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计算书(48x3.0)

脚手架计算书(48x3.0)
脚手架计算书(48x3.0)

双排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依据规范:

《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计算参数:

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42.0米,12.0米以下采用双管立杆,12.0米以上采用单管立杆。立杆的纵距1.20米,立杆的横距1.05米,内排架距离结构2.00米,立杆的步距1.80米。钢管类型为φ48×3.0,连墙件采用2步2跨,竖向间距3.60米,水平间距2.40米。

施工活荷载为2.0kN/m2,同时考虑2层施工。

脚手板采用竹串片,荷载为0.35kN/m2,按照铺设4层计算。

栏杆采用竹串片,荷载为0.17kN/m,安全网荷载取0.0100kN/m2。

脚手板下大横杆在小横杆上面,且主结点间增加一根大横杆。

基本风压0.30kN/m2,高度变化系数1.2800,体型系数1.2000。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170kN/m2,基础底面扩展面积0.250m2,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0.40。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 W=π(D4-d4)/32D。

一、大横杆的计算: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按照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kN/m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50×1.050/2=0.184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000×1.050/2=1.050kN/m

静荷载的计算值 q1=1.20×0.038+1.20×0.184=0.267kN/m

活荷载的计算值 q2=1.40×1.050=1.470kN/m

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

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支座最大弯矩)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弯矩为

M1=(0.08×0.267+0.10×1.470)×1.2002=0.242kN.m

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支座最大弯矩为

M2=-(0.10×0.267+0.117×1.470)×1.2002=-0.286kN.m

我们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

σ=γ0M/W = 1.000×0.286×106/4493.0=63.667N/mm2

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静荷载标准值 q1=0.038+0.184=0.222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1.050kN/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0.677×0.222+0.990×1.050)×1200.04/(100×2.06×105×107831.2)=1.111mm 大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2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二、小横杆的计算:

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用大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1.200=0.046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50×1.050×1.200/2=0.220kN

活荷载标准值 Q=2.000×1.050×1.200/2=1.260kN

荷载的计算值 P=1.20×0.046+1.20×0.220+1.40×1.260=2.084kN

小横杆计算简图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1.20×0.038)×1.0502/8+2.084×1.050/4=0.553kN.m

σ=γ0M/W = 1.000×0.553×106/4493.0=123.164N/mm2

小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

均布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

V1=5.0×0.038×1050.004/(384×2.060×105×107831.200)=0.027mm

集中荷载标准值 P=0.046+0.220+1.260=1.527kN

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

V2=1526.580×1050.0×1050.0×1050.0/(48×2.06×105×107831.2)=1.657mm 最大挠度和

V=V1+V2=1.685mm

小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05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三、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γ0R ≤ R c

其中 R 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单扣件取8.0kN,双扣件取12.0kN;

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γ0——结构重要性系数;

1.荷载值计算

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1.050=0.040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50×1.050×1.200/2=0.220kN

活荷载标准值 Q=2.000×1.050×1.200/2=1.260kN

荷载的计算值γ0R = 1.000×(1.20×0.040+1.20×0.220+1.40×1.260) = 2.077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时,试验表明:单扣件在12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8.0kN;

双扣件在20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12.0kN。

四、脚手架荷载标准值: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本例为0.0995

N G1 = 0.100×42.000=4.181kN

(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kN/m2);本例采用竹串片脚手板,标准值为0.35

N G2 = 0.350×4×1.200×(1.050+2.000)/2=2.562kN

(3)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本例采用栏杆、竹串片脚手板挡板,标准值为0.17

N G3 = 0.170×1.200×4=0.816kN

(4)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kN/m2);0.010

N G4 = 0.010×1.200×42.000=0.504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 G = N G1+N G2+N G3+N G4 = 8.063kN。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内、外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 Q = 2.000×2×1.200×1.050/2=2.520kN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 W0——基本风压(kN/m2), W0 = 0.300

U z——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U z = 1.280

U s——风荷载体型系数: U s = 1.200

经计算得到:W k = 0.300×1.280×1.200 = 0.461kN/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 G + 1.4N Q

经过计算得到,底部立杆的最大轴向压力:

N=1.20×8.063+1.0×1.40×2.520=13.203kN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γG N G + γQ N Q

经过计算得到,底部立杆的最大轴向压力:

N=1.20×8.063+1.40×2.520=13.203kN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 W计算公式

M W = 1.40×0.6×0.05ξW k l a H c2

其中 W k——风荷载标准值(kN/m2);

l a——立杆的纵距 (m);

ξ——弯矩折减系数;

Hc ——连墙件间竖向垂直距离 (m)。

经过计算得到风荷载产生的弯矩:

M w=1.40×0.6×0.05×0.60×0.461×1.200×3.600×3.600=0.181kN.m

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1.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13.203kN;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60cm;

k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1.155;

u ——计算长度系数,由脚手架的高度确定,u=1.500;

l0——计算长度 (m),由公式 l0 = kuh 确定,l0=1.155×1.500×1.800=3.118m;

A ——立杆净截面面积,A=4.241cm2;

W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4.493cm3;

λ——长细比,为3118/16=196

λ0——允许长细比(k取1),为2700/16=169 <210长细比验算满足要求!

φ——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的结果查表得到0.190;

σ——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N/mm2;

经计算得到:

σ=1.0×13203/(0.19×424)=164.236N/mm2;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σ < [f],满足要求!

2.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13.203kN;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60cm;

k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1.155;

u ——计算长度系数,由脚手架的高度确定,u=1.500;

l0——计算长度 (m),由公式 l0 = kuh 确定,l0=1.155×1.500×1.800=3.118m;

A ——立杆净截面面积,A=4.241cm2;

W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4.493cm3;

λ——长细比,为3118/16=196

λ0——允许长细比(k取1),为2700/16=169 <210长细比验算满足要求!

φ——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的结果查表得到0.190;

M W——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M W=0.181kN.m;

σ——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N/mm2;

经计算得到σ=1.0×13203/(0.19×424)+1.0×181000/4493=204.430N/m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σ < [f],满足要求!

