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能力创新大赛---搜题软件的调查研究

科技能力创新大赛---搜题软件的调查研究
科技能力创新大赛---搜题软件的调查研究

关于对搜题软件使用的调查

一.现状分析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教育已成为一种趋势,搜题软件的诞生也就不足为其。据了解,目前手机应用市场上,有小猿搜题、作业帮、学霸君等多种搜题软件,下载量都在数千万次以上。这些软件主要针对中小学生,题目范围覆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各科,答案有详细的解析,还有相应题目的视频讲解。

上图为搜题软件的百度搜索的热度趋势:这些搜题软件是从2014年开始出现的,使用人数呈上升趋势。在2016年暑期,搜索热度达到最顶峰且持续上升,三种软件的搜索热度波动趋于一致。

上图说明为各个区域搜题软件百度搜索的热度分析,使用的区域聚集在发达的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渤海等教育资源较集中的地区,还有高考压力比较大的省份如四川、山东、河南也有大比例的学生选择搜题软件。相对于欠发达地区,尤其新疆令人眼前一亮,软件使用热度较高。在经济比较热的地区,人们对于新兴教育软件接受能力强,而一些信息较闭塞地区,还是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不能接受新的教育方式。

学生作为搜题软件使用的主体,对于搜题软件的看法概括为:

①完成作业,抄答案②解决难题,开发思路,搜题似是自己的家教/老师。部分学校都允许学生带手机回校,使用搜题软件在学校成为热潮。

大部分老师认为搜题软件对于自觉性不强的学生来说是一种隐患,减少或放弃思考问题

的时间,这样对学习会产生负面效果。

在家中,对于学生使用搜题软件,许多家长也表明了态度部分认为由于自身学历有限,搜题软件可以解决孩子的作业难题且缩短完成作业的时间。但大部分家长则觉得孩子易造成依赖心理,同时使用搜题软件需联网,抵制力差的孩子容易转移注意力,得不偿失。

由此看出,各群体对于使用搜题软件有支持与反对的立场,且各自有理。那么,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面对和使用呢,为此我们即将展开以下调查。

二.网络教育趋势

据调查,现今网络除搜题软件外还有微课堂、在线教育、直播课堂等在线教育方式。技术的发展和革新正在推动着教学方式的创新,“科技”将作为重要的关键词,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改变着教育和教学方式。互联网带来的变革催生在线学习需求的快速增长。

然而“互联网+教育”趋势的出现也涌现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一) 重视不够, 科技教育流于形式化

(二) 形式简单, 教育方法缺乏多样化

(三) 职责不清, 教育管理缺乏整体化

据了解,现今选择网络教育的人数呈现逐步增长,从中了解到网络教育仅限于知识和信息的获取。这导致出现大部分学生运用教育软件抄作业而并非真正的学习的现象。同时,也缺失了教育本身的意义:发掘学生的智慧,培育良好的人格品质。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都现存着一些问题,两者需加以融合,才能更好适应网络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

三.搜题软件的利与弊

通过调查,搜题软件有许多益处:

①提高解题效率,缩短解题的时间,能够做到有问题就能解决。软件提供在线功能,有视频讲解,就像老师面对面地教学生一样,能够做到随时随地解决问题和学习。

②有利于较为自觉的学生的自主学习。如果课上没来得及消化掉全部的知识,那么回家可以利用搜题软件进行反刍,慢慢消化。

③能提高内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部分学生比较内向,不太愿意把自己的疑问提交给老师,有时候也不愿意去询问同学,怕同学轻视自己。这个时候,搜题软件就成了他们学习的好助手,通过搜题软件的使用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某种程度上,也保护了他们的隐私。

④有利于尖子生的拔优学习。课堂上老师会照顾到大部分的同学,所以不会专门针对尖子生的情况进行教学,这时候,如果尖子生觉得学有余力的话,就可以利用搜题软件进行拔高的训练,也不失为一种方法,可称得上是一种私人订制。

⑤在家长看来,搜题软件相比于外面的补习机构,成本更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路程时间,也减少了所需的补习费用。

⑥在老师看来,学生产生疑惑后可以求助于搜题软件,减轻了老师辅导学生的压力。

但在调查过程中,也发现了搜题软件所存在的缺陷:

1.减少学生与老师在学习上的交流。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以及知识应用的重要方式,老师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以便在教学中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帮助学生解惑、提高,每个孩子因为搜题软件的作用作业个个全对,搜题软件的使用规避了这个日常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失去了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环节,教师的教学也就失去了针对性。

2.对搜题软件易造成依赖心理。搜题软件等“作业神器”成为学生们偷懒的最好途径。一来可以不再为因不完成作业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了,二来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从此,搜题软件成了他们应付作业的好工具。

3.题目无解析或解析不完整。搜题软件等的答案是解题的主要步骤,每一个步骤不可能都书写得那么的规范和详尽,对于一般的且不善于思考的学生来说不可能仅从几个步骤来体会解题的理论根据,根本不存在思考的过程。没有解析只有答案的话,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搜题软件的作用就是抄答案而已,另外,对学生正确、完整书写答题过程也存在弱化的问题。其次,搜题软件内题库的题目不够多,部分题目搜索无结果,这对部分同学造成一定干扰,不利解除对题目的疑惑。

4.搜题软件的使用易分散注意力。搜题软件必须依赖一定的条件,至少需要一部具有拍照功能、上网功能的手机。搜题软件的普及势必成为孩子向家长索要电子产品的理由。而自制能力差的学生无法抵制上网的诱惑,会利用搜题这一理由而上网玩游戏,偏离原本的学习目的,转移了注意力,对学习造成不利影响。

四.调查现状与结论结论

(一)使用现状

在我们的调查对象当中,学生们都使用过搜题软件,且在学生群体中此软件的传播速度较快。88.52%学生遇到难题时,都会使用搜题软件解除疑惑。对于拍照搜题这种功能,90%学生都表示能节省不少时间,故此功能相比于其他同步训练等其他功能使用率是非常高的。而问老师有时时间上可能调配不来;问题数目多时,也不好意思问太多;脑筋转不过弯来时,还需老师多讲几次,脸皮再厚也不好打扰老师了。相比之下,搜提软件略胜一筹。

