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试卷含答案

生物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试卷含答案
生物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试卷含答案

生物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表为某人的血常规化验单,根据化验单的数据,你的初步判断是此人患有()检验项目结果参考范围单位

红细胞 4.39 3.50~5.501012/L

白细胞12.8 4.0~10.0109/L

血小板140100.00~300.00109/L

血红蛋白130 120.00~160.00g/L

A.贫血B.高血压C.白血病D.有急性炎症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血液中的成分特点,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人体内红细胞少或者是血红蛋白含量低,都使人患贫血,红细胞的值在正常范围,A错误。

B.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如饮食习惯,如果食用过多的高脂肪、高蛋白、高糖类食物,容易造成心脏和血管壁的脂肪等营养物质沉积,影响其正常功能,甚至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等,B错误。

C.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性疾病,C错误。

D.白细胞的正常范围:(4~10.0)×109个/L,而测定值是12.8×109个/L,白细胞的数目明显偏多,高于正常值,由于白细胞具有防御疾病的功能,能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故身体的某个部位有急性炎症,D正确。

【点睛】

根据血液中的成分特点学会看血常规化验单是解题关键。

2.下图是眼球结构及成像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图表示正常眼成像过程

B.近视眼原因之一是结构[2]过度变凸

C.结构[3]既是成像也是视觉形成的部位

D.远物和近物都能看清是因为结构[1]有调节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眼球是眼的主要的结构,眼球近似球体,由眼球壁和眼球的内容物构成,眼球壁分三层:外膜、中膜、内膜,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如下:

(2)视觉形成的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进入眼球,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当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获得图像信息时,会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视觉中枢),产生视觉。

【详解】

A、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形成的物像只有落在[3]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图中的物像落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该图表示的是近视眼成像的过程。故是错误的;

B、近视的原因是由于用眼不科学,导致[2]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故是正确的;

C、物像是在[3]视网膜形成的,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视觉中枢)形成的。故是错误的;

D、看远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变小,看近物时,晶状体的曲度会变大。晶状体的曲度是由睫状体调节的。图中的1是角膜。故是错误的。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3.正在认真学习的你,突然听到老师喊你的名字,听到老师的声音,需要以下结构参与,请你选出听觉形成的正确顺序()

①听觉神经②听小骨③外耳道④大脑中的一定区域⑤内耳内的听觉感受器

⑥鼓膜

A.⑥③②⑤①④B.③⑥①②⑤④

C.③⑥②⑤①④D.③①②⑥⑤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可见C正确。

考点:听觉的形成过程。

4.如图为人体膝跳反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膝跳反射属于复杂(条件)反射

B.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传导途径为:5→4→3→6→8→7→3→2→1

C.若6受损,其他部分正常,叩击韧带后不能完成膝跳反射,也不能产生感觉

D.叩击韧带后,先抬起小腿,后产生感觉,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膝跳反射是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是简单的低级的反射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A错误;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传导途径为:5→4→3→2→1,不经过大脑,B错误;膝跳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若6上行神经纤维受损,其他部分正常,叩击韧带后能完成膝跳反射,不能产生感觉,C错误;叩击韧带后,先抬起小腿,后产生感觉,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作用,D正确。

5.如图为人体心脏与血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血液由a向c流动,则该血管是主动脉

B.若血液由c向a流动,则该血管内流的是静脉血

C.若受伤后鲜红的血液从b处喷涌而出,应马上按压c处止血

D.若b处为静脉抽血时针刺入的部位,应该在a处扎上胶皮管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察几种血管的特点及血液循环知识。

【详解】

若血液由a向c流动,则该血管是动脉,可能是主动脉,也可能是肺动脉,A错误;

若血液由c向a流动,则该血管是静脉,肺静脉内流的是动脉血,B错误;

受伤后鲜红的血液从b处喷涌而出,应马上按压a处止血,C错误;

抽血或者输血时,要用橡皮管捆扎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这主要是因为让静脉积血膨胀,便于寻找,D正确。

6.下表是某成年人血浆、原尿和尿液的部分成分及含量(克/100毫升)。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肾小球可能有炎症

B.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葡萄糖不能被滤过

C.尿液中尿素含量增高是因为水被重吸收

D.血浆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答案】B

【解析】

【分析】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

【详解】

A、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A正确;

B、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葡萄糖被滤过后又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了,而不是葡萄糖不能被滤过。B错误;

C、尿液中尿素含量增高是因为大部分水被重吸收回血液,而没有重吸收尿素,C正确;

D、血浆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D正确。

故选:B。

7.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下列食物中,蛋白质含量较多的是

A.蔬菜类 B.蛋奶类 C.水果类 D.谷物类

【答案】B

【解析】

【分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

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各种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是有差别的。

【详解】

各种营养成分的来源是不同的: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蛋白质主要从瘦肉、鱼、奶、蛋、豆类和谷类等食物中获得;糖类主要从食糖、谷类、豆类和根茎类等食物中获得;脂肪主要从猪油、奶油、蛋黄、花生油、芝麻、豆类和硬果类中获得;蔬菜、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

【点睛】

此题考查了蛋白质的食物来源:瘦肉、鱼、奶、蛋、豆类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8.食品安全,关乎民生,购买食品时要关注包装上的()

①保质期

②添加剂的种类

③生产日期

④厂家厂址

⑤质量安全标志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涉及的是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二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人为改变其性质而产生的安全问题。【详解】

《食品安全法》对预包装食品的标签、说明书有如下专门规定:预包装食品应当有标签,且标签应当标明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强制要求标注的十类法定事项:1、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2、成分或者配料表;3、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4、保质期;5、产品标准代号;6、贮存条件;7、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8、生产许可证编号;9、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应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10、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必须标明的其他事项(如根据《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使用不当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食品,应当有警示标志或中文警示说明)。我们购买食品时,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有助于判断购买的食品是否超过了保质期,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关注生产厂家,有利于我们了解所购的产品是否由正规厂家生产;关注质量安全标志,有助于我们了解产品是否安全、合格,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关注添加剂的种类,有助于我们了解其添加剂是否安全,是否有违禁的添加剂,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平时购买包装食品,注意查看标签上的相关信息,注意不要购买和食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9.下列反射中,属于人所特有的是()

