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第五版课后答案.doc

光学第五版课后答案.doc
光学第五版课后答案.doc

光学第五版课后答案【篇一:第五版有机化学-华北师范大学-李景宁-全册-习

题答案】

3、指出下列各化合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1) ch3ch=chch3 答:

碳碳双键(2) ch3ch2cl 答:卤素(氯) (3) ch3chch3

答:羟基

(4) ch3ch2 c=o 答:羰基(醛基)

ch3cch3(5)

o

答:羰基(酮基)

(6) ch3ch2cooh 答:羧基(7) 2 答:

氨基

(8) ch3- c≡c-ch3 答:碳碳叁键

4、根据电负性数据,用和标明下列键或分子中带部分正电荷和负电

荷的原子。

答:

6、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

(1)br2 (2)ch2cl2 (3)hi (4)chcl3 (5)ch3oh (6)

ch3och3 答:以上化合物中(2)、(3)、(4)、(5)、(6)

均有偶极矩

(2)h

2c (6)h

3c

cl (3 )i

(4)

cl3 (5)h 3c

oh

ch3

7、一种化合物,在燃烧分析中发现含有84% 的碳[ar (c)=12.0] 和

16 的氢[ar (h)=1.0] ,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

(1)ch4o (2)c6h14o2 (3)c7h16 (4)c6h10 (5)c14h22

答:根据分析结果,化合物中没有氧元素,因而不可能是化合物(1)

和(2);在化合物(3)、(4)、(5)中根据碳、氢的比例计算

(计算略)可判断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3)。

习题解答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2,5-二甲基-3-乙基己烷

(3)3,4,4,6-四甲基辛烷(5)3,3,6,7-四甲基癸烷

(6)4-甲基-3,3-二乙基-5-异丙基辛烷

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和键线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

(3)仅含有伯氢和仲氢的c5h12

答:符合条件的构造式为ch3ch2ch2ch2ch3 ;

键线式为;命名:戊烷。3、写出下令化合物的构造简式(2) 由一个丁基和一个异丙基组成的烷烃(4) 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同时含有伯、叔、季碳原子的烷烃

答:该烷烃的分子式为c7h16 。由此可以推测同时含有伯、叔、季

碳原子的烷烃的构造式为(ch3)3cch(ch3)2

(6) 2 ,2,5-trimethyl-4-propylnonane (2,2,5-三甲基-4-丙基

壬烷)

3h73 ch3ch2ch2ch223

3

3

8、将下列烷烃按其沸点由高至低排列成序。

(1)2-甲基戊烷(2)正已烷(3)正庚烷(4)十二烷

答:对于饱和烷烃,随着分子量的逐渐增大,分子间的范德华引力

增大,沸点升高。支链的存在会阻碍分子间的接近,使分子间的作

用力下降,沸点下降。由此可以判断,沸点由高到低的次序为:十

二烷>正庚烷>正己烷>2-甲基戊烷。([4)>(3)>(2)>(1)]

10、根据以下溴代反应事实,推测相对分子质量为72 的烷烃异构

式的构造简式。答:相对分子质量为72 的烷烃的分子式应该是

c5h12 。溴化产物的种类取决于烷烃分子内氢的种类(指核磁共振概

念中的氢),既氢的种类组与溴取代产物数

(1)只含有一种氢的化合物的构造式为(ch3)3cch3 (2)含三种氢

的化合物的构造式为ch3ch2ch2ch2ch3 (3)含四种氢的化合物的

构造式为ch3ch2ch(ch3)2 14 、答:

(1)在此系列反应中, a 和c 是反应物,b 和e 为中间产物, d 和

f 为产物。(2)总反应式为2a + c →d + 2f -q (3)反应能量变化

曲线草图如图2-2 所示。

15、下列自由基按稳定性由大至小排列成序。

答:同一类型(如碳中心)自由基的稳定性大小直接取决与该中心

原子与氢间的共价键的解离能大小。解离能越低,产生的自由基越

稳定。因此,可以推测下列自由基的稳定性次序为(3)>(2)>(1)第三章

1、写出戊烯的所有开链烯异构体的构造式,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

如有顺反异构体则写出构型式,并标以z、e。

h h h

ch3

解:ch2=ch-ch2ch2ch3 h3ch2c ch3 h3ch2c

h

1-戊烯(z)-2-戊烯(e)-2-戊烯

ch22ch3

ch3

ch2=ch-chch3

ch3

ch3-ch=c-ch3

ch3

2-甲基-1-丁烯3-甲基-1-丁烯2-甲基-2-丁烯。

2、命名下列化合物,如有顺反异构体则写出构型式,并标以z、e。(1) 2 ,4-二甲基-2- 庚烯(5)z-3 ,4-二甲基-3-庚烯(6)e-3,3,

4,7-四甲基-4- 辛烯

3、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键线式)。

(1) 2,3-dimethyl-1-pentene;

(3) (e)-4-ethyl-3-methyl-2-hexene

2,3- 二甲基-1-戊烯(e)-3-甲基-4-乙基-2-己烯

4、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 (e)-3,4- 二甲基-2-戊烯(2) 2,3- 二甲基-1-己烯(5) 2,2,4,6- 四甲基-

5-乙基-3-庚烯

5、对下列错误的命名给予更正:

(2) 2,2- 甲基-4-庚烯应改为:6,6- 二甲基-3-庚烯

(4) 3- 乙烯基-戊烷应改为:3-乙基-1-戊烯

6、完成下列反应式

(1) 马氏方向加成

(2

450oc

22

-

(4)

h2h2 将br 氧化成了hobr

(5)(ch3)2c=ch2

b2h[(ch3)2c-ch2]3b

(8)ag 马氏

方向加成ch2

2

(12)

7、写出下列各烯烃的臭氧化还原水解产物。(1) h2c=chch2ch3 h2c=o +

o=chch2ch3 (2) ch3ch=chch3 2ch3ch=o

(3) (ch3)2c=chch2ch3 (ch3)2c=o + o=chch2ch3

8、裂化汽油中含有烯烃,用什么方法能除去烯烃?

答:主要成份是分子量不一的饱和烷烃,除去少量烯烃的方法有:

用kmno4 洗涤的办法或用浓h2so4 洗涤。

9、试写出反应中的(a)和(b) 的构造式。( a ) + zn ( b ) + zncl2

( b ) + kmno4ch3ch2cooh + co2 + h2o 解:a 为:

ch3ch2chclch2clb 为:ch3ch2ch=ch2

12、某烯烃的分子式为c5h10 ,它有四种异构体,经臭氧化还原水

解后a 和b 分别得到少一个碳原子的醛和酮, c 和d 反应后都得到乙醛,c 还得到丙醛,而 d 则得到丙酮。试推导该烯烃的可能结构式。

【篇二:有机化学-第五版答案(完整版)】

class=txt> 第一章

3、指出下列各化合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

(1) ch3ch=chch3 答:碳碳双键

(2) ch3ch2cl 答:卤素(氯)

(3) ch3chch3

答:羟基

(4) ch3ch2 c=o 答:羰基(醛基) ch3cch3

(5) 答:羰基(酮基)

(6) ch3ch2cooh 答:羧基

(7)2 答:氨基

(8) ch3- c≡c-ch3 答:碳碳叁键

4、根据电负性数据,用和标明下列键或分子中带部分正电荷和负电

荷的原子。答:

6、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

(1)br2 (2)ch2cl2 (3)hi (4)chcl3 (5)ch3oh (6)

ch3och3 答:以上化合物中(2)、(3)、(4)、(5)、(6)

均有偶极矩

(2)h

2c

(6)h

3c

cl (3 )i

(4)

cl3 (5)h

3coh ch3

7、一种化合物,在燃烧分析中发现含有84% 的碳[ar (c)=12.0]