当同学们遇到难题的时候,选择“问老师或问同学”,以及“使用搜题软件”的所占比重54%。在目前这种一对多的大班制教育情况下,老师们无法兼顾到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且各个学生的水平不同,因此也为搜题软件的崛起提供了条件。31%同学不太敢于跟老师沟通,把问题憋在心里的学生来说,搜题软件为他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可以不必再进行心理挣扎了。而对于一些寄宿学校,而且不能带手机回校的学生们来说,遇到不懂的问同学老师是唯一的办法。

对于软件的使用频率,90%出现在周末以及开学前,不超过3%的学生会每天使用。周末以及开学前这段时间,特别是开学前,较易让人怀疑是为应付作业而使用搜题软件“抄作业”。也不排除有的学生真的使用软件进行解疑答惑。所以搜题软件在不同的人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同的。那么对于这种抄作业的行为,是否有办法进行遏制使软件发挥其益处呢?这也是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每次使用搜题的次数,72%是每周1到3题,不超过9%是超过10题以上的。80%的人所搜题目多为难题,这说明此软件有益于为学生解决较难题目。

(二)继续推广类似软件

通过调查,61%学生认为此软件利大于弊,这说明支持使用搜题软件的占多数。

1、82%均使用过搜题软件或者类似的网络教育软件,这已成为潮流趋势,要顺应时代的变化。

2、搜题软件所存有的便捷性与丰富性是我们不可否认的。

3、80%同学每次搜索达到满意的结果均在70%以上,这说明此软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学生解决难题。

4、我们不能忽视现代网络科技的发展,传统教育与科技教育相互借鉴,助于教育更好发展于。

5、65%的学生都看好网络教育未来的发展,这说明此类软件的发展仍有巨大的空间。

最新调查研究能力在线考试试题(简答题)

调查研究能力在线考试试题 1 2 3 四、简答题: 4 (一)科学的调研计划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5 答: 6 1.确定调研目标 7 2.选择调研单位 8 3.选择调研方法 9 4.使用调研工具 5.构建调研团队 10 11 6.筹措调研经费 12 7.安排调研时间 13 8.处理意外情况 14 9.其他有关工作的安排 15 (二)常见的调研报告一般包括哪几个部分? 16 答:1.标题 2.署名 3.提要 17 4.前言 5.正文 6.结尾 18 (三)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使用集体访谈法进行调查研究时应如何做19 好会议的主持工作? 20 答:1.应对与会者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大概了解。 调查者在了解与会者的基本情况和最关心的问题上创造与会群体之间的相 21 22 似感,能促进会议调查较快地进入融洽的群体心理氛围。

2.要使会议形成多向互动的场景。 23 24 调查者为会议创造出多向互动的氛围能够诱发调查对象的谈兴,使其畅所 25 欲言。 3.要提高主持会议的水平。 26 27 (四)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28 答: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有三:描述事实;解释现象和探索本质;科学预 29 测和对策研究。社会调查研究的 30 (五)社会调查研究的作用是什么? 31 答:作用:有利于正确认识社会现实;有助于正确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 32 能够提高人们认识、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 33 (六)社会调查研究有哪些基本特征? 34 答:第一,专门性。首先在研究的方法层次上,社会调查研究是一种专门 35 的科学,有其特有的概念、基本原理、公式、方法。其次在研究的技术层次上, 36 具有独特的方法、工具和技术。 37 第二,系统性。从开始的选择课题到最后做出调查报告,几个步骤有机紧 38 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系统性过程。 39 第三,客观性。社会调查研究是从事实出发、以实际调查为主,能够直接 40 从被调查者那里得到第一手资料,即使文献资料也要求真实可靠,由此而得出 的结论也就更为客观、科学。 41 42 第四,实证性。社会调查研究是建立在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基础之上的,资 料来源于社会实践,所归纳出的结论和理论与资料所显示的结果相一致,也经43 44 得起实践检验。 45 第五,针对性。进行社会调查研究不是无病呻吟,而是为了解决社会实际 46 问题。 47 (七) 当代社会调查研究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48 答:研究的广泛化:从社会调查的主体来看已经不再局限在小范围内;从

北京青年大型调查报告(1)

北京青年大型调查报告之十 新闻出版行业青年:常加班挣钱不多整体“满意” 《中国青年报》(2015年05月07日) 25岁的杨未感觉有点跟不上这个行业的变化速度了。 他念大学那年,新浪微博才刚刚开始运营,新媒体还只是几大门户网站的代指,app、转型、微信公号、H5,这些如今热门的名词都尚未出场。那时候,当记者看上去是一份可以奋斗终身的职业,而杨未也走了一条“传统”之路,先实习,最终留在一家业内知名媒体。 某种程度上,杨未如今过上的正是自己上学时想要的生活:在一家业内知名的媒体,做一些坚硬无比、关乎公共利益的深度调查。可传统媒体的好日子结束的实在太快,如今和业内的朋友们吃饭,杨未发现大家聊的最多的是“转型”、“创业”,而不再是“选题”。 媒体变局时代,新闻人都在想些什么,又面临什么样的困惑?2014年前后,共青团北京市委北京青年1%抽样调查课题组联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及多家新闻机构,在北京70家报刊、广播电视、出版社等新闻出版机构开展了调研。 这次调研的对象是指年龄在16至35岁之间,与新闻媒体机构建立了人事或劳动关系者,包括记者、编辑、主持人、播音员等,不包括技术制作、专职摄像或摄影、后勤和行政人员等幕后工作人员。调研共发放问卷1300份,回收有效问卷1245份。 职业认同受冲击,超六成受访者想转型 作为全国媒体行业的中心,北京共有中央在京媒体、北京地方媒体、外地媒体在京机构、国外媒体在京机构及北京市出版单位等新闻

