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陇西李氏祖籍地.4

临洮——陇西李氏祖籍地.4
临洮——陇西李氏祖籍地.4

临洮——陇西李氏祖籍地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7200)

翻开世界地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的最中心,有一座十分耀眼的城市,这就是甘肃省的省会——兰州。从兰州乘汽车南行一小时,便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城——临洮。

(镜头:世界地图册——中国地图——甘肃地图——临洮地图——县城全景)

临洮,古称狄道,为西北名邑、陇右重镇,文化名城。早在5000多年前的氏族公社时期,祖先们就在这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马家窑文化”、“寺洼文化”和“辛店文化”,因而被称为“彩陶之乡”。

(镜头:狄道州志——狄道——马家窑、寺洼、辛店文化彩陶)

临洮,古丝绸之路的要道,古代军事重镇。长期以来,由于地处甘肃中西部,是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结合部,游牧经济和农耕经济的结合部,西部少数民族和中原汉族的结合部,因而成为控扼陇蜀、平辅关中的战略要地。

(镜头:古丝绸之路图——狄道州志.古代军事图、图、图、今全县模型图)

这是起首于临洮县城以北15公里的秦长城,位于新添镇三十墩村的杀王坡望儿嘴,它是秦国为了保护西部的重镇——狄道和秦都通往北地、陇西郡的通道而修筑的。至今遗存的三国姜维墩、廖化堡、吕布城、侯和城、安故古城、哥舒翰纪功碑等遗址和出土的秦砖汉瓦、五铢钱范、盔甲、箭簇、弩机等遗物说明,临洮曾是古代征战地、三国古战场。

(镜头:秦长城、姜维墩、廖化堡、吕布城、侯和城、安故城、哥舒碑、秦砖汉瓦、五铢钱范、盔甲、箭簇、弩机)

正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因而长期以来,大批精兵猛将聚集在以狄道为中心的河陇地区,使狄道成为英雄辈出的地方。从汉代边将到唐朝帝王,涌现出一大批英姿独标、伟业赫赫、彪炳史册、流芳百世的英雄人物,因而也使临洮这块神奇的土地,声名卓著,历史辉煌,光照陇原,声振中

华。出生于古陇西狄道今临洮的李氏家族,为抵御戎羌、突厥、吐蕃、吐谷浑等少数民族的侵扰,确保中原腹地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镜头:《汉武大帝》中李广、卫青、霍去病与匈奴决战;《大唐歌飞》中李白、唐玄宗、哥舒翰;另找李世民)

(镜头:推出片头——

临洮——陇西李氏祖籍地

(同期声——

?要说清陇西李氏,首先要搞清楚?陇西”之名的来历。北魏地理学

水也。水出鸟鼠山西北高城岭西迳陇坻。’‘汉陇西郡治,秦昭王廿八年置。

中写道:‘陇水,今名东峪河,源出甘肃渭源县西,北流入临洮县境。’?)(镜头:从被采访者左或右上角,飞出上文加黑部分)

(同期声——

?这就是郦道远所说的陇坻,?坻?就是?山?,所以?陇坻?就是?陇山?。山下的这条河现在叫东峪河,《水经注》称陇水,《山海经》称滥水。所以,古代把陇坻和陇水以西的地方称为‘陇西’。?)

(镜头:被采访者、东峪沟南、北两山)

远古时期,临洮是西戎、西羌的生活之地,属九州之一的雍州。公元前十一世纪,正是我国历史上奴隶制社会的西周时期。地处边陲的陇西邑成为周王朝的1800个诸侯国之一,雄才伟略的周武王认真地掂量了一下陇西邑的分量,然后就分封给他的弟弟康叔来治理。

(镜头:史书——加黑部分、东峪沟全景)

战国时期,秦国逐渐强盛,公元前384年(周安王18年)秦献公剿灭西戎的狄、桓等部族后,建立狄道、桓道等县,这是狄道建县的开始。公元前280年(秦昭王廿七年),秦国攻灭义渠戎,设置陇西、北地、上郡三郡。陇西郡是中国秦王朝在陇山以西设立的第一个郡,郡治就在狄道,

就是现在的临洮。从此,“陇西”二字以陇西郡的名称载入我国的史册。陇西郡的辖地包括现在的临洮、兰州、定西、天水、静宁、秦安、甘谷、西和、礼县、陇西、渭源、临夏、成县在内的广大地区。

(镜头:狄道州志——狄道建县以及上文加黑部分、有关地图;鸟瞰县城全景)西汉初期,有一段时期狄道改称素昌,后又复称狄道,仍为陇西郡治。此后历经西汉、东汉、三国、东晋、隋、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一直为郡、州、道、路、王、府、县治所在地。从狄道建县开始,临洮古城历经2300多年,具体位置虽有过三次变化,但始终未离开过陇坻和陇水以西的地理位置。狄道之名也一直沿用到1929年的民国时期才改为临洮县。特别是从战国至秦汉的500多年里,狄道一直是陇西郡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

(镜头:狄道州志——狄道称素昌;临洮县建置沿革表格;鸟瞰县城全景)

(同期声——

?陇西李氏最初扎根于古陇西郡治狄道,今临洮是李氏陇西房的始居地。有许多史料和民间传说可以证明这一点。唐朝李敬实墓志有这样的记载:大意是,伏羲也就是黄帝帮助炎帝征服西戎后将陇西邑分封给他的后裔作为食邑地,就是粮食供给地。伏羲的后裔就是李氏的远祖。?)(镜头:被采访者、加黑部分)

(同期声——

?《五帝本记》里记载说:李氏的远祖是黄帝之孙昌意之子颛顼。《新唐书.宗室世系表》记载说: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皋陶。皋陶在尧帝时掌管司法,此后皋陶这一家族一直担任大理这一官职,便以‘理’,料理的‘理’作为这一家族的姓氏。夏商时期,理征由于直言,被纣王所杀,理征的妻子携带儿子利贞逃到伊侯,以木子为食,因而保全了性命,于是改‘理’为十八子‘李’。利贞的十代孙就是李耳,即老子。?)(镜头:加黑部分、被采访者)

这是位于临洮县城东山的凤台。相传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

家,道教的创始人老子的飞升之处。凤台前这尊老子石雕像,是辽宁奥特鞋业公司董事长李铮与兄长李树章捐献的,雕像高3米,底座高1米,全身采用花岗岩制成。

(镜头:凤台远景、老子石雕像)

(同期声——

?老子所处的春秋时期正是周王朝走向衰落的时期。当时任‘守藏史’也称‘柱下史’的老子,对周王朝的衰微早已失去了信心,便起着青牛离开周京洛邑,就是现在的洛阳,西出散关,到他的先祖曾经生活过的陇西邑去传经讲道、寻找祖根、遍访圣迹。老子为啥要到陇西邑来呢?因为这里没有战争,社会安定,正是他向往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在途中他遇到关令尹喜。尹喜是陇西狄道人,尹喜要求老子为他写一部书,他就写了《道德经》。随后,尹喜就辞去关令这个官职,和老子一同来到陇西邑,就是渭水、洮水、湟水和居延泽一带游历。?)

(镜头:被采访者、老子画像、出关路线图、老子的史料、《道德经》及“小国”、“寡民”等文字)

根据《庄子.养生主》和《后汉书》记载及民间传说,老子在陇西邑一带生活了十七年,这里曾经是老子说经的地方,群众称“说经台”。一天,他在临洮东山即岳麓山讲学,发现洮河西面的山上,早晨太阳出来时东边光明,西边阴暗;傍晚则西边明亮,东边昏暗。讲完学后,他就拿起大笔朝西山点画了几下,山上的光线顿时交换了位置,神奇的变成任何时候都能看得见的太极图。

(镜头:《庄子.养生主》、《后汉书》;从东山瞭望太极山)

老子点罢太极以后,把笔插在院中就在这里飞升了。这天正好是农历三月廿八。弟子们在他插笔的地方,建起了一座七层宝塔叫“笔峰塔”,明代以后改为“文峰塔。”由于临洮战火不断,文峰塔被毁,现存的这座宝塔是一九八五年重建的,塔高19米,占地50平方米,为六角七层混凝

年的农历三月廿八,就成为岳麓山的传统庙会,临洮四邻八乡的群众都要

来这里进香、凭吊,寄托对老子的哀思。

(镜头:文峰塔远景、近景;不同角度的文峰塔)

东汉以后,在老子居住过的地方修建了太平观,又称老子庙,供奉老子。在老子飞升的地方修建了飞升台,又称“凤台”。

(镜头:凤台远景、特写)

(同期声——

?古人把明君贤相高人隐士称为‘人中龙’、‘人中凤’,‘有凤来仪’,所以称‘凤台’。宋朝时,熙州知府蒋之奇又把凤台改为‘超然台’,就是‘出家人超然世外’的意思。?)

