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镯在我国各朝代的发展历程

手镯在我国各朝代的发展历程
手镯在我国各朝代的发展历程

手镯在我国各朝代的发展历程

刘秀丹 142102 20101000977 指导老师:张荣红

摘要

手镯在我国的发展是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手镯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当今形态各异精美手镯饰品。因此。手镯发展史是非常值得我们去了解的一段过往。手镯,亦称“钏”(图1)、“手环”、“臂环”等,是一种戴在手腕部位的环形装饰品。手镯的原型之一——玉璧(图2)。镯原型之二——玉琮(图3)。据有关资料显示,早在距今六千年左右的半坡遗址,和位于山东曲阜西夏侯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考古学家便发现了陶环(图4)、石镯(图5)等古代先民用于装饰手腕的镯环。这种“跳脱”式臂环,可戴于手臂部,也可戴于手腕部。玉镯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进入人们的生活,而各个时期的玉镯各有不同。大汶口文化玉镯呈外方内圆形,春秋时期玉镯为扁圆形,唐代有镶金玉镯。发展至宋代,玉镯呈圆环形,内平外圆、光素无纹;而明清玉镯,多见装饰。

关键词:手镯朝代玉工艺

手镯在我国的发展是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手镯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当今形态各异精美手镯饰品。因此。手镯发展史是非常值得

我们去了解的一段过往。

手镯,亦称“钏”(图1)、“手环”、“臂环”等,是一种戴在手腕部位的环形装饰品。其质料除了金、银、玉之外,尚有用植物藤制成者。手镯由来已久,起源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时期。据有关文献记载,在古代不论男女都戴手镯,女性作为已婚的象征,男性则作为身份或工作性质的象征。此外,在古代社会,人们还认为戴手镯

可以避邪或碰上好运气。图1

手镯的发展:

手镯的原型之一——玉璧(图2)。璧是一种扁体、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器。《尔雅`释器》说:“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肉”指扁圆形的实体部分;“好”指中央的孔。时至今日,在我国南方一带,仍有将手镯称为手环的说法,可以确切的说,目前国人所佩戴的手镯从形制上讲源于玉璧。

图2

镯原型之二——玉琮(图3)。有的学者认为手镯是从新石器末期良渚文化的主要玉器形制琮演变而来的。琮大体上可分为四类:宽短型、高长型、细小型、方柱素面型。宽短型的形成与圆徽型镯有关,高长型由宽短型经层累地加高而来,细小型俗名“方勒”,也称为“勒子”,之后逐渐演变成了辟邪用的玉勒子。

图3

有上述资料可见,手镯在我国是国人佩戴历史悠久的一种饰品。据有关资料显示,早在距今六千年左右的半坡遗址,和位于山东曲阜西夏侯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考古学家便发现了陶环(图4)、石镯(图5)等古代先民用于装饰手腕的镯环。从出土的手镯实物来看,有动物的骨头、牙齿,以及石头、陶器等。手镯的形状有圆管状、圆环状,也有两个半圆形环拼合而成的。

图 4

图5

到了商周至战国时期,手镯的材料多用玉石。无论是手镯造型还是玉石色彩,都显得格外丰富。除了玉石以外,这个时期还出现了金属手镯。战国时期的手镯与新石器时代晚期并没有太多的变化,形制上比较厚重,也比较宽大,壁厚质沉,一般不饰花纹,在新石器时代的臂镯中有发现装饰兽面纹的精品。

西汉以后,由于受西域文化与风俗的影响,佩戴臂环之风盛行,臂环的样式很多,有自由伸缩型的,这种臂环可以根据手臂的粗细调节环的大小。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金陵人登六朝陵寝,得玉臂之,功侔鬼神。”还有一种叫做“跳脱”的臂环,如弹簧状,盘拢成圈,少则三圈,多则十几圈,两端用金银丝编成环套,用于调节松紧。这种“跳脱”式臂环,可戴于手臂部,也可戴于手腕部。

隋唐至宋朝,妇女用镯子装饰手臂已很普遍,称之为臂钏。初唐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周肪的《簪花仕女图》,都清晰地描绘了手戴臂钏的女子形象。这不仅仅限于宫廷贵族,平民百姓也十分热衷。据史书记载,崔光远带兵讨伐段子章,将士到处抢掠,见到妇女,砍下手臂,取走臂钏。可见当时戴臂钏的女子并非少数。唐宋以后,手镯的材料和制作工艺有了高度发展,有金银手镯、镶玉手镯、镶宝手镯等。造型有圆环形、串珠形、绞丝形、辫子形、竹子形等。到了明

清乃至民国,以金镶嵌宝石的手镯盛行不衰。在饰品的款式造型上、工艺制作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我国的手镯种类中,玉手镯是最为常见的其中一种。这要从玉在我国的地位说起。

中国是世界上主要产玉国,不仅开采历史悠久,而且分布地域极广,蕴量丰富。玉在我国的发展悠久。所以中国人眼里的玉是与众不同的,它已经超越了单纯分类学的范畴而成为中华民族族群的精神寄托。中国人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全民尊玉,爱玉的民族心理,玉的神化和灵物概念、特殊权力观点都植根于此,而玉文化本身则作为中国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有着无法估量的深远影响。

玉中只要说到重器非手镯不能担当也。虽然手镯的件品并不算玉器中真正的大件,但是因为制作手镯的料必须是上品原料,不得有瑕疵,因此好的手镯亦价值连城。

玉手镯多琢成圆环状独立个体,一般成对佩戴,以圆柱体形式较为多见,这类玉手镯也习惯称“玉环”。

玉镯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进入人们的生活,而各个时期的玉镯各有不同。大汶口文化玉镯呈外方内圆形,春秋时期玉镯为扁圆形,唐代有镶金玉镯。发展至宋代,玉镯呈圆环形,内平外圆、光素无纹;而明清玉镯,多见装饰。

