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最新学》经典练习题

《基础会计最新学》经典练习题
《基础会计最新学》经典练习题

《基础会计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流动负债的是(c )。

A.固定资产

B.原材料

C.应付账款

D.实收资本

2.下列各项中,能够引起资产和利润同时减少的是( b )。

A.以银行存款支付管理费用

B.以银行存款偿还借款

C.向投资者宣告股利

D.赊购材料

3.下列各项中,能够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的是(d )。

A.现购材料一批

B.赊销商品一批

C.现销商品一批

D.赊购材料一批

4.下列各项中属于流动负债的是(c )

A.预付账款

B.本年利润

C.短期借款

D.应收账款

5.下列经济业务中,影响会计等式总额发生变化的是()

A.以银行存款50000元购买材料

B.结转完工产品成本40000元

C.购买机器设备20000元,货款未付

D.收回客户所欠的货款30000元

6.借贷记账法“借”、“贷”的含义是(a )

A.债权和债务

B.标明记账方向

C.增加或减少

D.收入和付出

7.“预收账款”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应归入( c )

A.费用类账户

B.资产类账户

C.收入类账户

D.负债类账户

8.记账以后,发现据以登账的记账凭证中将800元误写为8000元,应采用更正错误的方法是( a )

A.红字更正法

B.补充登记法

C.差额计算法

D.划线更正法

9.会计循环的顺序是( c )

A.填制和审核凭证→编制会计报表→登记账簿

B.编制会计报表→登记账簿→填制和审核凭证

C.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D.登记账簿→填制和审核凭证→编制会计报表

10.某公司10月初库存商品账户余额38000元。10月份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45000元,完工产品42000元,发出库存商品40000元。10月末库存商品账户余额是()

A. 40000元

B. 42000元

C. 7000元

D. 38000元

11.复式记账法是对每笔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 d )同时登记

A. 一个账户

B.二个账户

C. 一个或二个账户

D.二个或二个以上账户

12.权责发生制下,对已支付的下年度报刊杂志订阅费应作为(a )处理

A. 预付账款

B. 应付账款

C. 管理费用

D. 生产成本

13.记账凭证中相关内容正确,会计人员登记账簿时不小心登记错误,更正时应采用(a )更正。

A. 划线法

B.红字法

C.补充法

D. 黑字法

14.某企业A材料期初结存2000件,单价100元;本期购进5000件,单价100元;期末盘点数为900件。采用实地盘存制和综合加权平均法时,本期发出材料的成本为(b )。

A. 600000

B. 610000

C.510000

D.500000

15. 某企业当月赊销产品一批,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售价5000元,增值税850元,另外以银行存款代购买方垫付运杂费50元,其“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是()。

A.5000

B.5050

C.5850

D.5900

16.以下经济业务中,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的是()。

A.以银行存款投资办公司

B.向银行借款存入银行

C.从银行提取现金

D.用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

17.对于负债类账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借方本期额大于贷方本期发生额

B.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

C.若有余额一定在借方

D.借方登记减少数,贷方登记增加数

18.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中,反映特定日期财务资料的报表是()。

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利润分配表

D.现金流量表

19.“实收资本”科目反映的内容是()。

A.所有者对企业的投资情况

B.企业资产的增加情况

C.所有者投资的增值情况

D.企业的债务情况

20.“银行存款”科目反映的内容是()

A.所有者对企业投入的货币资金

B.库存现金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

C.存放在银行的货币资金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

D.企业向银行借入资金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

21.“应收账款”科目反映的内容是()。

A.企业实现的销售收入

B.应偿付给银行的款项

C.应向销售方支付的款项

D.应向购货方收取款项的增减变动情况

22.账户中的“日期”栏应填列的日期是()。

A.经济业务的发生日期

B.经办人员的报账日期

C.会计人员编制记账凭证的日期

D.会计人员登记账簿的日期

23.下列各项中,一般与账户期末余额方向相同的是()。

A.增加额

B.减少额

C.借方

D.贷方

24.“原材料”账户余额反映的内容是()。

A.当起购进的原材料金额

B.当期耗用的原材料金额

C.期初或期末库存的原材料金额

D.当期原材料的变动情况

25.“短期借款”账户的增加发生额反映的内容是()。

A. 当期向银行借入的款项

B. 当期偿还银行的款项

C. 期末尚未偿还的借款

D. 当期企业可借入的借款额度

26.按会计要素划分,“本年利润”归属的会计要素是()

A.收入B.资产C.所有者权益D.负债

27. 产生未达账项的原因是()

A.双方结账时间不一致

B.双方记账时间不一致

C.双方对账时间不一致

D.双方记账金额不一致

28. 下列各项中作为所有者权益账户期末余额计算公式的是()。

A.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贷方本期发生额

B.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 借方本期发生额

C.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贷方本期发生额

D.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 借方本期发生额

29. 下列各项中作为资产账户期末余额计算公式的是()。

A.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贷方本期发生额

B.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 借方本期发生额

C.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贷方本期发生额

D.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 借方本期发生额

30. 某工业企业(一般纳税人)从外地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10000元,增值税1700元,另外支付运输部门运费1000元,支付装卸费200元,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为()

A.10000元B.11700元C.11200元D.11130元

31.在企业采用借贷记账法的情况下,下列各项中应记录在账户贷方的内容是() A.资产增加B.收入转出C.负债增加D.费用增加32.在企业采用借贷记账法的情况下,下列各项中,体现收入类账户特点的是()A.借方记录收入的增加 B.贷方记录收入的减少

C.期末一般没有余额

D.期末余额一般出现在贷方

33.下列各项中,能够通过试算平衡找到差错的是()

A.重记了一笔经济业务

B.会计科目错误

C.借贷金额不等

D.借贷方向错误

34.对于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的业务,要编制()

A.收款凭证B.付款凭证C.转账凭证D.原始凭证

35.原始凭证分为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下列各项中,属于外来原始凭证的是()

A.购货发票B.销售发票C.领料单D.发出材料汇总表36.“生产成本”账户主要用来归集和计算产品的制造成本,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成本”账户期末余额反映的内容是()

A.期初在产品成本B.期末在产品成本C.完工产品成本D.本期的生产费用37.用于产品生产的固定资产提取的折旧,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

A.生产成本B.制造费用C.累计折旧D.固定资产

38.企业销售商品时,可以采用预收账款的销售方式,下列各项中,体现预收账款实质的是()

A.形成一项资产B.形成一项负债C.收入的实现D.费用的减少39.记录企业销售商品实现收入的账户是()

A.主营业务收入B.本年利润C.营业外收入D.库存商品

40.某企业“材料采购”账户借方余额为300万元,“生产成本”账户借方余额为560万元,“原材料”账户借方余额为50万元,“库存商品”账户借方余额为400万元。如不考虑其他情况,该企业资产负债表上“存货”项目的金额为()

A.350万元B.450万元C.750万元D.1310万元

41.下列项目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的是()

A.发放现金股利30000元

B. 销售货物收到50000元

C. 采购材料支付35000元

D. 向银行借入长期借款100000元。

42.某企业根据一张销货汇总表编制记账凭证,由于销货品种较多,需要两张记账凭证,销货款项尚未收到,则使用的记账凭证编号为()。

A .转字第××号

B .收字第××号

C .转字第××1/2号和转字第××2/2号

D .收字第××1/2号和收字第××2/2号

43.下列账簿中,必须逐日逐笔登记的是()

A.实收资本总账

B.现金日记账

C.现金总账

D.原材料明细账

44.“管理费用”明细分类账一般采用的账页格式是()。

A.数量金额式

B.三栏式

C.多栏式

D.卡片式

45.下列明细账中,应采用数量金额式明细分类账的是 ( )。

A.销售费用明细账B.应付账款明细账C.库存商品明细账D.累计折旧明细账

46.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应采用()

A.订本式

B.活页式

C.卡片式

D.以上均可

47.记账以后,发现据以登账的记账凭证中将800元误写为8000元,应采用更正错误的方法是()

