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和喜鹊》教学反思

《树和喜鹊》教学反思

《树和喜鹊》教学反思

高新区外国语小学申玉鹏。

一节课讲下来,我自己充分看到了自己在三尺讲台上的表现,也看到了今后应该努力改变的地方。下面我讲进行具体的反思。

我在突破教学重难点的过程中有两个成功。一是根据文本的故事特点,采用对比阅读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到树和喜鹊的孤单,再学习故事的结尾,感受树和喜鹊的快乐。通过鲜明的对比,自然造成学生认知上的矛盾,让他们带着的问题去读文,去探究原因。二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文本语言,设计了两处拓展和表达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孤单”和“快乐”的含义。从课堂学习的效果来看,学生能主动进入情境,结合自己的生活事例和感受,深入故事,理解了树和喜鹊的心情变化,并且探究到这其中的原因是因为它们有了朋友的陪伴。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孤单”时的难过和与同伴一起结伴而行的快乐。虽然,课堂学习中,学生进行了表达练习,但固定的格式和填空式表达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当学生不太理解时,我没有用具体的例子指引。此外,老师的过渡语还需要加强设计和练习,基本功需要提升。

通过这一节课,我发现学生的潜力无穷。老师们应该对学生有自信,相信他们会思考问题,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

(完整版)《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 《树和喜鹊》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文笔描写了树和喜鹊由孤单到快乐的经历。告诉我们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课文内容简单,结构清晰,学生学习比较容易。 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正慢慢适应集体学习的生活,在班集体这个社会群体中,他们要学会沟通交流,学会交朋友。这片课文让学生在感受树和喜鹊又孤单到快乐的变化中,体会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教学目标: 1、会认“只、窝”等12个生字,会写“单、居”等6个生字, 认识偏旁“孑”,会用多音字“只、种、乐”。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邻居与朋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间互助友 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逐步积累识字方法,掌握哦写字的技巧,注意字的布局和间架结构,正确、美观地写好生字。 难点:从字里行间体会树和喜鹊心情的变化,读出由孤单到快乐的情

绪变化。让学生联系实际,了解邻居与朋友的重要性,懂得团结协作,互助友爱。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见解,锻炼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自制的树、鸟窝以及喜鹊图片。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只、窝”等12个生字,会写“单、居”等6个生字, 认识偏旁“孑”,会用多音字“只、种、乐”。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我们玩个《谁是谁家》的接龙游戏, 师:“蓝天是谁的家? 生:白云的家。 师:大海是谁的家? 生:小船的家。 师:大地是谁的家? 生:小草的家。 师:大树是谁的家?” 生:小鸟的家。

6 树和喜鹊 教学反思

树和喜鹊教学反思 (一) 优点: 1.生字教学扎实有效。 生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我从字的音、形、义各方面教材设计,认读、识记、书写相结合。达到较好的效果。 2.教学课文时抓住关键词“从前、后来、孤单、快乐”等理解课文。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3.本节课的教学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个别差异,教师做到因材施教。在理解课文时教师尊重学生独特的心理感受,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谈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让学生更进一步感受到没有伙伴和朋友的生活才会孤独。理解“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这句话,很自然的也就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教育学生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我们的生活才会很快乐。 不足之处: 引导学生带感情朗读做的不够到位,效果不太理想。 (二) 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小鸟和小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孩子们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一、教学效果: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多种阅读方式,反复对重点自然段落的阅读以及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辅之以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文本的思想,形成自己的认识。在理解课文时我尊重学生独特的心理感受,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谈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让学生更进一步感受到没有伙伴和朋友的生活才会孤独。理解“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这句话,很自然的也就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教育学生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我们的生活才会很快乐。根据教材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设定为:识字、写字,用“联系上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知道“孤单、

一年级语文下册《树和喜鹊》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树和喜鹊》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一、拼一拼写一写。 zìjǐtóng xuéchūqùshítou míng tiān quán duìdōng xīshàng shān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1.银行.(hánɡ xínɡ)门口停了一辆自行.(hánɡ xínɡ)车。 2.从一条弯曲.(qǔ qū)的小路那边,传来一阵动听的乐曲.(qǔ qū)声。3.空.(kōnɡ kònɡ)中飞来一只小燕子,停在空.(kōnɡ kònɡ)地上。 三、形近字,巧辨析。 己(_______)刀(_______)瓜(_______)人(_______)已(_______)力(_______)爪(_______)入(_______) 四、选择合适的礼貌用语填空。(填序号)。 ①请问②谢谢③不客气 叔叔:小朋友,你好!(_________)书店怎么走? 小朋友:从这个路口往左走。 叔叔:(_________)你! 小朋友:(__________)。 五、读一读,连一连。 雪白雪白的小路雄伟的粽子 又黑又亮的云朵香甜的落叶