隋唐至宋朝,妇女用玉镯装饰手臂已很普遍,又被称之为玉臂钏。在佛教题材的壁画和绘画作品中,仕女、飞天、菩萨等形象经常出现

佩戴玉手镯的现象,反映了唐朝妇女佩戴玉手镯的流行风尚。唐宋时期的玉手镯以圆柱体、扁圆体素面为普遍。

明清玉手镯材料很多,翡翠开始大量使用,玛瑙、碧玺、琥珀也有使用。无论大官显贵,还是市民商贾都有佩戴玉手镯的习惯,而且人们往往把玉手镯的作用与爱情联系起来,赋予一种美好、浪漫的情怀,在婚礼中流行以玉手镯作定情物或聘礼等。明清玉手镯在材质、做工上,也有高低、优劣之分,以上等白色和田玉与绿色的翡翠为佳,也有青玉、碧玉、玛瑙材质的手串、手镯。

战国时期一直到秦汉,出现过某个工匠极具创意的玉手镯,那就是白玉绳纹手镯(图8),这样的手镯的出现虽然令人吃惊,

图8但是从玉器的发展历史来看也是属于传承有序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出现了涡轮纹的玉瑗玉环,其基本的外形特征与绳纹手镯的加工应该有着密切的传承关系。这样细致的加工使原本厚重的手镯变的线条感极强,而且大大减轻了手镯的分量,装饰性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可以说这是手镯发展历史中的顶峰,这样的款式一直影响着中国后世近二千年,各朝代均有这样的绳纹手镯制作,虽然各朝代的工匠对这根线条的理解和处理不同,但是基本的造型还是承袭了古人的形制,一直到清朝,这样的绳纹手镯还在生产加工,从艺术性和手镯的装饰功能上去衡量绳纹手镯,可以不夸张的说,

是中国手镯的顶级创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中国人文文化和玉文化的结晶。

中国其他时代的玉手镯虽出现了以浅浮雕为主的装饰手法,包括元代的手镯,虽然装饰性越来越浓烈直白,但是整体的艺术效果和加工特征还是以质朴为主,这即使在少数民族风格浓郁的元朝也是如此,明清两代的玉器加工随着民族资本的发展,玉器加工业得到空前发展,虽然从隋朝开大运河后,扬州的商贸得到发展,但是一直到明清两代才确立了扬州玉器雕刻在全国的地位,尤其到了乾隆时期,著名的乾隆工雕刻工艺在家具、玉器上表现得淋漓尽致,透雕工艺发展到清三代可算是达到顶峰了,在手镯的加工中也开始出现少量的镂雕作品,但是由于手镯的本身的佩带功能决定了其加工工艺不可能浓妆艳抹,因此,大多数今天见到的手镯还是非常端庄典雅、大方含蓄。

手镯虽然被认为是作为手臂的装饰物,是人们最早萌生的一种朦胧的爱美意识,但也有许多科学家认为,手镯最初的出现并非完全是出自于爱美,而是与图腾崇拜、巫术礼仪有关。同时,也有史学家认为,由于男性在经济生活中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使得戒指、手镯等饰物有了一种隐喻拴住妇女,不让其逃跑的蛮夷习俗。这种隐喻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存在着。

玉手镯在中国古代是成对佩戴的,现在一般多是单只佩戴。如果戴手镯又戴戒指时,则应当考虑两者在式样、质料、颜色等方面的协调与统一。对初戴手镯者,还应注意选择手镯内径的大小,过小则会

因紧贴腕部皮肤引起不舒适之感,甚至影响血液流通;过大则容易在手摆动过程中脱落而摔坏。对于玉质的手镯,试戴时宜在腕部下方垫上软物(如软垫之类),以免万一滑落坠地而摔断。

随着时代的发展,手镯的形制也渐渐发生了变化,最早的手镯是圆形而且光素无纹的,手镯玉体的横断面也是近似圆形的,行话称“圆条”手镯。这种手镯既美观又大方。当然圆条手镯也有不足之处,就是它需耗费较多的翡翠原料,而且戴在手腕上,由于内径是弧面的,容易硌手慢慢地,翡翠商人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既节省原材料,又可以佩戴舒适。就是将圆形翡翠手镯的内径的弧度磨大,手镯的内径就像平的一样,这样佩戴起来就不会硌手了,这种手镯行话称为“扁口”。虽然流行至今不过短短几年的时间,但目前市场上有70%以上的翡翠手镯都采用了这种磨制工艺,扁口手镯成为了主流。

由于手镯耗费翡翠原料,有的原材料作标准的圆形非常勉强,即便做了可能由于内径太小而适合佩戴的人非常少,所以翡翠商们经过实践的磨炼,终于想出了第三种翡翠手镯的样式。新款式翡翠手镯一改传统的圆形造型,而采用椭圆形的形状,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大大节省了原材料。

如果按标准圆形手镯的直径不够的话,可以将手镯做扁一些,这样就可以保证在不影响佩戴的同时达到节省原料的目的。其实,实践中往往是因为原材料不够做标准圆形手镯,才考虑椭圆形的造型的,因此手镯的圈口(手镯内径)不会太大,而且行业内的价格也相对便宜些。这种手镯行内称之为“贵妃镯”,也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款

式。很多手腕较细或者年轻的消费者非常青睐此种手镯。

翡翠的圆条手镯、扁口手镯与贵妃镯三种相比较而言,圆条手镯的佩戴效果最优,价值也是最高的,在国内外著名的拍卖会上出现的基本都是这种类型;扁口手镯的佩戴舒适性最优,也最流行,市场上的翡翠手镯大多属此类型;贵妃镯主要是制作成一些小圈口的,满足手腕比较细的消费者,并且经济实惠,尤其适合于年轻的时尚女士佩戴。如果就收藏价值来讲,还要属圆条手镯最具潜力。

在一般人的认识中,翡翠手镯(图9)都是绿色的,其实这是不对的。事实上,翡翠手镯还有紫色的、红色的,根据玉质它可分为:满绿手镯、福禄寿手镯、金丝种翡翠手镯、紫罗兰手镯、满红色手镯、白底青翡翠手镯、花青种翡翠手镯。