A.红字更正法

B.补充登记法

C.差额计算法

D.划线更正法

二、多项选择题

1.在会计要素中,能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有()

A.资产

B.负债

C.所有者权益

D.收入

E.费用

2.对账工作应包括的内容有()

A.账证核对

B.账账核对

C.金额核对

D.账实核对

E.数量核对

3.下列业务中,应确认为债权的是()

A.预收销货款

B.预付购货款

C.应收销货款

D.应付购货款

E.预支差旅费

4.下列费用中,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是()

A.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

B.销售产品的运输费

C.财务部门购买的办公用品

D.采购人员的差旅费

E.短期借款的利息支出

5.关于“应收账款”账户,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借方反映债权的增加

B.贷方反映债权的减少

C.年末结转后,本账户应无余额

D.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应收未收的债权

E.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应收未收的债权

6.下列属于流动资产的有()

A.材料采购 B.应收账款 C.资本公积 D.无形资产 E.短期借款

7.在填制记账凭证时,错误的作法是()

A.编制一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B.销售收款业务时填制转账凭证

C.一个月内的记账凭证连续编号

D.从银行提取现金时填制收款凭证

E.编制多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8.下列账户中,按经济内容分类,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是()

A.“实收资本”账户

B.“本年利润”账户

C.“资本公积”账户

D.“利润分配”账户

E.“盈余公积”账户

9.企业在购买材料时所要支付的运费,可能被包含在()等账户中。

A.“在途物资”账户

B.“销售费用”账户

C.“应付账款”账户

D.“其他应付款”账户

E.“原材料”账户

10.销售费用是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

A.运输费

B.装卸费

C.包装费

D.广告费

E.销售人员工资11.企业外购存货的成本一般可包括()等。

A.采购价格

B.增值税

C.运输费用

D.装卸费

E.采购人员的差旅费

12.用红色墨水登记账簿时,适用于下列情况()。

A.按照红字冲账的记账凭证,冲销错误记录

B.为保证及时登账,在没有蓝笔的情况下,可用红笔登账

C.在期末结账时,用红色墨水划通栏红线

D.对于账簿上误登错误的金额,可以划红线注销

E.为突出其重要性,本月借贷方发生额应采用红笔登记

13.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筹资时,应()。

A.借:银行存款 B.贷:实收资本 C.借:销售费用 D.贷:股本 E.长期应付款

14.下列账户通常有期末余额的是()。

A.应收账款

B.固定资产

C.本年利润

D.财务费用

E.原材料

15.下列原始凭证中属于自制原始凭证的有()。

A.工资结算单 B.发出材料汇总表 C.购货发票 D.收料单 E.银行进账单

16.工业企业在对发生的工资费用进行分配时,涉及的会计科目有()

A.应付职工薪酬 B.生产成本 C.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 E.银行存款

17.下列各项中,构成产品制造成本的有()

A.为生产产品发生的材料费用 B.为生产产品发生的生产工人工资

C.为管理车间产品生产的管理人员工资

D.车间一般耗用的材料

E.为促进产品销售而作的广告费

18.企业在销售商品时,与“主营业务收入”账户产生借贷对应关系的账户有()

A.主营业务成本 B.银行存款 C.应收账款 D.预收账款 E.库存商品

19.企业通常于期末计算本期应缴纳的税金,下列各项中,属于期末计算缴纳税金时涉及的会计科目有()

A.本年利润 B.营业税金及附加 C.主营业务成本 D.应交税费 E.应付账款20.利润表示企业的重要财务报表之一,下列各项中,体现利润表的作用的有() A.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B.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

C.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

D.反映企业所控制的资源

E.反映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量

21.在编制利润表的时候需要考虑的会计账户有()

A.实收资本 B.主营业务收入 C.生产成本 D.主营业务成本 E.销售费用22. 在编制资产负债表的时候需要考虑的会计账户有()

A.本年利润 B.主营业务收入 C.生产成本 D.库存商品 E.财务费用23.在编制资产负债表的时候,需要根据若干总账科目计算填列的有()

A.货币资金 B.存货 C.实收资本 D.应收票据 E.应付职工薪酬24.企业的资产可以有不同的来源,下列各项中,构成企业资产增加的有()

A.赊购材料 B.所有者投资 C.销售商品实现的收入

D.向银行借款

E.收回销售商品的应收未收款

25.下列各项中,体现企业经营成果表现形式的有()

A.利润 B.投资 C.亏损 D.借款 E.产品完工26.下列各项交易或事项中,能够引起会计等式两边发生变化的有()

A.将银行借款转为投资款 B.赊购材料

C.将银行借款存入银行

D.偿还到期的短期借款

E.以银行存款采购材料

27.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类账户的有()

A.主营业务成本 B.生产成本 C.制造费用 D.原材料 E.管理费用

28. 下列各项中属于资产类账户的有()

A.应收账款 B.应付账款 C.固定资产 D.原材料 E.库存现金29.明细分类账是对企业某一经济业务进行明细核算的账户,根据日常业务,下列账户中,可以不设置明细分类账的有()

A.材料采购 B.原材料 C.本年利润 D.库存现金 E.应收账款30.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其中“借”表示的是()

A.资产增加 B.资产减少 C.负债减少 D.所有者权益减少 E.费用增加31.下列项目中,能够被界定为企业的资产的有()

A.租入设备 B.生产用原料 C.代管商品 D.应收款项 E.完工产品32.“原材料”账户的各项金额关系可以用()来表示。

A.期末库存=期初库存+本期耗用-本期采购

B. 期末库存=期初库存+本期采购-本期耗用

C. 本期耗用=期初库存+本期采购-期末库存

D. 本期耗用=期末库存-期初库存+本期采购

E. 本期采购=期初库存+本期耗用-期末库存

33.下列账户中,和资产类账户记账规则相同的是()

A.收入类账户 B.负债类账户 C.成本类账户 D.费用类账户 E.所有者权益类账户34.下列账户中,和负债类账户记账规则相同的是()

A.收入类账户 B.资产类账户 C.成本类账户 D.费用类账户 E.所有者权益类账户35.根据会计准则规定,我国当前许可使用的存货计价方法有()

A.先进先出法 B.后进先出法 C.个别辨认法 D.加权平均法 E.直线法

三、判断题

1.会计凭证一律由会计人员填制。()

2.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是指出纳人员所保管的现金。()

3.在为“生产成本”科目设置明细科目时,应根据耗用材料的种类分别设置。()4.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不得用其他任何形式予以代替。()

5.企业的广告、产品展览费用应计入“销售费用”科目。()

6.财产物资的清查,不论是盘盈还是盘亏,都必须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7.实地盘存制在期末需要对结存的材料数量进行清点,然后根据盘点结果倒计本期发出材料成本,因此能够正确地计算发出材料成本。()

8.在物价变动的情况下,采用先进先出法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时,发出存货的价值更接近于市场价格。()

9.采用永续盘存制对存货进行数量核算时,可以随时从账簿中结出存货的结存数量。()10.采用预收货款销售方式销售商品时,如果收到货款则表明收入实现,应将其确认为收入。()

11.“材料采购”账户的借方余额表示在途材料的成本。()

12.“本年利润”账户能够全面反映企业实现的损益,因此属于损益类账户。()13.按照历史成本计价原则,采购材料发生的差旅费应计入材料采购成本。()14.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其中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15.任何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都应该确认为收入。()

16.“银行存款”账户是反映结算债权的账户。()

17.每一个总分类账户都必须设置明细分类账户。()

18.“应收账款”账户按照会计要素分类,属于资产类账户;按照提供内容的详细程度分类,属于总分类账户。()

19.为了保证会计核算指标口径的规范统一,企业使用的明细分类账户名称和核算内容也应该由国家统一制定。()

20.在借贷记账法下,如果一个账户的借方用来记录增加额,则另外一个账户的贷方一定记录减少额。()

