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支付工具手机支付论文

网上支付工具手机支付论文
网上支付工具手机支付论文

网上支付工具手机支付论文

摘要:

手机银行是由手机、GSM短信中心和银行系统构成。在手机银行的操作过程中,用户通过SIM卡上的菜单对银行发出指令后,SIM卡根据用户指令生成规定格式的短信并加密,然后指示手机向GSM网络发出短信,GSM短信系统收到短信后,按相应的应用或地址传给相应的银行系统,银行对短信进行预处理,再把指令转换成主机系统格式,银行主机处理用户的请求,并把结果返回给银行接口系统,接口系统将处理的结果转换成短信格式,短信中心将短信发给用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知范围、活动范围的扩大,随时随地的、贴身的、主动式的金融服务将为越来越多的用户所需要和喜好。凭借无处不在的无线网络,手机银行可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4A”服务。通过业务整合与渠道创新,手机银行将以方便实用、快捷时尚、安全可靠的形象深入人心。从客户的角度看,一个可以装在口袋里的贴身银行或者理财助手将是不可抗拒的诱惑;从市场的角度看,一个紧跟技术脉搏、引领时代潮流的金融产品必将受到广大客户的喜爱。

关键字:第三支付平台手机支付手机银行安全问题

一、手机银行新概念----手机支付

手机支付无疑是未来移动电话发展的潮流之一,尤其近距离通信(NFC)作为支持该功能的主要技术之一已经开始被更多的手机厂商所关注。市场分析机构 JuniperResearch预计,2013年“手机钱包”拥有量将从目前的5000万部增长至7亿部,为手机支付产业和软硬件厂商提供重要的增长机遇。日本最大的手机运营商NTTDoCoMo在2004年就已经推出第一款手机钱包,这种内置FeliCa芯片的FeliCa手机通过非接触式IC卡技术,把手机变成一个移动的电子钱包。用户可以通过FeliCa手机作小额支付,甚至一些百货公司的会员资料、身份证资料、通行证资料等等都可以存储在FeliCa手机里面。同时,FeliCa手机充值的金额还能用作手机的话费消费。据国外媒体报道称,维萨和诺基亚等一些巨头仍然在进行这方面的试验,但日本已经有逾5000万手机用户用上了所谓的“手机钱包”。

手机钱包可以让用户在乘公交车、打的、看电影、购物等时候,只要

拿出手机“刷”一下,就能完成支。比如带一部诺基亚手机钱包,上班坐

公交车,只要把手机贴近读卡器,就能够支付顺利完成。去看电影,告诉

售票员要买一张票,售票员在电脑里输入了有关信息后,你只需用手机对

着读卡器一贴,交易即可完成。此外,如果有相应识别设备,除了在公共交通之外,还可以餐饮、超市便利店、渡轮、行政收费、农贸市场等众多领域发挥作用。手机钱包随着手机用户的日益普及而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其便捷的支付方式正受到手机用户的关注。相对日本的领先发展,中国方面2005年11月开始推行发展“手机钱包”业务。这是中国移动和中国银联共同推出的一项基于手机的个人移动金融业务,将用户的手机与银行卡账号进行捆绑后,通过短信、手机上网(WAP)、USSD等操作方式,用户就能够随时随地享受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以及快捷的支付渠道。而目前“手机钱包”业务能够实现的功能包括了查询缴纳、银行卡余额查询、银行卡消费提醒、手机订票、手机投保、手机购买数字点卡、手机订报等等功能。

二、手机支付存在的安全问题:

手机支付服务的潜在用户最为担心的是安全问题。DoCoMo表示,远程锁定系统使得其他人无法使用用户手机的支付功能;影响手机支付业务增

长的另外一个因素是扩展系统网络。日本电信电话移动通信网络公司推出“手机钱包”,这种手机配备了索尼公司制造的非接触型IC卡“Felica”,其用户可在商店等场所用手机付款。用户将需支付的金额预先下载到手机上,下载的金额由信用卡支付,然后就可以在“高岛屋”商场新宿店等9000多家电子货币“Edy”加盟店购物。付款时等收款员验价后,只须把手机往收款机的特定部位一放,“嘀”的一声就可把钱划入商店的帐号。但是,这种“手机钱包”目前还存在安全问题。在手机丢失的情况下,4种手机中只有一种可以通过电话挂失冻结手机中的IC卡,手机制造商正在继续寻找解决安全问题的办法。

中国方面据“新一代移动支付”运营商瀚银科技日前透露,其首批10万张“手付通”SD卡,已在迪信通南方店、美罗店、多伦店、亚新店、西郊店、中环店、南京西路店和光大银行黄浦支行等8个网点,进行优惠推广活动,用户只需带好可植入SD卡的手机和身份证、银行卡,就能在网点现场,完成所有申请开通服务。与银行卡账户绑定后就可通过手机,方便地买到任何可用银联卡刷卡消费的商品。

“手付通”还使一张智能卡载入多张银行卡,等于一个手机同时绑定多家银行。交易时,透过瀚银移动商务服务平台与商户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对接,在手机上完成整个销售过程或销售后的最后支付。据介绍,不同于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最大的特性,就是客户身份信息是与手机号码绑定的。如果在网上掌握了银行密码,就可在任一电脑上登陆。然而手机银行则不行,即使知道密码,也必须在你自己的手机上进行操作,才能看到你的账户信息。“手付通”更是采用了封装成MicroSD卡的金融支付卡,来实现硬件加密,解决了手机远程支付的安全问题。SD卡的功能相当于网上银行的U盾,只要手机不丢,即使别人破解了银行账户密码,也无法实现资金交易。这是目前业内最先进可靠的安全技术,这种加密方式得到了央行科技司、中国银联、银监会、各大银行认可。当然,手机丢了,银行密码也被识破了,就相当于你将银行卡和银行密码同时交给了别人。