(镜头:被采访者、加黑部分)

据《新唐书》记载,老子的曾孙叫李昙,李昙的儿子叫李崇。李崇是秦国陇西郡的第一任郡守,驻防郡治狄道。李崇就是为后世称颂的李氏陇西房始祖。李崇的儿子李瑶被秦国封为狄道侯,李瑶的儿子李信是秦国的大将军、被封为陇西侯。到了西汉初,李信的儿子李超被封为汉大将军、渔阳太首。李超的儿子李仲翔是河东太首、征西将军。

(镜头:加黑部分;李崇、李仲翔画像)

据《晋书.列传》记载:羌人叛乱后,李仲翔前往素昌即狄道讨伐,由于寡不敌众而阵亡。他的儿子李伯考来料理丧事,将李仲翔埋葬在狄道东川。为尽孝道,李伯考就把全家迁来狄道东川古槐里,也就是现在的临洮龙门镇槐树里庄。也就是说,从这时起,李氏家族便在狄道扎下了深深的根基。这就是槐树里庄,全庄有多户人家,却没有一户李姓人,真是世事变迁,岁月沧桑。

(镜头:加黑部分、槐树里庄远景、近景)

据史学家考证,距临洮县城十公里的龙门镇龙门村有十多座这样的汉墓,它就是李仲翔家族的墓群,这里曾出土“上方仙人镜”和雕刻精美的石墓门。到目前为止,还有座古墓没有挖掘,所以不知道准确的年代,但它的位置和史书记载安葬李仲翔的狄道东川相吻合。

(镜头:墓群、墓碑、史料)

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认为这就是李仲翔家族的祖坟地。周围的百姓在墓冢上栽植了一颗颗高大的树木,以免有人在这里取土,从而保证了陵墓的完整。

(镜头:墓冢)

(附近百姓同期声——

这是位于天水市秦城区的李广墓。李广骁勇善战,精通骑射,一生与匈奴作战70多次,屡建奇功,因而留下了“飞将军”的美誉。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曾写下“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出塞》)的诗句,以追忆李广的伟名。据《北史.序传》和《史记.李将军传》记载:李广是李伯考的嫡孙,他父亲李尚任成纪县令后将全家迁到成纪,李广就是在成纪出生的,由此派生(分)出“陇西李氏——成纪房”一支。

(镜头:李广墓、碑、飞将巷、建筑、《出塞》一诗字幕)

这里是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的历史文化名城——敦煌。公元400年正值中国历史上的十六国时期,李仲翔十九代孙李暠在这里创建了西凉政权,后迁都酒泉。他是陇西李氏的第一个皇帝。

李暠是陇西李氏“狄道房”、“开国化家”、“英姿杰出”的中兴代表人物。他不但是一位政治家,而且通经史,知兵法,文武兼备。他统治西凉十八年中“兴儒重农”,使西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他的政治业绩赢得了历代史学家的好评。

(镜头:敦煌市全景、标志性建筑、李暠史料)

(是否适当加:李暠后裔修敦煌莫高窟的情况?……再论!)

李暠在敦煌建立西凉国后,因其势力范围的扩大,不久就迁居酒泉了。酒泉市位于敦煌市以东约600公里处,是古丝绸之路上与敦煌齐名的重镇之一,它尤其以中国明长城西部主支点嘉峪关的所在地而驰名。

(镜头:酒泉市全景、嘉峪关)

这里是位于嘉峪关东北十公里的魏晋李暠汉墓群,在这方圆十公里的戈壁滩上,散落着一千多座魏晋时期的古墓。据有关学者考证及民间传说,李暠病逝后就埋葬在这里,但究竟哪一座是他的陵墓,现存的资料还无法确定。

(镜头:嘉峪关东北魏晋李暠汉墓群)

李暠病逝后被称为“武昭王”。这里位于临洮县城北一公里处,这座“故西凉武昭王李暠之故里”碑,是故乡人民为纪念“武昭王”李暠而重新立的。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这里就有一块同样的碑,可惜在文革中被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群众在平田整地时在这里还挖出过砖砌的古墓,墓室壁有砖砌的壁画。经考证是李暠的衣冠墓,群众称“皇陵”。

(镜头:李暠之故里碑、周围环境)

李暠建立的西凉国,经李歆、李恂传三代共24年,公元423年被北凉所灭。李暠夫人太后尹氏被北凉王所俘,押往姑臧,就是今天的武威市。武威是丝绸之路进入河西走廊后的第一个重镇,是陇西李氏在繁衍发展中形成的陇西四房:五羊房、姑臧房、丹阳房、敦煌房中的姑臧房所在地。

(镜头:武威市、铜奔马)

这就是名闻遐迩的皇娘娘台,原名窦融台,始建于东汉初。由于李歆之母尹太后被俘后,囚禁在这里,所以更名为皇娘娘台。

李暠病逝后,其嫡孙李宝向北魏奉表归诚并深得宠信,被授予“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沙州牧、敦煌公”等官职,确立了李氏家族在北魏的尊崇地位。

(镜头:皇娘娘台远景、近景、标志性建筑、李宝史料)

(同期声——

?陇西狄道李氏除李宝子弟外,李贤、李远、李穆兄弟在北魏时又兴盛起来。李贤在北周为柱国大将军,泾源秦等十州诸军事,原州刺史,河州总管;李远曾为北周左仆射;李穆更是隋朝的开国元勋,拜太师。?)(镜头:被采访者、有关史料)

(同期声——

?李宝之后,李氏子孙中最著名的就是他的少子李冲。他是北魏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也是孝文帝时著名的改革家。在朝廷中任中书令、侍中、仆射等要职,封陇西公。他建议实行?均田制?、“三长制”及新的?赋调制?等。并实行改定《魏律》、礼乐、官制、服饰、迁都洛阳等政策,尤

实行了适应中原汉族政治和经济需要的新法,为北魏政权的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镜头:被采访者;插入李冲画像、史料)

李冲一族子弟由于崇尚儒学,博学多才,因而许多人都做官的,地位显赫,李冲的长兄李大师、李延寿父子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

(镜头:李冲画像、史料)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李氏家族创建的唐王朝,可以说是封建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从李渊开国到唐王朝兴盛起来的李世民及其子孙把封建社会的发展推向了极致。唐王朝使中国的疆域空前扩展,它以经济、文化的发达,军事的强盛,使四邻亲近,以至四邻许多国家前来学习,形成了一股唐风。唐王朝的兴盛、崛起,不仅使中国的经济、文化发达起来,而且对世界的经济、文化产生了影响,使海外不少人对唐王朝羡慕与神往。

(镜头:影视资料中李渊、李世民、古长安城)

大唐王朝建立后,李渊自传根在陇西狄道,“为凉武昭王李暠七代孙”。武德年间,李渊追封“陇西堂”。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修“氏族志”,把陇西郡李氏列为李氏十三郡望之首、全国姓氏第一。李唐王朝创造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业绩。李唐皇室都是“陇西狄道人”,凉武昭王之后代。

(镜头:李渊、李世民画像;有关史料)

(同期声——

?千百年来,大量的史料和已出土的李唐宗室墓志表明:陇西李氏从李崇为郡首扎根于陇西郡治狄道起,到唐高祖李渊登上最高的政治舞台,

唐太宗李世民创下?贞观之治?的盛唐伟业,相继涌现出李治、李显、李旦、李隆基、李豫、李适等19位皇帝,他们的先祖都是?陇西狄道人?。同时,淮安靖王李寿、虢王李凤、越王李贞、汝南公主、长乐公主李丽质、永泰公主李仙蕙、懿德太子李重润、潞王李贤、云麾将军李思训等也都是“其先陇西狄道人”。此外,还涌现出唐初开国名将李孝恭、李大亮,著名文学家李翱、金城县主李英、唐肃宗宰相李麟以及明代名臣李东阳等。?)

(镜头:被采访者、墓志资料)

这是临洮城西对面的西坪山,据说“西坪”之名是唐代西平郡王、唐德宗的宰相李晟给起的。山上这个山湾叫“钦王湾”,是李晟之父太子太保唐左金吾卫大将军李钦和代国夫人王氏的陵墓。当地群众把上面的这座坟叫“上王坟”,把下面这座坟叫“下王坟”。

(镜头:西坪山全景、钦王湾、上王坟、下王坟)

距钦王湾不远的车刘家村石碑滩曾竖有“李钦神道碑”,文化革命中被毁,现地表文物无存,但墓址遗址尚在,这是一九九六年年按照原样重新竖立的。

(镜头:李钦神道碑、周围环境)

捐献老子石像的沈阳奥特鞋业公司董事长李铮与兄长李树章,根据家谱认定李晟就是他们的先祖,二00三年八月,他们专程来这里寻根祭拜。(镜头:李铮、李树章祭拜资料)

据记载,李晟是陇西狄道人,在中唐代宗、德宗时期陇西李氏家族中的显贵人物,勇敢果毅,在与吐蕃、藩镇的斗争中屡建奇功。李晟有15个儿子,其中以李愿、李塑、李听最为知名,特别是李塑,在唐中央与藩镇的斗争中雪夜入蔡州,平定吴元济淮西之乱,成为我国战争史上著名的成功战例,李塑因而名扬天下。

(镜头:李晟史料、中学课本《李塑雪夜入蔡州》、图片)

这里是位于临洮县城南大街唐哥舒翰记功碑,是唐王朝为表彰名将哥

舒翰等将士抗击吐蕃的英雄业绩而立的,由唐明皇李隆基御笔亲书。李隆基也就是唐玄宗,又称唐明皇。他是一位诗人、书法家、音乐家和戏剧家,被称为“梨园祖师”。他在位四十四年,唐王朝达到了鼎盛时期,出现了“开元盛世”。但后期由于陶醉于歌舞升平的太平景象,又酿成了“安史之乱”。

(镜头:哥舒碑全景、上摇近景、侧景;李隆基画像淡出戏曲)

(同期声——

?据史料统计,自秦汉至隋唐,“自贯狄道,布在方策”的李姓帝王有二十七位,籍贯狄道的宰相有十二位,至于狄道籍的侯王将帅、郡首县令和文化名人,更是数以千计。?)

(镜头:被采访者、史料)

李氏先祖的武功战绩,使得李氏后裔常以将帅世袭而自豪。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下这样的诗篇:“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据考证,李白是李广的廿九代孙,李暠的九代孙。他是隋末战乱时举家迁徙到碎叶以后出生的,碎叶是现在的新疆以西、巴尔喀什湖以南的广大地区。神龙初年李白随父李客迁居巴中,就是现在的四川江油。李白一生共留下2000多首名诗佳句,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一份珍贵的遗产。

(镜头:字幕、史料、李白诗选)

千百年来,陇西李氏由最初扎根于古陇西郡治狄道,随后扩展到成纪、襄武以至全国。

(同期声——

?唐末宋初,陇西李氏后裔大批南迁,客籍东南沿海一带。哀帝李柷之子熙照,以难如江南,三代李韬迁居邵武城,六代李泳为北宋云南府尹。李涌之子李纲,在宋朝徽、钦、高宗三代为宰相。李纲五代孙李珠,任南宋副榜,后迁居宁化石壁村。李珠共生六子,分别以金、木、水、火、土、田命名。其中李火德年长后由宁化石壁村迁居上杭稔田镇,因此,李火德是福建李氏宗族的开山先祖。?)