A.吃到梅子,分泌唾液B.看到梅子,分泌唾液

C.谈到梅子,分泌唾液D.闻到梅子,分泌唾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

条件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人类的条件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文字、符号、特征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详解】

吃梅子分泌唾液、看到梅子分泌唾液、闻到梅子的气味分泌唾液,都是有具体刺激引起的反射(人和动物共有)。在谈论梅子的时候也会分泌唾液,是在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的参与下,形成的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C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特点有语言中枢的参与的反射。

10.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①糖类②脂肪③蛋白质④水⑤无机盐

A.①③⑤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详解】

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同时这三类物质也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其中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是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蛋白质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一部分能量,但蛋白质主要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修复和更新的重要原料。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却有重要的意义。维生素既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也不参与人体组织的构成,但它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其中水既是人体重要的构成成分,也是人体各项生命活动进行的载体,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C正确。

【点睛】

了解各类营养物质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1.中学生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眼球结构会发生变化而导致近视眼。发生变化的结

构是 ( )

A.虹膜B.瞳孔C.晶状体D.巩膜

【答案】C

【解析】

【分析】

(1)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2)远视眼: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导致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远视眼。远视眼戴凸透镜进行矫。

【详解】

学生近视眼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而造成的,如用眼过度或光线不好,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前方,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就形成了近视眼,可以配戴合适的凹透镜加以矫正。因此,“学生近视的形成大多是由于长期不注意用眼习惯,从而引起眼球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的结构是晶状体。可见C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视、远视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

12.下列几种营养物质中,既是建造和修复细胞的重要原料,也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A.水B.无机盐C.蛋白质D.维生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

食物中含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就会引起相应的疾病,据此答题。

【详解】

糖类、蛋白质、脂肪三类有机物既是构成细胞的成分,又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脂肪是人体内的储备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也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维生素既不构成细胞也不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水和无机盐都是构成细胞的成分,但都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C正确。

【点睛】

掌握食物中营养物质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3.下列反射中,属于人特有

..的是

A.鹦鹉学舌B.谈虎色变C.惊弓之鸟D.老马识途

【答案】B

【解析】

【分析】

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是出生后,在生活的过程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由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人类不但能够对具体信号发生反射,还能对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的刺激也能建立条件反射,因为人类具有语言中枢,这是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最突出特征,动物则没有这种能力。

【详解】

鹦鹉学舌、惊弓之鸟、老马识途,都是在生活的过程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由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属于条件反射,是对具体信号发生的条件反射。谈虎色变,对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的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有语言中枢参与,是人类特有的。故选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人类不但能够对具体信号发生反射,还能对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的刺激也能建立条件反射,因为人类具有语言中枢。

14.下列与人体生长、发育的调节无直接关系的激素是( )

A.生长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雌性激素 D.胰岛素

【答案】D

【解析】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如果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患侏儒症;如果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患巨人症;如果成年人的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患肢端肥大症,A符合题意;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患呆小症,成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B不符合题意;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与生长发育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胰岛分泌的是胰岛素,主要调节糖的代谢,分泌不足患糖尿病,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D。

15.人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要有赖于胎盘。胎盘是指()

A.胎儿的一部分血管

B.脐带的一部分

C.母体的一部分血管

D.胚胎与母体物质交换的器官

【答案】D

【解析】

【分析】

胎盘是哺乳动物妊娠期间由胚胎的胚膜和母体子宫内膜联合长成的母子间交换物质的过渡性器官。胚胎发育所需营养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产生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详解】

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液体羊水中,通过脐带、胎盘从母体获取所需营养物质和氧,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因此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胎盘;故选D。

【点睛】

胚胎发育最初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着床后来自母体。此时胎盘是物质交换的场所。

16.下图为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和d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X是吸收a、b、c和d的主要场所。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①是唾液,其所含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变成麦芽糖

B.②是胃液,其所含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

C.③是胆汁,其所含脂肪酶将脂肪转变为脂肪微粒

D.④和⑤是胰液和肠液,a是葡萄糖,b是氨基酸,X是小肠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中的图示可知,①只能作用于淀粉,因此是唾液,②只能作用于蛋白质,故是胃液,③只能作用于脂肪,是胆汁,④、⑤对三大营养物质都有消化作用,因此是胰液和肠液。a、b、c是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终产物,分别是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详解】

①是唾液,其所含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变成麦芽糖,A正确。②是胃液,其所含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B正确。③是胆汁,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C错误。④和⑤是胰液和肠液,a是葡萄糖,b是氨基酸,X是小肠,D正确。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大分子物质的消化过程和最终产物。

17.如图模拟淀粉的消化过程,“剪刀1”、“剪刀2”分别代表两种消化酶。其中“剪刀2”能出现在消化道的哪个部位()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答案】C

【解析】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图示①表示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过程,②表示麦芽糖和淀粉在小肠内在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的过程,可见C符合题意。

18.消化淀粉、脂肪、蛋白质的起始器官是()

A.胃、小肠、口腔B.口腔、小肠、胃C.口腔、胃、小肠D.小肠、口腔、胃【答案】B

【解析】

【分析】

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因此消化淀粉、脂肪、蛋白质的起始器官是口腔、小肠、

胃。

【详解】

19.呼吸道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与此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

①鼻腔中有鼻毛

②肺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③鼻黏膜中有毛细血管

④有会厌软骨

⑤气管壁的腺细胞能分泌黏液

⑥气管内有纤毛

A.①③⑤⑥B.②③⑤⑥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答案】A

【解析】

【分析】

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从各结构的功能考虑。【详解】

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清洁空气,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使空气顺畅通过,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上的黏液能湿润空气,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空气。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

故选A。

【点睛】

掌握呼吸道中鼻腔、气管的结构和功能。

20.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A.肺B.气管C.鼻D.喉

【答案】A

【解析】

【分析】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详解】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故选:A

【点睛】

知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解题的关键。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生物 第五单元 第四章 第二节-细菌 教案

