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理论(四大循环)

时空理论(四大循环)
时空理论(四大循环)

关于对技术分析及理论的认识

自资本市场诞生以来,人类出于不同的原因,对此领域的探索分析从未终止,其间涌现出查而斯道、嘉洛兰、罗小物爱德华、伯恩期坦、艾略特、威尔斯、威尔德、杰克雷恩等一大批人杰地灵,人们敬称其为技术分析大师。他们对人类社会的贡献被载入光辉的史册,但无论从内容、范围、功绩、层次诸项看,均难以与一代宗师,伟大的先知威廉姆江恩先生相提并论。江恩先生享年77岁(1878—1955年),幼年受到基督教影响,在圣经中发现了主宰世间万物变化的自然规律,发现自然力是影响市场的决定性力量,通过天文学、几何学、数字学等方法将其运用到市场之中,成功地对美国道指及多种期指及股票做出过精确成功的预测,并且在投资生涯中取得了至少5万倍的利润。他对此领域的最大贡献是一种极为神秘的技术分析方法,名称是“波动法则”。它的功能是能够十分精确地预测到未来的变化:一特定时间;二.特定价位;三.是否高点;四.是否低点,总而言之有探测未来特定时间及特定价位的功能,从而深刻地证明了自然与市场密不可分的关系。再有,技术分析研究的对象不同,象成交量、多空力量对比、图形、均价、均线、成本等仅占市场的一小部分或一部分的外在表现,属于常态分析范围。它们大体上属于低级理论,其代表象K线理论、均线理论、通道理论、周期理论等并不揭示市场本质,作用及可靠性较低。再高一层次的象通氏、形态学、四度空间比率学、指标学派、相反理论、趋势理论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解决一些局部问题,作用一般,原理简单,程度不深刻。更在其上的具有代表性的著名理论有波浪理论、大波浪周期理论、费波纳茨级数螺旋历法,主要以时间、比率、图形演变;以理象数来表现万物的一个层面;以大千世界为研究对象,提示市场形态、幅度、运行轨迹及时间,有揭示市场本质的功能。它们均将自然规律作为基础,从自然的角度看问题,用一个平面两维的方式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范围较前面的初级理论广阔的多,也可以认为进入相对高级范畴。另外,有一种方面属目前最高水平、世界第一的方法学:中国的易学,他集中华民族数千年智慧,只是未能与当前的市场相结合从而创造出领先全世界的预测方法,我相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周易无论从数学、天文、几何、物理、哲学、数字学等方面均领先当代,对其开发运用这一知识宝库是当今科学急待解决的问题。第二,在实践中应用的最高理论当属目前领先于全世界的赫赫有名的“江恩理论”,他全方位地揭示了金融市场的未来轨迹,并且证实了市场有序、有规律、有市场原理的真理。他从事物发展过程及运动规律,万物运动的本质、事物本质诸多方面着手,有机地将自然与市场融合在一起。通过以上分析对比,我相信读者会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和认识,我个人经多年研究发现,“波动法则”还可分为“时间法则”及“价位法则”,通过该法则我成功对2000年、2001年及1999年的上证指数(相关,行情)作出过预测,事实表明准确度较高,如基本图形极为相似,转折率超过80%,高点2000年正确,2001年正确,1999年相差7天,前两者相差约3日,幅度方面,2000年非常接近,仅低点相差9点,小型级高低点可靠性不高,仅约66%。

①.时间循环

循环是周而复始的运动。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正指由低点至低点的运动。由此延伸出高—高,低—高及高—低四种方式,再分为长中短期的类别,至于多长及短至何种分寸,并无严格届定,仅是相对而言,也从侧面表明时间的无限可分特性及无限延长的物理特征,它早于人类就存在于宇宙之中,另外,宇是空间的别称,宙即时间代表,宇宙即是“时空”。

它由过去、现在、未来三者构成,是一个连续体系,具有不可逆性及连续性,最重要的物理特点是重复性,俗称循环

周期。由于它的无色无形的抽象特点,只能通过空间物质位移来感知。另外,它的长度与物体运动速度相关。从科学角度看,事物可分为有序及混沌两种状态,几乎万事万物表现出有节律性的周期性运动的特理特征,多数情况下为“外源性”,来源与宇宙节律同步,或者说自然节律是万事万物节律的来源。

综合所述:构成了江恩周期理论的客观基础,他的时间波动法则可分解出一.数学周期;二.几何周期;

三.天文周期;四.数字周期。或者说由以上数项周期理论筑成他的时间法则基础。

笔者通过数学学习总结出,数学周期、几何周期、天文周期、数字周期及对称与不对称周期及长中短周期数项方法组合成时空理论中的第一项循环——时间循环。可下设分析指标。

②.涨跌循环

当市场涨跌交替出现时,大约要经历几个必要的阶段:一.低迷期;二.初升期;三.回裆期;四.主升期;

五.未升期;六.初跌期;七.主跌期;八.反弹期;九.末跌期。历此九个过程完成同一级别的涨跌循环。

一.低迷期。当市场经过长期或者大幅下跌后,人们亏损累累,悲观气氛笼罩市场,许多没耐心的投资人纷纷认赔出局,成交清淡,各种刹空预期充斥于大街小巷,舆论几乎一致看空,市场岌岌可危,股票价格已跌无可跌是其主要特征。

二.初升期。主要特点是对底部持怀疑态度,走势呈不确定性,飘飘忽忽、升多跌少,高低点上移,成交量小幅增加,有部分股票呈强势特征,多数股票窄幅波动,徘徊不前,套牢者不愿斩仓,抛出者不愿进场,市场已小幅上升是主要特征。

三.回裆期。市场经过筑底盘升后,市场观点出现分岐。多空对峙,市场被迫回头确认底部,出现回裆走势,成交量随下跌而逐步减少,向下时出现强烈的惜售现象,先期转强的股票开始领导其它同类股票转强,空头意识到市场已转强停止抛售,转持观望态度,市场仅回到相对低位无法下行是此阶段特征。

