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_乙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乙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乙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步骤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

人喝酒开车叫酒驾,那么汽车喝酒上路呢?(叫环保)

汽车真的可以喝酒吗?请看视频

视频:中央2套《天津推广使用乙醇汽油》

讲解:汽油已经在本章第二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

学习过了。汽油来自石油的分馏、裂化,是烃的混合

物。那么乙醇的组成和结构是?

观看、思考

以社会热

点问题“乙

醇汽油”激

发学生学

习兴趣。

[板书] 乙醇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C

2

H

6

O

结构式:H H

││

H-C-C-O-H

││

H H

结构简式:CH

3

CH

2

OH或C

2

H

5

OH

填充模型

【设问】回顾乙醇与钠的反应,思考反应方程式的如

何书写?乙醇断键的位置是?

Ppt动画展示乙醇与钠的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断键位

[板书] 乙醇与钠的反应

2CH

3

CH

2

OH + 2Na→2CH

3

CH

2

ONa + H

2

学生尝试写出该

反应的方程式,

及判断该过程中

乙醇断键的位置

培养学生

从结构角

度思考产

物乙醇钠

的书写,及

方程式配

平,为学生

掌握“结构

决定性质”

埋下伏笔。

乙醇分

过渡针对“乙醇汽油推广使用”网络上争论不断,

有人说好,像刚刚视频中的专家;

有人说坏,如“搜狐汽车”中这篇报道的标题。

究竟这件事是好是坏。对于高中生的我们,应该采用科学的

态度来对待这个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来了解乙醇的性质激发学生了解乙醇性质的积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候,要采用科学的态度和观点,而不能盲目从众。

(二)乙醇

的物理性

利用ppt引导学生掌握乙醇的物理性质

并思考

★如何检验无水乙醇中的水?

★从碘水中萃取碘,乙醇能否作为萃取剂?

★从结构分析,乙醇为什么可以与水以任意比混合?学生根据ppt回

答并掌握乙醇的

物理性质

思考并回答

1、用无水硫酸

铜检验乙醇中是

否含水。

2、乙醇不能用

作从碘水中萃取

碘萃取剂。因为

乙醇能够与水互

溶。

3、(回答不出来)

乙醇的物

理性质比

较简单,学

生完全可

以凭已有

的知识和

老师的提

示探究出

来,是学生

对乙醇的

物理性质

有更好的

认识,增强

学生学习

知识的主

动性

【学情分析】

从学生学习能力上看,经过近一个半学期的高中化学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系统知识学习的能力,学会了从”结构决定性质“这一角度去思考问题,具备了一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学生心理情况看,由于本单元知识十分贴近生活,都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质,学生的情绪与心理都会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会产生一种自然的探究欲望,这一点在教学中要把握好,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将会大有帮助。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甲烷、乙烯、苯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化学性质及应用,并学会比较各种烃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也初步了解了有机基团与性质的关系,对于官能团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但毕竟高一学生刚接触有机化学,知识掌握是零乱而不系统的。

【效果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

1、了解乙醇汽油的优缺点。

2、体会到“结构决定性质”在有机化学学习中指导作用

3、面对社会问题,不急于跟风而是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及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综合的进行分析,形成对问题的科学态度与观点

【教材分析】

《乙醇》是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乙醇是高中阶段学生是继学习烃类化合物——甲烷、乙烯、苯之后,接触的第一种烃的含氧衍生物。它是联系“烃”与“烃的衍生物”的桥梁,在有机物的相互转化中处于核心地位。学好本节内容对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学生打下最基本的知识基础,了解有机化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初步认识官能团与有机物性质的关系。同时它也是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联系的典型的烃的衍生物。因此,本节内容是全章的重点之一。

【评测练习】

1.能够证明乙醇分子(C2H6O)组成的最充分的理由是

A.23g乙醇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可以放出0.25mol氢气

B.1mol乙醇充分燃烧生成2mol CO2和3mol H2O,消耗3mol O2

C.乙醇的沸点高于乙烷

D.1mol乙醇氧化后生成1mol乙醛

2.下列关于羟基和氢氧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羟基比氢氧根少一个电子

B.两者的组成元素相同

C.羟基不带电,氢氧根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D.羟基比氢氧根性质稳定

3.关于乙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醇结构中有—OH,所以乙醇溶解于水,可以电离出OH-而显碱性

B.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乙醇具有氧化性

C.乙醇与钠反应可以产生氢气,所以乙醇显酸性

D.乙醇与钠反应非常平缓,所以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水中的氢原子活泼4.把质量为a g的铜丝灼烧变成黑色,立即放入下列物质中,使铜丝变成红色,而且质量仍为a g的是()

A.稀H2SO4 B.C2H5OH C.Ca(OH)2溶液D.CO

5. 化学式为C

2H

6

O的化合物A具有如下性质:A + Na →慢慢产生气泡

①写出A的结构简式:;

②含A的体积分数为75%的水溶液可以用做:;