(镜头:加黑部分史料、李火德塑像、祭祀堂)

这里是今甘肃陇西县。作为陇西李氏又一支脉的今陇西县,自从公元前205年()设襄武县以后,从公元108年开始作过13年的陇西郡治,年汉羌战争爆发后又迁回狄道。从此,襄武之名一直沿用到宋初年,才改为陇西县。清朝称巩昌,1913年又采用“陇西”之名,直到现在。

(镜头:陇西县城全景、陇西历史沿革图表)

这是位于今陇西县仁寿山的李家龙宫,由社会各界人士于1992年以后捐资修建。李家龙宫坐北朝南,东西长600米,南北宽4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陇西堂原址在今陇西县北关庙儿巷内,建于明万历五年即公元1577年,由陇西县知县、山东临邑人李汝相倡议捐资修建。

(镜头:李家龙宫全景、近景)

陇西堂主祭堂位于李家龙宫东面,也是1992年以来新修的,为仿古建筑,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气势宏伟,是近年来李氏后裔寻根祭祖的场所之一。

(镜头:陇西堂主祭堂全景、近景)

而在陇西李氏发源地的临洮县境内,以李姓命名的村庄就有七十多个,一万五千余户,人口近八万,约占全县人口的六分之一。县城纸坊李家、八里铺李家均为狄道东川李姓;南乡李家水渠、大户李家、李家庄多为青莲李姓;陈家嘴和城内大巷子李家都是李晟后裔。

(镜头:临洮县李氏村庄分布图淡化出纸坊李家、八里铺李家、李家水渠、大户李家、李家庄、陈家嘴李家、大巷子李家)

“我李百万叶,柯条遍中州。”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这首诗篇,就是对陇西李氏最初扎根于狄道,随后扩展到成纪以至全国的生动写照。

中国人,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历史的特定走向,使中国人特别是李姓人的足迹遍布了世界的各个角落。明清以来,陇西李氏不断迁徙海外,如今已分布世界各大洲,总人数约一亿三(二)千万。遍布世界各地的李

氏宗亲先后成立了138个李氏宗亲组织和文化团体。其中有三十多个组织的名称带有“陇西”一词。

(镜头:世界李氏组织网络图、车站、机场、码头上的旅客;坐汽车、火车、飞机的旅客;李氏宗亲组织图表)

随着近几年海外寻根热的兴起,全国各地李氏文化研究会及其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作为李氏文化发源地的临洮,更是成绩卓著,从而使陇西李氏——这条被历史长河险些淹没的文化之根,终于浮出水面,昭示天下。一大批身居国内外的李氏宗亲闻讯后百感交集,认为临洮陇西李氏文化的研究,纠正了长期以来历史上的偏差,使他们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根。

(镜头:李氏文化研究会会员正在讨论;各地来信;会刊;祭奠、拜访)

悠悠岁月,滔滔江河。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陇西李氏从秦国的李崇家居素昌起,历经秦、汉、魏晋、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在这一时期的家族兴衰中,伴随着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李氏的祖辈们在临洮这块土地上,征战杀伐,走向全国,并播迁海内外,形成了有一亿多人口的世界第一大姓——李氏。

(镜头:洮河——黄河——大海——大城市)

今天我们与历史对话,审视临洮的文化历史,我们完全应该这样说,古陇西郡治狄道——即今临洮,就是陇西李氏的根与本;今天水、陇西以及东南沿海各省,是陇西李氏的支和流。

(镜头:《定西史略》一书及重要文字;陈星《陇西李氏之根》画作)

掩卷沉思,我们深深地感到,千百年来,正是洮河两岸这块神奇的黄土地、这条神奇的河流,孕育了无数的英雄,孕育了李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根脉之一的李氏文化,不仅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促进了中华民族巨大凝聚力的形成,它永远连接和维系着炎黄子孙的心灵,激荡着华夏儿女再展雄风的壮志。

(镜头:鸟瞰洮河两岸、肥沃的良田、滚滚洮河水、浪花;船磨、洮河渡口)

策划:张懿笃

监制:陈维山裴明军

顾问: 李尚德杨培林董建福李瑞麟宿永智苟惠迪潘瑞张祖印

吴保强方英华李盛家余尚谋

曹健王学仁

撰稿:张育麟

摄像:张育麟

解说:禹光升

制作:王晓丽

临洮县广播电视台

陇西李氏祖籍临洮联谊研究会

二00五年十月

大槐树迁民之--李姓

大槐树李(lǐ) 姓 系承皋陶, 始祖为利贞、李耳, 为我国当代百家大姓第一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李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 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 至清末其后裔分布: 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晋中、晋北、晋东南。李姓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风俗通·姓氏篇》。〔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三: ①源自嬴姓。据《元和姓纂》、《北史》、《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 相传上古五帝之一的高阳氏颛顼帝生于若水, 居于帝丘。其生有儿子大业, 大业生子女华, 女华再生皋陶, 因生在曲阜偃地, 得偃姓。帝尧时, 皋陶曾担任大理官。生有儿子伯益, 被赐为嬴姓, 为古代嬴姓各族的祖先。伯益生恩成, 后子孙历虞舜, 从夏朝到商朝, 世代都担任大理的官职, 因此皋陶的后裔按照当时的社会习惯, 以官为氏, 就用官名中的理字作为姓。到了商纣王时, 理姓家族传到了理徵, 理徵字德灵, 因敢于直言向纣王进谏而为纣王所不容, 最后被纣王处死。理徵的妻子陈国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到古伊国的旧址伊侯之墟, 靠吃木子即李子的果实充饥才能得以活命, 于是就理姓改为李姓。另一种说法: 周之前未见有李氏, 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 因理、李两字古音相通, 老子为利贞的裔孙, 因祖上世世代代为理官, 便也以李为姓。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正史中记载的第一个李姓人物是李耳。②源自他族改姓。据《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 又聊城的李姓有两支, 一支世代担任契丹族的酋长, 后来迁到京兆; 另一支为奚族人, 姓氏不明。这两支族人都由唐王赐为李姓。又鸡田的李姓, 原为河曲的一个部落, 后来这个部落的光进作了唐朝的节度使, 于是唐王赐光进姓李; 又渤海国是唐朝时人建立了政权, 渤海人茹常作了朔方的将领, 因屡立战功被赐姓李, 并改名为嘉庆。③源自他姓所改。据《通志·氏族略》记载, 唐时有名叫董秦的, 是幽州蓟地人, 从叛将史思明的军队中突围出来, 唐朝大将李光弼将他召到国都长安, 唐王赐他姓李; 西域也有李姓。唐肃宗乾元元年, 西域匿识国国王来朝见唐王, 唐肃宗赐他姓李。另据《魏书·官氏志》记载, 北魏鲜卑族的复姓叱李氏, 后改为汉姓单姓李。又同州蒲城人郭子和与他的弟弟子政、子端、子升一起归附唐朝, 唐王赐他姓李。〔郡望〕李姓的郡望主要有陇西郡、赵郡、顿丘郡、渤海郡、襄城郡、江夏郡、中山郡、广汉郡等。陇西郡: 战国时秦昭襄王二十七年设置, 属今甘肃省东乡、陇西地区。治所在甘肃临洮。〔堂号〕李氏的堂号主要有陇西、赵郡、平棘。陇西堂: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 今甘肃的兰州、巩昌、秦州一带) 。〔堂联〕李姓的堂联有: 陇西望族; 北海名流( 李邕) 。卫公勋业( 李靖) ; 元礼门墙( 李膺) 。经传道德( 李耳) ; 名重谪仙( 李白) 。家藏邺架( 李泌) ; 召赴玉楼( 李贺) 。居士词犹传漱江( 李清照) ; 娘子军莫与争锋( 平阳公主) 。狂歌痛饮双仙骨( 李白) ; 索句呕心一锦囊( 李贺) 。木荣花绽展春色; 子孝孙贤传嘉风( 木子为李) 。岷江水利千年颂( 李冰) ; 昌谷诗风万里香( 李贺) 。诗礼趋庭, 人羡邺侯卷轴( 李泌) ; 忠贞体国, 世瞻元礼肃墙( 李膺) 。世系考春秋, 御史名官、东鲁圣人曾问礼( 李耳) ; 渊源溯唐代, 翰林著绩、玄宗皇帝也求诗( 李白) ; 鸣凤朝阳, 谏诤均推御史( 李善感) ; 宫袍带月, 神气咸饮谪仙( 李白) 。田可耕, 桑可蚕, 书可读, 袭誉传家至宝( 李袭誉) ; 战则胜, 攻则取, 守则固, 文忠开国殊勋( 李文忠) 。胪唱儿孙三百辈; 经传道德五千言( 李氏祠联) 。楷模听松风, 敢与龙门望第; 文章标花萼, 莫忘鹿洞遗规( 李氏祠联) 。玉炉修炼延年药; 真道兴诚益寿丹( 李耳说经台联) 。匡山怀哲士; 青莲慕奇才( 李白祠联) 。新添十竹皆紫玉;恰对九峰如画屏( 李兆洛撰书联)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李大钊撰书联) 。〔名人〕九九版《辞海》收录李氏329 例,《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李氏1806 例,《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收录2774 例。李姓的历史名人古代有伟大哲学家、道学派创始人李聃, 即老子; 战国时赵国有名将李牧, 秦蜀郡太守、都江堰的建造者、古水利专家李冰; 两汉有飞将军李广; 随末李渊、李世民建立唐朝; 唐代名将军李靖,著名诗人李白、李贺、李商隐; 唐末名将李克用, 克用之子、后唐始主李存勋; 五代南唐开国皇帝李日升; 南唐后主著名词人有李煜; 明代有哲学家李贽; 明末有农民起义领