四.主升期。强势股已大幅上升,一涨在涨,成交量成倍增长,目前仍离回裆低点不远,空头亦回补,上升速度愈来愈快,向上缺口频出,利好出现,市场做多激情出现,多数人已解套获利,投资者均出现极高的获利预期,舆论亦呈一边倒态势,群情激奋,市场升幅大、时间长,是此阶段的技术特征。

五.末升期。历史上一阶段大涨后,预期仍会延续前面的状态,却出现放量滞涨现象。此时多方仍占优势,但抛售压力无形增加,人们仍不愿抛出,甚至仍在买进。股票上升时量开始减少,下跌时反而增加,多数人对此视而不见,暴跌之后再被拉起,大幅振荡,各种指标已出现背离。此时风险极大,有部分投资者浅套,但不愿割肉离场,反而幻想解套出局,盛极一世,然其内质已虚,是此阶段本质。

六.初跌期。前两个过程是事物发展至极点,无以复加,市场已至高位,尽管多头仍能控制局面,但事物内部机制已倾向于反方,市场潜移默化地由量变到质变,进入物极必反的过程中,已初露衰败之相,无可奈何地向下运行,正所谓大势已去。

七.主跌期。与主升期方向背道而驰,连续出现跳空向下的缺口,价跌量增,每日以最低点收市,利空频出,通货紧缩,违法违纪事件频出。多数散户已被套高位,无法斩仓,欲哭无泪。多杀多现象严重,反弹之力无足轻重,多方主力无影无踪,自相践踏,惨不忍睹。

八.反弹期。市场在超速下跌后,过低的指标在超卖区爬行,高位出局者不甘寂寞,用少量资金搏反弹,以消磨时光。逆向波出现,呈快速及小幅回升状,时间短幅度小是主要特征。主要出现在大幅下跌之后。

九.末跌期。市场空头气氛肆虐,九成人士看跌,但市场已不再大幅下跌,市场中门可罗鹊,交易清淡,满目苍穹,一派消亡之相。但此时却是孕育生机之时,故盛则衰

衰则更生,实则虚、虚则实。虽穷途末路,但已至无可复加的程度,空方耗尽最后的气息,希望之星随之出现。

此过程为万事万物的运行程度,虽有时可略过某阶段,但总体为此。

③.强弱循环

当分析认识一件事物时,它总是可分为相互对利、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当分析一个升跌循环时,通常会出现由弱转强,再由强至极强,再转弱至极弱的循环过程。如道家的太极图,揭示了万物相生相克的本质。弱即是强,强即是弱。

当市场处于低价区时,趋势的本质已由极弱孕育着强将诞生,然后逐渐由弱转强,再进一步加强,直至极强,虽经数反复,但此是必由之路,走势由呆板转为活泼,然后加速上涨,是强劲升势的外在表现,直至进入超强状态,转而生弱。

就如同我们人类的一分子,生命历程由幼稚的弱小诞生开始成长,由婴儿、儿童、青年、状年、中年、老年,由弱到强、由强至弱的生命循环。

此循环与量价循环配合时,弱与量与小时表示极弱状态,容易形成底部,市场机理在下跌末期成交量小,表示抛压将尽,与大成交量及已经过一段时间上升后,强的状态加上无量的条件—极强状态,容易成为顶部。与涨跌循环配合时,以确定市场处于某种状态过程中,更便于分析及操作。

自身可用强弱类指标制作成曲线。

④.量价循环

这里讲的是,股价自高—低或低—高循环过程中,普遍出现的过程。股价随成交量的增加或减少出现的一般性规律,从股价位置变化及成交量变化的角度揭示它们之间的客观关系。

股谚云,先见地量后见地价,先见天量后见天价,此为量价循环的理论基础,以此为前提可分为一.低量区域与低价区域,当分析市场或多数股票时,其实际走势是自高位下跌至低位时,成交量会递减。市场机理是:股价从不合理的高位下跌至不合理的低位,实质是超买至超卖的过程,直至跌无可跌而出现各种形态的底部,此时表现为卖压极轻,稍有买盘,股价就能上行。虽有反复,但抛盘很少,这时市场敏感人士见其跌不下去,便乘机吸纳成交量略增,多方开始占优,此为量价循环的第一阶段,低量低价阶段。

二、价升量增。当股票经过前一阶段后,走势开始活跃,上升时间较前期增加,调整时间较短。价量关系方面,价升量增,价跌量减,呈正比关系。此过程可认为是上升中途性质,当经过反复上下的过程后,价格的位置已向上运行了一段,方向与价格呈正比关系,虽有曲折反复,但总量较前一阶段相比有明显增长,此阶段处在良性的上升趋势中。可以认为处在初升期中。

三、突破放量。股价经过前两阶段后已经有一定升幅,已处于相对超买阶段,强度已高。获利盘随之出现,每当至某一位置或前期密集区时,或前期顶部时阻力显现,多方每次上攻均被压回,形态上出现整理图形,标致着目前多空力量的平衡,形成相持格局。从本质上看,此阶段,多方仍主宰趋势,只是暂时

受到多项不利因素的困扰,一旦整理结束,就会放量上攻,再向上走一程,此阶段经常出现突破阻力带放量,突破密集区放量,属良性的加速上升过程,多头攻克一个个空头堡垒,势如破竹,是上升过程中力度最大升势最凌厉的阶段。主要特点是成交量巨大,升速最快,是主升阶段。

价升量减。股价经过大幅上涨后,已至不正常的高位,但依升势惯性仍能上行,但总体上看,内质已虚,表面上看仍虎假虎威、气势汹汹,K线图上与普通指标体系呈现明显的顶背离关系,成交总量减少,此阶段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具体过程,由极强转弱,股票进入上升的最后阶段,成交量已无法放大,即先见天量后见天价。

