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退位减法————破十法、凑十法复习

以内退位减法————破十法、凑十法复习
以内退位减法————破十法、凑十法复习

20以内退位减法———破十法、凑十法复习

【重点知识一】

凑十法:进位加法使用

凑十法口诀: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算得数

例子:

9 + 9 = 9 + 8 = 9 + 7 =

巩固练习:

7 + 9 = 7 + 8 = 7 + 7 =

9 + 9 = 9 + 8 = 9 + 7 =

【重点知识二】

破十法:退位减法使用

破十法口诀:看大数,分出10,减小数,加剩数

例子:

18 – 9 = 17 – 9 = 16 – 9 = 15 – 9 =

巩固练习:

17 – 8 = 16 – 8 = 15 – 8 = 14 – 8 =

13 – 8 = 12 – 8 = 11 – 8 = 16 – 7 =

提升练习题

一、口算

12– 6 = 11 – 6 = 14 – 5 = 13 – 5 =

6 + 9 = 6 + 8 = 6 +

7 =

二、判断□里的数对不对对的画“√”,错的画“×”。

13-6=5()15-7=9()11-2=9()

6+9=15()16+4=20()13-9=5()三、填空

1.15比( )多3。 2. ( )比12少5。3. ( )比20少5。 4.17比( )少3。

5. ( )比19多1。 6. ( )比12多4。

四、看图列式

五、应用题

1.小雨和小雪共画了15朵花,小雨画了9朵,小雪画了几朵

2.小明有18枝彩色笔,小刚借走了9枝,小明还有几枝

3.同学们排队,小兰的前边有5人,后面有7人,这一行共有多少人4.同学们排队,小兰的前边有5人,后面有7人,这一行共有多少人5.停车场上的汽车开走了6辆,又开走了5辆,一共开走了多少辆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总结.docx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总结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孩子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来学习的。是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的一个教学难点,在计算减法时也是最基础的、最重要的。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比较熟练的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体会算法多样化,并会运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计算方法主要分为“破十法”、“连续减”、“想加算减法”、“多减加补法”。现举例如下:13-9= (1)用“破十法” 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可以先把10减去9,剩下的1 和个位上的3合起来,得到13-9=4。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孩子已经掌握了11~20各数的组成、会计算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包括加减混合运算。 (2)用“连续减法” 把13-9拆成一道以前学过的连减法来算,把9分成3和6,13先减去3,再减去6,得到13-9=4。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孩子已经掌握了10以内各数的分与合、会计算10以内的减法、十几减几得十的减法、连减的运算。 (3)用“想加算减法” 利用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只要知道9加几等于13,然后据此推出13减9就等于几。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孩子会根据加法算

式写出相应的减法算式,会求括号里的未知数,会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如果进位加法非常熟练,这种方法就会计算得很快,而且孩子的逆向思维得到了锻炼,对加减法之间的密切关系有了更深地理解。在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掌握了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十几减几,而且在运用这种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个别孩子由于训练不到位,口算速度没有达到要求,还有一小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差,以前学习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还没过关,因此还停留在”扳手指“算的阶段,这将对后面进一步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有一定的影响。 (4)用“多减加补法” 把13减9想成13减10,因为多减了1个,所以得到的数还要再加上1,即13- 9=13-10+1=4。 有能力的孩子可以掌握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巧用破十法和平十法突破退位减法教学提纲

巧用破十法和平十法突破退位减法

巧用破十法和平十法突破“退位减法” 计算在小学阶段非常重要,并且也是数学中其它内容学习的一个基础。所以熟练、准确地掌握计算是数学学习中最为重要的一步! 但是很多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们,在计算方面比较薄弱,尤其在“退位减法”这一块经常出错。 今天我们列四种方法,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如何突破退位减法吧! 数数法 以15-8=7为例,孩子很可能会利用手指头,或者小积木等,从15里面一个一个的去减,减掉8个后,发现还剩下7个。 这种算法是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方法,但是较费时。刚开始可以允许孩子用这种方法,因为对于学前和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借助一些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来帮助他们进行具象到抽象的演绎,所以很多孩子会借助掰手指或者小积木等来完成计算,这是正常的表现。 以后我们只要慢慢让孩子通过练习,体会到其它方法更便捷,并且抽象思维越来越强的时候,他们自然而然就会放弃这种算法。 做减法想加法 比如我们要算15-8=?,我们可以利用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只要知道8加几等于15,然后由此推出15减8就等于几。

