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通信网络各类标准

列车通信网络各类标准
列车通信网络各类标准

1.TCN

1988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九技术委员会(TC9)邀请来自20多个国家和国际铁路联盟(UIC)的代表成立了第22工作组(WG22),其任务是为铁路设备的数据通信制订一个统一的标准。经过11年的努力,IEC/TC9/WG22于1999年成功制订了列车通信网络标准,标准号IEC61375-l,简称TCN,从此TCN标准正式成为了国际标准。2002年,我国在铁道部标准TB/T3025—2002中也正式将TCN标准确认为列车通信网络标准。

国外方面,应用TCN的项目主要包括Siemens公司项目(布拉格地铁列车、德国铁路摆式列车、ICE高速列车等)和ADtranz公司(2001年被Bombardier 公司收购)的项目(瑞典的SBBLOK460-1/2/3和斯德哥尔摩地铁列车、德国的LRu MannHeim、挪威的 Gardmonde 等)。

在国内,列车总线 WTB 首先在“蓝箭”号上使用,“先锋”号是我国首列采用了 TEC 列车通信与控制系统的动力分散交流传动电动车组。在“蓝箭”的基础上,“中华之星”充分吸收了国外先进技术,是第二列采用 TEC 技术的动车组。将 WTB作为列车总线,MVB 作为车辆总线,其技术符合 TCN 标准,并具有良好的性能。

随后,TCN 产品在我国应用更加广泛。目前国内的 CRH 系列动车组中,CRH1,CRH3和 CRH5 全部基于 TCN 标准构成的列车通信与控制系统。

国内方面,我国把列车通信网络IEC61375-1标准等效采纳为铁路行业的标准,并将其应用在“先锋”、“蓝箭”、“中原之星”和“中华之星”等动车组以及SS3B型电力机车上。株洲厂将从德国Siemens公司引进的SIBAS系统成功地用在了广州地铁一号线上。我国的和谐号CRH1/3/5/380B型动车组上也都使用TCN。另外,TCN在北京地铁亦庄线、昌平线、房山线、15号线,广州地铁2、3、8号线,上海城轨交通1、2、4、9、11号线等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LonWorks网络是美国Echelon公司推出的全开放智能分布式测控网络。LonWorks网络采用的是LonTalk协议,具有OSI模型的全部7层。其组网灵活,具有星型、环形和总线型等多种拓扑结构。网络结构形式包括主从式、客户/服务式和对等式。支持光纤、同轴电缆、双绞线和无线电等传输介质。1997年5月,美国铁路协会AAR将LonWorks网络作为其列车内部通信规范。1999年8月,IEEE将其作为列车通信协议标准 IEEE1473-1999 的一部分(IEEE1473-L)。

国外方面,LonWorks网络主要应用于北美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如美国的纽约地铁车辆、新泽西轻轨、旧金山地铁、ACELA高速列车;南非和加拿大等国的重载货物列车;澳大利亚和德国等国的轨道车辆;日本的单轨列车。

国内方面,2002年7月,我国将LonWorks网络作为列车通信网络的一部分,写进了列车通信网络标准TB/T3035-2002,并开始正式应用于我国机车车辆。LonWorks网络在“新曙光”号和“神州”号等内燃动车组以及25G型客车和19K 型客车等车辆中都有应用。

3. WorldFIP 总线

1987年3月,由Alstom等几家法国公司成立了 WorldFIP组织。他们根据用户的要求开发出了 FIP现场总线,成为了法国标准。于1999年被采纳为现场总线国际标准IEC61158-2,后更名为WorldFIP总线。现在WorldFIP总线既是欧洲现场总线标准EN50170-3,也是国际标准IEC61158-type7,属于八种现场总线之一。

WorldFIP总线已经在70多个国家的汽车制造、化工、能源、空间技术、电力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样WorldFIP总线在铁路上也有应用。国外方面,Alstom公司将WorldFIP总线用在其开发的AGATE列车控制系统中,成功应用于TGV高速列车,并且在2007年4月创造了 h的世界最高运行记录。此外,欧洲的Euro Star高速列车、巴黎无人驾驶地铁、比利时重载列车、新加坡地铁等也都应用了 WorldFIP总线。

国内方面,由Alstom与浦镇车辆厂制造的上海明珠线轻轨车辆上应用了WorldFIP总线。

4. ARCNET 网络

ARCNET网络是一种基于令牌传递(Token Passing)协议的现场总线,其最初是美国Datapoint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末作为办公自动化网络发展起来的。ARCNET是一个真正开放标准协议,于1999年成为了美国国家标准ANSI/。

国外方面,日本的高速列车所使用的列车通信网络主要采用ARCNET网络。

国内方面,我国南车集团四方车辆股份公司引进日本川崎公司的高速动车组(CRH2)中使用了 ARCNET网络。

总线

CAN (Controller Area Network)即控制器局域网,是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该总线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研发和生产汽车电子产品著称的德国Bosch公司开发的一种串行数据通信总线,在1993年成为了国际标准IS011898。主要应用于汽车监测和控制系统。

CANopen是一种架构在CAN上的高层通信协议,它是由CiA (CAN in Automantion)组织来制定与维护的,CiA组织以非盈利的形式负责幵发CANopen 应用层协议规范。其中CiA421——CANopen轨道车辆集成网络规范,是专门为轨道车辆网络制定的子协议,用来连接由不同公司制造的像牵引控制、司控台、主变流器、门控器等车辆子系统。

近年来,CAN与CANopen协议在轻轨、地铁和货车等轨道车辆以及车门、空调、倾摆、制动、牵引和旅客信息等控制子系统中获得了广泛应用。

国外方面,瑞士 Stadler Rail公司的FLIRT城市轨道列车、德国SAB-WABCO 公司的基于CANopen的制动控制系统、德国Selectron公司在车辆翻新改造项目中使用的基于CANopen的分布式控制系统、捷克Unicontrol公司开发的基于CANopen的模块化的控制系统Unitrackll、芬兰EKE电子公司开发的WTB/CAN 网关、德国货运和法国国铁的货车车辆网络等[9]。另夕卜,Siemens、Alstom、

Bombardier、Fiat、GE等公司在其内燃机车、轻轨车辆、地铁等产品中也使用了 CAN和CANopen。

国内方面,CANopen在长春轻轨、北京机场轻轨线都有应用,另外我国的一些动车组也采用了 CAN总线完成动车之间的重联控制。

6.我国列车通信网络的发展现状

我国对列车通信网络的应用是从机车微机控制系统开始的。1991年,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与高校一起,在引进ABB公司的牵引控制开发工具的基础上,开发了我国首套电力机车微机控制系统,它作为样机应用在了 SS40038机车上,该系统具有了两级总线的雏形。到1996年9月,成功完成了车载微机系统试验,之后该系统被广泛的用在了 SS4B、SS3B货运机车和SS8客运机车上。