四、手机银行未来发展前景总述:

手机银行发展前景光明

(1)潜在用户群体巨大

根据CNNIC2007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目前国内手机用户数已经突破5亿,手机上网用户数也超过5000万,而且绝对数和相对数都呈上升趋势。如此看来,手机银行潜在用户群体潜力巨大。

(2)网络环境不断改善

3G时代即将来临,该技术带来的是无线通信带宽的迅速扩大、时延的减低、稳定性的提高。同时伴随而来的是运营商的投入加大、客户群体增加、服务质量提高以及资费的进一步下降。可以预见,如同当年互联网的发展引来网上银行的爆炸性发展一样,3G带来了无线网络的春天,也将带来手机银行业务的井喷。

(3)终端技术迅速发展

手机作为无线时代人们工作、生活沟通不可缺少的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种重要性带来了手机产业的迅猛发展,手机向标准化、智能化、娱乐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随着手机终端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机的功能、性能、操控性等各个方面都将有很大的改观,特别是RFSIM等手机非接触支付技术的成熟与商用,将为手机银行大范围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手机银行作为一种方便、快捷、安全的金融服务工具具有银行网点、自助端等其他金融服务形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以WAP、BREW、Java、短信以及其他移动信息技术手段作为媒介来交换各类金融信息将成为今后金融服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可以预见,伴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将不再仅是通信工具,还正在改变个人、组织和社会,手机银行将成为金融服务的重要渠道。广阔的前景必然带来激烈的竞争,虽然手机银行的客户规模相对较小,但已经展现出了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工商银行的数据显示,该行手机银行客户总数已超过2000万户,仅2009年新增手机银行客户数就达到前一年的13.6倍;建行手机银行客户数则突破1300万户,交易量达到5000万笔。

另一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8成以上的消费者希望将公交卡、银行卡等支付工具集成到手机上,手机银行和支付业务将成为移动增值业务的一个快速增长点,在中国推广普及开来,市场潜在规模也将超过1000亿元。

由此可见,国内消费者的移动互联网消费习惯已经养成,手机银行用户基础已经初步形成。各家银行已经意识到满足客户移动化需求的重要性,推广手机银行是抢占下一个制高点的利剑。据艾瑞咨询预测,今年手机支付市场规模将达28.45亿元,前景之广阔可见一。

总结:

总的来说,我个人认为手机银行作为网上银行的延伸,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用户可以足不出户,通过手机来支付各种银行代收的水电费、完成股票交易、购买商品,大大提高了生活效率。虽然目前手机银行还存

在着认知度和推广方面的问题,但总的前景依然乐观,随着手机越来越普遍的使用、技术的不断完善,仍有充分理由相信,手机银行一定会普及开来。无论从其技术前景还是市场拓展方面,手机银行都是一项具有时代变通性的发展模式,我们需要通过扩大相关的业务范畴和消除技术上的盲点来让手机银行的概念更大众化和迅捷化。

参考文献:

