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同学们谈地理

与同学们谈地理
与同学们谈地理

“与同学们谈地理”教学设计字数:1835

一、学情分析

地理学科是自然和人文交叉学科,在初、高中课程中扮演着相对“尴尬”的角色:因为中考不考,初二结束时已经结业考试,所以在初中阶段不受重视;进入高中则因为初中阶段基础不好,成为高考薄弱学科,也受尽歧视。作为地理教师,无法改变考试制度,惟一的办法是: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地理,使其将学习地理当作乐趣。本节内容是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的开篇,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在小学学习过“科学与社会”学科,简单了解过一些地理知识,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对地理学科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生活中的部分地理现象;知道学习地理的用处;知道怎样学好地理。

过程与方法:学会将现实生活与地理知识相互联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用地理角度看待、思考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地理学习兴趣,明白地理学科的研究内容、学习方法;树立保护环境及尊重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及方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理学科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学会用地理思维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用地理思维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根据班级人数对全班进行分组,每6人一组,确定小组发言代表及记录人。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观察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1.地理学什么

导入:课前播放“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

设计意图:“舌尖上的中国”是目前热播的美食记录片,主要描述中国大江南北的美食,观众的认可度及关注度都很高。利用学生喜爱的纪录片,既吸引学生注意力,又设置悬念。学生猜想:这节课内容与“舌尖上的中国”有什么联系?地理课的开篇就吸引学生,让学生对地理课留下良好的印象,为学生喜欢上地理学科奠定基础。

教师提问:说出你熟悉的“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涉及中国哪些地区?(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学生补充)

学生:浙江、甘肃、陕西、四川、重庆、云南、广西、广东、海南、黑龙江、吉林、北京、内蒙古、上海、福建、湖南、香港、澳门、台湾、山东、贵州等。

教师:请在中国地图上找出以上地区。(各组组长检查并纠正本组成员是否正确指出各地区的位置)

小组讨论一:找出现实生活中与地理有关的现象,并简单解释原因。各组记录人将讨论结果记录在纸上。教师请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学生可畅所欲言,只要与地理有关即可。

设计意图: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表达、善于发现。

学生1:环顾教室四周,发现空调安装在教室上部,而绵阳老家的暖气片安装在房间下部。因为冷空气密度大,往下沉;暖空气密度小,往上跑。

学生2:在去西藏旅行的过程中,越接近西藏,呼吸越困难,因为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在新疆有围着火炉吃西瓜的现象,因为新疆的气温日较差大。

学生3:电视报道中东地区长期爆发战争,因为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引起各国相争。

教师小结:现实生活中很多事物及现象都与地理知识有关,也是大家将在地理课程中学习的内容。同学们很善于观察与发现,而这些问题都能用你将来所学到的地理知识解答。

播放视频:《花儿与少年》第三期——意大利之行。

活动一:请在世界地图上指出意大利的位置,并在白纸上画出意大利的轮廓形状。各组推荐同学用投影仪展示意大利的轮廓图。(教师提示:意大利的形状似女士冬天穿的靴子)

教师提问:仔细观察视频,说说意大利的景点名称。

学生:略。

师生小结:西班牙广场、斯巴达宫殿、永恒之都——罗马、佛罗伦萨、水城威尼斯等。

过渡:以上内容均来自于现实,只要善于观察,一定能学到很多生活中的地理知识。为什么要学习地理?

2.为什么学地理

展示图片: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云南省的元阳梯田、日本丰富的鱼类资源、江浙一带的丝绸服装、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热带雨林景观、撒哈拉沙漠景观、瑞士滑雪景观、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挪威的峡湾风光图、美国的大规模农场图。

小组讨论二:欣赏以上景观图片后有何感想?请各组代表发言。

学生:大千世界,风景真是美不胜收;很想出去旅行,感受自然的美;人类要保护自然、保护环境。

教师小结:学习地理,让我们学会欣赏与尊重人类生活的世界。

播放视频: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州举行公投加入俄罗斯。

活动二:请对视频中克里米亚的公投事件发表见解。

学生1:赞同克里米亚的做法。因为克里米亚位于乌克兰的东部,而乌克兰的东部地区是亲俄的,人民说俄语。

学生2:反对克里米亚的做法。如果我是克里米亚州的公民,我宁愿独立也不愿加入俄罗斯。

学生3:这个问题与俄罗斯的立场有很大关系。从地图上看,克里米亚半岛位于乌克兰南部,像一个菱形的锥子一样直插进黑海,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所以俄罗斯愿意克里米亚加入本国。