21.通过试算平衡检查账簿记录后,如果借贷方的余额平衡了,则说明账簿记录没有错误。()

22.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的资产。()23.“收入-费用=利润”的会计等式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24.广告费属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管理费用。()

25.结账工作通常在月末、季末、半年末和年末进行,一般采用划线的方法进行结账。()26.资产是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有形资源。()

27.支票是一种商业票据,因此当企业开出时,应通过“应付票据”来进行核算。()28.对于填制有误的原始凭证,可以经由专业的财务人员以专业的方法进行修改并签章。()

29.当企业持币采购材料时,企业的资产会增加。()

30.企业在计算应该缴纳的增值税时,应使用“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

31.在特定条件下,原始凭证可以涂改、挖补。()

32.在记账时发生跳行或隔页,应将空行、空页划线注销,并注明“此行空白”、“此页空白”字样。()33.会计人员对不真实的会计凭证,只要单位领导签字,都可办理。()

四、业务题

1.A企业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法计价核算,2008年12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请按要求编制每一笔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

(1)销售一批产品给甲公司,签发增值税专用发票,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格为500万元,增值税85万元,产品已发出,并符合收入确认条件,货款尚未收到。

(2)从乙公司购进原材料一批,价款为400万元,材料尚未验收入库。货款已开出转账支票支付。

(3)收到购买方丙公司转来前欠货款485万元,存入开户银行。

(4)从某商业银行取得一笔利率为8%,期限3年的长期借款100万元。

(5)用银行存款预付下年度财产保险费12万元。

(6)计提固定资产折旧40万元,其中生产用固定资产应提折旧30万元,管理费用固定资产应提折旧10万元。

(7)分配工资总额100万元,其中产品生产工人工资60万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20万元,

行政人员工资20万元。

(8)用银行存款支付品展览、广告费20万元。

2. B企业2008年6月底结账时发现下列两笔错账:

(1)6月2日,开出现金支票1,000元,支付应由制造费用负担的租入设备的租金。编制的记账凭证为:

借:制造费用1,000

贷:库存现金1,000

2、6月30日,预提应由本月负担的长期借款利息4,200元。编制的记账凭证为:

借:财务费用2,400

贷:应付利息2,400

以上两张记账凭证均已登记入账。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区别错账的性质,说明更正方法并进行更正。

五、计算题

1.A公司

请根据下列情况分别计算该公司当年的利润。

(1)公司当年既没有收回投资也没有增加投资;

(2)公司当年曾收回投资100 000元;

(3)公司当年增加投资400 000元;

(4)公司当年先增加投资500 000元,后又抽资200 000元

2.B企业2008年8月31日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为470800元,银行转来的对账单上的企业存款余额为464400元。经逐笔核对,发现有以下未达账项:

(1)8月28日,企业委托银行代收款项2000元,银行已收妥入账,企业尚未接到银行的收款通知,所以尚未入账;

(2)8月29日,企业开出转账支票2800元,持票人尚未到银行办理转账,银行尚未登记入账;

(3)8月30日,银行代扣电话费2400元,企业尚未接到银行付款通知,尚未入账;

(4)8月31日,企业送存支票8000元,银行尚未记入企业存款账户。

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编制该企业“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下月初企业可用的银行存款额是多少?

3.中华公司2008年年期初存货10000件,成本为40000元,本期销货60000件。本期进货情况如下:

日期单价数量

4月7日4.10元20000件

5月18日4.15元30000件

9月6日4.21元20000件

11月20日4.25元8000件

要求;(1)采用全年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200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上存货的成本。

(2)计算公司2008年的销货成本。

4.某公司2008年12月有关账户记录如下:

请根据上述资料,将正确的数字填入表中适当的空格中。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纳汇总30种题型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纳汇总30种题型 1 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2 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 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2531.2÷2.8=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 3.2×791÷2.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3 和差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 【数量关系】大数=(和+差)÷2 小数=(和-差)÷2 【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

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知识试题

《高分子材料化学基本知识》 试题部分: 一、单选题 1)基本难度(共24题) 1.在烷烃的自由基取代反应中,不同类型的氢被取代活性最大的是()。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都不是 2.引起烷烃构象异构的原因是()。 A、分子中的双键旋转受阻 B、分子中的单双键共轭 C、分子中有双键 D、分子中的两个碳原子围绕C—C单键作相对旋转 3.下列物质通入三氯化铁溶液显色的是()。 A、苯甲酸 B、苯甲醇 C、苯酚 D、甲苯 试剂指的是()。 A、R-Mg-X B、R-Li C、R2CuLi D、R-Zn-X 5.下列能进行Cannizzaro(康尼查罗)反应的化合物是()。 A、丙醛 B、乙醛 C、甲醛 D、丙酮. 6.下列化合物中不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A、丙烯 B、丙炔 C、丙烷 D、环丙烷 7.下列不属于邻、对位定位基的是()。 A、甲基 B、氨基 C、卤素 D、硝基 8.下列化合物可以和托伦试剂发生反应的是()。 A、CH3CH2OH B、CH3COOH C、CH3CHO D、CH3COCH3 9.脂肪胺中与亚硝酸反应能够放出氮气的是()。 A、季胺盐 B、叔胺 C、仲胺 D、伯胺 10.下列化合物进行硝化反应时最容易的是( )。 A、苯 B、硝基苯 C、甲苯 D、氯苯 11.涤纶是属于下列哪一类聚合物() A、聚酯 B、聚醚 C、聚酰胺 D、聚烯烃 12.吡啶和强的亲核试剂作用时发生什么反应() A、-取代 B、-取代 C、环破裂 D、不发生反应 13.盖布瑞尔合成法可用来合成下列哪种化合物( ) A、纯伯胺 B、纯仲胺 C、伯醇 D、混合醚 14.尼龙-66是下列哪组物质的聚合物( ) A、己二酸与己二胺 B、己内酰胺 C、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 D、苯烯 15.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2,2,3-三甲基丁烷 B、2-乙基戊烷 C、2-甲基-1-丁炔 D、2,2-甲基-1-丁烯 16.一对单体共聚时,r1=1,r2=1,其共聚行为是() A、理想共聚 B、交替共聚 C、恒比点共聚 D、非理想共聚

人身保险各章思考题

更多资料请访问.(.....)

