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石化学分析准确性的鉴定

石灰石化学分析准确性的鉴定
石灰石化学分析准确性的鉴定

石灰石化学分析准确性的鉴定

目前,化验室分析人员通过做标准样来确定自己对各种样品化学分析的准确性,这种方法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不能及时找出数据误差的原因而延误对水泥质量的控制与指导。经过我们多年的研究与分析对比,化验室分析人员可用此文方法来确定自己化学分析的准确性。该方法简单、快速,比较经济,能及时找出误差的原因并指导生产。

1 分析原理

CaCO3、MgCO3在800℃以上的温度时开始分解成CaO、MgO与CO2,反应式如下:

实际上,石灰石的烧失量(Loss)就是CaCO3、MgCO3分解后挥发出CO2的量,即:

其中:

M CaO、M MgO、M CO2——分别为CaO、MgO、CO2的摩尔质量;

CaO、MgO——石灰石样品中CaO、MgO的百分含量。

当CaO+MgO>45.00%时,其它碳酸盐及有机物等的分解不影响其烧失量的准确性。

2 分析方法

分析人员根据GB5762—86〈建材用石灰石化学分析法〉检测出本厂石灰石的化学全分析,如果Loss(实测)-Loss(理论)≤±0.15%,则分析人员化学分析的数据准确,如果Loss(实测)-Loss(理论)>±0.15%,则说明分析人员化学分析数据误差较大。分析人员应及时找出误差的原因并加以纠正,直到准确为止。

3 分析结果

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石灰石化学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

(1)本方法适用于CaO+MgO>45.00%以上的石灰石样品。

(2)本方法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简单、快速、准确,比较经济。

金属材料化学分析操作手册

金属材料化学分析操作规程汇编 第一部分 黑色金属材料的分析 钢钢铁铁中中碳碳硫硫的的分分析析 一.原理 CS ——280微机碳硫自动分析仪原理:金属式样中各种状态碳和硫的化合物,在KHD —400高速自动引燃炉中与助溶剂一起,通入纯氧加热产生CO2及SO2气体:C-O2—CO2;S —O2—SO2,这两种气体先经过硫吸收杯除硫(SO2在此处被吸收),剩下的CO2气体在碳吸收器内被KOH 溶液吸收。 分析方法: 碳:气体容量法;硫:碘量法。 二.助溶剂与试剂 助溶剂:硅钼粉,锡粒(高纯),纯铁助溶剂 试剂:氢氧化钾,酸性水,碘酸钾,可溶性淀粉(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 三.操作步骤 1.清扫KHD —400自动引燃炉。 2.打开“电源”及“控阀”开关。 3.选择标准校正标尺: 3.1按“准备/(2)”键,将有助溶剂及标样的坩埚放入炉体,升上炉体。 3.2按“启动”按钮。 3.3待蜂鸣器鸣叫六声,将碳标尺及硫标尺校正到相应标样的含量处。 4试样测试: 4.1将盛有助溶剂及式样的坩埚放入炉体,升上炉体。 4.2按“启动”按钮。

4.3待蜂鸣器鸣叫六声后,直读该式样的百分含量。 四.注意事项: 1.氧气压力要按照说明书上的压力指标调整。 2.及时除尘。 碳碳钢钢及及一一般般低低合合金金钢钢的的连连续续分分析析 试样溶液的制备 试剂: 1.硝酸:(1+3) 2.过硫酸铵:(15%)需当日配置 溶样: 称取试样1.0克于250毫升锥形瓶中,加硝酸(1+3)50毫升,加热溶解后,加过硫酸铵15毫升,煮沸2分钟,流水冷却至室温,于100毫升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分液。 硅硅的的测测定定((硅硅钼钼蓝蓝光光度度法法)) 一.方法提要: 试样用酸溶解后,硅变成正硅酸,在一定酸度范围内正硅酸与钼酸铵作用生成可溶性硅钼黄杂多酸,在草酸存在下,用硫酸亚铁铵还原成硅钼蓝借以进行光度测定。 二.试剂: 1.钼酸铵:(5%) 2.草酸:(0.625%) 3.硫酸亚铁铵:(6%),每100毫升溶液中加入硫酸(1+1)6滴。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 摘要: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享受着工业带来的一系列便捷,但与 此同时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当前,人们一方面积极采取措 施保护环境,一方面加大环境监测工作的投入力度。环境监测工作对国家整体环 境质量有重要作用。随着人们对周边生活环境质量关注度越来越高,环境监测质 量控制备受关注目,做好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的监管,对国家和人民的生活环 境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就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 环境监测是伴随着环境污染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在工业发达国家,环境监测发展大体经历了以典型污染事故调查监测为主、 以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为主和以环境质量监测为主的阶段。我国环境监测工作起步 较晚,但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认识的深化和环保工作的加强,发展很快。环境监 测领域和范围日益扩大,环境监测技术水平和监测能力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监测 手段不断更新,能够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变化趋势。 1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 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室上个世纪70年代确定的。当时由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回忆来开帷幕,但是发展较慢;80年代进入调整和巩固的阶段,在 这个时段初步建立和形成了国家、省、市、县的四级监测管理站点,并引入了环 境监测质量保证的目标,是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一大进步;90年代是我国环境监 测工作的提高和深化阶段,并于中后期将环境质量监测与分析列为我国现代化研 究的重点项目之一。 虽然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了,但跟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较的话,还是有 差距的。我国在环境质量监测上起步还是比较晚的,但是经过四十年左右的发展,我国在监测环境质量的技术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在对环境进行监测时可以采取的 方法越来越广泛,比如遥感技术、卫星技术、生物技术等多种手段;监测范围也 越来越广,在地理范围上可以实现有点向面的推广,由一个城市向整个省级范围 扩散;在监测的种类上可以实现对整个环境进行监测,包括大气、水以及生态环 境的监测。近年来虽然我们加大了对环境质量监测设备和人力资源的投入,但是 在保证环境监测的质量上还是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得到克服。 2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措施 2.1建立环境监测质量监测管理体系 为了确保环境监测质量的准确性,能够真实地调查到环境污染源的相关问题,就必须严格对可能影响环境监测结果的各种因素进行预防和管理,制定控制环境 监测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办法,环境监测部门职能目前还很薄弱,有些部门在环 境监测部门的认识上存在严重的不足。环境监测部门是一个建立在环境监测分析 的基础上进行的,由环境监测部门之间的沟通,合理的环境监测的管理体系。 2.2实验室外部的质量控制 现场采样,应制定相关的采样计划和质控计划,并按照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 进行合理的实施,其中的内容包括:采样点位、测定项目、频次和数量及样品的 运输和保存等等。同时,根据相关规范要求,规范现场采样工作,明确的规定从 采样计划的指定到样品运输的采样全过程规范要求,其内容应具体全面,细化采 样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

