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现场安装技术改造

浅谈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现场安装技术改造
浅谈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现场安装技术改造

浅谈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现场安装技术改造

汽轮机是现代火力发电厂的重要设备之一,而汽轮机的现场安装更是一项较强的技术工作,随着科技的进步,合理的现场安装及安装技术的不断改造能促进火力发电厂的经济发展,为之创造更多的效益。本文就汽轮机的结构特点、安装过程出现的问题及前期准备、安装过程的注意点、现场安装时的技术改造进行了研究,旨在提高汽轮机的安装质量,促进发电厂经济的发展。

标签:汽轮机、结构特点、现场安装、技术改造

0前言

作为火力发电厂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汽轮机的安装质量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机组是否安全稳定运转,更关系到发电厂的利益和周边人民的生命安全。只有正视在汽轮机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强科学管理,将现场安装的技术改造切实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不断完善发电厂的发展模式,促进其经济的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汽轮机的结构特点

汽轮机是一种依靠蒸汽提供动力,将蒸汽中热能转换为旋转机械的动能的动力机械,是现代火力发电厂中经常使用的原动机,具有功率大、效率高、寿命长的优点,其结构部件主要包括静止部分和转动部分两个方面,其中静止部分包括进气部分、气缸、气封、轴承等,而动力部分包括联轴器、动叶片、叶轮、主轴等,其中:气缸主要选用高中压合缸,通过四个猫爪支撑在相对应的轴承座上,内缸通过支撑板连接在外缸上面,并且通过键进行横向定位,分为上下两个半缸,各含有两个主蒸汽进口;转子包括2个低压转子和1个高压转子,两者之间通过联轴器进行传动,各转子采用轴承进行支撑;气缸的膨胀受到汽轮机纵向三个死点位置的影响,它们的轴向移动受到中间横键的限制,而在低压后轴承台板上和前、中箱台板上设有纵向键以限制横向移动,引导气缸轴向方向上的自由膨胀。

2汽轮机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安装的前期准备

2.1汽轮机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汽轮机安装准备不够充分。任何一项设备的安装工作活动都离开前期的准备工作,作为火力发电厂重要设备的汽轮机也不例外。在对汽轮机安装之前,如果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那么在安装过程中将会出现多样的问题,更有甚者会造成间接的损失。汽轮机的安装准备不足主要表现在对安装环境的不熟悉及对技术条件的茫然。

(2)汽轮机安装活动当中的问题。火力发电厂的汽轮机安装过程相当复杂,每一个步骤或者环节出错,特别容易引起后续操作的许多问题。因而在安装汽轮

汽轮机论文

汽轮机的原理及故障排除 目录 1、汽轮机原理简介 2、不正常振动 3、转子轴向位移过大及汽轮机水冲击 4油系统故障及排除 5、调节保安系统故障及排除 6、凝汽系统故障及排除 7、结束语 8、参考文献 9、附录 9.1.42-7238-00,汽轮机蒸汽疏水系统图 9,20-0640-7238-00,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图 9,30-0641-7238-00,汽轮机调节系统图

汽轮机常见故障分析及措施 摘要:本文对蒸汽轮机的原理及汽轮机运行过程中常见的故障,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汽轮机故障分析措施 一、汽轮机原理 汽轮机是用蒸汽做功的一种旋转式热力原动机,具有功率大、效率高、结构简单、易损件少,运行安全可靠,调速方便、振动小、噪音小、防爆等优点。主要用于驱动发电机、压缩机、给水泵等,在炼油厂还可以充分利用炼油过程的余热生产蒸汽作为机泵的动力,这样可以综合利用热能。 二、不正常震动 汽轮机运行存在不同程度、方向的振动,凡是限定范围内的振动不会对设备造成危害,是允许的。但由于各种原因,机组运行过程尤其在试运行时会出现振动异常,固然产生不正常振动的原因很多,振动异常大多是安装不合要求及运行维护不当引起的。由于汽轮机转子在厂内进行了高速动平衡,并经空负荷运转合格后出厂,所以除进行了修理、更换过零件或已产生永久弯曲变形的转子外,一般汽轮机转子无须复校动平衡。汽轮机和机组起动、运行过程出现振动异常,主要从上述两方面查找原因,根据振动特征借助频谱仪或其它实时分析器进行测试、分析,判明原因并加以解决。 1、安装或检修质量不良 1.1 二次灌浆浇注质量不好,支座(底盘)与基础贴合不紧密;地脚螺栓松动;基础不均匀下沉。汽轮机起动后,随着升速站在机旁就能感觉到基础与汽轮机一起振动,轴振动振幅变化不明显,振动信号中有低频分量,轴承座壳体振幅明显增大,振幅不稳定。 这种情况最好的解决办法是重新安装。 1.2 管道 1.2.1 蒸汽管路:法兰接口明显错位强制连接或管路布置不合理,作用在汽轮机上的力和力矩超过允许值。振动异常时特征是:振动与汽轮机热状态有关,达到一定负荷(温度)振幅明显增大,振动频率与转速合拍,振动信号中有低频分量。在汽轮机前、后部位检测轴及轴承座的振动,前部振动大很可能是进汽管路有问题;后部振动大,大多是排汽管路问题所致。 处理措施:管道按要求重新装接或调整管路支吊架。 1.2.2 主油泵进、出油管道:法兰接口严重错位强制连接,管道的干扰力使汽轮机振动不正常,随着转速升高,前轴承座壳体振动明显增大,振动信号中有低频分量。 处理措施:按要求重新装按管道。 1.3 汽轮机滑销系统装配、调整不当:汽轮机起动、运行时热膨胀受阻,致使转子与汽缸、轴承座的

