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教材对话

与教材对话
与教材对话

与教材对话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科书努力成为一种对话的文本,而不是“独白”的文本。教科书在儿童面前就好像跟他进行对话的另一个人,通过教材中的儿童与教室里的儿童对话,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断地与教科书的思想观念融合;通过这种对话,教材中的儿童与教室里的儿童相依相伴,共同成长。在使用新教材时,我们不仅要在教材与学生之间树立这种对话观,作为教材的使用者──教师同样也需要树立这样的对话观。在新课程中教师与教科书的关系应该是“合作伙伴关系”,教师不是一味的在学生头脑中复制教材上的一切,而是通过与教科书平等对话以求得专业支持。教材虽然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资源,但它依然是重要的资源。教师与教材之间的对话是推进“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教师十分必要通过与教材对话来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创意,提高创造性的“用教材教”的能力。

倾听:意图是什么?

人教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使用以来,教师们普遍感到新教材图文并茂,学生喜闻乐见,教材所提供的话题贴近学生,有利于让学生参与、体验,对儿童现实生活有具体帮助。教材提供的范例匠心独具,从小处入手但很大气,由表及里寓意深刻。作为教师在与教材对话的时候,不仅要由教材引发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也要作为一个倾听者,深入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我们的课堂教学只是学生现实生活的简单翻版,从而更好的在学生已有的现实生活基础上指导学生更道德的生活。

倾听者是全神贯注的,是将对方的话语融会贯通地理解的,而不是支离破碎、断章取义。这也就是说我们在研读教材时要注意课题与课题、课题与单元、单元与单元甚至不同年级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这样聚精会神地读,融会贯通地想,才能更好地倾听到教材传达的意图。

如《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我们的学校》一课中“我们的校园文化”话题,教材呈现的生物窗、光荣榜、文化墙、喷水池……的意图是什么呢?在课堂教学中,这些校园现象是我们因循但不能拘泥的。但我们要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什么呢?难道仅仅是让学生们去探索发现、一起交流?当我们回到这一单元,我们不难发现“家庭、学校和社区”不正是一个逐步扩大的社会生活范围吗?学生们的社会生活正是从家庭、学校和社区这样的时空环境变化开始,进一步感受与不同的时空环境相适应的生活、学习、休闲等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与家人、同学、邻居……交往体验逐步扩大的社会关系。思考到这里,我明白了,原来教材是通过校园文化现象是让学生有一个参与学校活动与人际交流的平台:那个光荣榜是我们了解他人的一个窗口;

那文化墙学校希望我们受到怎么样的文化熏陶;建喷水池学校老师是想让我们的学习有一个绿色和谐的环境:“人生从这里起步”的话语寄托着学校希望:我们从小养成好习惯……

如果我们结合之前的《品德与生活》来看,这一点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一年级上学期就有“我们的学校”这样的课题活动,到了三年级再谈“我们的学校”,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站在面对逐步扩大的社会生活范围的高度对校园生活有更深的认识与体验才行。

再如,当我们了解到这一单元是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的第一个单元时,我们还要在学生学习方式上加以特别的指导,可以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通过指导学生采访校长、老师……增强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帮助他们实现“探究──发现”、“体验──感悟”等多元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质疑:为什么是这样?

一个好的对话者不仅是一个倾听者,还要是一个有独立见解的倾听者,教师在与教材对话的过程中要有质疑的勇气,要持之以恒的追问:为什么是这样?教材所得出的话题是不是能调动起儿童已有的经验和体验?学生们能感到这是一个对他们有意义的而不是漠不关心的话题吗?怎么样从他们自己的经验中发现问题?又怎么样激起解决这些问题的愿望和需要?要给予一些什么样的信息使他们得以通过自己的积极的探索、思考、情感的体验、认知的提高,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

在《品德与生活》教材实验使用过程中,教师们对教材提出了很多质疑,正是通过这些质疑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与思想实际。例如,一年级上册《我的心愿》一课,教材期望课堂教学中生成的话题是“上小学了,新学期开始了,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一些美好的心愿……”可是在现实中一年级小朋友的认识与心理实际与这一期望是有一定距离的,学生们的愿望常常是下课玩老鹰捉小鸡,早点放学妈妈来接……那么在教学中,教师要下功夫的是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需要努力才能实现的美好愿望。又如,二年级上学期“金色的秋天”单元,现在特别是在大城市,学生们更多是从着装等日常生活的变化感受季节的变化的,而不太容易从大自然的变化去体察,那么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应该遵循这一规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开始,引导学生体察季节之美;在《小小丰收会》一课要注意的是现在很多水果一年四季都可以在市面上看到,很多学生并不容易判断哪些是秋天的果实……我的体会是在与教材对话中,多对教材质疑往往能在课堂教学中起到未雨绸缪的功效,对教材的编写意图也更加明晰。