③A与金属N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工业上用乙烯与水反应可制得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6.2001年6月21日,河南的郑州、洛阳及南阳市率先使部分汽车采用封闭运行方式,试用新的汽车燃料——乙醇汽油。乙醇,俗名酒精,它是以玉米、小麦、薯类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而制成的。车用乙醇汽油就是把乙醇和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车用燃料。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乙醇汽油是清洁能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乙醇燃烧时如果氧气不足,还有CO生成。现用下列装置(如图所示)验证乙醇的燃烧产物中有CO、CO2、H2O三种气体:

①应将乙醇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填写装置的序号,可重复使

用)________________,最后进行尾气处理,其中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乙醇燃烧的产物中,水的质量是24.3 g,则参加反应的乙醇的质量是________。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社会热点问题“乙醇汽油的推广”引出,建立学生对乙醇的组成结构去认知

的兴趣,再次利用“网络观点:德国严禁使用乙醇汽油,而我国去大力推广”提出“‘乙醇

汽油存在明显缺点’的观点是真的吗?”去引导学生去了解乙醇的性质,最后结合“能源枯竭、极端天气、雾霾增多等”大量社会现实提出乙醇汽油推广的必要性,进而引出乙醇的制备问题。最后通过美国实验室利用CO2制备乙醇,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神奇与魅力。通过本

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建立认识事物时应具有科学态度与处理问题时具有的社会责任,认识到很

多问题的解决需要依赖化学知识,体会到化学让世界更美好。

【课标分析】

新理念下的化学教学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建构主义

理论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

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即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

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基于问题学习”是建构主义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

同时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基于建构注意

理论的指导,本设计以层层递进的问题式教学为主,辅助以实验、幻灯片、讨论、归纳等手段,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并进一步深化,将所得知识进行应用,学生在体验到不断解决问题的成功感的同时,逐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XX中学教情学情分析报告

XX中学教情、学情分析报告 XX中学目前有XX个教学班,初一X个,初二X个,初三XX个,学生XX 人。多年来,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大力帮助下,我校以培养“XXXX”的合格中学生为教育目标,扎实推进“成人、成才”的教育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多次被评为区“XXX”、“XXX”等荣誉称号。 一、学校目前的教学质量现状 由于每个年级情况不同,因此教学质量也不尽相同。 初三年级,从几次考试来看,我校的毕业年级喜忧参半。某些班保持区生均总分前几名,应该说问题不大,如果去掉实行等级考核的文综,优势会更明显些。某些班的趋势是每次考试都有所进步,但中考毕竟迫在眉睫,想使这些班有很大的提高已不太现实,但是学校仍努力在提高这些班的成绩。 初二年级,和其他年级相比,是状态最好的级部,虽然本学期我们还没有机会和其他学校进行成绩对照,但从以往的成绩,以及目前的教师工作状态和学生的精神面貌来看,这个级部应该说是成绩不错的。上周我校进行了教学常规检查,初二学生的作业给所有检查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书写规范,作业干净整齐,各种试卷装订整齐,保存完好;分组教学启动早,教师课改积极性高,从平时的观察和听课来看,学生总体情况平稳,成绩优良。但老师有一个很大的心事,在这里不得不提,初一招生时,有多个乡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被允许照顾借读,学籍仍在其他学校,这些学生大部分学习成绩较好,很多排在了班内前10名,这是一个不小的群体,现在评价老师和班级都含有这些学生,一旦这些学生回到学籍所在学校,将对成绩产生极大的打击,如何让付出心血的老师不寒心,有干劲,是各级领导都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初一年级是我校比较担忧的一个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老师们显得力不从心。究其原因,其一,从教师层面看,初一普通班整体师资水平薄弱,该级部领导力量精力有限,教师课改意识不强,课堂效率低,学校要求他们必须改变教学行为和方式,但大部分教师只是被动的参与,教改热情与积极主动性差,致使教学质量较难提高。面对变化了的学情束手无策,畏难发愁。

乙醇-教学设计

通榆一中领导示范课教学设计 §3-3乙醇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高一化学 黄修利 一、教学与评价目标 1.教学目标 (1).通过对乙醇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探究,学会由事物的表 象解析事物的本质,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2).采用科学探究法,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3).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艰辛与乐趣,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化学的积极性。(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2.评价目标: (1).通过对乙醇球棍模型的拼插和实验中的交流合作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水平。(定性水平) (2).通过对乙醇与钠反应的现象分析和对乙醇结构的判断,诊断并发展学生对乙醇与钠反应的宏观现象到微观本质的认识进阶和“结构决定性质”认识思路的结构化水平。(视角水平) (3).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诊断并发展学生知识迁移、扩展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实验,培养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究能力和水平。 二、教学与评价思路 Ⅰ宏观现象 化学科学实践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实验操作 诊断学生实验探究水平 乙醇教学与评价思路示意图 三.教学流程 1、微观本质 【学习任务1】根据已知条件求算乙醇的分子式。 【评价任务1】诊断并发展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和计算水平(定性水平)。 【学习任务2】理论探究乙醇的分子结构、并且动手拼插模型。 【评价任务2】诊断并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和对物质组成的认识进阶(物质水平、微观水平)。 【学习任务3】实验探究乙醇的分子结构。 【评价任务3】诊断并发展学生实验探究水平。 2宏观现象 【学习任务4】基于结构探究乙醇的性质。 【评价任务4】诊断并发展学生对有机物认识思路的结构化水平。 【学习任务5】基于性质明确乙醇的用途。 【评价任务5】诊断并发展学生对有机物的认识水平(学科和社会价值视角)。 3问题解决 【学习任务6】对乙醇的结构和性质的研究思路进行总结。 【评价任务6】诊断并发展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学习模式的进阶。 Ⅱ微观本质 化学科学思维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发展学生认识思路的结构化水平 Ⅲ问题解决 化学科学价值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和交流