基于实例分析燃煤电厂汽轮机通流改造

基于实例分析燃煤电厂汽轮机通流改造 摘要本文主要从燃煤电厂汽轮机通流改造项目的背景出发,分析了当前燃煤电厂汽轮机机组的基本概况,对燃煤电厂汽轮机通流改造技术方案进行了探究,最后,归纳总结项目改造后投资经济性。 关键词燃煤电厂;汽轮机;通流改造分析 1 燃煤电厂汽轮机通流改造的背景 1.1 背景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产业政策的实施和电力供求矛盾的缓减,新的电源点不断投运,高能耗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发电设备年利用小时持续走低,电厂消耗性指标和消耗性费用逐年上涨,致使电力生产固定成本持续走高,导致企业经济效益逐年下滑。对此,供电煤耗显著偏高的电厂其经营形势将变得日益严峻,并将面临激烈的竞争。同时,随着全球及国内经济的巨大发展及能源形势的急剧变化,燃煤发电厂面临的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经营形势日益严峻,突出表现为: ①节能和减排已成为燃煤发电企业发展的两个约束性指标。②燃煤发电企业的电量调度已经由铭牌调度逐步向节能调度调整。③《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出台到2020年,现役燃煤发电机组改造后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10克/千瓦时。在执行更严格能效环保标准前提下,力争使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下降到62%以内,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到60%以上。 1.2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由于机组原设计技术相对落后,加上当时加工制造精度不高,安装质量控制不严,机组运行老化等原因,该机组实际热耗值及缸效率与设计值存在很大偏差,导致目前机组运行的实际热耗值远高于设计值,供电煤耗较高,与当前300MW机组经济型也相差甚远。 (2)随着《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等国家节能减排产业政策的实施,以及新电源点不断投运,发电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发电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供机组效率。而进行通流改造,通过提高汽缸效率来降低机组热耗值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因此,对现有机组进行通流改造,以提高机组效率,达到较好的经济指标完全有必要。 2 燃煤电厂汽轮机机组的概况 2.1 原机组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汽轮机辅机安装工

第一部分编制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汽轮机辅机安装工》(以下简称《规范》)是针对火力发电厂汽轮机辅机安装工的工作特点和性质,依据国家对职业技能鉴定的有关要求和原电力工业部、劳动部1995年联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电力工业》及电力建设有关规程、制度,按照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有关文件要求,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结合目前国内火力发电厂电力建设的现状与施工实际,从电力工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考虑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制定的。 《规范》分初、中、高和技师四个级别,每个级别均包括鉴定要求、鉴定内容、双向细目表,附录包括试卷样例及参考答案。 《规范》作为职业技能鉴定的依据,其鉴定试题应不超出《规范》所界定的范围。 《规范》由陕西省电力公司王忠旗、赵六宏同志执笔。 第二部分鉴定要求 初级汽轮机辅机安装工鉴定要求 一、适用对象 专门从事火力发电厂汽轮机辅机安装的人员。 二、申报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初级水平鉴定: 1.技工学校、职业学校本专业(工种)毕业; 2.就业训练中心及各类培训机构本工种初级技术等级培训结业; 3.从事本工种工作2年以上,并经过本工种初级技术培训; 4.大、中专院校毕业或结业,并经过本工种初级技能训练。 三、考评员与应考者比例 1.理论知识考试原则上每20名应考者配1名考评员(20∶1); 2.技能操作考核原则上每5名应考者配1名考评员(5∶1)。 四、鉴定方式和时间 技能鉴定采用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两种方式进行。 1.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120min,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达60分及以上为合格;

2.技能操作考核时间为4h,满分为100分,考核达60分及以上为合格。 以上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两项均合格者,视为技能鉴定合格。 五、鉴定工具、设备要求 1.职业技能鉴定站; 2.具备汽轮机辅机安装所需的设备、材料、工机具的施工现场。 中级汽轮机辅机安装工鉴定要求 一、适用对象 专门从事火力发电厂汽轮机辅机安装的人员。 二、申报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中级水平鉴定: 1.取得初级《技术等级证书》后,在本专业(工种)工作4年以上; 2.从事本专业(工种)工作实践8年以上,并经过本工种中级技术等级培训; 3.技工学校或职业学校、大、中专院校毕业,并经本工种中级技能训练。 三、考评员与应考者比例 1.理论知识考试原则上每20名应考者配1名考评员(20∶1); 2.技能操作考核原则上每5名应考者配1名考评员(5∶1)。 四、鉴定方式和时间 技能鉴定采用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两种方式进行。 1.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120min,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达60分及以上为合格; 2.技能操作考核时间为4h,满分为100分,考核达60分及以上为合格。 以上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两项均合格者,视为技能鉴定合格。 五、鉴定工具、设备要求 1.职业技能鉴定站; 2.具备汽轮机辅机安装所需的设备、材料、工机具的施工现场。 高级汽轮机辅机安装工鉴定要求 一、适用对象 专门从事火力发电厂汽轮机辅机安装的人员。 二、申报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高级水平鉴定: 1.取得中级《技术等级证书》后,在本专业(工种)工作4年以上,并经高级技术等级培训; 2.从事本专业(工种)工作实践14年以上,并经过本工种高级技术等级培训; 3.高级技工学校毕业,并经本专业(工种)高级技能训练。 三、考评员与应考者比例 1.理论知识考试原则上每20名应考者配1名考评员(20∶1); 2.技能操作考核原则上每5名应考者配1名考评员(5∶1)。 四、鉴定方式和时间 技能鉴定采用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两种方式进行。 1.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120min,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达60分及以上为合格;

