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度概念的理解

加速度概念的理解
加速度概念的理解

专题四:加速度概念的理解

1.关于加速度的物理含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增加B.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

C.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D.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

2.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的时间内位置变化相同B.相同的时间内速度变化相同

C.相同的时间内加速度变化相同D.相同的路程内速度变化相同

3.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

C.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

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

4.关于加速度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与速度方向一致;

B.一定与速度变化方向一致;

C.一定与位移方向一致;

D.一定与位移变化方向一致。

5.一个物体在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第一个△t时间内的位移为s,若△t 未知,则可求出()A.第一个△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B。第n个△t时间内的位移

C.n△t时间的位移D。物体的加速度

6.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是2 m/s2,它意味着()

A.物体在任1 s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两倍

B.物体在任1 s末的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 m/s

C.物体在第1 s末的速度为2 m/s

D.物体在任1 s的初速度比前1 s的末速度大2 m/s

7.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匀加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断增加的运动

B.匀减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断减小的运动

C.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发生变化而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D.匀加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8. 下述运动可能存在的是()

A 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减小B物体的加速度减小,速度反而增大

C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却不为零D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不变,速度也始终不变.

9.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是描述运动物体的位置变化大小的物理量,而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B.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大小与速度变化快慢在实质上是同一个意思

C.速度的变化率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变化的大小表示速度增量的大小

D.速度是描述运动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移变化快慢的物理量10.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经过t秒后又以同样大小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止. 则汽车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两个过程中,下列物理量中不相同

...的是()A.位移B.加速度C.经历的时间D.平均速度

11.一质点从t=0开始由原点出发,其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质点()

A. t=1S时,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B. t=2S时,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C .t=2S时,回到原点;

D t=4S时,回到原点。

12.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也为零,加速度大,速度也大

B.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率的快慢

C.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

D.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量的大小,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13.下列关于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虽然加速度很小,物体的速度还是增大的

B.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虽然加速度很大,物体的速度还是减小的

C.因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故其加速度是均匀变化的

D.由a=△v/△t可知:a的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a大小与△v成正比

14.关于质点速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加速度越大,其速度的变化量越大

B.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一个物体的加速度在减小,而速度在增加是存在的

D.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在数值上一定等于加速度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v=(v0+v t)/2只适用于匀加速直线运动

B.匀变速直线运动是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

C.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

D.在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减小,但速度在增加

16.关于竖直上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升过程是减速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小,下降过程是加速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大B.上升时加速度小于下降时加速度

C.在最高点速度为零,加速度等于g

D.当物体到达最高点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17.下列关于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时的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上升过程所需的时间与下降过程所需的时间相同

B.物体上升的初速度与下降回到出发点的末速度相同

C.两次经过空中同一点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上升过程与下降过程中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8.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当t = t0时,s > 0,v>0,a>0;以后加速度均匀减小,则以下说法

正确的是()A.位移开始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B.位移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

C.速度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D.速度开始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

19.关于物体的运动,可能发生是() A.加速度逐渐减小,而速度逐渐增大

B.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方向改变

C.加速度和速度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D.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而速度保持不变

20.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打点计时器应用低压交流电源,交流电频率为50Hz

B.纸带必须穿过限位孔,并注意把纸带压在复写纸的上面

C.要先通电,后释放纸带,纸带通过后立即切断电源

D.为减小摩擦,每次测量应先将纸带理顺

21.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则在前4s内(设向右为正方向)( )

A.物体始终向右运动

B.物体先向左运动,2s后开始向右运动

C.前2s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左方,后2s位于出发点的右方

D.在t=2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2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和的一半

B.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和的一半

C.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

D.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位置的变化相等

2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大小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24.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末速度必与时间成正比

B.物体的位移必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C.物体的速度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量与这段时间成正比

D.匀加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增加;匀减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减小

25.一人看到闪电12.3s后又听到雷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30m/s~340m/s,光速为3×108m/s,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km。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可以判断(05北京)()A.这种估算方法是错误的,不可采用