化学分析中的质量控制管理

化学分析中的质量控制管理 发表时间:2018-10-11T16:52:10.95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3期作者:金思娇[导读] 现阶段,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提高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金思娇 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830013 摘要:现阶段,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提高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同时还提高了质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由此可见,做好化学分析的质量控制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文章对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进行了相关概述,分析了化学分析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化学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关键词:化学分析;检验质量;质量控制引言 化学分析是日常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良好的分析质量控制管理,对分析过程的安全性、分析结构的科学性、可靠性十分重要,必须积极加以把握。现实操作中,影响化学分析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总结起来,分析人员、分析技术、分析仪器、试剂材料管理、分析环境等分析有关的各项因素都会对分析效果造成影响,应加强相应管理。 一、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概述 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的数据一定要有代表性。在实际检测的过程中,样本数据一定要是真实有效的,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检验的质量,进而提升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还可以起到优化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的效果,并可以避免检测结果出现偏差。二、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数据一定要具有真实性。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数据是否具有真实性是由检测人员进行判断的,同时,实验室中的某些检验仪器和检验设备也会影响整个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技术的可靠性,及其灵敏度。三、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数据的还要具有可行性。是指在整个检验的过程中,检验结果和过程都必须要符合相关的检验规定和检验内容,只有这样才可以提升化学分析检验的整体质量控制水平。 二、化学分析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1、分析结果的精密度与待测物质的浓度水平有关,应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浓度水平的样品进行分析方法精密度的检查,通过不同浓度样品的测试,进行对比分析才能让数据更精准,材料的特性才能更好的体现。 2、精密度会因测定实验条件的改变而变动,最好将组成固定样品分为若干批分散在适当长的时期内进行分析,检查精密度。 3、要有足够的测定次数,足够的次数是对误操作或者特例性的一种排除,尽量消除因误操作或者试验中的特异性带来的误差,让试验结果更准确。 4、以分析标准溶液的办法了解方法精密度,与分析实际样品的精密度存在一定的差异。 5、准确度高的数据必须具有高的精密度,精密度高的数据不一定准确度高。用不同分析方法测定同一样品时,所得出结果的吻合程度。使用不同标准分析方法测定标准样品得出的数据应具有良好的可比性。要求各实验室之间对同一样品的分析结果应相互可比。要求每个实验室对同一样品的分析结果应达到相关项目之间的数据可比。相同项目在没有特殊情况时,历年同期的数据也是可比的。在此基础上,还应通过标准物质的量值传递与溯源,以实现国际间、行业间的数据一致、可比,以及大的环境区域之间、不同时间之间分析数据的可比。 三、化学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1、加强分析仪器设备管理 化学仪器设备是化学分析的重要载体,对分析效率和分析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化学分析应采用合格的仪器设备,采用正规厂家生产的、质量通过检验的合格产品,并对仪器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进行检验,采用匹配的分析仪器设备,坚决弃用过期的、质量有问题的、破损的仪器设备,化学分析之前一定要做好仪器设备的检验工作,保障分析过程的安全性。应加强化学分析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所有仪器的基本资料应登记在册、定时保养、维护、检修,并做好相关记录,及时更换和更新存在质量问题的、老旧的仪器设备,保障仪器设备的性能。应加强对仪器设备的检定、校验、调试等工作,并保障仪器保管的规范、合理,通风条件、温度、湿度、光源等各方面的细节设定要符合仪器保管的要求等。 2、对化学分析相关材料的控制 在化学分析过程中,还需要做好对化学分析工作所使用的相关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在实际情况中,化学分析所需要的主要原料是试剂,而试剂的质量水平直接影响到化学分析的质量与准确性,因此在化学分析的质量控制工作中就需要重视起对化学试剂的质量控制工作。对于化学分析材料的控制主要从以下角度出发。首先,需要在采购过程中要向具备标准要求的生产资质的厂家来进行采购工作,从源头上来把控试剂的质量,避免不合格材料的使用。其次,对于各项原材料需要进行严格的抽查检验,保证各个材料的质量能够符合化学分析的标准。最后,对于各项原材料要做好存放管理,保证存放环境通风干燥,避免材料出现受潮的情况。针对上述要求,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在化学试剂的质量控制工作中要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对于化学试剂的相关使用标准要有十分明确清楚的认识,通过合理的质量控制保证化学分析的有序进行。 3、加强分析环境的管理 良好的分析环境对提高分析效果具有积极意义,也对分析人员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化学分析时,要保证分析实验室的卫生高度整洁、有序,相关防护措施已全部开启,室内的通风环境良好,不会造成有毒气体侵害分析人员的身体,或因明火的使用造成爆炸、自燃等危险性事件。实验室内应严格杀菌、防尘,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比如室内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实验室制服、手套、鞋套等,进行消毒杀菌,或穿戴无菌服,非实验室内部人员不允许进入,尤其是需要进行保密分析和研究的项目,这项更要严格注意。实验室内的所有物品应建立摆放和存储规格,什么区域摆放什么产品应标明或做好备注,不能一起摆放的、或者靠近摆放或相互影响的仪器、设备、试剂、材料等要分开摆放和存储等。 4、对化学分析技术的控制

