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闫鑫蕾

浅谈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闫鑫蕾
浅谈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闫鑫蕾

浅谈初中物理概念教学闫鑫蕾

发表时间:2017-03-15T13:21:06.593Z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1期作者:闫鑫蕾

[导读] 物理概念是对物质特性、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等本质属性的反映。

(成都七中万达学校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物理概念是对物质特性、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等本质属性的反映,在概念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关键词】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ISSN1004-1621(2017)01-048-02 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是物理事实的抽象,它不仅是物理基础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构成物理规律,建立物理公式和完善物理理论的基础和前提。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入物理概念。

1、通过计算机课件模拟物理情景引入。

"电流"概念比较抽象,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让本看不见的电流变成动态的画面,加深学生对电流的感观认识,从而为建立电流概念打下基础。再如引入"弹性势能"时,小球碰撞弹簧片的形变不易观察,可用"动画"将其展示出来,学生仔细观察碰撞过程。

2、通过新颖的实验引入。

新颖的实验往往更能吸引学生注意,恰当地将教材中的实验加以发展、变化,可以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大气压强"概念引入前,可以做"易拉罐"实验,往空易拉罐中注入少量酒精,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排走罐中空气,然后用橡皮泥将罐口封闭,让易拉罐冷却,学生可以观察到拉罐被压瘪,并发出剧烈响声。该实验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听觉效果,都能给学生深刻的印象,从而引入"大气压强"。(实验中可以用喷水器往罐身喷水帮助冷却,现象更加明显)。

3、由学生活动引入。

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与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是主体性教育的体现,更是学生自我和谐发展的客观需要,以学生活动引入概念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在引入"摩擦力"概念时,可以让学生将两本书的纸张相互交错夹在一起,学生会发现要使两本书分开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从而引入"摩擦力"。

4、由问题讨论引入。

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参与讨论,最终引入物理概念,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思考。如:"铁比棉花重"这句话是否有道理。可能有学生认为有一定的道理,有的认为没有道理,但又说不清理由,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引入"密度"的概念。

5、通过加强学生感官认识引入。

物理实验除了让学生"看"外,还要让学生"听"、"闻"、等加强感官认识。如:引入"响度,音调落色"可以放录音。引入"扩散"概念,可以让学生闻香水。(将香水瓶放在教室墙角,不要喷洒。)

6、通过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入。

引入"惯性"概念时,可以播放录像,让学生观察刹车,加速,转弯时乘客的表现,从而引入惯性,贴近生活,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7、通过类比法引入概念。

如:"电压"是学生不易理解的一个概念,而水流与水压学生却很熟悉,通过类比,引入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从而引入"电压"概念,这种处理形象、生动、学生易理解。】

二、物理概念教学的基本方法

1、演示实验法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施概念教学时,演示实验法往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一个生动的演示实验,可创设一种良好的物理环境,提供给学生鲜明具体的感性认识,再通过引导学生对现象特征的概括形成自己的概念。

2、有趣现象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际生活,生产实践及现代高科技中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3、以旧引新法

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是实际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概念教学中可通过复习已掌握的物理概念,并对此概念加以扩展,延伸,或使其内涵、外延发生变化从而得到新的概念。

4、图象电教法

有些物理概念,无法实验演示也无法从生活中体验。可以用图象、电教手段(如FLASH动画)展示给学生观看。物理图象通过培养学生的直觉,从而培养学生的高层次的形象思维能力,建立起物理概念的情景;电教手段能以生动、形象、鲜明的动画效果,模拟再现一些物理过程,学生通过观看、思考,就会自觉地在头脑中形成建立物理概念的情景。这种方法符合"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基本认识规律,是现代教学中提高概念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

5、类比法

类似的概念可以提供给学生理解新概念的思维方式,降低思维的难度。通过比较也可以让学生找到类似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类似概念的理解。通过类比,建立新概念。这是认知结构同化作用的体现。如果我们能对一些相近类似的概念进行异中求同找联系,同中求异抓类比,这样就能掌握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达到深化理解概念的目的。

6、设疑法

设疑的过程便是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过程。这种方法设计得好,可引发学生热烈的讨论甚至激烈的争论,使课堂气氛活跃,既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又可通过学生自己明辨是非,准确把握了概念的内涵。

研究论文: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几种方法

物理学论文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几种方法 物理概念反应物理现象的本质,只有抓住现象的本质才能分析各有关现象的内在联系,才能掌握物理基本定理、基本原理。如何设计物理概念教学,如何在概念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遇到并必须解决的问题,下面谈谈本人在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几点粗浅方法。 一、巧设悬念情景,培养思维的自动性 思维的自动性,表现为学生对物理充满热情,以学习物理为兴趣,在获得知识时有一种惬意的满足感。例如,讲大气压强存在时,演示马德堡半球,当球内有空气时,两个半球很容易分开,用抽气机将球内的空气抽掉,两半球就分不开。使学生大惑不解,进而精想其原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探求欲望。这样引入新课使学生沉浸在对新知识的期盼、探求的情景中,积极的思维活动得以触发。又如,在教授惯性及惯性现象这一节课时,教师在讲台上放一摞棋子,然后问学生:“如果用尺子迅速打击

