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的性能应用

PVC 的性能应用
PVC 的性能应用

PVC是聚氯乙烯的简称,英文名称为Polyvinylchloride,主要成份为聚氯乙烯,色泽鲜艳、耐腐蚀、牢固耐用,由于在制造过程中增加了增塑剂、抗老化剂等一些有毒辅助材料来增强其耐热性,韧性,延展性等,故其产品一般不存放食品和药品。

在化学和物理特性,刚性上PVC是使用最广泛的塑料材料之一。PVC材料是一种非结晶性材料。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加入稳定剂、润滑剂、辅助加工剂、色料、抗冲击剂及其它添加剂。PVC材料具有不易燃性、高强度、耐气侯变化性以及优良的几何稳定性。对氧化剂、还原剂和强酸都有很强的抵抗力。然而它能够被浓氧化酸如浓硫酸、浓硝酸所腐蚀并且也不适用与芳香烃、氯化烃接触的场合。

PVC在加工时熔化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参数,如果此参数不当将导致材料分解的问题。PVC的流动特性相当差,其工艺范围很窄。特别是大分子量的PVC材料更难于加工(这种材料通常要加入润滑剂改善流动特性),因此通常使用的都是小分子量的PVC材料。PVC的收缩率相当低,一般为0.2~0.6%。

聚氯乙烯的主要用途及产业链

1.聚氯乙烯异型材

型材、异型材是我国PVC消费量最大的领域,约占PVC总消费量的25%左右,主要用于制作门窗和节能材料,目前其应用量在全国范围内仍有较大幅度增长。在发达国家,塑料门窗的市场占有率也是高居首位,如德国为50%,法国为56%,美国为45%。

2.聚氯乙烯管材

在众多的聚氯乙烯制品中,聚氯乙烯管道是其第二大消费领域,约占其消费量的20%左右。在我国,聚氯乙烯管较PE管和PP管开发早,品种多,性能优良,使用范围广,在市场上占有重要位置。

3.聚氯乙烯膜

PVC膜领域对PVC的消费位居第三,约占10%左右。PVC与添加剂混合、塑化后,利用三辊或四辊压延机制成规定厚度的透明或着色薄膜,用这种方法加工薄膜,成为压延薄膜。也可以通过剪裁,热合加工包装袋、雨衣、桌布、窗帘、充气玩具等。宽幅的透明薄膜可以供温室、塑料大棚及地膜之用。经双向拉伸的薄膜,所受热收缩的特性,可用于收缩包装。4.PVC硬材和板材

PVC中加入稳定剂、润滑剂和填料,经混炼后,用挤出机可挤出各种口径的硬管、异型管、波纹管,用作下水管、饮水管、电线套管或楼梯扶手。将压延好的薄片重叠热压,可制成各种厚度的硬质板材。板材可以切割成所需的形状,然后利用PVC焊条用热空气焊接成各种耐化学腐蚀的贮槽、风道及容器等。

5.PVC一般软质品

利用挤出机可以挤成软管、电缆、电线等;利用注射成型机配合各种模具,可制成塑料凉鞋、鞋底、拖鞋、玩具、汽车配件等。

6.聚氯乙烯包装材料

聚氯乙烯制品用于包装主要为各种容器、薄膜及硬片。PVC容器主要生产矿泉水、饮料、化妆品包装瓶、药品的PTP包装,也有用于精制油的包装。PVC膜可用于与其它聚合物一起共挤出生产成本低的层压制品,以及具有良好阻隔性的透明制品。聚氯乙烯膜也可用于拉伸或热收缩包装,用于包装床垫、布匹、玩具和工业商品。

7.聚氯乙烯护墙板和地板

聚氯乙烯护墙板主要用于取代铝制护墙板。聚氯乙烯地板砖中除一部分聚氯乙烯树脂外,其

余组分是回收料、粘合剂、填料及其它组分,主要应用在机场候机楼地面和其它场所的坚硬地面。

8.聚氯乙烯日用消费品

行李包是聚氯乙烯加工制作而成的传统产品,聚氯乙烯被用来制作各种仿皮革,用于行李包,运动制品,如篮球、足球和橄榄球等。还可用于制作制服和专用保护设备的皮带。服装用聚氯乙烯织物一般是吸附性织物(不需涂布),如雨披、婴儿裤、仿皮夹克和各种雨靴。聚氯乙烯用于许多体育娱乐品,如玩具、唱片和体育运动用品,目前聚氯乙烯玩具增长幅度大,由于聚氯乙烯玩具和体育用品生产成本低,易于成型而占有优势。

PVC和PC材料的区别

PVC和PC材料的区别 PVC材料是塑料装饰材料的一种,是聚氯乙烯材料的简称,PVC(Polyvinyl Chloride,简称PV C)树脂是由氯乙烯单体(Vinyl Chloride Monomer,简称VCM)聚合而成的热塑性高聚物。是以聚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抗老化剂、改性剂等,经混炼、压延、真空吸塑等工艺而成的材料。PVC属无定形聚合物,含结晶度5%--10%的微晶体(熔点175度)。PVC的分子量、结晶度、软化点等物理性能随聚合反应条件(温度)而变。以PVC树脂为基料,与稳定剂、增塑剂、填料、着色剂及改性剂等多种助剂混合经塑化、成型加工而成PVC树脂塑料。 PVC材料具有轻质、隔热、保温、防潮、阻燃、施工简便等特点。规格、色彩、图案繁多,极富装饰性,被广泛运用于生产和生活中。譬如PVC水管、PVC塑料门窗,以及含有PVC的塑料玩具。由于它对于人体构成危害,欧洲、日韩等国家纷纷对以PVC为原料的产品加以限制。 一般的PVC树脂塑料制品突出优点是难燃性、耐磨性、抗化学腐蚀性、气体水汽低渗漏性好。此外综合机械性能、制品透明性、电绝缘性、隔热、消声、消震性也好,是性能价格比最为优越的通用型材料。缺陷是热稳定性和抗冲击性较差,无论是硬性还是软质PVC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脆性。 一般PVC含有不被国家相关标准允许使用的二(2-乙基己基)己二酸酯(DEHA)增塑剂,DEHA在高温时(超过100摄氏度)容易释放出来,接触人体后危害身体健康。因为PVC是一种硬塑料,要将它变得柔软,必须要加入大量增塑剂,增塑剂在加热的环境下容易释放出来。若使用的是D EHA,它会干扰人体内分泌,引起妇女乳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男性精虫数减少,甚至精神疾病等。 P C(聚碳酸酯)树脂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突出的抗冲击能力,耐蠕变和尺寸稳定性好,耐热、吸水率低、无毒、介电性能优良,是五大工程塑料中唯一具有良好透明性的产品,也是近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目前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气、建筑、办公设备、包装、运动器材、医疗保健等领域,随着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正迅速拓展到航空航天、计算机、光盘等高科技领域。 PC应用领域 宽波透光的光学器械,作为一种透明性能良好的工程塑料,PC作为光盘基材在全球大量使用,不仅可以制备CD、VCD、DVD光盘,还可以适用于高密度记录光盘的基材,尤其是PC与苯乙烯接枝生成的共聚物具有极佳的应用效果。PC片材特别适宜于制作眼镜镜片,在PC分子链中引入硅氧基团,可以提高其硬度及耐擦伤性。PC作为高折射率塑料,用于制作耐高温光学纤维的芯材,若在PC分子链中的C-H链为C-F链所取代,则可以对可见光的吸收减少,能有效降低传递途中的信号损失。另外PC良好透光性,在透明窗材高层建筑幕墙、机场和体育场馆透明建筑材料等方面应用非常普遍和具有潜力,今后重点是提高表面硬度和抗静电性。 阻燃环保的通信电器,由于PC良好电绝缘性能,广泛应用于通信电信设备领域,目前P C已经大量替代原有的酚醛塑料,今后重点开发阻燃PC用于通信电器领域中,因此无污染阻燃PC 材料成为开发重点,溴系阻燃剂由于毒性在减少使用,而无卤环保磷系阻燃剂会明显降低PC的热变

