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TSI探头安装调试

火电厂TSI探头安装调试
火电厂TSI探头安装调试

火电厂TSI探头的安装调试探讨

摘要:火电机组tsi探头的安装是较为复杂精细的工作,是火电厂热控安装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阐述了tsi探头的安装技术及安装时应注意事项,并对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tsi探头安装方法

一、前言

随着电力系统装机容量的日益增大,发电机组对tsi系统的依赖性也越来越高。应用tsi系统,能连续地监测汽轮机的各种重要参数,如可对转速、超速保护、偏心、轴振、盖振、轴位移、胀差、热膨胀等参数进行监测。当参数越限时,发出热工报警信号;当参数超过极限值危及机组安全时,保护装置动作,发出紧急停机信号,关闭主汽门,实现紧急停机,从而保证汽轮机组安全、经济运行。因此tsi探头安装调试工序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着机组的安全运行。

二、tsi探头的安装技术及安装时应注意的事项

1、tsi探头的安装技术

(1)轴向位移探头的安装

在进行轴向位移探头安装前,必须确保探头完好、无机械、电气损伤等,须进行探头的轴向位移测试。方法是将两个轴位移传感器装下位移试验台上,再把各传感器接线至相应的输入端子上,用百分表验证其位移值,用万用表测试相应位移值的(4~20)ma和

本特利3500组态中文说明

本特利组态 一、连接、上载 一般先上电,点击图1后,选择端口和波特率见图2,点CONNECT建立连接。 点UPLOAD图3,上载组态图4。 图1 图2 图3

图4 二、模块设置 1、模拟量模块设置 点击图4中左侧的options按钮,然后可以对各个模块进行组态。 以上图为例,1~7槽分别为CPU模块,增速箱振动,风机振动,风机位移,报警继电器,停车继电器,modbus通信模块。 点击图4中的2号槽进入图5的界面进行振动组态

图5 如图5中,选择通道信号类型,每两个通道为一组同类型信号,Radial Vibration为振动,如果信号为位移则选择Thrust Position.不测建相,将No Keyphasor打钩。用到那个通道将该通道Active打钩。设定量程,选择探头类型点击要设定的通道的Options按钮。现在以图5中通道1为例,进入图6选择探头类型 图6 再点击图6中的进入图7选择要设定的参数量程,并且可以设置报警和停机的延迟时间。设置好点ok保存,如果该模块四个通道信号类型,探头型号以及量程都相同,可以点击图5中的1和2按钮依次将设置好的1通道属性复制到Channel 2、Channel 3、Channel 4中。 位移的设置类似。

图7 2、继电器模块设置 点击图4中的槽5进入图8的界面 图8

图8的逻辑是该继电器模块的第一路通道是第一个模拟量模块前两个通道报警信号有任何一个出现,该继电器输出。依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其他通道输出逻辑。 三、报警、停机值设定 点击主菜单中的如下图 图9 要设置振动或位移的报警、停机值,可在图9的界面中点击相应的模块 图10

双鉴红外探测器工作原理

微波—被动红外复合的探测器,它将微波和红外探测技术集中运用在一体。在控制范围内,只有二种报警技术的探测器都产生报警信号时,才输出报警信号。它既能保持微波探测器可靠性强、与热源无关的优点又集被动红外探测器无需照明和亮度要求、可昼夜运行的特点,大大降低探测器的误报率。这种复合型报警探测器的误报率则是单技术微波报警器误报率的几百分之一。简单的说,就是把被动红外探测器和微波探测器做在了一起,主要是提高探测性能,减少误报。除此之外,市场上也有把微波和主动红外、振动探测器、声音探测器等组合的产品,大家可参考说明书了解。 被动红外探测技术是一探测人体红外辐射与背景物体(墙、家具、树木、地形等)红外辐射相比较而产生的差异部分依据的,背景红外辐射量往往是微弱而稳定的。入侵者(包括各种动物在内)的红外辐射量往往是大的,可以引起警报信号。如果只用一种技术进行探测,各种动物(如狗、猫、老鼠等)及各种非动物的红外辐射源(如暖气、强灯光、太阳光等)往往也会引起警报的,这种报警是符合工作原理的,专门从事双技术探测器研究的科研人员,将微波探测技术和被动红外探测技术组合在一个机壳里构成一种入侵探测器。组成的这种双技术探测器,都选用了不同的工作原理的两种技术组合在一起,使从工作原理上无法避免的误报警的到了抑制。因为双技术探测器要求两种技术都提供报警信息时,才提供一个触发报警信息。其中任何一种提供报警信息,都不触发报警。因此使误报问题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也扩大了探测器的使用范围 微波红外复合探测器的内部结构 下图中是一款有线红外微波复合探测器,其中最上端部分为信号接收、信号处理、信号输出部分;中间为微波探测,下端为红外探测;

氧探头测量碳势原理

氧势法控制碳势原理 氧势法是利用ZrO2固体电解质,铂金丝氧电极组成的氧浓差电池(即氧探头),在高温下输出电压与炉气氧分压有一定的函数关系,间接控制炉气的碳势,氮势的方法。 1。氧势法控制碳势的原理: 在可控渗碳气氛中,微量氧有以下的平衡关系: []21 2CO C O =+ (1-1) []221 2CO C O =+ (1-2) 2221 2 H O H O =+ (1-3) 平衡时, 式(1-1)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2 12(11)o c CO p K a P -= g (1-3) 所以:2 (11)1 2CO c o P a K p -=g (1-4) 式中 (11)K -——(1-1)式的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 CO P ,2O P ——炉气中的CO,O2的分压 c a ——碳在奥氏体钢中的活度,其数值可近似用/c p sat a C C =来表示。 sat C ——奥氏体钢中饱和碳浓度 p C ——炉气碳势 T ——绝对温度K 式(1-3),(1-4)有以下关系: 2 (11)1/2 CO P sat O P C K C P -= (1-5) (11)5870 lg 4.539K T --= - (1-6) 由上式公式可知,在一定温度下,碳势p C 可用21/2 /CO O P P 比值求得,这就是通过测试和控制21/2/CO O P P 的比值来控制碳势的理论基础。当炉气中CO P 变化不大时,可认为是一种常量时,碳势就可以通过测量炉气中的氧分压来控制碳势,这就是氧势法理论基础。