价跌量增。市场见顶后大约会出现两种方式,一种即刻下行,另一种会在高位盘桓一段时间——构筑各种行式的顶部形态此时成交量会减少,但市场已经历了长时间的上升,幅度也非常大,低位介入者已获利非常丰厚,此时去意坚决,后者在经历一段整理后买家已愈来愈少,通常在击穿整理形态的下限后会出现带量的下跌现象,其中主要成份是获利盘,但也有止损盘及恐慌盘,K线图上会出现缺口、长上影或大阴线等现象,为主要下跌阶段。价跌量减。当市场经过大幅下跌后获利盘大为减少,一部分高位买盘已深度套牢,沉淀在场中,随市场位置下移,成交量减少,仅有部分短线盘较活跃,频繁进出,由于阶段性超卖时有反弹产生,也能使短线有小的收获,主要形式为跌的多涨的少,局面反弹穿一,总体上看空方占优,但多方也小有抵抗。从月线或周线图上看,跌速减慢,幅度减少,整个阶段空方仍占优势,属下跌中途阶段。低量低价。此后将进入由于成交量减少,市场跌无可跌进入末跌期,市场终将见地量而回升进入底部阶段。

实验07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二)

实验七循环结构序程序设计(二) 循环结构是三种基本程序结构之一,是用于解决复杂问题的一类程序结构。在实验六中已经学习了循环结构的基本概念,以及DO循环语句和DO WHILE循环语句的基本功能和使用规则,但这仅是循环结构的基本内容,还需要学习和掌握循环结构的综合应用,以及更复杂的循环结构,用于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循环结构允许嵌套,嵌套的循环结构称为多重循环,即一个循环结构的循环体中包含另一个循环结构,根据实际需要可使用多层嵌套。FORTRAN90新增了强制性终止循环语句CYCLE 和EXIT,使用这两条语句可在循环体执行过程中提前终止本次循环或者整个循环。这两条语句的使用虽然不符合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但使用得当,可使用程序简洁、短小、高效。 本次实验是学习和掌握循环结构的综合应用的一次实系统验活动。通过本次实验,能够设计和编写比较复杂的循环结构程序。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掌握三种基本循环结构的使用。 2.掌握强制性终止循环语句EXIT和CYCLE的基本功能和使用规则,以及相互区别。 3.掌握嵌套循环结构概念和应用。 4.掌握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相互嵌套和综合应用。 5.掌握设计和编写较复杂程序的基本技能。 二.实验内容1 1.问题描述 公元五世纪末,我国古代数学家张丘建在《算经》中提出了“百钱买百鸡问题”:“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百钱买百鸡,问公鸡、母鸡、小鸡各几何?”意思是:公鸡每只5元,母鸡每只3元,小鸡一元三只。100元买100只鸡。公鸡、母鸡、小鸡各买多少只?编写程序实现之。 2.算法设计 求解本题,有两个限定条件:其一是所有的鸡共计100只;其二是所有买鸡的钱共计100元。根据这两个条件可列出下面两个方程式:(设公鸡、母鸡和小鸡数分别为x、y、z) x+y+z=100 5x+3y+z/3=100 这是一个三元一次方程组,但是其限定条件也就是方程式只有两个,这就意味着它是一个多解题。求解该问题,有多种解法,可利用计算机快速计算的特点采用试探法求解该问题。

VFP_实验4-3 循环嵌套结构程序设计

实验4-3 循环嵌套结构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掌握循环嵌套结构的概念,并把循环嵌套的多种格式灵活应用到程序设计中。 二、实验准备 复习教材中多种结构嵌套的有关概念,把握多种结构嵌套时应注意的问题,重点理解本章中相关的例题。 三、实验内容 1.编写程序,求当1!+ 3!+ 5!+ + n!的值不超过1020时的临界值及n的值。 2.编写程序,求1到300之间所有的完数。 完数定义:如果这个数除这个数本身之外的所有因子之和等于这个数,这个数就是完数。如6=1+2+3,6是完数;8<>1+2+4,8不是完数。

3.编写程序,显示输出如图4-34 所示的图形。 4.编写程序,显示输出如图4-35所示的九九乘法表。 图4-34 输出图形

图4-35 九九乘法表 5.统计显示“职工”表中各部门的基本工资的明细及合计数。输出格式如图4-36所示。 图4-36 显示部门工资信息

6.利用循环嵌套控制结构,实现“百钱买百鸡”的计算(取自《算经》:“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百钱买百鸡,问鸡翁、母、 雏各几何?)

7.编写程序:勾股定理中3个数的关系为c2=a2+b2。显示输出a、b、c均在10以内的所有满足上述关系的整数组合。 四、实验4-3报告 1.实验过程报告 (1)写出第1题的程序代码及程序运行结果。 *1.编写程序,求当1!+ 3!+ 5!+ + n!的值不超过1020时的临界值及n的值。 SET TALK OFF CLEAR S=0 N=1 DO WHILE S<1E20 T=1 FOR I=1 TO N T=T*I ENDFOR S=S+T N=N+2 ENDDO ?"N=",N-4 SET TALK ON (2)写出第2题的程序代码。

自然界的碳循环

自然界的碳循环 碳是一切生物体中最基本的成分,有机体干重的45%以上是碳。据估计,全球碳贮存量约为×1015t,但绝大部分以碳酸盐的形式禁锢在岩石圈中,其次是贮存在化石燃料中。生物可直接利用的碳是水圈和大气圈中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二氧化碳或存在于大气中或溶解于水中,所有生命的碳源均是二氧化碳。 碳是组成生命的最重要的物质成分之一,在生命物质中占到%。碳循环是维持地球表层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循环。地球表层系统中的碳,绝大部分以沉积物的形式储存在岩石圈中的储存库里,只有%的碳可以被生物吸收和利用。储存库中的碳,以碳水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有机物质中(如岩石中的石油、天然气、煤),或以无机物的形式存在于矿物碳酸盐中(如碳酸钙)。储存库里的碳,一般情况下是不参加碳循环的,除非岩石被风化,化石燃料被利用,或火山活动将其以CO2和CO的形式带到大气中。大气活性库中的碳,不到全部碳的2%。它主要是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来补充的,火山喷发、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也是重要的来源。如图所示,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2,生产有机化合物,然后通过食物链传递。海洋中的浮游植物还可以直接生成碳酸盐骨骼。生物死亡后,生物体沉降到海底形成沉积层。海洋浮游植物生成的有机质,同样也沉降到海底,最终转变成石油和天然气。在适宜的地质条件下,陆地上的植物积累形成泥炭,这种泥炭可以转变成煤、石油、天然气和煤被称为化石燃料,是碳的巨大储藏库。当这些化石燃料被发掘、利用,燃烧生成的CO2和CO又会释放到大气中,参与碳循环。 碳循环