《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的第二节《细菌》 二、教材分析 本章节,首先讲述了细菌的发现过程,然后通过巴斯德的实验证实了细菌是由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接着学习细菌的三种形态:杆状、螺旋状和球状;本主要课通过“观察与思考”认识细菌的结构,并通过回忆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从而加深对细菌结构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描述细菌的主要结构特征; 2、通过与植细胞的比较,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3、通过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实验,认同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认同技术的进步与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2、通过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后,认同饭前便后洗手的必要性。 三、教学重点细菌的形态;细菌的结构特征及营养方式;细菌的生殖。 四、教学难点巴斯德实验的理解;细菌的结构及其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细菌的生殖及分布广的原因。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法;讨论法 七、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八、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双手,它们干净吗?有什么?生回答(细菌)。那细菌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细菌。 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这样的,我们有请。。。。同学来读一下。 二、讲述新课 任务一: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 过渡: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细菌的分布是很广泛的,在我们的手上、书上、衣服上、甚至是空气中都有细菌的存在,但我们能看见它们吗?那细菌最初是怎样被发现的呢? 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71页内容,讨论并归纳细菌发现的过程,完成大屏幕上的两个问题: (1)最先发现细菌的人是谁? (2)他是怎样发现细菌的? 2、生讨论归纳回答:(师提醒:注意在重点部分做上记号) 17世纪后叶,列文虎克,显微镜 3、请同学们认真阅读71—72页有关巴斯德实验的知识,3人小组讨论如下问题: (1)一年后,鹅颈瓶中的肉汤为什么仍澄清,没有细菌? (2)打断瓶颈后,只经过一天,肉汤为什么变混浊并有细菌在其中繁殖? (3)巴斯德通过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4)巴斯德还有哪些贡献? 4、生讨论归纳回答:(师提醒:注意在重点部分做上记号) (1、2)普通烧瓶中的肉汤,因为空气中的细菌可以进去,几天就腐败了。而鹅颈瓶中的肉汤虽然与空气相通,但细菌只落在鹅颈瓶的弯曲处,因此四年都没有腐败。

运动生物化学习题

《运动生物化学》习题集 绪论 一.名词解释运动生物化学是生物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用生物化学的理论及方法 研究人体运动时体内的化学变化即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的特点与规律 研究运动引起体内分子水平适应性变化及其机理的一门学科。 二.是非判断题 1、人体的化学组成是相对稳定的,在运动的影响下,一般不发生相应的变化。(错) 2、运动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化学组成的一门学科。(错) 3、1937年Krebs提出了三羧酸循环的代谢理论。(对) 4、《运动生物化学的起源》是运动生物化学的首本专著。(错) 三.填空题 1、运动时人体内三个主要的供能系统是___、___、____。 2、运动生物化学的首本专著是____。 3、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任务是____。 1、磷酸原系统、糖酵解系统、有氧代谢系统 2、《运动生物化学概论》 3、揭示运动人体变化的本质、评定和监控运动人体的机能、科学地指导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 四.单项选择题 1. 运动生物化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年代是()。 A. 1955年 B. 1968年 C. 1966年 D. 1979年 2. 运动生物化学是从下列那种学科发展起来的()。 A. 细胞学 B. 遗传学 C. 生物化学 D. 化学 3. 运动生物化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 A. 研究运动对机体组成的影响 B. 阐明激素作用机制 C. 研究物质的代谢 D. 营养的补充 4. 运动生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 人体 B. 植物体 C. 生物体 D. 微生物 1、A 2、C 3、A 4、A 五.问答题 1.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1 揭示运动人体变化的本质 2 评定和监控运动人体的机能 3 科学地指导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 第一章物质代谢与运动概述 一.名词解释

2020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知识点总结素材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1、动物与植物的显著区别:动物不能像植物那样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靠摄取食物来获得现成的有机物,从而维持生存和繁衍。 2、常见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如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少数在淡水中,如水螅。 3、水螅,周围伸展着5~12条柔软细长的触手,用于探寻和捕获猎物。 4、水螅的身体称为辐射对称,这样的身体结构,便于它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5、观察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它的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内胚层细胞所围成的空腔叫消化腔,它与口相通,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外胚层有多种细胞,其中的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触手处尤其多。 6、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海蜇经加工可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珊瑚礁 图1:1口;2触手;3外胚层;4内胚层; 5消化腔;6芽体 图2:1眼点;2背面;3腹面;4口;5咽 7、涡虫,自由生活,身体背腹扁平、背面呈褐色,三角形的前端背面有两个可感光的黑色眼点。 8、涡虫的口长在腹面,口内有一个管状的咽。它可伸出口外,捕食水中的小动物。吃进去的食物在肠内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有口无肛门。 9、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生殖器官发达,消化器官简单,身体的两侧或腹面通常有专门的运动器官。这样的体形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动物运动、捕食和防御。 10、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如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猪肉绦虫。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流行的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人若是进入含有钉螺的水域,很可能被感染。 1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12、钉螺感染人过程:交配产卵,水中成幼虫,钉螺(繁殖后溢出),钻入人体皮肤发育成虫。

运动生物化学学习重点大全

绪论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化学的科学,它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即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运动生物化学:是研究人体运动时体内的化学变化即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的特点与规律,研究运动引起体内分子水平适应性变化及其机理的一门学科。 运动生物化学的任务主要体现在:1、解释人体运动变化的本质;2、评定和监控运动人体的机能;3、科学的知道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 第一章 1.酶催化反应的特点是什么?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一、高效性;二、高度专一性;三、可调控性 一、底物浓度与酶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二、PH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三、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四、激活剂和抑制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2.水在运动中有何作用?水代谢与运动能力有何关系? 人体内的水是进行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水还具有参与体温调节、起到润滑等作用,并与体内的电解质平衡有关。 运动时,人体出汗量迅速增多,水的丢失加剧。一次大运动负荷的训练可以导致人体失水2000~7000ml,水丢失严重时即形成脱水,会不同程度的降低运动能力。 3.无机盐体内有何作用?无机盐代谢与运动能力有何关系? 无机盐在体内中解离为离子,称为电解质,具有调节渗透压和维持酸碱平衡等重要作用。

