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笔算乘法(进位)教学反思

宝塔区实验小学郭小慧

笔算乘法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内容。在教完笔算乘法后,学生的种种表现以及在作业中反映的情况,让我感受颇多,下面我说一说我发现的问题以及我的应对方法。

成功之处:

在教节内容之前,我们首先复习了两位数乘以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不进位)。在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不进位)时,同学们的课堂发言以及作业情况表现都很好,我认为同学们掌握了笔算乘法的算理。在教授本节内容时,我强调了列竖式的注意事项:每个乘数的数位要对其,各位对齐个位,十位对齐十位,并且不能把乘号写丢。在写进位的时候,要写清楚,不要把进位的数字与乘数混淆了。例如计算39×27时,我会板书竖式,告诉学生9与87对齐,3与2

对齐,计算时, 9×7=63,个位写3,向十位进6,3×7=21,加上6

为27,即39×7=273。十位上2表示20,39×20=780,我们列通常把780的0省略不写,但加的时候注意错位,273+780=1053。

不足之处:

1.在计算第二步乘法时,即39×2,同学们往往忘记进位,原因有粗心,还有就是他们不知道把进位写在哪里,我在课堂教学中做过强调,可能是强调的不够,学生没有注意。

2.在改作业时,我发现平时一个成绩很好的同学整篇作业都错了,错误全是一样的,例如37×2,她得出的答案则是614,即他没有用

到进位,而是把所有数字乘一下,然后拼出来的,个别同学作业做得挺好,可是在我让他们到黑板做时错误较多。

改进措施:

首先我觉得同学们的作业存在抄袭情况,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求他们自己的作业要自己做,要多多思考。

其次,我强调了乘法的进位的重要性,对于第二步进位难注明的,要求他们标注在竖式右空白处,第二步进位不能和最后求和的进位混淆了。

我知道对于这样的计算知识,只有有效的练习才能得到提高,于是我安排了一次练习课,对之前的教学薄弱环节进行巩固。而练习课,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法则以及算理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我选择10道有代表性的笔算题,让他们当堂做我当堂批改打分,并要求字迹工整,否则重新改正。而第一个完成且全部正确的同学将记奖励一次。在压力与奖励的双重驱动下,同学们做的很积极。当堂计算避免了抄袭的发生。对于学生的错误,我直接点评,让其修改,直到学生会为止。一节练习课下来,许多学生收获100分,我也分外开心。与其枯燥的讲解,不如利用灵动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知识。自此我多次进行了这样的练习课,复习了他们乘法除法的竖式计算,学生的计算也愈加得心应手。

本节课只是数学教学过程的缩影,我们不可能做到完美,但是我们应当善于发现不足,多多反思……有反思才能改正,才能进步,这就是教师成长的过程。

三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三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康庄小学张鹏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以及掌握了100以内的笔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重点就是让学生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口算的多种计算方法。难点是掌握用竖式计算不连续进位的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这部分内容看似简单,算理都是学生以前所掌握的内容,是在整百数加整百数,整千数加整千数的基础上,也是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虽然好像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可是在计算时却常常出错,反思自己的教学,我想在教这部分内容时最主要的是要做到一个"细",在板演例题时注重细节的教学,提醒学生注意,帮助学生养成细心的良好学习习惯。 在教学时,我采取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有效教学模式,先让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自学,再通过检测,讨论交流,掌握了三位数的不进位多种计算方法,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在反馈交流中,通过“小老师”批阅,“兵教兵”,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后让学生总结出笔算加法时要注意哪些的要点。这样子老师教起来比较轻松,学生学起来也比较轻松,孩子掌握新的知识点比较容易。例如,我在教例题时,先让学生看教材第51页例1,从例1图中,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把题目中的空白部分补充完整。想一想:你是怎么计算的?重点看一看黄色方框里的算式、文字。然后再做类似的题目检测,通过检测发现问题,最后在通过反馈解决问题,达到学

习目的。在教学例2时,通过学生看书,试着笔算,探究算法,再检测,在检测中发现不少问题,如有数位不对齐、忘了进位加等的问题,最后在通过“小老师”点拨,“兵教兵”,进一步掌握学习了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 在教学中我完全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先让学生尝试先独立计算例题,再交流算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算法的精神。在学生算出结果后由教师提出“计算的对不对呢”这个问题引出学生验算的需要,让学生用上节课学过的验算的方法进行验算,进一步提高计算正确率。如:在学生用竖试计算时,提醒学生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记得进位等注意事项 在接下来的试一试需要解决新的问题,在计算中的难度稍有提高,但遵循的是相同的运算规则,我还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计算再交流。之后,我设计了练习题,如: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用竖试计算。我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小组讨论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巩固三位数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竖试计算方法,同时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在练习里还及时引导学生比较不进位加法和三位数进位加法的异同,从而更好的巩固了竖式计算注意的要点并强调“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总的来说,我感觉一节课下来,学生掌握得还不错,有个别学生比较吃力,需要课外加强辅导。但也有几个不足:第一,观察主体图时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收集信息。第二,在学生探究出计算方法后我引导学生归纳出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和总结竖试计算的要点时,做得不够。第三,课堂上的语言还有待进一步锤炼,

