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谱法习题集和答案解析备课讲稿

质谱法习题集和答案解析备课讲稿
质谱法习题集和答案解析备课讲稿

质谱法习题集和答案

解析

第四章、质谱法(122题)

一、选择题 ( 共35题 ) 1. 2 分

已知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C 8H 10,在质谱图上出现 m /z 91的强峰,则该化合物可

能是: ( )

(1)

CH 3

C 2H 5

CH 3CH 3

CH 3

CH 3

(2)

(3)

(4)

2. 2 分

下列化合物含 C 、H 或O 、N ,试指出哪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为奇数?( )

(1) C 6H 6 (2) C 6H 5NO 2 (3) C 4H 2N 6O (4) C 9H 10O 2 3. 2 分)

下列化合物中分子离子峰为奇数的是 ( )

(1) C 6H 6 (2) C 6H 5NO 2 (3) C 6H 10O 2S (4) C 6H 4N 2O 4

4. 2 分

在溴己烷的质谱图中,观察到两个强度相等的离子峰,最大可能的是:( )

(1) m/z为 15 和 29 (2) m/z为 93 和 15

(3) m/z为 29 和 95 (4) m/z为 95 和 93

5. 2 分

在C2H5F中, F对下述离子峰有贡献的是

( )

(1) M (2) M+1 (3) M+2 (4) M及M+2

6. 2 分

一个酯的质谱图有m/z74(70%)的强离子峰,下面所给结构中哪个与此观察值最为一致?

( )

(1) CH3CH2CH2COOCH3 (2) (CH3)2CHCOOCH3

(3) CH3CH2COOCH2CH3 (4) (1)或(3)

7. 2 分)

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6H14O, 质谱图上出现m/z59(基峰)m/z31以及其它弱峰m/z73,m/z87和m/z102. 则该化合物最大可能为

( )

(1) 二丙基醚 (2) 乙基丁基醚 (3) 正己醇 (4) 己醇-2

8. 2 分

某胺类化合物, 分子离子峰其M=129, 其强度大的m/z58(100%), m/z100(40%), 则该化合物可能为

( )

(1) 4-氨基辛烷 (2) 3-氨基辛烷

(3) 4-氨基-3-甲基庚烷 (4) (2)或(3)

9. 2 分

某胺类化合物, 分子离子峰M+=87, m/z30为基峰, 则它最可能是( )

(1) (CH3)2CHCH2CH2NH2

CH3

?

(2) CH3CH2-C-NH2

?

CH3

CH3

?

(3) CH3CH2CH2CHNH2

(4) (1)或(3)

10. 2 分

按分子离子的稳定性排列下面的化合物次序应为

( )

(1) 苯 > 共轭烯烃 > 酮 > 醇

(2) 苯 > 酮 > 共轭烯烃 > 醇

(3) 共轭烯烃 > 苯 > 酮 > 醇

(4) 苯 > 共轭烯烃 > 醇 > 酮

11. 2 分

分子离子峰弱的化合物是:()

(1) 共轭烯烃及硝基化合物 (2) 硝基化合物及芳香族

(3) 脂肪族及硝基化合物 (4) 芳香族及共轭烯烃

12. 2 分

在C2H5Br中, Br原子对下述同位素离子峰有贡献的是: ( )

(1) M (2) M+1 (3) M+2 (4) M和M+2

13. 2 分

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M=142, 其质谱图如下左, 则该化合物为

( )

(1) 正癸烷 (2) 2,6-二甲基辛烷 (3) 4,4-二甲基辛烷 (4)3-甲基壬烷

14. 2 分

某化合物的质谱图上出现m/z31的强峰, 则该化合物不可能为

( )

(1) 醚 (2) 醇 (3) 胺 (4) 醚或醇 15. 2 分

在化合物3,3-二甲基己烷的质谱图中, 下列离子峰强度最弱者为 ( )

(1) m /z 29 (2) m /z 57 (3) m /z 71 (4) m /z 85 16. 2 分

3,3-二甲基戊烷:CH 3

CH 2

C CH 2CH 3CH 3CH 3

1

2

3

456受到电子流轰击后, 最

容易断裂的键位是: ( )

(1) 1和4 (2) 2和3 (3) 5和6 (4) (2)和(3) 17. 2 分

R ─X·+ ──→ R + + X· 的断裂方式为: ( ) (1) 均裂 (2) 异裂 (3) 半异裂 (4) 异裂或半异裂 18. 2 分

今要测定14N 和15N 的天然强度, 宜采用下述哪一种仪器分析方法? ( )

(1) 原子发射光谱 (2) 气相色谱 (3) 质谱 (4) 色谱-质谱联用 19. 2 分

溴己烷经 均裂后, 可产生的离子峰的最可能情况为:

( )

(1) m/z93 (2) m/z93和m/z95 (3) m/z71 (4) m/z71和m/z73 20. 2 分

一种酯类(M=116), 质谱图上在m/z57(100%), m/z29(27%)及m/z43(27%)处均有离子峰, 初步推测其可能结构如下, 试问该化合物结构为

( )

(1) (CH3)2CHCOOC2H5 (2) CH3CH2COOCH2CH2CH3

(3) CH3(CH2)3COOCH3 (4) CH3COO(CH2)3CH3

21. 5 分

某化合物在质谱图上出现m/z 29,43,57 的系列峰, 在红外光谱图官能团区出现如下吸收峰: >3000c M-1 ;1460c M-1 ,1380c M-1 ,1720c M-1.则该化合物可能是: ()

(1)烷烃 (2) 醛 (3)酮 (4)醛或酮

22. 2 分

某化合物的M S图上出现m/e74的强峰, R光谱在3400~3200c M-1有一宽峰,1700~ 1750c M-1有一强峰,则该化合物可能是

()

(1)R1-(CH2)3-COOCH3

(2)R1-(CH2)4-COOH

(3)R1-(CH2)2-CH-COOH

|

CH3

(4)(2)或(3)

23. 5 分

某化合物 相对分子质量M r =102,红外光谱指出该化合物是一种酯。质谱图上m/z 74处出现一强峰。则该化合物为

( )

(1)CH 3CH 2COOC 2H 5 (2)(CH 3)2CHCOOCH 3 (3)CH 3(CH 2)2COOCH 3 (4)CH 3COOC 3H 7 24. 5 分

某一化合物 相对分子质量为72,红外光谱指出该化合物含有一个羰基吸收峰。则该化合物可能的分子式为

( )

(1)C 4H 8O (2)C 3H 4O 2 (3)C 3H 6NO (4)(1)或(2) 25. 2 分

化合物CH 3 C C 3H 7O

在质谱图上出现的主要强峰是

( )

