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全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全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全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全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全身麻醉是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方式,术后患者可能出现诸多并发症,及时的观察及护理够使患者平稳渡过麻醉危险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早日康复。以下是我们在工作中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1. 寒战:

全麻术后寒战是病人于麻醉后苏醒期间出现不自主的肌肉收缩抽动。及时观察给予加盖温暖床被,利用升温仪对体表施加一定温度的持续气流,在患者周围营造一个暖环境,可有效地升高体温,减短寒战时间,同时给予关心并耐心解释,使患者解除紧张情绪。

2. 躁动

由于对手术后的特殊体位要求以及术后咽喉不适疼痛等症状引起患者的烦躁不安。为防止患者坠床、伤口裂开、扭伤等意外情况的发生,需加强护理。通过对病人的观察,找出可能引起躁动的原因,如为痛、体位不适、尿潴留、气管导管等不良刺激,可给予调整舒适体位,诱导小便,或遵医嘱给止疼药。对可能的原因去除后躁动仍持续或原因不明,无呼吸循环紊乱和低氧血症的病人,可遵医嘱给镇静催眠药等,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3.呕吐

当患者发生恶心呕吐时应及时给予侧卧位,避免发生误吸而引起肺部感染及窒息,及时清理呕吐物安慰患者,当呕吐严重时通知医生给予止吐药与缓解症状。

4.喉头水肿

麻醉术后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节律和面色变化,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与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缓解喉部不适,减轻水肿。遵医嘱静脉给药,预防水肿进行性发展和促进水肿消退。氧气吸入。情况紧急时行环甲膜穿刺或协助医生进行气管切开。

5.喉痉挛

由于咽喉部受到机械和化学性的刺激,如拔除气管插管、放置口咽导管、吸痰管的刺激及胃内容物的反流等出现的情况。停止对咽喉部的刺激;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采用麻醉面罩加压给氧;对严重者可按医嘱静脉给药,并行加压人工呼吸,本方法仅适用于单纯声带痉挛,而呼吸道有无梗阻者的处理。

6.低氧血症

由于肺泡通气不足,弥散性低氧血症,肺内分流量增加组织耗氧量增加,寒战,发热,心输出量降低,血容量不足,二氧化碳蓄积造成病人缺氧而出现低氧血症。对于清醒病人鼓励其深吸气、咳嗽,排出口内分泌物。如咳嗽效果不佳,立即手法开放气道吸痰,同时协助麻醉师用简易呼吸器加压面罩给氧,严密观察病人胸廓起伏、口唇颜色和血氧变化。

7.尿潴留

由于全身或椎管麻醉后排尿反射受到抑制,药物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手术损伤神经,切口疼痛引起膀胱括约肌反射性痉挛,机械性梗阻,病人不习惯床上排尿等原因引起的。

应给予安慰,解除思想顾虑,消除紧张和焦虑,采用各种方法诱导病人放松情绪。也可热敷、按摩下腹部膀胱区,刺激膀胱肌肉收缩,引起排尿反射。各种神经反射诱导,如听流水声。

如病情允许,可协助病人坐起,以习惯姿势床上排尿,注意保护个人隐私。用以上方法不能排尿者,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实施导尿术。

8.苏醒延迟

由于麻醉药物过量,麻醉药物应用不当,麻醉中低血压和低氧血症,代谢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的苏醒延迟首先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维持呼吸道通畅。对因处理及时寻找患者苏醒延迟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加强护理,密切观察心率、静脉血氧饱和度;反复用纯氧冲洗呼吸道,促进麻醉药的排出。避免过度刺激咽部,如放置口咽通气道、反复吸痰,有气管导管的应在病人自主呼吸恢复后尽早拔出;减少病人移动,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吸氧;告诉病人缓慢深呼吸,以减轻恶心程度;严重者遵医嘱给止吐药。呕吐时要采取头低位,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同时及时清理呕吐物,保持术区敷料整洁。

全麻术后护理常规

第一章全麻术后护理常规 全麻术后护理常规 一、评估要点 l、了解麻醉过程、手术方式及术中情况。 2、评估意识状态、呼吸道通畅、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3、评估刀口敷料有无渗出、皮肤受压情况。 4、了解引流管的类型、位置、是否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等。 5、观察有无疼痛、恶心呕吐、发热、腹胀等常见的术后反应,并遵医嘱给 予处理。 二、护理要点 1、卧位:患者卧位应舒适,护士配合医生和麻醉师平移患者至床上,使患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妥善固定各引流管道。体位安置要合理,防止坠床或损伤;定时为患者翻身,避免压疮的发生,鼓励患者有效地咳嗽咳痰。 2、即刻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有无舌后坠、痰液堵塞气道等情况.术后2小时保持患者神志清醒,可采取呼唤、轻拍或按摩等方法刺激患者保持清醒,以免患者熟睡后影响呼吸功能。 3、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测,密切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术后24小时内,每1 5分钟评估记录1次,至少连续评估记录3次,或直至生命体征平稳,生命体征平稳后改为至少每4小时评估记录1次。术后72小时内,每班至少评估记录1次。病情变化时随时评估、记录。注意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征象。 4、严格床前交接班,认真填写手术交接记录单,听取麻醉医生及手术医生介绍患者术中情况及注意事项,严格执行术后医嘱。 5、患者躁动不安时,应适当加床档或约束带约束,以防止坠床,防止静脉输液针头、引流管的脱出。 6、注意保暖,术中患者基础代谢率低,术后易出现四肢冰凉、寒战等,应当加盖棉被等予以保暖。 7、加强基础护理,包括口腔护理、会阴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等。 8、根据医嘱,对疼痛患者采取相应的缓解疼痛措施。 9、预防全麻术后常见并发症: (1)舌后坠: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打鼾的症状。如有舌后坠可使用口咽通气道、托起下颌或垫高肩部使头后仰。 (2)呼吸道梗阻:术后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呕吐与窒息: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呕吐物及呼吸道梗阻物。 (4)肺炎、肺不张:鼓励或协助患者深呼吸及咳嗽、咳痰,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使用镇痛泵护理常规 一、评估要点 1、评估患者生命体征。 2、镇痛泵安放位置、工作状态。 3、评估有无呼吸抑制、尿潴留等不良反应。 4、评估皮肤情况。 二、护理要点 (一)术前护理 1、检查、清洁皮肤,更衣,更换床单位。 2、向病人介绍镇痛泵可持续控制疼痛,提高生活质量,详细说明镇痛泵使用方法及注