到了 90年代中期,我国对动车组的研究开始升温,对列车通信网络的需求非常的迫切。这时期,不仅铁道部对列车通信网络开展了研究,其他的许多铁路相关单位与高校也开展了列车通信网络的自主开发、联合开发或国外技术引进等工作。

1995年由铁道部专门立项,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与铁路相关单位联合进行研究,意在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RCNET列车通信网络。但可惜的是,虽然己经成功地制造出了网关等设备,但最终未能完成整个系统,让我国仍然处在无自主知识产权的列车通信网络的趟她境地。

到了 2002年,我国颁布了列车通信网络标准(TB/T3 03 5-2002)。2004年1月,国务院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同年9月,我国铁路通过公开招标,成功引进了速度为200km/h的动车组技术,由此,我国走上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高速列车发展道路。引进的高速列车通信网络主要有Bombardier、Alstom和Siemens的TCN(WTB/MVB)网络、日本日立公司的ARCNET 网络,我国正在通过消化吸收这些国外的技术,力求实现再创新开发出自主知识产权的列车通信网络,从而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动车组列车级网络仿真研究-刘旺晖)

“新曙光”号是首列采用LonWorks列车总线技术的内燃动车组。在该项目中,LonWorks列车总线网卡插在成熟的内燃机车微机控制装置EXP机箱中。首尾动力车的重联通信通过LonWorks列车总线以显式报文方式实现,而EXP机箱内的

“神州”主CPU通过机箱背部的并行FE总线访问网卡上的双口RAM实现信息交换。

号的LonWorks列车重联通信与此类似,但采用了二路,即设置了一路LonWorks 冗余通道。

“先锋”号是首列采用了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的TEC列车通信与控制系统的动力分散交流传动电动车组。在该项目中,每节动车或拖车上都有一个列车总线节点,列车总线贯穿全列车连接各个节点。在每节动车或拖车内,各智能控制设备通过MVB或控制器总线与节点交换信息。在司机台显示器上可以选择查看全列车各个设备的状态。

“中原之星”号是第二列采用TEC技术的动力分散交流传动电动车组。该项目与“先锋”号项目的主要区别是采用了MVB光缆连接一个车组单元内三节车的所有智能控制设备(大部分布置在车辆的地板底下),而整列车仅设置了2个列车总线节点,即每个车组单元只设置1个列车总线节点。从而从列车总线往下看,好象整个列车是由2个基本运转单元构成,简化了控制信号在列车总线上的传递。另外,“中原之星”号的车辆总线、列车总线、列车控制单元、某些重要设备控制用的数字输入/输出通道(如继电器)等采取了冗余措施。

“新曙光”号、“神州”号列车重联通信的成功,特别是“先锋”号、“中原之星”号的较为完备的列车通信与控制系统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列车通信与控制系统的发展已经进入实用化的新阶段。

(我国列车通信网络的发展及应用-路向阳)

列车通信网络各类标准

1.TCN 1988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九技术委员会(TC9)邀请来自20多个国家和国际铁路联盟(UIC)的代表成立了第22工作组(WG22),其任务是为铁路设备的数据通信制订一个统一的标准。经过11年的努力,IEC/TC9/WG22于1999年成功制订了列车通信网络标准,标准号IEC61375-l,简称TCN,从此TCN标准正式成为了国际标准。2002年,我国在铁道部标准TB/T3025—2002中也正式将TCN标准确认为列车通信网络标准。 国外方面,应用TCN的项目主要包括Siemens公司项目(布拉格地铁列车、德国铁路摆式列车、ICE高速列车等)和ADtranz公司(2001年被Bombardier 公司收购)的项目(瑞典的SBBLOK460-1/2/3和斯德哥尔摩地铁列车、德国的LRu MannHeim、挪威的 Gardmonde 等)。 在国内,列车总线 WTB 首先在“蓝箭”号上使用,“先锋”号是我国首列采用了 TEC 列车通信与控制系统的动力分散交流传动电动车组。在“蓝箭”的基础上,“中华之星”充分吸收了国外先进技术,是第二列采用 TEC 技术的动车组。将 WTB作为列车总线,MVB 作为车辆总线,其技术符合 TCN 标准,并具有良好的性能。 随后,TCN 产品在我国应用更加广泛。目前国内的 CRH 系列动车组中,CRH1,CRH3和 CRH5 全部基于 TCN 标准构成的列车通信与控制系统。 国内方面,我国把列车通信网络IEC61375-1标准等效采纳为铁路行业的标准,并将其应用在“先锋”、“蓝箭”、“中原之星”和“中华之星”等动车组以及SS3B型电力机车上。株洲厂将从德国Siemens公司引进的SIBAS系统成功地用在了广州地铁一号线上。我国的和谐号CRH1/3/5/380B型动车组上也都使用TCN。另外,TCN在北京地铁亦庄线、昌平线、房山线、15号线,广州地铁2、3、8号线,上海城轨交通1、2、4、9、11号线等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1铁路通信概论

铁路通信概论 铁路通信概论 一、概述 铁路通信信号是运输生产的基础,是铁路实现集中统一指挥的重要手段,是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和改进管理水平的重要设施。铁路通信网应满足指挥列车运行、组织运输生产及进行公务联络等要求,做到迅速、准确、安全、可靠。应能够传输电话、电报、数据、传真、图像等话音和非话音业务信息等。 铁路通信是专门为铁路的运输生产、经营管理、生活服务等建立的一整套通信系统。 铁路通信主要由传输网、电话网和铁路专用通信网组成。 传输系统主要以光纤数字通信为主,为信息的传递提供大容量的长途通路; 电话交换以程控交换机为主要模式,利用交换设备和长途话路,把全路各级部门联系在一起。 铁路专用通信直接为运输生产第一线服务,必须保持良好的通信质量,做到迅速、准确、安全、可靠。 铁路专用通信一般是指专用于组织及指挥铁路运输及生产的专 用通信设备。这些设备专用于某一目的,接通一些所指定的用户。一

