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扣教学设计

折扣教学设计
折扣教学设计

《折扣》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

人教版数学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第8页的内容。

二、设计理念:

1、挖掘生活素材,让学生深入生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了解打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运用百分数的知识正确计算商品打折的过程与方法。

3、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经历打折的认识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折扣的作用,理解打折的含义,能运用百分数正确计算打折商品。

2、过程与方法:经理打折的认识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沟通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点:理解打折的含义,能够解决相关的百分数应用的问题。

五、教学难点: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法选择: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七、学法指导:合作交流,归纳总结。

八、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等

九、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学习新知。

同学们,打折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是十分广泛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问题——折扣

(二)探究新知,引出问题

1.折扣的意义: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阅读课文,理解打折的意义。回答一下问题:

(1)、你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你是怎样理解“八五折”的?(八五折表示现价是原价的十分之八点五或百分之八十五),那“商品打二折”,“商品打七五折”,“商品打六折”呢?

(2)、回答一下问题;

①三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六五折改写成百分数是()。

②商品打八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出售,也就是降价()%;打六五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出售,也就是便宜()%。

③某种商品实际售价是原价的85%,也就是打()折出售;某种商品降价80%出售,也就是打()折出售。

(3)引导归纳:几折表示现价是原价的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

生活中你还发现那些商品打折?学生自由发言。

2、教学例题:

(1)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

讨论解题思路:“八五折”是现价是原价的85%,也就是求180元的85%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数量关系:现价=原价×折扣

算式是:180×85%=180×0.85=153(元)

(2)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①先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再列式计算。

思路一:先求现价再用原价减现价。

160-160×90%=160-144=16(元)

思路二:先求便宜的折扣再用原价乘便宜的折扣。

160×(1-90%)=160×0.1=16(元)

②比较两种解法的不同。

(3)、学生尝试完成课本p97的“做一做”。(如有困难可以同桌讨论)

(三)联系实际,巩固新知。

1、算出下面各物品打折后出售的价钱(单位:元)。

①篮球原价80元,打六五折,现价_

②上衣原价300元,打七折,现价_

③书包原价35元,打八八折,现价_

2、老师和同学们来到了商店,看到打折的广告:书包现价是160元,打八折,大家能算出这种书包的原价是多少钱吗?

(1)、学生先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解疑后汇报。

160÷80%=160÷0.8=200(元)

(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基本数量关系是:原价=现价÷折扣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都学会了什么?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入手创设情境直接导入,接着提问:“关于折扣的几个问题?”这些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因此,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问题,找出问题解题思路和方法。

通过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小组合作交流,将身边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知识来解决。学生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在课堂上我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使他们对折扣的知识能够深刻的了解和掌握。

(二)制造悬念,灵活运用。我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是设计的是乘法应用题让学生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思考和解决问题,不要盲目的根据低折扣购买商品,要懂得物有所值,为学生提供一些实用的生活经验。二是让学生学会具体问题具体解决,设置了一个除法应用题,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三)结合实际,体现价值。例题的设计,结合实际,非常贴近

学生的生活,学生自己都好象有这样的经历一样,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折扣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与乐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