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复习过程

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复习过程
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复习过程

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

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

新的课程理念决定着新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也决定着教学活动的基本途径和设计思路,而教学的策略和行为又体现着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从本章开始,我们将进入语文具体内容的教学与学习。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和实践,你会进一步感受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在教学策略和行为中的具体体现,同时,通过你的亲自参与和实践操作,也一定能够学到新理念下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形成初步的实践操作能力。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本章的学习吧!

我们需要学习我们需要阅读我们需要实践

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汉语拼音教学案例交流实践活动

汉语拼音教学策略识字与写字教学案例问题探讨活动

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识字与写字评价案例教学设想活动

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

识字和写字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贯穿小学语文教学始终的一项任务。对此,《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与写字的目标中提出过丰富的、很有实用价值的教学策略。本节我们将以学段为线索,分析学生识字写字的特点,介绍识字写字的策略,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习重点应放在学习教学策略上。

从学生识字写字的规律来看,不同学段的学生,因其心理发展和识、写准备、能力形成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识字与写字教学,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一、第一学段学生识字写字的教学特点

1. 识字教学的特点

第一学段是学生识字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学生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这个数量,占了整个小学阶段识字总量的60% ,可见,识字教学在本学段是一个重点。

(1)从学生的识字过程来看,本阶段的识字刚起步,儿童在学习经验、习惯、方法和能力等方面都很缺乏,所以,这个阶段的一切教学都要从“最基础”做起。一般来说,在低年段,尤其是一年级,字形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这是因为,在汉字音、形、义三个因素中,字形是儿童生活经验中所缺少的,是他们要学习的新因素。再加上他们对事物的识别能力不强,字形的学习要比字音、字义困难和复杂得多。所以,从音、形、义三个因素说,识字教学要突出“字形”这一重点。

(2)从学生心理发展来看,这一阶段的儿童,在识字过程中总是表现出先整体后局部、先轮廓后细微、先上部后下部、先左后右、先熟悉后生疏等认知特点。所以,在确定教学策略时,内容上要由简到繁,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形式上要生动活泼,注意分散难点;方法手段上要灵活多样,易于儿童接受和记忆。

(3)从学生识字过程来看,识字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识字方法和识字能力逐步形成。首先,随着识字数量的增加和学法的指导,学生对识字方法逐步有所掌握,如拼读字音的方法、分析字形的方法、查字典的方法等等;其次,他们识字的能力逐步提高,能够逐渐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能运用等。学生具备了这些方法与能力,识字教学就会出现质的飞跃,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4)从学生识字形式来看,儿童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所以,识字教学不能单纯只认字,还要将学生的语言实践和丰富多样的形式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力求识用结合,以实现学生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多向迁移和运用,要把汉字纳入学生丰富的语言背景之中,强化记忆,提高学生识字的分析、综合能力。

2. 写字教学的特点

第一学段学生的写字也处在一个开始阶段,教学同样应从儿童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出发。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是:

(1)骨骼、肌肉等生理发育不够健全。例如:由于儿童的腕力发育限制,较长的笔画书写不能做到“横平竖直”、“左右撑足”,一些合体字书写往往比例失调。所以,写字教学提倡“先小后大”、“先描后写”等。

(2)写字的心理准备还不充分。这时候儿童的写字有时带有“图画”的影子,超格、缩格现象时有发生,本不相连或相分的汉字会错误地联在一起成一个字或分割成两个字,写字时缺乏毅力和耐心等。所以教学时,一方面要加强指导,一方面不能安排过多的内容和练习时间。

(3)对书本、工具的使用和掌握等正处于认识和形成过程。例如:田字格中怎样安排汉字,书写时怎样合理用力以及削铅笔、擦橡皮等很细微的地方,需要教师细说明,勤帮助,甚至“手把手”地去教。

(4)写字的兴趣、习惯等有待培养。学生写字时容易出现随意性、情绪化现象,坐姿、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常常不正确,一旦形成坏的习惯又不容易改变,有时还会出现随便撕页、翻页现象。因此,第一学段写字教学要注意养成教育。

此外,学生写字也有个体差异,教师教学应该注意到这种差异性的存在,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学生的写字能力还是一个动态生成过程,待到学生的认识和能力提高了,教学也就方便了,关注点也可转移。

二、第二、三学段学生识字写字的教学特点

二、三学段的识字写字教学是第一学段教学的继续和提高。在这两个学段中,识字写字的数量,教学的重、难点,学生的识字方法、识字能力以及心理等都有了一些新的变化。

1. 识字的教学特点

(1)识字量的变化。识字在数量上要求学生累计认识2500—3000左右个汉字,其中第二学段要求新认识700—900个,第三学段500—700个。表面上看,第二、三学段识字的总量比第一学段减少了,但目标要求会写的汉字却增加了:第二学段要求会写的就达1000—1200个,第三学段认识的500个汉字,全部要求会写。可见提高了识字的质量要求。

(2)识字重点的变化。随着识字的不断深入,到了小学中高年段,字形已不再是学生识字的重点。相比之下,字义却越来越丰富复杂,趋于抽象化,成为学生学习的重点所在。根据这些特点,这两个学段的识字教学,总体上要突出“字义”这一重点。学生对字义的掌握不断加深,并由汉字的积累逐渐过渡到汉字的运用。

(3)识字能力的变化。第二、三学段的学生,由于第一学段教学的准备,已基本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汉字和偏旁部首,具备了分析字形的基本能力,学会了查字典等方法,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汉字的知觉能力和主动识字意识都有了显著的提高。所以,教学要及时跟进能力的发展,将识字教学的重点、难点放在音、形、义的建立上和汉字的理解运用上。

2. 写字的教学特点

二、三学段的写字,课程目标是这样规定的:“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和“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可见,要求变化了,难度提高了。

从写字的重点、过程看,这一阶段教学重点由“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笔顺规则”等转向汉字的速度、“间架结构”、“形体美”等,所写的汉字也由第一学段“与识字密切结合”转向可以独立临帖、“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等。总之,教学的策略和方法要作相应的调整。

一、第一学段识字写字的教学策略

1. 识字教学策略

(1)情境识字。生动的情境能为儿童识字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和背景支持,因此,运用多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识字情境,无疑可以有效地激发儿童识字的兴趣,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小学实验教科书本身,已经为我们设置了许多有趣的识字情境,教师要创造性地加以开发和利用。