般不与公务通信的电报、电话网连接。铁路专用通信系统主要包括调度电话、专用电话、公用电话以及区间电话和站间电话等。此外还为铁1 铁路通信概论 路调度集中系统(CTC)、牵引供电远动系统、车辆故障检测系统、自 动闭塞、电力远动系统和低速数传系统提供传输通道。铁路专用通信系统的另一重要内容是铁路站场通信。站场通信主要服务于铁路站场,用户线以站场值班室为中心向外辐射,用户集中在几十平方米到几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站场通信包括站场专用电话、扳道电话、车站扩音对讲设备、站场扩音设备、站场无线电话等。现就铁路专用通信主要内容及发展分述如下。 (一)调度电话 调度电话是铁路各级业务指挥系统使用的专用电话,均为封闭式的专用电话系统。铁道部至各铁路局间设干线调度电话;铁路局至局管内各铁路分局、编组站及区段站间设局线调度电话。这两种调度电话分别利用干、局线通信通道组成调度通信网,所用的设备和行车调度电话设备相似。铁路基层使用的调度电话有以下几种。 1.列车调度电话 列车调度电话供列车调度员与其管辖区段内所有的分机进行有 关列车运行通话之用。在列车调度回线上,只允许接入与列车运行直接有关的车站(场)值班员、车站调度员、机务段(或折返段)值班员、

列车通讯网络简介

列车通讯网络简介 1 引言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9技术委员会(TC9),委托由来自20多个国家(如中国、欧洲国家、日本和美国,它们代表了世界范围的主要铁路运用部门和制造厂家)以及UIC(国际铁路联盟)的代表组成的第22工作组(WG22),为铁路设备的数据通信制定一项标准。 车载设备数据通信的国际标准化,不仅在车辆级,而且在列车级都是必需的。 在列车级,由几个国家的客车组成的国际列车组,或在营业服务时其组成变化的国内列车组或市郊列车组,需要一个标准的数据通信,用于列车控制、诊断和旅客信息。为此,WG22对绞线式列车总线作了规定(图1)。 图1 列车总线 在车辆级,设备的标准配件适用于3种用户: 1)制造厂装配的已预测试的部件,例如车门。这些部件由分承包商制造并包含有他们各自的计算机。 2)设备供应商必须与不同的装配商接口,总希望通过遵循一项标准以减少开发费用。 3)运用部门总希望减少备件,并使维护和零件替换简化。

为了简化子系统的装配、调试和再次使用,WG22对MVB(多功能车辆总线)作了规定,如图2所示。 图2 车辆总线 2总体结构 列车通信网络(TCN)寻址各铁路车辆中所有相关的拓扑结构。它包含两级:连接各车辆的列车总线和连接一节车辆内或车辆组各设备的车辆总线(图3)。 图3 列车通信网络 一节车辆可以有1条或几条车辆总线,也可以没有。车辆总线可以跨越几节车辆,例如在集中运输列车组(多单元)的情况下,列车组在运行时是不分离的。在固定编组的列车组中,列车总线并不需要对节点进行连续编号,车辆总线可以起到列车总线的作用(图4)。

图4 几种列车组中的车辆总线 为适应客车和设备的多样性,TCN对于消息数据采用逻辑地址,以期列车总线的每个节点支持多个应用功能(图5)。 图5 应用的功能 这些功能可由1个或几个设备,或由列车总线节点本身来完成。1个设备可以完成几种功能。从外部来看,就象节点本身在完成所有的功能。经由车辆总线实现的通信功能也是一样:应用不需要知道其他功能位于何处。因此,内部结构从外部是看不到的,从而没必要知道各

通信协议

常用通信协议汇总 一、有线连接 1.1RS-232 优点:RS-232是为点对点(即只用一对收、发设备)通讯而设计的,其驱动器负载为3kΩ~7kΩ。所以RS-232适合本地设备之间的通信。 缺点:(1)接口的信号电平值较高,易损坏接口电路的芯片,又因为与TTL 电平不兼容故需使用电平转换电路方能与TTL电路连接。 (2)传输速率较低,在异步传输时,最高速率为20Kbps。 (3)接口使用一根信号线和一根信号返回线而构成共地的传输形式,而发送电平与接收 电平的差仅为2V至3V左右,所以其共模抑制能力差,再加上双绞线上的分布电容,其传送距离最大为约15米。 1.2RS-485 RS485有两线制和四线制两种接线,四线制只能实现点对点的通信方式,现很少采用,现在多采用的是两线制接线方式,这种接线方式为总线式拓朴结构,传输距离一般在1~2km以下为最佳,如果超过距离加"中继"可以保证信号不丢失,而且结点数有限制,结点越多调试起来稍复杂,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抄表方式,后期维护比较简单。常见用于串行方式,经济实用。 1.3CAN 最高速度可达1Mbps,在传输速率50Kbps时,传输距离可以达到1公里。在10Kbps速率时,传输距离可以达到5公里。一般常用在汽车总线上,可靠性高。 1.4TCP/IP 它可以用在各种各样的信道和底层协议(例如T1和X.25、以太网以及RS-232串行接口)之上。IP数据包是不可靠的,因为IP并没有做任何事情来确认数据包是按顺序发送的或者没有被破坏。IP数据包中含有发送它的主机的地址(源地址)和接收它的主机的地址(目的地址)。 1.5ADSL 基于TCP/IP 或UDP协议,将抄表数据发送到固定ip,利用电信/网通现有的布线方式,速度快,性能比较可以,缺点是不适合在野外,设备费用投入较大,对仪表通讯要求高。 1.6FSK 可靠通信速率为1200波特,可以连接树状总线;对线路性能要求低,通信距离远,一般可达30公里,线路绝缘电阻大于30欧姆,串联电阻高达数百欧姆都可以工作,适合用于大型矿井监控系统。主要缺点是:系统造价略高,通信线路要求使用屏蔽电缆;抗干扰性能一般,误码率略高于基带。 1.7光纤方式 传输速率高,可达百兆以上;通信可靠无干扰;抗雷击性能好,缺点:系统造价高;光纤断线后熔接受井下防爆环境制约,不宜直达分站,一般只用于通信干线。 1.8电力载波 1.9利用现有电力线,通过载波方式将模拟或数字信号进行高速传输的技术。由于使用坚固可靠的电力线作 为载波信号的传输媒介,因此具有信息传输稳定可靠,路由合理、可同时复用远动信号等特点,不需要线路投资的有线通信方式,但是开发费用高,调试难度大,易受用电环境影响,通讯状况用户的用电质量关系紧密。 二、无线连接 2.1Bluetooth 蓝牙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的无线电技术。它是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它以低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系统基础知识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系统基础知识 填空题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通常包括两大部分,分别为联锁装置和列车自动运行控制系统。 列车自动运行控制系统ATC包括ATO(列车自动驾驶)、ATP(列车自动超速防护)、ATS(列车自动监控系统)。 信号机是由机柱、机构、托架、梯子、基础组成。(此一般指高柱信号机,若矮型信号机则无梯子。) 机构是由透镜组(聚焦的作用)、灯座(安放灯泡)、灯泡(光源)、机箱(安装诸零件)、遮檐(避免其它光线射入)、背板(增大色灯信号与周围背景的亮度)等组成。 透镜式信号机是指用信号的颜色和数目来组成的设备,并且采用光学材料的透镜组。 通过色灯的显示,提供列车运营的条件,拥有一系列显示的设备称为信号机。 信号机按高矮可分为高柱信号机与矮型信号机。 信号机按作用的不同可分为:防护信号机、阻挡信号机、出段信号机、入段信号机、调车信号机。 道岔区段设置的信号机称为防护信号机。

