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力学专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非力学专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非力学专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理工科非力学专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Ⅰ)

力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Ⅰ)

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为了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理工科各教学指导委员会以研究课题立项的方式,开展各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制定学科专业教学规范和编制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引导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建设,指导学科专业评估。

2003年12月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理工科各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课题立项的通知》(教高司函[2003]141号)文件精神,2000—200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非力学专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在高教司的指导下,立项研究制定非力学专业力学基础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与水力学)教学基本要求,并完成了各门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的初稿。2006年教育部新一届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后,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按照教育部高教司《关于批准高等理工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立项的通知》(教高司函[2005]246号)文件精神,立项进一步修订力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07年7月19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又召开了高等学校理工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规范研制工作会议,部署理工科专业规范及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研制工作。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根据会议精神,在上一届教指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征求不同层次学校第一线教师的意见及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的意见,对非力学专业力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做了进一步完善。这里印发的《理工科非力学专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基本要求》)就是由两届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历时5年制定的12份教学指导性文件。

研制指导性专业规范与教学基本要求是推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切入点,是研究本科专业教学内容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充分考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要求,并且把多年来的教学改革成果吸收到专业规范与教学基本要求中,以期推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不断改革,形成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新机制。

《基本要求》是教育部下文指示批准教学指导委员会立项编制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对非力学专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最低要求,在每门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中都给出了课程的建议学时,供各

高等学校在制定课程教学计划时作为参考的依据,希望各高校力学基础课程的学时都不低于这一建议学时数。不同层次的学校在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增加本校的要求,制定本校的教学的质量标准,体现本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A类)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理论力学是各门力学课程的基础,同时是一门对工程对象进行静力学、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的技术基础课,在诸多工程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质点、质点系、刚体和刚体系机械运动(包括平衡)的基本规律和研究方法,为学习相关的后继课程以及将来学习和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打好必要的基础;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理论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基本部分

(一)静力学

1.掌握工程对象中力、力矩、力偶等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能熟练地计算力的投影、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以及力偶矩及其投影。

2.掌握约束的概念和各种常见约束力的性质。能熟练地画出单个刚体及刚体系的受力图。

3.掌握各种类型力系的简化方法和简化结果,包括平行力系中心的概念及其位置计算的方法。掌握力系的主矢和主矩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能熟练地计算各类力系的主矢和主矩。

4.掌握各种类型力系的平衡条件。能熟练利用平衡方程求解单个刚体和刚体系的平衡问题。了解结构的静定与静不定概念。

5.掌握滑动摩擦、摩擦力和摩擦角的概念,了解滚动摩阻的概念。能熟练地求解考虑滑动摩擦时简单刚体系的平衡问题。

(二)运动学

1.掌握描述点运动的矢量法、直角坐标法和自然坐标法,会求点的运动轨迹,并能熟练地求解与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有关的问题。

2.掌握刚体平移和定轴转动的概念及其运动特征,以及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矢量表示法。能熟练求解与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有关的问题。

3.掌握运动合成与分解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点作复合运动时的速度合成定理与加速度合成定理及其应用。

4.掌握刚体平面运动的概念及其特征,掌握速度瞬心的概念及其确定方法。能熟练求解与平面运动刚体的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有关的问题。

5.会综合判定平面机构各构件的运动特征,并会对其进行与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有关问题的分析。

(三)动力学

1.掌握建立质点运动微分方程的方法,以及质点动力学基本问题的求解方法。

2.掌握刚体转动惯量的计算。了解刚体惯性积和惯性主轴的概念,会判定简单情况下刚体的惯性主轴。

3.能熟练计算质点系与刚体的动量、动量矩和动能;并能熟练计算冲量、冲量矩、力的功和势能。

4.掌握动力学普遍定理(包括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对固定点和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及相应的守恒定律,并能熟练综合应用。

5.掌握建立刚体平面运动动力学方程的方法。会应用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求解有关简单问题。

6.掌握达朗贝尔惯性力的概念,掌握刚体平移、具有质量对称面的刚体作定轴转动和平面运动时惯性力系的简化方法及简化结果计算。掌握质点系达朗贝尔原理(动静法),并会综合应用。了解定轴转动刚体动约束力的概念及其消除条件。

7.掌握虚位移、虚功、自由度、广义坐标和理想约束的概念。掌握质点系虚位移原理,并会综合应用。

专题部分

(一) 刚体定点运动

1.掌握刚体定点运动欧拉角、角速度矢量和角加速度矢量的概念。会计算与定点运动刚体角速度与角加速度及刚体上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有关的问题。

2.掌握建立刚体定点运动欧拉动力学方程的方法。了解陀螺近似理论、陀螺力矩和陀螺效应的概念。

(二) 碰撞问题

1.掌握碰撞问题的特征及其简化条件。掌握恢复因数概念。

2.会求解两物体对心碰撞以及定轴转动刚体和平面运动刚体的碰撞问题。

(三) 离散系统的振动

1.能熟练计算单自由度线性系统振动的频率,了解系统的幅频特性。

2.掌握建立二自由度线性系统振动微分方程的方法。了解主振型、主振动和主坐标的概念。3.了解临界转速、隔振和动力减振的概念。

(四) 运动学问题过程分析

1.掌握刚体运动的位形、速度与加速度的概念。掌握刚体上点的运动与刚体运动间的关系。

2.掌握建立刚体系位形、速度与加速度运动学约束方程的方法。

3.会应用刚体系运动学过程分析方法。

(五) 动力学问题过程分析

1.掌握用第一类拉格朗日方程建立刚体系封闭动力学方程的概念。

2.会应用动力学过程分析的方法。

3.了解拉格朗日乘子与理想约束力的关系。

(六) 非惯性系下的动力学

1.掌握非惯性系下惯性力的概念,会应用非惯性系下质点动力学基本方程。

2.了解非惯性系下质点系(刚体)动力学普遍定理(包括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及其应用。

(七)第一类拉格朗日方程

1.掌握系统位形、速度与加速度约束方程的概念及建立的方法。

2.掌握建立质点系或刚体的第一类拉格朗日方程。

3.会应用第一类拉格朗日方程。

(八) 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

1.掌握广义力、拉格朗日函数的概念,并会计算广义力和拉格朗日函数。

2.会应用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

3.会求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的首次积分。

(九) 哈密尔顿原理

1.掌握变分的概念。掌握哈密尔顿原理。

2.掌握正则变量的概念。会应用哈密尔顿方程。

三、能力培养的要求

结合本课程的特点,使学生在以下能力上得到培养:

1.建模能力:具有将简单实际问题抽象成为质点、质点系、刚体或刚体系力学模型的能力,并具有根据力学基本原理建立相应数学模型的能力。

2.分析能力:具有对力学模型的静力学、运动学与动力学性态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的能力。

3.自学能力:具有借助理论力学教材与相关参考资料自主学习本课程相关知识的能力。

四、几点说明

1.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A类)适用于航空、航天、机械、土木、动力、水利、车辆、采矿、船舶、港口航道及海岸工程等类专业。其教学基本要求包括基本部分和专题部分。上述专业除必修基本部分全部内容外,还需至少选择必修两个专题内容。

2.应注意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习题课、讨论课及其他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学时上应有适当比例。要保证课外习题和作业的数量与难度。鼓励各校创造条件开设实验课。

3.教学基本要求中对各部分内容的要求程度由高到低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掌握”、“熟练”;第二层次是“会”;第三层次是“了解”。

4.在教学中应科学地采用多种教学媒体,充分利用试题库,有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5.建议学时:教学基本要求中的基本部分建议64学时;专题部分建议16学时。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B类)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理论力学是各门力学课程的基础,同时是一门对工程对象进行静力学、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的技术基础课,在诸多工程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质点、质点系、刚体和刚体系机械运动(包括平衡)的基本规律和研究方法,为学习相关的后继课程以及将来学习和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打好必要的基础;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理论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基本部分

(一)静力学

1.掌握工程对象中力、力矩、力偶等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能熟练地计算力的投影、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以及力偶矩及其投影。

2.掌握约束的概念和各种常见约束力的性质。能熟练地画出单个刚体及刚体系的受力图。

3.掌握各种类型力系的简化方法和简化结果,包括平行力系中心的概念及其位置计算的方法。掌握力系的主矢和主矩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能熟练地计算各类力系的主矢和主矩。

4.掌握各种类型力系的平衡条件。能熟练利用平衡方程求解单个刚体和刚体系的平衡问题。了解结构的静定与静不定概念。

5.掌握滑动摩擦、摩擦力和摩擦角的概念。能熟练地求解考虑滑动摩擦时简单刚体系的平衡问题。

(二)运动学

1.掌握描述点运动的矢量法、直角坐标法和自然坐标法,会求点的运动轨迹,并能熟练地求解与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有关的问题。