下面的棋子,上面的棋子会出现什么现象。”许多学生抢着回答:“上面的棋子会跟着飞出。”然后教师现场实验。结果上面的棋子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于是落在正下方。学生带着疑惑,最后引入新课的教学,得到较好的效果。 二、理解概念内涵,培养思维的缜密性 物理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物理现象、过程所特有的本质属性。思维的缜密性表现在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全面深刻地理解,对物理知识结构的严密性和科学性能够充分认识。例如,“密度”这个概念,一定要懂得不同的物质其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而同一种物质,其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却是一定的。只有从这两方面来分析,才能使学生明白:对一定的物质来说,不管其质量和体积的大小如何,它们的比值是不变的。在电功率这节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演示这样一个实验,取一个“36V,15W”的玩具风车,把它接在36V 的电路中,它正常转动,把它接在24V的电路中,它转动很慢,把它接在40V的电路中,它剧烈转动。实验表明:用电器实际消耗的功率随着加在它两端的电压而改变,所以说一个用电器的功率多大时,要指明工作电压,只有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才是额定功率。

浅谈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闫鑫蕾

浅谈初中物理概念教学闫鑫蕾 发表时间:2017-03-15T13:21:06.593Z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1期作者:闫鑫蕾 [导读] 物理概念是对物质特性、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等本质属性的反映。 (成都七中万达学校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物理概念是对物质特性、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等本质属性的反映,在概念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关键词】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ISSN1004-1621(2017)01-048-02 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是物理事实的抽象,它不仅是物理基础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构成物理规律,建立物理公式和完善物理理论的基础和前提。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入物理概念。 1、通过计算机课件模拟物理情景引入。 "电流"概念比较抽象,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让本看不见的电流变成动态的画面,加深学生对电流的感观认识,从而为建立电流概念打下基础。再如引入"弹性势能"时,小球碰撞弹簧片的形变不易观察,可用"动画"将其展示出来,学生仔细观察碰撞过程。 2、通过新颖的实验引入。 新颖的实验往往更能吸引学生注意,恰当地将教材中的实验加以发展、变化,可以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大气压强"概念引入前,可以做"易拉罐"实验,往空易拉罐中注入少量酒精,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排走罐中空气,然后用橡皮泥将罐口封闭,让易拉罐冷却,学生可以观察到拉罐被压瘪,并发出剧烈响声。该实验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听觉效果,都能给学生深刻的印象,从而引入"大气压强"。(实验中可以用喷水器往罐身喷水帮助冷却,现象更加明显)。 3、由学生活动引入。 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与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是主体性教育的体现,更是学生自我和谐发展的客观需要,以学生活动引入概念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在引入"摩擦力"概念时,可以让学生将两本书的纸张相互交错夹在一起,学生会发现要使两本书分开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从而引入"摩擦力"。 4、由问题讨论引入。 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参与讨论,最终引入物理概念,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思考。如:"铁比棉花重"这句话是否有道理。可能有学生认为有一定的道理,有的认为没有道理,但又说不清理由,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引入"密度"的概念。 5、通过加强学生感官认识引入。 物理实验除了让学生"看"外,还要让学生"听"、"闻"、等加强感官认识。如:引入"响度,音调落色"可以放录音。引入"扩散"概念,可以让学生闻香水。(将香水瓶放在教室墙角,不要喷洒。) 6、通过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入。 引入"惯性"概念时,可以播放录像,让学生观察刹车,加速,转弯时乘客的表现,从而引入惯性,贴近生活,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7、通过类比法引入概念。 如:"电压"是学生不易理解的一个概念,而水流与水压学生却很熟悉,通过类比,引入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从而引入"电压"概念,这种处理形象、生动、学生易理解。】 二、物理概念教学的基本方法 1、演示实验法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施概念教学时,演示实验法往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一个生动的演示实验,可创设一种良好的物理环境,提供给学生鲜明具体的感性认识,再通过引导学生对现象特征的概括形成自己的概念。 2、有趣现象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际生活,生产实践及现代高科技中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3、以旧引新法 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是实际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概念教学中可通过复习已掌握的物理概念,并对此概念加以扩展,延伸,或使其内涵、外延发生变化从而得到新的概念。 4、图象电教法 有些物理概念,无法实验演示也无法从生活中体验。可以用图象、电教手段(如FLASH动画)展示给学生观看。物理图象通过培养学生的直觉,从而培养学生的高层次的形象思维能力,建立起物理概念的情景;电教手段能以生动、形象、鲜明的动画效果,模拟再现一些物理过程,学生通过观看、思考,就会自觉地在头脑中形成建立物理概念的情景。这种方法符合"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基本认识规律,是现代教学中提高概念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 5、类比法 类似的概念可以提供给学生理解新概念的思维方式,降低思维的难度。通过比较也可以让学生找到类似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类似概念的理解。通过类比,建立新概念。这是认知结构同化作用的体现。如果我们能对一些相近类似的概念进行异中求同找联系,同中求异抓类比,这样就能掌握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达到深化理解概念的目的。 6、设疑法 设疑的过程便是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过程。这种方法设计得好,可引发学生热烈的讨论甚至激烈的争论,使课堂气氛活跃,既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又可通过学生自己明辨是非,准确把握了概念的内涵。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选择与创新策略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选择与创新策略分析 新课改的实行和不断深化,对我国初中物理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仅需要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和应用物理知识,还需要在教师开展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以此推动全面综合发展。基于此,教师就需要针对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创新当前应用的传统教学方法,应用新的策略,以提高学生物理学习兴趣,使其准确掌握和应用物理知识。 DOI10.16657/https://www.360docs.net/doc/154918120.html,ki.issn1673-9132.2018.02.034 物理是学生在初中阶段首次接触的一门课程,对学生思维发展和能力锻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学生开展物理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学生对物理现象和知识进行了解,并且可以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应用。然而,在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整体的教学成果不够理想,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为有效提升物理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物理教学现状,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树立科学探索精神。 一、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一)课堂枯燥乏味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仍有一部分教师运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再加上教师课堂上着重对物理基础理论知识讲解,整个课堂显得沉闷、乏味,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有待更新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在物理课堂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还是有一些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运用照本宣科的方式开展物理教学,从长远来看,无法实现对学生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 (三)实验设备老旧 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很多的物理结论都是通过物理实验得出的。这表明了物理实验是物理课堂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在当前的物理教学中,存在着课程教学比例不均衡的情况,并且进行物理实验的设备较为老旧,进而影响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和发展。 二、初中物理教学方法选择 (一)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改主张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整个教学中发挥引导者的作用,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独立性和自主探究精神,对物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从而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优化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优化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笔者认为要抓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抓好入门教育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 比如象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同样是电,通入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等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二、培养师生情感 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联,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