B.这种估算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与观察考间的距离

C.这种估算方法没有考虑光的传播时间,结果误差很大

D.即使声速增大2倍以上,本题的估算结果依然正确

加速度设计一些概念

听得非常清楚. 类似的有趣现象也在伦敦圣保罗教堂的耳语回廊(Whispering gallery)被发现, 并且早在1910 年LordRaleigh 就已率先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其原理是声波可以不断地在弯曲光滑的墙面反射而损耗很小,所以声音可以沿着墙壁传播很远的距离。这种效应被称为耳语回廊模式(Whispering Gallery Mode,WGM), 这里我们也将其称为“回音壁模式”。 类似于声波在墙面反射, 当光在从光密向光疏介质入射且入射角足够大时, 也可以在两种介质表面发生全反射, 那么在弯曲的高折射率介质界面也存在光学回音壁模式. 在闭合腔体的边界内, 光则可以一直被囚禁在腔体内部保持稳定的行波传输模式 模式体积越小, 相同能量的光引起的局部电磁场强度越大, 因此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就越强 品质因数:衡量谐振腔优劣很重要的参数就是其品质因子(Q值),其定义如下: Q = ωI P =ωτ 其中ω为该模式的频率, I为腔内的光场能量, P是能量损失速率. 谐振腔中的能量随时间指数的变化为,对应模式的光子寿命为τ。明显Q 值越高,光子寿命越长,那么被束缚的光场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就强,反之相互作用就弱。 力—光耦合原理:当光在谐振腔内传输时,光辐射压力产生的微小力导致微腔腔壁发生微小移动,从而将光学谐振腔的机械本征模耦合到光学本征模,并且改变了谐振腔的光学共振模式。当功率足够大时,该相互作用力导致腔壁再生振荡,再次改变了光学共振模式,从而使得透射谱发生明显变化。通过对透射谱变化的研究,可以得到微腔腔壁的受力情况。 很难通过自由空间直接收集或者利用高斯光束来激发. 因此, 人们一般采用外部的近场耦合器件将光有效地耦合进出微腔,如光纤锥, 光学波导和棱镜 波,衰逝波。由于其幅值随与分界面相垂直的深度的增大而呈指数形式衰减,而随切向方向改变相位,因此也是表面波 微环与光波导的参数设计:为了能够实现光在微环谐振腔和波导内的单模传输。 利用有效折射率法对其单模特性进行仿真计算,设定波导的宽、高相等, 通过Matlab 软件得到了如图2(a)所示的仿真结果。m =0,为基模传输曲线; m = 1,为一阶模传输曲线; m = 2,为二阶模的传输曲线,由图可知,当波导高度介于0.2~0.7 μm 时光波导中只可进行单模传输,当波导高度高于0.7 μm 时,该波导可进行多模传输。图2( b) 为利用beamprop 软件对宽、高均为0.35 μm的波导进行模态传输的仿真结果。可以看出: 该波导对光的局域能力较强,实现了光的单模传输。 由公式( 9) 可以看出: 该器件的灵敏度不仅与悬臂梁参数、环形微腔的位置以及质量块大小有关,实际上很大程度还取决于微环腔的品质因数( Q) 。同时,耦合效率也是影响加速度计性能的另一重要因素。在理想的条件下,根据实验背景要求,设定微环半径为4.6μm,为了满足传感要求,必须使其耦合效率达到最大,即临界耦合。图3 表明耦合效率会随耦合间距的增加而减小,呈线性关系,在0.03 μm处有最大的耦合效率。但当耦合间

加速度教案.doc

§1.5《速度变化的描述——加速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先列举小型轿车和旅客列车的加速过程,让学生讨论它们速度变化的快慢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材还展示飞机的起飞过程,要求学生从具体问题中了解“速度快”“速度变化大”“速度变化快”的含义不同,又在旁批中指出“物体运动的快慢”与“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不同。在此基础上再说明平均加速度的意义,进而说明瞬时加速度。对重要的v—t图象,教材又设置一个“思考与讨论”,让学生通过v—t图象加深对加速度的认识和对图象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 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一年级物理课较难懂的概念。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这就给学生理解加速度概念带来困难。其次,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高,对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的区别很难分清;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只重结果,轻过程,再通过大量的习题来死记结论,如果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不到培养。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2.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有关加速度的实例的分析,进一步体会变化率的概念及表达方式。 3.理解匀变速运动的意义,能用v~t图象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并能通过图象确定加速度。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将生活中的实际上升到物理概念的过程,理解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如何描述运动.通过事例,引出生活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存在加速和减速的现实,提出为了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引入了加速度概念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得出加速度. 3.教学中从速度一时间图象的角度看物体的加速度,主要引导学生看倾斜直线的“陡度”(即斜率),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应用数据求加速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 2、领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意义, 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勇于发表自己的主张,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观点.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的含义。 2、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难点: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率的思想. 2.区分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 3.利用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 五、教学方法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速度加速度定义与图像知识点