《手机支付的现状与未来》作者:许翠苹

《手机支付中的安全问题分析研究》作者:张文红

《浅谈手机移动支付中的安全问题》作者:周建华

基于身份认证的手机支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收稿日期:2006-05-07 修订日期:2006-09-0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471104) 作者简介:杨小东(1981-),男,甘肃甘谷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密码学、信息安全; 张贵仓(1964-),男,甘肃天水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图形学、数字水印; 陆洪文(1939-),男,浙江东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数论、密码学. 文章编号:1001-9081(2007)03-0584-03 基于身份认证的手机支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杨小东1,3 ,张贵仓1 ,陆洪文 2,3 (1.西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2.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上海200092; 3.华东师范大学网络信息安全研究所,上海200062) (y200888@https://www.360docs.net/doc/1617720484.html, ) 摘 要:通过椭圆曲线上的W eil 配对的双线性和Euler 准测,提出了一种基于身份认证的签名加密方案。它不仅可以获得较快的加密解密速度,辨别消息的真伪,还能抵抗重发密文的攻击。该方案降低了公钥的存储和管理成本,签名长度大约是Guill ou 2Quisquater 签名长度的1/4。针对手机自身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该签名加密方案的手机支付系统,并进行了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关键词:手机支付;身份认证;签名加密算法;Euler 准测中图分类号:T N918.1;TP309.7 文献标识码:A D esi gn and rea li za ti on of i den tity 2ba sed m ob ile pay m en t syste m Y ANG Xiao 2dong 1,3 ,Z HANG Gui 2cang 1 ,LU Hong 2wen 2,3 (1.College of M athe m atics and Infor m ation Science,N orthw est N or m al U niversity,L anzhou Gansu 730070,China ; 2.D epart m ent of A pplied M athe m atics,Tongji U 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 3.Institute of N et w ork Infor m ation Security,East China N or m al U niversity,Shanghai 200062,China ) Abstract:According t o the bilinear p r operty of the W eil pairing defined on elli p tic curves and Euler πs criteri on,an identity 2based signcryp ti on sche me was p r oposed .The sche me could obtain the quicker vel ocity of encryp ti on and decryp ti on,distinguish the right message fr om the wr ong message,and resist the attack of continuous cryp t ograph sending .This scheme could reduce the st oring and managing cost of the public key .The signature size was only about a quarter of the Guill ou 2Quisquater signature .Based on the signcryp ti on algorith m and the p r operties of the mobile,a new mobile pay ment syste m was p r oposed .Its security and efficiency perfor mances were als o analyzed . Key words:mobile pay ment;identity authenticati on;signcryp ti on algorith m;Euler πs criteri on 0 引言 手机支付是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具有与信用卡相似的方便性,同时又避免了使用信用卡的诸多麻烦。在许多发达城市,平均每人持有一部以上的手机,手机支付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的手机支付业务都是用户向商家提供手机号码及个人账户密码,移动运营商发送短信息进行确认,购物款项从个人小额账户中扣除。但用户使用手机通信时,其通信内容在传输过程中根本没有得到保密。绝大多数多公钥密码体制和数字签名体制[1],其公钥的管理和分发是通过一个公钥认证框架(如X .509)来实现,然而建立和维护这种框架异常复杂且成本过高。本文利用椭圆曲线上的W eil 配对[2]的双线性,构造了一种基于身份认证的签名加密算法。该算法不仅能够识别传递信息者的身份,对传输信息保密,抵抗重发密文的攻击,还能有效地降低公钥的分发和管理成本。基于该签名加密算法,设计了一种可以处理高额交易的手机支付系统。在交易过程中,用户的银行账号密码没有传输一次,用户只需提供手机号码便可完成整个交易,与目前的手机支付模型相比,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更高的安全性。 1 W eil 配对和Euler 准测 1.1 W eil 配对 选择大素数p 和q,p =12q,E 是定义在有限域F p 上且满足W eierstrass 方程y 2=x 3+1的一个超奇异椭圆曲线。 E ( F p )={(x,y )∈F p ×F p |(x,y )∈E}是一个阶为p +1的 循环群。设G 1是E (F p )中所有阶为q 的元素构成的一个循环群,在G 1中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Ellip tic Curve D iscrete Logarithm Problem,ECDLP )是困难的;G 2是F p 2中阶为q 的 元素构成的一个循环群,在G 2中计算D iffie 2Hell man 问题和 W eil 配对的求逆运算问题是困难的。W eil 配对:G 1×G 1→G 2 是满足以下条件的一个双线性映射: 1)若对任意的P,Q,R ∈G 1,有:e (P,Q +R )=e (P,Q )e (P,R )e (P +Q,R )=e (P,R )e (Q,R ) 对任意的a ∈Z +,有: e (aP,Q )=e (P,Q ) a =e (P,aQ ) 2)交换性:e (P,Q )=e (Q,P )-1 3)存在P,Q ∈G 1,使得e (P,Q )不等于G 2的单位元。 4)存在一个高效的算法 [3] 计算配对e (P,Q ),其中P, 第27卷第3期 2007年3月   计算机应用 Computer App licati ons   Vol .27No .3Mar .2007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 手机支付是以手机作为支付终端,基于无线通信网络与后台服务器之间的远程信息交互(即远程支付),或基于手机与受理终端的近场信息交互发起支付指令(即近场支付),实现货币资金转移的支付方式。近年来,随着手机用户规模持续增长,智能终端不断普及,我国手机支付产业获得较快发展,新的业务模式、产品和技术形态不断涌现,手机支付正逐步成为提高支付效率、拓展支付服务、促进金融普惠的新兴支付方式。为鼓励业务创新,维护各方权益,防范支付风险,促进手机支付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坚持市场主导,发挥产业合力,拓展小额便民支付应用 (一)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机构的创新活力。 手机支付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各参与主体正在积极探索建立相应的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鼓励商业银行、支付机构、银行卡清算机构、通信运营商、手机终端

厂商、芯片制造商等产业链各方,在防范手机支付风险、保障客户权益的前提下进行有益的合作与尝试,探索、创新适宜的产品形态和业务模式,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各参与主体应抓住市场发展机遇,积极参与到手机支付服务市场,共同建立公平、有序、高效的市场竞争机制,提升资源配臵效率,推动手机支付产业和市场健康发展。 (二)发挥各方优势,实现协作共赢。 手机支付产业链长、参与主体多,产业链各方应合理分工、加强协作,积极探索开放、共赢、可持续的业务发展模式,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资金管理和风险管理优势,在手机支付服务市场继续发挥基础性、推动性作用;支付机构应进一步利用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强的优势,加强风险管理,在小额便民支付领域形成对传统支付服务的延伸与补充;银行卡清算机构应继续发挥在银行卡产业链中的枢纽作用,为手机支付业务提供安全、高效的银行卡交易处理与清算服务。 (三)提升便利性,推进金融普惠。 鼓励商业银行、支付机构与银行卡清算机构等产业相关各方基于可信服务管理平台(Trusted Service Manager,TSM)开展广泛、深入合作,探索实现和推广“一卡多应用”的商业模式,便利客户管理和使用多种支付应用,提升产品便捷性,改进客户体验。各参与方应协同加

手机支付系统商户接口1.0.1-(标准版)

