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检查评分使用表三基.doc

体格检查评分使用表三基.doc
体格检查评分使用表三基.doc

体格检查 (A 卷 ) 评分表 (100 分 )

姓名职称科室得分 项目

检查内容与评分要点 分值 得分

职业

1. 精神饱满,着装整洁,仪表端庄,举止大方

,( 每项

0.5 分)

2

2. 查体前洗手,查体站位正确,自我介绍,告知目的

素质

(每项 0.5 分)

2

10 分 一般 项目

检查

12 分

头颅

与五

官检

查 73

3. 语言文明 , 有良好的沟通 (2 分) 关爱病人,有人文关怀

的具体表现

5

4. 查体用物准备到位

1 1. 观察受检者一般状况并报告其内容(营养、发育、神 志、体位、面容与表情) 3

2. 测腋温,测温方法正确(

1.5 分),读表报告结果

( 0.5 分)

2

3. 触诊桡动脉,时间至少 30 秒,报告脉搏频率、节律、

强度( 1 分),双手同时触诊左右侧桡动脉,检查其对 2

称性,口述检查结果( 1 分)

4. 计数并观察呼吸,报告每分钟呼吸次数 1

5. 测量右上肢血压:体位,袖带绑扎位置、松紧度,血

压计数摆放与心脏同一水平、充气与测压过程规范( 3 4 分),测血压 2-3 次,报告测压结果 mmHg(1分)

1. 观察头颅外形、毛发分布、色泽,头颅有无异常运

动;触诊头颅有无压痛、包块等

4

2. 视诊双眼及双眉,报告视诊结果 2

3. 检查下睑结膜、球结膜和巩膜( 2 分);检查双侧泪

囊( 2 分);翻转上睑,检查上睑结膜、球结膜和巩 6

膜,检查方法及报告结果正确

4. 检查眼球运动(目标物距眼球约 30-40cm ,检查六个

4

方位),检查顺序及方法正确

5. 检查瞳孔(形状、大小、对称性);检查直接、间接

6

对光反射;检查集合反射

6. 检查双侧外耳及乳突(有无压痛);检查颞颌关节;

3

分别检查双耳听力

7. 检查外鼻、鼻前庭、鼻中隔;分别检查左右鼻道通气

3

情况

8.检查上颌窦、额窦、筛窦有无压痛,局部有无肿胀,

检查方法及部位正确,报告结果

9.观察口唇、牙齿、牙龈,报告正确结果

10.嘱受检者张口,借助压舌板、灯光检查口咽部、颊粘

膜、上颚、扁桃体,报告结果

11.检查舌质 , 舌苔 ; 伸舌检查舌下神经 ; 报告检查结果

12.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 ( 视诊 , 嘱受检者皱眉、闭目、露

齿、鼓腮或吹口哨 ) ,报告检查结果

13.检查三叉神经运动支(触双侧咀嚼肌或以手对抗张口

动作);检查三叉神经感觉支(自上而下、左右对

比),报告检查结果

14.暴露颈部,观察颈部外形、皮肤、颈静脉充盈和颈静

脉搏动,报告检查结果

15.触诊头颈部 8 组淋巴结,触诊手法、顺序、位置、部

位名称和报告检查结果

16.触诊甲状软骨,甲状腺峡部及侧叶,触诊手法、顺

序、位置、部位名称和报告结果

17.听诊左右侧颈动脉及甲状腺( 2 分),触诊气管位置

18.检查颈椎屈曲、侧弯、旋转运动( 3 分),检查副神

经(耸肩、对抗头部旋转)( 2 分)

查体 1. 检查时间 12 分钟,到时停止检查,未完成查体扣分时

及综

2. 查体熟练规范流畅 4 分,欠熟练流畅扣 2 分,很差扣

合评

3 分

价 5

评委签名年月日

体格检查 (B 卷 ) 评分表 (100 分 ) 姓名职称科室得分

项目检查内容与评分要点

职业素质

1. 精神饱满,着装整洁,仪表端庄,举止大方,( 每项10 分0.5 分 )

3

2

4

2

4

4

4

5

8

4

5

5

分值得分2

前侧胸廓、胸壁检查25分2.查体前洗手,查体站位正确,自我介绍,告知目的

2 (每项 0.5 分)

3. 语言文明 , 有良好的沟通 (2 分 ) 关爱病人,有人文关

5 怀的具体表现

4. 查体用物准备到位 1

1. 告知被检查者取卧位或坐位,充分暴露前胸部 2

2. 观察胸廓外形、对称性、皮肤和呼吸运动等,报告

5 结果正确

3.分别触诊左、右乳房(四个象限及乳头),检查手

法及部位正确( 6 分),顺利( 1 分),报告结果( 1 8 分)

4.检查左右侧淋巴结,手法正确,口述各组淋巴结名

称与所指位置正确( 4 分)检查顺序( 0.5 分)报告结8 果( 1 分)

5. 触诊胸壁弹性,有无压痛( 3 分),报告结果正确

(1 分)

4

1. 检查双侧呼吸动度,检查方法正确( 4 分),报告结

果正确( 2 分)

6

前胸

检查双侧有无胸膜摩擦感,检查方向正确,报告检

2.

肺检查结果 6

查58

3. 检查双侧触觉语颤,检查方法、顺序正确(自上而

下,自外向内,两侧对比)( 6 分),报告检查结8

果( 2 分)

查体时间及综合评价5分4.间接叩诊法:叩诊方法( 10 分),顺序( 3 分),对

比( 3 分),报告检查结果( 2 分)

5.听诊双肺:自肺尖起至肺底,左右侧对比,每个部位

听诊 1-2 个呼吸周期( 5 分),口述听诊内容:正常呼

吸音,异常呼吸音,啰音,胸膜摩擦音及语音共

振,每项 1.5 分,报告听诊结果( 2 分)

1.检查时间 12 分钟,到时停止检查,未完成查体扣分

2.查体熟练规范流畅 4 分,欠熟练流畅扣 2 分,很差扣

3 分

评委签名年月日

18

20

5

体格检查 (C 卷 ) 评分表 (100 分 )

姓名职称科室得分

项目检查内容与评分要点分值得分

1. 精神饱满,着装整洁,仪表端庄,举止大方,( 每项

0.5 分 ) 2

职业2. 查体前洗手,查体站位正确,自我介绍,告知目的

(每项 0.5 分)

2

素质

10 分 3. 语言文明 , 有良好的沟通 (2 分 ) 关爱病人,有人文关

5 怀的具体表现

4. 查体用物准备到位 1

1. 告知被检查者取卧位,充分暴露前胸部 4

2.观察心前区有无隆起与凹陷,切线位观察心尖搏动

6 点,有无异常搏动

3. 触诊心尖搏动(两步法),触诊方法正确( 6 分),

报告心尖搏动位置、范围、有无震颤( 4 分)

10 心脏

检查 4. 触诊心前区,检查方法正确,报告结果(有无震颤

85 分和心包摩擦感)10

5. 叩诊心脏相对浊音界:先扣左侧,再扣右侧,确定

起始点后由下而上,以外向内逐肋条间进行叩诊( 6

分),叩诊手法,手指落点正确,叩诊力度适中,有16

节奏( 8 分),叩诊由清音变为浊音时,做出标记( 2

分)

6.确定前正中线,测量左锁骨中线至前正中线的距离

cm(2 分),正确测量心界(8 分),报告测量结果12 (2 分)