中国PVC(聚氯乙烯)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PVC(聚氯乙烯)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一、PVC行业发展现状 尽管近年来pvc产能增速放缓,落后产能进一步淘汰,2015年PVC产能仍然突破了2300万吨。2015年上半年由于各种原因,计划投产的PVC装置均陆续推迟,也暂无新增产能投产。而2015年下半年,受市场行情及传统检修季影响,内蒙、山东多地大装置PVC企业进行了为期较长的装置检修,短时间出现部分牌号货源难寻的局面。截止2015年9月,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9月份PVC累计产量为1212.1万吨,累计同比下降0.5%。2015年1-7月我国进口聚氯乙烯树脂仅在1.58万吨,出口在1.46万吨,预计2015年全年PVC产量在1800万吨左右,供需缺口正在逐渐缩小。 PVC制品大体分为硬质、软质两类,PVC在片材、型材、管材、薄膜等方面的应用均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2014年PVC表观需求量为1631.42万吨,照此预计,2015年PVC过剩率为10.42%。近期国家出台的降息降准、全面开放二孩政策,使得房地产行业迎来再度回春,刚需型购房、改善型住房量都将大量上升,我国的PVC消费空间巨大,PVC行业仍处于上升期。至2021年,全球对PVC的需求量将以3.2%的年增长率上涨。其中亚太区迄今为止仍是最大的PVC销售市场,占全球总消费量的近56%,在未来仍是PVC需求增长率最快的地区。北美和西欧市场在前几年遭受重大损失后,现已重返增长轨道。而这些地区大多为我国的出口贸易国。另一方面,PVC价格遵循四年一个周期,上一个价格高位出现在2011年,2015年经济形势相对低迷,临近年底的政策鼓励,或将促使PVC在2016年迎来新一季的价格高位。 图表702009-2015年PVC产品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PVC的分类与结构性能详解

淮海工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 题目: PVC的分类与结构 性能及应用 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化学 班级: 131 姓名:刘东杰 学号: 2013121531 2016年10月16日

1 绪论 PVC主要成分为聚氯乙烯聚氢乙烯,由氯乙烯在引发剂作用下聚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PVC工业品位白色或浅黄色粉末,相对密度1.36,氯含量56%~58%。PVC有色泽鲜艳、耐腐蚀、耐磨性、牢固耐用、电绝缘性好以及难燃、自熄等优点。工业生产的PVC 分子量一般在5万~12万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多分散性,分子量随聚合温度的降低而增加。PVC很坚硬,无固定熔点,80~85℃开始软化,130℃变为粘弹态,160~180℃开始转变为粘流态;有较好的机械性能,抗张强度60MPa左右,冲击强度5~10kJ/m2;有优异的介电性能。 但对光和热的稳定性差,在100℃以上或经长时间阳光曝晒,就会分解而产生氯化氢,并进一步自动催化分解,引起变色,物理机械性能也迅速下降,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加入稳定剂以提高对热和光的稳定性。另外,在PVC加工中,由于树脂熔融时分子之间的摩擦、剪切以及树脂和加工设备之间的相互摩擦,很容易造成树脂的降解和设备黏结,为了降低熔融过程中树脂相互摩擦以及与设备的黏结,改善加工性能和提高塑料制品的物理,选择合适的润滑剂是很重要的,是PVC加工的关键。虽然润滑剂是聚氯乙烯(PVC)制品的不可或缺的助剂,但是,润滑剂的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热稳定剂、光稳定剂等其他塑料助剂的理论研究。 聚氯乙烯(PVC)是五大通用塑料之一,其制品是现今深受喜爱并且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的一种合成材料。它是全球使用量在各种合成材料中高居第二,其产销量仅略低于聚乙烯(PE)。但是,由于在制造过程中增加了增塑剂、抗老化剂等一些有毒辅助材料来增强其耐热性、韧性、延展性等,其产品一般不存放食品和药物。 2 聚氯乙稀的分类 根据生产方法的不同,PVC可分为:通用型PVC树脂、高聚合度PVC树脂、交联PVC 树脂。通用型PVC树脂是由氯乙烯单体在引发剂的作用下聚合形成的;高聚合度PVC 树脂是指在氯乙烯单体聚合体系中加入链增长剂聚合而成的树脂;交联PVC树脂是在氯乙烯单体聚合体系中加入含有双烯和多烯的交联剂聚合而成的树脂。 根据氯乙烯单体的获得方法来区分,可分为电石法、乙烯法和进口(EDC、VCM)单体法(习惯上把乙烯法和进口单体法统称为乙烯法)。 根据聚合方法,聚氯乙烯可分为四大类:悬浮法聚氯乙烯,乳液法聚氯乙烯、本体法聚氯乙烯、溶液法聚氯乙烯。悬浮法聚氯乙烯是目前产量最大的一个品种,约占PVC 总产量的80%左右,其次,用乳液法制得糊状树脂。 3 PVC的结构 PVC分子链中含有强极性的氯原子,分子间力大,这使得PVC制品的刚性、硬度、力学性能提高,并且有优异的阻燃性;但其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角正切值比PE大。