媒体出版单位总计约4000家,占全国新闻媒体出版单位近五成。 调研按照第六次人口普查时的比例,推算北京市记者约有0.8万人,编辑约有3.6万人,播音主持约有0.1万人,总计约4.5万人。数据显示,北京新闻媒体从业青年群体文化程度较高,教育程度为本科的比例最大,占60.1%;其次为研究生,占35.5%。毕业院校以北京地区的高等院校为主,占58.7%,北京以外高等院校占比33.0%,有国外留学人员经历的比例不高,只占3.2%。从业青年大部分具有北京市户籍,占62.2%。 媒体人转型无疑是当下传媒界最热的话题,而团北京市委的调查则提供了更直观的数据支撑:报告显示,64.2%的受访者有职业转型的想法,其中36.6%的人想当大学教师。而只有19.6%的人想继续从事新闻媒体这个行业。报告分析认为,新技术、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生存空间造成冲击,从业青年面临职业挑战。 身处传媒业之中,杨未更是能切身体会到这股“转型”风:仅在上个月,他就有两位新闻圈的朋友辞职离开了纸媒,其中一位去做了公关,另一位则去了新媒体。 2013年毕业的杨未正赶上传统新闻业的萎缩和新媒体的崛起,他有时甚至觉得自己真的是进入了夕阳行业。毕业那年,学校里新闻学院的师弟师妹找实习还大多选择传统媒体,可今年,大多数人都去了腾讯、网易、搜狐等网络公司。 杨未总体上还是珍惜这份工作带给他的自由。他不需要坐班,可以自由安排采访时间,同事之间的关系也很简单。 这也和这次调查的总体数据相符。调查中,受访者对职业稳定性满意程度较高,对工作的整体评价“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占到65%。对社会地位满意程度“一般”以上超过84%,对职业声望满意

专业技术人员沟通与协调能力的提升试题

试题一 一、判断题 1、书面沟通在主体内容安排上,应当按照实施要求来安排先后顺序,即“一般性——次重要——最重要”。错误 2、在新媒体时代,信息是单向传播的播者是“我发你看”错误 3、英语为母语的沟通者经常选择书写作为首选的沟通渠道。正确 4、一般来说,在赞扬对方和批评对方时,要尽量使用评估性语言,少使用描述性语言。()错误 5、庞地提出了冲突行为强度联合体的概念,认为冲突行为与攻击、侵犯、暴力等联系在一起。()错误 6组织外部冲突与公共冲突是在内涵和外延上互有交叉的两个概念。正确 7、在自我沟通的过程中,以自我调适的方式去适应环境,本质上就是调整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确 8、成功的协调,首先来自我们对自己的控制。()正确 9、东西方文化在个人取向——集体取向方面的差别是理解东西文化价值观差异的关键之一。()正确 10、介绍他人的顺序讲究“尊者居前”的原则。()错误 11、在运用幽默的语言艺术进行协调沟通时,尽量以编出来的故事作为笑料。()错误 12、用词很准确和句子精炼是演讲的最基本要求。()正确 13、对一个组织来说,成员彼此间的无效沟通是组织冲突最根本、最具破坏性的原因。()错误 14、面对面沟通作为传统的主要沟通渠道,是任何新式的沟通手段都无法取代的。()正确 15、随着信息公开制度和新闻发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与媒体、公众的交流和沟通将会成为一种常态和惯例。正确 16、人际交往关系形成的基础是协调。()错误 17、“要说服他人,首先要说服自己”就是对自我沟通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现实概括。正确 18、对冲突进行有效的预警,是公共关系冲突预防的根本目的。错误 19、人际冲突都是有害的。()错误 20、人们以“冲突管理”的概念来阐释冲突协调理念,认为必须对不同类型的组织冲突进行有差别的管理。正确 二、单选题 1、在组织外部冲突的语境下,冲突对象指向的是()。 A、社会安全事件 B、事故灾难 C、自然灾害 D、有着民事能力的行为主体 2、人际需要三维理论的提出者是()。 A、霍曼斯 B、舒茨 C、沙赫特 D、库利 3、下列哪种会议其与会人员的适宜人数为 10 人?() A、正式报告会 B、问题识别或头脑风暴的会议 C、有关决策制定和关键问题解决的会议 D、信息研讨会 4、冲突协调首先必须秉持()。 A、规范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参与性原则 D、效率性原则5、下列哪个场合时机不适合采用“竞争强迫”的冲突协调策略? A、需要强力推进重大改革问题时 B、在紧急状态下,迅速、果断的行动至关紧要时 C、需要听取不同意见者的建议时 D、当对方品德恶劣、行为失范时 6、人际交往的社会交换理论采用什么学科的概念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 A、经济学 B、心理学 C、社会学 D、政治学 7、从协调的内容性质来看,协调可以分为()。 A、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 B、认知性协调和利益性协调 C、对人的协调和对事的协调 D、维持式协调和应变式协调 8、下列哪种演讲节奏类型适用于理论报告、纪念会发言、严肃会议开幕词、工作报告等? A、持重型 B、复杂型 C、高扬型 D、低抑型 9、下列关于握手的礼仪做法不对的是()。 A、用左手与人握手 B、握手之时,双方彼此之间的最佳距离为 1 米左右 C、上级与下级握手,应由上级首先伸出手来 D、与他人握手的时间最好控制在 2-3 秒以内 10、被称作“酸葡萄心理”的控制情绪的学习法则指的是()。 A、自我暗示法 B、自我转移法 C、自我安慰法 D、幽默化解法 三、多选题 1、会议按其内容性质划分,主要包括()。 A、研讨会议 B、培训会议 C、社团会议 D、展览会议 E、常务办公会议 2、下列属于行政公文的是()。 A、报告 B、通知 C、通报 D、通告 E、通讯 3、与新媒体沟通的原则主要包括()。 A、快速跟进 B、技巧比理念和心态更重要 C、处理好“大 V”这个传播节点 D、提供社会认知有缺失的针对性事实 E、要打沟通的“组合拳” 4、人际冲突的过程主要包括()。 A、冲突的潜在阶段 B、冲突的知觉阶段 C、冲突的情感阶段 D、冲突的行为阶段 E、冲突的结果阶段 5、要使题目的选定对演讲效果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就应该保证()。 A、题目必须有意义 B、题目要有建设性 C、题目要新奇醒目 D、标题突出主题 E、题目讲究个人色彩 6、掌握拒绝的运用技巧主要包括()。 A、克服难以启齿说“不”的心理障碍 B、表达拒绝时最好能通过类似的实例来作为作证 C、表达拒绝时先表达对对方观点和处境的理解与同情 D、拒绝对方时最好能够遵循一定的步骤 E、拒绝要以