和16 的氢[ar (h)=1.0] ,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

(1)ch4o (2)c6h14o2 (3)c7h16 (4)c6h10 (5)c14h22

答:根据分析结果,化合物中没有氧元素,因而不可能是化合物(1)和(2);在化合物(3)、(4)、(5)中根据碳、氢的比例计算(计算略)可判断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3)。

第二章

习题解答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2,5-二甲基-3-乙基己烷

(3)3,4,4,6-四甲基辛烷

(5)3,3,6,7-四甲基癸烷

(6)4-甲基-3,3-二乙基-5-异丙基辛烷

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和键线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3)仅含有伯氢和仲氢的c5h12 答:符合条件的构造式为

ch3ch2ch2ch2ch3 ;

键线式为;命名:戊烷。

3、写出下令化合物的构造简式

(2)由一个丁基和一个异丙基组成的烷烃

(4) 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同时含有伯、叔、季碳原子的烷烃

答:该烷烃的分子式为c7h16 。由此可以推测同时含有伯、叔、季

碳原子的烷烃的构造式为(ch3)3cch(ch3)2

(6) 2 ,2,5-trimethyl-4-propylnonane (2,2,5-三甲基-4-丙基

壬烷)

3h73 ch3ch2ch2ch223

33

8、将下列烷烃按其沸点由高至低排列成序。

(1)2-甲基戊烷(2)正已烷(3)正庚烷(4)十二烷

答:对于饱和烷烃,随着分子量的逐渐增大,分子间的范德华引力

增大,沸点升高。支链的存在会阻碍分子间的接近,使分子间的作

用力下降,沸点下降。由此可以判断,沸点由高到低的次序为:十

二烷>正庚烷>正己烷>2-甲基戊烷。([4)>(3)>(2)>(1)]

10、根据以下溴代反应事实,推测相对分子质量为72 的烷烃异构式的构造简式。答:相对分子质量为72 的烷烃的分子式应该是

c5h12 。溴化产物的种类取决于烷烃分子内氢的种类(指核磁共振概

念中的氢),既氢的种类组与溴取代产物数相同。

(1)只含有一种氢的化合物的构造式为(ch3)3cch3

(2)含三种氢的化合物的构造式为ch3ch2ch2ch2ch3

(3)含四种氢的化合物的构造式为ch3ch2ch(ch3)2

14、答:

(1)在此系列反应中, a 和c 是反应物,b 和e 为中间产物, d 和f 为产物。

(2)总反应式为2a + c →d + 2f -q

(3)反应能量变化曲线草图如图2-2 所示。

15、下列自由基按稳定性由大至小排列成序。

答:同一类型(如碳中心)自由基的稳定性大小直接取决与该中心

原子与氢间的共价键的解离能大小。解离能越低,产生的自由基越

稳定。因此,可以推测下列

自由基的稳定性次序为(3)>(2)>(1)

第三章

1、写出戊烯的所有开链烯异构体的构造式,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

如有顺反异构体则写出构型式,并标以z、e。

hhhch3

解:ch2=ch-ch2ch2ch3 h3ch2cch3 h3ch2ch 1- 戊烯(z)-2-

戊烯(e)-2-戊烯

ch22ch3

ch3ch2=ch-chch3 ch3ch3-ch=c-ch3ch3

2-甲基-1-丁烯3-甲基-1-丁烯2-甲基-2-丁烯。

2、命名下列化合物,如有顺反异构体则写出构型式,并标以z、e。

(1) 2 ,4-二甲基-2-庚烯(5)z-3,4-二甲基-3-庚烯

(6)e-3,3,4,7-四甲基-4-辛烯

3、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键线式)。

(1) 2,3-dimethyl-1-pentene;

(3) (e)-4-ethyl-3-methyl-2-hexene

2,3- 二甲基-1-戊烯(e)-3-甲基-4-乙基-2-己烯

4、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 (e)-3,4- 二甲基-2-戊烯

(2) 2,3- 二甲基

-1-己烯

(5) 2,2,4,6- 四甲基-5-乙基-3-庚烯

5、对下列错误的命名给予更正:

(2) 2,2- 甲基-4-庚烯应改为:6,6- 二甲基-3-庚烯

(4) 3- 乙烯基-戊烷应改为:3-乙基-1-戊烯

6、完成下列反应式

(1)

cl 马氏方向加成

(2

22- (4)h2h2 将br 氧化成了hobr

(5)(ch3)2c=ch2

b2h[(ch3)2c-ch2]3b

(8)

ag 马氏方向加成ch2

2 (12)

7、写出下列各烯烃的臭氧化还原水解产物。

(1) h2c=chch2ch3 h2c=o + o=chch2ch3

(2) ch3ch=chch3 2ch3ch=o

(3) (ch3)2c=chch2ch3 (ch3)2c=o + o=chch2ch3

【篇三:有机化学第五版习题答案】

class=txt> 第一章

3、指出下列各化合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

(1) ch3ch=chch3 答:碳碳双键

(2) ch3ch2cl 答:卤素(氯)

(3) ch3chch3 答:羟基

(4) ch3ch2 c=o 答:羰基(醛基) ch3cch3

(5) 答:羰基(酮基)

(6) ch3ch2cooh 答:羧基

(7)nh2 答:氨基

(8) ch3- c≡c-ch3 答:碳碳叁键

4、根据电负性数据,用和标明下列键或分子中带部分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原子。答:

6、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

(1)br2 (2)ch2cl2 (3)hi (4)chcl3 (5)ch3oh (6)

ch3och3 答:以上化合物中(2)、(3)、(4)、(5)、(6)均有偶极矩

(2)h

2c

(6)h

3c

cl (3 )i

(4)

cl3 (5)h

3coh ch3

7、一种化合物,在燃烧分析中发现含有84% 的碳[ar (c)=12.0] 和16 的氢[ar (h)=1.0] ,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

(1)ch4o (2)c6h14o2 (3)c7h16 (4)c6h10 (5)c14h22

答:根据分析结果,化合物中没有氧元素,因而不可能是化合物(1)和(2);

在化合物(3)、(4)、(5)中根据碳、氢的比例计算(计算略)

可判断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3)。

第二章

习题解答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2,5-二甲基-3-乙基己烷

(3)3,4,4,6-四甲基辛烷

(5)3,3,6,7-四甲基癸烷

(6)4-甲基-3,3-二乙基-5-异丙基辛烷

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和键线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

(3)仅含有伯氢和仲氢的c5h12 答:符合条件的构造式为

ch3ch2ch2ch2ch3 ;

键线式为;命名:戊烷。

3、写出下令化合物的构造简式

(2)由一个丁基和一个异丙基组成的烷烃

(4) 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同时含有伯、叔、季碳原子的烷烃

答:该烷烃的分子式为c7h16 。由此可以推测同时含有伯、叔、季

碳原子的烷烃的构造式为(ch3)3cch(ch3)2

(6) 2 ,2,5-trimethyl-4-propylnonane (2,2,5-三甲基-4-丙基

壬烷)

3h73 ch3ch2ch2ch223

3

3

8、将下列烷烃按其沸点由高至低排列成序。

(1)2-甲基戊烷(2)正已烷(3)正庚烷(4)十二烷

答:对于饱和烷烃,随着分子量的逐渐增大,分子间的范德华引力

增大,沸点升高。支链的存在会阻碍分子间的接近,使分子间的作

用力下降,沸点下降。由此可以判断,沸点由高到低的次序为:十

二烷>正庚烷>正己烷>2-甲基戊烷。[(4)>(3)>(2)>

(1)]