第一章思考题 1、人身保险是以人的生命或身体作为保险标的、以人的生(生育)、老(衰老)、病(疾 病)、残(残疾)、亡(死亡)等为保险事故的一种保险。其基本内容是: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确立各自的权利义务,投保人向保险人缴纳一定数量的保险费;在保险期限内,当被保险人发生死亡、残疾、疾病等保险事故,或被保险人生存到满期时,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或其受益人给付一定数量的保险金。 其定义的三个要点:(1)、人身保险的保险标的是人的生命或身体。(2)人身保险的保险责任包括生、老、病、死、伤、残等各个方面,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遭受的意外伤害、疾病、衰老、死亡等各种不幸事故。(3)人身保险合同的履行:除个别情况外,由于标的的无价性,人身保险的责任履行一般不能称为补偿或赔付,而只能称为给付。 2、由于人身保险权利义务关系所指向的是人的生命或身体(即保险标的),而人的生命和身体是无价的,不能以货币加以度量,因此,除个别情况外,人身保险的保险金额不能像财产保险那样有确定的标准,仅是就理论而言,是由保险双方当事人在保险合同订立之初按照投保方的需求度与可能性相一致的原则协商确定的。人身保险的责任履行一般不能称为补偿或赔付,而只能称为给付,所以人身保险不是补偿性质,而是给付性质的。 3、损失的分担、风险的同质性以及大数定理是保险理论的三大基础。人身保险作为保险的一种,其理论自然亦奠基于此。 (1).损失的分担“损失的分担”是保险学理论的一个基本思想。人身保险通过将众多面临人身危险的人集中起来,收缴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对人身方面发生保险事故引起的经济责任实现分担。单就人寿保险而言,所谓损失的分担也就是死亡成本的分担。 (2).人身危险的同质性客观存在的各种危险在同样的境况、条件之下具有相同的发生或者不发生的可能性。危险对每一个人而言是平等的,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并不会偏爱或鄙视于谁,因此人们在分担损失之时也是平等的。正是因为这个特性,人身危险可以成为保险危险,得到保险的保障。 (3).大数定律根据大数定律的原理,人身保险人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结合大量的特定的危险单位,依据以往长期的统计资料,运用概率论基本方法,即可排除偶然因素的干扰来预测未来损失可能发生的规律,从而合理地计算保险费率,建立保险基金,为保险经营建立科学基础。 4、长期的人身保险业务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几个基本原则,为各国保险法所共同认可并遵守。 (1).保险利益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11条规定,“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无效。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可见,保险利益是保险合同的客体,是其生效的前提条件,要求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无论因何种利害关系而必须具有确定的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使得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因保险标的有关危险事故的发生而受损害因其不发生而继续拥有并受益。 (2).最大诚信原则诚信是指诚实、守信,是一般经济合同关系中双方当事人都应遵守的先决条件。人身保险合同是经济合同的一种,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当事人一方的保险人对另一方投保人情况知之甚少,只能根据投保人的陈述来决定是否承保和如何承保。投保人陈述完整、准确,对保险人承担的义务意义重大,为了保护保险人的利益,必须要求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最大诚信;同时,保险合同尤其是保险条款是保险人单方面拟订的,比较复杂,又有较多的技术性要求,比如人寿保险中保险费率的确定,非一般的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能够充分了解和掌握的,所以要求保险人从最大诚信原则出发,正确计算保费,认真履行保险合同的责任和义务。 所谓最大诚信,比较典型的是体现在保险实务中的告知和保证。 (3).近因原则一般来说,人身保险中不适用近因原则,但惟独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例外。近因原则是判断保险事故与保险标的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确定保险赔偿责任的一项基本原则。在保险经营实务中是处理赔案所需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保险人对其承保的危险所引起的保险标的损害承担责任,这就要求保险人承保危险的发生与保险标的损害之间必须存在着确定的因果关系,大多数国家的保险业以“近因原则”作为实务操作的基础。 5、从人身保险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人身保险具有以下特点: (1)人身保险的保险标的是人的生命或身体。人身保险就是将这些作为衡量危险事故发生的侵害程度的标准,进而确定给付的保险金额,以达到“保险”的目的。(2)由于人身保险权利义务关系所指向的是人的生命或身体(即保险标的),而人的生命和身体是无价的,不能以货币加以度量,因此,除个别情况外,人身保险的保险金额不能像财产保险那样有确定的标准,是由保险双方当事人在保险合同订立之初按照投保方的需求度与可能性相一致的原则协商确定的。(3)人身保险的保险责任包括生、老、病、死、伤、残等各个方面,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遭受的意外伤害、疾病、衰老、死亡等各种不幸事故。(4)人身保险合同的履行:除个别情况外,由于标的的无价性,人

小学全部奥数题及答案-经典奥数题目

欢迎阅读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1、电影票原价每张若干元,现在每张降低3元出售,观众增加一半,收入增加五分之一,一张电影票原价多少元? 2、甲乙在银行存款共9600元,如果两人分别取出自己存款的40%,再从甲存款中提120元给乙。这时两人钱相等,求乙的存款 3、由奶糖和巧克力糖混合成一堆糖,如果增加10颗奶糖后,巧克力糖占总数的60%。再增加30颗巧克力糖后,巧克力糖占总数的75%,那么原混合糖中有奶糖多少颗?巧克力糖多少颗? 批零件时,两人各做了多少个零件? 13、某工会男女会员的人数之比是3:2,分为甲乙丙三组,已知甲乙丙三组人数之比是10:8:7,甲组中男女比是3:1,乙组中男女比是5:3。求丙组男女人数之比 14、甲乙丙三个村合修一条水渠,修完后,甲乙丙村可灌溉的面积比是8:7:5原来三个村计划按可灌溉的面积比派出劳力,后来因为丙村抽不出劳力,经协商,丙村应抽出的劳力由甲乙两村分担,丙村付给甲乙两村工钱1350元,结果,甲村共派出60人,乙村共派出40人,问甲乙两村各应分得工钱多少元?

15、李明的爸爸经营已个水果店,按开始的定价,每买出1千克水果,可获利0.2元。后来李明建 议爸爸降价销售,结果降价后每天的销量增加了1倍,每天获利比原来增加了50%。问:每千克 水果降价多少元? 16、.哈利.波特参加数学竞赛,他一共得了68分。评分的标准是:每做对一道得20分,每做错一道倒扣6分。已知他做对题的数量是做错题的两倍,并且所有的题他都做了,请问这套试卷共有多少道题? 17、爸爸妈妈和奶奶乘飞机去旅行,三人所带行李的质量都超过了可免费携带行李的质量,要另付行李费,三人共付了4元,而三人行李共重150千克,如果这些行李让一个人带,那么除了免费部分,应另付行李费8元,求每人可免费携带行李的质量。 18 19、,两堆 20、 21、 8小时,.泥 22 碗, 23 24、 。现25 26 27 两校各多少人参赛? 28、在浓度为40%的盐水中加入千克水,浓度变为30%,再加入多千克盐,浓度变为50%? 29、某人到商店买红蓝两种钢笔,红钢笔定价5元,蓝钢笔定价9元,由于购买量较多,商店给予优惠,红钢笔八五折,蓝钢笔八折,结果此人付的钱比原来节省的18%,已知他买了蓝钢笔30枝,那么。他买了几支红钢笔? 30、甲说:“我乙丙共有100元。”乙说:“如果甲的钱是现有的6倍,我的钱是现有的1/3,丙的钱不变,我们仍有钱100元。”丙说:“我的钱都没有30元。”三人原来各有多少钱? 31、某厂向银行申请甲乙两种贷款共30万,每年需支付利息4万元,甲种贷款年利率为12%,乙种贷款年利率为14%,该厂申请甲乙两种贷款金额各多少元?

高分子物理何曼君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高分子物理何曼君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二章 1、假若聚丙烯的等规度不高,能不能用改变构象的办法提高等规度?说明理由。不能。全同立构和间同立构是两种不同的立体构型。构型是分子中由化学键解: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几何排列。这种排列是稳定的,要改变构型必须经过化学键的断裂和重组。构象是围绕单键内旋转所引起的排列变化,改变构象只需克服单键内旋转位垒即可实现。 2、末端距是高分子链的一端到另一端达到的直线距离, 解:因为柔性的高分子链在不断的热运动,它的形态是瞬息万变的,所以只能用它们的平均值来表示,又因为末端距和高分子链的质心到第i个链单元的距离是矢量。它们是矢量,其平均值趋近于零。因此,要取均方末端距和均方回转半径;轮廓长度是高分子链的伸直长度,高分子链有柔顺性,不是刚性链,因此,用轮廓长度描述高分子尺度不能体现其蜷曲的特点。 5、解:无论是均方末端距还是均方回转半径,都只是平均量,获得的只是高分子链的平均尺寸信息。要确切知道高分子的具体形态尺寸,从原则上来说,只知道一个均值往往是不够的。最好的办法是知道末端距的分布函数,也就是处在不同末端距时所对应的高分子构象实现概率大小或构象数比例,这样任何与链尺寸有关的平均物理量和链的具体形状都可由这个分布函数求出。所以需要推导高斯链的构象统计理论。 第三章 1、高分子与溶剂分子的尺寸相差悬殊,两者的分子运动速度差别很大,溶剂分子能较快渗入聚合物,而高分子向溶剂的扩散缓慢。 (1)聚合物的溶解过程要经过两个阶段,先是溶剂分子渗入聚合物内部,使聚合物体积膨胀,称为溶胀;然后才是高分子均匀分散在溶剂中,形成完全溶解的分子分散的均相体系。对于交联的聚合物,在与溶剂接触时也会发生溶胀,但因有交联的化学键束缚,不能再进一步使交联的分子拆散,只能停留在溶胀阶段,不会溶解。 (2)溶解度与聚合物分子量有关,分子量越大,溶解度越大。对交联聚合物来说,交联度大的溶胀度小,交联度小的溶胀度大。 (3)非晶态聚合物的分子堆砌比较松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较弱,因此溶剂分子比较容易渗入聚合物内部使之溶胀和溶解。晶态聚合物由于分子排列规整,堆砌紧密,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很强,以致溶剂分子渗入聚合物内部非常困难,因此晶态化合物的溶解比非晶态聚合物要困难得多。