10、控制列车的进入与速度的设备称为信号。传送各种信息(图像、信息等)称为通信。 11、继电器是由电磁系统和接点系统组成。电磁系统是由线圈和铁芯组成,即输入系统。接点系统是由前接点和后接点组成,即输出系统。 12、转辙机的功能有:转换道岔、锁闭道岔、给出表示。 13、转辙机按用电性质,可分为直流电动转辙机和三相交流电动转辙机。 14、转辙机按道岔锁闭位置,可分为内锁闭和外锁闭。 15、转辙机按动力,可分为电动和液压。 16、50Hz微电子相敏轨道电路应用于车辆段内,其作用是接受来自轨道上列车占用的情况。 17、音频数字编码无绝缘轨道电路应用于正线上和试车线上,其作用是接受和发送各种信息。 18、轨道电路的作用是用来监督线路上是否有列车占用和向列车发送各种信息。 19、利用钢轨作回路所构成的电路称为轨道电路。 20、联锁是指信号、道岔、进路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铁路通信网组成概述

铁路通信网组成概述 铁路通信网包括:有线通信网和无线通信网; 有线通信网:长途通信网、地区通信网和专用通信网; 无线通信网:数字无线通信网和模拟无线通信网;卫星通信网; 长途通信网:干线通信网、局线通信网;支线通信网; 地区通信网:地区自动通信网和人工通信网(音频总机);专用通信网:列调、货调、会议、办公、车号、TDCS、客票、货票、车辆监控(红外线)、应急通信等等。 干线通信网:铁路总公司—铁路局之间通信,即:北京—南京、上海、沈阳、西安、广州(枢纽局)—南昌、哈尔宾、乌鲁木齐、济南。 局线通信网:铁路局—枢纽地区,沈阳—大连、锦州、长春、吉林、通辽、丹东、图们、通化等等; 支线通信网:枢纽地区—站段地区,吉林—梅河口、磐石、蛟河、通化、图们、烟筒山、白河、辽源等等; 通信网组成:枢纽有人值守通信机房,无人值守通信机房,区间线路(光缆、电缆、架空明线,架空光缆、架空电缆,直埋光缆、直埋电缆、直埋光电缆等等) 有人值守通信机房设备:传输设备、中继设备、电源设备、光设备、电缆设备、数字通信设备、模拟通信设备等等。

无人值守通信机房:传输设备、接入网设备、电源设备、数调设备等等。 区间线路设备:光缆、电缆、架空明线,架空光缆、架空电缆,直埋光缆、直埋电缆、直埋光电缆等等 其中:直埋光缆:光缆线路(8芯、12芯、24芯、塑料、嵌装、光电缆等等)、光缆检查井、光缆中继设备、光缆标、光缆警示牌、光缆接头盒、光缆引入(光缆尾纤、光缆终端盒)等等; 直埋电缆:电缆线路(对称5、10、20、30、100、200、500、800、同轴、光电缆)、电缆充气设备、电缆井、电缆中继设备、电缆接头盒、电缆引入(电缆分线箱、电缆交接箱、电缆汇接设备)电缆标、电缆警示牌等等。 架空光缆:架空光缆线路、架空杆路(电杆,角杆曲线杆、河口杆试验杆、横担、拉线、掌角、拉板、瓷瓶绝缘子)钢绞线、穿钉、光缆接头盒等等。 地区通信:电话交换机(机房)、地区电缆、用户电话机等等。 专用通信:1.列车调度电话网,铁道部—铁路局—地区站段—车站运转室,(数调主系统、数调分系统、调度值班台、车站值班台、调度电话机等)。 2.货调通信网:铁道部—铁路局—地区站段—车站货运室,(数调主系统、数调分系统、调度值班台、车站值班台、调

列车网络系统

目录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 (2) 一、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概述 (2) 1. 列车网络系统的发展 (2) 2.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功能 (4) 二、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应用 (5) 1. SIBAS系统 (5) 2. MITRAC.系统 (6) 3. AGATE系统 (9) 4. TIS信息系统 (13) 5. DETECS系统 (15)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 一、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概述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是列车的核心部件,它包括以实现各功能控制为目标的单元控制机、实现车辆控制的车辆控制机和实现信息交换的通信网络。列车网络系统的发展过程从系统功能来看经历了由单一的牵引控制到车辆(列车)控制,再到现在已经进入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发展阶段。 1. 列车网络系统的发展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车载微机的雏形分别在西门子公司和BBC公司出现。开始仅仅是用于传动装置的控制,随着控制、服务对象的增多,人们把铁道系统依次划分为 6 个层次:公司管理、铁路运营、列车控制、机车车辆控制、传动控制和过程驱动,于是列车通信网络在初期的串行通信总线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并从原来不同公司的企业标准推向国际标准,逐步形成了列车通信与控制系统的标准化、模块化的硬件系列和全方位的开发、调试、维护、管理软件工具。 1988年IEC第9 技术委员会TC9成立了第22工作组WG22,其任务是制订一个开放的通信系统,从而使得各种铁道机车车辆能够相互联挂,车上的可编程电子设备能够互换。 1992年6 月, TC9WG22以委员会草案CD(committee Draft)的形式向各国发出列车通信网TCN(Train Communication Network)的征求意见稿。该稿分成4个部分:第1 部分总体结构,第 2 部分实时协议,第 3 部分多功能车辆总线MVB,第4部分绞式列车总线WTB。 总体结构把列车通信网规定为由多功能车辆总线MVB和绞式列车总线WTB 组成。MVB的传输介质可以是双绞线,也可以是光纤。在后一种场合,其跨距为2000m,最多可连接256个职能总线站。数据划分为过程数据、消息数据和监管数据。对过程数据的传输作了优化。发送的基本周期是lms或2ms。 WTB的传输介质为双绞线,最多可连接32个节点,总线跨距860m。WTB 具有列车初运行和接触处防氧化功能。发送的基本周期是25ms。 1994年5 月至1995年9 月,欧洲铁路研究所(ERRI)耗资300万美元,在瑞士的Interlaken至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的区段,对由瑞士SBB、德国DB、意大利FS、荷兰NS的车辆编组成的运营试验列车进行了全面的TCN试验。 1999年6 月,TCN标准草案正式成为国际标准,即IEC61735。该标准对列