弯弯曲曲的西瓜壮观的天安门 碧绿碧绿的眼睛金黄的升旗仪式 六、照样子,写句子。 1.树很.孤单,喜鹊也很 ..孤单。 ______很_______,_______也很________。 2.小鸭子正.在水里捉鱼。 ____________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去了学校见到小伙伴,多么 ..开心哪! ______________,多么____________________哪! 七、课内阅读我会做。 每天天一亮,喜鹊们叽叽喳喳叫几声,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了。天一黑,他们又叽叽喳喳地一起飞回窝里,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1.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白——(_____)伤心——(______) 2.天一黑,喜鹊们( )。 A.飞出去了B.飞回窝里 3.树为什么很快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人教版《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容,能与同伴讨论交流树和喜鹊后来很快乐的原因,感悟交朋友、结识伙伴的乐趣。 3.认识偏旁子字旁和倒八,能正确认读“窝”等9个生字新词,正确认读“只”等三个多音字在本课的读音,读记“从前”等8个词语,认识AABB结构的词语,能仿照例子说说。 4.能正确读写“单”等6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5. 学习联系上下文了解词义的方法,了解“孤单”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好感叹句。 2.能正确认读“窝”等9个生字新词,正确认读“只”等三个多音字在本课的读音,正确读写“单”等6个生字,读记“从前”等8个词语。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容,能与同伴讨论交流树和喜鹊后来很快乐的原因,感悟交朋友、结识伙伴的乐趣。 教学准备: 教师:“窝”等9个会认读字字卡,“单”等6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以及第3、4自然段容的想象图画PPT,词语比较PPT。 学生:每人一套“单”等6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导语:同学们,在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之前,我们一起复习以前学过的一些字词。 (一)复习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以及多音字已学的字词。 1. PPT出示有关字词:快点儿音乐一只各种 出示任务:自由读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 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3.小结:这些红色字体的字,我们学习完课文,有的要求能正确书写,有的要注意它们在课文中的读音。 (二)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导语:同学们,学习了课文《小公鸡和小鸭子》,你们知道了朋友伙伴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呢?(预设:朋友伙伴之间应该互相帮助。)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又会让我们了解关于朋友伙伴的什么呢?请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 1.老师板书题目:⑥树和喜鹊。(“鹊”注音) 2.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拼读“鹊”后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4.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过渡语:同学们,《小公鸡和小鸭子》课文告诉我们,朋友伙伴之间应该互相帮助,那么,这篇课文又告诉我们关于朋友伙伴的什么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就能知道了。 二、学习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和多音字 (一)尝试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1.出示任务: (1)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在课文里把会认读的字圈画出来,然后借助拼音把这些字宝宝读准。 (3)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2.反馈指导: (1)订正会认的字的圈画和自然段标序号情况。 (2)出示会认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读(学习速度中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导。 (3)自由拼读、全班齐拼读。 (4)指名拼读(学习较慢的学生)相机指导。 (二)学习多音字 导语:我们学习了课文会认读的字,但是,这篇课文还有三个多音字,你们会读吗?(在副板书位置板书多音字,并在一旁注音,组本课词语,见板书。)

树和喜鹊重难点教学设计

《树和喜鹊》重难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要求书写的6个生字,学习偏旁“子字旁”和“倒八”。 2、会正确认读本课要求认读的12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3、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联系实际生活理解“孤单”的意思。 教学重点 1、会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生字,认读本课生词,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 1、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理解“孤单”的意思。 教法:根据学生识字和读课文的学情,运用字不离词、随文学习的策略,在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突出重点。 学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总结识字、写字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一个有关鸟的谜语,看谁猜的快。(课件出示:头黑肚白尾巴长,站在树上叫喳喳,因为常来报吉祥,人人见了都爱它喜鹊)

1、板书课题,学生用小手指在空中跟着老师一起写。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老师先泛读课文一遍,学生注意老师的发音,圈出文中的生字词。 一、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试读课文,圈出本课的12个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读生子,看谁读的好。 3、在这12个字中找出三个多音字,我们一起来组词。 4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5、找出文中的反义词,一起来读一读。 二、熟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提出问题:文中的树和喜鹊为什么感觉孤单,说说孤单是什么意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故事呢? 3、大家一起用孤单这个词语造句,看谁说的好。 三、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节课需要会写的六个生字:单、招、呼、居、快、乐。 2、仔细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3、教师范写,学生跟写。 4、评价学生的写字情况,展示优秀作品。 四、总结学习,布置作业 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树和喜鹊教学反思

