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践建设应急管理长效机制

创新实践建设应急管理长效机制
创新实践建设应急管理长效机制

创新实践建设应急管理长效机制

神华集团是以煤为基础,矿、路、电、港、油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经营的特大型综合能源企业,项目横跨十几个省区,生产战线纵贯上万里,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运营商。2009年,集团又提出了“科学发展,再造神华,五年实现经济总量翻番”的发展战略。为了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带来的新变化,近年来,神华集团深化认识、创新实践,将应急救援管理与日常安全管理两者相结合,应急救援工作由事后单纯救援向事前综合预防与事后救援相结合转变,全面探索建立与中央企业安全发展相适应的应急救援管理长效机制,逐步形成了“体系建设、队伍支撑、源头控制”“三位一体”的企业应急救援管理模式。

一、完善应急救援管理体系,提高安全应急保障能力

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是搞好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的基础,是提高安全应急处置能力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障。经过不断完善,神华集团根据企业特点,建立了以“组织指挥、应急预案、规章制度、信息平台”为核心的应急管理体系。通过建立健全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为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组织保障;通过制定完善各级应急预案体系和相关的规章制度体系,对企业存在的各类重大事故风险,明确应急救援工作的责任、措施、流程和标准,为建立有效的应急救援工作机制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建设综合应急信息平台体系,为实现“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应急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一是建立健全应急组织指挥体系。神华集团按照现有管理层次,成立了由一把手挂帅的集团、分子公司、生产企业三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建立相应的应急管理指挥中心,形成了“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联动机制。

二是制定完善各级应急预案体系。根据神华集团管理体制,建立了集团、分子公司、厂矿企业三级预案体系,三级预案的职责和侧重点各不相同,又保持有机联系。神华集团统一编制了包括1个综合预案以及煤矿、铁路、港口、发供电、煤化工等5个板块33个专项预案在内的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所属各单位进一步细化,建立了上千个具体预案,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系统、有机结合的应急预案体系,预案从注重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入手,规定了重大事故发生前、事中和事后的流程、救援程序等,力求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并做到定期修订,确保体系的实效性。

三是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体系,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应急救援工作机制。为实现应急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建立完善了包括日常训练学习、抢险救灾、物资装备保障、事故案例分析、定期汇报、考核奖惩等在内的20多项相关管理制度,这些制度与预案相结合,明确了应急救援工作的相关责任、管理流程和标准,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应急救援工作机制。其中包括物资装备保障机制,要求各单位根据《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储备足够抢险救援物资,使其经常处于战备状态。应急响应机制。集团根据事故性质、严重程度、事态发展趋势实行分级响应机制,对不同的响应级别,相应地明确事故的通报范围、应急力量的出动和设备、物资的调集规模、疏散的范围等等。快速出警机制。要求事故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救护总队必须在1分钟内出动。信息交流机制。在集团、救护总队、各基层单位进行了联网。一旦发生灾害,立即发布预警信息,及时采取相应行动。完善了应急信息共享与交流,为应急管理提供了信息保障,确保了信息交流畅通。健全的组织指挥体系和强有力的工作机制,成为全力提高企业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保障。

四是搭建信息平台体系。几年来,神华集团逐步建立形成了与生产调度相结合的综合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在线监测,实现了集团、分子公司、厂矿企业的三级联网,根据危险程度,实施升降级管理,达到一定程度时,及时预警,通知相关人员采取相应措施,排查隐患,并通过信息平台跟踪,直到隐患排除

为止。所有矿井均装备了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实现了对井下有害气体、通风设施、风速、温度、机电设备的自动监控。在铁路,各沿线车站安装了雨量实时监测、预警报警系统,实行雨量警戒值巡查制度。规定连续降雨量达到20毫米为黄色警戒值,工队负责人和作业值班人员沿线检查;连续降雨量达到40毫米为橙色警戒值,除执行黄色警戒值检查要求外,严格执行雨后一至三天24小时三班不间断巡视制度;连续降雨量达到60毫米为红色警戒值,要求铁路公司分管与工队长以及所有作业组人员严格执行雨后三至五天24小时三班不间断巡检制度。三级监控体系的建立,极大地提高了全面掌控现场安全生产的能力。

同时,通过信息平台,建立有关应急资源信息库,实现了信息共享,形成了上下畅通、统一指挥的应急管理平台。

二、创新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队伍实战能力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是搞好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应急救援处置能力的重要保障。神华集团按照“机构精简、人员精干、装备精良、救援有效”的原则,既考虑现有救援资源的合理配置,又从发展的角度去谋划未来救援队伍的合理布局;既满足国家规定和矿区救灾现实需要,又要防止重复建设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根据集团企业规模布局,统一设置队伍,从队伍布局、机构设置、人员素质、装备配置、日常管理(培训、训练、演习)等方面加强队伍建设,打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速胜的应急救援队伍。

1、充分发挥大企业大基地的保障作用,统筹兼顾,建立布局合理,资源共享的应急救援队伍网络。从建设之初就配套建设救援消防基地,是神华集团安全管理的一个显著特点,煤化工企业是神华集团正在发展中的重要板块,在各项目投产之

前,积极筹划化工救援基地建设,目前已在鄂尔多斯煤制油、包头煤化工、宁煤煤化工、乌海煤化工等项目中建立了相应的化工企业救护队伍。目前,神华集团现有2个国家矿山救护基地、8支矿山救护队、4支化工消防队,专业救护队员近千人。神华集团根据企业布局建成了以宁煤集团和神东煤炭集团两个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基地为核心,以专业救护队为骨干,以各厂矿企业兼职救护队为辅助的三级救援队伍体系,形成了集团统一指挥、协同作战、布局合理、资源共享、井然有序的救援网络,不仅成为确保神华事业安全发展的坚强后盾,同时履行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担负着企业周边上千个小井的应急救援任务。