重点掌握网络协议标准规范大全

重点掌握网络协议标准规范大全 在网络的各层中存在着许多协议,它是定义通过网络进行通信的规则,接收方的发送方同层的协议必须一致,否则一方将无法识别另一方发出的信息,以这种规则规定双方完成信息在计算机之间的传送过程。下面就对网络协议规范作个概述。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读协议 它是用于映射计算 机的物理地址和临时指定的网络地址。启动时它选择一个协议(网络层)地址,并检查这个地址是否已经有别的计算机使用,如果没有被使用,此结点被使用这个地址,如果此地址已经被别的计算机使用,正在使用此地址的计算机会通告这一信息,只有再选另一个地址了。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网络管理协议

它是TCP/IP协议中的一部份,它为本地和远端的网络设备管理提供了一个标准化途径,是分布式环境中的集中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 AppleShare protocol(AppleShare协议) 它是Apple机上的通信协议,它允许计算机从服务器上请求服务或者和服务器交换文件。AppleShare可以在TCP/IP协议或其它网络协议如IPX、AppleTalk上进行工作。使用它时,用户可以访问文件,应用程序,打印机和其它远程服务器上的资源。它可以和配置了AppleShare协议的任何服务器进行通信,Macintosh、Mac OS、Windows NT和Novell Netware都支持AppleShare协议。 AppleTalk协议 它是Macintosh计算机使用的主要网络协议。Windows NT服务器有专门为Macintosh服务,也能支持该协议。其允许Macintosh的

网络通信协议与技术标准分类图

网络通信协议与技术标准分类图(三)【1】 说明:如何观看本文中的清晰的插图?可将鼠标光标放在浏览器显示的插图上,点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一个图片文件放在桌面上。然后鼠标左键双击此图片文件,可自动启用多种显示工具显示出该插图的清晰图像,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判读。 一、应当正确地看待各种网络通信协议 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计算机网络体系的研究发展过程中,很多企业曾经开发了各自知识产权的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协议(参看本网站文章《网络通信协议与技术标准简介》)。随着网络安全威胁的日益突出,这些网络协议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求,逐渐被淘汰了。今天我们在计算机网络中使用的主流协议,是长期的技术竞争与淘汰的结果,但它们也不是完美的,也存在很多问题,并不断地修正。将来还会有更新的协议来取代我们当前使用的这些协议。各种不同网络协议的出现与消亡是一个优胜劣汰的发展过程,此过程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永远不会停止。 因此应当客观理智地看待我们计算机中Windows提供的各种网络协议和网络服务组件,在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和管理中要尽量采用新的安全性能好的协议,卸载那些不需要的、存在安全隐患或已经被淘汰的协议。当前校园网和企事业单位的网络中出现的大量安全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网络管理员和用户没有删除掉计算机中的一些有安全漏洞的网络软件而造成的。网络计算机中安装的协议要尽可能简洁,够用即可,这样就可净化网络数据流,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高效地稳定运行。在本站的文章《如何保护你自己的网络计算机》中就建议普通网络用户:在计算机的“本地连接属性常规”中,只安装“Internet 协议(TCP/IP)”即可。 二、互联网与早期的局域网操作系统的发展目标是不同的 当前在互联网Internet和内联网Intranet中使用的协议是TCP/IP协议,它的服务目标是:在网络用户之间提供跨网段的、主机对主机的、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数据报传输服务(见教材第4章)。因此,万维网的安全重点可以通过加强服务器端的安全防护来保证。 而局域网操作系统的服务目标是:在单位部门内部计算机群之间提供文件共享、打印机共享等信息传输服务,提供网络目录服务,采用对等网络的结构,以此提高单位部门和工作组内部的业务工作效率(见教材第3章82页)。这些网络操作系统的研发和应用必须有一个最基本的安全条件:即在同一局域网内的工作站之间是互相信任的,是不需要互相防备的。如果网络中某台计算机出现了恶意的欺诈行为或安全问题,那么同一局域网内的其他计算机就会面临很大的安全风险。这些网络操作系统在安全防范方面的漏洞属于先天不足,是很难根治的。 由于上述原因,很多曾经盛行一时的网络操作系统对于近年来泛滥的蠕虫、木马、黑客等恶意网络活动缺乏有效的防护能力(本站对此已有另文介绍)。不幸的是广泛使用的Windows操作系统给计算机提供了一些有安全漏洞的、普通用户并不需要的网络协议和模块,这就形成了局域网内部的安全隐患。 近年来局域网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是:直接利用在广域网上成功研发的WWW万维网模式。这种基于Web 的客户机/服务器工作模式,以及TCP/IP协议族,正在成为局域网的主流网络运行模式。而早期那些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操作系统正在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很多残留的协议和组件模块至今还保留在在我们的

CRH2型动车组列车通信网络

CRH2型动车组列车通信网络 信息传输系统采用列车级和车厢级两级网络结构。列车级网络为连接编组各车辆的通信网络,以列车运行控制为目的,连接各中央装置和终端装置,采用双重环网结构。车厢级网络为连接车厢内设备的通信网络。 11.3.1列车级网络结构 列车级网络由中央装置、终端装置、列车信息显示器、显示控制装置、IC卡读写装置及乘客信息显示器等设备构成。各装置在列车内的配置情况如表11.11所示。列车总线光纤双重环网布线结构如图11.12所示。 表11.11信息传输系统设备配置 *1:有模拟输入(AIN)卡

动车组列车级网络有两种类型。其一为光纤环网,连接所有中央装置与终端装置,采用ANSI/ATA-878.1(ARCNET)协议,其二为自我诊断传输网,以总线方式连接中央装置与终端装置,采用HDLC作为数据交换协议。 列车总线传输线路包括车辆信息传输线(光纤环网)及自我诊断信息传输线(双绞屏蔽线)两种。车辆信息传输线由环线回路(100p)构成,如果在一个方向的环绕中检测到没有应答的情况,就向另一个方向的环绕传输,能够避开故障部位。 另外,当两列车联挂编组时车辆的中央装置之间由双绞屏蔽线连接。当条件成立时,打开环线回路(100p),将联挂前的独立环线回路(100p)结合在一起,就能保持编组环线回路(100p)的结构。 列车总线光纤双重环网布线结构参见图11.12。性能如下。