六、最大搭设高度的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单、双排脚手架允许搭设高度[H],按下式计算:

[H] = [φAσ-(γG N G2k+γQ N Qk-N Xie)] / γG g k

其中 N G2k——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 G2k = 3.882kN;

N Qk——活荷载标准值, N Qk = 2.520kN;

g k——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g k = 0.100kN/m;

N Xie——轴向力钢丝绳卸荷部分, N Qk = 0.001kN;

σ——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σ = 205.00N/mm2;

经计算得到,不考虑风荷载时,按照稳定性计算的搭设高度 [H] = 69.435米。考虑风荷载时,单、双排脚手架允许搭设高度[H],按下式计算:

[H] = {φAσ-[γG N G2k+0.9×γQ(N Qk+φAM wk/W)-N Xie]} / γG g k

其中 N G2k——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 G2k = 3.882kN;

N Qk——活荷载标准值, N Qk = 2.520kN;

g k——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g k = 0.100kN/m;

M wk——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M wk = 0.129kN.m;

N Xie——轴向力钢丝绳卸荷部分, N Qk = 0.001kN;

σ——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σ = 205.00N/mm2;

经计算得到,考虑风荷载时,按照稳定性计算的搭设高度 [H] = 42.384米。取上面两式计算结果的最小值,脚手架允许搭设高度 [H]=42.384米。

七、连墙件的计算:

连墙件的轴向力计算值应按照下式计算:

N l = N lw + N o

其中 N lw——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kN),应按照下式计算:

N lw = 1.40 × w k× A w

w k——风荷载标准值,w k = 0.461kN/m2;

A w——每个连墙件的覆盖面积内脚手架外侧的迎风面积:

A w = 3.60×2.40 = 8.640m2;

N o——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kN);N o = 3.000

经计算得到 N lw = 5.574kN,连墙件轴向力计算值 N l = 8.574kN

根据连墙件杆件强度要求,轴向力设计值 N f1 = 0.85A c[f]/γ0

根据连墙件杆件稳定性要求,轴向力设计值 N f2 = 0.85φA[f]/γ0

其中φ——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i=200.00/1.60的结果查表得到φ=0.42;

净截面面积 Ac = 4.24cm2;毛截面面积 A = 18.10cm2;[f] = 205.00N/mm2。

经过计算得到 N f1 = 73.902kN

N f1>N l,连墙件的设计计算满足强度设计要求!

经过计算得到 N f2 = 133.589kN

N f2>N l,连墙件的设计计算满足稳定性设计要求!

连墙件采用双扣件与墙体连接。

经过计算得到 N1=8.574kN,小于双扣件的抗滑力12.0kN,连墙件双扣件满足要求!

连墙件双扣件连接示意图

八、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p k=N/A g≤γu f a

其中 p k——脚手架立杆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设计值,p k =N/A g=52.81 (kPa) N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 N = 13.20kN

Ag ——基础底面面积 (m2);Ag = 0.25

γu——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加权平均值,双排脚手架取1.254 f a——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kN/m2);f a = 68.00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f a = m f× f ak

其中 m f——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m f = 0.40

f ak——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 ak = 170.00

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满足要求!

双排扣件脚手架计算满足要求!

脚手架爬架方案计算书

第一章工程概况 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技术参数见表1.1: 表1.1 第二章升降脚手架荷载标准值 1、静荷载标准值 升降脚手架搭设高度为13.5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立杆纵距1.8米,立杆的横距0.9米,立杆步距1.8米。 脚手板采用木脚手板,其荷载标准值按《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中表4.1.2-1取值:0.35KN/m2计算。 挡脚板采用木脚手架挡板,其荷载标准值按《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中表4.1.2-2取值:0.14KN/m2计算。 每步的挡脚杆和2道防护栏杆都采用Φ48×2.75钢管。 脚手架外侧满挂绿色密目安全网,其荷载标准值按照侧面投影面积0.005KN/m2计算。 **升降脚手架主要使用材料及其参数见表3.1: 表2.1 (1)采用φ48×3.2钢管的构件的长度: 立杆:L=13.5×5×2=135m; 大横杆:L=2×7×9=126 m(长度按9.5m计算); 小横杆:L=9×7×1.2=76m (每根长度按1.2m计算);