高中化学_原子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情分析 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但他们并不满足,还想知道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原子的质量有多大?等等。本课题学习的原子的构成,就是回答这些问题。 关于原子质量,书上给出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绝对质量,并指出它们数值太小,不便于记忆、书写和计算,只能使用相对质量。考虑到此时学生尚无同位素的知识,不便提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按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一定百分比计算出来的平均值,所以此处只能要求学生对相对原子质量做含糊的、初步的了解(将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作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使用)。 效果分析

教学中,老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难点,播放原子结构发现史相关图片,图文并茂,形象直观,通过分析和讨论原子结构的科学史料,提高学生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有关原子结构的图片和课本上的表格,使得学生学会从中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总结和归纳,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探究,让学生逐渐认识原子的构成,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新课标教材《化学2》(必修)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第一节《原子结构》。本节从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入手,在原子水平上认识了原子的结构,在这基础上,又认识了构成原子核的两种粒子——质子和中子;通过分析质子、中子、电子的相关数据总结出了原子的各种粒子间的电性关系和质量关系,引入了质量数这个概念,并介绍了核素、同位素的概念。旨在帮助高中学生进一步丰富原子结构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原子结构》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这节内容的要求:主题3:物质结构基础及化学反应规律 【内容标准】

一年级语文教情学情分析

一年级语文教情学情分析 为了及时总结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发现不足之处,为进一步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对教学工作进行查漏补缺,做好期末教学质量保证,现对本次教学质量检测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 一、考试分析 本次测试,我们采用的是多人协商精选,共同完成的语文试卷,从拼音到字词,从句子到阅读、看图写话有五大题型,题目有一定的灵活性。选择试题时在学生应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稍微增加试题的难度,目的是引起学生、家长对学生学习的重视,为顺利完成下半学期教学任务打好基础。 一年级组共有5个教学班的230名学生参加考试。总体平均成绩是84.71分。及格人数是220 人,及格率是94.2% ,优秀人数是135人,优秀率是50.66%,最高分是100分,最低分是13分。 这次考试的目的是在学期中期对学生的学情做一个客观的了解,因此我们在整个检测过程中都抱着客观公正的态度从检测结果看学生的学习质量,从学习质量反思教学。拿到测试的结果,我们共同分析及时总结了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并寻求对策,希望能对后半学期的教学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 二、教情分析: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结合我段小专题研究,本学期我组在教研中把新课标学习放在首位,切实做好先行课研讨工作。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书写、思考等学习习惯,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把识字、写字作为本册教学重点,始终把拼音、生字,词语的掌握放在训练的首位,加大训练的广度和深度,注重平时积累,当天学的内容当天巩固,并且采取多种方式检测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程度,引导激励学生多认字,指导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阅读教学中,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不同的感受,读出不同的味道;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中多识字,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积累习惯。为了让学生养成一定的积累习惯,我们培养学生把自己读到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并互相交流、反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尽力为学生创设交际的情境,情境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行体验,展开想象,自由表达。 三、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比如,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等,有一定的阅读、写话能力,从试卷看,绝大多数同学能认真听题,理解题意,答题正确,卷面干净,书写规范,较好地完成了本阶段的学习任务。但是,综观各班的期中质量分析,我们发现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重视: 1.拼音的掌握不够牢固。

《乙醇》的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

九、板书设计 第二节乙醇醇类 一、乙醇 1、乙醇的物理性质 2、乙醇的分子结质 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 2、化学性质 (1)与Na反应 ?2CH3CH2ONa+H2↑ 2CH3CH2OH+2Na?→ (2)氧化反应 ①燃烧:C2H5OH+3O2? ?→ ?点燃2CO2+3H2O ②催化氧化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复习引入,采用设疑、启发、诱导及实验探究的方法学习乙醇的重要性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以及分析思维能力。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注重了对学生良好学习方法的培养。 (1)食物中有机物的获得遵循了这样的学习线路:生活→化学→生活。从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物质入手,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探究的欲望,再过渡到物质化学性质的学习,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学习中的直接兴趣是第一位的,只有激发起直接兴趣才能维持抽象知识学习兴趣。了解了物质的性质后及时与现实生活事例结合,才能巩固学生的知识,学生体会到化学是有趣的而且是有用的时,就能使兴趣持续,从而去学习更多的化学知识。 (2)在教学中要多设计适合学生的探究学生实验或让学生自己大胆设计实验,这样远比教师做演示实验要过好,这就要求老师要充分信任学生,多给他们机会,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但在课后调查中还发现,对于这种研究性的学习,知识基础较好,思维活跃的学生,提升的速度较快,开放性还可以再有所提升,而基础较差的部分学生暂时尚不适应,感到茫然没有思路,但在适当的铺垫问题引导下,就可以收到应有的收获。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让思维活跃的学生来做问题铺设,使学生能够更开放一些。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更新化学教学理念,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使课堂真正活跃起来。