图9

满绿手镯,指的是手镯的整体颜色为绿色,没有一点其他的颜色,如果手镯的种好(玻璃种或冰种),水头好,颜色正,那么这样的手镯可以称作是翡翠手镯中的极品,非常的难得。

福禄寿手镯,指的是手镯中具有最为合衬的红、绿、紫三种颜色。

这是比较难得的三种颜色,尤其是这三种颜色分布得当(即三种颜色各占1/3,或绿色占得较多,如绿占3/5,红与紫各占1/5)的,更是上等佳品。当然,还要看这三种颜色的深浅和鲜艳度。如果红、绿、紫三色分布适当,色彩又很鲜艳,再加上种好、质好,这样的翡翠手镯可以说是无价之宝,在自然界很难寻觅得到。

金丝种翡翠手镯,指的是绿色成平行丝状分布的手镯。它的价值可从两方面看,一方面看其“丝”、“条”是宽还是窄,其密度是大还是小(也就是绿色所占的总面积),当然还应顾及色彩是否鲜艳;另一方面再看它的底是否干净、种是否透明、质是否细。

紫罗兰手镯的颜色,可以是带粉红的紫色,称为粉紫,也可以是偏蓝的紫色,称为蓝紫,介于两者之间的紫色,带些灰色,称为茄紫。紫色的翡翠,总的说来其色调均比较淡浅,颜色分布甚不均匀、种比较干、质比较粗,多是豆种。只要蓝紫色或粉紫色种稍微好一点的紫色手镯,其价格均要上万元,而颜色稍深色鲜的蓝紫、粉紫手镯,即使色不均匀,只要种好(冰种)的,其价格就要上升为十多万元了。

满红色翡翠手镯是十分难得的。不过,无论是三分之一的红色还是三分之二的红色,只要红色显得鲜艳,而其种较透,则它的价值也会很高。白底青种翡翠,以具有雪白的底、鲜绿色的斑为特征。不过,白底青的种一般不是很通透,比较干,而且颜色变化较大,所以同是白底青种的翡翠手镯,价格相差也比较大。花青种翡翠是最普遍的一种翡翠手镯。凡是颜色不均匀,可以分得出绿色和底色的都可以称为花青种。评价这种手镯,主要是从色、底两方面进行。

结束语:

和耳环、项链、戒指一样,手镯作为一种首饰,被人们作为服装的配套装饰,作为艺术品来修饰自己,作为个人风格、爱好的一种装扮手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运用。手镯的佩戴,其审美功能往往是第一位的。

参考文献:《手镯发展史》https://www.360docs.net/doc/1612276727.html,/Article.asp?Id=689《百度*百科》https://www.360docs.net/doc/1612276727.html,/view/893658.htm

图片来源:《互动百科》https://www.360docs.net/doc/1612276727.html,/wiki/%E7%8E%89%E7%90%AE 《百度图片》https://www.360docs.net/doc/1612276727.html,/

建国后中国政治发展历程

简述建国后中国政治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的政治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建国后的30年和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这两个30年始终围绕着一条主线展开,即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国后的30年中,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没有形成一个官僚特权阶层,保证其在动机上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改革开放以来的30 年中,中国共产党继续加强执政党建设,提出依法治国,循序渐进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的政治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建国后的30年和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尽管这两个30年的背景和内容有着很大的不同,但其在深层次上有着明显的一致性和继承性。认真总结和研究两个30年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完善中国政治发展道路,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一、建国后30 年中国的政治发展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政治发展道路进行了最初的探索。 1. 构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框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些制度框架既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又保证了国家的统一领导。 2. 在执政党的建设上取得了系统的理论成果和经验。中国共产党将其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并不断加强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形成了

比较系统的自律机制,主要内容有:定期进行“整党”、“整风”运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党员的政治思想教育长抓不懈;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批判等级、特权观念,实行干群平等,对各级干部的生活待遇作出严格的规定。这些都有效地遏制了官僚主义和腐败的滋生蔓延。 3. 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在政治上可以划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由此提出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矛盾的概念,并阐明了两类矛盾的性质和解决方法。敌我矛盾需要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也就是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去解决。 4. 建立了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层民主制度——城市居民委员会制度。城市居民委员会是一种群众性自治组织,是人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一种形式,它调动了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保证了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有利于基层的稳定。 5. 发展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其基本含义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并将这一原则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和人民团体的根本的组织原则,它规定了领导和群众、上级和下级、部分和整体、组织和个人的正确关系。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30 年里,我国在政治发展上取得的最主要成果,就是由于中共坚持自身建设,使中共内部没有形成一个官僚特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知识点总结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和完善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经历了三个阶段: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王权;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1)背景:A.历史传统:13世纪<<大宪章》的签署给王权设定了界限,并形成了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B.政治前提:1688年的光荣革命解决了王权与议会的权力之争。 (2)制定: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的制定 (1)内容: 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2)影响: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是英国统治方式从人治到法治,英国社会进入长期稳定 发展的时期。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 时间: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 (2)“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首相承担了实际行 政职责。1721年,沃波尔成为第一任内阁首相 (3)运行机制: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内阁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了 对政府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 举 (4)19世纪中期随着选举权的扩大和两党制的形成,议会选举由个人竞争扩大为两党间的角逐,大选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3.1832年议会改革 (1)改革原因:““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议会基本掌握在资产阶级化得贵族手中,随着工业革 命深入和经济发展,工商业资产阶级迅速壮大,改革议会的呼声 日渐高涨 (2)改革结果和作用:工业资产阶级获更多议席,加强了在议会中作用,推动了政治民主化发展为工业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虽然保留君主.,但由议会掌权。 ①国王是世袭产生,是国家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②议会具有立法权③内阁行使行政权,内阁的领袖就是首相。 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一二三 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 两个趋势:国王权利逐渐削弱,议会权利不断增强 三个转移:A.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B.行政权力有国王转移到内阁; C.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二.北美大陆的新体制