聚氯乙烯生产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聚氯乙烯生产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摘要: 聚氯乙烯是最早可工业化生产的塑料品种。由于它具有耐磨!杭化学庸蚀 以及难燃等优点,通过采用适当的工艺对其加工出各种塑料制品。目前,越来越多的领域涉及到聚氯乙烯。本文主要从聚氯乙烯的生产技术和发展进行详细分析。概述了近期国内聚氯乙烯生产中聚合工艺的现状及创新成果,总结了聚合釜结构、控制、搅拌器的发展特点。通过对聚氯乙烯生产控制技术、工艺技术及汽提干燥单元工艺进展的详细分析,提出聚氯乙烯生产技术发展方向。 关键词: 聚氯乙烯; 聚合工艺; 聚合釜

目录 1 聚合工艺的发展 (1) 1.1 悬浮聚合工艺 (1) 1.2 乳液聚合工艺 (2) 1.3 本体聚合工艺 (2) 2 聚合釜的发展 (3) 2.1 聚合釜结构的发展 (3) 2.2 聚合釜控制系统的发展 (3) 2.3 高效搅拌器的发展 (4) 2.4 除热技术的发展 (4) 3 聚合釜工艺技术的改进 (5) 3. 1 聚合釜技术 (5) 3. 2 防粘釜技术 (5) 3. 3 密闭进料技术 (5) 3. 4 带压放料回收工艺 (6) 3 结语 (6) 参考文献 (7)

近年来,聚氯乙烯( PVC) 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不断挖掘装置的最大潜能,实现装置产能的最大化,新建装置的聚合釜及其配套技术逐渐成熟,使聚合釜朝着大型化的方向发展。国内的大型聚合釜主要是指 70 m3以上的聚合釜。中国石化齐鲁分公司氯碱厂( 简称齐鲁氯碱厂) 引进的 127 m3及 135 m3聚合釜和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引进的 127 m3聚合釜是国内外大型聚合釜的代表,聚合生产工艺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大型聚合釜的开发不是简单的容积放大,而是综合技术的体现,涉及到多个领域的技术合作,不同型号的聚合釜需要配套相应的工艺技术及相应的后处理加工技术。聚合釜大型化后,单釜产量大,产品批次少,克服了小釜生产的聚氯乙烯( PVC) 树脂质量不稳定的缺点。全自动控制程序,先进的聚合工艺技术,配套的汽提干燥生产能力是聚合釜大型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聚氯乙烯(PVC)中,在大分子中的氯原子的存在提供了一个伟大的刚性和极性的聚合物。PVC的耐碱性、耐酸性和非极性溶剂中,不溶性易成型,注塑、吹塑、压延、挤出、方法可以加工成各种棒、管、薄膜等防腐材料。聚氯乙烯因为品种繁多,价格低廉,原料来源广泛,可用于抗腐蚀材料,保温材料,商品,材料,可作为农业材料,建筑材料,使用范围广,不是其他品种的塑料,是最广泛使用的塑料制品。氯乙烯作为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过程,其工艺和聚合釜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聚氯乙烯树脂的质量和生产成本,本文对聚合工艺和聚合釜的特点和发展现状进行总结,聚氯乙烯生产企业提高技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并提供参考。 1 聚合工艺的发展 目前聚氯乙烯生产的方法有三种,即悬浮液、乳液和散装。用悬浮法生产聚氯乙烯是每种方法中的最大成比例,在国内外近年来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其独特的乳化方法和体积法。 1.1 悬浮聚合工艺 悬浮聚合分散剂溶液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液体氯乙烯在分散成液滴悬浮在水介质中,每个液滴作为一一小本体聚合体系,在45~65℃溶解在氯乙烯单体在引发剂分解成自由基,引发VCM聚合。在聚合釜中加入离子水首次采用通常的工业生产,再加入分散剂搅拌、引发剂等聚合添加剂对井盖和关闭,氮气试压检漏,

PVC材料的介绍

PVC,全名为Polyvinylchlorid,主要成份为聚氯乙烯,另外加入其他成分来增强其耐热性,韧性,延展性等。这种表面膜的最上层是漆,中间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最下层是背涂粘合剂。它是当今世界上深受喜爱、颇为流行并且也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合成材料。它的全球使用量在各种合成材料中高居第二。据统计,仅仅1995年一年,不PVC在欧洲的生产量就有五百万吨左右,而其消费量则为五百三十万吨。在德国,PVC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平均为一百四十万吨。PVC正以4%的增长速度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生产和应用。近年来PVC 在东南亚的增长数度尤为显著,这要归功于东南亚各国都有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迫切需求。在可以生产三维表面膜的材料中,PVC是最适合的材料。 PVC可分为软PVC和硬PVC。其中硬PVC大约占市场的2/3,软PVC占1/3。软PVC一般用于地板、天花板以及皮革的表层,但由于软PVC中含有柔软剂(这也是软PVC与硬PVC的区别),容易变脆,不易保存,所以其使用范围受到了局限。硬PVC不含柔软剂,因此柔韧性好,易成型,不易脆,无毒无污染,保存时间长,因此具有很大的开发应用价值。下文均简称PVC。PVC的本质是一种真空吸塑膜,用于各类面板的表层包装,所以又被称为装饰膜、附胶膜,应用于建材、包装、医药等诸多行业。其中建材行业占的比重最大,为60%,其次是包装行业,还有其他若干小范围应用的行业 氯乙烯(PVC)是一种线聚合物。它的分子式为(CH2CH2CL)n 聚氯乙烯分子中含有氯原子。由于C—CL键的偶极影响,它是一种极性很强的材料。PVC具有很好的耐酸碱、耐磨、耐燃及绝缘性能,但对光、热稳定性差。商业上,制备PVC有四种方法:悬浮法、本体法、乳液法和溶液法。悬浮法最普遍,大多数应用的PVC树脂就是这类树脂。其产品根据含增塑剂量(一般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分为硬质、半硬质、软质三种材料。硬质PVC含增塑剂为10—25%、半硬质PVC为30~40%、软质PVC为40-70%。所有PVC产品必须含有一定量的稳定剂,以避免加工过程中发生降解。软PVC产品中的增塑剂在于使聚合物变软。增塑剂的选择或增塑剂的混用,最终要由成品所期望的性能来决定。大多数的增塑剂一定程度上也起着加工助剂的作用。增塑剂降低了树脂的熔融温度和粘度,从而可防止树脂粘到加工设备的金属部件上。 PVC (聚氯乙烯)化学和物理特性刚性PVC是使用最广泛的塑料材料之一。PVC材料是一种非结晶性材料。PVC材料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加入稳定剂、润滑剂、辅助加工剂、色料、抗冲击剂及其它添加剂。 PVC材料具有不易燃性、高强度、耐气侯变化性以及优良的几何稳定性。PVC对氧化剂、还原剂和强酸都有很强的抵抗力。然而它能够被浓氧化酸如浓硫酸、浓硝酸所腐蚀并且也不适用与芳香烃、氯化烃接触的场合。 PVC在加工时熔化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参数,如果此参数不当将导致材料分解的问题。PVC的流动特性相当差,其工艺范围很窄。特别是大分子量的PVC材料更难于加工(这种材料通常要加入润滑剂改善流动特性),因此通常使用的都是小分子量的PVC材料。PVC的收缩率相当低,一般为0.2~0.6%。 注塑模工艺条件 干燥处理:通常不需要干燥处理。 熔化温度:185~205C 模具温度:20~50C 注射压力:可大到1500bar 保压压力:可大到1000bar 注射速度:为避免材料降解,一般要用相当地的注射速度。