心理,进而对它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三、展示物理趣味 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水平大致处在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等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如:初中学“测量”后问:你怎样测一张纸的厚度?学“大气压”后,问:为什么钢笔能吸入墨水?学习“物态变化”后,问:自然现象中的“雾”,“露”是怎样形成的?学习“电学”后,提出为什么“100W”的灯比“60W”的灯更亮?书写台灯为什么能调光等。 由于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或发生的物理现象,所以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稳定了学生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四、加强实验教学 由于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喜欢实际操作。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的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对物理学的兴趣。如“长度的测量”教学中,让四位同学用同一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论文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论文 物理学科与其它各门学科一样,都有一系列作为理论出发点的基本概念,和由推理形式导出的定律理论。物理学在自己的发展过程 中要求物理思维要有严密的逻辑性,要符合逻辑规律。物理思维的 方法很多,这里仅就其中最典型的比较法来结合物理概念中的教学 来讨论。 “比较”的方法,是物理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思维方法,也是我们经常运用的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辨析物 理现象,概念,规律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以把握其本质属性。 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假如一个人能看出显而易见的差异,例如, 能区别一支笔与一个骆驼,则我们不会说这个人有什么了不起的聪明。同样另一方面,一个人能比较两个近似的东西,如橡树与槐树,或寺院与教学,而知其相似,我们也不能说他有很高的比较能力。 我们所要求的是要看出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 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某类现象在不同情况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的一种研究方法。比较的过程是使人在思想上确定事物(现象) 之间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凡是比较,都是在一定关系上根据一定 的标准进行的。 由于比较法很适合于初中生学习物理知识,所以教材中很多概念,如速度、惯性、比热、密度、压强、等等,都是用比较法引出的, 这种方法的作用应引起各位同仁的足够重视。本文就比较法在初中 物理概念教学中的突出作用,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比较法为概念的引入提供了思维的支撑点 初中物理概念的引入往往用实验的方法,然后对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加以比较进行的。比热概念的引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教材为 了研究物体的吸热多少跟物质种类的关系,就将不同物质水和煤油 的吸热现象进行比较;由于比较必需在同一标准下才能进行,就对实 验的条件进行了控制,使水和煤油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收的热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论文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论文 摘要:从实际出发,点燃学习热情初中学生这个年龄段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爱动,而且有很高的求知欲望。物理教师要掌握这些特性,充分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才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身为初中物理教师,需要我们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设计适宜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方法,论文,从实际出发,点燃,学习,热情,中 一、从实际出发,点燃学习热情 初中学生这个年龄段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爱动,而且有很高的求知欲望。物理教师要掌握这些特性,充分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才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身为初中物理教师,需要我们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要重视物理教学是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另外要时刻检查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之上;对于教学内容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认知水平。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才能点燃学习的热情,才能促使学生对初中物理产生兴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传授学习方法、敢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努力得来的学习成果,这样的教学方式才是符合素质教育的。 二、从实验出发,绽放学习魅力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物理实验需要实践,提倡手脑共用。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不断的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就能