纵向支撑(外剪刀撑):L=4×2 2 )35.13(8++4×22)3 5.13(4+=61m(按单片剪刀撑计算); 架体内排剪刀撑:L=12×4=48m ; 护拦:L=9×7=63m ; 采用2.348?Φ钢管的构件的总长度为: ∑L = 135+133+76+61+48+63=509m 所用钢管的总重量为:G 管= 509×3.586=1826kg 水平支撑桁架总重量 主 框 架: G 主 = 2×(G 主1+G 方2+G 方3)=219.85 kg 大 横 杆: G 横 = G 小+G 大+G 桁=329.08 kg 立 杆: G 主 = G l 立1+G 立2=165.2 kg 桁架总重量: G 桁 = G 主+G 立+G 横= =714.13 kg 则架体结构的自重为: G= (G 管 +G 桁)×1.1=1826+714.13=2540kg (2)脚手板自重: 板宽0.8m ,长8m,厚0.04m ,按原计算考虑有3步脚手板。 根据荷载规范木脚手板自重取0.35KN/m2。 (3)安全网: 仍用原计算的数据但按面积比增大。 安全网的重量为:G 安全网 =1.212×8×13.5=130kg 永久荷载汇总见表2.2: 根据荷载规范: 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如表2.3 表2.3 根据《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表4.1.2.3: 结构施工按二层同时作业计算,使用状况时按每层3KN/m2计算,升降及坠落状况时按每层0.5KN/m 2计算; 装修施工按三层同时作业计算,使用状况时按每层2KN/m2计算,升降及坠落状况时按每层0.5KN/m2计算。 (1)结构施工: 使用状态 :3×0.8×8×2=38.4KN 升降、坠落状态 :0.5×0.8×8×2=6.4KN (2)装修施工: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组织设计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施 工 方 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方案设计 2.1爬架基本工作原理 2.2方案设计依据 2.3平面设计 2.4立面设计 2.5主要技术参数 三、爬架施工现场管理 3.1安全管理体系 3.2安全措施 3.3安全检查制度 四、爬架的安装 4.1安装流程图 4.2架体的安装与搭设 4.3电气的安装 4.4调试验收 4.5一般规定及要求 五、爬架的升降 5.1施工流程图 5.2升降前的准备 5.3升降作业 5.4提升操作步骤 5.5下降操作步骤 5.6升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5.7升降后的检查验收 六、爬架的使用 6.1使用注意事项 6.2使用中的日常维护 七、爬架的拆除 八、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1、参建单位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2、概况 工程概况:由武胜城市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武胜县城市综合体安置房;座落于武胜县沿口镇迎宾大道北侧,建筑高度层高32层数层,结构形式:剪力墙结构; 二、方案设计 2.1爬架基本工作原理: 爬架是通过附着支承结构附着在工程结构上,依靠自身的升降设备实现升降的悬空脚手架,即沿建筑物外侧,搭设一定高度的外脚手架,并将其附着在建筑物上,脚手架带有升降机构及升降动力设备,随着工程进度,脚手架沿建筑物升降。 2.2方案设计依据 (1)标准层结构平面图 (2)YF附着升降脚手架安装操作规程和技术指标 (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4)《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 (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 (7)《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8)《建筑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2.3平面设计 2.3.1根据工程结构情况, #楼共布置个提升机构,分段对架体进行升降。 2.3.2提升机构的平面位置及立面位置详见后附图,施工时按图设置预留孔。 2.3.3架体底部采用标准连接杆搭设底部桁架,局部用脚手架钢管搭设底部桁架,搭设长度不超过2.0m。 2.3.4施工电梯处搭设挑架。 2.4立面设计 2.4.1爬架从标准一层开始安装搭设,随施工进度逐层搭设至第标准四层爬架开始提升。 2.4.2附着支撑结构为:三角形支座宽400mm-1000mm,使用工况安装三个,升降工况安装两个附着支座。 2.4.3爬架以主框架及水平梁架为骨架采用扣件钢管搭设,高度14.4米,按规范搭设剪刀撑,剪刀撑从架体底部向上连续搭设,跨度不大于6m,水平夹角45-600,并应将把主框架和底部水平梁架连为整体。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安全管理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安全管理 姓名:XXX 部门:XXX 日期:XXX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安全管理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也称为整体提升架或爬架)以其成本低、安装快、使用方便和适应性强等优点成为高层、超高层建筑施工脚手架的主要方式之一。但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属定型施工设备,一旦出现坠落等安全事故,往往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1.安全及事故分析 1.1事故经过 1996年,佛出市某大厦工地,发生了一起井架卸料平台倒塌导致人员坠落的事故,造成3人死亡。 事发当天上午,该工地B座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进行下降作业,当从22层往21层下降时,与井架卸料平台相碰,导致15层以上的卸料平台全部倒塌,致使在22层平台上操作的3名工人坠落,送医院均不治死亡。 1.2事故分析 (1)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下降时撞击卸料平台21层中部水平钢管的外伸端,导致15层以上的卸料平台失稳倒塌; (2)作业人员素质低、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未落实,施工时违章蛮干。升降作业时未能严格按照该大厦整体提升外墙脚手架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和要求实施,下降作业前拆除大部分联结杆件,致使整体提升外墙脚手架刚度降低,下降过程中摇摆晃动,产生偏移和变形,碰撞了卸料平台。 (3)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总包单位与分包单位责任不清、安全管理混乱和脱节。脚手架下降作业前未做检查、未制订专项施工安全方案、 第 2 页共 10 页

准备工作不充分,下降过程协调指挥监控不到位,联络信号不合理、不科学等,造成脚手架在下降过程中仍有工人在卸料平台上作业和有障碍物等严重安全隐患。 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使用条件。 2.1资格认证制度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使用具有比较大的危险性,它不仅是一种单项施工技术,而且是形成定型化反复使用的工具或载人设备,所以应该有足够的安全保障,必须对使用和生产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厂家和施工企业实行资格认证制度。 (1)建设部建字(2000)230号文《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中第五十五条规定:“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从事附着升降脚手架工程的施工单位实行资质管理,未取得相应资质证书的不得施工;对附着升降脚手架实行认证制度,即所使用的附着升降脚手架必须经过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鉴定或者委托具有资格的单位进行认证”。第五十六条规定:“附着升降脚手架工程主施工单位应当根据资质管理有关规定到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相应审查手续”。并规定:“对已获得附着脚手架资质证书的施工单位实行年检管理制度”。 (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各结构构件在各地组装后,在有建设部发放的生产和使用许可证的基础上,经当地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实并具体检验后,发放准用证,方可使用。 (3)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处于研制阶段和在工程上使用前,应提出该阶段的各项安全措施,经使用单位的上级部门批准,并到当地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 3 页共 10 页

高层建筑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爬架工程计算书

高层建筑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爬架工程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202-2010 2、《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 GB50009-2012 3、《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4、《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 JGJ59-2011 二、荷载计算 按架体最大跨度计算荷载,架体高度13.5米,跨度6米,宽度0.6米,架体防护面积81米2。 2.1 恒荷载G k

恒荷载G k=20618N 2.2 活荷载Q k 活荷载的计算应根据施工具体情况,按使用、升降及坠落三种工况来确定控制荷载标准值。

活荷载Q k=25.2KN 2.3 风荷载ωk ωk=βz·μz·μs·ω0 βz-风振系数,一般取1;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采用;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μs=1.3φ,φ-挡风系数,为脚手架挡风面积与迎风面积之比;镀锌防火安全立网的挡风系数φ

=0.6;μs=0.78; ω0-基本风压值,按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采用; ωk=1×2.1×0.78×0.35=0.57KN/m2 因此风荷载F=0.57×13.5×6=46170N。 三、荷载效应组合值S 依据规范取:恒荷载分项系数γG=1.2;活荷载分项系数γ Q=1.4;使用工况荷载不均匀系数γ2=1.3,升降、坠落工况荷载不均匀系数γ2=2。 使用工况: S=1.3×(γG S GK+γQ S QK)=1.3×(1.2×25719+1.4×25200)=85.96KN 升降工况: S=2×(γG S GK+γQ S QK)=2×(1.2×25719+1.4×4200)=73.5KN 坠落工况(使用工况): S=2×(γG S GK+γQ S QK)=2×(1.2×25719+1.4×25200)=132.3KN 坠落工况(升降工况): S=2×(γG S GK+γQ S QK)=2×(1.2×25719+1.4×6300)=79.4KN 四、导轨及其连接件强度计验算 导轨承载计算: 导轨采用6.3#槽钢加φ25mm圆钢对接焊制作成定型框架,