手机支付系统商户接口说明书1.0.1(标准版) 2009年3月

1接口定义 1.1 商户调用接口 1.1.1接口模式 接口以包的形式提供,商户系统需要调用这些接口完成交易。包发布时约定一个商户接口版本号。这一期以商户接口版本向下兼容为主,即根据商户请求的版本号查找对应的处理功能码,并按对应的版本号返回交易信息。后期考虑增加当前版本号查询和版本自动更新功能。 1.1.2接口描述 (1)Web直接支付请求:商户调用这个方法得到直接支付请求去支付网关的url。 参数:定单号、定单日期、商品名称、商品编码、商品描述、货币代码、价格、银行代码、有效期单位、有限期数据、结果页面通知url、结果后台通知url、发票标志、送货标志、保留字段、ip地址; 返回:一个hashmap对象,包含:定单号、定单日期、url; (2)线下直接支付请求:商户调用这个方法得到直接支付请求去支付网关的url。 参数:定单号、定单日期、商品名称、商品编码、商品描述、货币代码、价格、有效期单位、有限期数据、结果后台通知url、保留字段; 返回:一个hashmap对象,包含:定单号、定单日期、url; (3)支付结果返回:商户调用这个方法得到直接支付的结果。 参数:商户收到的报文; 返回:一个hashmap对象,包含:定单号、定单日期、支付状态、错误码、支付金额、支付时间、支付流水号、发票抬头、收货人名称、收货人地址、邮编、联系人电话、联系人手机。 (4)Web预授权请求:商户调用这个方法得到预授权请求去支付网关的url。 参数:定单号、定单日期、商品名称、商品编码、商品描述、货币代码、价格、银行代码、有效期单位、有限期数据、结果页面通知url、结果后台通知url、发票标志、送货标志、保留字段、ip地址; 返回:一个hashmap对象,包含:定单号、定单日期、url; (5)线下预授权请求:商户调用这个方法得到预授权请求去支付网关的url。 参数:定单号、定单日期、商品名称、商品编码、商品描述、货币代码、价格、有效期单位、有限期数据、结果后台通知url、保留字段; 返回:一个hashmap对象,包含:定单号、定单日期、url; (6)预授权结果返回:商户调用这个方法得到预授权的结果。 参数:商户收到的报文; 返回:一个hashmap对象,包含:定单号、定单日期、预授权状态、错误码、预授权金额、交易时间、预授权码、发票抬头、收货人名称、收货人地址、邮编、联系人电话、联系人手机。

移动支付系统

1. 基于SMS 优势:技术基础成熟,几乎现有的所有手机均支持这种方式,对用户来说不需要任何设备更新; 劣势:(1)成本不确定,不论交易者在何地,每次交互需0.1元/次; (2)面向非连接的存储-转发方式,只能实现请求-响应的非实时业务; (3)无法实现交互流程,不同业务需要使用不同的代码完成; (4)信息量少。 2. 基于WAP移动支付系统 优势;面向连接的浏览器方式,可实现交互性较强业务,可实现网上银行的全部功能 劣势: (1)终端设置较复杂; (2)客户可能需要更换终端设备; (3)交易成本高,不适合做频繁小额支付 (4)B/S访问Internet、智能访问WML脚本、安全、速度 3. 基于I-mode移动支付系统 优势:(1)具有标准HTML的灵活性;

(2)支持网络内容在单色小屏幕上阅读; (3) 用户操作方便,通过4个按钮(前,后,选择,倒 退/停止),就可以完成一系列基本操作。 (4)“随时在线”、按量计费、同HTML、非国际 劣势:在有限存储和低功耗CPU上实现; 4. 基于USSD移动支付系统 优势;(1) 传输速度较SMS快。 (2) 面向连接的,提供透明的交互式会话,容易实现银行 为不同客户定制的交互流程; (3) 交易成本低,可以以接近SMS的价格实现接近WAP 的业务功能。 (4) 手机无需作任何设置。 (5) 相对SMS,信息量较大。 5. 基于J2ME的移动支付系统 两种配置 CDC 联网的设备配置---移动电话PDA CLDC 联网的受限设备配置---机顶盒 MIDP(Mobile Information Device Profile) 是为类似手机和PDA这样的无线通讯领域的嵌入式设备上的Java语言制订的规范