2.掌握刚体平移和定轴转动的概念及其运动特征,以及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矢量表示法。能熟练求解与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有关的问题。

3.掌握运动合成与分解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点作复合运动时的速度合成定理与加速度合成定理及其应用。

4.掌握刚体平面运动的概念及其特征,掌握速度瞬心的概念及其确定方法。能熟练求解与平面运动刚体的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有关的问题。

(三)动力学

1.掌握建立质点运动微分方程的方法,以及质点动力学基本问题的求解方法。

2.掌握刚体转动惯量的计算。了解刚体惯性积和惯性主轴的概念,会判定简单情况下刚体的惯性主轴。

3.能熟练计算质点系与刚体的动量、动量矩和动能;并能熟练计算冲量、冲量矩、力的功和势能。

4.掌握动力学普遍定理(包括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对固定点和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及相应的守恒定律,并能熟练综合应用。

5.掌握建立刚体平面运动动力学方程的方法。会应用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求解有关简单问题。

6.掌握达朗贝尔惯性力的概念,掌握刚体平移、具有质量对称面的刚体作定轴转动和平面运动时惯性力系的简化方法及简化结果计算。掌握质点系达朗贝尔原理(动静法),并会综合应用。了解定轴转动刚体动约束力的概念及其消除条件。

专题部分

(一) 虚位移原理

掌握虚位移、虚功、自由度、广义坐标和理想约束的概念。掌握质点系虚位移原理,并会综合应用。

(二) 碰撞问题

1.掌握碰撞问题的特征及其简化条件。掌握恢复因数概念。

2.会求解两物体对心碰撞以及定轴转动刚体和平面运动刚体的碰撞问题。

(三) 离散系统的振动

1.能熟练计算单自由度线性系统振动的频率,了解系统的幅频特性。

2.掌握建立二自由度线性系统振动微分方程的方法。了解主振型、主振动和主坐标的概念。

3.了解临界转速、隔振和动力减振的概念。

(四) 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

1.掌握广义力、拉格朗日函数的概念,并会计算广义力和拉格朗日函数。

2.会应用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

3.会求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的首次积分。

三、能力培养的要求

结合本课程的特点,使学生在以下能力上得到培养:

1.建模能力:具有将简单实际问题抽象成为质点、质点系、刚体或刚体系力学模型的能力,并具有根据力学基本原理建立相应数学模型的能力。

2.分析能力:具有对力学模型的静力学、运动学与动力学性态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的能力。

3.自学能力:具有借助理论力学教材与相关参考资料自主学习本课程相关知识的能力。

四、几点说明

1.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B类)适用于材料、能源、化工、环境等非机类专业。其教学基本要求包括基本部分和专题部分。上述专业除必修基本部分全部内容外,还需至少选择必修一个专题内容。

2.应注意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习题课、讨论课及其他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学时上应有适当比例。要保证课外习题和作业的数量与难度。鼓励各校创造条件开设实验课。

3.教学基本要求中对各部分内容的要求程度由高到低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掌握”、“熟练”;第二层次是“会”;第三层次是“了解”。

4.在教学中应科学地采用多种教学媒体,充分利用试题库,有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5.建议学时:教学基本要求中的基本部分建议56学时;专题部分建议8学时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A类)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材料力学是变形体力学的重要基础分支之一,是一门为设计工程实际构件提供必要理论基础的重要技术基础课,也是一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课程。材料力学的任务是研究杆件在承受各种荷载时的变形等力学性能。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将工程实际构件抽象为力学模型的方法;掌握研究杆件内力、应力、变形分布规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分析杆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的理论与计算;具有熟练的计算能力和一定的实验能力;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以及进行构件设计和科学研究打好力学基础,培养构件分析、计算和实验等方面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基本部分

1. 理解材料力学的任务、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和基本变形的特征;掌握正应力和切应力、正应变和切应变的概念。

2. 掌握截面法,熟练运用截面法求解杆件(一维构件)各种变形的内力(轴力、扭矩、剪力和弯矩)及内力方程;掌握弯曲时的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的微分关系及其应用;熟练绘制内力图。

3. 掌握本课程中所运用的变形协调关系、物理关系和静力学关系解决问题的基本分析方法。

4. 轴向拉伸与压缩:

(1) 掌握直杆在轴向拉伸与压缩时横截面、斜截面上的应力计算;了解安全因数及许用应力的确定,熟练进行强度校核、截面设计和许用载荷的计算。

(2) 掌握胡克定律,了解泊松比,掌握直杆在轴向拉伸与压缩时的变形和应变计算;了解拉压变形能的计算。

(3) 掌握求解拉压杆件一次超静定问题的方法,了解温度应力和装配应力的计算。

(4) 掌握应力集中的概念,了解圣维南原理。

5. 剪切与挤压:

掌握剪切和挤压(工程)实用计算。

6. 扭转:

(1) 掌握扭转时外力偶矩的换算;掌握薄壁圆筒扭转时的切应力计算,掌握切应力互等定理和剪切胡克定律。

(2) 掌握圆轴扭转时的应力与变形计算,熟练进行扭转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3) 理解扭转超静定问题、非圆截面杆扭转时的切应力概念和扭转变形能的计算。

7. 截面几何性质:

掌握平面图形的形心、静矩、惯性矩、极惯性矩和平行移轴公式的应用;了解转轴公式;掌握平面图形的形心主惯性轴、形心主惯性平面和形心主惯性矩的概念。

8. 弯曲:

(1) 掌握纯弯曲、平面弯曲、对称弯曲和横力弯曲的概念;掌握弯曲正应力和切应力的计算,熟练进行弯曲强度计算;了解提高梁弯曲强度的措施。

(2) 掌握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和积分法,掌握叠加法求梁的挠度和转角;熟练进行刚度计算;了解提高梁弯曲刚度的措施;掌握一次超静定梁的求解;了解弯曲变形能的计算。

9.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1) 理解应力状态的概念,掌握平面应力状态下应力分析的解析法及图解法;了解三向应力状态的概念;掌握主应力、主平面和最大切应力的计算。

(2) 掌握广义胡克定律;了解体积应变、三向应力状态下的变形能密度、体积改变能密度和畸变能密度的概念。

(3) 理解强度理论的概念;掌握四种常用强度理论及其应用;了解莫尔强度理论。

10. 组合变形:

理解组合变形的概念,掌握杆件的斜弯曲、拉伸(压缩)和弯曲、扭转与弯曲组合变形的应力与强度计算。

11. 能量法:

理解各种变形的应变能计算,掌握莫尔定理或卡氏第二定理的应用。

12. 压杆稳定:

掌握压杆稳定性的概念、细长压杆的欧拉公式及其适用范围;掌握不同柔度压杆的临界应力和安全因数法的稳定性计算;了解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13. 材料力学实验:

(1) 理解低碳钢和铸铁材料的拉伸、压缩和扭转实验方法,掌握材料拉伸、压缩、扭转的力学性能。

(2) 理解电阻应变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弯曲正应力和组合变形时的主应力的测定方法。

专题部分

1. 薄壁截面直杆的自由扭转

掌握开口和闭口薄壁截面直杆自由扭转的概念;了解开口和闭口薄壁截面直杆自由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计算。

2. 弯曲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1) 理解梁非对称纯弯曲的概念,掌握非对称纯弯曲梁的正应力计算方法。

(2) 掌握开口薄壁截面梁的切应力计算方法。了解开口薄壁截面弯曲中心的概念和一些工程中常用截面弯曲中心位置。

(3) 掌握异质材料组合梁在对称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析。

(4) 掌握截面核心的概念和确定方法。

3. 能量法的进一步研究

(1) 理解虚功原理、互等定理;掌握单位载荷法和图乘法。

(2) 理解对称和反对称性概念;掌握力法及其正则方程求解超静定问题。

4. 压杆稳定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理解弹性支承和阶梯状细长压杆临界力的欧拉公式及工程应用。掌握折减系数法。了解纵横弯曲的概念和基本解法。

5. 动载荷和疲劳

(1) 掌握构件作等加速直线运动或匀速转动时的动应力计算。

(2) 掌握受冲击载荷作用时的动应力计算。

(3) 了解交变应力下材料疲劳破坏的概念和疲劳极限的确定方法。

(4) 了解影响构件疲劳极限的主要因素、疲劳强度的计算和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措施。