2、探索有效的培训和训练方式,打造精干的应急救援队伍。

培训效果和训练水平是影响队伍人员素质和打造精干应急救援队伍的重要因素。在救护培训和训练方面,为解决培训教材缺乏针对性、煤矿实战应急救援演练困难、训练手段单一等问题,神华集团救护队伍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培训及训练的形式和方法。

首先,创新培训方式,自编有针对性的教材和手册。神东救护队结合自身多年的矿山救援实践经验,探索和尝试编制有针对性的教材和手册。自投资金30万元,与科研院校合作编写了78万字的符合本矿区特点的《矿山救援与地面消防》培训教材;组织编写了《应急救援装备使用和基本技术操作指南》手册;根据事故抢救和指挥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编写了《神东矿区矿山救援典型案例汇编》,自我编制形成了系统的、符合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培训教材,开创了我国救援队伍组织编写应急救援培训教材的先河,培训效果显著提高。

其次,创新理念,在救护队伍中探索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预控管理。为避免在应急救援过程中次生事故的发生和救援人员的自身伤亡,实现科学救灾、安全救

灾。神东救护队率先开展了风险预控管理,在对事故救援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估,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训练、演习及应急救援等各项工作的安全,同时结合各自的工作岗位,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作业程序卡片,有效预防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提高自保和互保意识。

第三,平战结合,加强演练,以练备战。集团在日常的救援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视有针对性的实战模拟演习,明确要求安全管理重点单位编制模拟实战演习计划,并认真付诸实施。2006-2009年,神华各煤矿企业与救护大队联合共进行地面火灾和矿井井下救灾实战演习、反风演习500多次。集团每年至少要组织8~10次地面消防和煤矿井下大型模拟救灾实战演习,6-8次的应急救援技术比武。煤化工及港口、电厂等单位积极与地方消防部门配合,也开展了针对性很强的应急救援演练。同时,还积极参加全国同行业的应急救援演习和技术比武。在2008年全国举办的矿山救援技术大比武活动上,神华集团代表队获得了多项奖项。2009年神华宁煤救护总队在宁夏自治区政府支持下,举办了由6支专业救护队伍、9支辅助救护队伍共700多人参加的矿山救援技术竞赛活动,充分展现了宁煤救护队作为国家矿山救援基地的精神风貌,有力促进了矿山救援队伍建设。

3、高标准、高起点,完善装备,改善设施,提高救援队伍的战斗力。

先进的救援装备和训练设施是增强队伍战斗力的重要条件,近年来,神华集团坚持高标准、高起点,近年来,累计投入3亿多元,用于提高装备和设施水平。其中宁煤救护总队利用原宁夏工业学院校区改造,累计投入1亿多元,用于救援基地和救援装备建设,着重打造国内一流国家级矿山救援基地;神东救护大队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注重建设先进设施、购置重型装备和完善设备的成套性,在我国矿山救护领域创造了多项第一。第一个建成了现代化的高温浓烟训练馆和救护队员心理

行为训练系统,第一个拥有全国最高的53米消防云梯车的矿山救护队。神华集团救护队配备仪器设备时,将先进性与系统性相结合,配备了种类齐全、性能先进的破拆工具、快速支护装备等,大大提高了救援队伍的战斗力。

三、加强源头风险控制,提高灾害防范能力

神华集团多年来在生产活动中始终把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风险预控管理和强化隐患排查作为搞好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力求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现,防患于未然。

一是在理念上进行创新。大胆提出并全面提升“煤矿能够做到不死人”和“煤矿生产过程中瓦斯超限就是事故”两个理念。全面加强矿井瓦斯综合治理与利用,强化抽放、先抽后采,以抽定产,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推进生产规模化、设备自动化、管理信息化、队伍专业化的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涌现出了大柳塔、补连塔等7个千万吨矿井群,大大减少井下工作人员。实践证明,改善开采条件、简化生产系统是灾害预防的重要基础。

二是大力实施风险预控管理。从2005年开始,神华集团与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共同组织开展了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建立了体系建设行业标准并在全行业得到推广实施。通过在煤炭企业构建以风险预控为核心的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对生产中的各项任务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每个矿井均辨识出两千多条危险源,分别相应制定了管理标准和措施,并与质量标准化建设和隐患排查相结合,强化现场管理和监控,针对出现的隐患程度,实施风险预警,情况严重时,进行应急处置,实现了从措施的制定、执行到监督、改进的全过程闭环管理。同时,加强班组建设,提高全员素质,进一步夯实了灾害预防的基础。

三是加大安全检查力度,认真排查安全隐患,突出超前防范。根据不同时期对安全生产的

要求,神华集团适时开展一通三防、雨季三防、顶板管理、矿井应急救援预案等专项检查,排查隐患。对重大隐患以集团公司文件的形式下达到各单位要求严肃整改治理。对瓦斯涌出异常的采煤工作面、掘进头果断实行停产整顿。

四是联合防灾,多方互动,不断创新灾害预防管理模式。为了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保证防灾抢险需要,铁路企业与沿线驻军、武警部队签订了《军民共建协议书》,并且分别与当地防汛抗旱指挥部和铁路沿线45个村民委员会签订了《防洪联劳协议》,建立了“军民共建、企地协作、联劳防灾”的新模式。