李氏族谱世系表新编—如璨公支系

湖北省阳新县李氏宗谱——如璨公支系解说前言:由于过去陈旧的观念,古人即使自己没有后代,也要找后人沿续香火,这样在家谱编纂过程中,原有的编写体例,谱系仅仅只载明世系的沿续,无法知晓自己是否是嫡传的后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人就很难知道自己的真正祖先是谁,有鉴于此,本人创新了编写体例,使后人对自己的祖先真实来源,一目了然。 说明:①本文的宋体字是嫡传后代,用蓝色涂色楷体字的表示是非妔传的后代,是祧子。 ②我们的一世祖是唐高祖李渊,三世祖是唐太宗与隋炀帝之女所生的郁林王李恪。唐朝末年十三世祖道公迁移到江西永修县磨刀山,宋朝时二十一世祖汴公迁移到阳新县龙港镇大桥村李家湾,明朝时三十八世祖如璨公迁移到阳新县浮屠镇下李村。 始祖道公,唐昭宗时太子太傅,避梁王乱逃到江西建昌之磨刀而居焉。生轩、辕、并、辂四公,辕公即吾支之祖也,越八世,汴祖由建昌桂唐磨刀里迁居兴国龙港朝阳里历十三传到仕恭公。生四子曰璘、璞(远迁无从考稽)、圭、璋。圭公字广卿,其三子为伯佑公,伯佑公之子景回公,吾支之嫡祖也。景回公分居马湖,生玥(分居连港罗桥下李港湖张冲)、琪(分居大王店李风岐、英山长冲金家桥)、琳(分居浮屠毛家山担丘角)、瑯(分居安徽霍山上七市李家河)、珮(入贡太学,授江西袁州府训导)、璨、充(分居李密垅)七公。璨公由马湖迁居长庆里西仓畈。生六子,曰斗、申、华、千、准、阜。斗公支外迁,族大齿繁,另立宗祠;申公分居安乐里南山下李家垅,后又分居湖北汉阳城;准公居西仓畈;千公居下李,其五子承任公又分居中李;华公和阜公合居上李。 申公(居安乐里南山下李家垅,后又分居湖北汉阳,1529-1595年葬鸭

璨公派下千公—下李世系详表

李氏字辈

李氏字辈 1、连云港李:爱国家宜,世德怀忠,作善兴宗。 2、某地李氏:安帮定国尊文武,永佐朝廷世代兴。 3、四川川东:安、邦、定、乾、坤。 4、贵州毕节:安邦正国友,崇碧发万春。 5、某地李氏:安、邦、定、太、平。 6、山东东营:安、长、道、德、传、先、进。 7、湖南桃源:安凤应之文,世学大登元;邦国朝廷启,逢仁必耀宗;自任开丕显,含芳继景明。 8、某地李氏:安、芳、君、贵、宝。 9、四川绵阳:定、国、安、邦、遵、文、武。 10、重庆李氏:安吉星,广华永,远出达。 11、某地李氏:安、居、端、详、传。 12、湖北钟祥:安居乐业,玉合同情;炳忠执正,开国盛家;后世称明,得必有邻;龙光燕喜,康祥云集。 13、山东济宁:安、庆、祥(洪)、云、兴、秀。 14、嵩浦李氏:安然定立,发达明尚;世从卿良,士民文崇;帮家丕治,允伯叔宗;圣君有庆,万国时雍。 15、江苏李氏:安、永、怀、瑞、兴、启。 16、某地李氏:保长朝承存,定东福公冠;广国翰弘华,嘉建锦康钟;明兴强青全,江瑞润尚韶;首天维文祥,贺学周彦应。 17、某地李氏:保、公、同、维。 18、江苏泗洪:保开培长怀,青修光祖德,自如永定玉。 19、山东蓬莱:宝、树、世、业。 20、缙云李氏:保义廉千万少迁,仁次连洪入云边;英芳茂盛荣华显,广大安康福寿昌;道德崇高元敬让,慈祥敦厚本温良;贤明忠肃宽和裕,信义贞诚俊哲光。 21、吉林长春:保兆长子景玉。 22、某地李氏:宝、玉、凤、振。 23、某地李氏:宝元世大,庭基效尤,宏毅四海,---方正。 24、湖南桃源:邦国朝廷启,逢仁必耀中。 25、某地李氏:帮国振香树,东风雨润芳。 26、湖北李氏:帮、国、之、贞。 27、某地李氏:邦、国、永、宗、传。 28、重庆万州:邦家必达,龙诚飞将。 29、湖南浏阳:邦家延炳运,经业式培基,锡晋昭芳泽,荣因兆代期。 30、合肥撮镇:邦家有道,廷应朝承;功崇惟志,业广在勤。 31、湘潭高塘:邦家之光,大宗维翰;克广德心,介尔景福;皇恩多士,文武是宪;昭格列祖,永钖祚胤。 32、贵州李氏:邦、应、世、忠、天、美。 33、江苏李氏:邦、正、朝、兴、国。

最新湖南李氏字辈谱

湖南李氏字辈谱(郴州、永州、娄底、涟源(娄底)、怀化及湘西地区) 添加时间:[2008-9-18] 点击数:453 01、湖南郴洲:高曾衍庆,祠依维凡; 02、湖南郴洲:高中燕顺,次依维方; 03、湖南郴州:世、永、英、雄、茂; 04、湖南郴州:福禄加增,茂承先志,绍启正英; 05、湖南郴州:国泰永安宁,荣华光宗祖,富贵远传名; 06、湖南郴州:百世年千万,文武安邦守,于浩居中一,方知思可久,继序从兹发,科甲承诗斗,积善流泽远,齐家惟孝友; 07、湖南江华:火朝神州旺,历代有贤良,念祖光前辈,嗣孙裕后昌,积善修馀度,诗书集锦章,奋发求知识,科学新海洋,平生宜廉洁,严正立纲常,振兴伟中华,国泰民安康,居家崇勤俭,仁和福禄长,睦邻恒忠信,文明礼义邦,史成传寰宇,万世永流芳.; 08、湖南江华:金文向光堂;铬甫树熟芳; 09、湖南资兴:伯本楚象廷,邦鹏必叟中,厥亨利熙成;德决师仕,克廷春应永,洪希正万元,文章昭宇宙,德业显乾坤; 10、湖南资兴:焕炳昭文盛,高标步武清,联芳咸嗣美,万禩永扬声; 11、湖南资兴:龙门英俊显,应启朝廷兴,组绶荣湘楚,儒冠振凤城; 12、湖南资兴:毓秀钟灵,焕彩含芬,蔚为国华,世代流馨; 13、资兴凤凰:景仲朝必彰,子仕宦廷光;孙贤荣显贵,福禄远奇昌;世永英雄茂,才高道义良;德崇通达泰,学广姓名香;传家敦孝友,经国著平康;志继元科振,功垂善庆长;派衍廷南楚,支分自豫章;声称扬云梦,令誉播潇湘;

14、湖南桂阳:有、本、光、宗、耀、祖、文、章; 15、湖南永兴:才贵有子,胜文朝家;宗堂永振,万代恒昌;荣华世绍,思维向善,福自流长; 16、湖南宁远:登、厚、福、基; 17、宁远灌溪:仁麗國如士,鍾秀恒崇德,茂聞仕普複,時景允大萬,光應昌先發,啟隆長繼春,乾坤開泰運,賢達品玉京。(李春瑶提供); 18、永州祁阳:登三成必,定国安邦;兴崇仁让,永绍前光;代宗俊秀,世庆明良; 19、祁阳洪山:方际其昌大,材良映朝兴;本支发祥懋,兆启士斯文;立学光宗祖,家传瑞秀宾;声华成世德,孝义一庭荣; 20、湖南祁阳:庆子海真世,延文天一登;三奇正士志,维明大有成;朝国昌顺应,中和希颜仁;长茂纯如玉,伯仲时可兴; 21、湖广祁阳:必定安邦兴,进位朝相祚,盛世重才能,思去恩远固; 22、湖南祁阳:可登大任,世际明良,元宝大通; 23、湖南祁阳:清树辉垂锦,求荣耀在钧,深根熙致铄,康乐焕时银; 24、湖南祁阳:千思胜绍文,才仁义志信;国正天心定,邦家大有成; 25、祁阳李氏:千道志讳文,万理尚国洪,春三正大光,明克本有成 26、湖南桂东(西平派字辈):(唐):廿八徙古酃,忠邦及元廷,天锡英公厚,仲国继仁敬(上自李晟公始每字一辈);(明清):仕正高遴选,均举惟斯文,斋廷时焕发,朝楚作良臣,应会春秋榜,联科定显名,书香承祖烈,经济绍前勋……; 27、桂东城南:本根培植厚,滋润在元良;福蔭钟奇秀,经畬蔚翠芳;鸿材柱楝大,受作梯航;枝业能留意,咸分上苑香; 28、桂东城南:陇郡源流远忠武肇,西平谷村分节振洵,成庆一仁友必仕鼎,正阳学汝维世囗堪承继,善长自发辉; 29、湖南桂阳:有本光宗,耀祖文章; 30、湖南永州:子、学、生、尚;