抽凝机组改造成背压机组

如何科学经济地将抽凝机组改造成背压机组 对于搞热电的人士来说,抽凝机与背压机是相当熟悉的,现代热电基本就是有这两种机型组成的。也可以说,这两种机型的选择,是时代的选择、是能源的选择、是生存的选择。在90年代煤炭能源宽裕的时候,电价却很高,选择抽凝机组变成了理所当然,是时代选择了它;进入21世纪以后,能源问题变成了全球问题,煤炭价格节节攀升,在煤炭疯狂暴涨的时候,我曾经算过,一斤煤炭的价钱,超过一斤小麦的价钱,在我脑海里,有个挥之不去的念头,什么时候,我们的锅炉可以烧麦子了?当然,这是一句玩笑的话,但从另一角度来看,煤炭价格确实高了。但煤炭价格高了,不像90年代,电价也高。反之,电价却十分低廉。因此,21世纪初,时代选择了背压机组。常看我博客的朋友,都明白背压机与抽凝机的区别,所以,我在这里不再噜苏了。就两句话,在煤炭价格便宜的时候,开抽凝机能赚钱;在煤炭价格昂贵的时候,开背压机能赚钱。 在2、3年前,不少热电厂,为了能适应时代,能生存下来,便将现有的抽凝机组改为背压机组。我们咬文嚼字,实际上那个时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改为背压机组”,而是“换为背压机组”。具体步骤是,把现有抽凝机组的汽轮机全部扒掉,再将原有汽轮机基础改造,一般是缩短基础距离,将凝汽系统都拆掉。这个改造,只利用原来的局部基础,油箱、油泵、冷油器等,其它的几乎都不用了。这种彻头彻尾的不能叫做“改造”,只能称之“换”。大家都知道,一套抽凝机组的价格,几乎是一套背压机组价格的2倍,换下来的抽凝机组,好多是当作废品卖掉的。就拿我们常见的6000KW的抽凝机组来说,一套价格在300万以上,如改为背压机组后,换下的抽凝机,现在价格在30-50万元,不值钱。 上面说过,背压机各有利弊,选择使用,是与煤炭价格、上网电价有关的,不同的时代,有其不同的利弊。现在我们是背压机组能赚钱,但以后未必抽凝机不赚钱。有人说了,到抽凝机赚钱的时候,我们将背压机再改为抽凝机。当然,单从改造费用来说,可能相对于一个电厂整个成本来说,不是太大的。但从经济角度、从设备利用的角度来说,我们有没有一个办法,将现有抽凝机稍加改动,变成背压机,当需要再改为抽凝机的时候,又能方便地改回来呢?下文我就来介绍这种方法,为了能很好地说明,还是以常见的6000KW机组来举例。 6000KW的抽凝汽轮机,其汽缸有两部分做成,高压缸是合金缸,低压缸是铸铁缸。缸内叶片除了复速级以外,一般还有7-11级(不同汽轮机厂家,不同的级数)。其抽气口,一般在复速级后面2-4级叶轮处,我们保留原有抽气口,也就是说,保留原有高压缸,更换低压缸。低压缸我们可以到原有汽轮机制造厂购买,购买的时候,只要注意接口不出差错就行了。原有缸内叶轮,根据排气压力的需求,取消一部分叶轮和缸内隔板。如此,这台机组经过改造后,它的抽气可以有两种压力参数,一种是原有的抽气压力,从原来的抽气口抽出,另一种是低于原有的抽气压力,从新购买的低压缸排出。这就变成了抽背式汽轮机。当然,如将原有的抽气口封堵,所有排气从新购买的低压缸排出,就变成了标准的背压机了。这样的机组,不会破坏原有的抽凝机组结构的,甚至汽轮机基础,也是局部改动,原有凝汽设备解除,排气伸缩节也可以利用的。如将来需要将背压机再改为抽凝机,也是十分方便的,无需添置什么东西。 这样的改造,价格低廉,就拿6000KW的机组来说,只需要60万元,就可以完成整个工程了。如按照原来的换机方式,新背压机6000KW的要170万,再加上设计、安装费用等等,在200万以上。还有,施工时间,也能缩短一半以上。改造后的机组效率,与新机组基本相同。

汽轮机改造方案分解

汽轮机改造方案 技 术 协 议 山东九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14.01

一、项目背景及改造方案 1.1 项目背景2 1.2 改造方案2目录2 二、6MW抽汽凝汽式汽轮机概况、主要参数及供货范围 2 2.1 机组概况2 2.2 改造后抽凝机组主要参数2 2.3 供货范围2 2.4 改造工作内容2 三、汽轮机拆机方案2 3.1 概述2 3.2 拆除方案2 四、汽轮机基础改造2 五、汽轮机安装与调试 5.1 汽轮机安装方案2 5.2 汽轮机调试方案2 六、施工、验收及质保 七、工期22 2

一、项目背景及改造方案 1.1 项目背景 本项目所在区域为一开发区,发展迅速,有限公司电站目前为2 台40t/h 的锅炉+2 台纯凝汽式汽轮机(12MW 和6MW 各1 台),为响应泰安市政府拟对开发区进行冬季供热的号召,泰安中科环保电力有限公司对现6MW 的纯凝汽式汽轮机改造为抽汽供热汽轮机的方式,实现对开发区换热站供蒸汽,然后由开发区换热站转换成热水后向附近热用户供热。 1.2 改造方案 本项目将对泰安中科环保电力有限公司的原6MW 纯凝汽式汽轮机改造为6MW 抽汽供热凝汽式汽轮机,同时对汽轮机基础进行改造,以实现抽汽供热汽轮机的安装、汽轮机对外供热、满足周边用户的用热需求。 二、6MW 抽汽凝汽式汽轮机概况、主要参数及供货范围 2.1 机组概况 C6-3.43/0.981 型汽轮机,系单缸,中温油压,冲动,冷凝,单抽汽式汽轮机,额定功率为6000kW。 2.2 改造后抽凝机组主要参数