当式(1-2),(1-3)反应达到平衡时,则: 2 2 1 2(12)CO o CO p p K P -= g (1-7) 22 212(13)H o H O p p K P -= g (1-8) 所以: 22 1/2 (12)CO O CO P P K P -= (1-9) 22 2 1/2(13)H O O H P P K P -= (1-10) (12)14740 lg 4.521K T --= + (1-11) (13)12914 lg 2.871K T --=+ (1-12) 将(1-9),(1-10)两边取对数的下式: 2229480 lg 2lg 9.042CO O CO P P P T =--+ (1-13) 22225828 lg 2lg 5.742H O H O P P P T =-- + (1-14) 由式(1-13),(1-14)可见,当温度一定时,2O P 与2/CO CO P P 或22/H H O P P 有一定的函数关系。因此,用氧势法控制碳势有可能比红外线CO2法或露点法(2H O P )更为合理,更为准确。 根据氧势定义,氧势与氧分压得关系由下式表示: 22ln O O RT P μ= (1-15) 即: 222.303lg O O RT P μ= (1-16) 式中: R ——气体常数, 8.314J/(mol*K) 2O μ——氧势 当氧势单位为KJ/mol 时,其表达式为: 220.019159lg O O T P μ= (KJ/mol ) (1-17)

3500本特利使用说明

有关萧山电厂的3500本特利使用说明 我厂于2005年5月在#1机组上安装了3500本特利表(由3300改造) BNC System Installed Date: 本特利公司系统安装日期:2005年5月 BNC System Construct and It’s P/N, S/N: 本特利公司系统构成及编号,系列号: 3500监测系统1套: 3500/15 2块, 3500/22 1块, 3500/25 1块, 3500/42 3块, 3500/45 1块, 3500/32 2块, 3500/33 1块, 3500/92 1块 Installation/Configuration/Calibration/Inspection Procedure: 安装/组态/校验/检测步骤: 1, 3500系统组态 1), 槽2的CH1是键相器, 1齿, 0 - 5000rpm。键相探头的安装电压为-10Vdc,不能对准键槽. 2), 槽3和槽4的8个通道组态为绝对振动,相对振动传感器为3300 8mm,瓦振传感器9200。量程0 – 500um pp, 绝对振动报警1为125um pp, 报警2为250um pp。 槽3: ch1= VB1R, ch2= VB2R, ch3= VB1S, ch4= VB2S 槽4: ch1= VB3R, ch2= VB4R, ch3= VB3S, ch4= VB4S

3), 槽5的CH1和CH2组态为轴位移,7200 11mm传感器,量程为±2mm, 报警1为±1.0mm, 报警2为±1.2mm 。轴位移正方向为远离探头。轴位移1和2的安装零位电压为-12Vdc。 Ch1=RP1, Ch2=RP2 4), 槽5的CH3组态为偏芯, 峰峰值量程0 – 500um pp.电名为RX. 安装零位电压为-10Vdc。 5), 槽6 CH1组态为高缸胀差, 量称为-2.0 -0- +8.0mm, 报警1为+6.0mm, -1.0mm。报警2为+7.0mm, -1.5mm。其正方向为靠近探头。高胀差的安装零位电压为-10Vdc 槽6 CH2组态为低缸胀差, 量称为-2.0 -0- +8.0mm, 报警1为+6.5mm,报警2为+7.0mm。其正方向为远离探头。低胀差的安装零位电压为-5Vdc Ch1= DEA, Ch2= DEB 6), 槽7的CH1是轴位移报警1输出, CH2是轴位移报警2输出。 7),槽8的CH1是高缸胀差报警1输出,CH2是高缸胀差报警2输出。CH3是低缸胀差报警1输出,CH4是低缸胀差报警2输出。 8), 槽9的CH1是VB1报警1输出, CH2是VB1报警2输出。CH3是VB2报警1输出, CH4是VB2报警2输出, CH5是VB3报警1输出, CH6是VB3报警2输出。CH7是VB4报警1输出, CH8是VB4报警2输出。