热门-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 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第四单元的教学重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乘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生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教学第一课时是不进位的,课堂上我结合例题引导学生去理解算理。当时的例题是没套书有14本,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当时这道题是先用口算方法想,先求10套 多少本,用14×10=140(本),在求2套多少本,用 14×2=28(本),然后140+28=168(本),学生对口算方法 都能明白,所以这道题改成竖式时,学生对于算理都能明白,

没有疑问,只是有个别学生习惯写上竖式中140的那个0,这个慢慢可以改掉。有了一定的情景辅助学生理解算理上略微有些吃力。课上再通过纯竖式计算,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而且一开始我要求学生写清楚你每一步是谁和谁相乘得来的,学生能写清楚,必然是能理解的。练习的过程中适时请学生上台板演,再结合错题进行分析,加深理解,通过两课时的教学发现针对不进位的都能很好的掌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必须让学生明白算理。再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学生才能彻底学会。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是在学生能够较熟练的'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两位数,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重点是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关键在于学生能掌握好乘的顺序以及两个积的数位。 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美化环境花坛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列出算式23X12,然后让学生思考怎样计算,很多孩子想到拆分法: (1)20X12=240 3X12=36 240+36=276; (2)23X10=230 23X2=46 230+46=276; (3)23X3X4=276 等。 我再出示点子图对应本图让学生理解,再让学生尝试写成一个竖式计算,并上台板演,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最后带领学生一块讲解总结,让学生加深对算理的理解,明白算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2.2 笔算乘法 第二课时》教案

笔算乘法复习课 教材第47页练习十。 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 2.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熟练地解决问题。 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 实物投影,计算题卡片。 1.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34×20=17×10=13×30=21×30=43×20= 32×40=51×70=63×30=72×10= 巩固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为复习笔算打好基础。 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12×44=32×13=42×11=21×23= 指名四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完成后每个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指名学生任选一题说出计算过程。 3.教师小结。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时,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1.笔算。 12×44=32×13=42×11=21×23= 23×32=41×21=22×23=34×12= 全体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实物投影展示,集体订正结果。 2.39×1131×3123×33 22×2412×4121×32 让同学们任选两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竖式计算),老师巡视,把完成既正确书写又好的同学的练习本展示到投影上,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并把这道题的卡片送给这位同学,以示鼓励和表扬。

3.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的第4、第5题,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列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这两道题是图文结合题,所以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题和图,正确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 1.列竖式计算。 34×21= 31×13= 12×12= 22×11= 11×25= 22×14= 2.每个胶卷售价21元,买14个胶卷要用多少元? 3.每箱苹果重13千克,32箱苹果共重多少千克? 4.每个工人每天挖树坑11个,15个工人一天挖树坑多少个? 1.连一连。 18×10 860 31×12 605 20×43 180 55×11 372 72×30 11×8 264÷3 54×40 31×13 39×100 13×300 376+27 2.小华每天坚持写13个毛笔字,他在7月和9月共写了多少个毛笔字? 3.李老师买了2个足球,张老师买了4个篮球,王老师买了1个足球、1个篮球、3个网球,他们每人所用的钱数正好相等,1个足球的价钱相当于几个网球的价钱?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笔算乘法(进位)教学反思 宝塔区实验小学郭小慧 笔算乘法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内容。在教完笔算乘法后,学生的种种表现以及在作业中反映的情况,让我感受颇多,下面我说一说我发现的问题以及我的应对方法。 成功之处: 在教节内容之前,我们首先复习了两位数乘以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不进位)。在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不进位)时,同学们的课堂发言以及作业情况表现都很好,我认为同学们掌握了笔算乘法的算理。在教授本节内容时,我强调了列竖式的注意事项:每个乘数的数位要对其,各位对齐个位,十位对齐十位,并且不能把乘号写丢。在写进位的时候,要写清楚,不要把进位的数字与乘数混淆了。例如计算39×27时,我会板书竖式,告诉学生9与87对齐,3与2 对齐,计算时, 9×7=63,个位写3,向十位进6,3×7=21,加上6 为27,即39×7=273。十位上2表示20,39×20=780,我们列通常把780的0省略不写,但加的时候注意错位,273+780=1053。 不足之处: 1.在计算第二步乘法时,即39×2,同学们往往忘记进位,原因有粗心,还有就是他们不知道把进位写在哪里,我在课堂教学中做过强调,可能是强调的不够,学生没有注意。 2.在改作业时,我发现平时一个成绩很好的同学整篇作业都错了,错误全是一样的,例如37×2,她得出的答案则是614,即他没有用