2.3 供货范围 1)包括C6-3.43/0.981 2 2.4 改造工作内容

汽轮机高背压供热改造技术的分析

汽轮机高背压供热改造技术的分析 【摘要】现阶段,受我国能源政策以及汽轮机自身因素等的影响,大多企业自备电站中,许多抽汽机长期处于闲置的状态。例如,抽汽机发电的热电比与热电效率非常低,不能满足国家的政策要求而被迫停运;抽汽机的抽汽参数满足不了供热需要而被长期闲置。因此,为满足企业的供热需求与长期的规划需要,有必要将这些汽轮机组改造成为性能良好的高背压式汽轮机组,在保证较少投资的前提下,提高汽轮机组的能源利用率。本文结合具体改造实例,详细阐述了抽汽机改造为高背压汽轮机的技术要点,并对其经济效益做了分析。 【关键词】抽汽机;高背压;改造;冷凝器;经济效益 一、概述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国内很多企业自备电站和中小型电站所配备的抽汽机发电机组都因为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长期处于闲置状态,这些因素既包括煤、电价格矛盾突出,企业因生产经营活动处于亏损状态而不得不做出的选择、热要求参数与抽汽参数匹配度不足,无法满足热需求而导致的长期闲置,也包括因为凝汽发电部分比例过大、热效率无法满足政策要求而导致的政策性停运。 例如,某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的两台抽汽机,就因为煤电比例失衡,燃煤成本高于发电效益而不得不将其停运,并通过减温减压对外供热来弥补自身的经济损失。为了最大程度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发挥这些闲置机组在满足供热需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公司将其改造成为高背压式汽轮机,并在实际工作中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二、改造具体实例与改造难题分析 (一)改造具体实例 某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建成投用DN600 120t/h和DN300 42.8t/h供热主管网和出力20t/h的局域管网。为能满足集团氯碱发展公司、“863”SAL项目和中德合资博列麦气囊丝制造公司及周围四家热用户的供热需要,必须对该公司1#机组由C25-4.90/0.981抽汽机组改造为B12-4.90/0.981背压机组。改造范围如下: 1、汽轮机转子主轴从第四压力级后的七个压力级(第五、六、七、八、九、 十、十一级)包括各级汽封套和后汽封套拆除。 2、新设计加工个适合背压排汽要求的后汽缸。 3、汽轮机同时重新设计加工与原1#机后轴承座上半接口尺寸相一致的后轴承座下半。

#1机组通流改造性能分析

专业技术报告 #1机组通流改造性能分析

摘要 由于我厂350MW汽轮机组经过近三十年运行,老化明显,效率低下,经济性较差,为提高机组效率,我厂与2012年对#1机组进行通流部分改造。本文首先分析了国际以及国内的汽轮机通流改造的必要性,以及通流改造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的丰富的经验 本文指出了我厂350MW进口汽轮机改造前具体问题,并逐一说明了此次通流改造所做的针对性的改造;机组经过通流部分改造后额定工况下机组的热耗为7928.3kJ/(kW.h),低于设计值约0.15个百分点,机组的改造比较成功,高压缸?效率提高了0.9%,中压缸?效率提高了3.4%,低压缸?效率提高了3.6%,使得整个机组的?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 关键词:350MW机组,通流改造,性能试验,机组效率

#1机组通流改造分析 1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我国04年以后,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增速更快,2005年、2006年和2007年,中国电力装机容量连续突破5亿千瓦、6亿千瓦和7亿千瓦,到2008年末,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9亿千瓦,比2007年增长10.34%,发电量达到3.4万亿千瓦时[1], 其中,燃煤机组占了75.7%,发电量占80%以上,耗煤量大,能源利用率目前也只有30%,低于世界先进国家20~30个百分点[2],从我国350MW 机组运行情况看这些机组设计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的,主要投产于80年代至90年代。由于机组老化,其经济性已经远低于原设计水平;同时由于设计技术落后,机组的经济性远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全国数十台300MW机组的平均供电煤耗为340~360g/(kW·h),比设计值高20~25g/(kW·h),比国外同类运行机组高40g/(kW·h)左右[3]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快速的发展,国内制造厂通过对关键加工工艺的改进和引进大型精密加工设备,产品工艺和质量得以大大提高,为先进机组国产化生产制造提供了可能。利用原有热力系统的基础上,引入先进技术对汽轮机进行改造,提高现役机组的出力和经济可靠性,既节约时间,又节约费用。 1.2 国内外汽轮机研究改造的现状 近几年来,美国、日本等国对运行中的汽轮机组进行改造,做了很多基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美国的GE公司和西屋公司(WH)均在积极进行机组翻新工作。1994年2月中旬WH公司动力部年会上指出,美国的装机容量已接近饱和,目前的主要任务是老机组改造。根据上述两公司的统计,翻新改造后的老机组,其出力、效率均可提高,且新增出力每KW的投资仅为新机组的50%左右。日本的日立公司从80年代初就对125—1000MW老机组进行改造,改造的主要内容为改进动、静叶型、改进汽封、降低中低压缸排汽损失,改造后的机组的热效率提高2—4%。东芝公司对110、165、220MW等老机组进行通流改造部分更新,使3种汽轮机的热效率分别提高了1.2%、1.4%和1.3%。可见老机组的改造对于节能降耗、提高出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国际上称这一措施为“决策

电厂技术改造工作总结

电厂技术改造工作总结 技改二期工程 总结 安徽电力股份公司xxx电厂 二〇〇七年六月十九日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安徽电力股份公司xxx电厂技改二期工程是国家重点技改“双高一优” 导向计划项目,中国大唐集团公司“655”行动计划项目,安徽省政府“861”重点工程,淮南市“三大基地”建设重点工程,利用xxx电厂技改一期工程预留条件,建设一台300MW亚临界燃煤发电机组。 本工程位于内,项目法人为安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结构为:安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62%,安徽力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康源电热有限公司%,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淮南市投资公司%。项目资金来源构成为:资本金40%,融资60%。本工程主厂房区采用典型的四列式布置,即按汽机房、除氧间、煤仓间和锅炉房的顺序排列。集控楼布置在扩建端,灰库、灰渣泵房和电除尘器控制楼合并建筑布置在电除尘器南侧,汽机房A排外布置有主变压器、高压厂用变压器、储油箱及循环水管等。脱硫区布置在炉后电除尘器的南面。