聚氯乙烯的发展及应用

聚氯乙烯的发展及应用 摘要:聚氯乙烯(PVC)是世界上最早工业化的树脂品种之一,也是五大通用合成塑料之一,具有良好的物理及力学性能,可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包装材料、电子材料日用消费品等,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交通运输、电力电讯和包装等领域,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聚乙烯的第二大塑料品种,占世界合成树脂总消费量的29%。从2004年起,国内PVC产量已超过聚乙烯和聚丙烯,跃升为第一位,而且发展迅猛。本文介绍了聚氯乙烯的性能以及随着技术进步而使它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从而出现了一些新型的聚氯乙烯材料,使之更好的应用于人类的生活。 关键词:聚氯乙烯新型应用 1、聚氯乙烯的简介 聚氯乙烯,简称PVC(Polyvinyl chloride)是由氯乙烯在引象剂作用下聚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这种材料的分子结构为[ ―CH2 ―CHCl― ]n,从分子式可以看出聚氯乙烯是一种使用一个氯原子取代聚乙烯中的一个氢原子的高分子材料。聚氯乙烯是由氯乙烯单体(VCM)聚合而成,纯聚氯乙烯树脂性脆,热稳定性差,不能直接使用,必须经过改性混配,添加相关助剂。PVC一般改性造粒制备成粒子后塑化更充分,加工也更容易,尤其是注塑品。严格来说,对于有特殊要求的PVC制品,其改性配方是根据客户要求量身定做的。 聚氯乙烯是五大通用塑料之一,直至今天仍然生死仅次于PP、PE之后,世界上第三大需求的塑料。全球机会各种行业均会用到聚氯乙烯。根据助剂用量不同,聚氯乙烯可以分为软质PVC和硬质PVC。根据存在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液态“塑料溶胶”,颗粒状和粉状的“混合物”;根据加工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型材挤出、片材挤出、压延成型、吹塑成型和注射成型。 聚氯乙烯的物理性能好, 作为铸铁管、铸钢管水泥管的替代管材, 可满足一般建筑工程中耐温、耐压聚乙烯和交联聚乙烯管耐温80 ~ 90 ℃ , 耐压10 巴等要求, 而且重量轻, 韧性好, 耐腐蚀性能好, 安装简便, 接口严密, 寿命可达50 年甚至更长, 同时由于管壁光姗, 阻力小,输送能力可提高30 %。因此传统聚氯乙烯主要应用于建筑市场、电线电缆市场、医疗市场。 随着聚氯乙烯的技术发展,已开发了很多新型的聚氯乙烯材料并得到的新的应用。新型聚氯乙烯主要用于家电(洗衣机干衣机的控制面板、洗碗机控制面板、冰盒外壳,揽拌器机壳)、电气墙盒、接线设备、外配件、连接器,有的也应

PVC行业的发展现状

PVC行业的发展现状 PVC是一类性价比优异、用途广泛的高分子合成材料,生产工艺主要为石油乙烯法和电石乙炔法,目前大多数国家PVC 生产以石油乙烯法为主。中国由于具有“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特点, 因此电石乙炔法成为PVC生产的主流工艺,并已经成为世界PVC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PVC行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的PVC工业, 2003 年之前处于乙烯法和电石法并存的平稳发展期, 国内产量仅满足需求的50% 。2003年,对进口PVC实施反倾销以及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 促使中国PVC 工业进入高速增长期,尤其是电石法PVC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2003 ?2008 年,产量年均增长31%。2009 年, 中国PVC产能为1 780 万t/a, 较2008 年增加2. 65% ; 产量为915. 5 万t,较2008 年增加11% ;电石法PVC产能为1 362 万t/ a ,已占中国PVC总产能的76% ,世界总产能的30% 以上。中国拥有PVC生产企业104 家,其中电石法企业89 家,乙烯法企业15家。产能在30 万t/a以上的企业有18 家,产能比重达到45% 以上,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初步显现。在市场需求方面, 2007年,中国PVC的表观需求量已经突破1 000 万t。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 年的表观需求量下降到923 万t, 但随着中国政府经济刺激政策的实施, 2009 年的表观需求量再次突破1 000 万t。预计2010 年市场需求量将达到1 170 万t,与2009年相比,增长率将达8% 。长期以来,电石法PVC装置由于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落后、企业实力差,因此产品质量始终同石油乙烯法PVC存在一定的差距,也影响了中国整体PVC产品质量的提高。近几年,随着电石法PVC工艺的技术进步,尤其是自动控制技术和大型聚合釜及配套汽提、干燥、氯乙烯单体精制等技术的成功开发应用[ 1- 2],使得电石法PVC的质量基本达到乙烯法PVC的质量要求。当前中国悬浮法PVC五大名牌产品中, 电石法PVC品牌已经占据两种。在国际市场上,电石法PVC也得到了广大客户的认可,出口到世界100多个国家,中国PVC产品质量已经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进“十一五”期间,中国聚氯乙烯工业保持了相当快的发展速度,其中2005年中国聚氯乙烯产能增长率高达46.4%,这很大程度上是受2004年聚氯乙烯行业的高额利润吸引。2007年之后,尤其是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国内聚氯乙烯行业的扩能步伐明显放缓,而且随着中国聚氯乙烯产能的扩大,行业盈利能力也出现明显下降。最近几年,中国聚氯乙烯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其产量已经完全可以满足自身需求,改变了以往需要大量依赖进口的局面。但需要业内注意的是,由于中国聚氯乙烯产能的过快扩张、加上投资者对能源、资源性物资的占有程度的差别较大,国内聚氯乙烯行业正经历和未来必然要经历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布局的改变,中国聚氯乙烯行业则由高速发展向平稳整合过渡。据统计,2009年年底我国有PVC生产企业104家,2010年年底我过PVC生产企业减少到97家。2010年总生产能力为2069万t/a,其中生产能力为1678.2万t/a,占总生产能力的81%。由于国内PVC 产量不断增长,中国PVC进口量呈逐年下降趋势。2007年我国进口PVC130.4万t,出口75.3万t,表观消费量为1026.8万t。2008年中国PVC进口112.7万t(比2007 年下降13.6%),出口64.6万t(比2007 年下降14.2%),表观消费量为929.7万t(比2007年下降9.4%),产量/表观消费量为94.8%,进口/表观消费量为12.1%,进口依存度为5.2% (比2007 年下降0.4百分点)。2009 年中国PVC 产量为915万t(比2008 年增长3.8%),进口195.5万t)比2008 年增长73.5% ),出口27.5 万t(比2008年下降57.4%) ,表观消费量为1083.5万t(比2008 年增长16.5%,产量/表观消费量为84.4%,进口/表观消费量为18.0%,进口依存度为15.6%(比2008年增长10.4百分点) 。2009 年,我国累计进口PVC 195.5 万t,同比大幅增长73.5% ,进口量所占比例较2008 年提高了5.1 百分点。进口量猛增严重冲击了国内市场。我国已经