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加深理解,提升综合素质,更会提高课堂时效性。因此,物理教师要重视课堂实验教学,要有充分的准备,将生活融入物理教学,经过观察、思索、操作、研究、分析等实验过程,使其学生领悟知识,在动手实验过程中,加强能力。激发学生思维,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1.传授实验方法 颠覆传统的教学手法,坚持因材施教,以生为本,在教学时,要尝试将传授课转变为学生自行探究的课堂,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展现能力的平台。例如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学生通常会接受亚里士多德观点,并通过用力推箱子,箱子才会动,停止用力,箱子就静止的简单实验,误以为“物体运动的原因是靠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斜面、桌子、毛巾、玻璃、尺子等相关实验器材,然后分组进行实验:同样的斜度让同一个小球在上面自由滑行,然后分别从玻璃、木块、毛巾等三种物体表面上通过,对通过距离做好记录,让学生初步得出一个结论,然后进行对比、分析、引导,得到最终的结论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不是力,并提出力只能改变物体运动的状态,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了知识。 2.突破实验局限 初中学生都是刚刚接触物理这门课程的,不具备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抽象思维能力。因此,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用简单实验诠释大道理,实现事半功倍的目的。例如:学习《物态变化》这一课时,以生活为基础,让学生去观察雪与霜,他们通常会认为雪与霜的形成是

浅谈初中物理的艺术化教学

浅谈初中物理的艺术化教学 教学要使学生渴望获得知识,并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去探索、认识客观世界,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以启迪学生的心灵,点燃思维火花,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真正想学、愿学。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在于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我们教师平常教学中是否认真发掘物理科学美,是否去展示其美学特征,是否去创设美的意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物理科学美的陶冶,这就是教学的艺术。 1.展示物理学科的美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大到天体,小到共振粒子,从实体到另一形态的场、光等都是物质的。科学家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以科学美作为追求的目标,通过努力形成了物理理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放射出美的光辉。教师在教学中应向学生展示物理美的一面,激发学生爱美天性和学习兴趣。科学美是科学对象美与科学原理美的统一,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发掘,物理学的“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等美学特征在中学物理中便有许多例证。我们要让物理学美的素材展示给学生,以震撼学生的心田。 2.设置物理课堂教学情景现代心理学理论认为:学生只有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下学习积极性才能提高。因此,构建愉悦和谐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形成良好的和谐课堂,才能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才能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学中,教师可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发现与物理有关的问题,来创设问题情境、实验情境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尤其是创设能让学生受到先前错觉造成的干扰的物理情境,使其思维产生冲突,更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即使是刚学物理的学生,头脑中对物理知识的了解总有些错觉,其中包含了理解和误解。这样的错觉的影响下,自然出现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对一些自然现象凭自己的经验或直觉形成错误的判断。只有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物理情景,才能使教学内容变美、变活,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之中,实现物理教学的情感转移,学生对物理学和物理教师的情感将会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这样才能产生出良好的艺术效果。 3.借助物理实验吸引学生兴趣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特别强,求知欲望盛。设计趣味性实验引入新课,不但可以让学生将上课前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更重要的是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把学生迅速带到学习物理的环境中去。例如讲解“压强”一节时,老师先让学生做小实验。拿铅笔尖压在自己的手指上,先轻压,后重压,比较两次手疼痛的感觉,分析得出“物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产生的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的结论。具体生动的实验现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探求真理,从具体形象思维转入概括抽象的逻辑思维,从而提高理性认识。 5.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要想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其智力,首先必须使他们的思维主动起来,积极起来。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只要我们能在学生面前提出必须的“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使他们感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他们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但在教学中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却很不容易。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可以创设相关物理情景激发学生思维。如在教”压强”应用时,可以设计一个故事情景,一个小孩掉进了冰窟窿,周围有很多人急着要去救,可冰面又有塌的可能。把这样一个问题展示给同学们,让他们出主意,达到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要促进学生积极的思考,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其智力是当代教育的必然趋势。 6.创造条件增加学生的成就感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学生总抱怨物理太难学,耗时多而收效少,所以教师要给学生多创造成功的机会,产生成功的喜悦,进而增加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一个物理问题,可以说是成功,取得了一次好的学业成绩,可以说是成功;虽然成绩不太好,但与原来的情况相比有了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分析论文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分析论文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分析论文 2对比教学法有利于灵活运用物理概念 学生学习物理概念既要记住概念的定义式与表述内容,也要对其包含的物理内涵进行深入理解与运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 常听到有些学生抱怨物理概念多,又难于理解。但是,在概念教学 中如果使用对比教学法,能让学生学会掌握触类旁通的本领,有利 于促使学生灵活运用已经掌握的物理概念去理解一些陌生的物理概念。比如,在学习完“速度”这一概念后,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容易 记住并理解v=s/t,在学习“功率”这一概念时,就可以借助 对比法,让学生观察P=W/t与速度的概念公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学生们通过对比很快发现,从本质上来说,这两个公式描述的 都是在单位时间内,某一个物理量的变化程度。对比教学法的应用,能帮助学生灵活使用简单易懂的速度概念公式去理解相对抽象复杂 的功率公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多媒体形象演示 4循序渐进、拾阶而上 物理教学的任务与目标则在于将“浅显化”的物理现象上升为“规律化”的物理理论知识,这一过程需要学生自主探究实现,学 习物理知识时,如果仅停留在现象的.学习过程中,肯定是不够的, 作为教师的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探讨,让学 生能够从“浅显化”的物理现象中发现其中的混乱与变化,并且能 从中探索出一种有序的规律,实现现象与意义上的和谐统一。例如,这里还是以“密度”这一概念为例,在探讨这一概念时,很多初中 生刚刚涉及这一概念,从求解上来看是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求解, 但是概念却是:“密度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对于这一概念,学生就很难理解,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习惯于从数学公式与数

