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茶园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分析_宗良纲

江苏茶园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分析_宗良纲
江苏茶园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分析_宗良纲

*江苏省科技厅攻关项目“江苏省无公害茶叶产业化生产技术体系研究”(BE2002315)资助

收稿日期:2005-01-07 改回日期:2005

-05-15江苏茶园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宗良纲 周 俊 罗 敏 陆丽君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南京 210095)

 

费新东

(江苏省农林厅 南京 210029)

摘 要 通过对江苏20多个典型茶场的调查取样,分析了江苏典型茶园的土壤肥力和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江苏茶园土壤总体肥力状况良好,少数茶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茶园土壤施用的有机肥中,菜饼肥有机质含量较高,养分组成合理,重金属含量低,适合茶园长期施用。在茶园施肥管理方面,普遍存在有机肥施用时间偏晚的现象。此外,江苏茶园土壤存在较明显的酸化现象,且有加重趋势。个别茶场的土壤中Pb 含量超标需引起重视,否则会导致茶叶中P b 含量超标而影响茶叶质量的安全性。关键词 茶园 土壤环境质量 施肥管理 土壤酸化 Pb

Analysis on current status of 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tea gardens in Jiangsu Province .Z ONG Liang

-Gang ,ZHO U Jun ,LU O M in ,LU Li -Jun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 anjing 210095,China ),FEI Xin -Dong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F orestry of Jiangsu ,Nanjing 210029,China ),CJEA ,2006,14(4):61~64

A bstract Based on two y ears field research ,the soil fer tility and the 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typical tea gardens in Jiangsu Province w ere analy zed .T 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a garden soils are generally fecund ,but the soil organic mat -ter content is appreciably low in some tea gardens .Among the fertilizers applied ,the rapeseed meal is o f reasonable nutri -ent composition ,high organic matter co ntent and low heavy mental content ,so it is the best o rganic fertilizer fo r a long -term application in tea g ardens .I n the regular management of tea gardens ,the fertilization is usually delayed 1~2months .Acidification is serious in the majority of tea garden soil ,moreo ver ,the lead co ntent of soil exceeds the standard in a few areas .T he hig h lead co ntent of soil can cause the lead content in tea to ex ceed the standard ,thus influencing the safety of tea quality .

Key words T ea g arden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soil ,M anag ement o f fertilization ,Acidification ,Lead (Received Jan .7,2005;revised M ay 15,2005)

江苏是我国重要的茶叶生产省份之一,其茶叶生产一直呈稳步发展的趋势,这对促进江苏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三废”的排放和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茶园土壤受到污染,茶叶质量降低。近年来,国内不断有关于茶叶中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超标[1,2]

的报道。同时,茶园土壤重金属污染,在土壤酸化[3]

背景下危害极大,直接影响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江苏典型茶园的调查分析,从总体上掌握江苏茶园土壤的肥力水平、施肥管理状况、土壤酸化程度以及重金属含量状况,分析影响江苏茶叶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旨在为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茶叶生产的合理区划和科学管理、加快江苏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提供依据。

1 研究方法

根据江苏省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的分布状况,于2003年4月~2004年5月实地调查了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南京等地区的20多个较大规模典型茶场,了解各茶场的种植环境和施肥管理等情况。按统一方法分别采集各茶场代表性茶园土壤和茶叶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土壤样品以0~20cm 的表层混合土样为主,采样时根据茶园的面积和地形,决定采样点的数量和分布。每个茶场选择代表性茶园,设置6~8个采样点,将各采样点的土样混合均匀,用四分法弃取至各混合土样保留1kg 左右。土样经风干、磨碎分别过2mm 筛和0.149m m 筛备用。茶叶鲜样的采集均以1芽1叶为准,采样点与土壤样点对应,以便分析土壤质

第14卷第4期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Vol .14 No .42006年10月

Chinese Journal of Eco -Ag riculture

Oct ., 2006

62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第14卷

量与茶叶品质的相关性。当天采回的鲜叶,经去离子水洗净,杀青后烘至恒重,粉碎过筛后待测。此外,从市场上购买产自江苏的38种不同档次的成品茶叶和4种茶园常用有机肥料,风干粉碎,以备测定分析。土壤、茶叶和肥料样品的分析参照农化分析方法[4]。土壤与有机肥pH值的测定采用水浸提电位法(液固比2.5∶1);土壤有机质的测定用外加热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土壤与有机肥中全N的测定用H2SO4消解-凯氏定N法;有机肥中全P测定用H2SO4-HNO3消煮-钒钼黄比色法;土壤有效磷的测定用碳酸氢钠浸提法;土壤有效钾的测定用乙酸铵提取法;土壤中重金属(Pb、Cu)全量测定用王水-HClO4消煮-原子吸收光谱法(美国Varian公司的SpectrAA220原子吸收光谱仪);有机肥和植株中重金属(Pb、Cu)总量测定用HNO3-HClO4消煮-原子石墨法(GT A)。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基本肥力状况

茶叶产量和品质与土壤肥力有密切联系,肥沃的茶园土壤是实现茶园优质高产的基本保证。对采集的茶园土壤样品进行了主要理化性质的分析(结果见表1),从总体上判断茶园土壤的肥力状况,分析土壤肥力的限制因子,以便因地制宜地进行茶园施肥等方面的管理。由表1可知,大部分江苏茶园土壤pH在4.0~5.0之间,而一般认为茶树生长适宜的土壤pH在4.5~6.0之间,以5.5为最适值[5,6]。由此可见所调查的茶园中约45%的土壤pH偏低,茶树生长可能受到不利影响。同时,土壤肥力的检测结果表明,江苏茶园的土壤肥力总体状况较好。国家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 Y/T391—2000)中园地土壤的肥力分级标准为:Ⅱ级(尚可级)土壤,有机质含量15~20g/kg,全N含量0.8~1.0g/kg,有效磷含量5~10mg/kg,有效钾含量50~100mg/kg,质地包括砂壤、中壤和重壤;各类养分含量高于Ⅱ级标准上限值的为Ⅰ级(优良级),低于Ⅱ级标准下限值的为Ⅲ级(较差级)。据此标准,所检测的11个茶园中,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Ⅰ级的占82%,Ⅱ级占9%,Ⅲ级占9%;土壤全N、有效磷含量均全部达到Ⅰ级;土壤有效钾含量达到Ⅰ级的占91%,Ⅱ级占9%;土壤质地均属Ⅱ级。可见,江苏的茶园土壤普遍肥沃,土壤N、P、K含量丰富,可为茶树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但个别茶园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明显不足。因而,在茶园施肥时应进一步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