4.生物氧化合成ATP有几种形式,他们有何异同? 生物氧化共有两种形式:1、底物水平磷酸化;2、氧化磷酸化 相同点:1、反应场所都是在线粒体;2、都要有ADP和磷酸根离子存在 不同点:1、在无氧代谢供能中以底物水平磷酸化合成ATP为主,而人体所利用的ATP约有90%来自于氧化磷酸化的合成即在有氧代谢中主要提供能量;2、底物水平低磷酸化不需要氧的参与,氧化磷酸化必须要有氧;3、反应的方式不同。 5.酶对运动的适应表现在哪些方面?运动对血清酶有何影响? 一、酶催化能力的适应;二、酶含量的适应。 ①、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大,血清酶活性增高 ②、运动时间:相同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越长,血清酶活性增加越明显 ③、训练水平:由于运动员训练水平较高,因此完成相同的运动负荷后,一般人血清酶活性增高比运动员明显 ④、环境:低氧、寒冷、低压环境下运动时,血清酶活性升高比正常环境下明显。 6.试述ATP的结构与功能。 ATP分子是由腺嘌呤、核糖和三个磷酸基团组成的核苷酸,其分子结构 功能: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合成磷酸肌酸和其他高能磷酸化合物 7.酶:酶是生物体的活性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生物氧化:指物质在体内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生物氧化实际上是需氧细胞呼吸作用中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故又称为细胞呼吸。 同工酶:人体内有一类酶,他们可以催化同一化学反应,但催化特性、理

初中生物会考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初中生物会考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 版) 初中生物会考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动物按有无脊柱,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动物已知150万种,其中昆虫100万多种,是种类最多的类群。 1.鱼类:靠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游泳,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胸鳍、腹鳍和背鳍维持鱼的平衡,尾鳍控制运动的方向;鳃是鱼的呼吸器官,鳃丝密布毛细血管,可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卵生。变温动物。 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蜇、珊瑚虫等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如:章鱼、乌贼、河蚌、田螺等 甲壳动物:体表长有较硬的甲。如:虾、蟹、水蚤等 2.蚯蚓:1、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2、以植物枯叶、朽根等为食。3、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身体分节使躯体的运动更灵活。4、靠可以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呼吸。5、是环节动物,此类还有沙蚕、水蛭等。 3.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有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多为胎生、哺乳。 兔与植食性相适应的特点:门齿、臼齿发达,无犬齿,盲肠发达。 4.空中飞行的动物: ①鸟:1、身体成流线型,前肢特化为翼,有羽毛;2、消化系统发达,直肠短,食物残渣很快排出。3、胸骨具有龙骨突,便于着生发达的胸肌。4、有发达的气囊,减轻体重,双重呼吸,提高气体交换效率。5、心脏发达,心率快。 5、体温高而恒定。 ②昆虫:1、特征: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翅和足都生在胸部。2、外骨骼的作用:支持、保护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3、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飞行扩大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繁殖。 ③节肢动物:1、特征: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体表由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2、如:所有昆虫、蜘蛛、蜈蚣、虾、蟹等 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用皮肤辅助呼吸,变态发育。如:青蛙、蟾蜍等。

#人教版八上生物4.第五单元第四章测试题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达标试题A 一、选择题: 1、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 > A、细胞群 B 、组织C、菌落D、群落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馒头变质或水果腐烂时长出一些长“毛毛”。这些“毛毛”属于< ) A、植物 B 、动物C、细菌D、真菌 3、下列有关菌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菌落由大量不同种细菌组成 B、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种类 C、细菌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D、一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细胞形成的 4、根据你的经验,以下四个地点细菌含量最多的是( > A. 火车站候车厅 B.公园绿地 C.手术室 D.冬季菜棚中 二、非选择题: 细菌的菌落比较_______ ,表面的特点是_______ 或____________ ;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的菌落大_________________ ,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 ________ 、______ 或,有可能呈现等不同的颜色。从菌落的、和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v18yLe1L2P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达标试题B 一、选择题: 1、炎热的夏季,食物容易腐败,这一现象不能说明( > A. 细菌的生长依靠阳光 B.食物的表面有细菌存在 C. 温度较高有利于细菌的生长 D.食物的表面有霉菌存在 2、泡菜是用乳酸菌使蔬菜中的有机物生成乳酸,制作泡菜时器皿密封.密封的原因是 A、密封使器皿缺氧内部细菌无法繁殖 B、由于密封外界细菌不能进入 C、乳酸菌适于生活在无氧的环境中 D 、乳酸菌怕光 3、某同学做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实验时,将一滴浓度较高的盐水滴在了一个已经长好的细菌菌落上,结果该菌落死亡,由此可推测( >v18yLe1L2P A. 在食盐较高的环境中细菌无法生存 B. 食盐能杀死所有细菌 C. 可用食盐腌制的方法,延长食品的贮存时间 D. A 和 C 二、非选择题: 1、培养基是由适于细菌或真菌生长的物质制成的,它能够使细菌或真菌________ ,形成肉眼可见的________________ .v18yLe1L2P

习题-运动生物化学

第一章物质代谢与运动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 运动生物化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年代是()。 A. 1955年 B. 1968年 C. 1966年 D. 1979年E1982年 2. 运动生物化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 A. 研究运动对机体组成的影响 B. 阐明激素作用机制 C. 研究物质的代谢 D. 营养的补充 E. 研究运动人体的物质组成 3.酶促反应中决定反应特异性的是() A. 酶蛋白 B. 辅基 C. 辅酶 D. 金属离子 E .变构剂 4.酶促反应速度(V)达最大反应速度(Vm)的60%时,底物浓度[S]为() A. 1 Km B. 2 Km C. 1.5 Km D. 2.5 Km E. 3 Km 5.下列哪个化学物质不属于运动人体的能源物质。() A.葡萄糖 B.维生素C C.氨基酸 D.软脂酸 E.糖原 6.酶分子中将底物转变为产物的基团是() A. 结合基团 B. 催化基团 C. 碱性基团 D. 酸性基团 E. 疏水基团 7.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是() A. 低温可以使酶失活 B. 催化的反应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C. 最适温度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D. 最适温度随反应的时间而有所变化 E. 以上全对 8.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A. 酶与底物接触只限于酶分子上与酶活性密切有关的较小区域 B. 必需基团可位于活性中心之内,也可位于活性中心之外 C. 一般来说,总是多肽链的一级结构上相邻的几个氨基酸的残基相对集中,形成酶的活性中心 D. 酶原激活实际上就是完整的活性中心形成的过程 E. 当底物分子与酶分子相接触时,可引起酶活性中心的构象改变 9.一种酶作用于多种底物,其天然底物的Km是() A. 与其他底物相同 B. 最大 C. 最小 D. 居中 E. 与Km相同