10、根据以下溴代反应事实,推测相对分子质量为72 的烷烃异构

式的构造简式。答:相对分子质量为72 的烷烃的分子式应该是

c5h12 。溴化产物的种类取决于烷烃分子内氢的种类(指核磁共振概

念中的氢),既氢的种类组与溴取代产物数相同。

(1)只含有一种氢的化合物的构造式为(ch3)3cch3

(2)含三种氢的化合物的构造式为ch3ch2ch2ch2ch3

(3)含四种氢的化合物的构造式为ch3ch2ch(ch3)2

14、答:

(1)在此系列反应中, a 和c 是反应物,b 和e 为中间产物, d 和

f 为产物。

(2)总反应式为2a + c →d + 2f -q

(3)反应能量变化曲线草图如图2-2 所示。

15、下列自由基按稳定性由大至小排列成序。

答:同一类型(如碳中心)自由基的稳定性大小直接取决与该中心

原子与氢间的共价键的解离能大小。解离能越低,产生的自由基越

稳定。因此,可以推测下列自由基的稳定性次序为(3)>(2)>(1)

第三章

1、写出戊烯的所有开链烯异构体的构造式,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

如有顺反异构体则写出构型式,并标以z、e。

hhhch3

解:ch2=ch-ch2ch2ch3 h3ch2cch3 h3ch2ch

1-戊烯(z)-2-戊烯(e)-2-戊烯

ch22ch3

ch3ch2=ch-chch3 ch3ch3-ch=c-ch3ch3

2-甲基-1-丁烯3-甲基-1-丁烯2-甲基-2-丁烯。

2、命名下列化合物,如有顺反异构体则写出构型式,并标以z、e。

(1) 2 ,4-二甲基-2-庚烯(5)z-3,4-二甲基-3-庚烯

(6)e-3,3,4,7-四甲基-4-辛烯

3、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键线式)。

(1) 2,3-dimethyl-1-pentene;

(3) (e)-4-ethyl-3-methyl-2-hexene

2,3- 二甲基-1-戊烯(e)-3-甲基-4-乙基-2-己烯

4、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 (e)-3,4- 二甲基-2-戊烯

(2) 2,3- 二甲基

-1-己烯

(5) 2,2,4,6- 四甲基-5-乙基-3-庚烯

5、对下列错误的命名给予更正:

(2) 2,2- 甲基-4-庚烯应改为:6,6- 二甲基-3-庚烯

(4) 3- 乙烯基-戊烷应改为:3-乙基-1-戊烯

6、完成下列反应式

(1)

cl 马氏方向加成

(2

22- (4

)h2h2 将br 氧化成了hobr

(5)(ch3)2c=ch2

b2h[(ch3)2c-ch2]3b

(8)

ag 马氏方向加成ch2

2 (12)

7、写出下列各烯烃的臭氧化还原水解产物。

(1) h2c=chch2ch3 h2c=o + o=chch2ch3

(2) ch3ch=chch3 2ch3ch=o

(3) (ch3)2c=chch2ch3 (ch3)2c=o + o=chch2ch3

8、裂化汽油中含有烯烃,用什么方法能除去烯烃?

答:主要成份是分子量不一的饱和烷烃,除去少量烯烃的方法有:用kmno4 洗涤的办法或用浓h2so4 洗涤。

应用光学习题解答

一、填空题 1、光学系统中物和像具有共轭关系的原因是 。 2、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 。 3、 光学系统的三种放大率是 、 、 ,当物像空间的介质的折射率给定后,对于一对给定的共轭面,可提出 种放大率的要求。 4、 理想光学系统中,与像方焦点共轭的物点是 。 5、物镜和目镜焦距分别为mm f 2'=物和mm f 25'=目的显微镜,光学筒长△= 4mm ,则该显微镜的视放大率为 ,物镜的垂轴放大率为 ,目镜的视放大率为 。 6、 某物点发出的光经理想光学系统后对应的最后出射光束是会聚同心光束,则该物点所成的是 (填“实”或“虚”)像。 7、人眼的调节包含 调节和 调节。 8、复杂光学系统中设置场镜的目的是 。 9、要使公共垂面内的光线方向改变60度,则双平面镜夹角应为 30 度。 10、近轴条件下,折射率为1.4的厚为14mm 的平行玻璃板,其等效空气层厚

度为10 mm。 11、设计反射棱镜时,应使其展开后玻璃板的两个表面平行,目的是 保持系统的共轴性。 12、有效地提高显微镜分辨率的途径是提高数值孔径和减小波长。 13、近轴情况下,在空气中看到水中鱼的表观深度要比实际深度小。 一、填空题 1、光路是可逆的 2、光从光密媒质射向光疏媒质,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I0,其中,sinI0=n2/n1。 3、垂轴放大率;角放大率;轴向放大率;一 4、轴上无穷远的物点 5、-20;-2;10 6、实 7、视度瞳孔 8、在不影响系统光学特性的的情况下改变成像光束的位置,使后面系统的通光口径不致过大。 9、30 10、10 11、 12、 13、小 二、简答题 1、什么是共轴光学系统、光学系统物空间、像空间?

光学教程答案(第五章)

1. 试确定下面两列光波 E 1=A 0[e x cos (wt-kz )+e y cos (wt-kz-π/2)] E 2=A 0[e x sin (wt-kz )+e y sin (wt-kz-π/2)] 的偏振态。 解 :E 1 =A 0[e x cos(wt-kz)+e y cos(wt-kz-π/2)] =A 0[e x cos(wt-kz)+e y sin(wt-kz)] 为左旋圆偏振光 E 2 =A 0[e x sin(wt-kz)+e y sin(wt-kz-π/2)] =A 0[e x sin(wt-kz)+e y cos(wt-kz)] 为右旋圆偏振光 2. 为了比较两个被自然光照射的表面的亮度,对其中一个表面直接进行观察,另一个表面 通过两块偏振片来观察。两偏振片透振方向的夹角为60° 。若观察到两表面的亮度相同,则两表面的亮度比是多少已知光通过每一块偏振片后损失入射光能量的10%。 解∶∵亮度比 = 光强比 设直接观察的光的光强为I 0, 入射到偏振片上的光强为I ,则通过偏振片系统的光强为I': I'=(1/2)I (1-10%)cos 2 600 ?(1-10%) 因此: ∴ I 0/ I = ×(1-10%)cos 2 600 ?(1-10%) = %. 3. 两个尼科耳N 1和N 2的夹角为60° ,在他们之间放置另一个尼科耳N 3,让平行的自然光通过这个系统。假设各尼科耳对非常光均无吸收,试问N 3和N 1 的偏振方向的夹角为何值时,通过系统的光强最大设入射光强为I 0,求此时所能通过的最大光强。 解: 20 1 I I = Θ

光学教程习题解答

《光学教程》(姚启钧)习题解答 第一章 光的干涉 1、波长为500nm 的绿光投射在间距d 为0.022cm 的双缝上,在距离180cm 处的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求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若改用波长为700nm 的红光投射到此双缝上,两个亮纹之间的距离为多少?算出这两种光第2级亮纹位置的距离。 解:1500nm λ= 改用2700nm λ= 两种光第二级亮纹位置的距离为: 2、在杨氏实验装置中,光源波长为640nm ,两狭缝间距为0.4mm ,光屏离狭缝的距离为50cm ,试求:⑴光屏上第1亮条纹和中央亮纹之间的距离;⑵若P 点离中央亮纹为0.1mm 问两束光在P 点的相位差是多少?⑶求P 点的光强度和中央点的强度之比。 解:⑴ 7050640100.080.04 r y cm d λ-?= =??= ⑵由光程差公式 ⑶中央点强度:2 04I A = P 点光强为:2 21cos 4I A π?? =+ ?? ? 3、把折射率为1.5的玻璃片插入杨氏实验的一束光路中,光屏上原来第5级亮条纹所在的位置变为中央亮条纹,试求插入的玻璃片的厚度。已知光波长为7610m -? 解: 1.5n =,设玻璃片的厚度为d 由玻璃片引起的附加光程差为:()1n d δ'=- 4、波长为500nm 的单色平行光射在间距为0.2mm 的双缝上。通过其中一个缝的能量为另一个的2倍,在离狭缝50cm 的光屏上形成干涉图样,求干涉条纹间距和条纹的