表1 典型茶园土壤主要理化性质检测结果

T ab.1 Analyzing results of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y pical tea gardens 茶场名称pH有机质/g·kg-1全N/g·kg-1碱解氮/mg·kg-1有效磷/mg·kg-1有效钾/mg·kg-1土壤质地Names of Organic matter Total N Alkali-hydrolis is N Available P Avail able K Soil

tea gardens texture

苏州邓尉山4.51±0.0224.45±0.121.68±0.03157.46±3.8147.63±1.24105.71±3.02重壤土

苏州树山3.98±0.0120.43±0.301.56±0.01184.35±3.1342.57±0.8197.54±1.58中壤土

宜兴阳羡5.04±0.0222.76±0.172.24±0.02209.38±6.3459.81±0.64204.38±7.66重壤土

宜兴九龙4.75±0.0021.69±0.091.14±0.0294.07±2.5820.11±1.03102.75±3.62重壤土

宜兴岭下3.99±0.0131.59±0.091.76±0.07212.65±4.6267.61±0.49157.43±2.97重壤土

宜兴新街4.27±0.0129.89±0.401.29±0.01104.71±1.6728.49±0.72121.37±1.41重壤土

镇江南山4.64±0.0116.26±0.251.28±0.0597.48±1.9441.58±1.27195.06±4.38中壤土

句容高庙4.36±0.0210.67±0.281.26±0.07107.13±2.7323.24±0.41133.73±2.31中壤土

溧水傅家边4.62±0.0122.07±0.061.34±0.06110.23±3.4457.69±0.57183.27±4.24中壤土

高淳青山4.40±0.0333.63±0.212.06±0.04141.83±3.7952.60±1.35216.39±5.57重壤土

南京林场村5.07±0.0121.97±0.141.38±0.03102.67±2.3246.75±0.69167.45±4.48重壤土

2.2 茶园土壤有机肥施用状况

目前大部分茶场都不同程度地通过施用有机肥维持土壤肥力,满足茶树生长对养分的要求。增施有机肥以改变江苏茶园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偏低的状况,但首先应考虑所施用的有机肥质量。对江苏茶叶生产中4种常用有机肥(菜饼肥、有机复合肥、鸡粪和堆肥)养分状况和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菜饼肥有机质含量丰富,养分比例合理,重金属含量低,最适合江苏茶园施用。从有机质含量上看,菜饼中有机质含量达91.41%,远高于其余3种有机肥(有机质含量均在60%左右)。从养分配比上看,我国推荐的茶园N、P、K肥使用比例为2~4∶1∶1[7],菜饼肥中全N、全P、全K的含量分别为7.19%、1.27%、1.62%,养分组成相对均衡。从重金属含量上看,根据国家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规程(NY/T5018—2001)中有机肥质量标准,茶园所用肥料的Cu≤400mg/kg、Pb≤60mg/kg、Cd≤3mg/kg,检测的4种肥料上述3项指标均符合要求,但鸡粪的Cu含量和堆肥的Cd含量相对较高,而菜饼的各类重金属含量均最低。为改善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的现状,除加大有机肥的施用力度外,进行合理的施肥管理也很重要。根据茶树对养分的需求和吸收规

律,调控有机肥的施用数量和时间,才能提高有机肥的利用效率。对江苏各地区20个茶场的有机肥施用管理情况调查表明,85%的茶园将有机肥作为基肥于每年的11~12月份施用,施用总量为2500~6000kg /hm 2

。有研究表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江以北茶区基肥可提早到8~10月施用,南方茶区9~10月施用,

有利于茶树对养分的吸收,可有效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7]。可见,江苏茶场施用基肥的时间普遍偏晚1~2个月,这不利于茶树对养分的利用,降低了肥效。同时,调查中也获得了某些茶场施肥管理的成功经验。例如宜兴的九龙和新街茶场,采用黄豆与茶树间作,于黄豆收获前,将其耕翻入土,替代成品有机肥料,为茶树生长提供充足的N 素养分。苏州的邓尉山茶场,在茶园内放养鸡群,鸡群不仅能捕食茶虫,预防茶园虫害的发生,而且鸡粪增加了有机肥的来源,大幅度降低了成品有机肥的用量。2.3 土壤重金属含量

近年来,各地茶区茶叶中某些重金属含量超标,使茶叶出口受挫,价格下降。为保证茶叶质量的安全性,我国在茶叶卫生标准中,特别对茶叶的Cu 和Pb 2种重金属的含量做出了限定。根据国家无公害茶叶卫生指标(NY5017—2001),茶叶中Pb ≤5mg /kg 、Cu ≤60mg /kg 。为了解江苏茶叶中的重金属含量状况,对市售不同档次的产自江苏各地区的成品茶叶进行检测,分析其中的Pb 和Cu 含量。在38个被检样品中,Pb 和Cu 的合格率分别为97.4%和100%。茶叶中的Cu 含量一般为7~20mg /kg ,全部达到无公害茶叶要求;而Pb 含量一般在1.5~3.0mg /kg 之间,有1个样品的Pb 含量高达24.97mg /kg ,远超出茶叶卫生标准。可见,江苏茶叶中同样存图1 茶园土壤重金属测定

Fig .1 Heavy metal contents of tea garden soils 在Pb 超标问题。由于茶叶质量与土壤状况联系紧密,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直接影响到茶叶对重金属的吸收量。我国无公害茶叶产地环境条件(NY5020—2001)中规定,土壤Pb ≤250mg /kg ,土壤Cu ≤150mg /kg 。从调查的茶园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结果可知(见图1),土壤中的Cu 含量在10~15mg /kg 之间,

低于国家无公害茶园的土壤Cu 含量标

准。而土壤中Pb 含量一般低于50mg /kg ,仅傅家边茶场的土壤Pb 含量偏高,达到268mg /kg ,略高于无公害茶

园的土壤Pb 标准。在调查取样时发现,该茶园靠近公路,这可能是土壤中Pb 超标的直接原因。总体来看,江苏各地茶场的土壤重金属状况基本正常,绝大多数茶园土壤的Pb 、Cu 指标均符合标准。但个别茶园土壤中存在Pb 含量超标的问题,应引起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从耕作、施肥、管理等多方面加以调控,保证茶叶质量。

图2 茶叶鲜叶中Pb (a )、C u (b )含量的测定Fig .2 Pb (a )and Cu (b )content of fresh leaves of tea

针对江苏少数茶园土壤

中存在的重金属超标现象,考虑到土壤环境与茶叶质量的相互关系,在对江苏典型茶场土壤取样的同时,对应采集茶叶鲜样,并根据无公害茶叶质

量要求检测了茶叶中的Cu 和

Pb 的含量。结果表明,鲜叶中的Cu 含量均低于20mg /kg

(见图2b ),符合无公害茶叶卫生标准;鲜叶与土壤中的Cu 含量之间并无明显相关性,这与黄苹等人对茶叶与土壤中Cu 含量相关性研究的结果吻合。这主要由于茶树对Cu 的吸收规律是“主动有效式”吸收,即茶叶中Cu 的含量主要由茶树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的需要量决定[8]。鲜叶中的Pb 含量除傅家边茶园的样品超标外,其余的含量都小于3mg /kg (见图2a )。而傅家边茶园的土壤Pb 含量同样也超过了国家无公害茶园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说明土壤中的Pb 含量高是茶叶中Pb 含量超标的直接原因。也有研究表明茶叶与土壤中的Pb 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9]