四、认真履行企业责任,不断提高应急实战能力

几年来,集团各区域救援队伍认真履行职责,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失作为一项责无旁贷的社会职责,在做好本企业应急救援工作的同时,更多的是义不容辞为当地周边社会企业提供救援服务,以过硬的专业技术、过人的胆识和顽强的战斗作风在抢险救灾中屡创佳绩,多次受到集团公司和当地政府的表扬,展现了神华集团构建应急救援管理长效机制的丰硕成果。2000-2009年,神华各区域救援队伍实施抢险、灾害预防和技术服务出动近一万次,预防性检查3200多队次。成功处理井下各类事故733起,地面消防灭火876起,参战指战员12000多人次,无1人次伤亡。为国家减少和挽回经济损失近六亿元。

特别是,2008年7月31日神木县孙家岔镇赵家梁煤矿采空区大面积冒顶,井下9人遇险。由于救援指挥得当,方案正确,使8名遇险者在123小时后成功获救。2009年10月17日神木县永兴乡高庄煤矿井下发生大冒顶事故,致使3名矿工被困井下。神华集团及时派出救援队伍经过8天8夜多时间的连续奋战,使3名被困矿工成功获救,创造了煤矿大冒顶事故救援的又一奇迹,得到了陕西省和当地政府的大力表彰。2009年11月10日凌晨宁夏石嘴山沙巴台小煤矿发生瓦斯爆炸,宁煤救

护队接警后,先后出动2个中队,参加救援和搜寻工作。70名指战员经过9个多小时的艰苦奋战,出色的完成了救灾任务,受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的高度赞扬。

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神华煤炭企业总体安全生产状况达到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这一成绩的取得,与神华集团加强以本质安全型为核心的五型企业建设、积极实施灾害预防和应急管理是密不可分的。

神华集团虽然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形成了“三位一体”的企业应急救援管理模式,但与国家的要求和兄弟单位相比还有差距。我们决心按照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统一部署,在国务院有关部委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加强应急救援管理,进一步完善神华企业应急体系,努力构建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应急救援管理模式,建立与中央企业发展模式相适应得长效应急救援管理机制,为企业的安全发展把好最后一道防线。切实加强同各级政府的信息联系与及时沟通,虚心接受政府的领导与指挥,始终保持同医疗、保卫、新闻及兄弟救援单位的密切联系及配合,为不断开创中央企业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新局面而奋斗。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 (论文)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 文/任林 摘要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根据经营发展战略和企业内外条件,按照现代企业运行规律,通过生产诸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以实现工程项目的合同目标、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通过分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必然性,提出了创新的原则和方案。 关键词管理创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作为企业施工的主战场,不仅是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造就和培养企业管理人才的摇篮,更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源泉所在。为了确保安全、优质、按期向顾客提供产品,同时为了实现效益目标,施工企业一般都会及时组建集团指挥部、子公司项目经理部及其所属施工队的分级管理机构。实践证明,这样的管理模式在施工管理、质量监控、安全保证及资金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但也存在管理人员冗余、机械设备和资源不能有效配置等问题。随着生产日益复杂化,项目管理也变得更加复杂。鉴于这种情况,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进

行创新,不断深化施工管理体制改革。 1 更新观念,转换机制 通过向广大职工反复深入进行形势与任务教育,促进广大职工树立市场、竞争、效益观念,清除计划经济影响。以此为基础,改革机构设置与部门职能,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转换项目管理经营机构。从机构上,设立市场合同部、工程技术部、施工管理部。市场合同部集合同管理、计划管理、财物管理、成本管理和结算管理于一体,有利于突出合同管理的中心地位,强化合同管理的控制功能,克服合同管理与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相脱离的弊端。对于施工管理部,赋予其在合同约束下对现场施工进度、技术、质量、安全、资源配置、成本控制等全方位的组织实施与协调管理职能,有利于形成现场施工管理与合同管理、成本管理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解决现场调度长期存在的重进度、轻管理,重投入、轻核算的问题,改变“管干的不管算、管算的不管干”的局面,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专设工程技术部,以适应工程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的需要,加强对重大施工技术问题的超前研究和科研攻关,为建设一流工程和创造最佳效益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实践证明,机关报的机构设置和职能界定,与我们预期的目标基本一致,新的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已初步实现转换,并显示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2 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

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心得体会

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心 得体会 根据组织安排,我参加了在国家行政学举办的“**省*州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通过为期十天紧张有序的学习,聆听了诸多专家教授的讲课,与学员们进常有效的讨论进一步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使我在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及法治思维政策性修养等方面都有感悟和收获,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内容丰富。本次培训的主题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培训课程十分全面,我州62名学员(其中:厅级领导3名、正处级干部3名、副处级干部28名、科级干部28名,妇女干部5名数民族千部21名)先后聆听了九位教授关于《国家治理》《领导者的思维》《充分发挥信访和法律调控手段解决当前存在的群体性事件》《建立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中国应急管理形势、任务与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突发事件情景构建与预案管理》《系统科学与哲学思维应急管理的实践与思考》和《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提升》等多方面的知识。课程设置科学,有观、有徼观、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操作,教学案例生动、具体,可以说门门丰富,堂堂精彩。除此之外,为进一步帮助学员全面领会所学知识,这次培还安排了具有代表性的实践操作教学,先后安排了《桌面推演》《案例教学》《模拟演练》《现场操作教学》和《结