PP PE PVC材质

ABS、PE、PP、PVC塑料材料的区别 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PE是聚乙烯. PVC是聚氯乙烯. PP是聚丙烯. ABS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者的共聚物。 PEP是聚乙二醇PEG 和环氧丙烷PO)两者的共聚物。 ①聚氯乙烯(PVC)它是建筑中用量最大的一种塑料。硬质聚氯乙烯的密度为1.38~ 1.43g/cm3,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②聚乙烯(PE)③聚丙烯(PP)聚丙烯的密度在所有塑料中是最小的,约为0.90左右。聚丙烯常用来生产管材、卫生洁具等建筑制品。④聚苯乙烯(PS)聚苯乙烯为无色透明类似玻璃的塑料。⑤ABS塑料ABS 塑料是改性聚苯乙烯塑料,以丙烯睛(A)、丁二烯(B)及苯乙烯(S)为基础的三组分所组成。 PS:聚苯乙稀 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塑料材料。具有高于100摄氏度的玻璃转化温度,因此经常被用来制作各种需要承受开水的温度的一次性容器,以及一次性泡沫饭盒等。 PP:聚丙烯 是一种半结晶的热塑性塑料。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机械性质强韧,抗多种有机溶剂和酸碱腐蚀。在工业界有广泛的应用,是平常常见的高分子材料之一。澳大利亚的钱币也使用聚丙烯制作。 PE:聚乙烯 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高分子材料之一,大量用于制造塑料袋,塑料薄膜,牛奶桶的产品。 聚乙烯抗多种有机溶剂,抗多种酸碱腐蚀,但是不抗氧化性酸,例如硝酸。在氧化性环境中聚乙烯会被氧化。 聚乙烯在薄膜状态下可以被认为是透明的,但是在块状存在的时候由于其内部存在大量的晶体,会发生强烈的光散射而不透明。聚乙烯结晶的程度受到其枝链的个数的影响,枝链越多,越难以结晶。聚乙烯的晶体融化温度也受到枝链个数的影响,分布于从90摄氏度到130摄氏度的范围,枝链越多融化温度越低。聚乙烯单晶通常可以通过把高密

(整理)国内PVC材料所用胶粘剂概况.

国内PVC材料所用胶粘剂概况 字体: 小中大| 打印发布: 2007-6-28 15:25 作者: webmaster 来源: 本站原 创查看: 31次 前言 聚氯乙烯PVC是最早工业化的塑料品种之一。它是氯乙烯单体在引发剂作用下,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而得到的线型聚合物。与其他塑料品种相比,PVC具有难燃、抗化学药品性、优良的电绝缘性和较高的强度等特点。而且采用增塑和共聚的办法,能使PVC性质发生很大的变化。添加30%左右增塑剂可用作具有柔性弹性的软质PVC;不加或少加增塑剂或以PVC的共聚物为主体制成硬质PVC。它与其他塑料不同,从软质到硬质,可制成各种管材、板材、异型材、薄膜、纤维、涂料、人造革、电线电缆绝缘等制品,在工农业和日常生活中获得非常广泛的应用。作者综述近十余年来国内各种PVC材料粘接所用胶粘剂的研究现状。 1丙烯酸酯类胶粘剂 在合成胶粘剂中,丙烯酸酯系胶粘剂是比较引人注目的新秀,其性能独特,品种繁多,专利报告不胜枚举。当用于PVC材料间的粘接时,丙烯酸酯胶粘剂的有机挥发物

含量低,并且粘接牢固,但当用于PVC薄膜粘接时,由于PVC薄膜表面光滑,因而初粘力较低,粘接强度较差。马立群等采用自制的S-01型乳化剂,合成了共聚型丙烯酸酯胶粘剂。用于PVC膜对木材,皮革等多孔性材料的粘接,效果较为显著。S-01型乳化剂与十二烷基硫酸钠配合使用,效果更好。丙烯酸丁酯与醋酸乙烯酯的配比为33:4时,胶粘剂的剥离强度可达到4300g/2 5cm,而乳化剂的用量在为单体量的4%时,效果较好。 张永金等研制的聚丙烯酸酯系列胶粘剂。当用于人造革表面植绒时,克服了由于油性胶粘剂在生产中出现的环境污染和能耗大,防火要求高以及对工人身心健康危害大等缺点,其质量均达到或超过了油性胶粘剂所得产品。此胶粘剂是以丙烯酸酯为主要原料,选用性能优良的乳化体系通过乳液聚合而成的。杨冰等以特制的含羟基聚丙烯酸酯自交联乳液为主体,掺入一定量的多异氰酸酯溶液,经有效的分散、均质处理,制成一种适合于PVC-U管材的水基型粘合体系。在其胶膜固化过程中,异氰酸酯基团与体系中聚乙烯醇羟基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酯,形成第二交联,这样得到的聚丙烯酸酯-聚氨酯互穿网络结构,可以加强粘接层的内聚力和耐水性能,完成对PVC材料的牢固粘接。粘接强度可达3.5MPa,粘度达到0.85~10Pa·s,储存期为0 5a。其中,多异氰酸酯的添加量对粘接的强度,耐水性能以及胶液储存期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配方中多异氰酸酯的增多,粘接强度也逐渐提高。实际上,加入量在4%~5%已经有满意的强度效果。另外,多异氰酸酯含量低的胶粘剂配方,抗水能力差。且粘接板浸水时间越长,强度下降越严重,随着配方中多异氰酸酯含量增多,