(1) m/z 15 (2)m/z 29 (3)m/z 43 (4)m/z 71 26. 1 分

在某化合物的质谱上,M 和(M +2)峰的相对强度约为3:1,由此,大致可

以推断该化合物存在 ( )

(1)氧的同位素 (2)硫的同位素 (3)溴的同位素 (4)氯的同位素 27. 1 分

在丁烷的质谱图中,M对(M+1)的比例是

()

(1)100:1.1 (2)100:2.2 (3)100:3.3 (4)100:4.4 28. 1 分

在一张质谱图中,M:(M+1)为100:24,可能存在的碳原子数约为

()

(1)2 (2)11 (3)22 (4)24

二、填空题 ( 共20题 )

1. 2 分

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M=142, 质谱图上测得M+1/M=1.1%(以轻质同位素为100时, 某些重质同位素的天然强度是: 13C: 1.08; 2H: 0.016; 15N: 0.38), 则该化合物的经验式是:()

(1) C8H4N3 (2) C4H2N2O4 (3) CH3I (4) C11H10

2. 2 分

CO2经过质谱离子源后形成的带电粒子有 CO2+、CO+、C+、CO22+等,它们经加速后进入磁偏转质量分析器,它们的运动轨迹的曲率半径由小到大的次序为

_______ 。

3. 2 分 (2108)

质谱仪的分辨本领是指的能力.

4. 2 分

质谱图中出现的信号应符合氮规则,它是指

5. 2 分

在电离室生成的碎片离子比在飞行过程中生成相同碎片离子的动能

_____________, 偏转程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现的m/z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5 分

丁苯质谱图上m/z134, m/z91和m/z92的峰分别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产生的峰.

7. 5 分

在有机化合物的质谱图上, 常见离子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现, 其中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在飞行过程中断裂产生的.

8. 5 分

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4H8O2, M=88, 质谱图上出现m/z60的基峰.则该化合物最大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2 分

CH3CH2COCH3和CH3(CH2)3CH3应用低分辨率质谱仪,所作的质谱图有一个较为明显的差别, 在m/z为______时,前者显________峰,后者显___________峰。

10. 2 分

除同位素离子峰外,分子离子峰位于质谱图的___________区,它是由分子失去________ 生成的, 故其质荷比值是该化合物的________________。

11. 2 分

同位素离子峰位于质谱图的最高质量区, 计算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强度比, 根据________表确定化合物的可能分子式。

12. 2 分

因亚稳态离子峰是亚稳离子在离开_________后碎裂产生的, 故在质谱图上____于其真实质荷比的位置出现.它的出现可以为分子的断裂提供断裂途径的信息和相应的____离子和_____离子。

13. 2 分

m/e142的烃的可能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各自的M和M+1的比例是_______。

14. 5 分

对含有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氯原子的化合物,可能有的同位素组合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所对应的分子离子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5 分

考虑到12C和13C的分布,乙烷可能的分子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同位素分子的分子离子值m/z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2 分

在某化合物的质谱图上, 检出其分子离子峰的m/e为265, 从这里可提供关于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息.

三、计算题 ( 共17题 )

1. 2 分

下述电离源中分子离子峰最弱的是

( )

(1) 电子轰击源 (2) 化学电离源

(3) 场电离源 (4) 电子轰击源或场电离源

2. 5 分

某有机物的质谱峰有以下数据:m/z = 73 为分子离子峰

m/e 58 73 74

相对强度(基峰%) 100 23 1.1

试在以下三种化合物范围内指出最可能的分子式。已知各元素同位素强度比为:

13C 1.11 , 17O 0.04

15N 0.37 , 2H 0.015

三种化合物是 C2H7N3、C3H7NO、C4H11N

3. 5 分

在某烃的质谱图中m/z57 处有峰,m/z32.5 处有一较弱的扩散峰。则m/z 57的碎片离子在离开电离室后进一步裂解,生成的另一离子的质荷比应是多少?

在化合物 CHCl 3的质谱图中,分子离子峰和同位素峰的相对强度比为多少? 5. 5 分

在一可能含C 、H 、N 的化合物的质谱图上,M : M + 1 峰为 100 : 24 ,试计算该化合物的碳原子数。 6. 5 分

在C 100H 202中, (M +1)/M 为多少? 已知13C 强度为1.08; 2H 为0.02. 7. 5 分

试计算CH 3SH 中(M +2)/M 的值. 已知13C 、2H 和 34S 的强度分别为1.08,0.02和4.40。 8. 5 分

试计算下列分子的(M +2)/M 的值: (1) 溴乙烷 C 2H 5Br (2) 氯苯 C 6H 5Cl (3) 二甲亚砜 C 2H 6SO 2 9. 5 分

已知亚稳离子峰的m /e 为158.2, 其离子的m /e 为187, 试问在正常情况下裂解,m /e158.2峰的真实质量为多少? 10. 2 分

将C 10H 5N +.(142.06567)和C

10 CH 9

12

13

+.(142.07378)离子分开,质谱计应

具有多高的分辨率?

甲醇在M/e=15、28、29、30、31和32处有质谱峰。在M/e=27.13处存在一条宽而强度低的亚稳离子峰。试确定子离子和母离子。

12. 5 分

以最大强度同位素为100,13C的天然强度是1.11,37Cl的天然强度为

32.5,试计算含有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氯原子的化合物的M、(M+1)、(M+2)、(M+3)峰的相对强度。

13. 2 分

试计算当加速电压为6000V时,质量为100的一价正离子在1.2T的磁场中运行轨迹的半径。(1单位正电荷=1.6×10-19C)

四、问答题 ( 共48题 )

1. 10 分

某有机化合物在 95% 乙醇中测其紫外光谱得 M ax为290n M, 它的质谱、红外(液膜)光谱和氢核磁共振波谱如下图。试推定该化合物的结构,并对各谱数据作合理解释。

2. 10 分

某有机化合物在紫外光区的 205n M以上没有吸收,它的质谱、红外(纯液膜)和

氢核磁共振谱如下图。试推定该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并对各谱数据作合理的解释。

3. 5 分

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可能是 A 或 B,它的质谱中出现m/z29和m/z57 峰,试推测该化合物是 A 还是 B?用符号表示生产m/z 57 峰的裂解方式。

(A) CH3- CH2- C - CH2- CH3

(B) CH3- CH2- CH2 - C - CH3

4. 5 分

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可能是 A 或 B,它的质谱中出现m/z29和m/z57 峰,试推测该化合物是 A 还是 B?用符号表示生产m/z 57 峰的裂解方式。

(A) CH3- CH2- C - CH2- CH3

(B) CH3- CH2- CH2 - C - CH3

5. 5 分

说明指导含 C、H 和 N 化合物的分子离子的m/z的规则。若化合物中氧

的存在是否会使上述规则无效?