①利用图画情境识字。一是要用好教材插图提供的情境,如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第一册中的象形字,每个汉字都有一幅情境图,借助这些形象直观的情境图,儿童就能很快识记这些汉字并形成牢固记忆。二是要利用挂图、简笔画以及情境演示等手段创设识字情境,如教“天空”、“星星”、“月亮”时,可以先展示挂图,让儿童展开想象进入图画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学习汉字,就可以避免学习的枯燥和乏味,增强趣味性。

②创设故事情境识字。儿童最喜欢听故事,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学习汉字,既轻松又愉快。在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有这样一篇课文:“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蚯蚓土里造宫殿,蚂蚁土上运粮忙。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虽是识字教材,却又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③创设生活情境识字。就是在课堂上模拟生活情境,以参与的方式让学生在一种虚拟的生活情境中识记汉字,比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识字商场”,先把各种商品制成字卡分

类摆放,然后让学生进入“商场”进行辨认购买,看谁购的“商品”多。如果说前两种识字情境靠的是联想的话,那么生活识字情境就是一种真实的体验。儿童在这种情境中识字,印象深刻,记忆牢固,而且能培养他们的生活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

(2)探究性识字。探究性识字就是在识字过程中让学生自我寻求,自我发现,掌握规律的一种方法。

①探究汉字的构成规律。汉字虽然数量很多,形体千变万化,意义也千差万别,但它们在构成上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如带提手旁的字,都与手或手的动作有关,带足字旁的字,都与脚或脚的动作有关等等。教师要启发学生自己去探求和发现这些规律。

②探究识字的方法。探究识字规律的过程就是形成识字方法的过程。探究和掌握了汉字的构字规律,如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学生又可以学到根据字形推知字义的方法。比如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讨“谁能用最好的方法记住这个字”、“你们都是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些字的”等问题,这就是对识字方法的一种探求,对学生而言,这就是一种创造。

(3)趣味识字。如果能在识字教学中顺应儿童的天性,进行各种趣味教学的话,那将会极大地提高儿童学习的兴趣。趣味教学的方法很多,完全在于教师的创新,这里只介绍两种普遍的做法:

①游戏活动法: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既可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又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掌握字形结构,如组字游戏———“开火车”、“找朋友”等。

②儿歌字谜法: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汉字的构字规律编一些儿歌、字谜进行字形教学,既有趣味性,又有思考性,学生喜闻乐见,识字效率高。如:“双人十四一心,

‘德’字永远记我心。”“巾字在一旁几中一点藏;船上有了它,乘风又破浪。(帆)”“十字尾巴弯弯,算算比十少三(七)。”

(4)指导性识字。指导性识字是一种继承传统的识字策略,也是最基本的教学策略,这种策略下的识字教学,要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重点是从汉字音、形、义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分析指导,使学生在掌握汉字音、形、义的基础上,建立汉字三要素的统一联系。指导性识字策略可分音、形、义三个方面:

字音教学的主要做法:

①借助拼音法。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并建立音和形的联系。

②形声推定法。常用汉字中,形声字占85% 左右,掌握了形声字的规律,就可以利用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先读准作为声旁的独体字,再学形声字。

字形教学的主要做法:

①笔画分析法。笔画分析法是字形教学最基础的方法。尤其是初入学儿童,他们刚开始识字,以独体字居多,一般用笔画分析法识记字形。

②部件结构分析法。学生在学习了一定数量的独体字和偏旁部首之后,教学合体字或结构复杂的独体字时,就不再用笔画分析法,而多采用部件结构分析法或部件与笔画相结合的方法来学习字形,即分析一个字由什么偏旁和基本字组成,如“们”由“单人旁”和“门”组成。

③利用构字规律分析法。从字形上讲,汉字是“构造型”文字,它的构成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象形字总是与事物的外形有相似之处,可以将字形与客观事物联系起来,强化记忆。实验教科书中的“转转盘识字”、“看图会意识字”等形式,就是利用了汉字的构字规律和特点而设计的,这些形式值得我们借鉴。

④形近比较法。汉字的形近字比较多,稍不留意,就容易混淆,如“未”和“末”、“鸟”和“乌”等字。这就需要用比较辨析的方法,区别异同,加深印象,正确运用。

⑤对比标注法。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笔画较多、类似或易出错的汉字,如“真”、“具”、“假”等字,学生常因分辨不清而写错,对此,教师还可利用色彩对比标注的方法,突出易错部位,以引起学生注意,增强学生对字形记忆的精确性。

字义教学的主要做法:

①直观演示法。这是低年级识字教学常用的方法。教师把文字符号所代表的意义,用直观演示的方法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以便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如将动词、形容词和方位词等用手势、动作、表情演示出来。

②组词造句法。当有些汉字的字义不好解释或比较抽象时,可以用组词造句法把汉字与语言实践结合起来。先让学生将字扩充成词,然后再造成句子。学生能准确组词和造句,说明他已掌握了字义。

③联系实际法。这是利用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来识字的一种方法。如教“前”、“后”、“左”、“右”这些字,都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帮助他们理解字义。

一年级上册识字写字教材解读

一年级上册识字与写字版块教材解读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一册 一、识字和写字版块与课标的关系解读 (一)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1 —2年级)识字与写字版块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这一要求不仅仅注重识字与写字的知识和技能,其价值在于培养学生对汉字和汉字学习的态度与情感,让学生逐步感受到汉字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价值与意义。因此,一年级语 文上期的识字与写字板块教学中我们要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 学生对学习汉字有了浓厚的兴趣,必然会主动探求识字的方法,逐渐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随着知识的积累,体验和总结出来的规律的增多,独立识字的能力也就自然形成和发展。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在注重识字数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体会和认识,以及识字方法的尝试和探索。 (二)多认少写,为尽快实现独立阅读创造条件 小学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是语文课程发展过程中的一贯要求。《语文课程 标准》中,第一学段(1—2年级)识字与写字版块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 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这样的要求,明确地体现出了认、讲、写、用不是同步发展,而是重在保证一定的认字数量,使学生在二年级末实现独立阅读成为可能。一年级上册识字教学的任务是:“认字至少334个,写字至少138个。”因此,一年级上期的识字与写字板块教学中我们要做到多认少写,为尽快实现独立 阅读创造条件。在教学中我们要针对一年级学生识字的特点和所要识的字的特点等因素,灵活地采用或并用多种识字方法,做各种尝试和探索。 (三)关注写字的过程,注重写字基本功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1—2年级)识字与写字版块还有这样的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课程标准第一学段(1—2年级)只要求会写800-1000个,一年级上册要求会写汉字至少138个,数量的降低,是为学生打好写字的基础提供了机会和条件。根据写字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在开始写字阶段,应该注重基本功的培养,基础打扎实后,写字的速度自然会提高。因此,一年级上期的识字与写字板块教学中我们 应该关注写字的过程,注重写字基本功的培养。写字首先是练习执笔,练习写基本笔画并了解基本结构,对于写字的要求也不能过分地拔高,注重写字过程中的