可见度。 解: 7050500100.1250.02 r y cm d λ-?= =??= 由干涉条纹可见度定义: 由题意,设22 122A A = ,即 1 2 A A = 5、波长为700nm 的光源与菲涅耳双镜的相交棱之间距离为20cm ,棱到光屏间的距离L 为180cm ,若所得干涉条纹中相邻亮条纹的间隔为1mm ,求双镜平面之间的夹角 θ。 解:700,20,180,1nm r cm L cm y mm λ===?= 由菲涅耳双镜干涉条纹间距公式 6、在题1.6 图所示的劳埃德镜实验中,光源S 到观察屏的距离为1.5m ,到劳埃德镜面的垂直距离为2mm 。劳埃德镜长40cm ,置于光源和屏之间的中央。⑴若光波波长500nm λ=,问条纹间距是多少?⑵确定屏上可以看见条纹的区域大小,此区域内共有几条条纹?(提示:产生干涉的区域P 1P 2可由图中的几何关系求得) 解:由图示可知:7 050050010,40.4, 1.5150nm cm d mm cm r m cm λ-==?==== ①70150500100.018750.190.4 r y cm mm d λ-?= =??== ②在观察屏上可以看见条纹的区域为P 1P 2间 即21 3.45 1.16 2.29P P mm =-=,离屏中央1.16mm 上方的2.29mm 范围内可看见条纹。 P 2 P 1 P 0 题1.6图

(完整版)工程光学第三版课后答案1

第一章 2、已知真空中的光速c =3*108m/s ,求光在水(n=1.333)、冕牌玻璃(n=1.51)、火石玻璃(n=1.65)、加拿大树胶(n=1.526)、金刚石(n=2.417)等介质中的 光速。 解: 则当光在水中,n=1.333 时,v=2.25*108m/s, 当光在冕牌玻璃中,n=1.51 时,v=1.99*108m/s, 当光在火石玻璃中,n =1.65 时,v=1.82*108m/s , 当光在加拿大树胶中,n=1.526 时,v=1.97*108m/s , 当光在金刚石中,n=2.417 时,v=1.24*108m/s 。 3、一物体经针孔相机在屏上成一60mm 大小的像,若将屏拉远50mm ,则像的大小变为70mm,求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 解:在同种均匀介质空间中光线直线传播,如果选定经过节点的光线则方向 不变,令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为x ,则可以根据三角形相似得出: 所以x=300mm 即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为300mm 。 4、一厚度为200mm 的平行平板玻璃(设n=1.5),下面放一直径为1mm 的金属片。若在玻璃板上盖一圆形纸片,要求在玻璃板上方任何方向上都看不到该金属片,问纸片最小直径应为多少? 解:令纸片最小半径为x, 则根据全反射原理,光束由玻璃射向空气中时满足入射角度大于或等于全反射临界角时均会发生全反射,而这里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在玻璃板上方看不到金属片。而全反射临界角求取方法为: (1) 其中n2=1, n1=1.5, 同时根据几何关系,利用平板厚度和纸片以及金属片的半径得到全反射临界角的计算方法为: (2) 联立(1)式和(2)式可以求出纸片最小直径x=179.385mm , 所以纸片最小直径为358.77mm 。 8、.光纤芯的折射率为1n ,包层的折射率为2n ,光纤所在介质的折射率为0n ,求光纤的数值孔径(即10sin I n ,其中1I 为光在光纤内能以全反射方式传播时在入射端面的最大入射角)。 解:位于光纤入射端面,满足由空气入射到光纤芯中,应用折射定律则有: n 0sinI 1=n 2sinI 2 (1) 而当光束由光纤芯入射到包层的时候满足全反射,使得光束可以在光纤内传播,则有:

应用光学试题及答案

中 国 海 洋 大 学 命 题 专 用 纸 (首页) 2005-2006学年第 二 学期 试题名称: 应用光学 A 课程号: 共 2 页 第 1 页 专业年级__物理学2003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考试日期(考生填写)_______年____月__日 分数_________ 一.简答题(15分)(写在答卷纸上) 1.(5分)物理光学研究什么内容?几何光学研究什么内容? 2.(5分)什么是场镜?场镜的作用是什么(要求写出两种作用)? 3.(5分)写出轴外点的五种单色像差的名称。 二.作图题(15分)(画在试卷上) 4.(5分)已知焦点F 和F ’和节点J 和J ’(见图2),求物方主点H 和像方主点H ’ 。 5.(10分)应用达夫棱镜的周视瞄准仪示意图(见图1),分别标出A 、B 、C 、D 点光的坐标方向。 J F ’ F J ’ 图2 z y x A B C D 图1

授课教师 李颖命题教师或命题负责人 签字李颖 院系负责人 签字 年月日 注:请命题人标明每道考题的考分值。 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附页)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试题名称: 应用光学课程号:共 2 页第 2 页

三.计算题(70分) 6.(10分)某被照明目标,其反射率为ρ=,在该目标前15m距离处有一200W的照明灯,各向均匀发光,光视效能(发光效率)为30lm/W,被照明面法线方向与照明方向的夹角为0度。 求:(1)该照明灯的总光通量;(2)被照明目标处的光照度;(3)该目标视为全扩散表面时的光亮度。 7.(10分)显微镜目镜视角放大率为Γe=10,物镜垂轴放大率为β=-2,NA=,物镜共轭距为180mm,物镜框为孔径光阑,求:(1)显微镜总放大率,总焦距。(2)求出瞳的位置和大小。8.(15分)一个空间探测系统(可视为薄透镜),其相对孔径为1:,要求将10km处直径为2m的物体成像在1/2英寸的探测器靶面上,物体所成像在探测器靶面上为内接圆,问此系统的焦距应该为多少?口径为多少?所对应的最大物方视场角是多少?(一英寸等于毫米,探测器靶面长与宽之比为4:3) 9.(10分)有一个薄透镜组,焦距为100mm,通过口径为20mm,利用它使无限远物体成像,像的直径为10mm,在距离透镜组50mm处加入一个五角棱镜(棱镜的玻璃折射率为,透镜展开长度为L=,D为棱镜第一面上的通光口径),求棱镜的入射面和出射面的口径,通过棱镜后的像面位置。 10.(15分,A、B任选) A.有一个焦距为50mm的放大镜,直径D=40mm,人眼(指瞳孔)离放大镜20mm来观看位于物方焦平面上的物体,瞳孔直径为4mm。求系统的孔径光阑,入瞳和出瞳的位置和大小,并求系统无渐晕时的线视场范围。 B.有一开普勒望远镜,视放大率Γ=8,物方视场角2ω=8?,出瞳直径为6mm,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为180mm,假定孔径光阑与物镜框重合,系统无渐晕,求(1)物镜焦距,目镜焦距;(2)物镜口径和目镜口径;(3)出瞳距离。 11.(10分,要求用矩阵法求解)有一个正薄透镜焦距为8cm,位于另一个焦距为-12cm的负薄透镜左边6cm处,假如物高3cm,位于正透镜左边的24cm处,求像的位置和大小。 四.附加题(10分) 12.谈谈你对《应用光学》课程教学和课程建设的设想和建议。