全麻手术常见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 呼吸系统:占麻醉总并发症的70%。常见的有: 1、呼吸暂停:多见于未行气管插管的静脉全身麻醉者,尤其使用硫喷妥纳、丙泊酚或氯胺酮施行门诊小手术、眼科手术、人工流产及各种内镜检查者;临床表现为胸腹部无呼吸动作. 2、上呼吸道梗阻:见于气管内插管失败、极度肥胖、静脉麻醉未行气管内插管、胃内容物误吸及喉痉挛者。病人往往在自主呼吸时出现“三凹征”,务必预防在先。一旦发生则应立即处理:置入口咽或鼻咽通气道或立即人工呼吸 3、急性支气管痉挛:好发于既往有哮喘或对某些麻醉药过敏者,气管内导管插入过深致反复刺激隆突,或诱导期麻醉过浅也可诱发。病人表现为呼吸阻力极大,两肺下叶或全肺布满哮鸣音,重者气道压异常增高可〉3.92kPa (40cmH2O 4、肺不张:多见于胸腔及上腹部术后病人。主要是术后咳痰不力、分泌物阻塞支气管所致,也可与单侧支气管插管、吸入麻醉药所致区域性肺不张有关。预防:术前禁烟2~ 3周,避免支气管插管,术后有效镇痛,鼓励病人咳痰和深呼吸。 5、肺梗死:多见于骨盆、下肢骨折后长期卧床的老年病人。预防:对原有血脂高、血液黏稠度大的老年病人,术前口服阿司匹林;麻醉诱导后翻身时动作宜轻柔。 6、肺脂肪栓塞:多见于老年长管骨骨折行髓内钉固定或关节置换术病人。系器械挤压髓内脂肪,使大量脂肪滴入血,导致肺微血管广泛

阻塞,造成肺动脉压急剧升高、急性左心衰竭、发绀、血压急剧下降, 以至心搏停止等。 循环系统 1、高血压:是全身麻醉中最常见的并发症。除原发性高血压者外,多与麻醉浅、镇痛药用量不足、未能及时控制手术刺激引起的强烈应激反应有关。故术中应加强观察、记录,当病人血压>140/90mmHg 时,即应处理;包括加深麻醉,应用降压药和其他心血管药物。 2、低血压:以往血压正常者以麻醉中血压v 80/50mmHg有高血压史者以血压下降超过术前血压的30%为低血压的标准。麻醉中引起低血压的原因,包括麻醉药引起的血管扩张、术中脏器牵拉所致的迷走反射、大血管破裂引起的大失血,以及术中长时间容量补充不足或不及时等。 3、室性心律失常 4、心搏停止:是全身麻醉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前述呼吸、循环系统的各项并发症,如未及时发现和处理,均可导致心搏停止。需立即施行心肺复苏。预防:严格遵守操作流程,杜绝因差错而引起的意外;严密监测,建立预警概念。 5、术后恶心、呕吐:为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上消化道手术、年轻女性、吸入麻醉及术后以吗啡为主要镇痛药物的病人。 6、术后苏醒延迟与躁动:苏醒期躁动多与苏醒不完全和镇痛不足有关。预防:正确施行苏醒期操作,并于拔管前应用肌松药拮抗剂,补充镇痛药 及避免低体温。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修订版)

修水县第一人民医院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目录 一、术后出血 二、术后切口感染 三、术后切口裂开 四、术后疼痛 五、术后急性胃扩张 六、术后肺不张及肺炎 七、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八、术后肺栓塞 九、术后尿潴留 十、术后腹腔感染 十一、术后肠梗阻

一、术后出血 (一)病因:手术后出血可发生于术后24小时内(称为原发性出血)和术后7-10天左右(称为继发性出血)。术中止血不彻底、不完善,如结扎血管的缝线松脱;小血管断端的痉挛及血凝块的覆盖,使创面出血暂时停止而使部分出血点被遗漏,这些是原发性出血的主要原因。由于后期手术野的感染和消化液外渗等因素,使部分血管壁发生坏死、破裂、可导致术后的继发性出血。 (二)临床表现:原发性出血多开始于手术后的最初几小时。表浅手术后的原发性出血,表现为局部渗血多,并逐渐形成血肿,一般不引起严重后果,如疝修补术后的阴囊血肿。但发生于甲状腺术后的颈部血肿,可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甚至可突然发生窒息。体腔内的原发性出血,引流管可流出大量鲜血;或术后短期内出现休克,虽然输血补液处理,休克不见的好转,甚至加重时表示内出血量较大。术后1-2周内,化脓伤口深部突然出现血块或有鲜血涌出,或大量呕血、黑便、尿血和咳血,这些都是继发性出血的主要表现。严重的出血可发展为出血性休克,后果较为严重。 (三)防治措施:首先,手术止血要彻底,术毕应用盐水冲洗创面,清除凝血块之后,再仔细结扎每个出血点,较大的血管出血应该缝扎或双重结扎止血较为可靠。术后积极预防感染,减少继发性出血的发生。凝血机制异常着,可于围手术期输注新鲜全血、凝血因子或凝血酶原复合物等。出血量根据伤口敷料渗血多少,引流管内出血量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完整版)

张掖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目录 一、术后出血 二、术后切口感染 三、术后切口裂开 四、术后疼痛 五、术后急性胃扩张 六、术后肺不张及肺炎 七、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八、术后肺栓塞 九、术后尿潴留 十、术后腹腔感染 十一、术后肠梗阻

一、术后出血 (一)病因:手术后出血可发生于术后24小时内(称为原发性出血)和术后7-10天左右(称为继发性出血)。术中止血不彻底、不完善,如结扎血管的缝线松脱;小血管断端的痉挛及血凝块的覆盖,使创面出血暂时停止而使部分出血点被遗漏,这些是原发性出血的主要原因。由于后期手术野的感染和消化液外渗等因素,使部分血管壁发生坏死、破裂、可导致术后的继发性出血。 (二)临床表现:原发性出血多开始于手术后的最初几小时。表浅手术后的原发性出血,表现为局部渗血多,并逐渐形成血肿,一般不引起严重后果,如疝修补术后的阴囊血肿。但发生于甲状腺术后的颈部血肿,可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甚至可突然发生窒息。体腔内的原发性出血,引流管可流出大量鲜血;或术后短期内出现休克,虽然输血补液处理,休克不见的好转,甚至加重时表示内出血量较大。术后1-2周内,化脓伤口深部突然出现血块或有鲜血涌出,或大量呕血、黑便、尿血和咳血,这些都是继发性出血的主要表现。严重的出血可发展为出血性休克,后果较为严重。 (三)防治措施:首先,手术止血要彻底,术毕应用盐水冲洗创面,清除凝血块之后,再仔细结扎每个出血点,较大的血管出血应该缝扎或双重结扎止血较为可靠。术后积极预防感染,减少继发性出血的发生。凝血机制异常着,可于围手术期输注新鲜全血、凝血因子或凝血酶原复合物等。出血量根据伤口敷料渗血多少,引流管内出血量

