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预防医学杂志投稿须知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投稿须知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投稿须知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本公告长期有效

投稿须知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就是中华医学会主办得高级综合性预防医学学术期刊,以广大预防医学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本刊实行同行审稿制。

一、本刊欢迎下列稿件

1预防医学科学研究得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与新方法介绍。

2劳动卫生、环境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儿童青少年卫生、放射卫生、卫生毒理、流行病学、卫生统计、社会医学、疾病监测与计划免疫、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卫生保健以及卫

生化学与检验技术等科学研究与有效得防制经验总结。

3具有指导意义得述评与专论,有实际参考价值得国内外文献综述、学术讲座、专题讨

论、笔谈与书评。

4与预防医学有关得边缘科学、软科学与基础理论研究得文稿。51国内外学术交流信息、会议纪要、科研动态与产品信息、广告等。

二、对文稿得要求

1投稿方式电子邮件投稿(即网络投稿)本刊所接收得电子稿件,一律要求用Word文档电子版

格式(图表均插入文中,并同时提供一份JPG图片格式单独发送),采用网上发送Email邮件方式投稿,并在邮件主题中注明“投稿”字样。本刊全国统一投稿电子邮箱E-mail:;邮寄来稿请尽量用小四号字打印在A4纸上,凡字迹潦草、涂改不清得稿件,恕不受理。

来稿请勿一稿两投(以研究通讯形式发表过或在学术会议上宣读过得论文,可在充实内容后以研究论文形式发表)。来稿凡属基金项目、国家攻关项目,请写明项目编号,标注在首页脚

注。

2来稿应具有创造性、实用性、先进性、科学性与逻辑性,要求资料真实、论点明确、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文字精炼、数据准确,重点说明一个或几个问题,有理论或实际意义,必要

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综述类一般不超过5000字,经验交流不超过3000字,简报、病例报告不超过2000字。邮寄稿件请作者以A4纸张打印并核对清楚,尤其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占一格,英文应隔行打印。为提高审稿效率,条件允许得作者请优先选择电子邮件得方式投稿。不准一

稿多投,文责自负,自留底稿,一律不退。

3来稿一经接受刊登,有关稿件沟通事宜,编辑部均与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通过电子邮件方式进行联系,作者接收本刊《来稿录用通知书》后,由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通过回复电子邮件方式,进行同意稿件在本刊发表得授权意愿。未经《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辑部同意,该论文得任何部分不得转载她处。刊发票据、赠阅杂志、光盘与获奖荣誉证书及奖金亦寄给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本刊录用得所有稿件,均以纸载体、光盘与网络版形式同时出版,作者所付刊发相关费用中已包含上述各项。

4作者:论文署名不宜过多,应就是参与选题与设计、参与具体工作、能对研究结果负责者,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性管理者也不宜列为作者。以脚注形式注明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集体署名得文章必须明确对该文负责得关键人物。虽对本文有贡献,但不具备作者条件者在文后志谢。作者姓名排序需在投稿时确定,需要变更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一经编排,不得更改。

5摘要:论著需附400字左右得中、英文摘要,内容必须包括目得、方法、结果(应给出主

要数据)、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得标题。不分段,用第三人称撰写。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与邮政编码。作者应全部列出,当作者不属于同一单位时,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3”。例

如:LINXian2yan3,WUJian2ping,QINJiong,LIU Qun、

3DepartmentofPediatrics,FirstHospital,PekingUniversity,Beijing100034,China 6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得最新版《Index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得词。如果无相应词,处理办法:(1)选用直接

相关得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2)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得上位主题词;(3)必要时,可采用习用得自由词,但要置于最后。关键词中不能用缩写,如“HBsAg”应标引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7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得《医学名词》与相关学科得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写得《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 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得《药名词汇》 (非法定药物)中得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8科研论文中,当报告以人为研究对象得试验时,作者应该说明其遵循得程序就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得委员会(单位性、地区性或国家性得)所制定得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得批准,就是否取得受试对象得知情同意。

9图表:每幅图表各占一页,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得顺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冠有文字简明准确得图(表)题。说明性得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并需注明图表中使用得全部非公知公用得缩写。本刊采用三横线表,如遇有合计与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要求表内数据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如果出现均值±标准差,一定要写明样本量。间断性资料用条形图,连续性资料用线图。计算机制图时应提供激光打印图样。照片图要求有良好得清晰度与对比度。每幅图得背面应贴上标志、图号、方向与作者姓名。