描述运动的物理量 一、质点、参考系 1.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 (1)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2)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 (3)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2.质点 (1)定义: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物质点,叫质点. (2)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实际并不存在。这种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质量)的处理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4)一个物体能否被看成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问题的性质,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问题中,有的能被看作质点,有的却不能被看成质点. 二、时间与时刻 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点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置、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 2.时间:是两个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长度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 三、矢量和标量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矢量.像位移、力、速度都是矢量.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叫做标量,像温度、质量、压强、电流都是标量 注意:矢量和标量的本质区分不是看它们是否有方向,而是在于它们所遵循的运算法则不同,矢量遵循矢量运算法则(矢量运算是一种几何算法),标量遵循代数运算法则. 四、路程和位移 1.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速度与加速度》教案

§速度与加速度 教学内容分析 1.内容和地位 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的内容标准中涉及本节的内容有:“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研究的过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体会在实验中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本节速度、加速度是描述运动的重要物理量,理解速度和加速度概念,是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基础。物体的运动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现象,学生对匀速物体的运动已有自己的认识,可成为教学的起点,通过探究实验和科学的辨析,真正理解描述变速运动规律的重要物理量:速度、加速度。本节研究平均速度所应用的等效替代思想和定义加速度的所应用的比值法、研究瞬时速度所应用的极限法等都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几种方法,为以后应用类似方法来解决物理问题,领悟形异质同的物理模型打下基础。教学过程中还应让学生感受实验探究的过程,使学生从中理解和领会研究物理问题的途径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经历实验探究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过程,理解速度、加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2)、体会物理问题研究中科学思维方法的应用,学会用比值法、等效替代来研究物理问题,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3)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勇于克服困难,保持探究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2、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3、利用极限法由平均速度推导瞬时速度;怎样由瞬时速度的变化导出加速度的概念。

案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运动快慢的描述方法—速度的定义。 2、教师举例:物体有着各式各样的运动,不仅不同的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不一样,而且同一物体在不同段的快慢程度也可以不同,请同学们举出日常生活中这种类型物体运动的实例。(如蜗牛的爬行运动、飞机的起飞、物体沿斜面下滑,火车出站和进站的运动等。) 3、引导学生思考:那么如何比较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快慢呢 二、新课教学 1、平均速度 教师设问:(1)在运动会的100米短跑上,运动员在整个过程中跑的快慢一样吗(2)你如何判断哪位运动员跑的快,用什么方法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选派代表发言。 预测:学生对物体运动快慢认识可能有下面几种: 1、同样长短的位移,看谁用的时间少; 2、如果运动的时间相等,可比较谁通过的位移大; 3、… 教师:同学们提出的这些比较方法都是正确的。 教师进一步提问: 如果运动的时间不相等,通过的位移也不相等。又如何比较快慢呢 有一小部分学生会回答:单位时间内的位移来比较,就找统一标准。 目的:引导学生用比值法来研究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快慢,人们在长期对运动的研究的过程中为了能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逐步建立了平均速度的概念。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物体在某段位移的平均快慢程度。 探究性实验:利用打点计时器、斜面、小车、纸带等仪器来研究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以4人为一小组做实验,教师先介绍打点计时器的原理,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而后由学生动手做) 请同学们观察一个实验:小车沿斜面滑下做变速直线运动的例子:让小车后固定一小纸带,小车运动时会拖着小纸带一起运动,小纸带穿过一个打点记时器,通过打点记时器把小

加速度概念的理解

专题四:加速度概念的理解 1.关于加速度的物理含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增加B.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 C.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D.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 2.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的时间内位置变化相同B.相同的时间内速度变化相同 C.相同的时间内加速度变化相同D.相同的路程内速度变化相同 3.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 C.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 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 4.关于加速度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与速度方向一致; B.一定与速度变化方向一致; C.一定与位移方向一致; D.一定与位移变化方向一致。 5.一个物体在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第一个△t时间内的位移为s,若△t 未知,则可求出()A.第一个△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B。第n个△t时间内的位移 C.n△t时间的位移D。物体的加速度 6.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是2 m/s2,它意味着() A.物体在任1 s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两倍 B.物体在任1 s末的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 m/s C.物体在第1 s末的速度为2 m/s D.物体在任1 s的初速度比前1 s的末速度大2 m/s 7.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匀加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断增加的运动 B.匀减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断减小的运动 C.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发生变化而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D.匀加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8. 下述运动可能存在的是() A 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减小B物体的加速度减小,速度反而增大