第7章 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

第7章建筑施工危险源辨 识与隐患排查 一、单选题 【问题】1、危险因素是()。(分值:1.00) A、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者状态 B、对人造成伤亡或者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 C、对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者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D、对企业或个人造成经济损失 【答案】B 【解析】对人造成伤亡或者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称为危险因素。 【问题】2、有害因素是()。(分值:1.00) A、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者状态 B、对人造成伤亡或者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 C、对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者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D、对企业或个人造成经济损失 【答案】C 【解析】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者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称为有害因素。 【问题】3、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一般把危险源划分为()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分值:1.00)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一般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问题】4、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可以对危险源进行分类。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的是()。(分值:1.00) A、第一类危险源 B、第二类危险源 C、第三类危险源 D、第四类危险源

【答案】B 【解析】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广义上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不良以及管理缺陷等因素。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它出现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 【问题】5、关于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的简化公式为D=L·E·C,说法不正确的是()。(分值:1.00) A、L代表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B、E代表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C代表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D、D代表危险性总分位 【答案】C 【解析】C代表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问题】6、1EC法进行危险源评价时,D值为12分的危险是()。(分值:1.00) A、可容许风险 B、显著风险 C、重大危险 D、及其危险 【答案】A 【解析】教材P102页表7-4危险等级划分 【问题】7、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分值:1.00) A、采取的应急措施 B、减小损失 C、保护生命 D、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答案】A 【解析】《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职的应急措施。 【问题】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备案。(分值:1.00) A、公安部门 B、危险源管理部门 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 D、劳动部门 【答案】C 【解析】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化学分析试题及答案

化学分析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10分 1、(× )在化学定量分析中,常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微量分析。 2、(√ )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应比金属EDTA配合物的稳定性要差一些。 3、(√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 4、(× )酸碱滴定中溶液愈浓,突跃范围愈大,可供选择的指示剂愈多。 5、(√ )当金属离子与指示剂形成的显色配合物的稳定性大于金属离子与EDTA 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时,易产生封闭现象。 6、(× )高锰酸钾法通常在强酸性溶液如HNO 溶液中进行。 3 7、(√ )使用酸式滴定管时,应大拇指在前,食指和中指在后。 8、(√ )随机误差具有重复性,单向性。 9、(× )滴定分析中,指示剂颜色突变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10、(× )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测量精密度有无显着性差异,应当用Q验。 二、选择题。20分

1、分析化学依据分析的目的、任务可分为:…………………………………………( A ) A: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 B: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C:无机分析、有机分析 D:化学分析、仪器分析 2、下列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B ) A:天平零点突然变化 B:读取滴定管的度数量偏高 C:环境温度发生变化 D:环境湿度发生变化 3、用于反应速度慢或反应物是固体,加入滴定剂后不能立即定量完成或没有适当的指示剂的滴定反应,常采用的滴定方法是:………………………………………………( B ) A:直接滴定法 B:返滴定法 C:置换滴定法 D:间接滴定法 4、以下试剂不能作为基准物质的是:…………………………………………… ( D ) A:优级纯的Na 2B 4 O 7 ·10H 2 O B:99.99%的纯锌 C:105-110。C烘干2h的Na 2C 2 O 4 D:烘干的Na 2 C0 3