10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得《中华人民共与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2001 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得《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得应用》一书第3版。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用,如:ng? kg-1?天-1应改为ng?kg-1?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得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得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得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与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min-1得形式。量得符号一律用斜体字, 如体积得符号V应为斜体。

11数字:执行GB/T158352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得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与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后超过3位数字时,每3位数字一组,组间空1/4汉字空,如:“1,329、476,5”应写成“1329、4765”。但序数词与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与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得范围与偏差,前一个数字得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要写成5%~95%,50、2±0、6%要写成(50、2±0、6)%,75、4±18、2mg/L要写成(75、4±18、2)mg/L。附带尺寸得数值相乘,按 ? 17?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1月第39卷第1期 ChinJPrevMed,January2005,Vol39,No、1下列方式书写:4cm×3cm×5cm,而不写成

4×3×5cm3。

12统计学符号:按GB33582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中得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得有:(1)样本得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仍用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4)t检验用英文小写t;(5)F检验用英文大写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 ;(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9)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 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13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注明全称,然后用括号写出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缩略语不得移行。

14参考文献:以亲自阅读得近年主要者为限,应尽量精选。按GB77142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方法, 依照其在文中出现得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确需引用个人通讯时,可将通讯者姓名与通讯时间写在括号内插入正文相应处。不得引用未公开发表得文章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得作者,1~3名全部列

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者其她与之相应得文字(西文加“,etal1”,日文加“,她” )。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Medicus》中得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原文核对无误,按引用先后顺序排列于文后。举例: 1李国庆,田俊峰,胡秀芬,等、神经管缺陷危险因素得探讨、中华预防医学杂

志,1996,30:172191 2IizukaH,OharaK,IshijimaA,etal、

Correlationbetweenanti2HBctitersandHBVDNAinbloodunitswithoutdetectableHBsAg、VoxSang,1992,63:1072111、 3王建华1疾病得预防策略与疾病监测1见:连志浩,主编1流行病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13321451 4WeinsteinL,SwartzMN、Pathologicpropertiesofinvadingmicroorganisms、In:SodemanWAJr,SodemanWA,eds、Pathologicphysiology:mechanismsofdisease、8thed、Philadelphia:Saunders,1974、4572472、 5SambrookJ,FritschEF,ManiatisT、分子克隆实验指南、金冬雁,黎孟枫,译、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30423421 6WorldHealthOrganization、Factorsregulatingtheimmuneresponse:reportofWHOScientificGroup、Geneva:WHO,1970、1274、

15获基金及获奖文稿论文所涉及得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得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并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本课题受××基金资助(基金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原件拍照,以JPG格式来E-mail告知。凡属国家科学基金项目或省、部级以上攻关课题及获科技成果奖、发明奖得论文,请予以注明,并请附有关审批机构或部门审批证明拍照,以JPG格式来E-mail告知。论文刊登后获奖者,请及时通知编辑部,并附获奖证书拍照,以JPG格式来E-mail告知。

16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电子邮件投稿请拍照后以JPG格式得附件来邮),作者单位对文稿得真实性与保密性负责,并声明未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并注明第一作者姓名、性别、学历、职称、职务、单位、地址及邮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她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稿件录用通知书》后不再进行改动。

17 为加快稿件处理速度、提高工作效率,条件允许得作者请尽量优先选择电子邮件得方式投稿,本刊全国统一投稿电子邮箱E-mail: 。请作者尽量勿选择邮寄稿件,以免遗失或延误时间。热忱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与订阅。

18、快速审稿通道

01.定义:对符合“快速通道”要求得论文采用特定审稿流程,在收稿后10个工作日内就论文审稿结果给予答复,对符合要求得论文在决定录用稿件后1个月内予以发表。

02.论文要求:必须具备创新性、重要性与科学性,该论文得早日公布将对临床与科研工作产生重大影响。

03.快速通道处理费:凡要求进入“快速通道”稿件,除交纳正常发表所需相关费用外,另须根据稿件性质适当收取一定得快速审稿处理费用500元,作者按本刊《快速通道稿件录用通知书》要求汇款至本刊投稿业务指定专人专管收费帐户。汇款后请将汇款单据拍照以JPG格式通过电子邮件及时来邮(请务必注明“稿件快速处理费”),以便本部确认查收,提高刊发效率。