浅谈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之我见 社会要想进步首先是科技的发展,学习物理有很重要目的,就是通过物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去创新,来探究未知的领域,找到新的答案,是科技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领域。这也是初中物理学习的目的。初中物理的学习首先就是概念的学习。本人就初中物理学习的基本问题对物理概念学习的一些感受具体谈谈。 初中物理概念以物理现象、物理实践和物理实验的内容为基础,是形成物理规律的前提,是培养学生掌握物理科学方法的出发点,是解决物理问题的核心。可以说物理概念是整个物理知识体系的出发点。如果学生对概念理解不清,就不能真正的掌握物理规律和物理公式,要应用物理规律或公式去解决实际问题就会感到困难。要想进一步通过物理教学去培养学生的能力就将成为一句空话。学生经常反映物理概念抽象难懂,运用物理知识去说明日常生活的各种问题有较大的困难,关键在于对物理概念的一知半解。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引入新概念,以及引入这一概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懂得正确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又往往割裂概念和规律之间的联系,使物理教学不能有序地进行下去,对学生在物理学科的发展造成很大的障碍。因此,认真研究物理概念的教学规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理解物理概念,并运用概念解决相关实际应用成为我经常思考的问题。下面我就初中九年级物理“速度”一节的教学,谈谈我对物理概念教学的处理。 一、学科联系,做好铺垫 “速度”一节的概念收入,是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逐步推出的。

而演示实验中,测物体的速度是刚学的新内容,测速度是根据以前数学中学过的速度公式进行测量。从而为本节教学节约时间。利用以前数学中的许多相关知识可以有效的解决物理学习中的新问题。起到知识铺垫的作用。 二、实验教学,激发兴趣 做好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与物理概念有直接联系的、具体直观的感性认识,是学生形成概念的基础。初中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都较少,思维活动往往单凭直观的现象。在概念教学中,做好演示实验,可使学生获得生动鲜明的感性认识。从物理现象的特征出发,提出物理概念,可使学生对研究的问题产生强烈的兴趣。通过演示实验还可培养观察能力、注意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像“密度”这类物理概念比较抽象,初中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不能集中在教师过多的讲解上,不能将抽象的概念形成为具体影像。因此,无论是教材的编排,还是我对本节最初的构想,都是从实验教学来引入,让学生对具体事物的质量、体积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直观的数据更能为形成概念作好准备。 教学开始,让几个学生伸出双手,将准备好的相同体积的水和水银一一放在学生双手上,让他们说出感受。实验过的学生无不发出一声声的惊叹声:“哇,怎么这么重啊”,“水好轻,水银好重哟”……接下来再利用天平演示“相同体积的水和水银的质量”的实验并将数据公布在黑板上,让学生对它们质量数据差异的巨大而感到惊奇、新鲜、觉得不可思议。这样使学生获得与概念有联系的感性认识,又因