树和喜鹊教学反思 篇一:树和喜鹊教学反思 一、读课,初步了解课内容 以歌曲导入,随着一首《小乌鸦爱妈妈》的歌曲,创设与课相符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利用教师读课,让学生体会章的内涵,在听读的基础上自读课,这样就排除了再读与识字上的过关难的障碍。借机让他们边读边思考:课了一件什么事?哪些地方最让你难忘? 同时,多种形式识记生字的方法,调动学生识记生字的兴趣,把枯燥的生字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并加深了学生的记忆交给学生评价的方法,通过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来提高朗读水平。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的好习惯,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为理解课内容,流利的读奠定了基础。 二、采取学生喜欢的多种方式理解课 由于这篇课,学生可能会对有些词汇不太了解,要通过做动、联系上下猜测、教师讲解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所以多种形式的朗读对于他们在理解上起着至关重要的用。 1同桌互相倾听对方朗读课,然后相互帮助和指导。说说同学读的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还有哪些地方自己读得比较好,再互相说说自己朗读时的体会。利用读,创设情景。 2同学间互相讲一讲这个故事,同桌或小组同学互相补

充,然后推举一名同学在全班讲故事。在朗读或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和观察,了解学生对课的哪些地方理解较好,还有哪些地方在理解上有困难,要抓住时机及时指导。 三、课外扩展,引向生活 和爸爸、妈妈一起读。学生带着对课的理解,课下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讨论这个故事,然后同学间交流和爸爸、妈妈一起读的体会。 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与父母阅读的过程中更加深了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情感。教育学生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尊敬父母。做一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好儿女。 篇二:树和喜鹊教学反思 在导入这一环节我设计了故事导入,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章的主要内容,学生听故事的过程就是梳理思路的过程。让学生当“小老师”来互帮互学生字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积极识字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意识,自信的信心,并在合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自读自悟——质疑问难——小组交流——全班师生交流 1、学生自读课,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2树和喜鹊同步练习D卷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2树和喜鹊同步练习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运用 (共7题;共40分) 1. (6分)多音字组词 拧nǐng________nìng________níng________ 塞sāi________sài________sè ________ 2. (4分)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模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 (10分) (2019四上·镇原期中) 看拼音,写词语。 zhújiàn dào tián jiāng yìng rèn héxùn s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hùn lìlín shífān shēn nìshuǐjìng pè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8分)根据课文的意思判断对错。 (1) 伯牙是弹琴的,钟子期是听伯牙弹琴的。 (2) 钟子期是弹琴的,伯牙是听钟子期弹琴的。 (3)

伯牙的琴坏了,不能再弹了。 (4) 钟子期死了,伯牙认为世上再没有知音了,所以不再弹琴。 5. (5分) (2019四上·江山期末) 语文综合性学习。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身边的垃圾却也越来越多了。面对“垃圾围城”的现象,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你有什么建议吗?(不少于两条建议) 6. (5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________,到处是________,没有________,没有________,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________。 7. (2分)读课文《能干的钟点工》,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接着,又用________的手臂(bì)疏(shū)通了下水道。临(lín)走前,它还当了一回割草工,把汤姆家门前的草坪修剪得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共1题;共24分) 8. (24分)读一读,做一做。 蚂蚁非常想到天上去旅行,可是它不会飞。 蒲公英主动帮助蚂蚁。于是,蚂蚁抱着蒲公英的种子飞上了天。 蚂蚁在天上看到了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飞来飞去的小鸟、高高的山、清清的水…… (1)谁想到天上去旅行? (2)谁帮助了蚂蚁? (3)蚂蚁是怎样飞上天的?[方法提示:注意蚂蚁的动作。] (4)连一连。 蓝蓝的________山 白白的________天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树和喜鹊》教案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树和喜鹊》教案 知识与技能 1.会认“只、窝、孤”等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单、居、招”等生字。认识部首“、丷”。 2.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朋友间的真挚友谊。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故事导入,了解课文内容 1.播放课文录音,加上适当的配乐,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边记忆。 2.用自己的语言在小组里讲一讲刚才听到的故事。大家相互补充,比比谁讲得完整又准确。(教师指导表达困难的学生) 3.揭题:刚才这个动听的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树和喜鹊》。(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并标上记号。 2.反复读课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普遍认读有困难的生字。 4.指导书写,认清字形。2.选出正确的读音,打“√”。 一只(zhīzhǐ) 种树(zhǒngzhòng) 快乐(lèyuè)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班齐读课文。开火车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正音。 2.学生轻声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教师提问:你读懂了什么? 4.学生自由发言。 甲:我读懂了一棵树上有一只喜鹊。 乙:我读懂了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丙:我读懂了后来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丁:我读懂了最后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给下面的词语注音。 孤单() 邻居() 招呼() 安静()