环境监测 第九章_环境监测质量保证_例题和习题

第九章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例题1 有一氟化物的标准水样浓度为l00mg/L 经测量7次,其值为103mg/L 、107mg/L 、104mg/L 、105mg/L 、103mg/L 、102mg/L 、108mg/L 。求算术均数、众数、中位数、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绝对偏差、平均偏差、极差、样本差方和、方差、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 解:算术均数L mg x /1057 108102103105104107103=++++++= 众数=103mg/L 中位数=104mg/L 绝对误差=测量值一真值:3mg/L ,7mg/L ,4mg/L ,5mg/L ,3mg/L ,2mg/L ,8mg/L 相对误差=%100?真值 绝对误差=3%,7%,4%,5%,3%,2%,8% 绝对偏差(d i )=测量值一多次测量值的均值=-2mg/L ,2mg/L ,―lmg/L ,0mg/L ,―2mg/L ,-3mg/L ,3mg/L 平均偏差L mg d n d n i i /86.17 3320122||11=++++++==∑= 极差R =Xmax 一Xmin =108—102=6mg/L 样本差方和S =22 1)/(74.29)(L mg x x n i i =-∑= 方差s 2=221)/(95.41)(L m g n x x n i i =--∑= 标准偏差s=)/(22.21 )(2 1L mg n x x n i i =--∑= 变异系数(相对标准偏差)=%11.2%100=?x s 例题2 四川省某年水质技术考核数据如表所示,试用4d 检验法对可能的离群值进行处理。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基本知识复习试题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基本知识复习试题一.填空题 1.质量保证的目的是保证监测数据具有、、、、和。 答:代表性;完整性;精密性;准确性;可比性。 2.常用于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技术有分析、分析、值测定,还有对比分析,分析方法实验和的应用等。答:平行双样;加标回收率;空白实验;标准物;比较;质控图。 3.分光光度法分析中校准曲线的一元线性方程为,其中a为回归直线和纵轴的交点,即,b为曲线的斜率,也是方法的,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为,用表示该曲线的剩余标准差。剩余标准差能说明回归直线的。答:y=a+bx; 截距;灵敏度;r; S E;精密度。 4.按GB6682-92标准,分析实验室用水分级,原子吸收光谱用水为级水,其电导率测定在25℃时,,一般化学分析实验用水为级水,其电导率测定在25℃时,。 答:三、二;≤0.10ms/m(≤1.0μs/cm)、三、≤0.5ms/m(≤5.0μs/cm)。 5.空白实验是指用代替样品,其它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与样品测定。答:纯水;完全相同。 6.在分光光度法中常将与之间的关系用 式表示,即。 答:自变量;因变量;线性相关;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a+bx。 7.在环境监测分析中通常规定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用来表示,一般要求应。

答:r;≥0.999。 8误差按其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分为、、和 答:系统误差;随机误差;过失误差。 9.绝对误差是与之差,相对误差为与的比值。 答:测量值;真值;绝对误差;真值。 10.当前我省计量认证合格证书有效期为年,有效期满前个月应向省技术监督局提出计量认证的。 答:五;6;复查申请。 11.计量认证的复查依据的规定进行。 答:计量认证评审。 12.衡量实验室内测定结果质量的主要指标是:和。 答:精密度;准确度。 13.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对监测结果的质量要求是样品具有:、,测定数据应具有符合要求的、和。 答:代表性;完整性;精密性;准确性;可比性。 14.在实施环境监测分析质量保证过程中是基础,实验室间质量控制是在各参加实验室都的条件下,由主持实施的。 答: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受控;有经验的中心实验室(或有经验的第三者或单位)。15.在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技术中,平行样分析只能反映数据的,不能表示数据的,加标回收是可以作为指示数据的。 答:精密度;准确度;准确度。 16.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以的单位为基础,同时选用了一些的单位所构成。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案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方案 第一部分任务与目标 1. 监测数据质量目标的确定 1.1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目标通常确定为:精密度、准确度、代表性、可比性和完整性。准确性表示测量值与实际值的一致程度;精密性表示多次重复测定同一样品的分散程度;代表性表示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所采样品反映总体真实状况的程度。不仅要求各实验室之间对同一样品的监测结果相互可比,也要求同一实验室分析相同样品的监测结果可比,实现时间、空间上的可比性,并实现国际间、行业间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表示取得有效监测资料的总量满足预期要求的程度或表示相关资料收集的完整性。 1.2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必须贯穿环境监测的全过程,即布点与采样、预处理与样品分析、数据处理、监测结果的综合分析与评价等环节。表1 描述了各个环节与监测数据质量目标的影响关系。 表1各环节对监测数据质量目标的影响 2. 工作计划的制订