构化研讨》等,对消化、理解所学知识帮助很大,深受启发。 第二,方式灵活。本刘锐教授所讲的《领导者的法治思维》,以深入浅出的道理、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解了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规则性思维、合法性思维、程序性思维、权义性思维和权责性思维等五个方面的法治思维能力。让我深入了解则性思维要求先立规矩后办事,立好规矩再办事;合法性思维合乎法律文本的具体规定,合乎法律的目的、原则和精神,正确对待“坏法”;程序性思维要求要有程序,并且程序权义性思维以权利、义务为工具去审视、调整社会关系,处理社会矛盾,认真对待权利,切实履行义务;权责性思维要求有权必有责,权责要相当。宝成研究员所讲的《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独到见解,让我对治理理论的兴起和基本内涵、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的挑战及其主要对策等方面有了深入的了解,使我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充满信心。李雪峰教授的《桌面演练:食品安全应急》,让我了解桌面演练方法,不仅使我积累了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处理经验,而且让我提升了突发事件形势研判能力和决策能力。张志和研究员所讲的《传统文化与领导千部的文化修养》,让我深深感到作为当代领导干部不仅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要了解西方的哲学、历史文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等知识,而且深知当代领导干部比古代官员的眼界更宽阔,理应具备更高的文化修养;特别是使我真正领会总书记2013年12月在山东考察时对文化作用的重要指示;“文化作为国家系统中的协调性

集团公司对标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篇一:集团公司对标管理工作实施方案(6448字)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集团公司)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国资委《关于开展全面对标考核活动的指导意见》及集团公司《开展对标管理活动的意见》、《20XX年对标管理工作安排》与《集团公司各部门对标管理工作安排》的要求,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构建核心竞争力,追求卓越,赶超国内外领先企业,打造国内一流能源化工企业,助推集团公司实现跨入世界500强的愿景目标,特制定集团公司对标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一、现状分析 集团公司对标管理现状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点对面分析,将集团公司经营状况与行业标准值进行对比分析。主要选取国资委发布的煤炭行业大型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包括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经营增长、补充指标等五个方面共计28项综合指标(参见附件一);二是点对点分析,将集团公司经营状况与行业内一流企业进行对比分析。主要通过财务指标、规模发展、安全生产、自主创新、人力资源、节能环保、社会贡献、项目建设、资本运营等九个方面共计34项专项指标(参见附件二)进行对比分析。 (一)、集团各类综合指标与行业标准值对比分析

依据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20XX年度国际煤炭行业、国内煤炭行业和国内大型煤炭企业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将集团公司各项综合指标与行业优秀值、良好值、平均值、较低值、较差值等进行对比,分析集团整体经营的优劣势。 1、与国际煤炭工业综合类指标对比(参见附件三) 与国际煤炭工业综合类指标对比,集团综合类指标中有9个指标处于良好值水平以上,2个指标略高于平均值,3个指标略低于平均值,6个指标低于较低值,良好值以上指标占比45%,平均值以下指标占比45%。其中盈余现金保障倍数、销售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技术投入比率等4个指标居于优秀值水平;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资产现金回收率、资产负债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带息负债比率等6个指标处于较差值水平。 2、与国内煤炭工业综合类指标对比(参见附件四) 与国内煤炭工业综合类指标对比,集团综合类指标中(不良资产比率与或有负债比率没有数据)有12个指标处于良好值以上水平,6个指标略高于平均值,3个指标略低于平均值,5个指标接近和低于较低值,良好值以上指标占比50%,平均值以下指标占比29%。其中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销售增长率、销售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技术投入比率、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EBITDA率等8个指标居于优秀值水平;总资产周转率、资产现金回收率、资产负债率、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发展史

中国应急管理发展史 一、发展简述 2003年下半年,总结抗击“非典”,提出“一案三制” 2004年9月,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提出明确要求) 2005年,国务院组织起草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 200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2007年,全国人大通过《突发事件应对法》 二、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2004----预案建设 第二阶段:2005----体制建设 第三阶段:2006----机制建设 第四阶段:2007----法制建设 三、发展详述: 页脚内容1

在2003年以前,关于应急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灾害管理研究方面。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始于2003年总结抗击非典的经验和教训:2003年春,我国遭遇了一场由非典疫情引发的从公共卫生到社会、经济、生活全方位的突发公共事件。党和国家及时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性和应急管理体系缺失等问题,提出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建设的重大命题 2003年7月28日,在抗击非典取得胜利的表彰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次明确提出,政府管理除了常态以外,我们要高度重视非常态管理。“提出一案三制,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政府第一次把非常态管理提上议事日程,国家提出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重大课题,这是我国应急体系建设的第一个里程碑。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理论和实践的需要,使得2003年成为中国全面加强应急管理研究的起步之年。” 200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将《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印发各省,要求各省人民政府编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从加强党的执政 页脚内容2

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防范和应对事故灾难能力.

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防范和应对事故灾难能力 一、中国安全生产形势和任务 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历来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以来,本届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安全发展”的指导 原则,完善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安全生产纳入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之中,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安全生产的目标任务。经过上下各方共同努力,安全生产工作得到了加强。 (一)全国安全生产状况呈现出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 主要表现在:一是从2003年开始,反映经济社会安全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逐年趋好。2003年至2006年事故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1%、0.2%、7.1%和11.2%,今年1月至8月同比下降13.7%。2006年与2002年相比,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从1.330下降到0.558,工矿商贸十万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从4.05下降到3.33,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从13.7下降到6.2,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从4.940下降到2.041。 二是煤矿安全状况得到改善,事故逐年下降。2006年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与上年相比分别下降10.9%和20.1%。与2002年相比,2006年煤炭产量增长约9亿吨,达到23.3亿吨,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减少2249人,下降32.2%。今年1月至8月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7.1%和15.7%。 三是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加强。2003年至2006年,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建筑施工、铁路交通、消防等领域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下降。与2002年相比,2006年机动车增加了6500万辆,总量达到1.44亿辆,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了51%和18.2%,今年1月至8月同比分别下降15.5%和12%。 四是2006年以来重特大事故明显减少。2006年,一次死亡3人至9人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比上年分别下降9.6%和7.6%,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比上年分别下降30.1%和49%。今年1月至8月,一次死亡3人至9人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8.3%和10.6%,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分别下降14.7%和9.5%。 (二)符合中国国情的安全生产理论和工作体系初步形成。