聚氯乙烯的发展前景

聚氯乙烯的发展前景 一、选题介绍 1、选题名称 聚氯乙烯的发展前景 2、选题来源 学习选题 3、为什么选择上述课题 聚氯乙烯是由氯乙烯单体(VCM)聚合而成。也可由乙烯、氯和催化剂经取代反应制成。因为其分子中57%的质量是氯元素。所以它与其它的塑料相比,相同的质量中所耗用的石油较少,由于其防火耐热作用,聚氯乙烯被广泛用于各行各业各式各样产品:电线外皮、光纤外皮、鞋、手袋、袋、饰物、招牌与广告牌、建筑装潢用品、家俱、挂饰、滚轮、喉管、玩具、门帘、卷门、辅助医疗用品、手套、某些食物的保鲜纸、某些时装……等。其应用之广泛。 4、希望文献检索达到的目的 通过文献检索,了解聚氯乙烯的结构特性与用途。 5、选题过程中是否遇到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在选题的过程当中,我想到了很多的题目,其中包括与人成长、健康有关的,我选了一个最贴近人的生活的课题,聚氯乙烯作为一种新型材料,不仅应用广泛,与人生活息息相关,在环保方面也受人关注。 二、文献检索过程 1、所用的数据库名称,说明选库理由。 中国专利数据库(知网版),万方数据库,维基百科。 选库理由:中国专利数据库(知网版)主要看现在国内近些年都有哪些有关聚氯乙烯方面的新材料的专利申请,可以了解国内近些年来在这方面的发展;万方数据库是由万方数据公司开发的,涵盖期刊,会议纪要,论文,学术成果,学术会议论文的大型网络数据库。也是和中国知网齐名的中国专业的学术数据库。它是国内第一家以信息服务为核心的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是在互联网领域,集

信息资源产品、信息增值服务和信息处理方案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商;维基百科是一个自由、免费、内容开放的百科全书协作计划,它始终就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包含人类所有知识领域的百科全书,而不是一本词典,在线的论坛或其他任何东西。 2、所用的检索词,说明选词过程。 检索词:聚氯乙烯环保 选词过程:从题目“聚氯乙烯的发展前景”可以看出题目的主干是聚氯乙烯,而聚氯乙烯也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更与环境有关。 3、利用查全率和查准率两个指标,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 查全率=检出的相关文献数/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总数x100%=25% 查准率=检索出的相关信息量/检索出的信息总量x100%=54% 结果分析:通过几个数据库的检索,查准率比查准率更精确一点 三、资料阅读 1、提供所阅读的资料列表 2、阅读笔记 聚氯乙烯(PVC)工业在塑料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电力、汽车、家电、包装及公用事业等行业。PVC制品具有开发早、应用范围广、产品品种多、性能好等特点,在市场上占有相当重要份额。 1、PVC农膜中国农用薄膜首先是在广东省三江流域的农村推广的,1961年前后,采用从日本进口的塑料薄膜(俗称尼龙膜)用于水稻育秧,取得了增产1~3成的效果,到1965年农膜应用普及到28个省、市、自治区,生产和使用量都逐步上升。我国从开始使用农用薄膜到1976年一直是PVC农膜单一品种。

聚氯乙烯(PVC)产业发展规划

聚氯乙烯(PVC)产业发展规划 20xx年—20xx年

聚氯乙烯(PVC)是是当今世界上深受喜爱、颇为流行并且也被广泛 应用的一种合成材料。它的全球使用量在各种合成材料中高居第二。 其应用非常广泛。在建筑材料、工业制品、日用品、地板革、地板砖、人造革、管材、电线电缆、包装膜、瓶、发泡材料、密封材料、纤维 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发展阶段,国内国际环 境总体上都有利于我国加快发展。相关产业作与国民经济关联度比较高,随着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都将拉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为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依据国家和xx省产业发展 规划,结合区域产业xx年发展情况,制定该规划,请结合实际情况认 真贯彻执行。 第一条指导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立足满足国 内需求,以结构调整、新产品开发和应用为重点,培育壮大企业规模,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条原则 1、坚持融合发展。推进业态和模式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产业深 度融合,强化产业与上下游产业跨界互动,加快产业跨越式发展。

2、政策引导,市场推动。推动产业发展既要充分发挥总揽全局、 协调各方的作用,形成分工协作、齐抓共建的工作格局,又要发挥市 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形成 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体制和机制,把各种要素引导到产业发 展中来,激发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逐步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 持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3、坚持协调发展。注重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与资源、 环境相协调,实现合理布局,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有序发展。 4、坚持创新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破并推广关键核心 内容,加快新产品研发与应用进程,完善标准体系,增强自主创新和 品牌建设能力。 5、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充分结合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 源条件,分地区、分类型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路线,指导推动产业现 代化发展。 第三条背景分析 聚氯乙烯(PVC)是是当今世界上深受喜爱、颇为流行并且也被广泛 应用的一种合成材料。它的全球使用量在各种合成材料中高居第二。 其应用非常广泛。在建筑材料、工业制品、日用品、地板革、地板砖、