加速度的分量表达式

§2、速度、加速度的分量表达式 上一次课,我们为了将运动的一些特征能直接的表示出来,而定义了速度和加速度, 22;dt r d dt v d a dt r d v =≡≡ 。在一般情况下它们往往都是时间t 的函数。何谓定义呢?定义它本身不是可以用什么方法或者数学手段加以证明得到的,而是根据实际需要常常用到而定义 下来的名称和概念。例如过两点成一条直线……。由于速度和加速度都是矢量,因此都可以 将它们表示成分量的形式。这次课将准备讨论速度、加速度在各种坐标系中的表达式。 一、 直角坐标系——直角坐标系又称笛卡儿坐标系 在直角坐标系中,质点的位置矢径可以写成为: ........z k y j x i r ++= (1) 根据速度的定义可知dt r d v ≡将(1)代入,则有 1、速度: z y x v k v j v i dt dz k dt dy j dt dx i z k y j x i dt d dt r d v ++=++=++==...........................................)( 于是,我们比较上面的等式,就可得到速度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分量表达式为: z dt dz v y dt dy v x dt dx v z y x ====== ;;可见速度沿三直角坐标轴的分量(即分速度)就等于其相应的坐标对时间t 的一阶导数。速度的大小:222z y x v v v v v ++== 速度的方向就用方向余弦来表示:v v k v v v j v v v i v z y y ===),cos(;),cos(;),cos( 。同理,我们由加速度的定义不难得到它的分量表达式。 2、加速度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 z y x z y x a k a j a i dt dv k dt dv j dt dv i dt z d k y d j x d i dt dz k dy j dx i dt d dt v d a ++=++=++=++==2 222)(比较这些恒等式可得加速度的直角坐标分量表达式:

加速度教学设计

课题: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物理》必修(人教版)第一章第5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加速度是高一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它是联系动力学和运动学之间的桥梁。即力是通过加速度这个物理量与速度、位移建立了数量的关系,加速度还是演绎推导动能定理、动量定理,以及导出动量守恒定律的中间过渡的重要物理量。因此,讲好上好加速度这节课,对学生能否理解加速度的概念,乃至后面力学知识的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 这一节是概念课,但加速度的概念不像质点等概念那样,质点概念虽然抽象,但由于学生有直觉思维为基础,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而加速度这个概念具有“动态性”,对学生来说更加抽象,更加难以理解,应更讲究教学策略。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上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一般对概念课的教学方法有:(1)直接给出概念或定义,然后对此进行巩固练习,加深理解。(2)提供一大堆数据或物理现象,归纳出共同点,然后给出概念,再巩固练习,加深理解。对加速度概念的得出应采取第二种方法较好,因为,它是从易到难,从现象到本质,从形象到抽象,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具有探究性的特点,让学生用探究的方法,“走”一遍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应当是学生掌握加速度概念的最有效途径。 【学习者分析】 加速度概念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速度的概念以及用打点计时器测量速度方法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速度是通过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学生在初中物理中也学过诸如密度、压强、功率等通过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在数学中也已经学习了诸如增长率、发芽率等问题。所以,通过类比的教学方法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加速度这一个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有与加速度对应的词语。可以说,不学物理,在头脑里不会自发地形成加速度的概念。在本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类比的方法学习加速度的概念,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观察生活实例体会其现实意义,通过思维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和兴趣,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学生在生活经验中较少关注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这就给学生理解加速度概念带来了不少困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a.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符号、公式单位,能用公式a=⊿v/⊿t进行定量计算。 b.理解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的方向确定法,会区分加速度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会根据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物体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 c.会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求加速度,能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理解加速度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a.通过类比法的探究推理,掌握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积极主动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加速度与位移

加速度与位移 1.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1)速度公式 由加速度的定义公式a=,可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为:=+at 为末速度,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 此公式对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都适用.一般取初速度 的方向为正方向,加速度a可正可负.当a与同向时,a>0,表明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当a与反向时,a<0,表明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 匀减小. 当a=0时,公式为= 当=0时,公式为=at 当a<0时,公式为=-at(此时只能取绝对值) 可见,=+at是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的一般表示形,只要知道初速度和加速a,就可以计算出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 2.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1)平均速度公式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由于速度是均匀变化的,所以在某一段 上的平均速度应等于初、末两速度的平均值,即 此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运动,对非匀变速运动不适用.例如图2-14中甲物体在前5s内的平均速度为3m/s,乙物体在4s内的平均速度为3m /s (2)位移公式 s为t时间内的位移. 当a=0时,公式为s=t当=0时,公式为s= 当a<0时,公式为s=t-(此时a只能取绝对值). 可见:s=t+a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一般表示形式,只要知道运动物体 的初速度和加速度a,就可以计算出任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从而确定任 意时刻物体所在的位置. 1、选择题: 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末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B.物体的位移必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C.物体速度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量与这段时间成正比 D.匀加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增加;匀减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减小 2.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有关物体加速度,速度的方向及它们的正负值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必定相同B.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必定为负值 C.在直线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变大时,其加速度也可能为负值D.只有在确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条件下,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才为正值 3.物体以2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在运动过程中的任意1S内,物体的( ) A.末速度是初速度的2倍 B.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m/s C.初速度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m/s D.末速度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s 4.原来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 ) A.逐渐减小 B.保持不变 C.逐渐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5.汽车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那么开始刹车6 s汽车的速度大 小为() A. 20 m/s B. 0 m/s C. —10 m/s D. 5 m/s 6.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竖直向下,v0=0,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 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 D.从开始运动起依次下落4.9cm、9.8cm、14.7c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 7.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加速度概念