光纤网:①通过光纤双重环路传输;②固定长度的循环传输方式(传输控制指令);③令牌传递方式(传输监视器状态);④标准传输周期10ms;⑤适用光纤QSl85/125;⑥传输速率2.5Mbit/s。 自我诊断传输线:①通过多站结合进行的单向传输(控制发送部→控制接收部);②固定长度的循环传输方式;③传输周期10ms标准;④符号化基带方式24V(P-P值,120Q 平衡电路);⑤HDLC方式38.4kbit/s;⑥双CPU方式的失效保护传输。 11.3.2列车级网络设备及配置 列车级网络设备主要包括中央装置、终端装置、显示控制装置、显示器和IC卡读写装置。 11.3.2.1中央装置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 【引导案例】 目前,在新建地铁信号系统的方案选择上,采用CBT无线AP (无线接入点)接入方式的线路已越来越多。采用AP接入,具有成本较低、通信带宽高、可部分使用商用设备、安装调试方案灵活和施工时间短等优点。现在我国在建或改造的地铁线路中,采用无线AP接入的有北京地铁4号线、10号线和深圳地铁2号线等。欧洲ETC计划,为了实现欧洲铁路互联互通,车载设备采用ETC总线, 可以灵活地支持与各种传统设备及ETC齐载设备的通信;传输设备有欧洲应答器和欧洲环路,即数据传输速率为565kb/s的磁应答器和采用漏泄电缆的环路;欧洲无线也在进行工程实施。ERTM系统是为了适应欧洲铁路互联互通的目的,它集联锁、列控和运行管理于一体。西班牙的马德里—巴塞罗拿线采用该系统,列控系统符合欧洲铁路统一标准ETC二级标准,速度监控方式采用一次连续速度曲线控制模式(又称目标距离一次制动模式曲线方式),列车占用靠UM2000 轨道电路,列车定位靠欧洲应答器,车与地双向传输靠无线数传。 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l)是一种采用先进的通信、计算机、控制技术相结合的列车控制系统。相对于固定闭塞而言又把它称为移动闭塞。移动闭塞是目前线路能力利用效率更高的列车闭塞方式。与固定闭塞方式相比,移动闭塞相当于将区间分成了无数个细小的、连续的闭塞分区,它使得列车间的安全信息传递得更为频繁、及时和详细。因为移动闭塞系统能够比固定闭塞更优地确定列车的位置和传输列车信息,所以移动闭塞系统可以根据列车的动态运行确定更小的列车间隔。同样,取消固定闭塞所需的轨道设备也可以减少维修费用,并且利用列车和路边设备的传输信息通道也可以传输与列车实时运行有关的操纵信息,以提高管理能力和诊断故障设备。因此,采用移动闭塞系统能够更好地满足铁路的需要。 典型的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的结构框图如图5-1所示。由图可

轨道交通电子设备 列车通信网络(TCN) 第2-2部分:绞线式列车总线(

I C S45.060 S7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T28029.3 2020 部分代替G B/T28029.2 2011 轨道交通电子设备列车通信网络(T C N)第2-2部分:绞线式列车总线(W T B) 一致性测试 E l e c t r o n i c r a i l w a y e q u i p m e n t T r a i n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n e t w o r k(T C N) P a r t2-2:W i r eT r a i nB u s(W T B)c o n f o r m a n c e t e s t i n g [I E C61375-2-2:2012,E l e c t r o n i c r a i l w a y e q u i p m e n t T r a i n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n e t w o r k(T C N) P a r t2-2:W i r eT r a i nB u s c o n f o r m a n c e t e s t i n g,MO D] 2020-03-06发布2020-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目 次 前言Ⅲ 引言Ⅵ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二 缩略语1 3.1 术语和定义1 3.2 缩略语1 4 一致性测试方法二 要求和边界2 4.1 方法2 4.2 要求3 4.3 边界5 4.4 一致性评估过程框架9 5 WT B 节点二主干电缆二跨接电缆二扩展电缆的一致性测试10 5.1 概述10 5.2 P I C S 10 5.3 P I C S 表12 5.4 基本互连测试19 5.5 能力测试19 5.6 行为测试19 6 R T P 一致性测试51 6.1 R T P 一致性测试说明51 6.2 端口和通信存储器51 6.3 数据集的坚固性51 6.4 端口地址52 6.5 链路过程数据接口原语52 6.6 消息服务和协议52 7 WT B 编组的一致性测试53 7.1 总则53 7.2 P I C S 53 7.3 测试套55 7.4 编组网互操作性测试64 7.5 应用规范64 7.6 编组上的多个节点64 8 网络管理一致性测试64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与I E C61375-2-2:2012相比的结构变化情况 65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测试实验室职责及客户职责69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测试仪器和专用测试台75 参考文献82