古埃及历史时间轴教学文案

古埃及历史时间轴

古埃及历史时间轴 早王朝公元前3000年——前2686年 1.第一王朝公元前3000年——前2890年那尔迈统一埃及,孟菲斯城建立 2.第二王朝公元前2890年——前2686年象形文字得到发展 古王朝公元前2686年——前2181年 3.第三王朝公元前2686年——前2613年桥塞尔在萨卡拉建造第一座阶梯金字塔 4.第四王朝公元前2613年——前2494年胡夫在吉萨建造了大金字塔 5.第五王朝公元前2494年——前2345年拉斯太阳神教流行,埃及建造了很多太阳神庙 6.第六王朝公元前2345年——前2181年佩比二世统治埃及约60年,在他统治期间,埃及的古王国走向最终衰落,传统的政权结构瓦解,国家权力逐渐转移到省长的手中 第一中间期公元前2181年——前2055年 7.8.第七、八王朝公元前2181年——前2125年法老更迭频繁,只是名义上统治着埃及。省长们在其领地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 9.10.第九、十王朝公元前2160年——前2025年希拉康波利斯的省长们在北部接管政权,宣称对整个埃及行使主权

11.第十一王朝(仅底比斯)公元前2125年——前2055年在底比斯发展了第二个权力基地,当地贵族创建了第十一王朝 中王朝公元前2055年——前1650年 11.第十一王朝(整个埃及)公元前2055年——前1985年门图荷太普二世重新统一埃及,开辟了中王朝时代 12.第十二王朝公元前1985年——前1795年辛努赛尔特三世统治期间(公元前1874年——前1855年),埃及获得无可比拟的繁荣 13.第十三王朝公元前1795年——前1650年出现约70位统治者,国家衰落,边界控制放松 14.第十四王朝公元前1750年——前1650年东三角洲摆脱了衰落的中央政府的控制,并被第十四王朝的小国王们统治 第二中间期公元前1650年——前1550年 15.第十五王朝(西克索王朝)公元前1650年——前1550年出现历史上的第一支外族统治者——西克索人,控制了三角洲地区 16.第十六王朝(小西克索王朝)公元前1650年——前1550年上、下埃及分别被底比斯的法老和西克索的国王统治 17.第十七王朝(底比斯王朝)公元前1650年——前1550年统治着底比斯及周围地区的法老建立了第十七王朝

人工智能发展史解读

人工智能学科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当时由于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人们开始了具有真正意义的人工智能的研究。(虽然计算机为AI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但直到50年代早期人们才注意到人类智能与机器之间的联系. Norbert Wiener是最早研究反馈理论的美国人之一.最熟悉的反馈控制的例子是自动调温器.它将收集到的房间温度与希望的温度比较,并做出反应将加热器开大或关小,从而控制环境温度.这项对反馈回路的研究重要性在于: Wiener从理论上指出,所有的智能活动都是反馈机制的结果.而反馈机制是有可能用机器 模拟的.这项发现对早期AI的发展影响很大。) 1956年夏,美国达特莫斯大学助教麦卡锡、哈佛大学明斯基、贝尔实验室申龙、IBM公司信息研究中心罗彻斯特、卡内基——梅隆大学纽厄尔和赫伯特.西蒙、麻省理工学院塞夫里奇和索罗门夫,以及IBM公司塞缪尔和莫尔在美国达特莫斯大学举行了以此为其两个月的学术讨论会,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探讨人类各种学习和其他职能特征的基础,并研究如何在远离上进行精确的描述,探讨用机器模拟人类智能等问题,并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术语。从此,人工智能这门新兴的学科诞生了。这些青年的研究专业包括数学、心理学、神经生理学、信息论和电脑科学,分别从不同角度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的可能性。他们的名字人们并不陌生,例如申龙是《信息论》的创始人,塞缪尔编写了第一个电脑跳棋程序,麦卡锡、明斯基、纽厄尔和西蒙都是“图灵奖”的获奖者。 这次会议之后,在美国很快形成了3个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中心,即以西蒙和纽威尔为首的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组,以麦卡锡、明斯基为首的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组,以塞缪尔为首的IBM公司研究组。随后,这几个研究组相继在思维模型、数理逻辑和启发式程序方面取得了一批显著的成果: (1)1956年,纽威尔和西蒙研制了一个“逻辑理论家“(简称LT)程序,它将每个问题都表示成一个树形模型,然后选择最可能得到正确结论的那一枝来求解问题,证明了怀特黑德与罗素的数学名著《数学原理》的第2章中52个定理中的38个定理。1963年对程序进行了修改,证明了全部定理。这一工作受到了人们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计算机模拟人的高级思维活动的一个重大成果,是人工智能的真正开端。 (2)1956年,塞缪尔利用对策论和启发式搜索技术编制出西洋跳棋程序Checkers。该程序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能在下棋过程中不断积累所获得的经验,并能根据对方的走步,从许多可能的步数中选出一个较好的走法。这是模拟人类学习过程第一次卓有成效的探索。这台机器不仅在1959年击败了塞缪尔本人,而且在1962年击败了美国一个州的跳棋冠军,在世界上引起了大轰动。这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大突破。 (3)1958年,麦卡锡研制出表处理程序设计语言LISP,它不仅可以处理数据,而且可以方便的处理各种符号,成为了人工智能程序语言的重要里程碑。目前,LISP语言仍然是研究人工智能何开发智能系统的重要工具。 (4)1960年纽威尔、肖和西蒙等人通过心理学实验,发现人在解题时的思维过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1。首先想出大致的解题计划;2。根据记忆中的公理、定理和解题规划、按计划实施解题过程;3.在实施解题过程中,不断进行方法和目标分析,修改计划。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思维活动过程,其中主要是方法和目的的分析。(也就是人们在求解数学问题通常使用试凑的办法进行的试凑是不一定列出所有的可能性,而是用逻辑推理来迅速缩小搜索范围的办法进行的),基于这一发现,他们研制了“通用问题求解程序GPS”,用它来解决不定积分、三角函数、代数方程等11种不同类型的问题,并首次提出启发式搜索概念,从而使启发式程序具有较普遍的意义。