6. 杆件材料塑性的极限分析

(1) 掌握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的主要特征,了解材料塑性极限分析中的假设。

(2) 掌握拉压杆系的极限载荷、等直圆杆扭转时的极限扭矩和梁弯曲时的极限弯矩的分析求解方法和塑性铰的概念。

7. 材料力学性能的进一步研究

(1) 了解温度、时间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和蠕变与松弛的概念。

(2) 了解冲击荷载下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冲击韧性的概念。

(3) 初步了解特殊材料的力学性能,例如,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粘弹性材料、智能材料等。

8. 应变分析与实验应力分析基础

(1) 掌握平面应变状态下的应变分析理论和应用。

(2) 掌握应变的测量与应力的计算方法和相关的工程测试技术。

(3) 了解光弹性法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9. 材料力学的拓展性实验

(1) 开设与光弹性技术相关的实验。

(2) 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

三、能力培养的要求

1.建模能力:具有建立工程构件力学模型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理的计算模型。

2.计算能力:具有对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的计算能力,并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定性判断的能力。

3.实验能力:具有利用材料力学实验方法和技术进行相关测试的初步能力。

4.自学能力:具有借助教材与资料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四、几点说明

1.本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工程力学、机械、土建、航空航天、水利、交通运输、船舶、农业工程类等专业。

2.教学基本要求包括基本部分和专题部分。上述专业除必修基本部分全部内容外,还需至少选择两个专题中的内容作为必修内容。专题部分的其他内容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后续课程或专业需要酌情列为必修或选修,或者与其他课程内容融合。

3.在教学环节中,应适当安排习题课和讨论课;保证习题和作业的数量和难度。

4.本课程应该注意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各高等学校应创造条件开设拓展性实验。

5.在教学中,应科学地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6.根据近年来全国几百所高校的调研统计数据,建议:基本部分学时为60~80学时之间,其中实验不少于6~8学时。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B类)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材料力学是变形体力学的重要基础分支之一,是一门为设计工程实际构件提供必要理论基础的重要技术基础课,也是一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课程。材料力学的任务是研究杆件在承受各种荷载时的变形等力学性能。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将工程实际构件抽象为力学模型的方法;掌握研究杆件内力、应力、变形分布规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分析杆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的理论与计算;具有熟练的计算能力和一定的实验能力;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以及进行构件设计和科学研究打好力学基础,培养构件分析、计算和实验等方面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基本部分

1. 理解材料力学的任务、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和基本变形的特征;掌握正应力和切应力、正应变和切应变的概念。

2. 掌握截面法,熟练运用截面法求解杆件(一维构件)各种变形的内力(轴力、扭矩、剪力和弯矩)及内力方程;掌握弯曲时的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的微分关系及其应用;熟练绘制内力图。

3. 轴向拉伸与压缩:

(1) 掌握直杆在轴向拉伸与压缩时横截面、斜截面上的应力计算;了解安全因数及许用应力的确定,熟练进行强度校核、截面设计和许用载荷的计算。

(2) 掌握胡克定律,了解泊松比,掌握直杆在轴向拉伸与压缩时的变形和应变计算。

(3) 掌握求解拉压杆件一次超静定问题的方法。

(4) 了解应力集中概念和圣维南原理。

4. 剪切与挤压:

掌握剪切和挤压(工程)实用计算。

5. 扭转:

(1) 掌握扭转时外力偶矩的换算;掌握薄壁圆筒扭转时的切应力计算,掌握切应力互等定理和剪切胡克定律。

(2) 掌握圆轴扭转时的应力与变形计算,熟练进行扭转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6. 截面几何性质:

掌握平面图形的形心、静矩、惯性矩、极惯性矩和平行移轴公式的应用;了解转轴公式;掌握平面图形的形心主惯性轴、形心主惯性平面和形心主惯性矩的概念。

7. 弯曲:

(1) 掌握纯弯曲、平面弯曲、对称弯曲和横力弯曲的概念;掌握弯曲正应力和切应力的计算,了解弯曲切应力的概念,掌握强度计算;了解提高梁弯曲强度的措施。

(2) 掌握梁的挠度和转角的计算方法及刚度分析;了解提高梁弯曲刚度的措施。

8.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

(1) 理解应力状态的概念,掌握平面应力状态下应力分析方法;了解三向应力状态的概念;掌握主应力、主平面和最大切应力的计算。

(2) 掌握广义胡克定律;了解体积应变、三向应力状态下的变形能密度、体积改变能密度和畸变能密度的概念。

(3) 理解强度理论的概念;掌握四种常用强度理论及其应用。

9. 组合变形:

理解组合变形的概念,掌握杆件的拉伸(压缩)和弯曲、扭转与弯曲组合变形的应力与强度计算。

10. 压杆稳定:

掌握压杆稳定性的概念、细长压杆的欧拉公式及其适用范围;掌握不同柔度压杆的临界应力和安全因数法的稳定性计算;了解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11. 材料力学实验:

(1) 理解低碳钢和铸铁材料的拉伸、压缩和扭转实验方法,掌握材料拉伸、压缩、扭转的力学性能。

(2) 掌握弯曲正应力的测定方法。

专题部分:

1.拉压超静定:

掌握求解拉压杆件一次超静定问题的方法;了解温度应力和装配应力的计算。

2.扭转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了解扭转超静定问题。了解非圆截面杆扭转时的切应力概念。

3. 弯曲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掌握简单超静定梁的求解。理解梁非对称纯弯曲的概念。掌握斜弯曲的应力计算。了解开口薄壁截面梁的切应力和弯曲中心概念。

4. 能量法:

了解各种变形的变形能计算。了解利用能量法求解位移的方法。

5. 压杆稳定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理解弹性支承和阶梯状细长压杆临界力的欧拉公式及工程应用。掌握折减系数法。

6. 动载荷和疲劳:

(1) 掌握构件作等加速直线运动或匀速转动时的动应力计算。

(2) 掌握受冲击载荷作用时的动应力计算。

(3) 了解交变应力下材料的疲劳破坏的概念和疲劳极限的确定方法。了解影响构件疲劳极限的主要因素。

7. 应变分析与实验应力分析基础:

理解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应变分析理论。掌握应变的测量与应力的计算方法。

8. 材料力学的拓展性实验

(1) 开设与电测实验技术相关的实验。

(2) 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

三、能力培养的要求

1.建模能力:具有建立工程构件力学模型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理的计算模型。

2.计算能力:具有对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的计算能力。

3.实验能力:具有利用材料力学实验方法进行测试的初步能力。

4.自学能力:具有借助教材与资料自主学习相关知识的初步能力。

四、几点说明

1.本基本要求适用交通、材料、热能、环境、电气、测控、精密仪器、工业设计、建筑学、经济管理、电子科学等对材料力学要求适中或较低的专业。

2.教学基本要求包括基本部分和专题部分。上述专业除必修基本部分全部内容外,还需至少选择两个专题中的内容。专题部分内容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后续课程或专业需要酌情列为必修或选修,或者与其他课程内容融合。

3.在教学环节中,应适当安排习题课和讨论课;保证习题和作业的数量和难度。

4.本课程应该注意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各高等学校应创造条件开设拓展性实验。

5.在教学中,应科学地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6.根据近年来全国几百所高校的调研统计数据,建议:基本部分学时为40~54学时之间,其中实验不少于5学时。

流体力学基础知识

流体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流体的物理性质 一、流体的密度和重度 流体单位体积内所具有的质量称为密度,密度用字母T表示,单位为kg/m3。流体单位体积内所具有的重量称为重度,重度用表示,单位为N/m?,两者之间的关系为 =「g , g 为重力加速度,通常g = 9. 806m/s2 流体的密度和重度不仅随流体种类而异,而且与流体的温度和压力有关。因为当温度和压力不同时,流体的体积要发生变化,所以其密度和重度亦随之变化。对于液体来讲,密度和重度受压力和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可近似认为它们是常数。对于气体来讲,压力和温度对密度和重度的影响就很大。 二、流体的粘滞性 流体粘滞性是指流体运动时,在流体的层间产生内摩擦力的一种性质。 所谓动力粘度系数是指流体单位接触面积上的内摩擦力与垂直于运动方向上的速度变化率的比值,用」来表示。 所谓运动粘度是指动力粘度」与相应的流体密度「之比,用、来表示。 运动粘度或动力粘度的大小与流体的种类有关,对于同一流体,其值又随温度而异。气体的粘性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升高,而液体的粘性系数则随温度的升咼而降低。 液体粘滞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特性,对电厂锅炉燃油输送和雾化是有利的,因此锅炉燃用的重油需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才用油泵打出。但这个特性对水泵和风机等转动机械则是不利的,因为润滑油温超过60C时,由于粘滞性下 降,而妨碍润滑油膜的形成,造成轴承温度升高,以致发生烧瓦事故。故轴承回油温度一般保持在以60C下。 第二节液体静力学知识 一、液体静压力及其特性 液体的静压力是指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其单位为Pa。 平均静压力是指作用在某个面积上的总压力与该面积之比。点静压力是指在该面积某点附近取一个小面积△卩,当厶F逐渐趋近于零时作用在厶F面积上的平均静压力的极限叫做该面积某点的液体静压力。 平均静压力值可能大于该面积上某些点的液体静压力值,或小于另一些点的液体静压力值,因而它与该面积上某点的实际静压力是不相符的,为了表示 某点的实际液体静压力就需要引出点静压力的概念。