教师小结:学习地理使我们具备全球观念和意识。

播放视频:热带雨林的砍伐。

小组讨论三:热带雨林被砍伐所带来的危害有哪些?请各组代表发言。

学生:热带雨林的森林面积减少;树木被砍伐,引起水土流失;砍伐森林后,后代的森林资源越来越少;引起全球气候变暖。

师生小结:学习地理,使我们具备全球环境保护意识。

承转:请在中国政区图上指出成都的地理位置,小组讨论成都城市的形成因素。(教师检查学生是否正确找到成都在地图上的位置;请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学生1:成都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的核心地带。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合农业耕种,自然资源丰富。

学生2:成都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日照较少,适宜人口居住繁衍。

教师小结:一个城市的形成,可能与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综合因素有关。成都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动态形成的。因此,在考察某一地理事物的形成时,应把握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展示图表:世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前十位的国家、我国人口密度示意图。

活动三:通过读图学会什么?

学生:知道欧洲是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知道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学会如何读统计图表。

活动四: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你认为学习地理有什么意义?请同学们讨论,每组推荐一位总结。

学生:学习地理,使我们懂得欣赏和尊重人类生活的世界;学习地理,使我们具备全球观念和环境意识;学习地理,使我们会用综合的和动态的眼光分析问题;学习地理,使我们学会分析地理问题的多种技能。

承转:虽然学习地理的好处较多,可是怎样才能把地理学好?这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3.如何学好地理

小组讨论四:怎样才能学好地理?各组记录人记录本组讨论成果。(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学生1:地理课研究的是真实的世界,地理课堂不仅局限于教室内,还在大自然和社会中。现实生活有很多与地理息息相关的现象,只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做生活的有心人,一定能发现与地理有关的现象和问题。如美国NBA篮球队的名称与地名有关;湖南卫视的娱乐节目“爸爸去哪儿”的拍摄地与当地特色有关;欧洲人喜欢喝牛奶与欧洲西部的畜牧业发达有关;中国与澳大利亚学生放暑假的季节相反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北冰洋沿岸的不冻港(摩尔曼斯克)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中东地区的妇女头戴白纱与当地的热带沙漠气候有关等。这些生活中的现象都与地理知识联系密切,因此,学好地理必须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不断发现问题。

学生2:地理图表不仅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内容,更是学好地理的重要工具。无论是地图的阅读,还是各类统计图表的阅读,都应该重视。不断养成读图的习惯,任何一个地理事物只要与地图有关,都可以在图中体现出来,并把相关知识落实在图上。因此,学好地理要会读图表,

并熟练运用。

学生3:地理课堂里所学的地理知识是一般的知识和规律,并不一定符合每个地区,也可能不符合我们居住地的变化规律。因此,将所学的地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绝不能生搬硬套,需要活学活用。可以用所学的研究地理问题的方法研究我们所生活的地区,不断探索,寻找规律。根据实际需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学好地理要联系实际、勤于实践。

学生4:我们总是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世界上的大好河山、千姿百态的美丽风景、丰富多彩的文化习俗或许我们还未见识,因此,应迈开双脚大胆走出去,领略异国风情、感受他乡美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电视、报刊、广播、网络等飞速发展,也为开阔视野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只要勇于探索、善于积累,就会在增长见识的同时,为学好地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学好地理要放开手脚,拓宽视野。

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谈谈本节课收获了什么?(学生可畅所欲言,言之有理即可)

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地理、学会怎样观察生活中的地理。地理是非常有趣的学科,很多现实生活中的现象都可以用地理知识解释。

课外探究:收集你所居住地区的环境破坏现象,并提出治理措施。

专家点评:本文深入贯彻新课标“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理念,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将生活中与地理息息相关的知识融入教学,使知识相互联系、相互融合,不断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本文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利用很受观众追捧的新节目“舌尖上的中国”和“花儿与少年”进行导

入,不仅从直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融合知识的能力。本文最大的特点是与时俱进。内容上,教师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将其灵活运用于地理教学,将具有时效性的新知识分享给学生。学习方式上,不断促使学生由教师引导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即由引我学到我要学、我乐学。(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研培中心地理教研员刘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