宽带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的检查方法

宽带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的检查方法 发布时间: 2010-4-29 15:52 | 编辑: 汽车乐https://www.360docs.net/doc/1614198134.html, | 查看: 1067次来源: 网络 随着汽车尾气排放限值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开关型氧传感器已不能满足需要,取而代之的是控制精度更高的线性宽带氧传感器(Universal Exhaust Gas Oxygen Sensor,简称UEGO)。氧传感器闭环控制调节发动机燃烧室内的混合汽,以实现最佳的三元催化转换器运行,从而满足排放限值的要求。为此,氧传感器闭环控制的任务是确保废气空燃比始终处于催化转换器的最佳工作点。氧传感器闭环控制只改变所要喷射的燃油质量、燃烧室内的空气质量,也就是说汽缸充气和点火正时均不受影响,因此氧传感器是用来帮助确定废气中氧含量而反映实际工况中的空燃比。控制单元内的氧传感器闭环控制必须通过所提供的信号来对混合汽的成分做出相应调整,控制过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氧传感器的属性。 宽带氧传感器能够提供准确的空燃比反馈信号给ECU,从而ECU精确地控制喷油时间,使汽缸内混合汽浓度始终保持理论空燃比值。宽带氧传感器的使用提高了ECU的控制精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三元催化器的作用,优化了发动机的性能,并可节省大约15%的燃油消耗,更加有效地降低了有害气体的排放。 宽带氧传感器通过检测发动机尾气排放中的氧含量,并向电子控制单元(ECU)输送相应的电压信号,反映空气燃油混合比的稀浓。ECU根据氧传感器传送的实际混合汽浓稀反馈信号而相应调节喷油脉宽,使发动机运行在最佳空燃比(λ=1)状态,从而为催化转换器的尾气处理创造理想的条件。如果混合汽太浓(λ<1),必须减少喷油量,如果混合汽太稀(λ>1),则要增加喷油量。 现代汽车发动机管理系统中,安装在催化转换器前的宽带氧传感器,称作控制氧传感器,安装在三元催化器的上游位置,监测尾气中氧的浓度,并将信息反馈给控制单元,用于调节喷油量,从而实现发动机的闭环控制,改善发动机的燃烧性能并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根据OBD-Ⅱ规定,现代汽车必须对三元催化转换器效率进行持续监控,为此配有诊断氧传感器,安装在催化转换器的下游端。通过比较催化转换器上游和下游的传感器信号,可以确定催化转换器的效率。主要原因是由于控制氧传感器因老化,其向ECU输送的电压信号曲线会发生偏移,诊断氧传感器会检测控制氧传感器是否仍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然后ECU 就可计算出矫正偏移所需的补偿量。 由于老化而造成工作性能变差的氧传感器,也会影响燃油经济性的指标。老化的氧传感器提供给DME的混合汽浓度信号存在误差,将使DME控制单元在可燃混合汽形成的控制产生偏差,而造成燃油消耗的增加。表1是博世公司所做的氧传感器对燃油经济性影响的明细表。 一、宽带型氧传感器的分类及基本构造 根据氧传感器的制造材料不同,宽带型氧传感器可分为以ZrO2为基体的固化电解质型和利用氧化物半导体电阻变化型两大类;根据传感器的结构不同,宽带型氧传感又可分为电池型、临界电流型及泵电池型。 宽带型氧传感器的基本控制原理就是以普通氧化锆型氧传感器为基础扩展而来。氧化锆型氧传感器有一特性,即当氧离子移动时会产生电动势。反之,若将电动势加在氧化锆组件上,即会造成氧离子的移动。根据此原理即可由发动机控制单元控制所想要的比例值。 构成宽带型氧传感器的组件有两个部分:一部分为感应室,另一部分是泵氧元。 感应室的一面与大气接触,而另一面是测试腔,通过扩散孔与排气接触,与普通氧化锆传感器一样,由于感应室两侧的氧含量不同而产生一个电动势。一般的氧化锆传感器将

本特利bently电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本特利bently电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本特利bently电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一、本特利bently电涡流传感器常用分类 我们常接触到的本特利bently涡流传感器有直径5mm涡流传感器、8mm涡流传感器、11mm涡流传感器、14mm涡流传感器、25mm涡流传感器、50mm差胀传感器、3300耐高温电涡流传感器几种,其中5mm探头和14mm探头不常用。每个传感器系统都由探头、延长线和前置器组成,本特利探头、延长线和前置器具有完全的可互换性,只要部件号一致,各部分可以互换。 二、本特利bently电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电涡流传感器是以高频电涡流效应为原理的非接触式位移、振动传感器,其基本原理是探头、延伸电缆、前置器以及被测体构成基本工作系统。 前置器中高频振荡电流通过延伸电缆流入探头线圈,在探头头部的线圈中产生交变的磁场。如果在这一交变磁场的有效范围内没有金属材料靠近,则这一磁场能量会全部损失;当有被测金属体靠近这一磁场,则在此金属表面产生感应电流,电磁学上称之为电涡流。与此同时该电涡流场也产生一个方向与头部线圈方向相反的交变磁场,由于其反作用,使头部线圈高频电流的幅度和相位得到改变(线圈的有效阻抗),这一变化与金属体磁导率、电导率、线圈的几何形状、几何尺寸、电流频率以及头部线圈到金属导体表面的距离等参数有关。 通常假定金属导体材质均匀且性能是线性和各项同性,则线圈和金属导体系统的物理性质可由金属导体的电导率б、磁导率ξ、尺寸因子τ、头部体线圈与金属导体表面的距离D、电流强度I和频率ω参数来描述。则线圈特征阻抗可用Z=F(τ, ξ, б, D, I, ω)函数来表示。通常我们能做到控制τ, ξ, б, I, ω这几个参数在一定范围内不变,则线圈的特征阻抗Z就成为距离D的单值函数,虽然它整个函数是一非线性的,其函数特征为S型曲线,但可以选取它近似为线性的一段。于此,通过前置器电子线路的处理,将线圈阻抗Z的变化,即头部

本特利3500型TSI系统安装与调试

1 传感器的安装与调试 1.1轴承振动传感器探头的安装 6个φ8 mm灵敏度为7.87 V/rnm 的涡流探头分别装于1号、2号、3号轴承处。每个轴承处安装两只互成90° ,垂直于轴承,探头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分别测量X、Y方向上的振动。一般涡流传感器,涡流影响范围约为传感器线圈直径的三倍,因此传感器对应的测量宽度应为传感器直径的三倍,而且在传感器空间24mm范围内不应有其它金属物存在,否则会带来误差。安装间隙电压应为传感器输出特性曲线确定的线形中点位而定,φ8 mm灵敏度为7.87 V/mm的探头,安装间隙电压为- 9.75 V或1.2 mm左右。由于传感器线形电压范围大大超过测量范围,所以安装间隙允许有较大的偏差,只要保证测量范围在线形段内即可,但为了满足故障诊断和可靠性的需要,一般要求安装电压9.75土0.2 V。 1.2轴向位移、高低压差胀传感器的安装 轴向位移测的是推力轴承相对汽缸的轴向位移,在机组运行过程中,使动静部件之间保持一定的轴向间隙,避免汽轮机内部转动部件和静止部件之间发生摩擦和碰撞。两只轴向位移传感器探头安装在2号轴承处,分别装于甲乙两侧,探头朝向低压缸方向安装探头型号为7200型φ14 mm探头,灵敏度为3.937 V/mm,前臵器供电电压为-24V。大轴相对于汽缸的设计零点为止推轴承靠在工作瓦面为大轴零位。在安装轴向位移和低压差胀传感器前,首先要把大轴推到零位,然后按要求安装。轴向位移的量程范围为-2 mm一+ 2 mm,安装电压- 9.75