小儿全麻术后并发症及护理

小儿全麻术后并发症及护理 一、小儿全麻方法 1.全麻是最常用的方法,一般小手术可在面罩吸入麻醉、静脉或肌肉麻醉下完成,较大手术应气管内麻醉。 2.部位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阻滞、臂丛阻滞及其他神经阻滞) 二、全麻药物。 ?氟烷(Halothane) ?恩氟烷(Enflurane) ?异氟烷(Isoflurane) ?七氟醚(Sevoflurane) ?地氟烷(Desflurane) ?氯胺酮(Ketamine) ?丙泊酚(Propofol) 一般像斜疝等小手术就用七氟醚吸入麻醉就可以了,大点的手术需要用肌松要,再用芬太尼、七氟醚、丙泊酚等维持。 1、七氟醚 (1)无色透明、芳香无刺激液体;容易为小儿接受。 (2)麻醉起效快,苏醒迅速,术中麻醉深度容易调节,不良反应少,麻醉过深时有诱发全身痉挛的可能; (3)对心率影响不显著,动脉压的下降与心脏抑制、心输出量减少以及血管扩张所致;对脑血流、脑供氧几乎没有影响。 (4)气道刺激小、可松弛气道平滑肌,对肌松药的强化作用比异氟醚、恩氟醚强。 (5)停药后患儿苏醒时间一般为3-5分钟,不超过10分钟,清醒完全,很少有再次入睡现象,无明显的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咳嗽、喉及支气管痉挛水肿等并发症。 2、丙泊酚 (1)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起效时间为30-60秒,维持时间约10分钟左右,苏醒迅速。能抑制咽喉反射,有利于插管,很少发生喉痉挛。 (2)循环系统:有抑制作用, 可引起血压下降,心肌血液灌注及氧耗量下降,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心率无明显变化。丙泊酚能降低颅内压及眼压,减少脑耗氧量和脑血流量,镇痛作用很微弱。 (3)呼吸系统:丙泊酚可抑制二氧化碳的通气反应,表现为潮气量减少,

全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全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全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全身麻醉是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方式,术后患者可能出现诸多并发症,及时的观察及护理够使患者平稳渡过麻醉危险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早日康复。以下是我们在工作中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1. 寒战: 全麻术后寒战是病人于麻醉后苏醒期间出现不自主的肌肉收缩抽动。及时观察给予加盖温暖床被,利用升温仪对体表施加一定温度的持续气流,在患者周围营造一个暖环境,可有效地升高体温,减短寒战时间,同时给予关心并耐心解释,使患者解除紧张情绪。 2. 躁动 由于对手术后的特殊体位要求以及术后咽喉不适疼痛等症状引起患者的烦躁不安。为防止患者坠床、伤口裂开、扭伤等意外情况的发生,需加强护理。通过对病人的观察,找出可能引起躁动的原因,如为痛、体位不适、尿潴留、气管导管等不良刺激,可给予调整舒适体位,诱导小便,或遵医嘱给止疼药。对可能的原因去除后躁动仍持续或原因不明,无呼吸循环紊乱和低氧血症的病人,可遵医嘱给镇静催眠药等,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3.呕吐

当患者发生恶心呕吐时应及时给予侧卧位,避免发生误吸而引起肺部感染及窒息,及时清理呕吐物安慰患者,当呕吐严重时通知医生给予止吐药与缓解症状。 4.喉头水肿 麻醉术后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节律和面色变化,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与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缓解喉部不适,减轻水肿。遵医嘱静脉给药,预防水肿进行性发展和促进水肿消退。氧气吸入。情况紧急时行环甲膜穿刺或协助医生进行气管切开。 5.喉痉挛 由于咽喉部受到机械和化学性的刺激,如拔除气管插管、放置口咽导管、吸痰管的刺激及胃内容物的反流等出现的情况。停止对咽喉部的刺激;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采用麻醉面罩加压给氧;对严重者可按医嘱静脉给药,并行加压人工呼吸,本方法仅适用于单纯声带痉挛,而呼吸道有无梗阻者的处理。 6.低氧血症 由于肺泡通气不足,弥散性低氧血症,肺内分流量增加组织耗氧量增加,寒战,发热,心输出量降低,血容量不足,二氧化碳蓄积造成病人缺氧而出现低氧血症。对于清醒病人鼓励其深吸气、咳嗽,排出口内分泌物。如咳嗽效果不佳,立即手法开放气道吸痰,同时协助麻醉师用简易呼吸器加压面罩给氧,严密观察病人胸廓起伏、口唇颜色和血氧变化。 7.尿潴留

浅谈全麻手术患者术后安全转运措施

浅谈全麻手术患者术后安全转运措施以患者为中心、确保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妥善的医疗和护理,杜绝医疗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是医院工作的核心,是每位医护人员应尽的职责。如何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安全度过手术关,是我们医护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进行手术方式治疗的患者在全身麻醉还未完全清醒的转运过程中,手术护士如何认真遵守交接流程是保障手术成败最后的关键。根据我院近年来临床的实际情况,我总结了患者在术后转运过程中易出现的危险情况,分析其所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并制定了相应的护理对策和规范。 1 患者转运过程中的风险因素 1.1 呼吸系统 常见有呼吸抑制、呼吸道梗阻等。呼吸抑制是麻醉剂残余作用对呼吸的影响而致,主要表现在:肌松剂的残余作用,可致患者呼吸频率减慢,呼吸幅度减小,甚至出现胸腹交替运动的呼吸;芬太尼麻醉后,虽患者意识状态逐渐好转,但呼吸中枢还处于抑制状态,呼吸极不规则,或无自主呼吸,表现为呼吸遗忘。呼吸道梗阻常见原因有:气管插管拔管后出现急性喉头水肿;术后意识尚未完全复苏,舌肌松弛易致舌后坠;颈部敷料包扎过紧也易致呼吸困难,导致呼吸道梗阻。 1.2 循环系统 患者术后从手术间被搬运到病房需经过一段路程,搬运时体位的变动可导致循环系统功能改变,正常人通过机体自身调节可以代偿,但麻醉后患者由于骨骼肌张力、心肌收缩力以及血管舒缩等代偿功能被抑制,因而改变体位所致的心脏功能变化更明显。突然改变体位,使血液在脑、心脏、动静脉及肺血管床异常分布,重要脏器短时间内得不到供氧,极易诱发循环虚脱,甚至循环停止,尤其易发生于手术后血容量不足的患者。 1.3 坠床 麻醉药物中枢性抑制作用消失后,患者意识虽已恢复,但部分麻醉药物的作用致使高级中枢的功能仍未完全复原,任何不良刺激均可引起躁动,尤其是使用了拮抗剂与催醒剂的患者可迅速引起躁动,或因其他不适而挣扎,在返回病房途中未将床档立起,对患者照顾不周极易造成患者坠床。 1.4 意外伤害 较大手术后患者往往带较多的管路(胸管以及各种引流管),手术后从手术床转到手术转运车上或转运车转到病区床位可能造成脱管的意外伤害,如移动患者时不能协调一致,致使引流管牵拉造成脱落,最严重的是胸管脱落,许多时候需要重新手术方可解决问题。 2 护理对策及交接流程 2.1 防止呼吸抑制、呼吸道梗阻的护理对策