“加速度概念”探究式教学的设计思路 浙江上虞中学樊伟新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上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应当说,在高中物理新教材中蕴含着众多的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资源。高一新教材《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就是其中一例。 《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比较合理地安排在学生已知匀变速直线运动之后,这给学习加速度这一概念降低了台阶,但笔者认为,不能简单地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简单得出加速度这一概念,正如《教师用书》中所述“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高中一年级物理课中比较难懂的概念”,所以,我们必须改变教学策略,更好地落实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探究式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本课的设计思路展示给大家。 一、构思过程 这一节是概念课,但加速度的概念不像质点等概念那样,质点概念虽然抽象,但由于学生有直觉思维为基础,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而加速度这个概念具有“动态性”,对学生来说更加抽象,更加难以理解,应更讲究教学策略。 一般对概念课的教学方法有: (1)直接给出概念或定义,然后对此进行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2)提供一大堆数据或物理现象,归纳出共同点,然后给出概念,再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对加速度概念的得出应采取第二种方法较好,因为。它是从易到难,从现象到本质,从形象到抽象,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具有探究性的特点;然而,许多教师认为,概念是人为规定的,作为学生,用不着再去探究了,但是我想,让学生用探究的方法,“走”一遍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应当是学生掌握加速度概念的最有效途径。而且,这也是创新精神的反映。所以,这节课围绕着“探究性”而展开。 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要得出加速度概念所需的一系列速度值从何而来? 绝大多数教师的方法是提供一堆现有数据或自己“造”一堆数据,然后用列表形式展示给学生,再由教师归纳得出。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它缺乏科学性和可靠性,学生会认为教师在“造假”,为避免这种不必要的质疑,最好的方法是进行实验,现场采集数据。这样,既体现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体现了真实性,可靠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如何把物体运动的速度测出来呢?由于实验室没有现成的测速度的仪器,必须要设计一个实验,而且要求实验精度高(准确),速度快(省时间),因为一节课只有45分钟。

高中物理加速度公式对加速度两个公式的理解

高中物理加速度公式对加速度两个公式的 理解 加速度是力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物理概念, 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更是高考的热点之一。教材中共出现了两个加速度的公式:一个是在运动学中的定义式: a=△V/△t,另一个是在牛顿运动定律一章出现的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的变形式:a=F/m。 要想正确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并最终能够熟练应用,要求学生必须对加速度的特点、物理意义及决定因素都要熟练掌握。为了降低难度,现行教材均把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加速度合为一节,并且只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定义、意义、单位、方向.而影响加速度的因素则一直到牛顿运动定律一章才涉及到,给学生一种前后难照应的感觉,使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加速度现特把加速度的两个公式分别分析如下。 首先通过定义来认识加速度。 定义:速度的变化△V(速度的增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加速度。 定义式:a=△V/△t。 通过定义式咱们可以知道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和变 化方向的物理量。要正确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必须区分速度(v)、速度的变化(Dv)和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V/△t)这三个

概念。一个运动的物体有速度但不一定有加速度,因为加速度(a)与速度(v)无直接关系。只有物体的速度发生了变化(有Dv),才有加速度。而且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变化(Dv=v2-v1)的方向一致,但Dv大,加速度a不一定大,因为加速度大小不是由Dv这一个因素唯一决定,而是由速度的变化率(△V/△t)来决定和度量的。由此可见,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和变化方向的物理量。加速度大,表示速度变化的快,并不表示速度大和速度的变化大。如:汽车启动时加速度很大但速度却很小,正常行驶的汽车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却很小甚至为零。a的方向和Dv的方向相同,与v的方向无必然的联系。a可以与v成任意角度(如在抛体运动中)。但a与v的方向又一起决定了运动的类型:当a与v同向时无论a大小如何变化物体总是做加速运动,只是速度增大的快慢程度不同;当a与v反向时无论a大小如何变化物体总是做减速运动,只是速度减小的快慢程度不同。 以上是从运动学的角度来理解加速度的,要真正全面认识加速度还必须从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上进行分析。加速度的意义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即运动状态改变的快慢。而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取决于物体的惯性的大小,而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因此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有关。当要求物体运动状态易改变时应尽可能的减小物体的质量。如:歼击机质量要比运输机和轰炸机小的多,并且战斗时要