新人教八上生物第五单元第一章知识归纳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自然界中,目前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根据其体内有没有脊柱,可以将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动物、哺乳动物);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鸟类和哺乳动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是恒温动物。 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变温动物。 1、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 (1)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海葵(被称“海中之花”)、海蛰、珊瑚虫、水螅(身体有内外两层细胞----内胚层和外胚层)。 (3)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①海蜇经加工可食用。 ②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堆积构成珊瑚礁。 珊瑚礁的作用:①形成岛屿;②加固海岸;③为海底鱼类提供重要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 2、扁形动物(大多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但涡虫自由生活) (1)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涡虫、华枝睾吸虫(精巢发达,呈树枝状得名)、血吸虫、绦虫。 (3)与人类的关系: 有害:①人或动物如实使用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华支睾吸虫的鱼虾,就会感染该病。 ②我国南方流行的血吸虫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 3、线形动物(有些自由生活,有些寄生在人、家畜、家禽、农作物体内) (1)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2)代表动物: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生殖器官发达。)、蛲nao虫、钩虫、丝虫、线虫。 (3)预防蛔虫病的措施:①注意个人卫生,不喝生水,蔬菜水果洗干净,饭前便后洗手; ②要管理好粪便,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做肥料使用。 4、环节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2)代表动物: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以植物的枯枝、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主要运动器官肌肉,刚毛辅助运动,靠近环带的为前端。)、沙蚕、蛭 (3)与人类的关系: 蚯蚓:①蚯蚓在土壤里活动,使土壤疏松,改良土壤。②能提高土壤肥力。③身体富含蛋白质,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和食品。④处理有机废物。 沙蚕是鱼、虾、蟹的饵料。 蛭的唾液中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质--蛭素,在医学上,可生产抗血栓药物。 5、软体动物(目前已知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1)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2)代表动物:河蚌、扇贝、文蛤、镒蛏、石鳖、蜗牛、乌贼(贝壳退化成内骨骼)、章鱼(贝壳退化成内骨骼) 河蚌内的珍珠是由外套膜受沙粒等异物的刺激,分泌大量的珍珠质把异物层层包裹起来。 珍珠与贝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 (3)与人类的关系: 中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总量名列世界第一,其中贝壳产量也位居世界首位。 有益:食用(牡蛎、扇贝、鲍,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且脂肪含量低。) 药用(鲍的壳(石决明)、乌贼的壳(海螵蛸)、珍珠粉等皆可入药) 工艺品(螺壳、珍珠壳) 有害:有的危害农作物,传播疾病(如钉螺与血吸虫的传播有关) 6、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数的80%)(1)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2)代表动物:虾、蟹、蜘蛛、蜈蚣、苍蝇、蝗虫等。 (3)节肢动物分为四类: ①昆虫类(蜜蜂、蜻蜓、蚊子、苍蝇、蝴蝶、蝉、蟋蟀、七星瓢虫)②甲壳类(虾、蟹)③多足类(蜈蚣、蚰蜒、马陆)④蛛形类(蜘蛛、蝎子) (4)昆虫(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 ①主要特征: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有一对触角(触觉和嗅觉);胸部生着3对足(善于跳跃)和2对翅(适于飞行) 呼吸器官:气门(长在腹部)、3个单眼1个复眼、口器:摄食 外骨骼的作用:1、保护内部的柔软器官2、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②代表动物:蜜蜂、蜻蜓、蝉、瓢虫、螳螂、菜粉蝶、家蚕等。 (5)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①虾、蟹食用②蜜蜂等昆虫传播花粉③蝎子、蜈蚣、蝉蜕等入药④果蝇是实验材料 ⑤蚊、蝇、螨叮咬人传播疾病 7、鱼 1、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1)体色:体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不易被上下敌害发现(保护色)。 (2)体形:梭形,游泳时减少水的阻力。 (3)体表:有鳞片保护身体,有黏液减少阻力,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有感知水流、测定方向的作用。 (4)用鳍游泳,鳍是鱼的运动器官(背、胸、腹、臀、尾鳍),胸鳍和腹鳍有保持鱼体平衡的作用,尾鳍能够保持鱼体的前进方向。(5)用鳃呼吸鳃由鳃丝、鳃耙和鳃弓组成,主要部分是鳃丝,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因此鳃是鲜红色的。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知识点 一、选择题 1.秃鹫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将骨从空中扔到岩石上摔碎后再吞食,从动物行为获得途径上看,与此类似的行为是:() A.鹦鹉学舌、惊弓之鸟、老马识途 B.小狗算数、猫抓老鼠、公鸡报晓 C.望梅止渴、蜘蛛结网、孔雀开屏 D.小鸟喂鱼、蜜蜂采蜜、蚂蚁搬家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 (2)学习行为是指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详解】 秃鹰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将骨从空中扔到岩石上摔碎后再吞食。从行为获得途径上看,属于学习行为。选项中的鹦鹉学舌、惊弓之鸟、老马识途、小狗算数、望梅止渴都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猫抓老鼠、公鸡报晓、蜘蛛结网、孔雀开屏、小鸟喂鱼、蜜蜂采蜜、蚂蚁搬家都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所以,选项A都属于学习行为。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 2.下列诗句中的各种动物,不具备 ...“体表都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特征的是 A.蝉噪林逾静B.儿童急走追黄蝶 C.早有蜻蜓立上头D.正是河豚欲上时 【答案】D 【解析】 【分析】 节肢动物具有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等特征。具备“体表都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特征的属于节肢动物,蝴蝶、蝉、蜻蜓等都属于节肢动物。【详解】 蝉体表都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A不符合题意;蝴蝶身体分部,而且足和触角分节,属于节肢动物,B不符合题意;蜻蜓属于昆虫,具有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等特征,C不符合题意;河豚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具有鱼类的特征是鱼类,D符合题意。 【点睛】 熟记节肢动物特征的身体分部,而且足和触角分节,有外骨骼。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上 第五单元第四章综合测试03-答案