应用光学习题及答案

武汉理工大学考试试题纸(A卷) 课程名称应用光学专业班级0501~03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题分 备注:学生不得在试题纸上答题(含填空题、选择题等客观题 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5 分) 1.发生全反射现象的必要前提是: A)光线由光疏介质到光密介质传播B) 光线由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传播 C)光线在均匀介质中传播D) 以上情况都可能产生 2.周视照相机可以拍摄大视场景物,其利用的: A)节点的性质B)主点的性质C)焦点的性质D)以上答案都正确 3.在望远镜的视度调节中,为适应近视人群,应采取的是: A)使物镜远离目镜B)使目镜远离物镜C)使目镜靠近物镜D)应同时调节物镜和目镜 4.棱镜系统中加入屋脊面,其作用是: A 改变光轴的方向B)改变主截面内像的方向C)改变垂轴于主截面方向上像的方向D)以上都正确5.光学系统中场镜的作用是: A)改变成像光束的位置B)减小目镜的尺寸C)不改变像的成像性质D)以上都正确 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显微镜中的光学筒长指的是()2.光学系统中像方顶截距是()3.用波像差评价系统成像质量的瑞利准则是()4.望远系统中物镜的相对孔径是()

5.棱镜的转动定理是() 三、简答题(共 20 分) 1.什么叫孔径光阑它和入瞳和出瞳的关系是什么(4 分) 2.什么叫视场光阑它和入窗和出窗的关系是什么(4 分) 3.几何像差主要包括哪几种(4 分) 4. 什么叫远心光路其光路特点是什么(4 分)

四、分析作图题(共 25 分) 1.已知正光组的F 和F’,求轴上点 A 的像,要求用五种方法。(8 分) 2. 已知透镜的焦距公式为f ' nr1,l ' H f ' n 1d , l H f ' n 1d , r d nr nr ) ( n 1) r 2 r 分析双凹透镜的基点位置,并画出 FFL、BFL 和 EFL 的位置。(9 分) 3.判断下列系统的成像方向,并画出光路走向(8 分) (a)(b) 五、计算题(共 35 分) 1.由已知f150mm,f2150mm的两个薄透镜组成的光学系统,对一实物成一放大 4 倍的实像,并 且第一透镜的放大率12,试求:1.两透镜的间隔;2.物像之间的距离;3.保持物面位置不变,移动 第一透镜至何处时,仍能在原像面位置得到物体的清晰像与此相应的垂铀放大率为多大(15 分)

光学教程答案(第一章)

1. 波长为nm 500的绿光投射在间距d 为cm 02 2.0的双缝上,在距离cm 180处 的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求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若改用波长为nm 700的红光投射到此双缝上,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又为多少?算出这两种光第2级亮纹位置的距离. 解:由条纹间距公式 λ d r y y y j j 0 1= -=?+ 得 cm 328.0818.0146.1cm 146.1573.02cm 818.0409.02cm 573.010700022.0180cm 409.010500022.018021222202221022172027101=-=-=?=?===?===??==?=??== ?--y y y d r j y d r j y d r y d r y j λλλλ 2.在杨氏实验装置中,光源波长为nm 640,两狭缝间距为mm 4.0,光屏离狭缝的距离为 cm 50.试求:(1)光屏上第1亮条纹和中央亮条纹之间的距离;(2)若p 点离中央亮条纹为mm 1.0,问两束光在p 点的相位差是多少?(3)求p 点的光强度和中央点的强度之比. 解:(1)由公式 λd r y 0 = ? 得 λd r y 0= ? =cm 100.8104.64.05025--?=?? (2)由课本第20页图1-2的几何关系可知 52100.01 sin tan 0.040.810cm 50 y r r d d d r θθ--≈≈===?

5 21522()0.8106.4104 r r π ππ?λ --?= -= ??= ? (3) 由公式 22 22 121212cos 4cos 2I A A A A A ? ??=++?= 得 8536.04 2224cos 18cos 0cos 421cos 2 cos 42cos 42220 2212 212020=+=+= =??=??= =π ππ??A A A A I I p p 3. 把折射率为1.5的玻璃片插入杨氏实验的一束光路中,光屏上原来第5级亮条纹所 在的位置为中央亮条纹,试求插入的玻璃片的厚度.已知光波长为6×10-7 m . 解:未加玻璃片时,1S 、2S 到P 点的光程差,由公式2r ?π λ??= 可知为 Δr =215252r r λ πλπ-= ??= 现在 1S 发出的光束途中插入玻璃片时,P 点的光程差为 ()210022r r h nh λλ ?ππ'--+= ?=?=???? 所以玻璃片的厚度为 421510610cm 10.5r r h n λ λ--= ===?- 4. 波长为500nm 的单色平行光射在间距为0.2mm 的双狭缝上.通过其中一个缝的能量为另一个的2倍,在离狭缝50cm 的光屏上形成干涉图样.求干涉条纹间距和条纹的可见度. 解: 6050050010 1.250.2r y d λ-?= =??=m m

应用光学习题解答13年教学提纲

应用光学习题解答13 年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一、填空题 1、光学系统中物和像具有共轭关系的原因是 。 2、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 。 3、 光学系统的三种放大率是 、 、 ,当物像空间的介质 的折射率给定后,对于一对给定的共轭面,可提出 种放大率的要求。 4、 理想光学系统中,与像方焦点共轭的物点是 。 5、物镜和目镜焦距分别为mm f 2'=物和mm f 25'=目的显微镜,光学筒长△= 4mm ,则该显微镜的视放大率为 ,物镜的垂轴放大率为 ,目镜的视放大率为 。 6、 某物点发出的光经理想光学系统后对应的最后出射光束是会聚同心光 束,则该物点所成的是 (填“实”或“虚”)像。 7、人眼的调节包含 调节和 调节。 8、复杂光学系统中设置场镜的目的是 。 9、要使公共垂面内的光线方向改变60度,则双平面镜夹角应为 度。 10、近轴条件下,折射率为1.4的厚为14mm 的平行玻璃板,其等效空气层厚度为 mm 。

11、设计反射棱镜时,应使其展开后玻璃板的两个表面平行,目的 是。 12、有效地提高显微镜分辨率的途径是。 13、近轴情况下,在空气中看到水中鱼的表观深度要比实际深度。 一、填空题 1、光路是可逆的 2、光从光密媒质射向光疏媒质,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I0,其中, sinI0=n2/n1。 3、垂轴放大率;角放大率;轴向放大率;一 4、轴上无穷远的物点 5、-20;-2; 10 6、实 7、视度瞳孔 8、在不影响系统光学特性的的情况下改变成像光束的位置,使后面系统的通光口径不致过大。 9、30 10、10 11、保持系统的共轴性 12、提高数值孔径和减小波长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光学教程》(姚启钧)课后习题解答

《光学教程》(启钧)习题解答 第一章 光的干涉 1、波长为500nm 的绿光投射在间距d 为0.022cm 的双缝上,在距离180cm 处的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求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若改用波长为700nm 的红光投射到此双缝上,两个亮纹之间的距离为多少?算出这两种光第2级亮纹位置的距离。 解:1500nm λ= 7011180500100.4090.022 r y cm d λ-?= =??= 改用2700nm λ= 7022180700100.5730.022 r y cm d λ-?= =??= 两种光第二级亮纹位置的距离为: 21220.328y y y cm ?=?-?= 2、在氏实验装置中,光源波长为640nm ,两狭缝间距为0.4mm ,光屏离狭缝的距离为50cm ,试求:⑴光屏上第1亮条纹和中央亮纹之间的距离;⑵若P 点离中央亮纹为0.1mm 问两束光在P 点的相位差是多少?⑶求P 点的光强度和中央点的强度之比。 解:⑴ 7050640100.080.04 r y cm d λ-?= =??= ⑵由光程差公式 210 sin y r r d d r δθ=-== 0224 y d r π π π?δλ λ ?= = ?= ⑶中央点强度:2 04I A =