7. 5 分

在低分辨质谱中, m/z为 28 的离子可能是 CO、N2、CH2N、C2H4中的某一个。高分辨率质谱仪测定值为 28.0227;试问上述四种离子中哪一个最符合该

数据?

已知:各个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 C: 12.0000;H: 1.0080;N: 14.0067;O: 15.9994。

8. 5 分

有一束含有各种不同m/z值的离子在一个具有固定狭缝位置和恒定电压V 的质谱仪中产生,磁场强度B慢慢地增加,首先通过狭缝的是最低还是最高

m/z值的离子?为什么?

9. 5 分)

一台普通的色谱仪和一台普通的质谱计要联结起来进行色质联用测定,在

联结两种仪器时最主要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10. 5 分

写出乙烷分子中C-C 键均裂、异裂、半异裂的反应式.

11. 5 分

考虑12C和13C的分布, 写出乙烷可能的分子式?

12. 5 分

试说明庚烯-3(M=98)质谱中, m/e70碎片离子产生的过程, 写出相关裂解

方程式.

13. 5 分

丁酸甲酯(M=102),在m/e71(55%), m/e59(25%), m/e43(100%)及m/e31(43%)处均出现离子峰, 试解释其来历.

14. 5 分

如何获得不稳定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

15. 5 分

某化合物在最高质量区有如下三个峰: m/e225, m/e211, m/e197.试判断哪一个可能为分子离子峰.

16. 5 分

试判断化合物CH3-CO-C3H7在质谱图上的主要强峰, 并作简明解释.

17. 5 分

某化合物质谱图上的分子离子簇为: M(89)17.12%; M+1(90)0.54%;

M+2(91)5.36%. 试判断其可能的分子式.

18. 5 分

某化合物质谱图上的分子离子簇为: M(140)14.8%; M+1(141)1.4%;

M+2(142)0.85%. 试确定其分子式中所含的主要元素及可能的个数.

19. 5 分

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M=108,其质谱图如下, 试给出它的结构, 并写出获得主要碎片的裂解方程式.

20. 5 分

一个硝基化合物, 其分子式为C3H6ClNO2, N M R图如下, 试推测它的结构.

21. 10 分

下面列出C2H6O的质谱数据,试鉴定此两异构体。

(1)m/z 46 45 31

相对强度 16 50 100

(2)m/z 46 45 31

相对强度 61 100 5

22. 10 分

预测化合物CH3COC3H7的主要断裂过程以及在质谱上的主要离子峰。

23. 10 分

预测化合物CH3CH2CH2CH2CHO的主要断裂过程以及在质谱上的主要离子峰。

24. 10 分

预测化合物CH3CH2F的主要断裂过程以及在质谱上的主要离子峰。

25. 5 分

预测化合物CH3CH2OH的主要断裂过程以及在质谱上的主要离子峰。

26. 10 分

预测化合物CH3CH2Br的主要断裂过程以及在质谱上的主要离子峰。

27. 5 分

今有一含四个碳原子的胺,其质谱数据如下:

m/z 29 41 44 58 73 相对强度 9.1 9.4 100.0 10.0 1.2 试问它是什么化合物?

29. 5 分

某化合物在最高质量区有如下几个离子峰:m/z=201,215,216,试判断

其中哪一个峰可能为分子离子峰?你如何确证它?

30. 2 分

一个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已确证在m/z151处,试问其结构能否是

N N

C

N

N

N

OH

C

N

N C

为什么?

31. 2 分

试写出从分子离子上脱去的常见碎片:(M-1),(M-2)及(M-15~20)。

32. 2 分

从某共价化合物的质谱图上,检出其分子离子峰m/z231,从这里你获得什么信息?

33. 5 分

集体备课发言稿

集体备课发言稿 尊敬的教办专家、兄弟学校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下面,我代表我们中心小学六级语文备课组六位老师向大家做个汇报,谈谈我们对六级上册二单元教材的整体理解,对学情的分析,以及对六课《怀念母亲》这篇课文的解读和教学设想。 一板块我们对六级上册二单元教材的整体理解 本单元教材围绕着“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安排了四篇文章、一次习作和口语交际、一次回顾与拓展、一次综合性学习。四篇文章中,前两篇是讲读课文,《詹天佑》描写了詹天佑为我国铁路建设事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歌颂了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杰出的创造才能。《怀念母亲》表现了著名学者季羡林在德国留学时对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无限眷恋的感情。后两篇是略读课文,《彩色的翅膀》则从普通的海岛战士扎根海岛、建设海岛平凡事迹中,歌颂了边防战士对祖国的一片窒和热爱的感情。《中华少》以诗歌的形式热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的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学习汇报会和写演讲稿或读后感的活动,“回顾·拓展”也是紧紧围绕“祖国在我心中”的主题,安排了相关的内容。另外,本组还安排了一次围绕本专题的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搜集、采访、参观等方式,进一步深化“祖国在我心中”的认识。 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二是为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到骄傲、自豪,立志报国;三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这三个教学目的,前两个侧重内容的理解,强调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也就是侧重人文熏陶;三个则侧重对表达形式的感悟,强调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侧重工具掌握。就这二者而言,我们认为不能割裂开来、分成两张皮,而应该巧妙地将二者融合在一起。怎样融合呢?简单说,就是抓住语言文字这个根本,通过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入体会、感悟,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让学生与作者、与文中主人公产生情感的鸣,回头再品味词句,看看作者是使用哪些词句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并打动我们的。这样,我们就带着学生在文本中走了一个来回,全面达成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用书建议,我们可以安排课时。其中,精读课文课时,略读课文课时,口语交际课时,习作课时,“回顾·拓展”课时。另外,学生还必须在课外利用部分时间完成综合性学习。 二板块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已经迈入六级了,接受各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少说也有六七了,学生对祖国的历史、文化、人民、地理等有了初步的浅显的认识。尤其是今·汶川大地震中,学生对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有了直接的感受;在今刚刚闭幕的北京奥运会上,

最新新人教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讲课讲稿

第八单元统计 单元教学内容:课本P106~114页,第八单元(统计) 单元教材分析: 继续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元)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本单元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学校组织学生检查身体、对街头过往车辆的调查、彩电的销售情况统计等。例题的编排力求使学生经历统计过程,又从中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方法,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如不偏食、注意用眼等等,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本册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物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单元教学重点: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单元教学难点:完成以1格代表5个单位的统计表的制作。 单元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统计(一) 课题统计(一) 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调查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学生填写比较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 问题。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