李氏宗谱

李氏宗谱 江苏泗阳李氏网络上传,山东莒南东团林李兴校点 李氏宗谱原序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 夫家之有谱,所以明世次,别尊卑,辩疏戚也。豈以之示誇祤,侈榮贵,而於族纇之奇哉。每见世人不察作谱本旨,故加文饰。见太始公之自叙,推本黄農,遂尤而效之,務援古昔。動则曰:吾某帝王之苗裔也。吾某圣贤之後昆也。呜呼,何甚謬妄哉!亦大異於狄枢密之不祖梁公者矣。余生长淮楚。缘冯夷肆虐,稽天襄陵者,十有数年。物产湮沉,生计断绝。难籍明经,而铨無期。不得已。流离转徙,浪跡东国。因得纳交於栱翁桥抒○1。 栱翁世居沂郡之东潘○2,以孝友传家者也。少负雄才,抱大志,博览群书,尤好孙吴之言,慕衞霍之烈。杨誉黌序间数十年,数奇不偶,未遂厥志。年逾古稀。乃退守先人之遗業,而楽意田园焉。燕閒晤聚,握手言心,興余竟成莫逆。 余極羡其族姓繁衍,人文蔚起。因询及所徙来。栱翁出一帙相示,乃其籑修之家谱也。余捧览之餘,见其世次分明,尊卑疏戚,秩然不紊。固云善矣,且又直叙本支,绝不攀援古昔聖贤帝王枝叶以为光榮,真得作谱本旨,而有狄枢密不受梁公告身之高义者也。爰極叹服之,谓其逺出世俗之见,不啻萬萬。因僭書数行於谱端,以志景慕之私焉尔。 宗谱弁言 吾宗李氏,明代之先,世系无考。兹欲追续,其请自有明代始乎。常闻建文时,有祖居燕京西华门大木厂○3。曾興修皇極殿○4。後缘靖难兵起○5,隐居沂郡苍山○6之阳庙前村○7,传及四世。正德间,復罹刘六刘七之乱○8。由北直寇山东,流毒郡邑,巢穴苍山,庙前一带蹂躏殆尽。四世祖兄弟五人,各寻生地。继而贼平,长祖復归庙前。 二祖北往居河北安新县三台村——今三台镇。顺治间,有庠生静。一公名曰衷繍者,乃其苗裔也。常一晤叙,因識其宗派焉。 三祖南行居江南之桃园县——即今江苏泗阳县。 四祖创居东潘○9,即余之高祖。是为东潘之始祖也。 五祖卜居日照县马庄——今涛雒,亦尚有遗踪可考。但诸祖睽隔,音问久疏。世次名讳,多不可稽。所可稽者,惟有东潘一脉耳。蓋比盧聚處,相延難及九世,皆可考而知之也。 近因树大枝蕃,流逺派别,且有离群散處者。余恐日久人玩事逺易忘,或失先世之遗传,或紊後来之名分。乃录所见闻,述而谱之,令後人識祖德之绵逺,世代之源流,而罔敢陨越焉。但愧陋劣。故存此以俟有大通明者,文而广之,庶不失李氏之宗谱云。 始祖五世孙煋记

李氏族谱 辈分表

李姓辈分表 石首华容“百官堂”五世祖李永思首撰族谱时编了二十派:金水木火土,谦良本性同,中和 承祖德,豫顺必兴隆。在一九四八年,第八届续谱时又增编了二十派:有美循先绪,绍闻广 太昌,贻谋裕久远,兰桂定腾芳。 湖北宜昌夷陵区李氏字辈:士大三单光,宗国传发祥,华堂开泰运,世代启远昌。 四川三台李氏字辈:明永李朝天,文中绍丕先,兴广长成德,定向嘉法全。 四川广安武胜李氏字辈:国政乾坤定,英雄世代昌。 湖南张家界桑植县派语:金明左国进 湖北利川团堡李氏派语:珍惜洪昌国,永远乾坤定。 湖北仙桃李氏派语:尧锡永楷烈再明 陇西堂李氏派语:国正添必茂,高腾秀起彰,宗荣征瑞庆,祖泽远光昌,德盛繁家祉,修悠 发久祥,于时增振耀,弈稷衍其行。 陕西安康李氏派语:治定来全,忠孝贤良,承前育后,兴宗耀祖,先彰正义,永显文武,春,德,大,聪明睿智,玉彩金颜,本支百世,用从先进,翰章忠政,克广德新,高雅俊秀,仁 义谦真,文武双全,安邦定国,增光耀祖,福寿添升,千年富贵,万代荣昌。 四川南充、德阳中江李氏派语:斯氏本忠,万世兴隆;洪兆先德,永佑后聪。(续字辈)家 国天廷,中华少雄。 四川广元苍溪一带:恩荣光昌国,洪财焕大唐。 四川青川县茶坝乡派语:龙斗林思从,春正开荣昌,忠和光天德,万世自留芳。 四川南充西充李氏字辈:朝庭延长,君国忠政,天子万年。 东山李氏派语:世开国运,文士宏兴,正心诚意,盛德日新,英才应遇,克建功勋,荣华继美,光宗显亲。 高桥李氏派语:世德相承远,扬泽锡恒光,文明昭裕启,家声庆福长。 善邑曲江李氏派语:本曰守承先世逢,绍廷政学安邦国,书田基业振家声,景运文明光祖泽。 云湖李氏原派语:义根思远,荣秉丹良,应开永世,枝芳助茂。新派语:瑞集星垣,祥徵齐宇,德绍前徽,光昭祖绪。

李氏家谱3360例

1、连云港李:爱国家宜,世德怀忠,作善兴宗。 2、某地李氏:安帮定国尊文武,永佐朝廷世代兴。 3、四川川东:安、邦、定、乾、坤。 4、贵州毕节:安邦正国友,崇碧发万春。 5、某地李氏:安、邦、定、太、平。 6、山东东营:安、长、道、德、传、先、进。 7、湖南桃源:安凤应之文,世学大登元;邦国朝廷启,逢仁必耀宗;自任开丕显,含芳继景明。 8、某地李氏:安、芳、君、贵、宝。 9、四川绵阳:定、国、安、邦、遵、文、武。 10、重庆李氏:安吉星,广华永,远出达。 11、某地李氏:安、居、端、详、传。 12、湖北钟祥:安居乐业,玉合同情;炳忠执正,开国盛家;后世称明,得必有邻;龙光燕喜,康祥云集。 13、山东济宁:安、庆、祥(洪)、云、兴、秀。 14、嵩浦李氏:安然定立,发达明尚;世从卿良,士民文崇;帮家丕治,允伯叔宗;圣君有庆,万国时雍。 15、江苏李氏:安、永、怀、瑞、兴、启。 16、某地李氏:保长朝承存,定东福公冠;广国翰弘华,嘉建锦康钟;明兴强青全,江瑞润尚韶;首天维文祥,贺学周彦应。 17、某地李氏:保、公、同、维。 18、江苏泗洪:保开培长怀,青修光祖德,自如永定玉。 19、山东蓬莱:宝、树、世、业。 20、缙云李氏:保义廉千万少迁,仁次连洪入云边;英芳茂盛荣华显,广大安康福寿昌;道德崇高元敬让,慈祥敦厚本温良;贤明忠肃宽和裕,信义贞诚俊哲光。 21、吉林长春:保兆长子景玉。 22、某地李氏:宝、玉、凤、振。 23、某地李氏:宝元世大,庭基效尤,宏毅四海,---方正。 24、湖南桃源:邦国朝廷启,逢仁必耀中。 25、某地李氏:帮国振香树,东风雨润芳。 26、湖北李氏:帮、国、之、贞。 27、某地李氏:邦、国、永、宗、传。 28、重庆万州:邦家必达,龙诚飞将。 29、湖南浏阳:邦家延炳运,经业式培基,锡晋昭芳泽,荣因兆代期。 30、合肥撮镇:邦家有道,廷应朝承;功崇惟志,业广在勤。 31、湘潭高塘:邦家之光,大宗维翰;克广德心,介尔景福;皇恩多士,文武是宪;昭格列祖,永钖祚胤。 32、贵州李氏:邦、应、世、忠、天、美。 33、江苏李氏:邦、正、朝、兴、国。 34、某地李氏:邦治仕登朝,文儒从先世。 35、湖南资兴:伯本楚象廷,邦鹏必叟中,厥亨利熙成;德决师仕,克廷春应永,洪希正万元,文章昭宇宙,德业显乾坤。 36、河北玉田:百、连、瑞、荣、自。 37、山东郓城:伯、请、孝、思。

李氏家谱字辈1888例

李氏家谱字辈1888例(第801-1200例) 2008年04月10日星期四下午05:21 1201?¢四川仁寿:天潢蕃派衍,水本溯源渊。慈利李氏:天简孟达新,蓝勋仲纪道,万载永长春,祖绪名经锡,景思先则后,运祚宏启昌,元善吉祯祥。 1202?¢慈利李氏:天简孟大心,蓝勋仲纪道,文添兴守之,万载永长春,祖绪名经锡,景思先则厚,运祚宏启昌,咸亨有喜庆,元善吉祯祥,崇昭家学业,炳焕邦国光,宗人嗣士续,尚佩前成章。 1203?¢慈利李氏:天简孟大心,友良显会伯,泰荣朝堂臣,世代兆文明,少庭开盛德,景思先则厚,运祚宏启昌,咸亨有喜庆,元善吉祯祥,崇昭家学业,炳焕邦国光,宗人嗣士续,尚佩前成章。 1204?¢江西临川:天将下月色,清?照柔心。 1205?¢赢鳞李氏:天开才学长,克建必为良;永作知闻广,化成万国光。 1206?¢四川开江:天开沛春明,志能上朝廷;三元光先代,德泽显宗荣。 1207?¢四川成都:天开守奉文,思余支有成;时恒先本现,万子永长春;重振家之光,龙荣国际昌。 1208?¢某地李氏:天、开、文、运、春、月。 1209?¢某地李氏:天开文运昌,亿年遵主训,世代得安康。 1210?¢湖北武昌:天开作则,定国安邦。 1211?¢开封杞县:天开志文明,洪(宏)德传万世。 1212?¢河南通许:天、培、玉、树(素)、传。 1213?¢攀枝花李:天、启、登、安、国、永。 1214?¢河南焦作:天清振中国,永生兆庆祥;三春长发茂,荣光万世昌。 1215?¢四川李氏:天、如、崇、廷、荣、万、光、文、朝、忠、开。 1216?¢四川资阳:天生一上果,春前玉质杨;良材成利用,永世有奇观。 1217?¢湖北黄梅:天时开泰运,成象景自新。 1218?¢重庆铜梁:天顺成宗寿,荣华百世有;万盛年兴朝,永代得昌佑。 1219?¢贵州遵义:天文智彭先,玉开春庭明。 1220?¢香港李氏:天文維木國,草龍九?守。 1221?¢河南南阳:天、祥、万、世、用、兴。 1222?¢某地李氏:天、星、培、克、顺。 1223?¢望丰李氏:天秀光明碧再启,方元定跃显世通;先之长发国家建,祖德永茂朝廷封。 1224?¢安徽李氏:天先尚家廷,道德扬华贵。 1225?¢山西介休:天应芳敷殿,国元如春(树)生;正显奇明贵,玉宝廷承登。 1226?¢重庆李氏:天应通文永,促仁显大明;有富贵在兴,尧舜享太平。 1227?¢重庆李氏:天应生文运,众仁聚大明;有富贵在兴,尧舜国太平。 1228?¢益阳李氏:天应志绍万,时亶贤先枝;山镇资湘大,宗嗣显孝思。 1229?¢南安九都:天允弘国,学毓正光;渊才亮茂,雅庆宏毅;仁礼敦庸,文敏诚笃。 1230?¢安徽芜湖:天原成启世长有,大时政忠良克兴;家道学志贤圣文,富经书绍先继后,治国之儒。。。。。 1231?¢木兰山李:天元载之本,坤玉映霞光,文能唯世道,祥兆继年长。 1232?¢万叶堂李:天正啟贤,远傅宗系,大显家声,孝思维德。 1233?¢湖北钟祥:天真方来兆,文章启大中;贤生达金国,乘胜事有功。 1234?¢某地李氏:天子仕昌仁,世赠你朝廷,寿得光宗应,家和万代兴。