土0.2 V 沾化电厂汽轮机膨胀相对死点在2号轴承处,高压缸转子膨胀在以2号轴承处为相对死点向前箱方向膨胀,低压缸转子膨胀在以2轴承处为相对死点向发电机方向膨胀。高低压差胀探头为不带前臵器φ25 mm涡流探头,灵敏度为0.8 V/ mm,因为高低压差胀都是朝着发电机方向安装,要使高低缸差胀测量范围均在线形范围之内,按照探头线性中点及量程范围- 2--10 mm定位。探头零位的安装电压可按下式计算: 高压差胀探头零位安装电压:探头线性中点电压(-6.95 V)-探头灵敏度(0.8 V/mm)*4 低压差胀探头零位安装电压:探头线性中点电压(-6.95 V) +探头灵敏度(0.8 V/mm)*4 所以,高压差胀探头零位安装电压为-11.10 V;低压差胀探头零位安装电压为-3.8V。 1.3大轴偏心传感器的安装 偏心度的测量是监视大轴的弯曲程度。直接偏心指瞬时偏心值,峰一峰值偏心表示的是轴弯曲正方向的极值与负方向的极值之差。偏心的测量是通过偏心探头和键向探头共同完成的,均为φ8 m灵敏度为7.874 V/mm的涡流探头,键相器探头监测轴上一个凹槽,当轴每转一周,在探头上产生一个脉冲电压,提供计算偏心峰一峰值的频率。探头的安装间隙电压都为一10 V,注意键相探头的安装,不要正对着槽位安装。键相器也为振动提供相位信号,以便对振动进行分析研究。 1.4转速探头的安装

红外报警探头

红外报警探头 人体都有恒定的体温,一般在37度,所以会发出特定波长10UM左右的红外线,被动式红外探头就是靠探测人体发射的10UM左右的红外线而进行工作的。人体发射的10UM左右的红外线通过菲泥尔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红外感应源上。红外感应源通常采用热释电元件,这种元件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后续电路经检测处理后就能产生报警信号。 1、这种探头是以探测人体辐射为目标的。所以热释电元件对波长为 10UM左右的红外辐射必须非常敏感。 2、为了仅仅对人体的红外辐射敏感,在它的辐射照面通常覆盖有特殊的菲泥尔滤光片,使环境的干扰受到明显的控制作用。 3、被动红外探头,其传感器包含两个互相串联或并联的热释电元。而且制成的两个电极化方向正好相反,环境背景辐射对两个热释元件几乎具有相同的作用,使其产生释电效应相互抵消,于是探测器无信号输出。 4、一旦人侵入探测区域内,人体红外辐射通过部分镜面聚焦,并被热释电元接收,但是两片热释电元接收到的热量不同,热释电也不同,不能抵消,经信号处理而报警。 5、菲泥尔滤光片根据性能要求不同,具有不同的焦距(感应距离),从而产生不同的监控视场,视场越多,控制越严密。 优点:本身不发任何类型的辐射,器件功耗很小,隐蔽性好。价格低廉。 缺点:1、容易受各种热源、光源干扰。2、被动红外穿透力差,人体的红外辐射容易被遮挡,不易被探头接收。3、易受射频辐射的干扰。4、环境温度和人体温度接近时,探测和灵敏度明显下降,有时造成短时失灵。

抗干扰性能 1、防小动物干扰:探测器安装在推荐地使用高度,对探测范围内地面上地小动物,一般不产生报警。 2、抗电磁干扰:探测器的抗电磁波干扰性能符合GB10408中4.6.1要求,一般手机电磁干扰不会引起误报。 3、抗灯光干扰:探测器在正常灵敏度的范围内,受3米外H4卤素灯透过玻璃照射,不产生报警。 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的安装要求 红外线热释电人体传感器只能安装在室内,其误报率与安装的位置和方式有极大的关系.。正确的安装应满足下列条件: 1、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应离地面2.0-2.2米。 2、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远离空调, 冰箱,火炉等空气温度变化敏感的地方。 3、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探测范围内不得隔屏、家具、大型盆景或其他隔离物。 4、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不要直对窗口,否则窗外的热气流扰动和人员走动会引起误报,有条件的最好把窗帘拉上。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也不要安装在有强气流活动的地方。