小学数学 经典应用题

小学数学经典应用题 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 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 2、3箱苹果重4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 3. 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 4. 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7. 有甲乙两个仓库,每个仓库平均储存粮食32.5吨。甲仓的存粮吨数比乙仓的4倍少5吨,甲、乙两仓各储存粮食多少吨? 8. 甲、乙两队共同修一条长400米的公路,甲队从东往西修4天,乙队从西往东修5天,正好修完,甲队比乙队每天多修10米。甲、乙两队每天共修多少米? 9.学校买来6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455元,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0、一列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75千米,慢车每小时行65千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了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1. 某玻璃厂托运玻璃250箱,合同规定每箱运费20元,如果损坏一箱,不但不付运费还要赔偿100元。运后结算时,共付运费4400元。托运中损坏了多少箱玻璃?

12. 五年级一中队和二中队要到距学校20千米的地方去春游。第一中队步行每小时行4千米,第二中队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2千米。第一中队先出发2小时后,第二中队再出发,第二中队出发后几小时才能追上一中队? 13. 某厂运来一堆煤,如果每天烧1500千克,比计划提前一天烧完,如果每天烧1000千克,将比计划多烧一天。这堆煤有多少千克? 14. 妈妈让小红去商店买5支铅笔和8个练习本,按价钱给小红3.8元钱。结果小红却买了8支铅笔和5本练习本,找回0.45元。求一支铅笔多少元? 15. 根据一辆客车比一辆卡车多载10人,可求6辆客车比6辆卡车多载的人数,即多用的(8-6)辆卡车所载的人数,进而可求每辆卡车载多少人和每辆大客车载多少人。 16. 某筑路队承担了修一条公路的任务。原计划每天修720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80米,这样实际修的差1200米就能提前3天完成。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17. 某鞋厂生产1800双鞋,把这些鞋分别装入12个纸箱和4个木箱。如果3个纸箱加2个木箱装的鞋同样多。每个纸箱和每个木箱各装鞋多少双? 18. 某工地运进一批沙子和水泥,运进沙子袋数是水泥的2倍。每天用去30袋水泥,40袋沙子,几天以后,水泥全部用完,而沙子还剩120袋,这批沙子和水泥各多少袋? 19. 学校里买来了5个保温瓶和10个茶杯,共用了90元钱。每个保温瓶是每个茶杯价钱的4倍,每个保温瓶和每个茶杯各多少元? 20. 两个数的和是572,其中一个加数个位上是0,去掉0后,就与第二个加数相同。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小学经典奥数题目及答案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1、电影票原价每张若干元,现在每张降低3元出售,观众增加一半,收入增加五分之一,一张电影票原价多少元? 2、甲乙在银行存款共9600元,如果两人分别取出自己存款的40%,再从甲存款中提120元给乙。这时两人钱相等,求乙的存款 3、由奶糖和巧克力糖混合成一堆糖,如果增加10颗奶糖后,巧克力糖占总数的60%。再增加30颗巧克力糖后,巧克力糖占总数的75%,那么原混合糖中有奶糖多少颗?巧克力糖多少颗? 4、小明和小亮各有一些玻璃球,小明说:“你有球的个数比我少1/4!”小亮说:“你要是能给我你的1/6,我就比你多2个了。”小明原有玻璃球多少个?

5、搬运一个仓库的货物,甲需要10小时,乙需要12小时,丙需要15小时.有同样的仓库A和B,甲在A仓库、乙在B仓库同时开始搬运货物,丙开始帮助甲搬运,中途又转向帮助乙搬运.最后两个仓库货物同时搬完.问丙帮助甲、乙各多少时间? 6、一件工作,若由甲单独做72天完成,现在甲做1天后,乙加入一起工作,合作2天后,丙也一起工作,三人再一起工作4天,完成全部工作的1/3,又过了8天,完成了全部工作的5/6,若余下的工作由丙单独完成,还需要几天? 7、股票交易中,每买进或卖出一种股票都必须按成交易额的1%和2%分别交纳印花税和佣金(通常所说的手续费)。老王10月8日以股票10.65元的价格买进一种科技股票3000股,6月26日以每月13.86元的价格将这些股票全部卖出,老王卖出这种股票一共赚了多少钱?

8、某书店老板去图书批发市场购买某种图书,第一次购书用100元,按该书定价2.8元出售,很快售完。第二次购书时,每本的批发价比第一次增多了0.5元,用去150元,所购数量比第一次多10本,当这批书售出4/5时出现滞销,便以定价的5折售完剩余图书。试问该老板第二次售书是赔钱还是赚钱,若赔,赔多少,若赚,赚多少 9、一件工程原计划40人做,15天完成.如果要提前3天完成,需要增加多少人 10、育才小学原来体育达标人数与未达标人数比是3:5,后来又有60名同学达标,这时达标人数是未达标人数的9/11,育才小学共有学生多少人?

药用高分子材料练习测试题C参考答案

精心整理 药用高分子材料练习题C答案 一、名词解释 1.Polymersforpharmaceuticals :高分子材料是具有生物相容性、经过安全评价且应用于药物制剂的一类高分子辅料。 2.有机高分子:该类大分子的主链结构由碳原子或由碳、氧、氮、硫、磷等在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原子组成。 3.加聚反应:单体通过加成聚合反应,聚合成高分子的反应;加聚物的分子量是单体的整数倍。 4.引发剂的引发效率:引发单体聚合的自由基数与分解的自由基数的比值。 5.6 789、%为泊101.答:2.答:3.水。 1.药用包装用塑料和橡胶的常用助剂 答:(一)增塑剂(小分子物质,不应挥发、有毒) (二)稳定剂(稳定自由基、离子、双键等) (三)抗氧剂(首先被氧化分解) (四)填充剂(炭黑) (五)硫化剂(橡胶的化学交联过程必须的) (六)抗静电剂(形成抗静电的平滑层,中和电荷) (七)润滑剂(利于颗粒的流动,提高制品的光洁度) 2.范德华力和氢键的能量≤41.86kj/mol ,而共价键的键能(C-C 键能=247.50kj/mol ,C-H 键能=414.93kj/mol ,O-H 键能=464.73kj/mol )均较大,为什么高分子化合物不能气化? 答:虽然范德华力和氢键的能量较小,但高分子化合物中存在成千上万个范德华力和氢键,这样总

精心整理 共的键能,远远大于共价键的键能,因此高分子化合物不能气化。 3、.什么是高分子间作用力,为什么说高分子间的作用力影响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质? 答:①高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是非键合原子间、基团之间和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范德华力分为定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②虽然高分子中单一原子或基团之间的内聚力较小,但由于高分子化合物的链较长,含有大量的原子或基团之间的内聚力,其总和是相当大的,因此,影响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质。 4、简述高分子水分散体特点?与有机溶剂或水溶液包衣区别? 答:是指以水为分散剂,聚合物以直径约50纳米—1.2微米的胶状颗粒悬浮的具有良好的物理稳定性的非均相系统,其外观呈不透明的乳白色,故又称乳胶。水分散体显示出低粘度性质,完全消除了有机溶剂,又有效地提高了包衣液浓度,缩短了包衣时间,同时适用于所有薄膜包衣设备,