古埃及史与夏朝历史对比揭示真实地夏(2015-10-10205638)

[]古埃及史与夏朝历史对比揭示真实的夏(2015-10-10 205638) 标签: 原文地址:古埃及史与夏朝历史对比揭示真实的夏作者:兵策儒剑 基于中国本土考古并未发现令人信服的夏朝存在证据,以及西方古埃及考古历史证据、中国古籍记载证据,以及古汉字与古埃及图画文字对比,根据这些可信、公开的,大家都可看得见的直接证据分析对比揭示了夏的真相! 1 古埃及早王朝VS 五帝时代 (参考blog.sina../s/blog_6a4e1c6f0101bh8y.html)年代 西方考古古埃及史(古埃及早王朝时期) 中国古籍记载的夏朝 (五帝时代)

古埃及自称 古汉字“夏” 前3200年? 早王朝上埃及第一位国王:Scorpion I(蝎子王一世)。在埃及Umm el-Qa'ab 最早的墓葬中有蝎子王符号。 另外在苏美尔乌尔(虞?)第一王朝墓葬出土的牛首箜篌绘画中有个人首蝎尾的形象。 古汉字”黄“ 前3150年? 早王朝上埃及Iry-Hor ((读音:伊尧)) 古汉字”尧“?

早王朝上埃及Sekhen,Sekhen意思是拥抱,读音“森汉”,或者读着Shen,与舜shun的发音很相近。他是Iry-Hor继任者。 注意这个器皿上的字是用笔书写上去的,其笔画方法已经非常像汉字!古埃及除了圣书体,很早时候就还有手写体! 古汉字”舜“,舜是尧的继任者前3150年? 早王朝上埃及King Scorpion (蝎子王二世)或者Narmer,他是Sekhen的继任者。 他被希罗多德称为“美尼斯(Menes)”。传说他以武力统一上下埃及,并建都孟斐斯。他被认为是第一个统一埃及的国王。也是古埃及古王国第一王朝首位法老。他的形象是一个蝎子。古汉字”禹“,禹是舜的继任者 顾老教授讲过“大禹是条虫” 《竹书纪年》卷上:“禹於石纽。虎鼻大口,两耳参镂。”

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一)雅典的民主专制制度 1、产生条件: (1)是由希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造成的 (2)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2、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1)梭伦改革 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 内容: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等级越高,权力越大;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四百人议事会;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 作用:进一步打击了氏族制度残余,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2)克里斯提尼改革 时间:公元前六世纪末 内容: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设立五百人议事会;成立十将军委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作用:大大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3)伯利克里改革 时间:公元前五世纪 内容:公民参政范围扩大;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扩大;陪审法庭成为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发放工资和津贴,鼓励低等级公民参政;发放“观

剧津贴”。 3、雅典民主制度的衰落: ①希腊的奴隶制既是城邦繁荣的基础,也是它没落衰亡的根源。 ②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最终突破了只适应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 (根本原因) ③城邦的内部混乱和城邦间的长期混战。(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马其顿王 国亚历山大征服希腊。) 4、主要特点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权力制约法律至上公民意识 5、评价: 积极作用:(1)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民主制度,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权利和责任感,从而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2)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产生了诸多文化巨匠。 局限性:真正能够享受民主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妇女无政治权利可言;广大的奴隶受到压迫;公民权对居留在雅典的外邦人来说也是遥不可及。 6、实质: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奴隶主贵族少数人的民主,对奴隶而言是实行专政。 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罗马法的形成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在意大利半岛上建立起来。当时的罗马只有习惯法

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一)雅典的民主专制制度 1、产生条件: (1)是由希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造成的 (2)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2、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1)梭伦改革 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 内容: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等级越高,权力越大;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四百人议事会;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 作用:进一步打击了氏族制度残余,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2)克里斯提尼改革 时间:公元前六世纪末 内容: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设立五百人议事会;成立十将军委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作用:大大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3)伯利克里改革 时间:公元前五世纪

内容:公民参政范围扩大;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扩大;陪审法庭成为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发放工资和津贴,鼓励低等级公民参政;发放“观剧津贴”。 3、雅典民主制度的衰落: ①希腊的奴隶制既是城邦繁荣的基础,也是它没落衰亡的根源。 ②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最终突破了只适应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 (根本原因) ③城邦的内部混乱和城邦间的长期混战。(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马其顿王 国亚历山大征服希腊。) 4、主要特点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权力制约法律至上公民意识 5、评价: 积极作用:(1)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民主制度,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权利和责任感,从而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2)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产生了诸多文化巨匠。 局限性:真正能够享受民主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妇女无政治权利可言;广大的奴隶受到压迫;公民权对居留在雅典的外邦人来说也是遥不可及。 6、实质: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奴隶主贵族少数人的民主,对奴隶而言是实行专政。 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罗马法的形成