全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全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全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全身麻醉是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方式,术后患者可能出现诸多并发症,及时的观察及护理够使患者平稳渡过麻醉危险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早日康复。以下是我们在工作中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1.寒战: 全麻术后寒战是病人于麻醉后苏醒期间出现不自主的肌肉收缩抽动。及时观察给予加盖温暖床被,利用升温仪对体表施加一定温度的持续气流,在患者周围营造一个暖环境,可有效地升高体温,减短寒战时间,同时给予关心并耐心解释,使患者解除紧张情绪。 2.躁动 由于对手术后的特殊体位要求以及术后咽喉不适疼痛等症状引起患者的烦躁不安。为防止患者坠床、伤口裂开、扭伤等意外情况的发生,需加强护理。通过对病人的观察,找出可能引起躁动的原因,如为痛、体位不适、尿潴留、气管导管等不良刺激,可给予调整舒适体位,诱导小便,或遵医嘱给止疼药。对可能的原因去除后躁动仍持续或原因不明,无呼吸循环紊乱和低氧血症的病人,可遵医嘱给镇静催眠药等,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3.呕吐 当患者发生恶心呕吐时应及时给予侧卧位,避免发生误吸而引起肺部感染及窒息,及时清理呕吐物安慰患者,当呕吐严重时通知医生给予止吐药与缓解症状。 4.喉头水肿 麻醉术后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节律和面色变化,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与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缓解喉部不适,减轻水肿。遵医嘱静脉给药,预防

水肿进行性发展和促进水肿消退。氧气吸入。情况紧急时行环甲膜穿刺或协助医生进行气管切开。 5.喉痉挛 由于咽喉部受到机械和化学性的刺激,如拔除气管插管、放置口咽导管、吸痰管的刺激及胃内容物的反流等出现的情况。停止对咽喉部的刺激;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采用麻醉面罩加压给氧;对严重者可按医嘱静脉给药,并行加压人工呼吸,本方法仅适用于单纯声带痉挛,而呼吸道有无梗阻者的处理。 6.低氧血症 由于肺泡通气不足,弥散性低氧血症,肺内分流量增加组织耗氧量增加,寒战,发热,心输出量降低,血容量不足,二氧化碳蓄积造成病人缺氧而出现低氧血症。对于清醒病人鼓励其深吸气、咳嗽,排出口内分泌物。如咳嗽效果不佳,立即手法开放气道吸痰,同时协助麻醉师用简易呼吸器加压面罩给氧,严密观察病人胸廓起伏、口唇颜色和血氧变化。 7.尿潴留 由于全身或椎管麻醉后排尿反射受到抑制,药物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手术损伤神经,切口疼痛引起膀胱括约肌反射性痉挛,机械性梗阻,病人不习惯床上排尿等原因引起的。 应给予安慰,解除思想顾虑,消除紧张和焦虑,采用各种方法诱导病人放松情绪。也可热敷、按摩下腹部膀胱区,刺激膀胱肌肉收缩,引起排尿反射。各种神经反射诱导,如听流水声。 如病情允许,可协助病人坐起,以习惯姿势床上排尿,注意保护个人隐私。用以上方法不能排尿者,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实施导尿术。 8.苏醒延迟

全麻的并发症

全麻的并发症 . 全麻的并发症 下面介绍全身麻醉的几个严重并发症: 一、迷走神经反射: 1、包括: 1)眼心反射:压迫可致心率下降,心跳骤停;恶心,呕吐等。 2)颈动脉窦反射:刺激时可反射引起血压变化,心率下降,反射性晕厥,心律失常。 3)迷走-迷走反射:最为多见,迷走神经分布区域若受刺激压迫,通过心抑制神经纤维抑制心脏,可致心律失常、甚至停搏。 部位:耳鼻咽喉、心、肺、气管、食道、肝、胃、胆、胰、脾、小肠、大肠、直肠、膀胱、生殖系统。以下列手术多见:耳鼻咽喉-胆道-心-颈-食道。其余多为偶发。这些部位的手术压迫或刺激,可引起迷走-迷走反射,导致心血管的意外变化.。 2、诊断: 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小儿多表现为反射性喉痉挛、扁桃体、腭裂修补术、喉直达镜检时发生的可能性大,成年人以胆囊手术发生率高。 除手术机械刺激外,下列因素增加其发生率: 突然意外死亡征象:反射性喉痉挛,窒息性缺氧,呼吸中枢抑制。心脏抑制,心跳停止。 3、处理: ①思想准备:手术部位及操作是否易引起,是否原有迷走紧张。 ②麻醉:深度适宜,可加局麻阻滞。 ③药物:阿托品,可先给(观点不一),可合用麻黄碱。 ④心跳停止:立即胸外按压,控制呼吸。强调:预防,严密观察,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复苏成功率高。 二、恶性高热: 恶性高热是一种急性,致命性遗传代谢性疾病。由全麻(吸入)和琥珀胆碱在易感个体所激发的,表现为骨骼肌代谢亢进为特征的全麻危象。早年死亡率70%-90% ,目前降为5%-10%,虽少但应重视。 1.诊断: 突发性骨骼肌亢进综合征。骨骼肌代谢急剧升高,表现为耗氧量、CO2、乳酸和产热量均显著增加。致呼酸、代酸、肌肉强直、高热(可达43℃),肌纤维破坏出现高钾血症、肌红蛋白尿、CK升高、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脑损伤、肺水肿、凝血障碍、器管衰竭。 2.发病情况:罕见,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有报道全麻药发生率为1:15000--1:200000,小儿<15岁占52.1% ,男性占56.8%。 高假索人67.8% 亚洲人10.1% 黑人9.8% 中东人6.6%

全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全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全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全身麻醉是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方式,术后患者可能出现诸多并发症,及时的观察及护理够使患者平稳渡过麻醉危险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早日康复。以下是我们在工作中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1. 寒战: 全麻术后寒战是病人于麻醉后苏醒期间出现不自主的肌肉收缩抽动。及时观察给予加盖温暖床被,利用升温仪对体表施加一定温度的持续气流,在患者周围营造一个暖环境,可有效地升高体温,减短寒战时间,同时给予关心并耐心解释,使患者解除紧张情绪。 2. 躁动 由于对手术后的特殊体位要求以及术后咽喉不适疼痛等症状引起患者的烦躁不安。为防止患者坠床、伤口裂开、扭伤等意外情况的发生,需加强护理。通过对病人的观察,找出可能引起躁动的原因,如为痛、体位不适、尿潴留、气管导管等不良刺激,可给予调整舒适体位,诱导小便,或遵医嘱给止疼药。对可能的原因去除后躁动仍持续或原因不明,无呼吸循环紊乱和低氧血症的病人,可遵医嘱给镇静催眠药等,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3.呕吐