高分子材料改性书中部分思考题参考答案

书中部分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高分子材料共混改性 1.什么是相容性,以什么作为判断依据? 是指共混无各组分彼此相互容纳,形成宏观均匀材料的能力,其一般以是否能够产生热力学相互溶解为判据。 2.反应性共混体系的概念以及反应机理是什么? 是指在不相容或相容性较差的共混体系中加入(或就地形成)反应性高分子材料,在混合过程中(例如挤出过程)与共混高分子材料的官能团之间在相界面上发生反应,使体系相容性得到改善,起到增容剂的作用。 3.高分子材料体系其相态行为有哪几种形式,各自有什么特点,并举例加以说明。 (1)具有上临界混溶温度UCST,超过此温度,体系完全相容,为热力学稳定的均相体系;低于此温度为部分相容,在一定的组成范围内产生相分离。如:天然橡胶-丁苯橡胶。 (2)具有下临界混溶温度LCST,低于此温度,体系完全相容,高于此温度为部分相容。如:聚苯乙烯-聚甲基乙烯基醚、聚己内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3)同时出现上临界混溶温度UCST和下临界混溶温度LCST,如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丁腈橡胶等共混体系。 (4)UCST和LCST相互交叠,形成封闭的两相区 (5)多重UCST和LCST 4.什么是相逆转,它与旋节分离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相逆转(高分子材料A或高分子材料B从分散相到连续相的转变称为相逆转)也可产生两相并连续的形态结构。 (1)SD起始于均相的、混溶的体系,经过冷却而进入旋节区而产生相分离,相逆转主要是在不混溶共混物体系中形态结构的变化。 (2)SD可发生于任意浓度,而相逆转仅限于较高的浓度范围 (3)SD产生的相畴尺寸微细,而相逆转导致较粗大的相畴,

5.相容性的表征方法有哪些,试举例加以说明。 玻璃化转变法、红外光谱法、差热分析(DT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膨胀计法、介电松弛法、热重分析、热裂解气相色谱等。 玻璃化转变法:若两种高分子材料组分相容,共混物为均相体系就只有一个玻璃化温度,完全不溶,就有两个玻璃化温度,部分相容介于前两者之间。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DSC测量试样按升温△T所需热量与参比材料同样升温△T所需热量之差,从而定出试样的玻璃化转变T g。 红外光谱法:对于相容的高分子材料共混体系,由于不同高分子材料分子之间有强的相互作用,其所产生的光谱相对两高分子材料组分的光谱谱带产生较大的偏离(谱带频率的移动和峰形的不对称加宽等),由此而表征相容性的大小。 6.提高相容性的方法有哪些?举例加以解释。 (1)加强基团间的相互作用,例如苯乙烯和含强极性-CN基团的丙烯腈共聚后,就能和许多高分子材料如聚碳酸酯、聚氯乙烯等形成相容体系。 (2)接枝嵌段共聚共混如嵌段共聚共混制取乙丙橡胶与聚丙烯的共混物。 (3)添加第三组份增容剂LDPE/PP共混物中加入含PP和PE嵌段-EPCAR,提高强度。 (4)形成互穿高分子材料网络(IPN) 7.简述增容剂的作用机理,对比反应型增容剂和非反应型增容剂的优劣。 按增容剂与不基体的作用形式可增容剂将分为非反应型和反应型两大类,反应型增容剂是指共混时伴随着化学反应,与共混组分能生成化学键。而非反应型增容剂只起到“乳化剂”的分散作用,降低其相界面间的张力,从而达到增容的目的。 与非反应型增容剂相比,反应型增容剂具有制造成本低、添加量少、增容效果好、增容效率高等特点, 8.试说明高分子材料共混物有哪几种形态结构? 高分子材料共混物可分为均相和两相结构。 两相结构中又分为:单向连续结构,两相互锁或交错结构,相互贯穿的两相连续结构。 9.以具体实例说明弹性体增韧,非弹性体增韧、无机粒子的增韧机理。

高中化学选修5之知识讲解_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 功能高分子材料_基础-

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 功能高分子材料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成分及优异性能,了解“三大合成材料”的结构、性能和用途; 2、了解功能高分子材料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了解治理“白色污染”的途径和方法; 3、了解各类功能高分子材料的优异性能及其在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4、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背景,了解有机合成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 合成材料品种很多,按用途和性能可分为合成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黏合剂、涂料等);功能高分子材料(包括高分子分离膜、液晶高分子、导电高分子、医用高分子、高吸水性树脂等)和复合材料。其中,被称为“三大合成材料”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应用最广泛。 【要点梳理】 要点一、塑料【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 功能高分子材料#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 功能高分子材料】 1.塑料的成分。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即合成树脂。在塑料的组成中除了合成树脂外,还有根据需要加入的具有某些特定用途的加工助剂以改进其性能。如,提高柔韧性的增塑剂,改进耐热性的热稳定剂,防止塑料老化的防老化剂,赋予塑料颜色的着色剂等。 3.几种重要的塑料的性质。 (1)聚乙烯塑料的性质。 ①聚乙烯塑料无嗅、无毒、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 100℃;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腐蚀;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吸水性小;电绝缘性能优良。 ②聚乙烯塑料品种很多,应用广泛,主要有:薄膜(低密度聚乙烯,有良好的透明度和一定的抗拉强度)用于各种食品、医药、衣物、化肥等的包装;中空制品(高密度聚乙烯,强度较高)用于塑制各种瓶、桶、罐、槽等容器;管板材(高密度聚乙烯)用于铺设地下管道和建筑材料;纤维(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用于生产渔网绳索;包覆材料,用做包覆电缆、电线的高频绝缘材料。 (2)酚醛树脂。 ①酚醛树脂是用酚类(如苯酚)与醛类(如甲醛)在酸或碱的催化下相互缩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②酚醛树脂属于热固性塑料,体型酚醛树脂受热后都不能软化或熔融,也不溶于任何溶剂。 ③酚醛树脂主要用做绝缘、隔热、难燃、隔音器材和复合材料。 要点二、合成纤维【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 功能高分子材料#合成纤维】 1.化学纤维是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的统称。 天然纤维:如棉花、羊毛、麻等 化学纤维: 人造纤维:如黏胶纤维 合成纤维:如“六大纶”、光导纤维等 纤维

人身保险产品练习题 (1)

人身保险产品练习题 (1)第一章 1.人身保险的三要素是()。 ①保险主体②保险标的③保险利益④保险责任⑤给付条件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答案:D.②④⑤教材第2页) 2.按照实施方式,人身保险可以分为()。 A.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 B.自愿保险和强制保险 C.个人人身保险、联生保险和团体人身保险 D.标准体保险和非标准体保险 (答案:B.自愿保险和强制保险教材第10页) 3.人身保险的需求包括()。 ①个人保障需求②理财需求③企业需求④技术需求⑤社会经济需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C.①②③⑤教材第13-14页) 4. 投保人王某购买了一份保险,该保险约定如果王某或王某妻子死亡,那么保险公司将给付保险金给其中生存的人,从投保方式上看,该保险属于()。 A.人寿保险 B. 个人人身保险 C. 联生保险 D. 终身寿险 (答案:C.联生保险;P10) 5.下列关于团体人身保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不需对团体内的成员逐一进行选择和核保 B.每一个成员均有一张保险单 C.以团体整体为承保对象 D.特定团体成员的配偶、子女、父母可以作为被保险人 (答案:B.每一个成员均有一张保单;P10) 6.下列关于人身保险和社会保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人身保险遵循自愿原则,社会保险通常是强制实施 B.人身保险保障基本生活,社会保险提供超过基本生活部分的保障 C.人身保险以营利为目的,社会保险不以营利为目的 D.人身保险保费由投保人个人承担,社会保险通常是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 (答案:B.人身保险保障基本生活,社会保险提供超过基本生活部分的保障;P6,第1-15行) 7. 下列属于人身保险产品特点的是()。 ①需求面广 ②具有较强的补偿性质 ③保险金额不易确定 ④一般期限较长、产品较稳定 ⑤具有一定程度的储蓄功能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答案:D.①③④⑤;P18) 8. 下列关于人身保险意义和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人身保险可以为个人或家庭提供一定层次上的经济安全保障 ②人身保险是一种有价值和富有弹性的财务工具

