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长方体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长方体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长方体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长方体的认识

XXX

XXXXXX小

27~29 页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知道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的含义,掌握长方体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历探究的全过程,通过合作学习进

一步积累探索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

受其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难点】

学生掌握长方体面、棱、顶点的基本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初步

认识长方体每个面的长、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关系。

学生理解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的特点。

【课前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收集的长方体实物,拼装长方体框架的塑料小棒,尺子;教师准备长方体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课件,提问:你们认识这些平面图形吗?再出示长方体。

2.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设计意图: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入手,通过观察激活学生已有的关于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直观经验,初步建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象。)教师设疑:刚才大家所说的物体,大小、高矮都不一样,你们为什么都说是

长方体或正方体呢?它们到底有什么特征?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长方体

(板书:长方体的认识)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1.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初步感知面、棱、顶点的含义。

用切水果的方式引出面、棱和顶点。通过学生的交流认识长方体的面、棱和

顶点。

认识棱时教师指出:我们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认识顶点时教师指出:我们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板书:面、棱、顶点。

(2)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然后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实物,通过触摸感知长方体:摸一摸长方体的面、

棱和顶点,说说你都摸到了什么?让后再闭上眼睛感受一下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刚刚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接下来请你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记一记的方式,探索一下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各有哪些特征,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活动要求:学生每 4 人为一小组,通过数一数,量一量,剪一剪,比一比等实

际操作,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并把结论填到表格中,教师同时参与多个

小组的研究和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成果,交流方法。

①汇报交流长方体的特征,并说说你是怎样发现的。

②引导小结:长方体有 6 个面, 12 条棱, 8 个顶点,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相

对面完全相同(也可能有两个相对面是正方形),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③归纳小结:请同学自由汇报,教师相继板书。

面: 6 个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棱: 12 条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顶点:8个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进行看、数、量、比的实践活动,凸显知识的形成过程,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小组合作研究,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生学会学习方法,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①小组合作:让学生动手制作长方体框架。在仔细观察、认真交流的基础

上讨论:

1)长方体的棱可以分成几组?

2)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②认识长宽高。

在透视图中指出长宽高。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用小棒和塑料拐角,自己做一个长方体框架这一实

践活动,是让学生再现长方体的表象,有效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进一步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实践运用,巩固新知

1.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在括号里画“×”。

(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2 )长方体有 6 个面 , 每个面有 4 条棱 , 共 4 × 6=24 条棱。()(3)一个长方体 , 它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 那么有四个面面积相等。()(4)长方体有 6 个面, 12 条棱, 8 个顶点。()2.完成教材 15 页练习第 1 题。

3.拓展练习:用铁丝焊成一个长 20 厘米,宽 15 厘米,高 10 厘米的长方体

框架,至少需要铁丝多少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及时反馈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为调整后续教学方案获得有效信息,变式拓展练习,加强基础知识训练的同时,提升灵活应变能力。)

四、反思总结,布置作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