践能力和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 填写简单的复式的统计表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相关表格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实践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修订栏 导入一、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测量过体重吗?测量了几次? 2、一年级刚入学时,你测量的体重是多少?(学生自由汇报各自的体重情况) 3、怎样才能让大家一看就明白我们班所有人的体重情况呢? 教学过程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 1、电脑出示统计表(1): 2、活动结束后,师生共同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后填入表格中。 3、二年级时,我们的体重有什么变化呢? 电脑出示统计表(2)

集体备课总结发言稿

集体备课中成长教学反思中超越 随着教育的发展,集体备课已成为我们校本教研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解放教师的有效途径,是学校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主要平台,是开展校本培训活动的重要载体,更是培养青年教师成长的主要机制。今天的集体备课,我是尝到了集体备课的甜头。在此,我作为一个参与者,现将今天集体备课活动感悟和反思与大家共同交流: 首先是我的感悟: 第一、集体备课为我们一线的老师提供了难得的“教学蓝本”。在集体备课中,我们每位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钻研,根据教材特点,书写出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案,并在教研活动中通过个人说课、集体研讨、再次修改,集各人教案优点于一体,集体的智慧产生出了较为圆满的教学设计。集体备课引发了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既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更有利于教师拓展思路,通过集体备课,互利互惠,相得益彰,使教学过程真正达到最优化,既发展了学生,又成长了教师,带给自己的是永久的”营养”。可以说,这次集体备课,我认为收获多多,受益匪浅。

第二、集体备课为老师们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以往自己备课,有时会思路狭窄或出现知识错误。通过集体备课活动中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了解他人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取长补短,推陈出新,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我们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 第三、集体备课帮我弥补了专业知识的不足,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知识含量,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不断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课备精了,学生学起来就感觉轻松了,教学效果就提高了。 第四、集体备课使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协作、分享。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集体智慧的力量却是可以无限放大的。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多与同学科、同班级教师探讨学生的教育、教学问题是很有必要的。以下三点是我对今天会议的反思和今后工作需要努力的方向: 1.加强思想认识,端正教研心态。首先我自己要充分认识集体备课的重要性,把握集体备课的各个环节,组织好全乡教师的常识集体备课活动,对于老师方面,其实每一位老师在内心中都期待着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能给自己个人带来益处,使自己在业务上得到提高,可又往往或多或少地抱着“自卑”或“偷懒”

小学数学教研集体备课发言稿

数学教研集体备课发言稿 吴老师在设计《角》这节课时,充分体现数学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的数学活动。在师生之见间、学生之间的积极交往和互动中,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建构知识并内化学习内容,从而完成学习内容,实现共同发展。 设计过程主要体现在: 1、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新的内容 在教学认识射线时,结合生活情境开展活动。通过观察灯光、作图与想象,建立射线的概.念,并举例说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在生活中的运用。 2、以学生原有的认识为基础,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建构新的认识 在认识线段的基础上,通过一端或两端无限延长认识射线和直线,有利于学生借助“有限”建立“无限”的概念。 3、重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和掌握新的内容 让学生动手画一画,从中体会通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通过量一量,明确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从而突出重点。 4、教学环节安排合理 有利于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在“做”数学的过程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在教具的准备中,没有很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计;练习的设计不够有针对性。 朱延文主任参加教研活动 “小学数学课堂高效”的思考发言稿

“老师叫苦,学生喊累,但学生并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这是久久横亘在我们大部分老师心中的一个结。问题在哪里?究其原因之一在于“我们的课堂效率低,课内损失课外补,造成学生课业负担重,形成恶性循环。”“怎样才能解放我们自己,减轻学生的负担,向40分钟而不是向24小时要质量?我想这是每个教师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 “高效的课堂”是小学数学教师永恒的追求。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虽然没有一成不变的定律,但还是有一些基本的规律可循。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吃透教材”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正如一位特级教师所说的:“这法、那法,不吃透教材就没法”。教师的教对于学生来说居于主导地位,教师只有掌握了教材各部分知识间的来龙去脉,以及教材里每一道例题和练习题的编写意图,才能做到胸中有书,游刃有余。因此,教师“吃透教材”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其中最为关键的是: 1、吃透教材——理清知识链。 数学是一门知识系统性非常强的学科,知识之间联系非常紧密,任何新知识都是在已学过的旧知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教师只有全面通读小学数学的各册教材,理清教材的知识链,教学时才能做到瞻前而顾后,能够以全局观点来驾驭,分析自己所教的教材。如果教师没有掌握教材的系统性,教学中就可能把完整的内容零敲碎打,分成许多独立地部分去教学。这样不仅教起来费劲,费时间,学生学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 单元备课策略集体备课解读稿

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大家好,我是实验小学的,很荣幸今大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的知识。 今天我将从课程在小学阶段所处的位置、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建议这几大块来讲述。 一、课程在小学阶段所处的位置和变化 1、在一二年级学过简单的分类理和数据收集,三年级学了统计表,在四年级上学我们学习了条形统图,为我们本学期学复式条形统计图奠定了基础,在之后五六年级要续学习相关知识,以本单元可谓是承启下。 2、与实验教村相比,修订教材对平均数的处理更加突出其统计意义。在例题2的编排方式,通过两对人数不同,不能用总数比较这一矛盾,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进而发现运用平均数作比较的必要性,通过平均的比较,学生可以看出,虽然女生队的踢总数比男生对少但女生踢的平均数大于男生队,所以女生队的成绩好,由此可以出平均数是反映组数据的总体情况的很好的统计量。在习题的编排里也增加了不学生理解平均数统计意义的题目。 3、体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丰富其现形式。 学生在前面已经掌握了复式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在础上例题3让学生把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从面形成种所的统计图也就是复式条形统计图,在骗排上注原实出复式条形统计图便直观比两类

事物这一特点在画法上也突出了解到统计图呈现方式多样性。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主要分为两大块,第一块是关于平均数:第二块就是复式条形统计图。 木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认识平均数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用平均数比较数据间的整体情决实际问;复式条形统计图。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势的统计量。小学数学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既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般情况,也可以用来进行不同数据的比较,从而看出两组之间的差别,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比较直观简明,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比如平均速度半均身高平均成绩等。平均数是在我们三年级学习的平均分及除法运算含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平均数的概念与以前学的平均分完全不一样。 平均分与平均数的区别。 平均分的结果是真实存在的,每个数量都一样多。例如我们把20个练习木平均分给5个学生,每人分得4本,4是实际;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并非真实存在,是假设各个数量都一样多,但是同样20个本5个学生,平均每个学生得4本,这个4就是平均数,实际上不一定每个学生都有四个本子。 本单元的另一个内容是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并维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进行简单的效据分析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分析,这样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