族谱模板 李氏宗谱

前言 经考:(李、里、理)三归一统的李姓乃当今中华第一大姓,有史以来均为神州大地名门望族。李氏祖先古往今来在朝廷和地方为官者及名门志士何止万千。自魏晋南北朝及唐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在朝为官者无不官爵显赫,功著王室,任人孝廉忠清,博学多识,勋德兼著。仅举一例:唐王朝数百年为李氏天下;党中央十五届政治局常委七人中有三人姓李,足以证明在战天斗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各个领域,李氏祖先都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创出了丰功伟绩。正如我族九代孙李大仁为《李氏宗祠》门柱拜题对联:“上下五千年鲤鱼长居龙门,纵横八万里吾族誉满神州”。我等作为历史名门望族之子孙,理应遵照门联“追忆逝者缅怀前辈承遗志,弘扬正气勉励后代创伟业”之精神,认祖归宗,分清房分,世代相传,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发扬光大。古人云:“人生在世姓望在先,若不知之,岂为人子”。应该深知人无祖先,根从何来、人无父母,身从何来的道理。 回顾我族光辉的发展历史,无不为之心潮澎湃,激情满怀,感到骄傲和自豪!此次理顺宗亲关系,正本清源,防止失传,意在使陇西李氏族众发扬“有荣共享,有辱共御,有事同谋,同舟共济”的优良传统,从而达到自尊、自爱、自强。百行孝为先,尊老爱幼,以智化愚为贤,模范遵纪守法,路正端行,凡族人有红白喜丧,都应礼尚往来,并效法列祖列宗保护好我族文化遗产

及各处坟茔、墓碑不遭破坏,提倡为上辈建造墓碑,使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据《陇西李氏族谱》载:我族乃唐广平王之后裔,传至“杰公”,沦为平民。杰公育十子,因逃难而亡其九,唯第三子“奇公”立于人世,居福建汀州。后因与外姓发生冲突而避于海外长达八年,尔后经商返回大陆于江南宜兴县南门定居,娶甘氏,育一子名“珠”,珠公育五子,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命名。金德、木德、水德、土德四公无考,唯火德公生于南宋理宗年间,流寓上杭县胜远风浪港,娶伍氏,年六十无子,复纳陈氏为副室,育三子,长乾培,次坤培,三巽培.火德祖九十七而终,葬于福建汀州梅火岭火浪里壬山丙向;陈氏五十七而终,同甘氏葬于府城学衙内. 后因诸多原因,先祖迁广东谋生,继迁四川顺庆落叶大竹百坟山。上仰祖于乾隆年间复迁保宁府巴州枣林境内灵山场西狮山坎下李家老屋定居,繁衍至今,现十二代人居住巴南各处,繁荣昌盛,自强不息,屹立于人群之中。“朝、纲、贵””三辈人历尽艰辛,于明末清初建造成金碧辉煌的古祠和若干座墓碑,为我族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但在文革中我族个别不孝子孙伙同外姓对祠堂和各处墓碑损毁惨重,令人痛心疾首,幸族中有识之士与族众共议,与九九年捐资出力将祠堂维修一新。现祠后墓群属国家重点文物予以保护,二零零五年冬根据自然界划定了一定地盘圣神不可侵犯。综上所述,足以说明我族长发其祥,永世吉昌。

[精文优选]李氏家谱.doc

一、李氏族谱序: 家谱之修,乃之大事,且夫家有谱,犹国之有史,郡之有志。若不知吾族源流来由,祖宗代系,且不知先辈创业之艰辛,也不知自己从何而来,忘祖忘恩,被世人耻笑、指责为不孝之徒。修之族谱,子孙后代需倍加重视,世代珍藏,相传记载。达到千秋万代,有序有谱之目的。 本谱修于共和国62年辛卯岁(20RR)年2月,编写:李明祥;校正:李明庆、李明华。共印五册。 二、吾房修谱导言: 民国35年(1946年),吾父亲李昌益和二叔李昌银租了现在内江市东兴区(原内江县)人民村石子湾官家的田地耕种。当年腊月底由瓦店子搬家到了石子湾。石子湾原有二姑罗家三兄弟和罗永文两家人,我们家搬去后三家人。那里是简陋的土墙四合院茅草房,中间是晒坝。上房正中为堂屋,坐东南向西北。罗二姑一家住堂屋左侧两间和下屋中间,我们家住堂屋右侧两间,罗永文家住下屋两间,堂屋共用。各家香火都供在堂屋里,罗二姑家香火有神台桌,供在正中间,我们家香火供在右边。没有神台桌,用三脚架(鸡爬腿)固定在土墙上,每年家里有人过生日或有吉事,父亲都要烧香敬老人。那时,我们家的家谱放在香火上。父亲曾对我们说:“放在香火上的是记载我们李家世代相传的家谱,不能动它”。因此我们从未动过。直到1966年破四旧时,放在香火上的家谱已被虫蛀坏,认为不敢留下而烧掉,而后再无法找到我房世代传序依据。但是,当年父亲讲的李氏祖辈之事,我们一直记得非常清楚。父亲说:“我们是火德公的后代”。他说:“火德公六十多岁还无子,后有人提亲,火德公去相亲,路上踢破了脚小趾甲,鲜血直流,火德公当时封赠说:我相亲成了生的后代个个都像我的脚趾甲是破的。”火德公相亲如愿,取了陈太婆生三子二女,果然个个左脚的小趾甲都是破的,由此而相传于火德公的后代。我房是火德公的后代是无疑问的。 父亲还说过:“我们李家在历史上出了不少大人物。唐朝时,李家就是非常了不起的大家族”……。“火德公由福建迁广东,在湖广填四川时,李家当时有 一

李氏家谱

李氏家谱: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2011年最新百家姓排名,李姓为中国第一大姓。为区别其他同音姓,常说“十八子李”或“木子李”。在台湾、朝鲜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见姓氏,在朝鲜李姓为第二大姓。据统计,李姓人口总数约为1亿,其中中国大陆有李姓9207.4万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7.19%。河南是中国李姓的第一大省。古陇西,既今甘肃临洮,为李氏重要发源地。在香港李姓的英文译音分别有Li、Lee及Lay等,而澳门则有Lee、Li及Lei等。Li为汉语拼音,Lee及Lay为粤语拼音,而Lei则为葡萄牙语译音。历代名人极其众多,如思想家李耳、诗仙李白等。 李氏家谱 起始年代:始于宋代,盛于明、清 李氏族原籍:丰城县湖茫里 家训:敬祖宗、敦孝悌、睦宗族等 家谱来源:“家乘”一词,最早出现于北京,是从《乘》衍生出来的。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名《乘》,后因称史籍为史乘。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著有《宜州乙酉家乘》,是记载私家之事、日记性质的作品。此后,有人撰写家谱时,袭用“家乘”之名,意为家族之史。“谱牒”是古代记述氏族或宗族世系的书籍,因魏、晋、南北朝时特别重视门第,有司选举必稽谱牒,所以古代的谱牒是地主官僚保持门阀的工具;这里所说的“家乘谱牒”,指记载一姓一族世系和有关事迹的书或图表,即族谱或家谱、宗谱,里面有各种字辈。家谱编修:李姓家谱种类繁多,数量惊人,据说美国犹他州谱学会存有115种,北京图书馆收藏有67种,民间保存者不计其数。从时间上说,李姓族谱始于宋代,盛于明、清,还有一些是近现代的,基本上都是私修,而且有初修、续修、再修等版本。修谱的主要目的是“尊祖收族”,并对宗族成员进行“尊尊亲亲之道”的伦理教育,也就是尊敬祖先,加强宗族团结,明确怎样为人处事。族谱的主要内容是记载李姓世系(即世代相传的统系)和重要人物的事迹,一般前有序文、凡例,后记祠堂、祖茔、辈分、族规、家训等。序文介绍李姓起源、分支始祖、本谱编修宗旨等。 李氏祖训: 明明我祖,汉史流芳,训子及孙,悉本义方,仰绎斯旨,更加推详。 曰诸裔孙,听我训章:读书为重,次即农桑,取之有道,工贾何妨; 克勤克俭,毋怠毋荒; 孝友睦姻,六行皆臧; 礼义廉耻,四维毕张;