到进位,而是把所有数字乘一下,然后拼出来的,个别同学作业做得挺好,可是在我让他们到黑板做时错误较多。 改进措施: 首先我觉得同学们的作业存在抄袭情况,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求他们自己的作业要自己做,要多多思考。 其次,我强调了乘法的进位的重要性,对于第二步进位难注明的,要求他们标注在竖式右空白处,第二步进位不能和最后求和的进位混淆了。 我知道对于这样的计算知识,只有有效的练习才能得到提高,于是我安排了一次练习课,对之前的教学薄弱环节进行巩固。而练习课,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法则以及算理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我选择10道有代表性的笔算题,让他们当堂做我当堂批改打分,并要求字迹工整,否则重新改正。而第一个完成且全部正确的同学将记奖励一次。在压力与奖励的双重驱动下,同学们做的很积极。当堂计算避免了抄袭的发生。对于学生的错误,我直接点评,让其修改,直到学生会为止。一节练习课下来,许多学生收获100分,我也分外开心。与其枯燥的讲解,不如利用灵动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知识。自此我多次进行了这样的练习课,复习了他们乘法除法的竖式计算,学生的计算也愈加得心应手。 本节课只是数学教学过程的缩影,我们不可能做到完美,但是我们应当善于发现不足,多多反思……有反思才能改正,才能进步,这就是教师成长的过程。

四年级《20以内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本月我教的内容是xx四年级20内的垂直计算的非携带方法,三年级学生已经在10次加减法和垂直计算中学到了,初步理解和掌握垂直计算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学习两位加一位非进位加法的方法是一样的,因此通过增加一个单数的本课的介绍,然后教导示例,考虑垂直书写格式。课堂,教学部分的教学反思:学生可以选择操作后不同的摆钟学生上台演出,集体评价;后来发现物理投影机不能使用,这个链接不会操作,之前老师要做好充分准备。教学反思二:学生操作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两位数加一位数垂直计算,所以我专注于学生理解算术,掌握垂直书写格式,然后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清楚看到正确的操作过程;终于让学生互相交谈。教学垂直计算,讨论栏垂直计算虽然列中第一件要注意的事情是什么,学生可以理解要写入正确数字的数字,对齐数相同,这部分反映:老师们可以问:为什么应该同样数量的对齐数上?让学生意识到:同样数量的对齐,可以保证几个有几个总和,十个几十个写几十个。开始计算,注意引导学生阅读问题两次:水平类型,垂直对齐,再次垂直读取。然后想想从适当的总结开始,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表达,让他们体验更多的探索,归纳过程。 实践部分:我发现学生在计算前面还是比较好的,安排确定问题,主要是让学生识别,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培养严谨细致的学习习惯。学生完成相当不错,做垂直计算的第三个问题,有些学生不掌握得太好。主要问题是:有些学生站立垂直,相同数量的位不对齐;写入数字的算术符号;垂直和水平上的数量不同。面对学生的错误,我的反思:在成年人看来,垂直很简单,对于智力迟钝的学生是相当困难的,必须有一个了解内化的过程。所以,让学生通过各种练习知道垂直垂直音符,自己慢慢探索研究,找到这种知识的规律,并且熟练。同时学习出生在自我实践中总结垂直垂直计算方法,只有在反馈过程的持续巩固,才能使学生深化新的知识和内化。反思2:在计算教学时经常出现单调,乏味和乏味,这一课可能适当增加一点游戏活动,调整学生的学习,使学生更好地满足下一个学习任务。

二年级笔算乘法练习题

(4)乘加、乘减 年班姓名 乘加算式: 乘减算式: 2. 乘加算式: 乘减算式: 3. 乘加算式: 乘减算式: 三、我能改写算式。 3+3+3+3+ 4+4+4- 2+2+2+2+2- 5+5+5+5+

四、我能解决实际问题。 1. 一共有多少个草莓? 2. 3.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再解答出来。 问题一: 问题二: 数学我最棒!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5×5-5=× 4×3-4=× 3×2+3×3=× 2×4-2×2=×

(5)用数学 年 班 姓名 一、我会看图列式计算。 1. ?个 2. ?朵 3. ?块 二、我会根据得数写两个乘法算式。 15 8 20 4 三、猜猜我是谁? 我是 我是 我是