调查研究能力试题(含答案)(

浏阳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考试试卷 单位:姓名:记分: 一、选择题: 1、访谈调查法中最常见的形式是( B ) A、团队访谈 B、个别访谈 C、直接访谈 D、间接访谈 2、根据调查目的,试点调查法可以分为( A ) A、研究性试点调查和政策试验性试点调查 B、实验室试点调查和实地试点调查 C、单一试点组试点和多试点组试点 D、单位试点调查和个体试点调查 3、获取调研对象信息必须坚持的原则有( ABCD ) A、全面性原则 B、翔实性原则 C、权威性原则 D、有所取舍原则 4、调查研究中使用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C ) A、问卷调查法 B、访谈调查法 C、观察调查法 D、文献调查法 5、观察调查法最重要的原则是 ( A ) A、求实原则 B、全方位原则 C、深入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6、文献内容分析不同于传统的文献研究,也不同于一般的文献计量分析,它具有以下特点:( BCD ) A、间接性 B、客观性 C、规范性 D、量化性 7、文献研究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是( D ) A、研究准备 B、文献查找

C、资料摘取 D、整理分析 8、对已获取的大量原始调查材料必须予以研究加工,这是成功撰写调研报告的关键。所谓“研究加工”就是指以下思维逻辑加工过程( ABCD ) A、去粗取精 B、去伪存真 C、由表及里 D、由此及彼 二、判断题: 1、调查研究的目的是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并寻求各种对策,对社会现象进行干预,以便使社会现象发生发展更符合人和社会的需要。(√) 2、为了解被调查对象的真实想法,问卷调查中问题的设计可以使用诱导性的问题。(×) 3、见解的新颖性是调查研究报告的生命力所在,也是调查研究报告的本质特征。(×) 4、调查研究报告撰述必须在获得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的分析研究后进行。(√) 5、集体访谈过程中,如果出现调查对象之间的争论和分歧时,会议主持可以表明自己的看法和倾向,以使访谈有个明确的结果。(×) 三、简答题: 1、科学的调研计划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①确定调研目标②选择调研单位③选择调研方法 ④使用调研工具⑤构建调研团队⑥筹措调研经费 ⑦安排调研时间⑧处理意外情况⑨其他有关工作的安排 2、常见的调研报告一般包括哪几个部分?

网络侵权的调查报告

网络侵权的调查报告

指导老师:李敏 政法学院08级法学2班 20083979 陈晨 网络侵权的调查报告 关键词:网络侵权人肉搜索犯罪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网络走进了千家万户,在给人们带 来多彩多姿的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网络侵权就是其中之 一,不仅给社会秩序带来了破坏,也危及了一些人的利益。现从社会 调查问卷入手,来分许网络侵权的成因,了解它的特点,来避免网络 侵权的发生 调查人:陈晨 调查时间:2010年7月25日至2010年8月3日 调查地点:群众家中 调查目的:网络侵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又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 题。鉴于网络应用的广泛性和网络侵权的特殊性,对网络侵权问题的 调查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减少网络犯罪 调查对象:大学生,公务员,普通群众等10人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分析

调查内容: 根据这次的问卷调查,我得到了这样一组结果。被问有无受到过网络侵权时,所有的人都表示没有,他们不会将自己的文章或照片随意曝露在网上。如果真正遭遇网络侵权时,有50%的人表示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合法权益,有30%的人表示虽然很生气,但由于成本高不会起诉,20%的人会听之任之。在问到认为网络侵权责任的认定都有什么困难是,有一半的人选择举证困难,难以追究侵权者责任,一半选择法律不健全,缺乏法律依据。有30%的人认为网络侵权现象存在的原因是因为网民素质不高,40%的人认为有关部门对网络侵权行为打击力度不够,余下的认为立法存在漏洞,让网络侵权行为有了可乘之机。在认为怎样制止网络侵权的发生时,大家普遍认为要加快法律制定,避免法律漏洞,网民增强维权意识,追究侵权者责任,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增大打击力度。在问到有关“人肉搜索”这个问题时,大部分的人都认为应视情况而定,对于社会上不好现象的发生,想要“人肉搜索”,但是如果给受害者带来了损害时,则应认定为侵权,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大部分的人都在网上买过仿冒的名牌,如衣服,箱包,小电器。大部分的人也表示如果网上没有盗版视频播放器会对自己产生很大影响,会经常在网上观看。 一,这里主要先分析一下网络侵权的成因。 首先,网络侵权犯罪与传统犯罪有很大区别。 1侵权行为难以认定

沟通与协调试题及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沟通与协调》 试题及答案(得分90) 1.从总体上讲突发性群体事件属人民内部矛盾,解决此类矛盾最恰当的方式应该是(D) 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 B矛盾双方“同归于尽” C矛盾双方维持现状 D矛盾双方协调发展 2.下面哪项不是快速制胜的要求(A) A快速出动,快速到位 B快速展开,快速介入 C快速出动,快速稳定 D快速发现,快速报告 3. 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最恰当的方式,是(A) A化解矛盾、平息事态、解决问题 B化解矛盾、平息事态、延后问题

C调解矛盾、平息事态、解决问题 D化解矛盾、安抚事态、解决问题 4. 人民个体或群体向政府表达意愿的制度不包括(A) A信息公开制度 B请愿制度 C信访制度 D申诉制度 5. 哪种防范体制能够释放社会成员所承担的社会风险(B) A要建立健全社会安全阀系统 B要坚持社会公正原则,协调利益关系 C要建立社会道德思想教育的体系 D要建立明察秋毫的社会监控与预警机制 6. 由利益冲突引发的突发性群体事件不包括(D) A因征地搬迁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B因企业经营亏损、破产、转制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C对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不满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D环境污染和环境发展不和谐事件 7.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的做法不包括(A) A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 B高度重视信访工作 C把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耐心细致地向群众讲清楚 D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处理各种矛盾和利益纠纷 8. 提高领导协调能力的最有效的措施和途径是(D) A直接补短法 B间接补短法 C全面提高法 D克服致命缺点 9. 调节行动和活动的相应心理过程的概括化的结果是(A) A能力

《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试题

神农架林区 《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试题 工作单位: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4个,每个5分,共20分) 1、学习能力: 2、合作学习: 3、调查研究能力: 4、公共卫生事件: 二、单选题(6个,每个2分,共12分) 1、下列能力属于特殊能力的是() A.观察能力 B.抽象概括能力 C.绘画能力 D.记忆力 2、在亲身体验、参与实践时,其学习效果最好,这种人属于() A.视觉学习者 B.触觉学习者 C.听觉学习者 D.行动学习者 3、关于研究能力,下面说法不正确是()A.研究能力主要包括调查研究能力和理论