P 点光强为:2 21cos 4I A π?? =+ ?? ? 012 (1)0.8542I I =+= 3、把折射率为1.5的玻璃片插入氏实验的一束光路中,光屏上原来第5级亮条纹所在的位置变为中央亮条纹,试求插入的玻璃片的厚度。已知光波长为7610m -? 解: 1.5n =,设玻璃片的厚度为d 由玻璃片引起的附加光程差为:()1n d δ'=- ()15n d λ-= ()76455 61061061010.5 d m cm n λ---==??=?=?- 4、波长为500nm 的单色平行光射在间距为0.2mm 的双缝上。通过其中一个缝的能量为另一个的2倍,在离狭缝50cm 的光屏上形成干涉图样,求干涉条纹间距和条纹的可见度。 解: 7050500100.1250.02 r y cm d λ-?= =??= 由干涉条纹可见度定义: 12min 2min 1221Max Max A A I I V I I A A ?? ? -??= =+??+ ??? 由题意,设22 122A A = ,即 1 2 A A = 0.943 V == 5、波长为700nm 的光源与菲涅耳双镜的相交棱之间距离为20cm ,棱到光屏间的距

应用光学习题及答案

应用光学习题及答案 武汉理工大学考试试题纸(A卷) 课程名称应用光学专业班级0501~03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题分 备注:学生不得在试题纸上答题(含填空题、选择题等客观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发生全反射现象的必要前提就是: A)光线由光疏介质到光密介质传播B) 光线由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传播 C)光线在均匀介质中传播D) 以上情况都可能产生 2.周视照相机可以拍摄大视场景物,其利用的: A)节点的性质B)主点的性质C)焦点的性质D)以上答案都正确 3.在望远镜的视度调节中,为适应近视人群,应采取的就是: A)使物镜远离目镜B)使目镜远离物镜C)使目镜靠近物镜D)应同时调节物镜与目镜 4.棱镜系统中加入屋脊面,其作用就是: A 改变光轴的方向B)改变主截面内像的方向C)改变垂轴于主截面方向上像的方向D)以上都正确 5.光学系统中场镜的作用就是: A)改变成像光束的位置B)减小目镜的尺寸C)不改变像的成像性质D)以上都正确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显微镜中的光学筒长指的就是() 2.光学系统中像方顶截距就是() 3.用波像差评价系统成像质量的瑞利准则就是() 4.望远系统中物镜的相对孔径就是() 5.棱镜的转动定理就是() 三、简答题(共20分) 1.什么叫孔径光阑?它与入瞳与出瞳的关系就是什么?(4 分) 2.什么叫视场光阑?它与入窗与出窗的关系就是什么?(4 分) 3.几何像差主要包括哪几种?(4 分) 4、什么叫远心光路?其光路特点就是什么?(4 分)

应用光学习题及答案 四、分析作图题(共25分) 1、已知正光组的F与F’,求轴上点A的像,要求用五种方法。(8分) 2 、已知透镜的焦距公式为f '= nr1 , l 'H= -f ' n -1 d , l H = - f ' n -1 d , ? r d ? nr nr ( n -1 ) ? n( 1 - ) + ( n -1) ? ? r2 r 2 ? 分析双凹透镜的基点位置,并画出FFL、BFL与EFL的位置。(9分) 3 、判断下列系统的成像方向,并画出光路走向(8分) (a)(b) 五、计算题(共35分) 1.由已知f1'=50mm,f2' = -150mm的两个薄透镜组成的光学系统,对一实物成一放大 4 倍的实像,并 且第一透镜的放大率β1= -2? ,试求:1、两透镜的间隔;2、物像之间的距离;3、保持物面位置不变,移动第一透镜至何处时,仍能在原像面位置得到物体的清晰像?与此相应的垂铀放大率为多大?(15分) 2.已知一光学系统由三个零件组成,透镜1: f1'= -f1=100 ,口径D1=40 ;透镜2: f2' = -f2=120 ,口径D2 =30 ,它与透镜1之间的距离为d1=20 ;光阑3口径为20mm,它与透镜2之间的距离d2=30。物点A 的位置L1= -200 ,试确定该光组中,哪一个光孔就是孔径光阑,哪一个就是视场光阑?(20分)

《光学教程答案》word版

第三章 几何光学 1.证明反射定律符合费马原理 证明:设界面两边分布着两种均匀介质,折射率为1n 和2n (如图所示)。光线通过第一介质中指定的A 点后到达同一介质中指定的B 点。 (1)反正法:如果反射点为'C ,位于ox 轴与A 和B 点所著称的平面之外,那么在ox 轴线上找到它的垂足点"C 点,.由于'''''',AC AC BC BC >>,故光线'AC B 所对应的光程总是大于光线''AC B 所对应的光程而非极小值,这就违背了费马原理。故入射面和反射面在同一平面内。 (2)在图中建立坐xoy 标系,则指定点A,B 的坐标分别为11(,)x y 和22(,)x y ,反射点C 的坐标为(,0)x 所以ACB 光线所对应的光程为: 1n ?= 根据费马原理,它应取极小值,所以有 112(sin sin )0d n i i dx ?==-= 即: 12i i = 2.根据费马原理可以导出在近轴光线条件下,从物点发出并会聚到像点的所有光

线的光程都相等。

证:如图所示,有位于主光轴上的一个物点S 发出的光束经薄透镜折射后成一个明亮的实象点'S 。设光线SC 为电光源S 发出的任意一条光线,其中球面AC 是由点光源S 所发出光波的一个波面,而球面DB 是会聚于象点'S 的球面波的一个波面,所以有关系式SC SA =,''S D S B =.因为光程 ''' ' SCEFDS SABS SC CE nEF FD DS SA nAB BS ??=++++???=++?? 根据费马原理,它们都应该取极值或恒定值,这些连续分布的实际光线,在近轴条件下其光程都取极大值或极小值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可能性是取恒定值,即它们的光程相等。 3.睛E 和物体PQ 之间有一块折射率为1.5的玻璃平板,平板的厚度d 为30cm 。求物体PQ 的像' ' P Q 与物体PQ 之间的距离 2d 为多少? 解:根据例题3.1的结果 '1(1)PP h n =- '1 30(1)101.5 PP cm =?- = 题2图 ' 1.5n =

工程光学_郁道银_光学习题解答[1]

第一章习题 1、已知真空中的光速c=3 m/s,求光在水(n=1.333)、冕牌玻璃(n=1.51)、火石玻璃(n=1.65)、加拿大树胶(n=1.526)、金刚石(n=2.417)等介质中的光速。 解: 则当光在水中,n=1.333时,v=2.25 m/s, 当光在冕牌玻璃中,n=1.51时,v=1.99 m/s, 当光在火石玻璃中,n=1.65时,v=1.82 m/s, 当光在加拿大树胶中,n=1.526时,v=1.97 m/s, 当光在金刚石中,n=2.417时,v=1.24 m/s。 2、一物体经针孔相机在屏上成一60mm大小的像,若将屏拉远50mm,则像的大小变为70mm,求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 解:在同种均匀介质空间中光线直线传播,如果选定经过节点的光线则方向不变,令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为x,则可以根据三角形相似得出: 所以x=300mm 即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为300mm。 3、一厚度为200mm的平行平板玻璃(设n=1.5),下面放一直径为1mm的金属片。若在玻璃板上盖一圆形纸片,要求在玻璃板上方任何方向上都看不到该金属片,问纸片最小直径应为多少? 解:令纸片最小半径为x, 则根据全反射原理,光束由玻璃射向空气中时满足入射角度大于或等于全反射临界角时均会发生全反射,而这里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在玻璃板上方看不到金属片。而全反射临界角求取方法为: (1) 其中n2=1, n1=1.5, 同时根据几何关系,利用平板厚度和纸片以及金属片的半径得到全反射临界角的计算方法为: (2) 联立(1)式和(2)式可以求出纸片最小直径x=179.385mm,所以纸片最小直径为358.77mm。