第五单元第四章综合测试 答案解析 一、 1.【答案】C 【解析】做馒头或面包时,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膨大和松软;酿酒也要用到酵母菌,酿酒时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发酵分解葡萄糖能产生酒精,可见C符合题意。 2.【答案】A 【解析】A为细菌,B为霉菌,C为蘑菇,D为酵母菌。霉菌、蘑菇、酵母菌都属于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最大不同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答案】D 【解析】A、蘑菇和灵芝是真菌,和细菌不是同一类群的,A不符合题意。 B、蘑菇和灵芝是真菌,松树是植物,B不符合题意。 C、鱼是动物,病毒细菌是微生物,C不符合题意。 D、蘑菇、灵芝、银耳都属于真菌,D符合题意。 4.【答案】B 【解析】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保护,有些细菌生长的中后期细胞壁增厚形成荚膜,故荚膜的作用是保护。鞭毛有运动作用,依靠鞭毛的摆动细菌可以运动。故选B。 5.【答案】D 【解析】地球上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动植物死亡,动物每天都要排出许多粪便,生物圈并未因此而造成垃圾堆积如山,这主要归功于生物圈中的一些进行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它们能将动植物尸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到大自然中,被绿色植物再利用来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6.【答案】D 【解析】A、一种培养基上可以长出多个菌落,A不符合题意; B、菌落是由单个或少数细菌或真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繁殖形成的,属于同种细菌,B不符合题意; C、真菌形成的菌落有时呈现明显的颜色,不是都呈现明显的颜色,C不符合题意; D、真菌落特征:菌落较大、菌丝细长,菌落疏松,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D符合题意。 7.【答案】A 【解析】A、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松软多孔,A符合题意; B、制醋要用到醋酸菌,制味精要用到黄色短杆菌,制酱油要用曲霉;B不符合题意; C、有的真菌能引起多种疾病,有的真菌却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疾病。如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如肺炎、脑膜炎、淋病等。C不符合题意; D、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发酵后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D不符合题意。 8.【答案】B

“运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研室主任:田春兰执笔人:王凯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体育科学学院 课程名称:运动生物化学 课程编号:144213 英文名称:sports biochemistry 课程类型:专业方向任选课 总学时: 36理论学时:36 实验学时: 0 学分:2 开设专业:休闲体育 先修课程:运动解剖运动生理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任务 运动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运动与身体化学组成之间的相互适应,研究运动过程中机体内物质和能量代谢及调节的规律,从而为增强体质、提高竞技能力提供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是一门科学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重视最新科学成就的介绍和体现体育专业的特点及需要。在体育科学和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体育专业各层次教学中被列为专业基础理论课,是体育院校学生的必修课。 (二)课程目标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 1.使学生初步了解运动与身体化学组成之间的相互适应,初步掌握运动过程中机体物质和能量 代谢及调节的基本规律。 2.为增强体质、提高竞技能力(如运动性疲劳的消除和恢复、反兴奋剂及其监测技术、机能监 控和评定、制定运动处方等)提供理论和方法。 3.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思维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绪论 1.理解运动生物化学的概念,研究任务,发展、现状及展望; 2.了解运动生物化学在体育科学中的地位;激发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兴趣; 3.使学生树立整体观、动态观,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生命、看待运动人体。 重点与难点:运动生物化学的概念;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任务。 第二章糖代谢与运动 1.掌握糖的概念、人体内糖的存在形式与储量、糖代谢不同化学途径与ATP合成的关系; 2.了解糖酵解、糖的有氧氧化的基本代谢过程及其在运动中的意义; 3.掌握糖代谢及其产物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4.熟悉糖原合成和糖异生作用的基本代谢过程及其在运动中的意义; 5.了解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中糖代谢产生的适应性变化。 重点与难点:糖代谢的不同化学途径及其与ATP合成的关系 第三章脂代谢与运动 1.掌握脂质的概念与功能、脂肪酸分解代谢的过程; 2.了解酮体的生成和利用及运动中酮体代谢的意义; 3.掌握运动时脂肪利用的特点与规律; 4.理解运动、脂代谢与健康的关系。 重点与难点:脂肪酸分解代谢的过程、酮体代谢的意义;运动时脂肪利用的特点与规律。第四章蛋白质代谢与运动 1.掌握蛋白质的概念、分子组成和基本代谢过程; 2.理解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辩证关系。 3.了解运动与蛋白质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的适应。 重点与难点:运动时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变化的规律;蛋白质的代谢过程; 第五章水无机盐维生素的生物化学与运动 1.了解掌握水的生物学功能与对运动能力影响 2.了解掌握无机盐的生物学功能及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3.了解掌握维生素的生物学功能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第六章酶与激素 1了解酶的特点,理解运动中酶的适应变化及运动对血清酶的影响和应用 2了解运动对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无脊椎动物 一、腔肠动物 1.代表动物 淡水:水螅 海水:海蜇、海葵、水母、珊瑚虫(分泌的物质形成珊瑚礁) 2.特点: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3.腔肠动物的体壁由内胚层和外胚层两层细胞构成,内胚层所围成的空腔叫做消化腔,食物在消化腔内被消化。 二、扁形动物 1.代表动物:涡虫(自由生活),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寄生) 2.特点: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3.血吸虫的中间寄主是钉螺,华枝睾吸虫的中间寄主是淡水螺及淡水鱼虾。 三、线形动物 1.代表动物:秀丽隐杆线虫(自由生活)蛲虫、丝虫、钩虫、线虫(寄生) 2.特点: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无口有肛门。 3.蛔虫等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生殖器官发达,消化器官简单。 4.预防蛔虫病的措施:①注意个人卫生,不喝生水,蔬菜水果洗干净,饭前便后洗手;②管理好粪便,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做肥料使用。 四、环节动物 1.代表动物:蚯蚓、沙蚕、蛭 2.特点: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3.蚯蚓:环带靠近身体前端;利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需生活在潮湿环境);依靠体壁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以及刚毛的辅助进行运动。 五、软体动物 1.代表动物 腹足类:蜗牛、螺 头足类:鱿鱼、章鱼、墨鱼 双壳类:河蚌、扇贝、缢蛏 单壳类:鲍鱼、牡蛎 多板类:石鳖 2.特点: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3.缢蛏:呼吸器官是鳃;通过入水管和出水管吸水、排水,在吸水和排水的过程中摄取水流中的食物颗粒。 4.软体动物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贝壳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珍珠也是);乌贼、鱿鱼等贝壳退化。 六、节肢动物 1.代表动物 昆虫类: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蚂蚁、苍蝇、蝴蝶、蝗虫、瓢虫、蚊子、家蚕、蝉等);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类群; 蛛形类:蜘蛛、蝎、螨虫; 多足类:蜈蚣、马陆; 甲壳类:虾、蝎 2.特征: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3.蝗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头部感觉器官集中,有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摄食器官是口器;