集体备课中心发言稿.docx

集体备课中心发言稿 教材分析 : 这个单元的核心内容是" 辨认形状 " 。圆形、星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菱形、这六种形状,其中前三种形状的单词要求能听说读写,并初步运用what shape is it? 将形状与日常生活用品结合起来进行交际。 教学内容: part b c 设计思路 : 本课的课题是shapes 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鉴于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和自主思维能力,我在这堂课中设置了不少同桌协作和动手操作的环节,以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尽量使所学知识与实际靠拢,尽可能多的利用实 物进行单词和句型的操练。 教学目标 : 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角度的有机结合,本着这样的认识,我对本课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生能听说读写四个单词(shape, circle, square, star,);能听说读三个单 词(diamond, rectangle, tr-ia-ng-le); 2. 能运用 what shape is it?或what shape is the...? it's a/an...进行口语 交际。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以上单词及句型 2. 注意单词shape, rectangle, tr-ia-ng-le的正确发音 教学准备:

六种形的若干、卡片、一糖、剪刀、一白,事先在黑板上画好一个打开的盒子。 教学程: step1.greetings and free talk a:t: good ?, boys and girls. s:good ?, mi ? b:t: hello,girl,do you like singing?/what do you like? s1: ? t: hello,boy,can you dance?/what can you do?. s2: ? t:what can i do?i can draw.now i am drawing.i am drawing some shapes.( 在黑板上画形、菱形、三角形,画) step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teach: “shape”出示卡片,用 she tape 帮助音,开火,拼写 。揭示: today,we ’ll learn unit 9 shapes.(加s) 2. t:if you learn well, i’ll give you a star. teach“star”,用car 来 帮助音,开火,拼写。 3. t: look,this is a magic box.(指板好的盒子)if you say the order: “what shape ,what shape?”(板)it’ll give you many nice things. 用不同的奏把what shape 个口令熟。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稿

第八单元集体备课 一、教材分析: “第八组”教材单元主题是“走进科技世界”。分别由29课《数星星的孩子》、30课《爱迪生救妈妈》、31课《恐龙 的灭绝》、32课《阿德的梦》(略读课文)和《语文园地八》组成。单元导语是这样写的:在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夏天下雨,冬天下雪,这是为什么呢?在炎热的天气中,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雪糕,会冒出白气,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去观察, 去思考,去发现身边的科学吧!张衡在远古的汉朝“数星星”之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预测地震的“地震仪”。伟大的发 明家爱迪生在幼小的时候就表演出超凡的智慧,用镜子聚光救了妈妈。让孩子们津津乐道的恐龙竟然会跑到书本上来。阿德 乘坐飞船到火星上去旅游,那可是小家伙们最感兴趣的事情了。我们感叹编写教材者的韬光眼界、匠心别具。但实验教师在 整体把握这组教材的前提下,在具体教学时,请大家不要忽视语文的本质──发展学生的语言。语文课要姓“语”,不要把语 文课上成科学课、常识课。 二、教学目标: 1、认识56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 2、引导学生尽量自己去认字,在认字中发现规律,掌握了一定的认字规律。方便今后的认字学习。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理解和积累词句。 4、培养对自然界的一些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引导学生科学幻想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56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 3、培养学生对科学感兴趣,用智慧的目光去观察、发现身边的科学。 4、用正确的默读方法进行阅读是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方法指导: 1、注重鼓励学生自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和能力。 2、将识字识词和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中识字识词,进行词语互换丰富积累。 3、围绕重点词、句子进行教学,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4、充分利用学习伙伴,加强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联系,启发学生进行多元思考。 五、教学安排:13~16课时 1、数星星的孩子2课时 2、爱迪生救妈妈2课时 3、恐龙的灭绝2课时 4、阿德的梦2课时 语文园地八3课时 六、教学目标: 《数星星的孩子》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4、激起学生对宇宙奥妙的幻想,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张衡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认真观察自然现象是教学的重点。 2.天文知识比较难懂,是教学难点。 《爱迪生救妈妈》 1、会认11个生字,会读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夸奖、斥责”这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找出爱迪生救妈妈的句子从而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能用上学过的词语说说爱迪生救妈妈的办法。 3、从爱迪生想出的办法中领会他的聪明,爱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中感悟,用上积累的词句说说爱迪生救妈妈的办法,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在词语教学中,紧紧结合《课程标准》中“阅读”的阶段目标——结合上下文,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运用词语。对有些词语采用读对话、看图,各种形式的说话练习的手段来理解。 《恐龙的灭绝》 1、认识15个生字,理解词语,能正确书写“严、寒、谜”。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其中两种说法,并能进行复述,明白其中的逻辑关系。 3、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现象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难点:

集体备课展示的发言稿

篇一:集体备课总结发言稿 集体备课中成长教学反思中超越随着教育的发展,集体备课已成为我们校本教研 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解放教师的有效途径,是学校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主要平台,是开展校本培训活动的重要载体,更是培养青年教师成长的主要机制。今天的集体备课,我是尝到了集体备课的甜头。在此,我作为一个参与者,现将今天集体备课活动感悟和反思与大家共同交流: 首先是我的感悟: 第一、集体备课为我们一线的老师提供了难得的 “教学蓝本”。在集体备课中,我们每位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钻研,根据教材特点,书写出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案,并在教研活动中通过个人说课、集体研讨、再次修改,集各人教案优点于一体,集体的智慧产生出了较为圆满的教学设计。集体备课引发了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既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更有利于教师拓展思路,通过集体备课,互利互惠,相得益彰,使教学过程真正达到最优化,既发展了学生,又成长了教师,带给自己的是永久的”营养”。可以说,这次集体备课,我认为收获多多,受益匪浅。 第二、集体备课为老师们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以往自己备课,有时会思路狭窄或出现知识错误。通过集体备课活动中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了解他人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取长补短,推陈出新,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我们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 第三、集体备课帮我弥补了专业知识的不足,增 加了课堂教学的知识含量,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不断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课备精了,学生学起来就感觉轻松了,教学效果就提高了。 第四、集体备课使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协作、分 享。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集体智慧的力量却是可以无限放大的。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多与同学科、同班级教师探讨学生的教育、教学问题是很有必要的。以下三点是我对今天会议的反思和今后工作需要努力的方向: 1.加强思想认识,端正教研心态。首先我自己要充分认识集体备课的重要性,把握集体备课的各个环节,组织好全乡教师的常识集体备课活动,对于老师方面,其实每一位老师在内心中都期待着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能给自己个人带来益处,使自己在业务上得到提高,可又往往或多或少地抱着“自卑”或“偷懒” 的心理。前者深怕自己的东西太幼稚太肤浅,所以常常与会静听,不发言,少表态;后者总想“偷工减料”,能不沾就甩手。这两种心态都缺少奉献精神,前者少思想交流,后者缺通力协作。因此,我们需要我们教师有一种可贵的心态,那就是学术交流的自由和平等。 2.加强课堂听课是检验集体备课效果的重要途 径。集体备课,主