2.1 监测数据的质量目标一旦确定后,便可编写详细的工作计划,计划应针对以 下问题给予明确的规定: 2.1.1 实验设计 2.1.2 组织机构 2.1.3 实验器材的准备 2.1.4 分析测试 2.1.5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评价 2.1.6 数据质量的评价 3. 质量控制指标体系为了完善全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体系和制度,必须建立质 量控制指标体系,即评价室内和室间质控效果的量化指标,例如,工作曲线质控指标及评价方法、空白试验质控指标及评价方法、平行双样质控指标及评价方法、标准样品和质控样品质控指标及评价方法、加标回收试验质控指标及评价方法等。 4.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制 (QC)是贯穿环境监测全过程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程序,其目的也是为了出具“五性”的环境监测数据。为了更好的实现全面质量管理,使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刻不容缓的需要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进行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从而使监测数据具有法律作用。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或/和《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CNAS-CL01:2006)(等同采用I SO/IEC 17025:2005)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以此体系进行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使整个环境监测工作在质量管理体系的控制下高效、规范的运作。 第二部分质量保证(QA)与质量控制(QC) 第一章地表水和废水监测 1.1 监测人员监测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具备扎实的环境监测基础理论和专业 知识;

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

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 一、相关术语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风险:指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安全事故隐患: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及管控: 上图为风险评估的流程图,首先是划分作业活动,然后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根据评价情况确定控制措施。 (一)作业活动划分 在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之前,首先要准备一份作业活动表,用合理且易于控制的方式对其进行分类并收集必要的信息。例如,其中必须包括不常见的维修任务,以及日常的生产活动。 (1)生产经营单位的地理位置; (2)生产过程或所提供服务的各个阶段; (3)有计划的工作和临时性的工作; (4)确定的任务。 要求:每种作业活动既不能太复杂,如多达几十个步骤,也不能太简单,仅一两个步骤或内容。 在划分作业活动的时候要考虑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包括辅助作业活动。生产经营单位中的往往存在很多作业活动,比如配电站、车辆、试验活动、仓储物流、维修活动等,危险源识别时应全面考虑,不要遗漏。 (二)危险源识别 实施危险源辨识活动的时,应考虑危险源的“三种时态”、“三种状态”、“两个种类”、“四个方面”,以便于在作业活动划分完毕后全面识别危险源。

1. 三种时态 (1) 过去时态:作业活动及场所过去所遗留的危险危害因素(可能时)。 (2) 现在时态:作业活动及场所在现有(或拟定)控制措施下的危险危害因素。 (3) 将来时态:作业活动在开展后可能出现的危险危害因素。 2. 三种状态 (1) 正常状态(常规):指正常的活动、经营、服务情况,作业活动按正常的活动、经营、服务流程进行,包括机械设备﹑工具等正常工作。 (2) 异常状态(非常规):非正常的活动、经营、服务情况,作业活动不能按正常的活动、经营、服务流程进行,包括机械设备的试运转、停机及发生故障和恶劣天气(雨天﹑高温﹑寒冷)。 (3) 紧急状态(事故):指不能预见何时发生﹑可能带来的重大危害,如地震﹑火灾﹑爆炸、倒塌等。 3. 两个种类 (1)第一类危险源: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 (2)第二类危险源:可能引发事故或伤害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良因素、管理缺陷等。 4. 四个方面 按新《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61-2009)改为四类,包括: 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 危险源识别完毕后,应参照国家标准GB6441—1986《企业职业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先发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危险源一旦失控可能导致哪种类别的事故。GB6441中明确的以下20类事故: 1)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 3)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 5)触电; 6)淹溺; 7)灼烫; 8)火灾; 9)高处坠落; 10)坍塌; 11)冒顶片帮; 12)透水; 13)放炮; 14)火药爆炸; 15)瓦斯爆炸; 16)锅炉爆炸; 17)容器爆炸; 18)其它爆炸;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 发表时间:2019-04-24T11:11:12.0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作者:王子璐[导读] 摘要:对于水环境管理而言,水环境监测所提供的监测数据,是水环境管理的主要数据支持。 天津天滨瑞成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191摘要:对于水环境管理而言,水环境监测所提供的监测数据,是水环境管理的主要数据支持。客观、准确的监测数据可以为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指导。可见,水质监测实验室唯有确保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有效性,才能保障监测数据的科学性,才能更好的成为水环境管理的基石。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指的是在能够对数据有效性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能够将测量误差控 制在有效范围内,实现质量的全面监控、管理。本文主要对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有关措施进行探讨,以保障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有效性,进而切实保障水环境监测数据的科学性。 关键词: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探讨引言 城市化以及工业化发展步伐的加快,使得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逐渐增加,对我国水资源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为此,相关部门需要重视水资源监测的质量,缓解我国用水紧张的局面,为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空间。 1、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作用 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深入,我国也开始加强了水源污染的治理,但是由于管理和技术还不是十分成熟,使得水污染的治理效果比较缓慢,仍需要进一步的进行优化。水环境监测是根据水资源的循环规律,对水质、水量以及水体中影响水环境的人为因素进行实施监测的工作,其不仅可以为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重要的依据,还可以对水环境的评估以及问题的防治奠定基础。同时,对水环境的监测,还可以为我国水污染治理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带来一定的助益。在我国开展水资源保护工作中,水质监测可以明确的掌握生活用水、海洋以及江河中水质的质量,为水资源质量评估带来充足的数据支持,更利于我国进行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提升保护的效果。而水资源监测质量控制是水资源保护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它可以有效的提高评估数据的准确性,真实的反应出水环境的质量,并通过技术以及设备的使用,对水资源未来发展的趋势以及污染状况实行合理预测,以此增强各系统运行的效率,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保证水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落实。 2、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内容 2.1采样的质量控制和保证 ①布点处是否可以获取到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能否反应出当地的水质状况;②布点处能否采集到大范围的信息,此处的水体能否受到控制,数据的准确性都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予以重视。同时应该依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条款进行布点,并且依照地区的实际状况布点。要重点保护好采集的样品,将采集的样品科学的归纳起来,并且进行相应的标明,在样品上标注好相应的采样地点和工作人员姓名,如果样品出现了变动,就应该及时地做出相对的记录。 2.2样品保存、运输的质量控制 ①要落实好样品的保存和运输工作,应该在运输样品前将装样品的瓶子拧紧,以防其露出或者渗入其他物质,再有顺序地放入集装箱里。②落实好样品运输工作,有一些样品本身具有独特性,所以在准备运输的时候,应该依照样品的物理化学条件来进行保存,这样才能避免样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变化。存放样品的环境的温度也需要进行控制。应该完全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对样品进行保存和运输,保护好正在运输的样品,不让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异常变化,准备好相关工作人员的后期分析。在样品运输结束到达实验室时,应该同实验人员做好样品的交接工作。分析样品的工作人员在分析样品时应该查看样品和记录时的情况是否一致,如果发生了变化,就应该同运输人员进行沟通,并要求更换样品,这样才可以保障分析样品的准确程度。 2.3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 ①实验室需要有充足的空间;②实验室的仪器需要有精准度高、先进等优点;③实验室的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具有很高的专业素质:工作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在对样品进行监测前,应该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比如说将实验室清理干净,避免客观因素对实验室造成影响,实验室的温度等满足相应的监测要求。在监测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数据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应该在同一批样品中抽取至少10%的样品进行监测分析。 2.4监测数据审核的质量控制 现场的采样人员应该将现场的采样质量控制工作落实好,做的采样记录也应该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应该使用互相审核的方式来完成彼此间的监督,这样采样的科学程度也会被提高。在分析过程中分析人员应该做好样品数据的质量控制工作,一切工作步骤基于事实,将实验得出的结果真实无误的填入实验数据表格中,不能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捏造数据。分析人员应该把分析的出来的数据结果交给校对者,让校对者进行核对,之后由主任进行签字,签字完成后由技术人员进行再次审核,如果在审核的过程中发现数据出现了问题,那么就需要进行重新采样、分析、审核,将之前的工作环节从头到尾再重复一遍,只有最后的数据没有出现错误,并且成功通过了审核,才可以总结出结论。 3、加强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 3.1建立健全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 在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建立完善的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建立完善的水环境监测质量体系,才能够在水环境监测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需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水环境监测网,从而明确监测人员的责任,对水环境监测质量进行更好的控制。 3.2提高样品采集水平 在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样品采集是关键的一部分,样品的质量对于监测数据的真实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样品的采集过程中,要全面考虑上下游或其他有影响的点位,要采用鲜明特点的采集布局,从而保证所采集的样品具有多样化,另外在样品的采集数量上要控制在合理范围,不能过多或者过少。在样品的采集过程中,要控制采集的深度,最大程度的避免其他杂质对于样品的影响,保证样品采集的真实可靠性。