研究能力 B.调查研究能力强调的是深入动态的社会现象获取信息的能力 C.理论研究能力是调查研究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D.专业技术人员的研究能力要兼顾调查研究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两个方面,不可偏废。 4、自主创新能力包括三种最重要的心理品质和能力是() ①创新精神②创造性思维③研究能力 ④实践能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5、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由三个阶段所构成:科研成果的生产性试验(中试)、科研成果的传播与交易、。()A.科研成果的转化 B.科研成果的国际化 C.科研成果的商业化 D.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6、公共危机应急处理是一个相互联系、相

互作用的有机统一整体,是一个具有自身特点的系统。国外的应急管理研究把这一系统分为四个阶段,简称4R模式,下面关于这一模式正确排序的是() A.缩减—反应—预备—恢复 B.预备—反应—缩减—恢复 C.缩减—预备—反应—恢复 D.预备—缩减—反应—恢复 三、多项选择题(4个,每个4分,共16分) 1、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能力的性质表现在() A.差异性 B.革新性 C.排他性 D.接受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2、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学习原则有() A.循序渐进 B.博约结合 C.质疑求新 D.学用结合 3、选择调查研究课题应注意处理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A.要处理好总结性调查研究课题与倾向性研究课题之间的关系

人肉搜索的利与弊的英语演讲稿

谢谢主席,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方观点是:人肉搜索弊大于利。人肉搜索,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媒介,以人工方式对搜索引擎所提供的信息逐个辨别真伪,或通过匿名知情人提供数据,以查找人物和事件真相的群体运动。显而易见,网络只是一种工具,而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人肉搜索却离不开人的参与。我方认为,人肉搜索弊大于利,理由有三。第一,人肉搜索因为脱离不了人的参与,其过程的侵权性与结果的不确定性是固有存在的。其侵权性体现在对人肉对象的人身攻击、名誉权,隐私权侵害三个方面。其次,由于参与群体的价值观各有不同,其对事件行为的看法就有了其主观性与片面性。而且群体的活动易使人民大众自认为正义的道德谴责脱离理性的轨道,最终对人肉对象造成的摧毁远远超出了这个事件的本身。最重要的是,人肉搜索本身就是因现阶段公权力监督缺失所衍生出存在巨大弊端的替代品,所以我们所做的应是去强化各部门职能,而不是加强对人肉搜索中产生的问题的完善与监督,因为本质问题是无法解决的。第二,引发人肉搜索的话题是由其引导人决定的,易遭他人利用,无法达到维护社会的目的。群体狂热起来是是不具备理性的,思想情感易受旁人暗示,甚至失去自控,肆无忌惮。而恰恰是这点,极易遭到别有用心者的利用,去传播虚假不良信息,拉动舆论导向而达到个人目的。比如恶毒后妈事件只是治不起病的人为了索要医药费而设计的炒作。正如网络推手“立二拆四”所言:有热点的地方就有广告营销价值,很多企业都在追寻无边的网友们作为营销对象。当进行人肉搜索的网民沦为被利用的工具之时,人肉搜索的价值何在? 第三,不可否认,“人肉搜索”很多时候是一种无奈,网友们利用互联网的特性,自发进行“侦破”,目的是希望用社会道德评判去约束不道德行为。可那成百上千的,被群众们谩骂,精神上遭受极端的痛苦,甚至因此结束了生命的无辜的受害者们,又该由谁对他们负责?所以人肉搜索本来就是一个缺乏理性的盲目且无法律约束的畸形维权途径,以“很黄很暴力”事件为例,被搜索者仅仅是个孩子,她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成熟,仅仅是因为某些话说得不够得体,就沦为“人肉搜索”对象,遭遇了肆意的攻击、侮辱,这时我们还能不能说“人肉搜索”是在伸张正义呢?更多时候它反而像把乱箭,刺痛了的多是那些无辜的受害者!眼下,受到网络“人肉搜索”伤害的当事人不仅难以讨回公道,提供“人肉搜索”的网站往往还敷衍塞责。可能我们因为今天在网上发表了一个观点,然后就被一大群反对者人肉,我们以后还敢不敢再毫无顾虑的畅所欲言?恐怕我们的安全感早已消失,言论自由不再自由吧!篇二:人肉搜索的利与弊 人肉搜索的利与弊 2008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在对2491名公众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五成公众认为人肉搜索是不是网络暴力要“视情况而定”,近八成被调查者认为应该更好地规范人肉搜索引擎。各种调查数据表明“人肉搜索”被简单粗暴的“禁止”并不能为大多数网民所接受,正如陈力丹所说,“人肉搜索”本身没有“原罪”,如何在实际过程中趋利避害,使“人肉搜索”能够真正地、有效且有益地发挥其信息收集与传播的强大功能,正是我们所要探讨的。 人肉搜索引擎本质上就是一种信息的搜索机制。根据提问的线索,由人工参与解答。而网络传播的广泛与迅速,赋予了这种解答前所未有的高效。同时,它“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的活动。它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声呼唤惊醒万颗真心的人性化搜索体验”,使人肉搜索体现出了巨大的威力。 “人肉搜索”就是一个获得信息的工具。工具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是“利” 从这个角度来看, 是“弊”,关键在于人的发展历程,2001年的“微软陈自瑶事件”,2006年的“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2007年底的“华 南虎事件”、“张殊凡事件”,2008年的深圳市海事局党委书记林嘉祥“猥亵门”事件和南京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局长周久耕的“天价烟”事件,2009年杭州“富家子飙车撞人事件”,