流体力学基础学习知识知识

第一章流体力学基本知识 学习本章的目的和意义:流体力学基础知识是讲授建筑给排水的专业基础知识,只有掌握了该部分知识才能更好的理解建筑给排水课程中的相关内容。 §1-1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1.本节教学内容和要求: 1.1本节教学内容: 流体的4个主要物理性质。 1.2教学要求: (1)掌握并理解流体的几个主要物理性质 (2)应用流体的几个物理性质解决工程实践中的一些问题。 1.3教学难点和重点: 难点:流体的粘滞性和粘滞力 重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2.教学内容和知识要点: 2.1 易流动性 (1)基本概念:易流动性——流体在静止时不能承受切力抵抗剪切变形的性质称易流动性。 流体也被认为是只能抵抗压力而不能抵抗拉力。 易流动性为流体区别与固体的特性 2.2密度和重度 (1)基本概念:密度——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流体的密度即: M ρ= V M——流体的质量,kg ; V——流体的体积,m3。 常温,一个标准大气压下Ρ水=1×103kg/ m3

Ρ水银=13.6×103kg/ m3 基本概念:重度:单位体积的重量,称为流体的重度。重度也称为容重。 G γ= V G——流体的重量,N ; V——流体的体积,m3。 ∵G=mg ∴γ=ρg 常温,一个标准大气压下γ水=9.8×103kg/ m3 γ水银=133.28×103kg/ m3密度和重度随外界压强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液体的密度随压强和温度变化很小,可视为常数,而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压强变化较大。 2..3 粘滞性 (1)粘滞性的表象 基本概念:流体在运动时抵抗剪切变形的性质称为粘滞性。当某一流层对相邻流层发生位移而引起体积变形时,在流体中产生的切力就是这一性质的表 现。 为了说明粘滞性由流体在管道中的运动速度实验加以分析说明。用流速仪测出管道中某一断面的流速分布如图一所示 设某一流层的速度为u,则与其相邻的流层为u+du,du为相邻流层的速度增值,设相邻流层的厚度为dy,则du/dy叫速度梯度。 由于各流层之间的速度不同,相邻流层间有相对运动,便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相互作用的剪切力,这个力叫做流体的内摩擦力,或粘滞力。 平板实验 (2)牛顿内摩擦定律 基本概念:牛顿在平板实验的基础上于1867年在所著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了流体内摩擦力的假说——牛顿内摩擦定律: 当切应力一定时,粘性越大,剪切变形的速度越小,所以粘性又可定义为流体

大学物理刚体力学基础习题思考题及答案

习题5 5-1.如图,一轻绳跨过两个质量为 m 、半径为r 的均匀圆盘状定滑轮,绳的两端 分别挂着质量为2m 和m 的重物,绳与滑轮间无相对滑动,滑轮轴光滑,两个定 滑轮的转动惯量均为 mr 2 / 2,将由两个定滑轮以及质量为 2m 和m 的重物组成 的系统从静止释放,求重物的加速度和两滑轮之间绳的力。 解:受力分析如图,可建立方程: 广 2mg T 2 2ma ① T1 mg ma ② J (T 2 T)r J ③ (T T 1)r J ④ 虹 a r , J mr 2/2 ⑤ 联立,解得:a 1g, T 4 上,设开始时杆以角速度 °绕过中心O 且垂直与桌面的轴转动,试求: (1)作 用于杆的摩擦力矩;(2)经过多长时间杆才会停止转动。 解:(1)设杆的线密度为: d f dmg gd x, 微元摩擦力矩:d M g xd x , (2)根据转动定律 M J J 马, t 有: 0 Mdt Jd dt 1 . -mglt 1 [2 —m l 0, . . t _oL 4 12 3 g 或利用: M t J J 0,考虑到 0, J 1 | 2 一 ml , 12 有:t ol 。 11 a mg 5-2.如图所示,一均匀细杆长为 l ,质量为m ,平放在摩擦系数为 的水平桌面 一小质元dm dx,有微元摩擦力: 考虑对称性, l_ M 2 2 有摩擦力 矩: gxdx 1

5-3.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与绕在定滑轮上的绳子相联,绳子的质量 可以忽略,它与定滑轮之间无滑动。假设定滑轮质量为M、半径为 R,其转动惯量为MR2/2,试求该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过程中, 下落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解:受力分析如图,可建立方程: r mg T ma ① * TR J ② —, 1 ~2 — k a R , J — mR —-③ 2 2mg Mmg 联立,解得:a ------------ — , T ----------- —, 考虑到a四,.?. v dv 「旦—dt,有:v dt 0 0 M 2m M 2m 5-4.轻绳绕过一定滑轮,滑轮轴光滑,滑轮的质量为M /4,均匀分布在其边缘上,绳子A端有一质量为M的人抓住了绳端,而在绳的另一端B系了一质量为M /4的重物,如图。已知滑轮对O 轴的转动惯量J MR2 /4 ,设人从静止开始以相对绳匀速向上爬时,绳与滑轮间无相对滑动,求B端重物上升的加速度? 解一: 分别对人、滑轮与重物列出动力学方程 Mg T1Ma A人 T2M 4g M 心 a B物 4 T1R T2R J滑轮 由约束方程:a A a B R 和J MR2/4,解上述方程组 得到a —. 2 解二: 选人、滑轮与重物为系统,设 U为人相对绳的速度,V为重

第一章流体力学基础

液压复习参考题 注意:以下题目仅供参考,并非考试题目 一、填空题 1.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取决于(负载),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取决于(流量)。 2.液压传动装置由(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辅助元件)四部分组成,其中(动力元件)和(执行元件)为能量转换装置。 3.液体在管道中存在两种流动状态,(层流)时粘性力起主导作用,(紊流)时惯性力起主导作用,液体的流动状态可用(雷诺数)来判断。 4.由于流体具有(粘性),液流在管道中流动需要损耗一部分能量,它由(沿程压力)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两部分组成。 5.通过固定平行平板缝隙的流量与(压力差)一次方成正比,与(缝隙值)的三次方成正比,这说明液压元件内的(间隙)的大小对其泄漏量的影响非常大。 6.变量泵是指(排量)可以改变的液压泵,常见的变量泵有( 单作用叶片泵)、( 径向柱塞泵)、( 轴向柱塞泵)其中(单作用叶片泵)和(径向柱塞泵)是通过改变转子和定子的偏心距来实现变量,(轴向柱塞泵)是通过改变斜盘倾角来实现变量。 7.液压泵的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小);而液压马达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大)。 8.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构成吸、压油密闭工作腔的三对运动摩擦副为(柱塞与缸体)、(缸体与配油盘)、(滑履与斜盘)。 9.外啮合齿轮泵位于轮齿逐渐脱开啮合的一侧是(吸油)腔,位于轮齿逐渐进入啮合的一侧是(压油)腔。 10.为了消除齿轮泵的困油现象,通常在两侧盖板上开(卸荷槽),使闭死容积由大变少时与(压油)腔相通,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与(吸油)腔相通。 11.齿轮泵产生泄漏的间隙为(端面)间隙和(径向)间隙,此外还存在(啮合)间隙,其中(端面)泄漏占总泄漏量的80%~85%。 12.双作用叶片泵的定子曲线由两段(大半径圆弧)、两段(小半径圆弧)及四段(过渡曲线)组成,吸、压油窗口位于(过渡曲线)段。 13.调节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压力调节螺钉,可以改变泵的压力流量特性曲线上(拐点压力)的大小,调节最大流量调节螺钉,可以改变(泵的最大流量)。 14.溢流阀为(进口)压力控制,阀口常(闭),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与阀的出口相通。定值减压阀为(出口)压力控制,阀口常(开),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必须(单独引回油箱)。 15.调速阀是由(定差减压阀)和节流阀(串联)而成,旁通型调速阀是由(差压式溢流阀)和节流阀(并联)而成。 16.两个液压马达主轴刚性连接在一起组成双速换接回路,两马达串联时,其转速为(高速);两马达并联时,其转速为(低速),而输出转矩(增加)。串联和并联两种情况下回路的输出功率(相同)。 17.在变量泵—变量马达调速回路中,为了在低速时有较大的输出转矩、在高速时能提供较大功率,往往在低速段,先将(马达排量)调至最大,用(变量泵)调速;在高速段,(泵排量)为最大,用(变量马达)调速。 18.顺序动作回路的功用在于使几个执行元件严格按预定顺序动作,按控制方式不同,分为(压力)控制和(行程)控制。同步回路的功用是使相同尺寸的执行元件在运动上同步,同步运动分为(速度)同步和(位置)同步两大类。 19.在研究流动液体时,把假设既(无粘性)又(不可压缩)的液体称为理想流体。 20.液体流动时,液体中任意点处的压力、流速和密度都不随时间而变化,称为恒定流动。