聚乙烯及其应用发展

聚乙烯及其应用 化学名称:聚乙烯 英文名称:Polyethylene(简称PE) 比重:0.94-0.96克/立方厘米成型收缩率:1.5-3.6% 成型温度:140-220℃ 特点:耐腐蚀性,电绝缘性(尤其高频绝缘性)优良,可以氯化,化学交联、辐照交联改性,可用玻璃纤维增强.低压聚乙烯的熔点,刚性,硬度和强度较高,吸水性小,有良好的电性能和耐辐射性;高压聚乙烯的柔软性,伸长率,冲击强度和渗透性较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冲击强度高,耐疲劳,耐磨. 低压聚乙烯适于制作耐腐蚀零件和绝缘零件;高压聚乙烯适于制作薄膜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适于制作减震,耐磨及传动零件. 成型特性: 1.结晶料,吸湿小,不须充分干燥,流动性极好流动性对压力敏感,成型时宜用高压注射,料温均匀,填充速度快,保压充分.不宜用直接浇口,以防收缩不均,内应力增大.注意选择浇口位置,防止产生缩孔和变形. 2.收缩范围和收缩值大,方向性明显,易变形翘曲.冷却速度宜慢,模具设冷料穴,并有冷却系统. 3.加热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发生分解. 4.软质塑件有较浅的侧凹槽时,可强行脱模. 5.可能发生融体破裂,不宜与有机溶剂接触,以防开裂 聚乙烯类产品 1.1产品类别 聚乙烯(PE)是通用合成树脂中产量最大的品种,主要包括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及一些具有特殊性能的产品。 1.2聚乙烯物理性能 聚乙烯为白色蜡状半透明材料,柔而韧,比水轻,无毒,具有优越的介电性能。易燃烧且离火后继续燃烧。透水率低,对有机蒸汽透过率则较大。聚乙烯的透明度随结晶度增加而下降在一定结晶度下,透明度随分子量增大而提高。高密度聚乙烯熔点范围为132-135oC,低密度聚乙烯熔点较低(112oC)且范围宽。 常温下不溶于任何已知溶剂中,70oC以上可少量溶解于甲苯、乙酸戊酯、三率乙烯等溶剂中 1.3聚乙烯化学性能 聚乙烯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室温下耐盐酸、氢氟酸、磷酸、甲酸、胺类、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各种化学物质,硝酸和硫酸对聚乙烯有较强的破坏作用。聚乙烯容易光氧化、热氧化、臭氧分解,在紫外线作用下容易发生降解,碳黑对聚乙烯有优异的光屏蔽作用。受辐射后可发生交联、断链、形成不饱和基团等反映。 1.4各类聚乙烯产品用途 高压聚乙烯:一半以上用于薄膜制品,其次是管材、注射成型制品、电线包裹层等 中低、压聚乙烯:以注射成型制品及中空制品为主。 超高压聚乙烯:由于超高分子聚乙烯优异的综合性能,可作为工程塑料使用。 熔点140摄氏度 熔化焓292.88J/g [编辑本段]聚乙烯树脂分类及性能 聚乙烯的种类: (1)LDPE:低密度聚乙烯(又称高压聚乙烯) (2)LLDPE:线形低密度聚乙烯

常见PVC材料种类和应用介绍

一、聚氯乙烯PVC的特点: PVC学名为聚氯乙烯,本色为微黄色半透明状,有光泽。透明度胜于聚乙烯、聚丙烯,差于聚苯乙烯,随助剂用量不同,分为软、硬聚氯乙烯,软制品柔而韧,手感粘,硬制品的硬度高于低密度聚乙烯,而低于聚丙烯,在屈折处会出现白化现象。PVC材料具有不易燃性、高强度、耐气侯变化性以及优良的几何稳定性。 二、聚氯乙烯PVC的识别: 聚氯乙烯的燃烧特性为,难燃、离火即灭、火焰呈黄色,白烟,燃烧时塑料变软发出氯的刺激性味;在紫外光下,硬PVC产生浅蓝或紫白色的荧光,软PVC则发出蓝色或蓝白色的荧光。 三、聚氯乙烯PVC的种类: 本文讨论的为软性和半软性PVC材料,此类PVC主要可以分为PVC膜、PVC涂层、PVC透明片材、PVC喷丝卷和一些不透明的PVC片材。 A)、PVC膜主要用于充气、注水(液)产品和包装袋类,如充气玩具、水床、医疗袋、包装袋、卡套、软膜天花、游泳圈等等; B)、PVC涂层材料一般用于PVC帐篷、膜结构、拉网膜、景观膜、PVC卷帘门、软体水囊、软体油罐、篷布、热水袋等; C)、PVC透明片材主用用于产品外包装,常见的有PVC折盒和吸塑泡壳(真空罩)等吸塑产品; D)、PVC喷丝卷常用于门垫地毯以及防水垫、汽车脚垫、电梯垫等; E)、一些不透明片材用途就比较多样,比较常见的有车身反光贴、电动车脚踏垫、PVC皮革等等,甚至更后的用于工业皮带、跑步带; F)、PVC塑料硬板和板材:PVC中加入稳定剂、润滑剂和填料,经混炼后,用挤出机可挤出各种口径的硬管、异型管、波纹管,用作下水管、饮水管、电线套管或楼梯扶手。将压延好的薄片重叠热压,可制成各种厚度的硬质板材。板材可以切割成所需的形状,然后利用PVC焊条用热空气焊接成各种耐化学腐蚀的贮槽、风道及容器等; PVC材料用途广泛,不能一一列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四、聚氯乙烯PVC塑胶熔接办法: 主要使用高周波塑胶熔接机(高频机)来实现聚氯乙烯PVC的焊接、封口、压花工艺。 高周波,属于高频塑料焊接设备,它主要是一种高频介质加热设备;主要由电子管发出高频电磁场能量,当我们把聚氯乙烯(PVC)为主的各种塑胶塑料放入高周波机的上下电极之间,在高周波机发出的高频电磁场的能量作用下,塑胶塑料加工件内部的材料分子会产生快速极化现象,材料分子迅速向高频电场方向组合排列,伴随产生高频热量,同时,迫于在模具的压力下,塑胶塑料加工件快速热合熔接在一起;整个过程短暂迅速,热合效果良好而不伤害塑胶塑料加工件的表面,经高周波机熔接焊接后的塑胶塑料工件,其塑胶塑料加工件的牢固度和塑胶塑料材料本身的牢固度相同。是塑胶塑料热合焊接最为完美的第一选择设备。

PVC

PVC 聚氯乙烯,它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塑料产品之一,价格便宜,应用广泛,聚氯乙烯树脂为白色或浅黄色粉末。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加入不同的添加剂,聚氯乙烯塑料可呈现不同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在聚氯乙烯树脂中加入适量的增塑剂,可制成多种硬质、软质和透明制品。 目录 展开 基本特性 纯的聚氯乙烯的密度为1.4g/cm3,加入了增塑剂和填料等的聚氯乙烯塑件的密度一般为1.15-2.00g/cm3。 硬聚氯乙烯有较好的抗拉、抗弯、抗压和抗冲击能力,可单独用做结构材料。 软聚氯乙烯的柔软性、断裂伸长率、耐寒性会增加,但脆性、硬度、、拉伸强度会降低。 聚氯乙烯有较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可作低频绝缘材料,其化学稳定性也好。由于聚氯乙烯的热稳定性较差,长时间加热会导致分解,放出HCL气体,使聚氯乙烯变色,所以其应用范围较窄,使用温度一般在-15~55度之间。主要用途

由于化学稳定性高,所以可用于制作防腐管道、管件、输油管、离心泵和鼓风机等。聚氯乙烯的硬板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上制作各种贮槽的衬里,建筑物的瓦楞板,门窗结构,墙壁装饰物等建筑用材。由于电气绝缘性能优良,可在电气、电子工业中,用于制造插头、插座、开关和电缆。在日常生活中,聚氯乙烯用于制造凉鞋、雨衣、玩具和人造革等! 聚氯乙烯是由乙炔气体和氯化氢合成氯乙烯,再聚合而成。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较好的耐蚀性。可用于制作化工、纺织等工业的废气排污排毒塔、气体液体输送管,还可代替其它耐蚀材料制造贮槽、离心泵、通风机和接头等。当增塑剂加入量达30%~40%时,便制得软质聚氯乙烯,其延伸率高,制品柔软,并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和电绝缘性,常制成薄膜,用于工业包装、农业育秧和日用雨衣、台布等,还可用于制作耐酸碱软管、电缆包皮、绝缘层等。 现在聚氯乙烯还用到太阳能热水袋中通过它吸光的特性做成洗澡用的热水袋 优越性 一、美丽的外表 从这层意义上说,PVC膜的市场前景十分看好。随着时代的发展,PVC也正以其良好的性能、简单的工艺以及