课程改革中的识字写字教学及优秀课例

课程改革中的识字写字教学 (一)转变观念 1.由“认写同步”,拖长识字时间,变为“认写分开,多认少写,识字提速,降低难度”。 以往从教学大纲到教材,片面强调识字的“实”,生字不识便罢,一识就要求“四会”──会读、会写、会讲、会用。由于要求“四会”,要求“认写同步”,每册识字数量必须加以控制。以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来说,前四册的识字量分别是160个、280个、380个、360个,共计1180个。每册本来不大的识字量,由于认写等要求一步到位,师生负担很重。语文课程标准则明确提出:“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这不仅是识字教学要求的变化,而且是识字教学观念的变化。即由“认写同步”、全面要求,调整为“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加强写字,降低难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识字提速”,以便小学生及早进入利用汉字阅读的阶段。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实验教材,前四册的认字量分别是400个、550个、450个、400个,共计1800个。小学生认识1800个常用字,便可覆盖书报刊物用字的90%以上。也就是说,使用实验教材的二年级学生,阅读书报刊物基本上无生字障碍。“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识字策略,使小学生直接利用汉字阅读,差不多提前了一年。这无论对学生学习语文,学习其他课程,对于视野的开阔,智力的开发,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2.写字要加强指导,提高质量。

前面谈到的“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既是识字的策略,也是识字、写字教学的一个原则。这个原则要求写字教学,一写字量比识字量要少;二写字与识字不同步。写字量少多少?拿人教版实验教材来说,一年级上册要求认400个字,要求写100个字;一年级下册要求认550个字,要求写250个字。一年级上册每课只要求写3~4个字;一年级下册每课要求写5~6个字。写得少,更容易写得认真,写得好。写字与识字的安排怎么个不同步?识字,把出现频率最高的字放在前面学,基本上不考虑字形的繁简难易;写字,则严格按照书写的规律在编排上体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笔画少到笔画多、由独体到合体。如,一年级上册要求写的字基本上是独体字,每课学写的3~4个字,相对集中练写一两种基本笔画,“一二三”着重练写横画,“八入大天”着重练写“撇、捺”,“口日中”着重练写“横折”。由最基本的练起,有规律地练习,有利于大面积提高写字质量。 3.重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课程标准从三个维度提出教学目标,在识字方面也有体现。如,“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课程改革中的识字教学,要落实上述目标。识字要采取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在教师指导下认识教科书中要求识的字;一条腿是学生自己利用各种资源,在生活中自主认字。实验证明,在小学生之中蕴藏着极大的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只要老师有鼓励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只要老师经常拿出点时间、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交流、展示自主识字的成果,学生就会用出人意料的表现给老师一个个惊喜。 (二)改进策略

关于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建议一

关于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建议一 识字是读写的基础,识字太少,必然拖阅读、写话、习作的后腿。研究表明:小学生手部的肌肉还不够发达,写字缓慢而又吃力。因此,我们说儿童识字负担重,其实只是重在"写";上,多识少写就轻松得多。怎样做到既增加识字量,又不致增加孩子的课业负担呢?"国标本";在编写"识字与写字";时,采用了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识写分流";、"多认少写";的做法,确立了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目标定位。 1?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目标定位。 要让学生尽快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字和识字方法,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能按书写规则用硬笔写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为阅读和写作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255个生字,其中要求会写的129个,其余只要求认识。 2?识字与写字的编写体例。 本册识字与写字部分的编排采用了三种形式: 第一种是与汉语拼音穿插安排的"认一认";;第二种是以韵文的形式安排的"词串识字";;第三种是随课文安排的识字、写字。 随课文出现生字是本册识字与写字教材的主要方式。这种形式共出现生字194个,其中只识不写的字共105个。随课文识字写字。要求能识会写的字,安排在田字格里;要求只识不写的字,安排在两条绿线内。

教材在每篇课文的后面安排了"字的偏旁";、"字的基本笔顺";、"田字格字帖";。这些安排都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方面的最新规定和标准等。教材还按国家语委的《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对有些汉字的笔顺作了调整。 (为叙述方便,以下主要讲识字教学,写字教学另述) 3?关于"认一认";的编写体例、意图与教学建议。 (1)"认一认";的编写体例与特点。 "认一认";每一课中的每一个字分三部分呈现:最上面是一幅这个字的实物图画(图像),中间是标示该字读音的音节(声音),下面是与图、音节相对应的汉字(符号)。 这样编排的三大优势: 第一,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孩子们揭示了符号(即文字)与对应实物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前期经验";,为学习较为抽象的文字符号铺平了道路。学生只要能将图画与文字挂起钩来,凭借日常生活对这些事物的先期认识,就能轻而易举地读出这个字的读音并把握它的意思; 第三,将声音、图像、语义、符号巧妙地整合为一体。这种策划与安排正与儿童大脑语言中枢在神经、生理、信息处理过程中那种整合功能和规律保持了高度的和谐与一致,为儿童主动学习汉字,实现"无师自通";提供了可能。

一年级识字、写字教学浅谈

一年级识字、写字教学浅谈 李志军 一年级识字、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提出“会认、会写”两种要求,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但是,低年级学生在掌握字形方面是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下面我来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教学生在自学中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 过去的教学一般是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新课程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学,用多种方法思考、记忆、分析字形的思想,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对字形的记忆也会更加扎实牢固,还可以从中摸索体会汉字的构字规律。 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让他们产生读书的欲望,在反复朗读中掌握生字读音、认识字形。接着我就问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这几个生字,看谁最聪明?自己动脑筋想出最好的记忆方法,请你告诉大家。”这样一问,同学们兴趣盎然,马上就开始在大脑中寻找答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记忆方法:“熟字加笔画”、“形近字对比”、“同音字”、“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减笔画”……如学习“天”字,有的说“大”字加一横就是天;有的说“人”字加两横就是天;有的说“夫”字不出头就是天。学习“园”字时,有的说是在“元”字外面加上围墙“口”就是“园”,从而明