7. 听诊心脏各瓣膜区,听诊顺序及方法正确( 6 分);听

诊时间:心尖区不少于 30 秒,其他各瓣膜区不少于

16 10 秒( 4 分);听诊部位与所述瓣膜区名称正确( 6

分)

8.报告听诊内容(心率、节律、心音、额外心音、杂

音、心包摩擦音)(每项 1.5 分),报告听诊结果

(2 分)

查体 1. 检查时间 12 分钟,到时停止检查,未完成查体扣分时间

及综

合评 2. 查体熟练规范流畅 4 分,欠熟练流畅扣 2 分,很差价 5 扣 3 分

评委签名年月日

体格检查 (D 卷 ) 评分表 (100 分 ) 姓名职称科室得分

项目检查内容与评分要点

1.精神饱满,着装整洁,仪表端庄,举止大方,( 每项

0.5 分 )

职业

2. 查体前洗手,查体站位正确,自我介绍,告知目的

素质

(每项 0.5 分)

10分

3.语言文明 , 有良好的沟通 (2 分 ) 关爱病人,有人文关

怀的具体表现11

5

分值得分2

2

5

后胸背部检查85分4. 查体用物准备到位 1

1. 请受检者坐起,充分暴露背部 2

2. 观察胸廓外形和呼吸运动,现察脊柱生理弯曲和有

5 无侧弯畸形

3.检査胸廓活动度及其对称性,检查方法正确报告结

4 果

4. 检查触觉语颤(自上而下,左右对比), 检査方法报

6 告结果正确

5. 检查胸膜摩擦感,报告结果 4

6.请受检者双上肢交叉,叩诊双侧后胸部 ( 自上而下,

左右对比进行叩诊 , 叩诊方法:扳指方向、叩诊力度、8 弹性、节奏等正确)报告结果

7. 叩诊双侧肺下界(腋中线、肩胛线), 报告肺下界位

8 置(肋间隙)

8.叩诊双侧肺下界移动度:叩沴手法正确,标记、测

8 量报告肺下界移动范围(cm)

9.听诊双侧后胸部:自上而下、左右对比,每个部位

4 1-2 各呼吸周期

10.听诊有无胸膜摩擦音,检查双侧语音共振,检査方

法正确

4

11. 报告听诊内容和结果(正常呼吸音、异常吸音、啰

10 音、胸膜摩擦音、语音共振)

12.触诊检查脊柱有无畸形、压痛,检査方法、顺序正

确,报告结果

6 13. 直接、间接叩诊法检査脊柱有无叩击痛 6

14.检查双侧肋脊点和肋腰点有无压痛,检査部位正

确,报告结果

15.检查双侧肋脊角有无叩击痛

查体 1. 检查时间 12 分钟,到时停止检查,未完成查体扣分时间

及综

2. 查体熟练规范流畅 4 分,欠熟练流畅扣 2 分,很差合评

价 5 扣 3 分

评委签名年月日

体格检查 (E 卷 ) 评分表 (100 分 ) 姓名职称科室得分

项目检查内容与评分要点

1.精神饱满,着装整洁,仪表端庄,举止大方,( 每项 0.5

分)

职业 2. 查体前洗手,查体站位正确,自我介绍,告知目的(每项 0.5 分)

素质

10 分 3. 语言文明 , 有良好的沟通 (2 分) 关爱病人,有人文关怀的

具体表现

4. 查体用物准备到位

1.请受检者仰卧位,放松腹肌,双上肢置于躯干两侧,充

分暴露腹部

腹部

观察腹部外形、对称性,观察腹部皮肤、脐、腹式呼

2.

检查

吸,观察有无胃肠型、蠕动波、静脉曲张,报告视诊内容85 分

和结果6

4

5

分值得分2

2

5

1

4

8

3. 听诊肠鸣音,听诊部位( 3 分),报告听诊结果( 1 分) 4

查体时间及综4.听诊腹部血管杂音(腹主动脉、肾动脉、髂动脉),听

诊部位与名称正确( 3 分),报告结果( 1 分)

4 5. 叩诊全腹,叩诊手法及顺序正确( 3 分),汇报结果( 1

分)叩诊肝上、下界(沿锁骨中线),报告肝上界位置与12 肝径 cm

6.检查移动性浊音 ( 经脐水平先左后右 ) ,检查方法正确,

6 报告结果

7.腹部浅、深触诊(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触诊手

法、顺序正确( 3 分),配合腹式呼吸( 2 分);报告触诊

9 内容(腹壁紧张度、压痛、反跳痛、包块等)及检查结果

(4 分)

8.肝脏触诊(沿右锁骨中线和前正中线双手触诊.触诊时

配合腹式呼吸进行),触诊方法正确(8 分),报告检查10 结果( 2 分)

9. 检查肝颈静脉回流征,方法正确( 3 分),报告结果正

确( 1 分)

4 10. 检查 Murphy 征,方法正确(

5 分),报告检查结果( 1

分)

6 11. 双手触诊脾脏及右侧卧位触诊脾脏,方法正确( 5

分),报告检查结果( 1 分)

6 12. 触诊双侧肾脏(双手法),方法正确配合呼吸( 5

分),报告检查结果( 1 分)

6 13. 检查腹壁痛觉及蝮壁放射,方法正确且双恻对比( 4

分),报告结果(

6

2 分)

1. 检查时间 12 分钟,到时停止检查,未完成查体扣分

5 2. 查体熟练规范流畅 4 分,欠熟练流畅扣 2 分,很差扣 3

合评分

价5

评委签名年月日

心血管系统体格检查评分细则2017(1)

心血管系统体格检查 项目细则得分 体查前准备(12分)环境准备宽敞明亮、温度适宜、通风、隐私(2分)器械准备听诊器、标记笔,尺片、手表(2分) 医师准备患者右侧站位(2分) 着装,指甲修剪,手部温暖,洗手(4分)患者准备取仰卧位(2分) 心脏检 查(46分) 望诊 心前区隆起及凹陷(2分) 心尖搏动(4分) 心脏搏动(心前区、上腹部)(2分) 触诊 心尖搏动(位置、范围、强度、节律)(4分) 震颤(4分) 心包摩擦感(4分) 叩诊 心界叩诊(左界、右界、心脏是否扩大(10 分) 听诊 各瓣膜区听诊顺序(二尖瓣、肺A脉、主A 脉、主A脉副区、三尖瓣)(6分) 心率、心律、心音、附加音(8分) 心脏杂音(部位、时期、性质、强度、传导 与体位呼吸关系)(2分)(无杂音提问一 项) ( 血管检 查(20 分)血管征颈外静脉充盈或搏动(3分) 颈动脉搏动(2分) 桡动脉搏动(节律、奇脉、交替脉(3分)毛细血管搏动(4分) 水冲脉(4分) 肱动脉枪击音(4分) 终末质量(12分) 洗手、记录(2分)操作熟练度(8分)人文关怀(2分) 提问(10分) 提问1(5分)提问2(5分)