当患者发生恶心呕吐时应及时给予侧卧位,避免发生误吸而引起肺部感染及窒息,及时清理呕吐物安慰患者,当呕吐严重时通知医生给予止吐药与缓解症状。 4.喉头水肿 麻醉术后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节律和面色变化,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与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缓解喉部不适,减轻水肿。遵医嘱静脉给药,预防水肿进行性发展和促进水肿消退。氧气吸入。情况紧急时行环甲膜穿刺或协助医生进行气管切开。 5.喉痉挛 由于咽喉部受到机械和化学性的刺激,如拔除气管插管、放置口咽导管、吸痰管的刺激及胃内容物的反流等出现的情况。停止对咽喉部的刺激;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采用麻醉面罩加压给氧;对严重者可按医嘱静脉给药,并行加压人工呼吸,本方法仅适用于单纯声带痉挛,而呼吸道有无梗阻者的处理。 6.低氧血症 由于肺泡通气不足,弥散性低氧血症,肺内分流量增加组织耗氧量增加,寒战,发热,心输出量降低,血容量不足,二氧化碳蓄积造成病人缺氧而出现低氧血症。对于清醒病人鼓励其深吸气、咳嗽,排出口内分泌物。如咳嗽效果不佳,立即手法开放气道吸痰,同时协助麻醉师用简易呼吸器加压面罩给氧,严密观察病人胸廓起伏、口唇颜色和血氧变化。 7.尿潴留

全麻术后拔管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对策

全麻术后拔管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对策 随着新型麻醉药物与各种监测设备的出现与应用,以及麻醉人员整体素质与水平的提高,全身麻醉病人的麻醉诱导与麻醉维持的水平已有明显的提高。然而,麻醉医生似乎不同程度地忽视全身麻醉病人的麻醉苏醒过程,尤其对麻醉苏醒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认识重视不足。 一、气管导管拔管困难 气管导管拔管困难的原因及相对应的处理为: 1.气管导管气囊未放气,这是拔管困难最常见的原因; 2.气管导管气囊过大,气囊嵌在声带部位; 3.由于未用润滑剂,导管气囊或导管与气管壁粘连; 4.外科缝线将气管导管与邻近组织固定,可见于颈胸颌面手术; 5.气管导管过粗,插管用力,或喉部解剖异常; 直视下手法推动喉与导管,旋转导管退出; 6.气管导管气囊放气后,气囊形成袖套样皱折,使管径增粗,难以通过声门: 处理:①再插入:旋转、退管; ②再插入、充气、放气、退管; ③皮肤钳或血管钳帮助下减小气囊皱折,退管。

二、气管导管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气管导管拔管时约有70%的病人出现心率和收缩压升高20%,甚至更高。 (一)原因 气管导管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主要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血液中儿茶酚胺水平增高,而引起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和外周血管阻力增大;插管后1~10min,可出现肺动脉压、肺动脉楔压和肺血管阻力升高。 (二)临床意义 大部分病人可耐受气管导管拔管后的心血管反应。但是某些病人可能不能耐受这种心血管反应,甚至出现严重后果。 1. 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气管导管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可能影响心肌氧耗与氧供平衡,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围手术期心肌缺血主要与心动过速明显相关,而不是高血压。围手术期心肌缺血与术后心肌梗死的发生有关。 2. 高血压病人对苏醒和拔管的高血压反应显著高于血压正常者。这种血压升高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失代偿、肺水肿或脑出血等。 3. 先兆子痫产妇气管插管与气管导管拔管的心血管反应均严重。这种病人平均最大升高幅度为平均动脉压 45mmHg,肺动脉压 20mmHg,肺毛细血管嵌顿压20mmHg。并

全麻手术常见并发症

全麻手术常见并发症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常见并发症 呼吸系统:占麻醉总并发症的70%。常见的有: 1、呼吸暂停:多见于未行气管插管的静脉全身麻醉者,尤其使用硫喷妥纳、丙泊酚或氯胺酮施行门诊小手术、眼科手术、人工流产及各种内镜检查者;临床表现为胸腹部无呼吸动作. 2、上呼吸道梗阻:见于气管内插管失败、极度肥胖、静脉麻醉未行气管内插管、胃内容物误吸及喉痉挛者。病人往往在自主呼吸时出现“三凹征”,务必预防在先。一旦发生则应立即处理:置入口咽或鼻咽通气道或立即人工呼吸 3、急性支气管痉挛:好发于既往有哮喘或对某些麻醉药过敏者,气管内导管插入过深致反复刺激隆突,或诱导期麻醉过浅也可诱发。病人表现为呼吸阻力极大,两肺下叶或全肺布满哮鸣音,重者气道压异常增高可>(40cmH2O) 4、肺不张:多见于胸腔及上腹部术后病人。主要是术后咳痰不力、分泌物阻塞支气管所致,也可与单侧支气管插管、吸入麻醉药所致区域性肺不张有关。预防:术前禁烟2~3周,避免支气管插管,术后有效镇痛,鼓励病人咳痰和深呼吸。 5、肺梗死:多见于骨盆、下肢骨折后长期卧床的老年病人。预防:对原有血脂高、血液黏稠度大的老年病人,术前口服阿司匹林;麻醉诱导后翻身时动作宜轻柔。 6、肺脂肪栓塞:多见于老年长管骨骨折行髓内钉固定或关节置换术病人。系器械挤压髓内脂肪,使大量脂肪滴入血,导致肺微血管广泛阻塞,造成肺动脉压急剧升高、急性左心衰竭、发绀、血压急剧下降,以至心搏停止等。

循环系统 1、高血压:是全身麻醉中最常见的并发症。除原发性高血压者外,多与麻醉浅、镇痛药用量不足、未能及时控制手术刺激引起的强烈应激反应有关。故术中应加强观察、记录,当病人血压>140/90mmHg时,即应处理;包括加深麻醉,应用降压药和其他心血管药物。 2、低血压:以往血压正常者以麻醉中血压<80/50mmHg、有高血压史者以血压下降超过术前血压的30%为低血压的标准。麻醉中引起低血压的原因,包括麻醉药引起的血管扩张、术中脏器牵拉所致的迷走反射、大血管破裂引起的大失血,以及术中长时间容量补充不足或不及时等。 3、室性心律失常 4、心搏停止:是全身麻醉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前述呼吸、循环系统的各项并发症,如未及时发现和处理,均可导致心搏停止。需立即施行心肺复苏。预防:严格遵守操作流程,杜绝因差错而引起的意外;严密监测,建立预警概念。 5、术后恶心、呕吐:为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上消化道手术、年轻女性、吸入麻醉及术后以吗啡为主要镇痛药物的病人。 6、术后苏醒延迟与躁动:苏醒期躁动多与苏醒不完全和镇痛不足有关。预防:正确施行苏醒期操作,并于拔管前应用肌松药拮抗剂,补充镇痛药及避免低体温。