高中化学_化学键(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 (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学生能掌握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的好奇心; (2)通过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学生可以获得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1.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媒体选择 1.3—1让学生欣赏物质世界的神奇多彩,播放网上下载录像。创设情境,欣赏审美,陶冶情操,引发动机,在教学中使用方式:播放——提问——讨论; 1.3—2帮助学生理解离子键概念,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播放来自网络动画(NaCl形成过程)以及离子键形成的录像,在教学中的作用:呈现过程,形成表象,建立概念,使用方式:播放——讨论——归纳总结。 1.3—3拓宽学生视野,大概了解离子晶体的结构,播放来自网上的动画,氯化钠的晶体结构,在教学中作用展示事例,开阔视野,使用方式:设疑——播放——讲解; 1.3—4帮助学生归纳总结,电子式规范书写注意事项,播放自制的页网内容,媒体的作

用,归纳总结,使用方式:练习——讨论——播放——总结四、教学程序

五、课堂评价建议 (一)对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度,可以通过纸笔测验的方式来检查。 (二)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度,可以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和评价过程中来检验。 课堂表现评价表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 【学情分析】

《图片的获取与加工》教学设计及反思

图片的获取与加工---移花接木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王孝东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钢笔工具、仿制图章工具等的操作方法,因此要弱化概念,尽快让学生明确相关工具的作用和功能。让学生多操作,所以在选材上,事先假定是:有人物甲的风景图片,我们要将人物乙放在人物甲的位置上,该如何处理?关键点(描边、复制周围图象)就会应用到钢笔工具、仿制图章工具,即换言之钢笔工具、仿制图章工具的作用和功能就是描边、复制周围(参考点)图象的■学情分析 由于本节课选材新颖、任务明确,学生有较强的操作愿望,因此尽量少讲,考虑到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提倡基础好的同学也可以自主学习,因此任务提示由粗到细,进行分层次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钢笔工具的基本功能和常用操作方法。 (2)、掌握仿制图章工具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3)、综合运用工具对比较复杂的图像进行“移花接木”,并了解人景结合的相关技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分析,如何使用PS的钢笔、仿制图章工具。 (2)、让学生自选素材,进行“移花接木”。 (3)、通过评价学生的作品,让学生知道肖像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 (2)、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4.行为与创新

通过对网上恶搞图片的讨论,让学生树立法制意识。■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钢笔工具、仿制图章工具、图像的调整 2.教学难点 钢笔工具、仿制图章工具。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网络教学任务驱动网络投票系统师生交流平台■课前准备 提供班级同学的生活照,以及一些明星的合演照。 ■教学过程

数学教情学情分析报告

《数学》教情学情分析报告 一、教材分析 (一)数学(1—6 年级)教材分析 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与原则体现"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这套教材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在深入研究国内外数学课程、教材的基础上,试图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发展、反映未来社会需要和时代特征的数学课程体系,充分地反映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充分考虑未来社会对公民的数学要求。 教材以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强调从以获取知识为数学教育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同时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作为教育内容的学校数学,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是学校数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在教学方面,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师生关系方面,强调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材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的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依赖教师的讲解,本套教材大量采用操作实验、自主探索、大胆猜测、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方式。这样的课程体系,为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创造了良好的课程条件。教材以建构主义心理学等理论为基础。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小学生数学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对学生来说,获得数学知识需要经过对知识的再创造过程。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具体地说,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在教师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并作类比、分析、归纳,渐渐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 教材体现我国广大教师的实践经验。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广大教师积累了许多经验。这套教材的编写,吸收了广大一线教材的经验,力求较全面地体现这些实践经验,使教材更加符合我国基础教育的需求。 (二)教材的基本特点 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革,发展习题的层次性、思考性、有趣性、生活性。教材突破 - 1 -