碳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满足植物光合作用的需要,维持了地球表层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调节地球表面气候。由于碳循环的存在,使得大气CO2保持在某一恒定的水平,从而保证了地球表面温度不至于过高或者过低,为生物的生长发育和人类的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如果这一循环被破坏,将会导致地球表层系统失去平衡,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导致大气CO2含量的急剧增加,可能会引起全球气候的变暖,就是一个例子。 碳循环的过程与特点 (1)碳循环的过程 碳的主要循环形式是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中开始,经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把碳固定,生成糖类,然后经过消费者和分解者,在呼吸和残体腐败分解后,再回到大气蓄库中,碳被固定后始终与能量流动密切结合在一起,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的高低也是以单位面积中碳的含量来衡量。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有机物中,包括合成多糖、脂肪和蛋白质,而贮存在植物体内。食草动物吃了以后经消化全盛通过一个一个营养级,再消化再合成。在这个过程中,部分碳又通过呼吸作用回到大气中;另一部分成为动物体的组分,动物排泄物和支植物残体中的碳,则由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再回到大气中 (2)碳循环的特点 碳循环在生态系统中基本上是伴随着光合作用和能量流动的过程而进行的,其主要特点有: ①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CO2和水转化成有机物,构成全球的基础生产。 ②含碳分子中,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碳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而二氧化碳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最重要的核心之一。

(实验三)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实验三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while语句及其嵌套形式的使用 ●熟练掌握do-while语句及其嵌套形式的使用 ●熟练掌握for语句及其嵌套形式的使用 ●了解并掌握continue与break语句在循环结构中的作用 ●熟悉循环结构程序段中语句的的执行过程 二、实验环境 ●个人计算机一台,PIII500(或同等性能)以上CPU,128MB以上内存,500MB以 上硬盘剩余空间。 ●Windows2000、Windows XP或Win 7操作系统 ●Code::Blocks(版本12.11或近似版本,英文版) 三、实验内容 1. 数列求和 在花括号({})之间填写适当的语句,将程序补充完整实现下述功能,并上机运行验证。 程序的功能从键盘上输入一个整数n,并计算以下数列的前n项和: 例如, 输入:10 输出:s=14.266510 /*example-11.c*/ #include main() { int n, i; float s; scanf("%d", &n); /*求前n项和,结果存放在s当中*/ /*可根据需要填入任意多条语句*/

printf("s=%f\n", s); } 【解题提示】 使用for语句或while语句皆可。注意运算对象的类型,“1/2”的值是0而不是0.5。 2. 素数 在花括号({})之间的横线中填写适当的语句,将程序补充完整实现下述功能,并上机运行验证。 程序的功能是从键盘上输入一个整数n,就n(包括n)以内的素数。素数是指: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数(除了1以外,1不是素数)。 例如, 输入:50 输出:2 3 5 7 11 13 17 19 23 29 31 37 41 43 47 /*example-12.c*/ #include main() { int n, i, j; printf("Input n:"); scanf("%d", &n); printf("以下是小于%d的素数:\n", n); /*列举2~n之间的所有数*/ for(i=2; ; i++) { /*下面这个循环判断i是否是素数*/ for(j = 2; ; j++) { /*如果i能够被j整除,就意味着i不是素数,循环可以提前终止*/ if(i % j == 0) } /*满足括号中的条件意味着n是素数,则输出*/ if( ) printf("%d ", i); } printf("\n"); } 【解题提示】 我们可以有以下思路用于判断某一个整数是否为素数: 给定一个整数n,我们可以从2开始至n-1逐一检查在这范围之内的整数是否可以被n 整除。如果可以,则说明整数n不是素数。如果从2开始至n-1范围之内的所有整数都不可以被n整除,那说明整数n符合素数的定义,所以整数n是一个素数。 判断整数n能否被整数m整除的方法是:n%m==0。如果n对m取余等于0,那么n 能够被m整除;反之,n不能被m整除。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3.7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温室效应(第2课时)同步练习(II )卷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3.7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温室效应(第2课时)同步练习 (II )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题 (共7题;共15分) 1. (2分)与氧循环无关的是() A . 生物呼吸 B . 物质燃烧 C . 光合作用 D . 氟利昂破坏臭氧层 2. (2分)我国大力发展水力发电站建设,如葛洲坝,年发电量相当于每年燃烧3 000万吨煤的火力发电站发出的电量,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减少CO2的排放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②减少SO2的排放有利于减少降酸雨;③减少废渣排放有利减少对土壤、水体污染;④减轻白色污染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 D . ① 3. (2分)下列有关自然界中碳循环和氧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碳循环的主要形式是含碳有机物 B . 分解者在生物圈的依循环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C .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保持了大气中氧含量的稳定 D . 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过程中伴随着能量流动 4. (2分)如图所示是自然界中一个简单的碳循环过程,对于该过程理解正确的是()