浅谈全麻手术患者术后安全转运措施

浅谈全麻手术患者术后安全转运措施 以患者为中心、确保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妥善的医疗和护理,杜绝医疗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是医院工作的核心,是每位医护人员应尽的职责。如何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安全度过手术关,是我们医护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进行手术方式治疗的患者在全身麻醉还未完全清醒的转运过程中,手术护士如何认真遵守交接流程是保障手术成败最后的关键。根据我院近年来临床的实际情况,我总结了患者在术后转运过程中易出现的危险情况,分析其所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并制定了相应的护理对策和规范。 1 患者转运过程中的风险因素 1.1 呼吸系统 常见有呼吸抑制、呼吸道梗阻等。呼吸抑制是麻醉剂残余作用对呼吸的影响而致,主要表现在:肌松剂的残余作用,可致患者呼吸频率减慢,呼吸幅度减小,甚至出现胸腹交替运动的呼吸;芬太尼麻醉后,虽患者意识状态逐渐好转,但呼吸中枢还处于抑制状态,呼吸极不规则,或无自主呼吸,表现为呼吸遗忘。呼吸道梗阻常见原因有:气管插管拔管后出现急性喉头水肿;术后意识尚未完全复苏,舌肌松弛易致舌后坠;颈部敷料包扎过紧也易致呼吸困难,导致呼吸道梗阻。 1.2 循环系统 患者术后从手术间被搬运到病房需经过一段路程,搬运时体位的变动可导致循环系统功能改变,正常人通过机体自身调节可以代偿,但麻醉后患者由于骨骼肌张力、心肌收缩力以及血管舒缩等代偿功能被抑制,因而改变体位所致的心脏功能变化更明显。突然改变体位,使血液在脑、心脏、动静脉及肺血管床异常分布,重要脏器短时间内得不到供氧,极易诱发循环虚脱,甚至循环停止,尤其易发生于手术后血容量不足的患者。 1.3 坠床 麻醉药物中枢性抑制作用消失后,患者意识虽已恢复,但部分麻醉药物的作用致使高级中枢的功能仍未完全复原,任何不良刺激均可引起躁动,尤其是使用了拮抗剂与催醒剂的患者可迅速引起躁动,或因其他不适而挣扎,在返回病房途中未将床档立起,对患者照顾不周极易造成患者坠床。 1.4 意外伤害 较大手术后患者往往带较多的管路(胸管以及各种引流管),手术后从手术床转到手术转运车上或转运车转到病区床位可能造成脱管的意外伤害,如移动患者时不能协调一致,致使引流管牵拉造成脱落,最严重的是胸管脱落,许多时候需要重新手术方可解决问题。 2 护理对策及交接流程 2.1 防止呼吸抑制、呼吸道梗阻的护理对策 术毕应延长观察时间,待患者呼吸频率、幅度恢复正常,血氧饱和度稳定后再转送至病房,转运途中备简易呼吸器以备急用。全身麻醉及危重患者均应有护理人员同麻醉师一起陪同送回病房,运送时要密切观察患者情况,若为颈部手术应常规观察敷料松紧度,预防患者出现呼吸抑制或呼吸道梗阻,转运途中备50ml大空针1副并接上吸痰管以备急用,对舌后坠患者用舌钳将舌体拉出。 2.2 防止循环系统功能改变的护理对策 保持转运床平稳,避免颠簸振荡或急剧体位改变,以免引起血液动力学变化,保持有

小儿全麻术后并发症及护理

小儿全麻术后并发症及护 理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小儿全麻术后并发症及护理 一、小儿全麻方法 1.全麻是最常用的方法,一般小手术可在面罩吸入麻醉、静脉或肌肉麻醉下完成,较大手术应气管内麻醉。 2.部位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阻滞、臂丛阻滞及其他神经阻滞) 二、全麻药物。 ?氟烷(Halothane) ?恩氟烷(Enflurane) ?异氟烷(Isoflurane) ?七氟醚(Sevoflurane) ?地氟烷(Desflurane) ?氯胺酮(Ketamine) ?丙泊酚(Propofol) 一般像斜疝等小手术就用七氟醚吸入麻醉就可以了,大点的手术需要用肌松要,再用芬太尼、七氟醚、丙泊酚等维持。 1、七氟醚 (1)无色透明、芳香无刺激液体;容易为小儿接受。 (2)麻醉起效快,苏醒迅速,术中麻醉深度容易调节,不良反应少,麻醉过深时有诱发全身痉挛的可能; (3)对心率影响不显着,动脉压的下降与心脏抑制、心输出量减少以及血管扩张所致;对脑血流、脑供氧几乎没有影响。 (4)气道刺激小、可松弛气道平滑肌,对肌松药的强化作用比异氟醚、恩氟醚强。 (5)停药后患儿苏醒时间一般为3-5分钟,不超过10分钟,清醒完全,很少有再次入睡现象,无明显的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咳嗽、喉及支气管痉挛水肿等并发症。 2、丙泊酚 (1)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起效时间为30-60秒,维持时间约10分钟左右,苏醒迅速。能抑制咽喉反射,有利于插管,很少发生喉痉挛。 (2)循环系统:有抑制作用, 可引起血压下降,心肌血液灌注及氧耗量下降,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心率无明显变化。丙泊酚能降低颅内压及眼压,减少脑耗氧量和脑血流量,镇痛作用很微弱。 (3)呼吸系统:丙泊酚可抑制二氧化碳的通气反应,表现为潮气量减少,清醒状态时可使呼吸频率增加,静脉注射常发生呼吸暂停,对支气管平滑肌无明显影响。