XX公司管理创新实施方案

管理创新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企业管理创新,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我厂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管理问题,全面提升执企能力、核心竞争力、盈力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科学发展,根据集团公司、四川公司和我厂管理创新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厂实际,制订本实施。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价值思维,以管理创新为抓手,以创建“星级发电企业”为手段,深刻认识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转变观念、健全制度、完善体系、优化流程、创新方法,培育文化。全面提升执企能力、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科学发展。 二、总体目标 力争用三年时间,围绕企业发展目标和中心工作,深入开展管理创新工作,着力解决机制、制度、流程、方法、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市场竞争形势、现代企业要求、企业发展定位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第一年(2009年)起步打基础,第二年(2010年)推进促提升,第三年(2011年)深化上台阶,推动企业机制更加完善、制度更加健全、管理更加有效、标准更加规范、技术更加先进,努力构建持续创新、不断超越的长效机制,建设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管理模式,推进企业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和常态化进程。 三、主要内容 1、以价值思维为统领,树立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理念 坚持价值思维理念,把创造价值、创造效益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穿于企业各项工作。利用党委中心组、党支部、分工会和班组学习和会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华电集团公司价值思维理念宣教提纲宣传学习、讨论和形势任务教育,编印学习资料,制作宣传展板,开展价值思维知识竞赛活动,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广大干部员工树立价值思维,增强员工责任意识和使命感;牢固树立节约意识,大力倡导“节约即赚钱”理念,坚持厉行节约,严格控制各项成本费用,加强内部成本预算和过程控制,确保各项成本指标可控在控。结合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要求,抓好向二滩公司索赔,根据丰枯峰谷电价政策,抓紧与二滩公司谈判,争取合理的最企业利益。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工作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根据经营发展战略和企业内外条件,按照现代企业运行规律,通过生产诸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以实现工程项目的合同目标、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通过分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必然性,提出了创新的原则和方案。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走过了20余年的历程,逐步形成了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走向完善的情况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以适应生产力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的提升。 1、创新的必然性 1.1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需要 建筑施工企业在招标承包制下,推向了市场,接受了改革风雨二十余年的洗礼,人们的思想观念、经营意识,人们的市场观念、竞争意识逐步形成,并不断加强,清除了人们思想中长期形成的“等、靠、要”的思想。生存、发展靠市场、靠自己的观念形成,并被加强。看到改革成果的同时,冷静思索一下,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大的变化,机制不活。建筑施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落脚点应该是不断创新和完善项目施工管理,而施工项目能否全面、顺利实施,解决好项目与企业的关系是关键,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关系模糊,激励不够,约束不严,不确定因素过多等严重影响着项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实施,必须通过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 1.2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是时代的要求 纵观历史发展的长河,无论从社会学的角度还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创新、改革、发展一体化,己成为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战略。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跟在别人的后面,落后于别人是要挨打的,这是历史深刻的教训。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推行十几年来也是时适应、时阻碍生产力发展。面对新的世纪,如何建立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适应市场需要,适应提升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需要的项目施工管理模式,努力走一条“创新、改革、发展”的一体化道路,是建筑施工企业亟需面对的一项艰巨而关键的任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十五”期间四大重点工程的开工以及交通、能源、水利水电建设、城市建设的热潮等等无疑为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的扩大意味着将重新被瓜分,企业如果没有管理、资本、机制、体制、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将无法占有相应的市场份额,意即其市场份额将减小并逐步被市场淘汰,特别是面对即将到来的国际承包商进入中国建筑施工市场和国内建筑施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使我们面临着世界最大的竞争对手,不管愿不愿意,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参于世界经济的大循环。时代的巨大变革,迫切要求建筑施企业加强项目施工的创新。 1.3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是建筑市场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的要求 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投标中存在的过渡竞争,相互压价、低价中标,仍然是普遍现象。业主由于处于买方市场,合同中不合理的要求、不平等的条款,使业主摆脱责任,承包商地位十分被动,设计和监理不能很好履行职责,也难以履行职责,职能错位常常不自觉地发生。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与集体、个体企业存在着不正当竞争,影响公正、公平的实现;行业保护、地区保护仍然较为严重,建筑市场行业、地区间的壁垒,阻碍和影响着市场的健康发展。建筑市场是整个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建筑市场有其固有的特性,特别是在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存在以上种种问题还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法律法规没有健全,存在着许多人为因素、政策导向、政府行为乃至灰色交易,但无论怎样市场经济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建筑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国际化必然要求我们的项目施工管理不断创新来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

应急能力建设支撑安全管理

编号:SY-AQ-03580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应急能力建设支撑安全管理Emergency capacity building to support safety management