中国李姓家谱

李姓家谱种类繁多,数量惊人,据说美国犹他家州谱学会存有115种,北京图书馆收藏有67种,民间保存者不计其数。从时间上说,李姓族谱始于宋代,盛于明、清,还有一些是近现代的,基本上都是私修,而且有初修、续修、再修等版本。修谱的主要目的是“尊祖收族”,并对宗族成员进行“尊尊亲亲之道”的伦理教育,也就是尊敬祖先,加强宗族团结,明确怎样为人处事。族谱的主要内容是记载李姓世系(即世代相传的统系)和重要人物的事迹,一般前有序文、凡例,后记祠堂、祖茔、辈分、族规、家训等。序文介绍李姓起源、分支始祖、本谱编修宗旨等。 家谱序言 家谱来源 “家乘”一词,最早出现于北京,是从《乘》衍生出来的。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家族网、李姓、家谱、图腾 名《乘》,后因称史籍为史乘。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著有《宜州乙酉家乘》,是记载私家之事、日记性质的作品。此后,有人撰写家谱时,袭用“家乘”之名,意为家族之史。“谱牒”是古代记述氏族或宗族世系的书籍,因魏、晋、南北朝时特别重视门第,有司选举必稽谱牒,所以古代的谱牒是地主官僚保持门阀的工具;这里所说的“家乘谱牒”,指记载一姓一族世系和有关事迹的书或图表,即族谱或家谱、宗谱,里面有各种字辈。 李姓家谱序言 我族旧为湖茫李氏,原籍丰城县湖茫里(今江西省丰城市段乡湖茫村)。明洪武初年,我祖李民迁居寿光县斟灌庄(今山东省寿光市洛城镇斟灌村),后遂称斟灌李氏。明朝近三百年间,我族人在寿光这方热土上辛勤劳作,繁衍生息,蔚成巨族;清代,我族考取功名者达200多人,有15人考中举人,有6人考中进士,3人钦点翰林,其中,李迥官至刑部侍郎,李封官至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刑部左侍郎,李鋐官至广西布政使、顺天府府尹、宗人府府丞,人丁兴旺,析村而居,遂成北海望族。嗣后,列强入侵,军阀混战,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我族有识之士为了寻求救国的真理,谋求民族解放的独立与富强,毅然投身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多人献出宝贵的生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繁荣昌盛,我族人从工从农,从政从商,多有建树。 家谱编修 李姓家谱种类繁多,数量惊人,据说美国犹他家州谱学会存有115种李姓家族、家谱、家族、家族网 ,北京图书馆收藏有67种,民间保存者不计其数。从时间上说,李姓族谱始于宋代,盛于明、清,还有一些是近现代的,基本上都是私修,而且有初修、续修、再修等版本。修谱的主要目的是“尊祖收族”,并对宗族成员进行“尊尊亲亲之道”的伦理教育,也就是尊敬祖先,加强宗族团结,明确怎样为人处事。族谱的主要内容是记载李姓世系(即世代相传的统系)和重要人物的事迹,一般前有序文、凡例,后记祠堂、祖茔、辈分、族规、家训等。序文介绍李姓起源、分支始祖、本谱编修宗旨等。 李氏祖训 祖训 明明我祖,汉史流芳,训子及孙,悉本义方,仰绎斯旨,更加推详。曰诸裔孙,听我训章:读书为重,次即农桑,取之有道,工贾何妨; 克勤克俭,毋怠毋荒; 孝友睦姻,六行皆臧; 礼义廉耻,四维毕张; 处于家也,可表可坊; 仕于朝也,为忠为良,神则佑汝,汝福绵长。倘背祖训,暴弃疏狂,轻违礼法,乖舛伦常,贻羞宗祖,得罪彼苍,神则殃汝,汝必不昌。最可憎者,分类相戕,不念同忾,偏伦异乡,手足干戈,我民忧伤。愿我族姓,怡怡雁行,通以血脉,泯厥界疆; 汝归和睦,神亦安康,引而亲之,岁岁登堂,同底于善,勉哉勿忘。

李氏族谱

李氏族谱目录 1、中华古今大姓——李姓的来历二——三 2、族谱源流叙四——六 3、李氏辈序谱七——九 4、李氏宗族简章十 5、取名艺术十一——十三 6、关于五行方位、相生、相克、属相时辰的规定十四——十六 7、编辑说明十八——二二 8、李氏族谱整理编辑筹备组成员名单二三 9、李氏家族坟墓所在地(一)(二)(三)二四 10、李氏宗族繁衍图(一)(二)(三)(四)二七——三三 11、宪彦家修庆各辈所生之女图(一)(二)三四——三七 12、从尚修到已故的宪字辈的生死时地三八——七四 13、彦勋彦奎彦辉彦才彦光彦桂彦翼各房人员生庚处所七五——九一 14、彦彰彦华彦美彦均各房人员生庚处所九二——九八 15、彦鼎彦德彦友彦霖彦福各房人员生庚处所九九——一一三 16、彦梁彦荣各房人员生庚处所一一四——一一五 17、宪忠宪伦宪洲宪泽宪贵宪超宪德各房人员生庚处所一一六——一二六 18、彦奎彦龙彦魁各房人员生庚处所一二七——一三五 19、彦祥彦刚彦常彦恩彦昌各房人员生庚处所一三六——一五四 20、彦海彦镕彦铠彦铸各房人员生庚处所一三五——一七十 中华古今大姓——李姓的来历 李姓是当今中国第一大姓在全国汉族姓氏中李姓人口约占十分之一在世界

上李姓人口中已超过一亿人。 李姓的来历上古时有个叫皋陶的人,在帝尧时期任大理,即司法长官,他的子孙世袭大理之职历虞夏至商代后以官命族,称为理氏,商朝末年理氏裔孙理征,因直言规纣王改焉错误,为纣王所不容而被杀害。理征的儿子利贞随母契和氏出逃,至伊侯之墟,即今河南西部,饥饿不堪靠采食木子即李子保全性命,为感激李子的保命之功及躲避纣王追缉,又因理李同音通用,自利贞起改理氏为李氏。李利贞的儿子李昌祖,其十四孙李耳,即老子。李耳的 裔孙李昙有四子,长子李崇为陇西(甘肃临洮县)房始宜,四子李玑之子李牧为赵郡(河北邯郸市西南)房始祖,后来陇西房又分为三十九房,赵郡房又分为东南西三组,有许多支都发展成名门望族,唐代是李姓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王室子孙众多繁衍昌盛,加之赐给许多有功的文臣武将以李姓,因而极大地扩充了李姓人口,历唐代的大发展后李姓支庶蕃盛播迁频繁,流向广泛,至宋明时期已基本上遍布全国大陆各省,从明代起陆续有人迁至台湾,同时有人移居海外。如今李姓不令是汉族大姓,而且在回、苗。壮、瑶、白等三十多个少数民族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在海外,越南、朝鲜、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泰国、缅甸、美、英、德、加拿大、澳大利亚、毛里求斯等同,李姓人口也不少。 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王者多达六十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顺等政权,这在中华姓氏中是比较少见的,李姓其他名人,更是灿若繁星,难以胜计,仅在廿五史中单独立传就有一千五百多人,遍布威信中外,如战国末年赵国良将李牧、秦代政治家李斯、西汉名将李广、战国时水利专家李冰。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西汉音乐家李延年、唐代大诗人李白、南宋女词人李清照、香港十大财团之首李嘉诚、诺贝尔奖

李姓家谱

李姓家谱

唐宋以后,李姓又有进一步发展。至明清时,又有不少李姓人跨出国门走向世界,使李姓进一步成为世界大姓。如今,李姓人口已有9000多万,分布在世界的许多地区。 在漫长的发展中,李姓还出现了许多名人。如老子(李耳)是著名思想家,唐太宗李世民是功勋卓著的封建皇帝,李白是把唐诗推向顶峰的人物,李政道是享誉世界的科学家,人数众多,难以尽述。 家谱简介 “家乘”一词,最早出现于北京,是从《乘》衍生出来的。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名《乘》,后因称史籍为史乘。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著有《宜州乙酉家乘》,是记载私家之事、日记性质的作品。此后,有人撰写家谱时,袭用“家乘”之名,意为家族之史。“谱牒”是古代记述氏族或宗族世系的书籍,因魏、晋、南北朝时特别重视门第,有司选举必稽谱牒,所以古代的谱牒是地主官僚保持门阀的工具;这里所说的“家乘谱牒”,指记载一姓一族世系和有关事迹的书或图表,即族谱或家谱、宗谱,里面有各种字辈。 编辑本段字辈 陇西堂李氏派语:国正添必茂,高腾秀起彰,宗荣征瑞庆,祖泽远光昌,德盛繁家祉,修悠发久祥,于时增振耀,弈稷衍其行。 河南南阳李氏派语:兴广文明云,石川人一家,万代开中华。 东山李氏派语:世开国运,文士宏兴,正心诚意,盛德日新,英才应遇,克建功勋,荣华继美,光宗显亲。 湖南邵阳八甲李氏派语:应嗣继仁子,志文仲显廷,祖宗永世德,时长开佑增。续班:本正发祥懋,肇启有忠纯,立学光前代,家传瑞运新,声华成盛业,孝义一庭荣。 高桥李氏派语:世德相承远,扬泽锡恒光,文明昭裕启,家声庆福长。 善邑曲江李氏派语:本曰守承先世逢,绍廷政学安邦国,书田基业振家声,景运文明光祖泽。 云湖李氏原派语:义根思远,荣秉丹良,应开永世,枝芳助茂。新派语:瑞集星垣,祥征齐宇,德绍前徽,光昭祖绪。 锦潇堂李氏派语:子民享盛世,国祚自长春,祖德周贤士,宗功汉彦臣,贻谋宏远大,文允启开新。 湖南宁乡李氏派语:鞠公口占原派:崇志奉正宗,祖方应兆龙,荣华发达茂,永远曜先公。一修原派:文光恢世绪,良泽启廷封,长振家声大,祯祥国祚雍。三修新派:忠孝功名显,诗书道业隆。派次:宏开景象,家世克昌,承宜祖德,永锡贤良。