(完整版)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与新课程配套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再好的课程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目前物理教学中仍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即使这样,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想必这一点你也有很深的体会吧?你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改变现状的根本出路是什么? 接下来我将从教学的基本方法出发,与同志们共同研究物理教学法的基本特征和课程改革对物理教学的要求,并试图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提供各种实施建议。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有哪些?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研究永恒的课题,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1、现在教学方法的突出特点是,以发展学生智能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尤其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由苦学变乐学,由学会变会学。教法改革服从人才素质培养,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 2、教学改革要实现几个转变:(1)变单纯传授知识为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重视能力培养;(2)变单纯抓智育为德智体全面发展;(3)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主体; (4)变平均发展为因材施教,发展个性;(5)变重教法轻学法为教法学法同步改革。 3、现代教学改革应具备的新观念:(1)新教育思想发展的动态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思想,不断丰富教学思想。(2)要有全面发展的整体观念,培养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3)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4)要有重视实践的观念,应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成长;(5)要有教书育人的观念,以培养四有人才为宗旨。 4、我们必须掌握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没有无教育的教学。要发挥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功能,坚持教书育人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5、当代各种先进教学流派的共同特点是:以培育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为基础,以创造条件使学生不断获得学习成功机会为主要原则,以引导学生走自学之路为主要方法,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手段,以鼓励创新精神,培养创造能力为教学思想的核心。 6、现代各种教学方法的改革都是以研究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及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为追求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思想问题以思想来克服,心理问题以心理来强化,知识问题以知识来补救,能力问题以能力来培养。凡是先进的教学法,都是把提高学生素质放到首位。 7、成功的教学,首先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没有热爱便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全部技巧。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受到学生的热爱。 8、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要想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主导是为了主体的确立,而不能削弱、代替或否定主体。发挥主导作用,是为了发挥主体作用。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水平,要以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水平来衡量。教师的善教应该体现在学生的乐学善学上。 9、确立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衡量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准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自学能力为教学方法改革的导向。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学改革的目的。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摘要:物理课堂教学艺术就是要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语言、动作、表情、色彩、音响、图像等手段,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课堂探究学习的积极性,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认知并感悟知识,能培养学生爱学物理的情感。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艺术最佳效果进步发展 爱因斯坦对教师的修养提出三条基本要求:一是德,即崇高的思想品德;二是才,即知识渊博;三是术,即高超的教学艺术技巧。教学离不开艺术,只有讲究艺术的教学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物理比较抽象、难学,如果让学生对物理课产生了厌学的心理,则对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容易形成不可逾越的屏障。因此,对物理教师来说,教学艺术尤为重要。 教学必须讲求科学性,必须遵循科学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及其表达方式的规律性和原则性。但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要求教师发挥独创性,灵活地运用教学原则,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机智地处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只有把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才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近17年的物理教学,本人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了初步的认识,探索出了较为可行的方法和艺术。 一、研读学生 许多学生反映物理这门课程比较难学,不好理解,做题时往往是不知道自己该从什么地方入手,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要了解学生的想法及思想动态,把学习物理成功的经验体会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学好物理的动力。当然,在战略上藐视,在战术上要重视。我们应该随时随地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倾听他们的心声,排除他们的苦闷,让学生接受老师,进而接受物理、爱好物理。要让学生体会学习的难度,强化意志的培养,享受成功的体验,强化学习愿望,从而避免学生产生怕学物理、厌学物理的心理。。 二、精彩导入 激趣求知是教学艺术的先导。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该课的主要内容产生悬念,从而产生探究学习的愿望,这将对课堂教学造成很大的影响。比如:在《静电现象》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拿出了一只日光灯管、干棉布和一只吹鼓的气球,在暗室效果较好的实验室内,教师先用干棉布将日光灯管擦干净,用吹鼓的气球以很快的速度上下摩擦,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原本不发光的日光

如何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如何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标准下,随着教育观点的转变和更新,我们的教育逐渐从单一的知识传播转向全面素质的教育。这就促使课堂教学过程要改革、要创新,即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思维水平上,使课堂的效率更高、教学过程更加优化。那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做呢? 一、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动地调动全部感官,激发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维,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如讲“物体的沉浮条件”,教师可先做一演示实验:将一木块浸没水中,将一铁块浸没水中,将一石腊浸在没水和酒精混合液中,并提出物体沉浮条件是什么。三种情景摆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迅速进入课题思考。每一部分设计都要努力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努力体现新教材的意图,创设愉悦情境,引发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提倡手法多样性,注重学生的个人体验。 学生的情感态度体现在课堂学习的全过程。一堂好课不但仅是让学生学会某个知识点、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更应该是一个创新的思维起点,一根创新神经的启动。好的教学的标志是:能够促动有效学习的实行。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的兴趣,并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协助。教学中不应该追求知识的“一步到位”,要体现知识发展的阶段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要过早地将概念“符号化”,要延长知识发生与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充分经历“非正式定义”阶段;教学中不追求“统一化”和“最佳化”,而理应致力于“多样化”、“合理化”,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

初中物理常用的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常用的教学方法 1.根据教学思想、教学目的来进行划分 (1)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的教学目的的方法,如传授法,程序半等; (2)以培养能力为主要的教学目的的方法,如发现法,自学法; (3)以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并重的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自学指导法,讲讲、练练、读读、议议,实验·综合·引探法,有序启动式教学法,启发式综合教学法,等。 2.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进行划分 (1)传授和感知教材的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等; (2)传授和理解教材的方法,如启发式,逻辑法则(包括比较,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等; (3)巩固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如练习法,复习法等; (4)检查知识的方法,如平时测验法,考试法等; 3.根据教学的具体组织形式进行划分 (1)讲解,谈话,讨论法; (2)物理实验方法; (3)练习方法; (4)复习方法; (5)考查、考试方法; (6)课外活动方法; 4.根据适用的范围大小分类: (1)一般教学方法,如启发式、发现式方法等; (2)基本教学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探索法,问题讨论法,等; (3)具体的教学方法,是指在某一学科进行某一课题(如欧姆定律)所运用的具体教学方法 近些年常用的现代化教学方法主要有: 1. 讲授—演播法