沟通与协调能力判断题库

B表态,是表明人们对某件事的基本态度,一般与一定的身份相联系(是) B北欧人在谈判中一般都显得比较随和、平静(是) B专业技术人员面对上级,唯唯诺诺、唯命是从是最佳表现(否) C《丑陋的中国人》,该书揭示了当代一些中国人身上的陋习,所以我们要推行国外的优秀道德思想(否) D多元化的利益群体会不可避免地相互竞争和冲突(是) F分工不明(事实上有时很难分明)就容易导致工作攀比、互相推诿和过分依赖等现象,这种管理失误的现象,潜伏着种种人际冲突(是) H环境污染问题一向是群体性事件的诱因,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否) J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是缺一不可的(是) J坚持耐心教育和严格组织纪律相结合,就是要防止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教而不诛的惩办主义,二是诛而不教的自由主义(否) L领导协调是实现有效领导的重要手段(是) L领导是一个过程或一种合理、系统、连贯的一系列行为,它间接面向团体的目标(否) L领导者要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去抓中心工作,要根据各个不同的具体情况去提出一定时期内的中心任务(是) L领导协调能力是领导者素质和能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N努力学会为别人效力,做那些不惜花时间、精力,诚心诚意为别人设想的事情,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帮助(是) Q气质是性格的核心(否) R如果交往双方在交往过程中都获得了各自需要的心理满足,那么相互之间就会产生并保持一种亲近的心理关系,这就是人际关系(否) R任何组织都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受到各种客观环境因素影响和限制(是) R如果能坦诚面对自己的弱点和错误,就能弥补错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否) S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注意力不应放在揭露阴暗面和落后面上(是) S神经系统的天赋特性对人的协调能力影响不大(否) X相比较而言,语言沟通比非语言沟通更重要(否) Y与下属有效的沟通方式一般可分为口头沟通、书面沟通(否) Y越文明、越发达的国家,资历效应的作用越强,领导者越不容易摆脱其影响(否) Y一个聪明有魄力的下级,在上级遇到棘手的事情时应该站出来为上级作牺牲(是)

调查研究能力试卷Word版

考试标题《调查研究能力》试卷 本试卷共有单选题 10 道,多选题 10 道,判断题 10 道,总分 100 分,85 分及格。 所属课程《调查研究能力》 倒计时 23:5 一、判断题(10 道) 1. 调查主要是指对客观事物的考察,查核和计算,目的在于了解客观事物的真相,它是一种理性认识的活动。() 正确 错误 2. 调研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由党政机关、单位和团体组织组成的调研群体。() 正确 错误 3. 在通常的情况下,调查研究并不直接改造世界,而是为了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 正确 错误 4. 把调查研究工作提高到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并在全党干部当中推广,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创举。() 正确 错误 5. 人口普查是一种普遍调查的方法。() 正确 错误 6. 定性分析是对事务本质的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分析,因而是最主要的分析。() 正确 错误 7. 1933年的时候,对于调查研究的重要性,邓小平同志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没有领导权这一论断。() 正确 错误 8. 在调查研究中,第一手材料是至关重要的,间接获取的材料无法验证其真实性,因此是不可取的。()

正确 错误 9. 通过调研获得详细的数据和材料不是调研的主要目的。获得数据之后,对此进行一定的分析,形成理论来指导社会实践活动才是调研的真正目的。() 正确 错误 10. 在个案调查中,不对个案能作定量的分析,缺乏说服力。()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10 道) 1.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主持制定了“工业七十条”.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陈云 2.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种()的存在 A. 劳动 B. 实践 C. 感性 D. 理性 3. ()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A. 人民群众 B. 无产阶级 C. 劳动 D. 生产实践 4. 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大学生对网络暴力的认知及态度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网络暴力的认知及态度的调查报告 您好,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大学生对于网络暴力的认知及态度调查,想邀请您用几分钟时卷。本问卷实行匿名制,所有数据只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题目选项无对错之分,情况填写。谢谢您的帮助。 Q1、您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长大约是多少? 1、半小时左右 2、1到2小时 3、3到4小时 4、4小时以上 Q2、您上网主要的目的是:(请选择最主要的1~3项,不要超过3项) 1、互联网基础应用(使用搜索引擎、电子邮件、即时通信) 2、浏览新闻、博客/个人空间;更新博客/个人空间 3、数字娱乐(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音乐) 4、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网上支付) 5、网络社区(论坛/BBS访问及发帖) 6、其它(网上银行、网上炒股/基金、网络求职、网络教育等) Q3、您对网络暴力了解多少? 1、非常了解 2、了解

4、不太清楚 5、一点都不了解 Q4、您认为什么是网络暴力? 1、攻击对方,涉及不雅用语,使用侮辱性语言等 2、故意违反版规,恶意灌水、爆吧等 3、侵犯他人隐私,与现实高度相关的暴力:如恶意人肉搜索等 4、其他 Q5、您是否了解近几年发生的下列网络事件? 1、某名星粉丝割腕事件 2、舒淇怒删微博事件 3、姜岩事件 4、英国女孩汉娜自杀事件 5、莎朗斯通事件 6、辽宁女张雅事件 Q6、在以上事件中,您是否对您不了解的事件产生了好奇心? 1、非常好奇 2、好奇 3、一般

5、完全不好奇 Q7、您是否在以上热门事件中发过帖,您的言论属于那种类型? 1、仅表示感叹:如“怎么会这样!” 2、发泄不满:如“真是人渣!”等 3、细致分析:如我认为他为什么这么做…… 4、无所谓:如“顶”、“沙发” 5、明确观点:如强烈支持或谴责某一方 6、不发帖,纯看客 Q8、有人认为这些事件的发起人及参与者是在使用网络暴力,您赞成这个观点么? 1、非常赞成 2、赞成 3、一般 4、反对 5、非常反对 Q9、如果您发的帖子被网管删除了,您有什么反应? 1、受打击不发了 2、在能发的地方加倍发

《沟通与协调能力》试题及答案

《沟通与协调能力》试题及答案 多项选择题 1、以下选项中属于沟通具有的特征的是()。 A、目的性 B、选择性 C、双向性 D、互动性 2、沟通的互动性的特征说明()。 A、沟通,是一种双向的交流活动。缺少了任何一方,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B、沟通不仅是一种双向的交流活动,还是一种互动的行为。 C、人类的任何沟通都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 D、在沟通过程中,任何一方的刁难合作,都会导致沟通的失败。 3、以下有关沟通的主要因素中说法正确的项是()。 A、发送者,是信息发送的主体。这个主体只能是个人。 B、编码,是指将所要传递的信息,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编制为信号。 C、接收者,是信息接收的主体。这个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 D、理解,是指接收信息者的反应。成功的沟通,应该是信息发送者的意愿与信息接收者的反应一致。 4、以下有关沟通的意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沟通是人类社会交往的重要手段 B、沟通是科学决策、正确实施决策的目的 C、沟通是组织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D、沟通是提升组织整体领导水平的重要途径 5、以下有关沟通能力特性的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A、所谓沟通能力,是指一个人能有效地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观条件。这种能力是天生就具有的。 B、沟通能力的动态性特征,要求沟通者加强学习,深入实践,不断完善自己,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 C、沟通能力的实践性特征,要求沟通者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职责要求,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提升沟通能力。 D、沟通能力是一个闭合的系统。它随着沟通者自身素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呈现出动态性的特征。 6、沟通能力具有的作用是()。 A、沟通能力出色是成为一名成功者的必要素质 B、沟通能力是沟通者实现理想目标的重要手段 C、沟通能力是沟通者增强自身魅力的重要载体 D、沟通能力是沟通者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桥梁