运动生物化学习题库

《运动生物化学》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 运动生物化学 二.是非判断题 1、人体的化学组成是相对稳定的,在运动的影响下,一般不发生相应的变化。 2、运动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化学组成的一门学科。 3、1937年Krebs提出了三羧酸循环的代谢理论。 4、《运动生物化学的起源》是运动生物化学的首本专著。 三.填空题 1、运动时人体内三个主要的供能系统是____、____、____。 2、运动生物化学的首本专著是____。 3、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任务是____。 四.单项选择题 1. 运动生物化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年代是()。 A. 1955年 B. 1968年 C. 1966年 D. 1979年 2. 运动生物化学是从下列那种学科发展起来的()。 A. 细胞学 B. 遗传学 C. 生物化学 D. 化学 3. 运动生物化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 A. 研究运动对机体组成的影响 B. 阐明激素作用机制 C. 研究物质的代谢 D. 营养的补充 4. 运动生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 人体 B. 植物体 C. 生物体 D. 微生物五.问答题 1.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2.试述运动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 绪论 一、名词解释 运动生物化学是生物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用生物化学的理论及方法,研究人体运动时体内的化学变化即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的特点与规律,研究运动引起体内分子水平适应性变化及其机理的一门学科。 二、是非判断题 1、错 2、错 3、对 4、错 三、填空题 1、磷酸原系统、糖酵解系统、有氧代谢系统 2、《运动生物化学概论》 3、揭示运动人体变化的本质、评定和监控运动人体的机能、科学地指导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 四、单项选择题 1、A 2、C 3、A 4、A 五、问答题 1、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答:(1)揭示运动人体变化的本质 (2)评定和监控运动人体的机能 (3)科学地指导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2、试述运动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 答: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在40-50年代有较大发展,尤其是该时期前苏联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于1955年出版了第一本运动生物化学的专著《运动生物化学概论》,初步建立了运动生物化学的学科体系,到60年代,该学科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至今,运动生物化学已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八年级(上)生物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测试题(有答案)

动物的主要类群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学校班级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70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 1、海蜇是深圳常见的海洋动物,它属于() A.原生动物B.腔肠动物C.软体动物D.节肢动物 2、某类动物,身体由两层细胞构成,消化腔只有一个开口.这类动物是() A.腔肠动物B.扁形动物C.环节动物D.节肢动物 3、我们经常食用的鱿鱼、章鱼及田螺属哪一类生物类群() A腔肠动物B软体动物C节肢动物D扁形动物 4、蜘蛛结网的主要作用是() A.栖身休息B.防御敌害C.捕捉昆虫D.繁殖后代 5、消灭蝗虫时,把它的头部置于水中不能使它窒息而死,原因是() A蝗虫可以吸收水中的空气B蝗虫可以通过体表进行呼吸 C蝗虫可以几个小时不呼吸D气体通过蝗虫胸、腹部的气门进入体内 6、采集蜗牛的正确地点是() A.干燥的,阳光充足的草地B.阴湿的树木丛,墙角C.潮湿的地面D.松软的土壤中7、蝗虫和虾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A.肺和鳃B.气管和皮肤C.气管和鳃D.皮肤和肺 8、在动物进化历程中,身体最先开始分节的是哪一动物类群?() A.环节动物B.节肢动物C.扁形动物D.软体动物 9、河蚌的呼吸器官是() A.外套膜 B.斧足 C.鳃 D.肺 10、对河蚌的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贝壳张开和闭合,使河蚌在河底沙石中划行B.斧足的肌肉收缩和舒张,使河蚌身体缓慢移动C.外套膜和斧足共同收缩和舒张,使河蚌身体缓慢移动D.由外套膜收缩和舒张引起河蚌运动11、下列哪种动物在捕捉食物时,使用触手?() A.水蛭B.乌贼C.扇贝D.海蜇 12、河蚌生活的环境是() A.江河湖泊的水中B.河岸沙石中C.浅海底D.江河、湖泊和池沼的水底 13、做中药的海螵蛸是()

生物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知识点归纳

生物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知识点归纳 一、选择题 1.一些放久的橘子上,常会长出灰绿色斑块。这些斑块通常是 A.曲霉 B.青霉 C.酵母菌 D.枯草杆菌 【答案】B 【解析】 【分析】 青霉的孢子成灰绿色,曲霉的孢子成褐色。 【详解】 微生物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营养物质。橘子上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水分等,适合微生物的生长,时间久了,使其数量大增,形成菌落,使橘子发霉,所以橘子上长出灰绿色斑块主要青霉。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青霉的孢子成灰绿色。 2.人之所以成为地球上“万物之灵”,从行为理论上分析,是人类哪方面行为能力最强所致?() A.捕食行为B.学习行为C.防御行为D.社会行为 【答案】B 【解析】 【分析】 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如繁殖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等;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为后天性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的本领越强。由于人的大脑发达,思维敏捷,学习行为的本领较强,所以成为地球上“万物之灵”。 故选:B。 【点睛】 动物越高等,学习的本领越强,而人的大脑发达,学习行为越复杂。 3.下列四种动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涡虫——背腹扁平,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无肛门 B.蛔虫——身体由相似的体节组成,有口有肛门 C.河蚌——身体表面有外套膜,用气管呼吸,用足运动 D.蚯蚓——身体呈圆筒形,体壁湿润能进行气体交换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第四章综合测试03(1)(含答案)