化学分析中的质量控制

化学分析中的质量控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在化学技术领域的相关建设已经有了一 定的成绩,初步建立起了完善先进的现代化学体系。而在化学实验与化学应用中,化学分析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是对化学实验质量控制的重要基础。因此,为 了实现化学实验以及化学技术应用的合理化与科学化,就需要严格保证化学分析 过程的准确与效率。通过对化学分析环节的有效质量控制,来提高化学分析各个 环节的准确性,保证化学分析的结果能够与实际情况相一致,从而适应实验与应 用的需要。接下来,本文将从化学分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入手来进行 具体的行文阐述。 关键词:化学分析;质量控制;具体措施 引言 化学分析是日常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良好的分析质量控制管理,对分 析过程的安全性、分析结构的科学性、可靠性十分重要,必须积极加以把握。现 实操作中,影响化学分析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总结起来,分析人员、分析技术、 分析仪器、试剂材料管理、分析环境等分析有关的各项因素都会对分析效果造成 影响,应加强相应管理。 1化学分析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首先,化学分析是化学实验进行的重要基础。在实际情况中,化学实验的进 行需要基于各种各样的分析结果,这是保证化学实验结果准确且全面的重要保证,因此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水平来保证化学分析的质量是保证化学实验质量的要求。其次,化学分析质量控制工作也是促进我国化学领域不断进步的基础。化学是一 门十分严谨的学科,一点的化学分析错误很可能会造成整个化学技术、理论发展 方向的重大错误偏差,因此为了保证我国化学领域的不断健康持续发展,就需要 重视化学分析工作的质量控制。 2化学分析中的质量控制 2.1加强分析人员的管理 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对分析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化学分析人员必须具有 高度的专业分析知识和能力、丰富的化学分析经验、经过专业训练的持证上岗人员。化学分析人员要保证无色弱、色盲、嗅觉失灵等方面的疾病,化学分析各个 环节的相应人员,不管样品登记与管理、实验分析、实验校验、仪器保养和维护等,应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在岗定期教育、考核,不定期的进修,提高整个实 验室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化学分析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2.2提高分析技术 分析技术的高低对分析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化学分析经常要面对多种多样的 材料,选择正确的分析方法、分析技术对分析结果十分重要。化学分析时,应优 先选用国家标准,依次是行业标准、本公司、企业自己的标准,特殊需要采用国 际标准的要采用国际标准进行分析;任何标准随着时间的增加都会进行一定的修 订或变更,要及时跟进,采用最新版本;强制性标准时,相应的条款也要按强制 性标准执行;如果分析采用的是推荐性标准,要采用公认选定的分析方法;客户 委托的化学分析,如果涉及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制造商标准的情况下,要 遵循“来样负责”原则,优先采用顾客指定的方法。化学分析时,一定要有严格、 准确书写的验证报告,有时甚至还要有分析方法不确定的评定报告。具体分析时,化学分析应按相关的管理条例,或者管理方法,采用正确的分析方法、正确的操