升降脚手架计算书——圆管(48X3.5)概要知识交流

隆镐附着升降脚手架 计 算 书 编制: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 天津隆镐科技有限公司 一、编制依据 本计算书中涉及的主要国家或行业规范、标准请参照表1.1: 表1.1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建设概况见表2.1: 表2.1 表2.2 三、升降脚手架荷载标准值 1.静荷载标准值 升降脚手架搭设高度为15.9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立杆纵距1.5米,内立杆与外立杆中心距0.9米,立杆步距1.8米。 脚手板采用木脚手板(竹笆),其荷载标准值按《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中表4.1.2-1取值:0.35KN/m2计算。 挡脚板采用木脚手板(竹笆),其荷载标准值按《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中表4.1.2-2取值:0.14KN/m计算。 脚手架外侧满挂密目安全网,其荷载标准值按照0.005KN/m2计算,底部挂安全平网,其荷载标准值按照0.15KN/m2计算。 扣件荷载:直角扣件13.2N/个,旋转扣件14.6N/个,对拉扣件18.4N/个。 隆镐升降脚手架主要使用材料及其参数见表3.1: 表3.1

采用φ48×3.5钢管的构件的长度: 立 杆:L=(15.9-1.8)m ×3根+(14.4-1.8)m ×3跟=80.1m;——每根3个对接扣件 大横杆:L=(2×7+6)根×6.8m= 136m(每根长度按6.8m 计算);——每根1个对接扣件,5个直角扣件 小横杆:L=7根×9层×1.35m=85.05m (每根长度按1.35m 计算);——每根2个直角扣件 纵向支撑(剪刀撑):L=2根×22)+m+2根×1)m=42.54m (按单片剪刀撑计算);——共20+15+12=47个旋转扣件 架体结构边柱的缀条:横缀条9根,斜缀条8根:L= 9根×0.9m +8; 架体结构边柱的外立杆(附加护栏立杆、斜杆):: 采用48.3 3.6Φ?钢管的构件的总长度为: ∑L =80.1+136+85.05+42.54+24.2+17.9=385.79m 所用钢管的总重为:G Φ = 385.79×1000×0.038=14660.02N 采用匚 6.3(含30φ圆钢)的架体构件为架体结构的边柱,L=2根×14.4m=28.8m ,其中30φ圆钢(0.054N/mm )长58mm ,共85个。 所用槽钢匚6.3(含30φ圆钢)的总重量为:G 槽 =28.8×1000×0.065+58×85×0.054=2138.22N 采用槽钢匚10的架体构件为主框架的兜底装置:L=2根×1.1m=2.2m 。 所用槽钢匚10的总重量为:G 兜底 =2.2×10×10=220N 扣件重量:G 扣件 =(6×3+20)×18.4+(20×5+63×2)×13.2+47×14.6=4368.6N G=G Φ+G 槽+ G 兜底+ G 扣件=14660.02+2138.22+220+4368.6=21386.84N (2)脚手板、挡脚板自重: 板宽1.2m ,长6.0m ,厚0.04m ,有3步脚手板。 根据荷载规范木脚手板自重取0.35KN/m2。 脚手板的自重为:G 脚手板 =0.35×3×1.2×6.0=7.56kN=7560N 挡脚板:G 挡脚板 =0.14×3×6.0=2.52kN=2520N 脚手板、挡脚板自重:G P =7560+2520=10080N (3)安全网: 密目安全网面积:A 1=(6.0+1.3×2)×15.9=136.74㎡ 兜底平网面积:A 2=6.0×1.3=7.8㎡ 安全网的重量为:G 安全网 =0.005×136.74+0.15×7.8=1.854kN=1854N (4)升降设备:(一个7.5t 级电动葫芦900N ) G 葫芦= 900N 永久荷载汇总见表3.2:

第九章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第九章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1. 表B.9.1施工方案 ★项目施工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过计算 设置要求: 1、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 1)工程特点; 2)平面布置情况; 3)安全措施; 4)特殊部位的加固措施; 5)工程结构受力核算; 6)安装、升降、查处程序及措施; 7)使用规定。(JGJ202-2010第7.0.2条) 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架体结构、附着支承结构、防倾装置、防坠装置的承载能力应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要求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应进行下列设计计算。 1)竖向主框架构件强度和压杆的稳定计算; 2)水平支承桁架构件的强度和压杆的稳定计算; 3)脚手架架体构架构件的强度和压杆稳定计算; 4)附着支承结构构件的强度和压杆稳定计算; 5)附着支承结构穿墙螺栓以及螺栓孔处混凝土局部承压计算; 6)连接节点计算。(JGJ202-2010第4.2.2条)

3、相关技术用表可参照《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资料统一用表》(2011版)——GDAQ209020101~GDAQ209020104。 ★专项施工方案要通过审核、审批 设置要求: 1、工具式脚手架安装前,应根据工程结构、施工环境等特点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应经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后实施。(JGJ202-2010)7.0.1 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装前应具有下列文件: ①相应资质证书及安全生产许可证; ②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鉴定或验收证书; ③产品进场前自检记录; ④特种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岗位证书; ⑤各种材料、工具的质量合格证、材质单、测试报告; ⑥主要部件及提升机构的合格证。 ★脚手架提升超过一定高度,专项施工方案需要按照规定组织专家论证 设置要求: 1、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建质〖2009〗87号第九条)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简介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简介 使用范围: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主要用于民用高层建筑主体施工中外墙脚手架施工。 1、升降脚手架的主要功能: 1.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具有在主体施工中外墙安全防护、允许的施工荷载等使用功能,使用条件符合现行外脚手架使用规范。1.2脚手架覆盖4层楼高,在建筑主体施工时,逐层提升以满足上层扎筋、支撑、浇筑混凝土,下层拆模及物料周转,主体结构封顶后逐层下降,可满足装饰装修作业需要。 1.3适应框架、剪力墙结构,可适应有阳台、挑板和凹凸变化较大的结构。 1.4在升降过程中保持水平约束,防止倾覆,具有可靠的防坠装置,防止坠落,具有同步监视功能。 1.5脚手架可以整体使用,也可以分片使用,可采用电动升降方式,特殊工况也可以采用手动升降方式。 2、升降脚手架参数: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设计参数确定是否合理,关系到能否最大限度的满足施工现场实际需要,也关系到施工安全。主要参数如下:最大单元跨度7.2m最大高度16.5m 脚手架离墙距离0.4m脚手架宽度0.8m