这种方法最省时,但也最难。孩子不但要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很熟练,而且要有一定的推理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破十法 比如13-5=?那么第一步就是将13拆成10和3,我们知道10-5等于5的好朋友5,再用5加上3最后等于8。 也就是说将十几拆成十和几,那么减去一个数的得数就为这个几加上减数的好朋友。比如17-9=?就是将17拆成10和7,7加上9的好朋友1就等于8。 平十法(砍尾法) 以15-8=?为例,可以将其拆成连减法来计算,15先减去5,再减去3。 为什么这样要算呢?因为如果你问孩子15-5=?26-6=?39-9=?98-8=?你会发现孩子可以很快做出答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必学:破十法、凑十法、进位加法、退位减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必学:破十法、凑十法、进位加 法、退位减法x 进位加法(凑十法) 列式:9+1=10 10+4=14 思考过程: 第一步:想拆分,拆第二个加数。 拆出的其中一个数要与第一个加数凑成10。 第二步:将10加上拆出的另一个数。 (拆第一个加数也是可以的,拆第二个加数是便于孩子能对齐着直接看出题目中的哪个数被拆成了哪两个数,便于检查。) 退位减法 方法一:

列式:14-4=10 10-1=9 思考过程: 第一步:想拆分,拆减数。拆出的其中一个数是被减数的个位数。被减数减去拆出的其中一个数退到10. 第二步:将10减去拆出的另一个数。 方法二: 列式:10-5=5 4+5=9 思考过程: 第一步:想拆分,拆被减数。把被减数拆成十和几。 将10减去题目中的减数。 第二步:将拆出的几加上第一步的结果。 数字拆分法 9+6=9+(1+5)=(9+1)+5=15 一五6,二四6,三三6,四二6,五一6;6的组成没遗漏。 一六7,二五7,三四7,四三7,五二7,六一7;7的组成记仔细。 一七8,二六8,三五8,四四8,五三8,六二8,七一8;8的组成记全它。

一八9,二七9,三六9,四五9,五四9,六三9,七二9,八一9; 9的组成全都有。 一九10,二八10,三七10,四六10,五五10,六四10,七三10,八二10,九一10;10的组成共九句。 凑十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亲密,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凑成一双手。 一加九,十只小蝌蚪, 二加八,十只花老鸭, 三加七,十只老母鸡, 四加六,十只金丝猴, 五加五,十只大老虎。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 退位减法 退位减法要牢记,先从个位来减起; 哪位不够前位退,本位加十莫忘记; 如果隔位退了1,0变十来最好记。 连续退位的减法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单元教学分析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借助操作、画图等方式,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方法,能熟练、准确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 1.教学内容和作用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解决问题”,主要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安排如下。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最基础的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

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解决问题的教学,继续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领会减法的含义,又可以为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逐步提高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计算分3个部分进行编排,即十几减9,十几减8、7、6和十几减5、4、3、2,其中十几减8、7、6又编排为十几减8和十几减7、6两个例题,共4个例题。例1和例2的编排大致分为4个层次:第一,创设实际问题的情境,列出减法算式;第二,让学生动手操作或画图,为理解算理、形成算法积累感性经验;第三,将操作或画图的过程用语言表述出来,并用算式记录思考的过程;第四,通过交流,体现算法多样化,使学生知道可以用“破十法”“连减”“想加算减法”等多种方法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例3设计为“学生观鱼图”,通过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列出有联系的两道减法算式,教材中呈现了用“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计算的过程,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又通过在一道加法算式下面写出两道相应的减法算式,使学生体会到“想加算减法”比较快捷,而且能同时计算出两道有联系的减法算式的结果。例4在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用“想加算减法”计算十几减5、4、3、2的式题,这一点在“做一做”中有着明显的体现。 在解决问题部分,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都是用减法解决的

20以内减法借十法破十法强化训练

20以减法借十法练习题 口诀: 进位加法(凑十法口诀: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算得数) 退位减法(破十法口诀:看大数,分出 10,减小数,加剩数) 如嫌题目太少可更改数字 例:15 — 8 (一) 18 — 9 = 17 — 9 16 — 9 = 15 — 9 = 14 — 9 13 — 9 = = 11 — 9 17 — 8 =

(二) = 15 —8 14 —8 = = 12 —8 = 11 —8 = 16 —7 = 15 —7 14 —7 = = 12 —7 11 —7 = 15 — 6 = 14 — 6 13 — 6 = 12 — 6 = 11 — 6 14 — 5 =

(三) 13 = 12 = 11 = = 12 — 4 = 11 — 4 = = 11 — 3 = 11 — 2 = = 12 — 5 = 11 — 5 = = 12 — 4 = 11 — 4 = 15 —7 14 —7 =

(四) 18 —9 = 17 —9 16 —9 = 15 —9 = 14 —9 13 —9 = 13 —7 = 12 —7 11 —7 = 12 —9 = 11 —9 17 —8 = = 15 —8 14 —8 = = 12 — 4 = 11 — 4 =

(五) 12 — 3 = 11 — 3 = 11 — 2 = = 12 — 5 = 11 — 5 = = 12 —8 = 11 —8 = 16 —7 = 15 —7 14 —7 = 12 — 6 = 11 — 6 14 — 5 = = 14 —9 13 —9 =

精选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技巧(必备)