升压站区在原220KV屋外配电装置的预留场地上布置本期的220KV构架,出线新建两回。 冷却塔区包括循环水泵房和6000m2冷却塔一座,布置在主厂房东南角一期预留场地上。 厂前区位于主厂房扩建端,布置生产行政综合楼。 本工程利用现有的煤场,仅将原有的缝式煤槽卸煤装置上部土建 部分拆除,新建上部土建部分,增设三台螺旋卸车机,同时,将原沉煤池扩大。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区集中布置在原#5机冷却塔的西北侧。本工程于xx年4月29日开工,xx年11月27日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实际工期19个月。 xxx电厂技改二期工程施工里程碑进度计划 本工程管理目标是:“达标投产,创优质工程”。xx 年1月20日,国家发改委以“发改能源[xx]129号”文,批准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xx年2月9日,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在中国国际咨询公司已审查并取得一致意见的基础上,批准本工程的初步设计;xx年4月2日,国家发改委以“发改投资[xx]591号”文,批准本工程开工。 1.2工程主要特点和设备系统 本工程是技改一期的延续,充分利用电厂前期预留场地及已建设施。

汽轮机组通流部件改造情况

汽轮机组通流部件改造情况 一、汽机通流部件改造情况 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主要是指采用先进成熟的气动热力设计技术、结构强度设计技术及先进制造技术,对早期采用相对落后技术设计制造的或长期运行已老化,经济性、可靠性较低的在役汽轮机的通流部分进行改造,以提高汽轮机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和灵活性,并延长其服役寿命。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始,国内在役的汽轮机开始进行改造, 目前国内200MW及以下功率等级的汽轮机已有数百台实施改造,改造后汽轮机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均有得到提高,取得了良好改造效果。近两年内,早期投运或采用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技术设计制造的300MW功率等级的汽轮机也已有几十台进行了通流部分改造,为后续的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积累了诸多经验。任何机组都会因具体工作环境的影响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最常见的损伤原因包括固体颗粒的冲蚀、积垢、间隙增大、锤痕、异物损伤等。其次,还有结合面或密封环的泄露和点蚀。静、动部件的摩擦将会增大泄露及其相关损失。引起摩擦的原因包括大的转子振动、静止部件的热变形、轴承故障、进水、固体颗粒冲蚀等。除了因表面粗糙度增大,反动度改变,正常级内压力分布混乱造成的损失以外,结垢亦可引起较大的出力下降。因为结垢后使喷嘴面积减小,限制了通流能力。锤痕和异物损伤也会同样引起损失。其它诸如进口密封环、内缸结合面及隔板间的泄漏可引起较大的损失,因为这些泄露流量中有的蒸汽旁通了若干级或整个通流部分。上述原因导致汽轮机各级损失较大,级效率及通流效率低下,多数机组缸效率及热耗率达不到设计值。 300MW等级汽轮机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前汽轮机多数不同程度的存在喷嘴室变形、高压调节级及中压第一级固体颗粒冲蚀损坏、内缸体变形严重、低压末级、次末级断裂、损伤故障、水蚀严重及其它影响机组可靠性的安全隐患。汽轮机在投运若干年后,随着老化其性能逐渐下降变差而无法避免,在机组正常估算寿命期内,其故障率的大小往往呈现“浴盆曲线”式的变化,设备经多年运行后,在部件磨损阶段故障率会趋于增长。目前国内300MW功率等级机组仍占总装机容量30.13%,多数运行经济性较差,安全性方面也存在诸多隐患,且部分机组已接近其设计寿命,采用当代先进汽轮机设计技术,对其实施改造,恢复或提高其效率,对节能增效及减

浅谈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现场安装技术改造

浅谈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现场安装技术改造 汽轮机是现代火力发电厂的重要设备之一,而汽轮机的现场安装更是一项较强的技术工作,随着科技的进步,合理的现场安装及安装技术的不断改造能促进火力发电厂的经济发展,为之创造更多的效益。本文就汽轮机的结构特点、安装过程出现的问题及前期准备、安装过程的注意点、现场安装时的技术改造进行了研究,旨在提高汽轮机的安装质量,促进发电厂经济的发展。 标签:汽轮机、结构特点、现场安装、技术改造 0前言 作为火力发电厂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汽轮机的安装质量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机组是否安全稳定运转,更关系到发电厂的利益和周边人民的生命安全。只有正视在汽轮机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强科学管理,将现场安装的技术改造切实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不断完善发电厂的发展模式,促进其经济的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汽轮机的结构特点 汽轮机是一种依靠蒸汽提供动力,将蒸汽中热能转换为旋转机械的动能的动力机械,是现代火力发电厂中经常使用的原动机,具有功率大、效率高、寿命长的优点,其结构部件主要包括静止部分和转动部分两个方面,其中静止部分包括进气部分、气缸、气封、轴承等,而动力部分包括联轴器、动叶片、叶轮、主轴等,其中:气缸主要选用高中压合缸,通过四个猫爪支撑在相对应的轴承座上,内缸通过支撑板连接在外缸上面,并且通过键进行横向定位,分为上下两个半缸,各含有两个主蒸汽进口;转子包括2个低压转子和1个高压转子,两者之间通过联轴器进行传动,各转子采用轴承进行支撑;气缸的膨胀受到汽轮机纵向三个死点位置的影响,它们的轴向移动受到中间横键的限制,而在低压后轴承台板上和前、中箱台板上设有纵向键以限制横向移动,引导气缸轴向方向上的自由膨胀。 2汽轮机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安装的前期准备 2.1汽轮机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汽轮机安装准备不够充分。任何一项设备的安装工作活动都离开前期的准备工作,作为火力发电厂重要设备的汽轮机也不例外。在对汽轮机安装之前,如果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那么在安装过程中将会出现多样的问题,更有甚者会造成间接的损失。汽轮机的安装准备不足主要表现在对安装环境的不熟悉及对技术条件的茫然。 (2)汽轮机安装活动当中的问题。火力发电厂的汽轮机安装过程相当复杂,每一个步骤或者环节出错,特别容易引起后续操作的许多问题。因而在安装汽轮