民主政治的发展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摘要:政治民族化是现代国家的基本政治特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 主义法制,是党的坚定不移的方针。他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 本路线上中,也明确地把民主和富强、文明一起共同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党和国家的大势 所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政治参与、宪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密不可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 设的集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营造一个良好的政治氛围,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 关键词: 正文:社会主义民主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我们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就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障人民的利益,保障党和国家的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人民利益上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以法律形式的形式将社会主义民主确立下来,从而在民主的范围内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在近些年中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政治参与,宪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突显其价值,值得我们去探索研究。 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就是一定的政治主体从事政治的活动。普通的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间接的以自身利益为指导,影响政府的决定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其目的是使自身的利益在公共政策中得到最大的满足。政治参与是一种公共权力,是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体现。将政治参与与社会主义民主结合起来,是一项惠民惠国的政策。既能保障人民的权力,调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又能集中人民力量,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将党和国家的活动纳入人民监督的范围内,保证行政的合理有序性。 1、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和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 政治参与不是只有社会主义民主所特有的活动,它是一切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完善政治参与是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政治参与是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实际经验来说,对于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其他人权和基本自由的有效享有,每个人都有参与他或她的国家的政府是一个关键因素。”①联合国决议表明:政治参与是固有的人权,并且是民主国家的“一个关键因素”。 我国的政治参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深化发展,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离不开公民政治参与的自由和畅通。发展政治参与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推进我国政治民主化、现代化建设,与时俱进,促进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2、社会主义民主本质上最有利于政治参与。 社会主义民主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最高权力主体是人民,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政治参与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人民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地位的崇高。人民的政治参与具有多方面原因: ⑴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活动影响社会。政治参与是人民群众参与政治活动的主要方式,人民群众可以通过这个方式,将自己的利益向政府反映,使人民的利益能够得到最大的满足; ⑵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人民能够直接表达自己政治意愿的制度,人民选取人民代表,集中自己的政治诉求向政府反映,从而也就实现了政治参与的过程; ⑶依法治国的方略为人民的政治参与提供法律保障。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及未来战略思路与重点教学文案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及未来战略思路与重点人工智能作为一种通用目的技术(GPT),是当前科技创新和推动产业升级转型的焦点。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将会显著改变几乎所有行业原来发展的路径,不断催生新的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形成新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我国促进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竞争优势甚至赶超发达国家带来了新的机遇。 国内人工智能发展历程 在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新赛场上,无论是从理论研究、技术研发方面,还是从产业基础方面来看,应该说我国的研究积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大。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吴文俊就凭借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成果,成为国际自动推理界的领军人物,他所开创的数学机械化也在国际上被誉为"吴方法"。在人际对弈方面,浪潮天梭在2006年8月以3胜5平2负击败柳大华等5位中国象棋大师组成的联盟。近些年来,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有取得了飞速发展。科大讯飞语音识别技术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其语音识别和理解的准确率均达到了世界第一,自2006年首次参加国际权威的BlizzardChallenge大赛以来,一直保持冠军地位。百度推出了度秘和自动驾驶汽车。腾讯推出了机器人记者Dreamwriter和图像识别产品腾讯优图。阿里巴巴推出了人工智能平台DTPAI和机器人客服平台。清华大学研发成功的人脸识别系统以及智能问答技术都已经获得了应用。中科院自动化所研发成功了"寒武纪"芯片并建成了类脑智能研究平台。华为也推出了MoKA 人工智能系统。 政府重视发展人工智能 我国一直政府也一直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尤其是2015年将人工智能作为国家"互联网+"战略中十一个具体行动之一,提出要"加快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突破,培育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推进智能产品创新,提升终端产品智能化水平"。2016年中,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中央网信办联合发布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这是我国首次单独为人工智能发展提出具体的策略方案,也是对去年发布的"互联网+"战略中人工智能部分内容的具体落实。该行动方案提出了三大方向共九大工程,系统地提出了我国在2016至2018年间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具体思路和内容,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支撑各行业领域"互联网+"创业创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这不仅在

专题五 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专题五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直接民主专制制度 1、产生条件: (1)是由希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造成的 (2)小国寡民的产物:①城邦狭小,公民能够直接参与城邦政治,追求民主权利;②新兴工商业者阶层的成熟,对追求民主权力的渴望增强。 2、存在时间: 公元前8—前6世纪 3、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1)梭伦改革 ●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 ●内容:①按财产多寡,把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等级越高,权力越大;②公民大会 为最高权力机关,各个等级均可参加;③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公民均可入选;④建立公民陪审法庭;⑤废除债奴制 ●作用:进一步打击了氏族制度残余,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2)克里斯提尼改革 ●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 ●内容:①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以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②设 立五百人议事会;③成立十将军委员会;④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作用:大大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3)伯利克里改革 ●时间:公元前5世纪 ●内容:①公民参政范围扩大;②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扩大;③陪审法庭成为最高法 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④发放工资和津贴,鼓励低等级公民参政;⑤发放“观剧津贴”。 ●作用:雅典民主制度进入“黄金时代”。 4、雅典民主制度的衰落: ①希腊的奴隶制既是城邦繁荣的基础,也是它没落衰亡的根源。 ②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最终突破了只适应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根本原 因) ③城邦的内部混乱和城邦间的长期混战。(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马其顿王国亚历山 大征服希腊。) 5、主要特点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权力制约、法律至上、公民意识)。 6、评价: 积极作用:(1)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民主制度,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权利和责任感,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最初的基础;(2)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产生了诸多文化巨匠。 局限性:真正能够享受民主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妇女无政治权利可言;广大的奴隶受到压迫;公民权对居留在雅典的外邦人来说也是遥不可及。 7、实质: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奴隶主贵族少数人的民主,对奴隶而言是实行专政。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练习题

必修一专题七 1、在《英国人和天主教的恩恩怨怨(下)》里我们提到过,查理二世的弟弟詹姆斯二世是一个天主教徒,并公然拒绝宣誓信仰英国国教,在反天主教情绪高涨的当时引起众多英国民众的不满。而查理二世并没有合法的子嗣,这意味着这个千夫所指的天主教徒将继承英国王位。不仅英国民众对此感到不满,英格兰议会中也起了巨大的争议。议会最终由于该问题被撕裂成了两派别,一派以沙夫兹伯里伯爵为首,反对约克公爵继承王位,受到清教徒的支持;另一派持相反意见,以丹比伯爵为首,并得到查理二世的支持。以上材料说明() A.两党创立源自于王位继承问题 B. 两党存在根本利益分歧 C.两党建立推动了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 D. 英国民主政治正式确立 2、1888年,法国陆军部长布朗热利用群众对政府的不满,积极宣传修改宪法及解散议会的主张,力图建立军事独裁统治。这些主张得到反政府各派支持,全国掀起了崇拜布朗热的浪潮。这反映当时法国 A. 共和政体违背民意 B. 专制思想仍有社会基础 C. 社会主义运动高涨 D. 民主共和制度名存实亡 3、德意志帝国议会名义上是人民议会,由所有年满25岁以上的男性公民普遍投票选出,但其实它对国家军事、外交政策什么影响力也没有,也没有监督权,只是一个“公民权利”的装饰品!以上材料说明 A. 帝国议会形同虚设 B. 德意志仍旧是君主专制国家 C. 德意志民主政治落后 D. 帝国议会没有任何权力 4、1832年的英国议会改革,一方面,通过给予资产阶级和上层中产阶级选举权,赢得了新兴社会阶层的忠诚;另一方面,成功地抵制了来自中下阶层的压力,令工人阶级的激进运动陷入孤立境地。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A. 民主政治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B. 工人的经济状况发生根本改变 C. 工业革命的完成助推社会进步 D. 社会阶层裂痕进一步拉大 5、“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冶,英国在政治上 A. 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 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C. 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 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6、1878年,德国宰相俾斯麦提交的一项议案遭到帝国议会的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新一届帝国议会投票通过了该议案,经皇帝批准