讲授—演播法是教师讲授与媒体播放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方法。现代教育媒体在讲授—演播法中主要扮演辅助教师讲授的角色。它可以呈现事物和现象的图像和声音,利用多媒体可以将一些较难理解或实现的现象规律生动的再现给学生,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透镜成像”一节中,可以动态演示物体靠近及远离透镜过程中像的变化情况,可以生动再现物理过程,提供感性材料,烘托课堂气氛;生动准确的使学生认识物理规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 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借助现代教育媒体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借助于媒体资源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如分子的扩散过程及布朗运动、光的干涉和衍射、波的叠加、原子的核式结构、核反应过程等微观的或物理过程极慢的物理现象,弥补传统演示实验的不足。还可以创设虚拟实验环境,提供一些学生在现实中无法体验的情景,学生使用它们自己做实验,可以通过人机交互调整参数,探究不同参数状态下的物理状态,并获得相关的实时数据,将物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使学生认识加深,形成概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使学生主动记忆,认真思考,努力探索,积极参与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3. 微型(微格)教学法 微格教学法最早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教师阿伦(Allen)和他的同事们,在福特基金会资助下的教师培训项目实施中总结出来的。它旨在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行训练。后来,这种方法逐步被其他大学教学训练所用,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是指教师借助电视摄录像设备来培养学生某种技能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利用录像为学习者提供教学行为(或其他技能)的示范,并记录学习者的模仿过程,供师生共同观看、分析,从而提高学习者的技能水平。由于该方法一般是在小教室中对学生的某种技能进行培训,培训时间短、规模小、内容单一,故称之为微格教学或微型教学。 微格教学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做了科学细分,并应用现代化的视听技术,对细分了的教学技能逐项进行训练,帮助教师掌握有关的教学技能,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微格教学是培训教师教学技能自我完善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具有以下特点: (1) 强调理论联系实践、重在技能的训练。(2) 训练目标明确、集中,重在技能的分解。(3) 观察示范典型、具体,重在细节分析。(4) 信息反馈及时、有效,重在自我训 练。(5) 减轻参训者心理压力,利于创新思维培养。 4. 程序教学法 程序教学法是一种使用程序教材并以个人自学形式进行的一种个别化教学方法。这是一种基于程序化教材,以练习或训练为主的教学。程序编制者和教师预先构想和设计学习过程,并将教学内容分割成若干个小项目,并按一定的顺序将这些小项目编排起来,每个小项目中既呈现内容,也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回答,并提供反馈,这就是程序化教材。程序化教材按步骤呈现内容,学生对提问做出应答,然后机器给予核对或呈现正确答案,进行强化。如果程序化的教材通过机器来呈现的,就称作教学机器;如果通过课本来呈现,就叫课本式程序教学,简称程序教材;如果通过计算机来呈现,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程序教学就是在学生与教学机器(或计算机课件或程序教材)之间形成呈现内容—应答—判断—评价(强化)等一系列的交互活动,引导学生一步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学习。 5. 网络教学法 网络教学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的广泛应用),才逐渐发展起来的。目前对于网络教学的定义、研究内容、研究对象、方法等都仍处于探讨之中。网络的兴起和发展,网络自身的互动性、虚拟性、超时空性等特性,都决定网络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提供了极丰富的信息资源,构成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开放环境。网络使教学过程走向开放,利用网络进行交流、收集信息,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了开放的、