乙醇教学设计

公开课《必修2.乙醇》教学设计 莆田第十四中学陈曦 【课题】:苏教版必修2 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乙醇 【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知道乙醇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教材地位和作用: 必修2有机化学的内容,都立足于“简单并且与生活和生产联系密切”的有机化合物,在整个有机教学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乙醇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烃的衍生物,通过对乙醇的性质和结构的学习,学生将体会到有机官能团对有机物的性质有多么大的影响。学生能从乙醇的学习中体会到有机学习与无机学习方式的不同,可以说是开启了学习的新视角。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乙醇常见物理性质。 (2)了解乙醇分子的结构,了解羟基。 (3)了解乙醇的化学性质(跟钠等金属反应、催化氧化) 2. 过程与方法要求 利用对比、实验探究、分组讨论、模型展示、动画模拟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获得其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从观察生活实际和实验现象入手,分析产生现象的本质原因,从而了解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3.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乙醇的性质由乙醇的结构,从中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通过乙醇不同条件下的氧化反应的差异的学习,加深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的认识,培养具体事物要具体分析的思想观念。 (2)感受乙醇与生活、社会的密切关系,养成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乙醇的化学性质探究 【教学准备】 (1)实验仪器及药品 无水乙醇、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铜丝、酒精灯、火柴、试管、小烧 杯,小刀、滤纸、镊子 (2)教具:乙醇球棍模型、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1)引课。 展示图片。 师: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日常食品,大多是有机化合物。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维生素,油脂等营养素。这些食品在我们体内发生复杂的变化,经消化、吸收,一部分转化为热量,一部分构成人体的组织。 师提问1:在上图中,有一类物质,当我们成功快乐的时候会想到它,当我们忧愁的时候也会想到它。它是什么呢? 生:酒。 师:很好。实际上,我国的酿酒产业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除了在酿酒技术提高的同时,也形成了我们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古来今往,流传着无数的关于酒的故事和诗歌。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等。 师提问2:为何刚才的那些饮料称为酒?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因为含有乙醇,即酒精。 展示乙醇在现代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图片。 师:乙醇在现代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食品中有酒,医学上有酒精,化妆品等,工业上有乙醇汽油等。既然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本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学习关于乙醇的相关知识。(2)环节一----你对乙醇了解多少?感知乙醇。 请一同学上来配合一下:用笔在手背上画,用棉签粘棉花清洗。

高中化学_化学平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化学平衡(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 2、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和特征过程与方法: 1、借助数学知识的图像来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利用数学工具解决化学问题 2、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归纳和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动态平衡的学习,加深理解“对立统一”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 1、化学平衡状态概念 2、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和判断标志 三、教学难点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和判断标志 四、教学方法 类比、归纳、精讲点拨 五、教学过程 [导入]:图片引入课题 [复习]:可逆反应的定义和可逆反应的特点 1.可逆反应的定义: [练习] 判断下列有关可逆反应的说法是否正确 (1)H2和O2反应能生成水,水又能分解生成H2和O2,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2)SO2溶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3)在一定条件下,把氢气和足量的氮气混合,充分反应后,氮气完全消耗。 2.可逆反应的特点: [引导学生理解溶解过程及溶解平衡的建立,为化学平衡建立做铺垫]

[类比溶解平衡,引导学生建立化学平衡] [类比溶解平衡,引导学生建立化学平衡] [引导学生归纳化学平衡相关结论] (二)化学平衡

[引导学生完成思考与交流1和2,归纳有关的规律]。 【思考与交流1】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 2C(g)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C的生成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 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同时生成3n mol B C. 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 A、B、C的分子数比为1:3:2 【思考与交流2】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物质的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不能表明反应A(g)+2B(g) C(g)+ D(g)达到平衡。() A. 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 B.混合气体的总压强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D.混合气体的密度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 [试一试]: [布置] :课下作业 1教材P32 2、3、4 2、预习化学学平衡的移动

提交一份反思及修改后的新教学设计

思品二年级《你真棒》教学反思 1、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上好一堂课,要让学生在准备学习 之初,就进入愉悦的情绪状态,为教学创设最佳开端。在 上课前,我通过让学生一起背古诗,给学生一个轻松的学 习氛围,这样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接下来,我又通过 想象画面渲染、集体交流、魔术信封展示等多种活动,使 愉悦的氛围得以延续。学习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一种愿望, 他们自觉地、主动地参与,才会有成效。 2、 2、活动具有实效性和层次性。活动是学生喜欢的形式, 它使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但 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任何形式的活动必须服务于教学 目标。本节课设计了三个环节,层次清晰,目的明确。赞 美同学——赞美身边的人——赞美陌生人,环环紧扣。特 别在赞美同学这个环节中,也体现了层次性,由易到难, 从夸奖班里表现好的同学——魔术信封中寻找具备某一特 点的同学——评点跑步事件——给烦恼的同学出金点子。 使学生发现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长处,并能用自己喜 欢的方式恰当地赞美,体验赞赏他人的快乐。 整节课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体验中成长。不过“金无足赤”,在这课中,我也留下了遗憾,像学生对优点的涵盖面理解得不够,总是局限在“学习”、“特长”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往“学习”、“特长”

以外的地方引导,善于发现。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都离不开生活,思想品德教学不能脱离儿童的实际生活经验。新课标提出:“对小学生应采用活动方式进行教学,”让思品教育回归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我应该多联系学生日常实际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的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不仅关注优秀生,更要关注学困生和中等生平时及在家的情况,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知道这点后,我相信以在后在品德教学中会有进步的。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学情教情分析报告

七年级语文教情学情年度报告 太岳中学徐锋 一、班级基本概况 我在上学年任教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由于学生大都是来自农村,因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很不平衡。尤其是班中有几位学生作业难以独立完成,还有5-6名学生从一开始基础太差,习惯也不太好,也比较难以独立完成作业。 二、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基础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测试,结合本学期的学习表现,本班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比较高,有四分之一学生很喜欢语文学习,大部分学生喜欢或比较喜欢语文学习,只有几位学生不太喜欢语文学习。从完成课外阅读作业时间与学习知识检测来看,我班总体学习基础不够扎实,两极分化距离较大。同样的一篇课外阅读作业,最快的学生与最慢的学生在阅读完成时间上整整相差近一倍的时间,作业慢的学生主要是知识不掌握,基础较差者,读课文还停留在一年级的指读水平。还有一两个是连最基本的字都不会认,一篇课文十有八九不会读;从知识检测来看,对课标要求的达成度一般,100%达标的不到一半,还有3 人只达到课标要求的40%,2 人只达到40%甚至以下。全面超标的学生只有1个,超过课标要求1/3的也只有5人。因此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我班的学生总体学习水平一般,特别突出的学生不多,大部分学生处于中等水平,可以说学生的学习兴趣与

