 主力机型。 V90 /3MW机 组是vestas在2002 年5月开始试制 的,右图为V90 /3MW的示意图。 V90 /3MW机

组是首台采用紧凑型结构的风力发电机组,可以认为是取消了低速轴。2009年9月vestas又研制出了V112-3.0MW离岸型风力发电机组,这是V90-3.0MW的改进型,其安全等级为IECS,适于在平均风速9.5m/s的海上使用,这种机组采用三级增速齿轮箱,永磁同步发电机,短低速轴。该机型应该是维斯塔斯准备大批量生产的产品,下图为V112-3.0MW的外形图。 V112-3.0MW机组计划安装在英国沃尔尼第二海上风力发电场,2011年年底交付使用。V112-3.0MW技术参数如下表所示: 序号部件单位数值 1 机组数据 1.1 制造厂家/型号V112-3.0MW 1.2 额定功率kW 3000 1.3 轮毂高度(推荐方案)m 84.94/119 1.4 切入风速m/s 3 1.5 额定风速m/s 12 1.6 切出风速(10分钟平均值)m/s 25 1.7 极端(生存)风速(3秒最大值)m/s 59.5(IECIIA)5 2.5(IECIIIA) 1.8 预期寿命y 20 2 风轮

高原型风力发电机组技术规范

认证技术规范《高原型风力发电机组技术规范》编制说明(一)制订技术规范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高原地区风力资源得以大量开发,适用于高原地区的风力发电机组开始广泛应用,但仅限于整机制造企业对机组要求的一些研究和企业自发的内部设计。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仅仅考虑了主要的风资源条件,对高原型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和要求未作相关的规定。为了规范高原型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以及检测认证,由北京鉴衡认证中心牵头,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瑞能电气有限公司、北车风电有限公司、中国明阳风电集团有限公司、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编写了此技术规范。 (二)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关系; 本标准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与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不抵触、不矛盾。 (三)与现行标准的关系,以及存在的差异及理由; 至今我国还没有高原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有关风力发电机组的标准有GB 18451.1《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要求》,这个标准规定了适用于一般环境条件下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要求,而高原地区的环境条件不满足该标准的使用条件。由于高原型气候条件(比如空气密度小、太阳辐射强度高)会对机组的运行和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在满足GB 18451.1《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要求》之外,还需对机组提出更高的设计要求。为此,标准起草小组参考了国外先进产品及有关标准制定了此认证技术规范。 (四)参与修订认证技术规范的主要单位情况;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是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由中国计量科学

风电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安全资料】.doc

风电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1 职责 1.1设立以总经理为主任的防火安全委员会,办事机构设在保卫部门,负责领导企业的消防管理工作。贯彻执行消防法规,研究、审批年度消防工作计划,协调、布置、检查、考核各部门消防安全工作,做好防火宣传教育,确保企业消防安全符合法规。 1.2保卫部门在防火安全委员会、消防安全责任人(总经理)、消防安全管理人(分管副总)的领导下,负责实施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认真履行消防监督、检查、考核的职能,接受上级业务部门和地方公安消防机关的业务指导,对各部门消防工作进行业务指导,负责制订企业年度消防工作计划并督促实施,负责消防器材的配置、检查、更新、维护,负责动火监护、业务培训及参与火灾事故的调查统计和防火档案等管理工作;组织好火灾现场的扑救及制定重点防火部位灭火预案和灭火演练等工作。 1.3安全监察部门协助保卫部门做好企业电力生产设备的防火工作。对构成电力生产设备的火灾事故,保卫部门和安全监察部门应共同按有关规定进行事故的调查、分析、统计、上报。 1.4各部门、班组应设专(兼)职防火责任人,组织职工实施消防工作计划,定期进行防火检查、隐患整改、措施落实,开展防火安全教育及技能培训工作,制定本部门重点防火部位的消防管理制度,做好火灾报警、组织扑救及消防器材保管等工作,确保生产、职工人身安全。 1.5企业应成立义务消防队,负责消防工作。

2 管理内容与要求 消防工作贯彻执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由主管领导的逐级防火责任制和职工生产岗位防火责任制,做到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 2.1禁火区域管理 2.1.1发电厂房、油区、危险品库、油漆间、木工间、电缆夹层、电缆隧道内、液化气库等列为禁火区。 2.1.2禁火区域内禁止一切烟火,禁止带入火种,禁止使用电炉和吸烟。 2.1.3在禁火区域内未经办理批准动火工作票手续,严禁启用任何明火作业。 2.1.4禁火区域应设立明显的禁火界限和标志,禁止无观人员进入禁火区内。 2.1.5禁火区域内的工作人员应加强工作责任心,提高防火安全意识,严防突发事故的发生。 2.1.6禁火区域内应配置必要的消防器材和设施,禁火区域内的工作人员应加强对消防器材、设施的检查和维护,使其始终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2.1.7到禁火区域内工作的外单位人员、外包工、临时工、实习培训生,应由接洽部门负责进行防火安全教育,并自觉遵守本规定。 2.2重点部位防火管理 2.2.1防火重点部位一般指油罐区、控制室、调度室、通信机房、计算机房、档案室、发电厂房、变压器、电缆间及隧道、蓄电池室、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场所(加油站、液化气站)以及各单位认定的其他部位和场所。 2.2.2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应建立岗位防火责任制和消防管理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灭火预案,做到定岗、定人、定任务,切实落实各项消防措施。 2.2.3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应按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有明显的防火警