白“校园、公园”是有围墙的,以区别“元、园”的用法。学习“爱”字,学生把它拆成“、冖、友”,我配上儿歌“爪字头,秃宝盖,小朋友,真可爱”。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生字。 二、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突破字形难点 刚刚入学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疲劳。《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对汉字以及汉字学习的态度和情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所以,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边玩边学。这样,在充分调动学生无意注意的同时也促使其有意注意的发展。并且老师要为解决困难创设情境,以促使学生思维灵活、有创造性地发展。下面我介绍几种趣味识字方法: 1.编字谜。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发现“编字谜”能帮助孩子们轻松地掌握一些难教的生字,经过引导,孩子们经常动脑筋编字谜在课堂上交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比如:朋:两个月亮交朋友。林:两棵树,并排站。休:一个人靠在木头上。息:自己的心。禾:一棵小树苗,头上戴草帽。思:十张口,一颗心,猜猜看,动脑筋。雷:雨点掉到田地里……孩子们不仅能编出书上出现的生字,还把这种识字方法扩展到课外,并讲给家长听,这样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识字兴趣,同时也巩固了生字。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组字游戏。老师把一个字或几个字的构字部件打乱顺序写在卡片上,发给每个小组一份,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尽可能多的组字,然后小组派代表到讲台前来展示合作的效果,让全体学生认读,评出冠

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复习过程

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

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 新的课程理念决定着新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也决定着教学活动的基本途径和设计思路,而教学的策略和行为又体现着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从本章开始,我们将进入语文具体内容的教学与学习。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和实践,你会进一步感受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在教学策略和行为中的具体体现,同时,通过你的亲自参与和实践操作,也一定能够学到新理念下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形成初步的实践操作能力。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本章的学习吧! 我们需要学习我们需要阅读我们需要实践 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汉语拼音教学案例交流实践活动 汉语拼音教学策略识字与写字教学案例问题探讨活动 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识字与写字评价案例教学设想活动 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 识字和写字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贯穿小学语文教学始终的一项任务。对此,《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与写字的目标中提出过丰富的、很有实用价值的教学策略。本节我们将以学段为线索,分析学生识字写字的特点,介绍识字写字的策略,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习重点应放在学习教学策略上。

从学生识字写字的规律来看,不同学段的学生,因其心理发展和识、写准备、能力形成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识字与写字教学,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一、第一学段学生识字写字的教学特点 1. 识字教学的特点 第一学段是学生识字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学生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这个数量,占了整个小学阶段识字总量的60% ,可见,识字教学在本学段是一个重点。 (1)从学生的识字过程来看,本阶段的识字刚起步,儿童在学习经验、习惯、方法和能力等方面都很缺乏,所以,这个阶段的一切教学都要从“最基础”做起。一般来说,在低年段,尤其是一年级,字形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这是因为,在汉字音、形、义三个因素中,字形是儿童生活经验中所缺少的,是他们要学习的新因素。再加上他们对事物的识别能力不强,字形的学习要比字音、字义困难和复杂得多。所以,从音、形、义三个因素说,识字教学要突出“字形”这一重点。 (2)从学生心理发展来看,这一阶段的儿童,在识字过程中总是表现出先整体后局部、先轮廓后细微、先上部后下部、先左后右、先熟悉后生疏等认知特点。所以,在确定教学策略时,内容上要由简到繁,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形式上要生动活泼,注意分散难点;方法手段上要灵活多样,易于儿童接受和记忆。

识字教学策略与方法

尊重规律科学识字提升实效(定稿) ——识字教学策略与方法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更加重视识字与写字教学: 高度重视贯穿始终 降低数量提升质量 多认少写识写并重 重视习惯培养能力 两表先行先认先写 一、走进识字课堂了解教学现状 (一)学生的问题: 1. 时间紧、任务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 一、二年级) 认识常用汉字1600 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占六年识字总量的百分之五十还多。两年要求认1600 个常用汉字,这是建国以来历次教学大纲所不多见的。新教材就注重学生大量识字, 老师感到困难。 2. 反复强调,错误依旧:有的字教师反复强调学生还是会出现错误,令老师大为恼火有迷 惑不解。尤其是在二年级的下学期和三年级会出现一个错别字的高峰期。形近字难以区分、 书写错误会大量出现。 3. 识字课单调,学生不喜欢: 识字教学缺乏生动性和情趣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上低年级学生自控力差,学习汉字感觉困难。识字课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4. 低年级既要识字又要阅读, 怎样处理好关系: 低年级阅读教学和识字、写字教学的时间分 配怎样更合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怎样更合理。 (二)教师的问题: 1.识字教学不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缺乏情趣。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只把汉字作为一种符号传授给学生,只注重汉字的拼读、认写,注 重记忆,而汉字所呈现的画面、情趣,汉字里面蕴含的思想、情感却被教师所忽略,汉字对于 学生的教育功能被教师忽视。 2.教学策略不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教法单一,程序固化,令学生对识字兴味索然。 (一拼拼音,二读生字,三唱笔画,最后组词)。 3.窄化识字写字教学的途径,不注重语言实践活动的开展。

一年级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模式梳理

一年级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模式梳理 教学目标、内容: 第一课时 1、认识会认字。会写会写字。(一半) 2、将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 3、学习识字方法。 第二课时 1、复习巩固生字词。(认读、听写) 2、朗读课文。(流利、有感情) 3、积累语言。(可以结合《学法大视野》做) 4、会写字。 流程安排: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2-3分钟) 1、结合主题。 2、结合识字。 二、初读课文,学习会认字。(20分钟以内)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完了休息。(PPT)(目的:整体感知课文,读准字音。) 2、读词语,词中识字。 (1)出示课文中含会认字的词语,要求会认的字用彩色或加黑突出。会认字加拼音。 先根据拼音自由练读。请语音比较准的孩子分行带读。(谁来带读。)(正音)(2)提醒读音。训练学生说话:我要提醒大家字,它是后鼻音。请跟我读:(学生没有说到的老师补充)最后针对重点读音的词语齐读一遍。 (3)记忆字形。观察彩色的字,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识字字形的方法指导。老师心中有重点)训练学会说话:我会记字,我用的方法记。。带读词语。(4)检测。词语去掉拼音。游戏检测。小考官上台点名检查分行检查,或者开火车检查。(5)生字回文。出示含会认字词的句子。同桌互测互教,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之