。由此进一步证实,要解决茶叶的Pb 超标问题,必须有效地控制土壤中的Pb 含量。

2.4 土壤酸化程度

土壤酸化是我国各茶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江苏20个茶园土壤pH 的检测结果表明,江苏茶园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酸化。为进一步了解茶园土壤的酸化程度和趋势,选择其中5个茶场分两层采集茶园混合土样

第4期宗良纲等:江苏茶园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分析63

 

图3 茶园土壤不同土层pH状况Fig.3 Soil pH in different layers of tea gardens (0~20cm和20~40cm),测定土壤pH。从不同土层土壤pH测定结果可以看出(如图3),0~20cm土层的pH普遍低于20~40cm土层,个别样品两层土壤相差达1个pH单位。一般认为下层土壤的pH更接近于背景值,表层土壤pH 的降低,则是土壤酸化的结果。另一方面,将部分茶园土壤的pH与该园土壤10年前的pH相比较,也可看出江苏茶园土壤酸化的趋势。程正芳等于1994年所测定的江苏句容高庙、宜兴新街和高淳青山茶场的表层土壤pH(H2O)值分别为4.87、4.76、4.47[10],而2004年测得3个茶场

土壤的pH值分别降低到4.36、4.27、4.40。可见,无论从茶园土壤pH在不同土层空间分布的状况上看,还是从其随时间的演化来看,江苏茶园土壤都呈明显的酸化趋势。茶园土壤的酸化危害严重,对土壤pH低于4.5,尤其对个别pH低于4.0的茶园应积极采取措施。白云石粉能有效提高茶园土壤的pH,可根据各茶园土壤的pH状况适量投加。另外,有机肥的施用可增强土壤的缓冲性能,对缓解土壤酸化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3],但同时需考虑到有机肥本身pH对土壤酸度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茶园土壤的酸化速度相当惊人[11]。研究表明,导致茶园土壤酸化的原因包括:化肥的大量使用,尤其是生理酸性肥料的过度施用;茶树自身物质循环和茶树根系代谢有机酸的影响;环境条件的恶化(酸雨问题)也是一个可能的原因[5,6]。当茶园土壤的pH降低到4.5,甚至4.0以下时,茶园土壤的理化性状恶化。土壤微生物区系受到破坏,从而抑制了茶树根系吸收营养元素的能力;导致土壤中K、Ca、Mg、Zn、Cu等元素大量流失,造成土壤和茶树体内营养元素比例失调和缺乏,致使茶树衰亡;降低施肥效果,影响茶树品质和产量的提高。严重的土壤酸化更是土壤退化的表现[6]。江苏茶园土壤的酸化问题已日趋严重,这将提高土壤中的重金属活性,增加重金属向茶叶中转移的可能性,对保证茶叶安全性极为不利,值得高度重视。

3 小 结

江苏茶园土壤肥力总体状况良好,土壤养分中的N、P、K含量丰富,个别茶场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应适当增施有机肥。在几种茶园常用有机肥中,菜饼肥有机质含量丰富,养分组成合理,重金属含量低,是最适合茶园施用的优质有机肥。在有机肥的施用管理方面,江苏茶园普遍存在施肥时间偏晚的现象,需要改进。在所调查的茶场土壤中Cu含量均达标,但Pb含量存在个别超标现象,这直接影响到茶叶质量的安全性。对38种成品茶叶检测的结果表明,只有1个品种茶叶中Pb含量超过无公害茶叶质量标准。土壤中的Pb含量高是茶叶Pb含量超标的直接原因,要控制茶叶Pb超标必须从防治土壤Pb污染入手。江苏茶园土壤存在较为严重的酸化趋势,无论是从时间尺度还是土体中不同土层的空间尺度分析,这种酸化的趋势都十分明显。为防止茶园土壤酸化的加剧和减轻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可根据具体情况,通过施用适量白云石粉和增施有机肥进行调控。

参 考 文 献

1 吕朝霞,颜成霞,宋 林.欧盟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新规定及我国对策.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3(4):31~33

2 甘宗祁,王林云,卢国伟等.茶叶铅污染及控制措施研究.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1,13(2):37~38

3 马立锋.重视茶园土壤的急速酸化和改良.中国茶叶,2001,23(4):30~31

4 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第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5 吴 洵,林 智.茶树喜酸及茶园土壤酸化问题的研究结果及进展.茶叶文摘,1991,5(1):1~7

6 廖万有.我国茶园土壤的酸化及防治.农业环境保护,1998,17(4):178~180

7 韩文炎,李 强.茶园施肥现状与无公害茶园高效施肥技术.中国茶叶,2002,24(6):29~31

8 黄 苹,谭和平,陈能武.茶叶与土壤中铜含量的相关分析.西南农业学报,2003,16(1):51~53

9 王林云.土壤对茶叶含铅量影响研究.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1,17(4):318~319