流体力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流体力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部分) 1.什么是粘滞性?什么是牛顿内摩擦定律?不满足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是牛顿流体还是非牛顿流体? 流体内部质点间或流层间因相对运动而产生内摩擦力以反抗相对运动的性质 dy du A T μ= 满足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是牛顿流体 请阐述液体、气体的动力粘滞系数随着温度、压强的变化规律。 水的黏滞性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空气的黏滞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动力粘度μ体现黏滞性)通常的压强对流体的黏滞性影响不大,但在高压作用下,气液的动力黏度随压强的升高而增大。 2.在流体力学当中,三个主要的力学模型是指哪三个?并对其进行说明。 连续介质(对流体物质结构的简化)、无黏性流体(对流体物理性质的简化)、不可压流体(对流体物理性质的简化) 3.什么是理想流体? 不考虑黏性作用的流体,称为无黏性流体(或理想流体) 4.什么是实际流体? 考虑黏性流体作用的实际流体 5.什么是不可压缩流体? 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其密度变化可以忽略的流动,称为不可压缩流动。 6.为什么流体静压强的方向必垂直作用面的内法线? 流体在静止时不能承受拉力和切力,所以流体静压强的方向必然是沿着作用面的内法线方向 7.为什么水平面必是等压面?

由于深度相等的点,压强也相同,这些深度相同的点所组成的平面是一个水平面,可见水平面是压强处处相等的面,即水平面必是等压面。 8.什么是等压面?满足等压面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在同一种液体中,如果各处的压强均相等由各压强相等的点组成的面称为等压面。满足等压面的三个条件是同种液体连续液体静止液体。 9.什么是阿基米德原理? 无论是潜体或浮体的压力体均为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也就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10.潜体或浮体在重力G和浮力P的作用,会出现哪三种情况? 重力大于浮力,物体下沉至底。重力等于浮力,物体在任一水深维持平衡。重力小于浮力,物体浮出液体表面,直至液体下部分所排开的液体重量等于物体重量为止。 11.等角速旋转运动液体的特征有那些? (1)等压面是绕铅直轴旋转的抛物面簇;(2)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轴心压强最低,边缘压强最高。 12.什么是绝对压强和相对压强?两者之间有何关系?通常提到的压强是指绝对压强还是相对压强?1个标准大气压值以帕(Pa)、米水柱(mH2O)、毫米水银柱(mmHg)表示,其值各为多少? 绝对压强:以毫无一点气体存在的绝对真空为零点起算的压强。相对压强:当地同高程的大气压强ap为零点起算的压强。压力表的度数是相对压强,通常说的也是相对压强。1atm=101325pa=10.33mH2O=760mmHg. 13.什么叫自由表面?和大气相通的表面叫自由表面。 14.什么是流线?什么是迹线?流线与迹线的区别是什么? 流线是某一瞬时在流场中画出的一条空间曲线,此瞬时在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与该点的速度方向重合,这条曲线叫流线。区别:迹线是流场中流体质点在一段时间过程中所走过的轨迹线。流线是由无究多个质点组成的,它是表示这无究多个流

第一章-流体力学基础习题

~ 第一章 流体力学 【1-1】 椰子油流过一内径为20mm 的水平管道,其上装有一收缩管,将管径逐渐收缩至 12mm ,如果从未收缩管段和收缩至最小处之间测得的压力差为800Pa ,试求椰子油的流量。 【1-2】 牛奶以2×10-3m 3/s 的流量流过内径等于27mm 的不锈钢管,牛奶的粘度为×10-, 密度为1030kg/m 3,试确定管内流动是层流还是紊流。 【1-3】 用泵输送大豆油,流量为×10-4m 3/s ,管道内径为10mm ,已知大豆油的粘度为40 ×10-,密度为940kg/m 3。试求从管道一端至相距27m 的另一端之间的压力降。 】 【1-7】某离心泵安装在高于井内水面 5.5m 的地面上,吸水量为40m 3/h 。吸水管尺寸为 4114?φmm ,包括管路入口阻力的吸水管路上的总能量损失为kg 。试求泵入口处的真空度。(当地大气压为×105Pa ) 【1-9】每小时将10m 3常温的水用泵从开口贮槽送至开口高位槽。管路直径为357?φmm , 全系统直管长度为100m ,其上装有一个全开闸阀、一个全开截止阀、三个标准弯头、两个阻力可以不计的活接头。两槽液面恒定,其间垂直距离为20m 。取管壁粗糙度为0.25mm 、水的密度为1000kg/m 3、粘度为1×10-。试求泵的效率为70%时的轴功率。 【1-10】用泵将开口贮槽内密度为1060kg/m 3、粘度为×10-的溶液在稳定流动状态下送到蒸 发器内,蒸发空间真空表读数为40kPa 。溶液输送量为18m 3/h 。进蒸发器水平管中心线高于贮槽液面20m ,管路直径357?φmm ,不包括管路进、出口的能量损失,直管和管件当量长度之和为50m 。取管壁粗糙度为0.02mm 。试求泵的轴功率(泵的效率为65%)。 【1-13】拟用一台3B57型离心泵以60m 3/h 的流量输送常温的清水,已查得在此流量下的允 许吸上真空H s =5.6m ,已知吸入管内径为75mm ,吸入管段的压头损失估计为0.5m 。试求: 1) ; 2) 若泵的安装高度为5.0m ,该泵能否正常工作该地区大气压为×104Pa ; 3) 若该泵在海拔高度1000m 的地区输送40℃的清水,允许的几何安装高度为若干米当地大气压为×104Pa 。

流体力学第一章答案

第一章习题简答 1-3 为防止水温升高时,体积膨胀将水管胀裂,通常在水暖系统顶部设有膨胀水箱,若系统内水的总体积为10m 3,加温前后温差为50°С,在其温度范围内水的体积膨胀系数αv =0.0005/℃。求膨胀水箱的最小容积V min 。 锅炉 散热器 题1-3图 解:由液体的热胀系数公式dT dV V 1V = α , 据题意, αv =0.0005/℃,V=10m 3,dT=50°С 故膨胀水箱的最小容积 325.050100005.0m VdT dV V =??==α 1-4 压缩机压缩空气,绝对压强从4 108067.9?Pa 升高到5 108840.5?Pa ,温度从20℃升高到78℃,问空气体积减少了多少? 解:将空气近似作为理想气体来研究,则由 RT P =ρ 得出 RT P = ρ 故 () 34 111/166.120273287108067.9m kg RT P =+??==ρ () % 80841 .5166.1841.5/841.578273287108840.52121 211213 5 222=-=-=-=-=?=+??==ρρρρρρρm m m V V V V m kg RT P 1-5 如图,在相距δ=40mm 的两平行平板间充满动力粘度μ=0.7Pa·s 的液体,液体中 有一长为a =60mm 的薄平板以u =15m/s 的速度水平向右移动。假定平板运动引起液体流