李氏家谱

李 氏 家 谱 编辑人:李隆喜 审查人:李隆華、李国玉 甲午年三月清明节季春月十一日 隴西郡

序言 据1984年国家档案局、教育局、文化部联合发出国档会字<1984>7号通知指示,家谱的重要价值是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俗学反地方历史资料等。 国有史,县有志,家族应有谱。 我李氏家族子孙繁昌,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由于社会变革,政策局限,全族人未曾集会,从而族众摩肩接踵,互不相认,视为路人。 鉴于我族人口繁昌,起皆由江西到四川江北王家坝到贵州,前辈分居各地遵义东乡乐安二甲坪丰村。在外工作的,居住也不少,因此,我特编纂,并为我李氏族谱作序。 此次续修之族谱,定名为遵义县三渡镇李氏族谱,本族宗旨: 一、为了承先启后,记载子孙繁衍,使同族子孙识别尊卑长幼,相互友好团结,不至成为路人,亲戚不分。 二、教育子孙后代尊老爱幼,遵纪守法。团结在共产党周围,爱国爱民爱家,发扬老前辈父老济困的精神,使生有所依,死有所塟,从而建立五好家庭。 水有源,木有本。此千古不渝之自然规律,因本人史料少,知识浅,故我李氏远祖无从稽查,考证,只凭我知道的认定,望有认之士更正,甚为感谢。 李氏远古始祖,是李姓共同的,李姓是大姓,历史悠

久,支脉多故居广。 我李氏在《百家姓》第四字上,证明李姓是大姓,历史悠久,当然李姓的人就多,以我县为例:东乡、南乡、西乡、北乡,姓李的字辈都不合。虽然字辈不合,但决不乱来,李姓同不合字辈的李姓认过,叫过“家门”,都十分亲热友好。并热情接待,即使吵嘴、骂架,互不造对方的祖宗。 从古至今,李姓宗族也发展了数百个家族,他们都是支脉中的小支脉单位,我三渡李氏家族,从建始祖发展到今,是若干代了,系汉族之一的组成部分。 一个家族,是国家的组成的部分之一,先有家而后有国,同时必须看到有国然后才有家,国与家是相辅而成,必须先把家搞好,才能达到爱国之目的,这是我们续修族谱的动机和意义。

李氏家谱字派

李氏家谱字派 1、陇西堂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部分) ……国、正、添、必、茂,高、腾、秀、起、彰,宗、荣、征、瑞、庆,祖、泽、远、光、昌,德、盛、繁、家、祉,修、悠、发、久、祥,于、时、增、振、耀,弈、稷、衍、其、行。…… 2、东山一支李氏家谱字派(部分) ……世、开、国、运,文、士、宏、兴,正、心、诚、意,盛、德、日、新,英、才、应、遇,克、建、功、勋,荣、华、继、美,光、宗、显、亲。…… 3、高桥一支李氏三修族谱字派(部分) ……世、德、相、承、远,扬、泽、锡、恒、光,文、明、是、明、昭、裕、啟,家、声、庆、福、长。…… 4、陇西堂李氏七修族谱字派(部分) ……山老派起语:派、纪、长、相、承,续、祖、义、秋、均。同汉庚午增派语:太、官、人、讳、义,司、千、两、派、承,更、增、君、应、万,秋、、林、傅、均。黑山原派:卫、嗣、瑛、耀、玉,立、志、潮、添、荣,光、辉、廷、秀、美,隆、盛、遇、先、春。井山原派:文、景、荣、人、金,勝、绍、木、太、雍,学、高、邦、大、美,隆、盛、遇、先、春。续修改正派语:卓、武、宏、忠、俊,贤、良、佑、上、宾,善、能、崇、祖、绪,阅、代、益、昌、兴、恢、声、源、自、远,后、啓、象、全、新,蠨、范、开、元、运,咸、恒、垂、泽、清。续修新增派语:南、雅、其、祥、合,西、都、本、度、呈。和、敦、现、左、有,富、有、庆、安、平。…… 5、善邑曲江李氏一支家谱字派(部分) ……本、曰、守、承、先、世、逢,绍、廷、政、学、安、邦、国,书、田、基、业、振、家、声,景、运、文、明、光、祖、泽。…… 6、云湖李氏一支家族谱字派(部分) ……义、根、思、远,荣、秉、丹、良,应、开、永、世,枝、芳、助、茂。今定十六字:瑞、集、星、垣,祥、徵、齐、宇,德、绍、前、徽,光、昭、祖、绪。…… 7、锦潇堂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部分) ……子、民、享、盛、世,国、祚、自、长、春,祖、德、周、贤、士,宗、功、汉、彦、臣,贻、谋、宏、远、大,文、允、啟、开、新。 8、宁乡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部分) ……崇、志、奉、正、宗、祖、方、应、兆、龙、荣、华、发、达、茂、永、远、曜、先、公。一修原派:文、光、恢、世、绪、良、泽、啓、廷、封、长、振、家、声、大、祯、祥、国、祚、雍。三修新派:忠、孝、功、名、显、诗、书、道、业、隆。派次:宏、开、景、象,家、世、克、昌,承、宜、祖、德,永、锡、贤、良。…… 9、沅江李氏一支四续宗谱字派(部分) ……景、继、修、凤、玉、应,春、世、时、之、成,大、学、文、名、显,鸿、勋、泰、运、新,克、勤、功、益、懋,遵、道、治、常、隆,守、训、承、先、志,敦、行、尚、本、真,有、恒、斯、建、业,能、立、定、增、荣。…… 10、叙乐堂李氏一支宗谱字派(部分) ……森、堂、惟、思、永,珠、仕、忠、正、春,良、善、惟、思、永,兴、隆、福、寿、昌。英霍六太三支合议新增派:孝、友、傅、家、学,诗、书、显、国、长。…… 11、南郭李氏一支十一修宗谱字派(部分) ……居、均、元、景,丕、基、式、廓,文、献、日、存,英、明、代、作,规、啟、来、

李氏家谱文化

李氏家谱文化 人类从远古走来,经历了千百万年的历史跋涉,一步步地从自然荒芜走向社会文明,在这个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血缘关系的氏族文化或部落文化,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家谱文化承载的伦理、情感和道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有它,我们的社会和谐而有序;我们的生活才精彩分呈,丰富多彩。它记录了族群生命的年轮,连接了族群的生命情感,谱写了族群生命长河的凯歌。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正因为家谱文化的记录,才形成了今天中华文化百舸争流的繁华。更多资料:百姓通谱网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李氏家族文化记录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我们的远祖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五帝”时皋陶的氏族联盟时代。传至理征时,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带着幼子利贞逃难于伊侯之墟(今河南苦县)。其后利贞畏于纣王追捕不敢姓理,以“木子”救命之恩,改为“李”氏。由此我们知道利贞是李氏得姓始祖。唐代在甘肃省陇西县南安乡一心村庙儿巷建有李家龙宫。后来李姓后裔在此祭祀先祖。殿堂门高悬“陇西堂”巨匾,堂内供有李姓始祖利贞及先祖李耳、李崇三尊牌位,陇西堂逐渐成为后世各地李姓裔孙家谱记叙的堂号,陇西遂成为华夏李氏族人的精神故乡。 唐太宗诏颁《氏族志》揭开了我李氏宗谱的扉页,李氏宗族因为有李唐王朝的详细考证和记载,才有血脉源流、支庶蕃衍的历史记录。从得姓始祖利贞到唐太宗李世民为57代。自唐代以后,李氏宗亲支庶只要有家谱世系记录,无论你在天涯海角,还是在异国他乡,都可以追根溯源到利贞始祖世系,或至唐宗室的血脉世系。这一宝贵的家族文化是李氏家族血脉同源、人文相承的万世史书。老子《道德经》经纬伦世,生命和谐之论,万古流芳。李唐王朝,威振中国、环宇世界,三百年国姓,登峰造极。贞观之治成为中国历史的政治辉煌,唐代诗文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高峰。历史人物史册不绝,帝王将相不乏其人。千百年来,李氏族人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庞大族群,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中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嘉鱼李氏一世祖璠公,裔出大唐吴王房江西永修磨刀李始祖衟公。据《嘉鱼湖西璠公李氏宗谱》记载,远祖考定为:大唐太宗世民三子吴王恪房世系—琨—袆—峄—远—元—涛—承休—仲宝—景圭—衜—辂—德陪—晖。晖生四子(琛、璠、玙、珩)。南唐时璠公由江西武宁之樱川迁徙嘉鱼湖西,其后人裔孙蕃衍,瓜葛绵延,至宋代始有家谱。以后时愈久,地无疆,族大丁繁,裔孙有系,伦理不乱,宗亲地域之情由是相缘,族居他乡一家亲。经过一千多年历史苍桑,其族人主要居住在嘉鱼、赤壁、咸安、崇阳、通山、洪湖、汉南、江夏、南漳、荆州、仙桃、沙市、湖南临湘、汩罗、四川万县、贵州毕节等县市,也有部份迁居他省等的。千百年来,族人秉承先祖功德,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勤勤垦垦,艰苦创业,薪火相传,枝叶繁茂,瓜瓞绵延,兰桂腾芬。创造了嘉鱼地域光辉灿烂的人文历史! 从宋代开始,李氏三世宗仪、宗儒首创湖西义学,开创嘉鱼义塾先河,重教倡学为家之范。家谱载:“人之去禽兽、修四德、敦五伦、励百行,皆由教之始”,“其所教者,人伦物理纲维世道”。宋、元、明、清及后世族人科第蝉联,文人尉起,英才辈出,国史、方志、家谱史册不绝,赞为世家大族。明代李田、李承芳、李承箕、李承勋、李承恩、李沂、李僚等一代家之才子、国之良臣,闪烁“嘉半朝”历史星光,“俾嘉鱼之名丕显于南楚”(家谱),积淀了嘉鱼厚重的历史文化,是我县宝贵的历史财富。嘉鱼李氏宗谱,是李氏族人千年的文化遗产,她既是李氏族人生命伦理的脉系记录,更承载了李氏族人薪火相传的伦理、情感和道德;既记录了几万李氏族人的人生篇章;也记录了嘉鱼地域的历史辉煌。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发展、大变革,族群迁居频繁的历史条件下,这一文化载体凝聚了族裔宗亲地域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