树和喜鹊优秀教学设计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一、出示图片,谈话导入 1.师谈话:同学们,瞧,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一位新朋友,老师听说这种鸟又叫吉祥鸟,它飞到哪里就会为哪里带来喜事,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出示喜鹊的图片)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和喜鹊有关,请大家齐读课题《树和喜鹊》。同学们读的非常好,看到这4个字,你想知道点什么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请大家翻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做到以下几个学习任务: (1)标出文章的自然段;(2)将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文章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指名6位同学读课文,每个同学读一段。 找同学来评价他们读的怎么样呢? 3、出示关于“一”的读音的词语,齐读词语:(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天一亮一起飞天一黑)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这个字的读音变化。 4、将词语放到句子中,齐读课文。 5、出示本课生字,加拼音读,去掉拼音读并组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6、出示多音字,指名读多音字并组词。拍手齐读多音字并组词。 三、读好第1、2自然段,了解“孤单”的意思 1、师:树和喜鹊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下面请大家仔细听老师读课文的前2个自然段,思考:在这2个自然段中出现了哪三种事物呢? 2、老师范读课文前2段,学生思考:文章出现了哪三种事物?(树,鸟窝,喜鹊) 3、在这里除了这三种事物还有别的任何事物吗?(没有)所以文章用了哪个词?(只有)对,是只有,大家想想,在这空旷的土地上,放眼望去,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一阵风吹来,他们无依无靠,而且没人陪他们玩,你感觉到了什么呢?(很孤单)对,非常的孤单。此时此刻,你就是这棵大树,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如果此刻,你是这只孤苦伶仃的小喜鹊,你又有什么样的心愿呢?(希望有朋友)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过这种特别特别孤单地感受呢?想一想,什么时候有这样孤单地感觉?(指明回答) 4、请你带着这种孤单地感受再来读一读这2个自然段。 5、在‘孤单’这个词语中,还藏着本节课需要我们认识的2个偏旁。我们先来看‘孤’子字旁,

一年级语文下册《树和喜鹊》同步练习(附答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树和喜鹊》同步练习(附答案) 一、看拼音,写生字。 1.每年的sān 月shí二日shì植树节。 2.dàrén 们都去超市买吃huǒ锅的dōng xi 了。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1.树上只.(zhīzhǐ)有一只.(zhīzhǐ)喜鹊。 2.我喜欢听欢乐.(yuèlè)的音乐.(yuèlè)。 3.春天到了,小山羊在地里种.(zhònɡzhǒnɡ)下了大白菜的种.(zhònɡzhǒnɡ)子。 三、我会比一比,再组词。 叫(______)太(______)金(______)和(______) 吃(______)大(______)全(______)种(______) 四、把字宝宝送回家。(填编号) 1.花 2.画 3.采 4.菜 5.鸡 6.鹅 7.个 8.不 白(______)画(______)(____)朵蔬(_____) 一(______)(_____)蘑菇(____)好(_____)蛋 五、想一想,连一连。

六、照样子,写句子。 例:它们又一起飞回鸟窝里。(叽叽喳喳地) 它们又一起叽叽喳喳地飞回鸟窝里。 1.哥哥跑回家里。(高高兴兴地) _______________。 2.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 _______和___________。 七、课内阅读。 每天天一亮,喜鹊们叽叽喳喳叫几声,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了。天一黑,他们又叽叽喳喳地一起飞回窝里,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1.用“﹏﹏﹏”画出文段中“AABB”式的词语,再写两个这样的词语。 2.仿照文段中画“”的句子,补写下面的句子。 _____很______,______也很______。 3.树和喜鹊为什么都感到快乐?()

(完整版)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借助图片理解孤单和快乐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重点朗读出大树和喜鹊前后心 情的变化 3、体会有朋友就有快乐的含义。 教学重点: 朗读大树和喜鹊前后心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孤单的意思。 解决难点手段: 抓住“一个”和“只有”,借助音乐和图片渲染孤独悲伤的气氛,谈自己的经历进一步理解孤独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草长莺飞,。你们看,有一只美丽的鸟飞到了我们的课堂中,这是什么鸟? 生:喜鹊。 二、复习生字 1、复习词语 对,就是喜鹊,这只喜鹊还带来了词语宝宝,你们认识他们吗?