动的速度分布是线性分布。当h=10mm时,求薄平板单位宽度上受到的阻力。 解:平板受到上下两侧黏滞切力T1和T2作用,由 dy du A Tμ =可得 12 U1515 T T T A A0.70.0684 0.040.010.01 U N h h μμ δ ?? =+=+=??+= ? -- ?? (方向与u相 反) 1-6 两平行平板相距0.5mm,其间充满流体,下板固定,上板在2 N/m2的力作用下以0.25m/s匀速移动,求该流体的动力黏度μ。 解:由于两平板间相距很小,且上平板移动速度不大,则可认为平板间每层流体的速 度分布是直线分布,则 σ μ μ u A dy du A T= =,得流体的动力黏度为 s Pa u A T u A T ? ? = ? ? = ? = =- - 4 3 10 4 25 .0 10 5.0 2 σ σ μ 1-7 温度为20°С的空气,在直径为2.5cm的管中流动,距管壁上1mm处的空气速度为3cm/s。求作用于单位长度管壁上的黏滞切力为多少? 解:温度为20°С的空气的黏度为18.3×10-6 Pa·s 如图建立坐标系,且设u=ay2+c 由题意可得方程组 ?? ? ? ? + - = + = c a c a 2 2 ) 001 .0 0125 .0( 03 .0 0125 .0 解得a= -1250,c=0.195 则u=-1250y2+0.195

传热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传热学基础试题 一、选择题 1.对于燃气加热炉:高温烟气→内炉壁→外炉壁→空气的传热过程次序为 A.复合换热、导热、对流换热 B.对流换热、复合换热、导热 C.导热、对流换热、复合换热 D.复合换热、对流换热、导热 2.温度对辐射换热的影响( )对对流换热的影响。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可能大于、小于 3.对流换热系数为1000W/(m 2·K )、温度为77℃的水流经27℃的壁面,其对流换热的热流密度为( ) A.8×104W/m 2 B.6×104 W/m 2 C.7×104 W/m 2 D.5×104 W/m 2 4.在无内热源、物性为常数且温度只沿径向变化的一维圆筒壁(t 1 >t 2,r 1 B. 21r r r r dr dt dr dt ==< C. 2 1r r r r dr dt dr dt === 5.黑体的有效辐射____其本身辐射,而灰体的有效辐射( )其本身辐射。 A .等于 等于 B.等于 大于 C.大于 大于 D.大于 等于 6.有一个由四个平面组成的四边形长通道,其内表面分别以1、2、3、4表示,已知角系数X1,2=0.4,X1,4=0.25,则X1,3为( )。

A. 0.5 B. 0.65 C. 0.15 D. 0.35 7.准则方程式Nu=f(Gr,Pr)反映了( )的变化规律。 A.强制对流换热 B.凝结对流换热 C.自然对流换热 D.核态沸腾换热 8.当采用加肋片的方法增强传热时,将肋片加在()会最有效。 A. 换热系数较大一侧 B. 热流体一侧 C. 换热系数较小一侧 D. 冷流体一侧 9. 某热力管道采用两种导热系数不同的保温材料进行保温,为了达到较好的保温效果,应将( )材料放在内层。 A. 导热系数较大的材料 B. 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 C. 任选一种均可 D. 不能确定 10.下列各种方法中,属于削弱传热的方法是( ) A.增加流体流速 B.管内加插入物增加流体扰动 C. 设置肋片 D.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使导热热阻增加 11.由炉膛火焰向水冷壁传热的主要方式是( ) A.热辐射 B.热对流 C.导热 D.都不是 12.准则方程式Nu=f(Gr,Pr)反映了( )的变化规律。 A.强制对流换热 B.凝结对流换热 C.自然对流换热 D.核态沸腾换热 13.判断管内紊流强制对流是否需要进行入口效应修正的依据是( ) A.l/d≥70 B.Re≥104 C.l/d<50 D.l/d<104 14.下列各种方法中,属于削弱传热的方法是( ) A.增加流体流度 B.设置肋片 C.管内加插入物增加流体扰动 D.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使导热热阻增加 15.冷热流体的温度给定,换热器热流体侧结垢会使传热壁面的温度(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有时增加,有时减小

精选-《大学物理学》第二章 刚体力学基础 自学练习题

第二章 刚体力学基础 自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 4-1.有两个力作用在有固定转轴的刚体上: (1)这两个力都平行于轴作用时,它们对轴的合力矩一定是零; (2)这两个力都垂直于轴作用时,它们对轴的合力矩可能是零; (3)当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时,它们对轴的合力矩也一定是零; (4)当这两个力对轴的合力矩为零时,它们的合力也一定是零; 对上述说法,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 )只有(1)是正确的; (B )(1)、(2)正确,(3)、(4)错误; (C )(1)、(2)、(3)都正确,(4)错误; (D )(1)、(2)、(3)、(4)都正确。 【提示:(1)如门的重力不能使门转动,平行于轴的力不能提供力矩;(2)垂直于轴的力提供力矩,当两个力提供的力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合力矩就为零】 4-2.关于力矩有以下几种说法: (1)对某个定轴转动刚体而言,内力矩不会改变刚体的角加速度; (2)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对同一轴的力矩之和必为零; (3)质量相等,形状和大小不同的两个刚体,在相同力矩的作用下,它们的运动状态一定相同。 对上述说法,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 )只有(2)是正确的; (B )(1)、(2)是正确的; (C )(2)、(3)是正确的; (D )(1)、(2)、(3)都是正确的。 【提示:(1)刚体中相邻质元间的一对内力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点相同,则对同一轴的力矩和为零,因而不影响刚体的角加速度和角动量;(2)见上提示;(3)刚体的转动惯量与刚体的质量和大小形状有关,因而在相同力矩的作用下,它们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3.一个力(35)F i j N =+v v v 作用于某点上,其作用点的矢径为m j i r )34(??? -=,则该力对 坐标原点的力矩为 ( ) (A )3kN m -?v ; (B )29kN m ?v ; (C )29kN m -?v ; (D )3kN m ?v 。 【提示:(43)(35)430209293 5 i j k M r F i j i j k k k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 4-3.均匀细棒OA 可绕通过其一端O 而与棒垂直的水平固定光滑轴 转动,如图所示。今使棒从水平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在棒摆 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角速度从小到大,角加速度不变; (B )角速度从小到大,角加速度从小到大;

【精品】流体力学与传热学教案设计

流体力学与传热学 流体静力学:研究静止流体中压强分布规律及对固体接触面的作用问题 流体动力学:研究运动流体中各运动参数变化规律,流体与固体作用面的相互作用力的问题 传热学研究内容:研究热传导和热平衡规律的科学上篇:流体力学基础 第一章流体及其主要力学性质 第一节流体的概念 一流体的概述 ⒈流体的概念:流体是液体和气体的统称 ⒉流体的特点:易流动性—在微小剪切力的作用下,都将连续不断的产生变形(区 别于固体的特点) ⑴液体:具有固定的体积;在容器中能够形成一定的自由表面;不可压缩性 ⑵气体;没有固定容积;总是充满所占容器的空间;可压缩性

二连续介质的模型 ⒈连续介质的概念 所谓连续介质即是将实际流体看成是一种假想的,由无限多流体质点所组成的稠密而无间隙的连续介质.而且这种连续介质仍然具有流体的一切基本力学性质. ⒉连续介质模型意义 所谓流体介质的连续性,不仅是指物质的连续不间断,也指一些物理性质的连续不间断性.即反映宏观流体的密度,流速,压力等物理量也必定是空间坐标的连续函数(可用连续函数解决流体力学问题)

第二节流体的性质 一密度—--表征流体质量性质 ⒈密度定义:单位体积内所具有的流体质量 ⑴对于均质流体:ρ=m/v 式中ρ-流体的密度(㎏/m 3) m-流体的质量(㎏) v —流体的体积(m 3) ⑵对于非均质流体:ρ=⒉比体积(比容):单位质量流体所具有的体积(热力学和 气体动力学概念) ⑴对于均质流体:v=V/m=1/ρ(m 3/㎏) 3.液体的密度在一般情况下,可视为不随温度或压强而变化;但气体的密度则随温度和压强可发生很大的变化。 二流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 dv dm v m v =??→?0lim

流体力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流体力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作者:————————————————————————————————日期: ?

流体力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部分) 1.什么是粘滞性?什么是牛顿内摩擦定律?不满足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是牛顿流体还是非牛顿流体? 流体内部质点间或流层间因相对运动而产生内摩擦力以反抗相对运动的性质 dy du A T μ= 满足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是牛顿流体 请阐述液体、气体的动力粘滞系数随着温度、压强的变化规律。 水的黏滞性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空气的黏滞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动力粘度μ体现黏滞性)通常的压强对流体的黏滞性影响不大,但在高压作用下,气液的动力黏度随压强的升高而增大。 2.在流体力学当中,三个主要的力学模型是指哪三个?并对其进行说明。 连续介质(对流体物质结构的简化)、无黏性流体(对流体物理性质的简化)、不可压流体(对流体物理性质的简化) 3.什么是理想流体? 不考虑黏性作用的流体,称为无黏性流体(或理想流体)? 4.什么是实际流体? 考虑黏性流体作用的实际流体 5.什么是不可压缩流体? 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其密度变化可以忽略的流动,称为不可压缩流动。 6.为什么流体静压强的方向必垂直作用面的内法线? 流体在静止时不能承受拉力和切力,所以流体静压强的方向必然是沿着作用面的内法线方向 7.为什么水平面必是等压面?