氧传感器的功能及工作原理全解

氧传感器的功能及工作原理 氧传感器的功能 测定发动机排气中氧气含量,确定汽油与空气是否完全燃烧。电子控制器根据这一信息实现以过量空气系数λ=1为目标的闭环控制,以确保三元催化转化器对排气中HC、CO和NOX三种污染物都有最大的转化效率。 工作原理 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干电池相似,传感器中的氧化锆元素起类似电解液的作用,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在一定条件下(高温和铂催化),利用氧化锆骨外两侧的氧浓度差,产生电位差,且浓度差越大,电位差越大。大气中氧的含量为21%,浓混合气燃烧后的废气实际上不含氧,稀混合气燃烧后生成的废气或因缺火产生的废气中含有较多的氧,但仍比大气中的氧少得多。 特点 抗铅;较少依赖于排气温度;起动后迅速进入闭环控制。 氧传感器的常见故障 氧传感器中毒 氧传感器中毒是经常出现的且较难防治的一种故障,尤其是经常使用含铅汽油的 汽车,即使是新的氧传感器,也只能工作几千公里。如果只是轻微的铅中毒,接着使 用一箱不含铅的汽油,就能消除氧传感器表面的铅,使其恢复正常工作。但往往由于 过高的排气温度,而使铅侵入其内部,阻碍了氧离子的扩散,使氧传感器失效,这时 就只能更换了。 积碳 由于发动机燃烧不好,在氧传感器表面形成积碳,或氧传感器内部进入了油污或 尘埃等沉积物,会阻碍或阻塞外部空气进入氧传感器内部,使氧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失准,ECU不能及时地修正空燃比。产生积碳,主要表现为油耗上升,排放浓度明显增加。此时,若将沉积物清除,就会恢复正常工作。 氧传感器陶瓷碎裂 氧传感器的陶瓷硬而脆,用硬物敲击或用强烈气流吹洗,都可能使其碎裂而失效。因此,处理时要特别小心,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加热器电阻丝烧断

本特利振动探头的动态校验(线性度)

甲醇合成器压缩机振动探头校验记录表1、确认探头、前置器编号: 探头S/N: 前置器S/N: 注:探头和前置器是相互匹配的,若与其他的探头和前置器相互更换,需重新拉线性。 校验装置:TK-3e 2、万用表接线: (-24)、(Com---万用表笔的负)、(Out ---万用表笔的正) 3、参数记录(手操校验台就地做): 1)校验装置(TK-3e)通电,固定探头,安装间隙电压在-8VDC至-12VDC之间。 2)万用表打至交流电压档测前置器Com、Out信号电压,测得对应振动的电压变化数值(万用表测得为有效值)。 3)校验装置(TK-3e)按下开关按钮至i位,通电,转盘旋转,通过调节探头固定支架的前后左右位置,使振动示值变化。探头针对转盘中心振动值最小,向转盘外缘移动,振动值逐渐增大,向中心移动逐渐减小。

甲醇合成器压缩机5103X 振动探头校验记录表 安装间隙电压: -9.71VDC,灵敏度:7.87V/mm DCS 画面示值μm 24 49 76 102 测量电压mv(AC) 60 129 203 272 验证电压mv(AC) 67 128 212 284 甲醇合成器压缩机5103X振动探头校验记录表 50 100 150 200 250 300 24 49 76 102 画面示值(μm) 电压(m V ) 测量电压验证电压

甲醇合成器压缩机5103Y 振动探头校验记录表 安装间隙电压: -10.58VDC, 灵敏度:7.87V/mm DCS 画面示值μm 24 49 74 101 测量电压mv(AC) 59 128 199 271 验证电压mv(AC) 67 128 206 281 甲醇合成器压缩机5103Y振动探头校验记录表 50 100 150 200 250 300 24 4974101 画面示值(μm) 电压(m V ) 测量电压验证电压

本特利3500安装与调试

1传感器的安装与调试 1.1轴承振动传感器探头的安装 6个φ8 mm灵敏度为 7.87 V/rnm的涡流探头分别装于1号、2号、3号轴承处。每个轴承处安装两只互成90°,垂直于轴承,探头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分别测量X、Y方向上的振动。一般涡流传感器,涡流影响范围约为传感器线圈直径的三倍,因此传感器对应的测量宽度应为传感器直径的三倍,而且在传感器空间24mm范围内不应有其它金属物存在,否则会带来误差。安装间隙电压应为传感器输出特性曲线确定的线形中点位而定,φ8 mm灵敏度为 7.87 V/mm的探头,安装间隙电压为- 9.75 V或 1.2 mm左右。由于传感器线形电压范围大大超过测量范围,所以安装间隙允许有较大的偏差,只要保证测量范围在线形段内即可,但为了满足故障诊断和可靠性的需要,一般要求安装电压 9.75土 0.2 V。 1.2轴向位移、高低压差胀传感器的安装 轴向位移测的是推力轴承相对汽缸的轴向位移,在机组运行过程中,使动静部件之间保持一定的轴向间隙,避免汽轮机内部转动部件和静止部件之间发生摩擦和碰撞。两只轴向位移传感器探头安装在2号轴承处,分别装于甲乙两侧,探头朝向低压缸方向安装探头型号为7200型φ14mm探头,灵敏度为 3.937V/mm,前臵器供电电压为-24V。 大轴相对于汽缸的设计零点为止推轴承靠在工作瓦面为大轴零位。在安装轴向位移和低压差胀传感器前,首先要把大轴推到零位,然后按要求安装。轴向位移的量程范围为-2 mm一+ 2 mm,安装电压-

9.75土 0.2 V沾化电厂汽轮机膨胀相对死点在2号轴承处,高压缸转子膨胀在以2号轴承处为相对死点向前箱方向膨胀,低压缸转子膨胀在以2轴承处为相对死点向发电机方向膨胀。高低压差胀探头为不带前臵器φ25 mm涡流探头,灵敏度为 0.8 V/ mm,因为高低压差胀都是朝着发电机方向安装,要使高低缸差胀测量范围均在线形范围之内,按照探头线性中点及量程范围- 2--10 mm定位。探头零位的安装电压可按下式计算: 高压差胀探头零位安装电压: 探头线性中点电压(- 6.95 V)-探头灵敏度( 0.8 V/mm)*4 低压差胀探头零位安装电压: 探头线性中点电压(- 6.95V)+探头灵敏度( 0.8 V/mm)*4 所以,高压差胀探头零位安装电压为- 11.10 V;低压差胀探头零位安装电压为- 3.8V。 1.3大轴偏心传感器的安装 偏心度的测量是监视大轴的弯曲程度。直接偏心指瞬时偏心值,峰一峰值偏心表示的是轴弯曲正方向的极值与负方向的极值之差。偏心的测量是通过偏心探头和键向探头共同完成的,均为φ8 m灵敏度为