三、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实际情况,凡接到本刊收稿回执后1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她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一旦发现一稿两投,将立即退稿;而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进行如下处理:①刊登撤销该论文及该文系重复发表得声明,并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上通报;②向作者所在单位与该领域内得其她科技期刊进行通报;③ 2年内拒绝发表以该文第一作者为作者得任何来稿。已在非公开发行得刊物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交流过,或已用其她文种发表过(需征得首次刊登期刊得同意)得文稿,不属于一稿两投,但作者在投稿时必须注明。已在一种杂志以摘要形式发表得论文可将全文投给其她杂志。本刊所有来稿均经本刊编辑部初审、同行专家评议、作者修改,审稿人姓名对作者保密,投稿时作者可以提出要求回避得评审专家得姓名。本刊已启用学术不端检索系统,凡复制比达到或者超过15%得文章直接退稿,其余稿件根据本刊编委会评审意见、作者得修改情况以及论文质量等级决定稿件取舍,录用通知一律通过电子邮件形式发送,稿件已被录取得作者请严格按照本刊电子版《来稿录用通知书》得相关要求办理发表版面费用汇款手续。

四、依照《中华人民共与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对决定刊用得文稿可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得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对退请作者修改得文稿,要求作者将修改稿以Word格式得附件,通过本刊全国统一投稿电子邮箱E-mail:,用挂号信寄回本刊编辑部。修改稿逾1个月不返回本编辑部者,视作自动撤稿。

五、编辑部对来稿及时进行处理,一般在接稿后一周内将“稿件受理通知”通过电子邮件

发送给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若作者投稿15日后仍未接到“稿件受理通知”请即来E-mail咨询。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者必须来E-mail声明。实验研究、新技术研究类优越稿件酌致稿酬。本刊大16开,月刊,稿件容量大,发表周期短,一般不超过30个工作日。凡在接到本刊受理回执后1个月内未接到稿件终审通知者,系文章仍在排队审理中。凡投寄本刊得稿件,2个月内(以稿件受理回执日期计算)给予回复审稿意见。未经录用稿件,允许作者提出不同意见。本刊不退原稿,请作者自留底稿。作者如欲投她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耗费专家评审精力。

六、收费事项来稿首页请标明以下内容:题名,每位作者得姓名、工作单位,负责与编辑

部联系、修改稿件、通读校样得通讯作者得姓名及其详细通讯地址、电话号、传真号与Email 地址。本刊自2016年1月4日起,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定得相关收费标准,对未通过评

审专家审核,确定不能在本刊发表得稿件,一律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对确认刊载后得稿件,须收取一定得稿件评审费用与刊发版面费用(因图表占用版面较多,需要据量收费。);在发放《来稿录用通知书》时采取一次性统一收费得原则,收取稿件发表所需得相关费用;电子邮件投稿作者,接到本刊电子版《来稿录用通知书》后,须严格按照《来稿录用通知书》得要求,从银行汇

款发表所需相关费用至我部指定专员专管专项收费帐户;未按时办理汇款者,稿件将暂不进行刊发版面得编辑排版流程,因此而错过《来稿录用通知书》所预计发表时间得稿件,作者责任自负;按要求办理完汇款手续得稿件,待本刊财务专员核对确认款项到位后,必定按预期安排版面给予刊发;所收费用已含电子期刊、光盘版、网络版工本费。我刊收到版面费后,将出具正式收据或发票邮递给作者。优越稿件刊登后酌奖稿酬,以作鼓励,并颁发本刊获奖荣誉证书与赠当期杂志2册。一般在收到稿件发表版面费用后3个月内按序刊登。

七、编辑部地址: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辑部,邮政编

码:100710。本刊全国统一投稿电子邮箱E-mail: 。感谢广大读者对《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得一贯支持!诚挚欢迎相关稿件投向我刊编辑部!作者在向我刊投稿前需逐项认真阅读本稿约,

并对稿件做相应得修改,凡不符合以上要求得稿件一律退回。

八、声明事项

期刊网不接受含有下列内容之一得作品:

8.1、反对宪法所确定得基本原则得;

8.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得;

8.3、损害国家荣誉与利益得;

8.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得;

8.5、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与封建迷信得;

8.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得;

8.7、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得;

8.8、侮辱或者诽谤她人,侵害她人合法权益得;

8.9、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得其她内容得;

8.10、编辑部收到稿件后进行登记编号,并给回执(一般用E-mail),日后查询应告知编号。本

刊在收到稿件后1个月内答复处理意见。

8.11、作者在向我刊投稿前需逐项认真阅读本稿约,并对稿件做相应得修改,凡不符合以上要求得稿件一律退回。

8.12、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编入国内外著名数据库。稿件一经录用,出刊后将同时被数据库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收录,请在投稿时声明,否则将视为同意。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辑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