10程正芳,宋木兰,童云娟等.苏南低产茶园土壤障碍因素研究.茶叶,1994,20(1):18~22

11马立锋,石元值,阮建云.苏、浙、皖茶区茶园土壤pH状况及近十年来的变化.土壤通报,2000,31(5):205~207 64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第14卷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资料讲解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涉及评价因子、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式。评价因子数量与项目类型取决于监测的目的和现实的经济和技术条件。评价标准常采用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区域土壤背景值或部门(专业)土壤质量标准。评价模式常用污染指数法或者与其有关的评价方法。 8.1污染指数、超标率(倍数)评价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一般以单项污染指数为主,指数小污染轻,指数大污染则重。当区域内土壤环境质量作为一个整体与外区域进行比较或与历史资料进行比较时除用单项污染指数外,还常用综合污染指数。土壤由于地区背景差异较大,用土壤污染累积指数更能反映土壤的人为污染程度。土壤污染物分担率可评价确定土壤的主要污染项目,污染物分担率由大到小排序,污染物主次也同此序。除此之外,土壤污染超标倍数、样本超标率等统计量也能反映土壤的环境状况。污染指数和超标率等计算公式如下: 土壤单项污染指数=土壤污染物实测值/土壤污染物质量标准 土壤污染累积指数=土壤污染物实测值/污染物背景值 土壤污染物分担率(%)=(土壤某项污染指数/各项污染指数之和)×100% 土壤污染超标倍数=(土壤某污染物实测值-某污染物质量标准)/某污染物质量标准 土壤污染样本超标率(%)=(土壤样本超标总数/监测样本总数)×100% 8.2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 内梅罗污染指数(PN)= {[(PI均2)+ (PI最大2]/2}1/2 式中PI均和PI最大分别是平均单项污染指数和最大单项污染指数。内梅罗指数反映了各污染物对土壤的作用,同时突出了高浓度污染物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可按内梅罗污染指数,划定污染等级。内梅罗指数土壤污染评价标准见表8-1。 表8-1 土壤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标准 等级内梅罗污染指数污染等级 ⅠPN≤0.7清洁(安全) Ⅱ 0.7<PN≤1.0尚清洁(警戒限) Ⅲ 1.0<PN≤2.0轻度污染 Ⅳ 2.0<PN≤3.0中度污染 Ⅳ PN>3.0 重污染 8.3背景值及标准偏差评价 用区域土壤环境背景值(x)95%置信度的范围(x±2s)来评价: 若土壤某元素监测值xI<x-2s,则该元素缺乏或属于低背景土壤。 若土壤某元素监测值在x±2s,则该元素含量正常。 若土壤某元素监测值xI>x+2s,则土壤已受该元素污染,或属于高背景土壤。 8.4综合污染指数法 综合污染指数(CPI)包含了土壤元素背景值、土壤元素标准(附录B)尺度因素和价态效应综合影响。其表达式: 式中CPI为综合污染指数,X、Y分别为测量值超过标准值和背景值的数目,RPE为相对污染当量,DDMB为元素测定浓度偏离背景值的程度,DDSB为土壤标准偏离背景值的程度,Z为用作标准元素的数目。主要有下列计算过程:(1)计算相对污染当量(RPE)

06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影响评价

6 水环境影响分析 6.1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污染源调查 本次地表水污染源调查主要对象为向沭河在厂址上游至沭河夏庄镇处境前河段内以及夏庄镇境内向马沟河排放废水的主要排污企业名称、废水排放量、主要污染物(CODcr 、NH 3-N )排放量。 根据污染源调查,向沭河排放污水的主要企业有日照华泰纸业有限公司、莒县第一污水处理厂、山东晨曦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向马沟河排水的企业有莒县鑫达食品有限公司、日照万华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其主要污染物年排放量见表6.1-1。 表6.1-1 评价范围内重点污染源废水排放情况 评价方法 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进行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①6010?= i ij ij C Q P 式中:P i —j 污染源i 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m 3/a ; Q i —j 污染源i 污染物的排放量,t/a ; C 0i —j 污染源i 污染物的评价标准浓度,mg/l ; i =1,2…n ;j =1,2…m ; ②i 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m j ij i P P 1 ③j 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n i ij j P P 1 ④评价流域的等标污染负荷:∑∑====n i i m j j P P P 1 1

⑤i 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比:%100?=P P K i i ⑥j 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比:%100?= P P K j j 评价标准 废水污染源评价标准采用《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599-2006)中的一般保护区区域标准,标准限值见表6.1-2。 表6.1-2 废水污染源评价标准 单位:mg/L 具体评价结果见6.1-3。 表6.1-3(a )向沭河排水污染源评价结果 由评价结果可见,日照华泰纸业有限公司污染负荷80.220%,排第一位,其次为莒县第一污水处理厂,污染负荷19.771%; COD 为主要污染物,其等标污染负荷比为84.26%,其次为SS ,其等标污染负荷比为15.74%。 表6.1-3(b )向马沟河排水污染源评价结果 由评价结果可见,目前向马沟河排水的企业莒县鑫达食品有限公司污染负荷62.22%,排第一位,其次为日照万华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污染负荷37.78%;COD

我国水资源现状分析

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水资源问题是当今全世界最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我国幅员辽阔、水资源十分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并且属多水患国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速增长和水资源开发活动的大力开展,水资源保护压力越来越大,同时,不断出现新的生态环境等各种不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缺乏的国家之一,年水资源总量为2.8万多亿吨, 居世界第六位,人均水量不足2400m3,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世界排名第110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同时,我国水域普遍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降低了水资源利用的功能。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每年缺水60多亿m3。同时,浪费又很严重,我国工业产品用水量一般比发达国家高出5-10倍,发达国家水的重复利用率一般都在70%以上,而我国只为20%-30%;此外,还面临着严重的污染,近50%的重点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的标准。水资源短缺,迫使一些城市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和城市地面沉降。城市缺水问题,特别是北方城市缺水问题的严重性,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长期以来受“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价值观念影响,水资源被长期无偿利用,导致人们的节水意识低下,造成了巨大的水资源浪费和水资源非持续开发利用。水资源日益短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共同的使命。 由于人们节水意识淡薄、浪费现象严重、农业灌溉与工业用水效率低、环境污染、地下水超采等原因,我国水资源短缺形势极为严峻。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应提高水的使用效率,加强人们的节水意识,建设节水型社会,以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这是我国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我国节水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我国人民群众对节水的认识普遍不高,节水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 2、投入不足。节水工作面广、量大,情况复杂多样,需要大量投入和一定的先进技术,这就需要大量的投入。随着节水量的加大、用水重复利用率的提高,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 广州中科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1、监测断面设置 在该项目污水纳污河道A河设置5个监测断面,分别为该项目污水排口A与B河交叉处、排污口、排口下游1000米、排口下游2000米、排口与C河。 2、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为:水温、pH、SS、石油类、总磷、COD、BOD5、DO、NH3-N、硫化物、TN,共11项。 3、采样时间、频率及分析方法 监测分析方法按《地表水及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 2002)中有关规定进行。 二、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 1、监测点设置 布设3个监测点,厂区范围内一个点,及厂区附近两个点。 2、监测项目 地下水监测项目为:pH、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总大肠菌群、铅、铬、镉、汞、砷,共13项。 监测分析方法按《地表水及地下水监测技术规范》中有

关规定进行。 三、大气环境现状监测 1、监测点布设 拟建厂址上风向、下风向及保护目标区域布设4个测点,主要考虑评价区范围内的主要居民敏感点,在敏感点处要布点监测。 大气监测布点一览表 2、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为NO2(小时值和日均值)、SO2(小时值和日均值)、PM10(日均值)、氨气、非甲烷总烃、臭气浓度、乙二醇、环氧丙烷、环氧乙烷、三乙胺、甲苯、甲醇、二苯醚(小时值),同时记录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等气象参数。

3、监测频率及时间 小时浓度每天四次;日均浓度按国家标准和导则要求采样七天; 4、监测方法 污染物分析方法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规定方法进行。 四、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在场界四周布设4个监测点(厂界四周各一个),连续监测两天,昼夜各一次。测量方法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进行。 五、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监测布点:在场界内及周边共布设2个监测点; 监测因子:pH、铜、铅、锌、铬、镍、汞、镉、砷; 监测频率:采样一次。 六、底泥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监测布点:在排口位置布设1个监测点; 监测因子:pH、铜、铅、锌、铬、镍、汞、镉、砷; 监测频率:采样一次。