高分子材料思考题答案讲课稿

《高分子材料导论》思考题 第一章材料科学概述 1.试从不同角度把材料进行分类,并阐述三大材料的特性。 按化学组成分类:金属材料无机材料.有机材料(高分子材料) 按状态分类:气态。固态:单晶.多晶.非晶.复合材料.液态 按材料作用分类:结构材料,功能材料 按使用领域分类:电子材料。耐火材料。医用材料。耐蚀材料。建筑材料 三大材料:(1)金属材料富于展性和延性,有良好的导电及导热性、较高的强度及耐冲击性。(2)无机材料一般硬度大、性脆、强度高、抗化学腐蚀、对电和热的绝缘性好。 (3)高分子材料的一般特点是质轻、耐腐蚀、绝缘性好、易于成型加工,但强度、耐磨性及使用寿命较差。 2.说出材料、材料工艺过程的定义。 材料——具有满足指定工作条件下使用要求的形态和物理性状的物质。 由化学物质或原料转变成适用于一定用场的材料,其转变过程称为材料化过程或材料工艺过程。 3.原子之间或分子之间的结合键一般有哪些形式?试论述各种结合键的特点。 离子键:无方向性,键能较大。由离子键构成的材料具有结构稳定、熔点高、硬度大、膨胀系数小的特点。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两个基本特点。键能较大,由共价结合而形成的材料一般都是绝缘体。金属键:无饱和性和方向性。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并且由于自由电子的存在,金属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 4.何为非晶态结构?非晶态结构材料有何共同特点? 原子排列近程有序而远程无序的结构称为非晶态结构或无定形结构,非晶态结构又称玻璃态结构。共同特点是:结构长程无序,物理性质一般是各向同性的;没有固定的熔点,而是一个依冷却速度而改变的转变温度范围;塑性形变一般较大,导热率和热膨胀性都比较小。 5.材料的特征性能主要哪些方面? 热学、力学、电学、磁学、光学、化学等性能 6.什么是材料的功能物性?材料的功能物性包括哪些方面? 功能物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限度内对材料施加某种作用时,通过材料将这种作用转换为另一形式功能的性质。包括:1热电转换性能2光-热转换性能3光-电转换性能

小学数学经典应用题集锦1

经典应用题集锦1 1.修路队修一条2850米的公路,前 3 天,每天修150米,剩下的需要12 天完成,平均每天修路多少米? 2.一工厂买来大米608千克,已经吃了 4 天,每天吃了52千克,剩下的吃了8 天才吃完,剩下的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3.张强家养的猪,7 天吃饲料105 千克.照这样计算,五月份他家的猪一共要吃饲料多少千克? 4.10 千克油菜籽共榨出菜籽油 3.2 千克.照这样计算,一袋油菜籽重50 千克,可以榨出菜籽油多少千克?要榨出菜籽油 1.6 吨,需要油菜籽多少吨? 5.王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小时做45 个,18 小时完成,而实际只用了15 小时就完成了,问:王师傅实际每小时比计划多做几个零件? 6.王明做口算题,每分钟做18 道, 6 分钟做完.如果每分钟做27 道,那么几分钟可以做完? 7.学校添置大小黑板共用去300元,大黑板每块22.5 元,比2块小黑板的价钱还贵 2.5 元,大黑板买了8 块,小黑板买了多少块?

8.5辆汽车3次可以运货120吨,照这样计算,减少2辆车,8次可 以运货多少吨? 9.从山顶到山底的路长72千米,一辆汽车上山,需要 4 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沿原路返回,只用 2 小时到达山脚,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10.小胖和小巧每天坚持到学校进行晨跑,在环形跑道上,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着相反方向跑步,小明每秒跑2米,小王每秒跑 3 米,经过 1 分钟20 秒两人相遇,学校跑道多少米? 参考答案 1.修路队修一条2850米的公路,前 3 天,每天修150米,剩下的需要12 天完成,平均每天修路多少米? 【分析】首先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用前 3 天每天修的公路的长度乘以3,求出前 3 天一共修了多少米;然后用这条公路的长度减去已经修的长度,求出还剩下多少米没有修;最

人身保险第一章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 1.人身保险的定义及三个要点是什么? 2.简述人身保险的性质。 3.简述人身保险的原理。 4.简述人身保险的基本原则。 5.如何理解人身保险的特点? 6.简述人身保险的分类。 7.我国对人身保险是如何分类的? 8.试比较人身保险与财产保险的异同。 9.试比较人身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异同。 10.试析人身保险与储蓄及其它投资方式等行为的联系。 11.简述人身保险的一般功能。 12.人身保险具有哪些特殊效用? 答案: 1、答: 人身保险是以人的生命或身体作为保险标的、以人的生(生育)、老(衰老)、病(疾病)、残(残疾)、亡(死亡)等为保险事故的一种保险。其基本内容是: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确立各自的权利义务,投保人向保险人缴纳一定数量的保险费;在保险期限内,当被保险人发生死亡、残疾、疾病等保险事故,或被保险人生存到满期时,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或其受益人给付一定数量的保险金。 其定义的三个要点: (1)、人身保险的保险标的是人的生命或身体。 (2)人身保险的保险责任包括生、老、病、死、伤、残等各个方面,即人们在日常生 活中可能遭受的意外伤害、疾病、衰老、死亡等各种不幸事故。 (3)人身保险合同的履行:除个别情况外,由于标的的无价性,人身保险的责任履行 一般不能称为补偿或赔付,而只能称为给付。 2、答: 由于人身保险权利义务关系所指向的是人的生命或身体(即保险标的),而人的生命和 身体是无价的,不能以货币加以度量,因此,除个别情况外,人身保险的保险金额不能像财

产保险那样有确定的标准,仅是就理论而言,是由保险双方当事人在保险合同订立之初按照投保方的需求度与可能性相一致的原则协商确定的。人身保险的责任履行一般不能称为补偿或赔付,而只能称为给付,所以人身保险不是补偿性质,而是给付性质的。 3、答: 损失的分担、风险的同质性以及大数定理是保险理论的三大基础。人身保险作为保险的 一种,其理论自然亦奠基于此。 (1).损失的分担 “损失的分担”是保险学理论的一个基本思想。人身保险通过将众多面临人身危险的人 集中起来,收缴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对人身方面发生保险事故引起的经济责任实现分担。单就人寿保险而言,所谓损失的分担也就是死亡成本的分担。 (2).人身危险的同质性 客观存在的各种危险在同样的境况、条件之下具有相同的发生或者不发生的可能性。危 险对每一个人而言是平等的,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并不会偏爱或鄙视于谁,因此人们在分担损失之时也是平等的。正是因为这个特性,人身危险可以成为保险危险,得到保险的保障。 (3).大数定律 根据大数定律的原理,人身保险人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结合大量的特定的危险单位, 依据以往长期的统计资料,运用概率论基本方法,即可排除偶然因素的干扰来预测未来损失可能发生的规律,从而合理地计算保险费率,建立保险基金,为保险经营建立科学基础。 4、答: 长期的人身保险业务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几个基本原则,为各国保险法所共同认可并 遵守。 (1).保险利益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11 条规定,“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投保 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无效。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可见,保险利益是保险合同的客体,是其生效的前提条件,要求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无论因何种利害关系而必须具有确定的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使得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因保险标的有关危险事故的发生而受损害因其不发生而继续拥有并受益。 (2).最大诚信原则 诚信是指诚实、守信,是一般经济合同关系中双方当事人都应遵守的先决条件。人身保 险合同是经济合同的一种,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当事人一方的保险人对另一方投保人情况知之甚少,只能根据投保人的陈述来决定是否承保和如何承保。投保人陈述完整、准确,对保险人承担的义务意义重大,为了保护保险人的利益,必须要求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最大诚信;同时,保险合同尤其是保险条款是保险人单方面拟订的,比较复杂,又有较多的技术性要求,比如人寿保险中保险费率的确定,非一般的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能够充分了解和掌握的,所以要求保险人从最大诚信原则出发,正确计算保费,认真履行保险合同的责任和义务。所谓最大诚信,比较典型的是体现在保险实务中的告知和保证。 (3).近因原则