全麻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全麻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 杭燕南洪涛闻大翔 近来,全身麻醉逐渐增加,老年病人手术也越来越多,全麻后并发症防治受到重视,以往认为全麻后中枢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并不常见,但随着临床研究深入和监测技术的发展,麻醉医师知识面的扩展以及病人对医疗要求的提高,对全麻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更加关注。全麻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范畴包括行为和认知功能的变化,也可有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脑损伤,如脑出血和脑梗死。 1.发生率 全麻后并发脑梗死与脑出血可导致患者死亡或留下终身残疾。有研究表明一旦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死亡率可增加9倍。在非神经非心血管手术发生局限性神经缺损并不常见,仅为0.02%~0.07%。但在外周血管手术以及老年患者发生率则可增加10倍以上。心脏手术的脑损伤发生率则更高。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表明,脑损伤的发生率为4.8%,而1997年的数据为1.5%~3.0%。 术后精神认知障碍由于定义方法的不同,统计发生率有很大差异。所幸大部分神经兴奋或抑制是可逆的,但部分是不可逆的。在冠状动脉旁路吻合手术患者,术后8天仍有60%以上的患者有神经功能障碍,8周后降至25%~30%。老年病人术后精神障碍,在主动脉瘤手术为46%,心内直视手术为7~77%,肺移植术为50%,骨科大手术为13~41%,上腹部手术为7~17%。 我院联合三家医院进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统计发病率见表1: 表1各医院病人的基本情况及POCD发生例数 医院病例数POCD例数POCD发生率 仁济医院32 7 21.9% 浦东新区人民医院38 9 23.7% 第七人民医院40 14 35.0% 公利医院25 10 40.0% 总计135 40 29.6% 我院ICU进行的有关精神障碍相关性的研究结果如下表2: 表2 各手术组术后精神障碍发病率 手术类型例数精神障碍发生率(%) 普外组221 34 15.38 骨科组17 2 11.76 泌尿组14 1 7.14 普胸组58 8 13.79 体外组70 23 32.86 合计380 68 17.89 2.全麻后神经系统并发症

全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全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全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全身麻醉是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方式,术后患者可能出现诸多并发症,及时的观察及护理够使患者平稳渡过麻醉危险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早日康复。以下是我们在工作中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1. 寒战: 全麻术后寒战是病人于麻醉后苏醒期间出现不自主的肌肉收缩抽动。及时观察给予加盖温暖床被,利用升温仪对体表施加一定温度的持续气流,在患者周围营造一个暖环境,可有效地升高体温,减短寒战时间,同时给予关心并耐心解释,使患者解除紧张情绪。 2. 躁动 由于对手术后的特殊体位要求以及术后咽喉不适疼痛等症状引起患者的烦躁不安。为防止患者坠床、伤口裂开、扭伤等意外情况的发生,需加强护理。通过对病人的观察,找出可能引起躁动的原因,如为痛、体位不适、尿潴留、气管导管等不良刺激,可给予调整舒适体位,诱导小便,或遵医嘱给止疼药。对可能的原因去除后躁动仍持续或原因不明,无呼吸循环紊乱和低氧血症的病人,可遵医嘱给镇静催眠药等,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3.呕吐

当患者发生恶心呕吐时应及时给予侧卧位,避免发生误吸而引起肺部感染及窒息,及时清理呕吐物安慰患者,当呕吐严重时通知医生给予止吐药与缓解症状。 4.喉头水肿 麻醉术后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节律和面色变化,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与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缓解喉部不适,减轻水肿。遵医嘱静脉给药,预防水肿进行性发展和促进水肿消退。氧气吸入。情况紧急时行环甲膜穿刺或协助医生进行气管切开。 5.喉痉挛 由于咽喉部受到机械和化学性的刺激,如拔除气管插管、放置口咽导管、吸痰管的刺激及胃内容物的反流等出现的情况。停止对咽喉部的刺激;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采用麻醉面罩加压给氧;对严重者可按医嘱静脉给药,并行加压人工呼吸,本方法仅适用于单纯声带痉挛,而呼吸道有无梗阻者的处理。 6.低氧血症 由于肺泡通气不足,弥散性低氧血症,肺内分流量增加组织耗氧量增加,寒战,发热,心输出量降低,血容量不足,二氧化碳蓄积造成病人缺氧而出现低氧血症。对于清醒病人鼓励其深吸气、咳嗽,排出口内分泌物。如咳嗽效果不佳,立即手法开放气道吸痰,同时协助麻醉师用简易呼吸器加压面罩给氧,严密观察病人胸廓起伏、口唇颜色和血氧变化。 7.尿潴留

全身麻醉的并发症

全身麻醉的并发症 一、呼吸系统的并发症 (一)呕吐、反流与窒息呕吐是通过一反射性动作迫使胃内容物排出。反流为胃内容物受重力作用或因腹内压力的影响而逆流入咽喉腔。呕吐或反流物易造成误吸,而引起呼吸道阻塞、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等,为全麻主要危险之一。 呕吐及反流常发生于饱食后、腹内压增高(如肠梗阻、产妇)、创伤、失血、休克、高颅压及昏迷病人。某些药物如乙醚、硫喷妥钠的作用,腹腔内脏及咽喉部操作的机械刺激,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等都有影响。 为预防呕吐和反流引起误吸的意外,全麻前应严禁饮食,使用镇静、镇吐或抗胃酸类药,必要时作胃肠减压。对饱胃患者的全麻应先行清醒气管插管或快速插管,亦可用食管阻塞器,麻醉诱导力求平稳。 全麻下发生呕吐和反流时,应立即取头低位,使声门高于食管入口,头偏向一侧,便于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如因误吸酸性胃液,尤其是出现胃酸误吸综合征时,除气管内吸引外,应使用氟美松、氨茶碱、抗生素等药物治疗,为稀释并中和胃酸可用生理盐水10毫升进行气管内冲洗和清吸,同时进行人工呼吸。

(二)呼吸道梗阻按部位分成呼吸道梗阻和下呼吸道梗阻或两者兼而有之。按性质分成机械性梗阻如舌后坠、分泌物或异物阻塞及机能性梗阻如喉或支气管痉挛。 1.舌后坠全身麻醉下下颌松驰,使舌根后坠而堵塞咽喉通道,造成上呼吸道部分或完全梗阻,可听到鼾音(打呼),正常睡眠时亦可出现。处理方法有:①托起下颌;②放入口咽或鼻咽通气道; ③头偏一侧或肩背垫高头后仰位(图1-22)。麻醉病人未醒前头底下不宜垫枕,以免发生舌后坠。 (1)舌根后坠而堵塞呼吸道 (2)当头向后仰可使呼吸道通畅 (3)口咽导气管法 (4)鼻咽导气管法