市水环境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报告.doc

市水环境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报告 我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东缘,东临黄海,南倚长江,区内地势平坦,河网交错,水系纵横。 其中一级河道6条,二级河道26条,三级河道233条,四级河道1330条,构成了纵横交错的平面水网。 这些河网对于我市的防洪排涝、引水灌溉、水运交通、水环境改善、生态平衡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 保障。 一、我市水环境现状及成因: 根据xx市水环境监测计划,市水利局于XXXX年3月对我市一级河道进行了水质监测,本次共监测一级河道4条,共布设监测断面5处。 以监测数据分析,5处断面综合评价均为劣v类的水质,主要超标因子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溶解氧等,此4条河道劣v 类水质已持续半年之久(XXXX年4季度也均为劣v类水质)。 骨干河道如此,而级次较低的河道水环境更为恶劣,水生植物蔓长,垃圾乱堆,黑、臭、脏现象十分严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环境质量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多年来,由于水环境整治的投入方面与经济社会发展严重相脱节,导致治污严重滞后。

全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率低,大部分城镇还没有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特别是企业存在偷排与超标排放,形成大量污染物进入河道。 这也是造成部分地区水污染,水体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 农业种植过程中,大量地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其残留物通过农田排水和地表经流也进入了水体,造成了大量面源污染。 农村畜禽集中饲养和居民水冲式卫生器具的使用,直接将污水污物排入河中,更增加了水体污染的负荷。 二、水污染的直接影响: 水体污染影响工业生产。 LOca工业企业利用了被污染的水,不但增大设备腐蚀度,而且影响到产品质量,甚至使生产不能进行。 水污染已成为众多工业企业效益不高,产品质量不好的重要因素。 水体污染影响农业生产,降低品质、产量。 XXXX年先锋镇夏种引灌了镇区内河污水,发生1500余亩水稻“僵苗”事件。 据粗略统计,损失近400万元。 同年,二甲、姜灶等镇农田也有不同程度的灾害。 水体污染影响人畜饮水安全。 由于水污染,全市尚有28.4万人饮水不能达标。 近几年来,以内河作为取水水源的水厂已关闭了8家,仅存2家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总体方案说明

一、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土壤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国家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壤环境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 中央把防治土壤污染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新时期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并明确要求“把防治土壤污染提上重要议程”。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温家宝总理要求“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2003年12月3日,曾培炎副总理曾批示要求“环保总局会同国土资源部就我国部分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状况恶化,查清异常原因,并提出综合治理的意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现状调查,综合治理土壤污染”。《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也明确提出,要“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并要求“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超标耕地综合治理……,抓紧拟订有关土壤污染方面的法律法规草案”。 近年来,环保、国土、农业等部门和有关科研单位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但是,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一些地区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相当严峻。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损害群众利益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状况不清、原因不明和环境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十分突出。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摸清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掌握土壤污染情况,是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对策,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基本前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以环保系统监测、科研队伍为主体力量,同时联合中科院、高等院校和其他科研院所等土壤学界的技术力量和人力资源参与调查工作。环保总局先后组织开展了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全国生态现状调查、全国典型地区土壤环境质量探查、菜篮子种植基地、污灌区和有机食品基地环境质量监测调查等大型调查项目。2005年,环保总局在沈阳、南京、广州等三市组织进行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试点工作,为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环保系统拥有覆盖全国的环境监测网络,目前全国共有2289个环境监测站、46984名环境监测技术人员,拥有相当数量的大型仪器设备,加上一大批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研究力量,完全能够满足调查工作的实际需要。 二、项目总体目标

土壤环境质量指导值与标准研究_污染土壤的健康风险评估

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 B410810/09)、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0125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432005)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 ZCX32SW 2429)资助 通讯作者,E 2mail :ym luo @issas 1ac 1cn 作者简介:李志博(1978~),山东淄博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壤污染的风险评估和修复研究收稿日期:2005-03-30;收到修改稿日期:2005-08-30 土壤环境质量指导值与标准研究 Ⅱ1污染土壤的健康风险评估3 李志博1,2 骆永明1,2 宋 静1 赵其国1 刘志全3 (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08)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北京 100035) 摘 要 快速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发展,使得土壤污染日益严重。污染物进入土壤后,经水、气、生物等介质传输,通过饮水、呼吸、饮食、皮肤吸收等途径引起人体暴露,带来健康风险。污染土壤健康风险评估是制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基础,是一项新的环境管理技术与手段。我国污染土壤的健康风险评估还非常欠缺,为了推动其发展,本文讨论了其研究进展、方法、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当前,还缺乏准确定量的风险表征方法,评估过程中还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污染土壤的健康风险评估正在向多介质、多途径以及多种污染物暴露的方向发展,模型模拟的方法将会得到更多的应用。为了建立准确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在未来研究中需要加强对风险评估相关机理研究。这包括污染物的迁移传输规律、污染物的剂量-效应关系和人群生活方式等。 关键词 污染土壤;暴露;健康风险评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图分类号 S651 文献标识码 A 风险评估是近几十年来兴起的一项管理技术与政策,着重于权衡风险级别与减少风险成本,解决风险级别与社会所能接受风险之间的关系[1]。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是表征因环境污染所致的潜在健康效应过程[2],主要评估区域内或场地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与损害,以便确定环境风险类型与等级,预测污染影响范围及危害程度,为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持。 早在198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 NEP )、世界卫生组织(WH O )、国际原子能机构(I AE A )就联合呼吁各国开展 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活动[3~5]。许多国家均在环境风险评估理论和方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其中以美国最为显著[6,7]。日本、荷兰、英国等国家已开始应用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来制定环境标准与法规,管理本国广泛复杂的环境问题[8~10]。 土壤是自然地理要素之一,能够为人类提供食物等生产资料,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1]。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加剧,各种人为源释放的污染物进入土壤[12],并通过水、气、生物等介质传输引起人体暴露。人体长期暴露于重金属污染物 (如Pb 、Cd 、Hg 、As 等)会引起神经系统、肝脏、肾脏 等损害[13~15],而暴露于多氯联苯(PC Bs )、多环芳烃 (PAHs )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癌症发病机率大大升高,并干扰与损害内分泌系统[16]。因此,人们对土壤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健康效应越来越关注,污染土壤的健康风险评估越来越多应用于污染控制与风险管理[9,17,18]。我国土壤污染形势日益严峻,开展健康风险评估可以为我国土壤环境政策与法规制定提供基础,并为污染土壤修复与管理服务[19]。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在我国还非常欠缺。因此,评述污染土壤的健康风险评估研究进展与内容,探究当前存在问题,展望其发展趋势,对于推动我国污染土壤健康风险评估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1 污染土壤健康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111 健康风险评估方法概况 1983年美国国家科学院提出了健康风险评估 的定义与框架,以及危害判定、剂量-效应关系评 第43卷第1期 土 壤 学 报 V ol 143,N o 11 2006年1月 ACT A PE DO LOG IC A SI NIC A  Jan.,2006