手机支付业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2010年第5期 FINANCIAL COMPUTER OF HUANAN 由中国银联联合有关方面研发的新一代手机支付业务目前已进入大规模试点阶段,近日中国银联宣布试点区域已扩展至上海、山东、宁波、湖南、四川、深圳等6个省市。但从实际情况看,手机支付业务的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如前期资金如何投入和社会环境如何改善,应予以重视和解决,以促进手机支付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目前我国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现状 1999年,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率先与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合作,在北京等17个省、市开展手机支付业务。到目前为止,已与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华夏银行、农业银行等6家银行签署了开展手机支付业务的协议,在全国二十几个省、区、市开展了手机支付业务,手机支付用户数量已近10万,月交易量近15万次。这次中国银联推广手机支付业务,是对手机支付环境的升级,将原来银行卡的POS机等支付环境升级改造,以适合办理手机支付,并将金融IC卡植入手机SIM卡,而且通过这一平台全国的客户也可以异地使用。 目前,各地为推广手机支付业务都作了充分准备。 在上海,已有近6000台商户终端可支持手机支付,信用卡还款、公共事业缴费、机票和酒店预订、彩票购买等远程支付业务也已上线;在浙江宁波,用户只需随身携带一部银联智能卡手机,不仅可在遍布全市的7000多家商户消费购物,还能在市内10条公交线路体验“刷机”乘车的便捷;在湖南长沙,第一批试点的百货、超市、电影院、药店、便利店、快餐店、出租车等已完成手机现场支付改造,并且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在山东、四川、深圳等地,以信用卡还款、机票和酒店预订等远程支付为主的试点工作也在迅速推进。 二、目前手机支付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手机支付需要前期资金投入 一是换卡成本高。手机支付业务不需要更换用户的手机终端,用户无需更换手机号码,只要通过移动通信运营商或发卡银行,将定制的金融智能卡植入手机即可。但是目前这张卡成本在百元以上,不可能全部向客户免费,也不可能由任何一方承担。二是配套设备成本高。手机支付业务需要对各类消费场所的POS机等刷卡工具进行改造,这也需要投入一大笔资金。 (二)手机支付业务利益分配难 一张手机消费SIM卡或者一个刷卡手机,使用起来固然简单,但其背后却有着复杂的产业链,涉及多个业务相关的合作方。要在业务中协调好这些合作方的利益并不容易,其中,利润的分成最为困难。手机支付业务需要通信运营商、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银联)、商户和技术支持方等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在利益分配上也就存在通信运营商、银行机构、银联等三方分配问题,以前银行卡消费只存在银行机构、银联。 (三)手机支付业务推广的社会环境欠佳 一是广大用户意识不强。笔者任意调查了一批用户,有10%的调查人员愿意尝试,但是希望费用不要太 手机支付业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中国人民银行永州市中心支行 陈艳玲 支付清算 实务 栏目编辑:梁春丽E-mail :lianglizi505@ https://www.360docs.net/doc/1617720484.html, 72

手机支付原理

移动支付的技术实现有5种(SIMPASS、NFC、RF-SIM卡、RFID模块+独立智能卡、RF智能SD卡) SIMPASS SIMpass样卡 SIMPASS技术介绍 SIMpass技术融合了DI卡技术和SIM卡技术,或者称为双界面SIM卡。SIMpass是一种多功能的SIM卡,支持接触与非接触两个工作接口,接触界面实现SIM功能,非接触界面实现支付功能,兼容多个智能卡应用规范。 利用SIMpass技术,可在无线通信网络及相应的手机支付业务服务平台的支持下,开展各种基于手机的现场移动支付服务。使用SIMPASS的用户只需在相应的消费终端前挥一下,即可安全、轻松完成支付过程。 SIMPASS卡除支持GSM或CDMA规范外,与低成本非接触CPU卡兼容,这也为SIMPASS卡片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基础应用环境。 SIMpass?是单芯片NFC移动支付解决方案,具有无可比拟的功能和特性, SIMpass?极具创新性的将安全模块,支付模块,电信模块以及应用模块都集成在一张SIM卡上,能够实现高安全,低成本,多兼容,易推广的一卡多用。SIMpass?带给移动支付产业链各方的益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移动运营商:扩大用户基础,增加用户粘性 公共交通运营商:大幅度降低卡片发行、充值成本 银行:提高安全级别;提升联名卡的使用率;有效降低人工成本 商家:极大提高交易速度,降低交易成本 用户:超级便捷,不用携带钱包、钥匙,用手机就能做到通行无阻 SIMPASS如何实现手机支付 SIMPASS的应用不同于DI卡片。DI卡片一般封装在ID-1卡内,卡片片基内布置4至5圈的天线,提供DI芯片的能量及时钟、数据信号。SIMPASS运行于手机内为解决非接触界面工作所需的射频天线的布置问题,握奇设计了两种方案:定制手机方案和低成本的天线组件方案。 定制手机方案通过改造手机电池或主板,将天线布置在电池或主板上,并在主板上设计天线与卡片上的天线触点的连接通路。这种方案使非接触应用与手机融为一体,工作稳定可靠。其缺点是需要设计专用的手机,用户若想使用手机支付就需要更换手机,使得应用推广的成本增高并可能阻碍手机支付系统的应用。 低成本的天线组件方案,无需改造手机,将天线与SIMPASS直接联接,为SIMPASS提供射频信号。