心尖搏动(apical impulse)主要由于心室收缩时心脏摆动,心尖向前冲击前胸壁相应部位而形成。正常成人心尖搏动位于第 5 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 0.5~1.0cm,搏动范围以直径计算为 2.0~2.5cm.。 触诊方法是检查者先用右手全手掌开始检查,置于心前区,然后逐渐缩小到用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和中指指腹并拢同时触诊,必要时也可单指指腹触诊。 叩诊方法叩诊采用间接叩诊法,受检者一般取平卧位,以左手中指作为叩诊板指,板指与肋间平行放置,如果某种原因受检者取坐位时,板指可与肋间垂直,必要时分别进行坐、卧位叩诊,并注意两种体位时心浊音界的不同改变。叩诊时,板指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以右手中指藉右腕关节活动均匀叩击板指,并且由外向内逐渐移动板指,以听到声音由清变浊来确定心浊音界。通常测定左侧的心浊音界用轻叩诊法较为准确,而右侧叩诊宜使用较重的叩诊法,叩诊时也要注意根据患者胖瘦程度等调整力度。另外,必须注意叩诊时板指每次移动距离不宜过大,并在发现声音由清变浊时,需进一步往返叩诊几次,以免得出的心界范围小于实际大小。 (二)叩诊顺序通常的顺序是先叩左界,后叩右界。左侧在心尖搏动外 2~3cm 处开始,由外向内,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 2 肋间。右界叩诊先叩出肝上界,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 2 肋间。对各肋间叩得的浊音界逐一作出标记,并测量其与胸骨中线间的垂直距离。 (三)正常心浊音界正常心脏左界自第 2 肋间起向外逐渐形成一外凸弧形,直至第 5 肋间。右界各肋间几乎与胸骨右缘一致,仅第 4 肋间稍超过胸骨右缘。以胸骨中线至心浊音界线的垂直距离(cm)表示正常成人心相对浊音界(表2-5-11),并标出胸骨中线与左锁骨中线的间距。 正常成人心脏相对浊界右界(cm)肋间左界(cm) 2~3 Ⅱ 2~3 2~3 Ⅲ 3.5~4.5 3~4 Ⅳ 5~6 Ⅴ 7~9 (左锁骨中线距胸骨中线为 8~10cm) 心脏瓣膜听诊区 心脏各瓣膜开放与关闭时所产生的声音传导至体表最易听清的部位称心脏瓣膜听诊区,与其解剖部位不完全一致。通常有 5 个听诊区(图 2-5-30)。它们分别为:①二尖瓣区: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又称心尖区; ②肺动脉瓣区:在胸骨左缘第 2 肋间;③主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右缘第 2 肋间;④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在胸骨左缘第 3 肋间,又称 Erb 区;⑤三尖瓣区:在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 4、5 肋间。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通常的听诊区域是假定心脏结构和位置正常的情况下设定的,在心脏病的心脏结构和位置发生改变时,需根据心脏结构改变的特点和血流的方向,适当移动听诊部位和扩大听诊范围,对于某些心脏结构异常的心脏病尚可取特定的听诊区域。 (二)听诊顺序对于初学者,设定一个听诊顺序,有助于防止遗漏和全面地了解心脏状况。通常的听诊顺序可以从心尖区开始,逆时针方向依次听诊:先听心尖区再听肺动脉瓣区,然后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最后是三尖瓣区。一些临床医师也有从心底部开始依次进行各个瓣膜区的听诊。 (三)听诊内容包括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和心包摩擦音 周围血管征脉压增大除可触及水冲脉外,还有以下体征: 1.枪击音(pistol shot sound) 在外周较大动脉表面,常选择股动脉,轻放听诊器膜型体件时可闻及与心跳一致短促如射枪的声音。 2. Duroziez 双重杂音以听诊器钟型体件稍加压力于股动脉,并使体件开口方向稍偏向近心端,可闻及收缩期与舒张期双期吹风样杂音。 3.毛细血管搏动征(capillary pulsation) 用手指轻压患者指甲末端或以玻片轻压患者口唇黏膜,使局部发白,当心脏收缩和舒张时则发白的局部边缘发生有规律的红、白交替改变即为毛细血管搏动征。 4.水冲脉(water hammer pulse) 脉搏骤起骤落,犹如潮水涨落,故名水冲脉。是由于周围血管扩张或存在分流、反流所致。前者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脚气病等,后者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动静脉瘘等。检查者握紧患者手腕掌面,将其前臂高举过头部,可明显

全身体格检查复习范本

全身体格检查 一、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 1、内容务求全面系统。 2、顺序应是从头到脚分段进行。 3、内容、顺序要熟练、规范、顺畅。 个别顺序可作适当调整,如甲状腺触诊,可在检查背部时从受检者背后予以补充检查。 腹部检查可采取视、听、叩、触的顺序进行,但仍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记录。 4、体格检查应注意原则的灵活性。 如急诊、重症病人,可能需要简单体检后即着手抢救或治疗,遗留的内容待病情稳定后补充。 5、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总的原则是; 先整体后局部,从上到下、由前向后、自外向内、先左后右的顺序进行, 检查手法一般是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腹部按视听叩触进行。具体检查部位顺序如下: ①卧位受检者: 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头面颈部→前、侧胸部(心、肺)→(受检者取坐位)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卧位)腹部→上肢、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为站立位) ②坐位受检者: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上肢→头颈部→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受检者取卧位)前胸部、侧胸部(心、肺)→腹部→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站立位)。保证分段而集中的体格检查顺利完成。受检者仅有二、三次体位更动。 6、掌握检查的进度和时间。一般应尽量在30~4Omin内完成。 二、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以卧位受检者为例) 1、一般检查及生命体征 (3)自我介绍(姓名、职务,并进行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 您好!我是您的主管医生。我姓张。为了对您的病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需要对您进行一次全身的体格检查。请您配合一下,好吗? 询问病人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疾病情况等情况,观察病人的意识情况,同时与病人沟通、交流。 (1)查体前洗手;必须当受检者的面洗手。 (2)准备和清点器械;

临床医师心脏体格检查技能评分表

临床医师心脏体格检查技能评分表 1 5-心脏体格检查 编号: 评 委: 年 月 日 项目 项目分 内容及评分标准 满分 得分 面试 10 1、自我介绍; 2、谈谈来我院参加全科专业规培的感想、今后的自我要求 10 准备 5 物品准备:听诊器、手表、记号笔、尺子 1 洗手,核对病人、自我介绍,解释操作目的并取得同意 2 关门窗、清场、必要时拉帘子保护隐私 1 体位(医者立于患者右侧),充分暴露胸部 1 望诊 7 胸廓外形视线与胸部同水平开始视诊,观察心前区有无隆起及异常搏动(2分), 然后正俯视整个前胸,观察并指出心尖搏动位置与范围(3分),有无负性心尖搏动(2分)。 8 触诊 20 心尖搏动,抬举性搏动 5 震颤:依次用手掌尺侧感受 10 心包摩擦感:胸骨左缘3-4肋间,收缩期、前倾位、呼气末 5 叩诊 38 叩诊手法、顺序正确 10 左侧心浊音界:心尖搏动外2-3cm 处开始叩诊(3分),由外向内至浊音出现(3 分),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3分)。标记、测量(3分) 12 右侧心浊音界:先叩出肝上界(2分),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至浊音止(2分),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2分)。。 6 正确描述叩诊心浊音界范围 10 听诊 15 心脏瓣膜听诊:顺序 5 内容:心率、心律、心音、心音改变、额外心音、心脏杂音 6 心包摩擦音:胸骨左缘3-4肋间,收缩期、前倾位、呼气末 4 人文关怀 5 操作轻柔、注意患者感受 1 操作过程中无过多改变患者体位,造成过多不适 2 操作完毕后复原患者衣物、被褥 1 告知患者相应体格检查结果及可能的下一步治疗方案 1 总分 100 得分