A .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为地球大气提供了所有的二氧化碳 B . 植物只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碳元素转移到体内 C . 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只能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转化为二氧化碳 D . 我国北方的冬天,许多树叶掉落,会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明显增加 5. (2分)科学家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单位为ppm)从20世纪50年代的315 ppm升至21世纪初的370 ppm,下列哪项可能是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A . 人口过快增长 B . 植被遭受破坏 C . 全球气温升高 D . 野生生物灭绝 6. (2分)科学家在分析被密封在琥珀中的远古时代的空气成分时发现,当时大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35%,而现在仅为21%,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 大量岩石风化消耗氧气 B . 海水中溶解氧增加 C . 生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D . 气候变迁引起森林大量减少 7. (3分)图甲A、B、C分别表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乙为该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第5章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第5章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通过本章实验作业应达目标 1.熟悉while、for、do_while、break、continue语句的作用与使用规范,能使用while语句、for 语句、do_while语句实现循环结构; 2.掌握循环结构和选择结构之间嵌套、多重循环间嵌套的设计方法。 3.进行算法设计训练,能综合所学控制结构语句解决一般问题。 本章必须上交作业 程序5_1.c、5_2.c、5_3.c、5_5.c、5_6.c、5_7.c、5_8.c、5_11.c上传至http://121.251.227.27:8080/c 1.循环设计 循环是在循环条件为真时重复执行一组循环体语句的控制结构,是计算机解题的一个基本结构。循环控制有两种基本方法:计数法和标志法。 (1)计数器控制的循环 事先准确地知道循环次数,因此设计一个循环控制变量,由变量值来控制循环次数。每循环一次,循环变量的值会递增(增值通常为1或-1),当其值达到终值时结束循环。 (2)标志控制的循环 事先不知道准确的循环次数,由某一目标值标记循环的结束。如,例3-23中以变量sum的值达到标记值1000作为循环的结束,例3-24中就是以键盘输入一个负数为标记结束循环。 2.基本算法 程序设计的首要工作是算法设计,离开了算法也就没有了程序。算法,是指完成某一项工作而采取的方法和步骤,具体到程序设计,是对解题过程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并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的来实现。 循环主要用来解决程序设计中两类基本的算法:穷举和迭代。 1. 穷举算法 穷举的基本思想是对问题的所有可能状态一一测试,直到找到解或将全部可能状态都测试过为止。穷举是一种重复型算法,其核心是设计循环,在循环体中依次测试。 例1 输入两个正整数x和y,求其最大公约数。 #include void main() { int x,y,i,flag; flag=1; /*flag是标志变量,当其值为0时表示已找到公约数*/ printf("Please input two numbers:"); scanf("%d%d",&x,&y); for(i=x

循环结构的嵌套教案

VB程序设计中循环嵌套的使用 一、课题 循环结构的嵌套及其应用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中职第二年的学生,学生基本是初中起点,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考的能力。学生们对计算机知识有一定的认识,有着浓厚兴趣,却又不甚精通,普遍对程序设计有一定的畏难心理。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从一个个简单的实例处出发,让学生们从自身的实践中去学习,培养兴趣、循循善诱、重在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增强其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中文visual basic6.0实用教程-结构化程序设计》(人民邮电出版社)的第3章第4节中的内容,主要介绍for-next循环语句嵌套的应用,在介绍了for-next循环嵌套的语法后,重点讲解了几种常见循环嵌套错误的应用情况和项目实现。 2、该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这部分内容对刚介绍过的for-next循环语句进行了拓展补充,而且循环语句的嵌套在第4章算法和程序设计方法及第5章数组和基本数据结构的项目拓展实例中反复出现,固牢牢掌握循环语句的嵌套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必须理解其应用的逻辑,不然后面的内容没法开展。 3、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教材中介绍了几个常见的循环嵌套应用的项目实现,但缺少难度逐步过渡的过程,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思想,准确掌握“for-next”循环结构的应用和循环嵌套语句的结构以及内外循环的功能。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锻炼他们探索规律,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循环嵌套语句的结构和使用 2、难点:内外循环的功能及print语句对输出格式的控制 六、教学方法

实验5-3-循环结构

实验5-3 循环结构设计(三) 1 【实验目的】 掌握循环嵌套和多重循环的使用 掌握基本输入和输出多组数据的常用方法 【实验要求】 掌握循环嵌套和多重循环的使用 掌握基本输入和输出多组数据的常用方法 【实验环境】 (1) Microsoft XP操作系统 (2) Microsoft VC++ 6.0 【实验内容】 1、平方与立方和 https://www.360docs.net/doc/1616739317.html,/acmhome/problemdetail.do?&method=showdetail&id=1089 题目描述:给定一段连续的整数,求出他们中所有偶数的平方和及所有奇数的立方和。 输入:输入数据包含多组测试实例,每组实例包含一行,由两个整数m和n组成。 输出: 对于每组输入数据,输出一行,应包括两个整数x和y,分别表示该段连续的整数中所有偶数的平方和以及所有奇数的立方和。 你可以认为32位整数足以保存结果。

样例输入: 1 3 2 5 样例输出: 4 28 20 152 2、分数序列https://www.360docs.net/doc/1616739317.html,/acmhome/problemdetail.do?&method=showdetail&id=1167 题目描述:有一个分数序列:2/1,3/2,5/3,8/5,13/8,…。编写程序求出这个序列的前n项之和。 输入:输入只有一个正整数n,1≤n≤10。 输出:输出改序列前n项和,结果保留小数后6位。 样例输入:3 样例输出:5.166667 提示:结果需要用double类型来保存。 3、自然数的和之和 https://www.360docs.net/doc/1616739317.html,/acmhome/problemdetail.do?&method=showdetail&id=3063题目描述:计算S=1+(1+2)+(1+2+3)+…+(1+2+…+N).已知N,要求写程序求出S。 输入: 第一行有1个整数T,表示有T组测试数据。第二行~第T+1行,每行有1个整数N,1<=N<=200。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7自然界中得氧循环和碳循环(II)卷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3.7 自然界中得氧循环和碳循环(II )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9题;共18分) 1. (2分)空气成分中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是() A . 氧气 B . 二氧化碳 C . 氮气 D . 稀有气体 2. (2分)生态系统的碳﹣氧循环中,能使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内,又能将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 A . 人类 B . 细菌、真菌 C . 哺乳动物 D . 绿色植物 3. (2分)下列有关地理、环境等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仍然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 B . 由于目前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很高,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C . 地球上发生的地震大多数是有感的,但对人类造成严重破坏的极少 D . 地壳运动规律非常简单,板块构造学说可以解释目前绝大多数板块移动现象 4. (2分)如图所示为一个封闭透明的生态瓶,该瓶放在有光的地方,3天后小鱼仍能正常生活,最关键的原因是()