四、我有办法。 1. 4元 5元 3元 2元 4元 ⑴小明买了2袋洗衣粉,用了多少钱? ⑵妈妈买了5个茶杯,花了多少钱? ⑶强强买了1枝钢笔和2个皮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⑷你还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试一试。 2. ⑴有多少棵 ? ⑶你还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请提出来并解答。

(6)6的乘法口诀 年班姓名 一、我会补充口诀。 二六()五六( ) ( )六三十六四六( ) ( )得六 ( )十八三六( ) 六六( ) 二( )十二二、我能根据口诀写乘法算式。 五六三十四六二十四三六十八三、我会看图写乘法算式和口诀! × × 口诀: 口诀: 四、我会填“+”“-”或“×”。 五、红花配绿叶。(连一连) 36 18 12 24

六、我有办法。 1. 1元 6角6元5角(1)明明买6个闹钟花多少钱? (2)红红买5本练习本花多少钱?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2. 玲玲买3本童话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6元本 3.有25人,

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法教后反思

《三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以及掌握了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重点就是让学生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口算的多种计算方法。难点是掌握用竖式计算不连续进位的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这部分内容看似简单,算理都是学生以前所掌握的内容,是在整百数加整百数,整千数加整千数的基础上,也是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虽然好像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可是在计算时却常常出错,反思自己的教学,我想在教这部分内容时最主要的是要做到一个"细",在板演例题时注重细节的教学,提醒学生注意,帮助学生养成细心的良好学习习惯。 在教学时,我采取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有效教学模式,先让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自学,再通过检测,讨论交流,掌握了三位数的不进位多种计算方法,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在反馈交流中,通过“小老师”批阅,“兵教兵”,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后让学生总结出笔算加法时要注意哪些的要点。这样子老师教起来比较轻松,学生学起来也比较轻松,孩子掌握新的知识点比较容易。例如,我在教例题时,先让学生看教材第51页例1,从例1图中,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把题目中的空白部分补充完整。想一想:你是怎么计算的?重点看一看黄色方框里的算式、文字。然后再做类似的题目检测,通过检测发现问题,最后在通过反馈解决问题,达到学习目的。在教学例2时,通过学生看书,试着笔算,探究算法,再检测,在检测中发现不少问题,如有数位不对齐、忘了进位加等的问题,最后在通过“小老师”点拨,“兵教兵”,进一步掌握学习了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 在教学中我完全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先让学生尝试先独立计算例题,再交流算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算法的精神。在学生算出结果后由教师提出“计算的对不对呢”这个问题引出学生验算的需要,让学生用上节课学过的验算的方法进行验算,进一步提高计算正确率。如:在学生用竖试计算时,提醒学生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记得进位等注意事项 在接下来的试一试需要解决新的问题,在计算中的难度稍有提高,但遵循的是相同的运算规则,我还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计算再交流。之后,我设计了练习题,如: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用竖试计算。我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小组讨论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巩固三位数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竖试计算方法,同时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在练习里还及时引导学生比较不进位加法和三位数进位加法的异同,从而更好的巩固了竖式计算注意的要点并强调“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总的来说,我感觉一节课下来,学生掌握得还不错,有个别学生比较吃力,需要课外加强辅导。但也有几个不足:第一,观察主体图时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收集信息。第二,在学生探究出计算方法后我引导学生归纳出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和总结竖试计算的要点时,做得不够。第三,课堂上的语言还有待进一步锤炼,比如环节之间的过渡语,对于学生的评价语等,在细节上完善了才能使整堂课更好。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虽然在乘法笔算的顺序和数位的对齐方面已有了一定基础,但计算作为最根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该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所以本节课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同时培养学生用“旧知”解决“新知”的学习方法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养成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是理解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本节课在设计时考虑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再创造’”。即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自己去探究、去寻找正确的方法。这本节课中,在学习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时,通过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示学习的思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真正自己领悟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组织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介绍不同的计算方法。如“请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的算法,也听听别人的算法!”“谁愿意与同学们分享你的计算方法?”“在这些算法中,你比较欣赏哪一种算法?”等等,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吸收,学会欣赏,学会评价。2、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思想,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新课标指出:笔算教学不应仅限于竖式计算,应鼓励学生探索和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同一道计算问题,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存在着差异,常常会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和解题策略,这正是学生具有的不同个性的体现。在本节课教学24×12时,放手学生试算,学生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有根据口算的方法来计算的;有把因数拆成两个一位数,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计算的;有直接列竖式进行计算的;在学生独立思考解决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学的解法,进行小组内交流,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间的数学交流。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愉悦,使不同的人学到了不同的数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老师还不能够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如在笔算乘法时,教师讲得过细。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尽量克服这些不足,力争课堂教学尽善尽美。《连乘应用题》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教学连乘应用题,连乘应用题有两种解法。教材根据连乘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找出要解答的问题,较好地理解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解答方法。纵观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本课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创设情境。创设了过运动会的场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问:从画面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接着请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思考: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积极性很高,有的提出用一步解答的问题,这就解决了连乘应用题两种解法的第一步。有的提出了用两步解答的问题;这样再根据第一步求出的数量与题目中的第三个条件,就不难求出题目的结果了。这就为学生在学习连乘应用题时,从寻找有联系的条件出发确定中间问题做了准备,而且有利于学生对不同解法的理解,由学生喜欢的信息编写相应的应用题,使学生深刻的领会数学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活,最终应用于生活。2、学生自主的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本课,我不是引着学生逐字逐句分析并解答应用题的,取而代之的是学生自主的探究和合作交流,“你自己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二)