脚手架步高 1.85m 最大施工荷载3×2KN/m2单元自重3~4T 升降葫芦规格10T×6m 升降速度9cm/min额定制动荷载 5.5T 制动最大滑移80mm单元跨度×高度步大于110m2 3、升降脚手架架体结构组成: 3.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整个架体由水平支撑结构、竖向主框架和架体板三部分组成,其中水平支撑结构和竖向主框架均为构件式组装,用螺栓联成整体,架体板用钢管扣件联接。 3.2提升系统由提升梁、防坠梁、斜拉杆、穿墙螺栓、电动葫芦、承力架、防倾装置、防坠装置等组成。见(架体剖面图) 3.3控制系统由上海蔚蓝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L2000—KCS40型控制系统组成。 3.4安全系统: 3.4.1水平支承结构的底部用密目安全网及小眼网双重兜过架体底部。可靠地固定在架体上。在上部三层作业层架体外侧设置1.2m扶手和0.6m挡脚杆和密目安全网等防护设施。第四步作隔离防护板。以封闭脚手架与墙体之间的空隙,防止施工坠落物伤及下面操作人员。见(桁架与墙体间全封闭处理及加固详图) 3.4.2每个机位设置防下坠装置,由防坠器、制动杆、防坠吊环、防坠吊攀、承重梁、斜拉杆及空墙螺栓等组成与控制系统配合使用。3.4.3每个机位设置防外倾装置,由导向导轨(10号工字钢制成)和导轮等组合件组成,导向导轨与竖向主框架用螺栓连接,导轮组合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目录 一、爬架简介 二、工程概况 三、方案设计 3.1爬架基本工作原理 3.2方案设计依据 3.3平面设计 3.4立面设计 3.5主要技术参数 四、爬架施工现场管理 4.1安全管理体系 4.2安全措施 4.3安全检查制度 五、爬架的安装 5.1安装流程图 5.2架体的安装与搭设 5.3电气的安装 5.4调试验收 5.5一般规定及要求 六、爬架的升降 6.1施工流程图 6.2升降前的准备 6.3升降作业

6.4提升操作步骤 6.5下降操作步骤 6.6升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6.7升降后的检查验收 七、爬架的使用 7.1使用注意事项 7.2使用中的日常维护 八、爬架的拆除 九、计算书 十、附图表 一、YF附着升降脚手架简介 YF附着升降脚手架主要由主框架、底部水平桁架、附着支座、调节顶撑、防坠、防倾装置、提升设备和脚手架体等组成。其特点:附着支座集承重、导向、防倾、防坠于一体,操作简单方便;调节顶撑既能调节架体水平高低偏差,又能承重,操作简单方便,节约劳动时间和大量钢丝绳;能单跨升降,也可以多片整体升降。提升设备采用环链式电动葫芦。 二、工程概况: 三门峡祥和花小区2#楼,地下一层,地上2730层,标准层标高为2.9米,檐口总高度为81.690.9米,结构为框剪结构。外架采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架体总高度14.4米,架体最大跨度7.0米,架体宽度0.9米,步距1.8米。 三、方案设计 3.1爬架基本工作原理:

爬架是通过附着支承结构附着在工程结构上,依靠自身的升降设备实现升降的悬空脚手架,即沿建筑物外侧,搭设一定高度的外脚手架,并将其附着在建筑物上,脚手架带有升降机构及升降动力设备,随着工程进度,脚手架沿建筑物升降。 3.2方案设计依据 (1)标准层结构平面图 (2)YF附着升降脚手架安装操作规程和技术指标 (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4)《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 (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 (7)《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8)《建筑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3.3平面设计 3.3.1 根据工程结构情况,2#楼共布置93个提升机构,分6段对架体进行升降。 3.3.2提升机构的平面位置及立面位置详见后附图,施工时按图设置预留孔。 3.3.3架体底部采用标准连接杆搭设底部桁架,局部用脚手架钢管搭设底部桁架,搭设长度不超过2.0m。 3.3.4施工电梯处搭设挑架。

附着式脚手架规范2013

附着式脚手架规范2013

附着式脚手架规范2013 篇一:附着式脚手架验收标准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检验项目表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检验项目表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检验项目表 附注: 一、本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检验项目编写依据: 1、建设部《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建建[2000]230号)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二、检测结果判定规则: 1、全部检测项目共52项,标有“※”号项为重要项目,共25项;无标“※”号为一般项目,共27项。 2、每项条款的内容经检测后均符合要求则评定该项合格;如部分符合、 部分不符合则评定该项不合格。 3、凡重要项目全部合格,一般项目中不合格项数不超过4项,检测结论判定为合格,否则检测结论判定为不合格。

4、当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存在严重安全缺陷,且不能立即修复,并可能危害检测人员安全时,检测人员有权作出中止检测的决定,中止检测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判定为不合格。 5、凡判定为不合格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检测单位除向受检单位提供检测报告外,还应及时书面知会安全监督机构和有关主管部门。 篇二:脚手架规范 A.11 脚手架工程 说明 本章脚手架仅适用于主体结构工程,不含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脚手架。 建筑物脚手架时按建筑物外墙高度和脚手架类别分别编制的。建筑物外墙高度以设计室外地坪作为计算起点,高度按以下规定计算: 平屋顶带挑檐的,算至挑檐栏板结构顶标高。 平屋顶带女儿墙的,算至女儿墙顶。 坡屋面或其他曲面屋顶算至墙中心线与屋面板交点的高度,山墙按山墙平均高度计算。屋顶装饰架与外墙同立面(含水平距外墙2m以内范围),并与外墙同时施工,算至装饰架顶标高。 上述多种情况同时存在时,按最大值计取。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2018最新规范)