我们一起开起小火车,念一念。 2、复习会认字 同学们,老师这里还有12只喜鹊需要你们送它回家,只要你带领同学们正确读出喜鹊上面的生字,就可以将喜鹊放回到鸟窝中。 (如果有错误,找同学更正) 过渡:喜鹊啊,喜欢成群活动,尤其是冬秋季常常数十只,一大群出现。但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只喜鹊,却是孤零零的一个。这只喜鹊是什么心情,他快乐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树和喜鹊三、初读课文,总结课文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32页,请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清楚字的发音。 师:好,同学们,听完老师的朗读,现在请你和同桌两人相互读读课文,注意要将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 师:同学们,读完课文,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下这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谁来填一填。 提示: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树和喜鹊从前很(孤单),有了(邻居)后,变得很(快乐)的故事。 预设:如果孩子没有说邻居,说了朋友或者伙伴也给予肯定,引导孩子找出原文中的词语。 师:这篇课文啊,提到了两种心情分别是什么。 生:快乐和孤单 师:老师写在黑板上,这也是咱们本课的生字,会学习的小朋

一年级语文下册(部编人教版)《树和喜鹊》第二课时教案

6 树和喜鹊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窝、孤”等9个生字和子字旁、倒八2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只、种、乐”的字音;会写“单、居”等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一”的变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心情,体会语言的节奏。 3.想象课文展现的三个画面,知道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会快乐。 4.联系上文了解“孤单、邻居、快乐”等词语的意思;积累“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等词语。 教学重点: 用“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了解“孤单、邻居、快乐”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想象课文展现的三个画面,知道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会快乐。 教学时间: 2课时。 任务一:方法迁移读一读 活动1:朗读课文 1.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树和喜鹊》。 读读词语:这些生字朋友又来了,你还认识他们吗? 2.朗读课文1、2自然段:你们一定还在担心那棵树和那只喜鹊吧,他们没有同伴,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做游戏,非常孤单、伤心、难过。请你们再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读出它们孤单的心情。 3.看到树和喜鹊这么孤单,你们想不想帮帮他们呀?真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看,大家都来帮助他们了。 活动2:方法迁移了解“邻居”的意思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第3、4自然段,说说人们是怎么帮助他们的? 对,人们在这里种下了好多好多树,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

鹊。好多好多表示很多,这里的“都有”也可以换成好多好多哦。我们来比一比。 从前:孤单(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 后来:有邻居(好多好多棵树好多好多个鸟窝好多好多只喜鹊) 2.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那你们知道什么是邻居吗?对,邻居就是住在隔壁另一家的或者附近的人,你的邻居都有谁呢?在大家的帮助下树和喜鹊也有邻居了,你知道他们的邻居是谁吗?(树的邻居指的是这棵树旁边的树,喜鹊的邻居指的是其他树上的喜鹊)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4自然段。老师还想听到你们朗读的声音,再读一读这两小节吧,读出他们有邻居后的欣喜。 活动3:方法迁移了解“快乐”“招呼”的意思 1.不错,树和喜鹊都有了邻居,会怎么样呢?它们还会孤单吗?请你们再读读第5、6自然段。谁来说一说。嗯,现在他们生活的地方非常热闹,他们变得很快乐,你知道什么是快乐吗?对,“快乐”就是高兴、开心,和心情有关系,所以“快”是竖心旁。 2.那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他们的快乐了呢?说的真好,“叽叽喳喳、打招呼、一起飞出去、一起飞回”,是呀,他们白天一起结伴出去玩耍游戏,晚上又一起回来,聊聊一天的收获和心情,真是快乐呀! 3.小朋友们你们好。老师这是在干嘛?对了,在和你们打招呼呢!打招呼可以向你招手表示,所以“招”是提手旁,还可以说话向你问候,所以“呼”是口字旁,请你们再读一下“招呼”这个词。现在快和家长们打声招呼,一起互动一下吧:天一亮,喜鹊是怎么叽叽喳喳打招呼的?天一黑,喜鹊又是怎么聊聊一天的喜悦的?试着表达出“快乐”的心情。请按下暂停键,开始你们的交流吧,相信你们表演的一定很不错。 4.现在你们知道树和喜鹊后来为什么很快乐了吧?(是的,因为有了很多树,很多喜鹊,它们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同伴,可以在一起玩耍,互相关心,互相照顾,所以都很快乐。)请用轻快的语调再次读读这两个小节,读出喜鹊们的热闹和有邻居后快乐的心情。 任务二:词语句子练一练 1.请你们再来看看这组词语,先来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小眼睛真亮,这