调查研究能力试题试卷

考试标题《调查研究能力》试卷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0 道,单选题 10 道,多选题 10 道,总分 100 分,60 分 及格。 所属课程《调查研究能力》 倒计时28:34 您的得分:91.67!恭喜,您通过了《调查研究能力》的考试! 一、判断题(10 道) 1. 定性分析是对事务本质的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分析,因而是最主要的分析。() 正确 错误 2. 调研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由党政机关、单位和团体组织组成的调研群体。() 正确 错误 3. 在通常的情况下,调查研究并不直接改造世界,而是为了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 正确 错误 4. 把调查研究工作提高到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并在全党干部当中推广,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创举。() 正确 错误 5. 调查主要是指对客观事物的考察,查核和计算,目的在于了解客观事物的真相,它是一种理性认识的活动。() 正确 错误 6. 通过调研获得详细的数据和材料不是调研的主要目的。获得数据之后,对此进行一定的分析,形成理论来指导社会实践 活动才是调研的真正目的。() 正确 错误 7. 1933年的时候,对于调查研究的重要性,邓小平同志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没有领导权这一论断。() 正确 错误 8. 在调查研究中,第一手材料是至关重要的,间接获取的材料无法验证其真实性,因此是不可取的。()

正确 错误 9. 在个案调查中,不对个案能作定量的分析,缺乏说服力。() 正确 错误 10. 人口普查是一种普遍调查的方法。()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10 道) 1. 巴黎公社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主要表现在() A. 废除了旧的军队、警察、法庭等,建立新的国家机构 B. 规定工作人员的年薪一律不得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 C. 实行一系列保护工人阶级的政策 D. 接管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工人合作社管理 2. ()是调研报告的生命所在。 A. 掌握符合实际的、丰富确凿的材料 B. 辨别材料的真伪 C. 用词准确,文风朴实 D. 逻辑严谨,条理清晰 3. ()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A. 人民群众 B. 无产阶级 C. 劳动 D. 生产实践 4. 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正式提出反对()的任务。

文明上网调查报告

关于网络文明与不文明现象 调 查 报 告 学院: 班级: 组长: 组员:

聚焦网络文明,营造和谐社会 一、前言 (1)调查背景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更是因网络而精彩。网络是一个无穷无尽的信息源,它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交流互动性强和影响范围广的显著特点。现今,网络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不同的领域,无论是科研、办公、数据通信还是资源共享,都离不开网络这把利剑。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中国,而网络则在我国经济迈入全球化发展的轨道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互联网就好像一个窗口,拓宽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不必躬身远行,便可体味世态。网络还可以是一个平台,实现程序透明化、正规化,如网上求职、国家公务员招考等,抑或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如博客、百度文库等。 同时,网络也拥有一定的法制力量和公益力量。人肉搜索寻找罪犯,关注留守儿童,关注艾滋病患者,关注灾区人民等均可依靠网络来实现。 那么网络带给我们如此大的便利,是否它就没有弊端呢?显然不是,我们看待事物均从正反两面入手,网络着实是一把双刃剑。 网络在带给我们便捷、欢愉的同时,也出现了网络侵权、网络赌博、网络传销、网络盗窃、网络霸权、网络骂战等不良现象。近年来,公众道

德问题更是频频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网络文明环境令人堪忧。 为此,我们对“网络文明与不文明”现象展开了调查。 (2)调查目的 通过本次调查,对网络文明与不文明现象进行原因及对策分析,总结并讨论得出应对措施。 二、正文 (1)调查对象 宿舍、学校图书馆部分大学生以及部分网民。 (2)调查方法 问卷法、文献法 (3)调查过程 将160份问卷平均分成8份,八个组员每人一份。每位小组成员将问卷向寝室或图书馆或问卷调查网发放,并负责逐个回收。回收问卷后,舍弃无效问卷并做好相关统计工作。 (4)调查内容 第一步:利用网络对网络文明与不文明现象进行大致了解。 第二步:结合自身经历,组内讨论现象成因。 第三步:查阅《网络文明公约》、《网络游戏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等国家针对文明上网出台的相关文献。 第四步:综合上述三个方面,制定出一份12道题的调查问卷(见附

沟通与协调能力判断题概要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 任何一位专业技术人员领导都既是领导者,又是被领导者 (是) (否) [分值:1.0] 2. 李斯的被害说明沟通要选择正确的时机 (是) (否) [分值:1.0] 3.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只有群众才是国家的主人,领导不是 (是) (否) [分值:1.0] 4. 交换名片之后,再次见面如果忘了其姓名,日本人并不会在意 (是) (否) [分值:1.0] 5. 领导者是协调主体,在协调中处于中心位置 (是) (否) [分值:1.0] 6. 性格类型测量指的是测试人的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等

(是) (否) [分值:1.0] 7. 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懂得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才能获得与他们沟通的 成功 (是) (否) [分值:1.0] 8. 团体关系冲突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冲突双方认识和利益上的差异 (是) (否) [分值:1.0] 9. 以知识、经验、问题、观念的传达为主的是认知性信息 (是) (否) [分值:1.0] 10. 上下级之间的矛盾如果纯属私事,领导者就不需要去处理 (是) (否) [分值:1.0] 11. 权威人士说的话可以奉为经典,常常是正确的 (是) (否)

[分值:1.0] 12. 创新思维是沟通的灵魂 (是) (否) [分值:1.0] 13. 关系双方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志同道合,互谦互让,真诚合作,指的是利 用型的人际关系 (是) (否) [分值:1.0] 14. 再优秀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赢得所有群众的赞扬和拥护 (是) (否) [分值:1.0] 15. 通过电话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属于直接沟通 (是) (否) [分值:1.0] 16. 领导者在听到对自己不利的话时,首先要为自己辩护 (是) (否) [分值:1.0] 17. 领导者与环境的矛盾状况,直接影响着领导者协调能力的发挥