2019年我国聚氯乙烯市场发展概况

2019年我国聚氯乙烯市场发展概况 1、聚氯乙烯行业产能及产量情况 (1)聚氯乙烯行业产能及变化情况 根据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19 年中国聚氯乙烯现有产能为2,518 万吨(其中包括聚氯乙烯糊状树脂119 万吨)。2019 年聚氯乙烯行业新增加产能121万吨,退出产能规模为7万吨,继2014-2016年和2018 年产能减少之后,2019 年底转为114 万吨的净增长。 图:2007-2019 年中国PVC 产能发展趋势图 万吨 资料来源:中国氯碱工业协会,《2020 版中国聚氯乙烯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2008 年,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国内经济进入平稳增长期,国内PVC 及其 他氯产品市场需求萎缩、价格下滑,行业扩能热潮减退,产能增速减缓,行业转 入优化结构调整阶段。 2012-2015 年期间,国内氯碱行业全面亏损,在结构调整的综合压力下,落 后产能的退出速度加快,聚氯乙烯行业新建及扩建项目趋于理性,PVC 产能的 净增长率呈现快速下降的态势。 2016 年以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深入以及环保约束力度进一步加 大,PVC 市场供求关系得到改善,价格随之上涨,国内氯碱行业逐渐走出低谷。 表:2012-2019 年中国PVC 企业数及新增/退出产能情况 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中国氯碱工业协会,《2020 版中国聚氯乙烯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表:2018-2019 年国内PVC 行业产能规模情况 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中国氯碱工业协会,《2020 版中国聚氯乙烯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截至2019 年末,国内具有PVC 产能的企业数量为73 家(包含具有闲置产 能的企业);企业规模结构方面,我国年产量超过百万吨级的聚氯乙烯生产企业 共计3家,规模在50 -100 万吨/年的聚氯乙烯生产企业共计9 家,规模在30-50 万吨/年的企业数量有所减少,以上规模企业已成为国内聚氯乙烯行业的主要组 成部分;此外,产能规模低于30 万吨/年的企业不断减少,聚氯乙烯企业集中度 相对较低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善。 (2)聚氯乙烯行业产量及变化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PVC 需求量不断增加,国内PVC 产量 总体保持稳定增长。2019 年PVC 行业开工率达到80%,PVC 产量达到2,011 万吨。

国内PVC材料所用胶粘剂概况

国内PVC材料所用胶粘剂概况 前言 聚氯乙烯PVC是最早工业化的塑料品种之一。它是氯乙烯单体在引发剂作用下,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而得到的线型聚合物。与其他塑料品种相比,PVC具有难燃、抗化学药品性、优良的电绝缘性和较高的强度等特点。而且采用增塑和共聚的办法,能使PVC性质发生很大的变化。添加30%左右增塑剂可用作具有柔性弹性的软质PVC;不加或少加增塑剂或以PVC的共聚物为主体制成硬质PVC。它与其他塑料不同,从软质到硬质,可制成各种管材、板材、异型材、薄膜、纤维、涂料、人造革、电线电缆绝缘等制品,在工农业和日常生活中获得非常广泛的应用。作者综述近十余年来国内各种PVC材料粘接所用胶粘剂的研究现状。 一、丙烯酸酯类胶粘剂 在合成胶粘剂中,丙烯酸酯系胶粘剂是比较引人注目的新秀,其性能独特,品种繁多,专利报告不胜枚举。当用于PVC材料间的粘接时,丙烯酸酯胶粘剂的有机挥发物含量低,并且粘接牢固,但当用于PVC薄膜粘接时,由于PVC薄膜表面光滑,因而初粘力较低,粘接强度较差。马立群等采用自制的S-01型乳化剂,合成了共聚型丙烯酸酯胶粘剂。用于PVC膜对木材,皮革等多孔性材料的粘接,效果较为显著。S-01型乳化剂与十二烷基硫酸钠配合使用,效果更好。丙烯酸丁酯与醋酸乙烯酯的配比为33:4时,胶粘剂的剥离强度可达到4300g/2 5cm,而乳化剂的用量在为单体量的4%时,效果较好。 张永金等研制的聚丙烯酸酯系列胶粘剂。当用于人造革表面植绒时,克服了由于油性胶粘剂在生产中出现的环境污染和能耗大,防火要求高以及对工人身心健康危害大等缺点,其质量均达到或超过了油性胶粘剂所得产品。此胶粘剂是以丙烯酸酯为主要原料,选用性能优良的乳化体系通过乳液聚合而成的。杨冰等以特制的含羟基聚丙烯酸酯自交联乳液为主体,掺入一定量的多异氰酸酯溶液,经有效的分散、均质处理,制成一种适合于PVC-U管材的水基型粘合体系。在其胶膜固化过程中,异氰酸酯基团与体系中聚乙烯醇羟基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酯,形成第二交联,这样得到的聚丙烯酸酯-聚氨酯互穿网络结构,可以加强粘接层的内聚力和耐水性能,完成对PVC材料的牢固粘接。粘接强度可达3.5MPa,粘度达到0.85~10Pa·s,储存期为0 5a。其中,多异氰酸酯的添加量对粘接的强度,耐水性能以及胶液储存期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配方中多异氰酸酯的增多,粘接强度也逐渐提高。实际上,加入量在4%~5%已经有满意的强度效果。另外,多异氰酸酯含量低的胶粘剂配方,抗水能力差。且粘接板浸水时间越长,强度下降越严重,随着配方中多异氰酸酯含量增多,粘结强度受水的影响逐渐减弱。郭振良等以丙烯酸酯、丙烯酸、醋酸乙烯为原料制得共聚乳液,并加入改性增粘树脂增塑剂提高乳液对PVC薄膜的初始粘接强度。通过实验可看出,当每100份乳液中加入15~20份改性增粘树脂时,胶的剥离强度可达到48 3~48 5N/25mm,且胶粘剂具有湿润性好、初始粘接强度高、易固化、粘度高、无毒、无污染等特点,在木材、家具等领域,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