体检科质量标准评分表

隆昌县中医医院医务科 医疗质量标准 第 1 页 共 1 页 体检科(治未病科)质量标准评分表(讨论稿) 评价指标 分值 评分细则 得分 构建完善的体检工作管理及流程体系,包括检前的销售服务(开拓服务)、检中的体检 科室服务(核心服务)、检后的客服服务(保障服务)、检中的外围服务(后勤相关服务),各环节相关制度、流程、标准等 此项为参考指标,以体检科为主导,医务科等相关部门协助完成。体检科定期总结存在的问题或困难上报。 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并执行(30分) 1、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制度装订成册,工作人员可方便获得;各工作人员执行规章制度,相关记录完整,无违规现象。重点规章制度如下:体检信息资料管理制度、体检报告编制规范、查对制度、体检资料交接制度、 重要体检结果报告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体检投诉登记处理制度、体检差错登记报告及调查处理制度,体检质量管理制度、隔离消毒制度、院内感染控制制度和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制度等。 15 无制度不得分,制度不全扣2分/项,未装订成册、可获得扣5分,制度未落实每项扣5分,相关记录不全每项扣2分,违规每次扣5分,造成后果另处 2、建立规范的体检技术操作规程,装订成册,工作人员可获得;有各体检工作流程,并不断优化;各项操作符合体检操作规程。 10 无操作规程不得分,流程不合理扣2分,违规操作扣2分/次 3、认真执行质量监督检查考核制度,有完善的考核机制、质量标准、检查方法,奖惩措施。 5 无考核制度和机制,不得分;质量标准、检查方法、奖惩措施每缺1项扣1-2分 业务培训(5分) 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业务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并实施,培训记录完整 5 无培训不得分,无计划扣2分,培训记录不全扣2分 体检质量达标 (45分) 制定体检业务质量标准,包括临床检查质量,医技检查质量,体检报告质量等,并认真落实。 15 每项有细化标准,缺1项扣5分,质量不达标扣3分/项; 制定体检服务质量标准,并认真落实。 10 无服务质量标准不得分,服务质量不达标扣2分/项

体检中心质量标准

体检中心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总分检查人员检查日期 项目检查内容分 值 评分细则扣分 护士素质14分1、衣帽整齐,挂牌上岗。2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每人次扣1分。 2、发不过肩、不留指甲、不染指(趾)甲、不带首饰。2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3、工作区内做到四轻。5分违反一次扣1分 4、礼仪规范:包括接待新体检者、交接班、回答体检 者及他人的咨询、迎送体检者,催款等。 5分不符合礼仪规范一次扣2分,严 重违反一次扣完(5分)。 劳动纪律15分1、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请假,按时参 加科内及护理部会议和学习。需要请假提前递交请假申 请。 5分发现一人迟到或早退或不参加业 务学习扣1分。 2.、上班时间不接打私人电话、不干私活、不打游戏,不 带家属值班及会客。 5分一人一项不符合扣1分,扣完为 止。 3、上班时间不脱岗,不串岗,手机须设为“振动”或“静 音”,操作时严禁接打手机。 5分一人不符合要求扣1分,扣完为 止。 质量安全管理71分1、流程合理,有便民服务措施。导诊员服务热情、周 到,解释耐心。对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主动予以照顾、 必要时优先安排体检。 5分 现场抽查,一项不合格扣1分。 2、每月满意度调查在95%以上,尽量做到无投诉。5分满意度<95%,每下降1%扣1分。 3、熟练掌握各种体检套餐项目及适应人群,掌握各项 体检须知并做好异常结果登记。 8分访谈护士,一处不合格扣1分, 扣完为止。 4、认真做好体检前准备:诊疗用物及器械准备齐全, 位置固定。建立贵重仪器使用、维修、保养制度,定期 保养、维修有记录。 8分物品准备不齐全一处扣1分,放 置、清点、维护不符合要求一项 扣1分,无记录扣1分/次。 5、熟练掌握静脉采血技术,并讲解所有采集标本的相 关注意事项,缓解体检人员的压力与情绪紧张。 10 分 查现场,访谈体检人员,一项不 合要求扣1分。 6、体检报告管理规范,按要求正确录入相关体检信息。5分查资料,不合要求全扣。 7、体检人员体检或领取报告时,凭身份证领取并登记。5分查现场,不合要求全扣。 8、对体检结果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和需要复查的体检人 员专人电话回访,及时通知来院会诊或复查。 5分查看随访记录本,漏访一人扣2 分。 9、设意见簿,定时收集意见,及时给予解决,并有改 进措施。 5分查现场和记录,一项不合要求扣 2分。 10、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有姓名、手机号码、 年龄等身份识别。 5分查现场,查体检人员,一项不合 要求扣2分。 1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用物清洗、消毒、保存、 监测符合要求,医疗垃圾处理符合规定,发现传染病患 者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并做好疫情报告。 5分查现场和记录,一项不合要求扣 2分。 12、加强护理人员业务培训、定期进行技能和三基考核 有记录。 5分未按要求落实扣3分。

全身体格检查标准及评分注意事项

“全身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1 (一般检查、头颈部)科室姓名分数

“全身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1 (一般检查、头颈部) 1.要求在10分钟内完成个部分体格检查。时间一到,立即中止查体,未查部分无分。 操作错误、顺序颠倒,按程度扣分2.提问:(5分)