红外线传感器工作原理和技术参数

红外线传感器工作原理和技术参数 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按波长从长到短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其中红光的波长范围为~μm;紫光的波长范围为~μm。比紫光光波长更短的光叫紫外线,比红光波长更长的光叫红外线 最广义地来说,传感器是一种能把物理量或化学量转变成便于利用的电信号的器件,红外传感器就是其中的一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红外线传感器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下面结合几个实例,简单介绍一下红外线传感器的应用。 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应用介绍 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头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一般人体都有恒定的体温,一般在37度,所以会发出特定波长10UM左右的红外线,被动式红外探头就是靠探测人体发射的10UM左右的红外线而进行工作的。人体发射的10UM左右的红外线通过菲尼尔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红外感应源上。红外感应源通常采用热释电元件,这种元件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电后续电路经检验处理后即可产生报警信号。 1)这种探头是以探测人体辐射为目标的。所以热释电元件对波长为10UM左右的红外辐射必须非常敏感。 2)为了仅仅对人体的红外辐射敏感,在它的辐射照面通常覆盖有特殊的菲尼尔滤光片,使环境的干扰受到明显的控制作用。 3)被动红外探头,其传感器包含两个互相串联或并联的热释电元。而且制成的两个电极化方向正好相反,环境背景辐射对两个热释元件几乎具有相同的作用,使其产生释电效应相互抵消,于是探测器无信号输出。 4)一旦人侵入探测区域内,人体红外辐射通过部分镜面聚焦,并被热释电元接收,但是两片热释电元接收到的热量不同,热释电也不同,不能抵消,经信号处理而报警。 5)菲尼尔滤光片根据性能要求不同,具有不同的焦距(感应距离),从而产生不同的监控视场,视场越多,控制越严密。 在电子防盗、人体探测器领域中,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因其价格低廉、技术性能稳定而受到广大用户和专业人士的欢迎。 红外线遥控鼠标器中的传感器 在机械式鼠标器底部有一个露出一部分的塑胶小球,当鼠标器在操作桌面上移动时,小球随之转动,在鼠标器内部装有三个滚轴与小球接触,其中有两个分别是X轴方向和Y轴方向滚轴,用来分别测量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移动量,另一个是空轴,仅起支撑作用。拖动鼠标器时,由于小球带动三个滚轴转动,X轴方向和Y轴方向滚轴又各带动一个转轴(称为译码轮)转动。译码轮(见图1)的两侧分别装有红外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传感器,组成光电耦合器。光敏传感器内部沿垂直方向排列有两个光敏晶体管A和B,如图2所示。由于译码轮有间隙,故当译码轮转动时,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线时而照在光敏传感器上,时而被阻断,从而使光敏传感器输出脉冲信号。光敏晶体管A和B被安放的位置使得其光照和阻断的时间有差异,从而产生的脉冲A和脉冲B有一定的相位差,利用这种方法,就能测出鼠标器的拖动方向 照相机中的红外线传感器――夜视功能 红外夜视,就是在夜视状态下,数码摄像机会发出人们肉眼看不到的红外光线去照亮被拍摄的物体,关掉红外滤光镜,不再阻挡红外线进入CCD,红外线经物体反射后进入镜头进行成像,这时我们所看到的是由红外线反射所成的影像,而不是可见光反射所成的影像,即此时可拍摄到黑暗环境下肉眼看不到的影像。索尼数码摄像机首创了红外线夜视摄影功能,能够在全黑环境下进行拍摄,甚至连肉眼也不能分辨清楚的物体,现在也可以清晰地拍摄下来。这种夜视的特点是可以在完全没有光线的条件下进行拍摄,但由于采用的是红外摄影,无法进行彩色的还原,所以拍摄出来的画面是单色的,影像会变绿。不久之后,索尼又推出了拥有超级红外线夜视摄功能的数码摄像机,红外线功能的慢速快门为2段选择,超级红外线夜摄功能的慢速快门为自动调节,可以获得更好的影像效果。举一个大家都见过的例子,在美国空袭伊拉克时,

氧传感器的功能及工作原理

氧传感器的功能及工作原理 来源:一大把汽车电子圈 氧传感器的功能 测定发动机排气中氧气含量,确定汽油与空气是否完全燃烧。电子控制器根据这一 信息实现以过量空气系数入=1为目标的闭环控制,以确保三元催化转化器对排气中H C、CO 和NOX 三种污染物都有最大的转化效率。 工作原理 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干电池相似,传感器中的氧化锆元素起类似电解液的作用,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在一定条件下(高温和铂催化),利用氧化锆骨外两侧的氧浓度差,产生电位差,且浓度差越大,电位差越大。大气中氧的含量为21% ,浓混合气燃烧后的废气实际上不含氧,稀混合气燃烧后生成的废气或因缺火产生的废气中含有较多的氧,但仍比大气中的氧少得多。 特点 抗铅;较少依赖于排气温度;起动后迅速进入闭环控制。 氧传感器的常见故障 氧传感器中毒 氧传感器中毒是经常出现的且较难防治的一种故障,尤其是经常使用含铅汽油的汽车,即使是新的氧传感器,也只能工作几千公里。如果只是轻微的铅中毒,接着使用一箱不含铅的汽油,就能消除氧传感器表面的铅,使其恢复正常工作。但往往由于过高的排气温度,而使铅侵入其内部,阻碍了氧离子的扩散,使氧传感器失效,这时就只能更换了。 积碳 由于发动机燃烧不好,在氧传感器表面形成积碳,或氧传感器内部进入了油污或尘埃等沉积物,会阻碍或阻塞外部空气进入氧传感器内部,使氧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失准,ECU 不能及时地修正空燃比。产生积碳,主要表现为油耗上升,排放浓度明显增加。此时,若将沉积物清除,就会恢复正常工作。 氧传感器陶瓷碎裂 氧传感器的陶瓷硬而脆,用硬物敲击或用强烈气流吹洗,都可能使其碎裂而失效。因此,处理时要特别小心,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加热器电阻丝烧断 对于加热型氧传感器,如果加热器电阻丝烧蚀,就很难使传感器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而失去作用。 氧传感器内部线路断脱