国内移动支付业务现状与前景

国内移动支付业务现状与前景 从2002年开始,移动支付就已经成为移动增值业务中的一个亮点。是年5月,中国移动开始在浙江、上海、广东、福建等地进行小额支付试点并带动了相关兴趣方,其中以中国银联为主的金融机构对该业务投入了极大关注。各种力量使当时有种观点颇为盛行——2003年甚至未来几年内,移动支付将成为为移动公司以及相关行业带来规模效益的一项增值业务。 时至2003年,各地移动通信公司果不其然,纷纷推出相应的移动支付业务。从年初湖南移动与中国银联长沙分公司合作推出的与银行账号捆绑的手机支付业务,到9月份北京移动“手机钱包”的亮相,再到12月中旬上海出租车上银行移动POS机的登场,种种迹象似乎都应对了2002年的预测。 在中国移动瞄准移动支付这块奶酪的时候,中国联通也对移动支付业务寄予了厚望,并与中国银联达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2年5月,中国联通在江苏无锡正式推出“小额支付移动解决方案”试验系统。但是,中国联通在2002年下半年轰轰烈烈的宣传之后,2003年并没有大力发展移动支付业务。 从各种新业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经过移动公司和金融机构在相关方面的努力,移动支付业务已经逐渐浮出水面,真正走入手机用户的生活中。但与此同时,无论是中国联通还是中国移动,似乎都是同一个模式的运作,与中国银联的战略合作固然重要,但似乎也束缚了两家公司在小额支付方面的业务多样化。目前,我国的移动支付业务发展重点不是很明显。从简单的小额支付到与银行信用卡捆绑的缴费业务、查询业务等,移动公司在各地所推出的支付业务之间的关联性并没有给用户以整体的业务推广、发展策略思路,结果导致相关的手机和业务菜单以及手机操作似乎都没有标准的、大众易于接受和学习的方式。我们看到,众多的移动支付业务似乎成了移动通信运营公司、金融服务公司所提供的一种复杂的额外服务,离真正的大范围推广似乎还有很大距离。 国内移动支付业务前景 从笔者的角度看,实质上移动支付业务就是将移动网络与金融系统结合,为用户提供通过手机这种手段方便地进行商品交易、缴费等金融服务的业务。从业务种类看,无外乎可以分为小商品交易、服务付费、缴费等银行服务、电子内容(产品)支付等几类。 小商品交易业务给用户的最直接体会是通过手机购买饮料等实质性的产品。该类业务的发展需要依赖摆放在公众场所的饮料机的设置密度,公众对类似小商品购买的方便度等因素。从我国的国情看,众多的超市、小商品销售点已经基本满足了用户对类似小商品的购买需求,因此这类在日本和韩国受到普遍欢迎的业务似乎在中国难以找到适合发育的土壤,对此,中国的移动支付从业者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 小额服务付费是指用户通过手机来支付服务业务费用。西欧的移动支付以此为主

手机支付模式

手机支付模式——移动电子商务新亮点 一、概述:因特网、移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等技术的完美结合创造了移动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以其灵活、简单、方便的特点将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使普通的消费者在预定门票、支付费用、股票交易以及财务办理上受益。全球著名的市调公司Frost&Sullivan的调查报告显示,移动电子商务在未来几年内将出现“质”的飞跃,2005年将有1.71亿移动电子商务用户,交易额将达108亿美元;预计2006年移动电子商务市值将达到250亿美元,届时移动电子商务将占全球在线交易市场15%的份额。 手机支付作为新兴的费用结算方式,由于其方便性而日益受到移动运营商、网上商家和消费者的青睐。手机支付尽管只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支付方式,但因其有着与信用卡同样的方便性,同时又避免了在交易过程中使用多种信用卡以及商家是否支持这些信用卡结算的麻烦,消费者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整个交易,深受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的推崇,因此,全球采用手机支付的消费者不断增长。美国Yankee集团进行的市场调查显示,到2006年,亚太地区的手机购物市场将达到548亿美元,届时将有大约3亿人用手机购物。 手机支付作为一种崭新的支付方式,具有方便、快捷、安全、低廉等优点,将会有非常大的商业前景,而且将会引领移动电子商务和无线金融的发展。手机付费是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一种趋势,它包括手机小额支付和手机钱包两大内容。手机钱包就像银行卡,可以满足大额支付,它是中国移动近期的主打数据业务品牌,通过把用户银行账户和手机号码进行绑定,用户就可以通过短信息、语音、GPRS等多种方式对自己的银行账户进行操作,实现查询、转账、缴费、消费等功能,并可以通过短信等方式得到交易结果通知和账户变化通知。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手机支付必将成为移动电子商务一个新亮点。 二、手机支付的工作原理 从消费者购买行为来看,消费者在商场、超市等零售卖场进行购物时使用手机支付也应是符合市场发展规律和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一种未来趋势。从手机支付工作原理来看,手机支付系统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消费者、商家及无线运营商,所以手机支付系统大致可分三个部分,如下图1所示:

浅谈移动支付业商业模式

浅谈移动支付业商业模式 时间:2011-3-28 15:59:45作者:周轩千来源:【】 (链接:) 随着金融支付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在我国的大规模商用,加速了金融支付行业和通信服务行业的交叉融合。中国移动今年早些时候通过广东移动持有浦发银行20%的股权,而浦发向广东移动的定向增发已获证监会核准。中国联通在近一年内与银联、工行、交行、中行、广发、农行相继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并在8月末与广发推出了“国内第一张深度整合了金融与通信服务的联名银联标准信用卡”。首款银联标准“支付手机”9月末也已面世。而在本月中旬央行举行的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建成运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央行支付结算司司长欧阳卫民表示,央行下一步将大力促进移动支付的发展,使很多金融业务可以嵌入手机支付。 市场巨大 目前的移动支付主要是指手机移动支付,即借助手机、通过无线方式所进行的缴费、购物、银行转账等商业交易活动。按照支付距离,手机移动支付可分为远程支付和现场支付。其中,远程支付以各家银行推出的“手机银行”为代表业务,而现场支付则主要利用 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俗称“电子标签”)射频技术,使手机和自动售货机、POS终端、汽车停放收费表等终端设备之间的本地化通讯成为可能。 进入21世纪后,日韩、欧美等国家和地区,通过采用RFID技术,大力开展手机移动支付业务,已得到用户的广泛认可和接受。据英国调研公司JuniperResearch预测,2013年,全球手机移动支付额将达6000亿美元。咨询公司 Informa预计,到2013年,将有近3000亿笔、价值超过8600亿美元的交易是通过手机进行支付的。 日本是移动支付业务推广最好的国家之一。该国最大移动运营商NTTDoCoMo和KDDI分别于2004年7月、2005年7月推出了移动支付业务。其中,NTTDoCoMo在日本本土拥有60%的手机支付业务市场份额,并在欧洲24个国家与15家运营商合作推广其手机支付业务。