3、5、6笔算乘法(二) 课型新授使用教师 主备人修改人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5页例2、做一做,练习十六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 2、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笔算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下围棋录像或画面)或投影仪; 多个南瓜形算式卡片(每张上一个算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口算游戏好不好。看哪个小组完成又对又快。 1、口算 20×16=15×30=84×40=27×50= 33×20=30×52=18×10=91×20= 2、笔算 36×5=22×24= 3、呈现下围棋情境图。 师:同学们,你们谁会下围棋呀?若学生没有围棋方面知识老师介绍有关围棋赛事例。 放大棋盘,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使学生了解到:围棋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 接着,把棋子放在纵横线交叉点上,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19。(板书19×19) 同学们这道题如果用口算好算吗?同学们想一想有没有好方法来计算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 请把想出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就写在黑板上。 (1)19≈20(2)20×19=380(3)19 20×20=400380-19=361 ×1 9 171 1 9 361 3.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特点和适用范围。例如:估算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但它不能满足解决问题要求,口算方法适合一个因数接近整十数,而有些题运用笔算比较简单。 老师总结: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问题是需要计算准确得数。所以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第三种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3)学习笔算。 让学生看板书,把笔算过程结合题目让学生说一说,先让优等生说一说。 (19×19先用9×19,九九八十一,写1进8,一九得九,9+8=17,第一层是171,再用十位1乘19,一九得九,9对着十位写,一一得一,第二层就是190,0省略不写;171+190=361)教师重点标出。学生边说师边板书各部分算法。并强调笔算时注意问题。 19 ×1 9 71……9×19积 1 9 ……10×19积 361……19×19积 观察今天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与昨天学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后汇报。 让学生根据刚才计算过程再重新算一遍。师巡视,给予指导。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尝试练习。 用竖式计算第65页“做一做”中4道题。 23×3454×1339×2717×28 可以让几个组学生做前2道,另几个组学生做后2道题。 完成计算后,组织交流。说出笔算过程,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了解。 2.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24×3627×1415×6236×25 63×5242×2848×3145×34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根据班上出现错题情况,和学生一起讨论错误原因,请学生订正错题。 请学生注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3.完成练习十六第2题。 贴出写有算式南瓜卡片。用语言描述菜园里收南瓜情境,请同学们帮助菜农收南瓜。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反思 情境的创设由生活中的乘车问题导入,数学源于生活,抓住这一点,让学生处境生情,以乘车情境作为导入,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同位的交流,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途径。由于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很显然提出的乘车方法也就很多,但针对这节课的设计,我只 是选择了其中的一组方案进行学习。情境的导入,为学习新知做好了铺垫。 探索新知由乘车方案入手,让学生尝试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对于解决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口算的方法、摆小棒的方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课堂上孩子们基本上应用了口算的方法,只有几个孩子用了列竖式的方法进行了计算,针对孩子的做题方法,只是让孩子展示了口算的算理,对于笔算,指了一名学生进行了板演,此时让孩子认真观察孩子的笔算方法和过程,并且让板书的学生说了自己计算的过程。此时的我,有了新的想法,立标课有一定的模式,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竖式的写法也是一种模式,学生的第一感觉非常重要,所以在教学竖式的写法时,我在黑板上进行了板演,让孩子们接触模式般的印象。 展示交流根据板书的竖式,但对于如何计算,便把这个问题交给了孩子,先让学生同位之间交流算法,然后学生展示,在展

示的时候,有的学生从个位算起,有的学生从十位算起,对于这些竖式的计算方法,我并没有提示孩子非得从个位加起不行,而是给学生留有了下一步学习进位加法的计算空间。在教学进位加法时,学生对于从个位加还是从十位加产生了疑问,有的学生说,从十位加好,有的学生说从个位加好,并阐述了自己的理由(从十位加太麻烦了,个位进的1要加上,还得把十位上的数再擦掉,不如从个位加起方便。)给予学生所说,学生进行了练习,从中体验了知识的生成过程。 巩固练习以基本的笔算开始,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的认识,同时提高了学生对笔算算理的理