后老师检测:先逐句检测同桌,点评是否读准字音,句子是否通顺。及时表扬、正音。然后齐读巩固。 (6)读韵文,改变语言环境检测。生自由练习,设计朗读汇报形式:小老师带读、拍手读、表演读等。1——2遍即可。(或者选字填空,连贯句子或短文) (7)运用。开火车组词,认为对就跟读,不对要举手更正。 3、生字回课文。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 (2)齐读课文。评价优缺点:是否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整体朗读的感觉。 4、识字方法和效果小结。 三、学习会写字。(一半)(15分钟) 1、出示会写字。 (1)音:齐读。 (2)组词开花。(师相机板书一些好词,并表扬学生)生带读词语。要求:边读边记。(3)选一个词语造句。(师根据学生的造句点评,是否完整,是否有趣) (4)书写。 独体字,重点观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笔顺、笔画名称。特殊笔画做特别提醒。 学生先观察,师引导、示范。生练习。(姿势习惯要求)然后老师示范批改。同桌互相批改。师根据同桌检测了解情况:全对的举手、采访几个学生得了几颗星。评价。 四、课堂小结。(1-2分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5分钟) 二、品读课文(15分钟)(以读代讲) 三、语言巩固(10分钟)(表演朗读、背诵课文、句子训练) 四、学习会写字。(10分钟)

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对策-最新资料

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对策 语文作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乃至整个教育阶段的严重学科,是公认的“百科之首”,作为一门基本的学科,是深入了解、学习其他科学文化知识的基本工具。小学语文课程在识字写字的教学基础上才能开展阅读、写作、交际等教学活动,由此可见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本也是最严重的内容之一,对于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严重作用。 一、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汉字因为自身的复杂性特点,使学生在学习时比较困难,在老师讲课的时候也是授课的难点和重点,目前很多教育学界的专业人士对当前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研究的并不够深入,导致研究高效的识字写字理论的缺失,使小学识字写字的教学走入了教学误区。 1.忽视了识字与写字之间的有用连接。汉字在笔画和结构上都比较复杂,稍不注意就会认错甚至写错,其中有很多形近字、同音字、同义字、合体字等,例如“王”“玉”“主”、“风”“凤”、“木”“术”“不”、“土”“士”、 “乒”“乓”等形近字,使学习时汉字难写、难学、难认,在识字上出现了问题那么写字就更加简易出错。事实上识字既包括是认识字的形,还包括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汉字的识与写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整体上把握汉字的音、形、义,不能将二者分割开来。 2.片面追求识字数量。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一味地要求学生提高识字数量,而降低了对识字质量的要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识字教学的创新方法上而不是识字教学上面,造成学生在识字、写字上的能力分离,一味强调识字的数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识字教学与写字教学比重失调。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写字之前学会了用电脑打字,特别是识字教学在课堂上受重视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写字教学功能的发挥,使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中出现了重识字轻写字的现象。同时因为学生在识字写字的教学中片面追求多与快,使学生养成了很多不好的学习习惯,例如书写姿势不正确,书面不整洁、不规范等。在小学阶段,写字课程应该被纳入语文的教学体系中去,但是很多老师只

全新小学低段识字写字教学的策略.优选

小学低段识字写字教学的策略 国标本实验教材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识字方法,吸收了各个识字流派的优点,但概括起来,主要分为两大类: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与之相对应的课文是:识字课文与阅读课文。 (1)集中识字的几种主要形式 a 看图读韵文识字 b 看图会意识字 c 词语归类识字(名词归类、量词归类、反义词归类、近义词归类等) d 基本字带字识字(熟字加减偏旁、基本字换偏旁(苏教版教材中采用转转盘的方法)) e字谜识字 ⑵集中识字教学的几种有效策略 ①用好情境图 A、借图引词B、扣图识字 C、赏图诵读 ②把握内容特点,区分难易轻重。就汉字的形音义而言,孰难孰易总是相对的,不同识字课中难易内容也各有侧重,有的教学难点是识记字形(如新认的笔画结构较复杂的字);有的难点是正音(如方言较重地区,或音节中含有前后鼻韵母的字);有的是纠正别字,需要在区别字义上下功夫。 ③把握构字规律,举一反三。这里需要提醒:要在保证汉字知识正确和方法科学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灵活性、多样性、趣味性,不能不顾科学性而一味追求趣味性。 ④注重教给识记方法(如:比一比,分一分,问一问,说一说等)。强调“形音义结合,以形为主”。“认读写结合,以认为主”,“字词句联系,以字为主”,“记比说兼用,以记为主”。 ⑤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优化训练程序(如要确定好每次识字和写字的量,识字写字分散交替进行;根据幼儿认识得快,回生也快的特点,掌握好复习的间隔、次数和方法)。 在低年级专门安排“识字课文”,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先集中地快速地认识一批常用的、构词频率高的汉字,为后面大量识字和阅读打好基础。同时,集中识字有利于揭示汉字的造字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识字的方法和技巧。

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

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 新的课程理念决定着新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也决定着教学活动的基本途径和设计思路,而教学的策略和行为又体现着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从本章开始,我们将进入语文具体内容的教学与学习。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和实践,你会进一步感受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在教学策略和行为中的具体体现,同时,通过你的亲自参与和实践操作,也一定能够学到新理念下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形成初步的实践操作能力。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本章的学习吧! 我们需要学习我们需要阅读我们需要实践 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汉语拼音教学案例交流实践活动 汉语拼音教学策略识字与写字教学案例问题探讨活动 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识字与写字评价案例教学设想活动 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 识字和写字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贯穿小学语文教学始终的一项任务。对此,《语文课程辬准》在识字与写字的目辬中提出过丰富的、很有实用价值的教学策略。本节我们将以学段为线索,分析学生识字写字的特点,介绍识字写字的策略,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习重点应放在学习教学策略上。 从学生识字写字的规律来看,不同学段的学生,因其心理发展和识、写准备、能力形成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识字与写字教学,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一、第一学段学生识字写字的教学特点 1. 识字教学的特点 第一学段是学生识字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学生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这个数量,占了整个小学阶段识字总量的60% ,可见,识字教学在本学段是一个重点。 (1)从学生的识字过程来看,本阶段的识字刚起步,儿童在学习经验、习惯、方法和能力等方面都很缺乏,所以,这个阶段的一切教学都要从?最基础?做起。一般来说,在低