浅谈优化初中物理教学过程

浅谈优化初中物理教学过程 发表时间:2011-06-03T08:22:50.873Z 来源:《教育学》2010年11月(下半月B版)供稿作者:范保利[导读]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现行教材内容的编排体系只有利于教师教职工,而不利于学生学,造成了教学的强制性范保利(山东省单县谢集乡谢集初级中学 274300)我们所指的教学过程,是指教师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主要包括制定教学目的、编拟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组合教学手段等。优化物理教学是指教师在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用动态的观点,依据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如知识水平、身体素质、心理特征等)和教材内容,运用现代化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去制定教学目标、编拟教学过程、选择 教学方法、组合教学手段等。 一、优化教学目标 不同的教学内容应有其不同的教学目标,要依据教学大纲、教材体系和社会需要,既要确定基础素质的素体培养,又要有能力培养,使学生所收获的不仅是物理知识本身,而更重的是学习物理的方法,例如:“磁现象的电本质”一节,不仅让学生理解磁现象的电本质是:“磁铁磁场和电流磁场一样,都是由电荷运动形成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了解科学假说的提出要有实验基础和指导思想,使学生了解假说是科学发展的形式,假说是否正确要看其能否解释实验现象,导出的结论能否跟实验相符合,在物理教学中逐渐向学生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发展的道路,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很有好处。 二、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现行教材内容的编排体系只有利于教师教职工,而不利于学生学,造成了教学的强制性。学生学习了不少书本知识,却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将教材内容原封不动地硬“塞”给学生,而是要具备现代化教材观,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注意学习的个体差异,把握教材、使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促使教学内容现代化。 三、展示物理科学美 罗丹有一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物理教学同样如此,但物理本身并不是美学,要想使物理教程从枯燥的铅字变成闪烁美的光彩的科学诗篇,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平常教学中是否认真发掘物理科学美,是否去展示其美学特征,是否去创设美的意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物理科学美的陶冶,这就是教学的艺术。 1、展示物理学美学特征。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大到天体,小到共振粒子,从实体到另一形态的场、光等都是物质的。物质又是运动的,如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光波传播,实际上是不同形态的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它们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自然界是合理的,简单的、有序的,因此,科学家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往往以科学美作为追求的目标,通过他们的努力而形成的物理理论,在内容上、形式上是那么自然、简单、和谐,都放射出美的光辉。教师平时教学中应向学生展示物理知识的美的一面,激发学生爱美天性。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发掘,物理学的“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等美学特征在中学物理中便有许多例证。我们要让物理学美的素材震撼学生的心田。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艺术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能否产生艺术效果,有赖于教材、教师的精心备课和表演水平,还要看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艺术情趣,而影响学生艺术情趣其中一条因素就是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在展示科学美的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对科学美的审美能力。物理科学美的体验不管是视觉或听觉的,更多的是靠学生的心智去体验,由学生的体验产生的美的感受而产生的愉悦程度与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关。所以,教师平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使他们在探索中领会许多事物的本质与联系,感受到知难而进,解疑释惑,获得新知识的愉快,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当前,世界面临着激烈的经济竞争和人才竞争,我们的教育目标应立足于培养学生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未来的生存能力。物理教学必须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为完成教育培养目标作出贡献,应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独立的学习,培养学生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创造力。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之我见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之我见 初中物理概念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关键,它是构成物理规律,物理公式的前提。教师要非常重视物理概念教学,让学生明确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只有这样抓好了概念教学,才有利于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概括物理规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 初中物理概念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关键,它是构成物理规律,物理公式的前提。教师要非常重视物理概念教学,让学生明确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只有这样抓好了概念教学,才有利于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概括物理规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本人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谈概念教学的一点看法: 1 概念教学要注重概念的生成过程,要学生发现问题与矛盾,让学生为解决矛盾而学习 概念教学中,首先切记不能照本宣科,否则学生的学习是非常片面的。从学习概念前的引入开始至生成概念,都要求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中,关键是利用现有知识,在实验过程中处处发现问题及矛盾,提出解决的方案,引入新的概念。例如在讲解速度概念时,教师设计问题:如何比较百米赛跑谁跑得快?有几种方法?学生踊跃发言:a.谁先到达终点谁跑得快。即相同的路程,谁用的时间短谁就跑的最快;b.同时起跑谁在前面谁跑得快,即相同时间谁运动的距离远谁跑得快。通过教师点拨:小结: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1)相同路程比时间长短。2)相同时间比路程远近。下一步链接新概念的关键地方。问:不同路程不同时间又该如何比较谁运动的快慢呢?让学生发现矛盾,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否则将会办成一锅粥。在此让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引导学生得出:人们习惯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来比较快慢,即速度。之后依据概念讲物理意义,公式,应用来加强概念的理解,相类似的还有压强,功率的教学。 2 让学生归纳总结,生成概念 概念教学中,教师尽可能不采取为了讲概念而讲,要让学生在头脑中对某一新问题要有感性认识后,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抓住关键(即内涵),分散难点,各个突破,最后自己生成概念。如在摩擦力的概念教学中,学生已经知道摩擦及摩擦的分类后,让学生离开座位做了几件事:走路,拖地,扫地,擦黑板,写字后,提问:上述几个摩擦的实例中各有几个物体?(1)这两个物体有什么关系?学生答:两物体是相互接触的——产生条件;(2)摩擦产生地方在什么地方?答:接触面上——产生地点;(3)产生什么样的力?答:阻碍脚向后的力、阻碍拖把向前的力,教师予以点拨,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即出现的结果。最后让学生看到上述摩擦事例中有个共同点是:在什么条件下,在什么地方,出现了什么样的结果?学生集体回答: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摩擦力。这样避免了学习时的枯燥和乏味及记不住的感觉。与此相类似的还有蒸发,沸腾等概念。 3 概念教学中要适当运用对比 概念教学中适当运用对比找出区别和联系,可加深相对概念内涵本质的认识,深化概念理解,避免混淆,同时知识得以扩展和系统化。如在压力和重力教学中,有时压力等于重力,有时不等,有时压力与重力无关。学生分不清,认为压力就是重力产生,只要有压力就等于重力,此问题在于概念混淆不清,因此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