应急能力建设支撑安全管理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事故灾难的复杂性在不断增加,企业安全应急管理工作的难度也在不断提升,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已是全社会的重要任务。我国应急救援体系随着安全生产工作的深入得到了健全和完善,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问题一:对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我国部分企业没有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有的空有应急预案,没有专门的应急救援队伍,平时也不重视应急演练。 问题二:应急救援队伍数量不足。 不少中小企业没有建立专门的应急救援组织,有的甚至连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都没有明确,事故发生后无法开展有效施救。 问题三:应急救援演练不足。 部分企业只简单地制定应急救援预案,而不认真组织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走过场、搞形式,甚至“纸上谈兵”,达不到应急救援演练

的目的,降低了预案的可操作性。 问题四:应急能力建设投入不足。 个别政府没有专门的应急救援资金,致使应急救援资金和装备严重不足。个别企业更多地追求效益,降低成本,在应急救援方面没有专项安全投入。 在以人为本的现今社会,安全大于天,建立起高效的应急救援机制至关重要。政府和企业应认真落实特大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一步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强化应急救援演练。在应急救援专项资金投入方面,要舍得下血本,保证队伍建设和设备购置,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支撑。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应急管理水平

目录 一、背景 (2) 二、电力突发事件的特点及分类 (3) 三、电力公司危险源分析 (5) (一)单位概况 (5) (二)危险源情况 (5) (三)危害程度 (5) 四、电力电力应急管理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6) 五、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8) 六、应急管理的主要应对对策 (9) (一)加强和完善电网建设 (9) (二)完善事故监测、预警、报告等制度 (9) (三)应急管理日常规章制度 (10) (四)电力应急队伍和协调联动机制的建设 (11) (五)应急物资的储备和调运工作 (12) (六)设立电力应急专项资金 (12) (七)完善预案机制、培训和演练 (13) (八)高度应急响应 (13) (九)做好宣传解释,消除舆情 (14) 七、结束语 (14)

参考文献 (15) 【摘要】本文针对电力公司生产过程中会遇到的突发事件,从突发事件的特点及分类、电力公司危险源分析、应急管理面临的挑战、应急管理的主要对策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提出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应急管理水平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电力;安全;应急管理 一、背景 电力是国家的经济命脉,电力系统安全是社会公共安全的核心内容。电力发展,既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结果,也向人类敲向保护电力安全的警钟。任何一次事故,都可能给社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特别是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和影响是难以估量的。这些年以来,国内外发生的数次较大停电事故,使其受到较为严重的社会影响。如2003年8月14日发生的美国和加拿大大面停电,影响约5000万人;2008年1月,大范围的暴雪低温,造成中国南方电网大面积瘫痪,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500亿元;汶川8.0级地震大面积停电,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452亿元人民币,有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4.20地震等,这些停电事故,暴露出电力系统在应急处理方面存在着较多难题。 电力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大局,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百姓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目前,虽然在电力系统的电气安全运行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多研究成果,但是电力系统存在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难免受到极端自

管理创新实施方案89216

XX年度管理创新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和推进管理创新,加快创新型企业建设步伐,加强全员的创新意识,调动全员的自主能动性,充分发挥基层管理创新能力,提高劳动效率,推动企业的管理提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公司管理创新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现公司战略规划为主题,以管理创新为抓手,以市场化管理为中心,以对标管理为手段,扎实推进管理理念、工作思路、管理机制、管理手段和三大标准创新,全面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一)全面提高公司管理水平。通过完善管控模式,创新管理机制、管理手段和管理标准,实现公司高效运转和有效控制,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二)全面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通过创新管理理念和工作思路,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全面实施公司发展纲要,建立竞争优势,全面提高核心竞争力。 (三)全面提高公司盈利能力。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和发展管理,全面提高盈利能力。 (四)全面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通过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创新风险防控机制,准确辨识、评估和有效防控企业风险,全面提高抗风险能力。 二、组织机构 管理创新工作纳入公司科技市场管理,在公司创新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由管理创新小组成员负责实施,管理创新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企管部,是管理创新牵头责任部门。 管理创新工作小组职责:制定公司管理创新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公司管理创新的有关制度和办法;负责公司管理创新的项目管理;提供管理创新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技术支持;做好管理创新工作总结及成果奖励事宜;开展管理创新信息交流及成果推广应用工作。 三、工作目标 (一)主要目标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工作的思路方法

创新工作思路,方法和成果 1、创新的思路与其必然性 1.1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需要 建筑施工企业在招标承包制下,推向了市场,接受了改革风雨二十余年的洗礼,人们的思想观念、经营意识,人们的市场观念、竞争意识逐步形成,并不断加强,清除了人们思想中长期形成的“等、靠、要”的思想。生存、发展靠市场、靠自己的观念形成,并被加强。看到改革成果的同时,冷静思索一下,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大的变化,机制不活。建筑施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落脚点应该是不断创新和完善项目施工管理,而施工项目能否全面、顺利实施,解决好项目与企业的关系是关键,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关系模糊,激励不够,约束不严,不确定因素过多等严重影响着项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实施,必须通过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 1.2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是时代的要求 纵观历史发展的长河,无论从社会学的角度还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创新、改革、发展一体化,己成为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战略。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跟在别人的后面,落后于别人是要挨打的,这是历史深刻的教训。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推行十几年来也是时适应、时阻碍生产力发展。面对新的世纪,如何建立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适应市场需要,适应提升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需要的项目施工管理模式,努力走一条“创新、改革、