市水环境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市水环境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报告正式版

市水环境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报告正 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我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东缘,东临黄海,南倚长江,区内地势平坦,河网交错,水系纵横。其中一级河道6条,二级河道26条,三级河道233条,四级河道1330条,构成了纵横交错的平面水网。这些河网对于我市的防洪排涝、引水灌溉、水运交通、水环境改善、生态平衡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一、我市水环境现状及成因: 根据xx市水环境监测计划,市水利局于XX年3月对我市一级河道进行了水质监

测,本次共监测一级河道4条,共布设监测断面5处。以监测数据分析,5处断面综合评价均为劣v类的水质,主要超标因子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溶解氧等,此4条河道劣v类水质已持续半年之久(XX年4季度也均为劣v类水质)。骨干河道如此,而级次较低的河道水环境更为恶劣,水生植物蔓长,垃圾乱堆,黑、臭、脏现象十分严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环境质量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多年来,由于水环境整治的投入方面与经济社会发展严重相脱节,导致治污严重滞后。全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率低,大部分城镇还没有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特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编制说明

附件5 关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思路及 有关情况的说明 一、工作背景和主要过程 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在我国土壤环境保护和管理中具有重要基础性作用,也存在一系列不适应我国现阶段土壤环境保护形势的问题。环境保护部及原国家环保总局从2006年起组织开展《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修订工作和新时期国家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技术支持由原标准编制单位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牵头承担,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等单位协助开展。 由于我国土壤环境介质复杂多样,而且土壤污染本身具有类型多、区域差异大、治理修复难度大等特点,《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工作难度大、挑战性强。启动修订至今,全国土壤污染状况底数不清、对土壤环境问题认识不足、土壤环境管理思路不明等制约情况有所改善;但是,国内土壤环境标准和基准研究仍然薄弱,本标准在借鉴国外同类标准方面存在较大难度,尤其是国外相关标准中污染物含量限值难以参考;同时,《环境保护法》等上位法律、法规中关于环保标准的规定比较原则,缺少专门适用土壤环保标准体系建设的法律制度,修订面临的不确定性较大。

因此,本标准的修订过程必须融入了解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和土壤污染特征、厘清我国土壤环境管理思路和污染防控对策、完善土壤环境管理政策法规标准体系、明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作用定位的过程,同时也是广泛凝聚共识、集中各方智慧的过程。2006年启动该工作后,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召开了20多次专题工作会、研讨会,反复研究、梳理土壤环保标准体系结构、作用定位、主要内容,陆续安排了一系列土壤环保标准制修订项目;标准编制单位广泛调研了国内外相关法规标准、管理文件、科研报告、调查数据,承担了中荷土壤环境标准国际合作项目、土壤环境标准制定方法学研究等环保公益科研项目,并于2008年编制《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评价技术规定》,全面支撑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等工作。 针对国内急需开展的污染地块(场地)土壤环境管理,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土壤污染风险管理理念和评估技术方法, (HJ 环境保护部于2014年2月19日发布《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25.1-2014)、《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4)、《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3-2014)、《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 25.4-2014)和《污染场地术语》(HJ 682-2014)系列标准,部分缓解了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存在的问题,为实施《环境保护法》第32条“国家加强对大气、水、土壤等的保护,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调查、监测、评估和修复制度”提供了配套支撑标准。

-浅谈深圳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原因剖析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浅谈深圳市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对策 专业:行政管理(自考本科学段) 学生姓名:杨清玲 准考证号:040414100685 指导教师:岳经纶 完成时间2016年09 月07 日

浅谈深圳市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对策 摘要:从古至今,城市一直是人类社会文明和发达的象征,它不仅是人口聚居地,也是国家和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的中心,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的地位。但是,城市环境污染却越来越困扰着居民生活,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点计划,良好的环境也是城市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本文通过分析深圳市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原因,力求得出能够有效防治水污染的建议。 关键词:水质污染;原因分析;城市化;

目录前言…… 一、深圳市水环境现状调查 (一)深圳市水环境地理位置 (二)深圳市水环境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严重匮乏 2.水源水质状况 二、造成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一)小河径流小,自然净化能力低。 (二)规划建设局部与河流协调不足 (三)跨界河治理不同步 (四)污水管网建设严重滞后 (五)长期排污致底泥污染引发内源污染 (六)环保规章制度不健全,监督薄弱。 (七)城市企业追求高利润,环保意识薄弱。 三、水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一)提高人们防治城市污染的环保意识。 (二)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污染废水排放监控

(三)综合整治河流水环境 (四)强化污染源整治,降低流域污染负荷。 (五)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力度,确保水源水质安全 (六)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前言 对人们来说,水是一切生命的来源,是人们生存下去必备的基本物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自然环境的危害已经越来越严重,因为工业化城镇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开始出现十分严重的水污染。所以,现如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护水资源,培养居民的净水观念。 一、深圳市水环境现状调查 (一)深圳市水环境地理位置 深圳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西至珠江口伶仃洋与中山市、珠海市相望,南至深圳河与香港毗邻,北与东莞市、惠州市接壤。 深圳市河流受地质构造控制,以海岸山脉和羊台山为主要分水岭,其地形地貌的特点决定了河流水系的分布和走向,小河沟数目多、分布广、干流短是深圳市水系的一个特点,整体划分为珠江三角洲水系、东江中下游水系和粤东沿海水系三个水系。 珠江三角洲水系:西部和西南地区诸河流,流入珠江口伶仃洋,主要河流有深圳河、大沙河、西乡河和茅洲河。

土壤 场地环境调查常见问题

土壤 场地环境调查导则常见问题 问题Q:哪些项目要开展土壤和地下水现状调查? 答复A: a.部3号令规定的重点单位; b.HJ964附录A中明确的行业; c.自身是敏感目标,且可能存在已被污染的; d.其他情况都可以不测。 问题Q:哪些情况要全测GB36600的45项指标? 答复A: a.至少有一个表层背景样需要全测; b.改扩建项目中最可能被污染的地方需要有柱状样全测,至于多少个点,根据项目情况来定。至少选择一个污染最重的柱状样。 问题Q:部3号令要求土壤和地下水现状调查、报送与信息公开? 答复A:一般而言,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包含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内容,通过国家环评信息报送平台提交的环评文件,即完成了3号令要求的报送和公开任务,无需再增加重复工作量。2019年7月1日前,若未执行HJ964,可将调查内容作为环评文件附件。 问题Q:土壤环境现状监测点位能否减少? 答复A:导则要求的点位已经最低底限,点数不可能再简化。