光学教程第三版(姚启钧著)课后题答案下载

光学教程第三版(姚启钧著)课后题答案下载 《光学教程》以物理光学和应用光学为主体内容。以下是为大家的光学教程第三版(姚启钧著),仅供大家参考! 点击此处下载???光学教程第三版(姚启钧著)课后题答案??? 本教程以物理光学和应用光学为主体内容。第1章到第3章为应用光学部分,介绍了几何光学基础知识和光在光学系统中的传播和成像特性,注意介绍了激光系统和红外系统;第4~8章为物理光学部分,讨论了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及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并结合介绍了DWDM、双光子吸收、Raman放大、光学孤子等相关领域的应用和进展。 第9章则专门介绍航天光学遥感、自适应光学、红外与微光成像、瞬态光学、光学信息处理、微光学、单片光电集成等光学新技术。 绪论 0.1光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0.2光学发展简史 第1章光的干涉 1.1波动的独立性、叠加性和相干性 1.2由单色波叠加所形成的干涉图样 1.3分波面双光束干涉 1.4干涉条纹的可见度光波的时间相干性和空间相干性 1.5菲涅耳公式 1.6分振幅薄膜干涉(一)——等倾干涉

1.7分振幅薄膜干涉(二)——等厚干涉 视窗与链接昆虫翅膀上的彩色 1.8迈克耳孙干涉仪 1.9法布里一珀罗干涉仪多光束干涉 1.10光的干涉应用举例牛顿环 视窗与链接增透膜与高反射膜 附录1.1振动叠加的三种计算方法 附录1.2简谐波的表达式复振幅 附录1.3菲涅耳公式的推导 附录1.4额外光程差 附录1.5有关法布里一珀罗干涉仪的(1-38)式的推导附录1.6有同一相位差的多光束叠加 习题 第2章光的衍射 2.1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 2.2菲涅耳半波带菲涅耳衍射 视窗与链接透镜与波带片的比较 2.3夫琅禾费单缝衍射 2.4夫琅禾费圆孔衍射 2.5平面衍射光栅 视窗与链接光碟是一种反射光栅 2.6晶体对X射线的衍射

生物化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上册

第三章氨基酸 提要 a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构件分子,当用酸、碱或蛋白酶水解蛋白质时可获得它们。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都是L 型的。但碱水解得到的氨基酸是D 型和L 型的消旋混合物。 参与蛋白质组成的基本氨基酸只有20 种。此外还有若干种氨基酸在某些蛋白质中存在,但它们都是在蛋白质生物合成后由相应是基本氨基酸(残基)经化学修饰而成。除参与蛋白质组成的氨基酸外,还有很多种其他氨基酸存在与各种组织和细胞中,有的是B -、丫-或5 -氨基酸,有些是D型氨基酸。 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当pH接近1时,氨基酸的可解离基团全部质子化,当pH 在13左右时,则全部去质子化。在这中间的某一pH (因不同氨基酸而异),氨基酸以等电的兼性离子(H3N+CHRCOO状态存在。某一氨基酸处于净电荷为零的兼性离子状态时的介质pH 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用pI 表示。 所有的a -氨基酸都能与茚三酮发生颜色反应。a -NH2与2,4-二硝基氟苯(DNFB作用产生相应的DNP氨基酸(Sanger反应);a -NH2与苯乙硫氰酸酯(PITC)作用形成相应氨基酸的苯胺基硫甲酰衍生物(Edman 反应)。胱氨酸中的二硫键可用氧化剂(如过甲酸)或还原剂(如巯基乙醇)断裂。半胱氨酸的SH基在空气中氧化则成二硫键。这几个反应在氨基酸荷蛋白质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除甘氨酸外a -氨基酸的a -碳是一个手性碳原子,因此a -氨基酸具有光学活性。比旋是a-氨基酸的物理常数之一,它是鉴别各种氨基酸的一种根据。 参与蛋白质组成的氨基酸中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在紫外区有光吸收,这是

紫外吸收法定量蛋白质的依据。核磁共振(NMR波谱技术在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表征方面起重要作用。 氨基酸分析分离方法主要是基于氨基酸的酸碱性质和极性大小。常用方法有离子交换柱层析、高效液相层析(HPLC等。 习题 1. 写出下列氨基酸的单字母和三字母的缩写符号:精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氨、谷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 见表3-1] 表3-1 氨基酸的简写符号 名称三字母符号单字母符号名称三字母符号单字母符号 丙氨酸(alanine)Ala A亮氨酸 (leucine)Leu L 精氨酸(arginine)Arg R赖氨 酸(lysine)Lys K 天冬酰氨(asparagines)Asn N甲

应用光学期末复习题辩析

一学生带500度近视镜,则该近视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______, 该学生裸眼所能看清的最远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_。 10.在通常所说的七种像差中,沿轴方向度量的有__ _ 、__ 、__和__ __。 11.在七种初级像差中,宽光束像差有几种? _______。 12.在带分划板的开普勒望远镜中,是孔径光阑,是视场光阑,若存在渐晕,则是渐晕光阑。13.唯一没有像差的光学零件为()。 14、当保持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而使平面镜转150角,则反射光线将转动( 300)角。 15. 一平行细光束经一个球面镜后汇聚于镜前50mm处,则该球面镜的曲率半径等于()。 2.理想光学系统中,无限远轴上物点与()是一对共轭点,而无限远轴上像点的共轭点是()。3.光线经过夹角为 的双平面镜反射后,出射线与入射线的夹角为()。 4.光学系统的几何像差可分为()种,其中()种为单色像差,()种为色差。()是轴上点唯一的单色像差,而()是主光线像差,只使像产生失真,并不影响像的清晰度。 5.角放大率、轴向放大率和垂轴放大率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拉赫不变牛顿公式以为坐标原点。6.转像系统分__ _和_____两大类,其作用是:_ 1、偶数个平面反射镜成 ( ),奇数个平面反射镜则成 ( )。单个平面镜绕着和入射面垂直的轴转动α角,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将改变 ( )。 2、物方节点与()共轭,像方焦点与()共轭,物方焦点与()共轭。 3、单个折射球面的主点位在();反射球面的焦点位于()。 4、光学系统的孔径光阑限制(),视场光阑限制()。在物方远心光路中,孔径光阑位于()。 5、共轴系统中()放大率等于1的一对共轭面叫主平面,()放大率等于1的一定共轭面叫节平面,在()的情况下,主平面与节平面重合。 6、轴上像点的像差有()和()。 8.在球差、彗差、像散、像面弯曲、畸变、位置色差、倍率色差中,对轴上点成像产生圆形弥散斑的有a. 1 种 b. 2 种 c. 3 种 d. 以上都不对 9 以下几种初级像差中,当视场很小时就要考虑的是a. 畸变 b. 彗差 c. 像散 d. 场曲 7.几何光学所用到的参量有符号规定,下列符号规定中错误的是:() (A)沿轴线段,与光线传播方向相同为正。(B)光线与光轴的夹角,顺时针为正。 (C)垂轴线段,在光轴以下为负。(D)相邻两折射面间隔,逆光线方向为负。 1、负透镜对()a. 实物只能成实像 b. 实物只能成虚像 c. 虚物只能成实像 d. 虚物只能成虚像8.阿贝常数是光学玻璃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该参数,正确的是:() (A)阿贝常数越小,色散越低。(B)阿贝常数越大,色散越低。 (C)阿贝常数越小,热膨胀越低。(D)阿贝常数越大,热膨胀越低。 9.在实际设计光学系统时,常使用初级球差与高级球差相互补的方法,将边缘带(h=h m)的球差校正到零,这时,球差极大值对应的入射高度为:() (A)h=0.3h m(B)h=0.5h m(C)h=0.707h m(D)h=0.85h m 10.对一个给定的理想光学系统,系统的轴向放大率() (A)是一个常数,与物的位置无关。(B)不是常数,与物的尺寸有关。 (C)不是常数,但仅与是否成实像关。(D)不是常数,与物的位置有关。 11.对于理想光学系统,可以用牛顿公式或高斯公式计算成像位置,其中:()(A)牛顿公式和高斯公式中物和像的位置分别用相对于光学系统主点和焦点来确定。