Modbus通讯协议的原理和标准

Modbus 通讯协议的原理和标准 工业控制已从单机控制走向集中监控、集散控制,如今已进入网络时代,工业控制器连网也为网络管理提供了方便。Modbus就是工业控制器的网络协议中的一种。 一、Modbus 协议简介 Modbus 协议是应用于电子控制器上的一种通用语言。通过此协议,控制器相互之间、控制器经由网络(例如以太网)和其它设备之间可以通信。它已经成为一通用工业标准。有了它,不同厂商生产的控制设备可以连成工业网络,进行集中监控。此协议定义了一个控制器能认识使用的消息结构,而不管它们是经过何种网络进行通信的。它描述了一控制器请求访问其它设备的过程,如果回应来自其它设备的请求,以及怎样侦测错误并记录。它制定了消息域格局和内容的公共格式。 当在一Modbus网络上通信时,此协议决定了每个控制器须要知道它们的设备地址,识别按地址发来的消息,决定要产生何种行动。如果需要回应,控制器将生成反馈信息并用Modbus协议发出。在其它网络上,包含了Modbus协议的消息转换为在此网络上使用的帧或包结构。这种转换也扩展了根据具体的网络解决节地址、路由路径及错误检测的方法。 1、在Modbus网络上转输 标准的Modbus口是使用一RS-232C兼容串行接口,它定义了连接口的针脚、电缆、信号位、传输波特率、奇偶校验。控制器能直接或经由Modem组网。 控制器通信使用主—从技术,即仅一设备(主设备)能初始化传输(查询)。其它设备(从设备)根据主设备查询提供的数据做出相应反应。典型的主设备:主机和可编程仪表。典型的从设备:可编程控制器。 主设备可单独和从设备通信,也能以广播方式和所有从设备通信。如果单独通信,从设备返回一消息作为回应,如果是以广播方式查询的,则不作任何回应。Modbus协议建立了主设备查询的格式:设备(或广播)地址、功能代码、所有要发送的数据、一错误检测域。 从设备回应消息也由Modbus协议构成,包括确认要行动的域、任何要返回的数据、和一错误检测域。如果在消息接收过程中发生一错误,或从设备不能执行其命令,从设备将建立一错误消息并把它作为回应发送出去。 2、在其它类型网络上转输 在其它网络上,控制器使用对等技术通信,故任何控制都能初始和其它控制器的通信。这样在单独的通信过程中,控制器既可作为主设备也可作为从设备。提供的多个内部通道可允许同时发生的传输进程。 在消息位,Modbus协议仍提供了主—从原则,尽管网络通信方法是“对等”。如果一控制器发送一消息,它只是作为主设备,并期望从从设备得到回应。同样,当控制器接收到一消息,它将建立一从设备回应格式并返回给发送的控制器。 3、查询—回应周期 (1)查询 查询消息中的功能代码告之被选中的从设备要执行何种功能。数据段包含了从设备要执行功能的任何附加信息。例如功能代码03是要求从设备读保持寄存器并返回它们的内容。数据段必须包含要告之从设备的信息:从何寄存器开始读及要读的寄存器数量。错误检测域为从设备提供了一种验证消息内容是否正确的方法。 (2)回应

认识网络标准以及通信协议

任务二认识网络标准及通信协议 1。三个标准化组织,知道其中文名,及其主要成就。 2。什么是网络通信协议?(P6 活动2的那个表格请再看看) 3。OSI协议。(哪个组织颁布的,7个功能层次是什么,记住从高到底或者从低到高的顺序)4。IEEE 802标准和TCP/IP标准。(802.3和802.5是关于什么的标准,还有TCP和IP分别指什么协议都要掌握) 5。IP地址的相关内容(P8的小资料和P9的友情提示请阅读) 第二课时了解通信协议,网络开放系统互连协议(osi)分层模型的基本思想; 课堂引入:由学校网络拓扑图引出电脑之间的交流。 知识要点: 定义:网络中的各种计算机系统、网络设备之间进行相互通信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必要性:. 在计算机网络中,为了保证数据通信双方能正确有效地进行通信,针对通信过程的各种问题,制定了一整套约定,这就是网络系统的通信协议。 简单的通信协议使用介绍。 常用的通信协议: TCP/I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协议,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间协议)是一种网络通信协议,它规范了网络上的所有通信设备,尤其是一个主机与另一个主机之间的数据往来格式以及传送方式。TCP/IP是INTERNET的基础协议,也是一种电脑数据打包和寻址的标准方法。(普通话) NetBEUI ”NetBios Enhanced User”,是一种短小精悍、通信效率高的广播型协议,安装后不需要进行设置,特别适合于在“网络邻居”传送数据。(方言)

IPX/SPX由novell公司开发出来应用于局域网的一种高速协议。使用网卡的物理地址即(MAC)地址。在实际使用中,它基本不需要什么设置,装上就可以使用了。(行话,黑话) 课堂转折:为了降低协议的复杂程度,采用了分层解决的原则。“化整为零,分而治之”,基于分层解决的思想,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提出开放式系统互联(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参考模型。它将数据从一个站点到达另一个站点的工作按层分割成七个不同的任务。开放性是指任何遵循OSI标准的系统,只要物理上连结起来,它们之间都可以相互通信。 知识要点:(每层功能)ZH0607008 第七层:应用层(两个公司建立了交易) 定义了用于在网络中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的接口- 用户程式; 提供标准服务,比如虚拟终端、文件以及任务的传输和处理; 第六层:表示层(以什么样的方式交易,飞机,汽车还是火车) 掩盖不同系统间的数据格式的不同性; 指定独立结构的数据传输格式; 数据的编码和解码;加密和解密;压缩和解压缩 第五层:会话层(相当于中层领导,发不发货) 管理用户会话和对话; 控制用户间逻辑连接的建立和挂断; 报告上一层发生的错误 第四层:传输层(最关键的一层,把下面的三层数据屏蔽掉了,负责联络,对方目的地在哪儿)

网络协议与标准

网络协议与标准(上) 发表日期:2008-1-23 摘要:计算机网络的硬件设备,它们是承载计算机通信的实体。然而它们是怎样有序地完成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任务的呢? 计算机网络的硬件设备,它们是承载计算机通信的实体。然而它们是怎样有序地完成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任务的呢? 具体地说,共享计算机网络的资源,以及在网中交换信息,就需要实现不同系统中的实体的通信。实体包括用户应用程序、文件传送包、数据库治理系统、电子设备以及终端等,系统包括计算机、终端和各种设备等。一般说来,实体是能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任何东西,而系统是物理上明显的物体,它包含一个或多个实体。两个实体要想成功地通信,它们必须具有相同的语言。交流什么,怎样交流及何时交流,都必须遵从有关实体间某种互相都能接受以一些规则,这些规则的集合称为协议,它可以定义为两实体间控制数据交换的规则的集合。 上面洋洋洒洒地一大通话,可能早已让读者晕头转向了。简单地说,所谓的协议,就象人与人交流的语言一样,它是计算机网络通信实体之间语言。不同的网络结构可能使用不同的网络协议;而同样的,不同的网络协议设计也就造就了不同的网络结构。下面将从计算机网络协议参考模型开始,逐一介绍局域网、广域网、Internet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 6.1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 自从计算机网络面世以来,它不断地促进着社会的发展,而且人类对计算机网络的依靠与需求都愈演愈烈,所以许许多多的计算机厂商都建立了自己一套与众不同的网络协议体系,然后配套一系列相对应的计算机网络硬件设备来完成计算机的连网需求,而且它们之间并不能通用。这样造成了假如你选择了一个厂商的网络产品,就被捆绑在这个厂商上,不得不“从一而终”,这显然降低了整个网络系统的可扩展性,甚至妨碍了计算机网络的更一步发展。 为此,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在1979年建立了一个专门的分委员会来研究和制定一种开放的、公开的、标准化了的网络结构模型,以期用它来实现计算机网络之间相互联接与沟通。 经过一段时间后,ISO组织提出了一套称为“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它定义了一套用于连接异种计算机的标准框架。由于ISO组织的权威性,加上人们需要一个相互兼容、共同发展的,新的网络体系,所以OSI参考模型成为了各大厂商努力遵循的标准。到了今天,虽然网络协议并不是完全与它一致的,但却都是根据它来制定的,所以确保了它们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从某种意义上说,OSI参考模型已成为了计算机网络协议的“金科玉律”。 OSI参考模型采用了分层的结构化技术,将功能逻辑上划分开来,以使整个结构具