精选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技巧(必 备) 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技巧 方法一: “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因为8+7=15,所以 15-8=7,15-7=8。 “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这个计算方法看似简单,但要求学生思维力最高,首先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20以内的加法才能快速的应用“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这个方法的优点在于:从简单的10以内加减法入手,学生容易了解,如:1+2=3反过来就是3-1=2,3-2=1。又能够廷伸到以后二年级的乘法口诀求商法。这个方法的缺点在于:要求学生的思维要高,反应要快,有个别学生记性不好或反应能力差的,要掌握这方法不容易。 方法二: “破十法”12-5=10-5+2=7 “破十法”这个计算方法如果让学生自己思考计算方法,它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方法。这方法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学生才能掌握,首先告诉学生3不够5减时先不减,要找十位借1变成一个10-5得数5再和剩下的2合在一起成

了7。这个方法的优点在于:学习来容易记住,简单又好理解,还能为以后多位数的退位减法设下伏笔。但这个方法的缺点:学习这方法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的,缺乏自主学习的氛围。 方法三: “平十法”14-5=14-4-1=9 “平十法”也叫“连续减法”它的特点就在于先把 减数拆成补减数的个位和别一个数如:把5拆成4和1,再把14-3=10,最后把10-1=9,这方法的难点在于把减数拆成另外两个数,一定要拆对。“平十法”的优点在于:大多数学生容易掌握可以让学生自主动手研究学习。这方法的缺点:学生在用这个方法计算时容易养成扒手指的习惯。 方法四: “多减加补”13-9=13-10+1=4 “多减加补”这个方法的特点在于:把减数先凑成10,再用补减数减再加上和9凑成10的那个数1,如:9+1=10,再把13-10+1=4。这方法的优点在于:再次让学生复习凑十法。它的气点就是:只能局限于小位数的计算,以后计算多位数这方法行不通。有个别学生容易加补上的那数忘记加上了。 方法五: “将被减数个位上补足成够减的数”13-5=15-5-2=8

一年级数学20以内破十法减法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20以内破十法减法练习题 凑十法儿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亲密,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凑成一双手。 看大数,分小数, 凑成十,加剩数。 大数记心里,小数记手里 18 —9 = 17 —9 16 —9 = 15 —9 = 14 —9 13 —9 = = 11 —9 17 —8 = = 15 —8 14 —8 = = 12 —8 = 11 —8 = 16 —7 = 15 —7 14 —7

13 —7 = 12 —7 11 —7 = 15 — 6 = 14 — 6 13 — 6 = 12 — 6 = 11 — 6 14 — 5 = = 12 — 5 = 11 — 5 = = 12 — 4 = 11 — 4 = = 11 — 3 = 11 — 2 = = 12 — 5 = 11 — 5 = = 12 — 4 = 11 — 4 =

16 —7 = 15 —7 14 —7 18 —9 = 17 —9 16 —9 = 15 —9 = 14 —9 13 —9 = 13 —7 = 12 —7 11 —7 = = 11 —9 17 —8 = = 15 —8 14 —8 = = 12 — 4 = 11 — 4 = = 11 — 3 = 11 — 2 =

13 — 5 = 12 — 5 = 11 — 5 = = 12 —8 = 11 —8 = 16 —7 = 15 —7 14 —7 12 — 6 = 11 — 6 14 — 5 = 15 —9 = 14 —9 13 —9 = = 12 — 4 = 11 — 4 = = 11 — 3 = 11 — 2 =

20以内加减法技巧

这是我曾经看到的一位老师提出的困惑。反复思考多次,想找相关的资料,可思考再三,还是直接以自己对理论的理解与个人的教学经验相结合谈一下这个问题。 幼儿学习加法是怎么学习的?以3+2为例,我们怎么教?其实最初是数数的方法,也就是先拿出三个,再拿出两个,让幼儿数一下。一年级的学生教学时也多用此法,经常使用的是小棒或手指。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的开发,学生可能感觉数数的方法有些笨了,是不是有些简单的方法?妻子教幼儿园时,曾经试过,如3+2可以引导孩子把3放在心里,伸出两个手指头,这样依然用的是数的方法,但这样就可以从四开始,而不再是从一开始数。自然学习做起练习来就快多了。其实此处的方法有研究结果证明是两个阶段:一是从小数开始数,如5+6,把5放在心里,伸出6个手指头。二是从大数开始数,如5+6,把6放在心里,伸出5个手指头。不要小看这一点点的变化,计算的速度可是难以想像的快。如计算3+8,假如从一开始数,学生需要数11个,假如从小数开始数,学生需要数8个,假如从大数开始数,只需要数3个,计算起来那个快?这不言自明。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还有一个阶段,就是拆分法。以2+4为例,学生可以想像自己的手指头,先伸出两个,再伸出四个,那就是2与3 正好是5个,是一只后的手指头数。还有一个,与五放在一起就是6。也许有老师认为学生用从大数数的方法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再用拆分法?我简单介绍一下,数手指头,这几乎是所有孩子学习数学的必经之路,而且有相当多的实践经验。那我们为什么不合理利用一下?因为在数手指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有这样的经验:几个手指和几个手指加在一起是五以及五个和一个是六,五个和二个是七,五个和三个是八,五个和四个是九,五个和五个是十。这些经验与拆分法放在一起,学生自然能经历了计算自动化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必须经过多次操作、计算以及思考这些计算间的联系与区别,学生学习20以内的加法还会有问题吗?也许20以内的减法我还没有提到,可我们想过没有:似乎我说的每一种方法都可以逆运用,特别是放在心里一个数,在计算十以内的减法时,应该特别有效。学生在学习20以内加减计算的时候基本要经过三个思维发展过程:第一个过程,借助物。比如,借助手指头、小棒、圆片、小东西等实物数数,得到结果。第二个过程,