光学教程习题解答

《光学教程》(启钧)习题解答 第一章 光的干涉 1、波长为500nm 的绿光投射在间距d 为0.022cm 的双缝上,在距离180cm 处的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求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若改用波长为700nm 的红光投射到此双缝上,两个亮纹之间的距离为多少?算出这两种光第2级亮纹位置的距离。 解:1500nm λ= 7011180500100.4090.022 r y cm d λ-?= =??= 改用2700nm λ= 7022180700100.5730.022 r y cm d λ-?= =??= 两种光第二级亮纹位置的距离为: 21220.328y y y cm ?=?-?= 2、在氏实验装置中,光源波长为640nm ,两狭缝间距为0.4mm ,光屏离狭缝的距离为50cm ,试求:⑴光屏上第1亮条纹和中央亮纹之间的距离;⑵若P 点离中央亮纹为0.1mm 问两束光在P 点的相位差是多少?⑶求P 点的光强度和中央点的强度之比。 解:⑴ 7050640100.080.04 r y cm d λ-?= =??= ⑵由光程差公式 210 sin y r r d d r δθ=-== 0224 y d r π π π?δλ λ ?= = ?= ⑶中央点强度:2 04I A = P 点光强为:2 21cos 4I A π?? =+ ?? ?

012 (1)0.8542I I =+= 3、把折射率为1.5的玻璃片插入氏实验的一束光路中,光屏上原来第5级亮条纹所在的位置变为中央亮条纹,试求插入的玻璃片的厚度。已知光波长为7610m -? 解: 1.5n =,设玻璃片的厚度为d 由玻璃片引起的附加光程差为:()1n d δ'=- ()15n d λ-= ()76455 61061061010.5 d m cm n λ---==??=?=?- 4、波长为500nm 的单色平行光射在间距为0.2mm 的双缝上。通过其中一个缝的能量为另一个的2倍,在离狭缝50cm 的光屏上形成干涉图样,求干涉条纹间距和条纹的可见度。 解: 7050500100.1250.02 r y cm d λ-?= =??= 由干涉条纹可见度定义: 12min 2min 1221Max Max A A I I V I I A A ?? ? -??= =+??+ ??? 由题意,设22 122A A = ,即 1 2 A A = 0.943 V == 5、波长为700nm 的光源与菲涅耳双镜的相交棱之间距离为20cm ,棱到光屏间的距离L 为180cm ,若所得干涉条纹中相邻亮条纹的间隔为1mm ,求双镜平面之间的夹角

应用光学复习题

1、 一束光由玻璃(n=1.5)进入水(n=1.33),若以45°角入射,试求折射角。(52.6°) 2、 一薄透镜焦距为200mm ,一物体位于透镜前300nm ,求像的位置和垂轴放大率。 (`600,2l m m β==-) 3、 一组合系统由薄正透镜(前)和薄负透镜(后)组成,1`20f mm =,2`20f m m =-, 两透镜之间的距离10d mm =,当一物体位于正透镜前方100mm 处,求组合系统的垂轴放大率和像的位置。(可用两种方法解)。(2`60,1l mm β==-) 4、 一双凸薄透镜的两表面半径分别为1250,50r mm r mm ==-,求该透镜位于空气中和浸 入水(0 1.33n =)中的焦距分别为多少?(透镜材料折射率n=1.5) (`50f mm =空,`195.6f m m =水) 5、 符号规则标注 6、 作图求物像:掌握第二章作业里作图题 7、 棱镜成像方向的判断。 8、 一凹球面反射镜浸没在水中,物在镜前300mm ,像在像前90mm ,求球面反射镜的曲率 半径和焦距。(138.46,`69.23r m m f f m m =-==-) 9、 有一正薄透镜对某一物体成实像时,像高为物高的一半;若将物体向透镜移近100mm 时,则所得的实像与物大小相同,求透镜的焦距。(`100f m m =) 10、 已知显微镜的视放大率为-300,目镜的焦距为20mm ,求显微镜物镜的倍率。假定 人眼的视角分辨率为60``,问使用该显微镜观察时,能分辨的两物点的最小距离等于多少?(24,0.00024m m βσ=-=) 11、 用两个焦距都是50mm 的正透镜组成一个10倍的显微镜,问目镜的倍率,物镜的 倍率以及物镜和目镜之间的间隔为多少? 12、 有一焦距为150mm 的望远物镜,其口径为10mm ,像的直径为20mm 。在物镜后 方80mm 处放置一直角棱镜(n1.5),假如系统没有渐晕,求棱镜入射表面的通光口径及像平面离开棱镜出射表面的距离。(D=29.33,l`=50.44mm ) 13、 6倍双目望远镜系统中,物镜焦距为108mm ,物镜口径为30mm ,目镜口径为20mm , 如果系统中没有视场光阑,问该望远镜最大极限视场角等于多少?渐晕系数K D =0.5时的视场角等于多少?(m ax 0.5211.33,29.08ωω== ) (理解) 14、 7倍望远系统,视场28ω= ,目镜焦距为25mm ,出瞳直径为5mm ,假定无渐晕,求孔径光阑、入瞳、出瞳位置,物镜和目镜的口径,视场光阑口径/位置。 (理解) (D 视阑=24.5,`28.58z l mm =,D 物镜=35mm ) 图见下图。

光学工程(郁道银)第三版课后答案 物理光学

第十一章 光的电磁理论基础 1. 一个平面电磁波可以表示为14 0,2cos[210()],02 x y z z E E t E c π π==?-+ =,求(1)该 电磁波的频率、波长、振幅和原点的初相位?(2)拨的传播方向和电矢量的振动方向?(3)相应的磁场B的表达式? 解:(1)平面电磁波cos[2()]z E A t c πν?=-+ 对应有14 62,10,,3102 A Hz m π ν?λ-=== =?。 (2)波传播方向沿z 轴,电矢量振动方向为y 轴。 (3)B E → → 与垂直,传播方向相同,∴0By Bz == 814610[210()]2 z Bx CEy t c π π===??-+ 2. 在玻璃中传播的一个线偏振光可以表示215 0,0,10cos 10()0.65y z x z E E E t c π===-,试求(1)光的频率和波长;(2)玻璃的折射率。 解:(1)215 cos[2()]10cos[10( )]0.65z z E A t t c c πν?π=-+=- ∴15 14 210510v Hz πνπν=?=? 72/2/0.65 3.910n k c m λππ-===? (2)8 714310 1.543.910510 n c c n v λν-?====??? 3.在与一平行光束垂直的方向上插入一片透明薄片,薄片的厚度0.01h mm =,折射率n=1.5, 若光波的波长为500nm λ=,试计算透明薄片插入前后所引起的光程和相位的变化。 解:光程变化为 (1)0.005n h mm ?=-= 相位变化为)(202500 10005.026 rad πππλδ=??= ? = 4. 地球表面每平方米接收到来自太阳光的功率为 1.33kw,试计算投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光 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假设太阳光发出波长为600nm λ=的单色光。 解:∵2201 2 I cA ε= = ∴1 32 2()10/I A v m c ε= 5. 写出平面波8 100exp{[(234)1610]}E i x y z t =++-?的传播方向上的单位矢量0k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