常用网络通信协议

常用网络通信协议 物理层: 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数据终端设备 DCE(Data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数据电路端接设备 #窄宽接入: PSTN (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公共交换电话网络 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 ISDN有6种信道: A信道 4khz模拟信道 B信道 64kbps用于语音数据、调整数据、数字传真 C信道 8kbps/16kbps的数字信道,用于传输低速数据 D信道 16kbps数字信道,用于传输用户接入信令 E信道 64kbps数字信道,用于传输内部信令 H信道 384kbps高速数据传输数字信道,用于图像、视频会议、快速传真等. B代表承载, D代表Delta. ISDN有3种标准化接入速率: 基本速率接口(BRI)由2个B信道,每个带宽64kbps和一个带宽16kbps的D信道组成。三个信道设计成2B+D。 主速率接口(PRI) - 由很多的B信道和一个带宽64Kbps的D信道组成,B 信道的数量取决于不同的国家: 北美和日本: 23B+1D, 总位速率1.544 Mbit/s (T1) 欧洲,澳大利亚:30B+2D,总位速率2.048 Mbit/s (E1) FR(Frame Relay)帧中继 X.25 X.25网络是第一个面向连接的网络,也是第一个公共数据网络. #宽带接入: 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

网络标准及通信协议

网络标准及通信协议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网络标准化组织; ?理解网络协议的概念; ?掌握IP地址的基本概念; ?掌握计算机名在网络中的作用; 教材重点和难点: ?掌握IP地址的基本概念; 课时:2 教学过程: 一、网络通信标准 1、理解网络标准化的含义: 举例:计算机中不同网卡或使用不同的网线,或者使用不同的网络结构,他们之间是怎么连接起来的??? 2、为网络制定标准的国际化组织有: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OSI 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制定了IEEE802系列标准 ARPA: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暑;制定了TCP/IP 完成活动1 二、认识网络通信协议 1、网络通信协议的概念: 协议是网络设备正常通信的一套规则。教材6页 网络协议是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约定与标准。 网络协议的三要素:语义、语法与时序。 2、网络相关标准 OSI通信协议 IEEE:802系列标准

重点是:802.3以太网 802.11无线局域网 802.5环型网络 完成活动3 TCP/IP:日前使用最广泛的标准,特点是在Internet网中,基本上所有的Internet网计算机都使用TCP/IP协议; 三、网络中计算机名的作用 1、网络中的计算机名具有唯一性; 2、计算机的设置方法: 活动4 3、IP地址在网络中也具有唯一性,用来标识某个网络当中的某台计算机; IP地址是由32位二进制组成,每8位一个段,用点分结构分开,为了方便书写,习惯把IP地址用十进制来表示,如:192.168.100.6或:200.166.159.3等 十位记数时:每个段的理论取值范围为:0~255,可以通过二进制算一下。 如IP地址写成192.168.2.300,是错误的写法; 局域网中有专用的IP地址段: A、10.0.0.0~10.255.255.255 B、172.16.0.0~172.31.255.255 C、192.168.0.0~192.168.255.255 4、子网掩码的概念 子网掩码是用来区分一个IP地址的网络号与主机号,网络代表特定的一个网络,主机号代表在某个网络中的一台计算机; 例如:IP地址:192.168.100.6 子网掩码:255.255.255.0 表示:192.168.100是网络号,6是主机号; 如不需要特殊设置,子网掩码不需要更改,就使用系统默认设置; 5、IP地址的设置方法: 活动5 知识点小结: 1、网络协议的概念; 2、国际上知名的标准化组织:ISO、IEEE、ARPR; 3、计算机名与IP地址在网络中的作用; 4、计算机名与IP地址的设置方法;

常用几种通讯协议

常用几种通讯协议 Modbus Modbus技术已成为一种工业标准。它是由Modicon公司制定并开发的。其通讯主要采用RS232,RS485等其他通讯媒介。它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开放、灵活和标准的通讯技术,降低了开发和维护成本。 Modbus通讯协议由主设备先建立消息格式,格式包括设备地址、功能代码、数据地址和出错校验。从设备必需用Modbus协议建立答复消息,其格式包含确认的功能代码,返回数据和出错校验。如果接收到的数据出错,或者从设备不能执行所要求的命令,从设备将返回出错信息。 Modbus通讯协议拥有自己的消息结构。不管采用何种网络进行通讯,该消息结构均可以被系统采用和识别。利用此通信协议,既可以询问网络上的其他设备,也能答复其他设备的询问,又可以检测并报告出错信息。 在Modbus网络上通讯期间,通讯协议能识别出设备地址,消息,命令,以及包含在消息中的数据和其他信息,如果协议要求从设备予以答复,那么从设备将组建一个消息,并利用Modbus发送出去。 BACnet BACnet是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的数据通讯协议,它由一系列与软件及硬件相关的通讯协议组成,规定了计算机控制器之间所有对话方式。协议包括:(1)所选通讯介质使用的电子信号特性,如何识别计算机网址,判断计算机何时使用网络及如何使用。(2)误码检验,数据压缩和编码以及各计算机专门的信息格式。显然,由于有多种方法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两种不同的通讯模式选择同一种协议的可能性极少,因此,就需要一种标准。即由ISO(国际标准化协会〉于80年代着手解决,制定了《开放式系统互联(OSI〉基本参考模式(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Basic Reference Model简称OSI/RM)IS0- 7498》。 OSI/RM是ISO/OSI标准中最重要的一个,它为其它0SI标准的相容性提供了共同的参考,为研究、设计、实现和改造信息处理系统提供了功能上和概念上的框架。它是一个具有总体性的指导性标准,也是理解其它0SI标准的基础和前提。 0SI/RM按分层原则分为七层,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BACnet既然是一种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就必须参考OSIAM。但BACnet没有从网络的最低层重新定义自己的层次,而是选用已成熟的局域网技术, 简化0SI/RM,形成包容许多局域网的简单而实用的四级体系结构。 四级结构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