由于深度相等的点,压强也相同,这些深度相同的点所组成的平面是一个水平面,可见水平面是压强处处相等的面,即水平面必是等压面。 8.什么是等压面?满足等压面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在同一种液体中,如果各处的压强均相等由各压强相等的点组成的面称为等压面。满足等压面的三个条件是同种液体连续液体静止液体。 9.什么是阿基米德原理? 无论是潜体或浮体的压力体均为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也就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10.潜体或浮体在重力G和浮力P的作用,会出现哪三种情况? 重力大于浮力,物体下沉至底。重力等于浮力,物体在任一水深维持平衡。重力小于浮力,物体浮出液体表面,直至液体下部分所排开的液体重量等于物体重量为止。 11.等角速旋转运动液体的特征有那些? (1)等压面是绕铅直轴旋转的抛物面簇;(2)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轴心压强最低,边缘压强最高。 12.什么是绝对压强和相对压强?两者之间有何关系?通常提到的压强是指绝对压强还是相对压强?1个标准大气压值以帕(Pa)、米水柱(mH2O)、毫米水银柱(mmHg)表示,其值各为多少? 绝对压强:以毫无一点气体存在的绝对真空为零点起算的压强。相对压强:当地同高程的大气压强ap为零点起算的压强。压力表的度数是相对压强,通常说的也是相对压强。1atm=101325pa=10.33mH2O=760mmHg. 13.什么叫自由表面?和大气相通的表面叫自由表面。 14.什么是流线?什么是迹线?流线与迹线的区别是什么? 流线是某一瞬时在流场中画出的一条空间曲线,此瞬时在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与该点的速度方向重合,这条曲线叫流线。区别:迹线是流场中流体质点在一段时间过程中所走过的轨迹线。流线是由无究多个质点组成的,它是表示这无究多个流体质

传热学基础复习资料

传热学基础 一、填空题 1、传热的基本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2、传热过程可分为不随时间变化的和随时间变化的。 稳态传热、非稳态传热 3、对流换热实质是和两种传热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热对流、导热 4、某瞬时物体内部各点温度的集合称为该物体的,其同温度各点连成的面称为,其法线方向上温度的变化率用表示。 温度场、等温面、温度梯度 5、当物质的种类一定时,影响导热系数大小的外因主要是和。 6、表示物体的蓄热量与界面上换热量的比值称为。 时间常数 7、在湍流传热时,热阻主要集中在,因此,减薄该层的厚度是强化的重要途径。 层流内层、对流传热 8、对流传热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有(1)(2)(3)(4)(5) 。 流体的种类和相变化的情况;流体的性质;流体流动的状态;流体流动的原因; 穿热面的形状、分布和大小 9、无相变时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强制湍流传热,在α=0.023λ/diRe 0.8Pr n 公式中,n 是为校正的影响。当流体被加热时,n 取,被冷却时n 取。 热流方向、0.4、0.3 10、努塞尔特准数Nu 表示的准数,其表达式为,普兰特准数Pr 表示的准数,其表达式为。 对流传热系数、λ αl Nu =、物性影响、λμP C =Pr 11、蒸汽冷凝有和两种方式。 膜状冷凝、滴状冷凝 12、双层平壁定态热传导,两层壁厚面积均相等,各层的导热系数分别为1λ和2λ,其对应的温度差为1t ?和2t ?,若1t ?>2t ?,则1λ和2λ的关系为。 1λ<2λ 二、简答题 1、何谓热对流?何谓对流传热?对流换热又可分为哪两大类? 答:热对流是指流体中质点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热量传递。通常,对流传热是指流体与固体壁面间的传热过程,它是热对流和热传导的结合。它又可分为强制对流和自然对流两类。 2、请简述辐射换热区别于导热和热对流方式最主要的特征。 它是唯一一种非接触的传热方式;它不仅产生能量转移,而且还伴随着能量形式的转换,即发射时从热能转换为辐射能,而被吸收时又从辐射能转换为热能。 3、请简述在非稳态导热过程中物体中温度分布存在的两个阶段。

流体力学基本知识

第一章流体力学基本知识解析 第一节流体及其空气的物理性质 流动性是流体的基本物理属性。流动性是指流体在剪切力作用下发生连续变形、平衡破坏、产生流动,或者说流体在静止时不能承受任何剪切力。易流动性还表现在流体不能承受拉力。 (一) 流体的流动性 通风除尘与气力输送涉及的流体主要是空气。 流体是液体和气体的统称,由液体分子和气体分子组成,分子之间有一定距离。但在流体力学中,一般不考虑流体的微观结构而把它看成是连续的。这是因为流体力学主要研究流体的宏观运动规律它把流体分成许多许多的分子集团,称每个分子集团为质点,而质点在流体的内部一个紧靠一个,它们之间没有间隙,成为连续体。实际上质点包含着大量分子,例如在体积为10-15cm3的水滴中包含着33107个水分子,在体积为1mm3的空气中有2.731016个各种气体的分子。质点的宏观运动被看作是全部分子运动的平均效果,忽略单个分子的个别性,按连续质点的概念所得出的结论与试验结果是很符合的。然而,也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可以把流体看成是连续的。高空中空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达几十厘米,这时空气就不能再看成是连续体了。而我们在通风除尘与气力输送中所接触到的流体均可视为连续体。所谓连续性的假设,首先意味着流体在宏观上质点

是连续的,其次还意味着质点的运动过程也是连续的。有了这个假设就可以用连续函数来进行流体及运动的研究,并使问题大为简化。 (二)惯性(密度) 流体的第一个特性是具有质量。流体单位体积所具有流体彻底质量称为密度,用符号ρ表示。 在均质流体内引用平均密度的概念,用符号ρ表示: V m =ρ 式中: m ——流体的质量[Kg]; V ——流体的体积[m 3 ]; ρ——流体密度Kg/m 3。 但对于非均质流体,则必需用点密度来描述。 所谓点密度是指当ΔV →0值的极限(dV dm V m V 0 lim ),即: dV dm V m lim V = ??=→?0ρ

第一章 流体力学基础

第一章流体力学基础 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 流体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流体处于平衡、运动状态时的力学规律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按研究介质不同流体力学分为液体力学(水力学)和气体力学。水力学研究的对象是液体,但是,当气体的流速和压力不大,密度变化不大,压缩性可以忽略不计时,液体的各种平衡和运动规律对于气体也是适用的。 流体力学在建筑设备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给水、排水、供热、供燃气、通风和空气调节等工程设计、计算和分析都是以流体力学作为理论基础的。因此,必须了解和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流体的连续性假说 流体毫无空隙地连续地充满它所占据的空间。因此,描述流体平衡和运动的参数都是空间坐标的连续函数,从而就可以应用数学分析中的连续函数这一工具,分析流体在外力作用下的机械运动。 流体的力学特性 (1)流体不能承受拉力; (2)静止流体不能承受切力,受微小切力作用流体就会流动,这就是流体易流动性的原因,运动的实际流体能承受切力; (3)静止或运动的流体能承受较大的压力。 一、惯性及万有引力特性 惯性——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惯性的大小用质量表示。 万有引力——地球上的物体均受地球引力的作用,表现为重力。质量为物体的重力为 (N)(1-1)

式中——重力加速度,取m/s2。 1.密度 对于均质流体,单位体积流体具有的质量,记为。对于质量为,体积为的流体有 (kg/m3)(1-2) 2.容重(重度) 对于均质流体,单位体积流体具有的重量,记为。对于重量为,体积为的流体有 (N/m3)(1-3) 干空气在标准大气压mmHg和20℃时,kg/m3,N/m3。 水在标准大气压和4℃时,kg/m3,N/m3。 水银在标准大气压和20℃时,kg/m3,N/m3。 二、粘滞性 如图1-1所示,为管中断面流速分布。由于流体各流层流速不同,当相邻层间有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就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内摩擦力(切力),摩擦生热,耗散在流体中,流体的机械能就会损失一部分。 流体运动时产生内摩擦力或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称为流体的粘滞性。