“全身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2 (前胸部、肺部、心脏) 科室 姓名 分数 提问:(5) 项目 评分标准 扣分 前胸 部 和肺 部 47 心脏 48 1. 视诊前胸部皮肤、呼吸运动、肋间隙、胸壁静脉口述(漏一项-0.1 );蹲下观察胸廓外形 (0.5 ); 视诊两侧乳房、乳头的位置(1) (口述)。 [2.0] 2. 触诊腋窝淋巴结。左手扶着被检者左前臂,右手指并拢 ,掌面贴近胸壁向上直达腋窝顶部滑~ 动触诊(1 )。然后依次触诊腋窝后壁(1)、内侧壁(1)、前壁(1)。触诊腋窝前壁时,注意拇 指和四指的配合。再翻掌向外 ,触诊腋窝外侧壁(1 )。左手检查右腋窝淋巴结,方法同前。 [双侧各5分,共10.0] 3. 触压胸廓,了解胸廓的弹性,检查皮下气肿、胸壁压痛、胸骨压痛。 [各0.5分共2.0] 女性则常规触诊乳房,先查健侧,后查患侧(1 )。按内上、外上、尾部、内下、外下顺序由浅入 深触诊(2),最后触诊乳头(1 )。 [4.0] 4.检查胸廓扩张度。两手掌及伸展的手指置于胸廓前下部的对称位置,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 缘 指向剑突(0.5),两拇指间距约 2cm (0.5 )。然后嘱被检者作深呼吸动作(1) [2.0 ] 5. 触诊语音震颤。将双手掌置于被检者胸部上、中、下三部位(各 等 强度发“ yi ”长音,并双手作一次交换。 6. 触诊胸膜摩擦感。双手掌置于被检者胸廓下侧部 ,嘱其深吸气。 0.5 )的对称位置,嘱其以同 [3.0] [1.0] 7. 检查胸部叩诊音分布。由第 1肋间至第4肋间,按由外向内(1)、自上而下(1)、两侧对照 (2)的原则叩诊。手法正确(3)报告叩诊情况(1) [8.0] 8. 肺下界叩诊。按右锁骨中线、左腋中线、右腋中线顺序叩三条线(各 2)。被检者平静呼吸, 自上而下(1),由清音叩到实音时翻转板指,取板指中部用标记笔作标记( 1)。位置错误-2-4 分 [4.0] 9. 肺部听诊。按锁骨中线、腋前线和腋中线三条线,上、中、下部左右对称部位听诊(各 双侧)。必要时嘱被检者作深吸气动作 [6.0] 0.5 , 10.检查语音共振。嘱被检者以一致的声音强度重复发 “yi ”长音(1),同语音震颤检查上、中、 下三个部位,作两侧对比(各 0.5 )。 [4.0] 11. 听诊胸膜摩擦音。嘱被检者深吸气,在前下侧胸壁听诊(双侧各 12. 观察心前区是否隆起、心尖搏动、心前区有无异常搏动。检查者下蹲,以切线方向进行观察。 [4.0] 13. 触诊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包括剑突下搏动)~和震颤。用手掌在心前区和心底部触诊, 必要时用手掌尺侧(小鱼际)确定具体位置和时期 [8.0] 1 分) [2.0] 14. 触诊心包摩擦感。在胸骨左缘第 3、4肋间用手掌触诊 15. 叩诊心浊音界。先 叩左界(1),从心尖搏动最强点外 2?3cm 处开始(1),由外向内(1), 由清变浊,作标记(1);如此自下而上叩至第 2肋间。叩右界则沿右锁骨中线 ,自上而下(1), 叩至浊音,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叩出浊音界, 自下而上叩至第2肋间;然后用直尺测量左右心 浊音界各标记点距前正中线的垂直距离和左锁骨中线与前正中线间的距离(每一点 1),叩诊手 法规范(3)。 [20.0] 16. 心脏听诊。 先将听诊器体件置心尖搏动最强的部位( 1 )。听诊心率(1分钟)、心律、心 音(强度改变、心音分裂、额外心音) 、杂音。然后依次(1)在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 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听诊 [12.0] 17. 听诊心包摩擦音。在胸骨左缘 3、4肋间听诊 [4.0] [4.0]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脊柱四肢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脊柱四肢检查(40分)体检内容 脊柱1.口述脊柱检查方法:患者可处站立位和坐位,按视、触、叩的顺序进行(2分)。 2.口述:病变表现:局部疼痛、姿势或形态异常以及活动度受限等(2分) 1.脊柱有无前后凸:从侧面观察有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段稍向前凸,胸段稍向后凸,腰椎明显向前凸,骶椎则明显向后凸(2分)。 2.脊柱有无侧弯:让患者取站立位或坐位,从后面观察脊柱有无侧弯(2分)。轻度侧弯时:检查方法是检查者用示、中指或拇指沿脊椎的棘突以适当的压力往下划压,划压后皮肤出现一条红色充血痕,以此痕为标准,观察脊柱有无侧弯(2分)。 颈椎:固定肩部,嘱被检者颈椎作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等动作(2分)。 腰椎:固定髋部,嘱被检者腰椎作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等动作(2分)。 嘱被检者取端坐位,身体稍向前倾(1分)。检查者以右手拇指从枕骨粗隆开始自上而下逐个按压脊椎棘突及椎旁肌肉,正常时每个棘突及椎旁肌肉均无压痛(3分)。 (1)直接叩击法:嘱患者取坐位,用中指或叩诊锤垂直叩击各椎体的棘突(2分),因颈椎位置深,一般不用此法检查(1分)。 (2)间接叩击法:嘱患者取坐位,将左手掌置于其头部(1分),右手半握拳以小鱼际肌部位叩击左手背(2分)。 1.前屈旋颈试验(Fenz征):嘱被检者头颈部前屈并左右旋转,如颈椎处感觉疼痛属阳性,多提示颈椎小关节的退行改变(2分)。 2.摇摆试验:平卧,屈膝、髋,双手抱于膝前。检查者手扶患者双膝,左右摇摆,如腰部疼痛为阳性。多见于腰骶部病变(2分)。

3.直腿抬高试验(Lasegue征):患者仰卧,双下肢平伸,检查者一手握患者踝部,一手置于大腿伸侧,分别做双侧直腿抬高动作(3分),腰与大腿正常可达80°~90°。 若抬高不足70°,且伴有下肢后侧的放射性疼痛,则为阳性。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也可见于单纯性坐骨神经痛(1分)。 视诊:四肢形态、关节形态、四肢及关节的活动(3分)。 触诊:四肢及关节(3分)。 动诊:主动及被动运动四肢和关节(3分) dugas氏征:嘱被检者用患侧手掌平放于对侧肩关节前方,如不能搭上而前臂不能自然贴紧胸壁,提示肩关节脱位(3分)。 口述并自己模拟:手的功能位置:腕背伸30°并稍偏尺侧,拇指于外展时掌屈曲位,其余各指屈曲,呈握茶杯姿势(2分)。 手的自然休息姿势:半握拳状,腕关节稍背伸约20°,向尺侧倾斜约10°,拇指尖靠达示指关节的桡侧,其余四指呈半屈曲状,屈曲程度由示指向小指逐渐增大,且各指尖均指向舟骨结节处(2分)。 (1)浮髌试验:被检者取平卧位,下肢伸直放松(2分),检查者一手虎口卡于患膝髌骨上极,并加压压迫髌上囊,使关节液集中于髌骨底面(2分),另一手示指垂直按压髌骨并迅速抬起,按压时髌骨与关节面有碰触感,松手时髌骨浮起(4分),即为浮髌试验阳性,提示有中等量以上关节积液(50m1) (1分)。 (2)拇指指甲滑动试验:检查者以拇指指甲背面沿髌骨表面自上而下滑动,如有明显疼痛,可能为髌骨骨折(3分)。分值 4得分脊柱 弯曲 度 脊柱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doc

v1.0可编辑可修改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小项目) 生命征及一般情况检查(发育与营养状态、意识状态、面容与体 位、皮肤)(100 分) 班级:姓名:得分:考核时间: 8 分钟项目内容分值扣分体温:检查有无影响测温的因素,如进热(冰)水、活动、冷(热)源、腋窝汗液等 ( 2 分)。检查体温计的汞柱是否在36℃以下( 4 分)。放置、夹紧, 10min( 腋测法 ) 后 10 分 取出读数( 2 分)。读数后将体温计的汞柱甩到36℃以下,放至专用消毒瓶或消毒盒( 2 生命征分)。 呼吸:呼吸的类型( 2 分)、节律(2 分)、频率( 2 分)、深度(2 分)。8 分检查 脉搏:脉搏的频率( 2 分)、节律( 2 分),左右对比情况( 2 分)。 6 分 血压: 1.病人准备:半小时前禁烟、禁咖啡,至少休息 5 min,取适宜体位。(3 分)2.器 械准备:校正血压计,备听诊器,检查血压计水银柱是否在“0”点。( 3 分) 3.缠气袖: 24 分 气袖下缘距肘窝 2~3cm,气袖中央位于肱动脉表面。( 3 分)4.触肱动脉,置听器胸件在 肱动脉上(不能塞在气袖下)。( 6 分) 5.向气囊充气至肱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升高 20~30mmHg。( 3 分) 6.缓慢放气,双眼随汞柱下降,平视汞柱表面,读出血压值,反复 测量 2 次。(3 分) 7.测后关闭水银柱开关,关闭血压计,整齐地放入存放处。(3 分) 发育与营发育是否正常( 3 分)、属于何种体型(3 分)、营养状态是否良好( 3 分)。9 分 养状态 意识状态意识是否清晰( 6 分)。 6 分 面容与体有无特殊面容(2 分)、表情是否自然( 2 分)、体位检查(自主体位、被动体位或强迫8 分位体位)(4 分)。 皮肤检查皮肤颜色、温度、弹性等( 3 分)。有无出血点、蜘蛛痣、皮疹、皮下结节、瘢痕及水9 分肿等( 6 分)。 其他操作者着装( 4 分)、语言表达( 4 分)、肢体语言(6 分)及人文关怀( 6 分)。20 分