识字写字教学策略

识字写字教学策略 1)灵活运用“音、形、义三步走”教学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音、形、字三步走”教学方法强调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其主要内容是:在阅读教学中,初读课文阶段,以掌握字音为主,渗透字义和字形;理解课文阶段,主要是了解字义,巩固字音,继续渗透字形;学懂课文后,以识记字形为主,巩固字音、字义。这种识字教学的三步法彻底改变了过去孤立识字的弊端. .2)恰当运用多种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汉字量多形繁,音义繁杂。教学中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和学习心理特点,恰当运用多种识字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陶冶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一,笔画、结构分析法。 一年级识字教学起始阶段,所学的大部分是基本笔画组成的独体字,教学时一般按笔顺规律说出笔画名称来进行记忆。随着学生学习的合体字的增加,再加上抽象思维能力的逐步形成,到中高年级,大量的生字要采用结构分析法教学,一般采用分析偏旁和部件来记忆。由于好多独体字,如“木、子、米”等作偏旁时,某些笔画要发生变化,所以,采用结构分析法时,要特别注意提醒学生注意这些笔画的细微变化。 第二,组字归类识字法。 可以是基本字组字归类,可以是同音字归类,可以是形近字归类,也可以按相同偏旁归类。第三,比较辨析识字法。 对字形学习,小学生一般缺乏精细的分析比较能力。在学习中,常常对一个字其中的笔画安排和组合存在模糊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一些易混的形近字时,可引导学生作仔细的观察后,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比较。如“渴”和“喝”,人渴的时候要喝水,所以渴是三点水,喝水要用“口”,所以喝是口字旁。 第四,联义联想识字法。 联义联想是利用造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的一种方法。教学中运用较多的是象形联想、指事联想、会意联想三种。 象形联想。低年级识字教学起始阶段,有好多象形字,如禾、日、月、田、鱼、山等。教学这些字,可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图像,认识事物特点,找出象形字与图形的相同点,以便牢牢地记住这些字形。 指事联想。指事联想主要用于指事字的教学。如教学“本”,在“木”的下部加一画作指示符号,指示树根的部位。“本”的本义是树根,引申指事物的根本。 会意联想。如把“火”用“一”盖住就成了“灭”,很小的土就是“尘”,“不”和“正”组合在一就是“歪”……教学时,应先讲偏旁义,再讲各偏旁义之间的事理关系,其联系归结出的新义就是字义。 第五,形象识字法。 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识字的效果,有些生字可以通过编一个故事、儿歌、谜语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一下子就能记住,而且不易忘记。 第六,结合生活识字法。 为了扩大学生的识字量,识字教学还必须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可以从看书、读报、看电视中识字;可以从各种学生喜爱的商标中识字,如娃哈哈、旺仔牛奶、椰子汁等;可以从各种路牌、单位门牌、广告牌中识字……并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识字交流会,进一步扩大识字信息量,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第七,游戏识记法。 低年级学生爱玩是天性,注意力难以保持是其年龄特点,传统的整齐划一的模式化识记方法

一年级识字教学法

一年级识字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一年级识字、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在 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提出“会认、会写”两种要求,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 意义。但是,低年级学生在掌握字形方面是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 点呢?下面我结合S版教材谈谈我的体会: 一、教学生在自学中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 过去的教学一般是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S版 教材在识字教学方面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学,用多种方法思考、记忆、分析字形的思想,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识字的 兴趣,对字形的记忆也会更加扎实牢固,还可以从中摸索体会汉字 的构字规律。 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让他们产生读书的欲望,在反复朗读中掌握生字读音、认识字形。接着我就问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这几个生字,看谁最聪明? 自己动脑筋想出最好的记忆方法,请你告诉大家。”这样一问,同学 们兴趣盎然,马上就开始在大脑中寻找答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记 忆方法:“熟字加笔画”、“形近字对比”、“同音字”、“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减笔画”……如学习“天”字,有的说“大”字加一横就是天;有的说“人”字加两横就是天;有的说“夫”字不出头就是天。学习“园”字时,有的说是在“元”字外面加上围墙“口”就是“园”,从而明白“校园、公园”是有围墙的,以区别“元、园”的用法。学习“爱”字,学生 把它拆成“、冖、友”,我配上儿歌“爪字头,秃宝盖,小朋友,真可爱”。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生字。 二、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突破字形难点 刚刚入学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疲劳。《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对汉字以及汉字学习的态度和情感,有主动识字的 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所以,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边玩边学。这样,在充分调动 学生无意注意的同时也促使其有意注意的发展。并且老师要为解决 困难创设情境,以促使学生思维灵活、有创造性地发展。下面我介

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的一些理念

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的一些理念 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的一些理念 发布者:王晶珠 如何认识和理解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改革,尤其是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对现实的语文课程改革实验探索至关重要。 1.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汉字的情感和主动识字的愿望,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因此,从小学开始就应该培养学生喜欢汉字的情感与态度,让学生逐步感受到汉字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价值与意义。课程标准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这样的目标与原来仅仅注重识写与写字的知识和技能的目标是不同的,培养学生对汉字和汉字学习的态度与情感,其价值本身就异常重要,而不是局限在为了解决学习汉字的动力问题。 另外,学生对学习汉字有了浓厚的兴趣,必然会主动探求识字的方法,逐渐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随着知识的积累、体验和总结出来的规律的增多,独立识字的能力也就自然形成和发

展。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在注重识字数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体会和认识,以及识字方法的尝试和探索。因此,不能把识字数量的多少当作识字教学的全部目的,也不能当作衡量一种识字方法是否有价值的唯一标准。识字教学的过程不是为了教学生识了字就算完成任务,学生能否自己独立识字才是关键。 2.多认少写,为尽快实现独立阅读创造条件。 小学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是语文课程发展过程中的一贯要求。但是,不同时期的课程标准,对识字的要求也不同,主要表现识字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小学低年级应该识多少字,识哪些字,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明确地体现出了认、讲、写。用不是同步发展,而是重在保证一定的认字数量,使学生在一年级末实现独立阅读成为可能。 3.多认少写,为多种识字方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因为认、讲、写、用不一定齐步走,所以受制约的因素相对地减少,认字的方法也就可以灵活多样,做各种尝试和探索,任何一种识字方法,有自身的优势也存在劣势,试图用一种识字方法包打天