A . 水草能制造氧气 B . 水草能制造有机物 C . 水草能吸收二氧化碳 D . 水草能提供充足的二氧化碳 5. (2分)在碳循环中,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态系统主要通过() A . 蒸腾作用 B . 呼吸作用 C . 分解作用 D . 光合作用 6. (2分)(2014·湖州)今年6月8日至14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根据如图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中, 错误的是() A . ②是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 B . 在生物群落的食物链中,碳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传递的 C . 在城市交通中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能减少①过程的发生 D . 绿化环境、爱护草木有利于③过程的进行 7. (2分)在温室大棚里把种植和养殖结合,可实现优势互补。下列对这种生态模式的错误叙述是() A . 养殖为种植提供有机肥料 B . 种植为养殖提供丰富的氧气

实验四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实验四循环结构程序设计(1)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for语句,while语句和do~while语句实现循环的方法。 2.掌握嵌套循环结构的执行过程。 3.理解循环结构程序段中语句的执行过程,进一步练习程序的跟踪调试技术。 4.掌握continue与break在循环结构中的作用与区别。 二、预习内容 预习这些语句的使用:for、while、do~while、break和continue。 三、实验内容 1.程序c40101.c求1+…+100,填空,实现该功能。 #include void main() { int s,i; s=0; /* 第5行*/ for( ) s=s+i; printf("1+...+100=%d\n",s); } 思考:(1)第5行能不能去掉?其作用是什么? (2)不用for语句,用while语句改写该程序,实现同样的功能。 2.比较下列两个程序。(验证) /* c40102_1.c */ #include void main() { int i,n,sum=0; scanf("%d",&i); n=i; while(i<=10) { sum+=i; i++; } printf("%d+...+10=%d",n,sum); } /* c40102_2.c */ #include void main() { int i,n,sum=0; scanf("%d",&i); n=i; do

{ sum+=i; i++; } while(i<=10); printf("%d+...+10=%d",n,sum); } 分别运行这两题,若输入7,这两个程序的结果分别是多少?若输入12,这两个程序的结果又分别是多少?比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3. 预习c40103.c 程序,若输入12345,分析输出结果是多少?上机验证。 #include void main( ) { long data; scanf("%ld",&data); while(data) { printf("%ld",data%10); data=data/10; } } 4. 程序c40104.c 实现求Fibonacci 数列的前n 个数。(验证、调试) ???≥+===--321121n F F n n F n n n 或 运行程序,写出运行结果;采用单步跟踪技术运行该程序,观察一下变量的变化。 #include void main( ) { long int f1, f2; int i,n; printf("Input n:"); /* 第5行 */ scanf("%d",&n); /* 第6行 */ f1=f2=1; for(i=1;i void main( ) { int i,j,x; for(i=0,x=0;i<2;i++)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七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一课时练习( 包含答案)

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1.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消耗氧气的主要途径是等; 产生氧气的途径是。大气中的氧气的含 量会随着生物的呼吸、微生物的氧化分解和物质的燃烧 等运动而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 复始地进行循环,这就是自然界的氧循环。自然界中的氧是在不断循环变化的。 2.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自然界中的碳可以以单质和化合物的形态出现,碳在自然界中也是可以循环的。碳的循环主要通过CO2来进行的。它可以分为三种形式。 (1)是植物经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化合生成有机物,在一作用中又以二氧化碳返回大气中被植物再度利用; (2)是植物被动物采食后,有机物被动物吸收,在体内氧化成二氧化硪,并通过释放回大气中又可植物利用。 (3)是动植物残体被分解,以及等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它返回大气中后重新进人生态系统和碳循环。 3.温室效应 大气中等温室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从而产生。在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占55%,其他还包括水蒸气、臭氧、氧化亚氮、甲烷、氯氟烃等。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恒定,适于动植物生存,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温室效应”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产生一系列的危害。 ①;②;③;④。 (1)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 ①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使用;②乱砍滥伐造成森林面积减少。 (2)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②开发新能源;③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题型一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1.氧气在自然界中存在非常广泛,并不断循环转化。请回答以下问题:(1)铁生锈、动植物的呼吸(填“是”或“不是”)缓慢氧化。 (2)下图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示意图。从①~ ⑥中选择序号填空,消耗氧气的有,产生氧气 的有。 (3)将沸点不同的气体分离开来,常采用液化分离 法。如,控制温度在-183℃时,可将空气中氮气(N2) 与氧气(O2)分离。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该 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自然界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消耗氧气的途 径有(任写一点)。从氧循环的角度分析,早晨 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比傍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要, 你的理由是 。 题型二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实验五 循环控制语句及嵌套 实验报告

XXX大学软件类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学号: 姓名: 班级: 指导教师: 开课学期: 学院: XXX大学教务处

4. 循环嵌套的使用。 四、实验过程及内容:(运行结果请抓图到对应题目的下方) 1. 程序填空题。以下程序的功能是计算100以内所有奇数之和,通过阅读下面程序后将其补充完整。上机运行程序,写出程序的运行结果。 实验结果: 2. 先分析以下程序,写出运行结果,再上机检验。

实验结果: 3. 程序填空题。若用0~9之间不同的三个数构成一个三位数,以下程序将统计出有多少种这样的三位数。填空使程序完成相应功能。 实验结果: 4. 程序改错题。爱因斯坦曾出过这样一道数学题:有一条长阶梯,若每步跨2阶,则最后剩下1阶;若每步跨3阶,则最后剩下2阶;若每步跨5阶,则最后剩下4阶;若每步跨6阶,则最后剩下5阶;只有在每步跨7阶,最后才正好1阶不剩。实现相应功能的程序如下,找出其中存在的语法和逻辑错误并改正,然后上机验证。

实验结果: 5. 编程题。百马百担问题。有100匹马驮100担货,大马驮3担,中马驮2担,2匹小马分驮1担,编程计算大、中、小马各有多少匹(大、中、小马的匹数均不得为0)。 输出格式:big=1,mid=2,small=3; 实验代码: 实验结果: 6.编程题。打印出所有的“水仙花数”。所谓“水仙花数”是一个3位数,其各位数字的立方之和等于该数本身。例如153=13+53+33。 实验代码 实验结果: 7.根据下式求s的值(要求使用循环实现): 说明:结果保留4位小数。 输出结果的形式为: s=12.3456