三年级《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程艳丽 今天,我教学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下面就这节课谈谈我的感触: 感触一:注重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 教学24x12=?时,我先让学生进行“估算”,再由学生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有学生进行“口算”,有学生进行“笔算”,口算方法灵活,笔算合理规范,呈现出算法多样化的思维环境。在指导用竖式计算时,我采用:一让学生自己先体会计算过程,二说是怎样算的,三辩借助多媒体每一步是怎样得来的,为什么是这样?四小结计算方法,五练习,“五步曲”逐层深入。在整个计算活动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和时间,让其经历计算过程,允许并鼓励他们有不同算法,在学生独立思考解决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伴的解法,鼓励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在主动探索与合作交 流中得到收获,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感触二:准确捕捉了课堂生成问题,发挥了教师“传授与解惑”的指导作用。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及时的改变教学思路,灵活的改变教学设计,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在这节课中也得到了体现。 在处理“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与第一个因数乘的积时有进位应如何算”这一难点时,先指导算理,让学生初步能够明白。然后引用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有进位又怎么办”这一问题展开后面的教学。我敏锐地捕捉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存在的实际问题,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还以多媒体出示了两道检查

错误的让学生去探究,进行算理的指导。通过比较与讲解,及时帮助了 学习障碍,发挥了教师“传授与解惑指导作用”。 感触三:练习应有层次性和多样化。 学生初步掌握笔算的方法后,我用多媒体出示三道笔算题让学生在草稿纸上做,再由多媒体演示笔算过程。后面用多媒体出示了两道检查错误的笔算题,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然后进行练习巩固,练习的设计要注重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要注重练习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练习是计算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对计算技能和算理的形成与消化、理解与掌握,往往是通过练习来检验,同时还能促使学生感悟、优化算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在练习设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注意“以趣引导”,使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再到“我乐学”。 感触四:教学中出现的不足 在让学生自己试做24x12=?过程中,没有一个学生会做,我脑子一片空白,不知怎么办才好,最后改变了备课思路,由小组合作学习变成启发式进行引导,效果还是不错的。但在总结笔算的方法时,应该加上小组讨论这一环节,会更好。 对于计算教学,需要我们教师做到服务生活,以趣导入,算法多样,不拘一格,分层练习,形式多样。例如:最后我加了一道趣味数学题12x11,36x11通过计算发现其中的奥妙。这些只要我们都做生活的有心人,计算教学一定会更加精彩!

(完整版)三年级笔算乘法教案

《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难点: 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针对本年级组提出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专题研究而设计的。设计的过程中力图体现出本专题的研究成果,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各种方法融入了教学当中。同时在本节课设计中,我也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形式上采用多种形式交替变换,注重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另外,我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也没有忽视素质教育,一方面注重各学科间的渗透和联系,另一方面注意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一座“通往数学王国的智慧桥”,引出复习题。 (1)口算:20×3= 300×4= 6×500= 7×800= (2)估算:97×4≈ 215×6≈ 489×7≈ 316×6≈ 学生通过答题,顺利通过智慧桥,到达神奇的“数学王国”。 二、谈话导入:

新的一天开始了,神奇的数学王国里正在举行画画比赛,他们分三人一小组进行合作,瞧,他们多团结,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主题图) 1、认真观察画面,说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学生观察、反馈) 2、你能根据看到的内容提出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学生回答) 3、引导学生提出例1中的问题:他们每人都有一盒彩笔,每盒12枝。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先请学生估算:三盒彩笔大约是多少枝?) 4、师小结并提出问题: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常常除了估算之外,还要计 算出实际的数量,如果要知道准确的枝数,应该怎样计算呢? 5、出示小精灵的问题: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导入主要是让学生觉得我们是有必要上这节课,明确学习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最大的发挥) 三、探究新知 1、计算三个人一共有多少枝彩笔,应该怎样列式? 学生试着在练习本上列式:12×3。 师课件出示12×3,想一想:12×3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学生回答)2、想一想:这道题与我们前面学习的乘法有什么不同?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我们前面学习的是整十数乘一位数,12×3中的“12”不是整十,所以计算起来比较麻烦。那我们应该怎样计算这道乘法算式呢? 3、前后四人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计算12×3的积,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想一想有几种算法,把你的想法和小组成员分享。