低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

低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整节课大部分时间教学生识字,往往是老师教起来感到枯燥,学生学起来更觉无味。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到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识字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下面提供一些识字教学方法,供老师们参考。 1、直观演示法。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指导学生看图画、电视录像、幻灯、实物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把无意识记变为有意识记,把枯燥无味的识记变为形象的识记,可以获得学得快、记得牢的效果。例如:教学内容是一些动物的名字,分别有鸟类、兽类、昆虫类等,运用多媒体软件或者实物图片,把这些动物出示在画面上,并让它们动起来,这样,就能马上吸引学生,使他们很想知道这些动物的名字是怎样写的,从而使学生集中精神。又如,一年级识字(二)有篇《菜园里》的课文,教学内容是一些蔬菜的名字时,上课前,可以事先准备好这些蔬菜,上课时,每教一种蔬菜,都出示实物让学生看。学生熟悉的,就先让他们说出名称,再出示生字;学生不熟悉的,可先出示生字,再出示实物。有实物看,就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加强了学生的直观识记。 2、游戏法。 识字的“机械化”枯燥无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由此影响学习效果。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各种与生字联系起来的游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例如: (1)找朋友。老师把生字卡发到同学的手中,一个学生拿着“放”字说“我是‘‘放‘‘,谁和我做朋友?”另一个拿着“学”的学生马上出来和“放”排在一起,说:“我是‘‘学‘‘,我和‘‘放‘‘组成‘‘放学‘‘。”全班同学读“放学”。

识字写字教学策略

3.识字写字教学策略 1)灵活运用“音、形、义三步走”教学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音、形、字三步走”教学方法强调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其主要内容是:在阅读教学中,初读课文阶段,以掌握字音为主,渗透字义和字形;理解课文阶段,主要是了解字义,巩固字音,继续渗透字形;学懂课文后,以识记字形为主,巩固字音、字义。这种识字教学的三步法彻底改变了过去孤立识字的弊端,但是由于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不能灵活运用,造成了很多片面性。如:由于字形教学一般安排在第三课时,导致了一、二课时学习结束后,学生无法做一些巩固性的书面练习,而在第三课时结束后,学生需练习巩固的作业又太多,使字形巩固的时间相对较少,容易形成字形“消化不良”。要真正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必须灵活运用“音、形、义三步走”教学方法。 2)恰当运用多种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汉字是“因义赋形”创制的表意性语素文字,量多形繁,音义繁杂。教学中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和学习心理特点,恰当运用多种识字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陶冶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一,笔画、结构分析法。 一年级识字教学起始阶段,所学的大部分是基本笔画组成的独体字,教学时一般按笔顺规律说出笔画名称来进行记忆。随着学生学习的合体字的增加,再加上抽象思维能力的逐步形成,到中高年级,大量的生字要采用结构分析法教学,一般采用分析偏旁和部件来记忆。由于好多独体字,如“木、子、米”等作偏旁时,某些笔画要发生变化,所以,采用结构分析法时,要特别注意提醒学生注意这些笔画的细微变化。 第二,组字归类识字法。 学习的本质是在头脑中形成学习的认知结构,生字的学习也要力求寻找各自独立的生字的内在联系,架起一定的结构框架,一串一串地学。可以是基本字组字归类,可以是同音字归类,可以是形近字归类,也可以按相同偏旁归类。 第三,比较辨析识字法。 对字形学习,小学生一般缺乏精细的分析比较能力。在学习中,常常对一个字其中的笔画安排和组合存在模糊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一些易混的形近字时,可引导学生作仔细的观察后,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比较。如“渴”和“喝”,人渴的时候要喝水,所以渴是三点水,喝水要用“口”,所以喝是口字旁。 第四,联义联想识字法。 联义联想是利用造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的一种方法。教学中运用较多的是象形联想、指事联想、会意联想三种。

一年级识字写字教学 [一年级下册识字、写字教学谈]

一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写字教学谈] 下册是上册教材的继续与延伸,因此无论是编写体例,还是教学要求必然会有许多承袭原有做法的地方,也必然会有许多似曾相识之处,但是,这里的承袭和似曾相识决不是原封不动的重复,而是同基础上的变异,是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和发展。 从编写体例上看,一年级下册的识字部分在呈现方式上有了一些新的变化。除保留了上册已经出现过的词串识字和随课文识字之外,还编进了看图会意识字、转转盘识字。从编写意图上看,这一册更加侧重于对汉字规律的展示。具体地说,这册教材的识字部分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类是以词串识字、看图会意识字、转转盘识字为呈现方式的相对集中的识字;另一类就是面广量大的随课文识字。之所以将这两种不同的识字方式穿插编排,主要是出于两点考虑:第一是要采用相对集中的策略,显现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的构想,并通过这部分的教学让学生尽快掌握一批常见字和常用的词语;第二是要搞好由识字到识词,再到阅读和写话、作文的平稳过渡。大家知道,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必要前提,真正意义上的识字,即杨树达先生所说的辨形之事和求义之事。(见《微居小学述林彝器和文字》)最终要在阅读与写作实践活动中体现价值。因此,识字教学质量的高低绝不单纯取决于识字量的大小,而是要看能否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在保证一定识字量的前提下,把已经获得的识字成果应用于阅读和写作。苏教版课程标准本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标准本)正是基于

这样的考虑,采取了以上的编写策略,来实现集中与分散的优势互补。 标准本第二册集中识字的课文又可分为四种类型:一种是在第一册中已经出现过的词串识字,如识字1、识字2、识字5和识字6;第二种是看图会意识字,如识字3、识字7;第三种是转转盘识字,如识字4和识字8。以上三种形式,除词串识字外,其余部分则是要通过不同的形式去揭示汉字的造字、结构、表意基本规律。比如识字3展示就是舟、竹、石、泉、川、燕这几个字演变的过程。左起第一列是描绘舟、竹、石、泉、川、燕的图画;第二列是经过抽象和线条化的象形文字,而第三列则是如今通用的楷体字。这样一幅由图画到文字的演化过程图,形象地告诉我们:汉字实际上是在与客观事物象形的基础上,按照相似原理逐渐演化出来的符号系统。再如识字4,则是以转转盘的形式来揭示形声字的基本结构和表意的基本规律。在转盘中,声旁也是固定的。但随着转盘的转动,形旁三点水、马字旁、提土旁、单人旁便分别与声旁也组成四个不同的形声字驰、地、他、池。这样一种极富童趣而又极富智慧的拼字游戏,不但能让孩子们轻而易举地掌握一批具有一定规律的汉字,而且也形象地告诉孩子们: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的,声旁表音(当然,随着语音的不断变迁,如今的也字标声功能已经不是那么明显了),形旁表示字义的类属。特别是随后出现的那一则歌谣,既能让学生把刚刚学会的生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巩固,又能以一种通俗易懂的形式揭示形声字表意的基本规律。如歌谣中有马能行千里,有土能种庄稼,实际是说:驰就是马行千里的意思;而地就是指能种庄稼的土地。 基于以上分析,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识字形式,我们在教法上也必然要有所区别、有