(完整版)20以内加减法--凑十法、破十法、连减法算理复习

20以内加减———凑十法,破十法、连减法复习 【重点知识一】 凑十法:进位加法使用 凑十法口诀: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算得数 9 + 9 = 9 + 8 = 9 + 7 = 7 + 9 = 7 + 8 = 7 + 7 = 9 + 9 = 9 + 8 = 9 + 7 = 【重点知识二】 破十法:退位减法使用 破十法口诀:看大数,分出10,减小数,加剩数 18 –9 = 17 – 9 = 16 – 9 = 15 –9 = , 17 –8 = 16 –8 = 15 –8 = 14 –8 =

13 –8 = 12 –8 = 11 –8 = 16 –7 = 12– 6 = 11 – 6 = 14 – 5 = 13 – 5 = 6 + 9 = 6 + 8 = 6 + 7 = 【重点知识点三】 连减法:退位减法使用 口诀:分小数,减出10,10减几 18 –9 = 17 – 9 = 16 – 9 = 15 –9 = 15 14 –7=

二、□里的数对不对?对的画“√”,错的画“×”。 13-6=5()15-7=9()11-2=9()6+9=15()16+4=20()13-9=5()三、填空 1.15比( )多3。2.( )比12少5。3.( )比20少5。4.17比( )少3。5.( )比19多1。6.( )比12多4。 四、看图列式

五、应用题 1.小雨和小雪共画了15朵花,小雨画了9朵,小雪画了几朵? 2.小明有18枝彩色笔,小刚借走了9枝,小明还有几枝? 3.同学们排队,小兰的前边有5人,后面有7人,这一行共有多少人? 5.停车场上的汽车开走了6辆,又开走了5辆,一共开走了多少辆?

以内退位减法————破十法、凑十法复习

20以内退位减法———破十法、凑十法复习 【重点知识一】 凑十法:进位加法使用 凑十法口诀: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算得数 例子: 9 + 9 = 9 + 8 = 9 + 7 = 巩固练习: 7 + 9 = 7 + 8 = 7 + 7 = 9 + 9 = 9 + 8 = 9 + 7 = 【重点知识二】 破十法:退位减法使用 破十法口诀:看大数,分出10,减小数,加剩数 例子: 18 – 9 = 17 – 9 = 16 – 9 = 15 – 9 = 巩固练习: 17 – 8 = 16 – 8 = 15 – 8 = 14 – 8 =

13 – 8 = 12 – 8 = 11 – 8 = 16 – 7 = 提升练习题 一、口算 12– 6 = 11 – 6 = 14 – 5 = 13 – 5 = 6 + 9 = 6 + 8 = 6 + 7 = 二、判断□里的数对不对对的画“√”,错的画“×”。 13-6=5()15-7=9()11-2=9() 6+9=15()16+4=20()13-9=5()三、填空 1.15比( )多3。 2. ( )比12少5。3. ( )比20少5。 4.17比( )少3。 5. ( )比19多1。 6. ( )比12多4。

四、看图列式 五、应用题 1.小雨和小雪共画了15朵花,小雨画了9朵,小雪画了几朵 2.小明有18枝彩色笔,小刚借走了9枝,小明还有几枝 3.同学们排队,小兰的前边有5人,后面有7人,这一行共有多少人4.同学们排队,小兰的前边有5人,后面有7人,这一行共有多少人5.停车场上的汽车开走了6辆,又开走了5辆,一共开走了多少辆

最新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知识点归纳

最新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知识点归纳 方法一: “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因为8+7=1,所以1-8=7,1-7=8. “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这个计算方法看似简单,但要求学生思维力最高,首先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20以内的加法才能快速的应用“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这个方法的优点在于:从简单的10以内加减法入手,学生容易了解,如:1+2=3反过来就是3-1=2,3-2=1.又能够廷伸到以后二年级的乘法口诀求商法.这个方法的缺点在于:要求学生的思维要高,反应要快,有个别学生记性不好或反应能力差的,要掌握这方法不容易. 方法二: “破十法”12-=10-+2=7 “破十法”这个计算方法如果让学生自己思考计算方法,它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方法.这方法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学生才能掌握,首先告诉学生3不够减时先不减,要找十位借1变成一个10-得数再和剩下的2合在一起成了7.这个方法的优点在于:学习来容易记住,简单又好理解,还能为以后多位数的退位减法设下伏笔.但这个方法的缺点:学习这方法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的,缺乏自主学习的氛围.