手机支付业务也称为移动支付业务

手机支付业务也称为移动支付业务(Mobile Payment business),是现在市场支付手段的发展趋势,对现有的支付业务又一大增值补充,其支付全过程由移动运营商、支付服务商、应用提供商、设备提供商、系统集成商、商家和终端用户等来构成一个支付链条;简而言之,手机支付业务就是允许移动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 手机支付业务实现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途径:费用通过手机账单收取,用户在支付其手机账单的同时支付了这一费用,在这种方式中,移动运营商为用户提供了信用,但这种代收费的方式使得电信运营商有超范围经营金融业务之嫌,因此其范围仅限于下载手机铃声等有限业务; 第二种途径是费用从用户的银行账户(即借记账户)或信用卡账户中扣除,在该方式中,手机只是一个简单的信息通道,将用户的银行账号或信用卡号与其手机号联接起来。 以往,通信运营商推广手机支付时都要和银行合作。但从今年9月开始,根据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公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即使不与银行合作,运营商照样能大规模开展手机支付业务,中国移动一直在主推2.4G的RF-SIM方案,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分别在校园一卡通、企业一卡通等领域试水RF-SIM方案;另据相关报道,2010年RF-SIM卡的发卡量将达到800万张,给相关2.4G产业链下的卡商(东信和平、北京华虹、恒宝股份等)以及芯片方案商(国民技术、中科讯联)带来的产业收入至少会有8-10亿的收入。有分析人士表示,通信运营商可以合理合法地开展手机支付业务并不会让第三方支付吃“夹板”,国有大运营商和金融机构留下的巨大“缝隙”足以形成一个庞大市场让第三方支付公司去开拓。 编辑本段政策支付业务必须取得“许可证” 本周一,央行正式公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根据央行规定,该管理办法将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 央行表示,办法实施前已经从事支付业务的非金融机构,应当在办法实施之日起1年内申请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逾期未取得的,不得继续从事支付业务。 不过依据管理办法的规定,要获得支付业务资格并不太困难。 根据管理办法,申请人如果在全国范围内从事支付业务的,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拟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从事支付业务的,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3000万元人民币。 编辑本段影响手机支付被纳入管理范围

手机支付业务管理办法

手机支付业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光大银行以手机为载体的IC卡电子现金应用——手机支付的业务运作,根据《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定》、《银联卡业务运行规章》及《中国光大银行借记IC卡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等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手机支付业务是将电子现金账户加载在以手机为载体的运营商SIM卡上的金融IC卡应用,该卡可在光大银行柜台、ATM自助设备以及境内贴有光大银行标识或中国银联“闪付”(Quick Pass)标识的特约商户安装的IC 卡受理机具上通过非接触的方式使用。该卡具有圈存(充值)、消费、查询、圈提等功能,消费款项从电子现金账户中扣除。光大银行手机支付业务中的电子现金账户不挂失,卡内资金不计息。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电子现金账户,是指光大银行发行的为方便持卡人小额脱机消费、基于非对称密钥体系而设计的金融IC卡应用,针对电子现金账户的管理如未在本办法中特殊说明,均参照《中国光大银行借记IC卡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执行。 第四条凡经办手机支付业务的中国光大银行各分支机构均须执行本办法。 第二章部门职责 第五条总行电子银行部负责组织手机支付业务相关需求的编写工作、业务验收测试以及日常的业务管理、培训和营销推动。 第六条总行信用卡中心负责手机支付业务涉及信用卡业务的需求撰写、参与撰写与运营商合作的商务条款、为商户拓展提供支持。 第七条总行零售业务部负责审核手机支付业务涉及借记卡业务的需求撰写、审核与运营商合作的商务条款、为商户拓展提供支持。 第八条总行信息科技部负责手机支付业务相关系统开发、与运营商系统对接以及投产后系统的运行维护。 第九条总行运营管理部负责审核手机支付业务涉及核心系统的需求,以及柜台业务操作规程。 第十条总行法律合规部负责审核手机支付业务的相关协议。

中国银联移动支付业务流程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中国银联 移动支付业务流程

产品及业务介绍 作为中国银联手机支付产品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钱袋网(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银联手机支付应用的拓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并成功推出了“中国银联手机钱袋卡”产品。手机钱袋卡是可将银行卡植入手机内的金融智能芯片,借助手机的无线通信技术和覆盖全国的移动通信网络,使手机变成随时、随地、随身的个人金融支付终端,持卡人可以足不出户,随时随地享受金融支付服务。 手机钱袋卡只有0.125 毫米,薄如蝉翼,可兼容市面上的各种手机SIM 卡卡槽,全面支持各手机运营商网络,兼容Symbian、Windows mobile、Linux 等手机操作系统,采用粘贴式连接,用户无需更换原有SIM 卡。 中国银联手机钱袋卡是银联手机支付业务中的核心产品,产品严格遵循《中国银联CUPMobile 核心功能规范》、《中国银联CUPMobile 应用管理终端接口规范》、《中国银联CUPMobile 银行卡应用规范》、《中国银联数据短信接口规范》,并通过银行卡检测中心的认证。 中国银联手机钱袋卡具有安全可靠、操作便捷、适用广泛等特点,每张手机钱袋卡可绑定10张带有银联标识的银行卡,用户只需一部手机即可随时随地享受到各种金融服务。 申请开通该业务时,用户无需更换手机号码、只要通过电信运营商或发卡银行,将定制的中国银联手机钱袋卡植入手机,便能借助无线通信网络,实现银行卡余额查询、信用卡还款、转账、充值、水电煤缴费、网上购物、预订酒店、机票购买、电影票在线选座等远程支付功能。 手机钱袋卡使用说明详见《产品使用手册》。