问题Q:建设项目内部涵盖居民区的建设项目该如何判定敏感程度? 答复A:原则上视为企业建设用地,不作为建设项目评价定级的敏感程度判定指标,但是可考虑其作为敏感目标来设置监测点位。 问题Q:现状监测采样过程中,达到一定深度都是砾石,无土可取怎么办? 答复A:根据表6中表注b,“柱状样通常在0~0.5m、0.5~1.5m、1.5~3 m分别取样,3m以下每3m取1个样,可根据基础埋深、土体构型适当调整”,若都是砾石情况可不取土样。 问题Q:危险品、化学品或石油输送管线的调查范围及布点数量? 答复A:对于这类项目的管线两旁可向外延伸200m作为调查评价范围,并根据建设项目特征,在土壤环境敏感目标处适当布设监测点位,不强制要求布点数量。该部分点位可不与跟踪监测计划衔接。 问题Q:自身为敏感目标的建设项目,可根据需要仅对土壤环境现状进行调查。 答复A:根据《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对居住区、学校、医院、农田等的保护;农田项目本导则中已在农林类项目中做了具体规定;对于住宅、医院、学校等建设项目在项目类别中已经纳入到了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一列,但是考虑其自身的敏感性,应考虑外环境对其影响,因此在总则中提出该建议,若该类项目所在地或周围可能存在污染源的,可根据7.4.2.10原则进行布点并对全部因子进行检测。以确保该类项目的自身安全性。 问题Q:根据《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请问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背景监测时,是否要对表1所列全部45项因子均进行监测?根据对场地环境调查,确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43944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包括土壤环境监测的布点采样、样品制备、分析方法、结果表征、资料统计和质量评价等技术内容。 一、准备工作 主要准备工具,器材,用具等。 二、布点采样 样品由随机采集的一些个体所组成,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为了达到采集的监测样品具有好的代表性,必须避免一切主观因素,使组成总体的个体有同样的机会被选入样品,即组成样品的个体应当是随机地取自总体。另一方面,在一组需要相互之间进行比较的样品应当有同样的个体组成,否则样本大的个体所组成的样品,其代表性会大于样本少的个体组成的样品。所以“随机”和“等量”是决定样品具有同等代表性的重要条件。 1.布点方法 1)简单随机 将监测单元分成网格,每个网格编上号码,决定采样点样品数后,随机抽取规定的样品数的样品,其样本号码对应的网格号,即为采样点。随机数 的获得可以利用掷骰子、抽签、查随机数表的方法。关于随机数骰子的使用 方法可见GB10111《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办法》。简单随机布点 是一种完全不带主观限制条件的布点方法。 2)分块随机 根据收集的资料,如果监测区域内的土壤有明显的几种类型,则可将区域分成几块,每块内污染物较均匀,块间的差异较明显。将每块作为一个监 测单元,在每个监测单元内再随机布点。在正确分块的前提下,分块布点的 代表性比简单随机布点好,如果分块不正确,分块布点的效果可能会适得其 反。 3)系统随机 将监测区域分成面积相等的几部分(网格划分),每网格内布设一采样点,这种布点称为系统随机布点。如果区域内土壤污染物含量变化较大,系

统随机布点比简单随机布点所采样品的代表性要好。 2.基础样品数量 1)由均方差和绝对偏差计算样品数 用下列公式可计算所需的样品数: N=t2s2/D2 式中:N 为样品数; t 为选定置信水平(土壤环境监测一般选定为95%)一定自由度下的t 值(附录A); s2 为均方差,可从先前的其它研究或者从极差R(s2=(R/4)2)估计; D 为可接受的绝对偏差。 2)由变异系数和相对偏差计算样品数 N=t2s2/D2 可变为:N=t2CV2/m2 式中:N 为样品数; t 为选定置信水平(土壤环境监测一般选定为95%)一定自由度下的t 值(附录A); CV 为变异系数(%),可从先前的其它研究资料中估计; m 为可接受的相对偏差(%),土壤环境监测一般限定为20%~30% 。 没有历史资料的地区、土壤变异程度不太大的地区,一般CV 可用10%~30%粗略估计,有效磷和有效钾变异系数CV 可取50%。 3.布点数量 土壤监测的布点数量要满足样本容量的基本要求,即上述由均方差和绝对偏差、变异系数和相对偏差计算样品数是样品数的下限数值,实际工作中土壤布点数量还要根据调查目的、调查精度和调查区域环境状况等因素确定。 一般要求每个监测单元最少设 3 个点。 区域土壤环境调查按调查的精度不同可从、5km、10km、20km、40km 中选择网距网格布点,区域内的网格结点数即为土壤采样点数量。

水污染现状分析

我国水污染现状分析 水是地球上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生命的起源,远古时期最早的生命诞生在海洋中。可以说:没有水,一切生命创造的精彩都将不复存在。当今世界,经济在高速发展,我们对于水需求更大,然而我们却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水危机。 我国水形势不容乐观:中国是世界13个缺水国家之一,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目前大约一半的城市缺水,水污染的恶化使其更加严重: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约占40%。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带来了负面影响。 我们的水资源正在遭受各种污染的侵袭,水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人类生 存,要想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水污染问题。 一、水污染的定义 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称之为水污染。水污染有两类:一 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后者是主要的。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分 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化学性污染物又可分为:无机污染 物、无机有毒物、有机有毒物、需氧污染物、植物营养物、油类物质等;物理性污染 又可分为:悬浮物污染、放射性污染、热污染;生物污染主要指造成疾病的病原体对 水体的污染。 二、水污染的类型: 第一种为物理性污染:即水中含有可见的微泥、铁锈等杂质以及看不到的重金属微粒和放射性元素。 第二种为化学性污染:它的主要来源是工厂排放的废气、废渣,农业使用的农药、化肥、杀虫剂、除草剂以及我们生活中使用的洗衣粉、肥皂水等。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水中至少含有60种以上的有害物质,其中20种以上是严重的致癌物质。 第三种为生物性污染:即水中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等,它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一大杀手,也是瘟疫传播的一种最常见的途径。 这三种污染可以说是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的。因为我们的饮用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下三种途径的污染: 一是水源污染 我国城市居民的饮用水都是通过对江河湖泊的水加工而来的,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展中国家有70%以上的人口得不到清洁的水源。而在我国,主要的532条河流中已经有436条被严重污染,未被污染的河流大多分布在西部和边远山区。国家环保总局每年都会发布通报,通报显示我国的河流污染主要以化学污染——致癌物的污染为主。 二是加工污染 我国的自来水的净化杀菌过程主要是通过施加氯气来完成的。氯气本来就是一种有毒物质,而且氯气还能和水中的有机物(腐黑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有机化合物——三氯甲烷,这是世界上公认的强致癌物质,所以现在国外称这种水为“致癌水”。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比较理想的杀菌物质是臭氧,它的杀菌效果是氯气的近千倍。由于臭氧杀菌工艺技术含量比较高,成本非常高昂,因此,只有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才得到了普及。三是二次污染 自来水从工厂出来后要经过地下管道才能输送到用户,这当中自来水会遭受二次污染。先期的地下水管多为铁管,有些老城区已经铺设了几十年,年久失修,地下脏水、污水渗入现象时有发生;最令人忧虑的是高层建筑的储水箱,几乎在每个城市都是被人遗忘的角落,无人管理、无人监督、无人清洗,尤其是夏季高温,这里就成了细菌的温床。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 for soils GB 15618-1995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防止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林生产,维护人体健康, 制定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达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按土壤应用功能、保护目标和土壤主要性质,规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指标值及相应的监测方法。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林地、自然保护区等地的土壤。 2 术语 2.1 土壤:指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 2.2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旨带负电荷的土壤胶体,借静电引力而对溶液中的阳离子所吸附的数量,以每千克干土所含全部代换性防离子的厘摩尔(按一价离子计)数表示。 3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和标准分级 3.1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 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