就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的某一理念_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您的认识——2012继续教育作业二

就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的某一理念,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您的认识。 主动识,记得牢,写得好 ——坚决落实识字、写字为重点 通过“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专题学习,我更加深刻、系统地了解了“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和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及实施策略,提高 课堂识字教学的效果。 下面就以我所执教的两节识字写字课的教学为例,谈一谈我对识字写字教学的一点粗浅认识。 由于“过程、方法”这一维度的目标,是新课程改革以来的新要求,我在设计这类目标时有明确的意识,却在设计和操作中明显地出 现了“游离”现象:游离于知识、技能目标之外,游离于教学内容和 教学任务之外,游离于学生发展之外,从而使过程、方法的价值丧失 殆尽。下面从我的这个案例来说明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师:小朋友,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菜”字的? 生1:我喜欢吃榨菜,榨菜的包装袋上有这个字,我就记住了。 生2:我在菜场门口的牌子上看到过这个字。 师:你们能联系生活来认字,很好。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3:我想写一写,记住这个“菜”字。 师:这是个好办法。生4:“草”字头加“采”就是“菜”,青菜的“菜”。 师:加一加记住这个字,也是好办法。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5:“花”字去掉下面部分,加上“采”,就是“菜”。

生6:“花”字去掉下面的“化”,“彩”字去掉右边的三撇,合起来就是“菜”。 生7:“苗”字去掉下面的“田”,加上“采”就是“菜”。 师:很好,小朋友们想出了很多办法记住了这个字。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学生们越记越复杂,越学越糊涂。这种为过程而过程、为方法而方法的教学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开始我想,这不就是重视学生的自由选择吗?不就是以学生为本,用自己的方法去学习吗?在学习了“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专题后才顿悟,这是一种偏激的方法!学生的确会“越学越糊涂”!我将课堂中的识字内容引向生活,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将识字与生活、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让学生发现在我们熟悉的生活用品、食品,各种场所中出现的“菜”字,不但引导学生养成了在生活中注意汉字的意识和习惯,也让学生在潜意识是了解了“菜”字的不同用处,帮助学生组词与说话。这是对的,但在后半部分里,我没有及时判断学生反馈信息的价值,盲目探究,学生处于追求形式的状况下,识字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5、6、7三位学生分析字形时,方式无创新,分析都人为复杂化,这将影响识字效率。 我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把自己的教学与专题学习结合起来,进行细致、认真的剖析,认清了:我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只是在单纯地追求识字的数量和速度,单纯追求形式的过程影响了学生识字的兴趣,急进功利也使得我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只把识字当成阅读和习作工具的课堂,必定是枯燥的、

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的一般步骤

识字写字教学的一般步骤 识字和写字联系密切,在小学识字教学中采用的一般步骤是:提出生字一教学生字一练习巩固一指导书写。 1.提出生字。提出生字要紧扣教材内容,结合具体的情境和语言环境。提出生字的方法很多,如讲故事提出生字、看图引出生字、随文提出生字等等,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提出生字,都要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对出示生字的方式和时机,作细致周密的设计和安排。 2.教学生字。这是识字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这一环节,要求教师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指导,但又要注意突出重点,切忌平均用力。究竟汉字的哪一方面应作为教学的重点,要视汉字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定,如果汉字的形和义比较简单而字音由于方音的影响较难掌握时,应把字音作为重点。反之,如果音义比较简单而字形比较复杂时,则应把字形作为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据情而定,灵活把握。不过从整体上讲,低年段儿童应突出字形的教学。 3.练习巩固。练习的目的在玉强化记忆,影感音形义的统一联系。练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如读字卡、我朋发、组词语、造有子以及书写练习等等,教师要结合实际,创造性地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反复进行练习,以达到全面掌握的目标。 4.指导书写。指导学生写字,要按照“指导一示范一练写一点评”的顺序进行。指导时要突出重点和难点。示范时要边讲边范。练写时可先进行书写练习,在学生基本掌握了汉字的笔画笔顺的基础上,再

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进行书写。点评时要以表扬鼓励为主,写得不规范的,可通过重复练写来纠正偏向。当然,在指导字形间架结构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的指导。

随文识字写字小课题的研究

低年级“随文识字写字”小课题研究 大同小学 一、问题的提出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材更多地采用了“随文阅读识字”的编排方式。如何更好地实现“在阅读中喜欢汉字、产生主动识字愿望、学习独立识字,有效地识记生字并通过识字帮助阅读”的目的呢?我认为如何将“随文识字”引入课堂教学,并与“集中识字”进行有效结合,还是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于是我的小课题——《低年级“随文识字写字”小课题研究方案》就诞生了。 二、问题的思考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一年级下册的识字量明显增多,教材的编排要求儿童争取在语言能力的黄金期尽早地进入阅读的自觉状态。为了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识字能力,只有通过识字教学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因此在新学期的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识字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活起来,从而使他们愉快地学习,主动地识字。 三、研究的目标 1、通过“小学低段随文识字写字教学探究”,转变应试观念,切实克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2、通过研究,寻求和探索小学识字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总结识字教学的经验,为相关课题研究与加强学科教学提供有效策略。 四、研究的内容 本研究以语文课堂教学为载体,以识字教学、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为研究环节,将学生生活实践以及学生在情境中的游戏活动作为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 五、研究假设 途径:采用教师讲授的方法,让学生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书写顺序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掌握过程,并且在此过程中不断的渗透正确的书写姿势。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汉字的习惯。 ⑴实验教师丰富自身的文化修养,在课堂上,要及时发现汉字书写规范、整洁、美观的学生,对其进行积极评价,鼓励学生向其学习,提高学生书写汉字的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