第五单元第四章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 1.在制作馒头和酿酒过程中都需要的生物是() A.青霉 B.曲霉 C.酵母菌 D.乳酸菌 2.下列四种生物中,其细胞结构不同于其他几种的是() A B C D 3.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一类群生物的是() A.细菌、蘑菇、灵芝 B.松树、蘑菇、灵芝 C.病毒、细菌、鱼 D.蘑菇、灵芝、银耳 4.有些细菌外面具有鞭毛和荚膜,其作用分别是() A.防御和保护 B.运动和保护 C.攻击和保温 D.运动和保温 5.微生物对自然界最重要的作用是() A.供给氧气 B.提供有机物 C.提供二氧化碳 D.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 6.下列关于菌落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培养基上只能长出一种菌落 B.培养基上的一个菌落可能由几种细菌共同形成 C.细菌形成的菌落都有明显的颜色 D.霉菌形成的菌落有的呈蜘蛛网状 7.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对应有误的是() A.酵母菌—产生沼气 B.醋酸菌—制醋 C.青霉菌—抗生素 D.乳酸菌—酸奶 8.下列关于菌落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形成的菌落都没有明显的颜色 B.细菌菌落表面或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 C.真菌的菌落一定比细菌菌落大 D.菌落是各种细菌或真菌聚集而成的集合体 9.做面包和蒸馒头都需要的菌类是() A.青霉 B.曲霉 C.乳酸菌 D.酵母菌 10.下列不具有成形细胞核的生物是() A.青霉菌 B.酵母菌 C.蘑菇 D.大肠杆菌 11.夏天的牛肉汤很快会因细菌大量繁殖而变质,这说明细菌的生存需要() A.适宜的温度 B.水分 C.有机物 D.以上都是 12.青霉菌一般呈现绿色,其原因是() A.成熟的孢子 B.细胞中含叶绿素 C.直立菌丝 D.营养菌丝 13.人们常常通过种植大豆等植物增加土壤肥力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主要是因为() A.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能将空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从而提高了土壤肥力 B.豆科植物的叶片富含维生素,凋落后可以增加土壤肥力 C.豆科植物的果实富含蛋白质,凋落后可以增加土壤肥力 D.B和C两种说法都是主要原因 14.关于细菌营养方式的正确描述是() A.进行腐生生活的细菌,能够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B.根瘤菌能够利用阳光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C.进行寄生生活的细菌,只能靠吸收活的动植物体内或体表的有机物来生活

老版本的运动生化习题

绪论 1、简述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容 第一章 判断题 1、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酶具有蛋白质的所有属性,所有的蛋白质都具有催化功能。(×) 2、通常将酶催化活性最大时的环境PH称为该酶的最适PH(√) 3、水是人体主要的组成成分,水和无机盐不能直接供能,与能源物质代无关。(×) 4、低氧、寒冷、低压环境下运动时,血清酶活性升高比正常环境小。(×) 5、生物体化学反应速度随温度的增高而加快,温度越高,催化反应的速度越快。(×) 6、酶促反应的反应物称为产物,生成物称为底物。(×) 7、高度专一性是指酶对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 8、酶可分为单纯酶、结合酶和酶的辅助因子3种。(×) 9、当身体的机能状态急剧改变时,如损伤、运动或疾病等,血清酶活性降低。(×) 10、训练引起的酶催化能力的适应性变化,可因停训而消退。(√) 11、生物体物质代与能量代即可同时存在,也可独立存在。(×) 12、凡是提高酶活性的物质为抑制剂,凡能降低酶活性或使酶活性丧失的物质为激活剂(×) 单选题 1、(A)是各种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供应者。 A ATP B 糖C脂肪D 蛋白质 2、(B)是生物氧化发生的主要部位。 A 质网B.线粒体C.基质D.叶绿体

3、下列哪个酶不属于糖酵解酶类(B) A.磷酸化酶 B.肌酸激酶 C.磷酸果糖基酶 D.乳酸脱氢酶 4、下列不属于生物氧化意义的是(D) A.能量逐渐释放,持续利用 B.合成人体的直接能源ATP C.产生热量,维持体温 D.加速新代 5、完全在细胞质中进行生物氧化过程的是(D) A.三羧酸循环 B.脂肪酸循环 C.丙酮酸氧化 D.糖酵解 6、人体化学组成中含量最多的是(C) A.糖B .脂肪C.水D.蛋白质 7、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A) A. 氨基酸 B.核酸 C.乳酸D .甘油 8、当身体机能状态急剧改变时,如损伤、运动或者疾病等,血清酶活性(A)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稳定 9、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每日需要经尿液排出的代废物约为(A),至少要500ml的水作为溶剂,这一数值为最低值。 A.35g B.40g C30g D.45g 10、电解质的作用是(C) A.调节体温 B.间接提供能量 C.调节渗透压和维持酸碱平衡 D.直接提供能量 11、适宜运动可使蛋白质合成(A)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均有可能 12、对整个代过程的反应起控制作用的酶称为(A) A.限速酶 B.辅酶 C.同工酶 D.结合酶 多选题 1、人体的能源物质包括(ABC)

【人教版】生物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杜鹃常将自己的卵产到其它小鸟的巢中,小鸟会辛苦地为杜鹃孵卵并喂食雏鸟,对小鸟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先天性行为②学习行为③由环境因素决定的④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 杜鹃自己不孵卵,对其孵卵的小鸟的行为,是鸟类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D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2.下列关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青蛙是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既能在陆地上生活又能在水中生活 B.蛇的体壁裸露且能分泌黏液,利于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蝾螈的体表覆盖角质鱗片,可减少水分的蒸发 C.蜥蜴头后有颈,可以灵活的转动;青蛙的身体分为头部,颈部、躯干部、四肢和尾部五D.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高等的主要原因是生殖和发有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皮肤辅助呼吸。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爬行动物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重要原因是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详解】 A、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受精在水中完成,幼体生活在水中,即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因此不是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故错误; B、蛇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可减少水分的蒸发;蝾螈属于两栖动物,体表裸露且能分泌黏液,利于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故错误; C、蜥蜴头后有颈,可以灵活的转动;青蛙没有颈部和尾部,故错误; D、爬行动物体内受精,生殖发育都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两栖动物的受精过程在水中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