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3.2 标准分级 一级标准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 二级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 三级标准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 3.3 各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标准的级别规定如下: Ⅰ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级标准; Ⅱ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二级标准; Ⅲ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三级标准; 4 标准值 本标准规定的三级标准值,见表1。表1 土壤环境质理标准值mg/kg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田土壤环境监测的布点采样、分析方法、质控措施、数理统计、成果表达与资料整编等技术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农田土壤环境监测。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 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8170—1987 数值修约规 则 GB /T14550—1993 土壤质量 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T17134,—1997 土壤质量 总砷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 /T17135—1997 土壤质量 总砷的测定 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 GB /T17136—1997 土壤质量 总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T17137—1997 土壤质量 总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T17138—1997 土壤质量 铜、锌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T17139—1997 土壤质量 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T17140—1997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KI —MIBK 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T17141—1997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NY /T52—1987 土壤水分测定法(原GB7172—1987) NY /T53—1987 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原GB7173—1987) NY /T85—1988 土壤有机质测定法(原GB9834— 1988) NY /T88—1988 土壤全磷测定法(原GB9837—1988) NY /T148—1990 土壤有效硼测定方法(原GB12298—1990) NY /T149,一1990 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测定 方法 (原GB12297一1990)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 .1农田土壤 用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纤维和糖料作物、油料作物及农区森林、花卉、药材、草料等 作物的农业用地土壤。 3 .2区域土壤背景点 在调查区域内或附近, 相对未受污染,而母质、土壤类型及农作历史与调查区域土壤相似的±壤样点。 3 ,3 农田土壤监测点 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累积到一定程度引起或怀疑引起土壤环境质量恶化的±壤样点。 3 .4 农田土壤剖面样品 按土壤发生学的主要特征,担整个剖面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在各层中部位多点取样,等量混均后的A 、B 、C 层或A 、C 等层的土壤样品。 3 .5农田土壤混合样 在耕作层采样点的周围采集若干点的耕层土壤、经均匀混合后的土壤样品,组成混合样的分点数要在 5~20个。 4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采样技术 4 .1采样前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 4 .1.1区域自然环境特征:水文、气象、地形地貌、植被、自然灾害等。 4 .1.2农业生产土地利用状况:农作物种类、布局、面积、产量、耕作制度等。 4.1.3区域土壤地力状况: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层次特点、质地、pH 、Eh 、代换量、盐基饱和度、±壤肥力等。 4 .1.4土壤环境污染状况:工业污染源种类及分布、污染物种类及排放途径和排放量、农灌水污染 状况、大气污染状况、农业固体废弃物投入、农业化学物质投入情况、自然污染源情况等。 4.1.5土壤生态环境状况:水土流失现状、土壤侵蚀类型、分布面积、侵蚀模数、沼泽化、潜育化、盐渍化、酸化等。

水环境质量现状与影响评价

6 水环境影响分析 6.1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6.1.1废水污染源现状调查与评价 6.1.1.1 污染源调查 本次地表水污染源调查主要对象为向沭河在厂址上游至沭河夏庄镇处境前河段内以及夏庄镇境内向马沟河排放废水的主要排污企业名称、废水排放量、主要污染物(CODcr 、NH 3-N )排放量。 根据污染源调查,向沭河排放污水的主要企业有日照华泰纸业有限公司、莒县第一污水处理厂、山东晨曦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向马沟河排水的企业有莒县鑫达食品有限公司、日照万华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其主要污染物年排放量见表6.1-1。 6.1.1.2 评价方法 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进行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①6010?= i ij ij C Q P 式中:P i —j 污染源i 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m 3/a ;

Q i —j 污染源i 污染物的排放量,t/a ; C 0i —j 污染源i 污染物的评价标准浓度,mg/l ; i =1,2…n;j =1,2…m; ②i 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m j ij i P P 1 ③j 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n i ij j P P 1 ④评价流域的等标污染负荷:∑∑====n i i m j j P P P 1 1 ⑤i 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比:%100?=P P K i i ⑥j 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比:%100?= P P K j j 6.1.1.3 评价标准 废水污染源评价标准采用《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599-2006)中的一般保护区区域标准,标准限值见表6.1-2。 表6.1-2 废水污染源评价标准 单位:mg/L 6.1.1.4 评价结果 具体评价结果见6.1-3。 由评价结果可见,日照华泰纸业有限公司污染负荷80.220%,排第一位,其次为莒县第一污水处理厂,污染负荷19.771%; COD 为主要污染物,其等标污染负荷比为84.26%,其次为SS ,其等标污染负荷比为15.74%。

重庆市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

重庆市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以万州为例 内容摘要:介绍了重庆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并以万州为例,从万州水资源 实际情况和开发利用现状出发,针对水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其中涵盖了万州及重庆的水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为重庆市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土流失;环境保护;对策;万州 一、绪论 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虽然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不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重庆市人均占有当地水资源量约为1600m3,仅为全国平均数的2/3/,不足世界平均数的1/6,随着重庆经济的发展,缺水将更加突出。近年来,由于人类对水资源的破坏性利用,水危机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万州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的研究分析,目的在于让人们正确的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以更好的解决水资源不足和水资源严重污染的问题,力求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2、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宏观政策上研究较多,节约用水主要从采用节水技术、倡导人们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入手。而且国家已经出台了实行阶梯水价的政策,但目前具体研究阶梯水价实施办法的不多,真正实施阶梯水价的城市也较少。 二、正文 1、重庆市水资源现状及利用 重庆市地跨105°17′—107°14′E、28°22′—30°26′N,位于四川盆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