全身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表)-精选.pdf

全身体格检查评分标准(100分) 评分标准满分扣分原因得分 一般检查[5.0]1.器具齐备。站在病人右侧,向病人问侯,告之查体注意事项。 2.测量体温。把体温表放在腋窝深处紧贴皮肤。 0.5 3.检查脉搏,至少计数30秒。0.5 4.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计数30秒。0.5 5.测量右上臂血压。观察水银柱液面,袖带下缘距肘弯横纹上 2~3cm;听诊器膜式体件与腋中线同一水平;两眼平视水银柱 平面。同样的方法测定两次,间歇1分钟左右。测量完后倾斜 血压计,关闭开关。 6.取出体温表,观察刻度后甩下水银。 3.0 7.观察被检者发育、营养、体型、面容表情和体位。0.5 头部[5.0]8.观察头发、头颅外形。9.触诊头颅。 10.观察眼睑,翻转上眼睑,观察上下睑结膜、穹窿结膜、球结 膜及巩膜,先左后右。11.观察眼球的外形、双侧瞳孔。 0.5 12.取手电筒,检查左右瞳孔的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0.5 13.检查左右眼球运动。示指按水平向外->外上->外下->水平向 内->内上->内下,共6个方向进行,检查每个方向时均从中位 开始。 0.5 14.检查调节反射。0.5 15.检查辐辏反射。清醒者不查角膜反射。0.5 16.检查耳廓,观察外耳道,检查乳突,先左后右。0.5 17.观察鼻外形、鼻前庭和鼻腔,检查两侧鼻通气。0.5 18.触压双侧额窦、筛窦和上颌窦。0.5 19.观察口唇;用消毒压舌板观察口腔粘膜、牙齿、牙龈、扁桃 体、咽后壁等;观察舌体、舌苔、伸舌运动、鼓腮、示齿动作。 1.0 颈部[8.0] 20.观察颈部皮肤、血管,先左后右,观察甲状腺。0.5 21.按顺序触诊颈部淋巴结:耳前、耳后、乳突区、枕后、颈后 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淋巴结。颈后三角:双手指尖沿斜方 肌前缘和胸锁乳突肌后缘触诊颈前三角:翻掌,双手指沿胸锁 乳突肌前缘触诊,被检者头稍低向左侧,检查者右手指尖分别 2.5

体检中心质量控制标准(2)

体检中心质量控制标准 健康体检质量控制标准(试行) 为了加强医疗机构健康体检质量管理,建立和完善健康体检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规范健康体检工作,对健康体检工作质量进行科学、正确的评估,提高我市健康体检质量和服务水平,特制定健康体检质量控制标准。 一、资源配置(必备条件) 1、场地及建筑 有相对独立的体检场所及候检场所,建筑总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每个独立的检查室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 2、人员结构及资质 (1)至少有2名内科或外科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专职从事主检工作。 (2)每个检查科室至少具有1名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 (3)从事体检工作的医师必需具有医师执业证书、医师资格证书,并在当地卫生局注册;医技人员具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及相关的上岗证书;护士具有有效的执业证书。 (4)至少具有10名注册护士。 (5)至少具有1名健康管理师。 3、专业设置 至少设有内科、外科、妇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超声科、放射 科、检验科及心电图检查室。 4、执业许可:具有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健康体检”执业许可。 二、质控管理 1、有健全的健康体检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标准操作规程等,并装 订成册。 2、有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处理各种纠纷、投诉、缺陷。 3、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定期对健康体检过程中的医疗缺陷进行统计、分析,定期召开质控会议,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督促各项问题整改落实,并有记录。 4、及时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并有记录。 5、建立漏诊、误诊登记,及时采取补治措施进行相应补救,并有记录。 &建立单位、科间和个人反馈意见登记,并及时处理,反馈意见及处理意见记录真实。 三、服务体系 1、体检套餐设置合理,体检项目价格严格按照国家物价标准执行。

心血管系统体格检查评分细则

心血管系统体格检查

心尖搏动(apical impulse)主要由于心室收缩时心脏摆动,心尖向前冲击前胸壁相应部位而形成。正常成人心尖搏动位于第 5 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 0.5~1.0cm,搏动范围以直径计算为 2.0~2.5cm.。 触诊方法是检查者先用右手全手掌开始检查,置于心前区,然后逐渐缩小到用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和中指指腹并拢同时触诊,必要时也可单指指腹触诊。 叩诊方法叩诊采用间接叩诊法,受检者一般取平卧位,以左手中指作为叩诊板指,板指与肋间平行放置,如果某种原因受检者取坐位时,板指可与肋间垂直,必要时分别进行坐、卧位叩诊,并注意两种体位时心浊音界的不同改变。叩诊时,板指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以右手中指藉右腕关节活动均匀叩击板指,并且由外向内逐渐移动板指,以听到声音由清变浊来确定心浊音界。通常测定左侧的心浊音界用轻叩诊法较为准确,而右侧叩诊宜使用较重的叩诊法,叩诊时也要注意根据患者胖瘦程度等调整力度。另外,必须注意叩诊时板指每次移动距离不宜过大,并在发现声音由清变浊时,需进一步往返叩诊几次,以免得出的心界范围小于实际大小。 (二)叩诊顺序通常的顺序是先叩左界,后叩右界。左侧在心尖搏动外 2~3cm 处开始,由外向内,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 2 肋间。右界叩诊先叩出肝上界,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 2 肋间。对各肋间叩得的浊音界逐一作出标记,并测量其与胸骨中线间的垂直距离。 (三)正常心浊音界正常心脏左界自第 2 肋间起向外逐渐形成一外凸弧形,直至第 5 肋间。右界各肋间几乎与胸骨右缘一致,仅第 4 肋间稍超过胸骨右缘。以胸骨中线至心浊音界线的垂直距离(cm)表示正常成人心相对浊音界(表2-5-11),并标出胸骨中线与左锁骨中线的间距。 正常成人心脏相对浊界右界(cm)肋间左界(cm) 2~3 Ⅱ 2~3 2~3 Ⅲ 3.5~4.5 3~4 Ⅳ 5~6 Ⅴ 7~9 (左锁骨中线距胸骨中线为 8~10cm) 心脏瓣膜听诊区 心脏各瓣膜开放与关闭时所产生的声音传导至体表最易听清的部位称心脏瓣膜听诊区,与其解剖部位不完全一致。通常有 5 个听诊区(图 2-5-30)。它们分别为:①二尖瓣区: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又称心尖区; ②肺动脉瓣区:在胸骨左缘第 2 肋间;③主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右缘第 2 肋间;④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在胸骨左缘第 3 肋间,又称 Erb 区;⑤三尖瓣区:在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 4、5 肋间。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通常的听诊区域是假定心脏结构和位置正常的情况下设定的,在心脏病的心脏结构和位置发生改变时,需根据心脏结构改变的特点和血流的方向,适当移动听诊部位和扩大听诊范围,对于某些心脏结构异常的心脏病尚可取特定的听诊区域。 (二)听诊顺序对于初学者,设定一个听诊顺序,有助于防止遗漏和全面地了解心脏状况。通常的听诊顺序可以从心尖区开始,逆时针方向依次听诊:先听心尖区再听肺动脉瓣区,然后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最后是三尖瓣区。一些临床医师也有从心底部开始依次进行各个瓣膜区的听诊。 (三)听诊内容包括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和心包摩擦音 周围血管征脉压增大除可触及水冲脉外,还有以下体征: 1.枪击音(pistol shot sound) 在外周较大动脉表面,常选择股动脉,轻放听诊器膜型体件时可闻及与心跳一致短促如射枪的声音。 2. Duroziez 双重杂音以听诊器钟型体件稍加压力于股动脉,并使体件开口方向稍偏向近心端,可闻及收缩期与舒张期双期吹风样杂音。 3.毛细血管搏动征(capillary pulsation) 用手指轻压患者指甲末端或以玻片轻压患者口唇黏膜,使局部发白,当心脏收缩和舒张时则发白的局部边缘发生有规律的红、白交替改变即为毛细血管搏动征。 4.水冲脉(water hammer pulse) 脉搏骤起骤落,犹如潮水涨落,故名水冲脉。是由于周围血管扩张或存在分流、反流所致。前者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脚气病等,后者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动静脉瘘等。检查者握紧患者手腕掌面,将其前臂高举过头部,可明显感知桡动脉犹如水冲的急促而有力的脉搏冲击。