全麻术后早期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全麻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由于受麻醉、手术、原有基础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全麻术后恢复早期是患者情况多变的高危时期,加强这一阶段的观察与护理,可以减少麻醉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因此,全麻术后的早期护理尤为重要。 1.观察生命体征 全麻术后如患者出现呼吸异常(呼吸<10/min或>30/min,呼吸幅度减小)一定要及时处理,以免危及生命。引起呼吸异常的原因及护理措施如下。 1.1 舌后坠全麻后患者容易发生舌后坠阻塞喉咽部,这是常见的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常发生于拔除气管插管后麻醉药、肌松药的残留使肌力尚未恢复者;老年人口咽部组织松弛;肥胖者颈部短。表现为不完全呼吸道梗阻,此时可见呼吸时发出强弱不等的鼾声,有时带有哨音,而SPO2呈进行性下降。出现舌后坠时将患者头后仰,肩下垫软枕或双手托起下颌角,亦可用舌钳拉出舌体,改善通气功能,并给予持续面罩吸氧,必要时放置口咽通气管。 1.2 喉痉挛浅麻醉情况下,因分泌物、血液或操作刺激声门,引起喉痉挛,导致声门间歇性关闭,出现吸气或呼气时气道不完全梗阻。发生喉痉挛时用面罩持续高压吸氧(5-6L/分),镇静,减少口咽部刺激,减少吸痰次数,必要时可用解痉药或环甲膜穿刺。由于咽喉部受到机械和化学性的刺激,如拔除气管插管、放置口咽导管、吸痰管的刺激及胃内容物的反流等出现的情况。停止对咽喉部的刺激;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采用麻醉面罩加压给氧;对严重者可按医嘱静脉给药,并行加压人工呼吸,本方法仅适用于单纯声带痉挛,而呼吸道有无梗阻者的处理 1.3 误吸拔除气管插管前口咽部分泌物清理不及时或不彻底,导致分泌物反流入呼吸道、拔管时患者躁动、吸痰时刺激或搬动患者导致呕吐也可发生误吸。发生误吸时要安置患者侧卧位,头偏向一侧,用负压吸引器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每次吸引时间不超过15s,并给予翻身叩背,以利于分泌物排出,同时,嘱患者深呼吸以防止或减轻肺不张,清除吸入性麻醉药,加快清醒过程,提高SPO2。 1.4 喉水肿麻醉术后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节律和面色变化,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与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缓解喉部不适,减轻水肿。遵医嘱静脉给药,预防水肿进行性发展和促进水肿消退。氧气吸入。情况紧急时行环甲膜穿刺或协助医生进行气管切开。由于反复插管等原因可造成喉水肿,首先要调整患者头部的位置,避免气道扭曲受压,吸入湿化的氧气,必要时用0.5mg肾上腺素加4ml生理盐水稀释后雾化吸入,可使局部黏膜血管收缩,如情况没有好转,则应考虑重新插管。 1.5 分泌物阻塞因为麻醉药残留意识未完全清醒,呼吸道保护性反射尚未完全恢复。发生分泌物阻塞时,患者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观察患者面色紫绀。给予快速吸痰,症状缓解后吸氧。 1.6 通气不足常因为疼痛、包扎过紧、过度肥胖引起。给予面罩吸氧,严密观察呼吸频率、幅度及呼吸方式,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如疼痛明显无低氧血症,报告医生给予镇痛剂,病情许可患者半坐卧位,以促进肺扩张,增加肺通气量,减轻术后疼痛,改善呼吸运动。 1.7 寒战: 全麻术后寒战是病人于麻醉后苏醒期间出现不自主的肌肉收缩抽动。及时观察给予加盖温暖床被,利用升温仪对体表施加一定温度的持续气流,在患者周围营造一个暖环境,可有效地升高体温,减短寒战时间,同时给予关心并耐心解释,使患者解除紧张情绪。 1.8低氧血症 由于肺泡通气不足,弥散性低氧血症,肺内分流量增加组织耗氧量增加,寒战,发热,心输出量降低,血容量不足,二氧化碳蓄积造成病人缺氧而出现低氧血症。对于清醒病人鼓励其深吸气、咳嗽,排出口内分泌物。如咳嗽效果不佳,立即手法开放气道吸痰,同时协助麻醉师用简易呼吸器加压面罩给氧,严密观察病人胸廓起伏、口唇颜色和血氧变化。 1.9苏醒延迟

全麻患者术后护理

复苏室护士继续教育培训 计划 全 麻 患 者 术 后 护 理 主讲人:孙慧 讲课时间:2011.1.24

全麻术后护理 一、物品的准备:安装好吸引器,并协助麻醉医生准备及检查麻醉用 具,包括麻醉机,氧气、气管插管等,协助麻醉师做好整个麻醉过程,保持输液通畅,以确保各种静脉用药及时而准确的进入体内。 二、全麻术后护理 全麻未清醒前,病人处于意识丧失阶段,为防止各种合并症或意外的发生,必须有专人守护,直至清醒为止。 (1)协同医生将病人平稳的搬移至病床上,使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并稍向后仰,颈部伸直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检查病人周围皮肤及术区情况,安置好病人的输液及身上所带的各种引流管。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及体温。并与麻醉医生核对血压有无因搬动而致的变化。(2)查看遗嘱及麻醉单,了解麻醉所用的药物。听取麻醉医生及手术医生介绍病人,术中病情及特殊注意事项,重点了解通气功能及呼吸道通畅的状况,认真执行术后医嘱。 (3)病人未完全苏醒前,护士应守护在床旁,一般15min测量血压、脉搏、呼吸1次,如有波动应持续测量及观察,生命体征平稳可改为1—2小时测一次。(如发现血压波动,应注意有无出血或内出血,还应考虑是否由于血容量不足或麻醉过深,心功能不全等原因所致,此时应迅速通知医生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止血、调节输液、给氧、输血等)。待医生检查之后,再根据医嘱作进一步处理,并做好

记录。 (4)应观察术后病人的排尿情况,有留置尿管者,要按时观察记录尿量。无留置尿管者须观察膀胱充盈情况,过分充盈其他处理仍不能自行排尿,应给予导尿,留置尿管。 (5)恶心呕吐。乙醚全麻后常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故麻醉未清醒前,病人应平卧头侧向一边,防止唾液和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一旦发生误吸,应立即采取头低位,使声门裂高于食道入口,呕吐物流向鼻咽腔然后从口角流出,此时可用吸引器清除口鼻腔的残余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6)术后由于麻醉药物的反应和不正确的吸痰方法,刺激喉部,均可引起恶心,呕吐,当发生呕吐时应头偏向一侧并用吸引器吸出呕吐物,防止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 (7)加强基础护理:术后6h禁食水,尽量不让病人睡觉,6h过后且病人清醒者,可给予流质饮食,注意保持床单的整洁干燥以及病人皮肤的清洁和干燥。注意营养。 (8)对呼吸的观察和护理:护士观察病人呼吸道的通畅度,有无异常呼吸,一般用指(趾)端脉搏血氧仪通过检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来判断呼吸的效率。 (9)麻醉清醒前,病人可出现躁动不安,如拔管、坠床等危险,守护者必须注意安全,可按医嘱给镇静止痛剂,必要时采用约束带,保护病人的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