超临界汽轮机安装新技术应用论文

超临界汽轮机安装新技术的应用 摘要:汽轮机的安装质量直接影响机组的稳定运行。某发电厂 工程汽轮机采用了德国siemens公司制造的亚临界4缸单轴反动凝汽式机组,它由1个高压缸、1个中压缸、2个低压缸组成。机组的设计、安装与国内生产的机组有许多差异:汽轮机采用模块化设计,无台板安装,转子为单轴承支撑,轴承座直接浇灌在汽轮机基础上, 低压内缸直接搭在轴承座上,低压外缸作为凝汽器的延伸,只作为 蒸汽的扩容和密封的容器,因此在安装过程中采用新技术是保证汽 轮安装质量的前提。 关键词:汽轮机;高、中压缸安装;技术应用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turbine directly affect the stability of operation unit. the german siemens manufactured four-cylinder sub-critical uniaxial reactionary condensing unit for a steam turbine for power plant engineering, it is pressure cylinder by a high pressure cylinder, a composition of two low-pressure cylinder. unit design, installation and domestic production units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the steam turbine modular design, no plate is installed, as a single rotor bearings, bearing directly poured into the turbine on the basis of low pressure within the cylinder directly resting on the bearing housing. low pressure outside the cylinder as an extension of the condenser,

火电厂汽轮机的优化运行 侯小平

火电厂汽轮机的优化运行侯小平 摘要:在火电厂的汽轮机运行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 样的能源消耗,特别是一些污染物会随着汽轮机的运行而发散到空气当中,造成 能源浪费,环境污染。汽轮机作为火电厂主要的节能设备,对火电厂的可持续发 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实现火电厂汽轮机运行过程中有 效的节能降耗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因此本文针对火电厂汽轮机优化运行策略 进行探讨,以期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关键词:火电厂汽轮机;优化运行;节能降耗 1火电厂汽轮机能耗问题分析 1.1汽轮机组能耗高 在火电厂中,汽轮机属于一种原动机,其可以实现热能、电能以及动能的转化。在通常状况下,汽轮机主要是与以下设备进行配套使用:(1)发电机;(2)加热器;(3)凝汽器;(4)锅炉;(5)泵。汽轮机之所以会耗费很多的能源,主要源于以下两个原因。第一,就其本身而言:有两个部分容易变形,即喷嘴室 以及外缸;与此同时还有两个部分容易出现漏气现象,即隔板汽封以及轴端汽封;除此以外,汽轮机还存在很多缺陷,例如其低压缸出汽边严重被水腐蚀,气阀压 损大、热力系统容易泄漏等等。第二,表现在机组的调整上,过高的冷却水温度 和凝汽器的真空程度,实际运行负荷和参数不相符,运行时未采用优化方式等。 上述原因,都会造成汽轮机组消耗较多的能源,从而造成电厂成本过高的现象。 1.2空冷凝汽器问题 影响凝汽器性能的因素可能是风和沙尘。尤其是在我国的西北部,翅片管往 往会积满了沙尘,使翅片管热阻增加,严重阻碍了翅片的传热性能,使其通道受阻。另外,在负风压地区,由于风机吸入了较少的空气,会导致其热气无法顺畅 地流动。除此以外,如果凝结水中的溶氧过多,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传热效率,并导致管道与设备发生腐蚀。所以在冬季的时候,空冷凝汽器常会出现流量 不均的现象,影响了汽轮机的正常运行,使汽轮机的运行效率大大降低。 2影响汽轮机运行能源消耗的因素 汽轮机是电厂运行必不可少的发电设备,其也是电厂的主要耗能设备。在电 厂日常运行中,有很多因素都易影响汽轮机的运行,造成汽轮机能耗增大。依据 这些影响因素性质的不同,可将它们分为不同类型,其大致包括下列几种:(1)运行因素。汽轮机本身、喷嘴室以及外缸极易发生变形,低压缸出汽边水腐蚀的 现象也非常严重,隔板汽封以及轴端汽封的漏气现象非常严重,调节阀油动机的 提升能力不强,气阀压损大,热力系统也极易发生泄漏现象等;(2)停机因素。频繁的启动或停止汽轮机,或汽轮机存在过长的暖机时间等,都会增大汽轮机的 能源消耗;(3)设备因素。电厂日常管理水平不高,不重视汽轮机的技术改造,汽轮机运行方案老旧,存在严重能耗。 3电厂汽轮机优化运行策略分析 3.1回热加热器优化 整个汽轮机组的正常运行与回热加热器正常运行有着紧密联系,所以对内部 回热加热器的优化能够更好地保证汽轮机能够有更高的工作效率。汽轮机内部回 热加热器存在严重能耗的主要原因就是汽轮机内部抽汽系统存在严重的性能差别,这些性能差别会严重增加汽轮机内部能源损耗。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抽汽的压力越 高那么改级抽汽返回汽轮机时就会需要更多的做功,做功能力越强其内部能级也

汽轮机DEH改造

汽轮机DEH改造 汽轮机数字电液调节系统由电气和 EH液压系统两部分组成,电气部分采用 DEH数字控制器,EH液压系统部分包括供油系统、伺服系统和保安系统等。根据液压油系统结构的不同又分为高压抗燃油和低压透平油两种方式。高压纯电调系统控制精度高,利于提高机组的负荷适应性,但高压纯电调系统投资大,成本高,随着低压纯电调系统调节品质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 200 MW及以下机组更趋向于采用低压透平油方案。 在旧机组改造工程中,低压透平油方案更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电网对机组调节系统的控制精度的要求是有限的,并不是精度越高越好,过高的控制精度,要有相应的经济投入。其次,从技术上讲,老机组的油动机迟缓较大,但通过电液转换器实现单独控制以降低其迟缓后,完全能够满足 DEH控制精度和运行的安全可靠性,而且低压透平油方案投资小、改造工作量小、改造工期短、备品配件简单、维护要求低等都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优点。 汽轮机 DEH控制系统作为DCS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汽轮机组的大脑和心脏,使用电驱动油动机来控制阀门开度,而且是专门用来调汽轮机的转速使之维持稳定。汽轮机 DCS 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是,由自动数字调节系统 (或操作人员)发出调节指令的电信号过电液转换器,使油动机的液压缸与高压油相互