英语教研组集体备课计划-模板

英语教研组集体备课计划 英语教研组集体备课计划 为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认真实施《英语新课程标准》,快速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通过集体备课活动带动英语教学质量的均衡发展,促进英语教学成绩的提高,我校于20XX年秋季在全镇范围内进行了英语学科集体备课的尝试。一年来,从教学质量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随着小学英语课的全面开设,出现了教师课务量大、兼代课程多的新情况,急需进一步优化集体备课过程。为切实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根据市教研室《关于开展连云港市小学英语教研组集体备课创优达标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镇小学实际,现制定初步计划书如下: 一、加强工作领导 为进一步加强对英语教研组集体备课工作的领导,我们成立了以分管教学校长为组长的集体备课领导小组,成立了以中心校教导主任为组长、片级英语教研员为副组长的业务指导小组,成立了以责任心强、工作认真并有组长能力的骨干教师为组长的年级备课小组。各小组责任明确,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集体备课的管理工作,督促检查集体备课;业务指导小组,指导教师备好课,确保实效,不走过场,同时对教师的备课进行审核;备课组长具体负责本备课小组集体备课的组织实施工作。通过健全集体备课工作络,教干、教师共同参与,指导、管理同步进行,为有效开展集体备课提供管理保证。 我们要制定切合实际、可操作的集体备课实施方案,并召开专题会议,全面安排集体备课工作,使教师明确集体备课的程序,统一思想。使广大教师清醒地认识到:搞集体备课,要把原来书写的时间用在进一步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上;搞集体备课绝不是走过场,搞形式主义,必须真正提高备课质量,集体备课丝毫不能马虎,要更加自觉地根据要求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真正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只有认识到位了,才能使集体备课真正收到实效。 二、备课操作程序 我镇小学集体备课,实行“三稿”“四环节”的做法,具体为: 1、个人钻研。主要是指本组教师在集体备课前根据指定的备课内容,钻研大纲、教材、教参,在各自了解学生现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确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主要教法与学法、教具准备以及每一课时的主要教学思路等。在过程要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材料

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讲稿 本单元主要由三篇课文和一个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组成。三篇课文分别是诗歌《祖先的摇篮》、童话故事《当世界还小的时候》、神话故事《羿射九日》。细读文本,我们发现,三篇文章解决的共同的问题是“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最开始是什么样子的?”《祖先的摇篮》能读出作者思考的方向是:我们的祖先生活在哪里?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读《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能感受到作者所思: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如何有序运转的?《羿射九日》这个古老的神话故事,能让我们发现:故事中的主人公有这样一种精神,他勇于担当,不畏艰辛。为什么天上太阳? 我们可以梳理出两条主线,一个是人文主题:世界之初。当我们和学生一起读完本组的课文,我们应该在学生的心中埋下这样一颗种子——关于世界,我有许多的好奇。我可以无限想象,也可以立志去探索,还可以去创造… 通过对课后题的审视,我们还可以梳理出另外一条语用点的主线。 《祖先的摇篮》课后题第一题:课文的朗读要求。第二题:指向单元的语言训练点,能展开想象,练习仿说。能根据提示展开想象,练习讲述。第三题:训练的是动词的恰当使用。指向语言的积累。《羿射九日》课后第一题:指向默读要求。第二题:根据表格提示,按事情发展顺序复述故事。关于复述故事每个年级都有不同的要求。 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推荐一部动画片。指向说与听的训练。《语文园地八》在识字加油站部分,识记生字方法的总结。“字词句运用”落实词语积累并运用词语说句子。课文中学习的想象画面的方法在字词句运用中来实践。“我的发现”指向年段目标“学习独立识字”。“日积月累”指向阅读积累。选编的古诗,也是契合了本单元的主题,通过读古诗,想象画面。“我爱阅读”则指向课外阅读理解。

集体备课活动发言稿

尊敬的省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下面,我谈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的整体理解,以及对第5课《灰雀》这篇课文的解读和教学设想。 第一板块,我们对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的整体理解。 本单元教材是讲述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这些名人的故事。这四篇课文所展示的不是他们作为革命家、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正是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第二板块,对第5课《灰雀》这篇课文教材的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是通过语言和行为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事件的发展进程。 第三板块,说说我对《灰雀》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的设计。

一、备教学目标 一、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二、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二、备教法 “教师为学服务的”,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主要采用自主自悟,合作交流的方法、师生、生生互动,创设实践语言的场景,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备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联系上下文读懂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从人物的言语和神态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作文指导及例文讲课讲稿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作文指导及例文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作文指导及例文 本次习作写什么呢? 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真神奇。比如孙悟空,他会七十二变。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呢?这次习作,就给你一次“变”的机会,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编一个故事。在故事里,你可以变成任何人、任何物。写好以后,读给爸爸、 妈妈听,根据他们的意见认真改一改。 现在,清楚了吧,本次习作的内容是──“变” 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呢? 本次习作有三点要求: 1.展开想象的翅膀,编一个故事。这是一个有关想象的习作。 2.在故事里,可以“变”成任何人、任何物。“变”的范围比较广泛。 3.想象要合理。 确定自己要写什么了吗? 你曾经羡慕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吗?你曾羡慕魔术师那一双善于变化的手吗?有的小朋友回答一定会非常肯定:是的!假如现在就给你一次“变”的机会,你会“变”成什么呢?有的小朋友可能会乱七八糟地说说这个,讲讲那个,最后形成出来的东西模糊不清。这样没有重点的去写就不会留给大家任何的印 象。 其实,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生活实际中的人、物来“变”出另外的人、物,也可以根据科学技术来“变”出自己的设想,也可以发挥想象,“变”出新颖的人、