学习基础之间形成鲜明的反差,也就是简单的知识学生表现为很强的表现欲望,积极性高涨;而对于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学生望而生畏,表现出无能为力的态度。 三、学生学习习惯与先前学习经验 通过近一年的接触,以及平时学生上课的表现与种类作业情况的观察,发现此班学生学习习惯一般,特别优异的学生很少,如认真预习,认真完成各种作业,认真复习,做读书笔记等。有一小部分学生学习习惯特差,如上课不发言,回家不预习,作业拖拖拉拉,甚至不完成,要教师再三催促才交作业。 对语文学科知识的领悟力和灵活运用能力较强,

高中化学_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一)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一课时钠) 解读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本节课内容主要以实验探究为主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高一学生对实验的操作能力较弱,因此要体现高一化学的学习特点,通过实验与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使学生能从中爱上化学。 教学【重点、难点】 1.知识上重点、难点: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2.方法上重点、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以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中的运用,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一般程序。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系统把握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能熟练的运用.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创新进取的优秀品质和协作精神;

教学设计过程 【引言】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你认识了哪些物质?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研究它们的性质的?掌握了物质的性质才能更好地发挥该物质的优点,更好的服务于人类。怎样才能更科学的认识物质的性质?通常我们采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来研究物质的性质。 一、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1.观察法: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眼、鼻、耳、手)考察研 究对象的方法 2.实验法:在研究物质性质的过程中,可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 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 要求:(1)实验前要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实验用品和实验步骤等 (2)实验中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 (3)实验后要写好实验报告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客观而正确的结论 3.分类法:根据分析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对象分为不同种 类并且形成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的、系统的 逻辑方法。(例:金属,非金属;酸碱盐) 4.比较法: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辨别异同的方法。(主要 是站在研究物质性质的角度对物质性质进行比较)【板书】钠 试验探究1:【观察】1、盛放在试剂瓶中的金属钠:比煤油的密度大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十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以“绿色环保”为题材,利用对话形式,从学生自己创办的网络杂志引入,谈到“绿色学校”,讨论了如何从点滴小事做起,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语法重点主要为构词法。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的大纲词汇和构词法。To obtain new words and phrases 2. 能力目标:1 )能听懂有关环保日常对话,获取准确信息。To learn something about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2 )能比较自如地谈论环保等相关话题。 3. 文化意识:注意在日常口语中存在的中外文化的不同;学习外国在环保方面先进的理念和做法。 4. 学习策略:能学会使用口语中的一些常用功能句;能够有礼貌地和别人交谈;在泛读中学习、熟悉加前缀、后缀的构词法。 教学内容: 1. 大纲词汇waste, wasteful, throw away, metal, energy, pollution, recycle, environmental, hopeless。 2. 前缀、后缀的构词法。 教学重点: 前缀、后缀的构词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步骤 教学第一个环节:利用图片导入新课

1. 向学生展示PPT中有关图片,从而引出课文标题及新词汇。 2. 引导学生注意新词汇的结构,从而引出前后缀的构词法。 3. 结合图片,重点展示前后缀的规律,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 4. 学习新单词 waste, wasteful, throw away, metal, energy, pollution, recycle, environmental, hopeless 5. 检查单词 1 )集体朗读单词。 2 )单词抢答竞赛(小组活动,老师说中文,学生抢答英语单词) 设计意图:本课时需要学生掌握的词汇不多,但是,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记住也不简单,因此,我利用图片易于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营造了欢快的学习气氛,使学生情绪高涨,同时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单词抢答竞赛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竞争意识,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单词的印象。为后面的对话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这个教学环境中,全课时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载体,一路引导学生快乐学习和总结学习规律。 第二个环节:师生互动,学习探究 1.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如何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T: What on earth should we do? 2.针对刚才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形成头脑风暴,讨论出解决方案。 3.以小组汇报的方式整理出一份解决方案,以供全体学生学习。 4. 听录音完成以下练习(对文章细节信息的获取) Listen for the followings: 1.The email is from ______________. 2.Zhao Ming studies at _____________ in Dalian. A. an ordinary school B. a green school