对话:我的学生是这样的……

在与教材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并不只是倾听的一方,还是对话的卷入者、参与者,教师的感受、思想、感情和对问题思考后得出的结论可以向教材表达,其表达的方式就是能够在具体

的教学情景下,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可以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舍取、补充与整合。灵活地运用教材。

教材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文本,虽然其中融入了儿童的生活经验,但它提出的话题、范例决不可能涵盖我们所面对的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别儿童的生活经验。教师所面对的只能是具有特殊性的具体的班级、具体的儿童,因为“我的学生是这样的……”通过对话,激活教师的“实践性智慧”或是“实践性知识”。这样教材的优势与教师的特长相得益彰,以共同寻求课堂教学中学生受益的教学的智慧。

如《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我们真棒”这一单元,教材设置了“你真棒”、“我也棒”课题,意在引导学生观察与寻找周围人身上的优点与长处,提高认识他人的水平与能力,同时也积极寻找自身的优点,更好地了解自己,树立自信心,帮助学生形成对他人正确、积极的认识及自我意识。教师在和学生们的接触中体会到现在的学生虽然有个性、活泼、开朗,但缺乏对自己的真正认识,对自己的了解是不够的。也就是说,由于年龄的差异,他们还不能明白或准确了解哪些就是自己的优点,在对自己都没有一个较好的认识前提下去认识别人似乎有些难度。因为现在的学生普遍都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于是,有的教师将两课换了一下,先上了第一课,帮助学生从各方面寻找各自的优点和长处,让学生们看到、了解到自己的进步,使他们充满对自己的自信。同时,在引导学生用积极的眼光来看自己、欣赏自己、学会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时,还引导他们学会保持和发扬并多向别人学习,使自己获得更多的优点。

又如,二年级“金色的秋天”单元《秋游去》一课,有的教师补充强化了“安全教育”方面的内容,加入了在“秋游时掉队了该怎么办”的话题讨论。引导学生寻求自我保护的办法:可站在原地等老师来找;可到公园管理处请求帮助;找到电话亭拨打110……学生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进行讨论、分析,找到最适合的办法。这样对于二年级的学生的可操作性就更强了,秋游的安全也更有保障。

反思:我们走进了儿童的生活了吗?

对话中的教师是快乐的,因为对话中的个体是充满活力与生机的,是能不断自我建构与发展的。为了更好地促进这种发展,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反思:我们走进了儿童的生活了吗?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学创新”的动力,教师需要聚焦课堂,关注细节,反思自身的教学,进行理性的思辨与认真的实证,从而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学科实际出发寻找能够解决自身问题的合适的教学措施。只有经历了反思的对话才是下一轮更为精彩对话的开始,否则,周而复始也只是原地踏步而已。

如武汉市江汉区姑嫂树小学吴×教师在教材的使用实践过程中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摸索着理

解教材、运用教材的策略,积累了许多的经验:

策略一:角色互换。人们常常会把“教学”简单的理解为:老师教,学生学;片面的以为:教师永远是知识传授的“主角”,学生永远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殊不知如果将这种角色互换,学生来教学生,甚至教老师,这样对提高学习效率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策略二:见机而行。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也就是说,教师要“见机而行”,对学生加以引导,而不是主观地将所有的教学内容填塞给学生。洛扎诺夫更进一步地指出,教师要“创造高度的动机”,“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结合起来。”

策略三:共鸣效应。“儿童的生活世界是儿童自己参与,自己建构起来的,而这个参与、建构过程必然是与其他人(成人)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表述自己的经历和认识,以寻求同学生在情感和认识上产生共鸣。

策略四:取材生活。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举了这样的例子,“我们从小孩子说起,他起初必定是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过糖才知道糖是甜的,碰过石头才知道石头是硬的……”儿童的生活世界是直观的,本真的。教师如果懂得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取材,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丰富教学资源,从而持续不断地改造和推进儿童生活经验的发展。

策略五:创设情境。主要从学科的特点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根据教育目标要求,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让生活情境在课堂中真实再现,激发学生探讨知识的热情。

笔者曾在一篇教学反思中由衷地写到:新课程的实施深刻地改变着教师与教材的关系,教材被请下了“神坛”,教材不再是课程的权威,教师也不只是课程的实施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了更广阔的舞台,教材作为一个范例、一种文本,需要教师去体认、去再造。从这种意义上说,“教师即课程”。当前,教师要担负起课程设计者的角色是急切需要不断的专业引领以求得教学智慧的。我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中真切地感受到,新教材就像一位既具有一定理论高度又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不断的为我提供专业支持,让我在教材的领引下和教材一起走进儿童的生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