物……总之,你可以展开自己合理的想象编一个有关“变”的故事,你准备选择哪 一个来写呢? 有哪些问题需要弄清楚? 我们要“变”些什么呢? 我们在记录“变”事情时,要怎样去想象呢? 我们的想象是否任意发挥呢? 想象的内容怎样才能打动别人呢? 这次习作是想象作文,主要想给同学们一次“变”的机会,作文内容范围、体裁不限,记录的内容也是自由发挥的。这次习作主要是希望你们写真人真事,写真情实感。我们要依据生活经验拓展想象范围,留有想象空间;运用合 理方式,展开具体想象。 怎么根据我们身边的事、物、人去“变”呢? “变”些什么就是我们脑袋里要想些什么的问题。但是,小朋友们往往感到困惑是无内容可想,主要的原因是平时没有注意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小朋友们在观察事物当中,要把握事物的整体,同时也要抓住精细的分析。如:观察初春的柳树。初春柳苞很小,粉红色苞口上长着许多细毛,苞被紧裹着。过了几天苞口微微张开露出卷曲的嫩叶,随着时间的推移,嫩叶从柳苞中抽出来,舒展着狭长的叶子,渐渐地,柳絮也扬起花朵在天空中随风飘荡。落在河面上,落在大地上,落在行人的身上,整个大地构成一幅极美的“柳絮图”。 当然,观察既要有条理,又要突出重点。“有顺序地看事物,才能做到言之有序。有重点地看仔细,才能做到言之有物”。我们要根据观察的对象不同来观察事物。如:观察动物,可以先观察整体,再观察部分。观察植物,先抓住外

集体备课主持人发言稿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延吉市职业高级中学语文教研室集体备课流程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2012——2013年度第二学期延吉市职业高级中学语文教研室五月份集体备课现在开始!首先感谢学校领导和教务处对语文教研室教学工作的重视与支持,为我们提供这样宽敞舒适的环境,方便我们语文教研室进行集体备课,其次还要感谢语文教研室全体教师为本次集体备课所做的充裕的准备工作。 现在首先由我来宣读本次语文教研室集体备课活动的方案。 下面进行活动第一项:备教案。教案,是教师在从事课堂教学工作前,预设的教学活动方案。任何一位从事课堂教学的教师,都务必要做好两项最基本的工作——教案设计。 教学方案是教师以课时和课题为单位编制的教学具体方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包括:教学目的、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具、作业、时间分配等。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书面形式,也是课前的初步计划。教案撰写提课堂教学活动实施的重要前提,即使在多媒体辅助教学广泛应用的新形势下,完成优秀的纸质教案依然重要。只有精心设计教案,才能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案的撰写虽然只是组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但它是教学得以实施的重要前提。一.本次集体备课,备教案环节,我们主要是要明确如何完整地书写教案,下面由我来宣读教案的书写规范。请大家打开自己的教案,看看自己的教案书写是否完整规范。 一封面 1.2012年——2013年度二学期 2.专业:语文教研室 3.13级班 4.姓名 二. 教师课程表 1.完整填写课程表。 2.课程名称:语文 3.教师姓名 4.制表人签名 5.自2013年3月4日实施(新生班3月7日) 三.出勤统计表 1.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同封面) 2.姓名 3.记录出勤情况,标注未出勤以及迟到学生。 4.记录学生课堂成绩。 四.教学计划(同上交教务处计划)

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简报

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简报 为了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我们开展了集体备课。根据我们学校上学期集体备课的情况,我的体会很深,受益匪浅,各方面的技能都有大幅度的提升,个人素质得到充分展现和提高。下面就此谈几点体会: 一、集体备课能充分利用集体智慧通过集体进行交流、研讨,这样不仅缩小教师在教学水平、能力上的差异,克服了对课标把握不准,对教材理解深度不一的不足。而且使教师集体智慧和优势得到有力的释放,可从中获得启发,交流经验,并对自己的教案、讲稿、教学设计进行有效反思并修改,从而获得提高。所有的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加入了自己的思考,融入了自己的教学思想。凝结了集体智慧的教案、课件能让课堂体现灵性,从而让学生学到更多、更全面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集体备课,集教师们的长处,真正做到了集体智慧的升华。 二、集体备课既能汇集大家的宝贵经验,又能突出创新。集体备课并不否认和拒绝教师个人风格的张扬。我体会到,集体备课可以使教师们在课标、教案、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的疑点、难点等问题上统一认识。同时,我们鼓励教师注意保持个人特色,体现个人风格,并突出创新;特别鼓励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创新,通过对教材中的疑点、难点问题,以及教师们关心的问题,共同进行细致的探讨,集中大家的智慧、经验、成果为该课程的课堂教学作准备,充分调动了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老师们对教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总之,实行集体备课,发挥集体优势对我们

每个教师都大有益处。我们既要实行集体备课,又要有自己的个体备课,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最后我想引用肖伯纳的一句话,"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后每个人都拥有两种思想。"通过集体备课让每一个参与者收获更多的思想和方法,助推自己的专业成长,这正是集体备课的价值所在。

最新第八单元火与光教案讲课讲稿

小岞中心集体备课教案 主题名称:火与光主备教师:康丽琴共 18页第页 单元整体把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火与光”这一主题,编排了两篇记叙文、一篇说明文和一篇寓言。一篇是古希腊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另一篇是以革命传统教育为题材的《灯光》。《奇异的激光》介绍了关于激光的科普知识;《灯光》告诉读者要珍惜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幸福的生活;拓展阅读《灯塔》赞美了面对恶势力毫不畏惧、坚守岗位的精神。 “语文天地”的“日积月累”中安排了摘录笔记,积累含有“火”与“光”的成语,改写句子等练习。“畅所欲言”引导学生交流中外关于“火”的神话故事;以“灯”为话题,从现实到想象进行畅谈。“初显身手”继续围绕“灯”展开探索,开展语文学习活动。“笔下生花”可与“初显身手”活动结合,本单元习作可叙事,可状物,可写想象作文。本单元共三个“金钥匙”。第一个小“金钥匙”指导学生如何克服读翻译文章中人名的困难,第二个小“金钥匙”指导学生比较、体会叙述和说明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大“金钥匙”指导了与人说话的技巧,注意说话场合。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查找,筛选,运用资料的能力,课前应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资料,了解文章相关知识,为学习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目标追求: 1、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学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普罗米修斯、郝副营长等人为了崇高的理想而英勇献身的英雄精神。了解激光的特点和用途,感受激光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