本特利3500系统介绍及探头安装、调试

本特利3500系统介绍及探头安装、调试 【摘要】本文介绍本特利3500系统软硬件结构,以及各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同事根据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传感器探头的安装与调试进行说明,供大家参考与学习。 【关键词】本特利3500;轴振;轴向位移;电涡流传感器 随着机组容量的增大,汽轮机安全监视与保护,已成为汽轮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汽轮机的各种安全装置的动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轮机的安全检测系统是对汽机的转速、轴承振动、轴向位移、高低压缸差胀、盖振、偏心、绝对膨胀进行时实监测,并当某一参数越限时,监测系统及时的发出报警或跳机信号,保护汽轮机设备运行安全。耒阳电厂汽轮机安全监测系统使用了本特利3500型监测系统,其方便的软件组态形式和可靠硬件质量,将为电厂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本人根据多年工作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本特利3500系统结构以及传感器的安装与调试。 一、系统结构 1.1仪表框架部分 仪表框架部分包括:电源输入模块1个,框架接口模块模块1个,两通道键相监测模块1个,四通道电涡流位移传感器或速度加速度传感器监测模块4个、四通道差胀或轴向位移监测模块2个,两通道的转速监测模块1个。四通道的继电器模块2个。 1.2现场传感器部分 传感器部分主要有:各种涡流监测探头和速度式探头、延长电缆和前置器及信号线。 1.3计算机及软件 3500软件包包括:框架配置软件;数据采集/服务器软件;操作员显示软件。各种监测模块的内部设置,可以通过连接装有框架组态软件的计算机的RS232接口和框架接口模块的组态专用接口,在计算机上设置好各模块的参数,下装到各模块,及完成对各监测器的量程、报警点、探头类型和继电器输出的设置。 1.4电涡流传感器监测原理 电涡流传感器是根据涡流效应原理工作的,涡流传感器的线圈L与一个电容C并联,构成一个并联谐振电路。由前置器内的晶体振荡器供给稳定的高频电流来激励,在线圈周围产生高频交变磁场俑,当被测主轴靠近次交流磁场φ用范围时,在被测主轴表面产生电涡流,而此电涡流又产生一个新交变磁场来阻碍主磁场的变化,这一过程将消耗能量,因而使线圈的Q值发生变化。在被测主轴与传感器之间的间隙d改变时,传感器线圈的Q值也随之变化。 在电路中线圈Q值与线圈是电感量之间的关系为: Q=XL/R 式中L——线圈是电感量;R——电路中的祸合电阻。 上式说明,线圈的电感量随Q值变化而变化,亦即随间隙d的变化而变化。而线圈电感量的变化,使线圈的输出电压U发生变化。这样涡流传感器便将间隙d的变化转变成电压的变化。信号经前置器放大以后为0—24VDC信号进仪表框架。 二、TSI探头的安装与调试

本特利BN3500安装指导说明

BN3500现场调试和传感器安装指导 该指导书主要针对印度135MW机组编制,该工程TSI与常规设计不同在于,胀差是冗余布置,特别是低压缸胀差,为冗余补偿式测量,安装时需要对两对传感器同时考虑安装间隙,还有该机组盖振配置为XY向。其他机型可以参考变通。 1、软件安装 BN3500系统调试软件3500/01,安装简单;现场调试安装请注意软件版本,目前厂内调试一般用的最新软件,因此现场最好也安装最新版本软件,否则在软件组态通讯上会有不匹配的情况出现。本指导按软件版本V3.92SP2(不同版本组态界面可能不一样)完成。 2、通讯连接 BN3500系统调试通讯通过通讯电缆从PC和框架接口模块(3500/20,该卡件已经被淘汰,目前为3500/22)连接。3500/20板件背后有个开关,可以选择RS232/RS422,一般情况下,出厂即是选的RS232,因此现场直接用232的电缆连接即可,BN3500系统用RS232电缆连接如图1),通讯连接不需要密码,只要电缆没问题就OK,设置(通讯口和波特率)也不用更改,连接界面如图2、3。 图1 RS232电缆连接 图2 通讯连接界面一

图3 通讯连接界面二 3、模块组态以及组态下载 按TSI机箱框架实际槽位布置新建一个框架配置组态(只针对同一机箱配置,不同机箱需要不同框架配置组态),该配置也可以直接从TSI框架接口模块中上传至PC上(因为出厂前,TSI在厂内已经完成调试工作),如图4。 图4 上传机箱配置到PC上 右键框架中任何一个模块,即可对其进行组态,右键菜单如图5: 图5 卡件组态 卡件右键OPTIONS,设置卡件参数,包括传感器选型,测量类型,通道选择等; 卡件右键SETPOINTS设置报警停机值; 卡件右键VERIFICATION为卡件通道显示(间隙电压和间隙值),当PC与框架接口模块处于连接状态,并且传感器安装连接上时,可以在这个画面中检测传感器间隙值显示;同时在该画面中可以显示该模块OK状态,通道OK状态和传感器所处的状态(间隙值,电压值,停机报警状态变化),界面如图6。