手机支付运营方案

手机支付运营方案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本文由sdsada454646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手机支付 目 录 1 2 3 4 3G建设现状 3G建设现状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手机支付业务开展思路建议及请求 3G网络建设现状 3G网络建设现状 自2009年1月7日获得3G牌照以来,三大运营商全力建设3G网络和发展3G用户,共 2009年日获得3G牌照以来,三大运营商全力建设3G网络和发展3G用户, 3G牌照以来 3G网络和发展3G用户完成3G网络投资1609亿元。完成3G网络投资1609亿元。 3G网络投资1609亿元中移动TD累计投资约800亿元中移动TD累计投资约800亿元 TD累计投资约800 TD-SCDMA网络三期工程顺利完工,70%以上地市实现TD-SCDMA 网络优质覆盖; TD-SCDMA网络三期工程顺利完工,70%以上地市实现TD-SCDMA网络优质覆盖;网络三期工程顺利完工以上地市实现TD 网络优质覆盖终端总数已达266款截至目前,河北省TD用户突破400万终端总数已达266款。截至目前,河北省TD用户突破400万。 266 TD用户突破400 中国电信3G网络深入乡镇中国电信3G网络深入乡镇 3G 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500余个城市、2055个县市和6000余个发达乡镇

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500余个城市、2055个县市和6000余个发达乡镇 31个省市自治区余个城市个县市和6000 中国联通建成全球最大WCDMA网中国联通建成全球最大WCDMA网 WCDMA WCDMA网络已经覆盖了我国335个大中城市以及交通干线和重点旅游景区。 WCDMA网络已经覆盖了我国335个大中城市以及交通干线和重点旅游景区。资费网络已经覆盖了我国335个大中城市以及交通干线和重点旅游景区实行“长途、市话、漫游一体”的资费体系,实行“长途、市话、漫游一体”的资费体系,取消了国内手机漫游费和长途通话费 手机用户数据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止到09年6月底,中国手机用户数量达到亿。 中国移动手机用户数已达亿中国联通GSM手机用户数已达亿中国电信手机用户数达4381万 目 1 2 3 4 3G网络建设现状 3G网络建设现状 录 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手机支付业务开展思路建议及请求 中国网民数量变化 我国网民规模达亿手机网民年增亿 ,总规模已达 亿人,占整体网民的%,说明手机作为网民上网终端的使用率正在迅速攀升。手机和笔记本作为网民上网终端的使用率迅速攀升,互联网随身化、便携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而商务交易类应用的快速增长,也使得

银联卡移动支付业务风险规则定稿

银联卡移动支付业务(智能卡模式)风险规则 (试行) 目录 1 总则 目的 定义及业务场景 适用范围 主要业务术语 智能卡 移动终端支付应用软件 可信服务管理(TSM) Upcard应用 初始化和个人化 应用管理终端 2 发卡机构风险管理 业务申请及开通 开通卡种 持卡人身份审核 Upcard应用开通补充要求 风险告知 业务开通协议风险要求 支付交易风险管理 交易验证 交易限额管理 交易验证容错次数限制 交易风险监控

监控指标 指标运用 智能卡生命周期管理 制卡及运输 智能卡初始化 智能卡金融信息加载与个人化 智能卡配发 智能卡挂失和解挂 智能卡注销 移动终端支付应用软件安全要求 基本要求 登录控制 账户信息安全 移动终端支付应用软件发布 移动终端支付应用软件维护应用管理终端风险管理 基本要求 补充要求 终端申领 签署终端申领协议 终端接入 终端申领登记 应用管理终端巡检与维护 应用管理终端回收 第三方服务机构风险管理 资质要求

合作协议必备风险条款 要求缴纳风险保证金 风险培训 日常风险管理 违规处理 3 收单机构风险管理 交易处理 规范设置交易报文 账户信息安全管理 交易凭证对卡号屏蔽的要求商户风险管理 禁入商户 谨慎发展商户 入网审查 商户签约 商户入网 商户风险培训 商户注册登记 商户日常回访 商户风险监控 近场交易受理终端安全管理 基本要求 终端申领 签署终端申领协议 终端布放 终端接入

终端巡检与维护 终端回收 终端风险监控 收单专业化服务机构风险管理 资质准入 风险审查 签署协议 风险培训 日常监督管理 收单专业化服务机构的风险监控 违规处理 业务终止 4 风险事件报送及处置 发卡机构风险报告及处理 风险报告 卡片账户处理 协助案件调查 优化风险监控措施 收单机构风险报告及处理 报告风险事件 调查欺诈商户 协助案件调查 风险整改 中国银联风险事件协查及处理 发送风险提示 组织开展案件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