秘的欲望。 3、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筛选资料,并结合资料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继续练习根据文章及自己的习惯做不同的自读笔记,在阅读中对文章进行多角度的深入的思考。 4、体会记叙文与科普文章不同的语言特点,了解每篇文章的写作特色,学习写法。 5、认字23个,写字33个。积累含有“火”与“光”的成语。 6、尝试用不同的语言表达相同的意思,懂得与人交流时说话要得体。 7、结合“初显身手”的活动选择材料,完成习作。 教学时数: 10课时 其他思考:【中心议题】如何把握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在《普罗米修斯的故事》第一课时设计中,“感悟品质、想象说话、朗读课文”是教学的重点环节。在实际教学上存在很大的生成空间,在教学中需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正确处好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感悟品质、想象说话、朗读课文”三大任务需要相互融合,感悟“勇敢、善良、正义、智慧”等品质需要随机安排,从学生的自主感悟基础出发,通过预设的辅助练习给学生帮助。如果学生自主感悟、感情朗读的能力较强,也可以省去部分练习。 2.正确处理好发展语言与丰富情感的关系。教学中应努力引导学生从文中语言体会人物精神,而不仅仅是对情节的关注。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揣摩,提升情感认识,使情感与语言的发展和谐共振。 3.正确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基于本课内容有着广阔而深厚的文化背景,应避免在课中大量交流学生课外所知的故事情节,努力挖掘本课教学资源与潜力,培养阅读神话故事的能力,激发阅读兴趣,把兴趣引向课外,让能力在课外阅读中得到锻炼与发展。

最新集体备课主持人发言稿讲解学习

学习资料 精品文档集体备课主持人发言稿 青冈县建设乡中心小学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欢迎来参加建设乡中心小学的英语集体备课教研组活动,让我们对他们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这位是本次集体备课的主备人李诗剑老师,辅备人付巍老师,辅备人张丽丽老师,辅备人韩冰老师,我是主持人宋鸽。今天是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At the farm》中的第二课时进行集体备课。希望各位教师都能参与到集体备课中来,多提宝贵意见,下面有请李诗剑老师介绍一下初备内容。 李: 宋:以上是李老师对教材分析这一部分进行的阐述,下面请在座的各位教师,就此环节提出意见和建议。 韩: 付: 宋:大家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部分已经达成了共识,下面请李老师谈一谈你的教学流程。 李: 宋:李老师的初备内容丰富多彩,每个环节紧紧相连,过渡自然,教学内容富有新意,请各位教师各抒己见。 张: 付: 宋:我对这一部分也有点小建议,根据课标要求,四年级学生应掌握复数形式的读音,那么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我充分贯彻巩固性的教学原则,反复强调一下复数的读音,带领学生多读几遍,会加深对复数读音的理解。 韩: 李: 韩: 张: 韩: 付: 李: 宋:刚才,英语组教研室的各位老师针对《At the farm》这节课进行了研讨,大家对本节课的各个环节发表了意见,有补充,有质疑,也有赞赏,不但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也有利地突破了难点。俗话说: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搞好集体备课才能构建高效课堂,整体提高教学质量。因此,真诚地期望各位领导和老师能留下宝贵意见。研讨到此结束,下面有请李诗剑老师为大家做教学展示,谢谢大家!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试卷备课讲稿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试卷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0分) 一、我会拼,我还会规范地写词语。(8分) xiōng měng m?ng jié mi?o huì huàn xi?ng ( ) ( ) ( ) ( ) xīn x? ruòкu?ng téng yún jià wù ( ) ( ) 二、我能用“——”画出句子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楷模(mú mó) 融洽(qià hé ) 毫不相干(gān gàn ) 三、我知道要先比一比,再组词。(4分) 荐( ) 篇( ) 赖( ) 哲( ) 存( ) 编( ) 懒( ) 折( ) 四、我积累了很多好词语,我一定能填对。(4分) 美( )( )肴用( )之地出( )意( ) 形( )各( ) ( )根到( ) 农( )社会程( )电话体( )轻( ) 五、我发现有些广告乱改成语,我会把用错的字改过来。(2分)

白衣百顺 ( ) 默默无蚊( ) 有杯无患( ) 骑乐无穷( ) 六、我会比一比,然后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4分) 发现发明 1、我们( )小杰的语文成绩进步了。 2、爱迪生( )了电灯。 蕴含包含 1、叶老先生亲切之中( )的认真,质朴之中( )的期待,把我这颗小小的心融化了。 七、我会把下面的名人名言补充完整。(4+2分) (1)既,又,这是科学工作者,让我们在的真理吧。(郭沫若) (2)没有,就。(牛顿) 我积累了课外的一些名言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读《飞向蓝天的恐龙》片段,然后按文后要求回答问题(16分)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像鸵鸟一样用两条后腿支撑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

集体备课发言稿

集体备课发言稿 集体备课是在个人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的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它能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研究教学中的一般问题,保证教学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它成了校本教研的一种重要形式。因为其价值取向就在于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现在许多学校都在提倡集体备课,其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形式,而是为了追求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我校组织教师开展了同年级的集体备课活动,因为集体备课有以下几点主要好处: 1、能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面对新课程,不少人不是缺少先进的理念,而是缺少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与机智。如何理解新课程、把握新教材、实施新教法,心中常感惴惴,仅靠个人孤军奋战冥思苦想,显然不可取。一位名人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集体备课,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对于师资比较薄弱的学校而言,其效果更为显著。 2、能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的教学水平 集体备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校本教研活动,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自我钻研、集体研讨、分工主备、教后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其中既有个体的积极参与,又有群体的通力合作,这既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更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踩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能较好地落实课改要求

转变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学习方式的转变必须依赖于教的方式的转变,依赖于教师从观念到行为的一系列变化。而这变化仅靠个人的努力,有时是很艰难而痛苦的。所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钻研的三结合,自然而然地成了广大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专业发展之路。集体备课正体现了这种三结合,体现了“合作、探究、创新”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促进了教学相长,能更好地落实课改要求。 4、能大力促进学校的教科研氛围 集体备课是一种“行动研究”,它所解决的是教学中最直接、最实际的问题,主要任务是完善课堂教学。而目前基层学校的教科研,应该也必须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否则容易流于假、大、空。集体备课中,一些大家感兴趣的课题,由于智慧的交流而得到理性的升华,其理性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桥梁,教科研的氛围在集体参与的行动与反思中逐步浓厚。 我校运作不足两年,数学教研工作方式还显稚嫩,现将其中高年级组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和老师们做个汇报。确实是“抛砖引玉”,恳请专家、同行批评、指导。我校数学备课组是间周四下午开展的一项定时、定点活动。 1、具体集体备课的流程主要有: ①自研教材:备课组的每位老师事先对相关章节、单元的全部内容认真钻研,然后根据分工对主备内容重点思考,拟订发言稿; ②集体研讨:中心发言人作重点发言,大家补充、讨论、修正,在教研组组长、骨干的点拨下,形成最佳课时方案; ③分工主备:在形成共识方案的基础上,各人就自己主备的单元内容写出详细教案(但教案上留有空白栏——教师自主创意活动),分发给大家;使每人持有一套单元教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