第六章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治理

第六章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治理 本章学习要点 ◆熟悉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掌握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 ◆熟悉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和相关制度 ◆掌握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客 ◆熟练掌握安全生产检查的有关知识 第一节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一、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其中,危险物质指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单元指一个(套 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 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重大危险源可以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其中生产场所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存;贮存区指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质的贮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 144

我国在进行重大危险源的申报、普查工作中,将重大危险源分为七大类: (1)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贮罐区(贮罐); (2)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库区(库); (3)具有火灾、爆炸、中毒危险的生产场所; (4)企业危险建(构)筑物; (5)压力管道; (6)锅炉; (7)压力容器。 二、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称危险源辨识,即找出可能引发事故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工场的特征。危险源辩识是控制事故发生的第一步,只有识别出危险源的存在,找出导致故的根源才能有效地控制事故的发生,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安全程度。 (一)危险源辨识的内容 (1)辨识危险源的种类、危险性质、损害能力。在进行危险源 辨识时应充分考虑发生危害的根源及性质,如暴露于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的工作环境等。进行危险源辨识时还需考虑危险源从哪个方面对身体进行伤害,能够对多大的范围内造成多大的伤害伤害的持续时间有多长等。 (2)辨识危险源的数量。危险与安全之间经常在于量的差别,

环境监测过程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

环境监测过程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 1、目的及适用范围 1.1目的 制定该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对环境监测的过程质量控制进行规范,为中心站实验室监测工作提供质量保障。 1.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实验室环境监测所有监测项目 1.3监测数据质量目标的确定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目标通常确定为:精密度、准确度、代表性、可比性和完整性。准确性表示测量值与实际值的一致程度;精密性表示多次重复测定同一样品的分散程度;代表性表示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所采样品反映总体真实状况的程度。不仅要求各实验室之间对同一样品的监测结果相互可比,也要求同一实验室分析相同样品的监测结果可比,实现时间、空间上的可比性,并实现国际间、行业间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表示取得有效监测资料的总量满足预期要求的程度或表示相关资料收集的完整性。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必须贯穿环境监测的全过程,即布点与采样、预处理与样品分析、数据处理、监测结果的综合分析与评价等环节。表1 描述了各个环节与监测数据质量目标的影响关系。 表1各环节对监测数据质量目标的影响

1.4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 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QC)是贯穿环境监测全过程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程序,其目的也是为了出具“五性”的环境监测数据。为了更好的实现全面质量管理,使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刻不容缓的需要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进行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从而使监测数据具有法律作用。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或/和《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CNAS-CL01:2006)(等同采用ISO/IEC 17025:2005)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以此体系进行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使整个环境监测工作在质量管理体系的控制下高效、规范的运作。 2、样品采集 2.1 根据监测方案所确定的采样点位、污染物项目、频次、时间和方法进行采样。必要时制订采样计划,内容包括:采样时间和路线、采样人员和分工、采样器材、交通工具以及安全保障等。 2.2 采样人员应充分了解监测任务的目的和要求,了解监测点位的周边情况,掌 握采样方法、监测项目、采样质量保证措施、样品的保存技术和采样量等,做好 采样前的准备。 2.3 采集样品时,应满足相应的规范要求,并对采样准备工作和采样过程实行必 要的质量监督。需要时,可使用定位仪或照相机等辅助设备证实采样点位置。 2.4 样品管理 2.4.1 样品运输与交接样品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证样品性质稳定,避免沾污、损失和丢失。样品接收、核查和发放各环节应受控;样品交接记录、样品标签及 其包装应完整。若发现样品有异常或处于损坏状态,应如实记录,并尽快采取相 关处理措施,必要时重新采样。 2.4.2 样品保存 样品应分区存放,并有明显标志,以免混淆。样品保存条件应符合相关标准或技 术规范要求。 3、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 3.1 内部质量控制 监测人员应执行相应监测方法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规定,此外还可以采 取以下内部质量控制措施。 3.1.1 空白样品 空白样品(包括全程序空白、采样器具空白、运输空白、现场空白和实验室空