方法三: “平十法”14-=14-4-1=9 “平十法”也叫“连续减法”它的特点就在于先把减数拆成补减数的个位和别一个数如:把拆成4和1,再把14-3=10,最后把10-1=9,这方法的难点在于把减数拆成另外两个数,一定要拆对.“平十法”的优点在于:大多数学生容易掌握可以让学生自主动手研究学习.这方法的缺点:学生在用这个方法计算时容易养成扒手指的习惯. 方法四: “多减加补”13-9=13-10+1=4 “多减加补”这个方法的特点在于:把减数先凑成10,再用补减数减再加上和9凑成10的那个数1,如:9+1=10,再把13-10+1=4.这方法的优点在于:再次让学生复习凑十法.它的气点就是:只能局限于小位数的计算,以后计算多位数这方法行不通.有个别学生容易加补上的那数忘记加上了. 方法五: “将被减数个位上补足成够减的数”13-=1--2=8 “将被减数个位上补足成够减的数”这个方法是将被减数的个位补到能被减数减,再接着减去补上的数.如:13-化成1--2=8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掌握了.优点:这个方法比“多减加补”的方法更容易记,也比效不会出错.缺点:只

如何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

如何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的一个教学难点,在计算减法时也是最基础的、最重要的,比如:在二、三年级的百以内减法,万以内减法中,我们会告诉学生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十位不够减,向百位退一,百位不够减,向千位退一……,以此类推,通过知识的迁移再大数的减法学生也会算,其实每一数位上的计算最终还是要转化成20以内的退位减法,可见它的重要性。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孩子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基本上是化退位为不退位。从大的方面分有两种方法,“数数法”和“数字推理法”。数字推理法又可以分为“破十法”、“平十法”、“想加算减法”、“多减加补法”。 举例:13-9=? (1)“数数法” 孩子很可能从13个里一个一个地去减,减去9个后,还剩4个。这种算法是最原始的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它的基础是孩子已经学会数20以内的数,有部分孩子会通过“数”的方法来实现“减”的目的。刚开始接触退位减时,可以允许孩子用这样数的方法,但是以后应该慢慢让孩子通过练习,体会到其他的算法更快更简便,计算时应该选择更优化的方法。 (2)“破十法” 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可以先把10减去9,剩下的1和个位上的3合起来,得到还剩4个。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孩子已经掌握了11~20各数的组成、会计算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包括加减混合运算。破十法可以演化为“投机取巧法”,比如,9和1凑成十,那么十几减9时就拿个位上的数加1即可,8和2凑成十,那么十几减8时就拿个位上的数加上2即可,以此类推,这样的计算速度就会大大提高,但是这种投机取巧法有局限性,仅限于20以内的退位减法,大于20的退位减法就不适用了。 (3)“平十法” 也就是说,可以把13-9拆成一道以前学过的连减法来算,13先减去3,再减去6,得到还剩4个。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孩子已经掌握了10以内各数的分与合、会计算10以内的减法、十几减几得十的减法、连减的运算。 (4)“想加算减法” 利用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只要知道9加几等于13,然后据此推出13减9就等于几。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孩子会根据加法算式写出相应的减法算式,会求括号里的未知数,会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如果进位加法非常熟练,这种方法就会计算得很快,而且孩子的逆向思维得到了锻炼,对加减法之间的密切关系有了更深地理解,一年级中上等的孩子用这种方法的比较多。 (5)“多减加补”也有可能孩子会把13减9想象成13减10,因为多减了1个,所以得到的数还要再加上1,即13-9=13-10+1=4。这也是一种很好很有创造力的方法,如果孩子提出这样的算法,应该给予表扬! 在这些算法中,第一种算法最容易,但是最费时间。第二、三种算法比第一种快多了,思维上了一个台阶,但却比第四种算法容易,就是需要两步计算,不过大部分孩子还是可以想到的。第四种算法最省时,但也最难,孩子不但要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很熟练,而且要有一定的推理能力。第五种算法,聪明的孩子会选用这样的方法,因为和整十数有关的加减法总是算起来比较简便的。在一年级我们主要引导、鼓励孩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退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方法技巧)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的一个教学难点,在计算减法时也是最基础的、最重要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孩子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从大的方面分有两种方法,“数数法”和“数字推理法”。数字推理法又可以分为“破十法”、“平十法”、“想加算减法”、“多减加补法”。我们现在重点让孩子们掌握“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其他的方法家长们可以了解一下,有能力的孩子可以掌握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举例:13-9=? (1)“数数法” 孩子很可能从13个里一个一个地去减,减去9个后,还剩4个。这种算法是最原始的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它的基础是孩子已经学会数20以内的数,有部分孩子会通过“数”的方法来实现“减”的目的。刚开始接触退位减时,可以允许孩子用这样数的方法,但是以后应该慢慢让孩子通过练习,体会到其他的算法更快更简便,计算时应该选择更优化的方法。 (2)“破十法” 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可以先把10减去9,剩下的1和个位上的3合起来,得到还剩4个。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孩子已经掌握了11~20各数的组成、会计算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包括加减混合运算。 (3)“平十法” 也就是说,可以把13-9拆成一道以前学过的连减法来算,13先减去3,再减去6,得到还剩4个。 即:13-3-6=4,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孩子已经掌握了10以内各数的分与合、会计算10以内的减法、十几减几得十的减法、连减的运算。 (4)“想加算减法” 利用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只要知道9加几等于13,然后据此推出13减9就等于几。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孩子会根据加法算式写出相应的减法算式,会求括号里的未知数,会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如果进位加法非常熟练,这种方法就会计算得很快,而且孩子的逆向思维得到了锻炼,对加减法之间的密切关系有了更深地理解,一年级中上等的孩子用这种方法的比较多。 (5)“多减加补” 也有可能孩子会把13减9想象成13减10,因为多减了1个,所以得到的数还要再加上1, 即13-9=13-10+1=4。 在这些算法中,第一种算法最容易,但是最费时间。第二、三种算法比第一种快多了,思维上了一个台阶,但却比第四种算法容易,就是需要两步计算,不过大部分孩子还是可以想到的。第四种算法最省时,但也最难,孩子不但要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很熟练,而且要有一定的推理能力。第五种算法,聪明的孩子会选用这样的方法,因为和整十数有关的加减法总是算起来比较简便的。在一年级我们主要引导、鼓励孩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退位减。