中铁济南汉峪地块七项目 附着式升降 脚 手 架 监 理 实 施 细 则 编制单位:山东英泰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编制人:黄超 审批人: 编制日期: 2017年4月11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监理工作依据--------------------------------------- 5 三、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监理实施要点------------------- 5 1.施工准备阶段控制内容 ------------------------------ 5 2、整体脚手架搭设过程的控制 ------------------------- 6 3、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升降时及安全控制措施 ------------- 8 4、脚手架拆除过程的控制 ---------------------------- 10 四、安全监理资料管理内容------------------------------ 11 五、安全监理过程管理内容------------------------------ 11 六、安全监理防护措施巡检要点-------------------------- 13 1、物体打击控制措施: ------------------------------ 13 2、发生架体坠落控制措施 ---------------------------- 13 3、发生架体倾覆控制措施 ---------------------------- 13 4、临边巡视高空坠落控制措施: ---------------------- 13 5、机具伤害控制措施: ------------------------------ 14 6、触电控制措施: ---------------------------------- 14

附着升降脚手架算书

附着升降脚手架计算书 天辰公司工程;工程建设地点:;属于结构;地上24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72m;标准层层高:2.8m ;总建筑面积:0平方米;总工期:0天。 本工程由投资建设,设计,地质勘察,监理,组织施工;由担任项目经理,担任技术负责人。 一、计算依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4、《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建设部 5、《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DGJ08-905-99 6、《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杜荣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二、参数信息 1、建筑物参数 本工程建筑物长度L=36m,建筑物宽度B=28.7m,建筑物高度H=72m,穿墙螺栓所在位置混凝土厚度24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2、脚手架参数

脚手架单元体长度/架体跨度l a=3.6m,脚手架宽度/横向间距l b=1.05m,步距1.8m,内侧立杆中心线至墙面的距离200mm,脚手架计算高度H0=11.2m,上固定架高度4.2m,下固定架高度4.2m,架体悬挑长度0.5m,悬臂高度H3=2.5m,下固定架附着支撑点/支座与架底的距离H1=1.7m,下固定架附着支撑点/支座之间的距离H2=2.1m,每步大横杆根数4根,每步大横杆跨中附加小横杆根数1根,每步架体栏杆道数(含插销式安全栏杆)2道。 3、材料参数 竹笆片脚手板,自重0.3kN/m2;安全网为密目安全网,自重0.005kN/m2;上下固定架材质为Ф48mm×3.5mm钢管,活动架材质为Ф63.5mm×4mm 。 4、荷载参数 脚手板铺设总层数4层,同时施工层数2层,施工均布荷载3kN/m2,河北保定市,基本风压ωo=0.4kN/m2,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1.038 。 5、支座参数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专家论证会

会议纪要 会议主题: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专家论证会 会议时间:2011年7月16日下午15:30 会议地点:中建八局华远·金外滩项目部会议室 参加人员: 湖南省建工质安监督总站:王文庆 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钟花荣 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陈富仲 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张振祥 湖南省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李再春 长沙橘韵投资有限公司:王政 湖南航空工程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伍雄军、欧阳靖、古凡志 仕达担保有限公司:肖物新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刘创、马旭江、江建国、张新娜 北京幍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白永文 会议主持人:马旭江 会议内容: 马旭江:我代表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向今天到场参加我们华远.金外滩1#地项目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专家论证会的各位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 首先,我介绍下工程概况。华远·金外滩商住楼1A#、1B#栋建安工程位于长沙市解放西路以南、湘江大道以东、坡子街以北、福临街以西,结构类型为框架核心筒结构,地下四层,地上裙楼四层,塔楼A栋为五十五层,建筑高度为188.65m,塔楼B栋为五十一层,建筑高度为176.05m。标准层高度为3.15m,总建筑面积120325.35m2。 本工程塔楼外围护脚手架均采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架体从六层开始组装,底部水平桁架组装完成后,根据所立主框架位置,组装楼层开始下预埋。 王文庆:方案我们已经看过了,下面就由五位专家分别对这份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作论证意见。 陈仲富:我提两点建议: 1、方案中应当增加应急预案,详细编入出现异常情况时的应对措施。 2、补充防火措施,建议采用阻燃型安全网。 张振翔:这份方案编制较为完善,我提几个意见,希望能够在方案中进行修改、补充。 1、悬挑板、阳台等结构薄弱部位进行附着时,应留置同条件试块,并请设计院对结构承载力进行复核。 2、在方案中要有详细管理制度,架体提升(下降)时,幍盛公司、总包单位、监理单位要进行联合验收,验收通过后进行提升(下降)时,要在架子上悬挂警示牌,禁止使用。 3、对意外施加荷载进行控制,编入控制措施。 4、圆弧部位设置的机位,应保证架体与结构之间间距不大于1米。本工程临近湘江,风荷载较大,必须对架体与结构连接部位(连墙件)进行验算。 李再春: 1、架体全高不得大于5倍层高,上部附着以上悬挑高度不得大于6米。 2、计算方面,长沙的风压系数为0.35,不宜取0.7。 3、计算书中支座去2.9m,本工程标准层高度为3.15m。 钟花荣: 1、架体搭设高度必须按规范进行控制。

附着式升降式脚手架计算书

附着式升降式脚手架计算书 挑架计算书 一、主要设计参数: 架体高度14.4米,跨度7.2米,宽度0.9米,架体立杆间距1.5米,步距1.8米,小横杆间距1.5米。爬架计算书计算参数:架体高度14.40米,跨度7.5米,14.4×7.5=108㎡<110㎡其它采用原设计数值不变。 (1)荷载 1)恒载标准值G K 主框架及架体所采用的材料规格及截面特征参数为: ①采用φ48×3.2钢管的构件的长度: 立杆:L=13×3×2=78m; 大横杆:L=2×7×8.5=119 m(每根长度按8.5m计算);