加速度教案讲解

加速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了解加速度的定义式和单位。 ·理解加速度概念,区别速度、速度变化量和速度变化率。 ·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会根据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判断运动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和加速度定义式的得出过程,了解体会比值定义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通过生活实例的分析说明,体现研究物体运动时加速度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利用示例图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其探索的精神。 ·领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意义,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培养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勇于发展自己的主张,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 重点: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和加速度方向的判断 难点: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的思想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对于运动的描述,首先从物体位置变化入手。关于位置变化、位置变化的快慢,物理学是通过哪些物理量描述的?(引导学生注意用比值法研究问题的思路,为本节课定义加速度做铺垫) 用生活实例图片感知速度变化: 1.刘翔的110 m跨栏过程。2.晕车的同学感知车速的变化。

红绿灯处行人、自行车和小汽车的速度变化不同。 (讲解时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图片说明) 说明生活中不同事物运动的速度变化快慢往往不一样的。 提出新课的学习: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加速度概念的教学 通过数据感知,提出问题 1.谁的速度变化快?(相同时间比较速度变化量) 2.谁的速度变化快?(相同的速度变化量比较时间) 3.如表格数据,该如何比较速度变化的快慢呢? 思考:为了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我们引入了新的物理量──加速度,它该如何定义呢? 加速度 定义:加速度等于速度的改变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

最新高一物理加速度练习题带答案

第五节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基础梳理】 一.加速度 1.定义:加速度是_________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________。表达式为__________。 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 3.物理意义:为描述物体运动速度____________而引入的物理量。 4.速度的变化率就是加速度的大小。 二.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1.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__________的方向相同,其中△v=v-v0 2.在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物体做__________运动;若加速度 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物体做__________运动。(填“加速”或“减速”) 三.从v-t图像看加速度 1.v-t图像反映了物体的______随_____变化的规律,通过v-t图像我们还可以 知道物体的______。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___________,并且直线的____表示______,即a=__________=k(斜率)。 【从v-t图像看加速度】 1、从图线的倾斜程度能判断加速度的大小。越陡的线,表示的加速度越大。 2、纵坐标的变化量(Δv)和横坐标的变化量(Δt)的比值就是加速度的大小。 【思考讨论】 1.加速度是矢量还是标量?其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吗? 2.如果一个物体的速度很大,他的加速度是否一定很大? 3.加速度为正值时,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吗? 【小试身手】 1.关于物体的下列运动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加速度逐渐减小,而速度逐渐增大 B.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的方向改变 C.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而速度保持不变 D.加速度和速度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加速度最小时速度最大2.以下对于加速度这个物理量概念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加速度数值很大的运动物体,速度可以很小 B.加速度数值很大的运动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必然很大 C.加速度数值很大的运动物体,速度可以减小得很快 D.加速度数值减小时,物体运动的速度值也必然随着减小3.根据给出的速度、加速度的正负,对具有下列运动性质物体的判断正确的是( ) A.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 B.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 C.v0>0、a<0,物体先做减速运动后加速运动 D.v0>0、a=0,物体做匀速运动 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大 B.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 D.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一定越大 C.加速度就是“增加出来的速度” D.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无关 6.对以a=2m/s2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任意1s内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m/s B.第ns末的速度比第1s末的速度大2(n-1)m/s C.2s末速度是1s末速度的2倍 D.ns是的速度是(n/2)s时速度的2倍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变化的位移相等,则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加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C.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D.加速度方向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8.如图中,哪些图像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高中物理必修教案《速度与加速度》