《100以内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100以内加法二》教学反思本节课是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节课两位数加两位数(竖式计算),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通过观察、操作,学生自主、合作归纳出笔算加法的法则。 教学重难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竖式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我所执教的这节课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操作能力。数的概念有着很丰富的内涵,是学习计算其它知识及发展数感的重要基础,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不可能的。因此,要重视数的概念的培养,在本节课中我让学生自主观察情境图,找出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在其中又复习到了以前学习的估算,然后能够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本节课中主要是加法计算, 所以我提出“为什么要用加法来计算”,从而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加法就是要把数与数之间合起来,在后来的操作活动中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一道计算题会有很多种方法来解决,所以我请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方法来计算结果,学生提出可以摆小棒,拨计数器,然后学生自主选择方法来操作,由于头脑中已有加法的概念,所以学生无论是选择摆小棒还是拨计数器,都能够较为准确的进行操作,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也对本节课的竖式的计算方法埋下了伏笔。 二是尊重学生的想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贯彻课程标准,重视发展学生的计算策略,提倡算法多样化.在学习用竖式计算时,由于本节课是不进位,所以可以从高位算起也可以从低位算起。 学生通过观察教师板书的竖式,自主探索“为什么要竖着列? ”体会到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而得出计算方法把握住了重点,解决了难点。 在本节课的卡片练习中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多种练习形式,如: “火眼金睛辨对错”,卡片练习,以及书上的练习“找尾巴”,在练习中逐步提高计算能力以及计算认真的好习惯。

笔算乘法进位教学反思(精选3篇)

笔算乘法进位教学反思(精选3篇) 今天上午第三节课,有两位领导进入我班听课。针对这节课,进行了评课活动。两位领导说了这节课的许多优点,也指出了不足,给了许多建议。从评课中,我受益匪浅,也得到了极大的鼓舞。 优点: 1、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到位。整节课都是以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学生讨论、学生互查、学生纠错、学生讲解错题为主贯穿始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的能力。 2、整节课设计合理。有不同的练习题,复习环节与本节课衔接紧密,从中 体现出知识迁移的重要性。 不足: 1、重难点在教案中体现的不够准确。本节课的重点应该是进位,难点是两 次进位。在讲解进位的过程中,应重点强调,如何进位、进位的数如何写、写到 什么位置更好更准,我没有要求到位,导致有一位学生到黑板做题时,在这个地方,出现错误,浪费许多时间,没有完成预先设计的练习题。 2、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解答19乘19时,讲解不具体。针对棋盘的交叉点要 用具体的数字,所以应该明确告诉学生你的方法很好,但在今天这道题中暂时用 不上。我没有讲这一点,就进行了下一个环节。 3、用竖式计算的优越性没有讲,应该让学生从心里爱上用竖式计算,提高 计算的准确性,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会少丢分,成绩回会更好。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备好课,把上课将要 出现的问题预设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小长假之后,学生第一节课的状态很不好。学习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上周每位同学都熟练地掌握了不进位的笔算方法。今天在不进位的基础上学习进 位乘法,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 实际上却并非如此。有的学生遗忘了笔算乘法的格式,将第二步乘得的结果 与个位对齐,这属于不明算理的错误。有的学生计算到进位乘法时,忘记刚才乘 得的积是几十,直接往下进行,这属于口算乘法尚不过关。有的学生出现莫名其

笔算乘法(2)-教学设计公开课

笔算乘法 第一课时 北庙小学寸世德 教学内容 笔算乘法 教材第46页的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难点 1.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2.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52×10=43×30=12×40=31×20=17×20= 21×3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6页例1。 出示例1的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境是什么。(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14×12=)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 教师指导:我们前面复习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你们能不能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教师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14×10=140(本)14×2=28(本)140+28=168(本)或14×12=168(本) 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教师应该肯定这种做法,表扬能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学生) 例:14×12=168(本) 14

×12 28 14 168 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用笔算,但学生们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要在这里重点指导。 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在这个过程中针对学生说得不对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导,也可以让写得对的组给同学们讲一讲。(14乘12我们可以先不看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想成14乘2,按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就可以得到28,这是第一层的计算,再用十位上的“1”去乘14,乘的方法与个位上的2乘14的方法一样,但乘得的结果的末位数要对准第一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强调每步难点。 14×12=168 14×10=140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 上学期第四单元《笔算乘法(二)》能力提升检测题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学期第四单元《笔算乘法(二)》能力提升检测题及答案 练速度 1.口算。 4×190= 300×50= 70×60= 340×6= 33×30= 22×40= 2.笔算。 320×40= 560×36= 702×25= 28×103= 3.在圆圈里填上“>”“<”或“=”。 20×140○16×200 700×10○20×350 17×300○30×160 350×3○250×4 4.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改正:

改正: 5.填空题。 (1)850×25的积是()位数。25×400积的末尾一共有()个0。 (2)20个830相加的和是(),48和107的积是()。 (3)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乘4,要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应该()。 (4)长方形的面积是300平方厘米,如果长乘4,宽乘2,那么面积是()平方厘米。 6.选择题。 (1)一个因数乘5,另一个因数除以5,积()。 A.乘5 B.除以5 C.不变 (2)两个因数的积是48,如果把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不变,这时积是()。 A.16 B.96 C.144 (3)某市为提升城市形象,计划将一个长方形公园的长扩大到原来

的4倍,宽扩大到原来的2倍,扩建后的公园面积是扩建前的()倍。 A.4 B.6 C.8 7.算一算,填一填。 24×3=72 15×24=360 24×6= 5×24= 24×9= 15×48= 24×12= 15×72= 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儿(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 8.商店电动牙刷的价格如下: 王叔叔要买50个相同的电动牙刷,他带了5000元,可以买哪一种品牌的电动牙刷? 练准确率 9.如果A×B=36,那么: A×2B=() 3A×B=() A×(B÷2)=() (A÷4)×(B×4)=()

大班蒙氏数学公开课教案及反思《不进位加法》

大班蒙氏数学公开课教案及反思《不进位加法》 【活动构思】 "数"在食、衣、住、行等的日常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几乎没有一个民族不知道1、2、3、…………或"很多"这些与"数"有关的概念或名称。仅就最单纯的数东西来说,便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数学是抽象的科学,要是幼儿学好数学必须使其具备相当丰富的感觉经验以培养逻辑思考的能力。蒙台梭利数学教育正以感官教育为基础,让幼儿在操作感官教具时,不断积累感觉经验,将数量,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逐步形成数概念。在过程中开启孩子的智慧,借助教具的操作,触类旁通,真正成为一个懂得思考的孩子。本节数学活动中,我将利用邮票上的数值进行加法运算游戏,借用蒙氏的错误订正,让幼儿自己自由地进行工作,加深对数位的理解。 【直接目的】 1、利用邮票游戏教具做加法运算。

2、加强大数目加算练习。 【间接目的】 1、加深对数位的理解。 2、培养运算的兴趣。 【准备材料】 1、托盘; 2、邮票箱教具; 3、彩笔、题目卡; 4、加法订正板红线。 【基本操作】 一、复习10以内的加法,并进行错误订正。 二、介绍本次工作名称:邮票游戏的加法工作。 三、复习邮票的一些简单知识。 1、取出写上加法的题目卡,为幼儿巩固加数的含义。 2、用邮票表示数字。

3、请幼儿观察数字,询问幼儿数字有哪几个数位。示范拿取对应的定位筹码,将定位筹码按个、十、百、千的顺序排好。 4、按照题卡选择邮票,分别把与数字对应的邮票放在对应的定位筹码的下面。 5、操作邮票得出竖式结果。 四、给幼儿不同题卡引导幼儿独立进行计算。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安静进行工作。 五、工作结束,请幼儿将教具放回原处,离开课室。 区域延伸:提供邮票箱进行进位加法横式练习。 【活动反思】 这是一次蒙氏数学教学活动在本班的的初步尝试。孩子们通过操作形象的邮票教具,初步学习了不进位的加法。整个过程中,孩子们都在安静的环境中,自由有序地进行工作。 本堂课加强了幼儿大数目的加算练习,也加深了对数位的理解,为小学的加法运算奠定基础。活动过程中,采用了三段式教学法

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本堂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学中,我力图使计算教学从传授知识转向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学生实践模式。从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自主提供新知识的探索材料到让学生尝试解答新知识、自己交流归纳算理、总结计算方法。 1、较好地实现了计算教学的目标。 本节课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在注重知识技能的目标的同时,更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在价值目标取向上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会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一个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同时考虑到后继学习的需要,让学生逐渐体会到用竖式计算的优越性。 2、重组教材,渗透系统论思想。 教材把进位乘法分为一次进位、隔位进位、连续进位三课时编写,考虑到这几块内容有着共同的知识基础,也有共同的重点——解决进位问题。因此在具体把握教材时,我把这前两部分内容(不进位与进位)统一起来,合并在一课时内进行教学,希望通过这样的安排,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与不进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使学生构建的知识形成“链”,而不是堆砌的“知识山”,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认识事物可以从整体入手,再去认识整体中的各个部分。教学实践证明,教材的重新组合,不仅能达到预定教学目的,而且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以14×3、28×3为研究重点,通过尝试、讨论、交流,使学生初步掌握笔算乘法的原理。再让经过有针对性地练习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进位乘法的算理算法。整节课与原教材相比,虽然内容增加了,但学生照样学得很轻松。 3、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 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思想。因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