古埃及历史时间轴

古埃及历史时间轴 早王朝公元前3000年——前2686年 1、第一王朝公元前3000年——前2890年那尔迈统一埃及,孟菲斯城建立 2、第二王朝公元前2890年——前2686年象形文字得到发展 古王朝公元前2686年——前2181年 3、第三王朝公元前2686年——前2613年桥塞尔在萨卡拉建造第一座阶梯金字塔 4、第四王朝公元前2613年——前2494年胡夫在吉萨建造了大金字塔 5、第五王朝公元前2494年——前2345年拉斯太阳神教流行,埃及建造了很多太阳神庙 6、第六王朝公元前2345年——前2181年佩比二世统治埃及约60年,在她统治期间,埃及得古王国走向最终衰落,传统得政权结构瓦解,国家权力逐渐转移到省长得手中 第一中间期公元前2181年——前2055年 7、8、第七、八王朝公元前2181年——前2125年法老更迭频繁,只就是名义上统治着埃及。省长们在其领地拥有着至高无上得权利 9、10、第九、十王朝公元前2160年——前2025年希拉康波利斯得省长们在北部接管政权,宣称对整个埃及行使主权 11、第十一王朝(仅底比斯)公元前2125年——前2055年在底比斯发展了第二个权力基地,当地贵族创建了第十一王朝 中王朝公元前2055年——前1650年 11、第十一王朝(整个埃及)公元前2055年——前1985年门图荷太普二世重新统一埃及,开辟了中王朝时代 12、第十二王朝公元前1985年——前1795年辛努赛尔特三世统治期间(公元前1874年——前1855年),埃及获得无可比拟得繁荣 13、第十三王朝公元前1795年——前1650年出现约70位统治者,国家衰落,边界控制放松 14、第十四王朝公元前1750年——前1650年东三角洲摆脱了衰落得中央政府得控制,并被第十四王朝得小国王们统治 第二中间期公元前1650年——前1550年 15、第十五王朝(西克索王朝)公元前1650年——前1550年出现历史上得第一支外族统治者——西克索人,控制了三角洲地区 16、第十六王朝(小西克索王朝)公元前1650年——前1550年上、下埃及分别被底比斯得法老与西克索得国王统治 17、第十七王朝(底比斯王朝)公元前1650年——前1550年统治着底比斯及周围地区得法老建立了第十七王朝 新王国公元前1550年——前1069年 18、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550年——前1295年阿赫摩斯一世领导埃及人驱逐西克索人,建立第十八王朝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期间,埃及成为横跨亚非得大帝国,这就是埃及历史上最辉煌得时期之一 19、第十九王朝公元前1295年——前1186年拉美西斯一世建立了第十九王朝拉美西斯二世统治埃及长达66年(公元前1279年——前1213年),她就是埃及最伟大得法老之一。她在国内开展大规模得建设,对外发动了更大规模得对西亚得战争 20、第二十王朝公元前1186年——前1069年拉美西斯三世(公元前1186年——前1155年)就是新王国最后一位伟大得法老 第三中间期公元前1069年——前664年

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历程

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历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率先发起了革命性变革,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席卷全国。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农户成为相对独立的经营主体和利益主体。亿万农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自己的切身利益,关注村中事务的管理,迫切希望用政治上的民主权利来保障经济上的自主权利。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广西罗城县、宜山县(现已改为宜州市)的一些乡村,村民群众自发选举建立了村民委员会。这一新生事物立即得到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也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与充分肯定。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要把“在基层政权和基层社会生活中逐步实现人民的直接民主”,作为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内容之一。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对发展基层民主的选择给予了进一步肯定,指出:“社会主义民主要扩展到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展各个企业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发展基层社会生活的群众自治。” 1982年12月修改《宪法》时,全国人大第一次把农民创造的“村

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这种组织形式写进了宪法,并明确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选举。 此后,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对我国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尤其是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深刻阐述,逐步明确了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路径和优先发展基层群众自治的要求。 党的十三大提出,要促进“基层民主生活的制度化”。 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切实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作用”。 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健全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实行政务和财务公开,让群众参与讨论和决定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党的十六大提出,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并明确把基层民主概括为农村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和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三个方面。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四项重要制度之一,进一步提出要把发展基层民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课程序号: 3908 《机器人技术基础》 学院 : 行知学院专业: 环境艺术10b2班 姓名:虞佳文学号: 10746330 授课教师 : 周武提交时间: 2011 年 10 月 30日成绩:

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摘要:作为现代计算技术和IT技术的延伸,机器人正在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 而高度智能化和特性化正成为个人机器人的鲜明特征。本文针对现代智能机器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总结,提出了下一代智能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基于经验的记忆学习。 关键词:智能机器人;历史;应用;发展状况 1)智能机器人的现状 我们从广泛意义上理解所谓的智能机器人,它给人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一个独特的进行自我控制的“活物”。其实,这个自控“活物”的主要器官并没有像真正的人那样微妙而复杂。智能机器人具备形形色色的内部信息传感器和外部信息传感器,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除具有感受器外,它还有效应器,作为作用于周围环境的手段。这就是筋肉,或称自整步电动机,它们使手、脚、长鼻子、触角等动起来。 机器人技术自上个世纪中叶问世以来,经历四十多年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成为提高产业竞争力方面极为重要的战略高技术。目前,机器人关键技术日臻成熟,应用范围迅速扩展,作为计算机、自动控制、传感器、先进制造等领域技术集成的典型代表,面临巨大产业发展机会。国内外业界专家预测,智能机器人将是21世纪高技术产业新的增长方向。2003至2006年间,全球智能服务机器人以每年40%左右的速度迅速增长。当代机器人专家现已达成了共识:作为计算机技术及现代IT综合技术的一个必然延伸,机器人技术完全可能遵循“摩尔定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实现突破。智能机器人将成为继家电、个人电脑之后、第三个以超常规速度走向我们日常生活的产品。 智能机器人之所以叫智能机器人,这是因为它有相当发达的“大脑”。在脑中起作用的是中央计算机,这种计算机跟操作它的人有直接的联系。最主要的是,这样的计算机可以进行按目的安排的动作。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说这种机器人才是真正的机器人,尽管它们的外表可能有所不同。我们称这种机器人为自控机器人,以便使它同前面谈到的机器人区分开来。它是控制论产生的结果,控制论主张这样的事实:生命和非生命有目的的行为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正像一个智能机器人制造者所说的,机器人是一种系统的功能描述,这种系统过去只能从生命细胞生长的结果中得到,现在它们已经成了我们自己能够制造的东西了。 机器人即将重复个人电脑崛起的道路,机器人将与30年前的个人电脑一样迈入家家户户,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随着机器人技术的深入发展,机器人智能程度在不断提高,进一步拓宽了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机器人不但在工业领

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结合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谈谈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 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经过二十八年的革命斗争,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初步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政治制度等民主政治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民主政治制度,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从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来看,近代以来,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到国家事务中,民主权力不断扩大。而我国的每一次民主政治改革其根本目的都是保证人民民主权力得到更加充分的运用。 从理论层面看,我们党在九十多年的历史中,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每一次飞越,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人民当家作主是充分实现人民利益的最佳途径。 从制度层面看,我国的各项政治制能够充分反映群众愿望,维护、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些政治制度都服务于人民有效行使国家权力,参与国家事务,服务于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了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离开人民当家作主,不受人民监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就会脱离正确方向。因此说,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试题汇编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试题汇编 (2016新课标1,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二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当时在英国 A. 议会无权制裁国王 B. 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 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2016浙江21).20世纪初,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这一传统的确立,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各国效仿的理由是 A.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 B.殖民主义深刻影响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C.英国“光荣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 D.英国启蒙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的理论基础 (2015课标Ⅰ,33)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2013课标Ⅰ,27)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2013·江苏单科·16)“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2012北京文综,21)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A.筹集税款B.干预立法C.招募军队D.任命大臣 (2012海南单科,11)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2014课标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古埃及建筑史的四个时期是哪四个时期

古埃及建筑史的四个时期是哪四个时期古埃及建筑史的四个时期介绍 1、古埃及建筑史的四个时期: ①古王国时期(公元前3000年) 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金子塔 ②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1C~18C) 手工业与商业发展,皇帝的纪念物从借助自然景观以外部表现力为主的陵墓想在内部举行神秘的宗教仪式为主的庙宇转化石窟墓 ③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6C~11C) 埃及最强大的时期,皇帝崇拜和太阳神崇拜相结合太阳神庙 ④后期、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建筑有了许多希腊、罗马因素出现新的类型、形制和样式 2、第一座石头的金子塔萨卡拉的第三王朝的建基皇帝昭塞尔(Zoser)金子塔 3、山岳台:(或星象台)崇拜山岳和天体、观测形象的多层塔式建筑物。 4、创造了以图作为原料的制砖技术,并由此创造出公犬结构体系和彩色琉璃砖贴面的装饰手法 5、克里特宫殿 6、曼都赫特普三世墓没有抛弃抛弃哈特什帕苏墓抛弃 6.柱式(Ordo):是建筑的各个构成部分檐部、柱子、基座之间,以及各个构件本身的处理形成定型做法,这种特定的柱梁结构的艺术形式叫做柱式。 多立克式爱奥尼式科林斯式

7.独特性,一贯性稳定性 8.爱奥尼的棱上还有还有一小段圆面 9.雅典卫城: 1)卫城布局特点:①群体布局体现对立统一的构图原则,根据祭祀庆典活动的路线,不对称,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建筑安排顺应地势,主次分明,以雅典娜像作为构图中心,延边布置建筑,照顾了山上山下观赏;②突破了小城邦国家和地域局限,综合了多立克和爱奥尼艺术。 2)卫城山门特点:①既能围绕入口、大门的需要进行设计,又能表现大门的艺术特色②两种柱式协调应用:山门是多立克式的,前后各6根,中央开间较大,门的西半,内部沿中央道路两侧,有3对爱奥尼柱子,这在多立克式建筑物里用爱奥尼柱子,是雅典卫城的首创。 3)胜利神庙特点:①由于山门两侧不对称,由胜利神庙取得平衡②与山门略呈偏斜的相互位置,削弱自己独立性而加强对山门的依附性。③爱奥尼柱式 4)帕提农神庙卫城的主体建筑物,为长方形列柱围廊式 伊瑞克提翁庙运用女性柱 10. 维特鲁伟建筑十书 11. 12)古罗马大角斗场:结构、功能、形式的统一 平面形势:长圆形 座位分区:(五区)前面一区为荣誉席,最后两区是下层群众席位,中间是骑士等地位比较高的公民坐的。 结构:底层7圈灰华石墩子,第一和第二,第二和第三,第四和第五,第六和第七圈墩子之间是环廊,分别用环形筒形拱覆盖;第三和第四,第五和第六圈墩子之间砌石墙,墙上架筒形拱,呈放射状。第二层靠外墙有2道环廊,第三道有一道,整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