§1.3 速度与加速度 本节教学案例设计人: 福建省建瓯一中彭交岭 教学内容分析 1.内容和地位 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的内容标准中涉及本节的内容有:“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研究的过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体会在实验中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本节速度、加速度是描述运动的重要物理量,理解速度和加速度概念,是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基础。物体的运动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现象,学生对匀速物体的运动已有自己的认识,可成为教学的起点,通过探究实验和科学的辨析,真正理解描述变速运动规律的重要物理量:速度、加速度。本节研究平均速度所应用的等效替代思想和定义加速度的所应用的比值法、研究瞬时速度所应用的极限法等都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几种方法,为以后应用类似方法来解决物理问题,领悟形异质同的物理模型打下基础。教学过程中还应让学生感受实验探究的过程,使学生从中理解和领会研究物理问题的途径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经历实验探究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过程,理解速度、加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2)、体会物理问题研究中科学思维方法的应用,学会用比值法、等效替代来研究物理问题,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3)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勇于克服困难,保持探究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2、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3、利用极限法由平均速度推导瞬时速度;怎样由瞬时速度的变化导出加速度的概念。 案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运动快慢的描述方法—速度的定义。 2、教师举例:物体有着各式各样的运动,不仅不同的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不一样,而且同一物体在不同段的快慢程度也可以不同,请同学们举出日常生活中这种类型物体运动的实例。(如蜗牛的爬行运动、飞机的起飞、物体沿斜面下滑,火车出站和进站的运动等。) 3、引导学生思考:那么如何比较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快慢呢? 二、新课教学 1、平均速度 教师设问:(1)在运动会的100米短跑上,运动员在整个过程中跑的快慢一样吗?(2)你如何判断哪位运动员跑的快,用什么方法?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选派代表发言。 预测:学生对物体运动快慢认识可能有下面几种: 1、同样长短的位移,看谁用的时间少; 2、如果运动的时间相等,可比较谁通过的位移大; 3、…

加速度讲义

加速度复习专题 1、加速度的定义:速度的_______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_____的比值。 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也叫速率对时间的变化率。 3、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的大小与、无关,不能说与成正 比、与成反比。 4、速度、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率的区别: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的物理 量,是状态量;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性质量,它不仅与速度的变化有关,还与发生这一变化所需的时间有关;速度的改变量是描述物体速度改变的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是过程量。 一、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问题1:若一辆汽车沿直线做加速运动,在40 s内速度从10 m/s增加到20 m/s, 那么汽车在这40 s内速度的改变量是多少?汽车的加速度是多少?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有什么关系?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改变量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问题2.若汽车沿直线做减速运动,在2 s内速度从10 m/s减小到零,那么: (1)汽车在这2 s内速度的改变量是多少?汽车的加速度是多少? (2)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改变量方向有什么关系? 根据1、2总结,判断物体做加速或减速运动的条件。 1.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速度变化量△v的方向。 2.加速度对运动的影响: (1)加速度大小决定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大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加速度小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慢; (2)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决定物体加速还是减速:在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增加,a与v的方向;如果加速度减小,a与v的方向。 【延伸思考】 若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一定减小吗?若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一定增大吗? 二、v-t图象与加速度 1.v-t图象反映了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的直 线,直线的表示加速度,即a=Δv (如图所示) Δt 斜率k是表示直线倾斜程度的一个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如何让学生理解加速度的概念

如何让学生理解加速度的概念 ―――加速度教学后的反思 施秉一中吴光荣 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是运动学与动力学的桥梁,也是高中一年级物理课中比较难懂的概念。对加速度的概念的建立过程及物理意义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 在教学中要切实讲清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努力澄清这些糊涂认识:第一,认为加速度是增加的速度,物体速度增加了才有加速度,如果物体速度减少了就有“减速度”;第二,认为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反之亦然,当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必定为零;第三,认为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第四,对于加速度就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经常模糊不清。5、加速度正负号的物理意义。 在建立加速度概念过程时,基于加速度太抽象,让学生首先观察下表。 观察中,让学生感受:第一、运动物体有速度;第二、运动物体速度有变化;第三、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有快有慢。从而自然地引入描述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快慢的必要性,而物体的速度变化快慢要用一个物理量来描述,这个物理量就是加速度。

引导学生观察上表:四种不同型号的车它们的速度都发生了变化,有的速度增加,有的速度减小。那么怎样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呢? 讨论:在建立速度概念时,我们是用物体位置的变化(Δs)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来表示物体位置变化快慢,即速度。通过类比,可用速度的变化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即建立加速度的概念a=△v/△t,也就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分别计算出四种不同型号车辆的加速度: 在观察的基础上,进一步和学生一起讨论,逐步总结可以得出:1、两种载重汽车都在做减速运动,但它们都有加速度,它们的加速度表示了它们速度的变化快慢;由于载重汽车做减速运动, V