全身体格检查过程

全身体格检查过程 一、一般检查/生命体征: 1、准备和清点器械(要求齐备)。站在病人右侧,向病人问候及自我介绍,告之查体注意事项并当着受检者的面洗手。 说:您好!我是您的主管医生国刚。请问:您叫什么名字?家庭住址在哪?工作单位?结婚了没有?您是什么民族的?籍贯?好了,现在为了能够更加详细深入的了解您的身体状况,因此我下面将会为您做全身体格检查,希望能得到您的配合好吗? 2、观察被检者发育、营养、体形、面容表情、意识和体位。 说:患者发育良好,营养中等,正力体型,面容安静,无急性病容、慢性病容、贫血面容、肝病面容、肾病面容,无甲亢面容、黏液性水肿面容、二尖瓣面容、伤寒面容、苦笑面容、满月面容等病理面容。表情自然,意识清晰,自主体位,无被动体位、强迫体位等病理性体位。(注:面容是指面部呈现的状态。表情是指在面部或姿态上思想感情的表现。意识是指大脑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也就是对环境的知觉状态。各种体型有正力、无力(瘦长型)、超力(矮胖型)等体型。) 3、测量体温。 注:应测腋温,10分钟。测之前应将腋窝搽干,水银柱应该甩在35以下,注意被检者周围无致冷致热无存在。附:体温的分级:正常;36----37,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4、检查脉搏,至少30s,检查双侧对称性。 脉率:60---100次每分。脉律规则。无水冲脉、奇脉、迟脉等病理脉。 5、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记数呼吸30s。 说:呼吸节律均匀整齐。频率正常为16---18次每分。儿:20—30。无潮式呼吸、间断呼吸、叹气样呼吸。 6、测由右上臂血压。 注意:打气应该慢在停不到声音后在上升20――30mmHg即可,但测2次。正常血压:小于130/85。 7、取出体温表,观察刻度后甩下水银。 二、头部: 8、观察头颅外形、头发、运动。 说:头颅外形正常,无小颅、方颅、巨颅、尖颅等异常头颅。头发浓密分布均匀,头颅运动

全身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分系统,每个系统100分)

一般及头颈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100分) 姓名:分数: 评分标准满分扣分原因得分 一般检查[25.0]1.器具齐备。站在病人右侧,向病人问侯,告之查体注意事项。 2.测量体温。把体温表放在腋窝深处紧贴皮肤。 2.5 3.检查脉搏,至少计数30秒。 2.5 4.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计数30秒。 2.5 5.测量右上臂血压。观察水银柱液面,袖带下缘距肘弯横纹上 2~3cm;听诊器膜式体件与腋中线同一水平;两眼平视水银柱 平面。同样的方法测定两次,间歇1分钟左右。测量完后倾斜 血压计,关闭开关。6.取出体温表,观察刻度后甩下水银。 15.0 7.观察被检者发育、营养、体型、面容表情和体位。 2.5 头部[25.0]8.观察头发、头颅外形。9.触诊头颅。 2.5 10.观察眼睑,翻转上眼睑,观察上下睑结膜、穹窿结膜、球结 膜及巩膜,先左后右。11.观察眼球的外形、双侧瞳孔。 2.5 12.取手电筒,检查左右瞳孔的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 2.5 13.检查左右眼球运动。示指按水平向外->外上->外下->水平向 内->内上->内下,共6个方向进行,检查每个方向时均从中位 开始。 2.5 14.检查调节反射。 2.5 15.检查辐辏反射。清醒者不查角膜反射。 2.5 16.检查耳廓,观察外耳道,检查乳突,先左后右。 2.5 17.观察鼻外形、鼻前庭和鼻腔,检查两侧鼻通气。 2.5 18.触压双侧额窦、筛窦和上颌窦。 2.5 19.观察口唇;用消毒压舌板观察口腔粘膜、牙齿、牙龈、扁桃 体、咽后壁等;观察舌体、舌苔、伸舌运动、鼓腮、示齿动作。 2.5 20.观察颈部皮肤、血管,先左后右,观察甲状腺。 5.0 21.按顺序触诊颈部淋巴结:耳前、耳后、乳突区、枕后、颈后 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淋巴结。颈后三角:双手指尖沿斜方 15.0

体格检查评分细则

体格检查评分细则 一、体格检查:(两位考生互相检查不同项目,例:甲给乙检查血压,乙给甲检查眼,依次类推)测试项目21项: (一)一般检查(小项目) 1、血压(间接测量法)(6分) (1)检查血压计(1分);关健:先检查水银柱是否在“0”点。 (2)肘部置位正确(1分);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 (3)血压计气袖绑扎部位正确、松紧度适宜(1分);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臂,其下缘在肘窝以上约2~3cm,肱动脉表面。 (4)听诊器胸件放置部位正确(1分);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不能塞在气袖下)。 (5) 测量过程流畅,读数正确(2分);向气袖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肱动脉搏动声消失,水银柱再升高20~30mmHg后,缓慢放气,双眼观察汞柱,根据听诊和汞柱位置读出血压值。 考官可复测一次,了解考生测定血压读数是否正确。 2、眼(眼球运动、对光反射)(6分) (1)眼球运动检查方法正确(2分);检查者置目标物,如棉签或手指尖,于受检查者眼前30~40cm,嘱病人头部不动,眼球随目标物方向移动,一般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的顺序进行。 (2)对光反射(间接、直接)检查方法正确(2分); ①直接对光反射是将光源直接照射被检查者瞳孔,观察瞳孔变化(1分)。 ②间接对光反射是指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扩大。间接对光反射检查时,应以一手挡住光线,以防光线照射到要检查之眼而形成直接对光反射(1分)。 (3)眼球震颤检查方法正确(2分)。 嘱被检查者头部不动,眼球随医师手指所示方向垂直、水平运动数次,观察眼球是否出现一系列有规律的快速往返运动。 3、浅表淋巴结(6分) (1)颈部淋巴结检查(2分): 检查时,嘱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放松肌肉,有利触诊。医师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及深进行滑动触诊,一般顺序: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 (2)腋窝淋巴结检查(1分) 检查腋窝时面对被检查者,检查者应一手将被检查者前臂稍外展,以右手触诊被检查者左侧腋窝,左手检查右侧腋窝,检查腋窝两侧由浅及深至腋窝顶部。 (3)锁骨上淋巴结检查(1分) 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头部稍向前屈,检查者用左手触病人右侧,右手触病人左侧,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