调查研究能力在线考试试题

调查研究能力在线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访谈调查法中最常见的形式是(B ) A、团队访谈 B、个别访谈 C、直接访谈 D、间接访谈 2.根据调查目的,试点调查法可以分为(A ) A、研究性试点调查和政策试验性试点调查 B、实验室试点调查和实地试点调查 C、单一试点组试点和多试点组试点 D 、单位试点调查和个体试点调查 3.调查研究中使用的最基本的方法是(C ) A、问卷调查法 B、访谈调查法 C、观察调查法 D 、文献调查法 4.观察调查法最重要的原则是( A ) A、求实原则 B、全方位原则 C、深入性原则 D 、系统性原则 5.文献研究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是(D ) A、研究准备

B、文献查找 C、资料摘取 D、整理分析 6.公务员做好本职工作的要求是:(D ) A.结交关系 B.离职深造 C.业务进修 D.调查研究 7.了解社会现实的基础是:(B ) A .知识水平 B.调查研究 C.社会关系 D.专业知识 8.改进工作作风的有效途径是:(D ) A.企业权力 B.企业道德 C.企业文化 D.调查研究 9.下列不属于“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的一项是:(D )A .客观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群众性原则 D.公关性原则 10.下列选项不属于“调查研究的性质”的是:(A ) A.调查程序性 B.目的计划性

C.实践操作性 D.系统综合性 11.划分直接调查与间接调查的标准是:(C ) A .以调查研究的时序标志 B.以调查研究范围的大小为标志 C.以调查研究资料来源的标志和调查的方式 D.以照调查研究的时间 12.下列调查不是按照调查研究的时间划分的一项是:(B ) A.一次性调查 B.动态调查 C.经常性调查 D.追踪调查 13.按调查研究资料来源的标志和调查的方式来划分可把调查研究分为:(D ) A.微观调查和宏观调查 B.静态调查和动态调查 C.经常性调查和追踪调查 D.直接调查与间接调查 14.按照调查研究的目的划分的调查研究是:(A ) A.应用性调查和学术性调查 B.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C.静态调查和动态调查 D.综合性调查和专题性调查 15.下列属于“以实施调查对象在研究范围里的分布情形为标志” 划分的调查是:(A ) A.普遍调查

人肉搜索的道德与法律分析

人肉搜索的道德与法律分析 摘要“人肉搜索”是一把双刃剑,是公民行使言论自由和实现知情权的重大 途径,运用得当可以扬善惩恶。如果滥用言论自由侵犯他人隐私,就属于违法的侵权行为。我们应该在言论自由与个人隐私权之间、道德与法律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我们处理“人肉搜索”及其他网络问题的基本原则。 关键字人肉搜索道德法律 一人肉搜索的概念 人肉搜索就是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呼百应的人性化搜索体验。通过提问者在网络上发起某一搜索对象,各个分散的网络用户汇聚起来对目标对象展开搜索追查,而后采取人工方式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甄别、整理的一种网络现象。 二人肉搜索的特点 (一)从行为主体及方式来看。 人肉搜索的行为主体是信息的发布者再者是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的网站。广大网民通过网络平台对被搜索对象在网上进行评论、攻击、谩骂,在这整个过程中,网络服务提供商也不可避免的参与其中,只不过它是通过向广大网民提供服务而被动参与的,网站的法律地位取决于它所提供的服务性质。我国民法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法律保护个人的私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空间不受非法侵犯,网络上的个人隐私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公民行使自己言论自由权利必须以不侵害他人合法权利为前提,避免因自己的不当行为造成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名誉权的不良后。 (二)从行为后果来看。 人肉搜索中的群体非理性容易触及道德和法律底线,形成“网络暴力”,后果非常严重。在提问者发起搜索对象后,单个网民迅速融入寻找“共同敌人”的群体,不自觉地形成一种集体心理,共同对不良的社会现象或丑陋的个人行为肆无忌惮地进行批判大众强烈的道德愤慨在相互煽动、刺激之中变得越来越偏激和凶暴,最后演变成“多数人的暴政”。其后果往往导受害者同时面临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侵害和打击。 三、人肉搜索的社会功能对道德的影响

公需科目考试沟通与协调能力附答案96分卷

公需科目考试沟通与协调能力附答案80卷 在线考试: 1.单选题【本题型共30道题】 1.跨文化沟通的精髓是()A.开展文化交流B.了解对方国情 C.具体沟通对象具体分析D.向对方宣传本国文化 2.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是直接影响人们顺利有效地完成活动的主观特征A.心 理状态B.能力C.气质D.性格 3.测评主体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针对某一 素质测评目标体系做出的量值或价值的判断过程是()A.领导者技能综合测 评B.领导者素质综合测评C.领导者人格综合测评D.领导者兴趣综合测评 4.哪些不是传统冲突的处理方法()A.解决团体冲突的观念B.权威 解决法C.仲裁调解法D.协商谈判法 5.人的个性不包括()A.兴趣B.气质C.习惯D.价 值观 6.组织内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冲突是()A.角色冲突B.组织冲突 C.人际冲突D.个体内心冲突 7.通过布什当选总统的经验来看沟通能力,说明()A.沟通能力是可塑的 B.起初布什没有任何沟通能力C.人要充分相信自己的沟通能力

D .沟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 8.日本人为人处世的一大准则是() A .集体主义 B .个人主义 C .很少考虑培养自己独立办事的能力 D .交往大多在亲朋好友之间进行 9.“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然后可以有得尔。”是指() A .有些书时要泛读的 B .提倡囫囵吞枣 似的读书 C .熟读精思很需要下工夫 D .怎样才能记的踏实 10.一个角色期望发出者提出矛盾性的要求所导致的冲突是() A .角色期望发 出者内在的冲突 B .角色期望发出者之间的冲突 C .自身和角色之间的冲 突 D .角色之间的冲突 11.个体对具有两个同时存在并为之吸引又相互排斥的目标,限于环境或事实的条件而无法兼得的情况下必须选择其中之一而放弃另一对象(目标)时所产生的冲突是() A .组织冲突 B .回避型冲突 C .双趋向型冲突 D .趋避 型冲突 12.下列哪些不是领导者的协调能力的特点 A .本质上的创造性 B .遗传 性 C .组合的差异性 D .内容的综合性 13.下面哪些不是处理冲突的模式() A .迁就 B .妥协 C .协作 D .竞争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明() A .要退一步站在别人的立场上 B .别 人跟自己的需求是一样的 C .要把自己的眼光和别人保持一致 D .要设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