循环结构的嵌套

循环嵌套说课稿 1、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循环嵌套。 2、课堂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给学生方法,启迪学生思维。基于这种理念,我对本节课进行了设计,并进行 了教学实践。接下来我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方面向各位老师汇报一下。 3、教材分析 《循环嵌套》是地图版<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三大基本结构中最难的一种,循环嵌套是循环结构的高级应用。本节课的学习将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算法,并为今后的算法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本节是整个单元的纽带,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通过学习循环嵌套的结构、功能和执行过程,帮助学生学会循环嵌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数学中的鸡兔同笼、百钱买百鸡问题等。 教学重点:循环嵌套语句的格式、功能及执行过程。 教学难点:使用循环嵌套解决实际问题。 4、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情况: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编程基本思路,掌握了算法中三种基本结构顺序、分支和循环的基础知识,并能熟练使用三种基本结构解决简单问题。 认知水平情况:高中学生有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学习中乐于尝试使用程序设计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渴望获得新知识。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提出如下三方面教学目标: 5、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循环嵌套的格式及功能;理解循环嵌套的执行过程;学会使用循环嵌套思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仿、操作、探究,学习循环嵌套的应用,体会算法思想,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合作探究问题,体验自主学习与协助学习的快乐。 为了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了 6、教法学法: 情景教学法以及合作探究法。创设情景,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并通过上机实践,进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并为以后程序设计的学习,为学生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7、教学过程采用七环节教学法。 8、首先创设情景:(在课程的开始,我首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 问题1:绘制1行10个*。(对于这个问题,学生用已学知识(用循环for语句)可以轻松完成) 继续问题:如果是100行,1000行呢。尽管学生犹豫了一下,不过还是给出解决方案:将for语句重复执行10次(1000次)。 我提出:这样重复执行是不是符合我们已经学习的循环的概念?那如何将这个问题解决方案简化呢? 本环节:首先通过问题1回顾已学知识,通过追问,引发学生思考,实现新课程的导入。

分支结构的嵌套(教案)

分支结构的嵌套 课题分支结构的嵌套课型新授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 与技能 1.理解嵌套分支结构的概念、特征与意义。 2.熟练掌握嵌套分支结构的流程图画法。 3.能使用Visual Basic语言描述嵌套分支结构。 4.能编写程序解决嵌套分支结构问题。 过程 与方法 1.通过对地铁票价问题的探索,感受设计算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通过对地铁票价问题的解决,体验简单结构嵌套解决复杂问题的思想 方法。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1.通过对嵌套分支结构的理解,激发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兴趣。 2.通过使用嵌套分支结构解决地铁票价问题,引起对实际生活中算法应 用的思考。 教学重点嵌套分支结构流程图的规范化绘制;嵌套分支结构流程图向编码的转换教学难点编程解决嵌套分支结构问题 板书设计分支结构的嵌套 分支结构:1个入口,1个出口,2条支路多条支路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复习与引入【提问】 图片上的是什么? 今天的上海已经有近20条地铁 在运行或建设中,这对于我们非 常方便,不过也产生了一个问 题:怎么知道地铁的票价呢? 除了询问地铁站的工作人员,还 有什么办法呢? 今天我们就为自动售票机设计 一个程序,功能是输入起点站和 目标站之间的距离,计算并输出 需要支付的票价。【回答】 地铁。 看交通卡扣款,询问工作 人员。 用自动售票机。 引入自动售票机任务, 激起学生设计算法的 兴趣。 【叙述】 我们先从最简单的情况开始分析。当上海刚开始造地铁的时候,站与站之间的距离也不是很长,只有两种票价:起点和终点距离0~6公里的,票价3元,距离大于6公里的,票价4元。【思考】分析最简单的情况,并 复习分支结构。揭示分 支结构的局限性。

实验三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答案)

实验教案

①break 语句:可用在循环体或switch语句中,作用是跳出其所在的控制结构。若是在循环体中,则是跳出其所在的循环,使得循环不止一个出口。 ②continue语句:只能用在循环体中,其作用是结束本层本次循环,注意不是退出循环。(在循环体中的continue语句执行之后,其后的语句均不再执行。) 例如:输出1—1000之间能被3、5、7同时整除的数。 #include void main() {int n; for(n=1;n<=1000;n++) { if(n%3!=0) continue; if(n%5!=0) continue; if(n%7!=0) continue; printf(“%8d”,n); } printf(“\n”); } 3.阅读以下程序,并分析其功能,调试运行程序后再分析其运行结果。 ①掌握三种方法求1到100的累加和。 文件名为ex3-1-1.c,内容如下: # include main() { int sum=0,i=1; while(i<=100) sum+=i++; // 等价于:{ sum=sum+i; i++; } printf("sum is %d\n",sum); } 文件名为ex3-1-2.c,内容如下: # include main() { int sum=0,i=1; do sum+=i++; while(i<=100); printf("sum is %d\n",sum); } 文件名为ex3-1-3.c,内容如下: # include main() { int sum=0,i; for(i=1;i<=100;i++)

For循环的嵌套

For循环的嵌套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张晓丽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使用的教材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1),内容为教材第二章“程序设计基础”的第二节“程序的循环结构”的第3小节“循环的嵌套”。本节共1课时。 2.《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1)教材共六章,其中程序的循环结构是教材的重点和关键点,而循环的嵌套尤其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门课程的难点与核心。 3.就内容而言,循环的嵌套难度高且相对枯燥,需要教师认真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这节内容如果导得新颖、学得有趣、用得自如,将为学生今后的程序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情况分析 高中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已经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这为他们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供了保障。 但是,由于本节内容的知识性、逻辑性、抽象性和应用性较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受到学习基础、方法、认识和思维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不容易理解循环嵌套的执行过程;再加上内容本身相对枯燥,因此激发学生兴趣,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调动学习和探究的主动性、积极性,显得尤其重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For循环嵌套语句的格式,了解并能区分内外循环的功能。 (2)能对循环语句进行简单调整,如改变起止条件和循环增量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基于任务的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探索规律,掌握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成功的感受、享受成功的喜悦。 (2)通过逐层推进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研究探索的精神,激发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品质。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For循环嵌套的应用。 突破依据:通过让学生理解For循环嵌套的构成条件、内外循环的作用、循环的起止条件,从而解决循环嵌套的应用问题。 教学策略设计 1.采用讲授法、比较分析法介绍For循环嵌套。更换教材案例,选用形象的文本作图突出本课重点并降低教材难度。 2.应用任务驱动法和梯度教学法,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文本作图习题下展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逐层深入,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3.考虑到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按照“异质分组”原则,将全班分成10个小组,每组5-6人,组建学习团队;采用兴趣激励法,课前宣布将对表现突出的小组集体嘉奖,并在课中对表