被动红外探头工作原理

被动红外探头工作原理特性及新技术 在电子防盗探测器领域,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因其价格低廉、技术性能稳定而受到广大用户和专业人士的欢迎。但随着入侵者的反侦测技术手段的提高,从而对探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普通被动红外探头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这样,新一代的被动红外探头也应运而生。因为美国的美安科技的Focus牌探头采用了很多最新技术,使用也较为广泛。所以,下面就结合该产品的技术特性来阐述被动红外探头的最新技术。 1.被动红外探头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被动红外探头是靠探测人体发射的红外线而进行工作的。探头收集外界的红外辐射通过聚集到红外感应源上面。红外感应源通常采用热释电元件,这种元件在接收了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向外释放电荷,检测处理后产生报警。 1) 这种探头是以探测人体辐射为目标的。所以辐射敏感元件对波长为10μm左右的红外辐射必须敏感。 2) 为了仅仅对人体的红外辐射敏感,在它的辐射照面通常覆盖有特殊的滤光片,使环境的干扰受到明显的控制作用。 3) 被动红外探头,其传感器包含两个互相串联或并联的热释电元。而且制成的两个电极化方向正好相反,环境背景辐射对两个热释元件几乎具有相同的作用,使其产生释电效应相互抵消,于是探测器无信号输出。 4) 一旦人侵入探测区域内,人体红外辐射通过部分镜面聚焦,并被热释电元接收,但是两片热释电元接收到的热量不同,热释电也不同,不能抵消,经信号处理而报警。 5) 多视场的获得,一是多法线小镜面组成的反光聚焦,聚光到传感器上称之为反射式光学系统。另一种是透射式光学系统,是多面组合一起的透镜——菲涅尔透镜聚焦在红外传感器上。 6) 这要指出的是被动红外的几束光表示有几个视场,并非被动红外发红外光,视场越多,控制越严密。 2.被动红外探头的优缺点: 优点:本身不发任何类型的辐射,器件功耗很小,隐蔽性好。价格低廉。 缺点:◆容易受各种热源、光源干扰 ◆被动红外穿透力差,人体的红外辐射容易被遮挡,不易被探头接收。 ◆易受射频辐射的干扰。 ◆环境温度和人体温度接近时,探测和灵敏度明显下降,有时造成短时失灵。 3.被动红外探测新技术说明 下面针对上述的被动红外探测器的缺点,结合美国的美安科技的Focus牌的红外探测技术,进行详细发分析。通过对其缺点分析发现,我们实际上要解决误报和探测下降甚至失灵的问题: 3.1误报问题 为了降低误报率,只要排除误报等因素就可以大大降低误报率。 误报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 外界的因素: ●外界的热光源(尤其是白光光源):如阳光、照明光源等; ●外界的射频信号。 内部因素: ●内部由于器件等的噪声和干扰,如光热释感应器的信号瞬变等。针对以上情况,枫叶公司的新一带红外探头、采用一些独特的技术来解决此类问题。 信号出/入分析

血氧探头的工作原理

血氧探头定义 血氧探头,全称为血氧饱与度探头(英文SpO2 Sensor/SpO2 Probe),就是指将探头指套固定在病人指端,利用手指作为盛装血红蛋白的透明容器,使用波长660 nm的红光与940 nm的近红外光作为射入光源,测定通过组织床的光传导强度,来计算血红蛋白浓度及血氧饱与度。通过SpO2监护,可以得到SpO2、脉率、脉搏波。应用于各种病人的血氧监护,通常另一端就是接心电监护仪。 血氧饱与度定义 血氧饱与度就是指血液中氧气的最大溶解度,血液中氧气结合主要就是靠血 红蛋白。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什么改变,但就是如果在一氧化碳含量较高的环境 下就会发生变化,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也就就是煤气中毒,因为一氧化碳与血红蛋 白的亲与性很高,会优先与一氧化碳结合,从而造成血液中氧气含量降低发生危险。正常人体动脉血的血氧饱与度为98% 、静脉血为75%。 一般认为SpO2正常应不低于94%,在94%以下为供氧不足。有学者将 SpO2<90%定为低氧血症的标准,并认为当SpO2高于70%时准确性可达±2%,SpO2低于70%时则可有误差。临床上曾对数例病人的SpO2数值,与动脉血氧饱与度数值进行对照,认为SpO2读数可反映病人的呼吸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脉血氧的 变化。胸外科术后病人除个别病例临床症状与数值不符需作血气分析外,常规应用脉搏血氧饱与度监测,可为临床观察病情变化提供有意义的指标,避免了病人 反复采血,也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值得推广。 血氧探头工作原理 1、功能与原理 脉搏血氧饱与度SpO2指的就是血氧含量与血氧容量的百分比值。SpO2作为一种无创的、反应快速的、安全的、可靠的连续监测指标,已经得到公认。 目前在麻醉、手术以及PACU与ICU中得以广泛使用。根据氧合血红蛋白(HbO2)与还原血红蛋白(Hb)在红光与红外光区域的光谱特性,可知在红光区(600~ 700nm)HbO2与Hb的吸收差别很大,血液的光吸收程度与光散射程度极大地依赖 于血氧饱与度;而在红外光谱区(800~1000nm),则吸收差别较大,血液的光吸收 程度与光散射程度主要与血红蛋白含量有关,所以,HbO2与Hb的含量不同吸收光谱也不同,因此血氧饱与度仪血液导管中的血无论就是动脉血还就是静脉血饱与 度仪均能根据HbO2与Hb的含量准确地反映出血氧饱与度。 血液在波长660nm附近与900nm附近反射之比(ρ660/900)最敏感地反映出 血氧饱与度的变化,临床一般血氧饱与度仪(如泰嘉电子Taijia饱与度仪、脉搏血氧仪)也采用该比值作为变量。在光传导的途径上,除动脉血血红蛋白吸收光外,其她组织(如皮肤、软组织、静脉血与毛细血管血液)也可吸收光。但入射光经过手指或耳垂时,光可被搏动性血液与其她组织同时吸收,但两者吸收的光强度就 是不同的,搏动性动脉血吸收的光强度(AC)随着动脉压力波的变化而改变。而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