连通,从而实现驱油动机的运作,以达到相关调节的目的,而当系统的调节达到相应的要求后,系统的反馈装置使调节过程自动停止。 DEH控制系统具有数字系统的灵活性、模拟系统的快速性 和液压系统的可靠性。它的运用不仅使得高、中压调门的控制精到相应的提高,而且还为CCS协调控制的实现及整个机组的控制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基本保障,从而更有利于汽轮机的运行。 目前基于DCS的汽轮机DEH控制系统的优化内容有: 1、阀门管理的优化,阀门管理在汽轮机DEH控制系统中占据 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无论是汽轮机启动时的转速控制,还是汽轮机正常工作时负荷的调节和主蒸汽压力的控制,都需要通过控制汽轮机高、中压调节阀和高压主汽门的阀位来实现的。阀门管理的突出作用表现为:在操作人员的参与下,将从系统调节器输出的蒸汽流量控制信号转换为相关阀门开度的请求值,并依据汽轮机组的安全、变负荷的要求和运行的经济性来实现单阀、顺序阀相关控制方式间的相互切换。阀门管理功能作为汽轮机 DEH控制系统的重 要功能,精确确定阀门开度指令和负荷指令之间的关系是机组稳定运行的基础保证,而且对于系统的操作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阀门管理的优化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进行。 1.1根据汽轮机DEH控制系统运行的实际要求,对阀门管理设计单阀控制和多阀控制两种控制方式。其中,单阀控制方式为一般 冷态启动或带基本负荷运行,将高压阀门进行节流管理,要求全周

机组通流改造性能分析

专业技术报告 #1机组通流改造 性能分析 摘要 由于我厂350MW汽轮机组经过近三十年运行,老化明显,效率低下,经济性较差,为提高机组效率,我厂与2012年对#1机组进行通流部分改造。本文首先分析了国际以及国内得汽轮机通流改造得必要性,以及通流改造经过多年得实践取得得丰富得经验本文指出了我厂350MW进口汽轮机改造前具体问题,并逐一说明了此次通流改造所做得针对性得改造;机组经过通流部分改造后额定工况下机组得热耗为7928、3kJ/(kW、h),低于设计值约0、15个百分点,机组得改造比较成功,高压缸炯效率提高了0、9%,中压缸炯效率提高了3、4%,低压缸炯效率提高了3、6%,使得整个机组得炯效率有了很大得提升。关键词:350MW机组,通流改造,性能试验,机组效率 #1机组通流改造分析 1引言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我国04年以后,发电装机容量与发电量增速更快,2005年、2006年与2007 年,中国电力装机容量连续突破5亿千瓦、6亿千瓦与7亿千瓦,到2008年末,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9亿千瓦,比2007年增长10、34%,发电量达到3、4万亿千瓦时⑴,其中,爆煤机组占了75、7%,发电量占80%以上,耗煤量大,能源利用率目前也只有30%,低于世界先进国家20~30个百分点⑵,从我国350MW机组运行情况瞧这些机组设计技术就是20世纪60年代得,主要投产于80年代至90年代。由于机组老化,其经济性已经远低于原设计水平;同时由于设计技术落后,机组得经济性远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全国数十台300MW机组得平均供电煤耗为340~360g/ (kW?h),比设计值高20~25g/ (kW?h),比国外同类运行机组高

探究凝汽式或抽凝式汽轮机改造成背压式汽轮机的方法

探究中小型凝汽式或抽凝式汽轮机 改造成背压式汽轮机的方法 摘要:由于中小型凝汽式或抽凝式汽轮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发电煤耗高的缺陷,须将其改造成为热电比大与热经济性好的背压式汽轮机。然而在改造过程中,由于该类型汽轮机的排气温度会逐渐增高,造成汽缸后部热膨胀增大形成,最终会影响改造后汽轮机运行安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新的改造方案,控制后汽缸温度,保障汽轮机正常、安全运行。 关键词:中小型;凝气式汽轮机;抽凝式汽轮机;背压式汽轮机 现阶段,受我国能源政策以及汽轮机自身因素等的影响,大多企业自备电站中,许多凝汽式或抽凝式汽轮机长期处于闲置的状态。例如,凝汽式汽轮机发电的热电比与热电效率非常低,不能满足国家的政策要求而被迫停运;抽凝式汽轮机的抽汽参数满足不了供热需要而被长期闲置。因此,为满足企业的供热需求与长期的规划需要,有必要将这些汽轮机组改造成为性能良好的背压式汽轮机组,在保证较少投资的前提下,提高汽轮机组的能源利用率。 一、改造具体实例与改造难题分析 (一)改造具体实例 1.原汽轮机改造的基本情况。某化工生产厂拥有一台C15-4.9/ 0.981型的抽凝式汽轮机组,0.00805MPa为该机组的平排汽压力,0.495MPa为其抽汽压力,3.435 MPa,435.5℃为其进汽参数。这一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共有7级汽轮机,分别分布在抽汽口前后的高低压段中。其中,有1个压力级和1个双列调节级的汽轮机分布在抽汽口前的高压段中,而抽汽口低压段中分布有4个压力级和1个双列的低压调节级。当该发电机组的抽汽流量与额定进汽量分别为5.5t/h,1 2.5 t/h的情况下,其发电功率达1550KW。 2.汽轮机组改造要求。由于该化工厂的实际化工生产量持续增加,从而导致了蒸汽量紧张的问题出现;同时,该抽凝式发电机组长期的运行环境为纯凝