循环结构嵌套

循环结构嵌套 课标要求 能够编写程序解决循环嵌套不多于三重的多重循环问题,尝试寻找身边的循环结构问题,分析问题算法并编程解决。 学生情况 高一下学期,在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的课程中,学生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程序的基本结构,会用循环的思想解答一些数学问题,这些知识可以为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打下基础。但是数学课上的内容主要还是停留在纸面上,在vb平台上编写程序解决问题并得到正确结果,可以让学生在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教材处理 教材使用教育科学出版社的《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教学内容为第二章(程序设计ABC)第三节(程序的基本结构)中的第三部分(循环结构)。教材中将循环嵌套的内容做为实践活动,本次课将循环嵌套内容做为一节知识探究课程来讲解。教师可以通过复习巩固上节课循环结构内容,再深入学习嵌套,用一节课时间来完成。 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在数学第三模块所学的算法知识,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能够牢固掌握程序的循环结构。 会用循环结构嵌套编写程序来解决问题。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使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教学方法及策略

建议本节采用1个课时完成,采用示例引导方式进行讲解、探究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新知识并思考,学生在倾听、反馈和实验过程中建构知识。 数学课上学习循环结构解决的都是数学上的一些问题,学生已经觉得有点乏味,所以本节内容,将从打印图形的方式来介绍嵌套,使学生能从思想上得到调节,比较轻松地接受循环嵌套的设计思想。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从问题中分析出循环的嵌套 难点:嵌套中的循环变量的意义 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学软件,计算机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程序的循环结构中的for/next循环,同学们一起先回忆一下它的语法格式: For循环变量= 初值To 终值[Step步长] 循环体语句块 Next循环变量 引入:在窗体中打印出一行如下图形: ********** 请学生思考如何实现。 让学生查看主要代码: N=10 For i=1 to n Print “*”; Next i (更改n值,可以得到长度不同的图形) 学生分析,发现其实是重复打印“*”符号,可以利用循环实现 1.在窗体上演示打印出如下图形:

循环结构例题

循环结构例题 1、用迭代法求方程x=cos(x)的根,要求误差小于10-6。 迭代法步骤如下: (1)取x1=0.0,x2=cos(x1)。(2)判断|x2-x1|<10-6。若x2-x1的绝对值大于10-6,则执行x1=x2,重复执行步骤(1);否则执行步骤(3)。 (3)计算结束,输出结果。 #include #include main()

{ double x1,x2; x1=0.0; x2=cos(x1); while(fabs(x2-x1)>1e-6) { x1=x2; x2= cos(x1); } printf(“x=%f\n”,x2); } 2、计算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直到某项大于1000为止,并输出该项的值。Fibonacci数列: f1=1,f2=1,

f3=2,f4=3,…….f(n)=f(n-2)+f(n -1)。 程序步骤: (1)f1=1,f2=1,f=f1+f2;(2)判断f的值是否大于1000,若小于或等于1000,则执行步骤(3);若大于1000,则执行步骤(4); (3)f1=f2,f2=f,f=f1+f2,再执行步骤(2); (4)循环结束,输出f的值。#include main()

{ int f1,f2,f; f1=1; f2=1; f=f1+f2; while(f<=1000) { f1=f2; f2=f; f=f1+f2; } printf(“f=%d\n”,f); } 总结:while语句一般应用于循

环次数未知的情况,for语句一般应用于循环次数确定的情况。 一、循环结构的嵌套 定义:在一个循环体中又完整的包含了另一个循环,称为循环嵌套。任意类型的循环结构都可以相互嵌套,循环嵌套可以是多层,但每一层循环在逻辑上必须是完整的。 例题:判断X是否为素数。如

第5章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第5章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5.1 while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学习目标】 (1)掌握循环结构的内涵 (2)掌握while循环语句的结构和应用 (3)掌握循环结构程序中break和continue语句的用法 实例15 while循环语句——求1+2+…+100的和值 【实例任务】 用while语句求1+2+3+……+100的和值。程序的运行结果如图5-1所示。 图5-1 程序运行结果 【程序代码】 【相关知识】 1.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循环结构是结构化程序三种基本结构之一,它和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共同作为各种复杂程序的基本构造单元。循环结构的特点是:在给定条件成立时,反复执行某程序段,直到条件不成立为止。给定的条件成为循环条件,反复执行的程序段称为循环体。C语言的循环体语句有while语句、do-while语句、for语句。 2.while语句 while语句用于实现“当”型循环结构。其一般形式如下: while(表达式) { 循环体} 其执行过程是当表达式为非0值时,执行循环体。循环体内语句可以是空语句,可以是一条语句,可以是多条语句。如果为空语句或一条语句,可略去{}。 循环执行过程中,如果参与表达式判断的变量值不能改变,则循环不会结束,称为死循

环。 【课堂精练】 1.统计从键盘输入一行字符的个数。程序运行结果如图5-2所示。 图5-2 程序运行结果 根据程序运行结果,请将下面程序补充完整并调试。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n=0; printf("请输入一系列字符:\n"); while(getchar()!='\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rintf("输入的字符的个数为:%d",n); getch(); } 2. 求n!值。程序运行结果如图5-3所示。 图5-3 程序的运行结果根据程序运行结果,请将下面程序补充完整并调试。 #include "stdio.h" main() {int n,i=1,sum=1; printf("请输入n的值\n"); scanf("%d",&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um=sum*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printf("n!值为:%d",sum); getch();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