全身体格检查内容(要点详解)

全身体格检查 1.基本项目 (1)自我介绍(说明职务、姓名,并进行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 (2)准备和清点器械(体温表、血压计、视力表、电筒、压舌板、棉签、牙签、叩诊锤、软尺、直尺、标志笔等) (3)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等一般状态 (4)当受检者在场时洗手(以示关切) (5)测量体温(腋温,10分钟)(36—37℃) (6)触诊桡动脉至少30秒(以一手示、中、环指并拢,指腹平放于桡动脉近手腕处;注意节律、强弱、波形) (7)用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 (8)计数呼吸频率至少30秒(通过观察受检者胸廓起伏变化计数,注意戒律与深度)(9)测右上肢血压二次(打开血压计与汞柱开关,调节汞柱凸面平于0位。受检者右上臂裸露,与右心房同高,并外展45°,将血压计袖带展平,将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臂,使其下缘在肘窝以上约3cm,气袖之中央位于肱动脉表面。检查者扪及肱动脉搏动后,将听诊器胸件置于搏动上(不能塞在气袖下)准备听诊。然后,向袖带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待肱动脉搏动声消失,再升高20~30mmHg后,缓慢放气,双眼视线随汞柱下降,平视汞柱表面根据听诊结果读出血压值,当听到动脉搏动第一响为收缩压;当声音消失时的血压值即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值为脉压,舒张压加1.3脉压为平均动脉压)此时取出体温表记录读数 2.头颈部 (10)观察头部大小、外形、异常运动、毛发分布等 (11)触诊头颅(双手分开头发,触诊有无压痛、包块等) (12)视诊双眼及眉毛(观察颜面、眉毛的分布有无脱落。双眼眼球外形、上睑有无下垂、眼睑有无水肿、倒睫、闭合障碍) (13)分别检查左右眼的近视力(用近视力表,置于受检者眼前33cm处) (14)检查下眼睑结膜、球结膜和巩膜(用双手拇指置于下睑中分,请受检者向上看,同时掰开下睑边缘观察结膜、巩膜) (15)检查泪囊(双手拇指轻压双下睑内眦处) (16)翻转上睑,检查上睑、球结膜和巩膜(然后示指和拇指捏住上睑中外1/3交界处的边缘,嘱受检者向下看) (17)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皱眉、闭目)(置手指于上下睑中分,瞩受检者紧闭双眼,用力分开眼睑,判断面神经运动功能) (18)检查眼球运动(置右示指于受检者眼前30-40cm处,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六个方向,观察双眼球平行运动的情况) (19)检查瞳孔直接对光反射(请受检者双眼平视前方,用手电筒由眼外侧迅速将光线移至一侧瞳孔部位,可见该侧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迅速扩大,此为瞳孔直接对光反射) (20)检查瞳孔间接对光反射(用一手挡住光线,将光线照射一眼,对侧的瞳孔缩小,移开光线,瞳孔迅速复原,称为瞳孔的间接对光反射) (21)检查聚合反射(用示指置于受检者眼前一米外,请受检者注视指尖,然后示指逐渐移至近点,可见双眼内聚瞳孔缩小变化) (22)观察双侧外耳及耳后区(注意有无皮损、结节、畸形和疼痛,用手将耳廓向后、向上牵拉,观察外耳道皮肤是否正常,有无分泌物) (23)触诊双侧外耳及耳后区(触摸乳突有无压痛) (24)触诊颞颌关节及其运动(请受检者张口及闭口) (25)分别检查双耳听力(摩擦手指,或用手表音)(请受检者一手掩耳、闭目,用两手指摩擦,从耳外一米处逐渐移近,比较两耳听力有无听力障碍) (26)观察外鼻(从鼻根部逐渐下移到鼻尖、鼻翼,检查有无压痛、畸形,用拇指将鼻尖轻轻上推) (27)触诊外鼻 (28)观察鼻前庭、鼻中隔(用电筒照射观察鼻前庭) (29)分别检查左右鼻道通气状态(扶住受检者头部,用一手指轻压一侧鼻翼,请受检者吸气,以判断通气状态) (30)检查上颌窦,注意肿胀、压痛、叩痛等(双手固定受检者头部,用拇指在左右颧骨部向后按压,检查上颌窦有无压痛,用中指叩击检查有无叩痛) (31)检查额窦,注意肿胀、压痛、叩痛等(在眼眶上沿内侧向上向后按压,用中指叩击检查有无叩痛) (32)检查筛窦,注意压痛(在鼻根部向后方按压,用中指叩击检查有无叩痛) (33)检查口唇、牙齿、上腭、舌质和舌苔

检验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完整版)

资源县人民医院 检验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月份 ) 检查日期:评价指标评价要点评价方法 一、科室管理(50 分) 年月日分值评分 50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检测活动。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技师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技师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实验室工作客观、公正、不受任何部门 及经济利益影响。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 工的岗位职责。重点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急 诊检验,标本接收与处理管理,防止院内感染 制度,检验质量管理,仪器使用、校准及维护 保养制度 , 试剂管理 , 危险品及废弃物管理 , 差错 事故等级管理 , 教育培训制度 , 信息反馈制度 , 实 验室安全管理 , 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 检验报告 审核与发放 , 检验结果登记等。 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 规章制度。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 事故处理条件》、《医疗工作制度》、《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以及《医疗机构临床试验室管理办法》、《病原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院感染 管理办法》。 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检测活动的,当月 质控考评为零分。 有一名执业的医师未注册的,当月质控考 评为零分。 发现一起执业医师超范围执业的,当月质控 考评为零分。 发布虚假、违法医疗广告的,当月质控考 评为零分。 发现此类情况,当月质控考评为零。 科室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不完善,酌情扣 分。核心制度缺失的不得分,少一条扣1 分。 每月随机抽查医护人员一至两名,不熟悉相 关制度者,酌情扣分。 一票 否定 或倒 扣分 (做 到打 √,做 不到 打×) 8 4 3、医务人员严格 遵守医疗卫生管理 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 发事件应急预案 (医疗和非医疗事 件)及医疗救援任务。 5、建立卫生专业1、医务人员在临床的检验活动中能遵循与其 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规范 和常规。 1、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有与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 发现医护人员未能遵循医疗卫生管理法 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的, 酌情扣分。7 无相应预案不得分。6 无联系渠道酌情扣分。 4 无科室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3 技术人员梯队建和实施措施。 设制度、继续教育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制度并组织实施。和实施目标。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 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6、科主任 / 学科带1、科主任 / 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我县继续教育头人的专业技术项目或科研的能力。 水平领先。 二、患者服务与患者安全(100 分) 1、医疗服务的可1、应尽力使患者从标本采集、检验、取报告 及性与连贯性。具有连贯性。 2、各项医疗活动均符合法律、法规、条例、 部门规章和行业规范的要求。 的酌情扣分。 无科室继续教育培训目标和实施目标的 酌情扣分。 4 未进行考评的不得分。 4未达到规定要求的酌情扣分。 10 100服务流程秩序混乱不得分。 6未按要求执行不得分。 6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