20以内退位减法的5种方法

以13—9为例: (1)“数数法” 孩子很可能从13个里一个一个地去减,减去9个后,还剩4个。这种算法是最原始的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它的基础是孩子已经学会数20以内的数,有部分孩子会通过“数”的方法来实现“减”的目的。刚开始接触退位减时,可以允许孩子用这样数的方法,但是以后应该慢慢让孩子通过练习,体会到其他的算法更快更简便,计算时应该选择更优化的方法。 (2)“破十法” 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可以先把10减去9,剩下的1和个位上的3合起来,得到还剩4个。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孩子已经掌握了11~20各数的组成、会计算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包括加减混合运算。 (3)“平十法” 也就是说,可以把13-9拆成一道以前学过的连减法来算,13先减去3,再减去6,得到还剩4个。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孩子已经掌握了10以内各数的分与合、会计算10以内的减法、十几减几得十的减法、连减的运算。 (4)“想加算减法” 利用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只要知道9加几等于13,然后据此推出13减9就等于几。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孩子会根据加法算式写出相应的减法算式,会求括号里的未知数,会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5)也有可能孩子会把13减9想象成13减10,因为多减了1个,所以得到的数还要再加上1,即13-9=13-10+1=4。这也是一种很好很有创造力的方法,如果孩子提出这样的算法,应该给予嘉奖、表扬! 在这些算法中,第一种算法最容易,但是最费时。第二、三种算法比第一种快多了,思维上了一个台阶,但却比第四种算法容易,就是需要两步计算,不过大部分孩子还是可以想到的。第四种算法最省时,但也最难,孩子不但要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很熟练,而且要有一定的推理能力。第五种算法,聪明的孩子会选用这样的方法,因为和整十数有关的加减法总是算起来比较简便的。要引导、鼓励孩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退位减,达到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基础是孩子会根据加法算式写出相应的减法算式,会求括号里的未知数,会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0以内退位减法平十法专项训练

. 17-9=()把()分成()和(),()减()得(),()再减()得()。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14-9=()把()分成()和(),()减()得(),()再减()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12-7=()把()分成()和(),()减()得(),()再减()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14-5=()把()分成()和(),()减()得(),()再减()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14-9=()把()分成()和(),()减()得(),()再减()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11-5=()把()分成()和(),()减()得(),()再减()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12-4=()把()分成()和(),()减()得(),()再减()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16-9=()把()分成()和(),()减()得(),()再减()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15-6=()把()分成()和(),()减()得(),()再减()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16-9=()把()分成()和(),()减()得(),()再减()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12-5=()把()分成()和(),()减()得(),()再减()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13-6=()把()分成()和(),()减()得(),()再减()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