汽轮机抽气改造后合理投入的分析

俄制机组供热改造后供热负荷合理优化分析 摘要:我厂的汽轮机供热改造后,供热时如何合理分配两台机组对外的供热量的分析 主题词:改造后汽轮机供热负荷合理分配 1.0简介: 盘山发电厂两台汽轮机都是是列宁格勒金属制造厂生产的K-500-240-4型汽轮机为超临界压力,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四缸、四排汽、凝汽式汽轮机。2013年我厂对1#、2#机组进行了供热改造,机组的热网加热蒸汽系统采用单元制,热网供汽汽源为汽轮机中低压联络管引出的供热抽汽,供热抽汽管道上装有安全阀,逆止阀,液压快关阀,电动调节阀,确保机组安全运行。抽汽参数为:流量300~400t/h,压力0.2501MPa(绝对压力),温度193.5℃。,接入热网首站后,每根热网抽汽母管分成2路进入2台热网加热器,加热热网循环水。为保证循环水系统安全以及居民不断暖,增设一路双机供热停运条件下热网事故供汽,事故供汽由二期供一期厂用汽ORQ1500门后接一路至#2机供热蒸汽管道,供汽参数:温度280-300℃,压力0.8-0.9MPa。 进汽量、供热抽汽流量和发电机端功率曲线: 但是两台机组即使是相同的机型,但是在抽气供热时,在两台机组的向外供热温度、机组负荷相同的情况下,2号机组的小指标系统的汽耗率有不合格的现象,说明机组改造后,向外供热对于热负荷的分配存在可优化的部分,下面就将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探讨。

2.0分析过程: 以下就是机组热网首站对外网温度对外供热温度变化,我厂两台机组的汽耗率统计。 通过比较发现在向外网供热温度60度的情况下,1#.2号机组平均分配对外的供热量的情况下,2#机组汽耗率不合格,如果1机组热网首站温度63度,2机组热网首站温度58度,就能保证两台机组的汽耗率都合格。 虽然热电联产能源转换效率具有明显优势,因此,供热抽汽机组得到了大力的发展,我厂由纯凝汽式的机组改为抽汽供热机组向用户提供电力和采暖用热,受控于热用户和电用户的需求,对于确定的热电负荷,电负荷是受中调的控制,但是供热的两台机组的分配就应该何根据机组的类型以及机组效率的差异,在各机组间进行热电负荷的分配使整个电厂的热耗率最低,使整个电厂的经济效益最好。这就需要对电厂供热抽汽机热负荷进行分配优化,确定每台机组的热负荷为最佳, 通过供热抽汽机组的变工况理论计算,得到不同电负荷和热负荷时的机组热耗值关系曲线的结构和形式, 设计合理的运行方式。 1 热负荷1情况下,功率——热耗曲线

汽轮发电机组技术改造的几种形式和措施(新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汽轮发电机组技术改造的几种形 式和措施(新版)

汽轮发电机组技术改造的几种形式和措施 (新版) 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0前言 多年来,我国电力企业和设备制造企业都在全力以赴进行机组改造。这是因为,在我国发电系统中,一些中低参数、小容量蒸汽发电机组还在运行,这些机组热效率很低,且大多属超期服役,如果将其在短期内全部拆除,从经济上和电力需求方面来看,是不现实。同时,一些早期安装高参数机组,如100~200MW机组,由于受当时设计制造水平限制,运行时间较长,已接近或达到额定寿命(10万运行小时),这些机组存在着效率低、煤耗高问题。 因此,将中低参数机组改造为既发电又供热“热电联产”机组,供生产和生活用汽需要。同时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和翻新老机组,使老机组焕发青春。机组通过改造不仅可以大大降低煤耗,提高机组经济性,而且可以提高运行可靠性和延长机组寿命,这一措施无疑有着深远意义和较高经济价值。

汽轮机技术员个人技术总结

汽轮机技术员个人技术总结 汽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本人1976年毕业于哈尔滨电力学校汽轮机专业,从事汽轮机专业已37年,1976年~1983年在呼伦贝尔电业局电力安装工程处,从事发电厂汽轮机安装工作,任汽轮机技术员。1983年3月调入东海拉尔发电厂,任汽机分场技术员,1994年,调入安全生产部,任汽机专责工程师,1992年通过工程类工程师资格的行业评审,晋中级职称。在从事汽轮机运行、检修管理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为我国电力建设和电力生产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下面把我多年来在专业技术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总结如下: 1、25MW机组胶球清洗装置改进:1993年,对东海拉尔发电厂2台25MW机组胶球清洗装置进行改造,由活动式改为固定式,解决了原胶球清洗装置收球率低不能正常投入而需人工清洗凝汽器的问题,改造后胶球系统收球率100%。此项目荣获1993年伊敏煤电公司科技成果二等奖。本人在此次改造中起着重要作用。 2、锅炉及热网补水改用循环水余热利用:1996年,进行25MW机组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将机组的循环水输送到化学水处理室,进行处理后作为锅炉和热网的补水;充分利用循环水的余热。改造后取消了生水加热器,提高了机组的经济性。本人在此次改造中起着重要作

用,此项目荣获1996年伊敏煤电公司科技成果三等奖。1999年,本人撰写论文《循环水余热利用及节能效果》,在《节能技术》部,黑龙江省能源研究会优秀论文评审中被评为壹等论文。 3、解决#1机组调速系统工作不稳定,负荷摆动问题:#1机组调速系统工 作不稳定,负荷大幅摆动,严重威胁机组的安全运行。经过组织专业研究、分析及试验,确定是危急遮断油门上油门活塞的排油孔的位置偏离位置,阻碍排油,使保护油路各滑阀间隙的泄油不能及时排出而进入速闭油管路,推动错油门上移,使调速系统不能正常调节而形成摆动。改进措施是:在油门活塞上重新钻孔使排油通畅,消除系统摆动,改进后调速系统工作正常。此项目荣获1996年伊敏煤电公司科技成果四等奖。 4、主持25MW机组锅炉连续排污扩容器疏水装置改造:锅炉连续排污扩容器的疏水器厂家设计为吊桶浮子式疏水器,此装置关闭不严内漏严重,运行中连续排污扩容器无水位运行,将锅炉连续排污中的蒸汽白白浪费掉。为此将此疏水器改为液压水封疏水装置,改造后连续排污扩容器水位稳定,不需维护,回收了蒸汽,减少了热损失。此项目荣获1996年伊敏煤电公司科技成果四等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