树和喜鹊 教学反思

《树和喜鹊》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滦平县第五小学夏曼 树和喜鹊是一篇简短易懂的课文,讲述了树和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过程。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树和喜鹊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学生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本课课文教学按照重点词句的线索来设置。“孤单-快乐”,“树和喜鹊为什么会感到孤单?树和喜鹊为什么会又感到快乐呢?借助于充分的朗读,“一个、只有”来理解树和喜鹊孤单的原因,没有朋友的陪伴只能只身一人在树林里边。从而理解孤单的意思。之后,我设置问题:你们有没有感觉孤单的时候?这时候学生自己说出来,就说明他理解了孤单的意思。 “好多好多”的树被种植了,森林里就充满了快乐。小伙伴快快乐乐的生活在一起。在理解故事深意的基础上再来听课文朗读,学生们就更喜欢快乐的树和喜鹊。而且利用好多好多来说一句话,学生也理解了好多好多。课堂中让学生们从故事走进生活,“生活中你和朋友们快乐的故事有哪些呢?”,通过分享故事能够让孩子们明白跟朋友们在一起能够获得更多快乐。 最后,理解会说叽叽喳喳和安安静静这类AABB式的词语时,我让班里的孩子们都化身为小喜鹊,早上起床叽叽喳喳的打招呼,晚上回去安安静静的睡觉。让孩子们亲身实践的演绎出来,他们更容易理解。随后我让孩子们说了说这类的词语,孩子们也说的很好。 在理解课文时我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没有伙伴和朋友的生活是孤独的。理解了“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这句话,也就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但是,在课堂中,我的语言不够讲练,显得你叫墨迹,所以到后来孩子们的积极性越来越差,有些不耐烦。此时我又没有及时的调整,而是按照既定的教案讲课,所以后面的课堂秩序比较乱,以后再要在讲课

一年级语文下册《树和喜鹊》同步练习及答案(下载)

一年级语文下册《树和喜鹊》同步练习及答案(下载) 一、读拼音,写词语。 chūn fēng kuài lèdōng tiān xiàxuě hóng huāxǔduōzhāo hu zhōng guó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绿油油的(________)黑乎乎的(________)蓝湛湛的(________)金灿灿的(________)亮晶晶的(________)胖乎乎的(________) 三、比一比,再组词。 已元坐叹 己无座吹 四、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爱惜爱护爱抚爱戴 (1)鲁迅先生是深受众人(_____)的著名作家。 (2)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大都养成了(_____)花草树木的习惯。 (3)他从小失去了亲人的(_____)。 (4)真正的读书人大都(_____)各种书籍,不会损坏它。 五、看图连线。

六、仿照例子,用加点的词写句子。 例: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1._____________有了__________, ___________也有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外婆包的粽子十分 ..好吃。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树和喜鹊(节选) 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 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后来,这里种了好多好多树,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每天天一亮,喜鹊们叽叽喳喳叫几声,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了。天一黑,他们又叽叽喳喳地一起飞回窝里,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地叫(_________)地睡觉

树和喜鹊教案

6、树与喜鹊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会写6个生字;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朋友间的真挚友谊。 第一课时 累计课时: 节授课时间: 月日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6个汉字,积累AABB式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难点:认识本课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6个汉字,积累AABB式的词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等

第二课时 累计课时: 节授课时间: 月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树与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心情变化的根本原因。

3、通过课文学习,初步体会到友情的重要。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树与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心情变化的根本原因。 2、通过课文学习,初步体会到友情的重要。 教学难点:通过课文学习,初步体会到友情的重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反思: 7、怎么都快乐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怎、独、跳、绳、讲、羽、球、戏、排、篮、连、运”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玩、很、当、音、讲、行、许”等七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快乐的含义:独处一人就是一种快乐,与她人相处也就是一种快乐,学会为别人付出更就是一种快乐;游戏快乐,学习也快乐。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快乐的含义。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累计课时: 节授课时间: 月日 教学目标 1.能认识“怎、独、跳、绳、讲、羽、球、戏、排、篮、连、运”13个生字,学会“玩、很、当、音、讲、行、许”7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树和喜鹊教学反思