风力发电机组验收标准

国电电力山西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验收规范为确保风力发电机组在现场安装调试完成后,综合检验风电机组的安全性、功率特性、电能质量、可利用率和噪声水平,并形成稳定生产能力,制定本验收标准。 一、编制依据: 1、风力发电机组验收规范 GB/T20319-2006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3、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DL/T5191-2004 4、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 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 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 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 8、电器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 9、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10、风力发电厂运行规程DL/T666 11、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DL/T5007 12、联合动力风电机组技术说明书、使用手册和安装手册

13、风电机组订货合同中的有关技术性能指标要求 14、风力发电机组塔架及其基础设计图纸与有关标准 二、验收组织机构 风电机组工程调试完成后,建设单位组建验收领导小组,设组长1名、副组长4名、组员若干名,由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安装、调试、生产厂家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及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三、验收程序 1 现场调试 (1)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工程完成后,设备通电前应符合下列要求: (a)现场清扫整理完毕; (b)机组安装检查结束并经确认(内容见附表1); (c)机组电气系统的接地装置连接可靠,接地电阻经检测符合机组的设计要求(小于4欧姆); (d) 测定发电机定子绕组、转子绕组的对地绝缘电阻,符合机组的设计要求; (e) 发电机引出线相序正确,固定牢固,连接紧密; (f) 照明、通讯、安全防护装置齐全。 (2) 机组启动前应进行控制功能和安全保护功能的检查和试验,确认各项控制功能好安全保护动作准确、可靠。

风电机组整机型式认证浅析

从国家“十五”规划至今,我国风电行业已初步建立起相对比较完善的风电整机装备及部件认证体系,风电机组整机装备及部件的认证已逐步成为保证整个风电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管理手段和方法。风电产品的认证能够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优化风电机组性能,同时加快了风电技术的改进和发展。 2014年9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规范风电设备市场秩序有关要求的通知》(国能新能[2014]412号),明确提出风电行业要“加强检测认证确保风电设备质量”。文件规定,接入公共电网的风电机组及其风轮叶片、齿轮箱、发电机、变流器、控制器和轴承等关键零部件必须进行型式认证,由此可见风电机组型式认证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风电机组型式认证作为风电机组开发的最后一个环节,能够全面检测风电机组实际运行性能,确保后续批量投运的风电机组性能与设计指标相符,同时可以保证风电机组产品质量。因此,风电机组整机型式认证工作这一环节至关重要。本文就国内型式认证涉及内容作相关介绍和分析。 型式认证的内容 国内风电机组型式认证执行的标准是基于IEC标准和相关国家标准,同时与各认证机构专用的认证规则相结合,主要包括设计评估、型式试验和工厂审查等认证模块。型式认证是着眼于风电机组整机的设计、结构、工艺、生产、质量、性能、一致性等方面的评估和审查,目的在于确保风电机组根据设计条件、相关标准及其他技术要求进行设计输入、设计输出和验证,并由有资质和能力的整机制造商生产制造,确保风电机组按照设计要求和条件进行安装、测试、运行、维护,最终为风电机组投入市场提供技术保障。 国内型式认证关键模块 国内型式认证关键模块如图1所示。 图1:国内型式认证关键模块 一、设计评估 设计评估主要包括六个方面:载荷评估、控制和保护系统评估、部件试验验证、机械和电气部件评估、制造方案及工艺评估、安装和维护方案评估。 (一)载荷评估

(完整版)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DLT796-2012

风机发电场安全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风力发电场人员、环境、安全作业的基本要求,风力发电机组安装、调试、检修和维护的安全要求,以及风力发电机组应急处理的相关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陆上并网型风力发电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时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不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 2900.53 电工术语风力发电机组 GB/T6096安全带测试方法 GB 7000.1 灯具第一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 GB 18451.1 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要求 GB19155 高处作业吊篮 GB/T20319 风力发电机组验收规范 GB 26164.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热力和机械 GB 26859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GB 26860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3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L/T 572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DL/T 574 变压器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 DL/T 587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DL/T 741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DL/T 969 变电站运行导则 DL/T 5284 履带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 DL/T 5250 汽车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 JGJ 4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风电场输变电设备 风电场升压站电气设备、集电线路、风力发电机组升压变等。3.2 坠落悬挂安全带 高出作业或登高人员发生坠落时,将坠落人员安全悬挂的安全带。 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