发展”的一体化道路,是建筑施工企业亟需面对的一项艰巨而关键的任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十五”期间四大重点工程的开工以及交通、能源、水利水电建设、城市建设的热潮等等无疑为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的扩大意味着将重新被瓜分,企业如果没有管理、资本、机制、体制、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将无法占有相应的市场份额,意即其市场份额将减小并逐步被市场淘汰,特别是面对即将到来的国际承包商进入中国建筑施工市场和国内建筑施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使我们面临着世界最大的竞争对手,不管愿不愿意,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参于世界经济的大循环。时代的巨大变革,迫切要求建筑施企业加强项目施工的创新。 1.3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是建筑市场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投标中存在的过渡竞争,相互压价、低价中标,仍然是普遍现象。业主由于处于买方市场,合同中不合理的要求、不平等的条款,使业主摆脱责任,承包商地位十分被动,设计和监理不能很好履行职责,也难以履行职责,职能错位常常不自觉地发生。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与集体、个体企业存在着不正当竞争,影响公正、公平的实现;行业保护、地区保护仍然较为严重,建筑市场行业、地区间的壁垒,阻碍和影响着市场的健康发展。建筑市场是整个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建筑市场有其固有的特性,特别是在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存在以上种种问题还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法律法规没有健全,存在着许多人为因素、政策导向、政府行

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的途径

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的途径 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的途径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突发事件频发,加强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能力势在必行。近年来,我国的应急管理制度日渐完善,但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一些加强应急管理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领导干部;应急管理;途径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公共突发事件也越来越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强政府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能力,可以有效地减小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其中指出要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十七届四中全会也明确提出要加强政府部门的应急管理能力,应急管理能力已经成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能力主要表现在敏锐的洞察力、快速的反应力、有效的组织力和沉稳的内定力等方面,它是领导干部能力和水平的综合反映。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提高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紧迫任务,也是各级政府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我国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提升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能力是我国特殊国情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因此导致很多矛盾和问题的产生,例如社会失序、结构失调、生态失衡等。另一方面,随着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深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强防范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成为科学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我国各地政府已逐渐建立起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应急管理能力正在不断提高,但与我国不断变化的发展形势而言,应急管理体系仍有待加强。当前,地方政府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中存在的问

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 新(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通用版) 摘要: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根据经营发展战略和企业内外条件,按照现代企业运行规律,通过生产诸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以实现工程项目的合同目标、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通过分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必然性,提出了创新的原则和方案。 关键字:工程项目管理创新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走过了20余年的历程,逐步形成了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走向完善的情况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以适应生产力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的提升。

1、创新的必然性 1.1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是时代的要求 纵观历史发展的长河,无论从社会学的角度还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创新、改革、发展一体化,己成为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战略。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跟在别人的后面,落后于别人是要挨打的,这是历史深刻的教训。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推行十几年来也是时适应、时阻碍生产力发展。面对新的世纪,如何建立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适应市场需要,适应提升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需要的项目施工管理模式,努力走一条"创新、改革、发展"的一体化道路,是建筑施工企业亟需面对的一项艰巨而关键的任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十五"期间四大重点工程的开工以及交通、能源、水利水电建设、城市建设的热潮等等无疑为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的扩大意味着将重新被瓜分,企业如果没有管理、资本、机制、体制、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将无法占有相应的市场份额,意即其市场份额将减小并逐步被市场淘汰,特别是面对即

应急管理工作心得体会

应急管理工作心得体会 应急管理工作心得体会篇1 为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急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公司举办了为期5 天的培训班。下面谈谈个人体会。 一、认清突发事件的内涵。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包涵核心要素为:一是具有明显的公共性或社会性。突发事件应对法所要解决和应对的是公共危机,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国家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二是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突如其来,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危机就会迅速扩大和升级,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害。三是具有危害性和破坏性。危害性和破坏性是突发事件的本质特征,一旦发生本法所称的突发事件,就会对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应对不当就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或社会秩序的严重动荡。四是必须借助于公 2 权力的介入和动用社会人力、物力才能解决。公权力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发挥着领导、组织、指挥、协调等功能,公权力介入突发事件的应对。 二、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应对突发事件,把预防和应急准备放在优先位置,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牢固树立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意识,逐步把握规律,主动采取防范措施,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同时,在无法完全避免突发事件发生的情况下,要总结探索如何制度化、科学化、专业化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第一,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加快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形成有效应急管理法制体系,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第二,制定完善应急预案机制。认真制定应急预案,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加强专业救灾抢险队伍建设,健全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制度,搞好培训和预案演练,全面提高抗风险能力。第三,加快建设科技应急体系。高度重视运用科技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应急管理科学研究,提高应急装备和技术水平,加快应急管

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答案

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第1部分:判断题 (共10题,共20.0分; 默认单题2.0分) 2.0 1、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调查评估工有四大原则:客观公正、科学正面、公开透明以及目标合理。()(2.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2.0 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置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结束后,应当向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专项工作报告。()(2.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B 3、《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适用于本省级行政区划内部,或超出事发地上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2.0 0.0 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B 0.0 4、《突发事件应对法》中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2.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B 0.0 5、救人最重要,因此在应急管理过程中,不需要注意应急管理的成本和收益问题。()(2.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2.0 6、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在应对突发事件中,不能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2.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B 2.0 7、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骨干和突击力量,按照有关规定参加应急处置工作。()(2.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0.0 8、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2.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B 2.0 9、当前我国正处于突发事件的频发期、高发期,面临的公共安全形势非常严峻。()(2.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2.0 10、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由国务院规定。()(2.0分) 得分: A 正确

公司管理提升实施方案

株洲南车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管理提升活动实施方案 编制:公司办公室 审核:综合管理部 批准: 时间:

特装科技公司管理提升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总公司全面开展管理提升活动,进一步推进公司管理提升,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公司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管理问题,全面提升公司竞争力,促进公司持续健康科学发展,根据总公司对标促管理提升活动要求和部署,结合我公司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以总公司“以对标主线的管理提升活动方案”为指导,牢固树立管理提升思维,运用对标管理的相关理念和工具,与同行重点的业内优秀企业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存在的差距和短板,制定改进提升措施并付诸实施,形成PDCA循环,实现公司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为公司做大、做强、做优夯实基础。全面提升公司执行力、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公司持续健康科学发展。 二、总体目标 力争用两年时间,通过全面实施对标,推进公司管理水平由粗放型向精益型转变,紧紧围绕公司发展目标和中心工作,深入开展管理提升工作,着力解决机制、制度、流程、方法、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市场竞争形势、现代公司要求、公司发展定位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重点是实现“六个提升”:一是提升基础管理。专业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工作(产品)流程进一步优化,各项定额和标准实现系统化、科学化、实用化,经营管理专业人员素质普遍提高。 二是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精益思想与管理业务广泛结合;先进管理

理念、技术和方法得到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对提升运行效率、实现资源共享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 三是提升管理机制。以项目管理模式暨流程优化为契机,变革完善组织架构和管控模式,基层活力和公司创业的张力得到释放,权责分配更加合理,激励约束更加有力组织运营效率明显改善。 四是提升技术质量。通过设计、工艺、质量工作的对标分析与整改提升,公司产品研发手段、自主创新能力、工艺技术水平、质量管控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五是提升安全生产管理。通过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其三级安全监督网络,落实安全责任。建立安全生产例会制度,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水平,积极开展各类安全生产检查和安全性评价载体活动,加强安全隐患重点排查,加强外委项目安全管理,建立完善安全监管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外委项目安全,不断提升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六是提升经营绩效。公司成本费用、管理漏洞、重大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价值创造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明显提高;管理提升、技术进步对公司组织效能、竞争实力、异地项目管控、资本化经营以及规模化蜕变的促进作用明显提高。 四、工作原则 根据总公司要求,公司管理提升活动把握以下原则: 一是对标学习与立足自我相结合。要坚持开放学习、见贤思齐,既要选定目标对象进行对标,又要博采众长,然后融合提炼,逐步形成具有行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举措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举措 【摘要】随着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建筑业迅速崛起,与此同时,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并且应当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本文通过分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并且提出了创新的原则和方案以供大家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 项目; 施工管理; 创新 前言: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虽然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 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走向完善的情况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 以适应生产力发展, 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适应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的提升。 一、创新的必然性 1.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需要。 通过实践,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现代化的社会,建筑施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落脚点应该是不断创新和完善项目施工管理, 而施工项目能否全面、顺利实施, 解决好项目与企业的关系是关键, 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关系模糊, 激励不够, 约束不严,不确定因素过多等严重影响着项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实施,必须通过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 2.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是时代的要求。 在新时代的要求下,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十五”期间四大重点工程的开工以及交通、能源、水利水电建设、城市建设的热潮等等无疑为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的扩大意味着将重新被瓜分,企业如果没有管理、资本、机制、体制、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将无法占有相应的市场份额,意即其市场份额将减小并逐步被市场淘汰,特别是面对即将到来的国际承包商进入中国建筑施工市场和国内建筑施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使我们面临着世界最大的竞争对手,不管愿不愿意,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参于世界经济的大循环。时代的巨大变革,迫切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加强项目施工的创新。 3.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是建筑市场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的要求。 在实际的商业竞争中,我国的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国有企业与集体、个体企业存在着不正当竞争,影响公正、公平的实现; 行业保护、地区保护仍然较为严重,建筑市场行业、地区间的壁垒,阻碍和影响着市场的健康发展。建筑市场是整个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建筑市场有其固有的特

提高应急能力强化应急管理

提高应急能力强化应急管理近年来,我国部分校园危机事件频繁,引起国人关注,也让很多人反思,尤其对当前学校校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园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加强对校园安全问题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和紧迫的。为了防患于未然,为了顺利应对我校校园突发事件,妥善处理校园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事故对师生学校可能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我校从实际出发,努力构建校园安全应急机制,建立相应的一系列的安全应急预案,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坚持把创建平安校园列入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学校基本情况 湖口县第二小学位于湖口县新城区学前路,是2010年创办的一所全新的小学,校园占地面积42亩,校舍建筑面积为1.68万平方米,学校绿化面积大,环境优美。学校现有59个教学班,学生3662人,教职工150余人。学校教学功能齐全,教学设备先进,建有实验室、计算机室、语音室、录播室、塑胶运动场、风雨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和兵乓球场、学校食堂和能容纳500余人的多功能厅。学校

以“学好人,做好事”为校训,以“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学习快乐, 让每一位教师享受教育幸福”为办学理念,将“特色立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作为自己的办学思想。近几年来,通过各级各部门 的努力和全体教职员工的辛勤工作,学校荣获了“九江市教育技术(电教)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家庭教育工作和省家长函授学校办学工作先进教学点”、“第七届全国小学生阅读大赛活动中评为 阅读教学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校园电视校园评比银奖”、 “江西省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江西省中小学校园电视奖评选 校园电视节目银奖”、“湖口县教学教研工作先进单位”、“湖口 县学校(幼儿园)目标管理考评优胜单位”、“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平安校园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学校越来越受到学生、家长及社会的认可和欢迎。 二、构建校园安全应急机制的一系列措施 这几年来,我校以人为本,以解决事关师生安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建立了一系列的安全预警机制,为了安全预警机制持久顺利的开展,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的: (一)、成立安全应急领导小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