六年级学生学情分析报告

六年级一班数学学情报告 教师:马玉霞六年级上学期即将结束,我认为在教学中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对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重要,尤其是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品行、兴趣、动机及思维能力等方面的了解也必不可少。 一、班级情况: (1)学生情况:六年级一班开学共50人,本班学生部分都是从大河乡下属的各个农村小学转入进来的学生,本班学生的年龄大部分在12岁左右,也有少数偏小的学生,年龄结构比较正常。本班学生的地域来源比较繁杂,部分学生基础较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自律性差,上课好动,喜欢说话等。其中男生的思维能力比较强,但学习上缺少耐心与细心,女生相对男生来说学习更加认真,但分析能力却不及男生。 (2)学生成绩:由于留守儿童比例较大,课外学习几乎无人督促,而学生又缺少自制力,因此在学习成绩上两极分化存在,及格率很难突破50%。 (3)学习习惯:有近十位学生有主动学习的行为,深得老师赞赏。学习热情也很高,并喜欢与老师友好相处,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常在一起交流学习体会(如刘佩兵,马国强,陈伟,李龙,马小云,马玉明十人等)。但仍有大部分学生(如马金龙,赵宝奎,马阿哥,李宁,杨小虎近三十人等)学习懒散、学习习惯差,如:粗心大意、书写不认真,不愿思考问题,上课开小差,依赖老师讲解,依赖同学的帮助,作业喜欢与同学对题。 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浮躁、好动,学习浮躁,做事浮躁,有一颗不能安定下来的心,不能真正静下心来搞学习。这是最棘手的一个问题,表现在方方面面。例如早上来了,学生自己安排时间时,看书的不多,讲话聊天的多,跑动的多;上课的时候,心静不下来,总是想法子和周围同学说话,做小动作,更不说有很多课上爱说话、做小动作之类太多了;听到下课铃声响了,你可能还在说最后一句话,就有人已经迫不及待地看着外面了,说明铃声响之前人家都已经做好准备了,或许已经忍耐了半天了。仿佛这四十分钟的忍耐就是为了这一会的激情。 2、部分学生的学习欠缺主动性,存在依赖性。学习的动力来自督促,学习的目的是应付老师和家长的检查。对学习完全是应付差事、敷衍了事,差的作业在老师三令五申要求补齐的情况下,实在没办法了,就一个字……抄。 3、学生学习存在懒惰思想。不愿意去背诵积累,不愿意深度思考问题,不愿意自己探究问题。例如平时做作业、该识记的公式、基本性质等,老师不检查,他就不做不记,做也少题减题,你明天检查,他可能明天一早来看同学的,而且效果不佳。就是基础好点的同学,作业中也存在着敷衍,遇到思考题,随随便便肤浅写几句,不愿意多问,不愿意多思考,不愿意多写,这个成普遍现象,对自己学习有较高要求的人不多。 4、两极分化的情况日趋严重。学习后进生不光是基础差的学困生,他们往往又是学习习惯差的学生,更是语文、数学老师补差争抢的对象,在校时间特别紧俏,对老师来说,补差压力巨大 三、今后采取措施: 教学方面 1、“要抓质量,先抓习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要求

高中化学_乙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步骤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 人喝酒开车叫酒驾,那么汽车喝酒上路呢?(叫环保) 汽车真的可以喝酒吗?请看视频 视频:中央2套《天津推广使用乙醇汽油》 讲解:汽油已经在本章第二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 学习过了。汽油来自石油的分馏、裂化,是烃的混合 物。那么乙醇的组成和结构是? 观看、思考 以社会热 点问题“乙 醇汽油”激 发学生学 习兴趣。

[板书] 乙醇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C 2 H 6 O 结构式:H H ││ H-C-C-O-H ││ H H 结构简式:CH 3 CH 2 OH或C 2 H 5 OH 填充模型 【设问】回顾乙醇与钠的反应,思考反应方程式的如 何书写?乙醇断键的位置是? Ppt动画展示乙醇与钠的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断键位 置 [板书] 乙醇与钠的反应 2CH 3 CH 2 OH + 2Na→2CH 3 CH 2 ONa + H 2 ↑ 学生尝试写出该 反应的方程式, 及判断该过程中 乙醇断键的位置 培养学生 从结构角 度思考产 物乙醇钠 的书写,及 方程式配 平,为学生 掌握“结构 决定性质” 埋下伏笔。 乙醇分

过渡针对“乙醇汽油推广使用”网络上争论不断, 有人说好,像刚刚视频中的专家; 有人说坏,如“搜狐汽车”中这篇报道的标题。 究竟这件事是好是坏。对于高中生的我们,应该采用科学的 态度来对待这个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来了解乙醇的性质激发学生了解乙醇性质的积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候,要采用科学的态度和观点,而不能盲目从众。 (二)乙醇 的物理性 质 利用ppt引导学生掌握乙醇的物理性质 并思考 ★如何检验无水乙醇中的水? ★从碘水中萃取碘,乙醇能否作为萃取剂? ★从结构分析,乙醇为什么可以与水以任意比混合?学生根据ppt回 答并掌握乙醇的 物理性质 思考并回答 1、用无水硫酸 铜检验乙醇中是 否含水。 2、乙醇不能用 作从碘水中萃取 碘萃取剂。因为 乙醇能够与水互 溶。 3、(回答不出来) 乙醇的物 理性质比 较简单,学 生完全可 以凭已有 的知识和 老师的提 示探究出 来,是学生 对乙醇的 物理性质 有更好的 认识,增强 学生学习 知识的主 动性