速度 与加速度知识点及练习题

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 加速度 基础知识导引 1.理解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理解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 2.理解加速度是矢量,并掌握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方向之间的关系. 3.理解什么样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并掌握判断匀变速运动的方法,能借助于v-t 图象理解加速度的意义. 教材内容全解 知识的发生:讨论物体沿一直线运动的时候,会发现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有不同的方式.第一种是物体速度不变,为匀速运动;另一种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2—5—1和2—5—2所示.根据v-t 图的意义可以看出,2—5—1图中,每隔相同时间,速度的增加量相同,而2—5—2图中,每隔相同时间速度的减小量相同,这两种运动物体的速度都随时间在变化,在图象中,图线的“斜率”大速度变化就快.为了描述物体的速度变化快慢的程度,引入加速度的慨念.下面两图,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是恒定的,如果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如图2—5—3所示变化,显然,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越来越快. 1.加速度的概念 (1)定义:加速度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变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 (2)大小:设记时开始时的速度0v ,经过t s ,速度为t v ,速度增加为0t v v Δv == t v v t Δv a 0t -==单位为2/s m 当0v v t >,表示速度增加,a>0,用矢量图表示△v 为:如图2—5—4 当0v v t <,表示速度在减小,a<0,用矢量图表示△v 为:如图2—5—5

(3)物体的速度是矢量,速度的变化也是矢量,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若速度变化△v 为正,表示速度增加,加速度为正.因此加速度的方向应和△v 的方向始终相同,这样对于物体作加速运动0v v t >时,加速度a 和v 的方向相同. (4)注意区别 ①加速并不是增加出来的速度. ②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和末速度方向没有直接关系. ③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速度的变化方向相同. ④速度大和加速度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速度大表示运动的速度快,加速度大表示速度的变化快.速度很大的物体运动时速度可以不变,即加速度为0,加速度很大的物体速度可以为0. 2.加速度的计算 (1)匀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计算,因为速度恒定不变,所以a=0 (2)匀加速、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计算: 例1 物体沿一直线做匀加速运动s m v /30=,经过3s ,速度达到了9m/s ,求加速度. 例2 物体沿一直线以v=12m/s 做匀减速运动,经过2秒,速度减为6m/s ,求加速度. 首先规定速度的正方向, 解例1:s m v /30=,s m v t /9=,△v=6m/s ,2/2s m a = 解例2:s m v /120=,s m v t /6=,△v=-6m /s ,2/3s m a -= “+”、“-”分别表示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 3.一般变速运动物体的加速度 当一物体沿一直线运动时的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如图2—5—6所示,从图中容易看出:0—1秒内,速度变化2 m /s ,1—2 s 内,速度变化4 m /s , 可以看出,随时间的推移,相同的时间内的速度变化越来越大.因此,定性讨论一般变速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就可以根据这种方法来讨论.

加速度全省一等奖优秀教案

《加速度》教学设计 一、三维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使学生理解加速度的含义,知道它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明确加速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能用公式进行计算,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能够区分速度、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率以及这三者与加速度的关系,提升学生对概念认知的高度;会利用公式或图线求出加速度,从中可知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从而明确了加速度的矢量性;通过对知识的拓展,使学生不仅领悟了加速度的效果,而且对于加速度的产生也有所了解,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物理学习的科学性、生活性、系统性,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意义,发现物理学中的美,懂得利用数学这一有力的工具来认知广阔的物理世界。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加速度的概念的确立; 2、区分速度、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率; 3、在图像中会求出加速度。 教材及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是联系力和运动的重要桥梁,也是高一年级物理课程中比较难懂的概念之一,在学生的生活体验中,与

加速度有关的体验并不多,这就给学生理解加速度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在课程引入时,一定要引人入胜,通过精彩的视频内容,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进行类比,让学生理解加速度是反映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同时要加强利用数学图象解决物理问题的教学。 新课引入: 通过前面几节的学习,使我们认识了描述物体运动的一些基本物理量它们分别是:(时间、位移、速度) 我们周围物体的运动是丰富多彩的,如运动路线的不同,运动快慢的变化,仅用这几个量来描述是远远不够的。下面有几个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 回顾运动学的基本内容联系生活谈一谈,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问题1:导疑 飞机、汽车、摩托车哪个快? 大家的回答对否?请看一段精彩视频“飞机赛车大比拼”,看后大家谈一谈体会。 1、它们三者并非是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发生了变化,这样 的运动称为变速运动; 2、它们最后的速度不同,飞机最大,摩托车最小; 3、开始的时候,摩托车速度变得最快,飞机速度变得最慢。…….. 设置疑问,学生的注意力立即调动起来,会认真地观看这一段视频资料。 新课讲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