小学奥数计算专题经典题型

一、计算技巧 1、加减法 ● 补数、凑整 1361+972+639+28 9898+203 2468-192+532+392-224+1234 375-138+247-175+139-237 竖式运算互补数先加:3618+5724+5463+6782+1396 ● 去括号、添括号 163-(50-18)-(253-76)+(124-18) 2345-299-398-1198 981+145-181-323+55-77 3579-862-138-734+234 622-(357-78)-(600-457) 267-162+84-38-147+116 19+199+1999+19999 19+199+1999+…+199…9 (最后一个数有1999个9)(竞赛题) ● 基准数 78+76+83+82+77+80+79+85+81+84 567+558+562+555+563 98-96-97-105+102+100 ● 分数加减法 32+932+9932+9993 2 2、乘除法 ● 补数、凑整 42×98 56×999 4×7×25 125×5×32×5 175×34+175×66 36×25×15×16 2772÷28+34965÷35 13.64×0.25÷1.1 28+208+2008+...+80 (0020) 100 个 89+899+8999+…+ 9 109...998个 111111×999999+999999×777777(竞赛题) 3203...33个× 6 206...66个(注:9999=10000-1)

● 扩缩法 375×480-2750×48 3300÷25 9966×6+6678×18 19961997×19971996-19961996×19971997(竞赛题) 3.14+6 4.8×0.537×25+ 5.37× 6.48×75-8×64.8×0.125×53.7 65.3×32.2-65.4×32.1 ● 提取公因数 257×11+257×88 (425×5776-425+4225×425) ÷25÷8(竞赛题) 132×31+18×24-7×132 11×13+22×8+33×7 17×19+93÷19-10×17+40÷19 555×445-556×444 90×112-70÷12+10×113-50÷12 ● 平方差公式 951×949-52×48 1002-952+902-852+802-752+。。。+102-52 ● 叠字型多位数的分解 注:20062006=2006×10001 2007×20062006-2006×20072007 1981×198319831983-1982×198119811981 363363363636×636363 636636 3、四则混合运算 在下面算式的两个方框中填入相同的数,使得等式成立,所填的数应是多少? (□×6.2-3.4×□) ÷7+14.8=20.8 (1- 3611×3)+(3-3611×5)+(5-3611×7)+(7-3611×9)+(9-3611×11)+(11-36 11×13) (1+21+31+…+601)+(32+42+…+602)+(43+53+…+603)+…+(5958+6058)+60 59 1273145×2245173÷2135 13(竞赛题) (126621+358739+947458)×(358739+947458+207378)-(126621+358739+947458+207 378)×(358739+947458)(备注:换元法) 1043÷(483+2008 20082009200912009200922+?-+-)(整体约分) 4、繁分数的计算

(完整版)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问题与答案

第一章行程问题 1、相遇问题 2、追及问题 3 行船问题 4 列车问题 5 时钟问题 第二章分数问题 1 工程问题 2 百分数问题 3 存款利率问题 4 溶液浓度问题 5 商品利润问题 第三章比例问题 1、归一问题 2、归总问题 3 正反比例问题 4 按比例分配问题5、盈亏问题 第四章和差倍比问题 1 和差问题2.和倍问题 3. 差倍问题 4 倍比问题 5 年龄问题 第五章植树与方阵问题 1 植树问题 2 方阵问题 第六章鸡兔同笼问题 第七章条件最值问题 1 公约公倍问题 2 最值问题 第八章还原问题 第九章列方程问题 第十章“牛吃草”问题 第十一章数学游戏 1 构图布数问题 2 幻方问题 3 抽屉原则问题 第一章行程问题 1、相遇问题 【含义】两个运动的物体同时由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这类应用题叫做相遇问题。 【数量关系】相遇时间二总路程十(甲速+乙速)总路程=(甲速+乙速)X相遇时间

【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可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利用公式。 例1 南京到上海的水路长392 千米,同时从两港各开出一艘轮船相对而行,从南京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8千米,从上海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1 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船相遇? 例2 甲乙二人同时从两地骑自行车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5千米,乙每小时行13千米,两人在距中点3 千米处相遇,求两地的距离。 解“两人在距中点3千米处相遇”是正确理解本题题意的关键。从题中可知甲骑得快,乙骑得慢,甲过了中点3千米,乙距中点3千米,就是说甲比乙多走的路程是(3X 2)千米,因此, 相遇时间=(3X2)*(15—13)= 3 (小时) 两地距离=(15+ 13)X 3= 84 (千米)答:两地距离是84 千米。 2、追及问题 【含义】两个运动物体在不同地点同时出发(或者在同一地点而不是同时出发,或者在不同地点又不是同时出发)作同向运动,在后面的,行进速度要快些,在前面的,行进速度较慢些,在一定时间之内,后面的追上前面的物体。这类应用题就叫做追及问题。 【数量关系】追及时间=追及路程*(快速—慢速)追及路程=(快速—慢速)X追及时间 【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利用公式。 例1 好马每天走120千米,劣马每天走75千米,劣马先走12天,好马几天能追上劣马? 例2 甲、乙二人练习跑步,若甲让乙先跑10米,则甲跑5秒钟可追上乙;若甲让乙先跑2秒钟,则甲跑4秒钟就能追上乙.问:甲、乙二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分析若甲让乙先跑10米,则10米就是甲、乙二人的路程差,5秒就是追及时间,据此可求出他们的速度差为10*5=2(米/秒);若甲让乙先跑2秒,则甲跑4秒可追上乙,在这个过程中,追及时间为4秒,因此路程差就等于2X4=8 (米),也即乙在2秒内跑了8米,所以可求出乙的速度,也可求出甲的速度.综合列式计算如下:解:乙的速度为:10*5X 4* 2=4 (米/秒) 甲的速度为:10*5+4=6(米/秒) 答:甲的速度为6米/秒,乙的速度为4米/秒. 例3 幸福村小学有一条200米长的环形跑道,冬冬和晶晶同时从起跑线起跑,冬冬每秒钟跑6米,晶晶每秒钟跑 4 米,问冬冬第一次追上晶晶时两人各跑了多少米,第2 次追上晶晶时两人各跑了多少圈? 分析这是一道封闭路线上的追及问题,冬冬与晶晶两人同时同地起跑,方向一致.因此,当冬冬第一次追上晶晶时,他比晶晶多跑的路程恰是环形跑道的一个周长(200 米),又知道了冬冬和晶晶的速度,于是,根据追及问题的基本关系就可求出追及时间以及他们各自所走的路程. 解:①冬冬第一次追上晶晶所需要的时间: 200*(6-4)=100(秒) ②冬冬第一次追上晶晶时他所跑的路程应为:6X 100=600 (米) ③晶晶第一次被追上时所跑的路程: 4X 100=400(米) ④冬冬第二次追上晶晶时所跑的圈数: (600X 2)十200=6 (圈) ⑤晶晶第2 次被追上时所跑的圈数: (400X 2)十200=4 (圈) 答:略. 解答封闭路线上的追及问题,关键是要掌握从并行到下次追及的路程差恰是一圈的长度. 3 行船问题 【含义】行船问题也就是与航行有关的问题。解答这类问题要弄清船速与水速,船速是船只本身航行的速度,也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