20以内退位减法方法

20以内退位减法方法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的一个教学难点,在 计算减法时也是最基础的、最重要的。20以内的退位减 法是在孩子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 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从大的方面分 有两种方法,“数数法”和“数字推理法”。数字推理法乂可 以分为“破十法”、“平十法”、“想加算减法”、“多减加补法”。我们现在重点让孩子们掌握“破十法” 和“想加算减法”。其他的方法家长们可以了解一下,有能力的孩子可以掌握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举例:13-9= (1)“数数法” 孩子很可能从13个里一个一个地去减,减去9个后,还剩4 个。这种算法是最原始的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它的基础是孩子已经学会数20以内的数,有部分孩子会通过“数”的方法来实现“减”的目的。刚开始接触退位减时,可以允许孩子用这样数的方法,但是以后应该慢慢让孩子通过练习,体会到其他的算法更快更简便,计算时应该选择更优化的方法。 (2)“破十法” 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可以先把10减去9,剩下的1 和个位上的3合起来,得到还剩4个。这种算 法的基础是孩子已经掌握了11?20各数的组成、会计算1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包括加减混合运算。 (3)“平十法” 也就是说,可以把13-9拆成一道以前学过的连减法来算,13先减去3,再减去6,得到还剩4个。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孩子已经掌握了10以内各数的分与合、会计算10以内的减法、十几减几得十的减法、连减的运算。 (4)“想加算减法” 利用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只要知道9加几等于13,然后 据此推出13减9就等于几。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孩子会根据加法算式写出相应的减法算式,会求括号里的未知数,会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如果进位加法非常熟练,这种方法就会计算得很快,而且孩子的逆向思维得到了锻炼,对加减法之间的密切关系有了更深地理解,一年级中上等的孩子用这种方法的比较多。 (5)“多减加补” 也有可能孩子会把13减9想象成13减10,因为多减了1个, 所以得到的数还要再加上1,即13-9=13-10+1=4。 在这些算法中,第一种算法最容易,但是最费时间。第二、三种算法比第一种快多了,思维上了一个台阶,但却比第四种算法容易,就是需要两步计算,不过大部分孩子还是可以想到的。第四种算法最省时,但也最难,孩子不但要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很熟练,而且要有一定的推理能力。第五种算法,

最新20以内退位减法解决问题练习题

解决问题练习题 一、1、17-9=()(1)想加算减:9+()=17 所以17-9=()(2)破十法;先算()再算() 13-8=()(1)想加算减:8+()=13 所以13-8=()(2)破十法;先算()再算() 16-7=()(1)想加算减:7+()=16 所以16-7=()(2)破十法;先算()再算() 二、(1)17比8大(),8比13() (2)比19小6的数()比6大7的数是() (3)19比6大(),7比16小() (4)比13小9的数()比9大8的数是() (5)()比18少7,16比()多4 (6)15比()少9, 14比()多6 (7)()比12少5, 13比()少4 三、1、红红买了16支铅笔和13支钢笔,用了7支铅笔,还有几支铅笔? 2、小兰有14朵花,蓝花有8朵,送给小丽7朵,还剩多少朵?

3、一共有12人参加跑步比赛,女生有5人,一组有6人,二组有多少人? 4、有20颗樱桃,明明吃了8颗,亮亮吃了9颗,两人一共吃了几颗? 5、原来有18台电视机和6台电脑,卖了9台电视机,还剩多少台电视机? 6、我们班有19人,有9名女生,有8名爱画画,男生有多少人? 7、小明有13个香蕉和5个桔子,吃了6个香蕉,还剩多少香蕉? 8、我们班有17人参加植树,要植10棵树,其中女生7人,男生有几人? 9、黑猫钓了9条鱼,花猫钓了12条鱼,白猫钓6条鱼,花猫比黑猫多钓 几条鱼? 10、一共要做15道口算题,小红做了9道,小刚做了3道,小红还有几道没有做?

11、小明家有14只鸡和5只鸭。公鸡有6只,母鸡有几只? 四、1、同学们参加踢毽子比赛。娟娟踢了14个,秀秀踢了5个,英英7个。 (1)娟娟比秀秀多踢了几下? (2)你还能提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2、玩具店新进了三种玩具。布娃娃15个,叮当猫9个,小熊4个。(1)布娃娃比叮当猫多几个?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3、小丽做了12朵花,小明做了7朵花,小婷做了9朵花。 (1)小丽比小明多做几朵花?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4\、小丽和小新一共做了15朵花,其中黄色的有6朵,小丽做了8朵。小新做了几朵?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学方法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学方法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孩子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举例: 13-9=? (1)“数数法” 孩子很可能从13个里一个一个地去减,减去9个后,还剩4个。这种算法是最原始的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它的基础是孩子已经学会数20以内的数,有部分孩子会通过“数”的方法来实现“减”的目的。刚开始接触退位减时,可以允许孩子用这样数的方法,但是以后应该慢慢让孩子通过练习,体会到其他的算法更快更简便,计算时应该选择更优化的方法。 (2)“破十法” 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可以先把10减去9,剩下的1和个位上的3合起来,得到还剩4个。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孩子已经掌握了11~20各数的组成、会计算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包括加减混合运算。 (3)“平十法” 也就是说,可以把13-9拆成一道以前学过的连减法来算,13先减去3,再减去6,得到还剩4个。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孩子已经掌握了10以内各数的分与合、会计算10以内的减法、十几减几得十的减法、连减的运算。 (4)“想加算减法” 利用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只要知道9加几等于13,然后据此推出13减9就等于几。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孩子会根据加法算式写出相应的减法算式,会求括号里的未知数,会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5)也有可能孩子会把13减9想象成13减10,因为多减了1个,所以得到的数还要再加上1,即13-9=13-10+1=4。这也是一种很好很有创造力的方法,如果孩子提出这样的算法,应该给予嘉奖、表扬!