树和喜鹊教学反思 篇一:树和喜鹊>教学反思 一、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以歌曲导入,随着一首《小乌鸦爱妈妈》的歌曲,创设与课文相符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利用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内涵,在听读的基础上自读课文,这样就排除了再读文与识字上的过关难的障碍。借机让他们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哪些地方最让你难忘? 同时,多种形式识记生字的方法,调动学生识记生字的兴趣,把枯燥的生字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并加深了学生的记忆交给学生评价的方法,通过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来提高朗读水平。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的好习惯,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为理解课文内容,流利的读文奠定了基础。 二、采取学生喜欢的多种方式理解课文 由于这篇课文,学生可能会对有些词汇不太了解,要通过做动作、联系上下文猜测、教师讲解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所以多种形式的朗读对于他们在理解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同桌互相倾听对方朗读课文,然后相互帮助和指导。说说同学读的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还有哪些地方自己读得比较好,再互相说说自己朗读时的体会。利用范读,创设情景。 2.同学间互相讲一讲这个>故事,同桌或小组同学互相补充,然后推举一名同学在全班讲故事。在朗读或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和观察,了解学生对课文的哪些地方理解较好,还有哪些地方在理解上有困难,要抓住时机及时指导。 三、课外扩展,引向生活 和爸爸、妈妈一起读。学生带着对课文的理解,课下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讨论这个故事,然后同学间交流和爸爸、妈妈一起读的体会。 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与父母阅读的过程中更加深了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情感。教育学生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尊敬父母。做一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好儿女。 篇二:树和喜鹊教学反思 在导入这一环节我设计了故事导入,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听故事的过程就是梳理思路的过程。让学生当“小老师”来互帮互学生字的设计,调动了学

部编人教版(推荐)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文本教学解读 《树和喜鹊》是一篇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树和喜鹊都很孤单。后来,那里种了很多树,来了很多喜鹊,树和喜鹊都有了邻居,它们都感到很快乐。借助本文,学习联系上下文语境理解词语,并根据课文内容推论树和喜鹊后来都很快乐的原因。 1.识写生字。 课文要求会读12个生字,其中“只、种、乐”3个是多音字,“孤单、邻居、招呼”这6个是以词汇形式呈现的生字。要求会写6个生字。 “孤、单”是带新偏旁的生字,应作为本课识字教学的重点。认读时,可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再结合课文第一幅插图中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等事物,初步了解“孤单”的意思,联系课文中的3个“只有”,再次感受“孤单”,最后回到字形,识记生字,结合学习新偏旁“子字旁”和“倒八”。 “邻、居、招、呼”4个字,组成2个词语,宜整体教学。联系语境和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识记生字。如“邻居”,可先认读词语,再用“拆合法”记一记“邻、居”的字形,“邻”是“令”加“双耳旁”,“居”是“尸字旁”加“古”,“邻居”就是家或住处与另一人的家或住处靠紧或邻近的人,也可理解为住在隔壁或附近的人。 “窝”指禽兽或其他动物的巢穴。“都”的教学,宜借助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结合语境了解字义,再通过拆分法识记字形。 “只、种、乐”3个多音字要结合语境认读,体现多音字“据词定音”的特点。如“种了好多好多的树”的“种”是行为动词,应读第四声。 “单、居、招、呼、快、乐”6个要书写的字中“招、呼、快”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单、居”都是“上小下大”,且横画之间都是等距的,这两字可以组成一组;“乐”是独体字,注意下面的“小”与上面部分的穿插。 2.朗读课文。 学生首先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再识记、了解生字词,把课文读流畅。 指导朗读时,可从具体的语词着手,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文字表达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6.树和喜鹊》教案

6.树和喜鹊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会写6个生字;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朋友间的真挚友谊。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都有朋友吗?设想一下,如果没有朋友会怎样呢? 学生自由发言 2、引出课题,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并标上记号。 2、反复读课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普遍认读有困难的生字。 三、自读自悟——质疑问难——小组交流——全班师生交流 1、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在四个人小组中交流,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疑难所在,以便具体指 导。 4、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下列语句。 (1)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孤单”是什么意思。树和喜鹊为什么会感到孤单? (2)你有过这种经历吗?自己一个人,周围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 (3)“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让学生在交流中理解: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了?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句话。 四、书写生字,巩固生字。 1、书写 (1)学生自己书写。

(2)班内交流书写时发现的应注意的问题。 (3)教师根据情况具体指导 2、通过编故事,复习、巩固生字。 学生随意挑选一些学过的生字、词语,用这些生字、词语编故事。 五、拓展思维 1、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有过像树和喜鹊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展开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推荐诗歌《没有不好玩儿的时候》。 板书设计: 6、树和喜鹊 孤单没有朋友 快乐有了朋友 教学反思 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小鸟和小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孩子们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在理解课文时我尊重学生独特的心理感受,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谈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让学生更进一步感受到没有伙伴和朋友的生活才会孤独。理解“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这句话,很自然的也就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教育学生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我们的生活才会很快乐。

