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与疏导

浅谈小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与疏导

小学时期是儿童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是儿童个性心理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小学生教育主要是学生的养成教育。长期以来,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的指导下走入了误区,很多“恨铁不成钢”的教师和“望子成龙”的父母心目中“好学生”、

“好孩子”的衡量标准就是学习成绩,只注重了智育,而忽视了思想

品德、道德素质的教育。我认为, “学会做人”应该是素质教育的

核心。尤其有一部分孩子到了中高年级往往会开始对父母、老师产生一种抵触情绪。他们心理有什么话不愿意向别人诉说,对于父母和老师的批评和劝导,不像以前听话了,甚至产生抵触、不顺从的情绪。

我们把孩子的这种现象称为逆反心理。近年来,这种心理在儿童、少年当中尤为突出。它的主要表现有:大家都积极倡导的东西,他(她)却偏偏表现出冷漠、排斥,而对大家都反对的事物,他(她)则积极、热情地去肯定和支持。因为儿童还不能准确地、客观地评价自己,更不能很好地理解社会、指导自己的行动,如果逆反心理过于严重,势必要影响他们听从成年人的指导,这将给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负效应。所以,认真研究小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寻找积极的疏导方法, 不但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而且对学生的健全人格精神的培养具有重

要意义。我们都很清楚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

、耐心教育,以表扬为主

表扬使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绝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实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

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有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

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二、建立深厚的师生情,缩短心理距离

当学生犯错误时,不是想着怎样整治他们,而是向其讲清道理, 使其心服口服……总来说之,教师的宽容能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上进心。多几分宽容,就会有令人满意的答案。平时,和他们谈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多给他们一点温暖和体贴。并从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真心实意地去关心爱护他们,发现他们的长处和短处,使其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聪明才智,进而让他们亲自感受到老师真诚的体贴和关怀,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当他们觉得老师值得亲近、信赖

时,就会把老师的教育认为是出于好意的劝导而愿意接受。

教师还应

该学会“设身处地”、“将心匕L、”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种

“同体观”是一种重要而有益的思维方式,它有有助于处理师生关系,改变人际心理气氛,开阔我们的教育思路。同时,因为教师本身

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学生的今天也许就是教育者的昨天,教师如能回忆起自己当年所犯错误的心情,对学生犯错误时的心情就能理解

得更真切些。这样,就会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引起师生情感上的共呜,有益于控制学生中的逆反心理。

三、抓常规训练,适时提出适当的要求

对学生实行常规教育和训练,严格要求,一抓到底。长期以来, 我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增强了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训练学生准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每天提醒他们注意习惯的培养。

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做作业,就不停地提醒纠正不良姿势。当学生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端正,两眼平视前方,态度自然大方,并且说话时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清楚。在听的水平方面,贝y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要说得出来。

老师应该看到每个学生的智力、基础、学习环境、条件、学习动机、意志等都各有差异,我们在实行教学时,就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水准不同的训练。给每个学生发挥自己水平,提升自己水平的机会。使他们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有利于他们健康心理的形成。教师希望学生成材的心情是能够理解的,但若所以不切实际地对学生寄予过高的期望,贝煜不明智的。所以,为人师

者不妨降低期望的高度,给孩子设定一个他能够达到的目标,待他实现后再提出一个高一层次的目标。

如此循环往复,既能够避免孩子的逆反心理,又可促动他持续进步, 并逐渐接近老师的期望。

四、教师追求自身的完善,感染影响学生

教师首先要以自己规范的行为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做老师的应以身作则,身教胜言传,尤其是班主任老师一定要“身正为范”,感染和影响每一个学生。对学生来说教师的人格能够说是无字之书、无言之教,教师不但以书教人,以客观规律教人,更重要的是通过人格的力量“以人教人”。才能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五、发挥家校合作的功效,共建良好氛围

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对家长实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协助。对“有逆反心理的学生”的教育光靠学校教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它需要学校、家庭密切配合才能解决,而多数家长又缺乏教育的常识和方法,所以学校在对学生实行教育的同时,还要增强对学生家长的教育,对于家长有问题的,班主任必须给家长指出来,指出这样将给孩子带来的危害,并向学生家长介绍一些教育方法,请有经验的家长介绍成功的教育经验,使家长掌握一些基本的教育方法,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实行,为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形成创设良好的条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