在这些算法中,第一种算法最容易,但是最费时。第二、三种算法比第一种快多了,思维上了一个台阶,但却比第四种算法容易,就是需要两步计算,不过大部分孩子还是可以想到的。第四种算法最省时,但也最难,孩子不但要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很熟练,而且要有一定的推理能力。第五种算法,聪明的孩子会选用这样的方法,因为和整十数有关的加减法总是算起来比较简便的。要引导、鼓励孩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退位减,达到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

完整word版巧用破十法和平十法突破退位减法

巧用破十法和平十法突破“退位减法” 计算在小学阶段非常重要,并且也是数学中其它内容学习的一个基础。所以熟练、准确地掌握计算是数学学习中最为重要的一步! 但是很多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们,在计算方面比较薄弱,尤其在“退位减法”这一块经常出错。 今天我们列四种方法,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如何突破退位减法吧! 数数法 以15-8=7为例,孩子很可能会利用手指头,或者小积木等,从15里面一个一个的去减,减掉8个后,发现还剩下7个。 这种算法是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方法,但是较费时。刚开始可以允许孩子用这种方法,因为对于学前和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借助一些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来帮助他们进行具象到抽象的演绎,所以很多孩子会借助掰手指或者小积木等来完成计算,这是正常的表现。 以后我们只要慢慢让孩子通过练习,体会到其它方法更便捷,并且抽象思维越来越强的时候,他们自然而然就会放弃这种算法。 做减法想加法 比如我们要算15-8=?,我们可以利用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只要。几就等于8减15,然后由此推出15等于几加8知道. 以内的进位加法很熟练,但也最难。孩子不但要对20这种方法最省时,而且要有一定的推理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破十法 比如13-5=?那么第一步就是将13拆成10和3,我们知道10-5等于5的好朋友5,再用5加上3最后等于8。 也就是说将十几拆成十和几,那么减去一个数的得数就为这个几加上减数的好朋友。比如17-9=?就是将17拆成10和7,7加上9的好朋友1就等于8。 平十法(砍尾法) 以15-8=?为例,可以将其拆成连减法来计算,15先减去5,再减去3。

为什么这样要算呢?因为如果你问孩子15-5=?26-6=?39-9=?你会发现孩子可以很快做出答案。?98-8= 也就是说个位相同的两个数(俗称尾巴)相减好算,把尾巴砍了就行了,比如26减去6就是把尾巴6砍了剩下20。然后用一个整十的数减去一个数,也非常好算。 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破十法”比较容易掌握,之前就教过“凑十歌”:凑十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亲密,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凑成一双手。 “凑十”只有五组:1+9、2+8、3+7、4+6、5+5,其实1+9、5+5都比较容易记,剩下3个也就不难了。 “破十法”就是把“凑十法”倒过来,只要让孩子懂得十几可以分成10和几,10减几剩下几,几十几=几就可以了。“凑十法”和“破十法”相互转化,熟练掌握以后不但能算的快,还能保证不出错。 对于“平十法”,孩子们在做题过程中,容易出现两种错误,一是受“凑十”、“破十”先入为主的影响,拆解错误;二是在在第二步加减符号搞混。孩子接触一个新知识点,有没有掌握?掌握够不够熟练?都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来完成。 练习题,有兴趣可试做一下!“破十法”下面列一些

20以内减法借十法破十法强化训练

20以减法借十法练习题 口诀: 进位加法(凑十法口诀: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算得数) 退位减法(破十法口诀:看大数,分出10,减小数,加剩数) 如嫌题目太少可更改数字 例:15 — 8 (一) 18 — 9 = 17 — 9 16 — 9 = 15 — 9 = 14 — 9 13 — 9 = = 11 — 9 17 — 8 =

(二) = 15 —8 14 —8 = = 12 —8 = 11 —8 = 16 —7 = 15 —7 14 —7 = = 12 —7 11 —7 = 15 — 6 = 14 — 6 13 — 6 = 12 — 6 = 11 — 6 14 — 5 =

(三) 13 = 12 = 11 = = 12 — 4 = 11 — 4 = = 11 — 3 = 11 — 2 = = 12 — 5 = 11 — 5 = = 12 — 4 = 11 — 4 = 15 —7 14 —7 =

(四) 18 —9 = 17 —9 16 —9 = 15 —9 = 14 —9 13 —9 = 13 —7 = 12 —7 11 —7 = 12 —9 = 11 —9 17 —8 = = 15 —8 14 —8 = = 12 — 4 = 11 — 4 =

(五) 12 — 3 = 11 — 3 = 11 — 2 = = 12 — 5 = 11 — 5 = = 12 —8 = 11 —8 = 16 —7 = 15 —7 14 —7 = 12 — 6 = 11 — 6 14 — 5 = = 14 —9 13 —9 =

(六) 13 — 4 = 12 — 4 = 11 — 4 = = 11 — 3 = 11 — 2 = = 12 — 5 = 11 — 5 = = 12 —8 = 11 —8 = 16 —7 = 15 —7 14 —7 = = 11 — 6 14 — 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