高中化学学情分析及辅导思想和计划

高中化学学情分析及辅导思想和计划 新高一:这一部分同学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与初中相比高中有着完全不同的知识体 系、学习方法、考察方向。对于已经适应了初中学习生活的同学来说,突然接触高中学习会出现极大的不适应,与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相比更难适应的是新的知识体系、新的考察方向、寻找新的学习方法。这个过程会持续一个学期甚至更长时间。那么,同学们就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做这项工作,当我们感觉适应的时候,回过头来看看会发现由于大量时间和精力花费在“适应”上,导致知识的学习落下了好多好多…… 所以,初升高的衔接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让我们提前接触和了解高中学习生活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提前进入角色,提前适应高中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再者,老师和同学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当然比在课堂上六十多个同学分享一个老师更能事半功倍。即使以后不参加辅导但是初升高必须衔接! 高考不是从高三开始的,而是从踏进初升高考试考场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 辅导计划: 《必修一》 第一章: 第1节《走进化学》和第2节《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2课时 第3节《物质的量》4课时 章末检测 第二章: 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1课时 第2节《电解质》2课时 第3节《氧化剂和还原剂》3课时 章末检测 阶段验收 第三章: 第1节《碳的多样性》1课时 第2节《氮的循环》1.5课时 第3节《硫的转化》1.5课时 第4节《海水中的元素》1课时 章末检测 第四章: 第1节《硅无机非金属材料》0.5课时 第2节《铝金属材料》1.5课时 第3节《复合材料》指导自学 章末检测 阶段验收 《必修二》视情况而定

高二: 60分以下:学校课堂效率极低,以45分钟计课堂效率不足十五分钟。基础知识 漏洞非常多,无法形成知识体系,课下无法完成或者说无法独立完成老师交代的作业。长此以往,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然后就几乎会放弃学习。 对于这部分同学来说,重拾信心是首当其冲的任务,信心哪里来?这个不是说说就会有的,从哪里摔倒的再从哪里爬起来!利用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方法的掌握、基本题型的解决,让学生自己领悟不是学不会,而是没好好学!只有想学我也可以很行!其次,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重拾信心必然会在学习中实现自我,品味到成功的甘甜和喜悦,兴趣水到渠成! 辅导计划: 约需15课时的时间对高一所学知识复习强化(期间章末检测七次,阶段验收四次) 高二预习: 《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 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课时 第2节《电能转换为化学能——电解》1.5课时 第3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2课时 章末检测 第二章: 第1节《化学反应方向》0.5课时 第2节《化学反应的限度》2课时 第3节《化学反应的速率》2课时 第4节《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0.5课时 章末检测 第三章: 第1节《水溶液》1课时 第2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4课时 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1课时 第4节《离子反应》0.5课时 章末检测 阶段验收 60——70分:学校课堂效率一般,以45分钟计课堂效率也就二十分钟。基本知 识能知道但漏洞较多,学习的主动性不强或者想学无从下手,谈不上什么学习方法。 针对这种情况,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显得比较重要。首先,查找学生基础上的漏洞,建立知识架构,指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建立会让学生感觉学习不再困难,然后,通过知识的完善达到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目的。 辅导计划: 约需10课时的时间对高一所学知识复习强化(期间章末检测七次,阶段验

教学设计及反思以及评语

《20.1.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学设计 长春高新第二实验学校 杨洪艳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20章第一节《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本节内容主要有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先通过逆命题的猜想,再利用图形验证,最后逻辑证明。教材在知识呈现方式上,尽可能给学生留出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尽量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究并归纳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对平行四边形性质认识的基础上,探究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学会一些简单的应用,通过逆命题猜想、验证、逻辑推理证明的过程,体验数学研究和发现的过程,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 2.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此前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简单应用,学生在此基础上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应用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解题的能力。 3.教学环境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启发讲授,学生探究学习,坚持二主方针(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始至终处于一种积极思维、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使课堂洋溢着轻松和谐、探索进取的气氛,同时借助实物、多媒体进行演示,以增加课堂容量和教学的直观性。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条件: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行四边形判别条件的探索过程,使学生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并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能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2.在拼摆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即丰富的想象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的活动,在做“数学实验”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

数学教情学情分析报告

数学教情学情分析报告

《数学》教情学情分析报告 一、教材分析 (一)数学(1—6 年级)教材分析 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与原则体现"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这套教材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在深入研究国内外数学课程、教材的基础上,试图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发展、反映未来社会需要和时代特征的数学课程体系,充分地反映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充分考虑未来社会对公民的数学要求。 教材以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强调从以获取知识为数学教育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同时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作为教育内容的学校数学,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是学校数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在教学方面,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师生关系方面,强调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

者。 教材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的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依赖教师的讲解,本套教材大量采用操作实验、自主探索、大胆猜测、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方式。这样的课程体系,为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创造了良好的课程条件。教材以建构主义心理学等理论为基础。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小学生数学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对学生来说,获得数学知识需要经过对知识的再创造过程。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具体地说,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在教师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并作类比、分析、归纳,渐渐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 教材体现我国广大教师的实践经验。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广大教师积累了许多经验。这套教材的编写,吸收了广大一线教材的经验,力求较全面地体现这些实践经验,使教材更加符合我国基础教育的需求。 (二)教材的基本特点 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