部编版2020-2021学年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2树和喜鹊同步练习B卷

部编版2020-2021学年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2树和喜鹊同步练习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基础运用 (共7题;共36分) 1. (5分)拼一拼,写一写。 xià yǔ________了,xiǎo________朋友men________都跑到外面qù________玩shuǐ________了。 2. (5分)在下面为划线字选正确读音。 目的地________ A.díB.dì 迂回________ A.yūB.yú 拘束________ A.shùB.sù 露出________ A.lùB.lòu 勾勒________ A.lēB.lè 3. (4分)根据拼写汉字。 shīhún luòpòzhèněr yùlóng jūn lièmáng l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分)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羁旅愁思,统摄全诗内容的是“愁”字。

5. (5分)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鸟巢被人们装点成了璀璨的宫殿。(改为“把”字句) ②残疾运动员们真令人敬佩。(改为感叹句) ③我喜欢可爱的福娃。(缩句) ④他们知道与其欺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还不如对我说实话。(用划线词语造句) 6. (11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宝葫芦的秘密》主要讲了一个叫________的小朋友听奶奶讲________的故事后着了迷,遇到不顺心的事总想________以实现自己愿望的故事。表现了小孩子的天真幼稚,不懂得“________”的道理。 (2)我和同学们比赛种________,我家里的那几棵长得________,上面顶着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样儿,比谁的也比不上。我就又想到了那个宝贝:“那,我得要一棵最好最好的________,长得再棒也没有的________。”可是那只不过是________罢了。 7. (4分)填一填。 我知道这4种花开花的时间。(桂花、腊梅、荷花、桃花) 1月________ 4月________ 7月________ 9月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共1题;共10分) 8. (10分)课外阅读。 它一身的白毛像雪似的,中间夹着数块墨色的细毛,黑白相间,白的显得越白,而黑的越发显得黑了。脸一半儿白,一半儿黑,两颗小电灯泡似的眼睛在脸中间闪呀闪,见我低下头看它,它也一个劲地盯着我。一条全黑的尾巴躺在地上,悠然自得地摇摆着。嘴张得很大,露出几颗嫩白的小齿,咪咪地叫着,那几根细鱼骨头似的白胡须,傲傲地动着。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悠然自得 (2)文章描写了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树和喜鹊 教学反思

《树和喜鹊》教学反思 时代玫瑰园小学唐华萍 《树和喜鹊》是一篇童话,向我们展现了三个画面:一棵树和一只喜鹊孤单地生活;后来这里有了许多树,许多鸟窝,许多喜鹊;喜鹊们、树们快乐地生活。课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课文的第2、4、6自然段都是用一句话构成,句式相同,每句话都带有“也”,这三段话还构成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脉络,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课文在词语运用上也采用了反复的手法,第一自然段连续用3个只有,第5自然段先后用了2个叽叽喳喳,句子整齐对称,读起来朗朗上口。 结合课文内容和课程标准,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一是会认12个生字,其中包括三个多音字,会写6个生字,认识部首子字旁和倒八,积累关于AABB形式的词语;二是能明白只有和也的意思,并运用只有和也练习说话;三是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理解孤单的意思;四是在课文的课后能感受到拥有朋友的快乐,懂得朋友的重要。基于这四个教学目标,我将自己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字词要侧重积累和运用 字词的教学目标完成比较顺利。学生在多种形式朗读生字词后掌握基本的读音,然后我给每一个生字都准备一幅图片,一方面学生能根据图片说出生字的大概意思,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可以看图说句甚至师看图说话。例如生字“种”,图上有两个小朋友在种树,小朋友就很快说出种的意思就是播种,种东西,然后我让他们看图说一句话,学生一开始说的是两个小朋友在一起种树。我立刻引导,你可以像第5课那样给句子加上怎样地把句子说的更生动,更具体吗?很多小朋友就说到“两个小朋友在开心地、认真地、欢快地种树。”表达比之前更生动。在学习多音字时,我也不仅仅是让他们掌握多音字的读音,而是让他们在了解意思的基础上进行基础记忆,如乐当表示音乐时它就读yue,当它表示快乐时就读le。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可以拓展积累。像积累AABB的词语也是这样,词语的积累是为了应用,积累后可以让学生进行适当的口头表达练习。 二、初步让学生感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本课一个新的以前没有接触过的知识点是联系上下文理解孤单的意思。孤单的意思是和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内容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只有一棵树,一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