化学分析的质量控制

化学分析的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19-09-19T14:08:48.923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12期作者:王天林 [导读] 现阶段我国的化学技术在迅速的发展,化学技术的应用跟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优化化学分析的质量控制,能够有效地保障相关实验项目的最终效果,本文主要围绕化学分析的相关概念、目前我国化学分析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完善化学分析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从而为化学领域提供的一定的理论参考,促进我国化学应用行业的不断发展。 王天林 东莞汉莎产品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化学技术在迅速的发展,化学技术的应用跟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优化化学分析的质量控制,能够有效地保障相关实验项目的最终效果,本文主要围绕化学分析的相关概念、目前我国化学分析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完善化学分析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从而为化学领域提供的一定的理论参考,促进我国化学应用行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化学分析;质量控制;现状;途径 一、化学分析的相关概念 (一)化学分析的概述 实验技术人员为了对产品中的有害成分进行精准的检测,往往需要通过化学分析的方式进行实验分析。在实验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借助一定的实验设备,利用科学完善的技术的方法,进行全面的检测和分析。通常会用到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要强化实验人员对化学分析的重视程度,树立科学严谨的思维和理念,对产品中的成本进行精准的测验,发挥化学分析的优势作用。 (二)化学分析的特点 首先化学分析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实验人员在进行化学分析的时候,通常会对实验设备和材料提出一定的要求,保证实验任务能够顺利进行。所采集的样本需要能够在实验室中可以操作,这是进行化学分析的重要基矗其次,化学分析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实验技术人员在进行检测分析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数据的准确程度直接关系到检测项目最终的结果,因此,技术人员需要采用科学、先进的实验技术进行准确的检测和分析,提高检测结构的应用价值。另外,化学分析还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可比性是指实验技术人员需要对同一个项目在不同的时间和检测条件下进行检测,并且比较检测的结果。实验室最终检测出来的结果要符合国家相关的技术规定。最后,化学分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实验最终检测出来的结果能够代表样本的普遍情况,要完善在检测过程中的技术操作,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误差。 (三)加强化学分析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实验人员需要加强化学分析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优化检测方法,保障检测结构的精准程度。这不仅有利于客观反应样本的实际情况,同时能够有效地降低操作过程中质量问题发生的概率。并且,加强化学分析质量控制能够保证实验材料的高效利用,避免出现材料的浪费,节省成本的开支,同时能够充分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的各种因素,有利于提高整体的化学检测水平。 二、目前我国化学分析质量控制现状 (一)质量控制方式落后 尽管我国的化学应用技术有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在进行化学分析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质量控制的方式比较落后。质量分析的方式跟检测的结果有着直接的关系。很多实验人员由于方式不够完善,因此,实验结果跟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偏差。目前我国现有的化学分析的方式没有与时俱进,无法满足实际的实验需要,对相关的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并且在化学分析工作中,信息化技术水平有待于提高,很多技术人员对化学分析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按照科学完善的方法进行检测,使得化学分析工作没有的应有的效果。 (二)质量控制水平不足 由于化学分析具有连续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对技术人员的质量控制水平要求较高。然而我国很多实验室由于设备、技术和实验操作人员的不够完善,使得化学分析质量控制工作并不理想。很多企业对化学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没有科学的认识,在实践的过程中,也没有总结出科学完善的操作方法,严重影响了样本最终的检测结果。并且很多实验室设备比较老旧,设备的性能无法满足化学分析的质量控制要求,最终制约质量水平的提高。 (三)质量控制不够规范 实验技术人员在进行化学分析的质量控制过程中,往往存在操作不当等问题,实验材料存放不合理,实验设备的使用不规范,并且操作流程不科学,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化学分析最终的结果。很多化学分析工作在质量控制阶段,各部门缺乏一定的配合,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协作配机制,使得化学分析的质量不高。并且很多技术人员没有根据相应的操作行为规范进行实验操作,遇到突发问题也没有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工作效率有待于提升,质量控制的结果达不到预期的标准。 三、完善化学分析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 (一)创新质量控制管理方式 实验技术人员要对现有的质量控制技术进行分析,明确存在不足和局限性,学习先进的质量控制方式,并根据实际的操作需要,进行方法的创新。首先,在进行化学分析质量控制的时候,需要将先进的技术理论融入到实际的操作中,在专业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并且要注重操作方式的规范性。其次,需要运用完善的质量管控方式,借助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实验结果,避免人为操作中存在的各种误差对实验结果带来的影响。 (二)提高质量控制的精确程度 在进行化学分析的时候,质量控制水平往往决定着最终的实验结果,因此,要提高质量控制的精准程度,保障实验操作的科学、规范。实验人员需要对实验器材和实验样本进行检测,保证实验的可操作性。根据实验检测的要求,制定科学完善的方法,防止实验步骤的遗漏。要采用国家相关的标准方法进行技术操作,遵守各类行为准则和技术规范。注重检验中的质量保证。在此期间,应做到:选取代表性强的样品进行检验分析;做好检验过程中的记录工作;严格遵守各种规程,按照要求进行样品检验分析,避免化学分析检验中的随意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