先进复合材料论文

摘要: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较强的结构特性,是一种多相体材料。其力学性能及损伤破坏规律不仅取决于各组分材料性能,同时也取决于细观结构特征。采用细观力学分析研究复合材料宏现力学性能与细观结构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论述了细观力学实验技术的理论基础和常用实验技术及进展,介绍了复合材料的细观力学模型的发展,综述了复合材料力学行为有限元分析的研究现状,并对这一学科的研究发展进行了简要评述与展望。 1 前言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目前最先进的复合材料之一。它以其轻质高强、耐高温、抗腐蚀、热力学性能优良等特点广泛用作结构材料及耐高温抗烧蚀材料,是其它复合材料所无法比拟的。纤维复合材料因其较高的比强度、比模量在国外先进战略、战术固体火箭发动机方面应用较多,如美国的战略导弹“侏儒”三级发动机壳体,“三叉戟”一、二、三级发动机壳体的复合材料裙,民兵系列发动机的喷管扩张段,部分固体发动机及高速战术导弹美国的11IAAD、ERINT等。除军用外,开发纤维复合材料的其它应用也大有作为,如飞机及高速列车刹车系统、民用飞机及汽车复合材料结构件、高性能碳纤维轴承、风力发电机大型叶片、体育运动器材(如滑雪板、球拍、渔杆)等。随着碳纤维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成本的逐步下降,在增强混凝土、新型取暖装置、新型电极材料乃至日常生活用品中的应用也必将迅速扩大。我国拟大力开发新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建材及与环保、日用消费品档关的高科技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新市场,因此,对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复合材料既表现出宏观特征,又具有明显的细观结构特征。复合材料力学是一种两层次的力学理论。在宏观尺度上,可以将复合材料当作各向异性的宏观均匀连续体,用连续介质力学理论研究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旧,但是无法研究对宏观行为有重要影响的细观尺度上各组份相的变形及损伤失效行为。在细观尺度上,复合材料具有包含多种组份相的非均质结构,复合材料细观力学在宏观有效性能预测以及细观应力、应变场分析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如果将复合材料宏观结构分析与细观结构分析结合起来,在进行宏观结构分析时就能够获得细观尺度上的力学参量值,将是一种更好的分析方法。本文在分析复合材料宏观、细观特

刚体力学基础-习题-解答

衡水学院 理工科专业 《大学物理B 》 刚体力学基础 习题 命题教师:郑永春 试题审核人:张郡亮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三个质量均为m 的质点,位于边长为a 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此系统对通过三角形中心并垂直于三角形平面的轴的转动惯量J 0=__ ma 2 _,对通过三角形中心且平行于其一边的轴的转动惯量为J A =__ 12 ma 2 _,对通过三角形中心和一个顶点的轴的转动惯量为J B =__ 2 1ma 2 。 2、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圆盘A 和B 的密度分别为ρA 和ρB (ρA >ρB ),且两圆盘的总质量和厚度均相同。设两圆盘对通过盘心且垂直于盘面的轴的转动惯量分别为J A 和J B ,则有J A < J B 。 3、 一作定轴转动的物体,对转轴的转动惯量J =3.0 kg ·m 2,角速度ω0=6.0 rad/s .现对物体加一恒定的制动力矩M =-12 N ·m ,当物体的角速度减慢到ω=2.0 rad/s 时,物体已转过了角度?θ=__4.0rad 4、两个滑冰运动员的质量各为70 kg ,均以6.5 m/s 的速率沿相反的方向滑行,滑行路线间的垂直距离为10 m ,当彼此交错时,各抓住一10 m 长的绳索的一端,然后相对旋转,则抓住绳索之后各自对绳中心的角动量 L =__2275 kg·m 2·s 1 _;它们各自收拢绳索,到绳长为5 m 时,各自的速率υ =__13 m·s 1_。 5、有一质量均匀的细棒,可绕垂直于棒的一端的水平轴转动。如将此棒放在水平位置,然后任其下落,则在下落过程中的角速度大小将 变大 ,角加速度大小将 变小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 A )1、有两个力作用在一个有固定转轴的刚体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两个力都平行于轴作用时,它们对轴的合力矩一定是零; B.这两个力都垂直于轴作用时,它们对轴的合力矩一定是零; C.当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时,它们对轴的合力矩也一定是零; D.当这两个力对轴的合力矩为零时,它们的合力也一定是零。 ( C )2、一轻绳绕在有水平轴的定滑轮上,滑轮的转动惯量为J ,绳下端挂一物体。物体所受重力为P ,滑轮的角加速度为α.若将物体去掉而以与P 相等的力直接向下拉绳子,滑轮的角加速度α将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如何变化无法判断。 ( C )3、关于刚体的转动惯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取决于刚体的质量,与质量的空间分布和轴的位置无关; B.取决于刚体的质量和质量的空间分布,与轴的位置无关; C.取决于刚体的质量、质量的空间分布和轴的位置; D.只取决于转轴的位置,与刚体的质量和质量的空间分布无关。 ( C )4、一人造地球卫星到地球中心O 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分别是R A 和R B .设卫星对应的角动量分别是L A 、L B ,动能分别是E KA 、E KB ,则应有 A.L B > L A ,E KA = E KB ; B.L B < L A ,E KA = E KB ; C.L B = L A ,E KA < E KB ; D.L B = L A ,E KA > E KB . ( C )5、一圆盘正绕垂直于盘面的水平光滑固定轴O 转动,如图1射来两个质量 相同,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并在一条直线上的子弹,子弹射入圆盘并且留在盘内, O M m m 图1

流体力学与传热学教学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流体力学与传热学 课程编号:130 200040 课程学分:36学分 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流体力学与传热学教学课程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自动化装置、过程控制系统方向的技术基础课。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流体平衡、运动规律及能量守恒与转换规律方面具备必要的基本知识,获得传热的一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传热计算的初步能力,学会运用基本规律来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必2要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 总学时数:36; 2学时/端午节放假一天。即共17次课。 第一章绪论(2) a) 流体力学工程应用及其主要的物理性质 基本要求 了解:流体力学的研究对象 流体力学:研究流体平衡、机械运动的规律以及在工程实际中的运用、 任务 研究流体的运动规律; 流体之间或流体与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流动过程中动量、能量和质量的传输规律等。 和研究方法; 熟悉:流体宏观模型─连续介质 假定流体是由无穷多个、无穷小的、紧密毗邻、连续不断的流体质点所构 成的一种绝无间隙的连续介质。

、理想流体、不可压缩流动; 掌握:流体的粘性 流体微团发生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抵抗变形、阻碍流动的性质 和压缩性 温度一定时,流体在外力作用下,其体积缩小的性质 等物理性质。 教学及考核内容 流体的定义,在静力平衡时,不能承受拉力或剪力的物体。 连续介质的概念,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粘性-牛顿内摩擦定律、 流体相对运动 时,层间内摩擦力T 的大小与接触面积、速度梯 而与接触面 压缩性),(质量力、表面力)。 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理论基础(4) a) 流体的平衡微分方程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大学物理刚体力学基础习题思考题及答案.docx

` 习题 5 5-1.如图,一轻绳跨过两个质量为 m 、半径为 r 的均匀圆盘状定滑轮,绳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为 2m 和 m 的重物,绳与滑轮间无相对滑动,滑轮轴光滑,两个定 滑轮的转动惯量均为 mr 2 / 2 ,将由两个定滑轮以及质量为 2m 和 m 的重物组成 的系统从静止释放,求重物的加速度和两滑轮之间绳的力。 解:受力分析如图,可建立方程: 2mg T 2 2ma ┄① T 1 mg ma ┄② (T 2 T )r J ┄③ (T T 1 )r J ┄④ a r , J mr 2 / 2 ┄⑤ T 联立,解得: a 1 g , T 11 mg 。 4 8 5-2.如图所示,一均匀细杆长为 l ,质量为 m ,平放在摩擦系数为 的水平桌面 上,设开始时杆以角速度 0 绕过中心 O 且垂直与桌面的轴转动,试求: ( 1)作 用于杆的摩擦力矩; ( 2)经过多长时间杆才会停止转动。 解:( 1)设杆的线密度为: m ,在杆上取 l 一小质元 dm d x ,有微元摩擦力: d f dmg gd x , 微元摩擦力矩: d M g xd x , 考虑对称性,有摩擦力矩: l 1 M 2 2 g xd x mgl ; 0 4 J d M J t Mdt ( 2)根据转动定律 ,有: Jd , dt 1 mglt 1 2 0 ,∴ t 0 l 4 m l 。 12 3 g 或利用: M t J J 0 ,考虑到 0 , J 1 ml 2 , 0 l 12 有: t 3 。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