小横杆:L=9×7×1.2=76m (每根长度按1.2m 计算); 纵向支撑(剪刀撑):L=4×22)313( 8++4×22)3 13 (4+=61m(按单片剪 刀撑计算) 架体结构边柱的缀条:横缀条7根,斜缀条6根,共两片。 L=2×(6× 9.07)613( 9.02 2?++)=41m 水平支撑(水平剪刀撑):L=2×(1.8+4× 2 248.1+)=39m 架体内的水平斜杆:L=3×4×2 229.0+=27m 护拦:L=2×9×3=54m 采用2.348?Φ管的构件的总长度为: ∑=L 78+119+76+61+41+39+27+54=495m 所用钢管的总重量为:G Φ=495×3.89=1926kg 采用匚6.3的架体构件为架体结构的边柱。长13m 共四根。 所用槽钢匚6.3的总重量为:G 匚 =4×13×6.6=345kg 采用Φ48钢管的架体构件为架体结构的边柱,长13m 共2根。 所用Φ48钢管的总重量为:G O =2×13×3.84=99.84kg 则架体结构的自重为(对架体边柱考虑0 010 的构造系数): G=G Φ+(G 匚 +G O )×1.1=1926+1.1×(345+99.84)=2510kg ②脚手板自重: 板宽0.9m ,长8m,厚4cm ,按原计算考虑有四步脚手板,脚手板为800Φkg/m 3的木材。 根据荷载规范木脚手板自重取0.35KN/m2。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实施细则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实施细则 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管理符合“建建(2000)230号文固定,架体具有生产和使用证,出厂合格证,附有完整的设计图纸、计算书;架体材质符合规定,有材质检验报告。 2、施工企业具有专业资质证书,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技术措施、操作规程;指定专人定时进行检查。 3、附着支承结构与工程结构连接处混凝土强度不得小于C10;架体总高度不大于建筑层的4.5倍,架体步高1.8米,架体宽度不大于1.2米。 4、架体外立面应设置剪刀撑,斜角为45度-60度;扣件螺栓预紧力矩为40-50N.m;架体结构内侧与建筑之间距离不宜超过0.4m,底部应封严。 5、穿墙螺栓连接须采用双螺母,无松动,且丝杆露出螺母不少于3牙;架体与建筑物连接不得少于2个水平约束(防外倾装置)禁止用扣件连接。 6、防倾装置上下间距不小于架体全高的1/3,防倾导向间隙小于5mm。 7、每一竖向主框架提升设备处必须设置一个制动灵敏可靠的防坠装置。 8、电气箱应有缺相、短路、漏电等保护装置,有防雨措施,接地电阻<4欧姆;防坠装置动作灵敏、电动葫芦应采用同一厂生产同一型号规格。

9、架体外侧应逐层设置二道防护栏杆和挡脚板,并用密目网围挡并兜过架体底部,底部还必须架设小眼网,并固定在架体上。 10、架体升降由控制中心专人负责、指定专人指挥。每次架体升降后,必须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11、进行安装、拆卸或升降时必须设置安全警戒和专人监护,每次安装、升降、拆卸前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12、夜间和五级以上大风及其它恶劣天气禁止安装、拆卸或升降作业。 13、安装架体时设置安装平台,安装完毕必须经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附着式脚手架详解

附着式脚手架详解 “爬架”,即: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已广泛应用于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施工,是指搭设一定高度并附着于工程结构上,依靠自身的升降设备和装置,可随工程结构逐层爬升或下降,具有防倾覆、防坠落装置的外脚手架。附着升降脚手架主要由集成化的附着升降脚手架架体结构、附着支座、防倾装置、防坠落装置、升降机构及控制装置等构成。 ·四大组成系统 ·安装过程演示 ·提升模拟 ·拆除模拟 ·特殊节点部位说明 ·操作和管理中的要点 ·主要管理流程 【附】集成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技术介绍 ?技术内容 (1)集成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设计 1)集成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主要由架体系统、附墙系统、爬升系统三部分组成。2)架体系统由竖向主框架、水平承力桁架、架体构架、护栏网等组成。 3)附墙系统由预埋螺栓、连墙装置、导向装置等组成。

4)爬升系统由控制系统、爬升动力设备、附墙承力装置,架体承力装置等组成。控制系统采用三种控制方式:计算机控制、手动控制和遥控器控制,并可以通过计算机作为人机交互界面,全中文菜单,简单直观,控制状态一目了然,更适合建筑工地的操作环境。控制系统具有超载、失载自动报警与停机功能。 5)爬升动力设备可以采用电动葫芦或液压千斤顶。 6)集成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有可靠的防坠落装置,能够在提升动力失效时迅速将架体系统锁定在导轨或其他附墙点上。 7)集成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有可靠的防倾导向装置。 8)集成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有可靠的荷载控制系统或同步控制系统,并采用无线控制技术。 (2)集成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 1)应根据工程结构设计图、塔吊附壁位置、施工流水段等确定附着升降脚手架的平面布置,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图。 2)根据提升点处的具体结构形式确定附墙方式。 3)制定确保质量和安全施工等有关措施。 4)制定集成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工艺流程和工艺要点。 5)根据专项施工方案计算所需材料。 ?技术指标 (1)架体高度不应大于5倍楼层高,架体宽度不应大于1.2m。 (2)两提升点直线跨度不应大于7m,曲线或折线不应大于5.4m。 (3)架体全高与支承跨度的乘积不应大于110㎡。 (4)架体悬臂高度不应大于6m和2/5架体高度。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工程监察情况明细

澳良·香林美庭商住小区工程4#楼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监理安全实施细则 编制人: 审核人: 新疆金石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二0一四年六月三十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工程概述及特点 (3) 三、编制依据 (4) 四、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监理控制要点 (5) 五、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监理控制方法 (5) 六、环境控制内容和危险源控制内容 (14) 七、监理控制方法及措施 (16)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监理实施细则 一、工程概况 建设工程名称:溪源花园33#、34#、37#及人防工程 建设工程地点:春晖路东侧、济川东路南侧 工程建设单位: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泰州投资置业有限公司 工程施工单位: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设计单位: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监理单位:泰州景泰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建筑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结构 建筑层数:33#楼33层,34#楼30层,37#楼2层。 建筑面积:51748㎡ 二、工程概述及特点: 1、工程概况:本工程34#楼地下一层,地上30层,室外地面至大屋面高度为93.45米;33#楼地下1层,地上33层,室外地面至大屋面高度为99.35米;37#楼地上2层,室外地面至大屋面高度为9.45米。本工程住宅标高±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7.100米,建筑工程等级为Ⅰ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Ⅰ级,地下建筑外墙、侧墙、底板防水等级为二级。 2、专业工程特点:本工程采用河北亿安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SDG-01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作为主体施工的防护脚手架,主体结构完工后拆除。本脚手架在结构施工时,按双层作业层计算荷载,每层每平方米不得超过3KN。本工程33#、34#楼每栋楼爬架分别布置43个、41个机位,覆盖4个半层高,架体高13.5m,共有4层操作平台,从上至下分别为:最上一层为支模操作平台,上数第二层为拆除模板操作平台,上数第三层为爬架拆除底部支座的操作平台,最底层为完全密封层。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安全管理(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安全 管理(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6219-27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安全管理(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也称为整体提升架或爬架)以其成本低、安装快、使用方便和适应性强等优点成为高层、超高层建筑施工脚手架的主要方式之一。但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属定型施工设备,一旦出现坠落等安全事故,往往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1.安全及事故分析 1.1事故经过 1996年,佛出市某大厦工地,发生了一起井架卸料平台倒塌导致人员坠落的事故,造成3人死亡。

事发当天上午,该工地B座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进行下降作业,当从22层往21层下降时,与井架卸料平台相碰,导致15层以上的卸料平台全部倒塌,致使在22层平台上操作的3名工人坠落,送医院均不治死亡。 1.2事故分析 (1)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下降时撞击卸料平台21层中部水平钢管的外伸端,导致15层以上的卸料平台失稳倒塌; (2)作业人员素质低、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未落实,施工时违章蛮干。升降作业时未能严格按照该大厦整体提升外墙脚手架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和要求实施,下降作业前拆除大部分联结杆件,致使整体提升外墙脚手架刚度降低,下降过程中摇摆晃动,产生偏移和变形,碰撞了卸料

DM1代导轨附着式脚手架(更新版)计算书

达蒙(DM001)导轨附着脚手架(更新版)计算书 一、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2.工程结构设计施工图纸:结构施工图、建筑施工图等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2010版 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11 6. 建质[2009]87号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 7.《武汉市建筑施工附着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要求》武城安字[2010]20号 8.《建筑结构菏载规范》(GB50009-2012) 9.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二、计算书内容: 附着支撑结构的验算,支承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建筑结构构件验算(一)、附着支撑结构的验算 ⑴、吊具、钢丝绳的受拉承载力; ⑵、悬臂钢梁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稳定及变形; ⑶、压杆的受压承载力和稳定; ⑷、附墙支座的受弯、受剪、焊缝; ⑸、穿墙螺栓的受剪和受拉承载力。 (二)、建筑结构构件验算 ⑴、穿墙螺栓在螺栓孔处,梁及剪力墙混凝土的局部受压承载力; ⑵、穿墙螺栓所在阳台封口梁的受弯、受剪扭承载力及变形,支承该阳台 封口梁的悬臂梁受弯、受剪承载力及变形; ⑶、穿墙螺栓所在阳台封口梁平面外的受弯、受剪承载力; ⑷、穿墙螺栓所在框架梁平面内、外的受弯及受剪扭承载力; ⑸、穿墙螺栓所在剪力墙,剪力墙抗冲切及平面外受弯承载力。 (三)计算书名词含义 1. 竖向主框架:用于承受脚手架上的荷载并与附着支承装置连接,将荷载 传递到建筑物结构上的焊接及螺栓联接而成的竖向框架。 2 水平支承框架:支承在两个相邻竖向主框架之间,并将所承受的架体竖 向荷载传递给竖向主框架的空间桁架或框架。 3.附着支承装置:附着在建筑结构上与脚手架架体连接,在升降、使用过 程中,承受脚手架架体荷载的支承结构。 4. 支承跨度:相邻两竖向主框架轴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5 .脚手架高度:脚手架架体底面至架体顶端,不包括防护栏杆(围挡)高 度的距离。 6.防坠装置:架体在升降和使用过程中防止脚手架架体坠落的装置。 7.防倾装置:在升降和使用过程中,防止脚手架架体倾覆的装置。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组织设计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一、工程概况 二、方案设计 2.1 爬架基本工作原理2.2 方案设计依据 2.3 平面设计 2.4 立面设计 2.5 主要技术参数 三、爬架施工现场管理 3.1 安全管理体系 3.2 安全措施 3.3 安全检查制度 四、爬架的安装 4.1 安装流程图 4.2 架体的安装与搭设4.3 电气的安装 4.4 调试验收 4.5 一般规定及要求 五、爬架的升降 5.1 施工流程图 5.2 升降前的准备 5.3 升降作业 5.4 提升操作步骤 5.5 下降操作步骤 5.6 升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5.7 升降后的检查验收 六、爬架的使用 6.1 使用注意事项 6.2 使用中的日常维护 七、爬架的拆除 八、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1、参建单位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2、概况 工程概况:由武胜城市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武胜县城市综合体安置房;座落于武胜县沿口镇迎宾大道北侧,建筑高度层高32 层数层,结构形式:剪力墙结构; 二、方案设计 2.1 爬架基本工作原理: 爬架是通过附着支承结构附着在工程结构上,依靠自身的升降设备实现升降的悬空脚手架,即沿建筑物外侧,搭设一定高度的外脚手架,并将其附着在建筑物上,脚手架带有升降机构及升降动力设备,随着工程进度,脚手架沿建筑物升降。 2.2 方案设计依据 ( 1) 标准层结构平面图 (2) YF附着升降脚手架安装操作规程和技术指标 ( 3)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 JGJ59-99) ( 4) 《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 ( 5)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 JGJ130-2001) (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 (7)《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